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19332A - 便携式信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信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19332A
CN108319332A CN201810029390.3A CN201810029390A CN108319332A CN 108319332 A CN108319332 A CN 108319332A CN 201810029390 A CN201810029390 A CN 201810029390A CN 108319332 A CN108319332 A CN 108319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mponent
display
board member
component
portab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93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村宪司
堀越正太
天野将之
山内武仁
土桥守幸
藤井男
藤井一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19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19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3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or power between the different housings, e.g. details of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ssage of ca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稳定地支承能够折叠的显示器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侧和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侧并支承显示器(16)的背面(16a)的支承板(18)。而且,支承板(18)具有配置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侧的第一板部件(28A)、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侧的第二板部件(28B)以及将第一板部件(28A)与第二板部件(28B)之间连结得能够对折折叠的片状部件(30)。

Description

便携式信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能够折叠的一对壳体部件的内侧设置有能够折叠的显示器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触摸面板式液晶显示器且不具有物理键盘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设备迅速普及。这种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显示器在使用时大一些较为理想但在携带时又被希望小型化。因此,有人提出了通过使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等柔性显示器从而不仅是使壳体能够折叠、使显示器也能够折叠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如上所述的柔性显示器非常薄,且耐冲击等能力也弱。因此,显示器需要在能够对折活动的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被稳定地支承。
发明内容
本公开考虑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产生,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支承能够折叠的显示器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本公开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板,该支承板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支承所述显示器的背面,所述支承板具有:第一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第二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以及挠性片状部件,其将所述第一板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之间连结得能够对折折叠。
可以构成为,所述挠性片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件的整个表面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的整个表面,并且在所述挠性片状部件的表面固定所述显示器。
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板部件的一端面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的同该第一板部件的一端面对置的一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间对折折叠了的状态下形成缝隙,而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间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不形成缝隙。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由纤维强化树脂板形成,所述挠性片状部件由金属箔形成。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其外周端面的局部向外侧突出的安装片,并借助该安装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壳体部件。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其外周边缘部的背面突出的安装部,并借助该安装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壳体部件。
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中的至少一者夹设有缓冲部件。
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侧设置有减振部件。
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供运算装置进行安装的主基板,而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对所述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副基板,所述主基板与所述副基板之间由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主布线电连接,所述显示器借助从位于靠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的部分引出的副布线与所述副基板电连接。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同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板部件电连接,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电连接,所述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导电部件,其通过将所述第一板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之间电连接,由此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和第二导电部件,其通过将所述显示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件之间电连接,由此将所述显示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本公开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和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供运算装置安装的主基板,而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对所述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副基板,所述主基板与所述副基板之间由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主布线电连接,所述显示器借助从所述显示器的位于靠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的部分引出的副布线与所述副基板电连接。
本公开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和矩形状的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同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能够将能够折叠的显示器借助支承板在能够折叠的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稳定地支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闭合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而设定为收纳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开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而设定为使用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侧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支承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A是沿图4中的VA-VA线的剖视图。
图5B是示出将图5A所示的支承板对折折叠了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安装片将支承板向壳体部件固定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安装部将支承板向壳体部件固定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设置有减振片作为减振部件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侧剖视图。
图9是示出设置有减振弹簧作为减振部件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侧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主要布线构造的结构图。
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显示器反过来配置于外部并连接了主布线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1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显示器从图11A所示的状态固定安装于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主要接地构造的侧视图。
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主要接地构造的结构图。
图13是示出用接地带连接显示器与第一板部件之间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便携式信息设备;12A…第一壳体部件;12B…第二壳体部件;14…脊部;16…显示器;18…支承板;19…铰接机构;20…主基板;20a…中央处理器;22…导电螺钉;24…副基板;26…电池装置;28A…第一板部件;28B…第二板部件;30…片状部件;32…折曲部;34…缝隙;38…安装片;40…安装部;41…缓冲部件;48…减振片;49…减振弹簧;56…主布线;58…电池布线;60…布线;62…副布线;66…地线;68…接地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例举优选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1.对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说明
图1是示出闭合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而设定为收纳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开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而设定为使用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侧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脊部14以及显示器1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便携式信息设备10,例示能够如书般对折折叠的平板电脑。便携式信息设备10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或者电子记事本等。
各壳体部件12A、12B分别为在与脊部件14对应的边以外的三条边立起形成有侧壁的矩形的板状部件。各壳体部件12A、12B例如由不锈钢、镁、铝等金属板、含有碳纤维等强化纤维的纤维强化树脂板构成。在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借助支承板18固定显示器16(参见图3)。壳体部件12A、12B之间借助设置于脊部件14的两端部的一对铰接机构19、19连结。铰接机构19以能够使壳体部件12A、12B之间折叠为图1所示的收纳形态和图2所示的使用形态的方式使壳体部件12A、12B之间连结。
各壳体部件12A、12B的靠脊部14侧的内端面12Aa、12Ba为铰接侧,靠与脊部14侧相反一侧的外端面12Ab、12Bb为开放端部侧。
如图3所示,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使用导电螺钉22固定主基板20。主基板20是用于实施对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整体性控制的电子基板,在主基板20上安装有中央处理器(CPU)20a、未图示的存储器等各种电子部件。导电螺钉22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树脂等形成的螺钉。
在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使用导电螺钉22固定副基板24。副基板24是作为对显示器16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发挥功能的电子基板。在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与副基板24并排地固定电池装置26。电池装置26是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电源,能够经由未图示的电源电缆从外部电源充电。
脊部14是成为在如图1所示将便携式信息设备10折叠了时的脊的具有挠性的薄板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脊部14以覆盖内端面12Aa、12Ba的方式跨壳体部件12A、12B之间设置。脊部14能够在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沿壳体部件12A、12B的排列方向滑动。在图3所示的使用形态下,脊部14沿着相互的内端面12Aa、12Ba彼此抵接的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之上被配置为平板状。在图1所示的收纳形态下,脊部14以遮蔽相互分离了的壳体部件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之间的缝隙的方式被配置为圆弧状。
显示器16例如是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器。显示器16是能够在折叠了壳体部件12A、12B时一起折叠的构造。显示器16例如是具有高柔软性的纸式构造(Paper structure)的有机EL等柔性显示器,其随着壳体部件12A、12B的开合动作而开合。显示器16借助支承板18安装固定于各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显示器16的显示面(正面)的背面16a使用粘合剂等粘贴固定于支承板18的表面18a。
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器16在借助支承板18被安装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的状态下,在其表面的外周边缘部配设边框部件27。边框部件27被设置为覆盖显示器16的表面的除了显示区域(活动区域)R1外的外周边缘部的非显示区域(非活动区域)R2。
2.对支承板的说明
说明支承板18。显示器16极薄,因此若作为单体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则可能会产生破损、不良。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将在显示器16的背面16a固定有支承板18的组件安装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支承板18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A是沿图4中的VA-VA线的剖视图。图5B是示出将图5A所示的支承板18对折折叠了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如图4~图5B所示,支承板18具有第一板部件28A和第二板部件28B以及片状部件(挠性片状部件)30。
第一板部件28A是配置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侧的矩形的板状部件。第一板部件28A的俯视观察下的外形略小于第一壳体部件12A(参见图3)。第二板部件28B是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侧的矩形的板状部件。第二板部件28B的俯视观察下的外形略小于第二壳体部件12B(参见图3)。各板部件28A、28B由不锈钢、镁、铝等金属板、使由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基体树脂浸入于碳纤维等强化纤维而成的纤维强化树脂板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碳纤维来强化树脂所得到的碳纤维强化树脂板。
第一板部件28A和第二板部件28B借助跨其表面18a、18a之间固定的片状部件30以能够对折折叠的方式连结。各板部件28A、28B的相互对置的内端面(一端面)28Aa、28Ba为铰接侧,与铰接侧相反一侧的外端面(另一端面)28Ab、28Bb为开放端部侧。
片状部件30是由薄的树脂膜、金属箔那样的具有挠性的材质构成的薄膜。片状部件30在各板部件28A、28B的表面18a全域被做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不锈钢制的金属箔作为片状部件30。该片状部件30使用粘合剂等粘合于板部件28A、28B的表面18a。在片状部件30的表面使用粘合剂、双面胶带等固定显示器16。片状部件30的覆盖各板部件28A、28B的相邻端部即内端面28Aa、28Ba的部分作为支承板18的折曲部(柔性铰接件)32发挥功能。
一方面,在该折曲部32,在将壳体部件12A、12B之间打开为平板状的使用形态下,第一板部件28A的内端面28Aa与第二板部件28B的内端面28Ba相互抵接(参见图5A)。即,在内端面28Aa、28Ba之间不形成缝隙。因此,支承板18能够利用硬质的板部件28A、28B支承处于使用形态的显示器16的背面16a全域。其结果是,显示器16的耐冲击性提高。
另一方面,在将壳体部件12A、12B间做了折叠的收纳形态下,内端面28Aa、28Ba相互分离而形成缝隙34(参见图5B)。因此,片状部件30的与折曲部32对应的部分(在图5B中,于缝隙34中暴露了的部分)不与板部件28A、28B粘合。
如图4所示,第一板部件28A在内端面28Aa以外的三条边的外周端面分别突出形成有1个或者多个安装片38。安装片38是顶端圆弧状的突出片,板厚与第一板部件28A的板厚相同或者稍薄于第一板部件28A的板厚。在安装片38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安装孔38a。第二板部件28B在内端面28Ba以外的三条边的外周端部的背面18b分别固定有1个或者多个安装部40。安装部40是在矩形的薄板的下表面突设有圆柱状的销40a的突起部件。在销40a沿轴向形成有向顶端面开口的内螺纹。各安装部40的薄板的上表面使用粘合剂、双面胶带等固定于第二板部件28B的背面18b。此外,在第二板部件28B的部分外周端面还设置有安装片38。也可以在第一板部件28A设置安装部40。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安装片38将支承板18向壳体部件12A、12B固定的构造的立体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安装部40将支承板18相对于壳体部件12A、12B固定的构造的立体图。
如图3和图6所示,各安装片38借助插通于安装孔38a的导电螺钉22被安装固定于第一板部件28A。如图3和图7所示,各安装部40借助插通于在第二板部件28B的外表面形成的沉孔部39的导电螺钉22,安装固定于第二板部件28B。
通过使用安装片38和安装部40,支承板18(显示器16)以其外周边缘部受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保持的像蹦床(trampoline)那样的支承状态下被安装固定。由此,支承板18在壳体部件12A、12B的上部利用缓冲构造被支承。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显示器16是薄的柔性显示器,无法用硬质玻璃板等保护表面,故而还存在耐冲击性低的问题。因此,通过利用该缓冲构造支承支承板18,能够吸收因物品掉落到显示器16上或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掉落而产生的冲击、负荷。
如图3所示,可以在支承板18的背面18b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之间设置缓冲部件41。通过设置缓冲部件41,能够不损坏耐冲击性地支承如上所述的仅被支承了外周边缘部的支承板18(显示器16)的中央部附近。缓冲部件41例如是由硅酮系的凝胶材料、泡沫橡胶等形成的柔软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硅酮系的凝胶材料即α-Gel(注册商标)作为缓冲部件41。
3.对针对显示器的冲击的吸收构造的变形例的说明
如上所述,显示器16抗冲击能力弱,因此可以追加用于吸收该冲击的构造。图8是示出作为减振部件设置有减振片48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侧剖视图。图9是示出作为减振部件设置有减振弹簧49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侧剖视图。
如图8所示,减振片48被使用粘合剂、双面胶带等固定于支承板18的背面18b。减振片48是由例如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反弹而能够吸收冲击、振动的材质构成的片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橡胶系的减振材料即HANENITE(注册商标)、VBRAN(注册商标)作为减振片48。通过将减振片48设置于支承板18的背面18b,能够由减振片48吸收被施加于显示器16的表面的冲击、振动,从而能够提高显示器16的耐冲击性。
如图9所示,减振弹簧49例如是将规定宽度的板簧部件形成为拱形状的弹簧部件。减振弹簧49的腿部着落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顶部与支承板18的背面18b抵接或者接近配置。通过将减振弹簧49夹设于支承板18与壳体部件12A、12B之间,能够吸收显示器16的表面受到的冲击、振动,从而能够提高显示器16的耐冲击性。减振弹簧49也可以不是拱形状而由减振器、螺旋弹簧等构成。
4.对布线构造和布线方法的说明
说明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布线构造和布线方法。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采用能够对折折叠的结构。因此,需要将电子基板、电子部件适当地配置于左右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并将连接它们之间的布线类跨折弯的脊部14地设置。并且,由于这些电子基板、布线类被隐藏于显示器16的背面侧,因此优选包括显示器16的安装构造在内,适当地构建其布线构造、布线方法。
4.1对布线构造的说明
首先,说明布线构造。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主要布线构造的结构图,省略显示器16以俯视观察角度图示设定为使用形态的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
如图10所示,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安装固定主基板20、通信模块50以及冷却风扇52等。通信模块50是对使用天线54收发的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各种无线通信实施信息处理的器件。冷却风扇52是用于对安装于主基板20的中央处理器20a等处的发热进行冷却的风扇。在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安装固定副基板24、电池装置26以及天线54等。
主基板20与副基板24之间由跨脊部14的主布线56电连接。主基板20与电池装置26之间由跨脊部14的电池布线58电连接。主布线56和电池布线58例如由多条布线束、柔性基板等构成。通信模块50与天线54之间由跨脊部14的布线60电连接。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多个跨脊部14的未图示的布线。
此外,副基板24借助副布线62与显示器16电连接。副布线62例如由多条布线束、柔性基板等构成。副布线62将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副基板24与显示器16的被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12B侧的在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16b(亦参见图11B)连接。即,副布线62不跨越脊部14。
4.2对布线方法的说明
接下来,说明布线方法。该布线方法是首先连接由显示器16隐藏的主布线56等并在副布线62处折回来设置显示器16的方法。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显示器16反过来配置于外部并连接了主布线56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1B是示意性地示出从图11A所示的状态将显示器16安装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的状态的侧剖视图。此外,在图11A和图11B中,省略安装片38、安装部40等进行图示。
如图10和图11A所示,首先,连接主布线56、电池布线58以及布线60等跨越脊部14的布线。例如借助连接器56a将主布线56与副基板24连接,使用螺钉64将连接器56a稳固地固定于副基板24。进而,将副布线62连接于显示器16的一端部16b与副基板24之间,事先借助副布线62将显示器16在反过来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外部。副布线62也可以先于主布线56等进行连接。因此,能够使显示器16不成为妨碍地配置并连接主布线56等。
此时,将这些跨越脊部14的主布线56等事先可靠地配置或固定于拥有能够应对壳体部件12A、12B的折叠动作的余量的位置。由此,能够避免在壳体部件12A、12B做开闭动作时在主布线56等跨越脊部14的布线产生不希望的负荷、折曲。此时,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并未由显示器16覆盖,因此能够将跨越脊部14的主布线56等容易且可靠地配线于所希望的设计位置。
接着,如图11B所示,折回副布线62,将显示器16配置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由此,显示器16的一端部16b被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靠外端面12Bb侧,在长边方向上与一端部16b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16c被配置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靠外端面12Ab侧。因此,如图3所示,经由安装片38和安装部40,将支承板18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并安装边框部件27。由此,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布线与显示器16的安装固定结束。此外,副布线62不跨越脊部14,因此在将显示器16配置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时,即使稍微产生位置偏移,也没有问题。
5.对接地构造的说明
说明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接地构造。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采用能够对折折叠的结构。因此,各电子部件被适当地配置于左右壳体部件12A、12B,显示器16跨左右壳体部件12A、12B之间地设置。特别是,在显示器16使用像有机EL那样的自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从位于显示器16的一端侧的阳极侧朝向位于另一端侧的阴极侧产生较大的电流梯度。因此,希望在该折叠构造的壳体部件12A、12B之间构建适当的框架接地(frame ground)。
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主要接地构造的侧视图。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主要接地构造的结构图。此外,在图12A和图12B中,省略支承板18的片状部件30等各要素。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壳体部件12A、12B和各板部件28A、28B由导体形成。如图12A和图12B所示,主基板20和第一板部件28A分别使用导电螺钉22安装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12A(亦参见图3)。副基板24和第二板部件28B分别被使用导电螺钉22安装固定于第二壳体部件12B(亦参见图3)。其结果是,主基板20与第一壳体部件12A之间、第一板部件28A与第一壳体部件12A之间分别电连接。另外,副基板24与第二壳体部件12B之间、第二板部件28B与第二壳体部件12B之间分别电连接。
因此,在第一板部件28A的利用导电螺钉22向第一壳体部件12A紧固的紧固部与第二板部件28B利用由导电螺钉22向第二壳体部件12B紧固的紧固部之间,通过借助导电螺钉22进行一起紧固来连接跨脊部14的接地布线(第一导电部件)66(亦参见图4)。由此,第一板部件28A与第二板部件28B之间电连接。其结果是,第一壳体部件12A与第二壳体部件12B之间也电连接。
接下来,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第一壳体部件12A侧的主基板20与第二壳体部件12B侧的副基板24通过跨脊部14的主布线56和返回路径(return pass)67电连接。此外,在第二壳体部件12B侧,显示器16的一端部16b与副基板24通过副布线62电连接。其结果是,显示器16的一端部16b与壳体部件12A、12B之间电连接。因此,在显示器16,其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16b侧为阳极侧,另一端部16c侧为阴极侧,其间的电阻值增加而产生从一端部16b朝向另一端部16c的电流梯度。
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在第二壳体部件12B侧,使用接地带(第二导电部件)68连接显示器16的另一端部16c与第一板部件28A之间。接地带68是具有导电性的粘合带。如图13所示,接地带68以对在显示器16的另一端部16c露出的导电焊盘部16d与第一板部件28A之间进行连接的方式经由支承板18的端面粘贴固定。还可以取代接地带68而使用一般的接地布线。由此,显示器16的另一端部16c与第一板部件28A之间电连接。因此,显示器16的另一端部16c与壳体部件12A、12B之间也电连接。其结果是,在成为显示器16的电流驱动方向的长边方向上,一端部16b与另一端部16c之间的接地电平固定化。综上所述,构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接地构造,也采取应对噪声(EMC)对策。
6.对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作用效果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具备支承板18,其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侧和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侧,支承显示器16的背面16a。而且,支承板18具有:第一板部件28A,其配置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侧;第二板部件28B,其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侧;以及片状部件30,其将第一板部件28A与第二板部件28B之间连结得能够对折折叠。
这样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由能够折叠的支承板18支承能够折叠的柔性显示器即显示器16的背面16a。因此,能够在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由支承板18稳定地支承显示器16。其结果是,能够由支承板18承受对显示器16的冲击、负荷,从而能够抑制显示器16产生不良状况。
片状部件30遍布第一板部件28A和第二板部件28B的表面18a全域地设置,并且在其表面固定显示器16。因此,能够使用在具有相互连结的2片板部件28A、28B的支承板18的表面全域设置的片状部件30,形成均匀的平面。由此,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承显示器16,从而更加可靠地抑制产生不良状况。
在第一板部件28A的一端面即内端面28Aa与同该内端面28Aa对置的第二板部件28B的一端面即内端面28Ba之间,在第一壳体部件12A与第二壳体部件12B之间对折折叠了的状态下形成缝隙(参见图5B),而在第一壳体部件12A与第二壳体部件12B之间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不形成缝隙(参见图5A)。由此,在便携式信息设备10处于使用形态的情况下,在与显示器16的折曲部32对应的部分也是不仅配设柔软的片状部件30还配设硬质的板部件28A、28B。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显示器16的耐冲击性在与折曲部32对应的部分变得差,从而能够遍布其全域地确保高耐冲击性。
在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对第一板部件28A和第二板部件28B使用纤维强化树脂板特别是碳纤维强化树脂板,对片状部件30使用金属箔、特别是不锈钢片。该组合的支承板18在耐冲击吸收性、弯曲耐久性、表面的平面度等方面能够获得更高效果。此外,形成片状部件30的不锈钢片的厚度亦取决于不锈钢材料的种类、折曲的曲率等,但例如优选为40μm左右。
板部件28A、28B具有从其外周端面的局部向外侧突出的安装片38,且板部件28A、28B借助安装片38被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由此,支承显示器16的支承板18在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以像蹦床那样的缓冲构造被安装固定。其结果是,显示器16的耐冲击性提高。安装片38可以仅设置于板部件28A、28A中的任一者。
这样的安装片38从板部件28A、28B的外周端面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使成为硬质的支承点的安装片38向壳体部件12A、12B进行紧固的紧固部尽可能地离开显示器16的显示区域R1,从而能够有效地缓和对显示区域R1的冲击。
但是,一方面,如图3所示,显示器16的显示区域R1未必配置于显示器16的外形的中心。即,显示器16例如在其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一端部16b)连接副布线62(参见图12A),因此从形成显示区域R1的各元件到副布线62为止这段区间的布线集合于靠该一端部16b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显示器16的靠一端部16b侧的非显示区域R2构成得宽度大于靠另一端部16c侧的非显示区域R2(参见图3)。另一方面,显示器16的显示区域R1优选相对于处于使用形态的壳体部件12A、12B被配置于它们的外形的中心。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显示器16的一端部16b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外壁(外端面12Bb)之间的缝隙设定得小于另一端部16c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外壁(外端面12Ab)之间的缝隙,并将显示区域R1设定于壳体部件12A、12B的中心。
基于这样的理由,对显示器16的背面16a全域进行支承的支承板18为不易使安装片38从支承板18的对显示器16的一端部16b进行支承的端面突出的构造。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在第二板部件28B的与该显示器16的一端部16b对应的外周边缘部使用不向外侧突出这样结构的安装部40。其结果是,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使抑制壳体构造的大型化和由支承板18可靠地支承显示器16得以并举。
此外,本公开当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自由地变更。

Claims (13)

1.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承板,该支承板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支承所述显示器的背面,
所述支承板具有:第一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第二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以及挠性片状部件,其将所述第一板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之间连结得能够对折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性片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件的整个表面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的整个表面,并且在所述挠性片状部件的表面固定所述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部件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板部件的同该第一板部件的一端面对置的一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对折折叠了的状态下形成缝隙,而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不形成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由纤维强化树脂板形成,所述挠性片状部件由金属箔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其外周端面的局部向外侧突出的安装片,并借助该安装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壳体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其外周边缘部的背面突出的安装部,并借助该安装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壳体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中的至少一者夹设有缓冲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侧设置有减振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供运算装置进行安装的主基板,而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对所述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副基板,
所述主基板与所述副基板之间由跨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主布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器借助从位于靠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的部分引出的副布线与所述副基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所述显示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所述显示器的同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板部件电连接,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电连接,
所述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导电部件,其通过将所述第一板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之间电连接,由此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和
第二导电部件,其通过将所述显示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件之间电连接,由此将所述显示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12.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供运算装置进行安装的主基板,而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对所述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副基板,
所述主基板与所述副基板之间由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主布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器借助从位于靠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的部分引出的副布线与所述副基板电连接。
13.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以及矩形状的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所述显示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所述显示器的同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
CN201810029390.3A 2017-01-10 2018-01-09 便携式信息设备 Pending CN1083193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2062 2017-01-10
JP2017002062A JP6535353B2 (ja) 2017-01-10 2017-01-10 携帯用情報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19332A true CN108319332A (zh) 2018-07-24

Family

ID=62783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9390.3A Pending CN108319332A (zh) 2017-01-10 2018-01-09 便携式信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28722B2 (zh)
JP (1) JP6535353B2 (zh)
CN (1) CN1083193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8764A (zh) * 2019-10-29 2021-05-04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用信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72115A (zh) * 2020-05-13 2021-11-19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显示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信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4377B2 (en) * 2017-04-05 2020-08-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CN208190691U (zh) * 2018-01-08 2018-12-04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半自动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8712538B (zh) * 2018-07-27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及安装方法
JP2020046541A (ja) 2018-09-19 2020-03-2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KR102638661B1 (ko) * 2019-02-19 2024-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를 가지는 전자 장치
KR102676303B1 (ko) 2019-02-19 2024-06-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의도되지 않은 사용자 입력의 수신을 방지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200103922A (ko) * 2019-02-25 2020-09-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761572B1 (en) 2019-03-25 2020-09-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1871549B2 (en) * 2019-05-16 2024-01-0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Heat conduction mechanism
JP2020201698A (ja) 2019-06-10 2020-12-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アセンブリ
EP3993586A4 (en) * 2019-06-28 2023-01-25 LG Electronics Inc. AVN DEVICE
JP2021033776A (ja) 2019-08-27 2021-03-0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828105B1 (ja) 2019-08-27 2021-02-1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837106B2 (ja) 2019-08-27 2021-03-0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2021043492A (ja) * 2019-09-06 2021-03-1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KR20210047753A (ko) 2019-10-22 2021-04-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보호 구조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KR20220123677A (ko) 2020-01-10 2022-09-0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각도 조정 장치, 지지구, 및 표시 장치
JP6898485B1 (ja) 2020-02-21 2021-07-0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アセンブリ
JP7022176B2 (ja) 2020-07-10 2022-02-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マイク押圧部品
JP2022067198A (ja) * 2020-10-20 2022-05-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アセンブリ
JP2022076259A (ja) 2020-11-09 2022-05-19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22078601A (ja) * 2020-11-13 2022-05-25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情報機器
JP7143457B2 (ja) 2021-01-19 2022-09-2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JP7170086B2 (ja) 2021-04-22 2022-11-1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KR20220167844A (ko) 2021-06-14 2022-1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9474A (zh) * 2004-07-20 2007-06-27 金时焕 便携式显示器装置
US20100201604A1 (en) * 2009-02-12 2010-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foldable mobile display apparatus
CN105096756A (zh) * 2014-05-13 2015-11-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5788458A (zh) * 2014-09-01 2016-07-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5793587U (zh) * 2016-05-31 2016-12-07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的显示模块
TW201702793A (zh) * 2015-06-27 2017-01-16 英特爾公司 可撓性顯示器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4759A (ja) * 2003-10-02 2005-04-28 Canon Inc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携帯電話機、及び電子機器
US20080094787A1 (en) * 2004-03-15 2008-04-24 Olympus Technologies Pte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335622A (ja) * 2006-06-15 2007-12-27 Fujitsu Ltd 電子装置
JP5307631B2 (ja) * 2009-05-27 2013-10-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EP2546721B1 (en) * 2011-07-11 2020-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JP5319825B1 (ja) * 2012-05-22 2013-10-1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US9524030B2 (en) 2013-04-26 2016-12-20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interactions with foldable-bendable displays
KR20230014843A (ko) * 2013-08-30 2023-01-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US9798359B2 (en) * 2014-02-21 2017-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CN112904941A (zh) * 2014-02-28 2021-06-0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电子设备
KR102202228B1 (ko) * 2014-06-11 2021-01-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60024605A (ko) * 2014-08-26 2016-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철식 기기
KR102233119B1 (ko) * 2014-09-23 2021-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0254798B2 (en) * 2014-11-18 2019-04-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9474A (zh) * 2004-07-20 2007-06-27 金时焕 便携式显示器装置
US20100201604A1 (en) * 2009-02-12 2010-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foldable mobile display apparatus
CN105096756A (zh) * 2014-05-13 2015-11-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5788458A (zh) * 2014-09-01 2016-07-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TW201702793A (zh) * 2015-06-27 2017-01-16 英特爾公司 可撓性顯示器結構
CN205793587U (zh) * 2016-05-31 2016-12-07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的显示模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8764A (zh) * 2019-10-29 2021-05-04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用信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48764B (zh) * 2019-10-29 2024-06-04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用信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72115A (zh) * 2020-05-13 2021-11-19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显示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信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72115B (zh) * 2020-05-13 2023-08-15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显示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信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12833A (ja) 2018-07-19
US10228722B2 (en) 2019-03-12
US20180196467A1 (en) 2018-07-12
JP6535353B2 (ja) 2019-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9332A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
US10409332B2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US2022023272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66558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001811B1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TWI645280B (zh)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tructural layer
EP2569679A1 (en) A flexible and scalable method of designing a computing device
US2010007386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99202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antenna
JP4282671B2 (ja) 電子機器
JP2022087451A (ja) 電子機器
JP6491770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8243440B2 (en) Foldable computing device with counterbalance member
CN110928366A (zh) 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计算机设备
CN107634307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6005012U (zh) 终端设备
US2013032200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250349U (en) Automatic telescopic device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7345134B2 (ja) 電子機器
US20240211004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00182745A1 (en) Thin notebook computer
US2023030560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20067760U (zh)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7070464U (zh) 一种防冲撞的fpc线路板
CN21216399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防水挠性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