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6803B - 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6803B
CN109196803B CN201880001862.2A CN201880001862A CN109196803B CN 109196803 B CN109196803 B CN 109196803B CN 201880001862 A CN201880001862 A CN 201880001862A CN 109196803 B CN109196803 B CN 109196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time point
data
length valu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18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6803A (zh
Inventor
李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96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6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6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6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04L5/0083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symbol-by-symb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0Broadca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05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保护间隔放在目标数据发送之前,可以通过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来增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Description

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与万物互联)的PC5(直接通信)口上的通信标准制定是以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为基础,采用的是广播式的通信方式,即由单车向多车广播发送信息。
其中,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V2X的帧结构及导频映射格式如图1所示。在LTE V2X中固定子载波间隔为15KHz,调度以子帧为单位,一个子帧长度为1毫秒。图1中,一个子帧包括14个符号,数据在进行速率匹配时,按照14个符号的承载来计算rawbits(原始比特数),但是在实际映射的时候,考虑到对基站上下行数据的干扰,引入了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即最后一个符号上实际并不发送任何数据。同时,一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用于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可以看出,终端在一个子帧内至少损失两个符号的有用信息,造成车联网终端性能损失。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接收车联网中的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接收车联网中的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的第二预设信令时,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端的预先配置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广播数据,则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将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单元值的整数倍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为一个符号或半个符号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
从所述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接收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广播信令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
将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包括:
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将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端的预先配置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对当前调度周期内的多个时间点进行能量检测,将能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包括:
在当前调度周期内确定参考时间点;
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
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将所述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选取一个时间点作为新的参考时间点;
重复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的步骤,直到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数据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车联网中的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车联网中的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的第二预设信令时,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发送端的预先配置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广播数据,则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第三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第四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将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单元值的整数倍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为一个符号或半个符号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执行子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数据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数据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六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七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五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广播信令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六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七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第二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第三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第四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八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端的预先配置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八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时间顺序对当前调度周期内的多个时间点进行能量检测,将能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参考时间点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当前调度周期内确定参考时间点;
能量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
第九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将所述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第二参考时间点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选取一个时间点作为新的参考时间点;
第二执行子模块,被配置为重复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的步骤,直到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
第三执行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数据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可以先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保护间隔放在目标数据发送之前,可以通过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来增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由基站为发送端配置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发送端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的第一预设信令之后,直接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上述过程中,可以在发送端处于网络覆盖区域内时,由基站通过网络侧信令为发送端配置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实现简便,可用性高。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先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进一步地,发送端可以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预设信令之后,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上述实施例中,基站为发送端配置了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之后,发送端等待基站的第二预设信令,通过第二预设信令激活上述配置,此时发送端将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可用性高。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还可以先确定自身与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从而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上述实施例中,均可以由发送端根据自身与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来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提升车联网的整体性能。
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单元值的整数倍作为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可选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可以是一个符号或半个符号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值。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减少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提高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对目标数据先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然后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保护间隔设置在每个子帧的起始位置,且可以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使得发送端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子帧中的有效符号进行目标数据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可以先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进一步地,接收端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上述实施例中,在车联网的发送端将保护间隔设置在每个子帧的起始位置,后续发送的均为有用信息,则接收端可以在确定了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之后,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同样减少了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先确定与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然后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可选地,接收端可以接收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基站为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或者接收端可以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广播信令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将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或者接收端还可以根据自身与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来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或者接收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预先配置来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由接收端自动确定与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以便确定进行目标数据接收的第二时间点。实现简便,可用性高。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如果无法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可选地,还可以采用能量检测的方式来确定第二目标时间点,将能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也就是说,接收端将有能量输出的时间点作为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所述第二时间点,可用性高。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还可以先确定一个参考时间点,对参考时间点之前和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分别进行能量检测,如果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将所述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否则的话,可以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选取一个时间点作为新的参考时间点,重复上述在参考时间点之前和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分别进行能量检测的步骤,直到找到所述第二时间点。通过上述过程,可以让接收端在无法得知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情况下,准确确定出进行目标数据接收的第二时间点,可用性高,且将保护间隔放在目标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来增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实现了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的目的,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相关技术中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场景示意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2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
图3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于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之前,先介绍一下相关技术中数据发送时的物理层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每个传输块添加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
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信道的错误检测,对于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发送下来的数据块都需要添加CRC校验码。
步骤2,码块分段,以及为分段的码块添加CRC校验信息。
为保证码块不大于预设值,例如6144比特,需要对传输块进行分段,为了接收端可以提前中止错误译码,还需要为每个码块添加CRC校验信息。
步骤3,信道编码。
相关技术中,可以把k个比特的序列映射到n个比特的序列,其中,编码前的比特称为原始比特或信源比特,编码后的比特称为码字或码字比特。一般情况下,n值大于等于k值,并称k/n为该编码的码率。
步骤4,速率匹配。
实际传输的物理资源和编码后的比特不匹配,若实际传输的物理资源大于编码后的比特数目,则需要对编码后的比特按照一定的规则做一定的重复,若实际传输的物理资源小于编码后的比特数目,则要去掉一部分编码后的比特;从而达到传输能力和传输数据的匹配。
例如,现在分配给用户的物理承载为2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上有12子载波,14个符号,调制方式为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单端口天线发射。则当前可用的物理承载为:2×12×14×2=67,2而发送数据经过编码后的比特为70比特,则需要对70比特按照一定的规则重复到672比特,此过程称为速率匹配。
步骤5,码块级联。
步骤6,信道交织。
为了避免信道选择性衰落对信息的影响,可以按照相关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交织处理。
步骤7,逻辑信道向物理信道映射。
将待传输的资源按照一定时域频域映射准则,映射到待传输的物理资源上。这种物理资源是指时域、频域、空域、码域所指征的实际传输资源。
步骤8,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以及加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
步骤9,并串转换,并按照时间顺序发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用于在上述步骤9完成之后,下面先从车联网的发送端一侧进行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可以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参照图2所示,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步骤102中,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上述实施例中,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可以先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保护间隔放在目标数据发送之前,可以通过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来增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针对上述步骤101,发送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一种方式,由基站为所述发送端进行配置。
在此种方式下,可选地,参照3所示,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1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11中,接收车联网中的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可以由基站按照相关技术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进一步地,由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例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可选地,所述基站可以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到所述基站覆盖区域内的多个车联网的发送端。也就是说,在同一小区内的多个车联网的发送端对应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相同。
在步骤101-12中,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发送端可以直接将基站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上述实施例中,发送端直接将基站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实现简便,可用性高。
或者,可选地,参照4所示,图4是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1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21中,接收车联网中的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与上述步骤101-11相同,可以由基站按照相关技术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进一步地,由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例如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可选地,所述基站可以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到所述基站覆盖区域内的多个车联网的发送端。也就是说,在同一小区内的多个车联网的发送端对应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相同。
在步骤101-22中,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的第二预设信令时,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发送端在接收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之后,可以等待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预设信令,例如MAC信令之后,再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由基站为发送端预先配置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发送端等待基站的第二预设信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预设信令之后,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提前为发送端配置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后续只需要通过第二预设信令激活即可,实现简便,可用性高。
上述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发送端位于网络覆盖区域时的情况,可以由基站通过网络侧信令配置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本公开实施例中,如果发送端未处于网络覆盖区域,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二种方式,由发送端根据自身的预先配置来确定。
此种方式下,可以在终端底层协议中预先配置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发送端在处于没有网络覆盖的区域时,可以直接根据预先配置来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三种方式,根据自身与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来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5所示,图5是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1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31中,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本步骤中,如果目标数据为广播数据,则可选地,发送端可以将自身底层协议中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如果需要传送的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可选地,发送端可以将自身与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其中,发送端可以通过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来获取自身的地理位置信息,接收端同样可以通过GPS来获取自身的地理位置信息,接收端可以将自身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发送端,由发送端根据两者各自的地理位置信息来确定地理位置距离值,并将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或者,如果需要传送的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参照6所示,图6是根据图5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101-3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311中,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本步骤中,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可以预先进行一个预设数据的传输,由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反馈信息,通过相关技术确定自身与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在步骤101-312中,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本步骤中,发送端可以根据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在步骤101-32中,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发送端在确定了目标传输距离之后,可以采用以下公式1,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T。
T=2s/v 公式1
其中,s是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v是数据传输速度。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v的取值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光速。
上述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根据自身与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来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可用性高。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四种方式,将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单元值的整数倍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单元值Tc可以采用公式2计算得到:
Tc=1/(Δfmax×Nf) 公式2
其中,Δfmax=480×103,单位为赫兹,Nf=4096。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单元值Tc也可以采用其他时间值,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此种方式中,可选地,可以控制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采用公式3计算得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T:
t=N×Tc公式3
其中,N可以为整数1、2、3……,Tc是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单元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可以是一个符号或半个符号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值。
如果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半个符号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值,则上述公式3中N的取值可以为
Figure BDA0001850723560000221
相应地,如果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半个符号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值,则上述公式3中N的取值可以为
Figure BDA0001850723560000222
其中,μ是子载波间隔,u的取值可以为
Figure BDA0001850723560000223
Figure BDA0001850723560000224
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以控制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使得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增多,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针对上述步骤102,参照7所示,图7是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2-1中,从所述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本步骤中,发送端可以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在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内不发送任何数据,从第一时间点开始按照相关技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在步骤102-2中,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步骤中,发送端会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通过子帧内的其他符号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如图8所示,可以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为一个符号或半个符号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值,然后发送端在保护间隔之后立即进行自动增益处理,自动增益处理完成之后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到车联网的接收端。
上述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将保护间隔设置在每个子帧的起始位置,剩余的符号除了用于进行自动增益处理,均可以用来进行数据传输,增加了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下面再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一侧进行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可以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参照图9所示,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步骤202中,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在车联网的发送端将保护间隔设置在每个子帧的起始位置,后续发送的均为有用信息,则接收端可以在确定了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之后,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同样减少了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针对上述步骤201,接收端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分别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
第一种情况,接收端先确定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然后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第二时间点。
在此种情况下,参照10所示,图10是根据图9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2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11中,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接收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一种方式,通过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此种方式下,接收端可以参照11所示,图11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201-1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111中,接收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基站为发送端配置了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之后,除了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到发送端之外,还可以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到所述接收端。
可选地,基站可以通过广播信令将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覆盖区域内的所有终端,则无论发送端或接收端均可以接收到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的值。
在步骤201-112中,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接收端直接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二种方式,通过发送侧的广播信令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此种方式下,接收端可以参照12所示,图12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201-1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113中,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广播信令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接收端可以接收发送端通过广播信令广播给所述接收端的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步骤201-114中,将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接收端直接将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三种方式,通过自身与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此种方式下,接收端可以参照13所示,图13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201-1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115中,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本步骤中,接收端可以将底层协议中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或者接收端可以通过GPS确定自身的地理位置信息,并接收发送端确定的所述发送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之后,根据两者各自的地理位置信息,按照相关技术计算出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并将所述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目标传输距离值。
或者,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可以预先进行一个预设数据的传输,由接收端根据发送端反馈信息,通过相关技术确定自身与发送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然后接收端可以根据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在步骤201-116中,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本步骤中,接收端在确定了目标传输距离之后,可以采用上述公式1,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T。
第四种方式,根据接收端的预先配置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此种方式下,可以在终端底层协议中预先配置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接收端在处于没有网络覆盖的区域时,可以将自身预先配置中的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步骤201-12中,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确定了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之后,可以将与当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其中,调度周期是允许终端发送或者接收数据的资源集合。
上述实施例是针对接收端可以先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时间点的方式。实现简便,可用性高。
如果接收端无法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确定第二时间点。
第一种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能量检测。
此种方式下,接收端可以按照相关技术,对当前调度周期内的多个时间点进行能量检测,例如采用滤波器,可以把某个时间点之前和之后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能量的收集,然后再平均,得到的能量值作为该时间点的能量值。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某个时间点对应的能量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接收端可以直接将该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如果无法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可选地,还可以采用能量检测的方式来确定第二目标时间点,将能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也就是说,接收端将有能量输出的时间点作为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所述第二时间点,可用性高。
第二种方式,设置参考时间点,根据参考时间点确定第二时间点。
此种方式参照14所示,图14是根据图9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2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21中,在当前调度周期内确定参考时间点;
本步骤中,可选地,接收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预先配置来确定自身底层协议中规定的保护时间长度值,将与当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间点间隔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参考时间点。
在步骤201-22中,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
本步骤中,接收端可以按照相关技术对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
在步骤201-23中,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将所述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本步骤中,接收端可以在第二时间段的能量值E2和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E1满足公式4和公式5时,将所述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E2-E1)/E2>y 公式4
E2-E1>z 公式5
其中,y和z为预设值。
也就是说,如果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说明第二时间段存在数据传输,此时可以将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在步骤201-24中,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选取一个时间点作为新的参考时间点;
本步骤中,如果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说明第一时间段就存在数据传输,因此,需要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选取一个时间点作为新的参考时间点。
在步骤201-25中,重复步骤201-22,直到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
本步骤中,接收端在确定了新的参考时间点之后,继续重复步骤201-22,直到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让接收端在无法得知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情况下,准确确定出进行目标数据接收的第二时间点,可用性高,且将保护间隔放在目标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来增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实现了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的目的,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针对上述步骤202,接收段在确定了第二时间点之后,可以参照15所示,图15是根据图9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步骤2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2-1中,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本步骤中,接收端可以从第二时间点开始,按照相关技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或者,可选地,接收端可以在第二时间点开始做其他处理操作,例如采样等。
在步骤202-2中,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本步骤中,接收端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就可以开始按照相关技术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在确定了第二时间点之后,先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进一步第,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通过上述过程减少了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进一步举例说明如下。
参照图16所示,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由所述基站为车联网中的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到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
在步骤302中,所述发送端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的第二预设信令时,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步骤303中,所述发送端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在步骤304中,所述发送端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在步骤305中,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步骤306中,所述接收端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
在步骤307中,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在步骤308中,所述接收端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发送端也可以在接收到基站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时,直接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在发送端处于网络覆盖区域内时,由基站通过网络侧信令为发送端配置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实现简便,可用性高。将保护间隔放在目标数据发送之前,可以通过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来增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参照图17所示,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发送端确定所述发送端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可选地,如果目标数据为广播数据,则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者根据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在步骤402中,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步骤403中,所述发送端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在步骤404中,所述发送端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在步骤405中,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发送端可以广播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到接收端,接收端将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或者,接收端同样根据与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来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接收端根据与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来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方式与上述步骤201-115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406中,所述接收端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
在步骤407中,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在步骤408中,所述接收端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由发送端根据与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来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实现简便,可用性高。将保护间隔放在目标数据发送之前,可以通过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来增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参照图18所示,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发送端确定所述发送端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可选地,如果目标数据为广播数据,则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者根据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在步骤502中,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步骤503中,所述发送端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在步骤504中,所述发送端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在步骤505中,所述接收端确定第二时间点。
可选地,接收端在无法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时,可以采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行能量检测的方式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或设置参考时间点,根据参考时间点确定第二时间点。
在步骤506中,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在步骤507中,所述接收端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由发送端根据与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来确定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实现简便,可用性高。接收端在无法得知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情况下,准确确定出进行目标数据接收的第二时间点。上述实施例将保护间隔放在目标数据发送之前,可以通过控制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来增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符号的数目,减少车联网终端的性能损失,有利于车联网整体性能的提升。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应用功能实现装置、及相应的基站和终端的实施例。
参照图19,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10,被配置为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数据发送模块620,被配置为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参照图20,图20是根据图1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10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611,被配置为接收车联网中的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612,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21,图21是根据图1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10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613,被配置为接收车联网中的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614,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的第二预设信令时,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22,图22是根据图1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10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615,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发送端的预先配置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23,图23是根据图1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10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616,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计算子模块617,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24,图24是根据图2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616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6161,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广播数据,则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参照图25,图25是根据图2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616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6162,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第三确定单元6163,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第四确定单元6164,被配置为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参照图26,图26是根据图1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10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618,被配置为将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单元值的整数倍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为一个符号或半个符号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27,图27是根据图1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数据发送模块620包括:
第一执行子模块621,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数据发送子模块622,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参照图28,图2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710,被配置为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数据接收模块720,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参照图29,图29是根据图2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二确定模块710包括:
第六确定子模块711,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七确定子模块712,被配置为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
参照图30,图30是根据图2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711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7111,被配置为接收基站通过第一预设信令发送的由所述基站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五确定单元7112,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31,图31是根据图2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711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711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广播信令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六确定单元7114,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长度值作为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32,图32是根据图2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711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7115,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计算单元7116,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33,图33是根据图3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七确定单元7115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810,被配置为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第二确定子单元811,被配置为将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第三确定子单元812,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第四确定子单元813,被配置为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参照图34,图34是根据图2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711包括:
第八确定单元7117,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端的预先配置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参照图35,图35是根据图2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二确定模块710包括:
第八确定子模块713,被配置为按照时间顺序对当前调度周期内的多个时间点进行能量检测,将能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参照图36,图36是根据图2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二确定模块710包括:
第一参考时间点确定子模块714,被配置为在当前调度周期内确定参考时间点;
能量检测子模块715,被配置为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
第九确定子模块716,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将所述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第二参考时间点确定子模块717,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选取一个时间点作为新的参考时间点;
第二执行子模块718,被配置为重复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的步骤,直到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
参照图37,图37是根据图2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框图,所述数据接收模块720包括:
第三执行子模块721,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数据接收子模块722,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的任一所述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的任一所述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图3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8所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3800,该装置3800可以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例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
参照图38,装置3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3801,存储器3802,电源组件3803,多媒体组件3804,音频组件3805,输入/输出(I/O)的接口3806,传感器组件3807,以及通信组件3808。
处理组件3801通常控制装置3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3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80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3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3801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38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3804和处理组件38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38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3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3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38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3803为装置3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38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它与为装置3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3804包括在所述装置3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38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3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38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38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3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3802或经由通信组件38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38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3806为处理组件3801和***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38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3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3807可以检测到装置3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3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3807还可以检测装置3800或装置3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3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3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3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38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38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38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380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3800和其它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3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38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38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380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3800的处理器3809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其中,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3800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侧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图3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9所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3900,该装置3900可以是车联网中的接收端,例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
参照图39,装置3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3901,存储器3902,电源组件3903,多媒体组件3904,音频组件3905,输入/输出(I/O)的接口3906,传感器组件3907,以及通信组件3908。
处理组件3901通常控制装置3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3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90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3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3901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39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3904和处理组件39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39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3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3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39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3903为装置3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39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它与为装置3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3904包括在所述装置3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39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3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39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39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3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3902或经由通信组件39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39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3906为处理组件3901和***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39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3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3907可以检测到装置3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3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3907还可以检测装置3900或装置3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3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3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3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39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39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39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390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3900和其它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3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39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39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390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3900的处理器3909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其中,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3900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侧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者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6)

1.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基于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确定时,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采用以下方式确定: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广播数据,则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
从所述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5.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基于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确定时,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采用以下方式确定: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包括:
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对当前调度周期内的多个时间点进行能量检测,将能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包括:
在当前调度周期内确定参考时间点;
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
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将所述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选取一个时间点作为新的参考时间点;
重复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的步骤,直到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12.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数据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基于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确定时,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所述保护间隔所对应的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广播数据,则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执行子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时间点开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数据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16.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数据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基于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确定时,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六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第七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当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和数据传输速度,计算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将预先配置的车联网中的最大传输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八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时间顺序对当前调度周期内的多个时间点进行能量检测,将能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参考时间点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当前调度周期内确定参考时间点;
能量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
第九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将所述参考时间点作为所述第二时间点;
第二参考时间点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能量值,则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选取一个时间点作为新的参考时间点;
第二执行子模块,被配置为重复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以及在所述参考时间点之后的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值的第二时间段内,进行能量检测的步骤,直到确定所述第二时间点。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
第三执行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数据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5-11任一所述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
25.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保护间隔所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需要进行数据突发传输时,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向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突发传输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
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基于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确定时,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采用以下方式确定: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26.一种保护间隔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车联网中的接收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开始接收目标数据的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车联网中的发送端在从第一时间点开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所述第一时间点是与起始时间点间隔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的时间点,所述起始时间点是确定进行所述数据突发传输时的时间点,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是与所述发送端的保护间隔对应的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
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开始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目标保护时间长度值基于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目标传输距离值确定时,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采用以下方式确定:
如果所述目标数据为单播数据,则将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作为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或
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传输损耗;
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损耗与传输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传输损耗对应的所述目标传输距离值。
CN201880001862.2A 2018-08-28 2018-08-28 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196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2744 WO2020041978A1 (zh) 2018-08-28 2018-08-28 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6803A CN109196803A (zh) 2019-01-11
CN109196803B true CN109196803B (zh) 2021-12-03

Family

ID=64938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1862.2A Active CN109196803B (zh) 2018-08-28 2018-08-28 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8932B2 (zh)
EP (1) EP3846381B1 (zh)
CN (1) CN109196803B (zh)
ES (1) ES2963956T3 (zh)
WO (1) WO20200419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332B (zh) * 2020-12-24 2022-10-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985A (zh) * 2012-09-25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设备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5472722A (zh) * 2014-09-10 2016-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4125631B (zh) * 2013-04-26 2017-09-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接收通道增益自动控制方法和设备
WO2018030949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overhead in sidelink transmi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7919B1 (en) * 2000-07-31 2005-12-20 Harington Valve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bandwidth utilization in subscriber unit initializ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in a time-synchroniz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21913B2 (en) * 2005-03-29 2010-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nd pilot structures supporting equalization
US7813261B2 (en) 2005-03-30 2010-10-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symbols
CN101056151B (zh) * 2006-04-10 2010-09-0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多播单播兼容的正交频分时分复用发射、接收机及其方法
KR101110000B1 (ko) 2007-03-26 2012-01-31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US8811373B2 (en) 2007-08-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matching of messages containing system parameters
CN101778392B (zh) * 2009-01-08 2012-06-06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保护频带的使用方法及设备
EP2823659A1 (en) * 2012-03-09 2015-0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enabl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network nodes
CN103402261B (zh) 2013-07-12 2017-02-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自适应的多业务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2194B (zh) * 2013-10-31 2019-04-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车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144518B (zh) 2014-08-06 2017-12-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时延优化的车联网控制信道自适应接入方法
US20160254875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nchronous Time-Division Duplexing Amplifier Architecture
US10117240B2 (en) 2015-06-03 2018-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of prioritized messages
WO2016204592A1 (ko) * 2015-06-19 2016-1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v2x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0383118B2 (en) 2015-08-06 2019-08-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355646B1 (en) * 2015-09-21 2021-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unlicensed band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10285189B2 (en) * 2016-04-10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ifth generation (5G)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legacy coexistence design
US9894535B2 (en) * 2016-05-05 2018-02-13 Cisco Technology, Inc. Preamble-based channel reservation and self-organized fairness mechanisms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over shared spectrum
US10200992B2 (en) * 2016-05-06 2019-02-0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plink signal starting posi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WO2018038565A1 (ko) 2016-08-24 2018-03-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v2x 통신 수행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8777883B (zh) * 2016-08-26 2022-10-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切片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15643642A (zh) 2016-09-30 2023-0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58122A (zh) * 2017-01-06 2022-03-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8171730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wide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CN107465507A (zh) 2017-09-24 2017-12-12 吉林大学 基于分级多层单向密钥链时间触发车载网络消息认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985A (zh) * 2012-09-25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设备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4125631B (zh) * 2013-04-26 2017-09-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接收通道增益自动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5472722A (zh) * 2014-09-10 2016-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WO2018030949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overhead in sidelink transmiss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lf-symbol transmission for AGC and GP;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bis R1-1705939 Spokane,USA》;20170407;全文 *
L1 Format for V2V Transmissions using Sidelink;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4bis R1-162825 Busan,South Korea》;201604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6381A1 (en) 2021-07-07
US20210195580A1 (en) 2021-06-24
CN109196803A (zh) 2019-01-11
ES2963956T3 (es) 2024-04-03
EP3846381A4 (en) 2021-09-01
EP3846381B1 (en) 2023-10-04
US11838932B2 (en) 2023-12-05
WO2020041978A1 (zh)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3208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521885B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76561B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845372B (zh) 发现参考信号drs的设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196888B (zh) 参数集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326353B (zh)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91941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EP3247158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8401485B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383749B (zh) 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97564B (zh)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9314852B (zh) 提前终止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792880B (zh) 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A3056006C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196803B (zh) 保护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314851B (zh) 提前终止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618564B (zh) 传输方向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4586310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发送方法和装置
US1193722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294229B (zh) 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796110A (zh) 一种执行小数据包传输和确定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8350A (zh) 信息动态指示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7078B (zh) 下行控制信道的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240205946A1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546914A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