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4887B -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4887B
CN109104887B CN201780015143.1A CN201780015143A CN109104887B CN 109104887 B CN109104887 B CN 109104887B CN 201780015143 A CN201780015143 A CN 201780015143A CN 109104887 B CN109104887 B CN 109104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circuit
power conversion
current
switch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5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4887A (zh
Inventor
北村高志
和田英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04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4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B62D5/0463Controlling the motor calculating assisting torque from the motor based on driver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81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monitoring the steering system, e.g. fail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 H02H7/0833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for electric motors with contro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1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or by the kind of wiring
    • H02P25/1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or by the kind of wiring with arrangements for switching the windings, e.g. with mechanical switches or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02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overload without automatic interruption of supply
    • H02P29/024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 H02P29/0241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the fault being an overvolt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25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with means for allowing continuous operation despite a fault, i.e. fault tolerant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form of the supplied voltage or current
    • H02P2209/01Motors with neutral point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电力转换装置(100)具有:第1逆变器(120),其与马达的各相的绕组(M1、M2和M3)的一端连接;第2逆变器(130),其与各相的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以及切换电路(110),其具有第1开关元件(111)和第2开关元件(112)中的至少一方,该第1开关元件(111)与第1保护电路(PC1)并联连接,对第1逆变器与地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该第2开关元件(112)与第2保护电路(PC2)并联连接,对第2逆变器与地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将来自电源的电力转换为对电动马达提供的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无刷DC马达和交流同步马达等电动马达(以下,简单表记为“马达”。)一般由三相电流驱动。使用矢量控制等复杂控制技术,以准确地控制三相电流的波形。在这种控制技术中,需要高度的数学运算,使用微控制器(微型计算机)等数字运算电路。矢量控制技术被活用于马达的负载变动较大的用途,例如洗衣机、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电动汽车、工业设备等领域。另一方面,在输出相对较小的马达中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方式等其他马达控制方式。
在车载领域中,在车辆中使用汽车用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ical ContorlUnit)。ECU具有微控制器、电源、输入输出电路、AD转换器、负载驱动电路和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以ECU为核心来构建电子控制***。例如,ECU处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控制马达等致动器。具体地进行说明,ECU一边监视马达的旋转速度、扭矩,一边控制电力转换装置中的逆变器。在ECU的控制下,电力转换装置转换对马达提供的驱动电力。
近年来,开发了将马达、电力转换装置和ECU一体化而得到的机电一体式马达。特别是在车载领域中,根据安全性的观点,要求保证高质量。因此,采用了即使在部件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时也能够继续安全工作的冗余设计。作为冗余设计的一例,正在研究对1个马达设置2个电力转换装置。作为另一例,正在研究对主微控制器设置备用微控制器。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具有控制部和2个逆变器,转换对三相马达提供的电力。2个逆变器分别与电源和地(以下,记载为“GND”。)连接。一个逆变器与马达的三相的绕组的一端连接,另一个逆变器与三相的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各逆变器具有由3个管脚构成的桥电路,该3个管脚分别包含高端开关元件和低端开关元件。控制部在检测到2个逆变器中的开关元件的故障的情况下,将马达控制从正常时的控制切换为异常时的控制。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异常”主要意味着开关元件的故障。此外,“正常时的控制”意味着全部开关元件正常的状态下的控制,“异常时的控制”意味着某个开关元件产生了故障的状态下的控制。
在正常时的控制中存在:在2个逆变器的一方构成了中性点的状态下使用另一方的逆变器进行马达驱动的控制模式;以及通过对2个逆变器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从而进行马达驱动的控制模式。专利文献1的电力转换装置能够根据马达的转速和输出扭矩等对这些控制模式进行切换。
在异常时的控制中,在2个逆变器中的包含发生故障的开关元件的逆变器(以下,记载为“故障逆变器”。)中,按照规定的规则使开关元件导通/截止,从而构成绕组的中性点。根据该规则,例如,在发生了高端开关元件始终截止的断路故障的情况下,在逆变器的桥电路中,3个高端开关元件中的发生故障的开关元件以外的开关元件截止,并且3个低端开关元件导通。该情况下,中性点构成在低端侧。或者,在发生了高端开关元件始终导通的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在逆变器的桥电路中,在3个高端开关元件中的发生故障的开关元件以外的开关元件导通,并且3个低端开关元件截止。该情况下,中性点构成在高端侧。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力转换装置,在异常时,三相的绕组的中性点构成在故障逆变器中。即使开关元件中产生故障,也能够使用正常的逆变器来继续马达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29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要求进一步提高电流控制。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能够进行适当的电流控制的电力转换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例示的电力转换装置将来自电源的电力转换为对具有n相(n为3以上的整数)的绕组的马达提供的电力,该电力转换装置具有:第1逆变器,其与所述马达的各相的绕组的一端连接;第2逆变器,其与所述各相的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以及切换电路,其具有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中的至少一方,该第1开关元件与第1保护电路并联连接,对所述第1逆变器与地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该第2开关元件与第2保护电路并联连接,对所述第2逆变器与所述地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例示的实施方式,通过并列连接有保护电路的开关元件,能够对电源和GND中的至少一方与逆变器之间的连接和非连接进行切换。由此,提供能够进行适当的电流控制的电力转换装置、具有该电力转换装置的马达驱动单元和具有该马达驱动单元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其他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又一其他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又一其他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具有电力转换装置100的马达驱动单元400的典型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对电流值进行标绘而得到的的电流波形(正弦波)的图,该电流值是根据三相通电控制对电力转换装置100进行控制时在马达200的U相、V相和W相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
图7是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1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对电流值进行标绘而得到的电流波形的图,该电流值是在第1状态中对电力转换装置100进行控制时在马达200的U相、V相和W相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
图9是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3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3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5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6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8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4A是示出用于在第1逆变器120内构成中性点的开关元件的进一步的导通/截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14B是示出用于在第1逆变器120内构成中性点的开关元件的进一步的导通/截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14C是示出用于在第1逆变器120内构成中性点的开关元件的进一步的导通/截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15A是示出具有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包含SW113、114的电源侧切换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A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5B是示出具有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包含SW111、112的GND侧切换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A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5C是示出具有包含多个开关元件中的SW113的切换电路110的电力转换装置100A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5D是示出具有包含多个开关元件中的SW111的切换电路110的电力转换装置100A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6A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2的具有电阻元件作为保护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6B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2的具有电阻元件作为保护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B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6C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2的具有电阻元件作为保护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电路结构B的电路图。
图17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2的具有RC电路作为保护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B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8A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2的具有二极管和电阻元件作为保护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B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8B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2的具有二极管和RC电路作为保护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B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9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2的作为保护电路而混合存在二极管和RC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0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3的电力转换装置100C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1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3的还具有反向连接保护用的2个FET的电力转换装置100C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2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3的电力转换装置100C的其他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3是示出例示的实施方式3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的典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之前,对作为本公开的基础的本申请发明者的见解进行说明。
在专利文献1的电力转换装置中,电源和GND与2个逆变器分别始终保持连接。在该结构中,不能切断电源与故障逆变器之间的连接。本申请发明者发现如下课题:在异常时即使在故障逆变器中构成中性点,故障逆变器也会从电源引入电流。由此,在故障逆变器中会发生电力损失。
与电源同样,也不能切断故障逆变器与GND之间的连接。本申请发明者发现如下课题:在异常时即使在故障逆变器中构成中性点,通过正常的逆变器而提供到各相的绕组的电流也不会返回提供方的逆变器,而是从故障逆变器流入到GND。换言之,不可能形成驱动电流的闭环,期望从正常的逆变器提供到各相的绕组的电流通过提供方的逆变器而流到GND。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有时省略过度详细的说明,以避免使以下的说明成为不必要的冗余,并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例如,有时省略已经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和对实质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
本申请说明书中,以如下的电力转换装置为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电力转换装置转换对具有三相(U相、V相,W相)的绕组的三相马达提供的电力。但是,转换对具有四相或五相等n相(n为4以上的整数)的绕组的n相马达提供的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也属于本公开的范畴。
(实施方式1)
图1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电路结构。
电力转换装置100具有2个切换电路110、第1逆变器120和第2逆变器130。电力转换装置100能够转换对各种马达提供的电力。马达200例如是三相交流马达。
马达200具有U相的绕组M1、V相的绕组M2和W相的绕组M3,马达200与第1逆变器120及第2逆变器130连接。具体进行说明,第1逆变器120与马达200的各相的绕组的一端连接,第2逆变器130与各相的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在本申请说明书中,部件(结构要素)彼此之间的“连接”主要意味着电连接。第1逆变器120具有与各相对应的端子U_L、V_L和W_L,第2逆变器130具有与各相对应的端子U_R、V_R和W_R。
第1逆变器120的端子U_L与U相的绕组M1的一端连接,端子V_L与V相的绕组M2的一端连接,端子W_L与W相的绕组M3的一端连接。与第1逆变器120同样,第2逆变器130的端子U_R与U相的绕组M1的另一端连接,端子V_R与V相的绕组M2的另一端连接,端子W_R与W相的绕组M3的另一端连接。与马达之间的这种接线与所谓的星型接线和三角接线不同。
2个切换电路110具有第1至第4开关元件111、112、113和114。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在2个切换电路110中,将设有第1和第2开关元件111、112的GND侧的切换电路110称作“GND侧切换电路”,此外,将设有第3和第4开关元件113、114的电源侧的切换电路110称作“电源侧切换电路”。即,GND侧切换电路具有第1和第2开关元件111、112,电源侧切换电路具有第3和第4开关元件113、114。
在电力转换装置100中,第1逆变器120和第2逆变器130能够通过2个切换电路110而与电源101和GND电连接。
具体进行说明,第1开关元件111对第1逆变器120与GND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第2开关元件112对第2逆变器130与GND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第3开关元件113对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第4开关元件114对电源101与第2逆变器130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
第1至第4开关元件111、112、113和114的导通和截止例如可以由微控制器或专用驱动器控制。第1至第4开关元件111、112、113和114能够对双向的电流进行切断。作为第1至第4开关元件111、112、113和114,例如能够使用晶闸管、模拟开关IC等半导体开关和机械继电器等。也可以使用二极管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的组合。其中,本公开的开关元件包含在内部形成有寄生二极管的场效应晶体管(典型地为MOSFET)等半导体开关。使用MOSFET作为开关元件的电路结构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有时将第1至第4开关元件111、112、113和114分别记载为SW111、112、113和114。
在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各SW上以电连接的方式并联有保护电路。具体进行说明,保护电路PC1与SW111并联连接,保护电路PC2与SW112并联连接,保护电路PC3与SW113并联连接,保护电路PC4与SW114并联连接。例如,保护电路PC1、PC2、PC3和PC4是二极管111D、112D、113D和114D。
不限于图示的例子,考虑设计规格等而适当决定所使用的开关元件的个数。特别是在车载领域中,根据安全性的观点而要求保证高质量,因此,在电源侧切换电路和GND侧切换电路中,优选设置各逆变器用的多个开关元件。
图2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其他电路结构。
电源侧切换电路110也可以还具有反向连接保护用的第5开关元件115和第6开关元件116。第5和第6开关元件典型地是具有寄生二极管的MOSFET的半导体开关。第5开关元件115被配置成与SW113串联连接,并且在寄生二极管中朝向第1逆变器120流过正向电流。第6开关元件116被配置成与SW114串联连接,并且在寄生二极管中朝向第2逆变器130流过正向电流。即使在电源101反向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反向连接保护用的2个FET来切断反向电流。
在图2所示的结构例中,在电源侧切换电路110中的SW上并联连接二极管作为保护电路。例如,二极管113D可以与SW113并联连接,二极管114D可以与SW114并联连接。
电源101生成规定的电源电压。作为电源101,例如使用直流电源。其中,电源101可以是AC-DC转换器和DC-DC转换器,也可以是电池(蓄电池)。
电源101可以是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共同的单一电源,也可以具有第1逆变器120用的第1电源和第2逆变器130用的第2电源。
在电源101与电源侧切换电路之间设有线圈102。线圈102作为噪声滤波器来发挥功能,以使得对各逆变器提供的电压波形所包含的高频噪声或在各逆变器中产生的高频噪声不向电源101侧流出的方式进行平滑化。此外,在各逆变器的电源端子上连接有电容器103。电容器103是所谓的旁路电容器,抑制电压波纹。电容器103例如是电解电容器,根据设计规格等来适当决定容量和要使用的个数。
第1逆变器120(有时记载为“桥电路L”。)包含由3个管脚构成的桥电路。各管脚包含低端开关元件和高端开关元件。图1所示的开关元件121L、122L和123L是低端开关元件,开关元件121H、122H和123H是高端开关元件。作为开关元件,例如能够使用FET、IGBT。以下,对使用FET作为开关元件的例子进行说明,有时将开关元件记载为FET。例如,将开关元件121L、122L和123L记载为FET121L、122L和123L。
第1逆变器120具有3个分流电阻121R、122R和123R,作为用于检测在U相、V相和W相的各相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参照图5)。电流传感器150包含检测在各分流电阻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未图示)。例如,分流电阻121R、122R和123R分别连接在第1逆变器120的3个管脚所包含的3个低端开关元件与GND之间。具体而言,分流电阻121R在FET121L与SW111之间电连接,分流电阻122R在FET122L与SW111之间电连接,分流电阻123R在FET123L与SW111之间电连接。分流电阻的电阻值例如是0.5mΩ~1.0mΩ左右。
与第1逆变器120同样,第2逆变器130(有时记载为“桥电路R”。)包含由3个管脚构成的桥电路。图1所示的FET131L、132L和133L是低端开关元件,FET131H、132H和133H是高端开关元件。此外,第2逆变器130具有3个分流电阻131R、132R和133R。这些分流电阻连接在3个管脚所包含的3个低端开关元件与GND之间。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的各FET例如可以由微控制器或专用驱动器来控制。
在图1中例示了在各逆变器中在各管脚配置1个分流电阻的结构。但是,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可以具有6个以下的分流电阻。例如,6个以下的分流电阻可以连接在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所具有的6个管脚中的6个以下的低端开关元件与GND之间。并且,如果将其扩展为n相马达,则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可以具有2n个以下的分流电阻。例如,2n个以下的分流电阻可以连接在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所具有的2n个管脚中的2n个以下的低端开关元件与GND之间。
图3和图4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又一其他电路结构。
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第1或第2逆变器120、130的各管脚与绕组M1、M2和M3之间配置3个分流电阻。例如,可以在第1逆变器120与绕组M1、M2和M3的一端之间配置分流电阻121R、122R和123R。并且,例如,虽然未图示,但是,分流电阻121R、122R可以配置在第1逆变器120与绕组M1、M2的一端之间,分流电阻123R可以配置在第2逆变器130与绕组M3的另一端之间。在这种结构中,只要配置有用于U相、V相和W相的3个分流电阻就足够了,最低配置2个分流电阻即可。
如图4所示,例如可以在各逆变器中仅配置1个在各相的绕组中共同的分流电阻。1个分流电阻例如可以在第1逆变器120的低端侧的节点N1(各管脚的连接点)与SW111之间电连接,另1个分流电阻例如可以在第2逆变器130的低端侧的节点N2与SW112之间电连接。
或者,与低端侧同样,1个分流电阻例如在第1逆变器120的高端侧的节点N3与SW113之间电连接,另1个分流电阻例如在第2逆变器130的高端侧的节点N4与SW114之间电连接。这样,考虑产品成本和设计规格等来适当决定要使用的分流电阻的数量和分流电阻的配置。
图5示意地示出具有电力转换装置100的马达驱动单元400的典型的块结构。
马达驱动单元400具有电力转换装置100、马达200和控制电路300。
控制电路300例如具有电源电路310、角度传感器320、输入电路330、微控制器340、驱动电路350、ROM 360。控制电路300与电力转换装置100连接,对电力转换装置100进行控制,从而驱动马达200。
具体而言,控制电路300能够对作为目标的转子的位置、旋转速度和电流等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闭环控制。另外,控制电路300也可以代替角度传感器而具有扭矩传感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300能够控制作为目标的的马达扭矩。
电源电路310生成电路内的各块所需要的DC电压(例如3V,5V)。角度传感器320例如是旋转变压器或霍尔IC。或者,角度传感器320通过具有磁阻(MR)元件的MR传感器和传感器磁体的组合而实现。角度传感器320检测马达200的转子的旋转角(以下,记载为“旋转信号”。),将旋转信号输出到微控制器340。输入电路330接收由电流传感器150检测到的马达电流值(以下,记载为“实际电流值”。),根据需要将实际电流值的电平转换为微控制器340的输入电平,将实际电流值输出到微控制器340。
微控制器340控制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中的各FET的开关动作(开启或关闭)。微控制器340根据实际电流值和转子的旋转信号等设定目标电流值而生成PWM信号,并将该PWM信号输出到驱动电路350。此外,微控制器340能够对电力转换装置100的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各SW的导通/截止进行控制。
驱动电路350典型地是栅极驱动器。驱动电路350根据PWM信号生成对第1和第2逆变器110、140中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栅极控制信号),对各FET的栅极提供控制信号。此外,驱动电路350能够根据来自微控制器340的指示而生成对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各SW的导通/截止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另外,也可以由微控制器来执行2个切换电路110的SW的控制。另外,微控制器340也可以具有驱动电路350的功能。该情况下,控制电路300也可以不具有驱动电路350。
ROM 360例如是可写入的存储器(例如PROM)、可改写的存储器(例如闪存)或只读存储器。ROM 360存储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包含用于使微控制器340控制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命令群。例如,控制程序在启动时在RAM(未图示)中被暂时展开。
电力转换装置100中存在正常时和异常时的控制。控制电路300(主要是微控制器340)能够将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控制从正常时的控制切换为异常时的控制。根据FET的故障模式来决定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各SW的导通/截止状态。此外,还决定故障逆变器中的各FET的导通/截止状态。
(1.正常时的控制)
首先,对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正常时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正常是指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的各FET未发生故障,并且,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各SW也未发生故障的状态。
在正常时,控制电路300使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2、113和114全部导通。由此,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电连接,并且,电源101与第2逆变器130电连接。此外,第1逆变器120与GND电连接,并且,第2逆变器130与GND电连接。在该连接状态中,控制电路300使用第1和第2逆变器120、130双方进行三相通电控制,从而驱动马达200。
图6例示了对电流值进行标绘而得到的电流波形(正弦波),该电流值是根据三相通电控制对电力转换装置100进行控制时在马达200的U相、V相和W相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横轴表示马达电角(度),纵轴表示电流值(A)。在图6的电流波形中,按照每30°电角对电流值进行标绘。Ipk表示各相的最大电流值(峰值电流值)。
表1在图6的正弦波中按照每个电角示出在各逆变器的端子流过的电流值。具体而言,表1示出在第1逆变器120(桥电路L)的端子U_L,V_L和W_L中流过的每30°电角的电流值,以及在第2逆变器130(桥电路R)的端子U_R、V_R和W_R中流过的每30°电角的电流值。这里,针对桥电路L,将从桥电路L的端子向桥电路R的端子流动的电流方向定义为正方向。图6所示的电流的方向遵循该定义。此外,针对桥电路R,将从桥电路R的端子向桥电路L的端子流动的电流方向定义为正方向。因此,桥电路L的电流与桥电路R的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为180°。在表1中,电流值I1的大小是〔(3)1/2/2〕*Ipk,电流值I2的大小是Ipk/2。
【表1】
Figure BDA0001788296690000111
在电角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不流过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1的电流。
在电角3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pk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2的电流。
在电角6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不流过电流。
在电角9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pk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2的电流。
在电角12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不流过电流。
在电角15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pk的电流。
在电角18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不流过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1的电流。
在电角21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pk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2的电流。
在电角24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不流过电流。
在电角27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pk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2的电流。
在电角30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不流过电流。
在电角33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pk的电流。
在一般的Y接线的接线方式的马达中,考虑了电流方向的三相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的总和按照每个电角而为“0”。但是,在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中的三相通电控制中,由于独立地对三相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控制,因此,通常流过零相电流。其结果是,可能由于受到零相电流的影响而产生控制误差。希望留意到,严密地讲,三相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的总和不按照每个电角而为“0”。例如,控制电路300能够通过可得到图6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对桥电路L和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
(2.异常时的控制)
如上所述,异常主要意味着FET中发生了故障。FET的故障大致分为“断路故障”和“短路故障”。“断路故障”是指FET的源极-漏极间开放的故障(换言之,源极-漏极间的电阻rds成为高阻抗),“短路故障”是指FET的源极-漏极间短路的故障。
开关元件SW的断路故障是指SW始终成为截止(切断)状态而不成为接通(导通)状态的故障。开关元件SW的短路故障是指SW始终成为导通状态而不成为截止状态的故障。
再次参考图1。在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动作时,通常认为发生如下的随机故障:16个FET中的1个FET随机发生故障。本公开主要以发生了随机故障的情况下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控制方法为对象。但是,本公开还将多个FET连锁地发生故障等情况下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控制方法作为对象。连锁的故障意味着例如在1个管脚的高端开关元件和低端开关元件同时发生的故障。
当长时间使用电力转换装置100时,可能发生随机故障。另外,随机故障与在制造时可能发生的制造故障不同。当2个逆变器中的多个FET中的1个FET发生故障时,不能进行正常时的三相通电控制。
作为故障检测的一例,驱动电路350监视FET的漏极-源极间的电压Vds,并对规定的阈值电压和Vds进行比较,从而检测FET的故障。阈值电压例如是通过与外部IC(未图示)之间的数据通信和外部部件而在驱动电路350中设定的。驱动电路350与微控制器340的端口连接,将故障检测信号通知给微控制器340。例如,驱动电路350在检测到FET的故障时,对故障检测信号进行断言(assert)。微控制器340接收到断言的故障检测信号后,读出驱动电路350的内部数据,判别多个FET中的哪个FET发生了故障。
作为故障检测的其他一例,微控制器340也可以根据马达的实际电流值与目标电流值之差来检测FET的故障。但是,故障检测不限于这些方法,能够广泛使用与故障检测相关的公知的方法。
例如微控制器340能够对各SW中流过的电流进行监视,从而检测切换电路110内的各SW是否发生了故障。
微控制器340在故障检测信号被断言后,将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控制从正常时的控制切换为异常时的控制。例如,将正常时的控制切换为异常时的控制的时机是从故障检测信号被断言起10msec~30msec左右。
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故障中存在各种故障模式。以下,对故障模式的情况进行划分,按照每种模式详细说明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异常时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2个逆变器中的第1逆变器120作为故障逆变器进行处理,将第2逆变器130作为正常逆变器进行处理。
〔2-1.高端开关元件_断路故障〕
说明在第1逆变器120的桥电路中、3个高端开关元件包含发生断路故障的开关元件的情况下的异常时的控制。
假设在第1逆变器120的高端开关元件(FET121H、122H和123H)中,FET121H发生了断路故障。另外,在FET122H或123H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以下说明的控制方法来控制电力转换装置100。
在FET121H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00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2、113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2H、123H、121L、122L和123L设为第1状态。在第1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3截止,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发生故障的FET121H以外的FET122H、123H(与发生故障的FET121H不同的高端开关元件)截止,FET121L、122L和123L导通。
在第1状态中,第1逆变器120从电源101和GND电分离,第2逆变器130与电源101和GND电连接。换言之,当第1逆变器120异常时,SW113切断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之间的连接,并且,SW111切断第1逆变器120与GND之间的连接。此外,通过使3个低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由此,低端侧的节点N1作为各绕组的中性点来发挥功能。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将“某个节点作为中性点来发挥功能”表达为“构成中性点”。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在第1逆变器120的低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
如上所述,在三相通电控制中,可以在电路内流过零相电流。这里,与本公开不同,考虑2个切换电路110不具有保护电路的情况。预想控制电路300将控制从正常时的控制切换为异常时的控制时。例如,通过使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L、122L和123L导通,从而在低端侧构成中性点。在该状态下,当使SW111、113截止时,对绕组M1、M2和M3的一端彼此进行连接的节点N1、即低端侧的中性点从电源101和GND绝缘。因此,至此在电路内存在的零相电流的电流路径突然断开。其结果是,产生过电压,其可能诱发电路内的电子部件例如FET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中,在SW111、112、113和114上分别并联连接有保护电路。即使使SW111、113截止,第1逆变器120的中性点也不会从电源101和GND绝缘。因此,能够通过保护电路确保零相电流的路径。零相电流可在保护电路PC1的二极管111D或者保护电路PC3的二极管113D中流过。换言之,当在单侧的逆变器中构成中性点时,能够使电路内残存的零相电流通过保护电路而逃逸到外部。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电路内的电子部件的破损。
控制电路300优选在使FET121L、122L和123L导通后,在零相电流通过保护电路逃逸到外部而变小的时候,使SW111、113截止。例如,首先,控制电路300使FET121L、122L和123L导通。控制电路300优选在监视零相电流并确认零相电流小于规定的值后,使SW111、113截止。通过该控制,能够可靠地防止SW111、113和各FET的破损。
图7示意地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1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图8例示了对电流值进行标绘而得到的电流波形,该电流值是在第1状态下对电力转换装置100进行控制时在马达200的U相、V相和W相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图7中例如示出马达电角270°时的电流的流动。3个实线分别表示从电源101向马达200流过的电流。图7所示的状态中,在第2逆变器130中FET131H、132L和133L是导通状态,FET131L、132H和133H是截止状态。在第2逆变器130的FET131H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绕组M1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L而流向中性点。该电流的一部分通过FET122L而流向绕组M2,其余的电流通过FET123L而流向绕组M3。在绕组M2和M3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第2逆变器130侧的SW112而流向GND。
图7中示出当将控制从正常时的控制切换为异常时的控制时、能够在保护电路PC1的二极管111D中流过的零相电流I0。当零相电流为负值时,能够在二极管111D中流过正向电流。
表2按照图8的电流波形中的每个电角而例示了在第2逆变器130的端子中流过的电流值。具体而言,表2例示了在第2逆变器130(桥电路R)的端子U_R、V_R和W_R中流过的每30°电角的电流值。电流方向的定义如上所述。另外,根据电流方向的定义,图8所示的电流值的正负的符号与表2所示的电流值的正负的符号成为相反关系(相位差180°)。
【表2】
Figure BDA0001788296690000161
例如,在电角30°时,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pk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2的电流。在电角60°中,在U相的绕组M1中从桥电路L向桥电路R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V相的绕组M2中从桥电路R向桥电路L流过大小I1的电流。在W相的绕组M3中不流过电流。流入中性点的电流与从中性点流出的电流的总和按照每个电角而为“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而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
如表1和表2所示,可知在正常时和异常时的控制之间,流入马达200的马达电流不按照每个电角而变化。因此,与正常时的控制相比,在异常时的控制中马达的辅助扭矩不会降低。
由于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非电连接,因此,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入第1逆变器120。此外,由于第1逆变器120与GND非电连接,因此,在中性点流过的电流不会流向GND。由此,能够抑制电力损失,并且,通过形成驱动电流的闭环,能够进行适当的电流控制。
在高端开关元件(FET121H)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的状态不限于第1状态。例如,控制电路300也可以将这些SW和FET设为第2状态。在第2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3导通,并且,SW111截止,并且,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发生故障的FET121H以外的FET122H、123H截止,FET121L、122L和123L导通。第1状态与第2状态的差异在于SW113是否导通。SW113可以导通的理由在于,在FET121H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将FET122H、123H控制为截止状态,从而使高端开关元件全部成为开放状态,即使SW113导通,电流也不会从电源101流向第1逆变器120。这样,在断路故障时,SW113可以是导通状态,也可以是截止状态。
〔2-2.高端开关元件_短路故障〕
说明在第1逆变器120的桥电路中、3个高端开关元件包含发生短路故障的开关元件的情况下的异常时的控制。
假设在第1逆变器120的高端开关元件(FET121H、122H和123H)中,FET121H发生了短路故障。另外,在FET122H或123H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以下说明的控制方法来控制电力转换装置100。
在FET121H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00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2、113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2H、123H、121L、122L和123L设为第1状态。另外,在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当SW113导通时,电流从电源101流向短路的FET121H,因此,第2状态下的控制被禁止。
与断路故障时同样,通过使3个低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从而在低端侧的节点N1构成各绕组的中性点。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在第1逆变器120的低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而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在短路故障时的第1状态中,当电角270°时流入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如图7所示,此外,每个马达电角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根据该控制,由于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非电连接,因此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入第1逆变器120。此外,由于第1逆变器120与GND非电连接,因此,在中性点中流过的电流不会流向GND。
〔2-3.低端开关元件_断路故障〕
说明在第1逆变器120的桥电路中、3个低端开关元件包含发生断路故障的开关元件的情况下的异常时的控制。
假设在第1逆变器120的低端开关元件(FET121L、122L和123L)中,FET121L发生了断路故障。另外,在FET122L或123L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以下说明的控制方法来控制电力转换装置100。
在FET121L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00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2、113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122H、123H、122L和123L设为第3状态。在第3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3截止,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发生故障的FET121L以外的FET122L、123L(与发生故障的121L不同的低端开关元件)截止,FET121H、122H和123H导通。
在第3状态中,第1逆变器120从电源101和GND电分离,第2逆变器130与电源101和GND电连接。此外,通过使第1逆变器120的3个高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由此,在高端侧的节点N3构成各绕组的中性点。
图9示意地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3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图9中示出例如马达电角270°时的电流的流动。3个实线分别表示从电源101向马达200流过的电流。
在图9所示的状态中,在第2逆变器130中FET131H、132L和133L是导通状态,FET131L、132H和133H是截止状态。在第2逆变器130的FET131H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绕组M1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而流向中性点。该电流的一部分通过FET122H而流向绕组M2,其余的电流通过FET123H而流向绕组M3。在绕组M2和M3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第2逆变器130侧的SW112而流向GND。
图9中示出当将控制从正常时的控制切换为异常时的控制时、能够在保护电路PC3的二极管113D中流过的零相电流I0。当零相电流为正值时,能够在二极管113D中流过正向电流。
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在第1逆变器120的高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来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
根据该控制,由于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非电连接,因此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入第1逆变器120的中性点。此外,由于第1逆变器120与GND非电连接,因此,电流不会从第1逆变器120流向GND。
在低端开关元件(FET121L)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的状态不限于第3状态。例如,控制电路300也可以将这些SW和FET设为第4状态。在第4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3截止,并且,SW111导通,并且,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发生故障的FET121L以外的FET122L、123L截止,FET121H、122H和123H导通。第3状态与第4状态的差异在于SW111是否导通。SW111可以导通的理由在于,在FET121L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将FET122L、123L控制为截止状态,从而使低端开关元件全部成为开放状态,即使SW111导通,电流也不会流向GND。这样,在断路故障时,SW111可以是导通状态,也可以是截止状态。
〔2-4.低端开关元件_短路故障〕
说明在第1逆变器120的桥电路中、3个低端开关元件包含发生短路故障的开关元件的情况下的异常时的控制。
假设在第1逆变器120的低端开关元件(FET121L、122L和123L)中,FET121L发生了短路故障。另外,在FET122L或123L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以下说明的控制方法来控制电力转换装置100。
在FET121L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与断路故障时同样,控制电路300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2、113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122H、123H、122L和123L设为第3状态。另外,在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当SW111导通时,电流从短路的FET121L流入GND,因此,第4状态下的控制被禁止。
图10示意地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3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图10中示出例如马达电角270°时电流的流动。3个实线分别示出从电源101向马达200流过的电流,长虚线表示在FET121L中流过的电流。
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中,在第2逆变器130中FET131H、132L和133L是导通状态,FET131L、132H和133H是截止状态。在第2逆变器130的FET131H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绕组M1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而流向中性点。该电流的一部分通过FET122H而流向绕组M2,其余的电流通过FET123H而流向绕组M3。在绕组M2和M3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第2逆变器130侧的SW112而流向GND。此外,在FET131L的续流二极管中,再生电流朝向马达200的绕组M1流动。并且,与断路故障不同,在短路故障中,电流从短路的FET121L流向低端侧的节点N1。该电流的一部分通过FET122L的续流二极管而流向绕组M2,其余的电流通过FET123L的续流二极管而流向绕组M3。流向绕组M2和M3的电流通过SW112而流向GND。
例如,每个马达电角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在第1逆变器120的高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来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
根据该控制,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非电连接,因此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入第1逆变器120的中性点。此外,由于第1逆变器120与GND非电连接,因此电流不会从第1逆变器120流向GND。
〔2-5.电源侧开关元件_断路故障〕
说明电源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3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异常时的控制。
假设电源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3发生了断路故障。该情况下,控制电路300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2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122H、123H、121L、122L和123L设第5状态。在第5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截止,并且,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L、122L、123L导通,并且,FET121H、122H和123H截止。
在第5状态中,SW113处于开放状态,因此,第1逆变器120从电源101和GND电分离,第2逆变器130与电源101和GND电连接。此外,通过使第1逆变器120的3个低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从而在低端侧的节点N1构成各绕组的中性点。
图11示意地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5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图11中例如示出马达电角270°时电流的流动。3个实线分别示出从电源101向马达200流过的电流。
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中,在第2逆变器130中FET131H、132L和133L是导通状态,FET131L、132H和133H是截止状态。在第2逆变器130的FET131H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绕组M1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L而流向中性点。该电流的一部分通过FET122L而流向绕组M2,其余的电流通过FET123L而流向绕组M3。在绕组M2和M3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第2逆变器130侧的SW112而流向GND。例如,每个马达电角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在第1逆变器120的低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来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例如,每个马达电角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当SW113发生断路故障时,不限于在低端侧构成中性点,也可以在高端侧构成中性点。控制电路300能够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2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122H、123H、121L、122L和123L设为第6状态。在第6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L、122L、123L截止,并且,FET121H、122H和123H导通。GND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1可以是导通状态,也可以是截止状态。
在第6状态中,SW113处于开放状态,因此,第1逆变器120从电源101和GND电分离,第2逆变器130与电源101和GND电连接。此外,通过使第1逆变器120的3个高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能够在高端侧的节点N3构成各绕组的中性点。
图12示意地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6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图12中示出例如马达电角270°时电流的流动。3个实线分别示出从电源101向马达200流过的电流。
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在第1逆变器120的高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来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
根据该控制,由于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非电连接,因此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入第1逆变器120的中性点。此外,即使SW111是导通状态或截止状态,由于低端开关元件全部截止,因此电流也不会从第1逆变器120流向GND。
在SW113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的状态不限于第5或第6状态。例如,控制电路300也可以将这些FET设为第7状态。在第7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截止,并且,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L,FET122L、123L导通,FET121H、122H和123H中的至少1个导通。第5状态与第7状态之间的差异在于,高端开关元件的至少1个可以导通。
例如,在3个高端开关元件中的1个FET是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有时会由于其他2个FET的续流二极管而在某个马达电角时不流过电流。例如,在图11所示的各FET的第5状态中,在马达电角为270°的情况下,当FET121H导通而其他的FET122H、123H截止时,在高端侧不流过电流。表2中的马达电角180°~360°时在高端侧不流过电流。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各FET的第5状态中,表2中的马达电角0°~120°时,当FET121H导通而其他的FET122H、123H截止时,再生电流通过FET122H的续流二极管而流向FET121H,表2中的马达电角60°~180°时,再生电流通过FET123H的续流二极管而流向FET121H。另外,由于SW113发生断路故障,因此,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向高端侧的节点N3。这样,当使高端开关元件中的至少1个导通时,在马达电角的某个范围内,能够使电流分散,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热影响。
通过使高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从而在低端侧和高端侧构成2个中性点。另外,由于SW113发生断路故障,因此,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向高端侧的中性点。能够通过2个中性点使电流分散,能够降低对逆变器的热影响。
〔2-6.电源侧开关元件_短路故障〕
说明电源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3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异常时的控制。
假设电源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3发生了短路故障。该情况下,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1、112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122H、123H、121L、122L和123L设为第5状态。另外,当高端开关元件中的至少1个导通时,电流通过SW113而流向导通状态的高端开关元件,因此,第7状态下的控制被禁止。
与断路故障时同样,通过使3个低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从而在低端侧的节点N1构成各绕组的中性点。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第1逆变器120的低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来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在短路故障时的第5状态中,在电角270°时流入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如图11所示,此外,每个马达电角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根据该控制,即使SW113短路,由于高端开关元件全部截止,因此电流也不会从电源101流入第1逆变器120。此外,由于第1逆变器120与GND非电连接,因此,在中性点中流过的电流不会流向GND。
〔2-7.GND侧开关元件_断路故障〕
说明GND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1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异常时的控制。
假设GND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1发生了断路故障。该情况下,控制电路300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2、113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122H、123H、121L、122L和123L设为第8状态。在第8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3截止,并且,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L、122L、123L截止,并且,FET121H、122H和123H导通。
在第8状态中,SW111处于开放状态,因此,第1逆变器120从电源101和GND电分离,第2逆变器130与电源101和GND电连接。此外,通过使第1逆变器120的3个高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在高端侧的节点N3构成各绕组的中性点。
图13示意地示出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处于第8状态时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图13中示出例如马达电角270°时电流的流动。3个实线分别示出从电源101向马达200流过的电流,虚线示出向马达200的绕组M1返回的再生电流。
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中,在第2逆变器130中FET131H、132L和133L是导通状态,FET131L、132H和133H是截止状态。在第2逆变器130的FET131H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绕组M1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而流向中性点。该电流的一部分通过FET122H而流向绕组M2,其余的电流通过FET123H而流向绕组M3。在绕组M2和M3中流过的电流通过第2逆变器130侧的SW112而流向GND。此外,在FET131L的续流二极管中,再生电流朝向马达200的绕组M1流动。
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第1逆变器120的高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来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例如,每个马达电角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根据该控制,由于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非电连接,因此,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入第1逆变器120的中性点。此外,由于发生故障的SW111是开放状态,因此,电流不会从第1逆变器120流向GND。
在SW111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下,2个切换电路110的SW和第1逆变器120的FET的状态不限于第8状态。例如,控制电路300也可以将这些SW和FET设为第9状态。在第9状态中,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3截止,并且,SW112、114导通。此外,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L,FET122L、123L中的至少1个导通,FET121H、122H和123H导通。第8状态与第9状态的差异在于,低端开关元件中的至少1个可以导通。
例如,在3个低端开关元件中的1个FET是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其他2个FET的续流二极管而在某个马达电角时不流过电流。例如,在图13所示的各FET的第8状态中,在马达电角是270°的情况下,当FET121L导通而其他的FET122L、123L截止时,再生电流通过FET121L而流向FET122L、123L的续流二极管。表2中的马达电角180°~360°时在低端侧不流过电流。另外,由于SW111发生断路故障,因此,电流不会从低端侧的中性点流向GND。这样,当使低端开关元件中的至少1个导通时,在马达电角的某个范围内,能够使电流分散,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热影响。
通过使低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从而在低端侧和高端侧构成2个中性点。另外,由于SW111发生断路故障,因此电流不会从低端侧的中性点流向GND。能够通过2个中性点使电流分散,能够降低对逆变器的热影响。
〔2-8.GND侧开关元件_短路故障〕
说明GND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1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异常时的控制。
假设GND侧切换电路110的SW111发生了短路故障。该情况下,将2个切换电路110的SW112、113和114以及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122H、123H、121L、122L和123L设为第8状态。另外,当低端开关元件中的至少1个导通时,电流通过SW111而流向GND,因此,第9状态下的控制被禁止。
与断路故障时同样,通过使3个高端开关元件全部导通,从而在高端侧的节点N3构成各绕组的中性点。电力转换装置100使用第1逆变器120的高端侧构成的中性点和第2逆变器130来驱动马达200。控制电路300例如能够通过可得到图8所示的电流波形的PWM控制来对桥电路R的各FET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在短路故障时的第8状态中,在电角270°时流入电力转换装置100内的电流的流动如图13所示,此外,每个马达电角的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根据该控制,电流不会从电源101流入第1逆变器120的中性点。此外,即使SW111短路,由于低端开关元件全部截止,因此电流也不会从第1逆变器120流向GND。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异常时的控制中,能够抑制电力损失,并且,通过形成驱动电流的闭环,能够进行适当的电流控制。并且,能够通过保护电路抑制可由零相电流引起的SW和FET的破损。
在本公开中,正常时的控制不限于独立地对三相的绕组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控制的上述三相通电控制。该控制也可以与专利文献1同样,是在2个逆变器中的一方构成中性点的状态下使用另一方的逆变器进行马达驱动的通电控制。例如,控制电路300能够根据马达200的旋转速度来切换2个控制。根据本公开,能够有效改善可在该切换时产生的零相电流的问题。特别是通过适当进行通电状态下的控制的切换,能够期待控制性的改善以及铜损和FET的电力损失等损失的降低。
逆变器中构成中性点的开关元件的导通/截止状态不限于上述的第1至第9状态。以下,例示在逆变器中构成中性点的开关元件的另外几个导通/截止状态。
图14A至图14C示出用于在第1逆变器120内构成中性点的开关元件的另外的导通/截止状态。
构成中性点是指,使逆变器的桥电路的各管脚与各相的绕组连接的3个节点N11、N12和N13的电位成为等电位。如图14A所示,通过使第1逆变器120内的全部的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从而能够使3个节点N11、N12和N13的电位成为等电位。由此,在第1逆变器120内构成中性点。
在正常时的控制中的通电状态中,在通过上述方法在第1逆变器120内构成了中性点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对第2逆变器130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来驱动马达200。此外,例如,在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与正常时相同的方法来驱动马达200。
如图14B所示,在第1逆变器120的桥电路中,通过使FET121H、122H、122L和123L成为导通状态,并且使FET121L成为截止状态,从而能够使3个节点N11、N12和N13的电位成为等电位。无关于FET123H的导通/截止状态。例如,在正常时,或者在FET123H发生断路故障或短路故障时,能够应用本模式。
如图14C所示,在第1逆变器120的桥电路中,通过使121L、122L和123L成为导通状态,从而能够使3个节点N11、N12和N13的电位成为等电位。无关于FET121H、FET122H、123H的导通/截止状态。例如,在正常时,或者FET123H发生断路故障或短路故障时,能够应用本模式。
参照图15A至图15D,对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电路结构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转换装置的2个切换电路110具有SW111、112、113和114。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2个切换电路110具有SW111、112、113和114中的至少1个即可。例如,2个切换电路110可以具有SW111、112、113和114中的SW111、113。
图15A示出具有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包含SW113、114的电源侧切换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A的电路结构。根据该变形例,例如在FET121H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使SW113截止,能够切断从电源101流向FET121H的电流。换言之,当第1逆变器120异常时,SW113切断电源101与第1逆变器120之间的连接。此外,通过使FET121L、122L和123L截止,并且使FET122H、123H导通,从而在高端侧的节点N3构成中性点。
图15B示出具有2个切换电路110中的包含SW111、112的GND侧切换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A的电路结构。根据该变形例,例如在FET121L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使SW111截止,从而能够切断通过FET121L而流向GND的电流。换言之,当第1逆变器120异常时,SW111切断第1逆变器120与GND之间的连接。此外,通过使FET121H、122H和123H截止,并且使FET122L、123L导通,从而在低端侧的节点N1构成中性点。
图15C示出具有仅包含多个开关元件中的SW113的切换电路110的电力转换装置100A的电路结构。根据该变形例,例如在FET121H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使SW113截止,从而能够切断从电源101流向FET121H的电流。此外,通过使FET121L、122L和123L截止,并且使FET122H、123H导通,从而在高端侧的节点N3构成中性点。
图15D示出具有仅包含多个开关元件中的SW111的切换电路110的电力转换装置100A的电路结构。根据该变形例,例如在FET121L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使SW111截止,从而能够切断从FET121L流向GND的电流。此外,通过使FET121H、122H和123H截止,并且使FET122L、123L导通,从而在低端侧的节点N1构成中性点。
2个切换电路110可以仅具有多个开关元件中的SW112,也可以仅具有SW114。或者,2个切换电路110可以具有从多个开关元件中的SW111、112、113和114中选择的任意组合。
(实施方式2)
本公开的保护电路可以代替二极管而具有电阻元件、具有电阻元件和电容器的RC电路、或者它们的组合。并且,保护电路也可以是具有电阻元件、电容器和二极管等的缓冲电路。通过使用这些保护电路,能够抑制开关元件中的过电压而保护开关元件,并且使零相电流逃逸到逆变器电路之外,能够抑制电子部件的破损。以下,主要对保护电路的几个变形进行说明。
图16A至图16C示意地示出具有电阻元件作为保护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B的电路结构。
如图16A所示,保护电路PC1、PC2、PC3和PC4可以是电阻元件111R、112R、113R和114R。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例如是40kΩ左右,与SW的导通电阻的值相比足够大。在正常时的控制中,2个切换电路110内的SW111、112、113和114是导通状态。此时,在电阻元件111R、112R、113R和114R中可以流过与SW的导通电阻之比对应的微弱电流。可以说电阻元件111R、112R、113R和114R中的电力损失非常小。通过选择具有更大的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从而能够抑制在正常时在电阻元件中流过的电流的电力损失。此外,通过选择电阻元件作为保护电路,能够与二极管同样地比较低价地实现保护电路。
本公开的保护电路能够具有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元件。电阻的数量不限于2个,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例如,如图16B所示,保护电路PC3可以具有串联连接的2个电阻元件。例如,如图16C所示,保护电路PC3可以具有并联连接的2个电阻元件113R。保护电路PC1、PC2和PC4也与保护电路PC3同样,可以具有串联或并联连接的2个电阻元件。在本公开中,4个保护电路PC1、PC2、PC3和PC4中的至少1个可以具有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元件。
图17示意地示出具有RC电路作为保护电路的电力转换装置100B的电路结构。
本公开的保护电路可以具有RC电路。图17中示出4个保护电路PC1、PC2、PC3和PC4具有RC电路的电路结构例。其中,4个保护电路PC1、PC2、PC3和PC4中的至少1可以具有RC电路。根据保护电路中流过的零相电流的大小而适当决定电容器的容量。作为保护电路,也可以使用RC缓冲电路、或者例如还具有二极管的RCD缓冲电路。
通过使用RC电路作为保护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在使SW截止时产生的尖峰状的高电压噪声。此外,通过RC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对各FET进行开关时可能产生的高次谐波的电流成分(基本波以外的电流成分)。并且,能够防止SW自身的破损或其周围的电子部件的破损,使对电磁噪声的电子部件的影响最小化。
图18A、图18B和图19示意地示出电力转换装置100B的变形例的电路结构。
如图18A所示,例如,保护电路PC3能够通过二极管113D和与二极管113D并联连接的电阻元件113R来实现。如图18B所示,例如,保护电路PC3能够通过二极管113D和与二极管113D并联的RC电路来实现。保护电路PC1、PC2和PC4也可以具有与保护电路PC3的上述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图19示出作为保护电路而混合存在二极管和RC电路的电路结构例。不是必须需要使保护电路的种类一致,如图所示,也可以混合存在二极管和RC电路。此外,也可以混合存在电阻元件、二极管和RC电路。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电力转换装置100C具有在内部具有寄生二极管的FET,作为2个切换电路110内的开关元件。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1、2共同的说明,只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点。
图20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C的电路结构。
电力转换装置100C分别具有FET111、112、113和114作为开关元件111、112、113和114。FET典型地是MOSFET。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与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保护电路中包含FET的续流二极管。
电源侧切换电路110的中的FET113、114被配置成在寄生二极管113D、114D中朝向电源101流过正向电流。GND侧切换电路110中的FET111、112被配置成在寄生二极管111D、112D中朝向逆变器流过正向电流。
例如,在第1逆变器120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零相电流可以在FET111的寄生二极管111D中流过,或者可以在FET113的寄生二极管113D中流过。这样,通过使用FET作为开关元件,能够使寄生二极管作为保护电路来发挥功能。
图21示意地示出还具有反向连接保护用的2个FET的电力转换装置100C的电路结构。
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电力转换装置100C可以具有反向连接保护用的2个FET115、116。FET113、115被配置成使得寄生二极管的朝向彼此对置。FET114、116被配置成使得寄生二极管的朝向彼此对置。通常,FET115、116始终是导通状态,因此,零相电流可能在寄生二极管113D或114D中流过。
图22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C的其他电路结构。
如图所示,例如,可以将电阻元件111R与FET111并联连接。例如,考虑第1逆变器120的FET121H、122H和123H全部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该情况下,虽然零相电流无法在FET111的寄生二极管中流过,但是,能够在电阻元件111R中流过。即,能够使零相电流逃逸到外部。
在本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可以混合存在连接有保护电路的开关元件和包含寄生二极管的FET。
(实施方式4)
汽车等车辆一般具有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生成辅助扭矩,该辅助扭矩用于对驾驶员操作方向盘而产生的转向***的转向扭矩进行辅助。辅助扭矩由辅助扭矩机构生成,能够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例如,辅助扭矩机构具有转向扭矩传感器、ECU、马达和减速机构。转向扭矩传感器检测转向***中的转向扭矩。ECU根据转向扭矩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生成驱动信号。马达根据驱动信号生成与转向扭矩对应的辅助扭矩,经由减速机构将辅助扭矩传递到转向***。
本公开的马达驱动单元400适合用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图23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的典型的结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具有转向***520和辅助扭矩机构540。
转向***520例如具有方向盘521、转向轴522(也称作“转向柱”。)、万向联轴器523A、523B、旋转轴524(也称作“小齿轮轴”或“输入轴”。)、齿轮齿条副机构525、齿条轴526、左右的球窝接头552A、552B、拉杆527A、527B、转向节528A、528B、和左右的转向车轮(例如左右的前轮)529A、529B。方向盘521经由转向轴522和万向联轴器523A、523B而与旋转轴524连结。在旋转轴524上经由齿轮齿条副机构525而连结齿条轴526。齿轮齿条副机构525具有在旋转轴524上设置的小齿轮531和在齿条轴526上设置的齿条532。在齿条轴526的右端依次经由球窝接头552A、拉杆527A和转向节528A而连结右侧的转向车轮529A。与右侧同样,在齿条轴526的左端依次经由球窝接头552B、拉杆527B和转向节528B而连结左侧的转向车轮529B。这里,右侧和左侧分别与坐在座席上的驾驶员观察到的右侧和左侧一致。
根据转向***520,驾驶员对方向盘521进行操作从而产生转向扭矩,该转向扭矩经由齿轮齿条副机构525而传递到左右的转向车轮529A、529B。由此,驾驶员能够操作左右的转向车轮529A、529B。
辅助扭矩机构540例如具有转向扭矩传感器541、ECU542、马达543、减速机构544和电力转换装置545。辅助扭矩机构540将辅助扭矩提供给从方向盘521至左右的转向车轮529A、529B的转向***520。另外,辅助扭矩有时也称作“附加扭矩”。
作为ECU542,能够使用本公开的控制电路300,作为电力转换装置545,能够使用本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100。此外,马达543相当于本公开中的马达200。作为具有ECU542、马达543和电力转换装置545的机电一体式马达,能够恰当地使用本公开的马达驱动单元400。
转向扭矩传感器541检测转向***520的通过方向盘521而被施加的转向扭矩。ECU542根据来自转向扭矩传感器541的检测信号(以下,记载为“扭矩信号”。)而生成用于驱动马达543的驱动信号。马达543根据驱动信号而产生与转向扭矩对应的辅助扭矩。辅助扭矩经由减速机构544而传递到转向***520的旋转轴524。减速机构544例如是蜗轮机构。辅助扭矩还从旋转轴524传递到齿轮齿条副机构525。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能够根据将辅助扭矩施加给转向***520的部位而分类为小齿轮辅助型、齿条辅助型和柱辅助型等。图23例示出小齿轮辅助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但是,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也可以是齿条辅助型、柱辅助型等。
ECU542中不仅可以输入扭矩信号,例如还可以输入车速信号。外部机器560例如是车速传感器。或者,外部机器560例如也可以是能够利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等车内网络进行通信的其他ECU。ECU542的微控制器能够根据扭矩信号和车速信号等对马达543进行矢量控制或PWM控制。
ECU542至少根据扭矩信号来设定目标电流值。ECU542优选考虑由车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车速信号,进而考虑由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子的旋转信号,来设定目标电流值。ECU542能够以使得由电流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的实际电流值与目标电流值一致的方式,对马达543的驱动信号、即驱动电流进行控制。
根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能够利用对驾驶员的转向扭矩加上马达543的辅助扭矩得到的复合扭矩来通过齿条轴526对左右的转向车轮529A、529B进行操作。特别是通过在上述的机电一体式马达中利用本公开的马达驱动单元400,能够提供具有提高部件的质量、并且在正常时和异常时均能够进行适当的电流控制能的马达驱动单元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广泛用于吸尘器、吹风机、吊扇、洗衣机、冰箱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等具有各种马达的各种设备。
标号说明
100:电力转换装置
101:电源
102:线圈
103:电容器
110:切换电路
111:第1开关元件(SW)
112:第2开关元件(SW)
113:第3开关元件(SW)
114:第4开关元件(SW)
115:第5开关元件
116:第6开关元件
120:第1逆变器
121H、122H、123H:高端开关元件(FET)
121L、122L、123L:低端开关元件(FET)
121R、122R、123R:分流电阻
130:第2逆变器
131H、132H、133H:高端开关元件(FET)
131L、132L、133L:低端开关元件(FET)
131R、132R、133R:分流电阻
150:电流传感器
200:电动马达
300:控制电路
310:电源电路
320:角度传感器
330:输入电路
340:微控制器
350:驱动电路
360:ROM
400:马达驱动单元
500: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PC1、PC2、PC3,PC4:保护电路

Claims (17)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将来自电源的电力转换为对具有n相的绕组的马达提供的电力,其中,n为3以上的整数,该电力转换装置具有:
第1逆变器,其与所述马达的各相的绕组的一端连接;
第2逆变器,其与所述各相的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切换电路,其具有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中的至少一方,该第1开关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第1逆变器的低端侧的节点以及地的第1保护电路并联连接,对所述第1逆变器与所述地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该第2开关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第2逆变器的低端侧的节点以及所述地的第2保护电路并联连接,对所述第2逆变器与所述地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
所述切换电路具有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第3开关元件,该第3开关元件对所述第1逆变器与所述电源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与第3保护电路并联连接,
控制电路监视零相电流,在确认零相电流小于规定的值后,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3开关元件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和所述第2保护电路分别具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和所述第2保护电路分别具有RC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和所述第2保护电路分别具有1个电阻元件或者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电路具有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电路还具有第3开关元件和第4开关元件,该第3开关元件与第3保护电路并联连接,对所述第1逆变器与所述电源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该第4开关元件与第4保护电路并联连接,对所述第2逆变器与所述电源之间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至所述第4保护电路中的至少1个保护电路具有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至所述第4保护电路中的至少1个保护电路具有RC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至所述第4保护电路中的至少1个保护电路具有1个电阻元件或者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至所述第4保护电路中的各保护电路具有二极管。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至所述第4保护电路中的各保护电路具有RC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保护电路至所述第4保护电路中的各保护电路具有1个电阻元件或者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1逆变器异常时,所述第3开关元件切断所述第1逆变器与所述电源之间的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6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1逆变器异常时,所述第1开关元件切断所述第1逆变器与所述地之间的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1逆变器异常时,在所述第1逆变器中构成所述各相的绕组的中性点。
16.一种马达驱动单元,该马达驱动单元具有:
所述马达;
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以及
对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17.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中,
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驱动单元。
CN201780015143.1A 2016-03-04 2017-03-01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Active CN109104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2741 2016-03-04
JP2016042741 2016-03-04
PCT/JP2017/008191 WO2017150640A1 (ja) 2016-03-04 2017-03-01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4887A CN109104887A (zh) 2018-12-28
CN109104887B true CN109104887B (zh) 2021-04-13

Family

ID=5974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5172.8A Active CN109104896B (zh) 2016-03-04 2017-03-01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02210258092.8A Pending CN114567192A (zh) 2016-03-04 2017-03-01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01780015143.1A Active CN109104887B (zh) 2016-03-04 2017-03-01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5172.8A Active CN109104896B (zh) 2016-03-04 2017-03-01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02210258092.8A Pending CN114567192A (zh) 2016-03-04 2017-03-01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778084B2 (zh)
JP (2) JPWO2017150640A1 (zh)
CN (3) CN109104896B (zh)
DE (2) DE112017001146T5 (zh)
WO (2) WO2017150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68897B2 (ja) * 2016-04-05 2020-03-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給電制御装置
DE112018001671T5 (de) * 2017-03-29 2019-12-19 Nidec Corporation Leistungswandler, Motorantriebseinheit und elektrische Servolenkung
WO2018180274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136110B2 (ja) * 2017-08-31 2022-09-1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9064829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2413082U (zh) * 2017-09-29 2021-01-2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模块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11830634U (zh) * 2017-09-29 2020-10-3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模块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1164874A (zh) * 2017-10-06 2020-05-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模块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2019075959A (ja) * 2017-10-19 2019-05-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制御装置
JP6820825B2 (ja) * 2017-11-09 2021-0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DE112018006822T5 (de) * 2018-01-10 2020-09-17 Nidec Corporation Leistungsumwandlungsvorrichtung, motormodul und elektrische servolenkvorrichtung
JPWO2019151308A1 (ja) * 2018-02-02 2021-02-1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駆動装置およ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WO2019150911A1 (ja) * 2018-02-02 2021-01-1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駆動装置およ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9159663A1 (ja) * 2018-02-13 2019-08-2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WO2019159665A1 (ja) * 2018-02-13 2021-01-2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WO2019159664A1 (ja) * 2018-02-13 2021-02-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170045A (ja) * 2018-03-22 2019-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
WO2020013079A1 (ja) * 2018-07-12 2020-01-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駆動制御装置、駆動装置およ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80930B2 (ja) * 2018-09-20 2021-12-15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1545824B2 (en) * 2018-10-11 2023-01-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SB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US11108292B2 (en) * 2018-10-31 2021-08-3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verter driven motor winding life extension
DE112019005725T5 (de) * 2018-11-15 2021-07-29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und elektrische servolenkung
JP7037473B2 (ja) * 2018-12-04 2022-03-16 株式会社Soken 電力変換装置
CN113228491A (zh) * 2018-12-28 2021-08-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控制装置、马达驱动装置及助力转向装置
WO2020137511A1 (ja) * 2018-12-28 2020-07-0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駆動制御装置、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697452B2 (en) * 2019-02-08 2023-07-11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olid state motor damping
JP2020137408A (ja) * 2019-02-19 2020-08-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機駆動装置
DE102019206751B4 (de) * 2019-05-09 2021-03-25 Schmidhauser Ag Frequenzumrichter
US11133770B2 (en) 2019-06-20 2021-09-28 Delta Electronics, Inc. Motor driv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1121665B1 (en) * 2020-04-07 2021-09-14 Nxp Usa, Inc. Current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11355431B (zh) * 2020-04-16 2023-06-16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线路板及空调器
CN111478645A (zh) * 2020-04-16 2020-07-31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方法、线路板及空调器
JP2023159670A (ja) * 2022-04-20 2023-11-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負荷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7751A (en) * 1980-12-10 1982-06-17 Clarion Co Ltd Circuit for adding artificial synchronizing signal
CN1035462C (zh) * 1992-04-07 1997-07-16 张才良 交流供电的直流电机调速装置
DE19724931A1 (de) * 1997-06-12 1998-12-17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Leistungsversorgungseinheit mit einem pulsdauermodulierten Wechselrichter,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Röntgengenerator
JP3696384B2 (ja) 1997-09-16 2005-09-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駆動装置
US6788558B2 (en) * 2002-09-19 2004-09-07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Passive common mode fil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assive common mode filter
JP2006149153A (ja) * 2004-11-24 2006-06-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US7154237B2 (en) * 2005-01-26 2006-12-2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Unified power control method of double-ended inverter drive systems for hybrid vehicles
CN100499341C (zh) * 2006-08-14 2009-06-10 韩腊生 正弦波交流电源调压驱动器
FR2910197B1 (fr) * 2006-12-13 2009-02-06 Messier Dowty Sa Sa Alimentation a deux onduleurs en serie pour actionneur electromecanique polyphase
JP4546988B2 (ja) * 2007-04-27 2010-09-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器の制御装置
EP1990908B1 (en) 2007-05-10 2010-03-31 Denso Corporation Rotary electric system designed to utilize zero-phase circuit
ATE460824T1 (de) * 2007-08-14 2010-03-15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ELBSTKONFIGURIERENDE INDUKTIONSDICHTVORRICHTUNG ZUR VERWENDUNG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VERPACKUNGEN FÜR AUSGIEßBARE LEBENSMITTELPRODUKTE
US7800331B2 (en) * 2007-11-27 2010-09-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 motor coupled to multiple power supplies
JP5093698B2 (ja) * 2010-05-28 2012-1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機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R2961361B1 (fr) * 2010-06-14 2013-07-12 Hispano Suiza Sa Onduleur de tension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un tel onduleur
JP5409692B2 (ja) * 2011-04-18 2014-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2201097A1 (de) * 2012-01-26 2013-08-01 Robert Bosch Gmbh Überspannungs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Antrieb
WO2013140906A1 (ja) * 2012-03-22 2013-09-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電気自動車、電子制御スロットル、電動ブレーキ
JP5779561B2 (ja) 2012-09-10 2015-09-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JP2014068428A (ja) * 2012-09-25 2014-04-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JP5614661B2 (ja) * 2012-10-09 2014-10-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096915A (ja) * 2012-11-09 2014-05-22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自動車用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2957746U (zh) * 2012-11-21 2013-05-29 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起动***dc/ac变换器开关管尖峰电压吸收电路
JP2014176215A (ja) * 2013-03-08 2014-09-22 Nsk Ltd モータ制御装置、これを使用し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車両
JP6010490B2 (ja) * 2013-03-14 2016-10-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5946786B2 (ja) * 2013-03-14 2016-07-0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
JP2014192950A (ja) 2013-03-26 2014-10-06 Denso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JP5569626B1 (ja) 2013-06-17 2014-08-1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これを使用し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車両
JP6067507B2 (ja) 2013-08-05 2017-01-2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WO2015022718A1 (ja) * 2013-08-12 2015-02-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これを使用し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車両
JP2016019385A (ja) 2014-07-09 2016-02-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モータ装置
CN104144548B (zh) * 2014-08-19 2016-09-07 上海阿卡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电弧抑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1146T5 (de) 2018-11-29
DE112017000686T5 (de) 2018-10-18
CN109104887A (zh) 2018-12-28
US10778084B2 (en) 2020-09-15
WO2017150641A1 (ja) 2017-09-08
US20190097522A1 (en) 2019-03-28
JPWO2017150641A1 (ja) 2018-12-27
US20180375457A1 (en) 2018-12-27
CN109104896B (zh) 2022-04-05
JPWO2017150640A1 (ja) 2019-01-31
CN109104896A (zh) 2018-12-28
US11431238B2 (en) 2022-08-30
CN114567192A (zh) 2022-05-31
JP6933205B2 (ja) 2021-09-08
WO2017150640A1 (ja)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4887B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0168906B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WO2018163591A1 (ja)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1034004B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9874400B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0431742B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7014183B2 (ja)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9054026A1 (ja)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1034006A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模块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WO2019159665A1 (ja)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0392977B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12258835U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模块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WO2019159663A1 (ja)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9874382B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13367657U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WO2019049449A1 (ja)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6146261U (zh) 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单元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WO2019159664A1 (ja)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