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26786A - 物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物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26786A
CN107826786A CN201710832978.8A CN201710832978A CN107826786A CN 107826786 A CN107826786 A CN 107826786A CN 201710832978 A CN201710832978 A CN 201710832978A CN 107826786 A CN107826786 A CN 107826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going
shifting apparatus
height
carrying vehicle
trucking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29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26786B (zh
Inventor
柴田良则
辻尚志
神谷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26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6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26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6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3/00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 B65G63/002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01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 B65G41/003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mounted for linear movement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2Frames mounted on wheels for movement on rail t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3/00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 B65G63/02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with essentially horizontal transit otherwise than by bridge
    • B65G63/022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with essentially horizontal transit otherwise than by bridge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 B65G67/04Loading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物流设备具备站台、停泊处、移载装置,前述站台设置有出货用的第一搬运部和进货用的第二搬运部,前述停泊处设置成搬运车辆以横靠的方式停泊,前述移载装置在中间搬运区域和车厢相邻区域之间往复移动,在站台和搬运车辆之间进行物品的交接。

Description

物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物品的进货及出货的物流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将工厂等的生产设备中所使用的的原料进货,或将被生产出的制品出货的过程中,利用被一并设置于生产设备的物流设备。在这样的物流设备中,利用站台进行物品的货物处理,在搬运车辆停泊于被设置于该站台的停泊处的状态下,进行物品的装卸。此时,若考虑经济性,则需要使搬运车辆的工作效率极高。
相对于这样的一般的问题,例如在实开昭62-19929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5992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多个物品在单个的载置部件上载置的状态下一起进行物品的装卸。此外,在例如日本特开昭62-259927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载置有物品的多个托盘彼此互相连结来一体化的状态下一起进行物品的装卸。
以往的物流设备的停泊处如专利文献1~3所代表,基本上设置成,在站台处,搬运车辆以纵靠方式来停泊。这被考虑为是因为,在多个搬运车辆中,构成为物品的装卸经由车厢的后方侧的开口部进行。与此相对,近年,也利用具备所谓的翼(ウイング)式的车厢、物品的装卸经由车厢的侧方的开口部进行的搬运车辆。相对于这样的翼式的搬运车辆,停泊处设置成沿站台的站台端,搬运车辆以横靠的方式停泊。
该情况下,若进入至物流设备的搬运车辆通过前进行进来原样地以横靠的方式来停泊,能够在物品的装卸结束后就原样地发车,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搬运车辆的工作效率而被优选。但是,一般不容易使搬运车辆以横靠的方式来位置精度较高地停泊于停泊处。特别是,例如为了避让其他待机车辆等,伴随着方向盘操作的同时使搬运车辆相对于站台的站台端平行且几乎无间隙地以横靠方式停泊较为困难。若该搬运车辆的横靠停泊花费功夫,则搬运车辆的工作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在使用以横靠方式停泊的搬运车辆进行物品的进货及出货的物流设备中,希望使搬运车辆的工作效率提高。
本申请的物流设备具备站台、停泊处、移载装置,前述站台设置有第一搬运部和第二搬运部,前述第一搬运部搬运将被出货的物品,前述第二搬运部搬运已被进货的物品,前述停泊处被设置成沿着前述站台的站台端,搬运车辆以横靠的方式停泊,前述移载装置在位于前述第一搬运部的下游侧且位于前述第二搬运部的上游侧的中间搬运区域和与在前述停泊处停车的前述搬运车辆的车厢相邻的车厢相邻区域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前述站台和前述搬运车辆之间进行前述物品的交接。
根据该结构,通过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移载装置,能够使移载装置相对于在停泊处停车的搬运车辆的车厢接近地移动。因此,搬运车辆的驾驶者只要相对于站台的站台端以某种程度接近的话,在几乎没有意识到最初的间隙的大小的情况下,使搬运车辆平行地停泊于站台端即可。由此,能够将搬运车辆的横靠停泊粗略地在短时间内进行。
此外,在站台中,能够借助第一搬运部将物品向中间搬运区域搬运,借助第二搬运部将物品从中间搬运区域搬运。因此,在将从搬运车辆的车厢卸下来用移载装置接收的物品搬运至中间搬运区域后,用第二搬运部搬出,并且将预先准备的物品用第一搬运部向位于中间搬运区域的移载装置搬入后,能够搬运至车厢相邻区域来装入搬运车辆的车厢。将这一系列的动作通过第一搬运部、第二搬运部、移载装置的协同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顺畅地进行。
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搬运车辆的横靠停泊及物品的入货出货二者,所以能够使搬运车辆的工作效率较大地提高。
根据参照附图记述的以下的示例性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更加明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物流设备的平面配置图。
图2是基部托盘的俯视图(包括局部放大图和局部侧视图) 。
图3是搬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搬运装置的分解剖视图。
图5是搬运装置的分解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状态下的搬运装置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状态下的搬运装置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三状态下的搬运装置的图。
图9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25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物流设备的物品的入货出货的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27是其他方式的物流设备的平面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物流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例如对被一并设置于工厂等的生产设备的物流设备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流设备1例如被利用于将生产设备所用的原料进货,或将被生产的制品出货。如图1所示,物流设备1具备用于进行物品A的货物处理的站台2、被设置于该站台2的停泊处4。此外,物流设备1具备移载装置5,前述移载装置5在站台2和在停泊处4处停车的搬运车辆T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往复移动。并且,在搬运车辆T在停泊处4停车的状态下,借助移载装置5,进行物品A的装卸。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提及“车辆宽度方向W”的情况下,意味着搬运车辆T在停泊处4停车的状态下的搬运车辆T的宽度方向。同样地,在提及“车辆前后方向L”的情况下,意味着搬运车辆T在停泊处4停车的状态下的搬运车辆T的前后方向。
搬运车辆T例如是卡车。搬运车辆T的尺寸(或最大装载重量)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利用中型卡车(例如4吨)、大型卡车(例如11吨)等各种尺寸的搬运车辆T。搬运车辆T具备用于装载物品A的车厢C。本实施方式的车厢C的箱型的货车车厢的两侧面打开,构成为所谓的翼式。在这样的翼式的搬运车辆T中,物品A的装卸经由车厢C的侧方的开口部进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搬运车辆T在将多个物品A载置于单个的基部托盘(ベースパレット)B(参照图2)的状态下搬运。
停泊处4被设置成沿着站台2的站台端2e,搬运车辆T以横靠方式来停泊。“以横靠方式来停泊” 是指,以搬运车辆T的车辆前后方向L相对于站台2的站台端2e的延伸方向呈平行状的方式使搬运车辆T停车。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停泊处4,由此穿过行进路R进入的搬运车辆T能够通过前进行进直接以横靠方式在停泊处4处停车。与例如搬运车辆T以通过纵靠方式(搬运车辆T的车辆前后方向L相对于站台2的站台端2e的延伸方向成正交状的状态)来停泊的方式设置停泊处的情况不同,几乎不需要使搬运车辆T后退行进。
站台2在物流设备1中是地面的高度位置被比地表面靠上部地设定的高地面区域。以地表面为基准的站台2的地面高度例如可以是0.8m~1.5m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站台2形成为,在俯视观察 (沿上下方向从上观察的状态) 时,一部被切口成矩形的形状。在该切口部2R的外侧,以从作为站台2的外侧的端部的站台端2e向行进路R侧突出的状态,设置有在俯视时为矩形的停泊处形成甲板20。在这些切口部2R及停泊处形成甲板20上,移载装置5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往复移动。
作为停泊处形成甲板20的外侧(与站台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甲板端20e,被在比站台2的站台端2e靠行进路R侧,被平行地配置于站台端2e。并且,在甲板端20e的外侧,沿该甲板端20e设置有停泊处4。在该停泊处4停车的搬运车辆T如上所述,相对于站台2以横靠的方式来停泊。此时,设置停泊处4的甲板端20e位于比站台端2e靠行进路R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搬运车辆T的横靠停泊。另外,在图1中,仅表示一个停泊处4,但也可以在沿着行进路R的多个部位设置停泊处4。
在站台2上,设置有第一搬运部21和第二搬运部26。第一搬运部21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端部被连接于生产设备,并且下游侧端部以面对切口部2R的状态设置。第一搬运部21包括例如链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辊式输送机等输送机22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第一搬运部21可以还包括旋转台、堆积装置等。第一搬运部21搬运出货的物品A。这里,出货的物品A例如是用生产设备生产的工业制品、中间制品等,在本例中以被装箱后被载置于托盘的状态供给。第一搬运部21将由生产设备生产后借助搬运车辆T出货的物品A向被设置于站台2的切口部2R的移载装置5搬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搬运部21包括互相并列且平行地设置的两个出货路23(第一出货路23A、第二出货路23B)。第一出货路23A及第二出货路23B形成为,能够驶入物流设备1中的最大尺寸的搬运车辆T(例如最大装载重量为11吨的大型卡车)的车厢C的大约N倍(这里N是自然数,本例中N=1)的长度。并且,在出货路23上,最大载置能够装入上述的最大尺寸的搬运车辆T的车厢C的(2×N)台量的个数的物品A。即将被出货的物品A以每个搬运目的地的事业所来区分的状态,在搬运该物品A的搬运车辆T到达物流设备1前预先载置于出货路23。
第二搬运部26被设置成其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端部面对切口部2R,并且下游侧端部被连接于生产设备的状态。第二搬运部26例如包括链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辊式输送机等输送机27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第二搬运部26可以还包括台面升降机、卸垛装置等。第二搬运部26搬运已进货的物品A。已进货的物品A可以是例如为了生产设备的各种制品的生产而被供给的原料、中间制品等,该情况下,以被装箱后被载置于托盘的状态被供给。或者,已进货的物品A也可以是被载置于托盘的空箱。第二搬运部26将已到达的搬运车辆T搬运来而被移载装置5接收的物品A向生产设备搬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搬运部26包括相当于上述最大尺寸的搬运车辆T的车厢C的大小的进货路28。进货路28沿站台端2e被配置成与第一搬运部21的两个出货路23中的一个(第一出货路23A)同一直线的形状。在第二搬运部26的进货路28上,搬运来被进货的搬运车辆T的车厢C的1台的量的物品A。第二搬运部26将被进货的物品A一次一个地向生产设备搬运。
此外,在站台2上,设置有操作台31。操作者操作被设置于该操作台31的计算机,能够输入对于第一搬运部21、第二搬运部26的工作指令,或输入对于移载装置5的工作指令。此外,在站台2上,设置有安全栏33。安全栏33被设置于包括切口部2R的端缘的站台端2e的整个区域。这些安全栏中,与第一搬运部21的出货路23的下游侧端部及第二搬运部26的进货路28的上游侧端部相向的安全栏33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来开闭自如的可动栏33A。另外,除此以外的安全栏33是不能开闭的固定栏。可动栏33A在从第一搬运部21向移载装置5搬运物品A、或从移载装置5向第二搬运部26搬运物品A时开门。
为了在站台2和在停泊处4处停车的搬运车辆T之间进行物品A的交接,设置有移载装置5。移载装置5设置成在遍及站台2的切口部2R和从该切口部2R连续的停泊处形成甲板20的区域,沿车辆宽度方向W往复移动。这里,站台2的切口部2R被设置于第一搬运部21的下游侧端部和第二搬运部26的上游侧端部之间,将该切口部2R的配置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作“中间搬运区域Ri”。此外,停泊处形成甲板20与在停泊处4停车的搬运车辆T的车厢C相邻,将该停泊处形成甲板20的配置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作“车厢相邻区域Ra”。另外,也可以设定成,车厢相邻区域Ra包括切口部2R的停泊处形成甲板20侧的一部分,中间搬运区域Ri和车厢相邻区域Ra部分地重叠。这样,移载装置5被设置成,在中间搬运区域Ri和车厢相邻区域Ra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往复移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5构成为,以将多个物品A载置于单个的基部托盘B的状态,一起进行与搬运车辆T之间的物品A的交接。
如图2所示,基部托盘B形成为在俯视时为扁平的矩形。基部托盘B形成为与搬运车辆T的车厢C相同程度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除了基于移载装置5的移载作业中以外,相对于1台搬运车辆T,总是伴随一个相同的基部托盘B。若多个搬运车辆T中车厢C的尺寸互相相同,则与每一个对应的基部托盘B的大小也互相相同,若车厢C的尺寸互不相同,则与每一个对应的基部托盘B的大小也互不相同。另外,搬运车辆T的车厢C、基部托盘B的大小通过以短边方向(与搬运车辆T的车辆宽度方向W一致;下同)的长度大致相同的状态调节长边方向(与搬运车辆T的车辆前后方向L一致;下同)的长度而被规定。
基部托盘B具有将物品A以载置状态支承的主体部91、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主体部91的滚动辊92。主体部91构成为,将在基部托盘B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框部件组合。滚动辊92设置多个,并且设置成在长边方向的多处,以将其枢支轴沿长边方向的状态在短边方向上排列成一列。滚动辊92设置成,其下端部向比主体部91的下表面靠下方侧突出的状态。
此外,基部托盘B在长边方向的多处(本例中为2处)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柱状的被卡止部93。被卡止部93设置成,位于比构成主体部91的短边方向两侧的框部件靠外侧的位置。在与主体部91的长边方向的被卡止部93的各设置位置相邻的部位上,形成有避让部94。避让部94在俯视时,相对于构成主体部91的短边方向两侧的框部件,形成为向短边方向的中央部侧凹陷。被设置于构成移载装置5的滑动部53的钩部53E的卡止爪53f(卡止部的一例)挂于基部托盘B的被卡止部93。此时,通过钩部53E转动,卡止爪53f被卡止于被卡止部93,但此时卡止爪53f穿过位于被卡止部93的根部部分的避让部9,由此避免卡止爪53f和主体部91的干涉。
此外,基部托盘B在短边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具有沿长边方向的一对间隙开口95。
如图3~图5所示,移载装置5包括行进部51、支承部52、滑动部53、升降部54、输送机单元55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行进部51在沿车辆宽度方向W设置的行进轨道61上行进。行进轨道61从站台2的切口部2R遍及停泊处形成甲板20,被设置于地表面。行进轨道61在移载装置5的长边方向的多处(本例中是4处),被设置成分别沿车辆宽度方向W互相平行。行进部51具有行进部主体51A、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该行进部主体51A的驱动轮51B及滚轮51C。驱动轮51B及滚轮51C分别在行进轨道61上滚动。驱动轮51B借助被设置于行进部主体51A的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被旋转驱动(正转驱动/反转驱动),对行进部51施加推进力。滚轮51C在行进部51行进时空转。构成行进部51的各部分被容纳于壳内。
支承部52将其他对象从下方支承。支承部52将载置物品A的基部托盘B从下方支承。支承部52由多个支承甲板52A构成,前述多个支承甲板52A具有由平坦面构成的支承面52b。多个支承甲板52A被配置成,以在移载装置5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上分别隔着既定的大小的间隙52c的状态构成同一平面形状。互相相邻的支承甲板52A彼此之间的间隙52c成为构成滑动部53的钩支承体53D的可动区域、构成输送机单元55的链式输送机55B的链55c的配设区域。多个支承甲板52A被从上方载置而被固定于分别在滑动部53上设置的甲板支承体53B。
滑动部53相对于支承部52沿车辆宽度方向W滑动移动。滑动部53具有被形成为矩形框状的框体53A、被固定于该框体53A的甲板支承体53B及钩引导件53C、被支承于钩支承体53D的钩部53E、沿钩引导件53C将钩支承体53D滑动驱动的链驱动机构53G。在甲板支承体53B上,支承甲板52A以被从上方载置的状态固定。钩引导件53C在移载装置5的长边方向的多个部位(在本例是两个部位),以分别沿车辆宽度方向W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钩支承体53D及被支承于其上的钩部53E被该钩引导件53C引导,沿车辆宽度方向W能够滑动。
钩部53E具有从棒状部件的两端部向互相反方向延伸出的卡止爪53f(参照图3)。此外,钩部53E以沿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能够转动。该转动被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控制。钩部53E通过以上述轴为中心的转动,卡止爪53f和基部托盘B的被卡止部93呈卡止的状态,或者该卡止状态被解除。另外,钩部53E(卡止爪53f)也可以是其头部仅抵接于基部托盘B的状态。
链驱动机构53G具有链和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前述链被卡止于钩支承体53D,并且以无端状缠绕于多个链轮齿,前述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将多个链轮齿中的一个旋转驱动(正转驱动/反转驱动)。钩支承体53D的基准位置是移载装置5的后端部(站台2侧的端部),若驱动马达正转驱动,则钩部53E向前端部(搬运车辆T侧的端部)前进移动,若驱动马达反转驱动,则钩部53E朝向后端部侧后退移动。此时,例如在卡止爪53f卡止于基部托盘B的被卡止部93的状态下使驱动马达反转驱动,由此能够将基部托盘B从搬运车辆T的车厢C拉出。此外,例如卡止爪53f的头部抵接于基部托盘B(卡止的一例)的状态下使驱动马达正转驱动,由此能够将基部托盘B向搬运车辆T的车厢C推入。
升降部54被设置于行进部51而使滑动部53及被固定于其上的支承部52升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部54由缩放仪臂式的剪刀式升降机54A构成。作为升降部54的剪刀式升降机54A被设置于行进部主体51A。剪刀式升降机54A借助被设置于缩放仪臂间的压力缸的推力,将缩放仪臂开闭来使升降台54B升降。在升降台54B上,滑动部53及被固定于其上的支承部52在被载置的状态下被固定,所以剪刀式升降机54A能够使滑动部53及支承部52在下限位置PL(参照图6及图8)和上限位置PU(参照图7)之间升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载装置5还具备油压升降机56,前述油压升降机56被设置于行进部51,使输送机单元55升降移动。油压升降机56借助被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油压压力缸,使被固定于活塞杆的末端的输送机单元55升降。剪刀式升降机54A和油压升降机56协同工作,使支承部52、滑动部53、输送机单元55升降。
剪刀式升降机54A和油压升降机56以两个油压升降机56相对于1个剪刀式升降机54A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状态被设置(参照图5)。此外,将这样的1个剪刀式升降机54A和两个油压升降机56构成的组作为1组升降部54,3组升降部54被分散地设置于移载装置5的长边方向的多个部位(本例中为3个部位)(参照图4)。
输送机单元55被设置成,能够沿着与车辆宽度方向W正交的方向(车辆前后方向L)搬运物品A。输送机单元55具有框体55A、被固定于该框体55A的链式输送机55B、以将框体55A及链式输送机55B从下方支承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支承柱体55D。链式输送机55B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无端状的链55c。左右一对链55c被驱动马达同步驱动。左右一对链55c被沿车辆前后方向L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链式输送机55B被配置成在移载装置5的短边方向及长边方向上排列。在各个链式输送机55B的左右一对链55c彼此之间、在短边方向上互相相邻的链式输送机55B彼此之间,配置成收纳构成支承部52的支承甲板52A。若是其他看法,则各链式输送机55B的链55c被配置成收纳于在短边方向上互相相邻的支承甲板52A彼此之间的间隙52c。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机单元55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具有辅助输送机55E。辅助输送机55E能够由辊式输送机构成,例如可以是驱动式的辊式输送机。
输送机单元55被固定于油压升降机56的活塞杆的末端。这里,构成升降部54的剪刀式升降机54A和油压升降机56构成为能够基本上同步地工作,并且构成为也能够互相独立地工作。剪刀式升降机54A和油压升降机56同步工作,由此支承部52、滑动部53、输送机单元55一起升降。剪刀式升降机54A、油压升降机56非同步地工作,由此输送机单元55相对于支承部52及滑动部53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中间搬运区域Ri和车厢相邻区域Ra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往复移动的移载装置5,与中间搬运区域Ri中的第一搬运部21的第一出货路23A及第二搬运部26的进货路28一条直线状地排列的位置定义为“第一位置P1”(参照图1)。此外,将移载装置5与中间搬运区域Ri中的第一搬运部21的第二出货路23B一条直线状地排列的位置定义为“第二位置P2”。此外,将移载装置5在车厢相邻区域Ra中前进至前进极限的位置定义为“第三位置P3”。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中间搬运区域Ri的第一位置P1及第二位置P2的移载装置5的输送机单元55的各支承柱体55D的配设位置上分别对应的位置的地表面上,设置有具有既定高度的长方体状的架台62。油压升降机56使输送机单元55下降时,各支承柱体55D被载置于对应的架台62上。此时,在油压升降机56的下降停止的状态下,作为升降部54的剪刀式升降机54A降低至下限位置PL,由此构成输送机单元55的各链式输送机55B的链55c从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向上方突出(参照图8)。这样,输送机单元55构成为,在移载装置5位于中间搬运区域Ri的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且升降部54降低至下限位置PL的状态下,从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向上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P1及第二位置P2分别相当于“特定位置”。
输送机单元55构成为,在移载装置5位于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且升降部54降低至下限位置PL的状态下,从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以与基部托盘B的厚度相应的高度向上方突出。具体地,输送机单元55构成为,从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以在基部托盘B的厚度上加上既定的余量(间隙量)的高度向上方突出。因此,输送机单元55在基部托盘B被载置于支承部52的情况下,也在移载装置5位于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且升降部54降低至下限位置PL的状态下,从支承部52上的基部托盘B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另外,此时,链式输送机55B的链55c穿过基部托盘B的间隙开口95从基部托盘B的上表面突出。
另一方面,在升降部54上升至上限位置PU的状态下,或在升降部54即使降低至下限位置PL、移载装置5也位于第一位置P1及第二位置P2以外的位置的状态下,构成输送机单元55的各链式输送机55B的链55c收纳于互相相邻的支承甲板52A彼此间的间隙52c(参照图6及图7)。这样,输送机单元55构成为,在移载装置5位于中间搬运区域Ri的第一位置P1及第二位置P2以外的位置的状态下,收纳于比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升降部54位于下限位置PL而输送机单元55的支承柱体55D未载置于架台62上的状态(图6的状态)称作“第一状态”。此外,将升降部54位于上限位置PU的状态(图7的状态)称作“第二状态”。此外,将升降部54位于下限位置PL而输送机单元55的支承柱体55D载置于架台62上的状态(图8的状态)称作“第三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5中,通过升降部54的升降移动,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的高度构成为自由地切换成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前述第一高度H1是与第一搬运部21及第二搬运部26的支承面的高度对应的第一高度H1,前述第二高度H2是与搬运车辆T的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对应的第二高度H2。这里,第一搬运部21及第二搬运部26的支承面的高度是输送机22、27的搬运面的高度。此外,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是在停泊处4停车的搬运车辆T的车厢C的地面的高度。
第一高度H1被设定成,距比第一搬运部21及第二搬运部26的支承面的高度低相当于基部托盘B的厚度的位置±10mm左右的范围内的高度。在本例中,与比第一搬运部21及第二搬运部26的支承面的高度低相当于基部托盘B的厚度的较低的位置相比低5mm左右的高度被设定为第一高度H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状态(图8的状态)下,被设定成,第一搬运部21及第二搬运部26的支承面的高度(输送机22、27的搬运面的高度)和输送机单元55的支承面的高度(链式输送机55B的搬运面的高度)相等,并且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该情况下,在第三状态下,即使是基部托盘B被载置于移载装置5的状态,输送机单元55的链55c与基部托盘B相比以5mm左右向上方突出。
在移载装置5位于中间搬运区域Ri的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的状态下,输送机单元55(链式输送机55B)将从第一搬运部21搬入的物品A向移载装置5上搬运。此外,输送机单元55(链式输送机55B)在移载装置5位于第一位置P1的状态下,将位于移载装置5上的物品A向第二搬运部26搬出。
第二高度H2被设定为距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15mm左右的范围内的高度。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二高度H2在将基部托盘B从车厢C拉出时和将基部托盘B推入车厢时被设定为不同的高度。在本例中,将在基部托盘B的拉出时比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低10mm左右的高度设定为第二高度H2,将基部托盘B的推入时比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高10mm左右的高度设定为第二高度H2。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物流设备1的物品A的入货出货的流程进行说明。这里,将移载装置5位于中间搬运区域Ri的第一位置P1且升降部54降低至下限位置PL的状态(参照图9)作为初始状态来说明。在该初始状态中,在第一位置P1处,移载装置5为第三状态(图8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状态下,设定成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此外,在初始状态下,钩部53E为其轴部沿着移载装置5的长边方向的姿势。
该状态下,若装载有物品A(被载置于托盘上的空箱、装箱的原料等)的搬运车辆T到达,则如图10所示,升降部54使支承部52上升,将其支承面52b的高度设为比第二高度H2高的第三高度H3。这里,第三高度H3被设定为例如比搬运车辆T的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高50mm±15mm左右的高度。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状态称作“第四状态”。该高度调整也可以以某种程度粗略地进行。
接着,第四状态的移载装置5如图11所示,沿着沿车辆宽度方向W配置的行进轨道61,向搬运车辆T接近移动。移载装置5前进至前进极限而到达位于车厢相邻区域Ra的第三位置P3后,如图12所示,升降部54使支承部52降低,将其支承面52b的高度设为第二高度H。这里,是用于将基部托盘B从车厢C拉出的准备阶段,所以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的高度是比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低10mm左右的高度。另外,该高度调整为,在构成移载装置5的行进部51的壳的外表面上安装有传感器(例如激光扫描器),能够通过检测安装于搬运车辆T的车厢C的一部分的被检测部(例如被粘贴在门的内表面上的反射板)来进行。此外,钩部53E旋转90°,呈其轴部沿移载装置5的短边方向(车辆宽度方向W)的姿势。
接着,将链驱动机构53G(参照图5等)正转驱动,如图13所示,使钩部53E前进来接近基部托盘B。该状态下,通过自动控制或操作者的手动操作,将钩部53E的卡止爪53f(参照图3)钩在基部托盘B的被卡止部93(参照图2)上。之后,在卡止爪53f钩在被卡止部93的状态下将链驱动机构53G反转驱动,如图14所示,使钩部53E后退,将基部托盘B从搬运车辆T的车厢C拉出。此时,将被载置于基部托盘B上的多个物品A从车厢C一起拉出。基部托盘B在其下表面侧具有滚动辊92(参照图2),所以能够以较少阻力顺畅地拉出。
接着,如图15所示,升降部54使支承部52上升,使其支承面52b的高度为第三高度H3。之后,第四状态的移载装置5如图16所示,沿行进轨道61,从搬运车辆T离开地移动。移载装置5移动至到达中间搬运区域Ri的第一位置P1。之后,如图17所示,升降部54降低至下限位置PL,使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此时,在第一位置P1上,输送机单元55的支承柱体55D载置于架台62上,所以移载装置5呈第三状态,构成输送机单元55的链式输送机55B的链55c与基部托盘B相比向上方突出。此外,钩部53E旋转90°,呈其轴部沿移载装置5的长边方向的姿势。
接着,从移载装置5观察,打开位于搬运方向下游侧的安全栏33,并且使链式输送机55B及第二搬运部26的输送机27工作,将被直接载置于链式输送机55B上的多个物品A向第二搬运部26搬出。多个物品A从留在支承部52上的基部托盘B离开,被向第二搬运部26搬出(参照图18)。
若卸货完成,则接着,从移载装置5观察,将位于搬运方向上游侧的安全栏33打开,并且使第一搬运部21的输送机23及链式输送机55B工作,将在第一搬运部21的第一出货路23A处待机的多个物品A(被载置于托盘上的被装箱的工业制品等)向移载装置5搬入。另外,被从第一搬运部21搬入的多个物品A在即将搬运该物品A的搬运车辆T到达物流设备1前,被作业者汇总来在第一出货路23A上待机。多个物品A被搬入在前工序中留在移载装置5的支承部52上的基部托盘B的正上方的位置(参照图19)。
若完成多个物品A的搬入,则如图20所示,升降部54使支承部52上升,使其支承面52b的高度为第三高度H3。接着,第四状态的移载装置5如图21所示,沿行进轨道61向搬运车辆T接近地移动。移载装置5前进至前进极限来到达位于车厢相邻区域Ra的第三位置P3后,如图22所示,升降部54使支承部52降低,使其支承面52b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这里,是用于将基部托盘B向车厢C推出的准备阶段,所以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的高度为比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高10mm左右的高度。此外,钩部53E旋转90°,呈其轴部沿移载装置5的短边方向(车辆宽度方向W)的姿势。并且,呈钩部53E的头部抵接于基部托盘B的状态。
接着,将链驱动机构53G(参照图5等)正转驱动,如图23所示,使钩部53E前进来将基部托盘B向搬运车辆T的车厢C推出。此时,被载置于基部托盘B上的多个物品A被汇总而被向车厢C推出。基部托盘B在其下表面侧具有滚动辊92(参照图2),所以能够以较少阻力顺畅地推出。若载置有多个物品A的基部托盘B完全移载至车厢C,则将链驱动机构53G反转驱动,如图24所示,使钩部53E后退至后退极限。此外,升降部54使支承部52上升,使其支承面52b的高度为第三高度H3。被装货的搬运车辆T在准备齐整之后即向搬运目的地的事业所出发。
接着,第四状态的移载装置5如图25所示,沿行进轨道61从搬运车辆T离开地移动。移载装置5移动至到达中间搬运区域Ri的第一位置P1。之后,如图26所示,升降部54降低至下限位置PL,使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该情况下,输送机单元55的支承柱体55D也载置于架台62上,移载装置5呈第三状态。该情况下,构成输送机单元55的链式输送机55B的链55c以基部托盘B的厚度量以上从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向上方突出。这样,返回至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的搬运车辆T的到达。
本实施方式的物流设备1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往复移动的移载装置5,所以在将翼式的搬运车辆T通过横靠来停泊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移载装置5相对于车厢C接近移动来填补与车厢C的间隙。由此,搬运车辆T的驾驶者不需要使搬运车辆T相对于站台2的站台端2e平行且几乎无间隙地横靠,能够将横靠停泊粗略地在短时间内进行。此外,这样的移载装置5被设置于搬运已进货的物品A的第二搬运部26和搬运将被出货的物品A的第一搬运部21之间,所以在搬运车辆T一次的停车中能够连续地进行卸货和装货。使这些作业自动化,所以能够高效率地在短时间内进行。例如也能够使从1台搬运车辆T停车至进行完卸货及装货后再出发为止在10分钟以内进行。在站台2中,能够用叉式升降机处理货物,所以对于在该站台2上进行作业的作业者来说安全性较高。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以下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关于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的高度的第二高度H2被设定为,在将基部托盘B从车厢C拉出时和将基部托盘B向车厢C推入时不同的高度。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定成,在将基部托盘B从车厢C拉出时和在将基部托盘B向车厢C推入时,第二高度H2为互相相同的高度(具体地为与车厢C的支承面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基部托盘B在其下表面侧具有滚动辊92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基部托盘B不具有滚动辊92。该情况下,在移载装置5和车厢C之间的基部托盘B的移载时,基部托盘B在与支承部52的支承面52b、车厢的地面滑动的同时滑动移动。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以下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沿着被设置于站台2的站台端2e附近的停泊处形成甲板20形成有停泊处4。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停泊处4的形成方式可以是任意的。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以下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移载装置5包括行进部51、支承部52、滑动部53、升降部54、输送机单元55。此外,对于这些各构成要素表示了具体的构造并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移载装置5的具体的构造可以是任意的。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主要设想以下情况来说明其流程:利用第一搬运部21的第一出货路23A和第二搬运部26的进货路28,移载装置5在第一位置P1和第三位置P3之间往复移动,同时进行物品A的入货出货。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当然可以利用第一搬运部21的第二出货路23B和第二搬运部26的进货路28进行物品A的入货出货。该情况下,从车厢C接收基部托盘B(物品A),在第一位置P1处将物品A向第二搬运部26搬出的移载装置5向第二位置P2移动,从第一搬运部21的第二出货路23B接受物品A,之后,借助第三位置P3将基部托盘B(物品A)相对于车厢C交接。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在第一搬运部21上设置有两个出货路23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在第一搬运部21上仅设置1个出货路23,或者,在第一搬运部21设置3个以上的出货路23。此外,关于第二搬运部26,不限于仅具有1个进货路28的结构,也可以在第二搬运部26上设置两个以上的进货路28。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设置成站台2仅面对行进路R的单侧的结构的物流设备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如图27所示,在行进路R的两侧,在以隔着该行进路R互相面对的方式设置有一对站台2的物流设备1上,也能够应用本技术。在这样的结构的物流设备1中,移载装置5构成为,能够在一对站台2的各自的中间搬运区域Ri彼此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往复移动。即,在一对站台2上共用移载装置5。并且,移载装置5构成为,能够在一方的站台2和在与其对应的停泊处4停车的搬运车辆T之间交接物品A,并且构成为能够在另一方的站台2和在与其对应的停泊处4停车的搬运车辆T之间交接物品A。
(8)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包括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他实施方式;下同)所公开的结构只要不发生矛盾,就也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结构适当组合来应用。关于其他结构,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当改变。
〔实施方式的概要〕
若对以上说明进行总结,则本申请的物流设备优选地具备以下各结构。
一种物流设备,具备站台、停泊处、移载装置,前述站台设置有第一搬运部和第二搬运部,前述第一搬运部搬运将被出货的物品,前述第二搬运部搬运已被进货的物品,前述停泊处被设置成沿着前述站台的站台端,搬运车辆以横靠的方式停泊,前述移载装置在位于前述第一搬运部的下游侧且位于前述第二搬运部的上游侧的中间搬运区域和与在前述停泊处停车的前述搬运车辆的车厢相邻的车厢相邻区域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前述站台和前述搬运车辆之间进行前述物品的交接。
根据该结构,通过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移载装置,能够使移载装置相对于在停泊处停车的搬运车辆的车厢接近地移动。因此,搬运车辆的驾驶者只要相对于站台的站台端以某种程度接近的话,在几乎没有意识到最初的间隙的大小的情况下,使搬运车辆平行地停泊于站台端即可。由此,能够将搬运车辆的横靠停泊粗略地在短时间内进行。
此外,在站台中,能够借助第一搬运部将物品向中间搬运区域搬运,借助第二搬运部将物品从中间搬运区域搬运。因此,在将从搬运车辆的车厢卸下来用移载装置接收的物品搬运至中间搬运区域后,用第二搬运部搬出,并且将预先准备的物品用第一搬运部向位于中间搬运区域的移载装置搬入后,能够搬运至车厢相邻区域来装入搬运车辆的车厢。将这一系列的动作通过第一搬运部、第二搬运部、移载装置的协同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顺畅地进行。
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搬运车辆的横靠停泊及物品的入货出货二者,所以能够使搬运车辆的工作效率较大地提高。
作为一个方案,优选的是,前述移载装置在将多个前述物品载置于单个基部托盘的状态下,一起进行前述物品的交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物品从搬运车辆的车厢卸下的工序及将物品装入搬运车辆的车厢的工序汇总为分别的单个的动作来进行。由此,能够将搬运车辆和移载装置之间的物品的装卸在短时间内顺畅地进行,能够使搬运车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个方案,优选的是,前述移载装置包括行进部、支承部、滑动部、升降部,前述行进部在沿前述车辆宽度方向被设置的行进轨道上行进,前述支承部将载置前述物品的基部托盘从下方支承,前述滑动部以卡止于前述基部托盘的状态相对于前述支承部沿前述车辆宽度方向滑动移动,前述升降部被设置于前述行进部,使前述滑动部及前述支承部升降移动,构成为,通过前述升降部的升降移动,前述支承部的支承面的高度自由地切换成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前述第一高度与前述第一搬运部及前述第二搬运部的支承面的高度对应,前述第二高度与前述搬运车辆的前述车厢的支承面的高度对应。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包括行进部和支承部的移载装置沿行进轨道适当地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此外,使滑动部在卡止于载置有物品的基部托盘的状态下滑动移动,由此能够从搬运车辆的车厢拉出基部托盘来经由该基部托盘卸载物品。相反地,能够推入基部托盘来经由该基部托盘将物品装入搬运车辆的车厢。进而,在站台侧的第一搬运部及第二搬运部的支承面的高度和搬运车辆侧的车厢的支承面的高度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升降部至少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升降移动,来吸收该差异。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移载装置和第一搬运部及第二搬运部以及搬运车辆的车厢之间的物品的装卸。
作为一个方案,优选的是,前述移载装置还包括输送机单元,前述输送机单元被设置成,能够沿与前述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搬运前述物品,前述输送机单元构成为相对于前述支承部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移动,并且构成为在前述移载装置位于前述中间搬运区域的特定位置且前述升降部下降至下限位置的状态下,从前述支承部的支承面向上方突出,并且在前述移载装置位于前述特定位置以外的位置的状态下,收纳于比前述支承部的支承面靠下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移载装置在位于中间搬运区域的特定位置的状态,使用至少一部分从支承部的支承面向上方突出的输送机单元,在与第一搬运部、第二搬运部之间,能够顺畅地进行物品的交接。在移载装置位于特定位置以外的位置的状态下,输送机单元被收纳于比支承部的支承面靠下方的位置,所以也不会妨碍伴随滑动部的滑动移动的支承部上的基部托盘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移动。由此,在与搬运车辆的车厢之间,也能够将被载置于基部托盘上的物品的交接顺畅地进行。
作为一个方案,优选的是,以隔着前述搬运车辆通行的行进路互相面对的方式设置一对前述站台,前述移载装置构成为,在一对前述站台的各自的前述中间搬运区域彼此之间在前述车辆宽度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并且构成为在一对前述站台的每一个和在对应的前述停泊处停车的前述搬运车辆之间能够交接前述物品。
根据该结构,在以隔着行进路互相面对的方式设置的一对站台上移载装置被共用。由此,与在一对站台的每一个上各别地设置移载装置的结构相比,在各个移载装置的工作率不太高的状况下,能够在几乎不对搬运车辆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实现设备的设置面积的小型化。
本申请的物流设备具备上述各效果中的至少1个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1   物流设备
2   站台
2e   站台端
4   停泊处
5   移载装置
21   第一搬运部
26   第二搬运部
51   行进部
52   支承部
52b  支承面
53   滑动部
54   升降部
55   输送机单元
61   行进轨道
A   物品
B   基部托盘
T   搬运车辆
C   车厢
W   车辆宽度方向
R   行进路
Ri   中间搬运区域
Ra   车厢相邻区域
P1   第一位置(特定位置)
P2   第二位置(特定位置)
H1   第一高度
H2   第二高度。

Claims (5)

1.一种物流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站台、停泊处、移载装置,
前述站台设置有第一搬运部和第二搬运部,前述第一搬运部搬运将被出货的物品,前述第二搬运部搬运已被进货的物品,
前述停泊处被设置成沿着前述站台的站台端,供搬运车辆以横靠的方式停泊,
前述移载装置在中间搬运区域和车厢相邻区域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前述站台和前述搬运车辆之间进行前述物品的交接,前述中间搬运区域位于前述第一搬运部的下游侧且位于前述第二搬运部的上游侧,前述车厢相邻区域与在前述停泊处停车的前述搬运车辆的车厢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移载装置在将多个前述物品载置于单个基部托盘的状态下,一起进行前述物品的交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流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移载装置包括行进部、支承部、滑动部、升降部,前述行进部在沿前述车辆宽度方向被设置的行进轨道上行进,前述支承部将载置前述物品的基部托盘从下方支承,前述滑动部以卡止于前述基部托盘的状态相对于前述支承部沿前述车辆宽度方向滑动移动,前述升降部被设置于前述行进部,使前述滑动部及前述支承部升降移动,
构成为,通过前述升降部的升降移动,前述支承部的支承面的高度自由地切换成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前述第一高度与前述第一搬运部及前述第二搬运部的支承面的高度对应,前述第二高度与前述搬运车辆的前述车厢的支承面的高度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移载装置还包括输送机单元,前述输送机单元被设置成,能够沿与前述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搬运前述物品,
前述输送机单元构成为相对于前述支承部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移动,并且构成为在前述移载装置位于前述中间搬运区域的特定位置且前述升降部下降至下限位置的状态下,从前述支承部的支承面向上方突出,并且在前述移载装置位于前述特定位置以外的位置的状态下,收纳于比前述支承部的支承面靠下方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所述的物流设备,其特征在于,
以隔着前述搬运车辆通行的行进路互相面对的方式设置一对前述站台,
前述移载装置构成为,在一对前述站台的各自的前述中间搬运区域彼此之间在前述车辆宽度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并且构成为在一对前述站台的每一个和在对应的前述停泊处停车的前述搬运车辆之间能够交接前述物品。
CN201710832978.8A 2016-09-16 2017-09-15 物流设备 Active CN1078267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2201A JP6620710B2 (ja) 2016-09-16 2016-09-16 物流設備
JP2016-182201 2016-09-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6786A true CN107826786A (zh) 2018-03-23
CN107826786B CN107826786B (zh) 2021-06-11

Family

ID=61618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2978.8A Active CN107826786B (zh) 2016-09-16 2017-09-15 物流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4002B2 (zh)
JP (1) JP6620710B2 (zh)
KR (1) KR102470173B1 (zh)
CN (1) CN107826786B (zh)
PH (1) PH1201700026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7863A (zh) * 2018-12-10 2019-04-05 王黎伟 一种b超床
CN110217745A (zh) * 2019-07-04 2019-09-10 东莞三江港口储罐有限公司 灌装输送***
CN110589524A (zh) * 2019-10-21 2019-12-20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铁快运动车组的站台装卸搬运***及方法
CN116275630A (zh) * 2023-03-28 2023-06-23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激光切割机总成
CN117446432A (zh) * 2023-12-12 2024-01-26 广州五所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物料传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59576A (ja) * 2018-10-09 2020-04-16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荷役設備
JP6725161B2 (ja) * 2018-10-16 2020-07-15 中洲電機株式会社 搬送ユニット、移載機構及び処理システム
DE202019106718U1 (de) * 2019-10-25 2019-12-16 Trapo Ag Verladesystem zum Beladen und Entladen von Lkw
DE102019128916A1 (de) * 2019-10-25 2021-04-29 Trapo Ag Verladesystem zum Beladen und Entladen von Lkw
CN113260587A (zh) * 2019-11-28 2021-08-13 乐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配送***、配送方法、及配送装置
WO2023233533A1 (ja) * 2022-05-31 2023-12-07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荷物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運搬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7823A (en) * 1974-11-18 1977-06-07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oading-unload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JPH0654643U (ja) * 1992-12-28 1994-07-26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袋体のトラック移載装置
US20040052621A1 (en) * 2002-05-16 2004-03-18 Christoph Beerhalt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station and method for load carrier of vehicle bodies, vehicles and the like
US8348585B2 (en) * 2010-02-02 2013-01-08 Salmoiraghi S.P.A.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loading and loading load-containing units from and onto railway trucks
CN105645130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垛快速装车的方法
CN205575133U (zh) * 2016-05-03 2016-09-14 宋守彩 一种自举升装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6645A (en) * 1966-08-16 System for handling bagged mail
JPH0611618B2 (ja) * 1984-12-01 1994-02-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物品のパレタイジング装置
JPS6219929A (ja) 1985-07-18 1987-01-28 Ricoh Co Ltd Dma制御装置
JPS6219929U (zh) 1985-07-23 1987-02-06
JPS62259927A (ja) 1986-05-02 1987-11-12 Teruo Kashiwara 貨物用プラツトホ−ムの荷役装置
JPH07121768B2 (ja) * 1986-09-25 1995-12-2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一括移載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4159926A (ja) 1990-10-19 1992-06-03 Nippon Furuhaafu Kk 車両への荷物の積降し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IT1289530B1 (it) * 1995-10-13 1998-10-15 Fata Automation Magazzino integrato ad alta capacita' per container
US6695561B2 (en) * 2000-02-09 2004-02-24 Leonard D. Barry Container drive-by-transfer and system
ITMI20020337A1 (it) * 2002-02-20 2003-08-20 Guido Porta Metodo di trasporto ferroviari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il carico e loscarico dei convogli
US7014410B2 (en) * 2002-04-01 2006-03-21 Barry Leonard D Container drive-by transfer and system
DE10227263B4 (de) * 2002-06-19 2010-07-0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ladesystem und Ladewagen für ein Verladesystem
JP2010259927A (ja) 2010-08-27 2010-11-18 Daiichi Shokai Co Ltd 遊技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7823A (en) * 1974-11-18 1977-06-07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oading-unload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JPH0654643U (ja) * 1992-12-28 1994-07-26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袋体のトラック移載装置
US20040052621A1 (en) * 2002-05-16 2004-03-18 Christoph Beerhalt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station and method for load carrier of vehicle bodies, vehicles and the like
US8348585B2 (en) * 2010-02-02 2013-01-08 Salmoiraghi S.P.A.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loading and loading load-containing units from and onto railway trucks
CN105645130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垛快速装车的方法
CN205575133U (zh) * 2016-05-03 2016-09-14 宋守彩 一种自举升装卸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7863A (zh) * 2018-12-10 2019-04-05 王黎伟 一种b超床
CN109567863B (zh) * 2018-12-10 2023-04-25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b超床
CN110217745A (zh) * 2019-07-04 2019-09-10 东莞三江港口储罐有限公司 灌装输送***
CN110589524A (zh) * 2019-10-21 2019-12-20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铁快运动车组的站台装卸搬运***及方法
CN116275630A (zh) * 2023-03-28 2023-06-23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激光切割机总成
CN117446432A (zh) * 2023-12-12 2024-01-26 广州五所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物料传输装置
CN117446432B (zh) * 2023-12-12 2024-07-19 广州五所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物料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70173B1 (ko) 2022-11-22
KR20180030759A (ko) 2018-03-26
PH12017000269B1 (en) 2019-01-28
CN107826786B (zh) 2021-06-11
PH12017000269A1 (en) 2019-01-28
US10584002B2 (en) 2020-03-10
JP6620710B2 (ja) 2019-12-18
US20180079607A1 (en) 2018-03-22
JP2018043879A (ja) 2018-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6786A (zh) 物流设备
US10300829B2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cargo from cargo spaces of vehicles
US11286118B2 (en) Pickface builder for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
US3780893A (en) Method of loading containers with cargo
US9056577B2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cargo from cargo spaces of vehicles
CN103201178B (zh) 用于处理和/或包装物件的机器和用于改良该机器的输送区段的方法
CN104169196A (zh) 货架仓储***和用于运行货架仓储***的方法
JPS5854054B2 (ja) コンテナ搬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4802816A (zh) 货运车厢的固定***及货运车厢
CN206013954U (zh) 用于无月台场地的厢车伸缩装车设备
JP3983183B2 (ja) 搬送設備
US3857501A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containers with cargo
CN102858631B (zh) 用于在交通工具中操纵物体的操作***、储存设备和用于在交通工具中操纵物体的方法
TWI621577B (zh) Trolley type handling device
CN110271473A (zh) 一种港口用货物装卸运输车
JP4301214B2 (ja) 搬送用走行体の配送設備
US6702542B1 (en) Luggage transporter and loader and method therefor
JP5597965B2 (ja) 台車搬送装置
JP2023547259A (ja) 貨物を貨物容器内に降ろすことができる立体降ろし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7758377A (zh) 用于无月台场地的厢车伸缩装车设备
JP2019189392A (ja) 物品搬送車
CN220282905U (zh) 一种箱式物料自动装车装置
JP3942083B2 (ja) 縦列型バース付き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とその入出庫方法
NL1019803C2 (nl) Transport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distribueren van lading.
JPH07232789A (ja) コンテナ若しくは貨物自動車の箱形荷物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