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3403A - 电池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3403A
CN109103403A CN201810636946.5A CN201810636946A CN109103403A CN 109103403 A CN109103403 A CN 109103403A CN 201810636946 A CN201810636946 A CN 201810636946A CN 109103403 A CN109103403 A CN 109103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eparation unit
posture
peripheral surface
inse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69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3403B (zh
Inventor
森光孝敏
真杉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0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3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6Lead-acid accumulators
    • H01M10/18Lead-acid accumulators with bipolar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22Cells or battery with cylindrical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86Frames for plates or membr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24Alkaline accumulators
    • H01M10/30Nickel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具备:多个电池;保持架,其具有保持架部,该保持架部构成为对插通到多个电池插通孔的电池的外周面进行保持;以及多个粘接体,其将电池与保持架部的内周面结合。内周面具有:姿势规制部,其构成为规制电池的姿势;分离部,其构成为无论在电池取得了范围内的哪一姿势的情况下,都遍及整周地与电池分离;以及注液槽,其从第2面连至分离部,任一粘接体都具有整周结合部,该整周结合部遍及整周地将分离部与电池的分离部相对部之间结合。

Description

电池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多个圆筒型电池的电池组、使用了所述电池组的电池模块(电池模组)、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多个圆筒型电池分别插通并固定于在板状的保持架设置的电池插通孔而得的电池组(日本特开2016-207494)。在这些电池组中,利用硬化了的粘接剂将圆筒型电池固定于电池插通孔。
发明内容
在该日本特开2016-207494所记载的电池组中记载了如下情况:为了适当地填充用于将单电池固定于保持架的保持孔的粘接剂而在保持孔设置槽部,并向该槽部注入粘接剂。然而,因配置于保持孔内的电池的姿势,有时粘接剂只存在于保持孔的内周面与电池的外周面之间的一部分,在保持孔的内周面与电池的外周面之间会产生空隙。在该情况下,电池的保持的可靠性下降。
本发明是一种具备多个圆筒型电池的电池组,提供在各圆筒型电池与保持架部的电池插通孔之间遍及整周地填充粘接剂而固定了的电池组、使用了该电池组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具备:多个圆筒型电池;保持架,其具有保持架部,该保持架部呈具有第1面和作为所述第1面的背面的第2面的板状,包括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多个电池插通孔,并构成为对分别插通到所述多个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进行保持;以及多个粘接体,其包括在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保持架部的构成所述电池插通孔的内周面之间硬化了的粘接剂,并且将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保持架部的多个所述内周面分别结合。构成所述电池插通孔的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多个内周面具有:姿势规制部,其构成为规制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圆筒型电池能够取得的姿势的范围;分离部,其构成为在所述圆筒型电池取得了由所述姿势规制部所规制的所述姿势的范围内的任一姿势的情况下,都遍及整周地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分离;以及注液槽,其从所述第2面连至所述分离部,所述多个粘接体具有整周结合部,该整周结合部是通过所述硬化了的粘接剂遍及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将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内周面中的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中的与所述分离部相对的分离部相对部之间结合的结合部。
在该电池组中,构成保持架部的电池插通孔的内周面,除了规制圆筒型电池能够取得的姿势的范围的姿势规制部之外,还具有呈遍及整周地与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分离的形态的分离部。而且,将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与构成电池插通孔的保持架部的内周面结合的粘接体具有整周结合部,该整周结合部通过硬化了的粘接剂遍及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将该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结合。因此,在该电池组中,能够遍及整周地将圆筒型电池可靠地固定并保持于保持架部的各电池插通孔内。另外,该电池组能够通过注液槽容易地向分离部供给未硬化的粘接剂。另外,若预先设置注液槽,则能够将注入到注液槽的粘接剂以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与注液槽之间的体积量暂时地保持,之后使粘接剂以与粘接剂的粘性相应的扩展速度沿分离部的周向行进。因此,能够以少的次数或短时间完成粘接剂的注入,能够构成廉价的电池组。
在该电池组中,多个圆筒型电池的朝向能够适当决定。例如,可以是将所有的电池以相同朝向(任一电池的第1面侧为正极的朝向,或者第1面侧为负极的朝向)对齐并插通于保持架部的配置,或者也可以是使各电池的朝向交替反转地插通于保持架部的配置。另外,可以由保持架部的电池插通孔保持圆筒型电池的轴线方向中央部,也可以由保持架部的电池插通孔保持圆筒型电池的轴线方向一端部或圆筒型电池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
保持架中的保持架部为具有第1面和第2面的板状,在板厚方向上穿通有多个电池插通孔,并对分别插通到所述多个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进行保持。多个电池插通孔能够适当配置,可以是在各电池插通孔以自身的轴线为中心时,以周围的其他电池插通孔的轴线位于包围该中心的正六边形的顶点的方式配置多个电池插通孔。其原因在于,能够紧凑地配置多个电池插通孔。
在电池插通孔的内周面中,姿势规制部是规制圆筒型电池能够取得的姿势的范围的部位,例如,相当于比分离部直径细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另外,分离部是,在圆筒型电池取得了由姿势规制部所规制的姿势的范围内的任一姿势的情况下都呈遍及整周地与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分离的形态的部位。作为具有所述姿势规制部以及分离部的电池插通孔的形态,例如,可以是具有将第1面侧设为细直径(与插通的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的间隙比较小)的姿势规制部、将第2面侧设为直径比姿势规制部大的分离部的两段圆筒状的内周面的电池插通孔。另外,也可以是具有将第1面侧设为以细直径的方式朝向第2面侧延伸的锥形的姿势规制部、并且将该第2面侧设为以直径比姿势规制部大的方式朝向第2面侧延伸的锥形的分离部的两段锥形状的内周面的电池插通孔。另外,也可以是具有将板厚方向上的第1面侧以及第2面侧设为细直径的姿势规制部、将该两个姿势规制部之间的部分设为直径比所述姿势规制部大的分离部的中间粗三段圆筒状的内周面的电池插通孔。而且,也可以是将第1面侧以及第2面侧的端部设为细直径的姿势规制部、分离部设为越朝向板厚方向中央则直径越大的电池插通孔。而且,还可以是如下电池插通孔:使电池插通孔形成为内螺纹状,将峰部设为姿势规制部、将谷部设为分离部,并且所述姿势规制部与分离部呈双螺旋状地排列。
另外,注液槽是使电池插通孔中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在直径方向外侧凹陷,并将第2面与分离部连结的部位,可以在各个电池插通孔仅形成一个,也可以形成两个以上。当形成的注液槽设为一处时,能够将粘接剂的在分离部与圆筒型电池的分离部相对部之间的粘接剂的流动扩展(环绕)的行进方向限定为两个方向,能够提高向相反方向行进的粘接剂彼此接触而一体化的可能性。
作为粘接体的粘接剂,能够选择由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硅树脂、丙烯酸树脂构成的粘接剂。可以选择未硬化的粘接剂的注入阶段的粘度为注入了的粘接剂不会从保持架部的内周面与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流出的粘度,例如可以从1~500mPa·s的范围内选择。
上述的电池组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粘接体中的任一个都将所述电池插通孔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圆筒型电池之间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气密地封闭的电池组。
在该电池组中,能够防止通过了保持架部的电池插通孔与圆筒型电池之间的间隙的气体等的流通。因此,能够由各圆筒型电池构成电池组,并且也能够使保持架以及各圆筒型电池作为确保保持架部的板厚方向上的气密的隔壁发挥功能。
另外,在上述的任一记载的电池组中,所述姿势规制部可以具有设置于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比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第1面的位置的第1姿势规制部。所述第1姿势规制部的直径可以比所述分离部的直径小。
在该电池组中,在比分离部靠近第1面侧的位置设置有比分离部直径细的第1姿势规制部。因此,能够由该细直径的第1姿势规制部限制圆筒型电池取得的姿势的范围,而且能够抑制注入到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的未硬化的粘接剂向第1面侧垂落,所以能够得到具有在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更可靠地形成有整周结合部的粘接体的电池组。
并且,在上述的电池组中,所述姿势规制部可以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比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第2面的位置具有第2姿势规制部。所述第2姿势规制部的直径比所述分离部的直径小。
在该电池组中,除了在板厚方向上设置了第1面侧的第1姿势规制部之外,还在第2面侧设置了第2姿势规制部。即,以夹着分离部的方式在板厚方向上分开了的两处设置有姿势规制部,所以,能够更容易且可靠地规制圆筒型电池取得的姿势的范围。
此外,如上所述,作为设置有第1姿势规制部和第2姿势规制部的保持架部的形态,例如,可以是具有将该第1姿势规制部与第2姿势规制部之间的部分设为直径比所述第1姿势规制部与第2姿势规制部大的分离部的中间粗三段圆筒状的内周面的电池插通孔。另外,也可以是将电池插通孔的第1面侧以及第2面侧的端部设为细直径的姿势规制部、分离部设为越向板厚方向中央则直径越大的电池插通孔。另外,还可以是如下电池插通孔:将电池插通孔形成为内螺纹状,并且姿势规制部与分离部呈双螺旋状地排列。
并且,本公开的第2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备:上述任一电池组;和第1面侧被覆部件(第1面侧被覆容器),其构成为从所述第1面侧覆盖所述电池组的所述保持架的所述保持架部以及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并与所述保持架气密地结合。
在该电池模块中,具备将多个圆筒型电池保持于保持架的保持架部而得的前述的电池组和第1面侧被覆部件。由此,第1面侧被覆部件从第1面侧覆盖被保持架部保持的多个圆筒型电池,并与保持架气密地结合。此外,电池组是包括各电池的电池组,而且也作为气密的隔壁发挥功能。因此,在本发明的电池模块中,能够在电池组的第1面侧被覆部件侧与其相反侧之间、以及保持架与第1面侧被覆部件的结合部分防止气体等流通(例如,冷却风泄漏)。
作为该电池模块,例如可例举从安装于第1面侧被覆部件或其他部件的送风机向第1面侧被覆部件内送风、或者由换气机排出部件内的空气来对各电池进行冷却的电池模块。在该电池模块中,能够防止因冷却风在电池组的第1面侧被覆部件侧与其相反侧之间、以及保持架与第1面侧被覆部件的结合部分泄漏,而通过送风机流入或者通过换气机排出的冷却风的流动被扰乱从而各电池的冷却状态不均一等不良情况。
并且,本公开的第3技术方案涉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多个圆筒型电池分别插通于保持架部的多个电池插通孔;所述保持架部呈具有第1面和作为所述第1面的背面的第2面的板状,所述电池插通孔在所述保持架部的板厚方向上贯通,构成所述电池插通孔的所述保持架部的多个内周面具有:姿势规制部,其构成为规制插通到所述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圆筒型电池能够取得的姿势的范围;分离部,其构成为在所述圆筒型电池取得了由所述姿势规制部所规制的所述姿势的范围内的任一姿势的情况下,都遍及整周地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分离;以及注液槽,其从所述第2面连至所述分离部,
在将插通有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所述保持架部设为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第2面朝向上方的姿势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保持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注液槽,向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中的与所述分离部相对的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未硬化的粘接剂,使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在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分离部相对部之间遍及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扩展,通过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遍及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将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分离部相对部之间连结;以及
使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硬化,在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多个内周面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多个粘接体。
在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在将圆筒型电池插通于保持架部后,向保持架部的分离部与圆筒型电池的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未硬化的粘接剂并使该粘接剂扩展,由未硬化的粘接剂遍及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将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连结。之后,使未硬化的粘接剂硬化。由此,多个粘接体具有硬化了的粘接剂结合于保持架部的分离部与圆筒型电池的分离部相对部之间的整周结合部。因此,在该电池组中,能够遍及整周地将圆筒型电池可靠地固定并保持于保持架部的各电池插通孔内。而且,通过注液槽将未硬化的粘接剂向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这样一来,能够向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未硬化的粘接剂。
此外,使未硬化的粘接剂硬化的方法能够根据所使用的粘接剂采用适当的方法。例如,在使用了环氧树脂等热固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可以在适于粘接剂的硬化的温度下保持预定的时间。
另外,上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粘接体将所述电池插通孔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圆筒型电池之间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气密地封闭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在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制造防止通过了保持架部的电池插通孔与圆筒型电池之间的间隙的气体等的流通的电池组。因此,能够由各圆筒型电池构成电池组,并且也能够使保持架以及各圆筒型电池作为确保保持架部的板厚方向上的气密的隔壁发挥功能。
并且,在上述任一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注液槽在所述多个内周面各设置一个,按预先设定的顺序向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多个内周面之间注入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且反复进行多次。
在经由注液槽向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粘接剂时,在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的体积比注液槽的体积大的情况等、需要注入的粘接剂量多于注液槽的体积的情况下,若欲短时间地进行注入,则粘接剂会从注液槽溢出,因此存在无法短时间地一次性注入需要量的粘接剂的情况。
与此相对,在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反复进行多次以预定的顺序注入粘接剂。由此,对于任一电池,都能够注入需要量的粘接剂,能够更可靠地使粘接剂遍及整周地环绕,并由未硬化的粘接剂遍及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将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连结。
并且,在前述的任一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姿势规制部可以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比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第1面的位置具有第1姿势规制部。另外,第1姿势规制部的直径比所述分离部的直径小。在使分别插通到所述多个内周面内的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姿势处于由所述第1姿势规制部所规制的范围内的姿势的状态下,向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中的与所述分离部相对的所述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使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硬化而形成所述粘接体。
在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电池插通孔的内周面在比分离部靠近第1面侧的位置具有第1姿势规制部,使多个圆筒型电池取得的姿势的范围均为由姿势规制部所规制的范围内的姿势并注入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因此,能够由该细直径的第1姿势规制部适当地规制各圆筒型电池的姿势,并且能够抑制注入到分离部与离部相对部之间的未硬化的粘接剂向第1面侧垂落,所以能够制造具有在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更可靠地形成有整周结合部的粘接体的电池组。
并且,在上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多个内周面可以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比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第2面的位置具有第2姿势规制部。所述第2姿势规制部的直径可以比所述分离部的直径小。
在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电池插通孔的内周面不仅设置有第1姿势规制部,还设置有第2姿势规制部。由此,在粘接剂的注入以及硬化时,能够更适当地规制各圆筒型电池取得的姿势的范围,并且向分离部与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粘接剂且使该粘接剂硬化。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将包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电池包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包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电池包的纵剖视图。
图3是包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电池包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包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电池包的横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中的包括电池组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的电池插通孔、插通到电池插通孔的电池、以及将两者固定的粘接体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插通到电池插通孔的电池倾斜的情况下的电池插通孔与电池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向插通有电池的电池插通孔注入粘接剂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变形方式1的电池组中的电池插通孔、插通到电池插通孔的电池、以及将两者固定的粘接体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变形方式2的电池组中的电池插通孔、插通到电池插通孔的电池、以及将两者固定的粘接体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变形方式3的电池组中的电池插通孔、插通到电池插通孔的电池、以及将两者固定的粘接体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参考方式中的插通到电池插通孔的电池偏向配置的情况下的电池插通孔与电池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参考方式中的插通到电池插通孔的电池倾斜的情况下的电池插通孔与电池的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21以及电池模块2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内藏电池模块20的电池包10从铅直方向下侧DH安装于由电动发电机MG驱动的电动车辆100的底板101中的前座105的下部。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电池包外壳11经由安装于其侧板11b的托架12被螺栓13a固定于电动车辆100的底板101的下表面101d,从底板101悬吊。在该电池包外壳11中,从安装于车室104内的冷却扇103供给对收纳于电池包10内的电池23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AR。此外,在图1、图2中,纸面的上方向表示铅直方向上侧UH,下方向表示铅直方向下侧DH,左方表示电动车辆100的前侧FH,右方表示电动车辆100的后侧BH。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将电池模块20收纳于电池包外壳11内。该电池模块20将包括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0个)圆筒型的电池23和保持这些电池23的保持架部件25的电池组21(参照图5、图6)内藏。除此之外,电池模块20还具备第1面侧被覆部件31以及第2面侧被覆部件32,第1面侧被覆部件31以及第2面侧被覆部件32与电池组21的保持架部件25结合,并分别从铅直方向上侧UH以及铅直方向下侧DH覆盖所有的电池23。
在电池组21中,电池23是收纳于圆筒型的外壳的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电池23中的一端为中央突出了的正极端子23p,另一端为平坦的负极端子23n(参照图5)。
另外,保持各电池23的保持架部件25具有:保持架部27,其呈板状并保持电池23;和密封部26,其位于保持架部27的周围,将第1面侧被覆部件31以及第2面侧被覆部件32气密地结合。其中,板状的保持架部27以所保持的电池23的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0个)形成有在板厚方向TH上将第1面27a与该第1面27a的背面的第2面27b之间贯通的电池插通孔27H。此外,各电池插通孔27H配置成4列电池插通孔27H(各列15个)互相呈交错状地排列的形态,关于各电池插通孔27H,在以自身的轴线27Hx为中心时,以周围的其他电池插通孔27H的轴线27Hx位于包围该中心的正六边形的顶点的方式配置多个电池插通孔27H(参照图3)。
关于电池组21,以正极端子23p位于第1面27a侧、负极端子23n位于第2面27b侧的姿势将电池23***保持架部件25的保持架部27的电池插通孔27H。并且,以电池23中的负极端子23n侧的负极侧端部23A位于电池插通孔27H内、保持架部27的第2面27b与电池23的负极端子23n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配置电池23。之后,向电池插通孔27H的内周面27S与电池23的外周面23S之间的间隙SM填充粘接剂AD,并使粘接剂AD硬化而成为粘接体29,由该粘接体29将电池23固定于电池插通孔27H(参照图7)。
此外,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21中,固定各电池23的粘接体29中的任一个都将电池插通孔27H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27H的电池23之间在板厚方向TH上气密地封闭。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了电池插通孔27H与电池23的外周面23S之间的间隙SM的空气等在保持架部27的第1面27a侧(铅直方向上侧UH)与第2面27b侧(铅直方向下侧DH)之间的流通。
保持架部件25由导热率高的铝等金属材料构成。因此,在将电池23组装于保持架部件25(保持架部27)的电池插通孔27H的该电池组21中,能够使升温了的电池23的热从该电池23的外周面23S向保持架部件25扩散,使电池23的温度降低。相反地,也能够将保持架部件25的热向电池23传递,使电池23升温。另外,各电池23的热经由保持架部件25而互相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各电池23间的温度的偏差。此外,保持架部件25的保持架部27的厚度是能够由电池插通孔27H保持电池23,并且能够通过热传导更有效地进行热移动的程度的厚度,例如为电池23的长度的1/4左右的厚度。
如图2所示,在该保持架部件25的前侧FH以及后侧BH的两端部安装有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L字型的绝缘体14。L字型的托架15的一面通过螺栓16a固定于绝缘体14,该托架15的另一面通过螺栓16b固定于电池包外壳11的底板11a的内面。这样,由保持架部件25保持电池23的电池组21、以及由第1面侧被覆部件31以及第2面侧被覆部件32覆盖该电池组21的电池模块20固定于电池包外壳11。
接着,对从保持架部件25的保持架部27的第1面27a侧(铅直方向上侧UH)覆盖该电池组21的第1面侧被覆部件31进行说明(参照图2~图6)。第1面侧被覆部件31包括绝缘树脂制的电池罩33和安装于电池罩33的铅直方向上侧UH的盖部件36。
电池罩33由上罩部33u和四方筒状的横罩部33s构成,在所述上罩部33u中,供电池23的正极端子23p通过内部的正极插通孔33p与电池23的配置对应地设置,所述横罩部33s覆盖组装于保持架部件25的多个电池23的外周。如图4所示,电池罩33的横罩部33s与保持架部件25中的保持架部27的周围的密封部26的第1密封面26a气密地抵接。另外,各电池23的正极端子23p从电池罩33的上罩部33u的正极插通孔33p突出。如图4、图5所示,在电池罩33的上罩部33u的铅直方向上侧UH,按每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的电池23载置有与正极端子23p抵接并将正极端子23p彼此导通的多个板状的正极汇流条部件41,并且,由绝缘树脂制的盖部件36从该铅直方向上侧UH覆盖所述正极汇流条部件41。
另外,如图2~图5所示,在电池罩33的横罩部33s中的左侧LH(在图4中的左侧)的侧面,L字形状的上侧凸缘34u和下侧凸缘34d以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上侧凸缘34u的凸缘面34uf朝向铅直方向上侧UH延伸,下侧凸缘34d的凸缘面34df朝向铅直方向下侧DH延伸。如图4所示,在两凸缘34u、34d的凸缘面34uf、34df安装有在前后方向(在图4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长的侧板35,由所述凸缘34u、34d和侧板35形成在前后方向上长的空气流路RAR。并且,如图2、图3、图5所示,在电池罩33的横罩部33s中的位于两凸缘34u、34d之间且面向空气流路RAR的部位形成有多个缝隙33ss,所述缝隙33ss将流向空气流路RAR的冷却空气AR导入电池罩33内来对各电池23中的比保持架部27靠近第1面27a侧(铅直方向上侧UH)的部位进行冷却。
此外,在图2、图5中,图示出了在电池罩33的横罩部33s的左侧LH的面形成了缝隙33ss的情形。然而,如图3所示,在电池罩33的横罩部33s中的右侧RH的面也形成有与左侧LH的面同样的缝隙33ss。该形成于电池罩33的右侧RH的缝隙33ss用于将对电池23进行了冷却后的返回空气BR从电池罩33内向电池包10的电池包外壳11内排出。
这样,利用由电池罩33以及盖部件36等构成的第1面侧被覆部件31覆盖包括保持架部件25和被该保持架部件25保持的电池23的电池组21的铅直方向上侧UH(第1面27a侧),所以保持架部件25、电池罩33、盖部件36将电池23收纳于它们的内部,并构成导入对电池23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AR的空间。
接着,对从保持架部27的第2面27b侧(铅直方向下侧DH)覆盖电池组21的第2面侧被覆部件32进行说明。该第2面侧被覆部件32包括:负极汇流条组件42,其与配置于保持架部件25的第2面27b侧(铅直方向下侧DH)的各电池23的负极端子23n导通;和盘状的底板37,其从铅直方向下侧DH覆盖保持架部件25以及负极汇流条组件42。
即,如图4、图5所示,在保持架部件25的密封部26中的面向铅直方向下侧DH的第2密封面26b,针对通过正极汇流条部件41使正极端子23p彼此互相导通的各电池23,安装有与负极端子23n抵接并将负极端子23n彼此导通的板状的负极汇流条组件42。并且,由在内侧形成有加强用的凹凸形状的肋37a的铝制的凹形状的底板37从该铅直方向下侧DH覆盖负极汇流条组件42。
负极汇流条组件42(参照图5)是将在与正极汇流条部件41相同平面形状的金属板配合电池23的配置开有通气孔42h的负极汇流条部件42a排列多个并进行树脂模制而得的复合部件。其中,在负极汇流条部件42a的通气孔42h内形成有与各电池23的负极端子23n抵接的舌状的负极连接端子42b。另外,如图4所示,在负极汇流条组件42的外周缘部跨及整周地设置有由模制的树脂构成并向铅直方向下侧DH突出的肋42d。另外,设置于负极汇流条组件42的铅直方向下侧DH的底板37以其外周部37g跨及整周地与负极汇流条组件42的肋42d气密地相接的方式安装。
这样,由包括负极汇流条组件42和底板37的第2面侧被覆部件32气密地覆盖包括保持架部件25和电池23的电池组21的铅直方向下侧DH(第2面27b侧),在保持架部件25以及电池23、负极汇流条组件42的肋42d、底板37的内部形成第2室RM2。
正极汇流条部件41、负极汇流条部件42a分别是用于将属于相同组的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为12个)的电池23的正极端子23p彼此、以及负极端子23n彼此连接,并将该组的电池23彼此并联连接的部件。电池组彼此之间通过未图示的连接条串联连接,从而构成将使预定数量的电池23并联连接的组彼此串联连接的电池模块20(电池包10)。
另外,如图1、图2所示,从取入了车室104内的空气的冷却扇103排出的冷却空气AR通过冷却空气管道17以及连接管道18向形成于电池模块20的空气流路RAR供给,所述冷却空气管道17以及连接管道18穿过在底板101打开的贯通部102内以及设置于电池包外壳11的上部的通气管道11d内。
并且,如图2、图3中的箭头所示,向空气流路RAR供给的冷却空气AR从设置于电池罩33的横罩部33s中的左侧LH的缝隙33ss向电池罩33内的第1室RM1流入,对收纳于第1室RM1内的各电池23进行冷却。因冷却而温度上升了的空气作为返回空气BR而从设置于电池罩33的横罩部33s中的右侧RH的缝隙33ss向处于电池模块20的外部的电池包外壳11内排出,进而通过电池包外壳11的通气管道11d、底板101的贯通部102而返回车室104。
另外,如图5所示,在负极汇流条组件42的前侧FH以及后侧BH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大致四边形的连通孔42t。另外,如图5、图6所示,在保持架部件25的前侧FH以及后侧BH的两端部分的内部设置有朝向第2面27b侧以及前侧FH或后侧BH开口的L字型的连通孔25H。因此,当从铅直方向下侧DH将负极汇流条组件42安装于保持架部件25时,负极汇流条组件42的连通孔42t与保持架部件25的连通孔25H的铅直方向下侧DH的开口重叠并互相连通。因此,当将负极汇流条组件42以及底板37安装于保持架部件25(电池组21)时,由连通孔42t以及连通孔25H构成与第2室RM2连通的流路。
电池23的负极端子23n具有在电池23内产生气体而其内压变高了的情况下开裂并放出气体的安全阀构造(未图示)。因此,当安全阀构造动作时,从电池23的负极端子23n向保持架部27的第2面27b侧(铅直方向下侧DH)的第2室RM2放出气体。向第2室RM2放出的气体从第2面27b通过连通孔42t以及连通孔25H,进而通过贯通电池包外壳11的排出管(未图示)向外部排出。由此,即使从电池23向第2室RM2放出气体,被放出的气体也能够不进入车室104地向外部排出。
并且,如图4所示,在底板37的左右方向中央的肋37a的外表面(铅直方向下侧DH)安装有对电池模块20进行加温的棒状加热器38。利用从棒状加热器38放出的热对底板37进行加热。底板37由热传导性的良好的铝构成,所以,因棒状加热器38的热而底板37整体的温度上升。于是,底板37的铅直方向上侧UH的第2室RM2内的空气被加热并发生对流,并且,进而各电池23的负极端子23n被均一地加热。这样,各电池23从负极端子23n侧(铅直方向下侧DH)被加热。另外,如前所述,电池23经由保持架部件25互相传递热,所以能够对各电池23均一地进行加温。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中,电池组21自身兼顾作为使第1室RM1与第2室RM2气密地分离的隔壁的作用。
发现了在分别填充并固化于保持架部件25的保持架部27的电池插通孔27H与电池23的外周面23S之间的间隙SM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60个)粘接体29中,存在粘接体29没有遍及电池23的整周地存在、电池23向保持架部27的固定(由保持架部27实现的电池23的保持)不充分的情况,和/或电池23向保持架部27的固定(由保持架部27实现的电池23的保持力)充分,但存在由于以在第1面27a与第2面27b之间形成有连通路(通气路)的形态硬化从而气密性不充分的粘接体29的情况。
电池23向保持架部27的固定不充分的情况自然不优选。另外,在气密性不充分的情况下,被压送到第1室RM1的冷却空气AR的一部分会通过气密性不充分的粘接体29而向第2室RM2侧泄漏,在第1室RM1内的冷却空气AR的流动有可能因该影响而发生异常,对于一部分的电池23冷却不充分。另外,电池23的负极端子23n的安全阀机构动作,从电池朝向第2室RM2放出的气体也有可能通过气密性不充分的粘接体29而向第1室RM1泄漏,并与返回空气BR一起到达车室104。
作为形成这样的固定和/或气密性不充分的粘接体29的情况,例如,像图13所示的参考方式的情况那样,可例举如下情况:插通到电池插通孔SH内的电池BT的轴线BTx被配置于相对于电池插通孔SH的轴线SHx偏心的位置(在图13中为图中左),在周向上的一部分的间隙SM的大小变得极其小的状态下向间隙SM注入粘接剂AD并使该粘接剂AD硬化。另外,例如,像图14所示那样,可例举如下情况:相对于电池插通孔SH将电池BT配置成倾斜了的姿势,在周向上的一部分的间隙SM的大小变得极其小的状态下向间隙SM注入粘接剂AD并使该粘接剂AD硬化。
在这些情况下,电池插通孔SH与电池BT的外周面BTs之间的间隙SM并非遍及电池BT的整周都均一,因此粘接剂AD的浸透的情形根据部位而不同。于是存在如下情况:在间隙SM变窄的部位粘接剂AD没有充分浸透,因此在间隙SM中残留没有被粘接剂AD填充的部位,从而在硬化了的粘接体Adf形成有连通路。另外,还存在如下情况:注入后被分为在电池BT的周向上的两个方向(即,相对于轴线BTx顺时针旋转的方向以及逆时针旋转的方向)上行进的粘接剂AD彼此通常接触而一体化,但是由于在板厚方向TH上错位地行进而没有互相接触从而无法一体化,残留没有填充粘接剂AD的部位,从而在硬化了的粘接体Adf形成有连通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21中,将形成于保持架部件25的保持架部27的60个电池插通孔27H的内周面27S的形状均设为图7所示的两段锥形状的剖面形状。即,将电池插通孔27H的内周面27S中的第1面27a侧(图中下方)的部分设为直径较细(具体而言,比接下来叙述的分离部27Sd直径细)且越向第2面27b侧(图中上方)则直径越大的锥形形状的姿势规制部27Sr。另一方面,将电池插通孔27H的内周面27S中的比该姿势规制部27Sr靠近第2面27b侧的部分设为直径比该姿势规制部27Sr大且越向第2面27b侧(图中上方)则直径越大的锥形形状的分离部27Sd。
其中,姿势规制部27Sr是规制所插通的电池23能够取得的姿势的范围的部位,对插通到电池插通孔27H的电池23能够取得的姿势的范围(具体而言,偏心的范围和能够倾斜的角度范围)进行规制。另一方面,分离部27Sd是,在电池23取得了由姿势规制部27Sr所规制的姿势的范围内的任一姿势的情况下,都呈遍及整周地与电池23的外周面23S分离的形态的部位。即,在电池23取得了由姿势规制部27Sr所规制的范围内的任一姿势的情况下,在分离部27Sd与电池23的外周面23S中的与该分离部27Sd相对的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都遍及整周地形成有间隙SM。
具体地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除了电池23的轴线23x与电池插通孔27H的轴线27Hx一致的情况是理所当然的之外,在电池23的轴线23x从电池插通孔27H的轴线27Hx偏心了的情况(参照图13)下,在电池23的分离部相对部23Sd与电池插通孔27H的分离部27Sd之间也遍及整周地形成有间隙SM。并且,与图14同样,如图8所示,在将电池23配置成电池23的轴线23x相对于电池插通孔27H的轴线27Hx倾斜、电池23的外周面23S与电池插通孔27H中的锥形状的姿势规制部27Sr相接的姿势的情况下,在分离部相对部23Sd与分离部27Sd之间也遍及整周地形成有间隙SM。
因此,无论在插通到电池插通孔27H的电池23取得了怎样的姿势的情况下,若注入足够的量的粘接剂AD,则能够使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在电池23的分离部相对部23Sd与电池插通孔27H的分离部27Sd之间的间隙SM浸润扩展,从而能够通过未硬化的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将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连结。之后通过使该粘接剂AD硬化(固化),从而能够形成具有通过硬化了的粘接剂AD遍及电池23的整周地将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结合的整周结合部29K的粘接体29。因此,在该电池组21中,能够遍及整周地将电池23可靠地固定于保持架部27的各电池插通孔27H内。另外,由此能够构成针对任一电池23,都将电池插通孔27H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27H的电池23之间在板厚方向TH上气密地封闭的电池组21,并且,也能够使保持架部件25以及各电池23作为确保保持架部27的板厚方向TH上的气密的隔壁发挥功能。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21中,在保持架部27的构成电池插通孔27H的内周面27S,为了使粘接剂AD到达分离部27Sd而具有从第2面27b直至分离部27Sd的注液槽27Sc。
当像这样设置注液槽27Sc时,能够通过该注液槽27Sc向分离部27Sd容易地供给未硬化的粘接剂AD。另外,若预先设置注液槽27Sc,则能够将注入到注液槽27Sc的粘接液以电池23的外周面23S与注液槽27Sc之间的体积量暂时地保存,之后使粘接剂AD以与粘接剂AD的粘性相应的扩展速度沿分离部27Sd的周向行进。因此,能够以少的次数或短时间完成粘接剂AD的注入,能够构成廉价的电池组2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6能够容易地理解:针对各电池插通孔27H(内周面27S)各设置一个注液槽27Sc。由此,能够将因粘接剂AD的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的粘接剂AD的流动引起的扩展(环绕)的进行方向限定为两个方向(从注液槽27Sc沿电池23的周向顺时针旋转以及逆时针旋转),因此,与设置多个注液槽27Sc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由于互相向相反方向行进的粘接剂AD的前端彼此不接触而没有一体化从而在粘接体29出现通气路的可能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21中,电池插通孔27H的内周面27S均具有在比分离部27Sd靠近板厚方向TH上的第1面27a侧(在图7中为下侧)比分离部27Sd直径细的姿势规制部27Sr。因此,能够由该细直径的姿势规制部27Sr限制电池23取得的姿势的范围,而且,抑制注入到分离部27Sd的未硬化的粘接剂AD向第1面27a侧垂落,所以能够构成具有在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可靠地形成有整周结合部29K的粘接体29的电池组21。
接着,参照图9对将电池23组装于保持架部件25的保持架部27来构成电池组21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在插通工序中,将电池23分别插通于保持架部27的多个电池插通孔27H。具体而言,将电池23中的负极端子23n侧的负极侧端部23A***电池插通孔27H内。
接着,作为注入结合工序,在将插通有多个电池23的保持架部件25设为保持架部27的第2面27b朝向上方的姿势的状态(参照图9)下,向保持架部27的内周面27S中的分离部27Sd与电池23的外周面23S中的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注入未硬化的粘接剂AD,使未硬化的粘接剂AD在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遍及电池23的整周地扩展,通过未硬化的粘接剂AD遍及电池23的整周地将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连结(参照图7)。
接着,在硬化工序中,使未硬化的粘接剂AD硬化,在保持架部27的各内周面27S与电池23的外周面23S之间分别形成粘接体29。
由此,多个粘接体29中的任一个至少具有硬化了的粘接剂AD与保持架部27的分离部27Sd与电池23的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结合的整周结合部29K。因此,在该电池组21中,能够遍及整周地将电池23可靠地固定并保持于保持架部27的各电池插通孔27H内。而且,在注入结合工序中,通过注液槽27Sc将未硬化的粘接剂AD向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注入。这样一来,能够可靠地向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注入未硬化的粘接剂AD。并且,将电池插通孔27H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27H的电池23之间在板厚方向TH上气密地封闭。由此,能够遍及整周地将电池23可靠地固定于保持架部27的各电池插通孔27H内,并且能够制造防止通过了保持架部27的电池插通孔27H与电池23之间的间隙SM的气体等的流通的电池组21。因此,能够由各电池23构成电池组21,并且也能够使保持架部件25以及各电池23作为确保保持架部27的板厚方向TH上的气密的隔壁发挥作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在保持架部27的各内周面27S各设置一个注液槽27Sc。因此,粘接剂AD的注入朝向该一个注液槽27Sc进行,通过注液槽27Sc将未硬化的粘接剂AD向分离部27Sd注入。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向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注入未硬化的粘接剂AD。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像前述那样在每个内周面27S将注液槽27Sc设为一处,将上述的注入结合工序设为反复进行按预先设定的顺序向所有的多个电池23的外周面23S与保持架部27的多个内周面27S之间的注入未硬化的粘接剂AD的多次注入结合工序。
在经由注液槽27Sc向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注入粘接剂AD时,在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的体积比注液槽27Sc的体积大的情况等、需要注入的粘接剂AD的量多于注液槽27Sc的体积的情况下,若欲短时间地进行注入,则粘接剂AD会从注液槽27Sc溢出,因此存在无法短时间地一次性注入需要量的粘接剂AD的情况。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上述的多次注入结合工序。由此,对于任一电池23,都能够注入需要量的粘接剂AD,能够更可靠地使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环绕,并由未硬化的粘接剂AD遍及电池23的整周地将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连结。因此,能够将电池插通孔27H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27H的电池23之间在板厚方向TH上气密地封闭。
另外,在注入结合工序以及硬化工序中,能够由细直径的姿势规制部27Sr限制电池23取得的姿势的范围,而且,能够抑制注入到分离部27Sd的未硬化的粘接剂AD向第1面27a侧垂落,所以,能够制造在分离部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更可靠地形成有粘接体29的整周结合部29K的电池组21。
(变形方式1)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方式的电池组121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将形成于保持架部件25的保持架部27的电池插通孔27H的内周面27S的形态设为带注液槽27Sc的两段锥形状。
与此相对,在本变形方式1中,如图10所示,将保持架部件125的保持架部127中的电池插通孔127H的内周面127S的形状设为中间粗三段圆筒状。即,设置了具有中间粗三段圆筒状的内周面127S的电池插通孔127H,所述内周面127S在板厚方向TH上的第1面127a侧具有直径比分离部127Sd细的圆筒状的第1姿势规制部127Sr1,在第2面127b侧具有直径比分离部127Sd细的圆筒状的第2姿势规制部127Sr2,在该两个姿势规制部127Sr1、127Sr2之间的部分具有直径比所述姿势规制部127Sr1、127Sr2大的分离部127Sd。
在具有上述的形态的保持架部127的本变形方式1的电池组121中,无论在插通到电池插通孔127H的电池23取得了怎样的姿势的情况下,若注入足够的量的粘接剂AD,则能够使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在电池23的分离部相对部23Sd与电池插通孔27H的分离部27Sd之间的间隙SM浸润扩展,从而能够通过未硬化的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将分离部1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连结。之后通过使该粘接剂AD硬化(固化),从而能够形成具有通过硬化了的粘接剂AD遍及电池23的整周地将分离部1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结合的整周结合部129K的粘接体129,并且能够构成针对任一电池23,都将电池插通孔127H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127H的电池23之间在板厚方向TH上气密地封闭的电池组121。
另外,由于设置了第1姿势规制部127Sr1,所以在注入结合工序以及硬化工序中,也能够由该第1姿势规制部127Sr1限制电池23取得的姿势的范围,此外还能够抑制注入到分离部27Sd的未硬化的粘接剂AD向第1面127a侧垂落,能够制造在分离部1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更可靠地形成有粘接体129的整周结合部129K的电池组121。
而且,以夹着分离部127Sd的方式在板厚方向TH上分开了的两处设置了姿势规制部127Sr1、127Sr2,所以在注入结合工序以及硬化工序中,能够在具有该保持架部127的电池组121中更容易且可靠地规制电池23取得的姿势的范围。
另外,在本变形方式1的电池插通孔127H中,也在其内周面127S设置一处直至分离部127Sd的注液槽127Sc。包括该注液槽127Sc在内,其他部分与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与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变形方式2)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方式的电池组221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变形方式1中,如图10所示,将形成于保持架部件125的保持架部127的电池插通孔127H的内周面127S的形态设为中间粗三段圆筒状。
与此相对,在本变形方式2中,如图11所示,将保持架部件225的保持架部227中的电池插通孔227H的内周面227S中的板厚方向TH上的第1面227a侧的端部设为细直径的第1姿势规制部227Sr1,将第2面227b侧的端部设为细直径的第2姿势规制部227Sr2,将越朝向板厚方向TH的中央则直径越大的该部分设为分离部227Sd。
在本变形方式2的电池组221中,无论在插通到电池插通孔227H的电池23取得了怎样的姿势的情况下,若注入足够的量的粘接剂AD,则能够通过未硬化的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将分离部2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连结。之后通过使该粘接剂AD硬化,从而能够形成具有通过硬化了的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将分离部2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结合的整周结合部229K的粘接体229,并且能够构成针对任一电池23,都将电池插通孔227H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227H的电池23之间在板厚方向TH上气密地封闭的电池组221。
而且,由于设置了细直径的第1姿势规制部227Sr1,所以在注入结合工序以及硬化工序中,也能够由该第1姿势规制部227Sr1限制电池23取得的姿势的范围,此外还能够抑制注入到分离部227Sd的未硬化的粘接剂AD向第1面227a侧垂落,能够制造在分离部2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更可靠地形成有粘接体229的整周结合部229K的电池组221。
而且,以夹着分离部227Sd的方式在板厚方向TH上分开了的两处设置了姿势规制部227Sr1、227Sr2,所以在注入结合工序以及硬化工序中,能够在具有该保持架部227的电池组221中更容易且可靠地规制电池23取得的姿势的范围。
另外,在本变形方式2的电池插通孔227H中,也在其内周面227S设置一处直至分离部227Sd的注液槽227Sc。包括该注液槽227Sc在内,其他部分与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方式1同样的部分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变形方式3)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方式的电池组321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变形方式1、2中,将姿势规制部设置于板厚方向上的第1面侧以及第2面侧,在两个姿势规制部之间设置了分离部(参照图10、图11)。
与此相对,在本变形方式3中,如图12所示,将保持架部件325的保持架部327中的电池插通孔327H的内周面327S的形状形成为内螺纹状,将该内周面327S中的朝向直径方向内侧呈螺旋状地突出的峰部设为姿势规制部327Sr,将朝向直径方向外侧呈螺旋状地凹陷的谷部设为分离部327Sd。即,作为峰部的姿势规制部327Sr与作为谷部的分离部327Sd成双螺旋状地排列。
在本变形方式3的电池组321中,无论在插通到电池插通孔327H的电池23取得了怎样的姿势的情况下,若注入足够的量的粘接剂AD,则能够通过未硬化的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将分离部3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连结。另外,在整周的至少一部分,也向姿势规制部327Sr与电池23的外周面23S之间的间隙供给粘接剂AD,并经过姿势规制部327Sr与外周面23S之间,位于板厚方向TH的上下的分离部3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通过粘接剂AD连结。因此,通过使粘接剂AD硬化,从而能够形成具有通过硬化了的粘接剂AD遍及整周地将分离部327Sd与分离部相对部23Sd之间结合的整周结合部329K的粘接体329,并且,能够构成针对任一电池23,都将电池插通孔327H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327H的电池23之间在板厚方向TH上气密地封闭的电池组321。
另外,在本变形方式3的电池插通孔327H中,也在其内周面327S设置一处直至分离部327Sd的注液槽327Sc。包括该注液槽327Sc在内,其他部分与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方式1同样的部分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以上中,已经在实施方式以及变形方式1~3中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自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冷却空气管道17使来自配置于电池包10的外部(车室104内)的冷却扇103的冷却空气AR进而通过空气流路RAR向电池包10的电池模块20内导入。然而,例如也可以将冷却扇直接安装于电池包10的电池包外壳11或者电池模块20的第1面侧被覆部件31。另外,在根据电池组的使用状况不对各电池23进行空气冷却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由第1面侧被覆部件将保持架部27的第1面27a侧气密地覆盖的方式将各电池23密闭。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圆筒型电池;
保持架,其具有保持架部,该保持架部呈具有第1面和作为所述第1面的背面的第2面的板状,包括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多个电池插通孔,并构成为对分别插通到所述多个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外周面进行保持,以及
多个粘接体,其包括在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保持架部的构成所述电池插通孔的内周面之间硬化了的粘接剂,并且将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保持架部的多个所述内周面分别结合,
构成所述电池插通孔的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多个内周面具有:姿势规制部,其构成为规制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圆筒型电池能够取得的姿势的范围;分离部,其构成为在所述圆筒型电池取得了由所述姿势规制部所规制的所述姿势的范围内的任一姿势的情况下,都遍及整周地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分离;以及注液槽,其从所述第2面连至所述分离部,
所述多个粘接体至少具有整周结合部,该整周结合部是通过所述硬化了的粘接剂遍及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将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内周面中的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中的与所述分离部相对的分离部相对部之间结合的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粘接体将所述电池插通孔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圆筒型电池之间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气密地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规制部具有设置于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比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第1面的位置的第1姿势规制部,所述第1姿势规制部的直径比所述分离部的直径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规制部具有设置于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比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第2面的位置的第2姿势规制部,所述第2姿势规制部的直径比所述分离部的直径小。
5.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
所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和
第1面侧被覆部件,其构成为从所述第1面侧覆盖所述电池组的所述保持架的所述保持架部以及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并与所述保持架气密地结合。
6.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个圆筒型电池分别插通于保持架部的多个电池插通孔;所述保持架部呈具有第1面和作为所述第1面的背面的第2面的板状,所述电池插通孔在所述保持架部的板厚方向上贯通,构成所述电池插通孔的所述保持架部的多个内周面具有:姿势规制部,其构成为规制插通到所述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圆筒型电池能够取得的姿势的范围;分离部,其构成为在所述圆筒型电池取得了由所述姿势规制部所规制的所述姿势的范围内的任一姿势的情况下,都遍及整周地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分离;以及注液槽,其从所述第2面连至所述分离部,
在将插通有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所述保持架部设为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第2面朝向上方的姿势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保持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注液槽,向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中的与所述分离部相对的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未硬化的粘接剂,使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在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分离部相对部之间遍及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扩展,通过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遍及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整周地将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分离部相对部之间连结;以及
使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硬化,在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多个内周面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多个粘接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粘接体将所述电池插通孔与插通到该电池插通孔的所述圆筒型电池之间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气密地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槽在所述多个内周面各设置一个,
在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保持架部的所述多个内周面之间按预先设定的顺序注入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且反复进行多次。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规制部具有设置于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比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第1面的位置的第1姿势规制部,所述第1姿势规制部的直径比所述分离部的直径小,
在使分别插通到所述多个内周面内的所述多个圆筒型电池的姿势处于由所述第1姿势规制部所规制的范围内的姿势的状态下,向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圆筒型电池的所述外周面中的与所述分离部相对的所述分离部相对部之间注入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使所述未硬化的粘接剂硬化而形成所述粘接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规制部具有设置于在所述板厚方向上比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第2面的位置的第2姿势规制部,所述第2姿势规制部的直径比所述分离部的直径小。
CN201810636946.5A 2017-06-20 2018-06-20 电池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103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0826 2017-06-20
JP2017120826A JP6798432B2 (ja) 2017-06-20 2017-06-20 組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3403A true CN109103403A (zh) 2018-12-28
CN109103403B CN109103403B (zh) 2021-06-18

Family

ID=6262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6946.5A Active CN109103403B (zh) 2017-06-20 2018-06-20 电池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0217B2 (zh)
EP (1) EP3419079B1 (zh)
JP (1) JP6798432B2 (zh)
KR (1) KR102077165B1 (zh)
CN (1) CN109103403B (zh)
RU (1) RU2683237C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6401A (zh) * 2020-09-04 2022-09-30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电池模块、电池组以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0955B1 (fr) * 2018-05-03 2021-01-08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assemblage d'une batterie
GB2577258B (en) * 2018-09-18 2022-09-21 Mclaren Automotive Ltd Battery cell tray
CN109728225A (zh) * 2019-01-08 2019-05-07 深圳新恒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均温控温方法
CN110370987B (zh) * 2019-07-15 2024-05-07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电动汽车的电池散热降温保护结构
AT523543B1 (de) * 2020-08-10 2021-09-15 Kreisel Electric Gmbh & Co Kg Temperiervorrichtung für einzelne, zu einem Modul zusammengesetzte Batteriezellen
KR102389162B1 (ko) * 2020-09-10 2022-04-22 주식회사 케이퓨얼셀 전기차용 배터리 냉각시스템
KR20220120492A (ko) * 2021-02-22 2022-08-3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US11993140B2 (en) 2021-03-24 2024-05-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ad transferring battery cell arrangement for traction battery pack
DE102021124229A1 (de) 2021-09-20 2023-03-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Energiespeicher sowie Vorrichtung
DE102021006208B3 (de) 2021-12-16 2023-06-01 Mercedes-Benz Group AG Batteriemodul
DE102022004064A1 (de) 2022-10-31 2024-01-25 Mercedes-Benz Group AG Batteriemodul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Montage sowie Batteri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1997A (zh) * 2014-02-19 2015-08-19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压缩电池单元固定件的圆形电池单元固定方法
KR20160004545A (ko) * 2014-07-03 2016-01-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장착홈 및 돌기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조립용 지그
JP2016066451A (ja) * 2014-09-24 2016-04-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5633313A (zh) * 2014-11-25 2016-06-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组合电池和组合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5990625A (zh) * 2015-03-23 2016-10-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包
JP2016207494A (ja) * 2015-04-23 2016-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組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6161A (ja) * 2002-10-23 2004-05-20 Sony Corp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KR20080048851A (ko) * 2006-11-29 2008-06-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FR2920913B1 (fr) * 2007-09-06 2009-11-13 Pellenc Sa Batterie constituee d'une pluralite de cellules positionnees et reliees entre elles, sans soudure.
JP5755101B2 (ja) 2011-05-25 2015-07-29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保持構造
ITBO20120056A1 (it) * 2012-02-07 2013-08-08 Ferrari Spa Sistema di accumulo di energia elettrica per un veicolo con propulsione elettrica e presentante una struttura priva di linee di resistenza longitudinali o trasversali
JP6187351B2 (ja) 2014-03-27 2017-08-3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006143A1 (ja) * 2014-07-07 2016-01-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US9147875B1 (en) * 2014-09-10 2015-09-29 Cellink Corporation Interconnect for battery packs
JP6137143B2 (ja) * 2014-11-26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外装チューブ付き電池
JP6315007B2 (ja) 2016-02-23 2018-04-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583219B2 (ja) 2016-11-15 2019-10-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678460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去毛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1997A (zh) * 2014-02-19 2015-08-19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压缩电池单元固定件的圆形电池单元固定方法
KR20160004545A (ko) * 2014-07-03 2016-01-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장착홈 및 돌기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조립용 지그
JP2016066451A (ja) * 2014-09-24 2016-04-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5633313A (zh) * 2014-11-25 2016-06-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组合电池和组合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5990625A (zh) * 2015-03-23 2016-10-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包
JP2016207494A (ja) * 2015-04-23 2016-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組電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6401A (zh) * 2020-09-04 2022-09-30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电池模块、电池组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9079A1 (en) 2018-12-26
EP3419079B1 (en) 2020-05-13
CN109103403B (zh) 2021-06-18
US20180366701A1 (en) 2018-12-20
RU2683237C1 (ru) 2019-03-27
BR102018012122A2 (pt) 2019-01-15
US10680217B2 (en) 2020-06-09
KR102077165B1 (ko) 2020-02-13
JP2019008887A (ja) 2019-01-17
JP6798432B2 (ja) 2020-12-09
KR20180138143A (ko)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3403A (zh) 电池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CN100452595C (zh) 终端接头的防水方法和结构
CN100521128C (zh) 形成模铸部件的模具及使用此模具制造模铸部件的方法
US10312558B2 (en) Battery packaging and insert mold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2596621A (zh) 用于容纳车辆的燃料和/或发动机工作原料的容器
DE202006020901U1 (de) Gasgenerator
CN108075075A (zh) 电池模块、用于制造所述电池模块的方法和电池
CN102859785A (zh) 带有冷却板的电池和带有相应的电池的机动车辆
CN102916514A (zh) 一种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48418B (zh) 线束、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制造设备
CN205944348U (zh) 高压电池用子模块
KR20170118309A (ko) 중공제품 제조방법
DE102011087085A1 (de) Kühleinrichtung mit Drainagebohrungen
JP2014510383A (ja) 差込みコンタクトエレメントのためのハウジングの密封法
CN205376612U (zh) 一种电池箱
CN209398488U (zh) 副水箱及汽车
CN101128889A (zh) 屏蔽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12511B (zh) 热交换器的连接***
KR101880551B1 (ko) 펌프 프로텍터가 결합된 자동차용 요소수 탱크
KR20150017339A (ko) 에어백 모듈 및 에어백 모듈의 제조방법
US20140000734A1 (en) Fuel delivery pip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80264936A1 (en) Liquid tank with a radiator
US6467507B1 (en) Clip for attaching a component to a plastic material mounting surface
CN105992864B (zh) 改进的液体添加剂存储***
CN212004224U (zh) 一种密封件、第三零件及密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