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37C - 模压件取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压件取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37C
CN1080637C CN96111966A CN96111966A CN1080637C CN 1080637 C CN1080637 C CN 1080637C CN 96111966 A CN96111966 A CN 96111966A CN 96111966 A CN96111966 A CN 96111966A CN 1080637 C CN1080637 C CN 108063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ing
movable platen
receiver
air
molde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11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13A (zh
Inventor
平行聪
本间义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9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3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固定在可动模下侧的模压件取出装置,其上设有三块可动板,其中一块可在模具开合方向上前后移动,另外两块可在垂直于模具开合方向的方向上前后移动。将这些前后运动组合起来便可使设在第三可动板上的模压件接收器在下列三个位置之间移动,即一个设在固定模和可动模之间的模压件取出位置。及设在两半模型之外的一个无缺陷件排出位置和一个有缺陷件排出位置。可动板的驱动及模压件的取出和排放都是利用空气的正压和负压进行的。

Description

模压件取出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注塑成型机的模压装置之外另外增加的用来取出模压件的装置。
模压件取出装置是人们所已经知道的,它的作用是,在两半模型被打开时进入到其间的空档内从注塑成型机的模压装置上可靠地取出模压件。当这样的模压件取出装置被设计成为用机械方法夹持模压件如用模具的肢体像三明治那样将模压件夹在其间时,模压件常会被损伤或破坏,这要看材料的性能如何。有鉴于此,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报H1-171827号中便公开了另一种设计,该设计用设在其中一个部件上的吸收器来吸取模压件。在这样一个设计中必须考虑吸收器的布置以便将吸收器放在适宜吸取模压件的地方,因此必需根据模压件的形状来改变包括吸收器在内的夹具机构的设计。另外,如果模压件的形状太奇特或模压件太小,它也不好被吸取。
解决这类问题的技术也已为人所知,那就是可以设置一个比模压件大的收容口袋,并通过空气通路将其内抽空使在其内产生一个负压以便用来吸收模压件(例如,可参阅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报S63-209913号)。
另外,现在惯用的模压件取出装置在使用时是将它们装在注塑成型机的上部或侧部。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实例中,为了利用在收容口袋内产生的负压来吸取模压件,当要取出模压件时,必需使夹具体的端面和模型上的一个面紧密地互相贴合。换句话说,只有当夹具体和模型之间达到这样的紧密贴合时才能在收容口袋内产生负压,它们之间如有间隙存在,那么负压就不能建立,模压件也就不能被吸取。因此夹具体和模型的接合面必须制造得高度准确,它们的运送机构也需要具有高准确度。另外,由于长期使用后常会发生的夹具体和模型的磨损或运送中的失误,吸取模压件的吸力会越来越小,以致最后不能可靠地取出模压件。再者,由于负压要通过一个较长的距离在收容口袋和空气通路的较大的容积内建立,因此需要有一台大功率的真空泵,而这会增加费用。
此外,目前惯用的模压件取出装置还有一个问题是,它们必须具有长的行程,而这不仅增加费用还会使周期变长。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模压件取出装置,它能以比较简单的设计可靠地取出模压件,并且在将它装在注塑成机上时可不需复杂的位置调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用来将用固定侧的模型(固定模)和可动侧的模型(可动模)模压出来的模压件取出的装置具有:
一块固定在可动模一侧的基板;
一块设在基板一侧、被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而在模具开启和闭合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第一可动板;
一块设在第一可动板上、被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而在垂直于模具开启和闭合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第二可动板;
一块设在第二可动板上、被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而在垂直于模具开启和闭合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第三可动板;
设在第三可动板上的多个模压件接收器,可被上述三个驱动装置中的每一个装置驱动而在下列三个位置之间移动,即一个在两模型之间的模压件取出位置、及在两个模型之外的一个将无缺陷件排出的位置和一个将有缺陷件排出的位置,因此能够分别从第一个空腔内接收模压件;
在三个模压件接收器的一个端都各设有一个开口以便用来在模压件取出位置上接收模压件并在两个模压件排出位置上排放模压件,而在接收器的另一端都各设有一个收集装置以便用来收集在开口处接收的模压件;以及
一个空气分配器,以便当模压件接收器处在两个模型之间的模压件取出位置时用来产生抽吸空气,而当模压件接收器处在无缺陷件排出位置或有缺陷件排出位置时用来产生排放空气。
空气分配器最好有一个转换器可转换地连接到一个空气压力产生器的正压口和负压口上。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按照本发明装在一个模压装置(可动模)上的模压件取出装置的总体侧视图,
图2为在朝向可动模的方向上从分模平面看去的模压件取出装置的总体前视图,
图3为其上设有模压件接收器的第三可动板的明细的、部分切开的侧视图,
图4为从模压件接收器的开口侧看去的第三可动板的明细的前视图,
图5为用来使胶管端在一个空气压力产生器的正压口和负压口之间转换的转换器的部分切开的侧视图;
图6为空气压力产生器的平面图。
如图1和2所示,有一固定侧的模型(固定模)P和一可动侧的模型(可动模)Q分别装在一块固定侧的模板(固定模板)A和一块可动侧的模板(可动模板)B上,还有一个按照本发明的模压件取出装置S设在可动模Q的下面。按照本发明的模压件取出装置S的设计能够将从注塑成型机运送来的模压件W在按照指出模压件是否有缺陷的信号把它们划分成无缺陷件和有缺陷件以后排放出去。
可动模板B可移动地被设在固定模板A及本身之间的拉杆C支承着。因此,当可动模板B被注射成型机的一个闭合的圆筒(未示出)移动时,固定模P和可动模Q便开启或闭合。本实施例的注塑成型模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分别设在固定模P和可动模Q上的子模K,当需要模压出不同的模压件W时,这些子模可用具有不同腔部的子模U来更换。
模压件取出装置S的基板1通过一个托架2固定在可动模Q的下侧。托架2具有一个调节螺钉2a可用来调节基板1在模具分模线平面即分模面R(X-Y方向)的开合方向上的位置。基板1具有三块设在其上的可动板,即可在模具开合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第一可动板3,及可在垂直于模具开合方向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第二可动板4和第三可动板5。
有一对成直角地设在第一可动板3的一侧的轴6被一对嵌在基板1内的直线导引轴承7枢支着,并有一个装在基板1上的第一驱动装置8的可在平行于轴6的滑动的方向上驱动的驱动轴的一端8a连结在第一可动板3上。这样第一可动板3便可相对于基板1而前后移动。由弹性材料如尿烷制成的垫圈9被***在第一可动板3与基板1的一对直线导引轴承对接的位置上。用来与直线导引轴承7对接从而限制第一可动板3的行程的挡块10被固定在一对轴6上,并用由弹性材料如尿烷制成的垫圈11***在其间。
有一固定在第二可动板4上的轴12被一通过壳体13而固定在第一可动板3上的直线导引轴承14枢支着,并有一个固定在第一可动板3上的第二驱动装置15的驱动轴的一端15a与第二可动板4连结以便用来在平行于轴12滑动的方向上驱动,这样第二可动板4便可相对于第一可动板3而前后移动。
有一通过连结板16而固定在第三可动板5上的轴17被固定在第二可动板4上的直线导引轴承18枢支着,并有一个固定在第二可动板4上的第三驱动装置19的驱动轴的一端19a与连结板16连结以便用来在平行于轴17滑动的方向上驱动,这样第三可动板5便可相对于第二可动板4而前后移动。
因此,将第一可动板3、第二可动板4和第三可动板5的前后运动组合起来,便可使设在第三可动板5上而将在下面说明的模压件接收器20在下列三个位置之间移动,即一个设在固定模P和可动模Q之间的模压件取出位置及设在两半模型之外的一个无缺陷件排出位置和一个有缺陷件排出位置,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有第一、第二和第三驱动装置都采用空气缸。
现在说明设在第三可动板5上的模压件接收器20。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按照模具一次生产四个模压件W的情况,设有四个模压件接收器20。
如图3和4所示,模压件接收器20是将两个圆筒件20a***到第三可动板5和一固定板22之间并用一根六角条21连结和固定而构成的。模压件接收器20在固定板22的一侧敞开而形成开口20b并在能收集模压件的第三可动板5的一侧设有收集装置20c。在模压件接收器20的收集装置20c所在的那一侧设有空气分配器23。有一空气分配器23的胶管23a连接到图5和6所示的空气压力产生器24上,使抽吸空气和排放空气在空气分配器23的开口23b上产生。换句话说,这样就可使抽吸空气和排放空气在模压件接收器20内产生。在本实施例中,在空气分配器23内设有一个流动改变件23c可用来改变空气流动的方向。采用流动改变件23c的目的是要使空气分配器23内的空气流分散而不集中。
空气压力产生器24备有两根胶管24a和24b。其一作为正压力口24a用来产生排放空气,另一作为负压力口24b用来产生抽吸空气。空气分配器23的胶管23a的在空气压力产生器24一侧的端头用一转换器25可转换地连接到正压力口24a和负压力口24b上。
固定板22在模压件接收器20的开口20b的一侧制有返回销22a用的躲让孔。理由是当模压件接上器20与制有凹腔部U的可动模Q的成形表面接触来取出模压件W时返回销从可动模Q的成形表面伸出很不方便。所谓返回销是指那些销上绕有弹簧以便用来使伸出模压件顶出销用的顶出板返回的销钉。
在基板1上,有缺陷件排出位置(图1所示状态)为当第二可动板4和第三可动板5分别第二驱动装置15和第三驱动装置19缩回时模压件接收器20所占有的位置,并且有缺陷件排出口被设在有缺陷件排出位置上使它们与模压件接收器20的有关开口20b连接。有缺陷件排出口并与一个设在基板1上的有缺陷件收集箱26连通。另外,无缺陷件排出位置为当第二可动板4被第二驱动装置15伸出而第三可动板5被第三驱动装置19缩回时模压件接收器20所占有的位置,并且无缺陷件出口1a被设在无缺陷件排出位置上,使它们与模压件接收器20的有关开口20b连接。从无缺陷件排出口1a出来的模压件被一空腔并排排列的无缺陷件收集箱(未示出)通过分开的胶管收集起来。
现在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从注塑成型机的喷嘴(未示出)出来而注射到处在闭合状态的固定模P和可动模Q内的熔化的树脂通过在固定模P上形成的流道部(未示出)填满固定模P和在可动模Q的分模面R上形成的空腔部U。在模压时,第一可动板3被第一驱动装置8缩回;第二可动板4也被第二驱动装置15缩回;而第三可动板5却被第三驱动装置19伸出。换句话说,模压件取出装置已处在一个备用状态,其时模压件接收器的开口位在两个模型之外的无缺陷件排出位置上而与无缺陷件排出口1a连接。当冷却完成时,模具被开启(图1所示状态)。在开启的状态下,模压件W粘附在可动模Q的空腔部U上,在该状态下按照本发明的模压件取出装置开始操作。
首先,第一可动板3被第一驱动装置8伸出,使模压件取出装置S的模压件接收器20的开口20b移动而从无缺陷件排出口1a上离开。其次,第三可动板5被第三驱动装置19伸出,使模压件接收器20进入到固定模P和可动模Q之间的空档内。接着,第一可动板3被第一驱动装置8缩回以便将模压件接收器20的开口20b连接到可动模Q的空腔部U上。
当模压件接收器20的开口20b被连接到可动模Q的空腔部U上时,注塑成型机的一根顶出杆(未示出)被伸出以便将顶出销(未示出)伸出到可动模Q上,而这将使模压件W抛出通过模压件接收器20的开口20b而进入到模压件接收器20内。另外,在模压件W抛出到模压件接收器内时,由于抽吸空气已被设在模压件接收器20的收集装置20C一侧的空气分配器23产生,因此模压件W被吸向收集装置20C而可牢靠地被收集装置20C收集起来。当抽吸空气在空气分配器23内被产生时,空气分配器23的胶管23a用转换器25被连接到空气压力产生器的负压口24b上(图5所示状态)。
当模压件W被收集在模压件接收器20内时,第一可动板3被第一驱动装置8伸出;其次,第三可动板5被第三驱动装置19缩回;然后第一可动板3被第一驱动装置8缩回。换句话说,模压件接收器20从固定模P和可动模Q之间之间的空档内移动到基板1上的无缺陷件的排出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模压件接收器20的开口20b被连接到无缺陷件排出口1a上。
当模压件接收器20的开口20b被连接到无缺陷件排出口1a上时,设在模压件接收器20的收集装置一侧的空气分配器23产生排放空气,其方向与收集模压件W时的方向相反,从而将模压件W从模压件接收器20有开口20b运送到无缺陷件排出口1a上。当排放空气在空气分配器内被产生时,用转换器25将空气分配器23的胶管23a连接到空气压力产生器24的正压口上。
当完成将模压件W运送到无缺陷件排出口1a时,按照本发明的模压件取出装置就进入备用状态,而上述取出模压件的操作将在成型机每一次模压时重复进行。
按照本发明的模压件取出装置能够接收来自注塑成型机的指出模压件的模压状态是否有缺陷的信号。在有缺陷的模压件的情况下,取出的模压件W将被运送到在有缺陷件排出位置上的有缺陷件排出口上。另外,还可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在该方法中模压件W被运送到在有缺陷件排出位置上的有缺陷件排出口上,一直到注塑成型机在经历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而稳定运行为止,因为这种机械在开始模压操作后不是马上就能稳定运行的。
按照本发明,这种横压件取出装置S能够做得很紧凑。这使它有可能装在一个压出模压件的成型模装置(可动模)上,因此能节省整个装置的空间。另外,模压件W的运送距离被缩短,使操作周期能够缩短。再者,设在模压件接受器20的收集装置20C一侧的、用来取出并运送模压件的空气分配器23使模压件W能够可靠地运送而不会在运送过程中掉落。
虽然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空气缸作为驱动装置来使第一可动板3、第二可动板4和第三可动板5前后移动,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样做,在驱动装置的设计中还可采用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如果这种设计被采用,那么可动板的停止位置就可容易地任意设定,不像现在采用空气缸驱动那样麻烦。这样就有可能使设计更为简单,其中或者是第二驱动装置15和第二可动板4这一组或者是第三驱动装置19和第三可动板5这一组就可省掉。
就本发明的效果而言,按照本发明可以设计出一个很紧凑的模压件取出装置,这使它有可能装在一个压出模压件的成型模装置(可动模)上,因此能节省整个装置的空间。另外,模压件在取出、运送和排放时所经过的距离可以缩短,使操作周期缩短、操作加快,从而使生产量顺利地增加。再者,由于用来取出、收集和排放模压件而在模压件接收器内产生的空气是在单一方向上通过空心圆筒件的,因此在空气内不可能产生涡流,模压件能够可靠地被取出、收集和排放。
此外,在空气分配器内产生的抽吸空气和排放空气只要用转换器可转换地将一根胶管连接到空气压力产生器的正压口和负压口上便可得到供应。这可使装置简化。

Claims (2)

1.一种能够用来将用固定侧的固定模和可动侧的可动模模压出来的模压件取出的装置具有:
一块固定在所说可动模一侧的基板;
一块设在所说基板一侧、被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而在模具开启和闭合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第一可动板;
一块设在所说第一可动板上、被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而在垂直于模具开启和闭合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第二可动板;
一块设在所说第二可动板上、被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而在垂直于模具开启和闭合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第三可动板;
设在所说第三可动板上的多个模压件接收器,可被所说三个驱动装置中的每一个装置驱动而在下列三个位置之间移动,即一个在两模型之间的模压件取出位置、及在两半模型之外的一个将无缺陷件出的位置和一个将有缺陷件排出的位置,因此能够分别从每一个空腔内接收所说模压件;
在所说三个模压件接收器的一端都各设有一个开口以便用来在所说模压件取出位置上接收模压件并在所说两个模压件排出位置上排放模压件,而在所说接收器的另一端都各设有一个收集装置以便用来收集在所说开口处接收的所说模压件;以及
一个空气分配器,以便当所说模压件接收器处在所说两个模型之间的所说模压件取出位置时用来产生抽吸空气,而当所说模压件接收器处在所说无缺陷件排出位置或有缺陷件排出位置时用来产生排放空气。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模压件取出装置,其特征为,所说空气分配器用一个转换器可转换地连接到一个空气压力产生器的正压口和负压口上。
CN96111966A 1995-08-31 1996-08-30 模压件取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6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377895A JP2665732B2 (ja) 1995-08-31 1995-08-31 成形品の取り出し装置
JP223778/95 1995-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13A CN1149013A (zh) 1997-05-07
CN1080637C true CN1080637C (zh) 2002-03-13

Family

ID=1680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119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637C (zh) 1995-08-31 1996-08-30 模压件取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665732B2 (zh)
CN (1) CN1080637C (zh)
TW (1) TW299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7992B (zh) * 2012-03-02 2013-10-23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自动取件装置
CN104803185B (zh) * 2015-04-10 2016-09-28 华蓥市正大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灯罩制造的机械传送臂
CN113942180B (zh) * 2021-10-26 2024-03-22 昆山优瑞全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件取埋治具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9913A (ja) * 1986-07-23 1988-02-08 Toko Inc 固定インダ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9913A (ja) * 1986-07-23 1988-02-08 Toko Inc 固定インダ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966545A (ja) 1997-03-11
JP2665732B2 (ja) 1997-10-22
CN1149013A (zh) 1997-05-07
TW299260B (zh) 199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58878B1 (en) Rotary blow molding machine and method
KR101239701B1 (ko) 중공성형장치
EP234092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injection molded product and injection molding die
EP0589489A2 (en) Sequential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111531794A (zh)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成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80637C (zh) 模压件取出装置
CN212826598U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塑胶模具的脱模机构
JPH11506061A (ja) 選択された部品の射出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CN116638720A (zh) 塑料模具及其注塑成型方法
CN217514463U (zh) 一种内螺纹件注塑成型装置
CN107009600B (zh) 一种吹塑机的开合模装置
CN211842911U (zh) 一种注塑产品自动分拣设备
CN1746005A (zh) 二工位一步法注吹装置
CN2855710Y (zh) 二工位一步法注吹装置
CN109822839B (zh) 缩短成型周期的气顶模具结构
CN113232270A (zh) 一种通过吹制来模塑热塑性容器的装置
CN221315043U (zh) 一种注塑模具延长顶出行程装置
CN211968306U (zh) 一种注塑模具无伤脱模机构
KR100599457B1 (ko) 수지성형기
CN207432678U (zh) 一种握手主体的注塑模具
CN221314975U (zh) 一种电池盒注塑模具
KR100707379B1 (ko) 사출 금형의 직접 압축 및 게이트 커팅 구조 및 그사용방법
CN216299959U (zh)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CN220052743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CN218906177U (zh) 一种汽车门锁板快速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