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6626B -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6626B
CN108196626B CN201810052256.5A CN201810052256A CN108196626B CN 108196626 B CN108196626 B CN 108196626B CN 201810052256 A CN201810052256 A CN 201810052256A CN 108196626 B CN108196626 B CN 1081966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ircuit board
face
assembly
atta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22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6626A (zh
Inventor
刘学龙
段海涛
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22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66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6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6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6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6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5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battery packs and other power supplies such as fuel cells or integrated AC adap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屏幕组件,包括屏幕、屏幕线路板及设于屏幕的显示区域下方,与屏幕线路板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模组,屏幕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贴附于屏幕的内侧,其中,固定支架上设有一突起部,突起部自固定支架的一固定端面突起,并在突起部内形成一安装空间,指纹识别模组设于安装空间内;挠性线路板模组,贴附于固定端面上,并覆盖突起部与屏幕线路板电连接,将指纹识别模组限位于安装空间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实现屏下指纹的基础功能上,保持智能终端原有的尺寸,维持用户体验不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上各项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在使用体验、硬件使用上对智能终端的各种配件和使用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考验。
例如对于智能终端在解锁、支付、隐私应用时经常使用的用户指纹识别技术,当该技术在智能终端上应用起的那一刻,就在无时无刻不对其进行改进。例如减小可见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尺寸,以增加智能终端正面屏幕的大小。而目前,对于指纹识别模组的设置,更趋向于设置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下方,即智能终端的内部,将智能终端的正面几乎全部预留给屏幕,增加智能终端的显示区域即屏占比。
由于光学、电容、热敏和超声波是四种常见的指纹识别方式,因此,设置在屏幕下方的各种指纹识别模组在少量的智能终端中已得到体现。但由于将指纹识别模组上外置的部分移至智能终端的内部,将对智能终端的内部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智能终端内部本身已极为紧凑,因此,若需要给予指纹识别模组的安装空间,不免需要增加智能终端的厚度,或是宽度,无法完美匹配至用户习惯的智能终端的大小,极度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对指纹识别模组进行合理放置和智能终端内部空间重新排布的结构和方式,在实现屏下指纹的基础功能上,保持智能终端原有的尺寸,维持用户体验不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既维持了通常前置指纹用户的操作使用习惯,又保证了智能终端的原有厚度,满足了屏幕的高屏占比和智能终端的整机紧凑的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幕组件,包括屏幕、屏幕线路板及设于所述屏幕的显示区域下方,与所述屏幕线路板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
固定支架,贴附于所述屏幕的内侧,其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一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自所述固定支架的一固定端面突起,并在所述突起部内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挠性线路板模组,贴附于所述固定端面上,并覆盖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屏幕线路板电连接,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限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突起部上远离所述屏幕的突起端面开设有槽口;
所述槽口截止于所述突起端面的两端缘处。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槽口沿所述突起部的长度方向开设,将所述固定支架分割为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
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分别具有延伸条,所述延伸条连接所述固定端面及安装端面。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挠性线路板模组包括:
覆晶薄膜线路板,与所述屏幕线路板电连接,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屏幕贴合,另一端沿所述固定支架的轮廓延伸并贴附在所述突起部外;
触摸屏线路板,与所述屏幕线路板电连接,所述触摸屏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屏幕贴合,另一端沿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延伸。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与所述屏幕贴合的一端呈U型;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远离所述屏幕的端面与所述突起端面基本齐平。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接口组件;
所述连接板、接口组件相对于所述突起部的外侧而设。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与所述屏幕贴合的一端呈U型;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远离所述屏幕的端面沿所述固定端面、延伸条及突起端面的外表面弯折铺设。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接口组件;
所述接口组件贴设在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铺设在所述固定端面的部分的外表面。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屏幕驱动芯片;
所述屏幕驱动芯片贴设在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远离于所述屏幕的端面。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远离于所述屏幕的一端截止于所述突起端面的外侧;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热压于所述突起端面与所述屏幕线路板间。
优选地,该屏幕组件中,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屏幕驱动芯片;
所述屏幕驱动芯片贴设在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靠近于所述屏幕的端面。
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组件及上述的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的部分夹设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组件间。
优选地,该智能终端中,所述电池组件延伸直至所述屏幕组件上设有所述突起部的位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用户保有前置屏下指纹识别的使用习惯;
2.维持智能终端的内部空间占有,未增加智能终端的厚度及大小,符合用户单手或双手操作智能终端时握持智能终端的手感;
3.未影响智能终端中原设置电池组件的空间,可维持电池组件的容量,同时满足全面屏智能终端的使用需求和整机紧凑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屏幕组件的后视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屏幕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屏幕组件的截面图;
图4为符合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屏幕组件的截面图;
图5为符合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中屏幕组件的截面图;
图6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00-屏幕组件;
110-屏幕;
120-屏幕线路板;
130-指纹识别模组;
140-固定支架、141-突起部、142-固定端面、143-槽口、144-第一支架单元、145-第二支架单元、146-安装端面、147-延伸条;
151-COF FPC、152-TP FPC;
160-连接板、170-接口组件IO、180-屏幕驱动芯片IC;
200-智能终端、210-壳体、220-电池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智能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智能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参阅图1及图2,示出了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屏幕组件100的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屏幕组件100包括了:
-屏幕110
屏幕110作为屏幕组件100上面向最外部的部件,具有一面向外部的显示区域,及面向内部的屏幕110透光层叠区。在安装有屏幕110的外部装置,如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200上,通过显示区域可显示一界面,供用户观赏或操作。
-屏幕线路板120
屏幕线路板120也可称为主FPC,本身呈挠性,其厚度较薄,贴设在屏幕110的背面,即用户无法在正面观察到该屏幕线路板120。
屏幕线路板120可具有较长的长度,其沿屏幕1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将需要通过屏幕110显示的其他部件全部电连接。
-指纹识别模组130
为实现用户在屏幕110上放置手指后对手指指纹的识别,指纹识别模组130设置在屏幕110的显示区域下方,并与屏幕线路板120电连接,从而将指纹识别的识别结果显示在显示区域。
为保证屏幕110下方的整体空间利用率,屏幕组件100还额外包括了:
-固定支架140
在屏幕110的内侧,即其不用于显示显示区域的背面,贴附有一固定支架140。固定支架140的尺寸可与屏幕110相当,即基本覆盖在屏幕110的背面,并平整贴附在屏幕110的背面,与屏幕110的背面基本无空隙产生。固定支架140的位置可放置在屏幕110的显示透光层及缓冲泡棉间。
在固定支架140上,还设有一突起部141,用于安放指纹识别模组130。具体地,固定支架140具有一固定端面142,该固定端面142为未与屏幕110的背面贴合的一面,即在屏幕110的背面,固定端面142呈可见,突起部141自该固定端面142上朝向远离于屏幕110的方向突起形成,亦或是固定端面142上的某一处朝向远离于屏幕110的方向延伸形成,由于向外突起,则突起部141与屏幕110件形成有一安装空间,安装空间作为突起部141的内部用于安放指纹识别模组130。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小屏幕组件100的厚度,突起部141的突起高度可以与指纹识别模组130的厚度相当。
在上述突起部141自固定端面142突起形成的实施中,在突起部141突起而空出的位置处,可设有固定支架140的部分本体(未示出),即固定支架140上设有突起部141的位置呈双层结构。而在固定端面142本身向外延伸形成的实施中,突起部141与屏幕110件不具有固定支架140的部分。上述两种突起方式均可实施。
通过突起部141的设置,在屏幕110的显示区域朝向外部正面的放置方式下,突起部141承托指纹识别模组130,将指纹识别模组130限制在安装空间内。
-挠性线路板模组
除指纹识别模组130与屏幕线路板120电连接,以在屏幕110上显示指纹识别结果外,具有该屏幕组件100的智能终端200也将通过屏幕110显示如文字、视频、动画等其他显示内容,因此,可统一通过一挠性线路板模组集成后与屏幕线路板120电连接,进而显示在屏幕110上。
该挠性线路板模组贴附在固定端面142上,即固定端面142作为固定支架140的部分,夹设在屏幕110与挠性线路板模组间。同时,挠性线路板膜组覆盖突起部141,将指纹识别模组130进一步限位在安装空间的内部。
通过上述配置及各部件的紧密贴合,该实施例中的屏幕组件100厚度基本等同于指纹识别模组130外置的实施例中的屏幕组件100厚度,保持了用户握持具有该屏幕组件100的智能终端200的原握持感。
由于突起部141的设置用于承托指纹识别模组130,因此其结构可根据屏幕组件100的不同需求变化设置。
突起部141实施例一
参阅图1及图2,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40上与屏幕110贴附的部分上面向外侧可见的为固定端面142,而突起部141上远离于屏幕110,突起向最外部的端面为一突起端面146。在该突起端面146上,开设有一槽口143,槽口143沿横向延伸,并截止在突起端面146的两端缘处。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两端缘仍位于突起部141的最外侧,即突起端面146上开设有一类似于小口子的槽口143,供指纹识别模组130放入。自然可选的是,在突起部141的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也可开有两开口,该开口也可与槽口143连通,形成U型缺口状的槽口143,则在放置指纹识别模组130时,可通过侧边择一***,由两端缘承托指纹识别模组130,节省固定支架140的重量的同时,将指纹识别模组130呈半封闭状态,防止其过热。
可以理解的是,槽口143并非限于一个,其形状可呈百叶窗式的间隔开槽型,部分开槽型、交错开槽型等,并非限于上文所述的方式。
进一步地,槽口143沿突起部141的长度方向开设,将整个固定支架140分割为第一支架单元144和第二支架单元145,即第一支架单元144及第二支架单元145分设于槽口143的两侧,利用第一支架单元144及第二支架单元145的本身结构形成该突起部141的突起状。具体地。第一支架单元144和第二支架单元145分别具有延伸条147,延伸条147的一端与固定端面142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端面连接,通过延伸条147的向外延伸形成该突起部141。
突起部141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40在突起端面146上未开设有槽口143,而是在突起部141的横向两侧开设有开口(未示出),通过横向***指纹识别模组130以固定。相比于上述突起部141实施例一,对指纹识别模组130的限位效果更佳,但安装较为繁琐。
无论上述何种实施例,指纹识别模组130具有的FPC将自槽口143或开口穿出,并与主FPC连接,以实现电连接。
在上述突起部141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挠性线路板模组根据不同的布置需求,与固定支架140的不同结构配合,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阅图3,在该实施例中,挠性线路板模组包括:
-覆晶薄膜线路板
覆晶薄膜线路板,即COF FPC151,其与屏幕线路板120电连接。在安装COF FPC151时,COF FPC151的一端与屏幕110贴合,而后呈基本90°的直角翻折或圆角翻折,向与屏幕110垂直的方向延伸部分高度(可与突起部141的突起高度相同)后,再次呈基本90°的直角翻折或圆角翻折,以向着突起部141延伸铺设,随着COF FPC151的延伸,其另一端沿固定支架140的轮廓延伸并贴附在突起部141外。类似于多种材料的沉积,形成自外部至内部的屏幕110-指纹识别模组130-固定支架140(突起部141)-COF FPC151的紧密堆叠,将指纹识别模组130包覆在中间对其二次限位。
-触摸屏线路板
触摸屏线路板,即TP FPC152,同样与屏幕线路板120电连接,其设置在指纹识别模组130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与COF FPC151同层但基本不重叠。TP FPC152的一端与屏幕110贴合,而后呈基本90°的直角翻折或圆角翻折,向与屏幕110垂直的方向延伸部分高度(可与突起部141的突起高度相同)后,再次呈基本90°的直角翻折或圆角翻折,以反向延伸铺设。
COF FPC151和TP FPC152均与屏幕线路板120热压结合形成,或是COF FPC151与屏幕线路板120集成为一件FPC,利用其挠性布局电路。
该实施例适用于指纹识别模组130更贴合在屏幕110的一侧的屏幕组件100中,由于指纹识别模组130更靠近屏幕110的一侧,使得第一支架单元144上的固定端面142的长度较小,COF FPC151在第二次弯折后开始延伸直至与突起端面146贴合间的部分较小,不会浪费过多COF FPC151在两次弯折时形成的内部空间。
正是由于COF FPC151的两次弯折,与屏幕110贴合的一端呈U型,且COF FPC151上远离屏幕110的端面于突起端面146基本齐平,或是略高部分,使得COF FPC151与突起端面146贴合的那一面与屏幕110呈基本平行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当屏幕组件100内还需要安装如连接板160、接口组件IO170、喇叭Speaker、马达等部件时,连接板160、接口组件IO170、喇叭Speaker、马达设置为相对于突起部141的外侧而设,全部错开突起部141的另一侧的空间,该另一侧的空间可预留放置如电池等部件。
实施例二
参阅图4,在该实施例中,挠性线路板模组同样包括:覆晶薄膜线路板COF FPC151和触摸屏线路板TP FPC152,COF FPC151同样通过两次弯折,与屏幕110贴合的一端呈U型,但与实施例一中所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130相较于实施例一,更远离屏幕110的一侧中,使得第一支架单元144上的固定端面142的长度较长,若仍然沿用实施例一中COF FPC151在第二次弯折后平行延伸的方式,将浪费过多的COF FPC151在两次弯折时形成的内部空间。因此,在该实施例二中,COF FPC151上远离屏幕110的端面沿固定端面142、延伸条147及突起端面146的外表面所形成的轮廓贴设,并在突起部141的弯折处时弯折铺设,以尽可能地将固定端面142朝向外侧的部分空间预留出。
且在上述配置下,屏幕组件100还包括的接口组件可错开突起部141,直接设置在COF FPC151还未沿突起部141向外突起延伸的部分,即铺设在固定端面142的部分的外表面上,相较于实施例一更加节省空间,且接口组件更加居中,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在上述实施例一和二中,屏幕组件100还包括有屏幕驱动芯片IC180,由于在COFFPC151与固定支架140的内测已基本无多余空间,因此屏幕驱动芯片IC180贴设在COFFPC151上远离屏幕110的端面上。
实施例三
参阅图5,略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二,指纹识别模组130的位置越发靠近于屏幕110的中部,使得第一支架单元144的固定端面142在长度方向上更长,则COF FPC151在延伸并截止时,截止在突起端面146的外侧,即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并未完全覆盖突起部141,则此时,若需要保证COF FOC与屏幕线路板120,即主FPC的电连接,主FPC将设置在COFFPC151的外侧,也就是说,COF FPC151热压在突起端面146与主FPC间。
且进一步的,当屏幕组件100还包括屏幕驱动芯片IC180时,在固定支架140上开槽避让,使得屏幕驱动芯片IC180可贴设在COF FPC151上靠近于屏幕110的端面,即COFFPC151的内侧,对驱动芯片IC的保护效果更佳。
上述三种不同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用户对指纹识别模组130的设置位置的不同要求,通过层叠的不同方式既保证了不增加额外的使用空间,也实现了指纹识别模组130的完好限位。另外,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固定支架140可由金属制成,使用寿命更长。
在具有上述屏幕组件100后,参阅图6,可将其应用至一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智能终端200上,在安装智能终端200时,先获取形成智能终端200外部轮廓的壳体210,并将屏幕组件100放入,同时安装有电池组件220,电池组件220将屏幕组件100的部分与壳体210配合以夹设,固定屏幕组件100的位置。且安装电池组件220时,可注意避让突起部141的位置,即自突起部141至智能终端200的顶部方向上,均可作为电池组件220延伸设置的空间,在无需牺牲电池组件220的大小下,也就无需减少电池组件220的容量,保证了具有该屏幕组件100的智能终端200的续航能力。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屏幕组件,包括屏幕、屏幕线路板及设于所述屏幕的显示区域下方,与所述屏幕线路板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
固定支架,贴附于所述屏幕的内侧,其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一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自所述固定支架的一固定端面突起,并在所述突起部内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挠性线路板模组,贴附于所述固定端面上,并覆盖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屏幕线路板电连接,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限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突起部上远离所述屏幕的突起端面开设有槽口;
所述槽口截止于所述突起端面的两端缘处;
所述槽口沿所述突起部的长度方向开设,将所述固定支架分割为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
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分别具有延伸条,所述延伸条连接所述固定端面及安装端面;
所述挠性线路板模组包括:
覆晶薄膜线路板,与所述屏幕线路板电连接,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屏幕贴合,另一端沿所述固定支架的轮廓延伸并贴附在所述突起部外;
触摸屏线路板,与所述屏幕线路板电连接,所述触摸屏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屏幕贴合,另一端沿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延伸;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与所述屏幕贴合的一端呈U型;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远离所述屏幕的端面与所述突起端面基本齐平;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与所述屏幕贴合的一端呈U型;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远离所述屏幕的端面沿所述固定端面、延伸条及突起端面的外表面弯折铺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接口组件;
所述连接板、接口组件相对于所述突起部的外侧而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接口组件;
所述接口组件贴设在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铺设在所述固定端面的部分的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屏幕驱动芯片;
所述屏幕驱动芯片贴设在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远离于所述屏幕的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远离于所述屏幕的一端截止于所述突起端面的外侧;
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热压于所述突起端面与所述屏幕线路板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屏幕驱动芯片;
所述屏幕驱动芯片贴设在所述覆晶薄膜线路板上靠近于所述屏幕的端面。
7.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的部分夹设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组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件延伸直至所述屏幕组件上设有所述突起部的位置。
CN201810052256.5A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Active CN1081966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2256.5A CN108196626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2256.5A CN108196626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6626A CN108196626A (zh) 2018-06-22
CN108196626B true CN108196626B (zh) 2023-08-29

Family

ID=6259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2256.5A Active CN108196626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66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45209U (zh) * 2019-03-08 2019-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0405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KR20150059470A (ko) * 2013-11-22 2015-06-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204480267U (zh) * 2015-03-06 2015-07-15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基于指纹识别的触控屏
CN104869749A (zh) * 2015-04-17 2015-08-26 麦克思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5956561A (zh) * 2016-05-06 2016-09-21 昆山建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按压式指纹识别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93236A (zh) * 2016-08-12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983304U (zh) * 2016-06-30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6657480A (zh) * 2017-02-20 2017-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662900A (zh) * 2016-09-29 2017-05-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模组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953947A (zh) * 2017-03-14 2017-07-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盖板组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960198A (zh) * 2017-03-29 2017-07-18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60197A (zh) * 2017-03-29 2017-07-18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指纹识别装置及功能启动方法
CN107466158A (zh) * 2017-07-28 2017-12-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Cof柔性电路板及触摸显示面板
CN107564416A (zh) * 2017-09-15 2018-01-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5618B (en) * 2007-01-02 2010-06-01 Chipmos Technologies Inc Film type package for fingerprint sensor
US9001040B2 (en) * 2010-06-02 2015-04-0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fingerprint sensor and navigation device
KR102290892B1 (ko) * 2014-12-12 2021-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CN104794454A (zh) * 2015-04-30 2015-07-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器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5528104A (zh) * 2015-07-03 2016-04-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59470A (ko) * 2013-11-22 2015-06-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4050405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CN204480267U (zh) * 2015-03-06 2015-07-15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基于指纹识别的触控屏
CN104869749A (zh) * 2015-04-17 2015-08-26 麦克思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5956561A (zh) * 2016-05-06 2016-09-21 昆山建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按压式指纹识别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983304U (zh) * 2016-06-30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6293236A (zh) * 2016-08-12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62900A (zh) * 2016-09-29 2017-05-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模组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657480A (zh) * 2017-02-20 2017-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953947A (zh) * 2017-03-14 2017-07-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盖板组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960198A (zh) * 2017-03-29 2017-07-18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60197A (zh) * 2017-03-29 2017-07-18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指纹识别装置及功能启动方法
CN107466158A (zh) * 2017-07-28 2017-12-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Cof柔性电路板及触摸显示面板
CN107564416A (zh) * 2017-09-15 2018-01-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6626A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4821C2 (ru)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EP3122022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ame
WO2019052332A1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134727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display and input functions
CN108196626B (zh)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US9411364B2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664026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2544887B (zh) 电子设备
US2009016831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0232899A (ja) 携帯電子機器
US7447004B2 (en) Portable display apparatus
CN215679893U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JP2012222621A (ja) 電子機器
CN207817577U (zh) 一种屏幕组件及具有该屏幕组件的智能终端
JP2006270930A (ja) 携帯機器
US20060191894A1 (en) Electronic appliance using heat radiation plate
CN110413043B (zh) 一种曲面屏的制造方法、曲面屏及电子设备
US20140268588A1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odule thereof
JP4541233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3288550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15934892U (zh) 一种局部透明的电子设备
JP3897166B2 (ja) 携帯情報端末
CN111258379B (zh) 电子组件及保护壳
WO2022089036A1 (zh) 盖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3315855B (zh) 折叠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