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9079A - 地铁隧道通风*** - Google Patents

地铁隧道通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39079A
CN109139079A CN201811083861.5A CN201811083861A CN109139079A CN 109139079 A CN109139079 A CN 109139079A CN 201811083861 A CN201811083861 A CN 201811083861A CN 109139079 A CN109139079 A CN 109139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air duct
mechanical
top row
rail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38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缘
张�雄
熊胜益
吴脊
李俊飞
唐海峰
徐彪
张跃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838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39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39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9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21F1/003Ventilation of traffic tunne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烟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通风***,包括车站隧道通风装置;所述车站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车站两端的第一排风井和第二排风井、分别设于车站隧道两边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第一排风井与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第一排风道、连通第二排风井与第二轨顶排热风道的第二排风道以及安装在车站站台的排风室;所述排风室与所述第一轨顶排热风道或所述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该地铁隧道通风***在保证通风***可靠性的前提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控制调节简单。

Description

地铁隧道通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烟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隧道通风***。
背景技术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第28.4.4条规定“连续长度大于60m,但不大于300m的区间隧道和全封闭车道宜采用自然排烟;当无条件采用自然排烟时,应设置机械排烟”,目前,国内地铁车站经常出现设备集中端的设备区长度过长,导致此端经常存在这种连续长度大于60m但不大于300m且无条件采用自然排烟的区间隧道,针对此类区间隧道,目前国内地铁广泛采用的机械排烟方案有以下两种:
方案一:于该区间隧道正上方的轨顶风道上增设排烟口,使增设的排烟口距离该区间隧道的水平距离均不超过30m,排烟口形式为手动可调式常开排烟口。正常运行时,所增设的排烟口和轨顶风口均保持开启,打开车站排热风机,利用轨顶风道上的增设排烟口和轨顶风口排除列车停站时散发至隧道的热量;当列车在此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打开车站排热风机,利用轨顶风道上的增设排烟口和轨顶风口进行排烟。该方案实施较方便,技术难度较低,但因所增设的排烟口为手动可调式常开排烟口,且位于轨顶风道的近端,致使正常运营工况下位于轨顶风道远端的轨顶风口风量明显降低,进而导致车站排热***的排热效率降低。
方案二:于该区间隧道正上方的轨顶风道上增设排烟口,使增设的排烟口距离该区间隧道的水平距离均不超过30m,排烟口形式为电动可调式常闭排烟口。正常运行时,增设的排烟口保持关闭,轨顶风口均保持开启,打开车站排热风机,利用轨顶风道上的轨顶风口排除列车停站时散发至隧道的热量;当列车在此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打开车站排热风机,同时打开增设的常闭式排烟口,利用轨顶风道上的增设排烟口和轨顶风口进行排烟。该方案因所增设的排烟口在正常工况下关闭,因此,不会出现方案一那样导致车站排热***的排热效率降低的情况;然而,因所增设的电动排烟口恰好位于线路的正上方,导致其检修极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通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隧道通风***,包括车站隧道通风装置;所述车站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车站两端的第一排风井和第二排风井、分别设于车站隧道两边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第一排风井与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第一排风道、连通第二排风井与第二轨顶排热风道的第二排风道以及安装在车站站台的排风室;所述排风室与所述第一轨顶排热风道或所述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
其中,所述排风室通过风管与所述第一轨顶排热风道或所述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
所述排风室的侧墙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手动排烟防火阀以及电动多叶调节阀。
其中,还包括区间隧道通风装置;所述区间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车站两端的第一机械风井和第二机械风井、连通第一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一机械风道、连通第二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二机械风道。
其中,所述第一机械风道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一机械风道,所述第一机械风道上设有第一隧道风机和电动组合风阀;所述第二机械风道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二机械风道,所述第二机械风道上设有第二隧道风机和电动组合风阀。
其中,所述第一机械风道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隧道风机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机械风道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隧道风机两侧的两个***。
其中,所述区间隧道通风装置还包括连通第一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一活塞风道以及连通第二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二活塞风道,所述第一活塞风道与所述第一机械风道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活塞风道与所述第二机械风道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活塞风道上以及所述第二活塞风道上均设置有电动组合风阀。
其中,所述第一机械风道包括分别与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连通的两个第一机械风道支道,每一所述第一机械风道支道上设有电动组合风阀,所述第二机械风道包括分别与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连通的两个第二机械风道支道,每一所述第二机械风道支道上设有电动组合风阀。
其中,所述第一排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排热风机和电动组合风阀;所述第二排风道上设置有第二排热风机和电动组合风阀。
其中,所述第一排热风机和所述第二排热风机均为变频风机。
其中,所述第一轨顶排热风道和所述第二轨顶排热风道均设有电动多叶调节阀和手动排烟防火阀。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铁隧道通风***,第一排风井通过第一排风道与第一轨顶排热风道连通,第二排风井通过第二排风道与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安装在车站站台的排风室与第一轨顶排热风道或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该地铁隧道通风***在保证通风***可靠性的前提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控制调节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地铁隧道通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站站台;2-右行车站隧道;3-左行车站隧道;4-第一轨顶排热风道;5-第二轨顶排热风道;6-电动多叶调节阀;7-电动组合风阀;8-手动排烟防火阀;9-第一机械风井;10-第二机械风井;11-第一排风井;12-第二排风井;13-***;14-第一隧道风机;15-第一排热风机;16-第二排热风机;17-第二隧道风机;18-风管;19-排风室;20-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21-第一排风道;22-第二排风道;23-第一机械风道;24-第二机械风道;25-第二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26-第一活塞风道;27-第二活塞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隧道包括位于车站站台1两侧的左行车站隧道3和右行车站隧道2,区间隧道包括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地铁隧道通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车站隧道通风装置,车站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车站两端的第一排风井11和第二排风井12、分别设于左行车站隧道3两边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分别设于右行车站隧道2两边的另一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和另一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连通第一排风井11与两个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的第一排风道21、连通第二排风井12与两个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的第二排风道22,安装在车站站台1的排风室19,排风室19与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或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备集中端的站台层设备区内增设一个排风室19,排风室19与左行车站隧道3内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或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连通;或者排风室19与右行车站隧道2内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或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连通;或者排风室19同时与左行车站隧道3内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和右行车站隧道2内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连通;或者,排风室19同时与左行车站隧道3内的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和右行车站隧道2内的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连通。
优选地,在排风室19的上部设置风管18以将排风室19同时与左行车站隧道3内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和右行车站隧道2内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连通,同时于排风室19的侧墙上设置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手动排烟防火阀8以及电动多叶调节阀6。优选地,于排风室19相对的侧墙上分别设置通孔,在每一个通孔内分别安装手动排烟防火阀8以及电动多叶调节阀6;
以及,通孔与最近一个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60m;通孔与第一机械风道23的进风口的距离亦小于等于60m。
该地铁隧道通风***正常运行时,保持排风室侧墙上的电动调节阀关闭,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均保持开启,打开车站第一排热风机和第二排热风机,利用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排除列车停站时散发至隧道的热量;当列车在此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打开车站第一排热风机和第二排热风机,同时打开排风室侧墙上的电动调节阀,利用排风室侧墙上的孔洞、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进行排烟。
排风室侧墙上所增设的电动调节阀正常工况下保持关闭,仅仅只是在排烟工况下开启,因此,不会导致车站排热***的排热效率降低;以及,所增设电动调节阀及手动排烟防火阀均安装于站台层设备区的排风室内,检修极其方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排风道21上设置有一台第一排热风机15和一个电动组合风阀7;第二排风道22上设置有一台第二排热风机16和一个电动组合风阀7。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组合风阀7和第一排风井11之间安装有***13;电动组合风阀7和第二排风井12之间安装有***13;第一排热风机15和电动组合风阀7串联连接,第二排热风机16和电动组合风阀7串联连接;第一排热风机15的进风管路上设置有另一个***13;第二排热风机16的进风管路上设置有另一个***13。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例既能够通过控制***自动控制,又能够手动控制,方便可靠,能及时应对火灾发生。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均设有电动多叶调节阀6;
以及,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上均设有手动排烟防火阀8。
其中,第一轨顶排热风道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20;第二轨顶排热风道5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轨顶排热风道的进风口25。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增强该地铁隧道通风***的通风能力,该地铁隧道通风***还包括区间隧道通风装置,区间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车站两端的第一机械风井9和第二机械风井10、连通第一机械风井9与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的第一机械风道23、连通第二机械风井10与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的第二机械风道24。
优选地,第一机械风道23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一机械风道,第一机械风道上设有一台第一隧道风机14和一个电动组合风阀7;第二机械风道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二机械风道,第二机械风道上设有一台第二隧道风机17和一个电动组合风阀7。
为了降低该地铁隧道通风***工作的噪声,优选地,第一机械风道23上还设有分别位于第一隧道风机14两侧的两个***13,第二机械风道24上还设有分别位于第二隧道风机17两侧的两个***13。
优选地,第一机械风道23包括分别与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连通的两个第一机械风道支道,每述第一机械风道支道上设有一个电动组合风阀7,第二机械风道包括分别与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连通的两个第二机械风道支道,每一第二机械风道支道上设有一个电动组合风阀7。
优选地,区间隧道通风装置还包括连通第一机械风井9与区间隧道的第一活塞风道26以及连通第二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二活塞风道27,第一活塞风道26与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一机械风道并联设置,第二活塞风道27与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二机械风道并联设置,第一活塞风道26上以及第二活塞风道27上均设置有一个电动组合风阀7。
优选地,第一排热风机15和第二排热风机16均为变频风机,第一隧道风机14和第二隧道风机17均为带正反转功能不带变频功能的风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站隧道通风装置;所述车站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车站两端的第一排风井和第二排风井、分别设于车站隧道两边的第一轨顶排热风道和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第一排风井与第一轨顶排热风道的第一排风道、连通第二排风井与第二轨顶排热风道的第二排风道以及安装在车站站台的排风室;所述排风室与所述第一轨顶排热风道或所述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室通过风管与所述第一轨顶排热风道或所述第二轨顶排热风道连通;
所述排风室的侧墙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手动排烟防火阀以及电动多叶调节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区间隧道通风装置;所述区间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车站两端的第一机械风井和第二机械风井、连通第一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一机械风道、连通第二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二机械风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风道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一机械风道,所述第一机械风道上设有第一隧道风机和电动组合风阀;所述第二机械风道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二机械风道,所述第二机械风道上设有第二隧道风机和电动组合风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风道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隧道风机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机械风道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隧道风机两侧的两个***。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隧道通风装置还包括连通第一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一活塞风道以及连通第二机械风井与区间隧道的第二活塞风道,所述第一活塞风道与所述第一机械风道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活塞风道与所述第二机械风道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活塞风道上以及所述第二活塞风道上均设置有电动组合风阀。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风道包括分别与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连通的两个第一机械风道支道,每一所述第一机械风道支道上设有电动组合风阀,所述第二机械风道包括分别与左行区间隧道和右行区间隧道连通的两个第二机械风道支道,每一所述第二机械风道支道上设有电动组合风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排热风机和电动组合风阀;所述第二排风道上设置有第二排热风机和电动组合风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热风机和所述第二排热风机均为变频风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通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顶排热风道和所述第二轨顶排热风道均设有电动多叶调节阀和手动排烟防火阀。
CN201811083861.5A 2018-09-17 2018-09-17 地铁隧道通风*** Pending CN109139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3861.5A CN109139079A (zh) 2018-09-17 2018-09-17 地铁隧道通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3861.5A CN109139079A (zh) 2018-09-17 2018-09-17 地铁隧道通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9079A true CN109139079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1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3861.5A Pending CN109139079A (zh) 2018-09-17 2018-09-17 地铁隧道通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3907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099A (zh) * 2019-06-03 2019-08-1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台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CN110454210A (zh) * 2019-08-22 2019-11-15 河南工业大学 地铁长大出入场段线隧道防排烟***
CN111980742A (zh) * 2020-08-14 2020-11-2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分离岛式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火灾通风排烟***和方法
CN112983527A (zh) * 2021-03-30 2021-06-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集成式车站隧道通风***及其排烟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3699A (ja) * 1998-08-27 2000-03-07 Metropolitan Expressway Public Corp 道路トンネルの換気・排煙システム
CN1521464A (zh) * 2003-01-29 2004-08-18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铁通风、空调多功能设备集成***
CN2725769Y (zh) * 2004-08-16 2005-09-14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风机并联式通风集成***
CN102720519A (zh) * 2012-06-21 2012-10-10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的新型隧道通风***
CN105525935A (zh) * 2016-01-27 2016-04-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闭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及其应用
CN206889006U (zh) * 2017-06-28 2018-01-1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隧道通风***
CN108049905A (zh) * 2017-11-03 2018-05-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铁全封闭站台门地下车站站台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CN209067263U (zh) * 2018-09-17 2019-07-05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地铁隧道通风***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3699A (ja) * 1998-08-27 2000-03-07 Metropolitan Expressway Public Corp 道路トンネルの換気・排煙システム
CN1521464A (zh) * 2003-01-29 2004-08-18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铁通风、空调多功能设备集成***
CN2725769Y (zh) * 2004-08-16 2005-09-14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风机并联式通风集成***
CN102720519A (zh) * 2012-06-21 2012-10-10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的新型隧道通风***
CN105525935A (zh) * 2016-01-27 2016-04-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闭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及其应用
CN206889006U (zh) * 2017-06-28 2018-01-1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隧道通风***
CN108049905A (zh) * 2017-11-03 2018-05-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铁全封闭站台门地下车站站台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CN209067263U (zh) * 2018-09-17 2019-07-05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地铁隧道通风***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099A (zh) * 2019-06-03 2019-08-1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台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CN110118099B (zh) * 2019-06-03 2020-04-07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台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CN110454210A (zh) * 2019-08-22 2019-11-15 河南工业大学 地铁长大出入场段线隧道防排烟***
CN111980742A (zh) * 2020-08-14 2020-11-2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分离岛式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火灾通风排烟***和方法
CN111980742B (zh) * 2020-08-14 2021-07-1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分离岛式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火灾通风排烟***和方法
CN112983527A (zh) * 2021-03-30 2021-06-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集成式车站隧道通风***及其排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67263U (zh) 地铁隧道通风***
CN109139079A (zh) 地铁隧道通风***
CN106246581B (zh) 一种加压风机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调
CN206889006U (zh) 一种地铁隧道通风***
CN108561169A (zh) 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的组合式通风设计方法
CN109139081A (zh) 一种高瓦斯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方法
CN201367032Y (zh) 电力机车机械间空气温度和压力调节装置
CN202056073U (zh) 一种箱式离心通风机
CN207132519U (zh) 核电厂核岛用通风调节机组
CN106016322B (zh) 烟气脱硫设备
CN209426527U (zh) 暗藏式房车空调外机和房车内的布局及房车空调器
CN204740928U (zh) 主变室全热交换的智能通风***
CN102519110A (zh) 一种开闭式***车站地铁站台通风、排烟布置结构
CN207554095U (zh) 一种地下隧道通风***
CN207314749U (zh) 一种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装置
CN202089599U (zh) 一种省煤器灰的输送***
CN201302252Y (zh) 一种新鲜空气输送装置
CN206054351U (zh) 一种加压风机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调
CN205911349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的防水散热结构
JP5271656B2 (ja) 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07816755A (zh)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
CN208803864U (zh) 地铁车站隧道排热***
CN202641710U (zh) 一种带有热交换强制废排的地铁空调机组
CN207372010U (zh) 通风橱及通风橱通风***
CN219775901U (zh) 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共用管路的通风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