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2489B - 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其的阴离子交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其的阴离子交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2489B
CN107572489B CN201710668586.2A CN201710668586A CN107572489B CN 107572489 B CN107572489 B CN 107572489B CN 201710668586 A CN201710668586 A CN 201710668586A CN 107572489 B CN107572489 B CN 107572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thin
nanobelt
zinc selenide
zinc
diethylenetri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85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72489A (zh
Inventor
俞书宏
姚宏斌
马涛
苏廷玉
张天文
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17106685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72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72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2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72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2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及其采用阴离子交换法的制备方法,所述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呈现一种长度为5‑10μm、宽度为17‑19nm且厚度小于5nm的超薄带状结构,并且所述超薄纳米带的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而且,本发明还以所制备的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为原料,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硒化锌纳米带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与分散性和良好的光产氢催化活性,而且所制备的异质结构二硫化钼进一步显著地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其的阴离子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该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阴离子交换法制备方法,并以该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为前驱体制备了相应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
背景技术
硫化锌作为一种相当重要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在电催化、光催化、电致发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与应用潜力,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然而在光产氢领域,硫化锌过宽的带隙(~3.7eV)无法被可见光所利用,导致了其低的太阳光利用率,降低了其在光催化产氢方面的应用潜能。为了降低硫化锌带隙,提高其可见光催化产氢效率,金属离子掺杂、阳离子交换、异质结构生长等方法被引入并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性能,而通过利用阴离子交换反应直接将硫化锌转化为多孔硒化锌纳米材料来降低带隙的方法却很少有所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离子交换法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了相应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探究了这些纳米带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潜力。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几个方面:
<1>.一种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其呈现一种长度为5-10μm、宽度为17-19nm且厚度小于5nm的超薄带状结构,并且所述超薄纳米带的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
<2>.一种制备<1>所述的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采用阴离子交换法进行,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将适量的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加入到超声用容器中,添加适量去离子水,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
第二步骤: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钠与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转移到耐腐蚀的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得溶液总体积为反应釜总体积的60%-80%,在170-190℃反应6-24h;
第三步骤: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
<3>.根据<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第一步骤中使用的所述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步骤S1:将一定的硝酸锌盐和干燥的二乙烯三胺装入容器中;
步骤S2:强力搅拌和超声溶解交替进行直至所述硝酸锌盐溶解;
步骤S3:向混合物中加入等摩尔量硫脲并搅拌,超声至溶解;
步骤S4:将所得分散液转移到容器中并在该容器中连上空气冷凝管;
步骤S5:在180-220℃温度加热反应3-5h后停止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S6: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清洗;以及
步骤S7:在-50到-80℃温度下冷冻干燥便可获得所述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超薄杂化纳米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1中所使用的硝酸锌盐是六水合硝酸锌且含量1-3mmol,步骤S1中的二乙烯三胺含量60-100ml,并且在步骤S3中硫脲添加的摩尔量与六水合硝酸锌分别为1-3mmo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步骤中的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的摩尔含量为0.1-0.3mmol,水的体积为10-15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其中,在第二步骤中的***钠的摩尔含量为超薄硒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1.75-3倍,水合肼的加入体积为3-10ml。
<7>.一种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其呈现一种长度为5-10μm、宽度为17-19nm的纳米带状结构,并且所述纳米带的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而且在纳米带表面上存在有二硫化钼异质节结构。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1: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加入到超声用容器内,加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
步骤A2:在混合液内,加入适量硫代钼酸铵与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继续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使得硫代钼酸铵的浓度在0.1-0.5mg/ml范围内,转移到反应釜,其中溶液总体积在占反应釜体积的60-80体积%,在170-190℃反应8-24h;
步骤A3: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在-50到-80℃温度下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1中,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添加比例为,每10mg硒化锌超薄纳米带添加2-3ml N,N-二甲基甲酰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2中硫代钼酸铵与水合肼的添加量为每mg硫代钼酸铵添加水合肼0.005-0.1ml。
本发明以本申请人同一日申请的专利申请中所制备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为前驱体,通过简单阴离子交换反应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并进一步原位生长制备了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所获得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展现了优异的光产氢性能,因此其在光催化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照片;
图2为本发明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片;
图3为本发明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的原子力显微镜的照片;
图4为本发明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的粉末X射线衍射的图片;
图5为本发明的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片;
图6为本发明的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粉末X射线衍射的图片;
图7为本发明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片;
图8为本发明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9为本发明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光产氢性能图片。
分别采用Zesiss Supra 4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EOL-201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Veeco DI Nano-scope MultiMode V型原子力显微镜(AFM)Philips X′Pert PROSUPER型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
具体实施方式
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采用阴离子交换法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金属硫化物/胺杂化纳米材料属于一种新型独特的纳米材料,其本身具有独特的性质及丰富多彩的纳米结构,胺分子的引入不仅可以调节纳米材料性能,而且可以指导其晶体生长过程。基于金属硫化物/胺杂化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以及多样的纳米结构,金属硫化物/胺杂化纳米材料可以作为良好的前驱体来进一步制备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器件。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同日提交的申请《一种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及硫化锌超薄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尝试采用阴离子交换去制备多元杂化纳米材料,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拓宽其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其呈现一种长度为5-10μm、宽度为17-19nm且厚度小于5nm的超薄带状结构,并且所述超薄纳米带的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术语“明显的多孔结构”是指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判断这是一种多孔结构,孔隙率至少在50%以上,甚至60%以上、70%以上,80%以上,或85%以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中的“带”是指这样的一种结构:长形条状物,即,长宽明显不同,长度明显或远大于宽度。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作为原材料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材料是本申请的发明人所制备的,但是申请人预期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材料应当不限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本领域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应该也可以使用市售或以其他方式获得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材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制备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采用阴离子交换法进行,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将适量的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加入到超声用容器中,添加加适量去离子水,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
第二步骤: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钠与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加去离子水以使得溶液体积占反应釜总体积的60%-80%,然后在,转移到耐腐蚀的反应釜,170-190℃反应6-24h;
第三步骤: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在-50到-80℃温度下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
在本发明制备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步骤中所采用的所述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步骤S1:将一定的硝酸锌盐和干燥的二乙烯三胺装入容器中;
步骤S2:强力搅拌和超声溶解交替进行直至所述硝酸锌盐溶解;
步骤S3:向混合物中加入等摩尔量硫脲并搅拌,超声至溶解;
步骤S4:将所得分散液转移到容器中并在该容器中连上空气冷凝管;
步骤S5:在180-220℃温度加热反应3-5h后停止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S6: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清洗;以及
步骤S7:在-50到-80℃温度下冷冻干燥便可获得所述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超薄杂化纳米带。
在本发明的一个更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制备硫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S1:装料:将一定的Zn(NO3)2·6H2O和纯二乙烯三胺装入容器;
步骤S2:溶解:强力搅拌与超声溶解交替进行直至锌盐溶解。
步骤S3:装料: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硫脲并搅拌,超声溶解。
步骤S4:转移:将所得分散液转移圆底烧瓶并且连接到空气冷凝器。
步骤S5:加热:油浴加热反应,之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
步骤S6:过滤:用滤纸过滤所得分散液并用去离子水纯化。
步骤S7:干燥: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获得最终产物。
步骤S8:加热反应:在管式炉中加热并在氮气环境中反应。
进一步地中,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上述步骤S1中所使用的硝酸锌盐是六水合硝酸锌且含量1-3mmol,在上述步骤S1中的二乙烯三胺含量60-100ml,并且在上述步骤S3中硫脲添加的摩尔量与六水合硝酸锌分别为1-3mmol。
在发明所提及的合成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的反应中所需溶剂采用的是纯的干燥(例如,含水率在0.1质量%以下)二乙烯三胺,而不能采用的是二乙烯三胺/水混合溶剂,在不受任何理论束缚的情况下,发明人推测,水的存在促进了锌盐及二乙烯三胺的解离,即形成二价锌离子及带一个正电荷的二乙烯三胺(二乙烯三胺用DETA表示,一个正电荷的二乙烯三胺为DETA+),并相应生成氢氧根一价负离子,氢氧根的存在能够促进二价锌离子形成二维层状Zn(OH)2-x(NO3)x mH2O(长和宽接近)复合材料前驱体模板,而Zn(OH)2-x(NO3)x mH2O复合材料前驱体模板可以作为硫化锌-二乙烯三胺交替生长的二维片层模板,最终导致生成二维片状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片,而此处无水环境,无法形成二维Zn(OH)2-x(NO3)x mH2O,相应二价锌直接和二乙烯三胺中的-NH2基团形成配体,本身二乙烯三胺分子两侧分别具有一个-NH2基团,二价锌分别和-NH2基团配位进而生成硫化锌,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材料沿垂直于二乙烯三胺分子链方向进一步生长,最终生成的是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
本发明获得的这种硫化锌/二乙烯三胺超薄纳米带在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领域,属首次合成。其具体的一个实例是硫化锌(二乙烯三胺)0.5超薄杂化纳米带。
在本发明中,使用带有长度为30-60cm空气冷凝管来减少水分快速蒸发。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称取适量的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加入50ml离心管内,加适量去离子水,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
第二步骤:在混合液内,加入适量***钠与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加水至30-40ml,转移到50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170-190℃反应6-24h;
第三步骤: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
在本发明的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步骤中所使用的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的摩尔含量为0.1-0.3mmol,水的体积为10-15ml。
在本发明的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步骤中的***钠的摩尔含量为超薄硒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1.75-3倍,85%的水合肼加入体积为3-10ml。
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呈现一种长度为5-10μm、宽度为17-19nm的纳米带状结构,并且所述超薄纳米带的表面具有明显孔结构,而且在纳米带表面上存在有二硫化钼异质节结构。
本发明的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方法包括:
步骤A1: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加入到超声用容器内,加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
步骤A2:在混合液内,加入适量硫代钼酸铵与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继续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使得硫代钼酸铵的浓度在范围内,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170-190℃反应8-24h;
步骤A3: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在-50到-80℃温度下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以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为前驱体,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方法包括:
步骤A1:称取适量的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加入50ml离心管内,加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
步骤A2:在混合液内,加入适量硫代钼酸铵与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继续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至30-40ml,转移到50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170-190℃反应8-24h;
步骤A3: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
在本发明的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A1中硒化锌超薄纳米带质量为10-50mg,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为10-15ml。
在本发明的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A2中硫代钼酸铵和85质量%的水合肼添加量分别为3-10mg、0.03-0.30ml。
通过SEM、TEM、AFM照片可以知道,本发明获得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均匀的形貌,具体长度5-10μm、厚度约为3-5nm(平均值为4nm)、宽度在17-19nm(平均值为18nm)。相应的XRD图,进一步证实了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结构(和文献AdvancedMaterials,2002年,14卷,第296-300页、Small,2005年,1卷,320-325页相吻合)。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发现制备的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维持了原有的超薄带状结构,表面有丰富的孔隙,进一步增大了材料光催化的活性面积,具体来讲,长度依然维持在5-10μm,宽度在17-19nm(平均值为18nm),透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明显看出获得硒化锌纳米带衬度很浅,接近透明,证实了其超薄的厚度,此外通过透射可知得到的硒化锌纳米带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与分散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生长二硫化钼制备得到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保留了原有带状结构,并且高分辨发现明显的二硫化钼异质节结构在纳米带表面上,材料依然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进一步光产氢测试发现,硒化锌本身便具有良好的光产氢催化活性,异质结构二硫化钼进一步显著的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进一步说明了材料在光催化巨大的应用潜能与应用价值。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如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
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的制备
向250ml的烧杯中加入1mmol的Zn(NO3)2·6H2O,并加入75ml的新鲜、干燥的二乙烯三胺,强力搅拌并超声处理使得锌盐溶解;随后向混合液中加入1mmol的硫脲并超声、搅拌使其溶解;将所得分散液转移到125ml的单口烧瓶并且连接到35cm的空气冷凝管,220℃油浴加热反应3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进一步用滤纸过滤洗涤并在约-70℃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
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制备
称取19.5mg的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加入50ml离心管内,加入15ml去离子水,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随后在混合液内,加入69.2mg***钠与5ml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加水至35ml,转移到50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180℃反应12h,最后将所得分散系离心洗涤并在约-70℃冷冻干燥便得到了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
实施例2: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质量改为26mg,随后加入去离子水体积为10ml,水合肼为8ml,反应温度改为185℃。
实施例3: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N,N-二甲基甲酰胺及水合肼量分别改为15mg、12ml和0.10ml,反应温度改为175℃,反应15h。
实施例4
进一步上述实施例1获得的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为前驱体,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
称取20mg的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加入50ml离心管内,加15ml 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随后在混合液内,加入5mg硫代钼酸铵与0.05ml水合肼,进一步超声、震荡至溶解,继续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至35ml,转移到50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180℃反应12h,最后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
实施例5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将硫代钼酸铵及水合肼量分别改为10mg和0.8ml。
实施例6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将反应温度改为190℃。
工业可适用性
本发明所制备的硒化锌纳米带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与分散性和良好的光产氢催化活性,而且所制备的异质结构二硫化钼进一步显著地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预期这些材料在光催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与应用价值。

Claims (10)

1.一种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其呈现一种长度为5-10μm、宽度为17-19nm且厚度小于5nm的超薄带状结构,所述超薄纳米带的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并且所述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粉末X射线衍射显示为方硒锌矿相。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采用阴离子交换法进行,并且所述方法不需要使用退火工艺,并且包括:
第一步骤:将适量的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加入到超声用容器中,添加适量去离子水,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
第二步骤: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钠与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转移到耐腐蚀的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得溶液总体积为反应釜总体积的60%-80%,在170-190℃反应6-24h;
第三步骤: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步骤中所采用的所述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超薄纳米带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步骤S1:将一定的硝酸锌盐和干燥的二乙烯三胺装入容器中;
步骤S2:强力搅拌和超声溶解交替进行直至所述硝酸锌盐溶解;
步骤S3:向混合物中加入等摩尔量硫脲并搅拌,超声至溶解;
步骤S4:将所得分散液转移到容器中并在该容器中连上空气冷凝管;
步骤S5:在180-220℃温度加热反应3-5h后停止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S6: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清洗;以及
步骤S7:在-50到-80℃温度下冷冻干燥便可获得所述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超薄杂化纳米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1中所使用的硝酸锌盐是六水合硝酸锌且含量1-3mmol,步骤S1中的二乙烯三胺含量60-100ml,并且在步骤S3中硫脲添加的摩尔量与六水合硝酸锌分别为1-3mmo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1中的超薄硫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的摩尔含量为0.1-0.3mmol,水的体积为10-15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2中的***钠的摩尔含量为超薄硒化锌/二乙烯三胺杂化纳米带1.75-3倍,水合肼的加入体积为3-10ml。
7.一种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其呈现一种长度为5-10μm、宽度为17-19nm的纳米带状结构,并且所述纳米带的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而且在纳米带表面上存在有二硫化钼异质节结构。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1: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硒化锌超薄纳米带或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硒化锌超薄纳米带加入到超声用容器内,加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
步骤A2:在混合液内,加入适量硫代钼酸铵与水合肼,超声、震荡至溶解,继续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使得硫代钼酸铵的浓度在0.1-0.5mg/ml范围内,转移到反应釜,其中溶液总体积在占反应釜体积的60-80体积%,在170-190℃反应8-24h;
步骤A3:将所得分散液离心洗涤并在-50到-80℃温度下冷冻干燥便得到了硒化锌超薄纳米带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1中,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添加比例为,每10mg硒化锌超薄纳米带添加2-3ml N,N-二甲基甲酰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硒化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带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2中硫代钼酸铵与水合肼的添加量为每mg硫代钼酸铵添加水合肼0.005-0.1ml。
CN201710668586.2A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其的阴离子交换方法 Active CN107572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8586.2A CN107572489B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其的阴离子交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8586.2A CN107572489B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其的阴离子交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2489A CN107572489A (zh) 2018-01-12
CN107572489B true CN107572489B (zh) 2020-01-03

Family

ID=6103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8586.2A Active CN107572489B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其的阴离子交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72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2935B (zh) * 2019-09-20 2022-11-08 安徽大学 一种带状框形ZnSe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比色检验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CN111573632B (zh) * 2020-05-27 2023-05-12 安徽大学 一种带状PbSe/ZnSe异质结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6273073A (zh) * 2023-01-10 2023-06-23 常州大学 一种ZnSe/ZnCo2S4复合材料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201A (zh) * 2010-11-05 2011-05-04 新疆大学 一种溶剂热可控制备ZnSe和ZnTe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3159189A (zh) * 2013-04-03 2013-06-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ZnSe空心微米球的醇热还原合成法
CN103641169A (zh) * 2013-11-12 2014-03-19 江苏大学 一种Bi2S3-MoS2纳米异质结构的合成方法
CN106011521A (zh) * 2016-07-15 2016-10-12 江苏大学 一种添加石墨烯/二硫化钼异质结的铜基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201A (zh) * 2010-11-05 2011-05-04 新疆大学 一种溶剂热可控制备ZnSe和ZnTe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3159189A (zh) * 2013-04-03 2013-06-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ZnSe空心微米球的醇热还原合成法
CN103641169A (zh) * 2013-11-12 2014-03-19 江苏大学 一种Bi2S3-MoS2纳米异质结构的合成方法
CN106011521A (zh) * 2016-07-15 2016-10-12 江苏大学 一种添加石墨烯/二硫化钼异质结的铜基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arge-Scale Syntheses of Zinc Sulfide•(Diethylenetriamine)0.5 Hybrids as Precursors for Sulfur Nanocomposite Cathodes;Tao Ma等;《Angew. Chem. Int. Ed.》;20170804;第11836 –11840页 *
Nanocrystals of an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Semiconductor: Formation of Uniform Nanobelts of [ZnSe](Diethylenetriamine)0.5 in a Ternary Solution;Weitang Yao等;《Adv. Mater.》;20051011;第2799–280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2489A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Rational synthesis of MnxCd1-xS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Effects of S precursors and the feed ratio of Mn/Cd on its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Yu et al. General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 tungstate nanorods/nanowires: a facile, low‐temperature solution approach
Xie et al. Morphological control in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titanium oxide
CN102259907B (zh) 多孔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72489B (zh) 一种硒化锌超薄纳米带以及制备其的阴离子交换方法
Jia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anatase TiO2 nanorods with mesopores
Chen et al.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high crystalline bismuth sulfide nanorods: using bismuth citrate as a precursor
CN108246331B (zh) 石墨烯碳化氮量子点修饰的ZnS微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n et al. Colloidal nanocrystals of orthorhombic Cu 2 ZnGeS 4: phase-controlled synthesi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hotocatalytic behavior
Gao et al. Solution–solid growth of α-monoclinic selenium nanowires at room temperature
Zhuang et al. Two‐dimensional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and chalcogenides for advanced photocatalysis: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ui et al. Large scale selective synthesis of α-Co (OH) 2 and β-Co (OH) 2 nanosheets through a fluoride ions mediated phas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CN107572581A (zh) 金属硫化物/胺杂化纳米材料和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92914B (zh) 一种钨酸锰单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Zahmatkeshani et al. Synthesis of SnO 2, Zn-doped SnO 2 and Zn 2 SnO 4 nanostructure-based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s by using deep eutectic precursor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pplication
CN111530459A (zh) 一种基于AlOOH纳米片的0D/2D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Yan et al. A solution-phase approach to the chemical synthesis of ZnO nanostructures via a low-temperature route
Yang et al. Molten Salt-Mediat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Induced Orientation-Growth of 1D/2D Heterostructure for High-Sensitivity H2S Gas Sensing
CN1298632C (zh) 纳米碘化铜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99692B (zh) 一种自组装六棱柱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01941677A (zh) 一种氧化锰表面改性的氧化锌纳米棒材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Zinc Sulfide Nanosheet-Based Hybrid Superlattices with Tunable Architectures Showing Enhanced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Moon et al. Multi-amine-assisted crystal growth of large-sized α-MoO 3 elongated nano-plates
Samberg et al. PbO networks composed of single crystalline nanosheet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Liu et al. Polymer-assisted synthesis of Co2P nanocryst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