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599B - 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0599B
CN108290599B CN201680070197.3A CN201680070197A CN108290599B CN 108290599 B CN108290599 B CN 108290599B CN 201680070197 A CN201680070197 A CN 201680070197A CN 108290599 B CN108290599 B CN 108290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oles
outer peripheral
width direction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01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0599A (zh
Inventor
黑川祥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90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0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 B62D1/18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the entire column being tiltable as a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在将两个按压部彼此的间隔缩小,且由两个支承板部夹持着两个被夹持板部的夹持状态下,从调节杆的外周面到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互不相同,且从调节杆的外周面到两个通孔中的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互不相同,且在一个通孔与另一个通孔,从调节杆的外周面到内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变小侧在上下方向位于相反侧。

Description

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的改良。该调节装置例如能够调节用于将汽车转向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
背景技术
车用转向装置例如构成为如图15所示。车用转向装置将方向盘1的旋转传递至转向齿轮单元2的输入轴3,随着输入轴3的旋转推拉左右1对拉杆4、4,而对前车轮赋予转向角。方向盘1被支承固定在转向轴5的后端部。转向轴5以圆筒状的转向柱6在轴向插通的状态,被转向柱6旋转自如地支承。另外,转向轴5的前端部经由自由接头7连接于中间轴8的后端部。中间轴8的前端部经由其他自由接头9连接于输入轴3。
关于上述这样的转向装置,以往考虑了包括:根据驾驶者的体格、驾驶姿势,用于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用于调节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图示的构造中,为了构成倾斜机构,利用配置在宽度方向(宽度方向是指车身的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在本说明书和技术方案中整体中是一样的)的倾斜轴12,将固定在转向柱6的前端部的壳体10的上部前端部相对于车身11能摇动移位地支承。另外,在转向柱6的轴向中间部下表面设置有移位支架13。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移位支架13的状态,设置有支承支架14。而且,在支承支架14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下方向是指与转向柱6的轴向垂直,且与所述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例如如图2~10、11(B)、12~14、17所示,与以与转向柱6的轴向垂直的截面所观察时的上下方向一致。在本说明书和技术方案中整体中是一样的)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5。在移位支架13中,在与两个倾斜调节用长孔15的一部分匹配的部分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转向柱6的轴向)长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而且,调节杆17在宽度方向***倾斜调节用长孔15和伸缩调节用长孔16。另外,与其一致地,转向轴5和转向柱6为能伸缩的构造。而且,通过操作设置在调节杆17的一端部的未图示的调节柄,从而调节利用支承支架14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移位支架13的力,能够上下地和前后地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
参照图16、17,说明包括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的转向装置的更具体的构造。
转向柱6通过配置在后侧的外柱18的前部与配置在前侧的内柱19的后部能滑动地嵌合,从而全长能够伸缩。例如在通过将轻合金压铸成型而制造的外柱18的前部设置有狭缝20,外柱18的前部的内径能弹性地扩大缩小。另外,在从左右两侧夹着狭缝20的部分设置有左右1对被夹持板部21a、21b,利用两个被夹持板部21a、21b构成有移位支架13。另外,在两个被夹持板部21a、21b形成有在前后方向长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a、16b。另外,设置在支承支架14的左右1对支承板部22a、22b配置在从左右两侧夹持移位支架13的部分。在两个支承板部22a、22b形成有以倾斜轴12(参照图15)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的、在上下方向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5a、15b。而且,调节杆17在宽度方向插通在两个倾斜调节用长孔15a、15b和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a、16b。
进一步,在调节杆17的轴向一端部设置有推力轴承25。在调节杆17的轴向另一端部设置有螺母24。在调节杆17的靠轴向中间部一端的部分设置有调节柄23;和由驱动侧凸轮26及被驱动侧凸轮27构成的凸轮装置28。这样,构成:基于调节柄23的摇动,将两个支承板部22a、22b的内侧面彼此的间隔扩大缩小的锁定机构。上述这样的调节杆17能够沿着两个倾斜调节用长孔15、15升降,但不能随着调节柄23的摇动而旋转。
在进行方向盘1的位置调节时,使调节柄23向预定方向(一般而言为下方)摇动,并使驱动侧凸轮26向未锁定方向旋转。而且,缩小凸轮装置28的宽度方向尺寸,并扩大被驱动侧凸轮27与螺母24的间隔。其结果是,两个支承板部22a、22b的内侧面与两个被夹持板部21a、21b的外侧面的抵接部的面压下降或者丧失,同时,外柱18的前端部的内径弹性地扩展,外柱18的前端部内周面与内柱19的后端部外周面的抵接部的面压下降。而且,在这样的非夹持状态下,调节杆17在两个倾斜调节用长孔15a、15b和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a、16b内以可移动的范围,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和前后位置。
为了将方向盘1保持在期望位置,在使方向盘1移动至期望位置后,使调节柄23向相反方向(一般而言为上方)摇动。由此,使驱动侧凸轮26向切换至锁定状态时的旋转方向即锁定方向旋转。然后,扩大凸轮装置28的宽度方向尺寸,并缩小两个支承板部22a、22b的内侧面彼此的间隔。其结果是,两个支承板部22a、22b的内侧面与两个被夹持板部21a、21b的外侧面的抵接部的面压上升,同时,外柱18的前端部的内径弹性地收缩,外柱18的前端部内周面与内柱19的后端部外周面的抵接部的面压上升。因此,在这样的夹持状态下,能够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在具有上述这样的构成的以往构造的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的情况下,在能保持方向盘1的位置的夹持状态下,在调节杆17的外周面、与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a、16b的内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如图17夸张地示出的那样,分别设置有上下方向间隙29a、29b、29c、29d。具体而言,在调节杆17的外周面、与宽度方向一侧(图17的左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a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下方向间隙29a、29b,并且在调节杆17的外周面、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17的右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b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下方向间隙29c、29d。
另外,在以往构造的情况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a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的外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隙29a的大小,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b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的外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隙29c的大小相同。另外,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a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的外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隙29b的大小,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b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的外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隙29d的大小相同。即,在以往构造的情况下,从调节杆17的外周面到伸缩调节用长孔16a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间隙的大小关系,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a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b相同。因此,在夹持状态下,外柱18相对于调节杆17能够实际上向下方移位两个上下方向间隙29a、29c的大小,并且能够实际上向上方移位两个上下方向间隙29b、29d的大小。所以,从提高方向盘1的支承刚性感,提高驾驶者的方向盘操作感的方面来讲,仍然有改良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71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为了实现能够提高方向盘的上下方向的支承刚性感,提高驾驶者的方向盘操作感的构造而发明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包括1对被夹持板部、1对通孔、1对支承板部、1对倾斜调节用长孔、调节杆、1对按压部、扩大缩小机构。
1对被夹持板部以在宽度方向隔离的状态设置在所述转向柱的一部分,构成移位侧支架。
另外,所述1对通孔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设置于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
另外,所述1对支承板部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的状态,设置在支承于车身的支承支架的一部分。
另外,所述1对倾斜调节用长孔分别是在上下方向长的长孔,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承板部。
另外,所述调节杆以使所述两个通孔和所述两倾斜调节用长孔在宽度方向插通的状态设置。
另外,所述1对按压部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中从所述两个支承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
进一步,所述扩大缩小机构例如是凸轮装置,用于扩大缩小所述两个按压部彼此的间隔。
另外,在方向盘不只在上下方向而且在前后方向也能调节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各通孔为在前后方向长的伸缩调节用长孔,在仅能在上下方向调节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各通孔为单纯的圆孔。
特别是,另外,在将所述两个按压部彼此的间隔缩小,且由所述两个支承板部夹持着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的夹持状态下,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到所述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可以互不相同。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到所述两个通孔中的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可以互不相同。且,在所述一个通孔与所述另一个通孔,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到内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变小侧{包含上下方向间隙为零和零以下(具有过盈的状态)的情况}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位于相反侧。
在使所述两个按压部彼此的间隔扩大,且解除了由所述两个支承板部夹持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的力的非夹持状态下,所述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与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可以对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分别在上下方向仅抵接在任意一个。
另外,例如可以将所述一个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另一个通孔的中心轴分别配置在水平方向(相对于被夹持板部为直角方向)的状态下,互相在上下方向偏离。
或者,可以使所述一个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另一个通孔的中心轴互相对齐,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在上下方向倾斜。
另外,例如可以在形成于所述各被夹持板部的底孔装上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的套筒,利用该套筒的内表面来构成所述各通孔。
或者,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套筒等其他部件,将形成于所述各被夹持板部的孔保持原样用作所述各通孔。换言之,也可以在所述各被夹持板部直接形成所述各通孔。
另外,例如可以使形成于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中的一个被夹持板部的一个底孔的中心轴、与形成于另一个被夹持板部的另一个底孔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偏离。
例如,在装在所述一个底孔的套筒、与装在所述另一个底孔的套筒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所述两个通孔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偏离。
另外,例如可以使形成于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中的一个被夹持板部的一个底孔的中心轴、与形成于另一个被夹持板部的另一个底孔的中心轴互相对齐。而且,可以使由装在所述一个底孔的一个套筒的内表面构成的一个通孔的中心轴、与由装在所述另一个底孔的另一个套筒的内表面构成的另一个通孔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偏离。
例如,在所述一个套筒与所述另一个套筒,可以使用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厚度尺寸互不相同的套筒。
另外,在由所述套筒的内表面构成所述各通孔的情况下,例如在所述夹持状态下,可以使任意的通孔的内表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以在上下方向具有过盈的状态抵接。
另外,例如在所述夹持状态下,可以在所述一个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大小不同的上下方向间隙,并且在所述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大小不同的上下方向间隙。换言之,如上述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那样,可以使所述各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下各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不以具有过盈的状态抵接,也可以在上下任意部分设置间隙。
进一步,例如可以使所述两个支承板部中的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高于另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
另外,可以使所述两个通孔中在宽度方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中心轴与余下的通孔(配置在另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中心轴相比,在上下方向配置在所述转向柱的近侧。而且,朝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各面中、在上下方向距所述转向柱远的侧的面,可以利用弹性部件对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施力(可以在所述远侧的面按压调节杆的外周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能够提高方向盘的上下方向的支承刚性感,能够提高驾驶者的方向盘操作感。
即,在夹持状态下,使从调节杆的外周面到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互不相同,并且使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到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互不相同。且,在所述一个通孔与所述另一个通孔,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到内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变小侧在上下方向位于相反侧。
因此,与如上述的以往构造的情况那样,在一个通孔与另一个通孔,从调节杆的外周面到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的大小关系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相对于所述调节杆,转向柱实际上在上下方向可移位的距离(移位量)抑制得小。所以,能够提高方向盘的上下方向的支承刚性感,能够提高驾驶者的方向盘操作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转向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2是示出取出外柱,在与该外柱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A)是相当于非夹持状态下的图1的A-A截面的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4(A)是相当于夹持状态下的图1的A-A截面的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相当于图4(B)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相当于图4(B)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8(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相当于非夹持状态下的图1的A-A截面的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9(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相当于夹持状态下的图1的A-A截面的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6例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11(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转向柱的局部侧视图,(B)是(A)的B-B剖视图。
图12(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8例的相当于非夹持状态下的图1的A-A截面的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13(A)是示出从非夹持状态向夹持状态切换中途的状态的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14(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8例的相当于夹持状态下的图1的A-A截面的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示出转向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局部侧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的具体构造的局部侧视图。
图17是图16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方向盘
2:转向齿轮单元
3:输入轴
4:拉杆
5、5a:转向轴
6、6a:转向柱
7:自由接头
8:中间轴
9:自由接头
10、10a:壳体
11:车身
12:倾斜轴
13:移位支架
14、14a、14b:支承支架
15a、15b:倾斜调节用长孔
16a~16j:伸缩调节用长孔
17、17a:调节杆
18、18a:外柱
19、19a:内柱
20、20a:狭缝
21a~21f:被夹持板部
22a~22f:支承板部
23、23a:调节柄
24、24a:螺母
25、25a:推力轴承
26、26a:驱动侧凸轮
27、27a:被驱动侧凸轮
28、28a:凸轮装置
29a~29d:上下方向间隙
30:电动马达
31:支承管
32:内轴
33:外轴
34:安装板部
35:切除
36:卡止盒
37:头部
38:按压板
39a~39f:伸缩用底孔
40a~40f:套筒
41a、41b:上下方向间隙
42、42a:引导部件
43a~43d:上下方向间隙
44a~44d:上下方向间隙
45a、45b:圆孔
46a~46c:上下方向间隙
47a:宽度方向一侧面
47b:宽度方向另一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1例]
参照图1~4,说明实施方式的第1例。在适用有本例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的转向装置中,在被车身支承的圆筒状的转向柱6a的内侧,经由未图示的多个滚动轴承,转向轴5a被旋转自如地支承。而且,在比转向柱6a的后端开口更向后方突出的转向轴5a的后端部分固定有方向盘1(参照图15)。
另外,在转向柱6a的前端部,作为用于赋予辅助力的动力源的电动马达30被支承在固定于转向柱6a的前端部的壳体10a。而且,电动马达30的输出力矩(辅助力)经由设置在壳体10a内的减速器,赋予给转向轴5a。在壳体10a的上部,支承管31配置在宽度方向。通过该支承管31被倾斜轴即未图示的螺栓插通,从而壳体10a能摇动移位地被支承在车身的一部分。
本例的转向装置分别包括根据驾驶者的体格、驾驶姿势而用于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以及用于调节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
为了构成伸缩机构,转向柱6a将配置于后方的外柱18a的前端部以能在轴向相对移位的方式松弛地嵌合在配置于前方的内柱19a的后端部。这样,转向装置的全长能够伸缩。另外,外柱18a能在前后方向移动地被支承于支承支架14a。另外,在转向柱6a的内侧被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转向轴5a是内轴32与外轴33通过花键卡合等,能力矩传递且被能伸缩地组合的构造。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外柱18a的整体例如通过将轻合金压铸成型而构成。此外,虽然未图示,但转向柱6a也可以将配置于后方的内柱19a的前端部以能在轴向相对移位的方式松弛地嵌合在配置于前方的外柱18a的后端部。
另外,为了构成倾斜机构,将转向柱6a以能够以设置在宽度方向的倾斜轴为中心摇动移位的方式支承于车身,并且将外柱18a能在上下方向移动地支承于支承支架14a。
另外,为了将外柱18a能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地支承于支承支架14a,在外柱18a的靠前端部分的上部形成有在轴向伸长的狭缝20a。由此,外柱18a的靠前端部分构成为缺口圆筒,该靠前端部分的内径能够弹性地扩大缩小。而且,在外柱18a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狭缝20a的部分设置有构成移位支架13a的1对被夹持板部21c、21d。另外,在两个被夹持板部21c、21c设置有在宽度方向贯通、并且在前后方向(外柱11a的轴向)伸长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在本例的情况下,这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1对通孔。
支承支架14a由钢、铝类合金等具有充分刚性的金属板制成。支承支架14a具有安装板部34;和1对支承板部22c、22d。安装板部34在通常时被支承于车身,但在碰撞事故时,基于二次碰撞的冲击向前方脱离,容许外柱18a向前方的移位。因此,在安装板部34的后端部边缘,在开口的状态下形成有1对切除35、35。而且,在两个切除35、35卡止有分别利用螺栓或者螺柱等固定部件固定于车身的卡止盒36。
两个支承板部22c、22d从安装板部34向下方垂下。两个支承板部22c、22d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外柱18a的靠前端部分的状态,互相平行地设置。另外,在两个支承板部22c、22d中在宽度方向对置的位置(互相匹配的位置),且与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的前后方向的一部分匹配的部分,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5c、15d。而且,调节杆17a在宽度方向插通在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和各倾斜调节用长孔15c、15d。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如图3、4所示,在形成于外柱18a的狭缝20a内,设置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截面矩形的引导部件42。而且,引导部件42的上表面从下方侧支承调节杆17a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下表面。
另外,在调节杆17a的轴向一端部(图3、4的左端部)所形成的头部37、和两个支承板部22c、22d中的宽度方向一侧(图3、4的左侧)的支承板部22c之间的部分,从支承板部22c侧依次配置有被驱动侧凸轮27a、驱动侧凸轮26a、调节柄23a。被驱动侧凸轮27a和驱动侧凸轮26a构成凸轮装置28a。在与调节杆17a的轴向另一端部(图3、4的右端部)所形成的外螺纹部拧合的螺母24a、和两个支承板部22c、22d中的宽度方向另一侧(图3、4的右侧)的支承板部22d之间的部分,从支承板部22d侧依次配置有按压板38、推力轴承25a。由此,通过基于调节柄23a的摇动操作,使驱动侧凸轮26a相对于被驱动侧凸轮27a相对旋转,从而能够使凸轮装置28a的宽度尺寸(轴向尺寸)扩大缩小。
在本例的情况下,在调节杆17a中从两个支承板部22c、22d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设置的按压板38和被驱动侧凸轮27a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1对按压部。同样,凸轮装置28a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扩大缩小机构。
在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时,使调节柄23a向预定方向(一般而言为下方)转动,将凸轮装置28a的宽度尺寸缩小,并扩大被驱动侧凸轮27a与按压板38的距离。其结果是,两个支承板部22c、22d的内侧面彼此的距离扩大,两个支承板部22c、22d的内侧面与两个被夹持板部21c、21d的外侧面的抵接部的面压下降或者丧失(夹持外侧面的力被解除)。在该状态下,由于支承支架14a相对于移位支架13a的支承力下降或者丧失,因此,在调节杆17a在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和两个倾斜调节用长孔15c、15d内可移动的范围内,能够使外柱18a移位。而且,能够利用该移位,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上下位置与前后位置的一者或者两者)。
与之相对,为了将方向盘1保持在期望位置,使调节柄23a向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一般而言为上方)转动,将凸轮装置28a的宽度尺寸扩大,并缩小被驱动侧凸轮27a与按压板38的距离。其结果是,两个支承板部22c、22d的内侧面与两个被夹持板部21c、21d的外侧面强力抵接,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被固定。同时,设置有两个被夹持板部21c、21d的外柱18a的靠前端部分的直径收缩,外柱18a的前端部内周面与内柱19a的后端部外周面强力抵接。而且,转向柱6a变得不能伸缩,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被固定。其结果是,能够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本例的转向装置的基本构成如上所述。接下来,详细说明本例的特征部分。
在本例的情况下,在上述的夹持状态下,为了提高方向盘1的上下方向的支承刚性感,使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隙的关系与上述的以往构造不同。因此,在本例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中,配置有调节柄23a的宽度方向一侧(图2的左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中心轴Oc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2的右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中心轴Od相比向下方侧偏离地配置。此处,中心轴Oc相对于被夹持板部21c的宽度方向一侧面47a垂直延伸,中心轴Od相对于被夹持板部21d的宽度方向另一侧面47b垂直延伸。此外,被夹持板部21c的宽度方向一侧面47a和被夹持板部21d的宽度方向另一侧面47b在与转向柱6的轴向垂直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即,被夹持板部21c的宽度方向一侧面47a和被夹持板部21d的宽度方向另一侧面47b在上下方向延伸。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没有被直接形成于两个被夹持板部21c、21d。即,在两个被夹持板部21c、21d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的伸缩用底孔39a、39b中,通过在宽度方向外半部的内侧装上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的套筒40a、40b,从而构成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即,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由两个套筒40a、40b的内表面构成。因此,在本例的情况下,将两个伸缩用底孔39a、39b中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a,形成得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b更靠下方。另外,两个套筒40a、40b例如由橡胶那样的弹性体、聚酰胺树脂(尼龙)、聚缩醛树脂、聚四氟化乙烯树脂(PTFE)等滑动性优良的合成树脂制成。两个套筒40a、40b的厚度尺寸等各种要素互相相同。
图3示出将凸轮装置28a的宽度尺寸缩小,并解除了由两个支承板部22c、22d夹持被夹持板部21c、21d的力的非夹持状态。在图2中,两个套筒40a、40b的内表面的直径以φA表示,通过宽度方向一侧的套筒40a(位于套筒40b的下方的套筒40a)的内表面的最上部,相对于宽度方向一侧的被夹持板部21c的宽度方向一侧面47a在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以C表示,通过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套筒40b(位于套筒40a的上方的套筒40b)的内表面的最下部,相对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被夹持板部21d的宽度方向另一侧面47b在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以D表示,直线C和D之间的上下方向宽度以B表示。此处,直径φA比上下方向宽度B大(φA>B)。所以,在非夹持状态下,利用基于被宽度方向一端部支承的调节柄23a的重量的力矩,调节杆17a的宽度方向一端侧向向下方移位的方向倾斜,且调节杆17a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向向上方移位的方向倾斜。因此,在非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1a的状态,并成为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1b的状态。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说明了调节杆17a由于调节柄23a的重量而倾斜的情况,但例如也能够利用配置在狭缝20a内的引导部件42的弹力将调节杆17a倾斜。
与之相对,基于调节柄23a的转动操作,从上述的非夹持状态,向将凸轮装置28a的宽度尺寸扩大,并利用两个支承板部22c、22d夹持被夹持板部21c、21d的夹持状态切换时,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即,调节杆17a从图3所示的状态摇动,并以配置在相对于两个支承板部22c、22d垂直的方向(水平方向)的状态固定。而且,在这样的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41c的状态,并成为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41d的状态。
即,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抵接在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上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隙为零)。另外,成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41c的状态。另外,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抵接在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下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隙为零)。成为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41d的状态。
根据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转向装置,能够提高方向盘1的上下方向的支承刚性感,能够提高驾驶者的方向盘操作感。
即,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夹持状态下,使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使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的抵接位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和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为在上下方向的相反侧。因此,与如上述的以往构造的情况那样,在宽度方向一侧的通孔和宽度方向另一侧的通孔,从调节杆的外周面到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间隙的大小关系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相对于调节杆17a,外柱18a实际上在上下方向可移位的距离(移位量)抑制得小。所以,能够提高方向盘1的上下方向的支承刚性感,能够提高驾驶者的方向盘操作感。
进一步,在本例的情况下,在非夹持状态下,对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仅使下表面抵接,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仅使上表面抵接。因此,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能够设置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1a,并且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能够设置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1b。所以,如上所述,虽然在夹持状态下,能够抑制外柱18a相对于调节杆17a实质上向上下方向的移位,可是在非夹持状态下,能够使外柱18a相对于调节杆17a在前后方向顺畅移动。其结果是,能够使方向盘1的在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作业的操作性良好。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在产生二次碰撞,并对于外柱18a作用朝向前方且上方的力的情况下,利用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中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按压调节杆17a的靠宽度方向另一端部分。其结果是,由于调节杆17a成为倾斜的倾向(在宽度方向被驱动侧凸轮27a与按压板38的距离变窄的倾向),因此,能够利用两个部件27a、28从宽度方向两侧强力按压两个支承板部22c、22d。所以,能够增大支承支架14a所导致的移位支架13a的保持力。其结果是,在产生二次碰撞时,能够容易使支承支架14a从车身向前方脱离,能够实现驾驶者的可靠保护。
[实施方式的第2例]
参照图5,说明实施方式的第2例。本例的特征点在于,在夹持状态下,对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使宽度方向一侧(图5的左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以及宽度方向另一侧(图5的右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以分别具有过盈的状态抵接。即,在本例的情况下,随着从非夹持状态向夹持状态的切换,在使调节杆17a摇动时,利用调节杆17a的外周面分别按压构成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套筒40c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以及构成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套筒40d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使两个套筒40c、40d分别弹性变形。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外柱18a相对于调节杆17a更加难以在上下方向移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方向盘1的上下方向的刚性感。
其他部分的构成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3例]
参照图6,说明实施方式的第3例。本例的特征点在于,在夹持状态下,在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下方向间隙。
即,在本例的情况下,随着从非夹持状态向夹持状态的切换,在使调节杆17a摇动时,在宽度方向一侧(图6的左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3a,并且在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与上下方向间隙43a相比上下方向尺寸小的上下方向间隙43b。另外,在宽度方向另一侧(图6的右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d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3c,并且在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与上下方向间隙43c相比上下方向尺寸小的上下方向间隙43d。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相比,外柱18a相对于调节杆17a能够在上下方向移位的距离增大,但与上述的以往构造相比,能够充分抑制该距离。另外,在非夹持状态下,能够使外柱18a在前后方向更顺畅移动。
其他部分的构成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4例]
参照图7,说明实施方式的第4例。本例的特征点在于,利用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不同的结构,将1对伸缩调节用长孔16c、16d的中心轴Oc、Od彼此偏离。
即,在本例的情况下,使宽度方向一侧的被夹持板部21c所形成的伸缩用底孔39c的中心轴、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被夹持板部21d所形成的伸缩用底孔39d的中心轴不在上下方向偏离,而在配置在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互相对齐。与之相对,使装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c的套筒40e、与装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d的套筒40f,上端部和下端部处的厚度尺寸互不相同。具体而言,在配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套筒40e,使上端部处的厚度尺寸(径向尺寸)比配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套筒40f大;在配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套筒40e,使下端部的厚度尺寸比配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套筒40f小。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为了得到这样的尺寸关系,作为两个套筒40e、40f,使用内周面相对于外周面在上下方向偏心的套筒,并且将两个套筒40e、40f以相位偏离180度的状态(上下相反)安装于两个伸缩用底孔39c、39d。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c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d形成在同轴上,因此,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相比,降低加工成本。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5例]
参照图8~9,说明实施方式的第5例。本例的特征点在于,使非夹持状态下的调节杆17a的倾斜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相反。
即,在本例的情况下,与1对伸缩调节用长孔16e、16f中的宽度方向一侧(图8的左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e的中心轴Oe相比,宽度方向另一侧(图8的右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f的中心轴Of向下方侧偏离地配置。因此,在本例的情况下,与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e相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f形成在下方。而且,通过在这样的伸缩用底孔39e、39f装上弹性材料制的环状的套筒40a、40b,从而构成有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e、16f。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在非夹持状态下,如图8所示,调节杆17a向宽度方向一端侧向向上方移位且宽度方向另一端侧向向下方移位的方向倾斜。因此,在非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e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f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e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4a的状态,并成为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f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4b的状态。
与之相对,在向夹持状态切换时,如图9所示,调节杆17a从图8所示的状态摇动,以配置在相对于两个支承板部22c、22d垂直的方向(水平方向)的状态固定。而且,在这样的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e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f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c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44c的状态,并成为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f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44d的状态。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6例]
参照图10,说明实施方式的第6例。本例的特征点在于,不使1对伸缩调节用长孔16g、16h的中心轴Og、Oh彼此在上下方向偏离,使这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g、16h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调节杆17a(参照图3、4等)的外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隙的关系与上述的以往构造的情况不同。
即,在本例的情况下,使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g、16h中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g的中心轴Og、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h的中心轴Oh互相对齐,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在上下方向倾斜α度。因此,使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g、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用底孔39h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角度α的状态,形成在同轴上。而且,通过在这样的伸缩用底孔39g、39h装上弹性材料制的环状的套筒40g、40h,从而构成两个伸缩调节用长孔16g、16h。在图10中,宽度方向两侧的套筒40g、40h的内表面的直径以φE表示,通过宽度方向一侧的套筒40g的内表面中的宽度方向一侧端部的最上部,并相对于宽度方向一侧的被夹持板部21c的宽度方向一侧面47a在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以G表示,通过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套筒40h的内表面中宽度方向另一侧端部的最下部,并相对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被夹持板部21d的宽度方向另一侧面47b在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以H表示,直线G和H之间的上下方向宽度以F表示。此处,直径φE比上下方向宽度F大(φE>F)。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在非夹持状态下,利用基于被调节杆17a的宽度方向一端部支承的调节柄23a(参照图3、4等)的重量的力矩,调节杆17a的宽度方向一端侧向向下方移位的方向倾斜,且调节杆17a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向向上方移位的方向倾斜。因此,在非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g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h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g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的状态,并成为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h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的状态。
与之相对,在向夹持状态切换时,调节杆17a以配置在相对于支承板部22c、22d(参照图3、4等)垂直的方向的状态固定。而且,在这样的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g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h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g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的状态,并成为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h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的状态。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由于将两个伸缩用底孔39g、39h形成在同轴上,因此,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两个伸缩用底孔39g、39h的加工成本。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7例]
参照图11,说明实施方式的第7例。本例的特征点在于,不包括用于调节方向盘1(参照图15)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仅包括用于调节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
因此,在本例的情况下,在设置在外柱18a的靠前端部分的下方的1对被夹持板部21e、21f,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有单纯的圆孔45a、45b。进一步,宽度方向一侧的圆孔45a的中心轴O45a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圆孔45b的中心轴O45b相比,向上方侧偏离地配置。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在夹持状态下,能够将相对于在宽度方向插通两个圆孔45a、45b的调节杆17a(参照图3、4等),外柱18a实际上在上下方向可移位的距离抑制得小。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8例]
参照图12~14,说明实施方式的第8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在构成支承支架14b的1对支承板部22e、22f彼此之间,使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不同。即,通过使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22e的板厚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22f的板厚大,从而使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22e的弯曲刚性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22f的弯曲刚性高。另外,在1对伸缩调节用长孔16i、16j中配置有弯曲刚性高的支承板部22e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i的中心轴Oi,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j的中心轴Oj相比,偏离地配置在外柱18a的中心轴的近的下方侧。而且,在本例的情况下,利用设置在外柱18a的狭缝20a内的弹性材料制的引导部件42a,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中的下表面被朝向上方弹性地按压。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调节杆17a利用引导部件42a所导致的按压力被朝向上方推起。因此,在图12所示的非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i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j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i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6a的状态,并成为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j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上下方向间隙46b的状态。
与之相对,在从上述的非夹持状态向夹持状态切换时,以图12→图13→图14所示的顺序,调节杆17a以配置有弯曲刚性高的支承板部22e的宽度方向一侧部分作为起点,向水平方向摇动。而且,在图14所示的夹持状态下,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i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保持抵接,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j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i的内表面中的下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保持不变地存在上下方向间隙46a的状态,并成为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j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与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间隙46c的状态。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情况下,在从非夹持状态向夹持状态切换时,能够使调节杆17a以配置有弯曲刚性高的支承板部22e的宽度方向一侧部分为起点向水平方向摇动,因此,能够使调节杆17a的外周面中的宽度方向一端侧部分保持不变地抵接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6i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因此,在移至夹持状态时,能够防止调节杆17a的外周面对于伸缩调节用长孔16i的内表面(套筒40a的内表面)强力抵接。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
本申请基于2015年12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5-236862,其内容作为参照并入本文。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1对通孔(伸缩调节用长孔)的上下方向的偏离量、偏离方向、以及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实施方式的第6例的情况)能够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各例的构造来实施。另外,实施方式的各例的构造也可以适当组合来实施。

Claims (16)

1.一种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对被夹持板部,以在宽度方向隔离的状态设置在转向柱的一部分;
1对通孔,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设置在两个所述被夹持板部;
1对支承板部,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的状态设置在支承于车身的支承支架的一部分;
倾斜调节用长孔,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承板部,且分别为上下方向长;
调节杆,以将所述两个通孔和所述两个倾斜调节用长孔在宽度方向插通的状态设置;
1对按压部,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中从所述两个支承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以及
扩大缩小机构,其将所述两个按压部彼此的间隔扩大缩小,
在将所述两个按压部彼此的间隔缩小,且由所述两个支承板部夹持着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的夹持状态下,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到所述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互不相同,且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到所述两个通孔中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互不相同,且在所述一个通孔与所述另一个通孔,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到内表面的上下方向距离变小侧在上下方向位于相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在使所述两个按压部彼此的间隔扩大,且解除了由所述两个支承板部夹持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的力的非夹持状态下,所述一个通孔的内表面与所述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对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分别在上下方向仅抵接在任意一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一个通孔的中心轴和所述另一个通孔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偏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一个通孔的中心轴和所述另一个通孔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偏离。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各通孔由装在形成于所述各被夹持板部的底孔的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的套筒的内表面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形成于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中的一个被夹持板部的一个底孔的中心轴、与形成于另一个被夹持板部的另一个底孔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偏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形成于所述两个被夹持板部中的一个被夹持板部的一个底孔的中心轴、与形成于另一个被夹持板部所另一个底孔的中心轴对齐,
由装在所述一个底孔的一个套筒的内表面构成的一个通孔的中心轴、与由装在所述另一个底孔的另一个套筒的内表面构成的另一个通孔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偏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两个通孔中的任意通孔的内表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以在上下方向具有过盈的状态抵接。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两个通孔中的任意通孔的内表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以在上下方向具有过盈的状态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2、3、4、6、7、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在所述夹持状态下,在所述一个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大小分别不同的上下方向间隙,且在所述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大小分别不同的上下方向间隙。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在所述夹持状态下,在所述一个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大小分别不同的上下方向间隙,且在所述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大小分别不同的上下方向间隙。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在所述夹持状态下,在所述一个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大小分别不同的上下方向间隙,且在所述另一个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大小分别不同的上下方向间隙。
13.如权利要求3、4、6、7、8、1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两个支承板部中的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比另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高,
所述两个通孔中在宽度方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中心轴,与余下的通孔的中心轴相比在上下方向配置在所述转向柱的近侧,
朝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各面中、在上下方向距所述转向柱远的侧的面,利用弹性部件对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施力。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两个支承板部中的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比另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高,
所述两个通孔中在宽度方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中心轴,与余下的通孔的中心轴相比在上下方向配置在所述转向柱的近侧,
朝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各面中、在上下方向距所述转向柱远的侧的面,利用弹性部件对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施力。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两个支承板部中的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比另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高,
所述两个通孔中在宽度方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中心轴,与余下的通孔的中心轴相比在上下方向配置在所述转向柱的近侧,
朝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各面中、在上下方向距所述转向柱远的侧的面,利用弹性部件对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施力。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两个支承板部中的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比另一个支承板部的弯曲刚性高,
所述两个通孔中在宽度方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中心轴,与余下的通孔的中心轴相比在上下方向配置在所述转向柱的近侧,
朝向配置在所述一个支承板部侧的通孔的内表面的上下各面中、在上下方向距所述转向柱远的侧的面,利用弹性部件对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施力。
CN201680070197.3A 2015-12-03 2016-12-02 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Active CN1082905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6862 2015-12-03
JP2015-236862 2015-12-03
PCT/JP2016/085878 WO2017094877A1 (ja) 2015-12-03 2016-12-02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上下位置調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0599A CN108290599A (zh) 2018-07-17
CN108290599B true CN108290599B (zh) 2020-09-15

Family

ID=5879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0197.3A Active CN108290599B (zh) 2015-12-03 2016-12-02 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7065B2 (zh)
EP (1) EP3366545B1 (zh)
JP (1) JP6460263B2 (zh)
CN (1) CN108290599B (zh)
WO (1) WO20170948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8992B (zh) * 2018-07-19 2023-09-12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多功能车载控制***及其工作方法
US11427244B2 (en) * 2018-10-24 2022-08-30 Nsk Ltd. Steering column device
JP2023136735A (ja) * 2022-03-17 2023-09-29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821A (zh) * 2011-10-19 2014-06-25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柱
CN104024084A (zh) * 2012-11-02 2014-09-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倾角可调式转向装置
CN104254474A (zh) * 2013-02-13 2014-12-3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外柱及转向柱装置
CN104470790A (zh) * 2012-05-18 2015-03-25 Trw有限公司 转向柱组件
JP2015155288A (ja) * 2014-02-21 2015-08-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79159B1 (fr) * 1985-03-25 1987-06-26 Nacam Dispositif de reglage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pourvu de moyens de blocage a genouillere
JPS6332962U (zh) * 1986-08-20 1988-03-03
FR2696404B1 (fr) 1992-10-06 1994-12-23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position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réglable notamme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ensemble de colonn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JP2009073378A (ja) * 2007-09-21 2009-04-09 Nsk Ltd 位置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2105369A2 (en) 2008-03-25 2009-09-30 NSK Ltd. Steering apparatus
JP2009227181A (ja) 2008-03-25 2009-10-08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92114B2 (ja) * 2010-01-28 2014-01-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2765057B1 (en) * 2011-09-29 2017-05-17 NSK Ltd. Telescopic steering device
CN103328306B (zh) * 2011-12-20 2016-02-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JP6037092B1 (ja) * 2015-01-13 2016-11-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7082325A1 (ja) * 2015-11-12 2017-05-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組立方法
JP6921720B2 (ja) * 2017-11-17 2021-08-1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821A (zh) * 2011-10-19 2014-06-25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柱
CN104470790A (zh) * 2012-05-18 2015-03-25 Trw有限公司 转向柱组件
CN104024084A (zh) * 2012-11-02 2014-09-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倾角可调式转向装置
CN104254474A (zh) * 2013-02-13 2014-12-3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外柱及转向柱装置
JP2015155288A (ja) * 2014-02-21 2015-08-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94877A1 (ja) 2017-06-08
EP3366545A1 (en) 2018-08-29
CN108290599A (zh) 2018-07-17
US20180327018A1 (en) 2018-11-15
US10597065B2 (en) 2020-03-24
JPWO2017094877A1 (ja) 2018-04-26
EP3366545B1 (en) 2020-03-25
JP6460263B2 (ja) 2019-01-30
EP3366545A4 (en) 201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4860B2 (en) Outer column and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EP3045377B1 (en)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for steering wheel
US11148703B2 (en) Support bracket fo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apparatus
WO2017068804A1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130525B1 (en) Steering wheel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JP505055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290599B (zh) 方向盘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
JP6065109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142967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000690A1 (en) Position adjusting-type steering device
JP6702418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174105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7848559B (zh) 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JP514647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とその組立方法
JP2009156438A (ja) 伸縮軸及び伸縮軸を備えた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8202962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上下位置調節装置
JP637986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447170B2 (en)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US11511788B2 (en)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JP2016047669A5 (zh)
JP2015214320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5214319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100968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