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7753A - 油井解堵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井解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7753A
CN109057753A CN201810916894.7A CN201810916894A CN109057753A CN 109057753 A CN109057753 A CN 109057753A CN 201810916894 A CN201810916894 A CN 201810916894A CN 109057753 A CN109057753 A CN 109057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eight
sodium
oil pipe
pl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68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7753B (zh
Inventor
顾海涛
郭晓军
陈修稳
刘庆
孙冠宁
李泽
李鹏跃
黄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sheng'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uanhai Fu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uanhai Fu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uanhai Fu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68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7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7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7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7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7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2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 C09K8/594Composition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injected gas, e.g. CO2 orcarbonated g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8/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sitions of drilling or well treatment fluids
    • C09K2208/34Lubricant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井解堵方法,油井内设有油管,油管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套管,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向油管进口第一次投入制备的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并向套管进口通入温度为70℃的热水,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并在油井口覆盖保温棉;待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12h后,打开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向套管内替换温度为80℃的热水后关闭套管进口,向油管进口第二次投入制备的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同时向油管内持续通入压力为2.0MPa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有效除去油井内地层堵塞物,而且不会对地层、设备以及管道造成腐蚀和伤害,也不会对原油后续脱水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油井解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堵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井解堵方法,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化工能源,对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都有重要的影响,依靠天然能量消耗开采(采收率为5%~10%)称为一次采油,人工注水(气)保持油层压力(采收率为30~40%)称为二次采油,但是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剩余可采储量越来越少,产油量递减越来越严重,采用三次采油新方法是提高可采储量的重要措施。聚合物驱则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聚合物驱油时通过在注入水中加入一定量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酞酰胺或生物聚合物黄胞胶,但是,聚合物自身难以分解,长期以后,地层聚集大量聚合物,会造成地层堵塞,不出液形成躺井,严重影响生产。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一般采用聚合物解堵剂降解地层聚集的大量聚合物,现有的聚合物解堵剂多为强氧化剂,其主要原理是强氧化剂能够将聚合物的主链彻底氧化分解,使大分子的长链断裂为多个小分子短链,降低聚合物粘度并提高聚合物溶液流动性,从而降低或解除聚合物类堵塞,但是强氧化剂对地层伤害严重,且会大大增强水流通道使采油含水量上升迅速,或者为强酸解堵剂,酸化解堵是借助无机酸、有机酸对地层岩石、堵塞物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酸化压力的水力作用,提高地层渗透性,但是强酸解堵剂使用后强酸会返排进入井筒,对油套管及举升设备造成严重腐蚀。
如果能提供一种油井解堵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除去地层堵塞物,而且不会对地层、设备以及管道造成腐蚀和伤害,能够避免强氧化剂和强酸解堵剂使用时的弊端,那么对石油的开采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油井解堵方法,其能有效除去油井内地层堵塞物,而且不会对地层、设备以及管道造成腐蚀和伤害,也不会对原油后续流程和原油处理介质造成影响。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油井解堵方法,油井内设有油管,油管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套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洛托品8~10份、D-葡萄糖酸钠8~10份、甘草素钠6~8份、聚环氧琥珀酸钠8~10份、谷氨酸二乙酸四钠6~8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6~8份、聚天冬氨酸8~10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4~6份、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4~6份、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4~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7份、过硫酸铵1~2份、三乙醇胺1~3份以及去离子水150~180份;
步骤二:先通过反洗井方式用水清洗油管内的杂质,将油管内沉积的泥沙和污油排出,然后向油管进口第一次投入步骤一制备的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并向套管进口通入温度为70℃的热水,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并在油井口做好保温;
步骤三:待步骤二中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12h后,打开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向套管内替换温度为80℃的热水后关闭套管进口,向油管进口第二次投入步骤一制备的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同时向油管内持续通入压力为2.0MPa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12h后,排出套管内的水和地层溶解的堵塞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体积比为2:1。
优选的是,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十二胺3~5份、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4份、鼠李糖脂2~4份、聚乙二醇3~5份、三聚磷酸钠1~3份、溶菌酶1~2份、海藻糖1~2份、甘氨酸1~2份、咖啡酸0.5~1.5份以及甘油5~8份。
优选的是,溶菌酶为蛋清溶菌酶。
优选的是,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
优选的是,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混合,加入β-环糊精和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6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然后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溶解,再依次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聚环氧琥珀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搅拌均匀,得第一混合液,其中,β-环糊精的添加量为乌洛托品重量的2倍;
步骤二: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2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依次加入步骤一制得的第一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鼠李糖脂,继续恒温搅拌3h,得第二混合液;
步骤三: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海藻糖和甘氨酸,分别粉碎,过100目筛网,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置于10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降至室温,得保护液,调节保护液的pH为6.5,同时加入pH为6.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搅拌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溶菌酶,得溶菌酶溶液,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咖啡酸和甘油,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10%的去离子水,待咖啡酸溶解后,加入到溶菌酶溶液中,混合均匀,置于40℃水浴环境中,先用频率为300W的超声波处理1h,然后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4h,取出,降至室温,再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抽滤,得改性溶菌酶溶液;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添加量为保护液重量的5%;
步骤四: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加入余下的占配方中重量份5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依次加入步骤二制得的第二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聚天冬氨酸、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过硫酸铵和三乙醇胺,再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h,降至室温,得第三混合液,调节第三混合液的pH为6.5~7.5,并加入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三制得的改性溶菌酶溶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分散1h,过滤,得解堵剂,其中,磷酸盐缓冲液的添加量为第三混合液重量的8%。
优选的是,步骤一中所用氧化锆球的直径为3mm。
优选的是,步骤四中过滤时采用100目的滤布抽滤。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解堵方法中,聚合物中性解堵剂中的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可以对聚合物垢中的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等金属离子进行剥离,使聚合物垢形成水溶性盐类,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润湿和渗透作用,可以促使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深入聚合物垢内部,以充分溶蚀聚合物垢,而且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三者间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强各自的溶垢作用,以充分有效地除去地层堵塞物,此外,这三者与聚合物垢的反应温和,是逐步深入聚合物垢进行溶蚀的,因而不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也不会伤害地层结构。聚环氧琥珀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则可以与聚合物垢被溶蚀后形成的水溶性盐反应,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防止水溶性盐再次变为沉淀,降低解堵效果,而且聚环氧琥珀酸钠还具有阻垢、缓蚀的双重功效,可以防止新垢的生成,也可以减弱解堵剂对地层、设备以及管道的腐蚀。聚天冬氨酸、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和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都是高效的阻垢剂,能够很好地阻止碳酸盐垢、硫酸盐垢和聚合物垢的生成,特别是对于碳酸盐垢和硫酸盐垢的阻垢率可达100%,从而保证油井经解堵操作后能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形成堵塞物,以延长油井的开采时间,而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和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可以与聚天冬氨酸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聚天冬氨酸的阻垢作用,此外,这几种成分还具有缓蚀作用,可以防止或减弱解堵剂中其他成分对地层、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2)本发明提供的解堵方法中,第一次投入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后,在70℃热水环境下,解堵剂能够快速溶蚀地层表面的堵塞物,并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提高堵塞物的流动性,便于排出,而第二次投入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后,在80℃热水环境下,解堵剂能够快速溶蚀地层表面以下的堵塞物,并且高压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能够促使解堵剂深入堵塞物内部,充分溶蚀堵塞物,同时也能够使解堵剂进入地层更深远处,增大解堵面积,提高解堵效率,使油井内较大面积的堵塞地层能快速疏通,保证三次采油的高效性。
(3)本发明提供的解堵方法中,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鼠李糖脂可以增强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三者的溶垢作用,使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能更有效地与聚合物垢反应,进而提高解堵率,此外,鼠李糖脂还可以带动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进入聚合物垢内部,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更有效的溶蚀聚合物垢,而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可以增强解堵剂体系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分层和性状的改变,保证解堵剂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增强溶垢过程中生成的螯合物的稳定性,避免二次沉淀的产生。
(4)本发明提供的解堵方法中,解堵剂为中性,不会对油井地层、设备以及管道造成腐蚀,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而且解堵剂中的多数成分(例如聚环氧琥珀酸钠、聚天冬氨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都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不会污染环境,更加环保。但同时由于解堵剂中的多数成分具有生物降解性,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滋生微生物、细菌等,导致解堵剂腐败变质,降低解堵剂的质量和溶垢作用,通过添加溶菌酶可以防止解堵剂发生腐败变质,保证解堵剂的质量,延长解堵剂的使用时间。由于溶菌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失去作用,通过对溶菌酶进行改性修饰,可以提高溶菌酶的稳定性,使其酶活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改性过程中,在海藻糖和甘氨酸的保护作用下,先利用超声波对溶菌酶进行活化处理,然后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使活化后的溶菌酶与咖啡酸发生反应,从而对溶菌酶进行修饰,增强溶菌酶的稳定性,防止溶菌酶受到外界环境或其他成分影响时,酶活性降低或丧失,从而使溶菌酶的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
(5)本发明提供的解堵方法中,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是主要的溶垢成分,将这三者进行球磨可以有效降低粒径,使其更好的溶解分散,以提高解堵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但球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发生变性,分子结构改变,会降低溶垢作用,而β-环糊精可以吸收球磨过程产生的热量,防止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发生变性,同时β-环糊精还能起到润滑作用,防止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在球磨的过程中发生大量团聚,以保证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固体粉末粒度的均一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油井解堵方法,油井内设有油管,油管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套管,具体过程包括:制备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洛托品10份、D-葡萄糖酸钠10份、甘草素钠8份、聚环氧琥珀酸钠10份、谷氨酸二乙酸四钠8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7份、聚天冬氨酸10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6份、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6份、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份、过硫酸铵2份、三乙醇胺3份以及去离子水180份;先通过反洗井方式用水清洗油管内的杂质,将油管内沉积的泥沙和污油排出,然后向油管进口第一次投入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并向套管进口通入温度为70℃的热水,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并在油井口做好保温,例如在油井口覆盖保温棉;待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12h后,打开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向套管内替换温度为80℃的热水后关闭套管进口,向油管进口第二次投入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同时向油管内持续通入压力为2.0MPa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12h后,排出套管内的水和地层溶解的堵塞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体积比为2:1。
其中,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十二胺5份、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份、鼠李糖脂4份、聚乙二醇5份、三聚磷酸钠3份、溶菌酶2份、海藻糖2份、甘氨酸2份、咖啡酸1.5份以及甘油8份。溶菌酶为蛋清溶菌酶。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混合,加入β-环糊精和直径为3mm的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6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然后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溶解,再依次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聚环氧琥珀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搅拌均匀,得第一混合液,其中,β-环糊精的添加量为乌洛托品重量的2倍;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2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依次加入第一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鼠李糖脂,继续恒温搅拌3h,得第二混合液;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海藻糖和甘氨酸,分别粉碎,过100目筛网,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置于10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降至室温,得保护液,调节保护液的pH为6.5,同时加入pH为6.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搅拌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溶菌酶,得溶菌酶溶液,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咖啡酸和甘油,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10%的去离子水,待咖啡酸溶解后,加入到溶菌酶溶液中,混合均匀,置于40℃水浴环境中,先用频率为300W的超声波处理1h,然后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4h,取出,降至室温,再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抽滤,得改性溶菌酶溶液;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添加量为保护液重量的5%;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加入余下的占配方中重量份5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依次加入第二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聚天冬氨酸、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过硫酸铵和三乙醇胺,再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h,降至室温,得第三混合液,调节第三混合液的pH为7.0,并加入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改性溶菌酶溶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分散1h,采用100目的滤布抽滤,得解堵剂,其中,磷酸盐缓冲液的添加量为第三混合液重量的8%。
<实施例2>
油井解堵方法,油井内设有油管,油管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套管,具体过程包括:制备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洛托品8份、D-葡萄糖酸钠8份、甘草素钠6份、聚环氧琥珀酸钠9份、谷氨酸二乙酸四钠7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8份、聚天冬氨酸9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4份、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4份、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份、过硫酸铵1.5份、三乙醇胺2份以及去离子水165份;先通过反洗井方式用水清洗油管内的杂质,将油管内沉积的泥沙和污油排出,然后向油管进口第一次投入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并向套管进口通入温度为70℃的热水,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并在油井口做好保温,例如在油井口覆盖保温棉;待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12h后,打开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向套管内替换温度为80℃的热水后关闭套管进口,向油管进口第二次投入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同时向油管内持续通入压力为2.0MPa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12h后,排出套管内的水和地层溶解的堵塞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体积比为2:1。
其中,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十二胺4份、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份、鼠李糖脂2份、聚乙二醇4份、三聚磷酸钠2份、溶菌酶1.5份、海藻糖1.5份、甘氨酸1.5份、咖啡酸1份以及甘油6份。溶菌酶为蛋清溶菌酶。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混合,加入β-环糊精和直径为3mm的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6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然后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溶解,再依次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聚环氧琥珀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搅拌均匀,得第一混合液,其中,β-环糊精的添加量为乌洛托品重量的2倍;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2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依次加入第一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鼠李糖脂,继续恒温搅拌3h,得第二混合液;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海藻糖和甘氨酸,分别粉碎,过100目筛网,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置于10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降至室温,得保护液,调节保护液的pH为6.5,同时加入pH为6.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搅拌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溶菌酶,得溶菌酶溶液,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咖啡酸和甘油,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10%的去离子水,待咖啡酸溶解后,加入到溶菌酶溶液中,混合均匀,置于40℃水浴环境中,先用频率为300W的超声波处理1h,然后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4h,取出,降至室温,再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抽滤,得改性溶菌酶溶液;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添加量为保护液重量的5%;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加入余下的占配方中重量份5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依次加入第二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聚天冬氨酸、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过硫酸铵和三乙醇胺,再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h,降至室温,得第三混合液,调节第三混合液的pH为7.5,并加入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改性溶菌酶溶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分散1h,采用100目的滤布抽滤,得解堵剂,其中,磷酸盐缓冲液的添加量为第三混合液重量的8%。
<实施例3>
油井解堵方法,油井内设有油管,油管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套管,具体过程包括:制备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洛托品9份、D-葡萄糖酸钠9份、甘草素钠7份、聚环氧琥珀酸钠8份、谷氨酸二乙酸四钠6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6份、聚天冬氨酸8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5份、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5份、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份、过硫酸铵1份、三乙醇胺1份以及去离子水150份;先通过反洗井方式用水清洗油管内的杂质,将油管内沉积的泥沙和污油排出,然后向油管进口第一次投入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并向套管进口通入温度为70℃的热水,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并在油井口做好保温,例如在油井口覆盖保温棉;待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12h后,打开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向套管内替换温度为80℃的热水后关闭套管进口,向油管进口第二次投入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同时向油管内持续通入压力为2.0MPa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12h后,排出套管内的水和地层溶解的堵塞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体积比为2:1。
其中,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十二胺3份、脂肪酸二乙醇酰胺3份、鼠李糖脂3份、聚乙二醇3份、三聚磷酸钠1份、溶菌酶1份、海藻糖1份、甘氨酸1份、咖啡酸0.5份以及甘油5份。溶菌酶为蛋清溶菌酶。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混合,加入β-环糊精和直径为3mm的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6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然后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溶解,再依次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聚环氧琥珀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搅拌均匀,得第一混合液,其中,β-环糊精的添加量为乌洛托品重量的2倍;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2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依次加入第一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鼠李糖脂,继续恒温搅拌3h,得第二混合液;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海藻糖和甘氨酸,分别粉碎,过100目筛网,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置于10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降至室温,得保护液,调节保护液的pH为6.5,同时加入pH为6.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搅拌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溶菌酶,得溶菌酶溶液,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咖啡酸和甘油,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10%的去离子水,待咖啡酸溶解后,加入到溶菌酶溶液中,混合均匀,置于40℃水浴环境中,先用频率为300W的超声波处理1h,然后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4h,取出,降至室温,再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抽滤,得改性溶菌酶溶液;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添加量为保护液重量的5%;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加入余下的占配方中重量份5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依次加入第二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聚天冬氨酸、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过硫酸铵和三乙醇胺,再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h,降至室温,得第三混合液,调节第三混合液的pH为6.5,并加入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改性溶菌酶溶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分散1h,采用100目的滤布抽滤,得解堵剂,其中,磷酸盐缓冲液的添加量为第三混合液重量的8%。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发明人提供比较实验如下:
<比较例1>
油井解堵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聚合物中性解堵剂中不添加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鼠李糖脂、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其它工艺过程和参数完全相同。
<比较例2>
油井解堵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中不添加β-环糊精,其它工艺过程和参数完全相同。
<比较例3>
油井解堵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海藻糖、甘氨酸、咖啡以及甘油,直接添加溶菌酶,而不对溶菌酶进行改性处理,其它工艺过程和参数完全相同。
评价油井解堵方法解堵效果的方法:选取与油井内堵塞物和地层岩心成分、结构相同的堵塞物和地层岩心,并利用相同的装置模拟实施例1~3和比较例1~3对油井内堵塞地层的解堵过程,模拟时保证每组试验在解堵前油井地层的渗透率(10-3μm2)相同,试验结束后,统计每组试验解堵后的渗透率(10-3μm2)和溶垢率(%)。
评价油井解堵方法对地层、设备及管道腐蚀程度的方法:采用挂片失量法,称取不锈钢试片,放入实施例1~3和比较例1~3中制备的聚合物中性解堵剂中,浸泡至预定时间后,取出试片,经清洗、干燥后称重,计算试片表面积、试片失重量和腐蚀速率,计算公式如下:
腐蚀速率=试片失重量×106/(试片表面积×浸泡时间)
其中,试片失重量—g;试片表面积—mm2;浸泡时间—h;腐蚀速率—g/(m2·h)。
评价油井解堵方法对原油后续脱水影响的方法:称取同一原油7份,每份原油质量相等,向每份原油中均加入质量相等的破乳剂和消泡剂,并向其中6份原油中分别加入实施例1~3和比较例1~3中制备的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添加量均为原油质量的10%,余下的1份原油作为空白样,向空白样中添加与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质量相等的去离子水,在60℃下进行原油破乳脱水试验,分别于30min、60min、120min统计实施例1~3、比较例1~3和空白样的脱水量(ml)。
经统计,实施例1~3和比较例1~3的解堵效果如下表1,实施例1~3和比较例1~3中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对试片的腐蚀速率如下表2,实施例1~3、比较例1~3和空白样的脱水量如下表3:
[表1]
组别 解堵前渗透率(10<sup>-3</sup>μm<sup>2</sup>) 解堵后渗透率(10<sup>-3</sup>μm<sup>2</sup>) 溶垢率(%)
实施例1 8.20 529.67 96.45
实施例2 8.20 526.53 94.89
实施例3 8.20 527.88 95.56
比较例1 8.20 281.69 53.69
比较例2 8.20 266.91 48.35
比较例3 8.20 271.04 52.77
[表2]
组别 腐蚀速率g/(m<sup>2</sup>·h)
实施例1 0.2901
实施例2 0.3215
实施例3 0.3086
比较例1 0.3277
比较例2 0.3194
比较例3 0.3204
[表3]
组别 30min 60min 120min
实施例1 8.5 9.2 10.0
实施例2 8.4 9.0 9.8
实施例3 8.5 9.1 10.0
比较例1 8.2 8.9 9.9
比较例2 8.1 8.9 9.9
比较例3 8.2 9.0 9.8
空白样 8.2 9.0 9.8
从上表1能够看出,实施例1~3使解堵后的渗透率出现大幅度上升,溶垢率均在94%以上,说明实施例1~3对油井堵塞地层均有很好的解堵效果,从上表2能够看出,实施例1~3对试片的腐蚀速率均小于0.35g/(m2·h),远低于国家一级标准3~5g/(m2·h)的腐蚀速率,说明实施例1~3对试片的腐蚀程度很小,可忽略不计,也间接说明实施例1~3对地层、设备以及管道的腐蚀程度很小,可忽略不计,从上表3能够看出,与空白样相比,实施例1~3的脱水量有一定增加,说明实施例1~3不会对原油后续脱水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可以适当促进原油的脱水,由此说明实施例1~3提供的解堵方法具有很好的解堵效果,而且不会对地层、设备以及管道造成明显腐蚀,也不会对原油后续脱水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以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
比较例1与实施例1相比,油井解堵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合物中性解堵剂中没有添加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鼠李糖脂、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其它工艺过程和参数完全相同。从上表1能够看出,与实施例1相比,比较例1中解堵后的渗透率和溶垢率均出现明显降低,说明比较例1的解堵效果要远差于实施例1,这主要是因为: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鼠李糖脂可以增强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三者的溶垢作用,使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能更有效地与聚合物垢反应,进而增强解堵效果,此外,鼠李糖脂还可以带动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进入聚合物垢内部,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更有效的溶蚀聚合物垢,而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可以增强解堵剂体系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分层和性状的改变,保证解堵剂的溶垢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强溶垢过程中生成的螯合物的稳定性,避免二次沉淀的产生。
比较例2与实施例1相比,油井解堵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中没有添加β-环糊精,其它工艺过程和参数完全相同。从上表1能够看出,与实施例1相比,比较例2中解堵后的渗透率和溶垢率降低了近一半,说明比较例2的解堵效果要远差于实施例1,这主要是因为:球磨过程产生的大量热量导致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发生变性,分子结构改变,从而降低了解堵剂的溶垢作用,而β-环糊精可以吸收球磨过程产生的热量,防止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发生变性,同时β-环糊精还能起到润滑作用,防止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在球磨过程中发生大量团聚,以保证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固体粉末粒度的均一性。
比较例3与实施例1相比,油井解堵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中没有添加海藻糖、甘氨酸、咖啡以及甘油,直接添加溶菌酶,而没有对溶菌酶进行改性处理,其它工艺过程和参数完全相同。从上表1能够看出,与实施例1相比,比较例3中解堵后的渗透率和溶垢率也出现明显降低,说明比较例3的解堵效果要远差于
实施例1,这主要是因为:溶菌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或解堵剂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失去作用,通过对溶菌酶进行改性修饰,可以提高溶菌酶的稳定性,使其酶活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改性过程中,在海藻糖和甘氨酸的保护作用下,先利用超声波对溶菌酶进行活化处理,然后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使活化后的溶菌酶与咖啡酸发生反应,从而对溶菌酶进行修饰,以增强溶菌酶的稳定性,防止溶菌酶受到外界环境或其他成分影响时酶活性降低或丧失,从而使溶菌酶的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防止解堵剂发生腐败变质,降低溶垢作用。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例。

Claims (7)

1.油井解堵方法,油井内设有油管,油管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洛托品8~10份、D-葡萄糖酸钠8~10份、甘草素钠6~8份、聚环氧琥珀酸钠8~10份、谷氨酸二乙酸四钠6~8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6~8份、聚天冬氨酸8~10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4~6份、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4~6份、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4~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7份、过硫酸铵1~2份、三乙醇胺1~3份以及去离子水150~180份;
步骤二:先通过反洗井方式用水清洗油管内的杂质,将油管内沉积的泥沙和污油排出,然后向油管进口第一次投入步骤一制备的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并向套管进口通入温度为70℃的热水,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并在油井口做好保温;
步骤三:待步骤二中关闭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12h后,打开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向套管内替换温度为80℃的热水后关闭套管进口,向油管进口第二次投入步骤一制备的聚合物中性解堵剂,同时向油管内持续通入压力为2.0MPa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12h后,排出套管内的水和地层溶解的堵塞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体积比为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中性解堵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十二胺3~5份、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4份、鼠李糖脂2~4份、聚乙二醇3~5份、三聚磷酸钠1~3份、溶菌酶1~2份、海藻糖1~2份、甘氨酸1~2份、咖啡酸0.5~1.5份以及甘油5~8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菌酶为蛋清溶菌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中性解堵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乌洛托品、D-葡萄糖酸钠和甘草素钠,混合,加入β-环糊精和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6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然后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溶解,再依次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聚环氧琥珀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搅拌均匀,得第一混合液,其中,β-环糊精的添加量为乌洛托品重量的2倍;
步骤二: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2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依次加入步骤一制得的第一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十二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鼠李糖脂,继续恒温搅拌3h,得第二混合液;
步骤三: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海藻糖和甘氨酸,分别粉碎,过100目筛网,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数10%的去离子水,置于10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降至室温,得保护液,调节保护液的pH为6.5,同时加入pH为6.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搅拌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溶菌酶,得溶菌酶溶液,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咖啡酸和甘油,混合,加入占配方中重量份10%的去离子水,待咖啡酸溶解后,加入到溶菌酶溶液中,混合均匀,置于40℃水浴环境中,先用频率为300W的超声波处理1h,然后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4h,取出,降至室温,再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抽滤,得改性溶菌酶溶液;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添加量为保护液重量的5%;
步骤四: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聚乙二醇和三聚磷酸钠,加入余下的占配方中重量份50%的去离子水,置于50℃水浴环境中,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依次加入步骤二制得的第二混合液、上述重量份数的聚天冬氨酸、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甲基化单大环状聚胺、过硫酸铵和三乙醇胺,再在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h,降至室温,得第三混合液,调节第三混合液的pH为6.5~7.5,并加入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三制得的改性溶菌酶溶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分散1h,过滤,得解堵剂,其中,磷酸盐缓冲液的添加量为第三混合液重量的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井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用氧化锆球的直径为3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井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过滤时采用100目的滤布抽滤。
CN201810916894.7A 2018-08-13 2018-08-13 油井解堵方法 Active CN109057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894.7A CN109057753B (zh) 2018-08-13 2018-08-13 油井解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894.7A CN109057753B (zh) 2018-08-13 2018-08-13 油井解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7753A true CN109057753A (zh) 2018-12-21
CN109057753B CN109057753B (zh) 2020-05-05

Family

ID=6468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6894.7A Active CN109057753B (zh) 2018-08-13 2018-08-13 油井解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775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7391A (zh) * 2019-03-27 2019-05-21 西安元和利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用无酸型中性螯合解堵剂
CN111019620A (zh) * 2019-12-31 2020-04-17 田春来 一种油田无返排地层解堵剂及其解堵方法
CN111394071A (zh) * 2020-04-03 2020-07-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钻井主溶蚀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2664154A (zh) * 2020-12-29 2021-04-16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器及基于该过滤器的油井解堵方法
CN112940703A (zh) * 2021-02-03 2021-06-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裂液低温破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5294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大庆井升伟业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化学驱污水回注井解堵增注剂及工艺
CN116285924A (zh) * 2020-11-16 2023-06-23 西安石油大油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采油地层中性解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7063B1 (en) * 2006-06-26 2011-03-01 Perry Stephen C Composition for denaturing and breaking down friction-reducing polymer and for destroying other gas and oil well contaminants
CN104194759A (zh) * 2014-09-23 2014-12-10 甘肃黑马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油田采油地层中性解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757A (zh) * 2014-09-23 2014-12-10 甘肃黑马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油田机采井中性除垢解堵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194758A (zh) * 2014-09-23 2014-12-10 兰州熙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油田采油井中性解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3333A (zh) * 2014-09-23 2015-01-21 兰州熙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油田采油中性解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736A (zh) * 2016-07-14 2016-11-23 东营盛世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田井筒清洗和地层除垢的解堵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102624A (zh) * 2017-12-14 2018-06-0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性解堵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7063B1 (en) * 2006-06-26 2011-03-01 Perry Stephen C Composition for denaturing and breaking down friction-reducing polymer and for destroying other gas and oil well contaminants
CN104194759A (zh) * 2014-09-23 2014-12-10 甘肃黑马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油田采油地层中性解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757A (zh) * 2014-09-23 2014-12-10 甘肃黑马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油田机采井中性除垢解堵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194758A (zh) * 2014-09-23 2014-12-10 兰州熙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油田采油井中性解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3333A (zh) * 2014-09-23 2015-01-21 兰州熙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油田采油中性解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736A (zh) * 2016-07-14 2016-11-23 东营盛世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田井筒清洗和地层除垢的解堵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102624A (zh) * 2017-12-14 2018-06-0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性解堵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7391A (zh) * 2019-03-27 2019-05-21 西安元和利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用无酸型中性螯合解堵剂
CN111019620A (zh) * 2019-12-31 2020-04-17 田春来 一种油田无返排地层解堵剂及其解堵方法
CN111394071A (zh) * 2020-04-03 2020-07-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钻井主溶蚀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394071B (zh) * 2020-04-03 2023-03-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钻井主溶蚀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6285924A (zh) * 2020-11-16 2023-06-23 西安石油大油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采油地层中性解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4154A (zh) * 2020-12-29 2021-04-16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器及基于该过滤器的油井解堵方法
CN112940703A (zh) * 2021-02-03 2021-06-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裂液低温破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5294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大庆井升伟业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化学驱污水回注井解堵增注剂及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7753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7753A (zh) 油井解堵方法
US11718918B2 (en) Method for inhibiting metal corrosion during acid cleaning or pickling
CN104610937A (zh) 一种环保型高密度无固相加重剂及制备方法
CN104313891B (zh) 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的淀粉浆退浆方法
CN109294541A (zh) 一种火驱井自降解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610940A (zh) 一种低伤害储层保护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7926B (zh) 钡锶阻垢剂
CN107973865A (zh) 一种改性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钻井液
CN104312573A (zh) 一种压裂用免交联乳液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PL192054B1 (pl) Modyfikowany produkt celulozowy, sposób jego wytwarzania i jego zastosowanie
CN110257043A (zh) 一种刺激响应型清洁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3037A (zh) 一种新型的完井用生物解堵液及生产方法
CN105585641B (zh) 一种从活性污泥中提取细菌藻酸盐的方法
CN106084142B (zh) 适用于油田产出水的核-壳形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0971A (zh) 一种工业循环水用无磷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3330A (zh) 一种水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016945A1 (en) Organic acid fracturing fluid composition
CN105754567A (zh) 一种注水井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94551A (zh) 一种分子簇清洁自转向剂及其应用
CN107142481A (zh) 一种银杏叶复配制备缓蚀剂的方法
CN106854461A (zh) 一种高渗透快速注水井除垢剂的制备方法
CN104726082A (zh) 一种应用于三元复合驱的有机碱清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6958B (zh) 一种水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96946B (zh) 一种钻井液用改性车前籽壳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4423A (zh) 一种油井微生物清防蜡剂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 Haitao

Inventor after: Guo Xiaojun

Inventor after: Chen Xiuwen

Inventor after: Huang Deming

Inventor after: Liu Qing

Inventor after: Li Ze

Inventor before: Gu Haitao

Inventor before: Guo Xiaojun

Inventor before: Chen Xiuwen

Inventor before: Liu Qing

Inventor before: Sun Guanning

Inventor before: Li Ze

Inventor before: Li Pengyue

Inventor before: Huang De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1

Address after: 807, 8th Floor, Building A1, No. 186 Litang Road, Dongxiaokou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SHENG'A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26 Room 101, 1st floor, building 1, building 17, guanghuali a,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UANHAI FU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