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3475B - 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3475B
CN109073475B CN201780026157.3A CN201780026157A CN109073475B CN 109073475 B CN109073475 B CN 109073475B CN 201780026157 A CN201780026157 A CN 201780026157A CN 109073475 B CN109073475 B CN 109073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detection
electrode arrangement
arrangement surface
pai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61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3475A (zh
Inventor
松村畅之
高濑慎一
铃木雄介
山中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3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3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3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3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是用于将测温传感器(30)安装于单电池(10)的结构,单电池(10)具备:电极端子(14P)、电池壳体(11)及绝缘体(21P)。电池壳体(11)具备盖板(13),盖板(13)的外表面被设为电极配置面(13F)。绝缘体(21P)是组装于盖板(13)并且使电极端子(14P)相对于盖板(13)绝缘并保持电极端子(14P)的部件。另外,测温传感器(30)具备:温度检测部(31),保持温度检测元件(41)并且具有与电极配置面(13F)抵接的温度检测面(31F);及组装部(51),具备与绝缘体(21P)卡合的一对卡合臂(54、54),使温度检测元件(41)紧贴于电极配置面(13F)。

Description

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的电源装置,使用将多个单电池排列连接而成的电池模块。在这样的电池模块中,当单电池过热时会对寿命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取对单电池的温度进行监视的手段。
为了监视单电池的温度,构想出如下的结构:使用绝缘树脂制的包围部覆盖热敏电阻,在包围部的左右两侧经由可挠部而设置锁定部并使锁定部与电池侧的台板(树脂部件)卡合,从而将热敏电阻安装于电池壳体(参照专利文献1)。在安装于电池壳体的状态下,热敏电阻被可挠部施力,紧贴于电池壳体的上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86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结构中,借助台板,相应地传感器安装用的整体结构变复杂。
另外,电池与台板具有相互独立的尺寸公差,因此有时在电池与热敏电阻之间产生相对的位置偏差。当产生了这样的位置偏差时,热敏电阻相对于电池壳体浮动或倾斜,测温的精度可能下降。为了防止测温精度下降,需要增大可挠部的弹簧行程,安装结构变复杂。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是用于将测温传感器安装于蓄电元件的安装结构,上述蓄电元件具备:电极端子;壳体,具备壳体壁,上述壳体壁的外表面被设为电极配置面;及绝缘部件,组装于上述壳体壁,使上述电极端子相对于上述壳体壁绝缘并保持上述电极端子,上述测温传感器具备:温度检测部,保持温度检测元件并且具有与上述电极配置面抵接的温度检测面;卡合面,与上述绝缘部件卡合;及弹簧部,使上述温度检测部紧贴于上述电极配置面。
根据上述结构,使用蓄电元件具备的绝缘部件,使测温传感器的卡合部与该绝缘部件卡合,因此与以往的借助台板将热敏电阻安装于电池的结构相比,不借助台板,传感器安装的整体结构能够相应地简化。
另外,不借助台板,能够相应地减小尺寸公差的影响,因此能够简化用于使温度检测元件紧贴于电极配置面的弹簧结构。
综上所述,能够简化传感器安装用结构并确保测温的精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是,上述弹簧部具备:调整部,具有与上述温度检测部相连的第一位移部及在相对于上述第一位移部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位移的第二位移部;及倾斜部,与上述第二位移部相连,向越远离上述温度检测部则越接近上述电极配置面的方向倾斜,上述绝缘部件具备将上述倾斜部向上述电极配置面按压的按压部。
根据上述结构,按压部将倾斜部向电极配置面按压,由此测温传感器成为如下的状态,倾斜部的倾斜变得平缓,一对位移部以相互分离的方式变形,温度检测面被向电极配置面按压。这样,能够通过简单的弹簧结构使温度检测面紧贴于电极配置面,能够确保测温的精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提供能够简化结构并确保测温的精度的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实施方式1中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单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在实施方式1中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单电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1中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单电池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圆R1内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单电池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单电池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8是图7中的B-B线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测温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测温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测温传感器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0中的C-C线剖视图。
图13是在实施方式2中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单电池的立体图。
图14是在实施方式2中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单电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5是在实施方式2中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单电池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6是图14中的D-D线剖视图。
图17是图15中的圆R2内的放大图。
图18是图16中的圆R3内的放大图。
图19是图16中的圆R4内的放大图。
图20是实施方式2的单电池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1是实施方式2的单电池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22是图21中的E-E线剖视图。
图23是实施方式2的测温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24是实施方式2的测温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4的F-F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12来说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是用于将测温传感器30安装于单电池10(相当于蓄电元件)的电池壳体11(相当于壳体)的结构。
如图1所示,单电池10具备:收纳发电元件(未图示)的电池壳体11、正负一对电极端子14P、14N及一对绝缘体21P、21N。电池壳体11为金属制,具备:壳体主体12,是在一面侧具有开口部的方形容器;及盖板13(相当于壳体壁),堵住壳体主体12的开口部地配置。盖板13是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的部件,其外侧表面(图3中的上表面)为电极配置面13F。正负一对电极端子14P、14N从电极配置面13F突出。电极端子14P、14N呈圆柱状,相对于电极配置面13F垂直地立设。
一对绝缘体21P、21N分别组装于盖板13,使一对电极端子14P、14N分别相对于电池壳体11绝缘并分别保持一对电极端子14P、14N。一对绝缘体21P、21N中的一个绝缘体21P(相当于绝缘部件)具有用于安装测温传感器30的结构。如图6所示,该绝缘体21P具备:主体部22、一对定位肋26、26及按压壁27(相当于按压部)。
如图6所示,主体部22是从电极配置面13F向外侧突出地配置的圆柱状的部分,在中心具有孔部22H,在孔部22H的内部插通有一个电极端子14P。
主体部22具有用于保持测温传感器30的一对卡合凹部23、23。一对卡合凹部23、23具有相互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详细说明一个卡合凹部23,关于另一个卡合凹部23,对另一个卡合凹部23的与一个卡合凹部23的各部分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如图7及图8所示,卡合凹部23以主体部22的外周面22F为基准凹陷,是由电极配置面13F、相对于该电极配置面13F平行且隔开缝隙地配置的顶棚面24及相对于主体部22的外周面22F凹入并将电极配置面13F与顶棚面24连接起来的里壁面25定义的凹部。
如图8所示,里壁面25具有:攀爬面25A,从主体部22的外周面22F相对于盖板13的长边平行地延伸;卡合承受面25B,从该攀爬面25A连续,与攀爬面25A垂直地(与盖板13的短边平行地)延伸;及倾斜面25C,从该卡合承受面25B倾斜地延伸,与主体部22的外周面22F相连。
如图6及图8所示,一对定位肋26、26分别是与盖板13的长边平行地从主体部22的外周面22F延伸的条状的壁部,相互平行地配置。
如图6所示,按压壁27是从主体部22的外周面22F向与一对定位肋26、26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分,相对于电极配置面13F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在与电极配置面13F之间夹有一对定位肋26、26而配置。如图7所示,按压壁27的一个面(与电极配置面13F相向的面)与顶棚面24齐平面。
如图9所示,测温传感器30具备:温度检测部31及与该温度检测部31相连的组装部51。
温度检测部31具备:方形容器状的元件收纳部32、与电线42连接并配置于元件收纳部32的内部的温度检测元件41、密封温度检测元件41的树脂密封部37及从元件收纳部32延伸的一对腿部36、36。
如图12所示,元件收纳部32由框部33及导热板35构成。如图9及图12所示,框部33是在两端具有开口部34A、34B的方筒状的部分,如图10所示,具备: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一对第一侧壁33A、33A、相对于一对第一侧壁33A、33A垂直的第二侧壁33B及第三侧壁33C。如图12所示,导热板35是以堵住框部33的一个开口部34A的方式配置的金属制的矩形的板。如图3及图12所示,在元件收纳部32中,导热板35所配置的面是在测温传感器30安装于单电池10的状态下与电极配置面13F抵接的温度检测面31F。
如图9及图10所示,一对腿部36、36分别为从两个第一侧壁33A中的各第一侧壁33A延伸的板状的部分。各腿部36在各第一侧壁33A中沿着温度检测面31F侧的端缘延伸。
如图12所示,在框部33的内部,温度检测元件41与导热板35抵接地配置,与该温度检测元件41连接的电线42、42从框部33的另一个开口部34B向外部导出。通过向框部33的内部填充密封用树脂而形成树脂密封部37,在该树脂密封部37的内部埋入有温度检测元件41。
如图9所示,组装部51(相当于弹簧部)具备:与温度检测部31相连的一对延伸部56、56、与一对延伸部56、56相连的一对调整部61、61及从一对调整部61、61经由定位承受部52而相连的一对卡合臂54、54(相当于卡合部、倾斜部)。
如图9及图10所示,一对延伸部56、56分别是从在框部33中由第一侧壁33A及第二侧壁33B构成的两个角部分别与第二侧壁33B垂直地延伸的板状的部分。各延伸部56在各第二侧壁33B处沿着温度检测面31F侧的端缘延伸。
如图3所示,一对调整部61、61分别是弯曲成在测温传感器30安装于单电池10的状态下向与电极配置面13F相反一侧凸出的U字状的板簧状的部分。如图5所示,在各调整部61中,U字的一对纵棒部分是在相互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的一对位移部(第一位移部62、第二位移部63),第一位移部62的一端与第二位移部63的一端由拱状的连结部64连结。各调整部61的一端(在第一位移部62中与连结部64相反一侧的端缘)与各延伸部56连接,另一端(在第二位移部63中与连结部64相反一侧的端缘)与定位承受部52连接。
如图10所示,定位承受部52是沿着与第二侧壁33B平行的平行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板状的部分,具有两个定位凹部53。各定位凹部53是在定位承受部52中以与温度检测部31相反一侧的侧缘为基准而凹陷的凹部,能够在内部收纳一对定位肋26、26各自的前端部。
如图10所示,一对卡合臂54、54分别是从定位承受部52的两端分别向与温度检测部31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整体上细长的板状的部分。一对卡合臂54、54相互平行地配置。如图3所示,各卡合臂54的正反两面中的一个板面是在测温传感器30安装于单电池10的状态下与电极配置面13F相向的电池相向面54F。
如图10及图12所示,将各卡合臂54的与定位承受部52连接的一端设为固定端54B,将其相反一侧设为自由端54A,各卡合臂54能够向相对于对方侧的卡合臂54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挠曲。各卡合臂54具备与绝缘体21P的卡合承受面25B卡止的卡合突起55。如图10所示,卡合突起55是从卡合臂54的自由端54A向内侧(接近对方侧的卡合臂54的方向)突出的板片状的部分。
如图3及图5所示,在测温传感器30安装于单电池10的状态下,温度检测部31使整个温度检测面31F紧贴于电极配置面13F地配置,与此相对定位承受部52及各卡合臂54的固定端54B以相对于电极配置面13F具有间隙C1的状态配置。并且,各卡合臂54整体上以越远离温度检测部31则越接近电极配置面13F的方式倾斜。
在测温传感器30未组装于单电池10的作为单体的状态(图11的状态)下,与测温传感器30组装于单电池10的状态(图3的状态)相比,各卡合臂54相对于温度检测面31F的倾斜度增大。
在将包含测温传感器30未安装于单电池10的作为单体的状态下的、两个卡合臂的固定端54B、54B中的与电池相向面54F相反一侧的缘部54BE、54BE且与温度检测面31F平行的面设为第一假想面F1,将包含两个卡合臂54的自由端54A中的电池相向面54F侧的缘部54AE、54AE且与温度检测面31F平行的面设为第二假想面F2时,电极配置面13F与按压壁27之间的距离D1大于卡合臂54、54的厚度(从电池相向面54F到其相反一侧的面为止的距离)T1,小于第一假想面F1与第二假想面F2之间的距离D2(参照图5、图11)。
在向单电池10安装测温传感器30时,首先,在电极配置面13F上,以使温度检测面31F朝向电极配置面13F,卡合臂54、54朝向绝缘体21P的方式配置测温传感器30。在该状态下,将测温传感器30向绝缘体21P按压,使各卡合臂54进入各卡合凹部23。各卡合臂54朝向外侧(与对方侧的卡合臂54分离的方向)挠曲,卡合突起55攀爬于攀爬面25A。
当进一步压入测温传感器30时,如图4所示,卡合突起55越过攀爬面25A,各卡合臂54弹性恢复。卡合突起55与卡合承受面25B卡合,由此组装部51相对于绝缘体21P保持为组装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4所示,两个定位肋26、26的前端部分别进入两个定位承受部52、52各自的内部,由此对测温传感器30进行定位,以避免测温传感器30沿着主体部22的外周面22F旋转。
另外,如图3及图5所示,各卡合臂54、54进入按压壁27与电极配置面13F之间的缝隙。在此,如上所述,电极配置面13F与按压壁27之间的距离D1小于第一假想面F1与第二假想面F2之间的距离D2,因此当各卡合臂54、54进入按压壁27与电极配置面13F之间的缝隙时,成为按压壁27将卡合臂54、54的固定端54B、54B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的状态。由此,与测温传感器30未组装于单电池10的作为单体的状态相比,卡合臂54、54的倾斜变得平缓,一对调整部61、61以扩展开的方式(以第一位移部62与第二位移部63相互分离的方式)变形。伴随着该变形,成为温度检测面31F被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的状态。这样,能够使温度检测面31F与电极配置面13F紧贴,确保测温的精度。另外,卡合臂54、54及一对调整部61、61以与单电池10的尺寸公差对应的变形量进行变形,由此能够吸收单电池10的尺寸公差。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是用于向单电池10安装测温传感器30的结构。单电池10具备:电极端子14P、电池壳体11及绝缘体21P。电池壳体11具备盖板13,盖板13的外表面被设为电极配置面13F。绝缘体21P是组装于盖板13且使电极端子14P相对于盖板13绝缘并保持电极端子14P的部件。另外,测温传感器30具备:温度检测部31,保持温度检测元件41并且具有与电极配置面13F抵接的温度检测面31F;及组装部51,具备与绝缘体21P卡合的一对卡合臂54、54,使温度检测元件41与电极配置面13F紧贴。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单电池10所具备的绝缘体21P,使测温传感器30的卡合臂54、54与该绝缘体21P卡合,因此与以往的借助台板将热敏电阻安装于电池的结构相比,不借助台板,传感器安装的整体结构相应地简化。
另外,不借助台板,能够相应地减小尺寸公差的影响,因此能够简化用于使温度检测元件41紧贴于电极配置面13F的弹簧结构。
综上所述,能够简化用于安装测温传感器30的结构并确保测温的精度。
另外,一对调整部61、61分别具备:第一位移部62,与温度检测部31相连;及第二位移部63,与一对卡合臂54、54相连,在相对于第一位移部62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位移,一对卡合臂54、54向越远离温度检测部31则越接近电极配置面13F的方向倾斜,绝缘体21P具备将卡合臂45、45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的按压壁27。
根据上述结构,按压壁27将卡合臂54、54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由此测温传感器30成为如下的状态:卡合臂54、54的倾斜变得平缓,一对调整部61、61以扩展开的方式变形,温度检测面31F被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这样,能够通过简单的弹簧结构使温度检测面31F紧贴于电极配置面13F,能够确保测温的精度。
<实施方式2>
参照图13~图25来说明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是用于将测温传感器130安装于单电池110(相当于蓄电元件)的电池壳体11(相当于壳体)的结构(参照图13)。本实施方式的绝缘体121P(相当于绝缘部件)及组装部151(相当于弹簧部)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如图20及图22所示,绝缘体121P具备:具有卡合凹部123的主体部122、一对定位肋126、126及按压壁127(相当于按压部)。如图20所示,主体部122是从电极配置面13F向外侧突出地配置的长方体状的部分,在中心具有孔部122H,在孔部122H的内部插通有一个电极端子14P。
如图22所示,主体部122的四个侧壁面(与盖板13垂直的面)由与盖板13的长边平行的一对长壁122L、122L及与盖板13的短边平行的一对短壁122S1、122S2构成。
如图16、图19及图22所示,卡合凹部123以一对短壁122S1、122S2中的一个短壁122S1为基准而向内侧(朝着另一个短壁122S2的方向)凹陷,是由电极配置面13F、相对于该电极配置面13F平行且隔开缝隙地配置的卡合承受面124及相对于短壁122S1凹入并将电极配置面13F与卡合承受面124连接起来的里壁面125定义的凹部。卡合凹部123配置于一对长边间的中央位置。
如图20及图22所示,一对定位肋126、126分别是从主体部122的另一个短壁122S2垂直地延伸的条状的壁部,相互平行地配置。
如图16、图18及图20所示,按压壁127是从主体部122的另一个短壁122S2垂直地延伸的板状的部分,相对于电极配置面13F隔开间隔且平行地配置。如图20所示,按压壁127在与电极配置面13F之间夹着一对定位肋26、26地配置,被一对定位肋126、126夹着的中央部分延伸至与定位肋126、126相同的位置,比中央部分靠外侧的部分与中央部分相比凹入地配置。另外,在图16、图18及图19中,示意性地示出单电池110的剖面。
如图23所示,组装部151(相当于弹簧部)具备:一对延伸部56、56,与温度检测部31相连;一对调整部161、161,与一对延伸部56、56相连;及卡合框152(相当于卡合部、倾斜部),与一对调整部161、161相连。
如图23及图24所示,卡合框152是矩形的框状的部分,具备:一对短框部152S1、152S2,相对于温度检测部31的第二侧壁33B平行地、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及一对长框部152L、152L,相对于一对短框部152S1、152S2垂直地配置,将一对短框部152S1、152S2的端部彼此连结。如图14所示,卡合框152包围绝缘体121P而配置,一对长框部152L、152L分别沿着一对长壁122L中的各长壁122L配置,一个短框部152S1沿着一个短壁122S1配置,另一个短框部152S2沿着另一个短壁122S2配置。另外,如图15所示,在组装部151中,在测温传感器130组装于单电池110的状态下与电极配置面13F相向的端面为电池相向面152F。
如图23及图24所示,一对短框部152S1、152S2中的远离温度检测部31的一个短框部152S1具有高背部152H。高背部152H是一对长框部152L、152L间的中央部分,是高度(从电池相向面152F到与其相反一侧的端面的距离)岛屿组装部151中的其他部分的高度的部分。
高背部152H的一部分成为锁定臂153。如图23所示,高背部152H具有从电池相向面152F延伸且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狭缝S,被一对狭缝S夹着的部分为锁定臂153。将锁定臂153的电池相向面152F侧的一端设为自由端,将其相反一侧设为固定端,锁定臂153能够向相对于对方侧的短框部152S2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挠曲,并且具备卡止爪154。如图23所示,卡止爪154是从锁定臂153的自由端向对方侧的短框部152S2突出的突起部。
如图23及图24所示,一对短框部152S1、152S2中的靠近温度检测部31的另一个短框部152S2具有定位凹部155,并且具备配置于定位凹部155的内部的卡合突起158。如图24所示,定位凹部155以短框部152S2的内侧表面(朝向对方侧的短框部152S1的面)为基准而凹陷,是由与短框部152S2的内侧表面平行的里壁面156和从该里壁面156延伸至短框部152S2的内侧表面的一对侧壁面157定义的凹部。如图14所示,该定位凹部155能够接收一对定位肋126、126的前端部。如图18、图24所示,卡合突起158是从里壁面156朝着对方侧的短框部152S1突出的突起,具有相对于里壁面156垂直地延伸并与按压壁127抵接的抵接面158F。
如图15所示,一对调整部161、161分别是弯曲成在测温传感器130安装于单电池110的状态下向与电极配置面13F相反一侧突出的U字状的板簧状的部分。如图17所示,在各调整部161中,U字的一对纵棒部分成为在相互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的一对位移部(第一位移部162、第二位移部163),第一位移部162的一端与第二位移部163的一端由拱状的连结部164连结。各调整部161的一个端部(在第一位移部162中与连结部164相反一侧的端部)与各延伸部56连接,另一个端部(在第二位移部163中与连结部164相反一侧的端部)与短框部152S2中的与电池相向面152F相反一侧的端缘连接。
如图15及图17所示,在测温传感器130安装于单电池110的状态下,温度检测部31使整个温度检测面31F紧贴于电极配置面13F地配置,与此相对短框部152S2以相对于电极配置面13F具有间隙C2的状态配置。并且,卡合框152整体上以越远离温度检测部31则越接近电极配置面13F的方式倾斜。
在测温传感器130未组装于单电池110的作为单体的状态(图25的状态)下,与测温传感器30组装于单电池110的状态(图15的状态)相比,卡合框152相对于温度检测面31F的倾斜度增大。
在测温传感器130未组装于单电池110的作为单体的状态下,短框部152S1的电池相向面152F侧的缘部152E位于在温度检测面31F中延长的延长面F3的面内。另外,延长面F3与抵接面158F之间的距离D3大于按压壁127与电极配置面13F之间的距离D4(参照图18、图25)。
在向单电池110安装测温传感器130时,首先,在电极配置面13F上,以使温度检测面31F朝向电极配置面13F,卡合框152包围绝缘体121P的方式配置测温传感器130。在该状态下,当将卡合框152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时,卡止爪154攀爬到主体部122的短壁122S1上,锁定臂153向外侧挠曲。
当进一步压入卡合框152时,如图16及图19所示,卡止爪154进入卡合凹部123,锁定臂153弹性恢复。另外,如图16及图18所示,卡合突起158越过按压壁127,进入按压壁127与电极配置面13F之间的缝隙。卡止爪154与卡合承受面124卡合,卡合突起158与按压壁127卡合,由此卡合框152相对于绝缘体121P被保持为组装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14所示,两个定位肋126、126的前端部分别进入两个定位凹部155各自的内部,由此测温传感器130被定位,以避免测温传感器130沿着主体部122的外周面旋转。
在此,如上所述,延长面F3与抵接面158F之间的距离D3大于按压壁127与电极配置面13F之间的距离D4,因此成为按压壁127将卡合突起158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的状态。即,成为按压壁127将短框部152S2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的状态。由此,与测温传感器130未组装于单电池110的作为单体的状态相比,测温传感器130成为如下的状态:卡合框152的倾斜变得平缓,一对调整部161、161以扩展开的方式(以第一位移部162与第二位移部163相互分离的方式)变形,温度检测面31F被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这样,能够使温度检测面31F紧贴于电极配置面13F,能够确保测温的精度。另外,卡合框152及一对调整部161、161以与单电池110的尺寸公差对应的变形量变形,由此能够吸收单电池110的尺寸公差。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是用于将测温传感器130安装于单电池110的结构,单电池110具备:电极端子14P、电池壳体111及绝缘体121P。电池壳体111具备盖板13,盖板13的外表面被设为电极配置面13F。绝缘体121P是组装于盖板13且使电极端子14P相对于盖板13绝缘并保持电极端子14P的部件。另外,测温传感器130具备:温度检测部31,保持温度检测元件41并且具有与电极配置面13F抵接的温度检测面31F;及组装部151,具备与绝缘体121P卡合的卡合框152,使温度检测元件41与电极配置面13F紧贴。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单电池110所具备的绝缘体,使测温传感器130的卡合框152与该绝缘体121P卡合,因此与以往的借助台板将热敏电阻安装于电池的结构相比,不借助台板,传感器安装的整体结构能够相应地简化。
另外,不借助台板,能够相应地减小尺寸公差的影响,因此能够简化用于使温度检测面31F与电极配置面13F紧贴的弹簧结构。
综上所述,能够简化用于安装测温传感器130的结构,并确保测温的精度。
另外,一对调整部161、161分别具备:第一位移部162,与温度检测部31相连;及第二位移部63,与卡合框152相连,向相对于第一位移部162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位移,卡合框152向越远离温度检测部31则越接近电极配置面13F的方向倾斜,绝缘体121P具备将卡合框152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的按压壁127。
根据上述结构,按压壁127将卡合框152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由此测温传感器130成为如下的状态:卡合框152的倾斜变得平缓,一对调整部161、161以扩展开的方式变形,温度检测面31F被向电极配置面13F按压。这样,能够以简单的弹簧结构,使温度检测面31F紧贴于电极配置面13F,能够确保测温的精度。
<其他实施方式>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并不限于通过上述记述和附图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包括如下各种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温度检测元件41是热敏电阻,但作为温度检测元件不限于热敏电阻,也能适当地选择能够检测温度的任意元件。
(2)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出组装部51所具备的卡合臂54、54与绝缘体21P卡合的结构,在实施方式2中,例示出组装部151所具备的卡合框152与绝缘体121P卡合的结构,但测温传感器的卡合部与绝缘部件的卡合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一般卡合结构,将测温传感器的卡合部与绝缘部件卡合。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整部61、161为U字状,但调整部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第一位移部与第二位移部不经由连结部地连接的V字状。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合臂54和卡合框152成为倾斜部,但倾斜部也可以独立于卡合部另外设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单电池(蓄电元件)
11…电池壳体(壳体)
13…盖板(壳体壁)
13F…电极配置面
14P…电极端子
21P、121P…绝缘体(绝缘部件)
27…按压壁(按压部)
30、130…测温传感器
31…温度检测部
31F…温度检测面
41…温度检测元件
51…组装部(弹簧部)
54…卡合臂(卡合部、倾斜部)
61…调整部
62…第一位移部
63…第二位移部
151…组装部(弹簧部)
152…卡合框(卡合部、倾斜部)
161…调整部

Claims (2)

1.一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用于将测温传感器安装于蓄电元件,所述蓄电元件具备:
电极端子;
壳体,具备壳体壁,所述壳体壁的外表面被设为电极配置面;及
绝缘部件,组装于所述壳体壁,使所述电极端子相对于所述壳体壁绝缘并保持所述电极端子,
所述测温传感器具备:
温度检测部,保持温度检测元件并且具有与所述电极配置面抵接的温度检测面;
卡合部,与所述绝缘部件卡合;及
弹簧部,使所述温度检测部紧贴于所述电极配置面,
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绝缘部件卡合而所述温度检测部紧贴于所述电极配置面,
所述绝缘部件组装于盖板,
所述卡合部以相对于所述电极配置面具有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绝缘部件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弹簧部具备:
调整部,具有与所述温度检测部相连的第一位移部及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移部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位移的第二位移部;及
倾斜部,与所述第二位移部相连,向越远离所述温度检测部则越接近所述电极配置面的方向倾斜,
所述绝缘部件具备将所述倾斜部向所述电极配置面按压的按压部。
CN201780026157.3A 2016-05-12 2017-04-26 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1090734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5950A JP6279651B2 (ja) 2016-05-12 2016-05-12 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2016-095950 2016-05-12
PCT/JP2017/016480 WO2017195596A1 (ja) 2016-05-12 2017-04-26 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3475A CN109073475A (zh) 2018-12-21
CN109073475B true CN109073475B (zh) 2021-08-17

Family

ID=6026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6157.3A Active CN109073475B (zh) 2016-05-12 2017-04-26 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0120B2 (zh)
JP (1) JP6279651B2 (zh)
CN (1) CN109073475B (zh)
WO (1) WO20171955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505584U (zh) * 2021-04-02 2021-10-2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包温度采集模块和***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89912A (ja) * 2012-10-31 2014-05-1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配線用モジュール
CN105074959A (zh) * 2013-03-27 2015-11-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模块
WO2015181930A1 (ja) * 2014-05-29 2015-12-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5230200A (ja) * 2014-06-04 2015-1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温度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CN105571740A (zh) * 2014-10-30 2016-05-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温度检测器的装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1416B2 (ja) 2007-06-01 2011-10-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体の取付構造
KR101291715B1 (ko) * 2011-05-19 2013-07-31 주식회사 포벨 써미스터를 이용한 온도 측정 방법
JP5846903B2 (ja) 2011-12-28 2016-0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体の取付構造
JP6059435B2 (ja) * 2012-01-27 2017-01-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KR102233776B1 (ko) * 2014-01-28 2021-03-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
WO2016060265A1 (ja) * 2014-10-17 2016-04-21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89912A (ja) * 2012-10-31 2014-05-1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配線用モジュール
CN105074959A (zh) * 2013-03-27 2015-11-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模块
WO2015181930A1 (ja) * 2014-05-29 2015-12-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06415917A (zh) * 2014-05-29 2017-02-15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蓄电模块
JP2015230200A (ja) * 2014-06-04 2015-1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温度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CN105571740A (zh) * 2014-10-30 2016-05-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温度检测器的装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79651B2 (ja) 2018-02-14
US20190113392A1 (en) 2019-04-18
WO2017195596A1 (ja) 2017-11-16
JP2017203706A (ja) 2017-11-16
US11340120B2 (en) 2022-05-24
CN109073475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60951B2 (ja) 温度センサ取付構造
JP6488393B2 (ja) コネクタ
CN110779630B (zh)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WO2014014000A1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US20160240835A1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EP3422485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nnector and metal casing
JP6322092B2 (ja) 温度センサ
JP6558311B2 (ja) 温度検知モジュール
US10333186B2 (en) Electricity storage pack
JP2019002893A (ja) 温度センサ
JP6039490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組電池
JP2013171697A (ja) 温度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構造
US11912214B2 (en) Wiring module and power storage module
CN109073475B (zh) 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JP5846903B2 (ja) 温度検出体の取付構造
US11984620B2 (en) Bus bar module
JP2014044850A (ja) 温度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6574814B2 (ja) 導体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CN108760068B (zh) 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组
CN108731830B (zh) 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组
JP6894767B2 (ja) 中継端子モジュール
JP2020009537A (ja) 温度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CN116435691B (zh)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JP4562540B2 (ja) パック電池
JP2019002875A (ja) 温度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