CN109370427A -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0427A
CN109370427A CN201811172187.8A CN201811172187A CN109370427A CN 109370427 A CN109370427 A CN 109370427A CN 201811172187 A CN201811172187 A CN 201811172187A CN 109370427 A CN109370427 A CN 109370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silazane
coating composition
raw material
coating
polysiloxa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21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0427B (zh
Inventor
赵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21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0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0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042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9988 priority patent/WO202007389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0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0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10Block or graft co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42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08G77/452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containing nitrogen-containing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44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rc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6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82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nitrogen
    • C08K2003/385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bo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87Borat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该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由该涂料组合物所制得的涂覆件、所述涂覆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涂覆件的家用电器。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本发明由该涂料组合物所制得的涂层不仅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耐温性佳、及达到食品接触安全级别的优点,还可提高应用该涂层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组合物、该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由该涂料组合物所制得的涂覆件、该涂覆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涂覆件的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在微烤领域,通常需要于厨电类家用电器的表面形成涂层,上述涂层的材质主要为:瓷釉(该瓷釉可通过搪瓷工艺形成于产品表面)、有机硅、特氟龙、环氧粉末(可采用喷粉的方式将该环氧粉末喷涂于产品表面)、或硅溶胶+有机硅杂化涂料。然而,上述涂层具有硬度低、附着性差、耐温性差、及存在食品接触安全隐患等缺点。而且,上述涂层对家用电器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没有提升效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旨在使将由该涂料组合物所制得的涂层不仅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耐温性佳、及达到食品接触安全级别的优点,还可提高应用该涂层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聚硅氮烷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6~81%,所述聚硅氧烷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4~79%,所述远红外剂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
进一步地,所述聚硅氮烷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R2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R3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
进一步地,所述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氢基或链烯烃。
进一步地,所述聚硅氧烷的结构式为:其中,R4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或烷基硅氧基,R5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或烷基硅氧基。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6%,所述溶剂选自烷烃类溶剂、醚类溶剂、酮类溶剂、及苯衍生物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烷烃类溶剂选自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烯、及矿物油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所述醚类溶剂选自***、石油醚、及二丁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酮类溶剂选自丙酮、甲乙酮、环己酮、及异佛尔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苯衍生物类溶剂选自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及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和/或金属类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胺类催化剂选自脂肪胺、脂环族胺、醇胺、及芳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胺选自二乙胺、三乙胺、及三乙烯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环族胺选自三亚乙基二胺、哌嗪、哌啶、及吗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醇胺选自N,N-二甲基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及N,N-二乙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香胺选自苯胺、邻苯二胺、联苯胺、及N,N-二甲基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类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和/或钯类催化剂,所述有机锡催化剂选自二丁基锡二月桂酸脂、辛酸亚锡、二甲基锡、及三苯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钯类催化剂选自碳/钯、氯化钯、丙酸钯盐、乙酸钯盐、及三苯基磷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填料,所述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50%,所述填料选自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铝、白炭黑、凹凸棒、高岭土、膨润土、玻璃微球、及陶瓷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负离子剂,所述负离子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15%,所述负离子剂选自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负离子剂为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与稀土类氧化物和/或稀土复合盐类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填料、溶剂及催化剂,所述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50%,所述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6%,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所述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8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
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
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远红外剂,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
进一步地,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后,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远红外剂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中加入催化剂的步骤,其中,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和/或金属类催化剂。
进一步地,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溶剂的步骤,其中,所述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6%,所述溶剂选自烷烃类溶剂、醚类溶剂、酮类溶剂、及苯衍生物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填料的步骤,其中,所述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50%,所述填料选自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铝、白炭黑、凹凸棒、高岭土、膨润土、玻璃微球、及陶瓷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负离子剂的步骤,其中,所述负离子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15%,所述负离子剂选自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负离子剂为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与稀土类氧化物和/或稀土复合盐类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涂覆件,其包括基体和形成于所述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中含有所述涂料组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涂层的厚度的范围为1微米~100微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涂覆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基体和所述涂料组合物;
将所述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所述涂覆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会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该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及耐温性佳的优点,使得由该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及耐温性佳的优点。所述远红外剂分散于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所述远红外剂可使由该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具有远红外性能。将该涂层应用到家用电器时,可提高该家用电器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而且,该聚硅氮烷、聚硅氧烷、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及远红外剂均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使得由该涂料组合物制得的涂层还具有食品接触安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
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
所述远红外剂可为颗粒状,该远红外剂的粒径可为小于3微米,优选地,小于2微米,更加优选为小于1微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8微米。可以理解的,所述远红外剂的粒径为0.2微米、0.3微米、0.4微米、0.5微米、0.6微米、0.7微米、或0.8微米。
可以理解的,将所述远红外剂的粒径范围设置为0.2~0.8微米时,远红外剂可较均匀地分散于制备原料中,并使得制得的涂层的表面较平整。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5微米,以获得更加平整的涂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采用研磨机对远红外剂进行研磨,以降低远红外剂的粒径,再将经研磨处理后的远红外剂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将远红外剂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获得涂层的初产物,可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降低初产物中远红外剂的粒径,并降低团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会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该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及耐温性佳的优点,使得由该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及耐温性佳的优点。所述远红外剂分散于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所述远红外剂可使由该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具有远红外性能。将该涂层应用到家用电器时,可提高该家用电器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而且,该聚硅氮烷、聚硅氧烷、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及远红外剂均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使得由该涂料组合物制得的涂层还具有食品接触安全的优点。
另外,远红外剂在太阳光(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OH-,OH-能有效除去微波炉内或室内的苯、甲醛、硫化物、氨、及臭味物质,并具有杀菌功能。
所述聚硅氮烷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6~81%,所述聚硅氧烷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4~79%,所述远红外剂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硅氮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6~81%。优选地,所述聚硅氮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70%,更加优选为15~60%,进一步优选为20~5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硅氧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4~79%。优选地,所述聚硅氧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0%,更加优选为15~50%,进一步优选为20~4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15%。优选地,所述远红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15%,更加优选为5~1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聚硅氮烷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6~81%,所述聚硅氧烷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4~79%,此时,聚硅氮烷可与聚硅氧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一定含量的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远红外剂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并均匀地分散于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使得该含量下的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和远红外剂可使由其制得的涂层不仅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耐温性佳及食品接触安全的优点,还具有提高该家用电器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的优点。
所述聚硅氮烷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R2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R3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
所述聚硅氧烷的结构式为:其中,R4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或烷基硅氧基,R5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或烷基硅氧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R1和R2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为氢基或链烯烃。
可以理解的,所述制备原料中的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均为耐高温材料。
可以理解的,R1、R2及R3可以为相同的基团或在不同的基团,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
可以理解的,R4和R5可以为相同的基团或在不同的基团,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R1、R2及R3还可以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基团,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R4和R5还可以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基团,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聚硅氮烷可与所述聚硅氧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所述涂料组合物的主体树脂,以使由所述涂料组合物所制得的涂层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耐温性佳、及达到食品接触安全级别的优点。
所述聚硅氮烷的分子量为100~1000。
所述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为100~1300。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硅氮烷的分子量为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或1000。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硅氮烷的分子量优选为100~700,更加优选为100~300。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为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或1300。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优选为200~900,更加优选为200~50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制备原料中的聚硅氮烷的分子量为100~1000,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为100~1300,分子量为100~1000的聚硅氮烷与分子量为100~1300的聚硅氧烷发生共聚反应后,可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将含有该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的涂料组合物形成于基体形成涂层后,该涂层具有较佳硬度、附着性、耐温性、及达到食品接触安全级别的优点。
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6%,所述溶剂选自烷烃类溶剂、醚类溶剂、酮类溶剂、及苯衍生物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烷烃类溶剂可选自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烯、及矿物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醚类溶剂可选自***、石油醚、及二丁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酮类溶剂可选自丙酮、甲乙酮、环己酮、及异佛尔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苯衍生物类溶剂选自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及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可溶解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共聚物的溶剂也可作为本发明的溶剂,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可溶于溶剂中,以使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可较易地形成于基体的表面。
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优选为0.1~5%,更加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2~3%。
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和/或金属类催化剂。
所述胺类催化剂可选自脂肪胺、脂环族胺、醇胺、及芳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脂肪胺可选自二乙胺、三乙胺、及三乙烯四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脂环族胺可选自三亚乙基二胺、哌嗪、哌啶、及吗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醇胺可选自N,N-二甲基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及N,N-二乙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芳香胺选自苯胺、邻苯二胺、联苯胺、及N,N-二甲基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金属类催化剂可为有机锡催化剂和/或钯类催化剂。
所述有机锡催化剂可选自二丁基锡二月桂酸脂、辛酸亚锡、二甲基锡、及三苯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钯类催化剂可选自碳/钯、氯化钯、丙酸钯盐、乙酸钯盐、及三苯基磷钯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催化剂还可为其他具有类似性能的催化剂,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催化剂可加速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发生共聚反应,从而在短时间内生成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
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填料,所述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50%,优选为5~40%,优选为10~30%,更加优选为15~25%。
所述填料选自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铝、白炭黑(二氧化硅气凝胶)、凹凸棒、高岭土、膨润土、玻璃微球、及陶瓷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填料的粒径可为小于3微米,优选地,小于2微米,更加优选为小于1微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填料的粒径的范围为0.2~0.8微米。可以理解的,所述填料的粒径为0.2微米、0.3微米、0.4微米、0.5微米、0.6微米、0.7微米、或0.8微米。
可以理解的,将所述填料的粒径范围设置为0.2~0.8微米时,填料可较均匀地分散于制备原料中,并使得制得的涂层的表面较平整。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填料的粒径的范围为0.2~0.5微米,以获得更加平整的涂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采用研磨机对填料进行研磨,以降低填料的粒径,再将经研磨处理后的填料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将填料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获得涂层的初产物,可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降低初产物中填料的粒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均匀地分散于涂层中。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填料选自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铝、白炭黑(二氧化硅气凝胶)、凹凸棒、高岭土、膨润土、玻璃微球、及陶瓷微球中的至少一种,以提高由涂层的硬度、附着性及耐温性。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具有耐高温性能的填料也可作为本发明的填料,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负离子剂,所述负离子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15%,优选为0.1~10%,更加优选为1~10%,进一步优选为2~8%。
所述负离子剂选自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负离子剂为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与含稀土元素的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可被统称为组份A。
所述含稀土元素的物质可为稀土类氧化物或稀土复合盐类。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剂包括组份A和稀土类氧化物。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剂包括组份A和稀土复合盐类。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剂包括组份A、稀土类氧化物、及稀土复合盐类。
该组份A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8~9.5%,优选为8~9%。
该含稀土元素的物质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5~2%,优选为1~2%。
所述稀土元素为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及钪(Sc)。
所述稀土类氧化物可为上述稀土元素的氧化物,如二氧化铈、三氧化二铈、三氧化二镧、三氧化二钕等。
所述稀土复合盐可为上述稀土元素的盐,如磷酸镧、磷酸铈、磷酸钕、硝酸铈、硝酸镧、硝酸钕等。
所述负离子剂可为颗粒状,该负离子剂的粒径可为小于3微米,优选地,小于2微米,更加优选为小于1微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8微米。可以理解的,所述负离子剂的粒径为0.2微米、0.3微米、0.4微米、0.5微米、0.6微米、0.7微米、或0.8微米。
可以理解的,将所述负离子剂的粒径范围设置为0.2~0.8微米时,负离子剂可较均匀地分散于制备原料中,并使得制得的涂层的表面较平整。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5微米,以获得更加平整的涂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采用研磨机对负离子剂进行研磨,以降低负离子剂的粒径,再将经研磨处理后的负离子剂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将负离子剂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获得涂层的初产物,可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降低初产物中负离子剂的粒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剂均匀地分散于涂层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制备原料还包括负离子剂,该负离子剂可与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产物相配合,以使该涂料组合物具有释放出负离子的功能,即,具有抑菌功能和净化空气功能。具体地,该负离子剂可释放负离子来杀菌、并清除微波炉内或室内的异味和各种有害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负离子剂也可作为本发明的负离子剂,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吸波剂。
所述吸波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20%。优选地,所述吸波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20%,更加优选为5~15%,进一步优选为5~10%。
所述吸波剂选自碳化硅、氮化硅、石墨烯、氧化锌、碳化钛、碳纳米管、氮化硼、及氮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吸波剂可为颗粒状,该吸波剂的粒径可为小于3微米,优选地,小于2微米,更加优选为小于1微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波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8微米。可以理解的,所述吸波剂的粒径为0.2微米、0.3微米、0.4微米、0.5微米、0.6微米、0.7微米、或0.8微米。
可以理解的,将所述吸波剂的粒径范围设置为0.2~0.8微米时,吸波剂可较均匀地分散于制备原料中,并使得制得的涂层的表面较平整。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波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5微米,以获得更加平整的涂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采用研磨机对吸波剂进行研磨,以降低吸波剂的粒径,再将经研磨处理后的吸波剂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将吸波剂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获得涂层的初产物,可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降低初产物中吸波剂的粒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波剂均匀地分散于涂层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制备原料包括吸波剂,该吸波剂可均匀地分散于涂料组合物中,所述吸波剂的吸波性能优异,使得由该涂料组合物制得的涂层在较薄的厚度下即可具有较高的吸波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具有吸波性能的吸波剂也可作为本发明的吸波剂,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色料,该色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优选为0.1~5%,更加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2~3%。
所述色料选自白色色料、黄色色料、橙色色料、黑色色料、紫色色料、棕色色料、绿色色料、蓝色色料、灰色色料、及红色色料中的至少一种,以使通过该涂料组合物所制得的涂层具有多彩外观。
所述白色色料选自锑白(Antimony white)、硫酸钡(Barium sulfate)、锌钡白(Lithopone)、钛白(Titanium white)、及锌白(Zinc white)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黄色色料为钛酸镍锑(Nickel titanate antimony)和/或钛铬棕(Chrometitanium brown)。
所述橙色色料为锌锡金红石(Rutile Tin Zinc)。
所述黑色色料选自铜铬黑尖晶石(Copper chromite black spinel)、钛黑(Titanium black)、二氧化锰(MnO2)、玛斯黑(Mars black)、象牙墨(Ivory black)、及炭黑(Carbon black)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紫色色料为磷酸钴(Cobalt Phosphate)。
所述棕色色料为钛锰棕(Manganese antimony titanate brown)和/或锌铁铬棕(Chromium iron zinc brown)。
所述绿色色料为钴绿(Cobalt green)、孔雀石(Malachite)、及海绿石(Greenearth)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蓝色色料选自天青石(Ultramarine)、钴蓝(Cobalt blue)、埃及蓝(Egyptianblue)、汉蓝(Han blue)、蓝铜矿(Azurite)、钇铟锰蓝(YInMn blue)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灰色色料为铜铬黑尖晶石(Copper chromite black spinel)、钛黑(Titanium black)、二氧化锰(MnO2)、玛斯黑(Mars black)、墨紫(Vine black)、象牙墨(Ivory black)、炭黑(Carbon black)中的至少一种与锑白(Antimony white)、硫酸钡(Barium Sulfate)、锌钡白(Lithopone)、钛白(Titanium white)、锌白(Zinc white)中的至少一种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还可进一步加入烧赭石(Burnt sienna)、印度红(IndiaRed)、钴蓝(Cobalt blue)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红色色料选自煅黄土(Burnt Sienna)、烧赭石(Red ochre)、及印度红(IndiaRed)中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可根据实际需求来挑选色料,以使涂层呈现出较佳的外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氧烷、聚硅氮烷、远红外剂、填料、溶剂、及催化剂。其中,所述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0%~80%,远红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50%,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0~66%,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5%。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氧烷、聚硅氮烷、远红外剂、填料、溶剂、负离子剂、吸波剂及催化剂。其中,所述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0%~80%,远红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50%,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0~66%,负离子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吸波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20%,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5%。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氧烷、聚硅氮烷、远红外剂、填料、溶剂、色料及催化剂。其中,所述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0%~80%,远红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50%,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0~66%,色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5%,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5%。
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氧烷、聚硅氮烷、远红外剂、填料、溶剂、负离子剂、吸波剂、色料及催化剂。其中,所述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0%~80%,远红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50%,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0~66%,负离子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吸波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0%,色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5%,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5%。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聚硅氮烷、聚硅氧烷、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远红外剂、溶剂、色料、负离子剂、吸波剂、催化剂、及填料均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使得由该制备原料所制得的涂层具有食品接触安全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
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
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远红外剂,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将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置于反应器,对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进行第一次搅拌处理以使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混合均匀,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会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在本发明一实施中,该第一次搅拌处理的搅拌速率为100~800转/分钟,优选为200~600转/分钟,更加优选为400~500转/分钟。
可以理解的,所述共聚反应的时间可为10秒~50分钟,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调整共聚反应的时间。
可以理解的,第一搅拌处理的时间与共聚反应的时候相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次搅拌处理的搅拌速率、和共聚反应的时间还可为其他数值,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所述远红外剂可为颗粒状,该远红外剂的粒径可为小于3微米,优选地,小于2微米,更加优选为小于1微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8微米。可以理解的,所述远红外剂的粒径为0.2微米、0.3微米、0.4微米、0.5微米、0.6微米、0.7微米、或0.8微米。
可以理解的,将所述远红外剂的粒径范围设置为0.2~0.8微米时,远红外剂可较均匀地分散于制备原料中,并使得制得的涂层的表面较平整。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5微米,以获得更加平整的涂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采用研磨机对远红外剂进行研磨,以降低远红外剂的粒径,再将经研磨处理后的远红外剂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将远红外剂加入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获得涂层的初产物,可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降低初产物中远红外剂的粒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会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该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及耐温性佳的优点,使得由该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具有硬度高、附着性佳及耐温性佳的优点。所述远红外剂分散于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所述远红外剂可使由该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具有远红外性能。将该涂层应用到家用电器时,可提高该家用电器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而且,该聚硅氮烷、聚硅氧烷、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及远红外剂均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使得由该涂料组合物制得的涂层还具有食品接触安全的优点。
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后,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远红外剂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中加入催化剂的步骤,其中,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优选为0.1~5%,更加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2~3%。
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和/或金属类催化剂。
可以理解的,向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中加入催化剂后,对其进行第二次搅拌处理,以使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催化剂混合均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次搅拌处理的搅拌速率可为1000~2000转/分钟,优选为1200~1800转/分钟,更加优选为1500~1600转/分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次搅拌处理的时间可为10秒~50分钟,优选为5~15分钟,更加优选为8~12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次搅拌处理的搅拌速率、和第二次搅拌处理的时间还可为其他数值,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可向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中加入催化剂,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本发明所需的主体树脂,即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远红外剂前或加入远红外剂时,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溶剂、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的步骤。
所述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6%,优选为15~50%,更加优选为20~40%,进一步优选为30~35%。
所述溶剂选自烷烃类溶剂、醚类溶剂、酮类溶剂、及苯衍生物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50%,优选为5~40%,优选为10~30%,更加优选为15~25%。
所述填料选自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铝、白炭黑、凹凸棒、高岭土、膨润土、玻璃微球、及陶瓷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负离子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15%,优选为0.1~10%,更加优选为1~10%,进一步优选为2~8%。
所述负离子剂选自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负离子剂为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与含稀土元素的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吸波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20%。优选地,所述吸波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20%,更加优选为5~15%,进一步优选为5~10%。
所述吸波剂选自碳化硅、氮化硅、石墨烯、氧化锌、碳化钛、碳纳米管、氮化硼、及氮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向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溶剂、填料、负离子剂、远红外剂及吸波剂后,可对其进行第三次搅拌处理,以使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溶剂、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混合均匀。
可以理解的,可先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溶剂,再加入填料、负离子剂、远红外剂及吸波剂,对其进行第三次搅拌处理。也可同时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溶剂、填料、负离子剂、远红外剂及吸波剂,对其进行第三次搅拌处理。
所述第三次搅拌处理的搅拌速率可为100~3000转/分钟,优选为500~2000转/分钟,更优选为1000~1500转/分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次搅拌处理的时间可为2~20分钟,优选为5~15分钟,更加优选为8~12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次搅拌处理的搅拌速率、和第三次搅拌处理的时间还可为其他数值,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所述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的粒径可为小于3微米,优选地,小于2微米,更加优选为小于1微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的粒径的范围为0.2~0.8微米。可以理解的,所述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的粒径为0.2微米、0.3微米、0.4微米、0.5微米、0.6微米、0.7微米、或0.8微米。
可以理解的,将所述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的粒径范围设置为0.2~0.8微米时,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可均匀地分散于涂料组合物中,并使得制得的涂层的表面较平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采用研磨机对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进行研磨,以降低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的粒径,再将经研磨处理后的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加入至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中,可直接将粒径较大的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加入至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再对该涂料组合物进行研磨处理,以降低该涂料组合物中的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的粒径。
所述研磨处理的时间可为0.5~1小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研磨时间,来获得相应粒径的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可溶于溶剂中,以使所述涂料组合物可较易地涂覆于基体的表面。所述填料、负离子剂及吸波剂也可分散于所述溶剂和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以增加所述涂料组合物的硬度、附着性及耐温性,还可使该涂料组合物具有释放出负离子的功能和吸波性能。
可以理解的,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填料时,还可一并加入色料,以使涂层具有较佳的外观。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各组分的添加顺序和研磨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调整,且上述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只是制备过程中的典型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涂覆件,其包括基体和形成于所述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中含有所述涂料组合物。
可以理解的,可将所述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表面,形成所述涂层。
可以理解的,由所述涂料组合物所制得的涂层在500℃的氧气环境中热失重小于5%,表明该涂层具有非常优异的耐热性能。
该涂料组合物的组份、配比等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涂覆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涂层的厚度的范围为1微米~100微米,优选为1~80微米,更加优选为5~70微米,进一步优选为10~50微米。
所述涂层的厚度可为1微米、2微米、5微米、10微米、15微米、20微米、25微米、30微米、35微米、40微米、45微米、50微米、55微米、60微米、65微米、70微米、75微米、80微米、85微米、90微米、95微米、或100微米。
可以理解的,所述涂层的厚度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而进行调节。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涂层的厚度的范围在为1~100微米时,即可使具有该涂层的家用电器具有较佳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涂覆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基体和所述涂料组合物;
将所述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可以理解的,可先对涂料组合物进行研磨处理,以降低团聚,再将经研磨处理后的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
可以理解的,将所述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时,对基体进行加热处理,该加热处理的温度低于300℃,优选为200℃~280℃,以使基体表面的涂料组合物固化,形成涂层。该涂层的厚度的范围可为1~100微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对基体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可为除油、清洗及烘干等,以使基体表面洁净,提高涂层于基体表面的附着力。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直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待涂料组合物固化后即可制得所述涂覆件,使得本发明的涂覆件的制备方法具有成型工艺简单的优点。而且该固化处理的温度低于30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高温固化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涂覆件的制备方法还具有耗能低的优点。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涂层具有较佳的附着性,不需要对基底进行打砂等前处理,降低了该涂覆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难度,而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基底进行打砂处理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涂覆件的制备方法还具有环保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所述涂覆件。
所述家用电器可为微波炉、电磁炉、烤箱、面包机、面条机、抽油烟机、空气***锅、饼档、加湿器、电水壶、电吹风、榨汁机、压力锅、电饭煲、热水器、电脑、电扇、电煎盘、豆浆机、空调、音箱、炉灶、或冰箱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涂覆件可为家用电器的壳体。具体地,该涂覆件可为家用电器的外壳或内壳。
在本发明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家用电器为微波炉、空气***锅或烤箱等加热电器时,所述涂覆件可为微波炉或烤箱的内腔或加热盘。
该家用电器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家用电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均不是国内外法规限制或禁止使用的物质,且在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及在所述涂覆件的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使得所述涂料组合物、涂层、涂覆件及电子装置均具有安全环保的特性。
以下为本发明涂覆件的制备方法的若干实施例:
实施例1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50%、聚硅氧烷40%、及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氮化硼10%,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氢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氢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6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氮化硼,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5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2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40%、聚硅氧烷25%、二丁醚25%及粒径范围为0.21~0.33微米的氮化钛10%,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芳基、R2为氢基、R3为烷胺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环烷烃、R5为烷基硅氧基;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2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二丁醚后,再加入氮化钛,以11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3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3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20%、聚硅氧烷20%、甲苯18%、异佛尔酮1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氢氧化铝1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碳化硅1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锆10%及二甲基锡2%,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链烯烃、R2为烷基硅氧烷、R3为烷烃,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烷烃、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二甲基锡,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甲苯、异佛尔酮后,再加入氢氧化铝、碳化硅及氮化锆,以12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初产物;
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使氢氧化铝、碳化硅及氮化锆的粒径的范围为0.2~0.6微米,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10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4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15%、聚硅氧烷15%、邻二甲苯20%、石油醚1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氢氧化铝11%、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白炭黑15%、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二氧化锰10%、及二甲基锡4%,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环烷烃、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烷胺基、R5为烷氧基;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二甲基锡,以105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邻二甲苯、石油醚后,再加入氢氧化铝、白炭黑、及二氧化锰,以12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初产物;
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使氢氧化铝、白炭黑、及二氧化锰的粒径的范围为0.2~0.4微米,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1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5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12%、聚硅氧烷11%、正己烷17%、丙酮2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凹凸棒4%、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白炭黑4%、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氧化镁14%、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氧化锆1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蛋白石2%、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奇冰石2%、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钛白3%、及三乙烯四胺1%,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烷胺基、R2为烷基、R3为芳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烷基硅氧烷、R5为环烷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4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三乙烯四胺,以125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正己烷、丙酮后,再加入凹凸棒、白炭黑、氧化镁、氧化锆、蛋白石、奇冰石、及钛白,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初产物;及
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使凹凸棒、白炭黑、氧化镁、氧化锆、蛋白石、奇冰石、及钛白的粒径的范围为0.21~0.33微米,获得涂料组合物;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8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6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10%、聚硅氧烷10%、甲乙酮10%、间二甲苯23%、粒径范围为0.2~0.32微米的氧化铝30%、粒径范围为0.21~0.32微米的氧化钛3%、粒径范围为0.2~0.36微米的膨润土3%、粒径范围为0.2~0.32微米的氮化钛5%、粒径范围为0.2~0.32微米的电气石5%、三苯基锡1%,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芳基、R2为芳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链烯烃、R5为氢基;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三苯基锡,以175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甲乙酮、间二甲苯后,再加入氧化铝、氧化钛、膨润土、氮化钛及电气石,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
对涂料组合物进行研磨,以降低团聚;及
将经研磨处理的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3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7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8%、聚硅氧烷7%、甲苯49%,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氧化铝17%、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氧化锌5%、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陶瓷微球3%,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硼5%,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电气石5%,乙酸钯盐1%,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烷烃、R2为烷烃、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烷氧基、R5为烷氧基;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乙酸钯盐,以12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甲苯后,再加入氧化铝、氧化锌、氮化硼及电气石,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初产物;
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使氧化铝、氧化锌、氮化硼及电气石的粒径的范围为0.22~0.52微米,再加入陶瓷微球,获得涂料初产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7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8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6%、聚硅氧烷4%、***25.5%、对二甲苯30%,粒径范围为0.23~0.36微米的白炭黑10%、粒径范围为0.23~0.36微米的氢氧化铝12%、粒径范围为0.22~0.35微米的玻璃微球2%,粒径范围为0.23~0.34微米的氮化锆5%,粒径范围为0.23~0.34微米的电气石5%,N,N-二甲基苯胺0.5%,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链烯烃、R2为芳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烷烃、R5为烷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N,N-二甲基苯胺,以105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对二甲苯后,再加入白炭黑、氢氧化铝、玻璃微球、氮化锆及电气石,以17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6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9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30%、聚硅氧烷30%、二丁醚为20%,粒径范围为0.23~0.35微米的氮化钛9.5%、粒径范围为0.24~0.37微米的石墨烯0.5%,粒径范围为0.21~0.34微米的奇才石2%、粒径范围为0.22~0.45微米的氮化锆1%、天青石2%、三亚乙基二胺5%,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氢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氢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6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三亚乙基二胺,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二丁醚后,再加入氮化钛、石墨烯、奇才石、氮化锆、天青石,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9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10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40%、聚硅氧烷25%、二丁醚为15%,粒径范围为0.2~0.4微米的氮化硼5%,粒径范围为0.2~0.4微米的氮化钛5%,粒径范围为0.2~0.4微米的电气石5%,三亚乙基二胺5%,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氢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氢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2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三亚乙基二胺,以12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二丁醚后,再加入氮化硼、氮化钛及电气石,以12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2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11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50%、聚硅氧烷25%、二丁醚为15%,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氮化硼2%,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氮化钛2%,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电气石1%,三亚乙基二胺5%,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氢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氢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4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三亚乙基二胺,以125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二丁醚后,再加入氮化硼、氮化钛、及电气石,以13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25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12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50%、聚硅氧烷30%、二丁醚10%,粒径范围为0.2~0.4微米的碳化硅5%,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氮化硼0.5%,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氮化钛0.5%,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电气石1%,三亚乙基二胺3%,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氢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氢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2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三亚乙基二胺,以12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二丁醚后,再加入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钛及电气石,以12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4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13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50%、聚硅氧烷20%、二丁醚19%,粒径范围为0.3~0.5微米的氧化铝5%,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氮化硼0.3%,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氮化钛0.3%,粒径范围为0.2~0.3微米的电气石0.4%,三亚乙基二胺5%,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氢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氢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三亚乙基二胺,以13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二丁醚后,再加入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钛、及电气石,以18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45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14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50%、聚硅氧烷20%、二丁醚10%,粒径范围为2~4微米的碳化硅5%,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硼2%,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钛3%,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锆2%,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电气石3%,二甲基锡5%,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氢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氢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1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二甲基锡,以11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二丁醚后,再加入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及电气石,以11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初产物;
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使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及电气石的粒径的范围为0.2~0.3微米,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15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15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20%、聚硅氧烷15%、对二甲苯4%,粒径范围为2~4微米的碳化硅5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硼2%,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钛3%,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锆2%,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氧化锆3%,三亚乙基二胺1%,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氢基、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氢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加入三亚乙基二胺,以155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以促进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对二甲苯后,再加入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及氧化锆,以19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初产物;
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使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及氧化锆的粒径的范围为0.2~0.3微米,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5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实施例16
提供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25%、聚硅氧烷25%、对二甲苯2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碳化硅20%,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钛3%,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氮化锆2%,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氧化锆3%,粒径范围为2~3微米的电气石2%,其中,所述聚硅氮烷的R1为氢基、R2为烷烃、R3为氢基,所述聚硅氧烷的R4为烷胺基、R5为链烯烃;
将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置于反应器,以200转/分钟的速度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以16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共聚物;
向所述共聚物中加入对二甲苯后,再加入碳化硅、氮化钛、氮化锆、氧化锆及电气石,以16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获得涂料初产物;
对该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以使碳化硅、氮化钛、氮化锆、氧化锆及电气石的粒径的范围为0.2~0.26微米,获得涂料组合物;及
将该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10微米的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对实施例1-16的涂覆件的硬度、附着性、耐温性、及远红外效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请参表1。
表1涂覆件的物性测试结果
硬度(H) 附着 耐温(失重%) 远红外效果
样品1 8 0 2.36 8
样品2 9 0 1.33 8
样品3 7 0 3.02 8
样品4 7 0 3.25 7
样品5 7 0 2.91 8
样品6 7 0 3.63 9
样品7 7 0 3.75 9
样品8 7 0 3.84 9
样品9 8 0 1.87 9
样品10 9 0 1.49 10
样品11 9 0 1.10 7
样品12 8 0 1.30 5
样品13 9 0 1.18 5
样品14 9 0 1.04 9
样品15 7 0 2.80 8
样品16 8 0 2.56 9
按照GB/T 6739-1696(涂膜硬度测试法)对实施例1-16的涂覆件的硬度进行测试,显示涂覆件的硬度的范围为7~9H,表明实施例1-16的涂覆件均具有较佳的硬度。
按照GB/T 9286(附着力测试法)对实施例1-16的涂覆件的附着性进行测试,显示涂覆件的百格附着均可达到0级,表明实施例1-16的涂覆件的附着性也较佳。
按照GB/T 9286(耐温性测试法)对实施例1-16的涂覆件的失重进行测试,显示实施例1-16的涂覆件的耐温性也较佳。
将实施例1-16的涂覆件制作为微波炉的内腔,将吐司片置入该内腔中进行加热处理,该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分钟,观察经加热处理后的吐司片的上色效果和上色均匀性来判断涂覆件的远红外性能。所述吐司片均呈现金黄色,且吐司片的上色也较均匀,表明实施例1-16的涂覆件的远红外性能均较佳。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氮烷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6~81%,所述聚硅氧烷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4~79%,所述远红外剂占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氮烷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R2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R3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烷基硅氧基、或烷胺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氢基或链烯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的结构式为:其中,R4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或烷基硅氧基,R5为氢基、烷烃、环烷烃、链烯烃、芳基、烷氧基、或烷基硅氧基。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6%,所述溶剂选自烷烃类溶剂、醚类溶剂、酮类溶剂、及苯衍生物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烷烃类溶剂选自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烯、及矿物油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所述醚类溶剂选自***、石油醚、及二丁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酮类溶剂选自丙酮、甲乙酮、环己酮、及异佛尔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苯衍生物类溶剂选自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及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和/或金属类催化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催化剂选自脂肪胺、脂环族胺、醇胺、及芳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胺选自二乙胺、三乙胺、及三乙烯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环族胺选自三亚乙基二胺、哌嗪、哌啶、及吗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醇胺选自N,N-二甲基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及N,N-二乙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香胺选自苯胺、邻苯二胺、联苯胺、及N,N-二甲基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类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和/或钯类催化剂,所述有机锡催化剂选自二丁基锡二月桂酸脂、辛酸亚锡、二甲基锡、及三苯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钯类催化剂选自碳/钯、氯化钯、丙酸钯盐、乙酸钯盐、及三苯基磷钯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填料,所述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50%,所述填料选自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铝、白炭黑、凹凸棒、高岭土、膨润土、玻璃微球、及陶瓷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负离子剂,所述负离子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15%,所述负离子剂选自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负离子剂为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与稀土类氧化物和/或稀土复合盐类的混合物。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填料、溶剂及催化剂,所述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50%,所述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6%,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所述聚硅氧烷与聚硅氮烷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80%。
14.一种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及远红外剂,所述远红外剂选自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远红外剂为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与电气石的混合物;
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
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远红外剂,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后,向所述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远红外剂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和聚硅氧烷中加入催化剂的步骤,其中,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5%,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和/或金属类催化剂。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溶剂的步骤,其中,所述溶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0~66%,所述溶剂选自烷烃类溶剂、醚类溶剂、酮类溶剂、及苯衍生物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填料的步骤,其中,所述填料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50%,所述填料选自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铝、白炭黑、凹凸棒、高岭土、膨润土、玻璃微球、及陶瓷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后,制得所述涂料组合物前,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聚硅氮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中加入负离子剂的步骤,其中,所述负离子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0.01~15%,所述负离子剂选自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负离子剂为奇冰石、电气石、蛋白石、及奇才石中的至少一种,与稀土类氧化物和/或稀土复合盐类的混合物。
19.一种涂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形成于所述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中含有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涂料组合物。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涂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厚度的范围为1微米~100微米。
21.一种涂覆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基体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料组合物;
将所述涂料组合物涂覆于基体的表面,形成涂层,制得所述涂覆件。
22.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20任一项所述的涂覆件。
CN201811172187.8A 2018-10-08 2018-10-08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Active CN109370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2187.8A CN109370427B (zh) 2018-10-08 2018-10-08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PCT/CN2019/109988 WO2020073895A1 (zh) 2018-10-08 2019-10-08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2187.8A CN109370427B (zh) 2018-10-08 2018-10-08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0427A true CN109370427A (zh) 2019-02-22
CN109370427B CN109370427B (zh) 2021-04-27

Family

ID=6540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2187.8A Active CN109370427B (zh) 2018-10-08 2018-10-08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042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0409A (zh) * 2019-02-26 2019-06-14 成都市科创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73895A1 (zh) * 2018-10-08 2020-04-1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WO2020073889A1 (zh) * 2018-10-08 2020-04-1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14245500A (zh) * 2022-02-09 2022-03-25 安徽蒯科砾工业加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加热管成型工艺
CN114456710A (zh) * 2022-03-15 2022-05-10 南通立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性能优越的耐高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7447B1 (en) * 1998-06-15 2001-02-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densation curable silicone foul release coatings and articles coated therewith
WO2002068535A1 (en) * 2001-02-26 2002-09-06 Kion Corporation Polysilazane/polysiloxane block copolymers
US20070088123A1 (en) * 2005-10-17 2007-04-19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Room temperature-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EP2200106A2 (en) * 2008-12-19 2010-06-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s barrier thin film,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gas barrier thin film
CN102515875A (zh) * 2011-12-26 2012-06-27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激发产生负离子的全抛釉瓷质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87458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兆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陶瓷表面材料与表面涂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7447B1 (en) * 1998-06-15 2001-02-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densation curable silicone foul release coatings and articles coated therewith
WO2002068535A1 (en) * 2001-02-26 2002-09-06 Kion Corporation Polysilazane/polysiloxane block copolymers
US20070088123A1 (en) * 2005-10-17 2007-04-19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Room temperature-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EP2200106A2 (en) * 2008-12-19 2010-06-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s barrier thin film,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gas barrier thin film
CN102515875A (zh) * 2011-12-26 2012-06-27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激发产生负离子的全抛釉瓷质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87458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兆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陶瓷表面材料与表面涂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玮: "《远红外木材干燥》", 31 December 1982,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徐怀平: "《远红外加热炉》", 30 April 1982, 河北人民出版社 *
田俊莹: "《纺织品功能整理》", 31 October 2015, 中国纺织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3895A1 (zh) * 2018-10-08 2020-04-1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WO2020073889A1 (zh) * 2018-10-08 2020-04-1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9880409A (zh) * 2019-02-26 2019-06-14 成都市科创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45500A (zh) * 2022-02-09 2022-03-25 安徽蒯科砾工业加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加热管成型工艺
CN114456710A (zh) * 2022-03-15 2022-05-10 南通立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性能优越的耐高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0427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0427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9370428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9401620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9401619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9370426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9321133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9401621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KR100512599B1 (ko) 음이온방출 및 원적외선방사 무기질 세라믹 코팅제 조성물
CN107072437B (zh) 加热烹饪器具
CN109321132A (zh) 涂料组合物、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7172727A (zh) 纳米电热膜膜液配方及制备方法及电热管的制备方法
CN102031051A (zh) 频谱发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远红外辐射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34264A (zh) 石墨烯增强超疏水罩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1617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11153699A (zh) 一种钽酸钪热障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01618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CN100587017C (zh) 一种溶剂型有机硅超耐高温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998596A (zh) 用于制备电热膜的饱和溶液
CN107616670A (zh) 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5949955A (zh) 一种暖气片表面用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26498B (zh) 长期耐高温的不粘陶瓷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206064B (zh) 超级电容器用高性能石墨烯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8663A (zh) 一种远红外发热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0923A (zh) 一种耐高温涂料
WO2020073895A1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涂覆件及其制备方法、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