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7321B - 操作手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手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7321B
CN107397321B CN201611061161.7A CN201611061161A CN107397321B CN 107397321 B CN107397321 B CN 107397321B CN 201611061161 A CN201611061161 A CN 201611061161A CN 107397321 B CN107397321 B CN 107397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longitudinal direction
engaging
holding
dis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11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7321A (zh
Inventor
山本英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ichik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ichi K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ichi K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ichi Kosh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79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30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7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7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7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73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26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 A45C13/262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for wheeled lugg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6Hand moving equipment, e.g. handle bars
    • B62B5/064Hand moving equipment, e.g. handle bars adaptable for different users, e.g. by means of pivoting elements
    • B62B5/065Hand moving equipment, e.g. handle bars adaptable for different users, e.g. by means of pivoting elements by means of telescop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6Hand moving equipment, e.g. handle bars
    • B62B5/067Stowable or retractable handle b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26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 A45C13/262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for wheeled luggage
    • A45C2013/265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for wheeled luggage the handle being adjustable in rotation to a towing el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26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 A45C13/262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for wheeled luggage
    • A45C2013/267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for wheeled luggage the handle being slidable, extractable and lockable in one or more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0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rectangular shape, involving sidewalls or racks
    • B62B3/003Non-transparent side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操作手柄装置,使用者将操作部件向臂的长边方向一侧推压,由此,保持部件的保持被解除,能够使臂伸缩,使用者将操作部件向臂的长边方向另一侧推压,由此,被卡定体基于卡脱部件的卡定被解除,能够使手柄主体围绕转动中心轴相对于旅行箱主体转动。

Description

操作手柄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2016年5月2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6-101725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引用被纳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旅行箱等上的操作手柄装置,该旅行箱例如在旅行时等用来收容衣物等行李并进行搬运。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137902号公报)中提案了这种操作手柄装置。专利文献1中列举了一种结构,将被称作牵引手柄***的操作手柄装置安装在旅行箱主体上并用于对其进行牵引。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操作手柄装置具有:成对安装在旅行箱主体上的臂(在该情况下称作“支柱”);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臂的前端的手柄组件。
专利文献1记载的操作手柄装置构成为,通过设在手柄组件上的操作部件(该情况下称作“按钮”)能够进行臂相对于旅行箱主体的伸缩的锁定及锁定解除、手柄组件相对于臂的转动的锁定及锁定解除。
专利文献1记载的操作手柄装置构成为,手柄组件安装在臂的前端,手柄组件的转动的锁定及锁定解除能够通过操作部件的操作来进行。换言之,在该操作手柄装置中,是无法使臂转动、而是在臂的前端仅使手柄组件转动的结构。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手柄装置,通过操作部件的操作,能够进行臂的伸缩的锁定及锁定解除、臂的转动的锁定及锁定解除。
为了基本理解本发明的几个特征,以下对本发明进行简单概述。该概述并非表示关于本发明外延的概要。该概述并不意欲对本发明的主要或重要的要素进行特定、或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其目的仅在于,将发明的几个基本概念置于后续更详细的说明之前,并进行简要的提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操作手柄装置,具有:臂,具有外侧臂部件和内侧臂部件,该内侧臂部件以能收纳于该外侧臂部件中的方式能够沿该外侧臂部件的长边方向移动,在该臂上设有转动机构,该臂的长边方向一端侧介由该转动机构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被安装体上;***作杆,沿该臂的长边方向设置,能够与所述内侧臂部件一起沿臂的长边方向移动;保持部件,安装于所述内侧臂部件,能够在从所述臂的内侧向所述臂的外侧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陷没于所述臂的内侧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位于所述突出位置而与所述外侧臂部件卡合,从而能够对至少以下两个姿势进行保持,即所述内侧臂部件相对于所述外侧臂部件在所述臂的长边方向上最大限度地突出的所述臂的最伸长姿势、及所述内侧臂部件相对于所述外侧臂部件在所述臂的长边方向上以最大限度被收容的所述臂的最短缩姿势;保持用弹簧体,将该保持部件向所述突出位置进行弹压,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保持部件向所述外侧臂部件侧突出并卡定于该外侧臂部件的位置;相对于所述转动机构自由卡脱的卡脱部件;卡定用弹簧体,将该卡脱部件向成为接触位置的方向进行弹压,所述接触位置是该卡脱部件与所述转动机构接触的接触位置、即所述卡脱部件将所述转动机构保持为非旋转状态的位置;操作部件,连结于所述***作杆,能够对所述***作杆进行操作以使其沿所述臂的长边方向向一方及另一方移动下述距离:与所述保持部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和所述突出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且与所述卡脱部件的接触位置和所述卡脱部件从所述转动机构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连接机构,在进行使该操作部件向另一方移动规定距离的移动操作时,使所述***作杆及所述卡脱部件相连,由此,使所述***作杆及所述卡脱部件一起向另一方移动,从而使位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卡脱部件位于所述脱离位置。
在本发明的操作手柄装置中,能够采用以下结构:所述臂平行且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该两臂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彼此通过握持手柄连结,所述操作部件设于所述握持手柄。
在本发明的操作手柄装置中,所述操作部件能够采用以下结构,能够在沿所述臂的长边方向向一方移动的保持解除位置、沿所述臂的长边方向向另一方移动的卡定解除位置、和位于所述保持解除位置及所述卡定解除位置之间的基准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操作部件的保持解除位置对应于所述保持部件的后退位置,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卡定解除位置对应于所述卡脱部件的所述脱离位置,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基准位置对应于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突出位置,且对应于所述卡脱部件的所述接触位置。
在本发明的操作手柄装置中,所述操作部件能够采用在所述握持手柄的一侧及另一侧设置有一对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操作手柄装置中,所述转动机构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具有:成为所述臂的转动中心的转动中心轴;被卡定体,在外周部具有能够供所述卡脱部件卡定的卡定槽,且能够围绕与所述转动中心轴平行地配置的支轴旋转;齿轮组,可动地连结所述转动中心轴和所述支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且其他特征,如以下所述,能够通过就本发明进行图解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及附图而明确。
图1A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安装在旅行箱主体上的情况的说明图,是整体侧视图。
图1B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安装在旅行箱主体上的情况的说明图,是整体俯视图。
图1C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安装在旅行箱主体上的情况的说明图,是整体主视图。
图2A是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整体图,表示臂的最短缩姿势,是整体主视图。
图2B是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整体图,表示臂的最短缩姿势,是整体侧视图。
图3是表示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主视图,表示臂的最短缩姿势。
图4是表示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表示臂的最短缩姿势。
图5是被卡定体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图,表示臂的最伸长姿势。
图7是表示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局部侧视图,表示臂的最伸长姿势。
图8是表示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主视图,表示臂的最短缩姿势,且表示操作部件的保持解除位置。
图9是转动机构及连接机构的结构说明图,表示卡脱部件卡定于转动机构的被卡定体上的接触位置,并表示连接机构的限制体相对于卡脱部件为分离的状态。
图10是连接机构的结构说明图,是外侧臂部件的俯视截面图。
图11是相对于位于图9的位置的***作杆,***作杆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的状态下的、转动机构及连接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相对于位于图11的位置的***作杆,***作杆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的状态、表示连接机构的限制体卡定于卡脱部件、且卡脱部件从转动机构的被卡定体脱离的脱离位置。
图13是表示保持部件的突出位置和操作部件的基准位置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保持部件的突出位置和操作部件的卡定解除位置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旅行箱的搬运状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中的卡脱部件的单体侧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中的卡脱部件的单体后视图。
图18该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中的限制体的单体侧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中的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表示臂的最短缩姿势。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中的操作手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表示臂的最伸长姿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安装在被安装体即旅行箱主体上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如图1A~图1C所示,旅行箱1具有旅行箱主体2及操作手柄装置3。旅行箱主体2形成为长方体形状,上下方向高度为H,使厚度比前后方向宽度Fr小。旅行箱主体2的内部为收容衣物等的收容空间,在旅行箱主体2的下部前后左右的角部安装有脚轮(省略附图标记)。
如图1B所示,操作手柄装置3被制作成整体为矩形框状的一边开放的门型。如图1B所示,在旅行箱主体2的厚度方向T的各端分别安装有操作手柄装置3的臂4、4的长边方向一端侧。两臂4、4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彼此通过握持手柄5连结。如图1A所示,各臂4、4在其长边方向上能够伸缩,且介由转动机构6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能够转动。这种情况下,旅行箱主体2的厚度方向T的各端是指旅行箱主体2的上部且后方部。
转动机构6(例如,参照图2A、图2B)具有的转动中心轴7在旅行箱主体2的厚度方向T上插穿支承于该上部且后方部的角部。该情况下,转动中心轴7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的插穿状态并没有贯穿旅行箱主体2的厚度方向T整个区域,而是例如停留在插穿侧壁的状态。
在旅行箱主体2的上部形成有凹部2A,该凹部2A用于在使操作手柄装置3围绕转动中心轴7放倒时收容两臂4、4和握持手柄5。在旅行箱主体2上,在对置的左右侧面中的某一个或双方的侧面2B上通过缝接设有使内部的收容空间开放的拉链8。
如图2A、图2B至图4所示,操作手柄装置3具有:手柄主体10、转动机构6、***作杆11、保持部件12、保持用弹簧体13、卡脱部件14、卡定用弹簧体15、连接机构16、操作部件17。这些转动机构6、***作杆11、保持部件12、保持用弹簧体13、卡脱部件14、卡定用弹簧体15、连接机构16、及操作部件17分别成对设置。
如图2A及图2B所示,手柄主体10具有一对臂4、4和握持手柄5。这些臂4、4的长边方向一端侧(长边方向基端侧,转动机构6侧)介由转动机构6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旅行箱主体2上。臂4、4彼此平行地配置。这些臂4、4分别具有外侧臂部件18、及能够在外侧臂部件18的长边方向移动的内侧臂部件19。内侧臂部件19构成为以能收纳于外侧臂部件18中的方式而能够沿该外侧臂部件18的长边方向移动。各臂4、4的结构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单侧的臂4及单侧的臂4所具有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外侧臂部件18及内侧臂部件19都形成为方筒状(管状),且形成为杆状。内侧臂部件19的与长边方向正交方向的截面积被设定得比外侧臂部件18的与长边方向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小。
如图3至图7所示,臂4构成为能够在最短缩姿势和最伸长姿势之间自由切换。最短缩姿势是指,如图3及图4所示,臂4以最大程度短缩的状态。具体来说,最短缩姿势是指,内侧臂部件19以同心状态最大程度收容在外侧臂部件18中的状态。最伸长姿势是指,如图6及图7所示,臂4以最大程度伸长的状态。具体来说,最伸长姿势是指,内侧臂部件19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以与外侧臂部件同心的状态在其长边方向最大程度地突出的状态。最短缩姿势及最伸长姿势时的内侧臂部件19的位置由限制机构决定。
在外侧臂部件18中的、外侧臂部件18彼此的对置面18A上形成有能够使保持部件12进出的卡定孔18a。卡定孔18a在外侧臂部件18的长边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形成在多个位置(该情况下,三处以上)。卡定孔18a彼此配置在沿长边方向的同一直线上。
外侧臂部件18及内侧臂部件19具有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对内侧臂部件19的移动量进行限制,以使臂4成为最短缩姿势及最伸长姿势。该限制机构具有:固定在外侧臂部件18的内侧的一端侧的一端侧止挡件20、设在外侧臂部件18的内侧的另一端侧的另一端侧止挡件21、固定在内侧臂部件19的一端侧的内止挡件22。
一端侧止挡件20形成为长方体状且具有能够承受内止挡件22的一端侧的一端承受面20a。另一端侧止挡件21具有承受内止挡件22的另一端承受面21a。内止挡件22具有与一端承受面20a抵接并被承受的一端侧抵接面22a、及与另一端承受面21a抵接并被承受的另一端侧抵接面22b。一端侧抵接面22a及另一端侧抵接面22b为平面。所述限制机构中,另一端侧止挡件21是使外侧臂部件18的另一端侧缩径而成的凸缘状部件。该凸缘状部件的一端侧面为另一端承受面21a。
转动机构6是具有减速功能的齿轮机构。转动机构6具有构成包括多个齿轮的齿轮组的大径正齿轮25、中径正齿轮26、小径正齿轮27。转动机构6还具有被卡脱机构30,转动机构6被支承在形成为实心截面的支承体31上。
大径正齿轮25配置在靠近支承体31的一端侧,且能够围绕成为臂4的转动中心的转动中心轴7旋转。转动中心轴7的长边方向沿旅行箱主体2的厚度方向T。转动中心轴7贯穿支承体31,并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支承体31。大径正齿轮25构成为与转动中心轴7一体地旋转。小径正齿轮27与大径正齿轮25配置在同一平面内。小径正齿轮27构成为,以中转轴32为旋转中心并与中转轴32一体地旋转,其中所述中转轴32与转动中心轴7平行,且相对于转动中心轴7配置在靠近支承体31的另一端侧。中转轴32贯穿支承体31,并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支承体31。中径正齿轮26构成为与中转轴32一体地旋转。即,小径正齿轮27及中径正齿轮26同心配置。中径正齿轮26相对于小径正齿轮27配置在靠近支承体31的厚度方向T中心。
被卡脱机构30具有通过容许其旋转而容许所述齿轮组的旋转、且通过阻止其旋转而阻止所述齿轮组的旋转的功能。被卡脱机构30通过后述的卡脱部件14的卡定而被阻止旋转,通过卡脱部件14的脱离而被容许旋转。
被卡脱机构30具有:被卡定体33、限制正齿轮34、限制轴35。被卡定体33及限制正齿轮34构成为能够与限制轴35一起旋转。限制轴35是与转动中心轴7及中转轴32平行地配置的支承轴。限制轴35贯穿支承体31,并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支承体31。限制轴35与转动中心轴7平行。被卡定体33、限制正齿轮34、及限制轴35同心地配置。限制正齿轮34与中径正齿轮26配置在同一平面,并与中径正齿轮26啮合。此外,大径正齿轮25及小径正齿轮27被配置在从外侧臂部件18的对置面18A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位置上。中径正齿轮26及限制正齿轮34与支承体31的对置面31A配置在同一平面。
被卡定体33内置于支承体31,并配置于其厚度方向T的大致中心。如图5所示,被卡定体33形成为与一般的正齿轮相似的圆板状。在被卡定体33的外周面沿周向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被卡定突起40。周向上相邻的被卡定突起40彼此之间形成使后述的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卡定的被卡定槽41。在被卡定体33的中心部形成有嵌合于限制轴35的中心孔和与中心孔连续地形成的键槽。省略中心孔和键槽的附图标记。
如图5所示,被卡定体33与一般的正齿轮相比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被卡定突起40的形状、即各被卡定槽41的形状。由于被卡定突起40的形状和被卡定槽41的形状对应,为了方便主要说明被卡定槽41的形状。一个被卡定槽41由径向内侧面41a、41a;径向途中侧面41b、41b;和径向外侧面41c、41c形成。径向内侧面41a、41a、径向途中侧面41b、41b、及径向外侧面41c、41c都是沿限制轴35的平面。
对于径向内侧面41a、41a,其径向中心侧以钝角状尖锐且倾斜地形成。对于径向途中侧面41b、41b,其到径向途中的部分以越趋向径向外方越相互稍微接近的方式形成。径向外侧面41c、41c以越趋向径向外方相互越分离的方式倾斜。若通过被卡定突起40使其对应,则在各被卡定突起40中,径向内部40a形成为扩开状,径向途中部40b形成为缩径形状,径向外部40c形成为尖端状。
由于具有这样的被卡定突起40,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容易***在周向相邻的被卡定突起40、40之间的被卡定槽41中。另外,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被***到一个被卡定槽41中后,能够可靠地被卡定在缩径形状的径向途中部40b上。
所述限制机构中,内止挡件22具有: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另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B、与另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B相比形成为大尺寸的长方体形状的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具有:底壁220、顶壁221、及在厚度方向T两侧使底壁220及顶壁221连续的侧壁222、222。底壁220、顶壁221、及侧壁222、222都形成为平板状。
另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B一体地设在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的顶壁221上。内止挡件22的一端侧抵接面22a,在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的底壁220中,是与一端侧止挡件20的一端承受面20a对置的平面。内止挡件22的另一端侧抵接面22b是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中的、与另一端侧止挡件21的另一端承受面21a在臂4的长边方向上对置的平面。
所述限制机构中,一端侧止挡件20的一端承受面20a是一端侧止挡件20的顶壁20A中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面。
如图6及图7所示,***作杆11在臂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且在其一端侧具有推压部11A。***作杆11在另一端侧具有***穿于后述的贯穿部件45的被保持部11B。***作杆11形成为比内侧臂部件19的长度长。***作杆11的推压部11A以外的区域即主体部11C从一端到另一端形成为同一截面。主体部11C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矩形。主体部11C插穿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的顶壁221,且在内止挡件22内配置有其推压部11A。***作杆11插穿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的顶壁221,并插穿另一端侧止挡件21,由此,仅在长边方向上能够移动。
推压部11A是对保持部件12进行推压操作的部分。如图4、图7所示,推压部11A具有从主体部11C延长并在与厚度方向T正交的前后方向上宽度扩宽的扩宽部110。推压部11A具有从扩宽部110进一步向一端侧延长并直接对保持部件12进行推压的推压前端部112。推压前端部112从扩宽部110在前后方向上错位的位置上沿长边方向延长。推压前端部112的最前端形成为倾斜面。被保持部11B为主体部11C的延长部分,是从内侧臂部件19的另一端侧进一步突出,并直到后述的握持手柄5内的部分。
保持部件12安装在内侧臂部件19上,以能够在从臂4的内侧向臂4的外侧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退至臂4的内侧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如图3所示,保持部件12从臂4的内侧向外侧突出,并能够卡合于外侧臂部件18的对置壁。保持部件12卡合于外侧臂部件18的对置壁,由此,用于对臂4的最伸长姿势(参照图6)及臂4的最短缩姿势(参照图3)至少两个姿势中的某一个姿势进行保持。
如图3及图8所示,保持部件12相对于所述卡定孔18a自由进出。保持部件12是通过从卡定孔18a突出而与外侧臂部件18卡定的销体。保持部件12使厚度方向T作为长边方向,以埋设于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的底壁220的方式被收容。保持部件12在被埋设于底壁220的状态下,将底壁220作为引导件能够在厚度方向T上移动。保持部件12将其长边方向配置成与转动中心轴7平行。底壁220中收容有所述保持用弹簧体13,该保持用弹簧体13将保持部件12向从卡定孔18a突出的方向弹压。保持用弹簧体13为盘簧。
如图4、图7、图9所示,卡脱部件14形成为沿臂4的长边方向的杆状。卡脱部件14在长边方向规定位置上的截面形成为矩形。卡脱部件14内置于外侧臂部件18中。卡脱部件14的一端侧以沿长边方向能够移动到一端侧止挡件20的方式插穿在臂4中。内止挡件22(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及另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B)以能够在长边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穿于卡脱部件14的长边方向途中部分。
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形成为尖端形状。前端部14a能够卡定在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被卡定突起40)中的某一个中。卡脱部件14具有供后述的连接机构16的限制体50卡定的卡定部。卡定部从卡脱部件14的长边方向途中向另一端侧形成。具体来说,卡定部是形成为锯齿状的多个卡定齿14b。
各卡定齿14b形成为三角形的凹部。即卡定齿14b具有:形成在卡脱部件14的外表面的倾斜面、和从该倾斜面的端部立起的卡定面(省略倾斜面及卡定面的附图标记)。卡脱部件14上以在卡脱部件14的长边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连续地形成有这样的卡定齿14b。
卡脱部件14通过卡定用弹簧体15将前端部14a向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卡定的方向即长边方向一侧进行弹压。卡定用弹簧体15具有将卡脱部件14向接触位置弹压以便通过卡脱部件14使转动机构6保持为非旋转状态的功能。卡定用弹簧体15是内置于一端侧止挡件20中的盘簧。接触位置是指,卡脱部件14的前端卡定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中的状态下的、卡脱部件14的位置。卡脱部件14位于接触位置后,转动机构6被锁定不进行动作。
卡脱部件14在其长边方向途中具有成为卡定用弹簧体15的单侧的弹簧座的弹簧座环14A。弹簧座环14A固定在卡脱部件14上。弹簧座环14A内置于一端侧止挡件20中。与单侧的弹簧座对置的弹簧座是一端侧止挡件20的顶壁20A的背面。
如图8、图9、图10所示,连接机构16具备如下功能:伴随使后面详述的操作部件17向另一方向移动规定距离的移动操作,使***作杆11及卡脱部件14连接,由此使***作杆11及卡脱部件14同时向另一方向移动,从而使位于接触位置的卡脱部件14移动到脱离位置。脱离位置是指,卡脱部件14的前端处于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脱离的状态的、卡脱部件14的位置。卡脱部件14从转动机构6脱离,由此,转动机构6的锁定状态被解除。
连接机构16具有限制体50、连结部件51、接近用弹簧52。限制体50具有与卡定齿14b自由卡脱的被卡定齿50a。连结部件51对***作杆11的扩宽部110和限制体50进行连结。接近用弹簧52将***作杆11向长边方向另一侧弹压,且将限制体50向与卡定齿14b卡定的方向(使限制体50接近卡定齿14b的方向)弹压。
限制体50内置于内止挡件22,并配置在卡脱部件14的侧方,形成为长方体的板状。在限制体50中,在与卡定齿14b对置的面上形成有与规定数量的卡定齿14b自由卡脱的、规定数量的被卡定齿50a。被卡定齿50a形成为与卡定齿14b对应的形状即三角形。在限制体50中与卡定齿14b对置的面上连续地形成有这样的被卡定齿50a。
连结部件51为连杆部件。连结部件51在长边方向一侧及长边方向另一侧成对设置,在厚度方向T上成对设置。各连结部件51介由分别插穿于扩宽部110侧的端部及限制体50侧的端部的销53,而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扩宽部110及限制体50。
所述操作部件17介由贯穿部件45连结于***作杆11。操作部件17是通过使用者55的手指被移动操作的部件。贯穿部件45以能够向与其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即长边方向一侧及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的方式内装于握持手柄5中。握持手柄5形成为方筒状(管状)。在握持手柄5的长边方向两侧,连结部5A一体地形成在内侧臂部件19上,以便将内侧臂部件19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端部以嵌合的方式进行连结。
以上,对单侧的臂4及单侧的臂4具有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操作手柄装置3中,在厚度方向T上对称地具备上述那样的臂4及臂4所具有的结构。
门型的手柄主体10是内侧臂部件19的另一端侧连结于连结部5A,且握持手柄5及臂4组合而成的。手柄主体10中,外侧臂部件18、18的对置面18A、18A的间隔距离被设定为比旅行箱主体2的厚度t稍大。贯穿部件45的长度被设定为沿握持手柄5的长边方向与握持手柄5大致相等的长度。
操作部件17被安装在握持手柄5上。操作部件17能够使***作杆11沿臂4的长边方向进行移动操作。操作部件17介由贯穿部件45连结于***作杆11。操作部件17被设置成从形成在握持手柄5的长边方向(相当于厚度方向T)的、中央部位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的安装切口中露出。设置一个操作部件17,该操作部件17具有连接机构操作部17A和保持解除操作部17B。
连接机构操作部17A从形成在握持手柄5的一侧面上的一侧安装切口5a露出。保持解除操作部17B从形成在握持手柄5的另一侧面的另一侧安装切口5b露出。后面会详细说明,但通过使连接机构操作部17A移动,连接机构16***作,通过使保持解除操作部17B移动,由此,保持部件12***作。
操作部件17能够对***作杆11进行操作以使其沿臂4的长边方向向一个方向以及另一个方向移动规定距离的量。通过对连接机构操作部17A或保持解除操作部17B进行按压,操作部件17沿长边方向移动。该规定距离是指,与处于退至臂4的内侧状态(后退的位置)下的保持部件12的后退位置和处于与外侧臂部件18卡定的状态下的保持部件12的突出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而且,该规定距离是与卡脱部件14的接触位置和卡脱部件14的脱离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
上述结构的旅行箱1,操作手柄装置3中,使转动机构6具有的转动中心轴7穿插支承并安装在旅行箱主体2的厚度方向T上。旅行箱1中,通过拉开拉链8,能够将衣物等收容于内部空间。
旅行箱1的使用者55对操作手柄装置3的握持手柄5进行握持,并例如将旅行箱主体2向前推,脚轮在地面滚动,由此能够对旅行箱主体2进行搬运。
在该旅行箱1中,在旅行箱主体2的上部且后方部的角部处,转动机构6具有的转动中心轴7***穿支承于厚度方向T。即旅行箱主体2能够向与厚度方向T正交的方向即前方进行推送并搬运。旅行箱主体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厚度t长,因此,使用者55能够使旅行箱主体2以稳定的姿势对其进行推送、搬运。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构成为,通过操作部件17的操作,能够进行臂4的伸缩的锁定及锁定解除、手柄主体10(臂4)的转动的锁定及锁定解除。在使用者55对旅行箱主体2进行搬运时,根据使用者55的体型、搬运的容易程度,使用者55能够对臂4的长度进行变更、还能够对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的倾斜角度进行变更。根据使用者55的体型等变更臂4的长度、以及变更手柄主体10的倾斜角度,由此,能够使搬运变得容易。
如图3所示,当臂4为最短缩姿势,操作部件17位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下,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的一端侧抵接面22a与一端侧止挡件20的一端承受面20a抵接。连结部5A的一端面5c与另一端侧止挡件21的另一端面21b抵接。这里,操作部件17的基准位置是指,操作部件17不向长边方向的任何一侧移动的位置,即操作部件17的一侧的面与握持手柄5的一侧的面共面、操作部件17的另一侧的面与握持手柄5的另一侧的面共面的位置。
当臂4处于最短缩姿势,且操作部件17位于基准位置时,保持部件12位于与卡定孔18a卡合的突出位置,卡脱部件14位于使其前端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卡定的接触位置。因此,臂4不能伸长也不能转动。
对使用者55将臂4从最短缩姿势操作到最伸长姿势的情况下的、操作手柄装置3的操作进行说明。臂4中,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无法沿长边方向操作内侧臂部件19的状态是指,保持部件12被保持用弹簧体13的弹性弹压,并处于卡定于卡定孔18a中的突出位置的情况(例如,参照图3)。因此,若欲使臂4从最短缩姿势伸长到最伸长姿势,需要使保持部件12从卡定孔18a向臂4的内侧后退。为了使保持部件12从卡定孔18a向臂4的内侧后退,使用者55要将保持解除操作部17B向长边方向一侧推压。
若保持解除操作部17B被向长边方向一侧推压,则伴随保持解除操作部17B的移动,贯穿部件45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与贯穿部件45的移动同时地,***作杆11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在***作杆11的前端部(一端侧)有推压部11A,当***作杆11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后,推压部11A的倾斜面将设在保持部件12的内侧的被推压部(省略附图标记)向臂4的内侧推压。这样,保持部件12与被推压部一起相对于卡定孔18a后退到臂4的内侧,保持部件12成为退后至臂4的内侧的后退位置。
保持部件12处于后退位置后,保持部件12不对内侧臂部件19进行保持。因此,内侧臂部件19能够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向长边方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使用者55能够对握持手柄5进行握持并使臂4伸长。
在使用者55使臂4伸长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保持用弹簧体13将保持部件12向臂4的外侧弹压。因此,保持部件12与外侧臂部件18的内表面抵接地滑动。如图6所示,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的另一端侧抵接面22b与另一端侧止挡件21的另一端承受面21a抵接的时点,保持部件12到达对应长边方向另一侧端的卡定孔18a的位置并从该卡定孔18a突出,从而与外侧臂部件18卡定。由于保持部件12位于卡定于卡定孔18a的突出位置,因此,内侧臂部件19在长边方向上不能移动。
在使内侧臂部件19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时(与使其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时同样),如图8所示,操作部件17成为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后的保持解除位置。但是,由于保持部件12卡定于卡定孔18a,即由于被推压部因保持用弹簧体13的弹性而向臂4的外侧移动,因此,***作杆11被向长边方向另一侧推压。这样,贯穿部件45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操作部件17与贯穿部件45一起从长边方向一侧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如图13所示,操作部件17复位到基准位置。即,操作部件17的保持解除位置是与保持部件12的后退位置对应的位置。
在使用者55欲操作臂4从最伸长姿势到最短缩姿势的情况下,再次将保持解除操作部17B向长边方向一侧推压。通过这样做,保持部件12从突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因此,能够使臂4成为内侧臂部件19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以最大限度被收容的最短缩姿势。
当臂4为最伸长姿势时,对使用者55使手柄主体10(臂4)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以所希望的角度倾斜的情况下的操作手柄装置3的操作进行说明。例如,参照图3及图4,卡脱部件14通过卡定用弹簧体15的弹性向长边方向一侧被弹压,在操作部件17位于基准位置时,卡脱部件14位于使其前端部14a卡定在被卡定体33的某一个被卡定槽41(被卡定突起40)中的接触位置。这样,操作部件17的基准位置也是与保持部件12的突出位置对应的位置。
若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卡定,则被卡定体33处于无法围绕限制轴35旋转的状态。若被卡定体33的旋转被阻止,则与被卡定体33同轴的限制正齿轮34不能旋转,与限制正齿轮34啮合的中径正齿轮26不能旋转。另外,与中径正齿轮26同轴的小径正齿轮27不能旋转,与小径正齿轮27啮合的大径正齿轮25不能旋转。
若大径正齿轮25不能旋转,则安装在旅行箱主体2上的转动中心轴7不能旋转,因此,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不能旋转。即,若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卡定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则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不能旋转。
因此,为了使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能够旋转,需要使被卡定体33能够旋转。为了使被卡定体33能够旋转,需要操作卡脱部件14,以使卡脱部件14从接触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因此,如图14所示,使用者55使操作部件17的连接机构操作部17A从长边方向一侧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从而使操作部件17处于卡定解除位置。这样的话,连结于操作部件17的贯穿部件45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连结于贯穿部件45的***作杆11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
因此,在卡脱部件14处于接触位置的情况下,连接机构16处于接下来说明的状态。即,连接机构16的连结部件51的一端介由销53连结于***作杆11。连结部件51的另一端介由销53连结于限制体50。限制体50通过接近用弹簧52将被卡定齿50a向与卡定齿14b卡定的方向弹压。另一方面,如图9、图11所示,限制体50的一端面与一端侧内止挡件部22A的底壁220的上表面抵接,限制体50被限制进一步接近卡脱部件14。因此,限制体50的被卡定齿50a没有卡定于卡定齿14b。
在这样的连接机构16的状态下,使用者55使连接机构操作部17A从长边方向一侧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将操作部件17操作至卡定解除位置。这样,***作杆11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若***作杆11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则连接机构16的连结部件51以销53为中心转动,并通过接近用弹簧52的弹性被弹压同时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限制体50由于被接近用弹簧52的弹性弹压,因此,围绕扩宽部110侧的销53转动从而从其侧面接近卡脱部件14,且被卡定齿50a与卡定齿14b卡合。
若被卡定齿50a与卡定齿14b卡合,则通过该卡合力,伴随***作杆11的移动,使卡脱部件14向长边方向另一侧移动。因此,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相对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向长边方向另一侧脱离,卡脱部件14向脱离位置移动。若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脱离,则被卡定体33能够围绕限制轴35旋转。
因此,转动中心轴7能够围绕其轴心旋转,手柄主体10能够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旋转。因此,使用者55在对旅行箱主体2进行搬运时,能够将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调节到对使用者55来说舒适的角度。
但是,若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处于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脱离的状态,则即使将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调节为对使用者55来说合适的角度,也无法保持该角度。因此,使用者55将操作部件17的保持解除操作部17B向长边方向一侧推压,并使操作部件17向基准位置复位。
抵抗接近用弹簧52的弹性而使操作部件17移动至基准位置,由此,***作杆11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相应的量。与此相伴,介由连接机构16一体地连接于***作杆11的卡脱部件14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这样,限制体50与底壁220抵接,限制体50沿底壁220向臂4的外侧移动。由此,被卡定齿50a从卡定齿14b脱离。这样,卡脱部件14能够相对于***作杆11在长边方向上移动,并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从而前端部14a卡定于被卡定体33的某一个被卡定槽41中。通过前端部14a卡定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中,被卡定体33成为不能旋转的状态,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的倾斜角度被固定在对使用者55合适的角度。
此外,即便使操作部件17从卡定解除位置移动至基准位置,被推压部也因保持用弹簧体13的弹性而不移动。因此,保持部件12位于突出位置,内侧臂部件19在长边方向上无法移动。即,臂4被保持在最伸长姿势。
在被卡定体33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被卡定槽41。因此,以与手柄主体10的对使用者55来说合适的倾斜角度对应地,卡脱部件14的前端部14a能够卡定在任何一个被卡定槽41中,从而将手柄主体10固定。
在上述的说明中,对使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使用者55不一定要使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倾斜。具体来说,使用者55还能够使手柄主体10沿旅行箱主体2的上下方向进行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旅行箱1中,能够使手柄主体10伸缩,并且,能够调整手柄主体10相对于旅行箱主体2的角度。因此,如图15所示,不仅能够在平坦的面进行搬运,当使用者55在台阶56上搬运旅行箱1的情况下,能够不利用脚轮,而使旅行箱主体2与台阶56接触地进行搬运。在上下楼梯时,还能够变更手柄主体10的倾斜角度进行使用。此时,使用者55通过对连接机构操作部17A进行推压操作,能够容易地变更手柄主体10的倾斜角度,通过推压保持解除操作部17B而能够容易地变更手柄主体10的长度。
此外,设想使旅行箱主体2与台阶56接触并进行搬运的情况,能够采用在旅行箱主体2的外表面(例如角部)安装合成树脂制的滑材的结构。若使该滑材与台阶56接触,则使用者55能够轻松地搬运旅行箱1。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中,在保持部件12处于后退至臂4的内侧的后退位置的情况下,卡脱部件14位于接触位置,转动中心轴7不能旋转。换言之,保持部件12的后退位置是,连接机构16的限制体50从卡脱部件14脱离,卡定齿14b和被卡定齿50a不啮合的状态。
即,由于卡脱部件14通过卡定用弹簧体15的弹性而位于接触位置,因此,转动中心轴7不能旋转。作为保持部件12位于向臂4的内侧后退的后退位置的情况,有使用者55使保持解除操作部17B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的情况、和使用者55使保持解除操作部17B向长边方向一侧移动并使内侧臂部件19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移动的途中(保持部件12与外侧臂部件18的内表面抵接)的情况。
总而言之,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具有:臂4、***作杆11、保持部件12、保持用弹簧体13、卡脱部件14、卡定用弹簧体15、连接机构16、操作部件17。臂4具有外侧臂部件18和能够在外侧臂部件18的长边方向上移动的内侧臂部件19。臂4长边方向一端侧介由转动机构6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旅行箱主体2上。***作杆11构成为,沿臂4的长边方向设置,且能够与内侧臂部件19一起沿臂4的长边方向移动。
保持部件12是对臂4的最伸长姿势及最短缩姿势的至少两个姿势的某一个进行保持的部件。该情况下,最伸长姿势是指,保持部件12从臂4的内侧向外侧突出,由此与外侧臂部件18卡合,从而内侧臂部件19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正在长边方向上以最大限度突出的状态。最短缩姿势是指,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内侧臂部件19在长边方向上以最大限度被收容的状态。
保持用弹簧体13以使保持部件12朝向突出位置的方式对其进行弹压,该突出位置是保持部件12向外侧臂部件18侧突出并卡定于外侧臂部件18的位置。卡脱部件14自由卡脱于转动机构6。卡定用弹簧体15对卡脱部件14向成为接触位置的方向进行弹压,该接触位置是使卡脱部件14与转动机构6接触并将转动机构6保持为非旋转状态的位置。
操作部件17构成为,能够在沿臂4的长边方向向一方移动的保持解除位置、沿臂4的长边方向向另一方移动的卡定解除位置、和保持解除位置及卡定解除位置之间的基准位置之间切换。即,操作部件17构成为,能够对***作杆11进行操作以使其沿臂4的长边方向向一方及另一方移动与保持部件12的后退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的量,所述后退位置是指保持部件12以陷没于臂的内侧的方式后退的位置。另外,操作部件17构成为,能够对***作杆11进行操作以使其沿臂4的长边方向向一方及另一方移动与卡脱部件14的接触位置和卡脱部件14从转动机构6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规定距离的量。该操作部件17连结于***作杆11。
连接机构16构成为,通过使操作部件17向另一方移动规定距离的移动操作,而使***作杆11及卡脱部件14连接。连接机构16具有以下功能,通过使***作杆11及卡脱部件14连接,而使***作杆11及卡脱部件14一起向另一方移动,从而使位于接触位置的卡脱部件14移动到脱离位置。
操作部件17的保持解除位置与保持部件12的后退位置对应,操作部件17的卡定解除位置与卡脱部件14的脱离位置对应。操作部件17的基准位置与保持部件12的突出位置对应,且与卡脱部件14的接触位置对应。
上述结构中,通过卡定用弹簧体15的弹性,在卡脱部件14位于使转动机构6保持为非旋转的接触位置的状态下,若使操作部件17向另一方移动规定距离的量,则伴随操作部件17的移动,***作杆11沿臂4的长边方向向另一方移动。若使操作部件17向另一方移动规定距离,则卡脱部件14通过连接机构16连接于***作杆11,从而卡脱部件14也向另一方移动,位于接触位置的卡脱部件14移动到脱离位置。若卡脱部件14移动到脱离位置,则臂4以其长边方向一端侧为基准,能够介由转动机构6在被安装体上转动。
上述结构中,当操作部件17处于保持解除位置时,保持部件12位于后退位置而不对臂4的伸缩进行限制。当操作部件17位于卡定解除位置时,卡脱部件14位于脱离位置而不对转动机构6的转动进行限制。当操作部件17位于基准位置时,保持部件12位于突出位置并向外侧臂部件18侧突出从而与外侧臂部件18卡定,由此,限制臂4的伸缩。当操作部件17位于基准位置时,卡脱部件14位于接触位置,从而保持转动机构6处于非旋转状态。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具有:臂4,具有外侧臂部件18和内侧臂部件19,该内侧臂部件19以能收纳于该外侧臂部件18中的方式能够沿该外侧臂部件18的长边方向移动,在该臂4上设有转动机构6,该臂4的长边方向一端侧介由该转动机构6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被安装体2上;***作杆11,沿该臂4的长边方向设置,能够与所述内侧臂部件19一起沿臂4的长边方向移动;保持部件12,安装于所述内侧臂部件19,能够在从所述臂4的内侧向所述臂4的外侧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陷没于所述臂4的内侧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位于所述突出位置而与所述外侧臂部件18卡合,从而能够对至少以下两个姿势进行保持,即所述内侧臂部件19相对于所述外侧臂部件18在所述臂4的长边方向上最大限度地突出的所述臂4的最伸长姿势、及所述内侧臂部件19相对于所述外侧臂部件18在所述臂4的长边方向上以最大限度被收容的所述臂4的最短缩姿势;保持用弹簧体13,将该保持部件12向所述突出位置进行弹压,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保持部件12向所述外侧臂部件18侧突出并卡定于该外侧臂部件18的位置;相对于所述转动机构6自由卡脱的卡脱部件14;卡定用弹簧体15,将该卡脱部件14向成为接触位置的方向进行弹压,所述接触位置是该卡脱部件14与所述转动机构6接触的接触位置、即所述卡脱部件14将所述转动机构6保持为非旋转状态的位置;操作部件17,连结于所述***作杆11,能够对所述***作杆11进行操作以使其沿所述臂4的长边方向向一方及另一方移动下述距离:与所述保持部件12位于所述后退位置和所述突出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且与所述卡脱部件14的接触位置和所述卡脱部件14从所述转动机构6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连接机构16,在进行使该操作部件17向另一方移动规定距离的移动操作时,使所述***作杆11及所述卡脱部件14相连,由此,使所述***作杆11及所述卡脱部件14一起向另一方移动,从而使位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卡脱部件14位于所述脱离位置。
上述结构中,若通过保持用弹簧体13的弹性,保持部件12从臂4的内侧向外侧突出,并由此位于与外侧臂部件18卡合的突出位置,则内侧臂部件19被保持在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不能伸缩的状态。若抵抗保持用弹簧体13的弹性而使操作部件17向一方移动规定距离的量,则伴随操作部件17的移动,***作杆11沿臂4的长边方向向一方移动,位于突出位置的保持部件12成为后退位置,内侧臂部件19能够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在臂4的最伸长姿势和最短缩姿势之间进行伸缩。
通过卡定用弹簧体13的弹性,当卡脱部件14位于保持转动机构6非旋转的接触位置的状态下,若使操作部件17向另一方移动规定距离的量,则伴随操作部件17的移动,***作杆11沿臂4的长边方向向另一方移动。与***作杆11的移动同时地,卡脱部件14通过连接机构16与***作杆11连接,由此,卡脱部件14向另一方移动。由此,位于接触位置的卡脱部件14位于脱离位置,臂4以其长边方向一端侧为基准,能够介由转动机构6相对于被安装体2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中,所述臂4平行且成对地分离设置,该两臂4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彼此通过握持手柄5连结,所述操作部件17能够采用设于所述握持手柄5的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将臂4的长边方向一端侧介由转动机构6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被安装体2上,使操作部件17向一方移动规定距离从而使臂4伸缩,使操作部件17向另一方移动规定距离,从而使臂4以转动机构6为中心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中,所述操作部件17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即构成为,能够在沿所述臂4的长边方向向一方移动的保持解除位置、和沿所述臂4的长边方向向另一方移动的卡定解除位置、和所述保持解除位置及所述卡定解除位置之间的基准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操作部件17的保持解除位置对应于所述保持部件12的后退位置,所述操作部件17的所述卡定解除位置对应于所述卡脱部件14的所述脱离位置,所述操作部件17的所述基准位置对应于所述保持部件12的所述突出位置,且对应于所述卡脱部件14的所述接触位置。
上述结构中,当操作部件17位于保持解除位置时,保持部件12处于后退位置,从而不限制臂4的伸缩。当操作部件17位于卡定解除位置时,卡脱部件14处于脱离位置,从而不限制转动机构6的转动。当操作部件17位于基准位置时,保持部件12位于突出位置,即向外侧臂部件18侧突出并卡定于外侧臂部件18,由此,限制臂4的伸缩。当操作部件17位于基准位置时,卡脱部件14处于接触位置,从而将转动机构6保持为非旋转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中,所述操作部件17能够采用在所述握持手柄5的一侧及另一侧设置一对的结构。
上述结构中,使操作部件17从握持手柄5的另一侧向一侧移动从而使其位于保持解除位置,由此,保持部件12从突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使操作部件17从握持手柄5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从而使其位于卡定解除位置,由此,卡脱部件14从接触位置向脱离位置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中,所述转动机构6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具有:成为所述臂4的转动中心的转动中心轴7;被卡定体33,在外周部具有能够供所述卡脱部件14卡定的被卡定槽41,且能够围绕与所述转动中心轴7平行配置的支轴旋转;齿轮组,将所述转动中心轴7和所述支轴可动地进行连结。
上述结构中,若卡脱部件14位于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卡定的接触位置,则被卡定体33不能旋转,齿轮组的各齿轮不能旋转,臂4不能围绕转动机构6转动。若卡脱部件14处于从被卡定体33的被卡定槽41脱离的脱离位置,则被卡定体33能够旋转,齿轮组的各齿轮能够旋转,臂4能够围绕转动机构6转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3,通过操作部件17的操作,能够进行臂4的伸缩的锁定及锁定解除、臂4的转动的锁定及锁定解除。
本发明的操作手柄装置3,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操作手柄装置3用于旅行箱1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操作手柄装置3还能够作为搬运推车、步行辅助车等搬运工具的操作手柄装置而安装于其上。另外,还能够将本发明的操作手柄装置3作为敷设于自行车上、且能够改变长度及角度的操作手柄装置加以利用。
在用于旅行箱2及其他的搬运工具的情况下,臂4不限定于成对设置,还可以设置一根臂4。上述连接机构16采用了通过齿彼此之间的卡定来使***作杆11和卡脱部件14连接的结构,但还能够采用通过压接来使***作杆11和卡脱部件14连接的结构。
以上说明了操作部件17是一体地设置连接机构操作部17A及保持解除操作部17B而成的结构。但是,为了操作贯穿部件45,连接机构操作部17A及保持解除操作部17B还可以分体设置。而且,连接机构操作部17A及保持解除操作部17B不限于一个,尤其,着眼于使用者进行握持这一操作,还能够采用将连接机构操作部17A与保持解除操作部17B分离地配置在握持手柄5的长边方向上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卡脱部件14的卡定部,例示了形成有多个以锯齿状连续的卡定齿14b的情况。但是,如图16及图17所示,卡定部还能够为在卡脱部件14的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其长边方向途中部分的两处形成的卡定齿60、61。在卡脱部件14的长边方向中,卡定齿60、61彼此的分离距离被设定为,臂4的最短缩姿势和最伸长姿势之间的、与内侧臂部件19的移动距离对应的距离。
各卡定齿60、61形成为三角形的凹部。即,各卡定齿60、61具有形成在卡脱部件14的外表面的倾斜面60a、61a和从倾斜面60a、61a的端部立起的卡定面60b、61b。卡定齿60、61彼此的分离距离L被特定为卡定面60b、61b之间的距离。此外,卡定齿60、61之间为平坦面14c。
如图18至图20所示,限制体62内置于内止挡件22中,并配置在卡脱部件14的侧方,形成为长方体的板状。在限制体62中,在与卡定齿60、61对置的面上形成有被卡定齿63,该被卡定齿63根据限制体62的位置而能够与某个卡定齿60、61自由卡脱。被卡定齿63形成为与各卡定齿60、61对应的三角形。在限制体62上的、与卡脱部件14对置的面上形成有一个这样的被卡定齿63。
本实施方式中,卡定孔18a仅形成在与臂4的最短缩姿势及最伸长姿势对应的位置即可。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卡定孔18a形成在外侧臂部件18的两处。关于其他的部分的结构,由于与基于图1A、图1B、图1C至图15进行说明的所述实施方式相同,故标注相同的标记并不重复其说明。
根据组装有上述结构的卡脱部件14及限制体62的操作手柄装置3,在臂4的最短缩姿势时,限制体62的被卡定齿63卡定于长边方向一侧(弹簧座环14A侧)的卡定齿60中。在臂4的最伸长姿势时,限制体62的被卡定齿63卡定于长边方向另一侧的卡定齿61中。具体来说,被卡定齿63与卡定齿60、61的卡定面60b、61b的某一个卡定,由此,限制内侧臂部件19的移动。
例如,为了使臂4从最短缩姿势成为最伸长姿势,在使用者55使内侧臂部件19相对于外侧臂部件18移动时,限制体62的被卡定齿63在卡定齿60、61之间的平坦面14c上边滑动边移动。即使被卡定齿63在卡定齿60、61之间的面上滑动,由于卡定齿60、61之间为平坦面14c,因此,在限制体62的移动中能够抑制限制体62的动作。另外,通过使卡定齿60、61之间为平坦面14c,能够可靠地抑制被卡定齿63在卡定齿60、61之间移动时的滑动音。
在图16至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卡定齿60、61被配置在与臂4的最短缩姿势和最伸长姿势对应的位置,即两个位置。但是,还能够在例如卡定齿60、61之间的中间位置上再形成一个相同结构(形状)的卡定齿。该情况下,通过将卡定孔18a形成在与臂4的最短缩姿势、最伸长姿势、及与其中间对应的位置上,而能够使臂4在处于最短缩姿势、最伸长姿势、及其中间位置的姿势的情况下加以利用。其他的作用效果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不重复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装置,如以上所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意欲保护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设计变更。另外,本发明的作用效果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全部内容仅为例示,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说明表示,而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表示。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包含与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含义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Claims (5)

1.一种操作手柄装置,具有:
臂,具有外侧臂部件和内侧臂部件,该内侧臂部件以能收纳于该外侧臂部件中的方式能够沿该外侧臂部件的长边方向移动,在该臂上设有转动机构,该臂的长边方向一端侧通过该转动机构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被安装体上;
***作杆,沿该臂的长边方向设置,能够与所述内侧臂部件一起沿臂的长边方向移动;
保持部件,安装于所述内侧臂部件,能够在从所述臂的内侧向所述臂的外侧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陷没于所述臂的内侧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位于所述突出位置而与所述外侧臂部件卡合,从而能够对至少以下两个姿势进行保持,即,所述内侧臂部件相对于所述外侧臂部件在所述臂的长边方向上最大限度地突出的所述臂的最伸长姿势、及所述内侧臂部件相对于所述外侧臂部件在所述臂的长边方向上以最大限度被收纳的所述臂的最短缩姿势;
保持用弹簧体,将该保持部件向所述突出位置进行弹压,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保持部件向所述外侧臂部件侧突出并卡定于该外侧臂部件的位置;
相对于所述转动机构自由卡脱的卡脱部件;
卡定用弹簧体,将该卡脱部件向成为接触位置的方向进行弹压,所述接触位置是该卡脱部件与所述转动机构接触的接触位置、即所述卡脱部件将所述转动机构保持为非旋转状态的位置;
操作部件,连结于所述***作杆,能够对所述***作杆进行操作以使其沿所述臂的长边方向向一方及另一方移动下述距离:与所述保持部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和所述突出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且与所述卡脱部件的接触位置和所述卡脱部件从所述转动机构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
连接机构,在进行使该操作部件向另一方移动规定距离的移动操作时,使所述***作杆及所述卡脱部件相连,由此,使所述***作杆及所述卡脱部件一起向另一方移动,从而使位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卡脱部件位于所述脱离位置,
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能够在沿所述臂的长边方向向一方移动的保持解除位置、和沿所述臂的长边方向向另一方移动的卡定解除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操作部件的保持解除位置对应于所述保持部件的后退位置,且对应于所述卡脱部件的所述接触位置,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卡定解除位置对应于所述卡脱部件的所述脱离位置,且对应于所述保持部件的突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装置,其中,所述臂平行且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该两臂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彼此通过握持手柄连结,所述操作部件设于所述握持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手柄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能够切换至位于所述保持解除位置及所述卡定解除位置之间的基准位置,
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基准位置对应于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突出位置,且对应于所述卡脱部件的所述接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手柄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件在所述握持手柄的一侧及另一侧设置有一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装置,其中,所述转动机构具有:成为所述臂的转动中心的转动中心轴;被卡定体,在外周部具有能够供所述卡脱部件卡定的卡定槽,且能够围绕与所述转动中心轴平行地配置的支轴旋转;齿轮组,可动地连结所述转动中心轴和所述支轴。
CN201611061161.7A 2016-05-20 2016-11-28 操作手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97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7902.2A CN112603007A (zh) 2016-05-20 2016-11-28 操作手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1725 2016-05-20
JP2016101725A JP6051326B1 (ja) 2016-05-20 2016-05-20 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7902.2A Division CN112603007A (zh) 2016-05-20 2016-11-28 操作手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7321A CN107397321A (zh) 2017-11-28
CN107397321B true CN107397321B (zh) 2021-01-15

Family

ID=5728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7902.2A Pending CN112603007A (zh) 2016-05-20 2016-11-28 操作手柄装置
CN20161106116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97321B (zh) 2016-05-20 2016-11-28 操作手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7902.2A Pending CN112603007A (zh) 2016-05-20 2016-11-28 操作手柄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426240B2 (zh)
EP (1) EP3245894B1 (zh)
JP (1) JP6051326B1 (zh)
KR (1) KR20170131190A (zh)
CN (2) CN112603007A (zh)
HK (1) HK1243897A1 (zh)
TW (2) TWI755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0154A1 (de) * 2017-01-09 2018-07-12 Ford Motor Company Roller
CN110203015B (zh) * 2018-02-28 2020-11-10 东莞市江顺箱包袋配件有限公司 拉杆轮组电动刹车控制***
CN115826585A (zh) 2018-08-08 2023-03-21 托罗公司 使用视觉***的自主机器导航和训练
WO2020197946A1 (en) * 2019-03-22 2020-10-01 Shalgi Netta Dor Split handle, narrow rolling bag
US20210016815A1 (en) * 2019-07-19 2021-01-21 James S. Fleser Roller cart luggage
RU203202U1 (ru) * 2020-12-09 2021-03-2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ПО РИТМИКО" Ручка тележки с зацепом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9486A (en) * 1993-08-18 1995-01-10 Wang; Chien-Shan Pull handle of a trunk
US5502876A (en) * 1994-09-22 1996-04-02 Wang; Chie-Shan Pull handle for a trunk
US5581846A (en) * 1995-05-01 1996-12-10 Wang; Chien-Shan Controlling handle structure for pull rods of a luggage
US5628088A (en) * 1995-07-24 1997-05-13 Chen; Chang-Wen Multistage adjustable device for trunk bracket
CN2297108Y (zh) * 1996-03-01 1998-11-18 周正赞 可任意定位的伸缩拉杆控制结构
US5630250A (en) * 1996-04-09 1997-05-20 Chou; Cheng-Tsan Drawbar device
US5636410A (en) * 1996-04-09 1997-06-10 Chou; Cheng-Tsan Retractable handle assembly for a suitcase
US5690196A (en) * 1996-08-12 1997-11-25 Wang; Jin-Jiao Retractable handle assembly for a suitcase
US5884362A (en) * 1997-06-24 1999-03-23 Tsai; James Expandable handle of luggage
US5864921A (en) * 1997-12-10 1999-02-02 Chou; Cheng-Tsan Extensible handle assembly
JPH11309011A (ja) * 1998-04-30 1999-11-09 Kodama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旅行鞄
TW427128U (en) * 2000-07-17 2001-03-21 Chaw Khong Technology Co Ltd Structure of rotary draw bar for suitcase
US20020095746A1 (en) * 2001-01-22 2002-07-25 Wang King Sheng Retractable handle device having a simplified structure
US20030038007A1 (en) * 2001-08-27 2003-02-27 Han Angela W. Telescopic handle for luggage cart
US7097181B2 (en) * 2001-11-02 2006-08-29 Outrigger, Inc. Angular handle assembly for wheeled luggage
US6679360B2 (en) * 2001-12-11 2004-01-20 King Sheng Wang Retractable handle for suitcase
US6575274B1 (en) * 2002-02-07 2003-06-10 Chiung-Chu Huang Adjustable pulling handle for rollaway luggage
US6619448B1 (en) * 2002-05-14 2003-09-16 King Sheng Wang Retractable handle for suitcase
US6827186B1 (en) * 2003-06-20 2004-12-07 Hando Industrial Co., Ltd. Pull rod control mechanism of luggage
US20050092568A1 (en) 2003-11-04 2005-05-05 Mark Nordstrom Retractable leaning towing handle system for wheeled baggage
US7188715B1 (en) 2004-01-28 2007-03-13 Shou Mao Chen Pull handle provided with a grip handle with an adjustable angle
US7380647B2 (en) * 2004-08-16 2008-06-03 Joseph Liang Luggage
US7270223B2 (en) * 2004-10-13 2007-09-18 Travelpro International, Inc. Luggage handle system with pivot grip
JP3122215U (ja) * 2006-02-28 2006-06-08 文昌 ▲黄▼ 旅行用バッグ
CN201029538Y (zh) * 2007-05-25 2008-03-05 常鹏 旅行箱包用可伸缩滚轮的拉杆装置
US20090266833A1 (en) 2008-04-23 2009-10-29 Savage Stephen A Mobile storage apparatus
DE202008018601U1 (de) * 2008-12-13 2016-05-31 Sudhaus Gmbh & Co. Kg Teleskopgriff für transportable Gegenstände, z.B. Gepäckstücke, Koffer od.dgl.
US8214972B2 (en) * 2009-04-01 2012-07-10 Wei-Hung Lai Control handle of a retractable handle assembly for travel bag
FR2949530A1 (fr) * 2009-08-25 2011-03-04 Stephane Fortier Dispositif de support telescopique a deverrouillage simultane
JP2011087845A (ja) * 2009-10-26 2011-05-06 Nifco Inc 鞄のハンドル装置
KR100960077B1 (ko) * 2010-03-16 2010-05-31 주식회사 캐리맥스통상 신축길이의 정밀도가 향상된 핸들부를 구비한 가방
JP6021295B2 (ja) 2010-09-27 2016-11-09 大同工業株式会社 シルバーカー及びキャリーバッグのスライド式ハンドル
JP2012065977A (ja) * 2010-09-27 2012-04-05 Daido Kogyo Co Ltd キャリーバッグ及びシルバーカーのハンドル持ち手
TWM445893U (zh) * 2012-07-25 2013-02-01 Sheng-Zhohg Liang 行李箱
WO2014207773A1 (en) * 2013-06-28 2014-12-31 G.T. Line S.R.L. Transportable container and related handle
KR20150076082A (ko) * 2013-12-26 2015-07-06 고와 엠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캐리 케이스
TWI524863B (zh) * 2014-02-11 2016-03-11 賴偉浤 旅行箱之拉桿把手結構
WO2015174699A1 (ko) * 2014-05-11 2015-11-19 조원상 바퀴 접이식 캐리어
DE112015005048T5 (de) * 2014-11-06 2017-08-10 Eddie Bauer LLC Rollendes Gepäckstück mit mehreren Beförderungsmodi
US9408449B1 (en) * 2015-01-15 2016-08-09 Hokei Corporation Stepless retractable handle assembly for luggage
US20170310151A1 (en) * 2015-09-30 2017-10-26 Gennes Curescu Suitcase Having Integrated Power Charging Device
US9872547B2 (en) * 2015-11-25 2018-01-23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Handle assembly for a case
CN205615550U (zh) * 2016-04-11 2016-10-05 王本寰 可收折购物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32759A1 (en) 2017-11-23
US10932539B2 (en) 2021-03-02
KR20170131190A (ko) 2017-11-29
CN107397321A (zh) 2017-11-28
HK1243897A1 (zh) 2018-07-27
US10426240B2 (en) 2019-10-01
US20190365071A1 (en) 2019-12-05
JP2017205431A (ja) 2017-11-24
CN112603007A (zh) 2021-04-06
EP3245894B1 (en) 2022-04-20
TWI704880B (zh) 2020-09-21
TWI755848B (zh) 2022-02-21
JP6051326B1 (ja) 2016-12-27
EP3245894A1 (en) 2017-11-22
TW202100059A (zh) 2021-01-01
TW201740833A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7321B (zh) 操作手柄装置
US6497311B2 (en) Wheeled luggag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KR102227172B1 (ko) 유아 푸시 체어 프레임과, 유아 푸시 체어
US8827305B2 (en) Hand truck
JP5587977B2 (ja) 転動可能なベビーシートに変換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ベビー安全カーシート
US7766366B2 (en) Foldable baby stroller frame
US20160128442A1 (en) Rolling luggage with multiple modes of conveyance
US8672336B2 (en) Automatic scooter unlocking mechanism
EP1059859A1 (en) Improvements in wheeled luggag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US20170327140A1 (en) Carrier device and stowing method thereof
US11109657B2 (en) Rolling luggage with multiple modes of conveyance
JP6703930B2 (ja) 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JP6703931B2 (ja) 操作ハンドル装置の杆状部材連繋機構
CN221114039U (zh) 儿童推车
JP2005329790A (ja) 手押車
KR20200043022A (ko) 인출 타입 보조휠을 가지는 캐리어
WO1999044461A1 (en) Improvements in wheeled luggag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TW202323102A (zh) 推車總成
CN115716498A (zh) 折叠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38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