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0260B -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 Google Patents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0260B
CN108350260B CN201680063167.XA CN201680063167A CN108350260B CN 108350260 B CN108350260 B CN 108350260B CN 201680063167 A CN201680063167 A CN 201680063167A CN 108350260 B CN108350260 B CN 108350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toms
resin composition
group
resin
gener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31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0260A (zh
Inventor
加藤宣之
近藤光辉
白武宗宪
石原健太朗
广瀬晃司
池田慎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350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0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0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0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3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 C08G64/307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and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7Aldehydes; Ke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bound to another nitrogen atom
    • C08K5/23Azo-compounds
    • C08K5/235Diazo and polyazo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75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7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92Triaz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5Stabilisers against oxidation, heat, light, ozo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包含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的热塑性树脂,该树脂组合物含有紫外线吸收剂2,000ppm~40,000ppm,

Description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的紫外线吸收性和高的弯曲强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逐步普及,对于这些电子设备所搭载的光学透镜等的成型体,小型化和轻质化进展。通常情况下,作为光学用的透明材料,广泛使用由双酚A形成的聚碳酸酯树脂(BPA-PC)等热塑性树脂。但是,BPA-PC等聚碳酸酯树脂存在双折射大的问题。
为此,作为双折射小的树脂,开发了以双甲酚芴或双苯氧基乙醇芴等具有芴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原料单体的树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另外,作为高折射率、低双折射的材料,开发了以具有联二萘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原料单体的树脂(专利文献3)。
通常,为了阻隔紫外线,光学透镜单元中安装有紫外线阻隔层或紫外线阻隔滤片,或者对透镜施以涂敷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的加工(专利文献4~6)。
但是,在考虑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质化以及低成本化时,期望不安装紫外线阻隔层或紫外线阻隔滤片。另外,在透镜上涂敷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的方法存在使透镜的特性变差的趋势,并且,在成本方面不利于对通过注射成型大量生产的塑料透镜的加工。
相对于此,还存在树脂本身混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专利文献7)。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判明在树脂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时,存在所得到的成型体的强度降低的趋势。特别是随着电子设备的薄壁化,对于所搭载的光学透镜等部件,除了现有的光学特性以外,还需求具有高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和高的弯曲强度特性,需求能够兼顾这些性能的树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017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015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4/073496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8/12337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6-23868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048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5-2068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和高的弯曲强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该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配合具有特定结构的热塑性树脂和特定量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例如如下所示。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包含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的热塑性树脂,该树脂组合物含有紫外线吸收剂2,000ppm~40,000ppm。
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紫外线吸收剂2,000ppm~40,000ppm,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031
[式(1)中,R1~R4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和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
X1和X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2~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亚环烷基和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m1和m2分别独立地为1~5的整数。]
[2]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选自苯并***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和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3]如[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系紫外线吸收剂。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还包含选自来自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和来自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C)中的至少一个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032
[式(2)中,Y1和Y2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
n1和n2分别独立地为1~5的整数。]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041
[式(3)中,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和卤原子;
Z1和Z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6~10的亚环烷基和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
l1和l2分别独立地为0~5的整数;
Q选自单键或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042
这里,R8、R9、R14~R1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和苯基;
R10~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
Z′为3~11的整数;
R6和R7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如[4]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包含上述结构单元(B),
上述结构单元(A)与上述结构单元(B)的摩尔比为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20∶80~80∶20。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1)中的X1和X2均为亚乙基。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1)中的m1和m2均为1。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选自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和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
[9]如[4]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2)中的Y1和Y2均为亚乙基。
[10]如[4]或[9]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2)中的n1和n2均为1。
[11]如[9]或[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二萘。
[12]如[4]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3)中的l1和l2为0,
Q为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051
[这里,R8和R9如上述通式(3)中的定义]。
[13]如[1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为双酚A。
[14]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选自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和聚酯碳酸酯树脂。
[15]如[14]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
[16]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波长410nm的光线透过率为50%以下。
[17]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
[18]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还含有抗氧化剂和/或脱模剂。
[19]一种含有[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
[20]如[19]所述的成型体,其中,上述成型体为光学膜。
[21]如[19]所述的成型体,其中,上述成型体为光学透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具有高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和高的弯曲强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例示实施方式和例示物等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和例示物等限定,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实施。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包含来自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的热塑性树脂,该树脂组合物含有紫外线吸收剂2,000ppm~40,000ppm。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061
以上述通式(1)的化合物为原料的树脂表现出高折射率、低阿贝数、高透明性、适于注射成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双折射等物性,通过使用该树脂,能够得到实质上不存在光学变形的优异的光学透镜等光学部件。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将以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制得的树脂与特定量的紫外线吸收剂一起配合,能够维持成型体的弯曲强度,并且实现高的紫外线吸收性。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由于树脂本身混合有紫外线吸收剂,因此,能够通过注射成型大量生产,并且不需要另外设置紫外线吸收层,因此,生产率高且价格低廉。
<热塑性树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塑性树脂含有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作为热塑性树脂,优选聚酯树脂、聚酯碳酸酯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从耐热性和耐水解性优异考虑,优选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含有1种或组合含有2种以上。
折射率、阿贝数、双折射值等光学特性受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的影响大,因结构单元间的化学键是酯键还是碳酸酯键所造成的影响较小。另外,关于与紫外线吸收剂的相互作用,受构成树脂的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的影响大,因结构单元间的化学键(酯键、碳酸酯键)的差异所造成的与紫外线吸收剂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较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塑性树脂例如以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进行缩聚来制造。在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中,参与缩聚的官能团是醇性的羟基或酚性的羟基。通过使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和/或二羧酸或其衍生物发生缩聚反应,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通过碳酸酯键和/或酯键键合。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塑性树脂含有来自上述通式(1)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通式(1)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其中,为了使成型为光学透镜时的熔融流动性变得良好,优选R1~R4为氢原子的化合物。另外,为了使热塑性树脂的光学特性变得良好,也优选R1~R2为氢原子、R3~R4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优选苯基)的化合物。
通式(1)中,X1和X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亚环烷基或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其中,为了使热塑性树脂的流动性变得良好,优选碳原子数2~8的亚烷基。X1和X2的碳原子数越大,熔融粘度越低,韧性和成型性越高,因此,优选为碳原子数2以上的亚烷基的化合物。另一方面,碳原子数越大,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因此,考虑耐热性时,优选碳原子数3以下的亚烷基。从兼顾优异的成型容易性和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碳原子数为2~3,特别是从折射率、单体的制造和流通上也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X1和X2为碳原子数2的亚乙基。
通式(1)中,m1和m2分别独立地为1~5的整数。其中,从热稳定性和获得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m1和m2为1。
作为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叔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等。其中,优选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更优选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通过使用这样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原料,所得到的热塑性树脂具有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
优选上述结构单元(A)的比例相对于构成热塑性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为1~100mol%。更优选上述结构单元(A)的比例相对于构成热塑性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为30~100mol%,进一步优选为40~100mol%。
(其它的结构单元)
实施方式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含有来自通式(1)的化合物以外的其它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例如,热塑性树脂除了含有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以外,还含有选自来自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和来自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C)中的至少一个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091
在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中,参与缩聚的官能团是醇性的羟基。来自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有助于高折射率,并且比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更有助于阿贝数的降低。通过含有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具有降低树脂整体的双折射值、降低光学成型体的光学变形的效果。
优选上述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的合计比例相对于构成热塑性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为50mo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mol%以上,特别优选为90mol%以上,最优选为100mol%。结构单元(A)与结构单元(B)的摩尔比(A/B)优选为20/80~80/20,更优选为30/70~80/20,特别优选为40/60~80/20。
通式(2)中,Y1和Y2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其中,为了使树脂的流动性变得良好,优选Y1和Y2均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更优选均为亚乙基。
通式(2)中,n1和n2分别独立地为1~5的整数。其中,从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获得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n1和n2均为1。
作为通式(2)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2,2′-双(1-羟基甲氧基)-1,1′-联二萘、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二萘、2,2′-双(3-羟基丙氧基)-1,1′-联二萘、2,2′-双(4-羟基丁氧基)-1,1′-联二萘等。其中,优选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二萘。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通过使用这样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原料,所得到的热塑性树脂具有来自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101
在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中,参与缩聚的官能团是醇性的羟基或酚性的羟基。来自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C)有助于高折射率,并且比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更有助于阿贝数的降低。通过含有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C),具有降低树脂整体的双折射值、降低光学成型体的光学变形的效果。
优选上述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C)的合计比例相对于构成热塑性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为50mo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mol%以上,特别优选为90mol%以上,最优选为100mol%。结构单元(A)与结构单元(C)的摩尔比(A/C)优选为20/80~99/1,更优选为30/70~95/5,特别优选为40/60~90/10。
通式(3)中,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和卤素原子(F、Cl、Br、I)。其中,从杂质少、流通量多等观点考虑,优选为氢原子、甲基。
通式(3)中,Z1和Z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6~10的亚环烷基和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其中,从耐热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碳原子数6的亚环烷基、碳原子数6的亚芳基。
通式(3)中,l1和l2分别独立地为0~5的整数。其中,由于耐热性优异,优选l1和l2为0。
通式(3)中,Q选自单键或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111
这里,R8、R9、R14~R1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和苯基;
R10~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
Z′为3~11的整数;
R6和R7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从耐热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通式(3)中的l1和l2为0、Q为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112
[这里,R8和R9与上述通式(3)中的定义相同。]
作为通式(3)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例子,例如可以例示4,4-双(4-羟基苯基)丙烷(即双酚A)、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即双酚AP)、2,2-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即双酚AF)、2,2-双(4-羟基苯基)丁烷(即双酚B)、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即双酚BP)、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即双酚C)、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苯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即双酚E)、双(4-羟基苯基)甲烷(即双酚F)、2,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双(2-羟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丙烷(即双酚G)、1,3-双(2-(4-羟基苯基)-2-丙基)苯(即双酚M)、双(4-羟基苯基)砜(即双酚S)、2,4′-二羟基二苯基砜、双(4-羟基苯基)硫醚、1,4-双(2-(4-羟基苯基)-2-丙基)苯(即双酚P)、双(4-羟基-3-苯基苯基]丙烷(即双酚PH)、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即双酚TMC)、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即双酚Z)、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即双酚OCZ)、3,3-双(4-羟基苯基)戊烷、4,4-联苯酚、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羟基-2-甲基苯基)芴、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叔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2,2-双(4-羟基苯基)戊烷、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氯二苯基醚等。特别是从具有通用性、容易廉价地以不混有金属成分等杂质的优质的单体的形态获得、耐热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双酚A。
通过使用这样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原料,所得到的热塑性树脂具有来自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C)。
<其它的二羟基成分>
热塑性树脂可以含有来自上述通式(1)~(3)的化合物以外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作为其它的二羟基化合物,可以列举三环癸烷[5.2.1.02,6]二甲醇、五环十五烷二甲醇、环己烷-1,2-二甲醇、环己烷-1,4-二甲醇、环己烷-1,3-二甲醇、十氢化萘-2,6-二甲醇、十氢化萘-2,3-二甲醇、十氢化萘-1,5-二甲醇、2,3-降冰片烷二甲醇、2,5-降冰片烷二甲醇、1,3-金刚烷二甲醇等脂环式二羟基化合物;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2-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5-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螺二醇等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
其它的二羟基化合物优选相对于来自通式(1)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100摩尔%以20摩尔%以下的量添加,更优选为10摩尔%以下。在该范围内时,能够保持高折射率。
其中,为了将光学变形保持在低水平,热塑性树脂优选为由结构单元(A)构成的树脂(第一方式);由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构成的树脂(第二方式);由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C)构成的树脂(第三方式);或由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构成的树脂(第四方式)。第一方式~第四方式的热塑性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酯碳酸酯树脂)可以混合使用,也能够与其它的树脂混合使用。
热塑性树脂的优选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热塑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是指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通过后述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Mw为10,000以上时,能够防止成型体的脆性降低。Mw为100,000以下时,熔融粘度不会变得过高,成型时容易从模具取出树脂,并且流动性良好,适于熔融状态下的注射成型。重均分子量(Mw)更优选为20,000~70,000,进一步优选为25,000~60,000。
将热塑性树脂用于注射成型时,优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95~180℃,更优选为110~170℃,进一步优选为115~160℃,特别优选为125~145℃。Tg低于95℃时,使用温度范围变窄,故而不优选。另外,超过180℃时,树脂的熔融温度增高,容易发生树脂的分解或着色,故而不优选。另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时,在通用的模具调温机中,模具温度与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增大。因此,在对制品要求严格的面精度的用途中,难以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的树脂,故而不优选。
热塑性树脂的作为用于耐受注射成型时的加热的热稳定性的指标,优选以升温速度10℃/min测得的5%重量减少温度(Td)为350℃以上。5%重量减少温度低于350℃时,成型时的热分解剧烈,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型体,故而不优选。
热塑性树脂可以为无规、嵌段或交替共聚物的任意结构。
热塑性树脂中,制造时生成的酚或未反应而残留的碳酸二酯作为杂质存在。热塑性树脂中的酚含量优选为0.1~3000ppm,更优选为0.1~2000ppm,特别优选为1~1000ppm、1~800ppm、1~500ppm或1~300ppm。另外,聚碳酸酯树脂和/或聚酯碳酸酯树脂中的碳酸二酯含量优选为0.1~1000ppm,更优选为0.1~500ppm,特别优选为1~100ppm。通过调节树脂中所含的酚和碳酸二酯的量,能够得到具有与目的相应的物性的树脂。酚和碳酸二酯的含量的调节能够通过改变缩聚的条件或装置来适当进行。另外,也能够通过缩聚后的挤出工序的条件来调节。
酚或碳酸二酯的含量高于上述范围时,会发生所得到的树脂成型体的强度降低、或者产生臭气等的问题。另一方面,酚或碳酸二酯的含量低于上述范围时,担心树脂熔融时的塑性降低。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塑性树脂期望异物含量尽可能少,优选进行熔融原料的过滤、催化液的过滤、熔融寡聚物的过滤。过滤器的滤孔优选为7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另外,生成的树脂也优选利用聚合物过滤器进行过滤。聚合物过滤器的滤孔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下。另外,收集树脂粒料的工序当然必须在低尘环境中进行,优选6级以下,更优选5级以下。
以下,作为热塑性树脂,列举聚碳酸酯树脂为例进行说明。关于聚酯树脂和聚酯碳酸酯树脂,也可以参照下述(聚碳酸酯树脂)的记载和/或使用公知的方法实施。
(聚碳酸酯树脂)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聚碳酸酯树脂是含有来自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和根据需要的上述其它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使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等碳酸酯前体物质反应而生成,在聚碳酸酯树脂中,各结构单元通过碳酸酯键键合。
具体而言,能够通过使含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等碳酸酯前体物质在酯交换催化剂的存在下、或无催化剂下,通过熔融缩聚法反应来制造。
作为碳酸二酯,可以列举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酯、碳酸双(氯苯基)酯、碳酸间甲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二环己酯等。其中,特别优选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苯酯优选相对于二羟基化合物的合计1摩尔以0.97~1.20摩尔的比率使用,进一步优选为0.98~1.10摩尔的比率。
制造方法的一例为在不活泼气体气氛下,将二羟基化合物成分与碳酸二酯边加热边搅拌,在熔融后,边蒸馏除去生成的醇或酚类边进行聚合的方法。反应温度根据生成的醇或酚类的沸点等而有所不同,通常为120~350℃的范围。反应从其初期开始形成为减压,边蒸馏除去生成的醇或酚类边完成反应。另外,为了促进反应,也可以使用酯交换催化剂。该反应可以以连续式进行,或者也可以以分批式进行。进行反应时所使用的反应装置可以是装备有锚型搅拌桨、最大混合(MAXBLEND)搅拌桨、螺带型搅拌桨等的立式反应装置,也可以是装备有叶片桨、格子桨、眼镜式桨等的卧式反应装置,还可以是装备有螺杆的挤出机型反应装置。另外,优选考量聚合物的粘度,使用将这些反应装置适当组合而成的反应装置来实施。
作为酯交换催化剂,可以使用碱性化合物催化剂。例如,可以列举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
作为碱金属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碱金属的有机酸盐、无机盐、氧化物、氢氧化物、氢化物或醇盐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铯、氢氧化锂、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锂、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铯、乙酸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铯、硬脂酸锂、硼氢化钠、苯基化硼钠、苯甲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铯、苯甲酸锂、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锂、苯基磷酸二钠、双酚A的二钠盐、二钾盐、二铯盐或二锂盐、苯酚的钠盐、钾盐、铯盐或锂盐等。
作为碱土金属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碱土金属化合物的有机酸盐、无机盐、氧化物、氢氧化物、氢化物或醇盐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锶、氢氧化钡、碳酸氢镁、碳酸氢钙、碳酸氢锶、碳酸氢钡、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锶、碳酸钡、乙酸镁、乙酸钙、乙酸锶、乙酸钡、硬脂酸镁、硬脂酸钙、苯甲酸钙、苯基磷酸镁等。
作为含氮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季铵氢氧化物以及它们的盐、胺类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三甲基苄基氢氧化铵等具有烷基、芳基等的季铵氢氧化物类;三乙胺、二甲基苄基胺、三苯胺等叔胺类;二乙胺、二丁胺等仲胺类;丙胺、丁胺等伯胺类;2-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苯并咪唑等咪唑类;或者氨、四甲基硼氢化铵、四丁基硼氢化铵、四丁基四苯基硼酸铵、四苯基四苯基硼酸铵等碱或碱性盐等。
作为其它的酯交换催化剂,可以使用锌、锡、锆、铅等的盐,它们能够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作为其它的酯交换催化剂,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乙酸锌、苯甲酸锌、2-乙基己烷酸锌、氯化锡(II)、氯化锡(IV)、乙酸锡(II)、乙酸锡(IV)、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二甲氧基锡、乙酰丙酮锆、乙酸氧锆、四丁氧锆、乙酸铅(II)、乙酸铅(IV)等。
这些酯交换催化剂相对于二羟基化合物的合计1摩尔可以以1×10-9~×10-3摩尔的比率、优选以1×10-7~1×10-4摩尔的比率使用。
<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苯并***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环状亚胺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等。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在本说明书中,紫外线吸收剂是指在氯仿溶液中测定时至少在340~420nm的范围内具有吸收带的紫外线吸收剂。“至少在340~420nm的范围内具有吸收带”是指在该吸收带的范围内具有由分光光度计测得的吸光度(根据透过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强度算出)。
通过含有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对树脂组合物赋予紫外线吸收能力。
作为苯并***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2-(2-羟基-3,5-二枯基苯基)苯基苯并***、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ADEKA CORPORATION生产,ADKSTAB LA-31)、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2,2′-亚甲基双(4-枯基-6-苯并***苯基)、2,2′-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2-[2-羟基-3-(3,4,5,6-四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等。
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酰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酰基三水合二苯甲酮(2-hydroxy-4-methoxy-5-sulfoxytrihydrate benzophenone)、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5-磺酸钠二苯甲酮、双(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2-羟基-4-正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甲酮(ADEKA CORPORATION生产,ADK STAB 1413)等。
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基)氧基]-苯酚、2,4,6-三(2-羟基-4-己氧基-3-甲基苯基)-1,3,5-三嗪(ADEKA CORPORATION生产,ADK STAB LA-F70)等。
作为环状亚胺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2,2′-双(3,1-苯并噁嗪-4-酮)、2,2′-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间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4,4′-二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2,6-亚萘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1,5-亚萘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2-甲基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2-硝基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和2,2′-(2-氯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等。
作为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2,2-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烷。
以上列举的紫外线吸收剂之中,从进一步提高紫外线吸收能力并且能够保持树脂固有的弯曲·Izod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选自苯并***系、三嗪系和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更优选苯并***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系紫外线吸收剂之中,进一步优选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
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树脂组合物整体100质量份为2,000ppm~40,000ppm。在紫外线吸收剂配合2000ppm以上时,能够对420nm以下波长的光发挥良好的吸收能力,在配合40,000ppm以下时,能够保持高的耐冲击性。在兼顾高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和高的弯曲强度方面,优选为3,000~30,000ppm,更优选为7,000~30,000ppm,进一步优选为10,000~20,000ppm。
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在热塑性树脂的聚合反应结束后直接向反应槽中添加,也可以在反应结束后利用市售的挤出机等进行熔融混炼。熔融混炼可以使用通常所使用的单螺杆或双螺杆的挤出机、各种捏合机等混炼装置。特别优选双螺杆的高混炼机。在熔融混炼时,混炼装置的料筒设定温度优选为200~34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250~320℃。高于340℃时,热塑性树脂分解,着色和因分解物造成的成型不良增加,故而不优选。另外,低于200℃时,热塑性树脂的粘度高,有时无法使紫外线吸收剂均匀分散。另外,在熔融混炼时,可以在真空状态进行。通过以真空状态进行熔融混炼,热塑性树脂的残留PhOH等低分子量体减少,能够降低成型不良,故而优选。真空度优选为13.3kPa以下的压力,进一步优选5kPa以下。
在混炼时,各成分可以预先用转筒或亨舍尔混合机这样的装置将各成分均匀混合,在必要时也可以省去混合,采用在混炼装置中分别单独定量供给的方法。还可以在添加催化剂失活剂等各种添加剂的同时进行添加或混炼。
<其它的成分>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特性的范围内,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抗氧化剂、加工稳定剂、光稳定剂、聚合金属失活剂、阻燃剂、润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抗菌剂、脱模剂、增塑剂、相容化剂等添加剂。其中,优选树脂组合物还含有抗氧化剂和/或脱模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列举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和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等。树脂组合物中的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3重量份。
作为加工稳定剂,可以列举磷系加工热稳定剂、硫系加工热稳定剂等。作为磷系加工热稳定剂,可以列举亚磷酸、磷酸、亚膦酸、膦酸以及它们的酯等。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三苯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6-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癸基亚磷酸酯、三辛基亚磷酸酯、三-十八烷基亚磷酸酯、二癸基单苯基亚磷酸酯、二辛基单苯基亚磷酸酯、二异丙基单苯基亚磷酸酯、单丁基二苯基亚磷酸酯、单癸基二苯基亚磷酸酯、单辛基二苯基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二苯基单邻联苯基磷酸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二辛酯、磷酸二异丙酯、苯膦酸二甲酯、苯膦酸二乙酯、苯膦酸二丙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3,3′-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和双(2,4-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等。树脂组合物中的磷系加工热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2重量份。
作为硫系加工热稳定剂,可以列举季戊四醇-四(3-月桂硫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肉豆蔻硫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硬脂硫基丙烯酸酯)、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等。树脂组合物中的硫系加工热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2重量份。
作为脱模剂,优选其90重量%以上由醇与脂肪酸的酯构成。作为醇与脂肪酸的酯,具体可以列举一元醇与脂肪酸的酯、或者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作为上述一元醇与脂肪酸的酯,优选碳原子数1~20的一元醇与碳原子数10~30的饱和脂肪酸的酯。另外,作为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优选碳原子数1~25的多元醇与碳原子数10~30的饱和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
具体而言,作为一元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酯,可以列举硬脂酸硬脂醇酯、棕榈酸棕榈醇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甲酯、棕榈酸异丙酯等。作为多元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可以列举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二甘油酯、硬脂酸三甘油酯、硬脂酸单山梨糖醇酯、山萮酸单甘油酯、癸酸单甘油酯、月桂酸单甘油酯、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壬酸酯、丙二醇单硬脂酸酯、联苯基联苯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2-乙基己基硬脂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硬脂酸酯等双季戊四醇的全酯或部分酯等。其中,特别优选硬脂酸单甘油酯和月桂酸单甘油酯。这些脱模剂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5~2.0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0.01~0.6重量份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02~0.5重量份的范围。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热塑性树脂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特性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其它的树脂。
作为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的其它的树脂,可以例示以下物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ABS树脂、聚酰胺、聚缩醛、聚碳酸酯(但不含结构单元(A))、聚苯醚、聚酯(但不含结构单元(A))、聚酯碳酸酯(但不含结构单元(A))、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砜、聚醚醚酮、含氟树脂、环烯烃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环氧树脂、硅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
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的其它的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具有结构单元(A)的热塑性树脂的合计质量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其它的树脂的含量过多时,相容性差,有时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降低。
树脂组合物中,在制造构成组合物的各树脂时生成的酚和/或未反应而残留的碳酸二酯作为杂质存在。树脂组合物中的酚含量优选为0.1~3000ppm,更优选为0.1~2000ppm,特别优选为1~1000ppm、1~800ppm、1~500ppm或1~300ppm。另外,树脂组合物中的碳酸二酯含量优选为0.1~1000ppm,更优选为0.1~500ppm,特别优选为1~100ppm。
酚或碳酸二酯的含量高于上述范围时,会发生所得到的树脂成型体的强度降低、或者产生臭气等问题。另一方面,酚或碳酸二酯的含量低于上述范围时,可能导致树脂熔融时的塑性降低。
(树脂组合物的物性)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由树脂组合物制得的成型体)的波长410nm的光线透过率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
另外,波长420nm的光线透过率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光线透过率由分光光度计测定。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根据ISO178测得的弯曲强度优选为2,000MPa以上,更优选为2500MPa以上。弯曲强度的优选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为5MPa以下。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Izod冲击强度优选为2J/m2以上,更优选为3J/m2以上。Izod冲击强度根据JIS-K7110(带槽口)进行测定。
<成型体>
能够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制造成型体。例如可以利用注射成型法、压缩成型法、挤出成型法、溶液浇铸法等任意的方法来成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和耐热性优异,因而在需要注射成型的光学透镜和光学膜中能够特别有利地使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在热塑性树脂本身中混有紫外线吸收剂,不需要设置另外的层或部件(紫外线阻隔层或紫外线阻隔滤片等),因此,适于大量生产,并且,能够实现高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和成型体的充分的弯曲强度特性。
(光学透镜)
使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塑性树脂制得的光学透镜的折射率高,耐热性优异,因此,能够用于望远镜、双筒望远镜、电视投影仪等现有技术中使用昂贵的高折射率玻璃透镜的领域中,是极有用的。根据需要,优选以非球面透镜的形态使用。非球面透镜能够以1枚透镜使球面像差实质为零,因此,不需要通过组合多枚球面透镜来消除球面像差,能够实现轻质化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非球面透镜在光学透镜中有用,特别是作为相机透镜有用。
通过注射成型制造本发明的光学透镜时,优选以料筒温度230~270℃、模具温度100~140℃的条件进行成型。通过这样的成型条件,能够具有作为光学透镜的优异的物性,并且也具有阻隔紫外线区域的波长的功能,因此,作为数码相机的透镜使用时,即使不使用紫外线滤片也能够防止紫外线对摄像元件的影响。反之,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用作紫外线滤片时,由于透明性非常高,所以拍摄的照片的画质不会变差,能够拍摄鲜明的照片。
另外,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高,因此,能够得到薄壁、小型且复杂形状的光学透镜。作为具体的透镜尺寸,中心部的厚度为0.05~3.0mm,更优选为0.05~2.0mm,进一步优选为0.1~2.0mm。另外,直径为1.0mm~20.0mm,更优选为1.0~10.0mm,进一步优选为3.0~10.0mm。
在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的表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防反射层或称为硬涂层的涂敷层。防反射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可以为有机物也可以为无机物,但优选为无机物。具体而言,可以例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镁、氟化镁等氧化物或氟化物。另外,本发明的光学透镜可以通过模具成型、切削、研磨、激光加工、放电加工、蚀刻等任意的方法成型。更优选模具成型。
(光学膜)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双折射值低且透明性优异,因而也适合用作光学膜、片。膜、片可以通过浇铸法、熔融压制法或者挤出膜化法等方法进行成型来制造。
其中,“片”通常指薄、其厚度与长度和宽度相比小且平的制品,“膜”指厚度与长度和宽度相比极小、最大厚度任意限定的薄且平的制品,通常以卷的方式供给。但是,本说明书中“片”和“膜”并没有明确区分,双方也可以作为同样的意思来使用。
通过这些方法制得的成型品能够用于各种玻璃窗用途、汽车车灯透镜、灯罩、光学透镜、OHP片、标牌、显示灯等。另外,通过这样的方法制造的膜适合作为平板显示基板用途用作塑料元件基板或相位差膜。塑料元件基板以未拉伸的状态使用,但为了以相位差膜的状态使用,制成至少在单轴方向拉伸取向的相位差膜,使其具有最佳的双折射特性。
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膜的耐热性、色相均良好,例如,将这样的树脂组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二噁烷等有机溶剂中,成型为浇铸膜,在该膜的两面施加阻气膜、耐溶剂膜,或者与透明导电膜或偏光板一起作为液晶基板用膜(塑料元件基板)或相位差膜等的液晶显示器用膜合适地使用,具体而言,能够有利地用于平板、智能手机、手持终端、各种显示元件等。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制。其中,实施例中的测定值使用以下的方法或者装置进行测定。
1)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Mw):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将四氢呋喃作为展开溶剂,使用已知分子量(分子量分布=1)的标准聚苯乙烯制作标准曲线。基于该标准曲线,由GPC的保留时间算出Mw。
2)光线透过率:使用FANUC CORPORATION生产的FUNUC ROBOSHOTS-2000i30A,以成型温度260度、模具温度120~130度,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为圆盘试验片(厚度3mm、直径50mm)。使用日立高新技术生产的日立分光光度计U-4100,对所得到的成型体测定410nm或420nm的光线透过率。
3)Izod冲击强度:按照JIS-K7110(带槽口),测定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Izod冲击强度。
4)弯曲强度:按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ISO178,测定弯曲强度。
<制造例1:聚碳酸酯树脂PC1的制造>
将式(1)′所示的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以下有时简称为“BPEF”)15.401kg(35.12摩尔)、式(3)′所示的双酚A(以下有时简称为“Bis-A”)1.198kg(5.25摩尔)、碳酸二苯酯(以下有时简称为“DPC”)9.0974kg(42.47摩尔)和碳酸氢钠0.02034g(2.4221×10-4摩尔)加入带有搅拌器和蒸馏装置的50升反应器,在氮气氛760Torr下,用1小时加热到215℃并进行搅拌。其后,用15分钟将减压度调整为150Torr,在215℃、150Torr的条件下保持20分钟,进行酯交换反应。此后,以37.5℃/hr的速度升温至240℃,以340℃、150Torr保持10分钟。其后,用10分钟调整为120Torr,以240℃、120Torr保持70分钟。其后,用10分钟调整为100Torr,以240℃、100Torr保持10分钟。接着用40分钟调整为1Torr以下,以240℃、1Torr以下的条件搅拌10分钟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器内鼓入氮气进行加压,将生成的聚碳酸酯树脂边粒料化并取出。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251
<制造例2:聚碳酸酯树脂PC2的制造>
将BPEF 21.985kg(50.14摩尔)、DPC 11.20kg(52.28摩尔)和碳酸氢钠0.02526g(3.0082×10-4摩尔)加入带有搅拌器和蒸馏装置的50升反应器,在氮气氛760Torr下,用1小时加热到215℃并进行搅拌。其后,用15分钟将减压度调整为150Torr,在215℃、150Torr的条件下保持20分钟进行酯交换反应。并且,以37.5℃/hr的速度升温至240℃,以340℃、150Torr保持10分钟。其后,用10分钟调整为120Torr,以240℃、120Torr保持70分钟。其后,用10分钟调整为100Torr,以240℃、100Torr保持10分钟。再用40分钟调整为1Torr以下,以240℃、1Torr以下的条件搅拌10分钟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器内鼓入氮气进行加压,将生成的聚碳酸酯树脂边粒料化边取出。
<制造例3:聚碳酸酯树脂PC3的制造>
将式(2)′所示的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二萘(以下有时简称为“BHEBN”)8.66kg(23.13摩尔)、BPEF 13.99kg(31.90摩尔)、DPC12.19kg(56.91摩尔)和碳酸氢钠0.0277g(3.302×10-4摩尔)加入带有搅拌器和蒸馏装置的50升反应器,在氮气氛下,在700Torr的条件下,用2小时20分钟加热到180℃使其熔融。其后,用20分钟将减压度调整为205Torr。此后,以20.0℃/hr的速度升温至240℃,在该温度保持10分钟后,用80分钟减压至10Torr以下。再以240℃、10Torr以下的条件搅拌20分钟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器内鼓入氮气进行加压,之后,将生成的聚碳酸酯树脂边粒料化边取出。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261
<制造例4:聚碳酸酯树脂PC4的制造>
将BHEBN的量变更为6.126kg(16.36摩尔),将BPEF变更为式(1)″所示的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以下有时简称为“BEPPF”)11.80kg(19.98摩尔),将DPC的量变更为7.89kg(36.83摩尔),将碳酸氢钠的量变更为0.01831g(2.1805×10-4摩尔),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生成的聚碳酸酯树脂取出。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262
<实施例1>
相对于上述制造例1中合成的聚碳酸酯树脂(PC1)100重量份,利用通风式双螺杆挤出机(新泻铁工所株式会社生产,IPEC(完全啮合、同向旋转)混合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ADEKACORPORATION生产,ADK STAB LA-31)0.7重量份(7000ppm)、作为抗氧化剂的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ADEKA CORPORATION生产,ADK STAB AO-60)0.1重量份(1000ppm),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挤出条件为排出量10kg/h,螺杆转速为150rpm,通风的真空度为3kPa,并且挤出温度从第一供给口至模具部分设为260℃。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500。
<实施例2~15>
除了变更聚碳酸酯树脂、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比较例1、2>
使用PC2,将紫外线吸收剂的量分别变更为1,000ppm(比较例1)、50,000ppm(比较例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比较例3>
使用PC2,不添加紫外线吸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根据表1可以确认:含有包含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的聚碳酸酯树脂和2,000ppm~40,000ppm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组合物,紫外线(410nm或420nm)的光线透过率能够降低至50%以下,并且弯曲强度(2700MPa以上)高,耐冲击性也优异。另一方面,紫外线吸收剂低于2,000ppm的比较例1和不含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3的紫外线的光线透过率高。另外,紫外线吸收剂超过40,000ppm的比较例2虽然紫外线的光线透过率低,但弯曲强度显著降低,耐冲击性不充分。
[表1]
Figure BDA000164349313000028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具有高的紫外线吸收性和高的弯曲强度,因此,作为光学膜或光学透镜等光学材料有用。

Claims (18)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含有包含来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和来自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的热塑性树脂,
所述结构单元(A)与所述结构单元(B)的摩尔比为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20∶80~80∶20,
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苯并***系紫外线吸收剂10,000ppm~20,000ppm,
Figure FDA0002676750010000011
式(1)中,R1~R4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和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
X1和X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2~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亚环烷基和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m1和m2分别独立地为1~5的整数,
Figure FDA0002676750010000012
式(2)中,Y1和Y2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
n1和n2分别独立地为1~5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树脂还包含来自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C),
Figure FDA0002676750010000021
式(3)中,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和卤原子;
Z1和Z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6~10的亚环烷基和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
l1和l2分别独立地为0~5的整数;
Q选自单键或
Figure FDA0002676750010000022
这里,R8、R9、R14~R1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和苯基;
R10~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
Z′为3~11的整数;
R6和R7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中的X1和X2均为亚乙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中的m1和m2均为1。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选自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和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2)中的Y1和Y2均为亚乙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2)中的n1和n2均为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二萘。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3)中的l1和l2为0,
Q为
Figure FDA0002676750010000031
这里,R8和R9如上述通式(3)中的定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为双酚A。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和聚酯碳酸酯树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波长410nm的光线透过率为50%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组合物还含有抗氧化剂和/或脱模剂。
16.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体为光学膜。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体为光学透镜。
CN201680063167.XA 2015-11-04 2016-11-02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Active CN108350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6980 2015-11-04
JP2015-216980 2015-11-04
PCT/JP2016/082618 WO2017078076A1 (ja) 2015-11-04 2016-11-02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0260A CN108350260A (zh) 2018-07-31
CN108350260B true CN108350260B (zh) 2021-01-12

Family

ID=58662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3167.XA Active CN108350260B (zh) 2015-11-04 2016-11-02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2883B2 (zh)
JP (1) JP6812985B2 (zh)
KR (1) KR20180081076A (zh)
CN (1) CN108350260B (zh)
TW (1) TWI774646B (zh)
WO (1) WO20170780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9142B (zh) * 2015-11-04 2022-07-0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
JP2020079830A (ja) * 2018-11-12 2020-05-2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ア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167861A (zh) * 2018-11-29 2021-07-23 科思创知识产权两合公司 具有改进的表面品质的lidar传感器***
CN109666280A (zh) * 2018-12-26 2019-04-23 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免喷涂超高耐候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20138050A1 (ja) * 2018-12-27 2021-11-1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部材
JP7221706B2 (ja) * 2019-01-23 2023-02-14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光学部材
US20220135738A1 (en) * 2019-02-08 2022-05-05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lens using this
KR20230009871A (ko) * 2020-05-11 2023-01-17 미츠비시 가스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그리고 그것을 사용한 광학 렌즈 및 광학 필름
TW202214548A (zh) * 2020-06-26 2022-04-16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樹脂組成物
WO2022244451A1 (ja) * 2021-05-17 2022-11-24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ポリエーテル系樹脂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CN115716912B (zh) * 2022-11-04 2023-09-19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702A (ja) * 1997-05-15 1999-02-02 Minolta Co Ltd 光学系
JP2000136220A (ja) * 1998-10-30 2000-05-16 Kureha Chem Ind Co Ltd 合成樹脂製光学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15907C (zh) * 2002-11-14 2007-05-16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CN102405258A (zh) * 2009-04-20 2012-04-0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使用其的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光学透镜
JP2014185325A (ja) * 2013-02-20 2014-10-02 Teiji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CN104769007A (zh) * 2012-11-07 2015-07-0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及光学成形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75321B2 (ja) 1993-02-17 2000-08-1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レンズ、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H10101787A (ja) 1996-09-30 1998-04-21 Teiji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11648A (en) 1997-05-15 2000-01-04 Minolta Co., Ltd. Optical system having an optical element made of resin
JP2000255540A (ja) * 1999-03-11 2000-09-19 Teijin Ltd 繰返し使用される多層容器
CA2505969C (en) 2002-11-14 2010-12-21 Teijin Chemicals, Ltd. Polycarbonate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JP4369208B2 (ja) * 2002-11-14 2009-11-18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5015505A (ja) 2003-06-23 2005-01-20 Teijin Chem Ltd 高屈折、耐熱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4547251B2 (ja) 2003-12-25 2010-09-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型物
JP2008247626A (ja) 2007-03-29 2008-10-16 Isuzu Seiko Glass Kk 紫外線吸収能を有する屈折率分布型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048027A (ja) 2007-08-21 2009-03-05 Fujinon Corp 光学レンズ、光学系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702A (ja) * 1997-05-15 1999-02-02 Minolta Co Ltd 光学系
JP2000136220A (ja) * 1998-10-30 2000-05-16 Kureha Chem Ind Co Ltd 合成樹脂製光学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15907C (zh) * 2002-11-14 2007-05-16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CN102405258A (zh) * 2009-04-20 2012-04-0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使用其的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光学透镜
CN104769007A (zh) * 2012-11-07 2015-07-0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及光学成形体
JP2014185325A (ja) * 2013-02-20 2014-10-02 Teiji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4646B (zh) 2022-08-21
US11002883B2 (en) 2021-05-11
KR20180081076A (ko) 2018-07-13
JPWO2017078076A1 (ja) 2018-08-23
JP6812985B2 (ja) 2021-01-13
CN108350260A (zh) 2018-07-31
WO2017078076A1 (ja) 2017-05-11
US20180321423A1 (en) 2018-11-08
TW201734129A (zh) 201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0260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JP6908092B2 (ja) 重縮合で製造された樹脂および樹脂組成物
TWI814646B (zh) 減低熔接線長度之方法
CN110461942B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光学透镜
JP6512219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材料および光学レンズ
WO2014073496A1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成形体
JP5808959B2 (ja) 高屈折率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及び光学レンズ
JP6907942B2 (ja) 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808960B2 (ja) 高屈折率かつ耐熱性に優れた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及び光学レンズ
JP7211705B2 (ja) 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含む光学レンズ、シートおよび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