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6230A - 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6230A
CN108776230A CN201810908309.9A CN201810908309A CN108776230A CN 108776230 A CN108776230 A CN 108776230A CN 201810908309 A CN201810908309 A CN 201810908309A CN 108776230 A CN108776230 A CN 108776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fluorescence
cell
detec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83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素杰
郭志敏
樊晓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ai Er Biological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ai Er Biological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ai Er Biological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ai Er Biological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083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6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6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6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检测原理如下:首先富集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然后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检测富集的细胞中目的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本试剂盒通过对靶标细胞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进行荧光标记,通过筛选目的蛋白阳性、CD45阴性的细胞,从而对血液中特定蛋白阳性的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进行判读和计数。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体液中的肿瘤细胞的检测,具体涉及人ER、PR抗原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适用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ER、PR抗原检测,还涉及该试剂盒在检测ER、PR抗原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癌症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些癌症较难早期发现,诊断时多为晚期。相应的,晚期癌症的5年存活率显著低于早期患者,早发现早诊断精准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常有***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高表达。当其高表达时,内分泌治疗有效率高。因此,及时检测ER、PR,可根据结果合理地选择内分泌治疗并判断患者的预后。
以乳腺癌为例,它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发病数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23%,死亡人数占14%,位居女性肿瘤发生首位(JemalA,et al.CA Cancer J Clin,2011)。乳腺癌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其主要死亡原因为复发和转移。目前,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临床实践(Olivotto IA,et al.J ClinOncol,2004)表明:当***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均为阳性时,内分泌治疗药物三苯氧胺(Tamoxiefen,TAM)治疗有效率为60%~75%;而两者之一为阳性时(ER+PR-或ER-PR+)有效率下降至35%~50%。表明ER、PR表达与内分泌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其检测结果将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样的,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检测也是其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和激素治疗检测的靶点。
目前肿瘤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影像学和血清学三种方法。病理学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组织取样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受限于取材部位,同时由于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单点组织取样不足以反应整体肿瘤状态,且难以重复取样动态监测。影像学方法在诊断肿瘤中作用较广泛,但是影像学一般存在辐射伤害。而且,影像学通常只反应肿瘤大小等信息,难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更重要的一点,影像学通常只能检测2mm以上的肿瘤组织,对于较小的肿瘤组织诊断敏感性较差,存在滞后性。血清学目前通常用于辅助判断癌症治疗疗效等信息,取样较为方便,但是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且与病理生理相关性差。同样的,在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肿瘤患者,特别是发生转移的患者,目前通常只依据原发灶的信息来判断治疗方案,忽略了对转移灶甚至微转移灶的检测与治疗。治疗过程中,目前主要通过影像学或血清学来判断治疗疗效,在疗效判断的精准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
目前,主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PR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由于存在肿瘤异质性和微小转移灶不可见的原因,原位癌组织中ER、PR的检测并不能直接反映体液及转移灶中相关指标的表达。研究显示约有21%的乳腺癌患者,其转移灶中ER、PR的表达与原发灶不同(MacFarlane R,et al.J ClinOncol,2008)。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对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患者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ER、PR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用于预测患者对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作用,为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以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为主的体液肿瘤细胞的检测可为上述局限性提供一些解决方案。CTC是指在肿瘤形成或进展过程中从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CTC的检出提示体内原发灶或转移灶的存在,或癌前病变细胞的存在,是转移病灶形成的“种子”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的直接证据。近年来不断有证据显示: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甚至是影像学可见病灶形成之前肿瘤就播散入血了,这种播散可能存在于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所以,对CTC进行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肿瘤、辅助诊断或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同时,对CTC进行动态检测可了解患者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及早发现耐药信号。体液性有核细胞指生物体液内含有的有核细胞,也包括这些细胞在病理情况下的渗出或漏出,如血液、炎性渗出液中的各种白细胞;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是指体液内出现的非正常的稀有有核细胞,包含CTC、循环肿瘤干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SC),以及胸/腹腔积液、灌洗液、心包积液、脑脊液、尿液、引流液、痰液、***液、***、骨髓、脐带血、羊水等来源的肿瘤细胞,以及血中的胎儿细胞。对非体液性稀有有核这些细胞进行检测,可为患者诊断、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发明目的:
本发明中的试剂盒可检测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患者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ER、PR的表达水平,对患者的用药提供参考性的意见。通过针对ER、PR的特异性抗体来对患者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进行分型,通过ER、PR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对患者的用药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目前肿瘤患者的ER、PR检测,是在组织上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某些转移灶在很小的时候不易发现,而且存在有创、不能反复取样本进行检测、不能动态监测、单个组织样本不足以反映整体肿瘤负荷的缺点。本发明中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患者的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ER、PR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可以更精准的反映患者的疾病负荷。并且可以反复取材、动态监测病情,从而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依据。
Aktas B等(Aktas B.BMC Cancer,2016)等检测了96例乳腺癌患者CTC的EpCAM、ER、PR等分子的表达,发现原发灶与CTC中ER、PR表达的一致率为39%(p=0.51)和44%(p=0.62),转移灶与CTC中ER、PR表达的一致率为43%(p=0.16)和46%(p=0.6)。该研究用反转录PCR对ER、PR进行检测,RNA容易降解,而且无法识别单细胞中ER、PR的表达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人ER、PR抗原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现有技术尚无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同时检测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ER、PR表达的报道。
本发明所述方法,检测原理如下:
首先采用已知的方法富集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其中所述富集方法可以采用中国专利200810097889.4、201310057307.0、2015104411229中描述的方法。然后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采用已知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检测富集的细胞中目的蛋白的表达。本试剂盒通过对靶标细胞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进行荧光标记,通过筛选目的蛋白阳性、CD45阴性的细胞,从而对血液中特定蛋白阳性的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进行判读和计数。在此基础上,将靶蛋白阳性、CD45阴性的候选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按照目的蛋白荧光强度将其表达按照高、中、低表达进行分类。
但将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ER、PR表达在实践中遇到诸多困难,包括:细胞容易从玻片脱落、荧光较弱、非特异染色、基质背景高等。
本发明经过多次筛选研究,最终得到一种适合的方法,解决了上述困难,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意外的发现,本发明的检测结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检测精度和准确率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稀有有核细胞的富集
取血液和其他体液样品,对其中的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可进行富集,其中所述富集,方法可选用任何一种稀有有核细胞的分离富集方法,选自:红细胞去除、阴性富集、阳性富集、密度梯度分离法、膜过滤法、微流控法、流式细胞技术等;也可以不经富集将血标本涂于多张载玻片。
其中所述稀有有核细胞:是一种非正常生理状态下出现的稀有有核细胞,通常使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磁珠阳性分选方法富集得到,优选的使用阴性富集方法得到,本发明最佳方法如下:
使用去除血浆、红细胞、白细胞的阴性富集方法获得各种亚型的异常细胞;使用室温或类似条件使玻片自然干燥;使用固定剂固定细胞及抗原。
富集后的样本采用固定液固定,所述固定液选自:乙醇、甲醇、***、丙酮、冰醋酸、甲醛、多聚甲醛、戊二醛、丙烯醛、苦味酸、PLP液(过碘酸盐-赖氨酸-多聚甲醛固定液)、ECD-G液(碳二亚酰胺-戊二醛)等。在后续检测步骤中也可以采用这些试剂进行后固定。
2)将富集的稀有有核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2.1 CYP1洗载玻片3min×3次,每次100~150μL,确保覆盖满整个标本区;
2.2吸去载玻片上多余液体,加入CYPP作用5min。用CYP1同上洗片3min×1次;吸去多余液体,加200μl冰丙酮∶甲醇(7∶3)作用5min,CYP1洗片3min×3次,吸去多余水分;
2.3加100~150μl封闭液室温封闭20~30min。吸去多余封闭液,加100~150μl稀释好的ER抗体、PR抗体和CD45抗体,室温湿盒内避光孵育1~2h;(CD45抗体也可在2.5加入)。
2.4避光,取CYP2100~150μL/片洗片3min×3次,吸去多余水分;
2.5加100~150μL稀释好的荧光二抗,湿盒内避光孵育(37℃,25~30min或室温30~60min)。CYP2洗3min×4次,吸去多余水分。
2.6复染:取10μL DAPI染液,加至标本区。
2.7盖上盖玻片,并吸去周边液体。镜下观察或置于2~8℃或-20℃环境下避光保存。
3)对样本进行镜检观察
将样本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扫描整个标本区。若发现片状或者圈状信号时,切换至高倍镜下进一步鉴定。记录每个阳性细胞的坐标,并且40×物镜分别在不同通道下拍照。必要时可使用油镜观察。
4)结果判断
阳性细胞:目的蛋白荧光信号阳性且无血源性白细胞表面抗原荧光信号的有核细胞,记为一个阳性细胞。
阴性细胞:细胞有血源性白细胞表面抗原荧光信号,不论目的蛋白是否有荧光均记为阴性。
以上步骤中,需要使用到荧光素,其可以直接标记在抗体上或者通过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进行检测;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具有不同的发射光谱,优选绿色荧光(如AlexaFluor 488)、橘色荧光(如Alexa Fluor 555)、红色(如Alexa Fluor 594)或深红色荧光(如Alexa Fluor 647)的组合;标记抗体的荧光素不限于Alexa Fluor系列荧光素,同样可以采用Dylight、华青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nate,FITC)、生物素(biotin)、量子点、Texas Red、藻红蛋白(PE)、藻蓝蛋白(APC)、罗丹明(rhodamine)等系列的荧光素标记抗体,或者不同系列的荧光素标记抗体联用。
CD45抗体是针对白细胞通用抗原的抗体,用于排除血源性细胞,也可以选自以下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CD3、CD11b、CD14、CD16、CD19、CD34、CD35、CD36、CD38、CD41、CD58、CD61、CD66b、CD235a;在组织或者细胞系上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可以省略CD45抗体。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包含手工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联用,步骤为以下任一种:(i):先用免疫荧光检测再进行荧光原位杂交;(ii):先用荧光原位杂交再进行免疫荧光检测;(iii):同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
本检测过程使用的缓冲液CYP1、CYP2、CYPP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和蛋白保护剂,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采用0~10%的Triton X-100、saponin、Tween、NP-40、SDS、聚乙二醇;蛋白保护剂可采用0~10%的BSA、海藻糖(Trehalose)、蔗糖。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本检测过程使用的封闭液也可以选用:动物血清、0.5%~10%BSA、Fc受体抗体。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本检测过程可使用修复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包含酶消化修复、EDTA修复、高压修复、微波修复等。
本检测过程使用的核染料不限于DAPI,同样可以采用Hoechst、碘化丙啶等。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免疫荧光检测中特异抗体与细胞的孵育过程可分为液体染色和固体染色。液体染色是将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在悬液中进行细胞透化、抗体孵育等操作,然后将细胞转移至载玻片固定、封片;而固体染色是先将细胞转移至载玻片固定,再进行细胞透化、抗体孵育等操作。
本发明为进行上述免疫荧光检测,设计了一种便于操作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包括了上述免疫荧光检测步骤中的主要试剂,如以下试剂:
缓冲液CYP1、CYP2、CYPP、封闭液,检测ER、PR的特异性抗体至少一种以及相应的荧光二抗,荧光标记的CD45抗体,抗体稀释液,细胞核染色液,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对照细胞可以包含或者不包含在试剂盒中。
本发明所述试剂盒优选以下组分:
以下对本发明试剂进行名称术语的解释:
本试剂盒中ER抗体针对的ER序列属于已知序列,公布在Green S,et al.Nature,1986,320(6058):134-9.文献中名称为oestrogen receptor(ER)本试剂盒中PR抗体针对的PR序列属于已知序列,公布在Kastner P,et al.EMBO J,1990,9(5):1603-14.文献中名称为human progesterone receptor(hPR)。
本发明的核心技术在于步骤2)将富集的稀有有核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其中的涂片方法是本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筛选获得的,有关条件的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2.2中,吸去载玻片上多余液体,加入CYPP作用5min,加100~150μl封闭液室温封闭20~30min;
筛选过程如下:测试不同类型和不同浓度梯度的穿透试剂,不同的后固定试剂、封闭时间最终筛选到适合的反应条件。
步骤2.3中,加100~150μl稀释好的ER、PR抗体和CD45抗体,室温湿盒内避光孵育1~2h;
筛选过程如下:测试不同抗体浓度、孵育温度、孵育时间、洗片液,最终筛选到适合的反应条件。
步骤2.5中加100~150μL稀释好的荧光二抗,湿盒内避光孵育(37℃,25~30min或室温30~60min)。
筛选过程如下:测试不同抗体浓度、孵育温度、孵育时间、洗片液,最终筛选到适合的反应条件。
经过上述筛选,得到本发明的涂片条件和方法,所得结果检测精度和准确率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血液、胸/腹腔积液、灌洗液、心包积液、脑脊液、尿液、细胞系、引流液、痰液等中的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也可应用于细胞片如涂片/爬片、组织的免疫荧光检测等。
本发明的试剂盒,可以适用于多种癌症细胞。癌症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肺癌、子宫内膜癌、***癌、睾丸癌、脑癌、皮肤癌、直肠癌、肉瘤、气管癌、头颈癌、胰腺癌、肝癌、卵巢癌、淋巴癌、***、外阴癌、黑素瘤、间皮瘤、肾癌、膀胱癌、甲状腺癌、骨癌、癌、肉瘤和软组织癌。
以下通过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根据肿瘤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来指导用药相比,本发明的检测结果可以对用药进行实时指导,不仅能够反映整体肿瘤(包括原位癌和可能存在的不可见的微小转移灶)负荷,同样可以反映体液中易发生转移的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ER、PR的表达情况,从而更精准的用于用药指导。
与现有技术对肿瘤组织中ER、PR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相比,对体液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ER、PR细胞进行计数和表达量的区分,能够更精准的反映ER、PR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和指导用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同一个细胞上对ER、PR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研究所采用的样本是各种体液来源的细胞,在取材上比基于肿瘤组织的检测技术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在肿瘤组织中检测蛋白表达相比,采用免疫荧光对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中ER、PR的表达水平加以检测可以对这些细胞进行表型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同一样品的5种荧光显示图,分别为靶蛋白ER、PR、白细胞通用抗原CD45、细胞核染料DAPI、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材料:阴性富集的血液样本涂片、对照细胞可用RT-474细胞涂片。实验步骤:
1.抽取3.5ml外周血于ACD(柠檬酸钠)抗凝管中。用的人外周血白细胞去除试剂盒阴性富集肿瘤细胞,并固定于载玻片;
2.CYP1洗载玻片3min×3次,每次100~150μL,确保覆盖满整个标本区;
3.吸去载玻片上多余液体,加入CYPP作用5min,CYP1同上洗片3min×1次;吸去多余液体,加200μl冰丙酮∶甲醇(7∶3)作用5min,CYP1洗片3min×3次,吸去多余水分;;
4.加100~150μl封闭液室温封闭25~30min。吸去多余封闭液,加100μl稀释好的ER抗体、PR抗体和CD45抗体,室温湿盒内避光孵育1.5~2h;
5.避光,取CYP2 100~150μL/片洗片3min×3次,吸去多余水分;
6.加100μl稀释好的二抗,湿盒内避光孵育(37℃,25~30min)。CYP2洗3min×4次,吸去多余水分。
7.复染:将DAPI管瞬时离心后,液面处取10μL DAPI染液,加至标本区。
8.盖片:盖上盖玻片,镜下观察。将ER和/或PR表达阳性、CD45抗体阴性的细胞视为阳性细胞(图1),并记录阳性细胞的数量。
结果说明:
实施例2
材料:适量抗凝血液1管,采用膜过滤方法富集后对其进行蛋白检测实验步骤:
1.抽取适量外周血放入含有抗凝剂采血管中,轻微震荡混匀。
2.将混悬液加入膜过滤分离肿瘤细胞技术装置中,缓慢通过滤器和滤膜。
3.待过滤完毕后,继续在膜过滤装置中加入50ml 0.01M PBS,将管壁周围附着的细胞混悬液冲入膜过滤装置内,让其通过滤器和滤膜;
4.固定滤膜上的细胞;
5.同实施例1操作检测蛋白。
实施例3
材料:适量抗凝血液1管,采用微流控方法富集后对其进行蛋白检测实验步骤:
1.抽取的适量血液采用各种原理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富集。
2.富集后样本进行蛋白免疫荧光检测。
实施例4
材料:冰冻组织切片
实验步骤:
1.由冰冻切片机中取出载有切片的载玻片,放入湿盒中。
2.待载玻片达到室温且未干时,加CYP1于切片上洗载玻片3~5次;
3.吸去多余液体,加CYPP孵育,CYP1洗片;
4.吸去多余液体,加封闭液室温封闭;
5.吸去多余封闭液,加稀释好的ER、PR抗体,室温避光孵育适当时间;
6.避光,CYP2洗片,吸去多余水分;
7.加稀释好的二抗,避光孵育适当时间。
8.CYP2洗片,吸去多余水分。
9.加10μl DAPI,封片镜检。根据细胞形态和ER、PR表达判断是否为阳性细胞。

Claims (10)

1.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稀有有核细胞的富集
取血液和其他体液样品,对其中的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进行富集,其中所述富集,方法可选用任何一种稀有有核细胞的分离富集方法,选自:红细胞去除、阴性富集、阳性富集、密度梯度分离法、膜过滤法、微流控法、流式细胞技术等;也可以不经富集将血标本涂于多张载玻片,
富集后的样本采用固定液固定,所述固定液选自:乙醇、甲醇、***、丙酮、冰醋酸、甲醛、多聚甲醛、戊二醛、丙烯醛、苦味酸、PLP液、ECD-G液,
2)将富集的稀有有核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2.1)CYP1洗载玻片3min×3次,每次100~150μL,确保覆盖满整个标本区;
2.2)吸去载玻片上多余液体,加入CYPP作用5min,用CYP1同上洗片3min×1次;吸去多余液体,加200μl冰丙酮:甲醇(7:3)作用5min,CYP1洗片3min×3次,吸去多余水分;
2.3)加100~150μl封闭液室温封闭20~30min,吸去多余封闭液,加100~150μl稀释好的ER抗体、PR抗体和CD45抗体,室温湿盒内避光孵育1~2h;
2.4)避光,取CYP2 100~150μL/片洗片3min×3次,吸去多余水分;
2.5)加100~150μL稀释好的荧光二抗,湿盒内避光孵育,CYP2洗3min×4次,吸去多余水分,
2.6)复染:取10μL DAPI染液,加至标本区,
2.7)盖上盖玻片,并吸去周边液体,镜下观察或置于2~8℃或-20℃环境下避光保存,
3)对样本进行镜检观察
将样本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扫描整个标本区,若发现片状或者圈状信号时,切换至高倍镜下进一步鉴定,记录每个阳性细胞的坐标,并且40×物镜分别在不同通道下拍照,必要时可使用油镜观察,
4)结果判断
阳性细胞:目的蛋白荧光信号阳性且无血源性白细胞表面抗原荧光信号的有核细胞,记为一个阳性细胞,
阴性细胞:细胞有血源性白细胞表面抗原荧光信号,不论目的蛋白是否有荧光均记为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荧光素,所述荧光素优先使用绿色荧光、橘色荧光、红色或深红色荧光的组合,选自:Alexa Fluor、Dylight、华青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生物素、量子点、Texas Red、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罗丹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过程中使用的CD45抗体是针对白细胞通用抗原的抗体,用于排除血源性细胞,也可以选自以下抗体:CD3、CD11b、CD14、CD16、CD19、CD34、CD35、CD36、CD38、CD41、CD58、CD61、CD66b、CD235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可以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联用,步骤为以下任一种:(i):先用免疫荧光检测再进行荧光原位杂交;(ii):先用荧光原位杂交再进行免疫荧光检测;(iii):同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过程使用的缓冲液CYP1、CYP2、CYPP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和蛋白保护剂,表面活性剂选自:0~10%的Triton X-100、saponin、Tween、NP-40、SDS、聚乙二醇;蛋白保护剂选自:0~10%的BSA、海藻糖、蔗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过程使用的封闭液选自:动物血清、0.5%~10%BSA、Fc受体抗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过程使用的修复方法选自:酶消化修复、EDTA修复、高压修复、微波修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过程使用的核染料选自DAPI,Hoechst、碘化丙啶。
9.一种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包括了权利要求1检测方法步骤中的主要试剂:缓冲液CYP1、CYP2、CYPP、封闭液,检测ER、PR的特异性抗体至少一种以及相应的荧光二抗,荧光标记的CD45抗体,抗体稀释液,细胞核染色液,任选的所涉及的对照细胞包含或者不包含在试剂盒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试剂盒,含有以下组分:
CN201810908309.9A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Pending CN108776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8309.9A CN108776230A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8309.9A CN108776230A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6230A true CN108776230A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2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8309.9A Pending CN108776230A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623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043A (zh) * 2008-05-20 2009-11-25 林平 从生物体液样本中富集与检测稀有细胞的整合方法
CN104007257A (zh) * 2013-02-24 2014-08-27 北京莱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的方法和试剂盒
WO2015127008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Epic Sciences, Inc. Methods for analyzing rare circulating cells
CN105510600A (zh) * 2016-01-28 2016-04-20 山东省药物研究院 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er基因的检测方法
CN105785005A (zh) * 2016-04-13 2016-07-20 杭州华得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6198984A (zh) * 2016-08-22 2016-12-07 上海立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pdl1基因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043A (zh) * 2008-05-20 2009-11-25 林平 从生物体液样本中富集与检测稀有细胞的整合方法
CN104007257A (zh) * 2013-02-24 2014-08-27 北京莱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的方法和试剂盒
WO2015127008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Epic Sciences, Inc. Methods for analyzing rare circulating cells
CN105510600A (zh) * 2016-01-28 2016-04-20 山东省药物研究院 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er基因的检测方法
CN105785005A (zh) * 2016-04-13 2016-07-20 杭州华得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6198984A (zh) * 2016-08-22 2016-12-07 上海立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pdl1基因的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OSA NADAL,ET AL: "Biomarkers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ur cell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REAST CANCER RESEARCH》 *
王伟清 等: "《免疫学技术》", 31 August 2014 *
谢颖颖 等: "不同的固定及渗透方法对小鼠***免疫荧光染色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7978A (zh) 一种检测循环肿瘤细胞her2、er、pr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4007257B (zh) 一种检测非体液性稀有有核细胞的方法和试剂盒
CN110632292A (zh) 一种检测pd-l1和cd8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方法
US20110195413A1 (en) Integrated Method for Enriching and Detecting Rare Cells from Biological Body Fluid Sample
CN107202888B (zh) 一种用于宫颈液基细胞的p16INK4a免疫标记显色试剂盒
CN109187977A (zh) 一种检测her2抗原不同位点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CN104094116A (zh) 在哺乳动物个体中检测5t4阳性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和诊断5t4阳性癌症的方法
CN108179134B (zh) 基于EpCAM/PSMA双抗体功能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02296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及判读方法
CN103792364A (zh) 用于检测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ror1蛋白的试剂及其应用
CN109457032B (zh) 甲状腺癌分子诊断试剂盒
CN106771185A (zh) 一种鼻咽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
CN109856388A (zh) 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方法及捕获试剂盒
CN109239030A (zh) 一种检测循环肿瘤细胞her2不同位点和er、pr的试剂盒及应用
Cozzolino et al. CD15, CD30, and PAX5 evaluation in Hodgkin's lymphoma on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samples
CN101446591A (zh) P16INK4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
CN108982874A (zh) 一种检测人***癌抗原psa、ar-v7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CN104990905B (zh) 一种基于固相酶联免疫荧光斑点的肝癌转移诊断试剂盒
CN109187976A (zh) 雄激素受体剪接突变体ar-v7的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CN106480188B (zh) 转移性***癌早期预测的分子探针、试剂盒及该分子探针的应用
CN108776230A (zh) 一种检测er、pr抗原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JP2012506048A (ja) マウスにおける循環乳癌細胞の連続的変化を監視するための前臨床方法
CN110527726A (zh) 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检测及分期判断的外泌体检测装置及应用
CN108957015A (zh) 一种检测人***癌抗原psma、ar-v7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应用
Gao et al.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of urinary exfoliated tumor cells tests in bladder cancer with a promising microfluidic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