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50691B -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50691B
CN108550691B CN201810341705.8A CN201810341705A CN108550691B CN 108550691 B CN108550691 B CN 108550691B CN 201810341705 A CN201810341705 A CN 201810341705A CN 108550691 B CN108550691 B CN 108550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bsorption peak
wave number
substrate
polyi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17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50691A (zh
Inventor
陈显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Zhuo M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Zhuo M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Zhuo M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Zhuo M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417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50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50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0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50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0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柔性强介电薄膜,包括衬底、位于衬底表面的过渡层和位于过渡层表面的强介电薄膜层,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本发明采用聚酰亚胺作为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使得本发明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弯曲度高,不易折损,适用于穿戴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介电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锆钛酸铅(PZT)是PbZrO3和PbTiO3的混合体,是一种强介电材料,有着优异的压电特性和介电特性,并且随着PZT中Zr/Ti比的变化,其特性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电容器等电子器件中,并逐渐从独立的个体材料向可集成化的薄膜材料转变。
近些年,随着穿戴设备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柔性化材料的应用优势,很多研究机投入巨大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改进原材料构成、制作工艺来将PZT薄膜的成膜温度降低到500℃以下,但是,直接在有机衬底上制备PZT等无机薄膜材料会面临着有机衬底的高温分解,收缩变形等问题。
目前,PZT薄膜的柔性化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采用耐热的金属薄片作为衬底;(2)以硬质硅(Si)为衬底,并在硅衬底上设置牺牲层,然后在牺牲层形成PZT薄膜,再通过各种手段使PZT薄膜与硅衬底分离,并将PZT薄膜转移固定到树脂材料上,达到柔性化的目的。
但是,金属薄片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弯曲性,但是其硬度高,一旦发生弯折,不容易再恢复回原来的状态,可操作性差,不适合用于穿戴设备。其次,金属薄片的热膨胀系数大,从室温加热到几百度高温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难以在其上面形成大面积的均匀性薄膜。采用Si衬底制备出PZT薄膜后再剥离的方法,则因为工艺复杂,可制备面积受限,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可弯曲,不易折损,并且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
位于衬底表面的过渡层;
位于过渡层表面的强介电薄膜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渡层包括无机绝缘层和/或无机导电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渡层由Si、N、Al、O、Ti、Sr、Zr、Hf、Au、Pt、Ni、Ir、Pd、La和R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强介电薄膜层由Pb、Zr、Ti、O、Ba、Sr、Hf、Bi、Fe、Sn、Mn、Ca、Co、B、Nb、La和Ru中的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
选取聚酰亚胺为衬底,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和/或1060-11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并且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过渡层;
在所述过渡层表面形成强介电薄膜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过渡层表面形成强介电薄膜层,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旋涂工艺在过渡层上形成一层前述涂层;
(2)对所述前述涂层进行80-410℃加热,使所述前述涂层形成非晶态固体层;
(3)对所述非晶态固体层进行410-510℃加热2-60分钟,使所述非晶态固体层变成结晶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结晶层的厚度为20-150n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重复步骤(1)、(2)和(3),使得结晶层的厚度在300-2000nm之间。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聚酰亚胺作为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使得本发明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弯曲度高,不易折损,适用于穿戴设备。
2、本发明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在制膜工艺的热处理过程中,衬底不易发生变形,变形量小,可大面积生产,均匀性好。
3、本发明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由于直接在有机衬底上制备强介电薄膜,工艺过程简单,与Si基板上制备后再剥离的工艺相比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柔性强介电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衬底的FT-IR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柔性强介电薄膜的P-E回滞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包括衬底1、位于衬底1表面的过渡层2和位于过渡层2表面的强介电薄膜层3,其中,所述衬底1的材质为聚酰亚胺。
需要说明的是,在强介电薄膜层3的表面设有电极4。
优选的,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
优选的,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的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830cm-1范围内的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优选的,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的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100-1130cm-1范围内的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作为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23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100cm-1上具有第三吸收峰,在波数为1120cm-1上具有第四吸收峰,且第三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四吸收峰的透光率。
作为本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7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30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060cm-1上具有第三吸收峰,在波数为1090cm-1上具有第四吸收峰,且第三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四吸收峰的透光率。
作为本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20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37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120cm-1上具有第三吸收峰,在波数为1140cm-1上具有第四吸收峰,且第三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四吸收峰的透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吸收峰还可以处于其他波数上,只要其中两个吸收峰处于810-830cm-1范围内,另两个吸收峰处于1060-1140cm-1范围即可,其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举实施例。
本发明的衬底1的厚度对于柔性强介电薄膜的性能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述衬底1的厚度优选为10-100微米。更佳的,本发明衬底1的厚度为40微米。当衬底1的厚度小于10微米时,其厚度过薄,不容易操作,不利于在其上面形成均一的强介电薄膜;当衬底1的厚度大于100微米时,其厚度过厚,不仅增加成本,且降低衬底1的可弯曲度。
采用Nicolet6700光谱仪用全反射方式对本发明的衬底1进行测量,得到的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衬底1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23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100cm-1上具有第三吸收峰,在波数为1120cm-1上具有第四吸收峰,且第三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四吸收峰的透光率。具体的,根据聚酰亚胺材料的特性,其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cm-1和1100cm-1附近的吸收峰对应于聚酰亚胺材料中的C=O和C-N键的结合状态。在聚酰亚胺内部结晶性较好的情况下,在波数为800cm-1和1100cm-1附近的吸收峰会发生***,因此分别会产生两个吸收峰。因此,采用具有图1所示FT-IR图谱的聚酰亚胺作为本发明的衬底1,使得本发明的衬底1在高温环境下更稳定,不仅可弯曲,还不易折损,适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且可形成大面积的柔性强介电薄膜,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其中,所述过渡层2作为衬底1与强介电薄膜层3之间的连接,其作用是为了使强介电薄膜层3更好地在衬底1上形成,减少两者之间的应力。具体的,所述过渡层2包括无机绝缘层21和/或无机导电层22。即,所述过渡层2包括设于衬底1表面的无机绝缘层21,或,过渡层2包括设于衬底1表面的无机导电层22,或,过渡层2包括依次设于衬底1表面的无机绝缘层21和无机导电层22。所述无机绝缘层21由SiO2、SixNy、AlxOy、AlxNy、TixOy、SrxOy、ZrxOy和HfxOy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所述无机导电层22由Au、Pt、Ni、Zr、Ti、Ir、Pd、La、Sr、和R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制成。
作为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无机绝缘层21由SiO2制成,所述无机绝缘层21由Ti和Pt制成。具体的,首先在衬底1表面形成一层SiO2层,然后在SiO2层表面形成一层Ti层,接着在Ti层表面形成一层Pt层。
本发明的过渡层2的厚度对于柔性强介电薄膜的性能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优选的,SiO2层的厚度为100-400nm,Ti层的厚度为10-80nm,Pt层的厚度为100-200nm。更佳的,SiO2层的厚度为300nm,Ti层的厚度为50nm,Pt层的厚度为150nm。过渡层2的厚度小210nm时,不能减少彻底和强介电薄膜之间的应力,当过渡层2的厚度大于680nm时,会影响柔性强介电薄膜的电性。
具体的,所述强介电薄膜层3位于所述过渡层2的表面,所述强介电薄膜层3作为柔性强介电薄膜的核心,其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述强介电薄膜由Pb、Zr、Ti、O、Ba、Sr、Hf、Bi、Fe、Sn、Mn、Ca、Co、B、Nb、La和Ru中的两种以上元素制成。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
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过渡层;
在所述过渡层表面形成强介电薄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过渡层表面形成强介电薄膜层,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旋涂工艺在过渡层上形成一层前述涂层;
(2)对所述前述涂层进行80-410℃加热,使所述前述涂层形成非晶态固体层;
(3)对所述非晶态固体层进行410-510℃加热2-60分钟,使所述非晶态固体层变成结晶层。
需要说明的是,当加热温度低于410℃,需要60分钟以上的长时间加热,制膜效率低;而采用510℃以上的温度加热,则会导致聚酰亚胺膜的热分解,导致薄膜的损坏。
优选的,对所述前述涂层进行100-400℃加热,使所述前述涂层形成非晶态固体层;对所述非晶态固体层进行450-500℃加热5-50分钟,使所述非晶态固体层变成结晶层。
其中,上述步骤S3中的结晶层的厚度为20-150nm。
为了提高强介电薄膜的电性,重复步骤步骤(1)、(2)和(3),使得结晶层的厚度在300-2000nm之间。作为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结晶层的厚度优选为1000nm。
为了减少高温的加热次数,可在固化加热处理后,重复旋涂、固化加热的过程1-5次,然后再进行结晶化处理。即,在完成了步骤(1)和(2)之后,重复步骤(1)和(2)1-5次,然后进行步骤(3)。
作为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在过渡层表面形成强介电薄膜层,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旋涂工艺将前述溶液涂在过渡层上形成一层前述涂层;
(2)对所述前述涂层进200℃加热,使所述前述涂层形成非晶态固体层;
(3)重复步骤(1)和(2)3次;
(4)对所述非晶态固体层进行450℃加热50分钟,使所述非晶态固体层变成结晶层。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磁控工艺在所述过渡层表面形成强介电薄膜层。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所述过渡层。其中,所述过渡层包括无机绝缘层和/或无机导电层。即,所述过渡层2包括设于衬底1表面的无机绝缘层21,或,过渡层2包括设于衬底1表面的无机导电层22,或,过渡层2包括依次设于衬底1表面的无机绝缘层21和无机导电层22。所述无机绝缘层由SiO2、SixNy、AlxOy、AlxNy、TixOy、SrxOy、ZrxOy和HfxOy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所述无机导电层由Zr、Ti、Ir、Pd、LaNiO3和SrRuO3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
作为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衬底依次形成SiO2层、Ti层和Pt层。优选的,SiO2层的厚度为200-400nm,Ti层的厚度为30-80nm,Pt层的厚度为100-200nm。更佳的,SiO2层的厚度为300nm,Ti层的厚度为50nm,Pt层的厚度为150n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强介电薄膜层表面形成电极。具体的,采用蒸镀工艺在所述强介电薄膜的表面形成电极。所述电极由导电金属制成。优选的,所述电极由Pt制成。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聚酰亚胺作为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使得本发明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弯曲度高,不易折损,适用于穿戴设备。
2、本发明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在制膜工艺的热处理过程中,衬底不易发生变形,变形量小,可大面积生产,均匀性好。
3、本发明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由于直接在有机衬底上制备强介电薄膜,工艺过程简单,与Si基板上制备后再剥离的工艺相比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23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在波数为1100cm-1上具有第三吸收峰,在波数为1120cm-1上具有第四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第三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四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衬底的厚度为50微米;
位于衬底表面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包括依次设于衬底表面SiO2层、Ti层和Pt层,其中,SiO2层的厚度为300nm,Ti层的厚度为50nm,Pt层的厚度为150nm;
位于过渡层表面的强介电薄膜层,所述强介电薄膜由PbZrO3和PbTiO3制成,其中,Zr/Ti=52/48;
位于强介电薄膜层表面的电极,所述电极由Pt制成。
相应地,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衬底,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23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在波数为1100cm-1上具有第三吸收峰,在波数为1120cm-1上具有第四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第三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四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衬底的厚度为50微米;
S2、在衬底表面形成上述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包括依次设于衬底表面SiO2层、Ti层和Pt层,其中,SiO2层的厚度为300nm,Ti层的厚度为50nm,Pt层的厚度为150nm;
S3、采用旋涂工艺在过渡层上形成上述前述涂层,所述前述涂层包括PbZrO3和PbTiO3,其中,Zr/Ti=52/48;
S4、对所述前述涂层进行从80到350℃的升温加热,使所述前述涂层形成非晶态固体层;
S5、对所述非晶态固体层进行470℃加热10分钟,使所述非晶态固体层变成结晶层,结晶层的厚度为50nm;
重复步骤S3、S4和S5 6次,形成厚度为300nm的强介电薄膜层;
在强介电薄膜层上形成电极。
实施例2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23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在波数为1100cm-1上具有第三吸收峰,在波数为1120cm-1上具有第四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第三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四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衬底的厚度为30微米;
位于衬底表面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包括设于衬底表面Al2O3层,其中,Al2O3层的厚度为100nm;
位于过渡层表面的强介电薄膜层,所述强介电薄膜由PbZrO3和PbTiO3制成,其中,Zr/Ti=52/48;
位于强介电薄膜层表面的电极,所述电极由Pt制成。
相应地,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衬底,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23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在波数为1100cm-1上具有第三吸收峰,在波数为1120cm-1上具有第四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第三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四吸收峰的透光率,所述衬底的厚度为30微米;
S2、在衬底表面形成上述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包括设于衬底表面Al2O3层,其中,Al2O3层的厚度为100nm;
S3、采用旋涂工艺在过渡层上形成上述前述涂层,所述前述涂层包括PbZrO3和PbTiO3,其中,Zr/Ti=52/48;
S4、对所述前述涂层进行从100到410℃的升温加热,使所述前述涂层形成非晶态固体层;
S5、对所述非晶态固体层进行510℃加热2分钟,使所述非晶态固体层变成结晶层,结晶层的厚度为100nm;
重复步骤S3、S4和S5 4次,形成厚度为400nm的强介电薄膜层;
在强介电薄膜层上形成电极。
参见图3,图3是实施1的柔性强介电薄膜的P-E回滞曲线图,从图中可知看,本发明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具有良好的压电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的步骤S5中,如果用410℃加热,则加热时间需要60分钟。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或者,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位于衬底表面的过渡层;
位于过渡层表面的强介电薄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83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100-113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包括无机绝缘层和/或无机导电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由Si、N、Al、O、Ti、Sr、Zr、Hf、Au、Pt、Ni、Ir、Pd、La和R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强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强介电薄膜层由Pb、Zr、Ti、O、Ba、Sr、Hf、Bi、Fe、Sn、Mn、Ca、Co、B、Nb、La和Ru中的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7.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取聚酰亚胺为衬底,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或者,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过渡层;
在所述过渡层表面形成强介电薄膜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过渡层表面形成强介电薄膜层,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旋涂工艺在过渡层上形成一层前述涂层;
(2)对前述涂层进行80-410℃加热,使前述涂层形成非晶态固体层;
(3)对非晶态固体层进行410-510℃加热2-60分钟,使非晶态固体层变成结晶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层的厚度为20-150n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强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步骤(1)、(2)和(3),使得结晶层的厚度在300-2000nm之间。
CN201810341705.8A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8550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1705.8A CN108550691B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1705.8A CN108550691B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0691A CN108550691A (zh) 2018-09-18
CN108550691B true CN108550691B (zh) 2021-09-14

Family

ID=63515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1705.8A Active CN108550691B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5069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7645A (ja) * 2000-03-15 2001-09-28 Murata Mfg Co Ltd 強誘電体薄膜素子ならびにセンサ、および強誘電体薄膜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1615650A (zh) * 2008-06-23 2009-12-30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薄膜压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磁头折片组合及磁盘驱动单元
JP2010073722A (ja) * 2008-09-16 2010-04-02 Covalent Materials Corp 静電チャック
CN104813260A (zh) * 2012-09-04 2015-07-29 约阿内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印刷压电式压力传感箔
JP2016109856A (ja) * 2014-12-05 2016-06-20 Tdk株式会社 積層構造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7645A (ja) * 2000-03-15 2001-09-28 Murata Mfg Co Ltd 強誘電体薄膜素子ならびにセンサ、および強誘電体薄膜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1615650A (zh) * 2008-06-23 2009-12-30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薄膜压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磁头折片组合及磁盘驱动单元
JP2010073722A (ja) * 2008-09-16 2010-04-02 Covalent Materials Corp 静電チャック
CN104813260A (zh) * 2012-09-04 2015-07-29 约阿内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印刷压电式压力传感箔
JP2016109856A (ja) * 2014-12-05 2016-06-20 Tdk株式会社 積層構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0691A (zh) 2018-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25228A1 (en) Ultrasonic transducer using ferroelectric polymer
CN105655480A (zh) 一种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电路及制作方法
US20100255344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in film device and thin film device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EP1307930A2 (en) Microelectronic piezoelectric structure
JP7054926B2 (ja) 透明圧電デバイス及び同デバイス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17220666A (ja) 圧電性プレート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圧電性プレートの流体アセンブリ溶剤
JP5861278B2 (ja) 薄膜キャパシ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た薄膜キャパシタ
KR101473346B1 (ko) 압전 섬유 복합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115885B2 (en) Fluidic assembly process using piezoelectric plates
CN108550691B (zh) 一种柔性强介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TWI755445B (zh) 膜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US11417723B2 (en) Metal-insulator metal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KR100552382B1 (ko) 강유전체 단결정을 이용한 단결정성 막 제조
JP2012018944A (ja) 強誘電体膜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強誘電体素子
KR101704180B1 (ko) 아조벤젠 결합 pvdf필름을 이용하는 압전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1056140A (ja) 強誘電体メモリ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190890A (ja) 圧電膜を有する積層基板、圧電膜を有する素子および圧電膜を有する積層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1113614B1 (ko) 압전체 후막의 제조 방법
JPH04287968A (ja) 集積回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38169A (ja) 圧電素子の製造方法、誘電体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の製造方法
US8937426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larizing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iezoelectric film without metalized electrode and system having the same
WO2018039085A1 (en) Fluidic assembly process using piezoelectric plates
KR20110038210A (ko) 플렉서블 압전 소자 제조방법,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플렉서블 압전 소자
CN109036849B (zh) 无机柔性全透明钙钛矿氧化物压控变容管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121513A1 (fr) Dispositif piezoelectrique comprenant une matrice d'electr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