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4812B -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4812B
CN109054812B CN201810977601.6A CN201810977601A CN109054812B CN 109054812 B CN109054812 B CN 109054812B CN 201810977601 A CN201810977601 A CN 201810977601A CN 109054812 B CN109054812 B CN 109054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ionic surfactant
infrared
silver sulfide
quantum dots
sulfide quan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76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4812A (zh
Inventor
陆峰
范曲立
钱稳
申翔
朱修洋
黄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8109776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4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4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4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4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4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5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copper, silver or gold
    • C09K11/582Chalcogen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0/00Nanooptics, e.g. quantum optics or photonic crys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35~100)℃,反应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无需惰性气体保护、重复性好、易于放大,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具有水溶性好、耐光漂白、在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以及能实时成像等特点,光学成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应用的一个重要工具。传统的近红外荧光探针通常位于近红外一区,其荧光发射波长小于1000nm。由于生物体的自发荧光和生物组织对光的散射随着波长的降低而增加,这些近红外一区的荧光探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取得较好的组织穿透深度,然而其成像结果的空间分辨能力较差,而且容易受活体的自发荧光的干扰,因而在医学成像领域的应用收到限制。而近红外二区(1000-1700nm)的荧光成像,可以大幅降低自发荧光和活体的散射,从而提高光学成像的质量。
成像技术的发展依赖于造影剂的开发,目前已经报道的近红外二区发射的荧光造影剂主要有五类:小分子探针、共轭聚合物、量子点、单壁碳纳米管、稀土纳米颗粒。其中量子点探针具有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势,做为近红外二区探针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各种量子点中,硫化银量子点相对于其他重金属量子点如硫化铅量子点,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优势,已在动物实验中广泛使用。
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合成通常是在有机相中进行的,在油相或烷基硫醇中高温加热银的有机配合物,从而获得硫化银量子点。这种方式获得的硫化银是疏水的,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转入水相再进行应用,而且其在水中的胶体稳定性仍难以保证。目前在水相中直接制备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仍少有报道,而且所制备的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较低,荧光发射波长通常都少于1000nm。因而开发水相制备技术,用于近红外二区发光的硫化银量子的制备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无需惰性气体保护、重复性好、易于放大,并且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具有水溶性好、耐光漂白、在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等优点的直接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35~100)℃,反应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一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一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55~100)mM。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二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125:1~1:1。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二中,硫化钠的浓度为(0.05~3)mM。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三中,反应时间为5min~2h。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四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五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十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十二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十三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粒径小于10nm,如图2所示,其吸收光谱无明显特征峰,吸光度随波长增加而逐渐降低,在808nm光的激发下在1250nm处有一个明显荧光发射峰,强度值较高。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00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大幅增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之后,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变化不大,但是荧光发射强度大幅下降。
具体实施例三: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55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减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之后,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变化不大,但是荧光发射强度明显下降,而且所得样品的重复性变差。具体实施例四: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1;硫化钠的浓度为2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如图3所示,增加硫化钠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之后,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变化不大,但是荧光发射强度大幅下降。
具体实施例五: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00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25:1;硫化钠的浓度为0.5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如图4所示,减少硫化钠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之后,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光度下降,荧光发射强度也明显下降。
具体实施例六: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10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光度较实施例1有所提高,但是荧光发射强度下降。
具体实施例七: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35℃,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光度较实施例1有所降低,荧光发射强度也明显下降。
具体实施例八: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2h,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性质与实施例一相近。
具体实施例九: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5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性质与实施例一相近,反应时间对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性质影响较小。
具体实施例十: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如图5所示,在相同浓度下,短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很好的稳定硫化银量子点,所得硫化银量子点比较浑浊,荧光强度非常弱。
具体实施例十一: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浓度下,短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也能很好的稳定硫化银量子点,所得硫化银量子点澄清透明,具有较好的荧光发射强度。
具体实施例十二: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如图6所示,在相同浓度下,增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链的长度对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吸光光谱影响较小,但是其荧光强度较实施例1有所提高。
具体实施例十三: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mM;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45:1;硫化钠的浓度为0.9mM;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90℃,反应30min,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原料配比的条件下直接在水相中制得了高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效率的硫化银量子点,无需高温高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惰性气体保护,解决了传统硫化银量子点大多在有机相中高温制备的缺点,所制备出的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高,且表面可修饰含巯基的各种生物分子用于靶向探针的构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易于放大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如图7所示,在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链的长度一样的情况下,改变阴离子种类对所得硫化银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影响较小,吸收和发射光谱与实施例一相似。

Claims (4)

1.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
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
其中,硫化钠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125:1~1:1;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35~100℃,反应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55~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硫化钠的浓度为0.05~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反应时间为5min~2h。
CN201810977601.6A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Active CN109054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7601.6A CN109054812B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7601.6A CN109054812B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4812A CN109054812A (zh) 2018-12-21
CN109054812B true CN109054812B (zh) 2021-06-22

Family

ID=64757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7601.6A Active CN109054812B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4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9118A (zh) * 2019-01-23 2019-04-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巯基聚乙二醇辅助制备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CN113004889A (zh) * 2021-03-09 2021-06-22 大连民族大学 一种合成近红外荧光/光热/光声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CN114702957B (zh) * 2022-04-27 2023-10-27 东北林业大学 具有近红外二区荧光/光热性能的铋掺杂硫化银量子点的制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7719A (zh) * 2006-07-14 2007-01-03 哈尔滨师范大学 硫化银/硫化铜纳米结构的形状控制合成方法
CN102701264A (zh) * 2012-04-19 2012-10-03 吉林大学 一种Ag2S光电检测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2718248A (zh) * 2012-06-13 2012-10-10 吉林大学 一步水相法制备近红外荧光性质的硫化银纳米晶的方法
CN103991895A (zh) * 2014-05-23 2014-08-20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适配体诱导的Ag2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6544014A (zh) * 2016-09-22 2017-03-2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红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水相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7157B (zh) * 2011-05-30 2014-06-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近红外硫化银量子点、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7719A (zh) * 2006-07-14 2007-01-03 哈尔滨师范大学 硫化银/硫化铜纳米结构的形状控制合成方法
CN102701264A (zh) * 2012-04-19 2012-10-03 吉林大学 一种Ag2S光电检测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2718248A (zh) * 2012-06-13 2012-10-10 吉林大学 一步水相法制备近红外荧光性质的硫化银纳米晶的方法
CN103991895A (zh) * 2014-05-23 2014-08-20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适配体诱导的Ag2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6544014A (zh) * 2016-09-22 2017-03-2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红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水相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nthesis of faceted and cubic Ag2S nanocrystals in aqueous solutions;Lihong Dong等;《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70925;第317卷;第485-49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4812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4812B (zh)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Ding et al. Luminescent carbon quantum do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ell imaging
Wei et al. Non-enzymatic-browning-reaction: a versatile route for production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dots with tunable multicolor luminescent display
Li et al. Organic amine-grafted carbon quantum dots with tailored surface and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Dong et al. Polyol-mediated C-dot formation showing efficient Tb 3+/Eu 3+ emission
Wang et al. Microwave assisted one-step green synthesis of cell-permeable multicolor photoluminescent carbon dots without surface passivation reagents
Wang et al. Oxygen/nitrogen-related surface states controlled carbon nanodots with tunable full-color luminescence: Mechanism and bio-imaging
CN103663412A (zh) 一种荧光光色可调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2031110A (zh) 一种InP/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制备方法
Hallaji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 rational synthesis of red-emissive carbon dots for nanomedicine applications: A review
CN104083771A (zh)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肿瘤成像和治疗靶向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CN111303879B (zh) 一种高效单谱带上转换红光纳米晶材料
CN103112882B (zh) 一种具有靶向性近红外NaYF4上转换纳米晶的制备
CN114455567A (zh) 一种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iao et al. NIR-II emissive properties of 808 nm-excited lanthanide-doped nanoparticles for multiplexed in vivo imaging
Gencer et al. Triggering excitation independent fluorescence in zinc (II) incorporated carbon dots: Surface passivation of carbon dots with zinc (II) ions by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methods
CN110041923B (zh) 一种荧光碳量子点Phe-CDs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heng et al. In vivo optical bioimaging by using Nd-doped LaF3 luminescent nanorods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Li et al. Highly stable green and red up-conversion of LiYF4: Yb3+, Ho3+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fluorescent labeling
Huang et al. Transient energy trapping as a size-conserving surface passivation strategy for producing bright ultrasmall upconversion nanoprobes
Mozdbar et al. The effect of precursor 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quantum dot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solvothermal method
CN114015441A (zh) 一种绿色固态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9514B (zh) 掺杂氟离子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Yu et al. Highly stabile ZnGa2O4: Eu nanocrystals as a fluorescence probe for bio-imaging
CN114196399B (zh) 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发射特性的碳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