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9481B - 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9481B
CN107489481B CN201710436904.2A CN201710436904A CN107489481B CN 107489481 B CN107489481 B CN 107489481B CN 201710436904 A CN201710436904 A CN 201710436904A CN 107489481 B CN107489481 B CN 107489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uction pipe
access
fuel feeding
lubric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69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9481A (zh
Inventor
张文德
薛德兰
郭德晖
温欣
赵磊
张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369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9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9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9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9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9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3Mounting or connecting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relative to the machine or engine; Details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其中,发动机的润滑***用于为用油组件润滑,润滑***包括:主供油通路,在主供油通路上设有机油滤清器:机油收集器,与主供油通路连接,机油收集器包括主吸管和与主吸管间隔设置的副吸管;辅助供油通路,设置在用油组件和主供油通路之间,并且主供油通路和辅助供油通路的连接处位于机油滤清器的上游;其中,润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主吸管和主供油通路流至用油组件;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副吸管和辅助供油通路流至用油组件。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润滑***的油压响应速度慢等导致发动机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伴随着车辆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越来越重视车辆的可靠性。发动机的可靠性对于车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发动机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润滑的可靠性。发动机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工作条件苛刻,在发动机启动时需要快速建立油压,保证润滑,才能保证这些零部件的可靠性。
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润滑油含有杂质,而用油组件的润滑间隙很小,因此,现有技术中,润滑***从油底壳中吸取的润滑油必须经过机油滤清器等过滤后才能供给用油组件,而不能直接供给用油组件。这导致润滑***的油路长,润滑油的流动阻力大,因此降低了用油组件的油压响应速度。在发动机启动时,用油组件会因缺乏润滑而产生干摩擦,降低了发动机用油组件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润滑***的油压响应速度慢等导致发动机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用于为用油组件润滑,润滑***包括:主供油通路,在主供油通路上设有机油滤清器:机油收集器,与主供油通路连接,机油收集器包括主吸管和与主吸管间隔设置的副吸管;辅助供油通路,设置在用油组件和主供油通路之间,并且主供油通路和辅助供油通路的连接处位于机油滤清器的上游;其中,润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主吸管和主供油通路流至用油组件;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副吸管和辅助供油通路流至用油组件。
进一步地,机油收集器还包括与主吸管和副吸管均连接的切换机构,切换机构用于使润滑***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第一工作模式时,主吸管与主供油通路连通且主吸管与辅助供油通路断开,主供油通路和辅助供油通路均与副吸管断开,在第二工作模式时,副吸管与辅助供油通路连通,主供油通路和辅助供油通路均与主吸管断开。
进一步地,切换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腔体,壳体上设有与腔体均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第一进口对应设置,第二出口与第二进口对应设置,副吸管与第一进口连接,主吸管与第二进口连接,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与主供油通路连接;封堵件,在腔体内可滑动地设置,封堵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封堵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进口处于打开状态且封堵件封堵第二进口,在封堵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进口处于打开状态且封堵件封堵第一进口。
进一步地,切换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腔体内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于对封堵件施加作用力使封堵件封堵第二进口。
进一步地,在第二工作模式时,副吸管与主供油通路连通,封堵件与壳体密封配合,封堵件将腔体分成相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弹性元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二腔体与机油滤清器和用油组件之间的连接管路连接,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与第一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润滑***还包括设置在辅助供油通路上的第一控制阀以控制辅助供油通路的通断,润滑***还包括设置在主供油通路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机油滤清器和用油组件之间,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控制阀均与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地,润滑***还包括:油底壳,主吸管伸入至油底壳内;清洁油供油部,与副吸管连通以为用油组件提供清洁的润滑油。
进一步地,润滑***还包括清洁油回油通路和设置在清洁油回油通路上的第二控制阀,清洁油回油通路的一端与清洁油供油部连通,清洁油回油通路的另一端与机油滤清器和用油组件之间的连接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清洁油供油部内设有用于检测液位的检测部,检测部和第二控制阀均与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用油组件和与用油组件连接的润滑***,润滑***为前述的润滑***。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发动机启动时,润滑***首先进入第二工作模式,润滑油可以经副吸管和辅助供油通路直接供给用油组件,不需要经过主供油通路上的机油滤清器等部件,因此润滑油的流动距离短,流动阻力小,可以提高用油组件的油压响应速度;进一步地,在发动机启动时,可以快速为用油组件提供润滑油,避免用油组件因缺乏润滑而产生干摩擦,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润滑***的实施例的油液流动方向的示意图(此时润滑***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第一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封堵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2示出了图1的润滑***的油液流动方向的示意图(此时润滑***处于第三工作模式,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且封堵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3示出了图1的润滑***的油液流动方向的示意图(此时润滑***处于第四工作模式,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且封堵件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图4示出了图1的润滑***的油液流动方向的示意图(此时润滑***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且封堵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5示出了图1的润滑***的油液流动方向的示意图(此时润滑***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第一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且封堵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6示出了图1的润滑***的机油收集器的封堵件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机油收集器的封堵件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6的机油收集器的封堵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供油通路;20、机油收集器;21、主吸管;22、副吸管;23、切换机构;231、壳体;232、封堵件;233、弹性元件;2311、腔体;2312、第一进口;2313、第二进口;2314、第一出口;2315、周向侧壁;2316、端壁;2317、第二出口;30、辅助供油通路;40、油泵;50、机油滤清器;60、用油组件;70、第一控制阀;80、第二控制阀;90、油底壳;100、清洁油供油部;110、清洁油回油通路;120、连接管路;130、机油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动机包括用油组件60和与用油组件60连接的润滑***。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润滑***用于为用油组件60润滑。
本发明及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润滑***的油压响应速度慢等导致发动机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对润滑***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动机的润滑***包括主供油通路10、机油收集器20和辅助供油通路30。在主供油通路10上设有机油滤清器50。机油收集器20与主供油通路10连接,机油收集器20包括主吸管21和与主吸管21间隔设置的副吸管22。辅助供油通路30设置在用油组件60和主供油通路10之间,并且主供油通路10和辅助供油通路30的连接处位于机油滤清器50的上游。其中,润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主吸管21和主供油通路10流至用油组件60;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副吸管22和辅助供油通路30流至用油组件60。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润滑***包括设置在主供油通路10和发动机的用油组件60之间的辅助供油通路30,机油收集器20包括主吸管21和与主吸管21间隔设置的副吸管22,使得润滑***可以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主吸管21和主供油通路10流至用油组件60;在第二工作模式,润滑油经副吸管22和辅助供油通路30流至用油组件60。
这样,在发动机启动时,润滑***首先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润滑***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润滑油可以经副吸管22和辅助供油通路30直接供给用油组件60,不需要经过主供油通路10上的机油滤清器50等部件,因此润滑油的流动距离短,流动阻力小,可以提高用油组件60的油压响应速度。进一步地,在发动机启动时,润滑***首先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可以快速为用油组件60提供润滑油,避免用油组件60因缺乏润滑油而产生干摩擦,从而提高了用油组件60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副吸管22与提供清洁的润滑油的清洁油供油部100连通,主吸管21与储存发动机内循环的润滑油的油底壳90连通,用油组件60与油底壳90连通。主供油通路10上沿润滑油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油泵40、机油冷却器130和机油滤清器50。油泵40位于机油收集器20和机油冷却器130之间,辅助供油通路30设置在用油组件60和油泵40之间。
上述设置中,用油组件60与油底壳90连通,流入用油组件60的润滑油会回流到发动机的油底壳90中,这样,主供油通路10中的润滑油可以循环使用。如图1所示,由于副吸管22吸取的润滑油有一部分可以经主供油通路10进入用油组件60,当主供油通路10内的油液压力达到预设值后,润滑***即可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如图4所示,润滑***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通过主吸管21从油底壳90中吸取润滑油,即按照传统方式对用油组件60供油并实现润滑油的循环使用,避免大量消耗清洁油供油部100中清洁的润滑油。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润滑***也可以包括两个位于主供油通路10上游的油泵40,两个油泵40分别与主吸管21和副吸管22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机油收集器20还包括与主吸管21和副吸管22均连接的切换机构23,切换机构23用于使润滑***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第一工作模式时,主吸管21与主供油通路10连通且主吸管21与辅助供油通路30断开,主供油通路10和辅助供油通路30均与副吸管22断开;在第二工作模式时,副吸管22与辅助供油通路30连通,主供油通路10和辅助供油通路30均与主吸管21断开。
通过上述设置,切换机构23可以改变主吸管21和副吸管22与油泵40的连通关系,从而便于切换润滑***的工作模式。
具体地,如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切换机构23包括壳体231和封堵件232。壳体231具有腔体2311,壳体231上设有与腔体2311均连通的第一进口2312、第二进口2313、第一出口2314以及第二出口2317。第一出口2314与第一进口2312对应设置,第二出口2317与第二进口2313对应设置。副吸管22与第一进口2312连接,主吸管21与第二进口2313连接。第一出口2314和第二出口2317均与主供油通路10连接。
封堵件232在腔体2311内可滑动地设置,封堵件23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封堵件23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进口2312处于打开状态且封堵件232封堵第二进口2313;在封堵件23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进口2313处于打开状态且封堵件232封堵第一进口2312。
上述设置中,可以通过封堵件232相对于壳体231的滑动实现第一进口2312和第二进口2313开闭状态的切换,从而改变主吸管21和副吸管22与油泵40的连通关系。
具体地,封堵件232在腔体2311内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封堵件232封堵第二进口2313,并且打开第一进口2312,使润滑油可以从第一进口2312进入腔体2311并从第一出口2314进入油泵40,使副吸管22与油泵40连通,而主吸管21与油泵40断开。封堵件232在腔体2311内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封堵件232封堵第一进口2312,并且打开第二进口2313,使润滑油可以从第二进口2313进入腔体2311并从第二出口2317进入油泵40,使主吸管21与油泵40连通,而副吸管22与油泵40断开。
具体地,如图6至图8所示,切换机构23还包括一个U形管段,U形管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口2314和第二出口2317连接,且U形管段与油泵40连通。流出第一出口2314和第二出口2317的润滑油经过U形管段输送到油泵40中。
可选地,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切换机构23还可以是两个开关阀,两个开关阀分别设置在主吸管21和副吸管22上。
可选地,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切换机构23还可以是一个三通阀,主吸管21、副吸管22和油泵40分别与三通阀的三个阀口连接。通过使三通阀的不同阀口之间连通即可实现主吸管21和油泵40之间的通断以及副吸管22与油泵40之间的通断,从而使润滑***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切换机构23还包括设置在腔体2311内的弹性元件233。弹性元件233用于对封堵件232施加作用力使封堵件232封堵第二进口2313。
通过上述设置,在发动机未启动时,即切换机构23处于初始状态,如图6所示,弹性元件233施加的作用力可以使封堵件232保持在封堵第二进口2313的第一位置。这样,在发动机刚启动时,副吸管22与油泵40连通,即发动机启动时,润滑***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可以直接将清洁的润滑油快速输送给用油组件60,提高用油组件60的油压响应速度。
进一步地,封堵件232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弹性元件233压缩。当使封堵件232向第二位置移动的外力撤销时,弹性元件233的弹性回复力可以使封堵件232自动复位至第一位置,以确保每次发动机启动时,润滑***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优选地,如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壳体231包括周向侧壁2315和与周向侧壁2315的一端连接的端壁2316。周向侧壁2315和端壁2316围成腔体2311,第一进口2312、第二进口2313、第一出口2314和第二出口2317均设置在周向侧壁2315上,且第二进口2313位于第一进口2312的远离端壁2316的一侧。弹性元件233位于端壁2316和封堵件232之间。
上述设置弹性元件233位于端壁2316和封堵件232之间,且第二进口2313位于第一进口2312的远离端壁2316的一侧,便于弹性元件233对封堵件232施加使其封堵第二进口2313的作用力,而且结构简单、紧凑。
可选地,弹性元件233的一端与端壁2316连接,弹性元件233的另一端与封堵件232连接。
这样,可以防止封堵件232在弹性元件233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滑动位移过大,封堵件232的运动更加可靠。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副吸管22与主供油通路10连通。封堵件232与壳体231密封配合,即封堵件232的外壁与周向侧壁2315相适配。封堵件232将腔体2311分成相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弹性元件233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二腔体与机油滤清器50和用油组件60之间的连接管路120连接。第一进口2312、第二进口2313、第一出口2314和第二出口2317均与第一腔体连通。
这样,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润滑油一部分由副吸管22进入辅助供油通路30,另一部分由副吸管22进入主供油通路10。这样,连接管路120内的油液可以进入第二腔体,使连接管路120内的油液压力作用在与封堵件232的远离弹性元件233的一端,将主供油通路10内的油液压力反馈给切换机构23。随着副吸管22吸取的一部分润滑油经主供油通路10不断进入用油组件60,连接管路120中的油液压力不断增大,封堵件232受到第二腔体内的油液压力作用可以克服弹性元件233的作用力,使得封堵件23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即从图6中的右侧向左侧移动,使第一进口2312的开度逐渐减小。这样,封堵件232可以根据连接管路120内的油液压力自动调节位置,切换机构23可以根据用油组件60所在侧的供油管路中的油液压力自动切换封堵件232的位置,无需额外设置控制装置,简化结构。
当封堵件232处于图7所示的位置时,第二进口2313马上要进入打开状态,此时断开辅助供油通路30,由于主供油通路10内已经建立起油液压力,通过主供油通路10对用油组件60供油,实现用油组件60的正常工作,这样可以避免油底壳90中含有杂质的润滑油通过第二进口2313和辅助供油通路30直接进入用油组件60,降低用油组件60的可靠性。此时,润滑***处于第三工作模式。在润滑***处于第三工作模式时,油液的流动方向如图2所示。
随着连接管路120内油液压力的继续增大,封堵件232在油液压力作用下继续向图6中的左侧移动,第二进口2313进入打开状态,且开度逐渐增大,而第一进口2312的开度逐渐减小。此时,主吸管21和副吸管22同时对主供油通路10供油,此时,润滑***处于第四工作模式。在润滑***处于第四工作模式时,油液的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
随着连接管路120内的油液压力进一步增大,推动封堵件232继续向图6中的左侧移动,直至封堵件232完全封堵第一进口2312,第二进口2313完全打开,封堵件232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的封堵件232的位置如图8所示,润滑***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润滑***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油液的流动方向如图4所示,此时的润滑油路与现有技术中的油路相同,即油底壳90中的润滑油经主吸管21、油泵40、机油冷却器130、机油滤清器50、连接管路120进入用油组件60,并回流到发动机的油底壳90,从而实现润滑油的循环使用。
优选地,如图8所示,封堵件232上设有环形凹槽。当封堵件232处于第二位置时,环形凹槽使得第二进口2313与第二出口2317连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连接管路120为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主油道。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润滑***还包括设置在辅助供油通路30上的第一控制阀70以控制辅助供油通路30的通断。
通过上述设置,在发动机启动时,第一控制阀70控制辅助供油通路30与用油组件60连通,使润滑***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在发动机运行预定时间后或者润滑***中的油液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利用第一控制阀70控制辅助供油通路30与用油组件60断开,使润滑***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刚启动时,第一控制阀70处于开启状态,且封堵件232处于第一位置,油泵40通过辅助供油通路30直接与用油组件60连通,清洁的润滑油经过副吸管22、油泵40和辅助供油通路30直接进入用油组件60,油路阻力小,油压相应速度快,避免用油组件60在启动时因缺乏润滑产生干摩擦,提高用油组件6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发动机运行预定时间或者润滑***中的油液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第一控制阀70关闭,辅助供油通路30与用油组件60断开,且封堵件232切换至第二位置,油底壳90中的润滑油经主供油通路10进入用油组件60。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润滑***还包括设置在主供油通路10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机油滤清器50和用油组件60之间,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控制阀70均与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控制阀70的开启和关闭。
这样,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用油组件60所在侧的供油管路的油液压力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控制阀70的开启和关闭。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一控制阀70开启后,检测机油滤清器50和用油组件60之间的油液压力。当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70关闭。在第一控制阀70关闭后,控制封堵件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以通过主吸管21对用油组件60供油。
优选地,当机油滤清器50和用油组件60之间的油液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封堵件232处于图7所示的位置,即封堵件232处于尚未开启第二进口2313的位置,或即将开启第二进口2313的临界位置,此时控制第一控制阀70关闭,油泵40通过主供油通路10与用油组件60连通,润滑油经副吸管22和主供油通路10流至用油组件60,润滑***处于第三工作模式。
可选地,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控制器为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leectronic ControlUnit,ECU)。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润滑***还包括油底壳90和清洁油供油部100。主吸管21伸入至油底壳90内,清洁油供油部100与副吸管22连通以为用油组件60提供清洁的润滑油。
上述设置中,主吸管21伸入至油底壳90内可以吸取从用油组件60回流的润滑油,清洁油供油部100与副吸管22连通可以为用油组件60提供清洁的润滑油。
具体地,发动机的曲轴箱的底部设有隔板,隔板将曲轴箱的底部分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容纳腔,其中一个容纳腔形成油底壳90,另一个容纳腔形成清洁油供油部100。副吸管22伸入清洁油供油部100内。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润滑***还包括清洁油回油通路110和设置在清洁油回油通路110上的第二控制阀80。清洁油回油通路110的一端与清洁油供油部100连通,清洁油回油通路110的另一端与机油滤清器50和用油组件60之间的连接管路120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第二控制阀80可以控制清洁油回油通路110的开启和关闭。当第二控制阀80开启时,经过机油滤清器50过滤的部分清洁机油可以返回清洁油供油部100,循环利用。
具体地,在控制第一控制阀70开启前或者控制第一控制阀70开启的同时,控制第二控制阀80关闭,以避免从副吸管22进入主供油通路10的机油直接返回清洁油供油部100,降低用油组件60的油压响应速度。
进一步地,在发动机运行预定时间或者润滑***中的油液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封堵件232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控制第二控制阀80开启。此时,润滑***中的油液流动方向如图5所示,从油底壳90进入主供油通路10并经机油滤清器50过滤的润滑油一部分供给用油组件60,另一部分返回清洁油供油部100,从而实现清洁的润滑油的循环利用,无需定期对清洁油供油部100补充润滑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第二控制阀80开启时,封堵件232处于图8所示的位置,即第一进口2312完全关闭,第二进口2313完全开启。从清洁油回油通路110回流至清洁油供油部100的润滑油全部是由油底壳90中吸取的,此时,清洁油供油部100中只有润滑油流入,没有润滑油流出,可以提高清洁的润滑油的回油效率。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清洁油供油部100内设有用于检测液位的检测部。检测部和第二控制阀80均与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二控制阀80的开启和关闭。
这样,在清洁油供油部100的油液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控制阀80关闭,以避免润滑油从清洁油供油部100中溢出。
具体地,在控制第二控制阀80开启后,控制器控制检测部检测清洁油供油部100内的液位高度。当液位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控制第二控制阀80关闭。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发动机启动时,润滑***首先进入第二工作模式,润滑油可以经副吸管和辅助供油通路直接供给用油组件,不需要经过主供油通路上的机油滤清器等部件,因此润滑油的流动距离短,流动阻力小,可以提高用油组件的油压响应速度;进一步地,在发动机启动时,可以快速为用油组件提供润滑油,避免用油组件因缺乏润滑而产生干摩擦,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用于为用油组件(60)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包括:
主供油通路(10),在所述主供油通路(10)上设有机油滤清器(50);
机油收集器(20),与所述主供油通路(10)连接,所述机油收集器(20)包括主吸管(21)和与所述主吸管(21)间隔设置的副吸管(22);
辅助供油通路(30),设置在所述用油组件(60)和所述主供油通路(10)之间,并且所述主供油通路(10)和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机油滤清器(50)的上游;
其中,所述润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所述主吸管(21)和所述主供油通路(10)流至所述用油组件(60);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所述副吸管(22)和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流至所述用油组件(60);
所述机油收集器(20)还包括与所述主吸管(21)和所述副吸管(22)均连接的切换机构(23),所述切换机构(23)用于使所述润滑***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主吸管(21)与所述主供油通路(10)连通且所述主吸管(21)与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断开,所述主供油通路(10)和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均与所述副吸管(22)断开,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副吸管(22)与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连通,所述主供油通路(10)和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均与所述主吸管(21)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23)包括:
壳体(231),所述壳体(231)具有腔体(2311),所述壳体(231)上设有与所述腔体(2311)均连通的第一进口(2312)、第二进口(2313)、第一出口(2314)以及第二出口(2317),所述第一出口(2314)与所述第一进口(231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出口(2317)与所述第二进口(2313)对应设置,所述副吸管(22)与所述第一进口(2312)连接,所述主吸管(21)与所述第二进口(2313)连接,所述第一出口(2314)和所述第二出口(2317)均与所述主供油通路(10)连接;
封堵件(232),在所述腔体(2311)内可滑动地设置,所述封堵件(23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封堵件(23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口(2312)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封堵件(232)封堵所述第二进口(2313),在所述封堵件(23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进口(2313)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封堵件(232)封堵所述第一进口(2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2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2311)内的弹性元件(233),所述弹性元件(233)用于对所述封堵件(232)施加作用力使所述封堵件(232)封堵所述第二进口(23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副吸管(22)与所述主供油通路(10)连通,所述封堵件(232)与所述壳体(231)密封配合,所述封堵件(232)将所述腔体(2311)分成相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弹性元件(23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机油滤清器(50)和所述用油组件(60)之间的连接管路(120)连接,所述第一进口(2312)、所述第二进口(2313)、所述第一出口(2314)和所述第二出口(2317)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上的第一控制阀(70)以控制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的通断,所述润滑***还包括设置在主供油通路(10)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机油滤清器(50)和所述用油组件(60)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控制阀(70)均与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70)的开启和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还包括:
油底壳(90),所述主吸管(21)伸入至所述油底壳(90)内;
清洁油供油部(100),与所述副吸管(22)连通以为所述用油组件(60)提供清洁的润滑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还包括清洁油回油通路(110)和设置在所述清洁油回油通路(110)上的第二控制阀(80),所述清洁油回油通路(110)的一端与所述清洁油供油部(100)连通,所述清洁油回油通路(110)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油滤清器(50)和所述用油组件(60)之间的连接管路(12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油供油部(100)内设有用于检测液位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阀(80)均与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80)的开启和关闭。
9.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用于为用油组件(60)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包括:
主供油通路(10),在所述主供油通路(10)上设有机油滤清器(50);
机油收集器(20),与所述主供油通路(10)连接,所述机油收集器(20)包括主吸管(21)和与所述主吸管(21)间隔设置的副吸管(22);
辅助供油通路(30),设置在所述用油组件(60)和所述主供油通路(10)之间,并且所述主供油通路(10)和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机油滤清器(50)的上游;
其中,所述润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所述主吸管(21)和所述主供油通路(10)流至所述用油组件(60);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润滑油经所述副吸管(22)和所述辅助供油通路(30)流至所述用油组件(60);
所述润滑***还包括:
油底壳(90),所述主吸管(21)伸入至所述油底壳(90)内;
清洁油供油部(100),与所述副吸管(22)连通以为所述用油组件(60)提供清洁的润滑油;
清洁油回油通路(110)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洁油回油通路(110)上的第二控制阀(80),所述清洁油回油通路(110)的一端与所述清洁油供油部(100)连通,所述清洁油回油通路(110)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油滤清器(50)和所述用油组件(60)之间的连接管路(120)连通。
10.一种发动机,包括用油组件(60)和与所述用油组件(60)连接的润滑***,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
CN201710436904.2A 2017-06-09 2017-06-09 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Active CN107489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6904.2A CN107489481B (zh) 2017-06-09 2017-06-09 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6904.2A CN107489481B (zh) 2017-06-09 2017-06-09 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9481A CN107489481A (zh) 2017-12-19
CN107489481B true CN107489481B (zh) 2019-11-22

Family

ID=60643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6904.2A Active CN107489481B (zh) 2017-06-09 2017-06-09 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948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7880A (ja) * 2008-09-25 2010-04-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JP2013155634A (ja) * 2012-01-27 2013-08-1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2015094296A (ja) * 2013-11-12 2015-05-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オイルポンプ装置およびリリーフ弁
CN205025524U (zh) * 2015-09-30 2016-02-1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润滑***、发动机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7880A (ja) * 2008-09-25 2010-04-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JP2013155634A (ja) * 2012-01-27 2013-08-1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2015094296A (ja) * 2013-11-12 2015-05-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オイルポンプ装置およびリリーフ弁
CN205025524U (zh) * 2015-09-30 2016-02-1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润滑***、发动机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9481A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0357B (zh) 一种内燃机、润滑***及机油集滤器
CN108131178B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
CN104912619B (zh) 泄油式单腔两级可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
CN201284681Y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
EP2357384A1 (en) Oil pump with air vent structure
CN109057908A (zh) 一种润滑***及润滑方法
CN207686787U (zh) 气缸盖罩内置油气分离***
CN209942905U (zh) 发动机曲轴箱通风***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489481B (zh) 发动机的润滑***和发动机
CN109072730A (zh) 发动机缸体和具有发动机缸体的发动机
CN107956612A (zh) 一种集成式燃油预滤器泵油排气结构
CN208670560U (zh) 气动行程分流式多点油脂润滑泵
CN107701261A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
CN206158846U (zh) V型柴油机冷却水路与润滑油路的中冷器分水箱
CN109707482A (zh) 发动机预润滑***
CN106050356A (zh) 一种内燃机、润滑***及机油集滤器
CN104564338B (zh) 一种高度集成油、水、气及增压器安装面的结构
CN203614161U (zh) 一种机油冷却滤清装置
CN204200306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及发动机及汽车
CN208169966U (zh) 一种润滑油定量分配器
CN106351730B (zh) V型柴油机冷却水路与润滑油路的中冷器分水箱
CN109026472A (zh) 一种可进行分流的滤清器
CN109441590A (zh) 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回油装置及其回油方法
CN105019980B (zh) 发动机的曲轴箱强制通风***中的油气分离器
RU2676148C1 (ru) Система смазки двигателя и двига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3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hahe town Shayang Road, Niu Niu Wan Village North

Applicant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No.1 Courtyard Building, Futong East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Auto (China)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