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5616A - 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5616A
CN107635616A CN201680007189.4A CN201680007189A CN107635616A CN 107635616 A CN107635616 A CN 107635616A CN 201680007189 A CN201680007189 A CN 201680007189A CN 107635616 A CN107635616 A CN 107635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human body
eye
fast quick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71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运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Ah 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Ah 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Ah 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Ah O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35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5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S10);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S20)。还公开了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所提供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确保在设定时间段内唤醒人体的基础上,减少了人体在深睡状态下被唤醒的几率,提高了用户被唤醒后的舒适度,降低了用户懒床的几率。

Description

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睡眠阶段主要包括:快速动眼期(REM)、非快速动眼期。其中,非快速动眼期中人体的睡眠程度深,持续时间长。而快速动眼期中人体的睡眠程度浅,且持续时间比较短。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睡眠时间短,工作时间长,很少有人能够每天睡到自然醒,为了防止睡过头,人们一般通过闹钟在设定的时间内响铃的方式唤醒自己。
然而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不容易唤醒,由深度睡眠状态唤醒后人体容易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不容易唤醒,由深度睡眠状态唤醒后人体容易感到不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所述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
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具体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并根据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确定下一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在时间到达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后,实时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进入快速动眼期;
若是,则计算当前快速动眼期的开始时间,依据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持续时间,确定当前快速动眼期的结束时间;
根据所述结束时间和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结束时间和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包括:
计算所述结束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相加的第一时间点;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否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
当所述第一时间点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当所述第一时间点不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计算人体出现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根据出现的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建立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
优选地,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为:
其中,M(n+1)代表第(n+1)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
Mi代表第i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
n代表当前已出现、并已结束的快速眼动期的次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所述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
唤醒模块,用于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并根据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确定下一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判断单元,用于在时间到达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后,实时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进入快速动眼期;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当前时间点进入快速动眼期,则计算当前快速动眼期的开始时间,依据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持续时间,确定当前快速动眼期的结束时间;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结束时间和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优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还用于计算所述结束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相加的第一时间点;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否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当所述第一时间点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当所述第一时间点不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优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计算人体出现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根据出现的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建立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
优选地,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为:
其中,M(n+1)代表第(n+1)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
Mi代表第i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
n代表当前已出现,并已结束的快速眼动期的次数。
本发明所提供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的方式,确保在设定时间段内唤醒人体的基础上,减少了人体在深睡状态下被唤醒的几率,提高了用户被唤醒后的舒适度,降低了用户懒床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0的具体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14的具体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发明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确定模块的具体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为用户睡眠之前手动输入设置的。
参见图2,图2为图1中步骤S10的具体细化流程示意图。本步骤S10中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具体包括如下处理:
步骤S11、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并根据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确定下一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本步骤中所述下一次快速动眼期是指当前已结束的最后一个快速动眼期对应的下一次快速动眼期,该下一次快速动眼期可以是当前还未出现的快速动眼期,或者已出现但没有结束的快速动眼期。
本步骤S11中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具体包括如下处理: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计算人体出现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根据出现的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建立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
本发明可以采用双导联的方式或者单导联的方式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单导联的方式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其具体过程为:首先在人体的上额,左太阳穴,右太阳穴所在位置分别放置三个电极,左太阳穴上的电极为L电极,左太阳穴上的电极为R电极,上额上的电极为G电极(参考电极)。其中G电极是用来消除来自电网的50HZ到60HZ的噪音。将L电极、R电极所获取的电信号进行过滤和放大处理后所得到的数据为电压值,二者相减得到的电压差值即为L电极与R电极间的电压差值X。
所述电压差值X的大小与人体眼球的左、右偏转角度有大致的线性关系;电压差值X的正、负则代表人体眼球左、右偏转的方向。因此根据所述电压差值X可以判断人体眼球的运动情况。
人体睡眠期间在快速动眼期内眼球会快速运动,该快速动眼期时间内L电极、R电极二者间的电压差值X变化大。另外人体睡眠期间在快速动眼期内相邻的两次动眼时间间隔小于1分钟;人体睡眠期间相邻的两次快速动眼期的时间间隔大于30分钟;因此根据所获取的每个时间点的电压差值X,可以计算出已出现的快速动眼期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即可以计算出已出现的每个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为:其中,M(n+1)代表第(n+1)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Mi代表第i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n代表当前已出现、并已结束的快速眼动期的次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n+1)次快速眼动期可以是当前还未出现的快速动眼期,或者已出现但没有结束的快速动眼期。
步骤S12、在时间到达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后,实时判断当前时间点人体是否进入快速动眼期。
步骤S13、当所述当前时间点人体进入快速动眼期,则计算当前快速动眼期的开始时间,依据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持续时间,确定当前快速动眼期的结束时间。
步骤S14、根据所述结束时间和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参见图3,图3为图2中步骤S14的具体细化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如下处理过程:
步骤S141、计算所述结束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相加的第一时间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时间值的取值范围为:-6分钟至6分钟;例如,所述时间值可以设置为-6分钟、-3分钟、-2分钟、2分钟、3分钟、或者6分钟,较佳可设置为-3分钟或3分钟。
步骤S142、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否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取值范围为:45分钟至90分钟。例如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可以设置为45分钟、60分钟、90分钟;较佳设置为60分钟。
步骤S143、当所述第一时间点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步骤S144、当所述第一时间点不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人体处于快速动眼期时的睡眠程度很浅,人体在浅睡状态下容易被唤醒,被唤醒后也会产生不适。因此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一时间点作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能够减少人体在深睡状态下被唤醒的几率,提高用户被唤醒后的舒适度,能够达到降低用户懒床的几率。而当所述第一时间点不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将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间点作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能够确保按时唤醒用户。
步骤S20、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为用户睡眠之前手动输入设置的。本实施例具体可以采用振铃的方式、亮灯、和/或播放预设音频的方式执行人体唤醒操作,例如可以调用蜂鸣器启动蜂鸣功能,和/或调用LED启动亮灯功能,到达唤醒人体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通过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的方式,确保在设定时间段内唤醒人体的基础上,减少了人体在深睡状态下被唤醒的几率,提高了用户被唤醒后的舒适度,降低了用户懒床的几率。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参照图4,图4为发明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100包括:确定模块110和唤醒模块120。其中,所述确定模块110,用于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所述唤醒模块120,用于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为用户睡眠之前手动输入设置的。所述唤醒模块120具体可以采用振铃的方式、亮灯、和/或播放预设音频的方式执行人体唤醒操作,例如可以调用蜂鸣器启动蜂鸣功能,和/或调用LED启动亮灯功能,到达唤醒人体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100,通过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的方式,确保在设定时间段内唤醒人体的基础上,减少了人体在深睡状态下被唤醒的几率,提高了用户被唤醒后的舒适度,降低了用户懒床的几率。
参见图5,图5为图4中确定模块的具体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10包括:获取单元111、确定单元112、判断单元113、第一确定单元114、第二确定单元115。其中,所述获取单元111,用于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所述确定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并根据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确定下一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所述判断单元113,用于在时间到达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后,实时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进入快速动眼期。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14,用于当当前时间点进入快速动眼期,则计算当前快速动眼期的开始时间,依据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持续时间,确定当前快速动眼期的结束时间。第二确定单元115,用于根据所述结束时间和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一次快速动眼期是指当前已结束的最后一个快速动眼期对应的下一次快速动眼期,该下一次快速动眼期可以是当前还未出现的快速动眼期,或者已出现但没有结束的快速动眼期。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12,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计算人体出现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根据出现的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建立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
本发明可以采用双导联的方式或者单导联的方式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单导联方式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其具体过程为:首先在人体的上额,左太阳穴,右太阳穴所在位置分别放置三个电极,左太阳穴上的电极为L电极,左太阳穴上的电极为R电极,上额上的电极为G电极(参考电极)。其中G电极是用来消除来自电网的50HZ到60HZ的噪音。将L电极、R电极所获取的电信号进行过滤和放大处理后所得到的数据为电压值,二者相减得到的电压差值即为L电极与R电极间的电压差值X。
所述电压差值X的大小与人体眼球的左、右偏转角度有大致的线性关系;电压差值X的正、负则代表人体眼球左、右偏转的方向。因此根据所述电压差值X可以判断人体眼球的运动情况。
人体睡眠期间在快速动眼期内眼球会快速运动,该快速动眼期时间内L电极、R电极二者间的电压差值X变化大。另外人体睡眠期间在快速动眼期内相邻的两次动眼时间间隔小于1分钟;人体睡眠期间相邻的两次快速动眼期的时间间隔大于30分钟;因此根据所获取的每个时间点的电压差值X,可以计算出已出现的快速动眼期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即可以计算出已出现的每个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为:其中,M(n+1)代表第(n+1)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Mi代表第i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n代表当前已出现、并已结束的快速眼动期的次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n+1)次快速眼动期可以是当前还未出现的快速动眼期,或者已出现但没有结束的快速动眼期。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15,具体还用于计算所述结束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相加的第一时间点;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否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当所述第一时间点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当所述第一时间点不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时间值的取值范围为:-6分钟至6分钟;例如,所述时间值可以设置为-6分钟、-3分钟、-2分钟、2分钟、3分钟、或者6分钟,较佳可设置为-3分钟或3分钟。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取值范围为:45分钟至90分钟。例如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可以设置为45分钟、60分钟、90分钟;较佳设置为60分钟。
人体处于快速动眼期时的睡眠程度很浅,人体在浅睡状态下容易被唤醒,被唤醒后也会产生不适。因此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一时间点作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能够减少人体在深睡状态下被唤醒的几率,提高用户被唤醒后的舒适度,能够达到降低用户懒床的几率。而当所述第一时间点不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将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间点作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能够确保按时唤醒用户。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
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具体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并根据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确定下一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在时间到达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后,实时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进入快速动眼期;
若是,则计算当前快速动眼期的开始时间,依据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持续时间,确定当前快速动眼期的结束时间;
根据所述结束时间和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结束时间和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包括:
计算所述结束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相加的第一时间点;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否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
当所述第一时间点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当所述第一时间点不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计算人体出现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根据出现的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建立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为:
其中,M(n+1)代表第(n+1)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
Mi代表第i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
n代表当前已出现、并已结束的快速眼动期的次数。
6.一种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和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最佳唤醒时间点;
唤醒模块,用于在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开始执行人体唤醒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人体的眼部电信号;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建立人体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并根据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确定下一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
判断单元,用于在时间到达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后,实时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进入快速动眼期;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当前时间点进入快速动眼期,则计算当前快速动眼期的开始时间,依据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持续时间,确定当前快速动眼期的结束时间;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结束时间和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确定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还用于计算所述结束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相加的第一时间点;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否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当所述第一时间点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当所述第一时间点不处于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内,则定义所述预设的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间点为所述最佳唤醒时间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眼部电信号,计算人体出现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根据出现的快速动眼期的次数,以及每次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建立快速动眼期的持续时间模型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持续时间模型M为:
其中,M(n+1)代表第(n+1)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
Mi代表第i次快速眼动期的持续时间;
n代表当前已出现,并已结束的快速眼动期的次数。
CN201680007189.4A 2016-05-08 2016-05-08 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6356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1378 WO2017193247A1 (zh) 2016-05-08 2016-05-08 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5616A true CN107635616A (zh) 2018-01-26

Family

ID=60266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7189.4A Pending CN107635616A (zh) 2016-05-08 2016-05-08 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5616A (zh)
WO (1) WO201719324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8806A (en) * 1978-05-25 1980-10-21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Sleep state inhibited wake-up alarm
US20060293608A1 (en) * 2004-02-27 2006-12-28 Axon Sleep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predicting a user's sleep state
CN102671276A (zh) * 2012-06-07 2012-09-19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脑电信号的智能唤醒***
CN103167126A (zh) * 2012-07-24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睡眠深浅周期自动唤醒用户的手机闹钟***及方法
CN104158956A (zh) * 2014-07-21 2014-11-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进行睡眠唤醒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8678B1 (ja) * 2013-01-29 2016-03-08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睡眠段階分けの精度を増加するための感覚刺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8806A (en) * 1978-05-25 1980-10-21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Sleep state inhibited wake-up alarm
US20060293608A1 (en) * 2004-02-27 2006-12-28 Axon Sleep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predicting a user's sleep state
CN102671276A (zh) * 2012-06-07 2012-09-19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脑电信号的智能唤醒***
CN103167126A (zh) * 2012-07-24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睡眠深浅周期自动唤醒用户的手机闹钟***及方法
CN104158956A (zh) * 2014-07-21 2014-11-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进行睡眠唤醒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迈克尔·索恩(著) 文剑冰(译): "《心理统计(第4版)》", 31 December 20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93247A1 (zh) 2017-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7387B (zh) 睡眠唤醒***及方法
US11268531B2 (en) Fa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3167126A (zh) 一种基于睡眠深浅周期自动唤醒用户的手机闹钟***及方法
CN104267923B (zh) 音乐唤醒的方法和移动设备
TW201823927A (zh) 一種喚醒智慧機器人的方法及智慧機器人
TW201517585A (zh) 自動切換手機情境模式的方法、控制裝置和手機
KR20060041003A (ko) 기상 알람 발생장치 및 방법
CN104184868B (zh) 一种调节通话音量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630161A (zh) 基于Android***的手势控制指环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34240A (zh) 基于脑电与头姿混合接口的机器人轮椅控制***
CN105843038A (zh) 一种控制闹钟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82620A (zh) 智能窗帘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23775B (zh) 一种助眠方法及助眠枕
CN106339199A (zh) 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耳机、可穿戴设备
CN112773997B (zh) 智能睡眠唤醒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5725969B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闹铃控制方法及闹铃控制装置
CN105847525A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信息提醒功能的方法、装置和***
CN110587621B (zh) 机器人、基于机器人的病人看护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34237B (zh) 一种通过距离检测线性调节音量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35616A (zh) 人体唤醒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10585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深度睡眠唤醒方法及其***
CN113521488A (zh) 一种可帮助恢复睡眠状态的失眠治疗方法及装置
CN106774841B (zh) 智能眼镜及其唤醒方法、唤醒装置
CN108245762A (zh) 一种唤醒方法及唤醒装置
CN206725877U (zh) 一种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