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8576A - 流体换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流体换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8576A
CN108068576A CN201710382932.0A CN201710382932A CN108068576A CN 108068576 A CN108068576 A CN 108068576A CN 201710382932 A CN201710382932 A CN 201710382932A CN 108068576 A CN108068576 A CN 108068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flow path
control device
hole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29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68576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JP2019520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6828151B2/ja
Priority to PL17870379.9T priority patent/PL3540352T3/pl
Priority to PCT/CN2017/110106 priority patent/WO2018086553A1/zh
Priority to CN201780074652.1A priority patent/CN110073164B/zh
Priority to KR1020197010089A priority patent/KR102206182B1/ko
Priority to US16/337,092 priority patent/US11285781B2/en
Priority to EP17870379.9A priority patent/EP3540352B1/en
Publication of CN108068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8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8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8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3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conduits for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also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93Multi-circuit heat-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formed by spirally-wound plates or lamina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07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 liquid 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流体换热组件,包括流体控制模块和流体换热模块,流体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第二流体控制装置,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分体设置,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第二流体控制装置与流体换热模块的安装块固定设置,安装块设置第一流体第一接口、第二流体第一接口,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与第一流体第一接口连通,第二流体控制装置与第二流体第一接口连通,经第一流体第一接口进入流体换热模块的流体与经第二流体第一接口进入流体换热模块的流体进行热交换。本发明流体换热组件减少管路布置,整体结构小巧紧凑。

Description

流体换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换热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的流体换热部件。
背景技术
车辆热管理***是从***集成和整体角度出发,统筹热量、发动机或电池及整车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的***,其可根据行车工况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冷却强度以保证被冷却对象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从而优化整车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同时改善汽车运行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等。但是现行的车辆热管理***中使用的零部件一般和整车是单独安装,各零部件安装空间占用大,且需要很多管路,容易使布局结构混乱不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换热组件,减少管路布置,整体结构小巧紧凑。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换热组件,包括流体控制模块和流体换热模块,所述流体控制模块和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固定设置,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包括安装块和换热芯体,所述安装块和所述换热芯体固定设置;所述安装块设置第一流体第一接口、第二流体第一接口,所述流体换热模块设置第一流体第二接口、第二流体第二接口,所述流体换热模块至少包括第一流体连通腔和第二流体连通腔,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相互隔离且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内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内流体能够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第一流体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体第一接口、第二流体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连通;
所述流体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第二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第二流体控制装置与所述安装块固定且相对密封设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第一流体第一出口,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体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所述第一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所述第一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安装块的第一流体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二流体第一进口、第二流体第一出口,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四流路、第五流路,所述第二流体第一进口与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五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安装块的第二流体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流体第一进口与第一流体第一出口能够导通或不导通,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流体第一进口与第二流体第一出口能够导通或不导通。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流体控制模块和流体换热模块,流体换热组件集成有流体导通及流体换热的功能,减少管路布置,结构紧凑且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减少管路上热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流体换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流体控制模块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第一基体部件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第一阀芯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阀芯部件的第一阀片、第二阀片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第一阀芯部件的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所示传动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所示传动部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所述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中第二流体控制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中第二流体控制装置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7为图1中流体换热模块的正面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沿A-A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19为图17中沿B-B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20为流体换热模块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1为图1所示流体换热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22-图26为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图27为隔离部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为阀芯部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阀芯部件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0a为第二阀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30b为第二阀片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31为第一阀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图1示意出流体换热组件10的示意图。流体换热组件10可用于车辆热管理***中,例如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燃油汽车。流体换热组件10包括流体控制模块2和流体换热模块1,流体控制模块2和流体换热模块1组装固定,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方式。流体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出口流体的流量以及控制流路的导通或截断。
流体换热模块1包括至少一个换热芯体11和至少一个安装块13,换热芯体11与安装块13组装固定,例如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块13包括第二安装侧部135和连接侧部136,换热芯体11包括第三安装侧部117,流体控制模块1包括第四安装侧部218,第二安装侧部135与第三安装侧部117组装固定,例如通过焊接固定方式。连接侧部136与第四安装侧部218组装固定,例如通过焊接、螺纹连接固定或其他固定方式。流体换热模块1与流体控制模块2集成在一起,结构上更为紧凑小巧,而且自流体控制模块2进入流体换热模块1内的流体可与流体换热模块1内流体进行热交换,流体控制模块2可用于其内流体流量的控制。
流体换热模块1包括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和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可设置于安装块13,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可设置于换热芯体11或者安装块13,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可设置于安装块13或者换热芯体11,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可设置于安装块13或者换热芯体11(如图20所示,图20示出流体换热模块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流体换热组件10至少包括第一流体通道101、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103,所述第一流体通道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流体控制模块2,所述第一流体通道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流体换热模块1,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流体控制模块2,所述第三流体通道10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流体换热模块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流体换热模块1包括一个换热芯体11,为方便下文描述,此处换热芯体定义为第一换热芯体11,第一换热芯体11包括第一流体连通腔14和第二流体连通腔15,其中第一流体连通腔14和第二流体连通腔15相互隔离,在第一流体连通腔14、第二流体连通腔15内流体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第一流体连通腔14内流体与第二流体连通腔15内流体在第一换热芯体11内可实现热交换。第一流体连通腔14包括第一孔道113和第二孔道114,第一孔道113和第二孔道114连通,第二流体连通腔15包括第三孔道115和第四孔道116,第三孔道115与第四孔道116连通。
第一换热芯体11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板片,每个板片包括第一孔口1101、第二孔口1102、第三孔口1103和第四孔口1104,各板片上的第一孔口1101对齐形成第一孔道113,各板片上的第二孔口1102对齐形成第二孔道114,各板片上的第三孔口1103对齐形成第三孔道115,各板片上的第四孔口1104对齐形成第四孔道116,第一换热芯体11大体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孔道113、第二孔道114、第三孔道115、第四孔道116位于第一换热芯体11的邻近角落位置。
安装块13设置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第一换热芯体11设置所述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和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其中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与第一孔道113连通,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与第二孔道114连通,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与第三孔道115连通,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与第四孔道116连通。
参照图4-8,流体控制模块2至少包括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至少包括第一流体进口(为方便下文描述,此处第一流体进口又称为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至少包括第一流路2165a、第二流路2165b,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与第一流路2165a连通,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与第二流路2165b连通,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与安装块13的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连通,如此,第一流体通道101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第一流路2165a、第二流路2165b、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第一孔道113、第二孔道114、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
以下以图上所示结构为例,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包括第一流体进口(为方便下文描述,此处第一流体进口又称为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第一流体第二出口2164,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至少包括第一流路2165a、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与第一流路2165a连通,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与第二流路2165b连通,第一流体第二出口2164与第三流路2165c连通,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与安装块13的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连通,如此,第一流体通道101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第一流路2165a、第二流路2165b、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第一孔道113、第二孔道114、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第一流路2165a、第三流路2165c、第一流体第二出口2164;第三流体通道103包括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第三孔道115、第四孔道116、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第一流体通道101内流体可与第三流体通道103内流体进行热交换,且第一流体通道101内流体可经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进行流路导通、流路切换、以及流路内流量的调节控制。
本文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为金属材料,尤其为铝制材料,换热芯体和安装块13为金属材料,尤其为铝制材料。结合参照图2、图4,所述流体换热组件10包括隔离部件3,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与安装块13之间密封设置,隔离部件3至少设置有连接孔口33,连接孔口33与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连通,连接孔口33与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连通,连接孔口33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和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如此流体在流经隔离部件时,不会因隔离部件而受到较大阻力,以致影响流体流动性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隔离部件为如图2所示结构,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与安装块13之间通过隔离部件3隔离,隔离部件3的一侧部31的至少部分与安装块13抵接设置,隔离部件3的另一侧部32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抵接设置。隔离部件3的设置可减小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内流体经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与换热芯体11内流体进行热交换,避免换热芯体内流体达不到预期温度,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具体地,隔离部件3包括隔离部36,隔离部36布置于连接孔口33周部及至少部分外延区域,隔离部36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安装块密封设置,隔离部36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之间抵接设置或者隔离部36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之间留有空隙,隔离部36与安装块13之间抵接设置或者隔离部36与安装块13之间留有空隙。应当注意,隔离部件可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或安装块完全贴紧抵接或者也可通过设置中间部件抵接,隔离部件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安装块可以整体或部分抵接。本文中,抵接设置包括直接抵接和通过设置其他零部件间接抵接,例如隔离部件与安装块直接抵接或者通过设置其他零部件间接抵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隔离部件为如图27所示结构,隔离部件3’的一侧部31的至少部分与安装块13抵接设置,隔离部件3’的另一侧部32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抵接设置。所述流体换热组件包括隔离区7,隔离区7为封闭空间,隔离区7位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与安装块13之间,隔离区7分隔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和安装块13,使得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第四安装侧部218与安装块13不相接触,隔离区的设置有助于隔离在流体换热模块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之间的流体换热,避免流体换热模块内流体达不到预期温度,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具体地,隔离部件3’包括主框体37,主框体37呈镂空结构状,主框体37周部38一侧部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抵接设置,主框体37周部38另一侧部与安装块13抵接设置,隔离区7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隔离部件3为耐高低温,耐乙二醇介质,尺寸稳定性的物质,具体地,隔离部件3的材料可选自塑料、尼龙、树脂或其他不导热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流体控制模块2包括第一安装孔2168,所述第一安装孔2168贯穿所述流体控制模块2,所述隔离部件3、3’包括第二安装孔34,所述第二安装孔34贯穿所述隔离部件3、3’,所述安装块13包括第三安装孔134,所述第一安装孔2168、第二安装孔34、第三安装孔134位置相对应,所述流体换热组件10包括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2168、第二安装孔34、第三安装孔134,且所述流体控制模块2、所述隔离部件3、3’、所述安装块13组装固定。如此,流体控制模块2、隔离部件3、3’、安装块13等组装固定,可避免焊接不好带来的密封性不好的情况。
参照图5-图14,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包括基体部件211、阀芯部件212和控制部件213,基体部件211包括基座主体216和盖体217,基座主体216具有安装腔2161,安装腔2161具有安装开口2161a,阀芯部件212自所述安装开口2161a置入该安装腔2161,且至少部分收容于该安装腔2161,阀芯部件212的至少一部分与控制部件213机械连接;进一步所述基座主体216与所述盖体217相组装并密封设置,具体地该基座主体216与盖体217分别设置有螺钉安装孔,可通过螺钉元件将两者组装而实现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基体部件211与控制部件213也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进行组装。
基座主体216设置所述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第一流体第二出口2164、第一流路2165a、第二流路2165b以及第三流路2165c,第一流路2165a、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都与安装腔2161连通。阀芯部件212包括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和传动部件9,基座主体216具有位于安装腔2161侧部的第一开口2166a以及位于安装腔2161底部的第二开口2166b和第三开口2166c,其中第一流路2165a与第一开口2166a连通,第二流路2165b与第二开口2166b连通,第三流路2165c与第三开口2166c连通,第二流路2165b与第三流路2165c在基座主体216内的深度不同。第二阀片2122导通安装腔2161与第二流路2165b和/或第三流路2165c,即第二流路2165b可与安装腔2161通过第二阀片2122连通,第三流路2165c可与安装腔2161通过第二阀片2122连通,且包括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与安装腔2161同时连通的情况。第一开口2166a位于第一阀片和/或第二阀片的一侧,第二开口2166b、第三开口2166c位于第一阀片和/或第二阀片的另一侧,具体地,第一开口位于第二阀片的第四面所在侧,第二开口2166b、第三开口2166c位于第一阀片的第一面所在侧。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中至少一个流路包括弯折部。如此,使得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与流体换热模块组装时,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接口可避让流体换热模块的结构,使得流体换热组件的结构更为紧凑、结构更为简洁,方便后续结构安装。
安装腔2161大致为圆柱形,第二开口2166b、第三开口2166c位于安装腔2161底部,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以圆盘形式。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位于安装腔2161,且第一阀片2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121d和第二面2121e,第一面2121d与基座主体216接触密封设置或通过设置密封件而密封设置,第一阀片2121的第二面2121e与第二阀片2122接触设置。第一阀片2121包括第一通孔2121a和第二通孔2121b,第一通孔2121a与第二开口2166b连通,第一通孔2121a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二开口2166b,第二通孔2121b与第三开口2166c连通,第二通孔2121b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三开口2166c。第二阀片2122包括至少一个连通孔2122a,连通孔2122a的尺寸不大于第一通孔2121a,连通孔2122a的尺寸不大于第二通孔2121b。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的形状近似为半圆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作为其他替代方式,所述第一阀片、第二阀片可为非圆形,所述第一阀片壁部与述安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一通孔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二开口,第二通孔与第三开口连通,第二通孔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三开口。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参照图28、图29,所述第二阀片壁部与所述安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尺寸不大于第一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尺寸不大于第二通孔。在第二阀片的旋转过程中,连通孔可与第一通孔连通、不连通,也可以与第二通孔连通、不连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包括密封片214,第一阀片2121的第一面2121d与基座主体216通过密封片214密封设置,密封片214与安装腔2161底部接触并密封设置,密封片214具有隔离部2141、第三通孔2143和第四通孔2144,第三通孔2143、第四通孔2144通过隔离部2141隔离,第三通孔2143与第一开口2166a连通,第三通孔2143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二开口2166b,第四通孔2144与第三开口2166c连通,第四通孔2144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三开口2166c。第三通孔2143与第一通孔2121a对齐设置,第四通孔2144与第二通孔2121b对齐设置。其中,第三通孔2143、第四通孔2144的形状近似为半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当然在第三通孔2143、第一通孔尺寸小于第二开口2166b,第二通孔、第四通孔2144尺寸小于第三开口2166c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的。
为使密封片214在安装腔2161底部位置固定且与第一阀片2121的定位精确,密封片214具有定位通孔2142,定位通孔2142位于隔离部2141区域,第一阀片2121具有第一定位孔2121c,第一定位孔2121c的位置与定位通孔2142的位置相对应。阀芯部件212包括定位销钉2124,定位销钉2124位于第一定位孔2121c和定位通孔2142,以使密封片214与第一阀片2121固定。
更为具体地,基座主体216具有位于安装腔2161底部的第二定位孔2160,第二定位孔2160位置与定位通孔2142的位置相对应。例如如图8所示,定位通孔2142为两个,第二定位孔2160为两个且位于第二开口2166b、第三开口2166c的对称线上或邻近对称线位置,所述定位销钉2124位于第一定位孔2121c、定位通孔2142和第二定位孔2160。
当然,定位通孔也可以为一个,在定位通孔形状不为圆形的情况下,一个定位通孔也可使得第一阀片与基座主体定位精确,不移位。
定位通孔2142的数量可为两个或以上,以使密封片214、第一阀片2121与安装腔2161底部的固定精确,且保证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与第二开口2166b、第三开口2166c的位置相对齐。如此设置后,定位通孔2142的开孔相对不影响密封片214上第三通孔2143与第四通孔2144的大小设置,使得密封片214上第三通孔2143、第四通孔2144的流通面积较大,有利于维持产品性能。
第二阀片21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2122b和第四面2122c,第二阀片2122的第三面2122b与第一阀片2121的第二面2121e接触并密封设置,第二阀片2122的第三面2122b沿第一阀片2121的第二面2121e转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二阀片2122为可动阀片,相对于该第二阀片2122所述第一阀片2121作为相对固定阀片,所述第二阀片2122沿第一阀片2121的第二面2121e进行回转运动,在保证开关连通孔2122a的同时可缩减动作行程所需要的空间,有利于产品体积。所述第二阀片2122的第三面2122b的粗糙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阀片2122的第二面2121e,所述第一阀片2121的第一面2121d的粗糙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阀片2121的第二面2121e,其中第一阀片2121的第二面2121e、第二阀片2122的第三面2122b作为接触摩擦面,粗糙度要求相对较高,经过多次设计及反复测试,所述第一阀片2121的第二面2121e的表面粗糙度大于0.03μm小于0.5μm,和/或所述第二阀片2122的第三面2122b的表面粗糙度大于0.03μm小于0.5μm,比如表面粗糙度为0.03μm、0.04μm、0.05μm、0.06μm、0.07μm、0.08μm、0.09μm、0.1μm、0.2μm、0.3μm、0.4μm、0.45μm、0.485μm或者上述范围内其他任意数值,可保证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之间密封,比如对液体流通介质实现内密封,防止内漏而影响对流通介质进行控制性能,相对地,第一阀片2121的第一面2121d、第二阀片2122的第四面2122c作为非摩擦面,粗糙度要求相对较低,以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阀芯部件212包括定位轴2125,定位轴2125与传动部件独立设置,第一阀片2121包括第一限位孔2121f,第二阀片2122包括第二限位孔2122d,第一限位孔2121f,第二限位孔2122d中的至少一个为非贯穿孔,定位轴2125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限位孔2121f,定位轴至少另有部分位于第二限位孔2122d。如此,第一限位孔2121f,第二限位孔2122d中的至少一个为非贯穿孔,如此流体不易从限位孔中流过,影响流量调节的效率,且定位轴与传动部件独立设置,便于定位轴加工制造且使得传动部件与第二阀片的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更为准确,避免因传动部件加工误差而引起的第二阀片与安装腔、第一阀片配合不当,以致影响流量控制装置的精确流量控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限位孔2122d的开口朝向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包括形成第二限位孔2122d的壁部,该壁部与第二限位孔2122d的开口相对设置,定位轴2125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限位孔2121f和第二限位孔2122d,且定位轴2125不贯穿所述第二阀片。
具体的,参照图30a,第二限位孔2122d为非贯穿孔,第二阀片2122包括形成第二限位孔2122d的壁部2122e,该壁部2122e与第二限位孔2122d的开口2122g相对设置,且定位轴不贯穿第二阀片,如此,流体无法自第二限位孔穿过,且尤其适用于流体自第二阀片上方进入第一阀片的情况。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参照图30b,所述第二限位孔为贯穿孔,所述第二阀片包括形成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壁部2122e和侧壁2122f,所述壁部2122e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开口2122g相对设置,所述侧壁2122f的当量内径小于所述定位轴的当量内径,所述定位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壁部2122e相抵,或者所述定位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壁部2122e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参照图31,第一限位孔2121f的开口2121h朝向所述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包括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壁部2121g,所述壁部2121g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开口2121h相对设置,所述定位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且所述定位轴不贯穿所述第一阀片,如此流体无法自第一限位孔穿过。
更为具体地,第一限位孔2121f例如位于第一阀片2121的圆心位置,第二限位孔2122d例如位于第二阀片2122的圆心位置,定位轴位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之间,定位轴2125的高度不大于第一限位孔2121f的深度与第二限位孔2122d的深度之和。更为具体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均非贯穿孔,使得第二阀片仅通过流通孔与其上下方空间连通。如此第二阀片2122可借助外力在第一阀片2121上旋转运动,使得连通孔2122a的位置在第一阀片2121上方不断改变,并改变与第一阀片2121上的第一通孔2121a与第二通孔2121b的连通面积,使得进入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的流体流量可变。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述定位轴贯穿第一阀片,定位轴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之间;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述定位轴贯穿所述第二阀片,所述定位轴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之间。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阀片,所述第二阀片包括形成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壁部,所述壁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定位轴不贯穿所述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限位孔为贯穿孔,所述定位轴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定位轴另一端伸出第一限位孔外部。定位轴另一端可深入密封件或基座主体。当然,在第一限位孔为非贯穿孔的情况下,定位轴也可伸出第二限位孔外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第二阀片2122包括两个连通孔2122a,两个连通孔2122a相对第二限位孔2122d对称设置,且两个连通孔2122a大小相同,连通孔2122a形状可设置为扇形、圆形、条形或其他各种形状。当然,第二阀片2122上的连通孔2122a可为多个,多个连通孔2122a的孔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一通孔2121a的孔面积,多个连通孔2122a的孔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通孔2121b的孔面积,这样能保证切换通路时,能将其中的某一路完全关死/隔断。
所述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均为陶瓷阀片或金属阀片,如此各阀片耐磨性高、熔点高、硬度高,在高温下不易氧化,比如陶瓷阀片且对酸、碱、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因此,在长时间不同温度下反复使用,陶瓷阀片或金属阀片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相对于橡胶材质不容易出现老化现象,可保证流量控制装置性能。
控制部件213能够提供驱动力,该驱动力带动传动部件9旋转动作,具体地,传动部件9相对基体部件211能够旋转运动,本文中,传动部件相对基体部件能够旋转运动包括传动部件在基体部件内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传动部件9与第二阀片2122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亦即控制部件213通过传动部件9带动第二阀片2122动作,或者说第二阀片2122随传动部件9旋转运动。传动部件9一端与控制部件213机械连接,并与基体部件211密封设置,传动部件9另一端与第二阀片2122相对固定连接。在传动部件9的带动下,第二阀片2122打开、关闭、调节第一阀片2121上的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的开度大小;如此调节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分配到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与第一流体第二出口2164的流量比例,具体地当所述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同时打开,第一通孔2121a的开度增加时,第二通孔2121b的开度减小,或者所述第二通孔2121b的开度增加时,第一通孔2121a的开度减小。
所述传动部件9的动作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传动部件9可相对基体部件21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运动,具体地,第二阀片2122相对于第一阀片212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动作,当第二阀片2122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二阀片2122导通第一通孔2121a、第二流路2165b,并且截止导通第二通孔2121b、第三流路2165c,当第二阀片2122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阀片2122导通第二通孔2121b、第三流路2165c,并且截止导通第一通孔2121a、第二流路2165b。进一步,在第二阀片2122动作过程中,当所述第二阀片2122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2121a打开到最大开度、第二通孔2121b的开度为零,此时该第一通孔2121a的流通面积达到最大、该第二通孔2121b的流通面积达到最小;当所述第二阀片2122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2121a的开度为零、所述第二通孔2121b打开到最大开度,此时第一通孔2121a的流通面积达到最小、第二通孔2121b的流通面积达到最大;当所述第二阀片2122动作到第一、第二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同时打开,所述第一通孔2121a的开度与所述第二通孔2121b的开度之和等于第一通孔2121a的全开度(即最大开度)或者第二通孔2121b的全开度(即最大开度),即两者流通面积之和等于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任意一个的最大流通面积,从而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对工作介质进行比例分配,且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之间密封设置,可极大程度上提升产品密封性能,防止工作介质从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之间泄露;随着第一阀片2121的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的流通面积的增加或减小过程中,工作介质流量逐步增加或减小,在第一通孔2121a、第二通孔2121b关闭或打开过程中,能够较好的使流体控制装置的打开特性与关闭特性保持相对一致,在***运行时,进行***流量调节时性能较稳定。
参照图11-图14,传动部件9包括第一传动部922、第二传动部912,该第一传动部922、第二传动部912位于传动部件9相对两端,第二传动部912与所述控制部件213的传动输出部例如通过内外花键相配合组装而实现相对固定。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传动部件9包括连接件92、传动件91,传动件91的主体部911与所述连接件92的一端相组装且两者相对固定,所述连接件92设置第一传动部922,所述第一传动部922与所述第二阀片2122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所述传动件91设置第二传动部912,所述第二传动部912自该主体部911向外凸伸并延伸出所述基体部件211外。基体部件211具有通孔2171,供该第二传动部912穿过并向基体部件211外延伸;所述传动部件9还包括限位部9113,该限位部9113位于所述基座主体216的安装腔2161内,基体部件211形成限位凹部2172、第一止挡部2173以及第二止挡部2174,限位部9113至少部分位于该限位凹部2172,在所述传动输出部的带动下,所述传动部件9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基体部件211进行旋转运动,当所述传动部件9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9113与第一止挡部2173相抵接,当所述传动部件9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9113与第二止挡部2174相抵接,能够将所述传动部件9较为准确地限位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二传动部912与所述限位部9113可分开设置且相组装连接,当然也可如本实施方式第二传动部912与所述限位部9113一体形成,通过所述传动部件9一体形成所述限位部9113、第二传动部912,该限位部9113到达限位位置可准确传递给第二传动部912,进而传递给传动***,可提升限位部9113的运动准确度,相比较于限位部9113与第二传动部912开放设置的结构,可及时限位、避免滞后限位而影响流量调节性能,由于限位部9113设置在基体部件211内,第二传动部912设置在基体部件211外,通过所述基体部件211相互隔开,在传动过程中可消除限位部9113受到的冲击,相对能够减少在限位过程中瞬间停顿对齿轮传动***造成过度冲击。
所述传动件91与所述连接件92的一个具有定位凹部913、另一个具有定位防呆部92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件91具有定位凹部913、连接件92具有定位防呆部921,也可以所述连接件92提供定位凹部、所述传动件91提供定位防呆部,沿所述传动部件9的轴向方向,所述定位防呆部921与所述定位凹部913相组装且两者相对固定,且所述定位凹部与定位防呆部形成有能够相互定位的防误配结构。
传动部件包括连接件92和传动件91,两者以组装形式组装形成传动部件,连接件92和传动件91在沿阀芯的轴向方向上可略微移动,保证阀芯部件与基体部组装时,有效保证连接件92与第二阀片固定牢固,防止因机械误差导致第二阀片与第一阀片之间密封性的设置,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中,流体换热组件10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不连通,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三流路2165c连通;
第二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连通,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三流路2165c不连通;
第三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同时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仅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第一流体第一出口、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的情况下,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不连通;
第二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流入第二流路内流体流量受控且可通过第一阀芯部件调节;
第三种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五流路连通,流入第五流路内流体流量受控且可通过第二阀芯部件调节;
第四种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五流路不连通。
参照图22-图26,在流体控制装置的各个工作状态下,第二阀片由于受驱动机构作用转动运动,在其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就会形成不同的工作状态,其中,图22-图26示出的阀片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并非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图22,第二阀片的连通孔2122a和第一阀片的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连通孔2122a完全与第一通孔2121a连通,使得流体自第三开口2166c进入安装腔后,自连通孔完全(即100%比例)进入第一通孔,本文中,这种状态又称之为全开度,此时,第一流路2165a与第二流路2165b连通,第一流路2165a与第三流路2165c不连通,第一流体通道101包括流体第一进口、第一流路、安装腔、连通孔、第一通孔、第二流路、流体第一出口、第一流体连通腔,所述第一流体通道101内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内流体换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流体第一进口、安装腔,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被所述第二阀片阻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不与所述第三流路连通。
参照图23,第二阀片相对图22中第二阀片位置以逆时针旋转约30°,连通孔2122a的一部分(约30%)与第二通孔连通,连通孔2122a的一部分(约70%)与第一通孔连通,以实现自第三开口进入安装腔的流体按比例分配至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进而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离开,此时,第一流路2165a与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均连通,但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分配到的流量不同。参照图24,第二阀片相对图23中第二阀片位置以逆时针旋转约60°时,连通孔2122a与第一通孔连通的面积大致等于连通孔2122a与第二通孔连通的面积,如此,自第三开口进入安装腔的流体以大致均等的比例分别进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即,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有50%流量的流体进入,此时,第一流路2165a与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均连通,但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分配到的流量不同。参照图25,第二阀片相对图24中第二阀片位置继续以逆时针旋转约60°,连通孔2122a约70%面积与第二通孔连通,连通孔2122a约30%面积与第一通孔连通,连通孔2122a约70%面积与第二通孔连通,如此自第三开口进入安装腔的流体可以30%、70%的比例分配进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有助于流量的控制,此时,第一流路2165a与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均连通,但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分配到的流量不同。如此,所述第一流体通道101包括流体第一进口、第一流路、安装腔、连通孔、第一通孔、第二流路、流体第一出口、第一流体连通腔,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内流体换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流体第一进口、安装腔、连通孔、第二通孔、第三流路、流体第二出口,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面积随所述第二阀片的转动角度而变,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面积随所述第二阀片的转动角度而变。
参照图26,第二阀片相对图25中第二阀片位置继续以逆时针旋转约30°,此时连通孔2122a约100%面积与第二通孔连通,即连通孔2122a与第二通孔完全连通,或者称之为全开度,自第三开口进入安装腔的流体经连通孔2122a全部进入第二通孔,此时,第一流路2165a与第三流路2165c连通,第一流路2165a与第二流路2165b不连通,第一流体通道101包括流体第一进口、第一流路、安装腔,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被所述第二阀片阻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不与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流体第一进口、安装腔、连通孔、第二通孔、第三流路、流体第二出口。
所述控制部件213的传动输出部能够为所述传动部件9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传动部912与该传动输出部机械连接,能够顺利实现动力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91包括主体部911,主体部911包括枢转部9111、连接部9112,该枢转部9111与基体部件211枢转配合,基体部件211具有与所述枢转部9111对应设置的枢转配合部2175,该枢转配合部2175具有收容该枢转部的枢转凹部2179,该枢转凹部2179与所述通孔2171相连通,所述枢转部9111外侧与所述枢转配合部2175内侧相枢转配合;所述连接部9112与枢转部9111一体形成而形成台阶状设置,具体而言,所述枢转部9111为圆柱状设置,所述连接部9112为柱状设置,且枢转部9111的外周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9112的外周长度,所述限位部9113与该连接部9112一部分周侧一体形成,所述流体控制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基体部件211一体凸伸有卡接凸部2176,该密封件卡持在所述卡接凸部2176外周侧,从而密封基体部件211,防止流体介质向外泄露。
所述限位部9113包括第一延伸部9114和/或第二延伸部9115,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9114沿所述连接部9112径向向外凸伸,所述第二延伸部9115自该所述连接部9112和/或第一延伸部9114朝向所述限位凹部2172所在方向凸伸,比如朝向所述竖直方向凸伸设置或者与该竖直方向略有夹角的方向向上凸伸设置,该第一延伸部9114、第二延伸部9115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凹部2172相配合即可实现对传动部件9限位,所述卡接凸部2176位于所述限位部9113的外周侧,所述卡接凸部2176与所述枢转配合部2175朝向同侧凸伸,必要时,比如当所述卡接凸部2176与所述限位部9113间隙很小时,该卡接凸部2176内周侧可对限位部9113外周侧进行限位,防止该限位部9113偏移。本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9113包括第一止挡配合部9116、第二止挡配合部9117,且该第一止挡配合部9116、第二止挡配合部一体形成在该限位部9113沿周向设置的两端,具体地,所述限位部9113为自传动件91周侧成单个凸块状延伸,第一止挡配合部9116、第二止挡配合部9117为该限位部9113两外侧面,或者所述限位部9113为自传动件91周侧凸伸出的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即第一、第二凸块之间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的内侧相对靠近且面对设置,该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的外侧相对远离且背对设置,所述第一止挡配合部9116为所述第一凸块的外侧,第二止挡配合部9117为所述第二凸块的外侧,当所述传动部件9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配合部9116与第一止挡部2173相抵接,当所述传动部件9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止挡配合部9117与第二止挡部2174相抵接。当所述传动输出部带动传动部件9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对应地所述传动部件9带动第二阀片2122打开或关闭所述流通孔,所述传动输出部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阀片2121相对于第二阀片2122完成打开到关闭的动作行程。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部件211包括基座主体216及盖体217,该基座主体216形成有所述安装腔2161,所述第二传动部912自所述盖体217向外延伸,所述枢转配合部2175一体形成在盖体217一侧,并沿所述竖直方向朝向所述安装腔2161凸伸,所述第一止挡部2173与该枢转配合部2175外周侧一体形成,所述第二止挡部2174与该枢转配合部2175外周侧一体形成,所述限位凹部2172形成于所述枢转配合部外周侧,且该限位凹部2172延伸形成在所述第一止挡部2173、第二止挡部2174之间区域。盖体217一体凸伸设置所述卡接凸部2176,该密封件卡持在所述卡接凸部2176外周侧,从而密封盖体217与基座主体216,防止流体介质向外泄露。所述限位部9113内外两侧分别有第一曲面9118和/或第二曲面9119,所述限位凹部2172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面2177、第二限位面2178,所述第一止挡部2173与第一限位面2177、第二限位面2178相交设置,所述第二止挡部2174与第一限位面2177、第二限位面2178相交设置,所述第一曲面9118、第二曲面9119分别与所述限位凹部2172的第一限位面2177、第二限位面2178相对设置。
传动部件9包括弹性件93,所述弹性件93一端与所述传动件91卡接,所述弹性件93一端与所述连接件92卡接,所述传动件91相对所述连接件92能轴向移动。具体地,所述传动件91包括卡接部9120,所述卡接部9120与所述主体部911一体设置,所述卡接部9120自所述主体部911朝向所述连接件92所在方向凸伸,所述卡接部9120周侧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911周侧直径,所述弹性件93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9120卡接固定。
连接件92包括本体部923、凸台部924、配合部925,所述本体部923的一端部伸入所述主体部911,所述凸台部924与所述本体部923一体设置,且所述凸台部924自所述本体部923朝着所述传动部件9的径向方向凸伸,所述弹性件93的一端与所述凸台部924卡接固定。所述配合部925与所述本体部923一体设置,所述配合部925自所述本体部923朝向所述传动部件9的径向方向延伸,并沿着所述传动部件9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二阀片包括定位槽2122d,所述配合部925的至少部分凸伸入所述第二阀片2122的定位槽2122d以用于配合部与第二阀片的限位,且所述配合部925与所述第二阀片2122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更为具体地,所述连接件92包括限位凸台926,所述限位凸台926自所述凸台部924的外周一体凸伸,且所述限位凸台926一端部与所述配合部925一体设置,所述限位凸台926包括小径部9261,所述小径部9261位于相对远离所述配合部925的端部。
为保证连接件92与第二阀片2122之间通过配合部925连接,使得第二阀片2122的侧壁与安装腔2161侧壁平行设置,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配合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本体部923包括内缩部9231,内缩部位于配合部之间,所述内缩部9231与所述第二阀片2122之间留有间隙,第二阀片位于内缩部与定位轴之间,或者所述内缩部与所述定位轴之间留有间隙,如此有助于连接件92与第二阀片的精确定位,有效避免因连接件的加工误差而引起的连接件的定位不精准,例如连接件容易因误差而倾斜,造成无法精确控制转动角度;所述传动件91、连接件92、弹性件93的外周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阀片2122。
流体换热组件10包括接头6,接头6中空,接头6端部位于流体控制模块2和/或流体换热模块1内,接头6连通流体控制模块2和流体换热模块1。流体控制模块与流体换热模块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方便流体控制模块与流体换热模块的加工,使得流体控制模块、流体换热模块组装定位准确,保证流道的密封性。
参照图4及图21,接头6与流体控制模块2、流体换热模块1分体设置,第四安装侧部218开设有第一开口部2181,第三安装侧部117开设有第二开口部1171,接头6伸入第一开口部2181、第二开口部1171;流体控制模块2包括第一流通孔2204,流体换热模块1包括第二流通孔118,第一流通孔2204与接头6的内腔连通,第二流通孔118与接头6的内腔连通,第一流通孔2204的孔径小于第一开口部2181的内径,第二流通孔118的孔径小于第二开口部1171的内径。接头6与流体控制模块、流体换热模块1分体设置,不仅有助于加工设计,而且通过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对接头6进行定位,第一流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开口部,第二流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开口部,使得流体流经流体控制模块、流体换热模块1时流道阻力较小。另外,第一流通孔2204、第二流通孔118以及接头6的内径大体上相同,避免相差过大时产生节流效应,而影响流阻。本文中第一流通孔2204、第二流通孔118以及接头6的内径大体上相同包括第一流通孔2204、第二流通孔118以及接头6的内径之间有略大、略小的情况。
具体地,接头6的外径小于第一开口部2181且等于或大于第二开口部1171,接头6与流体换热模块1过盈配合;接头6与流体换热模块1过盈配合后,有助于接头6与流体控制模块2组装固定,定位更为准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接头6的外径小于第二开口部1171且等于或大于第一开口部2181,接头6与流体控制模块2过盈配合;接头6与流体控制模块2过盈配合后,有助于接头6与流体换热模块1组装固定,定位更为准确。本文中,过盈配合包括最小过盈量为零的情况。
具体地,流体换热模块1设置第一平台部119a、第二平台部119b,流体控制模块2设置第二平台部2205,第一平台部119a位于第二开口部1171的周围,流体换热组件10包括密封件,密封件位于第一平台部119a;第二平台部119b位于第二流通孔118的周围,第二平台部2205位于第一流通孔2204的周围,第二平台部119b、2205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头6的端部相抵;第二平台部119b与第二平台部2205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接头6的长度。如此,方便接头与流体换热模块、流体控制模块的定位,避免影响流体换热组件性能。另外,接头与流体控制模块先过盈配合,再与流体换热模块进行组装设置,有助于安装操作更为便捷。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流体换热模块1设置第二平台部119b,流体控制模块设置第一平台部、第二平台部2205,密封件位于第一平台部。如此,接头与流体换热模块过盈配合后,再与流体控制模块通过密封件与第一平台部的组装设置,保证流体换热组件性能要求。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流体换热模块和流体控制模块均可设置有第一平台部和第二平台部,流体换热模块与流体控制模块通过第一平台部与密封件实现两者的密封设置。
具体地,接头6伸入安装块13且不贯穿安装块13,安装块13的厚度小于流体控制模块2的厚度。流体换热模块1通过安装块13与接头6配合连接,且安装块13的厚度小于流体控制模块2的厚度,有助于保证接头6与安装块13之间的组装连接强度。
具体地,第二平台部2205与基体部件211形成安装腔2161的壁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毫米,如此可使接头6与第二平台部的配合更具强度要求,不容易影响安装腔2161的内部结构。
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接头6可与流体换热模块1或流体控制模块2中的其中一个一体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流体换热组件10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不连通,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三流路2165c连通;
第二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连通,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三流路2165c不连通;
第三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同时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连通。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流体控制模块2包括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和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和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分体设置,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与流体换热模块1组装固定,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与流体换热模块1组装固定,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方式。参照图2,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包括第四安装侧部218,第四安装侧部218与安装块13的连接侧部136组装固定。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包括第四安装侧部218,第四安装侧部218与安装块13的连接侧部136组装固定。
安装块13设置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第一换热芯体11设置所述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和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其中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与第一孔道113连通,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与第二孔道114连通,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与第三孔道115连通,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与第四孔道116连通。
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参照上文结构。为方便下文描述,此处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包括的基体部件211、阀芯部件212、控制部件213等其他零部件的名称前统一冠以“第一”来示意区别。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所包括的类似零部件的名称前统一冠以“第二”来示意区别,但对于阀芯部件212,为避免名称过于繁琐,阀芯部件212的子类零部件名称并不加以区别。
参照图15、图16,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至少包括第二流体进口(为方便下文描述,此处第二流体进口又称为第二流体第一进口2214)、第二流体第一出口2215、第四流路、第五流路2218、第二流体第一进口2214与第四流路连通,第二流体第一出口2215与第五流路2218连通。以图上所示结构为例,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包括第二流体第二出口2216和第六流路2219,第二流体第一进口2214与第四流路连通,第二流体第一出口2215与第五流路2218连通,第二流体第二出口2216与第六流路2219连通,第二流体第一出口2215与安装块13的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连通,如此,第三流体通道103包括第二流体第一进口2214、第四流路、第五流路2218、第二流体第一出口2215、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第三孔道115、第四孔道116、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第四流体通道104包括第二流体第一进口2214、第四流路、第六流路2219、第二流体第二出口2216。如此,两个流体控制装置同时和流体换热模块1集成在一起,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可将来自同一进口的工作介质按照比例分配到不同出口,使进入流体换热模块1的工作介质的流量可控,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可将来自同一进口的工作介质按照比例分配到不同出口,使进入流体换热模块1的工作介质的流量可控,如此可相对精确控制经流体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后离开的流体的温度、流量。该实施方式可对进入换热芯体的两种流体同时进行流量控制,使得在换热芯体内的流体的换热可控,使其有助于与其换热结果的实现。同时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流体换热模块同一侧,使得管道布置更为简洁,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且小巧。
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包括第二基体部件221、第二阀芯部件222和第二控制部件223,第二基体部件221包括第二基座主体2211和第二盖体2212,第二基座主体2211具有第二安装腔2213,第二安装腔2213具有安装开口2213a,第二阀芯部件222自所述第二安装开口2213a置入该第二安装腔2213,且至少部分收容于该第二安装腔2213,第二阀芯部件222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控制部件223机械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基座主体2211与所述第二盖体2212相组装且密封设置,具体地该第二基座主体2211与第二盖体2212分别设置有螺钉安装孔,可通过螺钉元件将两者组装而实现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基体部件221与第二控制部件223也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进行组装。
第二基座主体2211设置所述第二流体第一进口2214、第二流体第一出口2215、第二流体第二出口2216、第四流路、第五流路2218以及第六流路2219。第二阀芯部件222包括第一阀片2121、第二阀片2122和传动部件9,第二基座主体2212具有位于第二安装腔2213侧部的第四开口以及位于第二安装腔2213底部的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其中第四流路与第四开口连通,第五流路2218与第五开口2220b连通,第六流路2219与第六开口2220c连通,第四流路与第五流路2218在第二基座主体2211内的深度不同。第二阀片2122导通第二安装腔2213与第四流路和/或第五流路2218,即第四流路可与第二安装腔2213通过第二阀片2122连通,第五流路2218可与第二安装腔2213通过第二阀片2122连通,且包括第四流路、第五流路2218与第二安装腔2213同时连通的情况。
流体换热组件10包括第一流体通道101、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103、第四流体通道104,第一流体通道10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至少一部分位于流体换热模块1;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第三流体通道10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流体换热模块1,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第四流体通道10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具体地,第一流体通道101包括第一流体连通腔14,第三流体通道103包括第二流体连通腔15。
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的动作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导通,所述第一流路不与所述第三流路导通,且所述第二流路的开度为全开度;所述第一阀芯部位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三流路导通,所述第一流路不与所述第二流路导通,所述第三流路的开度为全开度;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一流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导通,且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的开度大小随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在所述第一基体部件内回转的角度而定。
所述第二阀芯部件的动作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阀芯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五流路导通,所述第四流路不与所述第六流路导通,且所述第五流路的开度为全开度;所述第二阀芯部位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六流路导通,所述第四流路不与所述第五流路导通,所述第六流路的开度为全开度;所述第二阀芯部件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所述第四流路分别与所述第五流路、第六流路导通,且所述第五流路、第六流路的开度大小随所述第二阀芯部件在所述第二基体部件内回转的角度而定。
参照图17-图19,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流体换热模块1包括第一换热芯体11和第二换热芯体12,第一换热芯体11与第二换热芯体12组装固定,例如通过焊接固定方式。第一换热芯体11与第二换热芯体12可直接固定,也可通过设置连接件固定。流体控制模块2包括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和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与流体换热模块1组装固定,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与流体换热模块1组装固定,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方式。参照图2,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包括第四安装侧部218,第四安装侧部218与安装块13的连接侧部136组装固定。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包括第四安装侧部218,第四安装侧部218与安装块13的连接侧部136组装固定。
流体换热组件10内可流通有至少三种流体,流体换热组件10至少包括第一流体通道101、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103、第四流体通道104、第五流体通道105。第一流体通道10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第一流体通道10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芯体11,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第三流体通道10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第三流体通道10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芯体11,第三流体通道10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换热芯体12,第四流体通道10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第五流体通道105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换热芯体12。流体换热模块1包括第一流体连通腔14、第二流体连通腔15、第三流体连通腔16,其中第二流体连通腔15中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流体连通腔14隔离设置,且其内流体可进行热交换,第二流体连通腔15中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三流体连通腔16隔离设置,且其内流体可进行热交换。
第一换热芯体11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板片,每个板片包括第一孔口1101、第二孔口1102、第三孔口1103和第四孔口1104,各板片上的第一孔口1101对齐形成第一孔道113,各板片上的第二孔口1102对齐形成第二孔道114,各板片上的第三孔口1103对齐形成第三孔道115,各板片上的第四孔口1104对齐形成第四孔道116,第一换热芯体11大体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孔道113、第二孔道114、第三孔道115、第四孔道116位于第一换热芯体11的邻近角落位置。其中,第一孔道113与第二孔道114连通形成第一流体连通腔14的一部分,第三孔道115与第四孔道116连通形成第二流体连通腔15的一部分,第一孔道113与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连通,第三孔道115与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连通。
第二换热芯体12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板片,每个板片包括第一孔口1201、第二孔口1202、第三孔口1203和第四孔口1204,各板片上的第一孔口1201对齐形成第五孔道1209,各板片上的第二孔口1202对齐形成第六孔道1210,各板片上的第三孔口1203对齐形成第七孔道1211,各板片上的第四孔口1204对齐形成第八孔道1212,第二换热芯体12大体为长方体结构,第五孔道1209、第六孔道1210、第七孔道1211、第八孔道1212位于第二换热芯体12的邻近角落位置。其中,第五孔道1209与第六孔道1210连通形成第三流体连通腔16的一部分,第七孔道1211与第八孔道1212连通形成第二流体连通腔15的一部分。第四孔道116与第七孔道1211连通形成第二流体连通腔15的一部分。如此,流经换热芯体的三种流体可以在同一个流体换热组件10中进行换热,使得流体换热组件10集成有流体导通及流体换热的功能,结构紧凑且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减少管路上热量的浪费。当然,流体换热组件10中还可仅供两种流体流动。
安装块13设置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与第一孔道113连通,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与第三孔道115连通。具体地,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设置于安装块13或第一换热芯体11,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设置于第二换热芯体12,第二流体第二接口112与第八孔道连通。其中,第一流体第一接口131与第二流体第一接口132可位于对角位置,有助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与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的组装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流体换热组件10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不连通,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三流路2165c连通;
第二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连通,所述第一流路2165a与所述第三流路2165c不连通;
第三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2165a同时与所述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连通;
第四种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五流路2218连通,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六流路2219不连通;
第五种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六流路2219连通,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五流路2218不连通;
第六种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流路同时与所述第五流路2218、第六流路2219连通。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可设置于安装块13,第一基体部件211包括连通通道2167,所述连通通道2167与所述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连通,且所述连通通道2167与所述第一安装腔2161不连通。
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包括连通口2167a,隔离部件3设置有连接孔口35,连通口2167a与连接孔口35连通,且连接孔口35与第一流体第二接口111连通。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包括接头6’,接头6’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一体设置,或者接头6’与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分体设置,接头6’具体结构与接头6相似。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可为四通结构,第二流体控制装置22可为四通结构。具体地,例如,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第一流体第二进口2162’、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第一流体第二出口2164,且第一流体控制装置21包括第一流路2165a、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第七流路,其中,第一流体第一进口2162与第一流路2165a连通,第一流体第二进口2162’与第七流路2165d连通,第一流体第一出口2163与第二流路2165b连通,第一流体第二出口2164与第三流路2165c连通,第二阀片2122导通第一安装腔2161与第二流路2165b和/或第三流路2165c,即第二流路2165b可与第一安装腔2161通过第二阀片2122连通,亦即第二流路2165b与第一流路2165a和第七流路连通,第三流路2165c可与第一安装腔2161通过第二阀片2122连通,亦即第三流路2165c与第一流路2165a和第七流路连通,且包括第二流路2165b、第三流路2165c与第一安装腔2161同时连通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定,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相互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流体换热组件,包括流体控制模块和流体换热模块,所述流体控制模块和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固定设置,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包括安装块和换热芯体,所述安装块和所述换热芯体固定设置;所述安装块设置第一流体第一接口、第二流体第一接口,所述流体换热模块设置第一流体第二接口、第二流体第二接口,所述流体换热模块至少包括第一流体连通腔和第二流体连通腔,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相互隔离且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内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内流体能够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第一流体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体第一接口、第二流体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连通;
所述流体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第二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第二流体控制装置与所述安装块固定且相对密封设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第一流体第一出口,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体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所述第一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所述第一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安装块的第一流体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二流体第一进口、第二流体第一出口,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四流路、第五流路,所述第二流体第一进口与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五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安装块的第二流体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流体第一进口与第一流体第一出口能够导通或不导通,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流体第一进口与第二流体第一出口能够导通或不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流体第二出口以及第三流路,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流体第二出口以及第六流路,所述第一流体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三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流体第二出口与所述第六流路连通;
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和第四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一流体第一出口、第一流体第一接口、第一流体连通腔、第一流体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流体通道包括第二流体第一进口、第四流路、第五流路、第二流体第一出口、第二流体第一接口、第二流体连通腔、第二流体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一流体第一进口、第一流路、第三流路、第一流体第二出口;所述第四流体通道包括第二流体第一进口、第四流路、第六流路、第二流体第二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基体部件、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基体部件包括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一基体部件密封固定;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相对所述第一基体部件能够回转,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通过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或阻断,或者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的开度大小通过所述第一阀芯部件调节;
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包括第二基体部件、第二阀芯部件,所述第二基体部件包括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阀芯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二基体部件密封固定;所述第二阀芯部件相对所述第二基体部件能够回转,所述第五流路、第六流路通过所述第二阀芯部件与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或阻断,或者所述第五流路、第六流路的开度大小通过所述第二阀芯部件调节;
所述第一基体部件、第二基体部件与所述安装块组装固定且密封设置;
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不连通,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三流路连通;
第二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三流路不连通;
第三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流路同时与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连通;
第四种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五流路连通,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六流路不连通;
第五种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六流路连通,所述第四流路与所述第五流路不连通;
第六种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流路同时与所述第五流路、第六流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换热组件包括隔离部件,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和/或所述第三流路连通,所述隔离部件至少设置有连接孔口,所述连接孔口与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连通,所述连接孔口与所述第一流体第一出口连通;所述隔离部件的一侧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安装块抵接设置,所述隔离部件的另一侧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抵接设置;
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与所述安装块之间通过所述隔离部件隔离;或者所述流体换热组件包括隔离区,所述隔离区为封闭空间,所述隔离区位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与所述安装块之间,所述隔离区分隔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所述安装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换热组件包括隔离区,所述隔离部件包括主框体,所述主框体呈镂空结构状,所述主框体周部一侧部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抵接设置,所述主框体周部另一侧部与所述安装块抵接设置,所述隔离区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或者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与所述安装块之间通过所述隔离部件隔离,所述隔离部件包括隔离部,所述隔离部布置于所述连接孔口周部及至少部分外延区域,所述隔离部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安装块密封设置,所述隔离部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之间抵接设置或者所述隔离部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离部与所述安装块之间抵接设置或者所述隔离部与所述安装块之间留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流体第一出口,所述隔离部件为选自塑料、尼龙、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流体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流体控制模块,所述隔离部件包括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隔离部件,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位置相对应,所述流体换热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且所述流体控制模块、所述隔离部件、所述安装块组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第二流体第一接口位于所述流体换热模块的同一侧部,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包括连接侧部,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第一接口位于所述连接侧部的对角位置;或者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流体第一接口位于所述连接侧部的同一侧位置;
和/或所述安装块设置所述第一流体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基体部件、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基体部件包括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基体部件与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组装固定,且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相对所述第一基体部件能够回转,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通过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或阻断,或者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的开度大小通过所述第一阀芯部件调节;所述第一基体部件包括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一流体第二接口连通,且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一安装腔不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包括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与第二换热芯体组装固定,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第四流体通道、第五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四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五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芯体,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包括第一流体连通腔、第二流体连通腔、第三流体连通腔,其中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隔离设置,且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内流体与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内流体能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流体连通腔隔离设置,且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内流体与所述第三流体连通腔内流体能进行热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芯体包括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第四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的一部分,所述第三孔道与所述第四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流体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三孔道与所述第二流体第一接口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包括第五孔道、第六孔道、第七孔道、第八孔道,所述第五孔道与所述第六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三流体连通腔的一部分,所述第七孔道与所述第八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的一部分,所述第四孔道与所述第七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基体部件、第一阀芯部件、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基体部件包括第一基座主体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基座主体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基座主体与所述第一盖体组装固定且密封设置,且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一盖体密封固定,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机械连接;所述第一阀芯部件的动作位置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导通,所述第一流路不与所述第三流路导通,且所述第二流路的开度为全开度;所述第一阀芯部位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三流路导通,所述第一流路不与所述第二流路导通,所述第三流路的开度为全开度;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一流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导通,且所述第二流路、第三流路的开度大小随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在所述第一基体部件内回转的角度而定。
CN201710382932.0A 2016-11-09 2017-05-26 流体换热组件 Active CN108068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L17870379.9T PL3540352T3 (pl) 2016-11-09 2017-11-09 Zespół wymiany ciepła płynu i układ zarządzania temperaturą w pojeździe
PCT/CN2017/110106 WO2018086553A1 (zh) 2016-11-09 2017-11-09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
CN201780074652.1A CN110073164B (zh) 2016-11-09 2017-11-09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
KR1020197010089A KR102206182B1 (ko) 2016-11-09 2017-11-09 차량의 유체 열교환 조립체 및 열관리 시스템
JP2019520357A JP6828151B2 (ja) 2016-11-09 2017-11-09 流体熱交換アセンブリ及び車両熱管理システム
US16/337,092 US11285781B2 (en) 2016-11-09 2017-11-09 Fluid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of vehicle
EP17870379.9A EP3540352B1 (en) 2016-11-09 2017-11-09 Fluid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of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6790 2016-11-09
CN2016109867904 2016-1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8576A true CN108068576A (zh) 2018-05-25
CN108068576B CN108068576B (zh) 2020-09-25

Family

ID=6136329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7964.8U Active CN206944774U (zh) 2016-11-09 2017-05-26 流体换热组件
CN201710382932.0A Active CN108068576B (zh) 2016-11-09 2017-05-26 流体换热组件
CN201720597974.1U Active CN207449579U (zh) 2016-11-09 2017-05-26 流体换热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7964.8U Active CN206944774U (zh) 2016-11-09 2017-05-26 流体换热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7974.1U Active CN207449579U (zh) 2016-11-09 2017-05-26 流体换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0694477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2410A1 (zh) * 2020-07-25 2022-02-0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组件及一种车辆热管理***
WO2022218403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及一种集成组件
US11926192B2 (en) * 2021-10-12 2024-03-12 Air International Thermal Systems R&D (Shanghai) Co., Ltd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and indirect heat pump system
WO2024108484A1 (zh) * 2022-11-24 2024-05-30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流道集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热管理***以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1261B (zh) * 2018-04-28 2021-08-2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流体换热装置及热管理单元
CN112240404A (zh) * 2019-07-18 2021-01-19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阀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727A (zh) * 2002-07-16 2006-02-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空调***
WO2010108907A1 (fr) * 2009-03-24 2010-09-3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Condenseur a deux blocs d'echange de chaleur pour circuit de climatisation
CN102667276A (zh) * 2009-10-22 2012-09-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流路切换阀及包括该流路切换阀的空调机
CN202885112U (zh) * 2012-10-30 2013-04-1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空调***集成组件
CN104296422A (zh) * 2013-07-19 2015-01-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集成组件
CN105466254A (zh) * 2014-08-27 2016-04-0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205373470U (zh) * 2016-03-03 2016-07-0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727A (zh) * 2002-07-16 2006-02-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空调***
WO2010108907A1 (fr) * 2009-03-24 2010-09-3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Condenseur a deux blocs d'echange de chaleur pour circuit de climatisation
CN102667276A (zh) * 2009-10-22 2012-09-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流路切换阀及包括该流路切换阀的空调机
CN202885112U (zh) * 2012-10-30 2013-04-1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空调***集成组件
CN104296422A (zh) * 2013-07-19 2015-01-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集成组件
CN105466254A (zh) * 2014-08-27 2016-04-0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205373470U (zh) * 2016-03-03 2016-07-0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2410A1 (zh) * 2020-07-25 2022-02-0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组件及一种车辆热管理***
WO2022218403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及一种集成组件
US11926192B2 (en) * 2021-10-12 2024-03-12 Air International Thermal Systems R&D (Shanghai) Co., Ltd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and indirect heat pump system
WO2024108484A1 (zh) * 2022-11-24 2024-05-30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流道集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热管理***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8576B (zh) 2020-09-25
CN207449579U (zh) 2018-06-05
CN206944774U (zh)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8576A (zh) 流体换热组件
CN110073164A (zh)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
JP2010523904A5 (zh)
WO2018086553A1 (zh)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
CN108068572A (zh)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
CN108119671A (zh) 流量控制装置
WO2022143709A1 (zh) 控制阀以及热管理组件
CN107606237B (zh) 流量控制装置
CN109210236A (zh) 流量控制装置
CN107542948A (zh) 电动阀
CN109838587A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
CN109210238A (zh) 流量控制装置
CN209147788U (zh) 流体换热组件
CN208204057U (zh) 流量控制装置
CN206054778U (zh) 一种电动阀门
WO2023226953A1 (zh) 一种控制阀
CN109210237A (zh) 流量控制装置
WO2023143068A1 (zh) 多通切换阀、热管理***及车辆
CN108955313A (zh) 流体换热组件
TWM587238U (zh) 流體傳輸之導向控制裝置及其應用系統
CN105937635A (zh) 一种用于流向切换及流量控制的装置
JP7060657B2 (ja) 弁装置および自動車用熱媒体システム
CN10870899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三通电子水阀
CN209309446U (zh) 一种混合对冲式流量调节阀
CN220622837U (zh) 比例阀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30

Address after: 312500 Technology Center building of Sanhua Industrial Park, Meizhu Town,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12, No. 289-2, Xiash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