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2846A - 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2846A
CN107422846A CN201710343163.3A CN201710343163A CN107422846A CN 107422846 A CN107422846 A CN 107422846A CN 201710343163 A CN201710343163 A CN 201710343163A CN 107422846 A CN107422846 A CN 107422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motor
event
vibration
smart phon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31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2846B (zh
Inventor
饭野朗弘
春日政雄
筱原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2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2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2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2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 H02K7/061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us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 H02K7/063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us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integrally combined with motor parts, e.g. motors with eccentric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H04M19/047Vibrating means for incoming c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提供消耗电力不会过大而发生与各种状况相应的各种振动的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具备具有各个重量不同的偏心锤的两个振动电动机,在对利用较大振动进行的报知为必要或者有效的第1事件进行报知的情况下,驱动具有较重一方的偏心锤的第1振动电动机。另一方面,在报知需要适应性或响应性能的第2事件的情况下,驱动具有较轻一方的偏心锤的第2振动电动机。第1事件包含收信、闹钟时刻到来、游戏中的较大或重要的活动或移动等。第2事件包含接触或按压电子设备的画面而进行的输入动作的确认、游戏中发生的较小的活动/移动等。另外,各振动电动机与各事件的对应能够进行选择。

Description

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关于例如在智能电话或便携电话、汽车内等中的具有开关功能的触摸面板等的信息电子设备中利用振动来传递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便携电话或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汽车内等中的具有开关功能的触摸面板这一信息电子设备中,变得利用振动来提供各种信息。
例如,除了以振动通知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收信,或者以振动通知设定的时刻的到来以外,当用户接触到信息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或配置在显示器上的各种按钮时,振动被利用而作为该动作确认。
另外,在游戏机等的电子设备中,为了向该游戏机的用户提供与游戏的利用当中发生的活动(action)或事件(event)项目联动的各种触觉,使用了发生与该活动或事件联动的各种振动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发生上述那样的振动的技术,对于使用对旋转型电动机的旋转轴固定偏心锤的振动电动机的技术进行了记载。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通过线圈的磁力来使固定于磁石的锤进行往复运动(振动)的线型振动电动机的技术。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71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120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令用户注意到收信,需要用于报知振动电动机中的如上述那样的各种状况的振动之中,例如,用户未携带作为振动源的电子设备的状况下也具有产生的可能性的“用于通知收信的振动”为比较大的振动。为了发生这样大的振动,需要对振动电动机配置较大的偏心锤。然而,若增大偏心锤则振动电动机的响应性能会相应地下降。
另一方面,在用户携带作为振动源的电子设备的状态下产生的可能性高的、用于通知输入动作或游戏中的触觉的“用于动作确认的振动”,由于用户和电子设备接触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大多无需为如前述的“用于通知收信的振动”那样较大的振动。
假设,若通过具备如上述那样较大偏心锤的振动电动机来发生“用于动作确认的振动”,则对作为输入动作的一个例子的触摸显示器的手指瞬间的移动立即发生相应的振动的响应性不充分,或者难以以振动瞬间传递游戏中的各种细微的触感。
另外,若要提高具备较大偏心锤的振动电动机的响应性,有可能会需要巨大的消耗电力。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无需使消耗电力过大而发生与各种状况相应的各种振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中,提供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振动电动机,其具备第1锤,使该第1锤旋转或往复动作而发生振动;第2振动电动机,其具备第2锤,使该第2锤旋转或往复动作而发生振动,且时间常数比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小;以及振动控制单元,对应于第1事件而驱动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对应于与该第1事件不同的第2事件而驱动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
(2)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2锤的重量少于所述第1锤。
(3)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为旋转型电动机,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为线型电动机。
(4)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和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以使通过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发生的振动方向、和通过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发生的振动方向处于非平行状态的方式配置。
(5)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振动控制单元在优先于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而驱动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的情况下,进行在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的驱动中不驱动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的第1控制、或在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的驱动中驱动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的第2控制的任一种控制。
(6)本发明中,提供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振动发生装置;探测对自己终端的收信的收信探测单元、或探测接受的设定时刻的到来的设定时刻到来探测单元的至少任一种;以及通过接触或按压来接受输入的输入接受单元,所述第1事件为所述收信探测单元探测的对自己终端的收信、或所述设定时刻到来探测单元探测的设定时刻的到来的至少任一种,所述第2事件为所述输入接受单元接受的接触或按压。
(7)本发明中,优选还具备对应事件设定单元,接受与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和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分别对应的所述第1事件及所述第2事件的设定或变更。
(8)本发明中,优选所述输入接受单元为触摸面板。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以通过具备锤不同的多个振动电动机,能够发生与各种状况相应的适当的振动,而消耗电力不会过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设备(智能电话)的外观结构简图。
【图2】是电子设备(智能电话)的结构图。
【图3】是振动电动机的外观结构简图。
【图4】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所涉及的振动模式(pattern)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所涉及的振动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所涉及的振动状态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所涉及的振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所涉及的振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所涉及的振动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具有各个重量不同的偏心锤的两个振动电动机,在需要利用较大振动进行报知或者报知发生了和/或正在发生有效的事件的情况下,驱动具有较重一方的偏心锤的第1振动电动机。
另一方面,为在报知发生了和/或正在发生需要适应性或响应性能的事件的情况下,驱动具有较轻一方的偏心锤的第2振动电动机的结构。
此外,将利用较重一方的偏心锤进行报知的事件设为第1事件。
该第1事件中,例如,包含以下的状况。
(i)收信
(ii)闹钟(alarm)所设定的时刻到来
(iii)游戏中发生的较大或重要的活动/移动
另外,将利用较轻一方的偏心锤进行报知的事件设为第2事件。
该第2事件中,例如,包含以下的状况。
(iv)接触或按压电子设备的画面而进行的输入动作的确认
(v)游戏中发生的较小的活动/移动
另外,第1振动电动机和第2振动电动机构成为能够选择使哪个振动电动机与哪种事件对应。
通过该结构,能够根据各种状况发生“较大的振动”及“抑制启动时的消耗电力并具有较高的响应性能的较小的振动”这一种类不同的振动。
(2)实施方式的详细情况
图1是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1的外观结构简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使用图1(a)所示的智能电话1进行说明。
壳体2为构成智能电话1的外形的壳体,内置有未图示的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电池、各种电子电路。
另外,在壳体2的任一个侧面等,配置有未图示的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为切断从电源对智能电话1的各部分的全部电源供给的开关,通过电源开关的操作来切换电源开启状态和电源关闭状态。
触摸面板8是探测用户利用专用的棒状构件或自己的指尖进行的接触或按压,或者接受通过接触或按压而进行的输入操作的装置。
在此,关于“用户”,在以后的说明中未做特别区别的情况下,是指操作智能电话1的用户。
此外,本实施方式能适用于图1(b)所示的便携电话1a、或图1(c)所示的游戏设备1b,或者,虽然未图示但是也能适用于体温计或钟表、平板电脑终端等。
例如,上述的触摸面板8除此以外还能适用于各种输入按钮等,如果为便携电话1a,构成为数字键8a接受利用来自外部的接触的输入操作即可。
或者,如果为游戏设备1b,则构成为控制器的操作按钮8b接受利用来自外部的接触的输入操作即可。另外,也能为具备探测倾斜的倾斜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也能为探测游戏中的游戏设备1b的倾斜变化,发生用于提供临场感的振动的结构。
图2是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1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1利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RAM(Random Access Memory)20、ROM(Read Only Memory)30、存储部40、通信控制部50、闹钟60、第1振动电动机71、第2振动电动机72、以及输入输出部80等来构成,以总线90分别连接。
CPU10是智能电话1的中央处理装置,通过保存在ROM30或存储部40的各种控制程序,在RAM20上进行各种数值计算或信息处理、设备控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存储部40内的振动控制程序41来进行第1振动电动机71及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控制所涉及的各种运算。
另外,CPU10基于从后述的通信控制部50输出的信息,作为探测来自其他终端的收信的收信探测单元发挥功能。
进而,CPU10基于从后述的钟表61取得的日期时间信息,作为探测从用户等接受的闹钟时刻到来的设定时刻到来探测单元发挥功能。
或者,如果使智能电话1带有能够进行写入或取消等的登录的日历功能,就能为进行与日历功能联合的设定时刻到来的探测的结构。即,能够使CPU10为基于登录的信息和从钟表61取得的日期时间信息,探测登录的日期或事件的到来的结构。或者,不限于探测到来的时机,也能为探测称作到来前一日、前数日、前一周的、以后到来的情况的结构。
存储部40是存储用于在智能电话1的CPU10执行各种功能的各种程序、或CPU10的运算结果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储部40保存有振动控制程序41、声音控制程序42、及设定信息数据库43等。
振动控制程序41是与控制第1振动电动机71或第2振动电动机72而发生振动的动作相关的程序。此外,关于按照该振动控制程序41的动作进行后述。
声音控制程序42是为在例如收信的时机或闹钟时刻到来的时机等进行报知而发出声音的动作相关的程序。
设定信息数据库43是将利用振动进行的报知的开启/关闭设定、或后述的振动模式所涉及的设定、另外从用户接受的闹钟时刻等的信息进行存储/保存的数据库。
通信控制部50具备智能电话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话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部50当从其他终端接受收信时向CPU10输出收信信息。
此外,将通信控制部50构成为通常的声音通话,或者,构成为利用因特网的IP电话,是可以适当设计的。
进而,通信控制部50具有收信及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关于该收信及发送所涉及的信息也向CPU10输出。
闹钟60是基于来自作为设定时刻到来探测单元发挥功能的CPU10的信息,在闹钟时刻从扬声器(未图示)输出声音而报知闹钟时刻到来的装置。
钟表61是作为日期时间信息以年月日时分秒的单位计测当前的日期时间的装置。
实施方式中,日期时间信息按每个既定定时从钟表61向CPU10供给。
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或后述的第2振动电动机73),在完成振动开启设定的情况下作为使智能电话1发生振动的振动发生装置而发挥功能。
此外,对于各振动电动机的详细情况进行后述。
输入输出部80由用于信息输入的触摸面板8、和用于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部82构成,作为输入接受单元而发挥功能。
触摸面板8探测由用户进行的利用操作用的棒状构件或自己的指尖的接触或者按压,从而从用户接受对智能电话1的操作。
液晶显示部82为由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的确认画面。另外,是显示CPU10基于由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的结果即输出信息的画面。
总线90连接上述的各结构,是智能电话1内用于交换各个数据的共同的路径。
图3是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1所配置的第1振动电动机71、第2振动电动机72(73)的外观结构简图。
图3(a)是第1振动电动机71的外观结构简图。
图3(b)是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外观结构简图。
图3(c)是第2振动电动机的变形例即第2振动电动机73的外观结构简图。
首先,使用图3(a)来对第1振动电动机71进行说明。
第1振动电动机71是至少由电动机710和第1偏心锤711构成的振动电动机。
在电动机710的内部固定有轴承,通过该轴承,旋转轴被能够旋转地轴支撑。而且,在电动机710的旋转轴固定有第1偏心锤71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通知收信或闹钟时刻到来,使用该第1振动电动机71。
接着,使用图3(b),对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说明。
第2振动电动机72至少具有与第1振动电动机71相同规格的电动机710、和半径比第1偏心锤711小的第2偏心锤712。通过该结构,第2振动电动机72的第2偏心锤712重量会比第1振动电动机71的第1偏心锤711轻。因此,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成为时间常数不同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以手指触摸智能电话1的触摸面板8(输入输出部80),作为用于向用户自己传递智能电话1探测到利用该接触进行的输入等的报知用途,使用该第2振动电动机72。
通过使该第2偏心锤712的重量减轻的结构,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时间常数变小。这样,在以相同电压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情况下,第2振动电动机72一方的响应性变得更好,并且能够抑制特别是在振动启动时的消耗电流。
接着,使用图3(c),对第2振动电动机的变形例即第2振动电动机73进行说明。
第2振动电动机73为至少具有与第1振动电动机71相同规格的电动机710、和轴方向的长度比第1偏心锤711短的第2偏心锤713的结构。通过该结构,第2振动电动机73的第2偏心锤713变得比第1振动电动机71的第1偏心锤711轻。因此,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3成为时间常数不同的结构。
此外,以下,仅使用第2振动电动机72说明实施方式,但是在全部的记载内容中能够取代第2振动电动机72而采用第2振动电动机73。在没有特别写出的情况下,第2振动电动机72的记载也为一并对第2振动电动机73进行说明的记载,对于图附标号并省略说明。
上述的例子中,通过减小第2振动电动机72所具备的第2偏心锤712的体积来调整重量,以使第2偏心锤712的重量小于第1偏心锤711的重量,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为使制造第1偏心锤711的材料和制造第2偏心锤712的材料不同的结构。由此,即便第1偏心锤711和第2偏心锤712为相同的体积,也能构成为使第2偏心锤712的重量比第1偏心锤711的重量轻。
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不仅是第2偏心锤712,使第2振动电动机72整体的大小也小于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整体的大小,从而使第2振动电动机72的重量小于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重量,在能够将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时间常数设定为较小的范围内使得第2振动电动机72的转矩变小。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比第1振动电动机71更能抑制第2振动电动机72的转矩,抑制消耗电力。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1振动电动机71进行借助较大振动的报知。另一方面,利用时间常数比第1振动电动机71的偏心锤711小的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与利用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报知不同的报知。
通过该结构,能够进行借助较大振动的报知,并且,能够利用适应性/响应性高的振动来对事件的间隔较短、需要与事件的发生同时振动而通知的其他事件进行报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利用第1振动电动机71进行报知的第1事件,以设定收信(上述的“(i)”)及闹钟时刻到来(上述的“(ii)”)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如果收信为第1事件,将CPU10探测到对智能电话1的收信时设为第1事件发生的时机,将从该第1事件发生的时机继续收信的期间设为第1事件报知期间。
另外,如果闹钟时刻到来为第1事件,将CPU10探测到闹钟时刻到来时设为第1事件发生的时机,将从该第1事件发生的时机起既定期间设为第1事件报知期间。此外,关于该既定期间,既可为预先设定为从事件发生起1分钟的期间、3分钟的期间、5分钟的期间等的结构,或者,也可为在接受闹钟时刻的设定时等还从用户接受既定期间的设定的结构。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利用第2振动电动机72(73)进行报知的第2事件,以设定接触或按压(上述的“(iv)”)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将触摸面板8探测到接触或按压时设为第2事件发生的时机,将正在进行接触或按压的期间设为第2事件报知期间。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电话1中,设定了“收信时使智能电话1振动而报知”这一振动方式。该设定是通过智能电话1经由输入输出部80从用户接受“收信时:振动开启”等的设定,并将该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信息数据库43来完成。
在对该收信的振动设定为开启且已存储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电话1在探测到收信时,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而发生振动。
此外,以后,关于智能电话1所进行的动作,在不需要做特别区别的情况下等同于智能电话1的CPU10所进行的动作而进行说明。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电话1中,设定“当闹钟时刻到来时使智能电话1振动而报知”这一振动方式。该设定也通过智能电话1经由输入输出部80从用户接受“闹钟:振动开启”等的设定,并将该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信息数据库43而完成。
在对该闹钟的振动设定为开启且已存储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电话1在探测到闹钟时刻到来时,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而发生振动。
同样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电话1中,设定“在触摸面板8探测到接触或按压的情况下使智能电话1振动而报知”这一振动方式。该设定也通过智能电话1经由输入输出部80从用户接受“画面触摸:振动开启”等的设定,并将该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信息数据库43而完成。
在对该画面触摸的振动设定为开启且已存储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电话1在探测到画面上的触摸时,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而发生振动。所谓触摸,以与利用用户手指进行的按压或接触相同的意思使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选择上述的振动开启设定和振动关闭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事件和第2事件设为上述的内容,但并不限于此。除此以外,能够适当设定用户所期望的、振动与事件的对应关系。
在此情况下,在智能电话1的存储部40的设定信息数据库43预先存储一般能产生的、利用振动能够报知的事件的一览/表即可。再者,用户进行智能电话1的各种设定时,以能选择性地设定各振动电动机与各事件的对应关系的方式构成即可。
或者,除了存储在存储部40的事件以外,也可以为能够从用户接受用户独自的事件的登录的结构,为在设定信息数据库43存储使该事件和各振动电动机组合的设定的结构。
若鉴于智能电话1的利用场面,则触摸面板8的触摸(接触)或按压这一第2事件比收信或闹钟时刻到来时这一第1事件更频繁地发生的可能性高。即,第2振动电动机72比第1振动电动机71更频繁地被驱动的可能性高。
对于这样使用频度高的第2振动电动机72,减小第2偏心锤712的重量以及惯性动量(Momentum),或者减小第2偏心锤712的重量以及惯性动量并且在使用上没有问题的范围内减小第2振动电动机72的转矩,从而能够减少为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所需要的消耗电力,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减少作为智能电话1整体的消耗电力的效果。
以上,以在收信时或闹钟时刻到来时驱动振动较大的第1振动电动机71而发生振动为中心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用户将智能电话1放入口袋而未直接带在身上的情况下、或置于桌上的情况下、或者拿在手上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智能电话1大多不需要较大的振动。倒不如说,在置于桌上的状态下发生的智能电话1的较大的振动,因为桌与智能电话1的接触而有可能会成为发生对用户来说不适的声音的原因。另外,用户拿在手上的状态下的智能电话1的较大的振动,对操作中的用户来说是超出必要的振动,可能会成为给用户带来惊吓或不适感的原因。
设想这样的情况,智能电话1设为能够接受当收信时或闹钟时刻到来时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这一来自用户的选择。由此,能够消除用户或周围的人觉得不适的情况,并且谋求减少消耗电流。
或者,也可以取代来自用户的选择,而使得智能电话1所具备的未图示的传感器探测智能电话1的姿态,基于该探测结果,令智能电话1判断是放进口袋(垂直放置状态)还是置于桌上、或拿在手上(水平放置状态),以在收信时或闹钟时刻到来时选择第2振动电动机72的驱动。
(各振动电动机的配置)
上述的第1振动电动机71及第2振动电动机72,如以下那样内置于智能电话1。
图4是用于说明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1所具备的振动发生装置的图。
此外,虚线m是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旋转轴轴线,而且虚线n是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旋转轴轴线,分别作为虚拟轴线而表示。
如图4所示,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作为一个例子承载于电子电路等的基板700,例如通过利用膏状焊锡来固定,安装于基板700的表面。
此时,第1振动电动机71以使旋转轴轴线(虚线m)与基板700的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基板700。且,第2振动电动机72以使旋转轴轴线(虚线n)与基板700中的固定面平行的方式,固定于基板700。
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旋转轴轴线(虚线m)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旋转轴轴线(虚线n)所成角度为直角,但不必一定配置成形成直角。
因而,第2振动电动机72优选这样以在与液晶显示部82的面板面平行的方向上取旋转轴轴线(虚线n)的状态下固定在液晶显示部82的背面侧。
通过这样的配置、即由第2振动电动机72发生的振动的方向为相对于液晶显示部82的面垂直的(即使液晶显示部82(面板)挠曲的)方向,从而即便由第2振动电动机72发生的振动较小也能有效率地使液晶显示部82振动。
另外,基板700上的配置不限于图4所示的位置关系。例如,如果基板700为矩形,则既可以配置在对角线上,或者也可以在短边方向或长边方向并排地配置。即便基板700为大致圆形,也能以各种位置关系配置。
或者,与上述相反地,也可以构成为两振动电动机固定于基板700,以使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旋转轴轴线(虚线n)与基板700的厚度方向一致,且,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旋转轴轴线(虚线m)与基板700中的固定面成为平行。
在任一情况下,基板700也以使基板700的厚度方向和智能电话1的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智能电话1。通过这样配置,基板700中的第1振动电动机71及第2振动电动机72所配置的配置面,与液晶显示部82的显示面会大致平行。通过该结构,利用第1振动电动机71及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振动经由基板700而对液晶显示部82传递。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电话1以使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旋转轴与智能电话1的液晶显示部82的显示面垂直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以使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旋转轴与智能电话1的液晶显示部82的显示面平行的方式配置。
另外,第1偏心锤711和第2偏心锤712以使对于基板700的配置方向分别不同的方式配置。这样,各个偏心锤的振动对基板700传递而发生的基板700(液晶显示部82的显示面)的振动方向也分别不同。其结果,能够使智能电话1使第1振动电动机71振动而发生的振动的方向与使第2振动电动机72振动而发生的振动的方向不同。
通过该结构,能够在第1事件报知时和第2事件报知时使智能电话1中的振动的方向/振动的传递方式不同。即,通过各个振动的差异,能够更加容易区别所发生的事件。
另外,可考虑假设第1事件和第2事件大致同时发生而同时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能够根据利用各振动电动机的智能电话1的振动方向的差异,通过它们的组合,发生传递方式不同的各种振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增加了智能电话1所发生的振动的变化,能够将利用振动可以对用户传递的信息多样化。
(变形例)
图5是用于说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如图5(a)(b)所示,第1振动电动机71及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旋转轴的轴线,均以与基板700中的固定面平行的方式,且,使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旋转轴轴线(虚线m)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旋转轴轴线(虚线n)具有角度的方式,固定于基板700。
此外,如图5(a)所示,两振动电动机(71、72)更优选以使由两轴线(虚线m、虚线n)形成的角度成为大致直角的方式配置。
这样,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智能电话1,以使第1振动电动机71及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旋转轴均与智能电话1的液晶显示部82的显示面平行的方式配置。
因此,无需加厚智能电话1的厚度,而能够有效率地发生振动。
或者,如图5(c)所示,也可以以使第1振动电动机71及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均与基板700的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而配置。
可是,以上虽然以使重心相对于旋转轴偏心的偏心锤旋转的旋转型电动机为例说明了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但并不限于此。使任意一个或两个电动机为使锤在水平方向(一个轴方向)往复动作的线型电动机也无妨。该线型电动机中还包含以电磁力驱动的电磁型的线型电动机、或以压电元件的变形发生振动的类型。
在使任意一个电动机为线型电动机的情况下优选使第2振动电动机72为线型电动机。在该情况下也优选使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时间常数一方小于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时间常数,响应性良好。
设为人有效率地感觉振动的频率的上限为150Hz左右,但是在由锤和弹簧等效地构成的线型电动机的情况下,若要以该150Hz振动(谐振),则在得到较大的振动力上会比旋转型电动机大型化。另一方面,在以比较小的振动力完成的情况下,线型电动机小型且能得到响应性优异的特性,因此将本发明中的第2振动电动机72设为线型电动机是有效的。
此时的利用线型电动机的振动方向优选为触摸面板的面内方向(水平方向),即与用户对触摸面板的指压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由此也能利用横向力场现象,也能通过振动向用户的手指提供各种感觉。因而,在用户以手指接触触摸面板,面向用户传递利用该接触进行的输入时,能够传递各种感觉。
根据同样的考虑,使图4中的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的作用相反也是有效的。即在图4中第1振动电动机71以使旋转轴轴线(虚线m)与基板700的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第2振动电动机72以使旋转轴轴线(虚线n)与基板700中的固定面平行的方式配置,但是也可以将第1振动电动机71以使旋转轴轴线(虚线n)与基板700中的固定面平行的方式配置,第2振动电动机72以使旋转轴轴线(虚线m)与基板700的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但是,在此第2振动电动机72优选为旋转轴轴线方向的长度短于外径的长度的扁平型电动机。在这样的扁平型电动机中抑制电子设备的厚度而能够薄型化。另外,在电子设备中对于厚度而言在与它正交的方向的面内、即基板700的面内方向上相对需要空间,因此使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外径稍大也没问题。使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外径(比第1振动电动机71)增大,从而能够增大转矩,能够(比第1振动电动机71)加快响应性。因而,在用户以手指接触触摸面板,面向用户传递利用该接触进行的输入时,能够根据用户手指的接触瞬间进行响应。当然,减轻第2振动电动机的锤的重量也是有效。(振动模式)
图6是用于说明振动发生装置所涉及的振动模式的图。
图6(a)中,示出了第1振动电动机71的典型的振动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1事件,对应称作收信或闹钟的自发生事件起的报知继续期间比较长的事件。
因此,智能电话1在报知第1事件的期间(以后,第1事件报知期间),控制第1振动电动机71的电源开启一定期间而设置开启区间,然后,控制为一定期间关闭而设置关闭区间。若将该开启区间/关闭区间的组合设为组合P1,则智能电话1以在第1事件报知期间重复该组合P1的方式控制第1振动电动机71。
图6(b)中,示出了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典型的振动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2事件,对应称作接触或按压的持续报知的期间比较短的事件。
因此,智能电话1如模式A所示,在报知第2事件的期间(以后,第2事件报知期间),控制第2振动电动机72的电源开启一定期间而设置开启区间,然后,以比控制为该电源开启的期间长的期间,控制为电源关闭而设置关闭区间。若将该开启区间/关闭区间的组合设为组合P2,则智能电话1以在第2事件报知期间重复该组合P2的方式控制第2振动电动机72。
另外,也可为如模式B所示,智能电话1在第2事件报知期间通过进行使第2振动电动机72的电源以一定期间频繁地切换开启/关闭的(例如,在0.5秒的开启区间,约切换3至5次的)控制而设置具有较短的开启/关闭周期的开启区间,然后,将比该开启区间长的一定的期间控制为关闭而设置关闭区间的组合P3。此外,通常的开启/关闭的切换是将开启区间从0.5秒到1秒、关闭区间从0.5秒到1秒交替重复。
或者,也可为如模式C所示,在第2事件报知期间持续进行频繁地切换第2振动电动机72的电源的开启/关闭的控制的结构。
此外,在图6的任一情况下,表示电源的开启(振动中)的波峰和表示关闭的波谷的数量都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图示。
或者,无论是第1振动电动机71还是第2振动电动机72,也可以不是具有利用如上述那样的开启/关闭的组合进行的振动模式的结构,而是设为与各事件的发生同时使各振动电动机的电源开启,然后报知事件的期间始终持续驱动的结构(未图示)。
另外,构成为:上述的振动模式存储于设定信息数据库43(图2),与同样存储的各事件相关联。在此情况下,也可为从用户接受各事件与各振动模式的对应而存储的结构。或者,也可为预先在智能电话1设定各振动模式与各事件的对应关系的结构。
在智能电话1探测到第1事件和第2事件而报知之际,两事件的发生时机或报知期间不重叠的情况下,各振动电动机以利用上述的振动模式之中任一种振动模式的振动进行各事件的报知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电话1在重复地探测到第1事件和第2事件的情况下,如下调整分别报知各事件的各振动电动机。即,在基于一个事件的报知过程中探测到另一个事件的情况下,智能电话1关于探测到的另一个事件的报知进行以下两个调整的任一种。
此外,所谓重复发生第1事件和第2事件的情况,可考虑例如“在与收信的探测(第1事件)相同的定时,触摸了触摸面板8上(第2事件)”这一状况。
第1调整是避免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开启区间的重复的调整。该调整中,智能电话1以使后面探测到的另一个事件所涉及的开启区间的开始成为先探测到的一个事件所涉及的关闭区间的方式,控制报知后面探测到的另一个事件的振动电动机。
第2调整是避免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的、一方的关闭区间与另一方的开启区间的重复的调整。在该调整中,智能电话1以使后面探测到的另一个事件所涉及的开启区间的开始成为先探测到的一个事件所涉及的开启区间的方式,控制报知后面探测到的另一个事件的振动电动机。
此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即便重复探测到第1事件和第2事件,智能电话1也不进行如上述那样的第1调整或第2调整,而是与先发生的一个事件所涉及的开启区间/关闭区间无关系地、开始另一个事件所涉及的开启区间(无调整)。
图7是用于说明与上述的第1调整、第2调整、及无调整相关的各振动电动机的振动状态的图。
首先,对第1调整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a)中,图示了智能电话1在第1振动电动机71为关闭控制时对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开启控制的例子。
如图7(a)所示,智能电话1在基于第1事件的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开启区间)中,即便发生第2事件也不会立即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即,智能电话1以第1振动电动机71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开启区间不重叠的方式控制第2振动电动机72。
另外,智能电话1并不是在第1振动电动机71的关闭控制后立即对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开启控制,而是在既定时间滞后ta之后对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开启控制。此外,智能电话1即便设置时间滞后ta,也以第1振动电动机71的开启区间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开启区间不重叠的方式,控制从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关闭控制到下一个开启控制为止的间隙tb。
通过设置该时间滞后ta,从而基于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振动与基于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振动不连续,出现没有振动的区间,因此能够向用户正确地通知在第1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正在发生第2事件。
此外,也可为不设置既定时间滞后ta,而在将第1振动电动机71关闭控制后立即对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开启控制的结构。
这样,图7(a)所示的例子中,智能电话1进行不设置使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并行驱动的区间的控制,因此能够抑制并行(同时)驱动的情况下所涉及的最大消耗电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减少对智能电话1的电池的损伤而延长电池寿命。
接着,对第2调整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b)及(c)中,图示了智能电话1在第1振动电动机71进行开启控制时对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开启控制的例子。
如图7(b)所示,在探测到第2事件的时机(第2事件发生)为基于第1事件的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中(开启区间)即(开启区间)的情况下,智能电话1与第2事件的探测同时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在该结构中,智能电话1以使第1振动电动机71的开启区间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开启区间重叠的方式,控制间隙tb。
另外,如图7(c)所示,在探测到第2事件的时机不是基于第1事件的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中(关闭区间)的情况下,智能电话1即便探测到第2事件也不会立即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而设置用于使振动与第1振动电动机71的开启区间重叠的时间滞后ta。然后在时间滞后ta之后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
此外,在图7(b)及(c)中,取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振动模式为模式A(图6(b))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作为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振动模式,模式B(图6(b))也能同样地构成。
这样,在以图7(b)及(c)说明的例子中,第2振动电动机72的第2偏心锤712比第1电动机71的第1偏心锤711重量轻,因此能够构成为能够使第2振动电动机72一方的响应性优于第1振动电动机71,进而,不会大幅地消耗消耗电流。
另外,智能电话1在并行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及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情况下,通过使两者的振动模式不同而能够发生各种振动。因此,在基于第1事件的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中基于第2事件使第2振动电动机72振动,也能通过振动的种类(模式)或驱动定时的差异,有效地向用户通知发生不同事件。
接着,对无调整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7(d)所示,智能电话1在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中探测到第2事件的情况下,也与第1振动电动机71的开启区间/关闭区间无关系地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而且其后,与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无关系地,对第2振动电动机72发生基于第2事件的振动。
此外,在图7中,对智能电话1先探测到第1事件(第1振动电动机71)的状态下探测到第2事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先探测到第2事件的情况也同样能适用。
但是,由于第1事件所涉及的开启区间长于第2事件所涉及的开启区间,所以智能电话1为能进一步选择如下控制的结构即可。
即,智能电话1关于后面探测到的第1事件所涉及的振动,即便先探测到的第2事件的开启区间结束,也使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振动以与第1事件相对应的振动模式的开启区间的量继续。或者,关于后面探测到的第1事件所涉及的振动,也结束第2事件的开启区间,并且强制结束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振动。
同样地,在以图7(a)说明的第1调整中,在先探测到的第1事件所涉及的关闭区间中探测到第2事件的情况下,智能电话1立即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但是在第2事件的开启区间中结束第1事件的关闭区间的情况下,也能采用继续第2事件的开启区间的情况、和强制结束的情况的任一种。
图8是用于说明上述的振动状态的变形例的图。
以同一图说明的变形例是优先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或第2振动电动机72的哪一个,且,停止未优先的另一个的情况的例子。
该变形例中,对于第1振动电动机71、第2振动电动机72,始终监视各振动电动机是否为开启状态。而且,进行使设定为优先振动的振动电动机,通过停止驱动中的另一个振动电动机而优先驱动的控制。
此外,智能电话1从用户经由输入输出部80接受该设定,并存储于设定信息数据库43。或者,也可以为对智能电话1预先设定优先驱动的(即,即便事件的发生重叠也不停止驱动的)振动电动机的结构。进而,也可以为被预先设定且能够接受来自用户的变更设定的结构。
图8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以使第2振动电动机72优先于第1振动电动机71而被驱动的方式设定的情况下的驱动的定时。
此外,图8中,示出了在一个第1事件报知期间中,发生三个不同的第2事件的例子。该“第1个第2事件报知期间”、“第2个第2事件报知期间”、及“第3个第2事件报知期间”,分别相当于智能电话1以用图6(b)说明的第2振动电动机72的振动模式A、模式B、或模式C的任一种振动模式使第2振动电动机72振动的期间。
智能电话1在探测到第1个第2事件时(tA),如果第1振动电动机71关闭(虽然正在发生第1事件,但是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振动模式中的关闭区间),就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
另一方面,智能电话1在探测到第2个第2事件时(tB),如果第1振动电动机71处于驱动中(第1振动电动机71的振动模式中的开启区间),就在停止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后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
此外,也可以为在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停止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的驱动之间,设置以图7说明的既定时间滞后ta的结构。
再者,关于智能电话1,在第2个第2事件结束的定时(tC)第1事件还在持续的情况下,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
这样,本变形例中,智能电话1能够通过振动向用户正确地通知优先顺序更高的事件。
接着,对上述的智能电话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电话1的振动的动作的流程图。
智能电话1的CPU10在接通智能电话1的电源的状态下,始终,监视既定事件的发生(步骤5)。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既定事件,如所述那样,是来自其他终端的收信(第1事件)、闹钟时刻的到达(第1事件)、触摸面板8上的接触或按压(第2事件)。
CPU10在判断为未发生既定事件的情况下(步骤5;否(N)),持续监视有无发生。
另一方面,若判断为发生了既定事件(步骤5;是(Y)),则CPU10判断振动设定是否设定为开启(步骤10)。所谓该振动设定是在发生一些事件时是否实施使智能电话1振动的报知的设定。CPU10事先将从用户经由输入输出部80而接受的信息(振动设定开启/振动设定关闭的哪一个)存储于设定信息数据库43,因此通过确认设定信息数据库43来进行判断。该振动设定可以对照利用智能电话1的场所或时间等的TPO,通过来自用户的设定变更而进行切换设定。此外,“振动设定开启”是进行利用振动的报知这一设定,“振动设定关闭”是不进行利用振动的报知这一设定。
CPU10在振动设定被设定为关闭的情况下(步骤10;否(N))进行利用声音进行的报知即通常报知处理(步骤20),结束与报知相关的处理。
另一方面,CPU10若判断为振动设定被设定为开启(步骤10;是(Y)),则判断所发生的既定事件是否为第1事件(步骤30)。是否为第1事件的判断,例如通过如下进行,即先在设定信息数据库43存储与事件相关的列表、或知晓哪个事件与第1事件(或第2事件)对应的对应表,并加以确认。
若所发生的既定事件被判断为第1事件(步骤30;是(Y)),则CPU10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而发生振动(步骤40)。
而且,CPU10持续进行第1事件是否结束的监视(步骤50),在第1事件未结束的期间(步骤50;否(N)),返回步骤40并持续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
另一方面,CPU10在判断为第1事件结束的情况下(步骤50;是(Y))结束利用振动进行的报知处理。
CPU10若判断所发生的既定事件为第2事件(步骤30;否(N)),则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步骤60)。由此,智能电话1在第2事件发生时发生比利用第1振动电动机71进行的振动小的振动。
而且,CPU10持续进行第2事件是否结束的监视(步骤70),在第2事件未结束的期间(步骤70;否(N)),返回步骤60并持续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
另一方面,CPU10在判断为第2事件结束的情况下(步骤70;是(Y))结束利用振动进行的报知处理。
此外,在以图9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着眼于发生的1个事件而说明了其动作,但是监视既定事件是否发生(步骤5)是始终进行的。故,可能会连续发生的事件,不断地或者隔着一定间隔而发生的情况下,可对各个事件进行该处理。
即,也可能有在发生第1事件当中发生第2事件(或者,在发生第2事件当中发生第1事件),其结果,大致同时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的状态。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电话1的振动的动作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以图10说明的实施方式,特别相当于以图7(a)说明的振动的组合的动作,智能电话1以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不同时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是在与第1振动电动机71相对应的第1事件一方比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相对应的第2事件重要或紧急的情况下能被采用的结构。
此外,在图10中对于与以图9说明的动作相同的动作,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说明。
在以图10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若判断为发生的既定事件不是第1事件(步骤30;否(N)),则CPU10判断第1振动电动机71是否在驱动中(步骤80)。
此外,该步骤80中的“第1振动电动机71在驱动中”是指为了报知本事件之前发生的第1事件而已经驱动(电源开启)的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状态。
CPU10在判断为第1振动电动机71已经在驱动中的情况下(步骤80;是(Y)),持续进行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状态的监视。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第1振动电动机71不在驱动中的情况下(步骤80;否(N)),CPU10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步骤60)。
此外,此时,既可以为在该判断后CPU10立即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的结构,或者,也可以为使定时延迟以图7说明的既定时间滞后ta的量而驱动的结构。
进而,在不设置既定时间滞后ta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利用第1振动电动机71进行的振动和利用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的振动连续的情况,因此优选的是先分别设定不同的振动模式即可。
此外,在图10中,说明了使第1振动电动机71(第1事件)优先于第2振动电动机72(第2事件)的例子,但是相反地,也可以为使第2振动电动机72优先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在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步骤40)之前,增加判断第2振动电动机72是否在驱动中的结构即可。
这样,在以图10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智能电话1在第1振动电动机71驱动的期间,即便发生第2事件也不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因此能够利用振动更加正确地报知与第1振动电动机71相对应的第1事件。
另外,通过不同时驱动两个振动电动机,能够减少消耗电力。
进而,通过使各振动模式(电源开启/关闭的周期)不同,即便利用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进行的振动连续,用户也能通过振动的变化识别正在发生/发生了不同的事件。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电话1的振动的动作的流程图,特别相当于以图8说明的振动组合的变形例的动作。
在使用图11进行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以图9说明的实施方式同样,智能电话1不会同时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
然而,在图11中,说明使第2振动电动机72优先于第1振动电动机71而驱动的结构。即,是在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相对应的第2事件一方比与第1振动电动机71相对应的第1事件重要或紧急的情况下能被采用的结构。
此外,对于与以图9或图10说明的动作相同的动作,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说明。
在以图11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若判断第1振动电动机71已经在驱动中(步骤80;是(Y)),则CPU10即便在此时刻以前发生的第1事件未结束的情况下,也停止第1振动电动机71(步骤90)。该停止为所谓的***停止。接着,CPU10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步骤60)。
此外,该步骤80中的“第1振动电动机71在驱动中”与图10中的说明同样,是指为报知本事件之前发生的第1事件而已经驱动(电源开启)的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状态。
而且,CPU10持续进行第2事件是否结束的监视(步骤70),若判断为第2事件结束(步骤70;是(Y)),则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着向判断第1事件是否结束的处理转移(步骤50)。
此外,在图11中,说明了第2振动电动机72(第2事件)优先于第1振动电动机71(第1事件)的例子,但是相反地,也可以为使第1振动电动机71优先的结构。
在此情况下,在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步骤40)之前,增加“判断第2振动电动机72是否已经在驱动中的”结构即可。而且,进一步增加“在第2振动电动机72在驱动中的情况下停止第2振动电动机72而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的”结构即可。
这样,在以图11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智能电话1在某一优先顺序高的第2事件发生时,如果假设接受在该第2事件之前发生的、优先顺序比第2事件低的第1事件而在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当中,则为了停止该第1振动电动机71的驱动而报知最新发生的第2事件,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
因此,在报知与第2振动电动机72相对应的优先顺序高的第2事件时,两振动电动机不会重复驱动,因此能够进行利用振动的更加正确的报知。
另外,由于不同时驱动两个振动电动机,所以能够减少消耗电力。
以上,对本发明中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在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设定成使对应于第1事件或第2事件而驱动的振动电动机为第1振动电动机71、第2振动电动机72的任一个,但除此以外也可为如以下那样组合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为了发生为报知紧急地震快报等的紧急快报的探测、或为对想要进行用于输入的接触也被禁止的动作或输入的用户的警告进行报知而利用的振动,设定(set)第1振动电动机71和第2振动电动机72而同时驱动两者。
或者,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对智能电话1增加探测智能电话1置于桌上的情况或被握在用户的手上的情况的接触传感器或压力探测传感器、温感传感器等的结构,在完成该探测的情况下,即便发生设定为驱动第1振动电动机71的事件,也驱动第2振动电动机72。
另外,也可以为能够将智能电话1和用户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情况设定为第1事件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为能够将智能电话1和用户处于接触状态时的情况设定为第2事件的结构。
另外,也可为利用利用声音进行的通常报知处理和利用振动进行的振动报知处理两者的结构。
标号说明
1 智能电话;1a 便携电话;1b 游戏设备;2 壳体;8 触摸面板;8a 数字键;8b 操作按钮;10 CPU;20 RAM;30 ROM;40 存储部;41 振动控制程序;42 声音控制程序;43 设定信息数据库;50 通信控制部;60 闹钟;61 钟表;71 第1振动电动机;72 第2振动电动机;73 第2振动电动机;80 输入输出部;82 液晶显示部;90 总线;700 基板;710 电动机;711 第1偏心锤;712 第2偏心锤;713 第2偏心锤。

Claims (8)

1.一种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振动电动机,其具备第1锤,使该第1锤旋转或往复动作而发生振动;
第2振动电动机,其具备第2锤,使该第2锤旋转或往复动作而发生振动,且时间常数比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小;以及
振动控制单元,对应于第1事件而驱动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对应于与该第1事件不同的第2事件而驱动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锤的重量少于所述第1锤。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为旋转型电动机,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为线型电动机。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和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以使通过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发生的振动方向、和通过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发生的振动方向处于非平行状态的方式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控制单元在优先于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而驱动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的情况下,进行在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的驱动中不驱动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的第1控制、或在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的驱动中驱动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的第2控制的任一种控制。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所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
探测对自己终端的收信的收信探测单元、或探测接受的设定时刻的到来的设定时刻到来探测单元的至少任一种;以及
通过接触或按压来接受输入的输入接受单元,
所述第1事件为所述收信探测单元探测的对自己终端的收信、或所述设定时刻到来探测单元探测的设定时刻的到来的至少任一种,
所述第2事件为所述输入接受单元接受的接触或按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对应事件设定单元,接受与所述第1振动电动机和所述第2振动电动机分别对应的所述第1事件及所述第2事件的设定或变更。
8.如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受单元为触摸面板。
CN201710343163.3A 2016-05-16 2017-05-16 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7422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8104 2016-05-16
JP2016-098104 2016-05-16
JP2017006755A JP6815874B2 (ja) 2016-05-16 2017-01-18 振動発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7-006755 2017-0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2846A true CN107422846A (zh) 2017-12-01
CN107422846B CN107422846B (zh) 2021-08-06

Family

ID=60415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3163.3A Active CN107422846B (zh) 2016-05-16 2017-05-16 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15874B2 (zh)
KR (1) KR102301451B1 (zh)
CN (1) CN107422846B (zh)
TW (1) TWI7319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3419A (zh) * 2017-12-25 2018-06-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8427505A (zh) * 2018-03-29 2018-08-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感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35518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振动器件、终端、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864B (zh) * 2017-12-28 2020-07-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离心电机、电子装置以及调整电子装置角度的方法
JP7146425B2 (ja) 2018-03-19 2022-10-0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7484803B2 (ja) * 2021-04-29 2024-05-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操作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977A (zh) * 2000-08-08 2003-01-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电子设备,振动发生器,振动型报告方法,以及报告控制方法
US20100245061A1 (en) * 2007-04-18 2010-09-30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a visually and/or hearing impaired operator
CN103181090A (zh) * 2010-10-22 2013-06-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振动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7533B1 (en) * 1998-11-18 2001-04-17 Wahl Clipper Corporation Portable vibrating units having different speeds
DE20080209U1 (de) * 1999-09-28 2001-08-09 Immersion Corp Steuerung von haptischen Empfindungen für Schnittstellenvorrichtungen mit Vibrotaktiler Rückkopplung
KR100543625B1 (ko) * 2003-12-03 2006-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진동모터 구동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5334697A (ja) * 2004-05-24 2005-12-08 Sumida Corporation 振動モータ
JP4983440B2 (ja) * 2007-07-02 2012-07-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着信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04431B2 (ja) * 2007-07-09 2013-06-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触覚機能付きの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5207242A (ja) * 2014-04-23 2015-1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452996B2 (ja) 2014-05-29 2019-01-1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用モータ
JP2015112013A (ja) 2015-02-20 2015-06-1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977A (zh) * 2000-08-08 2003-01-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电子设备,振动发生器,振动型报告方法,以及报告控制方法
US20100245061A1 (en) * 2007-04-18 2010-09-30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a visually and/or hearing impaired operator
CN103181090A (zh) * 2010-10-22 2013-06-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振动模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3419A (zh) * 2017-12-25 2018-06-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8427505A (zh) * 2018-03-29 2018-08-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感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35518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振动器件、终端、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08067A (ja) 2017-11-24
CN107422846B (zh) 2021-08-06
TW201813260A (zh) 2018-04-01
KR20170129057A (ko) 2017-11-24
KR102301451B1 (ko) 2021-09-10
TWI731966B (zh) 2021-07-01
JP6815874B2 (ja) 202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2846A (zh) 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0361365C (zh) 电池驱动型电子机器及其控制方法
US10594846B2 (en) Gyroscopic alerting mechanism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2111496B (zh) 在便携终端中产生振动的方法和装置
JP5596348B2 (ja) 多重モード触覚フィードバックシステム
CN108307074A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H09233862A (ja) 圧電体を用いた発電方法、発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4731724B (zh) 电子表以及操作设定切换***
CN108376086A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30100A (zh) 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N103869972A (zh) 信息显示装置、信息显示***
CN107864298A (zh)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8008858A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900728A (zh) 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8884884B2 (en) Haptic effect generation with an eccentric rotating mass actuator
CN108366170A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75003A (zh)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3419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US20170331349A1 (en) Vibration gene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327769A (zh) 具有支撑脚架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6090163B2 (ja) 報知装置、報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67056B (zh) 协调方法和通信终端
JP2002297284A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5662035B2 (ja) 携帯電話機
KR101056134B1 (ko) 전자기기 및 그 제어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