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0323A -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0323A
CN108860323A CN201810913915.XA CN201810913915A CN108860323A CN 108860323 A CN108860323 A CN 108860323A CN 201810913915 A CN201810913915 A CN 201810913915A CN 108860323 A CN108860323 A CN 108860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ner panel
ontology
stiffening
lower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39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0323B (zh
Inventor
刘素红
曾婷
涂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39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0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0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0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0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0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B柱加强装置,包括与B柱本体连接的外加强板和以正向方式或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的内加强组件,内加强组件至少由一个内加强板组成,外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第一上翻边、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外板本体303、外板第二下翻边304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本发明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将内加强组件与外加强板之间设置成可以变换组合的,实现多种强度等级的变换,适于多种不同车型,提高与不同车型的适应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身B柱加强方法。

Description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近10年为中国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时期。随着汽车行业不断进步,汽车已不单单是一种代步工具,而且集合了多种享受性功能。人们在越来越多的使用汽车时,对其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高速公路的增多,城市高架路不断建设,汽车行驶平均速度也不断增加,再加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分离不明显,行人乱穿马路等实际道路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之首。
为了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世界各地都在制定、更新本国本区域的碰撞安全法规及安全标准(如NCAP、IIHS等)。我国2018版C-NCAP,对侧碰碰撞能量提高47%;2018年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中侧碰工况,广泛引入更为严苛的美国IIHS侧碰工况,碰撞能量更大。因此,在现今的规则中获得好的评价越来越不易。汽车企业也在不断更新汽车设计,提高车身强度为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然而在成本压力下,对汽车的设计已经从宏观改进转为细节的优化。
从交通事故形态看,汽车的侧面碰撞、翻滚、跌落占比较大。因汽车侧面碰撞空间较小,变形吸能空间不足,此类交通事故致死率高于前部碰撞。牢靠的车身侧面结构是减小乘员伤害的必要条件。侧围由前至后A、B、C柱中,起主要作用的为B柱,目前大多数车企对B柱的设计都是尽可能加大截面,加上高强度、超高强度钢,但因为其强度较高,制造及设计成本也较高。而对于车企,B柱沿用可最大程度的节约开发成本。那么,在B柱中加入加强结构,是既能保持B柱主体沿用,又能提高B柱强度的最佳方法。然而传统B柱内加强板形式单一,在面临不同区域的法规标准时要么不足,要么过设计。对于高档车所采用的变厚度B柱设计和采用性能更为优越的新型材料的方式,应用在中低档汽车中,成本又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B柱加强装置,目的是提高与不同车型的适应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身B柱加强装置,包括与B柱本体连接的外加强板和以正向方式或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的内加强组件,内加强组件至少由一个内加强板组成,外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第一上翻边、外板第二上翻边、外板本体、外板第二下翻边和外板第一下翻边。
所述外板第一上翻边和所述外板第一下翻边与所述B柱本体连接,外板第一上翻边和外板第一下翻边与B柱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外板第一上翻边、外板第二上翻边、外板第二下翻边和外板第一下翻边位于所述外板本体的同一侧,外板第一上翻边朝向外板第二上翻边的上方延伸,外板第一下翻边朝向外板第二下翻边的下方延伸。
所述内加强组件包括一个内加强板,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第一上连接板、第一内板本体、第一下连接板和内板第一下翻边,内板第一上翻边、第一上连接板、第一下连接板和内板第一下翻边位于第一内板本体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朝向第一上连接板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朝向第一下连接板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的长度。
所述第一内板本体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第一内板本体与外板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内板第一上翻边和所述内板第一下翻边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和内板第一下翻边与外板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内板本体与外板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内加强板组成,两个内加强板沿所述外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两个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
所述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以上的内加强板组成,各个内加强板的长度大小不同且所有内加强板是以依次嵌套的方式进行布置;对于相邻的两个内加强板,其中一个内加强板嵌入另一个内加强板的内部。
所述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内加强板组成,两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且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一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二内加强板上或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
所述内加强组件是由三个内加强板组成,三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和第三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第三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三内加强板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且第三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的长度,第三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二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三内加强板上,第一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二内加强板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身B柱加强方法,采用上述车身B柱加强装置。
本发明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将内加强组件与外加强板之间设置成可以变换组合的,实现多种强度等级的变换,适于多种不同车型,提高与不同车型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四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五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六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七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八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九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内加强板与外加强板正向装配或相邻两个内加强板正向装配示意图;
图11是内加强板与外加强板逆向装配或相邻两个内加强板逆向装配示意图;
图12是车身B柱加强装置与B柱本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B柱加强装置,包括与B柱本体连接的外加强板和以正向方式或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的内加强组件,内加强组件至少由一个内加强板组成,内加强板为U型板,外加强板也为U型板,外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外板本体303、外板第二下翻边304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B柱本体主要是由B柱内板和B柱外板组成,B柱内板和B柱外板为相对设置且B柱内板和B柱外板固定连接,B柱内板和B柱外板之间具有容纳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容置腔,车身B柱加强装置设置于B柱内板和B柱外板之间,提高车身B柱的性能。在汽车发生侧面撞击时,可以有效提高B柱抵抗折弯的能力。在汽车发生翻滚时,可以增加车顶抗压能力,保证侧气囊侧气帘展开空间和乘员生存空间。
如图10所示,外加强板是纵截面(该纵截面是指与竖直方向相平行且与车身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呈U形的结构,内加强板是纵截面(该纵截面是指与竖直方向相平行且与车身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呈U形的结构,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是以正向方式装配,正向方式装配是指在装配时U型结构的外加强板的开口和U型结构的内加强板的开口朝向同一侧,如外加强板的开口和内加强板的开口均朝向B柱内板或B柱外板。如图11所示,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是以逆向方式装配,逆向方式装配是指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以开口相对的方式进行装配,如外加强板的开口朝向B柱内板,则内加强板的开口朝向外加强板且内加强板的开口由外加强板封闭;若外加强板的开口朝向B柱外板,则内加强板的开口朝向外加强板且内加强板的开口同样由外加强板封闭。
如图1至图9所示,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本体连接,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外板第二下翻边304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位于外板本体303的同一侧,外板第一上翻边301朝向外板第二上翻边302的上方延伸,外板第一下翻边305朝向外板第二下翻边304的下方延伸。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朝向外板本体303的同一侧延伸,外板第二上翻边302的延伸方向与外板第二下翻边3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外板第二上翻边302的延伸方向与外板第二下翻边3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呈V形布置。外板第二上翻边302的一端与外板本体303的上端固定连接,外板第二上翻边302的另一端与外板第一上翻边301的下端固定连接,外板第一上翻边301朝向外板第二上翻边302的上方延伸,外板第二下翻边304的一端与外板本体303的下端固定连接,外板第二下翻边304的另一端与外板第一下翻边305的上端固定连接,外板第一下翻边305朝向外板第二下翻边304的下方延伸,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本体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本体固定连接。内加强组件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内加强组件并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内加强组件具有的内加强板的数量可调整,使得内加强组件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不同结构形式的内加强组件与外加强板形成多种组合,实现多种强度等级的变换,适于多种不同车型,提高了与不同车型的适应性。
内加强组件可以是由两个以上的内加强板组成,各个内加强板的长度大小不同且所有内加强板是以依次嵌套的方式进行布置;对于相邻的两个内加强板,其中一个内加强板嵌入另一个内加强板的内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包括一个内加强板(即图中所示第一内加强板),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是以逆向方式装配,该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外板本体303和第一内板本体403分别与B柱本体的一个内表面贴合且外板本体303和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本体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内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外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1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贴合且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一个空腔体,该空腔体由外板本体303、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包围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外板贴合且与B柱外板焊接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外板贴合且与B柱外板为胶接连接或者塞焊连接或者螺栓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内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或者塞焊连接或者螺栓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包括一个内加强板(即图中所示第一内加强板),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是以正向方式装配,该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一内板本体403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外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外板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外板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2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本体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本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或者胶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外板贴合且与B柱外板焊接连接,内加强板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外板贴合且与B柱外板塞焊连接或者胶接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内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内板塞焊连接或者胶接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包括一个内加强板(即图中所示第一内加强板),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是以正向方式装配,该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一内板本体403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之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本体连接,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3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本体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本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内加强板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内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内加强板组成,两个内加强板沿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两个内加强板以顺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包括两个内加强板,两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外加强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设置于外加强板的内部且外加强板与第一内加强板是以正向方式装配,第二内加强板设置于第一内加强板的内部且第二内加强板与第一内加强板是以正向方式装配。两个内加强板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一内板本体403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上下边缘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小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之间,第二内板本体503与第一内板本体403连接,且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内板本体503与第一内板本体403和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二内板本体503是在第一内板本体403和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第一内板本体403和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B柱内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4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上翻边501位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方,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方。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朝向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延伸,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呈V形布置。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下翻边5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第一内加强板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为胶接连接或塞焊连接或者螺栓连接,第二内加强板的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胶接连接或塞焊连接或者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内加强板组成,结构强度更高,可以进一步提升车身B柱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是由三个内加强板组成,各个内加强板的长度大小不同且所有内加强板是以依次嵌套的方式进行布置;对于相邻的两个内加强板,其中一个内加强板嵌入另一个内加强板的内部。三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和第三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大于第三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连接且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以正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二内加强板以正向方式安装在第一内加强板上,第三内加强板以正向方式安装在第二内加强板上。第一内加强板设置于外加强板的内部且外加强板与第一内加强板是以正向方式装配,第二内加强板设置于第一内加强板的内部且第二内加强板与第一内加强板是以正向方式装配,第三内加强板设置于第二内加强板的内部且第三内加强板与第二内加强板是以正向方式装配。三个内加强板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一内板本体403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小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之间,第二内板本体503与第一内板本体403连接,第二内板本体503与第一内板本体4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内板本体503与第一内板本体4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二内板本体503是在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第一内板本体403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B柱内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三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三上翻边601、第三上连接板602、第三内板本体603、第三下连接板604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内板第三上翻边601、第三上连接板602、第三下连接板604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位于第三内板本体6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三上翻边601朝向第三上连接板6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三下翻边605朝向第三下连接板604的下方延伸,第三内板本体603的长度小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第三内加强板位于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之间,第三内板本体603与第二内板本体503连接,第三内板本体603与第二内板本体5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三内板本体603与第二内板本体5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三内板本体603是在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第二内板本体503连接。内板第三上翻边601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内板第三上翻边601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与B柱内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5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上翻边501位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方,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方。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朝向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延伸,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呈V形布置。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下翻边5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内板第三上翻边601、第三上连接板602、第三下连接板604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位于第三内板本体6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三上翻边601朝向第三上连接板602的上方延伸且内板第三上翻边601位于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的下方,内板第三下翻边605朝向第三下连接板604的下方延伸且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位于内板第二下翻边505的上方。第三上连接板602和第三下连接板604朝向第三内板本体6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三上连接板6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下连接板6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三上连接板6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下连接板6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三上连接板602和第三下连接板604呈V形布置。第三上连接板602的一端与第三内板本体6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三上连接板6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三上翻边6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三上翻边601朝向第三上连接板602的上方延伸,第三下连接板604的一端与第三内板本体6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三下连接板6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三下翻边6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三下翻边605朝向第三下连接板6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三上翻边601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第一内加强板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内加强板的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三内加强板的内板第三上翻边601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是由三个内加强板组成,结构强度更高,可以进一步提升车身B柱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包括两个内加强板(即图中所示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两个内加强板沿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两个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形式及连接较为一致,下述中以第一加强板为主。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内表面贴合,并与B柱外板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之间为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6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贴合且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一个空腔体,该空腔体由外板本体303、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包围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内加强板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对两个内加强板不同的材料料厚设计,实现对B柱上下区域不同强度控制。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内加强板组成,两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外加强板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内加强板的内部。两个内加强板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一内加强板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小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二内加强板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之间,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7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的内表面贴合且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上翻边501位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方,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方。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朝向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延伸,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呈V形布置。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下翻边5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外板本体303的内表面贴合且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一空腔体,该第一空腔体由外板本体303、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包围形成,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空腔体中。第二内板本体5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也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二空腔体,该第二空腔体由外板本体303、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包围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的B柱加强装置可以较大地加强外加强板中部区域。
实施例八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内加强板组成,两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外加强板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二内加强板与第一内加强板连接。第一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内加强板的内部,第二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一内加强板上。两个内加强板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一内加强板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内板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本体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小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二内加强板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之间,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第一内板本体403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第一内板本体4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8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的内表面贴合且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上翻边501位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方,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方。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朝向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延伸,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呈V形布置。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下翻边5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内表面贴合且与第一内板本体403固定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一空腔体,该第一空腔体由外板本体303、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包围形成,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空腔体中。第二内板本体503与第一内板本体403之间也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二空腔体,该第二空腔体由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包围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第一内板本体403为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的B柱加强装置,多个加强板之间互相逆向安装,形成多个腔。可较大程度地增加局部区域的强度。
实施例九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是由三个内加强板组成,三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和第三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大于第三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连接且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二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一内加强板上,第三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二内加强板上。第一内加强板设置于外加强板的内部且外加强板与第一内加强板是以逆向方式装配,第二内加强板设置于第一内加强板的内部且第二内加强板与第一内加强板是以逆向方式装配,第三内加强板设置于第二内加强板的内部且第三内加强板与第二内加强板是以逆向方式装配。三个内加强板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303的长度。第一内加强板位于外板第二上翻边302和外板第二下翻边304之间,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一内加强板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本体的内表面贴合且与B柱本体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本体之间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小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二内加强板是在外板本体3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外板本体303连接。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之间,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第一内板本体403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第一内板本体4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三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三上翻边601、第三上连接板602、第三内板本体603、第三下连接板604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内板第三上翻边601、第三上连接板602、第三下连接板604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位于第三内板本体6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三上翻边601朝向第三上连接板6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三下翻边605朝向第三下连接板604的下方延伸,第三内板本体603的长度小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第三内加强板位于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之间,第三内板本体603与第二内板本体503连接,第三内板本体603与第二内板本体5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三内加强板与第二内板本体503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第三内加强板是在第二内板本体5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第二内板本体503连接。内板第三上翻边601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内表面贴合且与第二内板本体503连接,内板第三上翻边601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与第二内板本体5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9所示,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第一上连接板402、第一下连接板404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位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朝向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同一侧延伸,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呈V形布置。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接板4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401朝向第一上连接板402的上方延伸,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一端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板4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一下翻边405朝向第一下连接板4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的内表面贴合且与外板本体303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第二上连接板502、第二下连接板504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上翻边501位于内板第一上翻边401的下方,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且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位于内板第一下翻边405的上方。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朝向第二内板本体503的同一侧延伸,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或者,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即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呈V形布置。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上连接板502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上翻边501的下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朝向第二上连接板502的上方延伸,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一端与第二内板本体5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下连接板504的另一端与内板第二下翻边505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板第二下翻边505朝向第二下连接板504的下方延伸,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第一内板本体403的内表面贴合且与第一内板本体403固定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外板本体303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一空腔体,该第一空腔体由外板本体303、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一上连接板402和第一下连接板404包围形成,第二内加强板位于第一空腔体中。第二内板本体503与第一内板本体403之间也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二空腔体,该第二空腔体由第一内板本体403、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二上连接板502和第二下连接板504包围形成,第三内加强板位于第二空腔体中。第三内板本体603与第二内板本体503之间也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三空腔体,该第三空腔体由第二内板本体503、第三内板本体603、第三上连接板602和第三下连接板604包围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内板第一上翻边401和内板第一下翻边405与外板本体303为焊接连接,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焊接连接,第一内板本体403与B柱内板贴合且与B柱内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贴合且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内板第二上翻边501和内板第二下翻边505与第一内板本体403为焊接连接,内板第三上翻边601和内板第三下翻边605与第二内板本体503为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的内加强组件相是所举实例中最强的结构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身B柱加强方法,采用上述结构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将车身B柱加强装置安装在B柱本体的内部,并将车身B柱加强装置与B柱本体固定连接。车身B柱加强装置包括与B柱本体连接的外加强板和以正向方式或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的内加强组件,内加强组件至少由一个内加强板组成,内加强板的数量可调节。此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至图9,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发明的车身B柱加强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所以其具有上述车身B柱加强装置的所有优点。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B柱加强方法,采用车身B柱加强装置,将车身B柱加强装置安装在B柱本体的内部,并将车身B柱加强装置与B柱本体固定连接。该车身B柱加强装置包括外加强板和图9所示结构的内加强组件(即实施例九的内加强组件),在安装车身B柱加强装置时,如图12至图14所示,首先将第三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按照逆向方式焊接在一起,然后将第二内加强板与第一内加强板按照逆向方式焊接在一起,形成车身B柱加强装置,然后将外加强板的外板第一上翻边301和外板第一下翻边305与B柱内板焊接在一起,最后将外加强板的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连接在一起,外板本体303与B柱外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胶接连接、塞焊连接或者螺栓连接。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可以按照需要选择相应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安装在B柱本体的内部,以提升车身B柱的强度,而且可以实现对车身B柱不同区域,不同的强度等级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的法规标准,灵活变换,提高与不同车型的适应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B柱本体连接的外加强板和以正向方式或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的内加强组件,内加强组件至少由一个内加强板组成,外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第一上翻边、外板第二上翻边、外板本体、外板第二下翻边和外板第一下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第一上翻边和所述外板第一下翻边与所述B柱本体连接,外板第一上翻边和外板第一下翻边与B柱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第一上翻边、外板第二上翻边、外板第二下翻边和外板第一下翻边位于所述外板本体的同一侧,外板第一上翻边朝向外板第二上翻边的上方延伸,外板第一下翻边朝向外板第二下翻边的下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组件包括一个内加强板,内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第一上翻边、第一上连接板、第一内板本体、第一下连接板和内板第一下翻边,内板第一上翻边、第一上连接板、第一下连接板和内板第一下翻边位于第一内板本体的同一侧,内板第一上翻边朝向第一上连接板的上方延伸,内板第一下翻边朝向第一下连接板的下方延伸,第一内板本体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板本体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第一内板本体与外板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第一上翻边和所述内板第一下翻边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内板第一上翻边和内板第一下翻边与外板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为胶接连接、为塞焊连接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内板本体与外板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以上的内加强板组成,各个内加强板的长度大小不同且所有内加强板是以依次嵌套的方式进行布置;对于相邻的两个内加强板,其中一个内加强板嵌入另一个内加强板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组件是由两个内加强板组成,两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且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一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二内加强板上或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组件是由三个内加强板组成,三个内加强板分别为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和第三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二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第三内加强板的长度,第三内加强板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且第三内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外板本体的长度,第三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外加强板上,第二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三内加强板上,第一内加强板以逆向方式安装在第二内加强板上。
10.车身B柱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车身B柱加强装置。
CN201810913915.XA 2018-08-13 2018-08-13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Active CN108860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3915.XA CN108860323B (zh) 2018-08-13 2018-08-13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3915.XA CN108860323B (zh) 2018-08-13 2018-08-13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0323A true CN108860323A (zh) 2018-11-23
CN108860323B CN108860323B (zh) 2021-04-27

Family

ID=6431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3915.XA Active CN108860323B (zh) 2018-08-13 2018-08-13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03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23494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Join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teel plates and joining method for vehicle steel plat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6261Y (zh) * 2005-11-04 2006-12-13 魏彦辉 改进的汽车车身b立柱组装件
KR20090102087A (ko) * 2008-03-25 2009-09-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센터 필러 구조
KR101316460B1 (ko) * 2011-12-01 2013-10-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센터 필러 보강 구조
WO2015146902A1 (ja) * 2014-03-25 2015-10-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JP2016097764A (ja) * 2014-11-20 2016-05-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センターピラ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6261Y (zh) * 2005-11-04 2006-12-13 魏彦辉 改进的汽车车身b立柱组装件
KR20090102087A (ko) * 2008-03-25 2009-09-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센터 필러 구조
KR101316460B1 (ko) * 2011-12-01 2013-10-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센터 필러 보강 구조
WO2015146902A1 (ja) * 2014-03-25 2015-10-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JP2016097764A (ja) * 2014-11-20 2016-05-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センターピラ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23494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Join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teel plates and joining method for vehicle steel plates
US11577788B2 (en) * 2019-01-11 2023-02-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Join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teel plates and joining method for vehicle steel pla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0323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2268B (zh) 带天窗汽车的上部车体构造
CN100366491C (zh) 车架构件的冲击能吸收结构及其方法
CN103347773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4768840B (zh) 用于汽车后车架的模块***
CN107031729A (zh) 车身下部结构
KR102575806B1 (ko) 자동차용 사이드 실 부품
CN101641231B (zh) 强化侧面碰撞性能的汽车用门
CN104554464A (zh) 带有加固的减震器连接部的汽车车身
CN204222970U (zh) 一种新型副车架
CN204605957U (zh) 汽车及汽车a柱结构
JP5982566B2 (ja) 自動車の前方車体
US20110148152A1 (en) Body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
CN104590390A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前围总成以及重型卡车
CN107444493A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身结构
CN212605449U (zh) 顶盖横梁及具有该横梁的车辆
CN103935402A (zh) 一种汽车前围
CN108860323A (zh) 车身b柱加强装置及车身b柱加强方法
CN105151134A (zh) 一种轻型货车及其白车身结构
CN20217510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
CN207292141U (zh) 结构加强构件、结构上加强车辆的组件及结构加强组件
CN212332771U (zh) 一种电动车前副车架
CN202508172U (zh) 一种延伸式客车侧围装置
KR102663538B1 (ko) 차량의 차체
CN112429083A (zh) 一种轻型高机动越野车车架结构
CN205381315U (zh)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