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2244B -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2244B
CN107222244B CN201610149514.2A CN201610149514A CN107222244B CN 107222244 B CN107222244 B CN 107222244B CN 201610149514 A CN201610149514 A CN 201610149514A CN 107222244 B CN107222244 B CN 107222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oding matrix
matrix
information
channel
unquant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495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2244A (zh
Inventor
刘鹍鹏
周永行
张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495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44B/zh
Priority to JP2018548328A priority patent/JP2019510415A/ja
Priority to EP17765824.2A priority patent/EP342276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76627 priority patent/WO20171572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222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44A/zh
Priority to US16/131,533 priority patent/US1084834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2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3Feedback reduction using vector or matrix manip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用于提高链路自适应性能。一种第一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二设备处接收参考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对所述信道矩阵进行分解,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生成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由于第二设备发送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避免了量化误差,使得第一设备获取的预编码矩阵更准确,有效提高了链路自适应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FDD)***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根据接收的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然后确定信道的状态信息并进行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秩指示(RankIndicator,RI),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
其中,PMI是对预编码矩阵的索引,而预编码矩阵是量化后的用于表征信道特征的矩阵,因此存在量化损失,反馈的信道信息存在一定误差,将导致下行链路自适应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用以解决UE上报PMI存在量化损失,导致下行链路自适应性能下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
该方法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第一设备根据从第二设备处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第一设备对信道矩阵进行分解,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并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第一设备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第二设备根据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第二设备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向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由于第二设备发送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避免了量化误差,使得第一设备获取的预编码矩阵更准确,有效提高了链路自适应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对信道矩阵进行分解,以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比如:
第一设备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分解后的对角阵和由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第一设备根据对角阵确定信道矩阵的秩;第一设备根据下行信道矩阵的秩,对由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进行变换后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等于信道矩阵的秩。
这里,提供了一种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之后,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可有多种方法,比如:
方法一、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这样,第二设备在收到这些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后,可根据这些信息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第一设备在向第二设备发送这些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时,可将它们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从收到的ZC序列上获得这些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由于ZC序列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较好,第二设备在从ZC序列上获取信道信息时,可获得较好的信号解调性能,提高信道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其中,第一设备在发送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时,可将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相互交错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或
第一设备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先发送给第二设备,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后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先接收幅度信息,再接收相位信息;或
第一设备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先发送给第二设备,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后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先接收相位信息,再接收幅度信息。
提供了发送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的可选实现方式。
可选地,在发送幅度信息时,第一设备可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多个元素的幅度信息码分后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在收到ZC序列后,在从ZC序列上获取幅度信息时,在进行码分相关的处理后,获取幅度信息。
这样,可避免同相位的幅度信息相加后的幅值过大。
方法二、
第一设备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采用Givens分解方式表示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其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第一设备将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可选地,第一设备将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二设备接收ZC序列,从ZC序列上获取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根据获取的相位信息生成多个分解矩阵;并将生成的多个分解矩阵相乘后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提供了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另一种方法。
方法三、
第一设备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第一设备将表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可选地,第一设备将表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二设备在收到ZC序列后,从ZC序列上获取承载的加权系数,根据获取的加权系数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并根据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加权系数的ZC序列;第二设备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加权系数。
提供了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另一种方法。
方法四、
第一设备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第一设备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进行量化,生成量化后的幅度信息。第一设备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二设备根据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以及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
方法四中,幅度信息要经过量化后再传输,相位信息仍然按照未经量化的模拟量进行传输。可有效降低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信息比特数。虽然存在一定的量化误差,但通过合理设置量化间隔,第二设备仍可获得较精确的预编码矩阵。
无论对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还是第一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第一设备在发送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还可发送用于解调这些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第二设备不仅接收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还接收用于解调这些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根据这些解调参考信号解调信道信息。
比如:第一设备在发送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PRB pair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再比如:第一设备在发送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再比如:第一设备在发送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这里,给出了多种发送解调参考信号的方式。
无论对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还是第一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第一设备可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与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二设备接收与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的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案中,该第一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接收器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参考信号和数据。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信道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一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二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案中,该第二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参考信号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设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信道信息。可选地,该第二设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二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包括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方面所述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第一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第二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第一设备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并生成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以及将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根据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信道矩阵,并根据生成的信道矩阵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以及根据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向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其中,由于第二设备发送的是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避免了发送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时的量化误差,使得第一设备获取的信道信息更准确,有效提高了链路自适应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将信道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第一设备将表示信道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作为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将表示信道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从收到的ZC序列上获取加权系数,并根据获取的加权系数生成信道矩阵。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将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与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案中,该第一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接收器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参考信号和数据。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信道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一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二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案中,该第二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参考信号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设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信道信息。可选地,该第二设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二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包括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任一方面所述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第一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第二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案的流程图;
图4A~图4C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信息和解调参考信号的可选方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信息中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交错发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幅度信息码分后发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案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方案和优势,下文提供了详细描述。该详细描述通过使用框图、流程图等附图和/或示例,阐明了装置和/或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在这些框图、流程图和/或示例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这些框图、流程图或示例内的各个功能和/或操作,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硬件、软件、固件单独或共同实施,或者通过硬件、软件和固件的任意组合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网络”常被可互换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更容易被理解,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一些描述加以说明,这些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信道矩阵
假定无线通信***中,发送信号为x,接收信号为y,x到y之间的信道的信道冲激响应为h,加性高斯噪声为n,则接收信号y和发送信号x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y=hx+n
对于一个有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的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接收信号y和发送信号x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y=Hx+n
x∈fNt×1,y∈fNr×1,H为信道矩阵,H∈fNr×Nt,n∈fNr×1
信道矩阵H的第i行第j列表示从第j个发送天线到第i个接收天线的复信道增益。
当Nt=1,Nr>1时,MIMO***为单入多出(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当Nt>1,Nr=1时,MIMO***为多入单出(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MISO)***,SIMO***和MISO***均可视为MIMO***的特例。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MIMO***。
二、预编码矩阵
信号的发送端获得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的信道信息,则可根据获得的信道信息对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可在发送端预先消除数据流之间的部分或全部干扰,实现数据发送的链路自适应,即按照不同的信道条件采用不同的数据发送方式,尽量降低数据流之间的干扰。
发送端进行预编码处理时使用的矩阵即为“预编码矩阵”。
发送端采用预编码处理后的接收信号y和发送信号x之间的关系可如下面的公式所示:
y=HFx+n
其中,F为预编码矩阵。
三、目前LTE FDD***中下行发送时的预处理的方法
基站向UE发送测量参考信号,UE根据接收的测量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进而获得信道矩阵H,并从预设的码本集合中C={Wi}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S,使得容量最大化或者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最大化。UE将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I反馈给基站。
比如:天线端口数为2的码本如下表所示,目前,秩为1的预编码矩阵只有4个。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111
可见,UE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是经过量化的,因此存在误差,导致基站获得的信道信息不准确,链路自适应性能差。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包括: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
其中,第二设备102向第一设备101发送参考信号,第一设备101根据从第二设备102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将用于表示信道估计结果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102;第二设备102根据接收的信道信息,向第一设备101进行数据发送。
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的上述交互过程可如图2所示。
其中,第一设备101可为网络设备,比如:基站,第二设备102可为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101可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102可为网络设备;再或者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均为终端设备;再或者,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均为网络设备。
只要第二设备102向第一设备101发送参考信号,第一设备101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反馈信道信息,都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信道信息上报以及数据发送,以获取更精确的信道估计结果,提高链路自适应性能。
并且,无论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之间通信时采用何种双工方式,比如前述的FDD双工方式,抑或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的双工方式,均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获取精确的信道估计结果,提高链路自适应性能。
其中,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之间通信的通信制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IS-95、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TDD LTE)、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FDD LTE)、长期演进-增强(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dvanced)、个人手持电话***(Personal Handy-phoneSystem,PHS)、802.11系列协议规定的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以及未来演进的各种无线通信***。
其中,前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前述的网络设备可包括基站,或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或包括基站和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其中基站可为宏站或小站,比如:小小区(smallcell)、微小区(pico cell)等,基站也可为家庭基站,比如:家庭节点B(Home NodeB,HNB)、家庭演进节点B(Home eNodeB,HeNB)等,基站也可包括中继节点(relay)等。
比如:对于TDD LTE、FDD LTE或LTE-A等LTE***,前述的网络设备可为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B,eNodeB),终端设备可为UE;对于TD-SCDMA***或WCDMA***,前述的网络设备可包括:节点B(NodeB)和/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终端设备可为UE;对于GSM***,前述的网络设备可包括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和/或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终端设备可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对于WiFi***,前述的网络设备可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或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终端设备可为站点(STAtion,STA)。
下面的图3和图7分别示出了两种上报信道信息的方案。
其中,图3所示的方案中,第一设备101上报的是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图7所示的方案中,第一设备101上报的是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
下面,分别描述图3和图7示的两种方案。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案的流程。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01:第二设备102向第一设备101发送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用于对第二设备102到第一设备101的信道进行信道估计;
可选地,当第二设备102为LTE***中的基站,第一设备101为LTE***中的用户设备时,该参考信号可以为解调参考(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信号。
S302:第一设备101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H;
S303:第一设备101对于信道矩阵H进行分解,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第一设备101在分解信道矩阵H时,可有多种分解方法,比如: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等,后面将详细介绍。
S304:第一设备101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S305:第一设备101将生成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承载于ZC序列上;
S306:第一设备101将承载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ZC序列发送给第二设备102;
步骤S305和步骤S306中,第一设备101将生成的信道信息承载在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102,由于ZC序列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较好,第二设备102在从ZC序列上获取信道信息时,可获得较好的信号解调性能,提高信道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ZC序列仅为一种示例,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也可承载于其他序列上发送,只要第二设备102能够获取信道信息即可。
承载于ZC序列等序列上的方式实际上采用的是物理层的发送方式,实际上,信道信息也可采用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信令、或高层信令,比如(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传送等。
S307:第二设备102从收到的承载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ZC序列上获取信道信息;
S308:第二设备102根据获取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确定向第一设备101进行数据发送时使用的发送方式;其中,第二设备102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数据发送方式的方法,可参考目前的基站根据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数据发送方式的方法,只不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02生成预编码矩阵时所依据的是部分或全部的精度更高的未经过量化的信道信息。
S309:第二设备102采用确定的发送方式向第一设备101进行数据发送。
图3所示的流程中,由于第二设备102发送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避免了量化误差,使得第一设备101获取的预编码矩阵更准确,有效提高了链路自适应性能。
下面,对图3所示的流程中的信道矩阵H的分解方式,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生成方法和发送方式加以详细说明。
这里,以SVD分解方式为例加以说明。
可采用的分解方式不限于SVD分解方式,只要能够由信道矩阵H获取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均可。
其中,第二设备102可按下述公式对信道矩阵H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信道矩阵H的特征向量:
H=UΣV
其中Σ为对角阵,V为由信道矩阵H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根据Σ可以得到信道矩阵H的秩(Rank),以及SNR,通过V可以得到信道的预编码矩阵B,比如:去掉小于特征值阈值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后,由剩余的特征向量组成B,这个预编码矩阵是没有经过量化的,即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矩阵B的列数可等于信道矩阵H的秩,该特征值阈值可由第二设备102预先设定。
下面,介绍采用SVD分解信道矩阵H时,对应的步骤S304中信道信息的可选的生成和发送方法。
方法一、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方法二、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采用Givens分解方式,表示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为该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
方法三、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为进行加权和运算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
方法四、信道信息包括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以及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下面,分别就这四种可选的方法加以说明。
方法一、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假设秩为N,则预编码矩阵为B,共有N列,M行,M为第一设备101的天线端口数。
对于矩阵B,总共有M*N*2个参数需要反馈,例如M*N个幅度信息am,n,以及M*N个相位信息Φm,n,其中M、N、m、n为正整数,1≤m≤M,1≤n≤N。这M*N*2个信息即为步骤S304中生成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的信道信息。
这M*N*2个信息,可以调制到信号上进行发送,每个信号采用预定的序列,比如:ZC序列,即承载在ZC序列上传输。
以LTE***为例,假设一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对(pair)包括1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可以传输一个ZC序列Si,i为正整数,且1≤i≤M*N*2,M*N*2个信息中,每一个信息用一个ZC序列来承载,不同的信息对应的ZC序列可不同或相同。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将相位信息Φm,n调制到一个ZC序列Si上,则一个PRB pair可以传输14个相位信息(假设在该PRB pair上不传输解调参考信号,该解调参考信号用于第一设备101对信道信息进行解调);
如果一个PRB pair不够传输所需传输的相位信息,则进一步通过其他的频域资源进行传输。比如:PRB pair 0传输14个相位信息,如果不够,则继续通过PRB pair1进行传输。
图4A示出了在一个PRB pair的每个时隙的首个OFDM符号上传输用于解调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时,将信道信息中的相位信息调制到PRB pair上的调制方式,比如:当第一设备101为基站,第二设备102为终端设备时,该信道信息为上行信道信息,该解调参考信号为用于解调该上行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图4B示出了在一个PRB pair的每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上传输用于解调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时,将信道信息中的相位信息调制到PRB pair上的调制方式,比如:当第一设备101为基站,第二设备102为终端设备时,该信道信息为上行信道信息,该解调参考信号为用于解调该上行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图4C示出了在一个PRB pair的每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上传输用于解调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时,将信道信息中的相位信息调制到PRB pair上的调制方式,比如:当第一设备101为基站,第二设备102为终端设备时,该信道信息为上行信道信息,该解调参考信号为用于解调该上行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可选地,图4A~图4C所示的调制方式中,也可以仅在一个PRB pair中的第一个时隙或第二个时隙上发送用于解调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其中用于解调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使用1进行调制,其他OFDM符号均使用信道信息中的相位信息进行调制。
用于解调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OFDM符号的位置和数量不限于图4A~图4C所示的方式,占用的OFDM符号数越多,在PRB pair上分布的越均匀,第一设备101获取信道信息的准确性越高;但占用的OFDM符号数越多,信道信息的传输效率越低。
第一设备101在一个OFDM符号上接收到的承载了ZC序列的相位信息的信号可如下列的公式所示:
y'=h'*Sim,n
h'已经通过该PRB pair上的解调参考信号解出,Si是第一设备101已知的序列,则第一设备101可解调出Φm,n
同样,幅度信息也需要发送。第二设备102也可将幅度信息调制到ZC序列上,而第一设备101对幅度信息进行解调的调制方式也可与相位信息的解调方式相同。比如:对于幅度信息a0,0,承载在ZC序列S0上发送,可在信道信息中的所有相位信息之后发送;也可在所有相位信息之前发送,或者信道信息中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交错发送,如图5所示。其中,用于信道信息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和数量可不限于图5所示的方案。
可选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信息可在码分后再调制到ZC序列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避免同相位的幅度信息相加后的幅值过大。码分处理时使用正交序列与幅度信息相乘,幅度信息与正交序列一一对应,即有几个幅度信息,就使用几个相互正交的正交序列。
如图6所示,有3个幅度信息需要发送,则需要3个相互正交的正交序列a(n),n为整数,0≤n≤3,其中,(w0,w1,w2,w3)表示一个正交序列,比如(1,1,1,1);正交覆盖(orthogonal cover)代表有三个参考信号,只能有三个信道信息可以传输,因为三个参考信号只能区分三个信道信息。
采用方法一时,步骤S308中,第二设备102在收到信道信息后,可利用信道信息中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恢复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
方法一与后面介绍的方法四的区别在于,方法一中,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均是未经过量化的,而方法四中,幅度信息是经过量化的,相位信息是未经过量化的。因此,方法一中,第二设备102能够获得更精确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精确;而方法四中,由于部分信息是量化后的,第二设备102获得的预编码矩阵的精度没有方法一中的高,但仍比目前得到的量化后的预编码矩阵的精度高,并且与方法一相比,节省了一些信息比特。
方法二、分解矩阵的相位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101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采用Givens分解方式分解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其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即每一个分解矩阵只包含相位信息,这些相位信息即代表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
第一设备101将上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第一设备101将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分别调制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102,具体可参考前述的方法一中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的发送方法。
步骤S308中,第二设备102收到ZC序列后,可从ZC序列上解调出这些相位信息,恢复上述多个分解矩阵,然后将恢复出的多个分解矩阵相乘后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
方法三、信道信息为加权系数
方法二中,第一设备101将表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的信道信息。
该方法中,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需要预先约定使用的各个基向量,比如:预先约定使用L个基向量[U0 U1 … UL-1]。其中L为正整数。第一设备101可将获得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中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上述L个基向量的加权和:
χ0×U01×U1+...+χL-1×UL-1
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的列数为N,这样,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的信道信息就包括N*L个加权系数。
N*L个加权系数也可采用方法一中给出的方式调制到ZC序列上。第一设备101也可采用与方法一中给出的方式从ZC序列上获得这N*L个加权系数。
可选地,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线性合并方式时采用的L个基向量可如下式所示,其中,M为矩阵B的行数: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201
采用离散余弦变换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FT)线性合并方式时采用的L个基向量可如下式所示,其中M为矩阵B的行数: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202
其中,L表示最大正交基的个数,最大正交基的个数不大于基向量的个数;M为不小于2的整数。
步骤S308中,若采用方法三,则第二设备102根据收到的加权系数以及预先与第一设备101约定的多个基向量,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的各个列向量,然后将生成的各个列向量组合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
方法四、
方法四中,第一设备101对信道矩阵H进行分解,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可与方法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方法四中,在步骤S304中,第一设备101在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仅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而对于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第一设备101首先对这些幅度信息进行量化,生成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在步骤S305和步骤S306中,第一设备101将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于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102。
此外,为了让第二设备102生成预编码矩阵,第一设备101还需要将量化后的幅度信息发给第二设备102,可选地,这些幅度信息也可承载于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102。
在步骤S307中,第二设备102从承载了相位信息的ZC序列上获取相位信息,此外,第二设备102还需要获取量化后的幅度信息,比如:第一设备101将量化后的幅度信息承载于ZC序列上发给第二设备102时,第二设备102可从ZC序列上获取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步骤S308中,第二设备102根据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以及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
假设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B为: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211
方法四中,幅度信息am,n要经过量化后再传输,相位信息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212
仍然按照未经量化的模拟量进行传输。
比如: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221
幅度量化,而相位不量化得到的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222
采用方法四,可有效降低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信息比特数。虽然存在一定的量化误差,但通过合理设置量化间隔,第二设备102仍可获得较精确的预编码矩阵。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案的流程。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701:第二设备102向第一设备101发送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用于对第二设备102到第一设备101的信道进行信道估计;
可选地,当第二设备102为LTE***中的基站,第一设备101为LTE***中的用户设备时,该参考信号可以为DMRS。
S702:第一设备101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H;
S703:第一设备101生成用于描述信道矩阵H的信道信息;
S704:第一设备101将生成的信道信息承载于ZC序列上;
S705:第一设备101将承载了信道信息的ZC序列发送给第二设备102;
ZC序列仅为一种示例,信道信息也可承载于其他序列上发送,只要第二设备102能够获取信道信息即可。
承载于ZC序列等序列上的方式实际上采用的是物理层的发送方式,实际上,信道信息也可采用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信令、或高层信令,比如(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传送等。
S706:第二设备102从收到的承载了信道信息的ZC序列上获取信道信息;
S707:第二设备102根据获取的信道信息生成信道矩阵H,并根据生成的信道矩阵H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根据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确定向第一设备101进行数据发送时使用的发送方式,其中,第二设备102根据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数据发送方式的方法,可参考目前的基站根据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数据发送方式的方法,只不过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依据的是精度更高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S708:第二设备102采用确定的发送方式向第一设备101进行数据发送。
图7所示的流程中,由于第二设备102发送的是用于描述信道矩阵H的信道信息,避免了发送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时的量化误差,使得第一设备101获取的信道信息更准确,有效提高了链路自适应性能。
下面,对图7所示的流程中用于描述信道矩阵H的信道信息的生成方法和发送方式加以详细说明。
步骤S703中,第一设备101将表示信道矩阵H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作为用于描述信道矩阵H的信道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需要预先约定使用的各个基向量,比如:预先约定使用P个基向量[U0 U1 … UP-1]。其中,P为正整数。第一设备101可将获得的信道矩阵H中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上述P个基向量的加权和:
χ0×U01×U1+...+χP-1×UP-1
信道矩阵H的列数为C,这样,用于描述信道矩阵H的信道信息就包括C*P个加权系数。
C*P个加权系数也可采用图3所示的流程中方法一给出的方式调制到ZC序列上。第一设备101也可采用与该方法中给出的方式从ZC序列上获得这C*P个加权系数。
可选地,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线性合并方式时采用的P个基向量可如下式所示,其中,M为矩阵B的行数: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241
采用离散余弦变换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FT)线性合并方式时采用的P个基向量可如下式所示,其中M为信道矩阵H的行数,即为第一设备101的发射端口的数量:
Figure BDA0000943017550000242
其中,P表示最大正交基的个数,最大正交基的个数不大于基向量的个数。
其中,步骤S707中,第二设备102在收到信道信息后,可采用与步骤S702和S703相反的方式生成信道矩阵,比如:根据收到的信道信息以及与第一设别101预先约定使用的基向量,生成信道矩阵的各个列向量,然后再将各个列向量组成信道矩阵H。
图3和图7所示的流程中,第一设备101向第二设备102发送信道信息时,还可一同发送量化后的CQI和/或量化后的RI。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从第二设备处接收参考信号;
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对信道矩阵进行分解,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发送模块803,用于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
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分解后的对角阵和由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
根据对角阵确定信道矩阵的秩;
根据下行信道矩阵的秩,对由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进行变换后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等于信道矩阵的秩。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可选地,发送模块803具体用于: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发送模块803具体用于: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中,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相互交错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或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先发送给第二设备,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后发送给第二设备;或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先发送给第二设备,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后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发送模块803具体用于: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多个元素的幅度信息码分后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进行量化,生成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
将表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可选地,发送模块803具体用于:
将表示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
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采用Givens分解方式表示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其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
将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可选地,发送模块803具体用于:
将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发送模块803还用于:
在发送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PRBpair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在发送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在发送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可选地,发送模块803具体用于:
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与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给第二设备。
该第一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图3所示的流程中第一设备101的实现,其中,接收模块801用于实现第一设备101的接收操作,比如:接收第二设备102发送的参考信号、数据等;处理模块802用于实现第一设备101的处理操作,比如:生成信道矩阵,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等;发送模块803用于实现第一设备101的发送操作,比如:发送信道信息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接收器901,用于从第二设备处接收参考信号;
处理器902,用于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对信道矩阵进行分解,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生成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发送器903,用于将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接收器901的实现可参考接收模块801,处理器902的实现可参考处理模块802,发送器903的实现可参考发送模块803。该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图3所示的流程中第一设备101的实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模块1001,用于从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其中,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基于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矩阵分解后的矩阵;
处理模块1002,用于根据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以及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向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可选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后得到的矩阵;
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处理模块1002具体用于:根据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从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的ZC序列;
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可选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接收相互交错地承载到ZC序列上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或
先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再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或
先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再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
可选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接收码分后承载到ZC序列上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多个元素的幅度信息。
可选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信道矩阵进行SVD后得到的矩阵;
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
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在处理模块1002根据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之前,从第一设备处接收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第二设备处理模块1002具体用于:根据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以及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
处理模块1002具体用于:
根据加权系数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
根据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从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加权系数的ZC序列;
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加权系数。
可选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对信道矩阵进行SVD后得到的矩阵;
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采用Givens分解方式表示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其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
处理模块1002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生成多个分解矩阵;
将生成的多个分解矩阵相乘后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从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的ZC序列;
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
可选地,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
在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PRBpair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在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在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可选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接收与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的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
该第二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图3所示的流程中第二设备102的实现,其中,接收模块1001用于实现第二设备102的接收操作,比如:接收第一设备101发送的信道信息等;处理模块1002用于实现第二设备102的处理操作,比如:生成预编码矩阵,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数据发送方式等;发送模块1003用于实现第二设备102的发送操作,比如:发送参考信号、数据等。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发送器1103,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器1101,用于从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其中,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基于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矩阵分解后的矩阵;
处理器1102,用于根据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以及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向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其中,接收器1101的实现可参考接收模块1001,处理器1102的实现可参考处理模块1002,发送器1103的实现可参考发送模块1003。该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图3所示的流程中第二设备102的实现。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第一设备处接收参考信号;
处理模块12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201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生成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
发送模块1203,用于将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
将信道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
将表示信道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作为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
可选地,发送模块1203具体用于:
第一设备将表示信道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发送模块1203具体用于:
将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与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给第二设备。
该第一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中第一设备101的实现,其中,接收模块1201用于实现第一设备101的接收操作,比如:接收第二设备102发送的参考信号、数据等;处理模块1202用于实现第一设备101的处理操作,比如:生成信道矩阵,生成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等;发送模块1203用于实现第一设备101的发送操作,比如:发送信道信息等。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接收器1301,用于从第一设备处接收参考信号;
处理器1302,用于根据接收器1301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生成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
发送器1303,用于将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接收器1301的实现可参考接收模块1201,处理器1302的实现可参考处理模块1202,发送器1303的实现可参考发送模块1203。该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中第一设备101的实现。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1403,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模块1401,用于从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
其中,信道矩阵是基于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
处理模块1402,用于根据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信道矩阵;根据生成的信道矩阵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发送模块1403,用于根据处理模块1402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向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可选地,信道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被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
可选地,接收模块1401具体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加权系数的ZC序列并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加权系数。
可选地,接收模块1401具体用于:
接收与信道信息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的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
该第二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中第二设备102的实现,其中,接收模块1401用于实现第二设备102的接收操作,比如:接收第一设备101发送的信道信息等;处理模块1402用于实现第二设备102的处理操作,比如:生成信道矩阵、预编码矩阵,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数据发送方式等;发送模块1403用于实现第二设备102的发送操作,比如:发送参考信号、数据等。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发送器1503,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器1501,用于从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
其中,信道矩阵是基于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
处理器1502,用于根据用于描述信道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信道矩阵;根据生成的信道矩阵生成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发送器1503,用于根据处理器1502生成的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向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其中,接收器1501的实现可参考接收模块1401,处理器1502的实现可参考处理模块1402,发送器1503的实现可参考发送模块1403。该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中第二设备102的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1)

1.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二设备处接收参考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对所述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分解后的对角阵和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根据所述对角阵确定所述信道矩阵的秩;根据所述信道矩阵的秩,对所述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进行变换后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等于所述信道矩阵的秩;生成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中,所述幅度信息和所述相位信息相互交错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或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先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后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或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先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后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多个元素的幅度信息码分后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进行量化,生成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
将表示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作为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表示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采用Givens分解方式表示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其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
将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发送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PRBpair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在发送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在发送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5或8~1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与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4.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基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矩阵的秩,对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进行变换后得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的秩是根据对角阵确定的,所述对角阵和所述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是对所述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的;其中,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等于所述信道矩阵的秩;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以及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生成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的ZC序列;
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相互交错地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或
先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再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或
先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再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码分后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多个元素的幅度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所述信道矩阵进行SVD后得到的矩阵;
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之前,从所述第一设备处接收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以及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加权系数生成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
根据生成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生成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所述加权系数的ZC序列;
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所述加权系数。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对所述信道矩阵进行SVD后得到的矩阵;
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采用Givens分解方式表示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其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生成所述多个分解矩阵;
将生成的所述多个分解矩阵相乘后得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的ZC序列;
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
24.如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PRBpair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在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在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25.如权利要求14~18或20~23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与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的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
26.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根据从第二设备处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
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分解后的对角阵和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对角阵确定所述信道矩阵的秩;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道矩阵的秩,对所述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进行变换后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等于所述信道矩阵的秩;
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中,所述幅度信息和所述相位信息相互交错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或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先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后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或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先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承载到ZC序列上后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多个元素的幅度信息码分后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进行量化,生成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
所述第一设备将表示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作为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表示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为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5.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采用Givens分解方式表示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其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作为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分别承载到ZC序列上,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7.如权利要求26~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PRB pair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上,发送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38.如权利要求26~30或33~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与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9.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基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矩阵的秩,对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进行变换后得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的秩是根据对角阵确定的,所述对角阵和所述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是对所述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的;其中,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等于所述信道矩阵的秩;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生成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的ZC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相互交错地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或
所述第二设备先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再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或
所述第二设备先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再接收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度信息。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码分后承载到ZC序列上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多个元素的幅度信息。
4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所述信道矩阵进行SVD后得到的矩阵;
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
在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处接收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以及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量化后的幅度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
45.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表示为多个基向量的加权和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加权系数生成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生成的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生成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所述加权系数的ZC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所述加权系数。
47.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对所述信道矩阵进行SVD后得到的矩阵;
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采用Givens分解方式表示为相乘的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其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幅值均为1;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生成所述多个分解矩阵;
所述第二设备将生成的所述多个分解矩阵相乘后得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承载了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的ZC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ZC序列上承载的所述多个分解矩阵中每一个分解矩阵的每一个元素的相位信息。
49.如权利要求39~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PRB pair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四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或
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时所占用的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每一个时隙的第二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上,接收用于解调在该时隙上发送的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50.如权利要求39~43或45~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与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在同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过程中发送的量化后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量化后的秩指示RI。
51.一种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从所述第一设备处接收用于描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其中,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是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矩阵分解后的矩阵;根据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发送;
第一设备,用于根据从第二设备处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对所述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分解后的对角阵和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根据所述对角阵确定所述信道矩阵的秩;根据所述信道矩阵的秩,对所述由所述信道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进行变换后得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等于所述信道矩阵的秩;生成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将用于描述所述未经过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生成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
CN201610149514.2A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Active CN107222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9514.2A CN107222244B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JP2018548328A JP2019510415A (ja) 2016-03-16 2017-03-14 チャネル情報報告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EP17765824.2A EP3422760B1 (en) 2016-03-16 2017-03-14 Channel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PCT/CN2017/076627 WO2017157282A1 (zh) 2016-03-16 2017-03-14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US16/131,533 US10848349B2 (en) 2016-03-16 2018-09-14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describing an unquantized precoding matri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9514.2A CN107222244B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244A CN107222244A (zh) 2017-09-29
CN107222244B true CN107222244B (zh) 2020-10-23

Family

ID=59850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9514.2A Active CN107222244B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8349B2 (zh)
EP (1) EP3422760B1 (zh)
JP (1) JP2019510415A (zh)
CN (1) CN107222244B (zh)
WO (1) WO20171572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0558B (zh) 2016-05-13 2020-09-18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9802734B (zh) * 2017-11-17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02378B (zh) * 2018-02-14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24070B (zh) * 2018-03-31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
CN110557176B (zh) * 2018-06-01 202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056876B (zh) 2018-10-31 2022-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CN111436075B (zh) * 2019-01-11 2022-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解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615142B (zh) * 2019-04-30 2023-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674694B (zh) * 2019-08-27 2023-01-3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基于商业WiFi的活动信号分离方法
CN111010245B (zh) * 2019-11-28 2021-09-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1376A2 (en) * 2008-04-25 2009-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daptive updating and changing of codebooks
WO2011054143A1 (zh) * 2009-11-04 2011-05-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下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的辅助方法和装置
CN103125083A (zh) * 2010-09-29 2013-05-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通信***中用于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96153A (zh) * 2012-05-18 2015-03-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蜂窝无线通信***的信道状态信息码字构造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4934B2 (ja) 2004-02-18 2010-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3032754B1 (en) 2006-03-20 2020-05-20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Radio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166047B (zh) * 2006-10-17 2011-11-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利用信道几何均值分解的多天线通信***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01578779A (zh) * 2007-01-19 2009-11-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天线发送装置、多天线接收装置、多天线发送方法、多天线接收方法、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1282564B (zh) * 2007-04-05 2011-01-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中估计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及终端
JP4505043B2 (ja) 2007-06-15 2010-07-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応答信号拡散方法
KR101457685B1 (ko) * 2007-08-10 2014-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621309A (zh) * 2008-07-03 2010-01-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Uplink Sounding和CSI反馈信道信息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US8649456B2 (en) * 2009-03-12 2014-02-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667378B2 (en) * 2009-10-01 2017-05-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granular feedback reporting and feedback processing for precoding in telecommunications
KR101706943B1 (ko) * 2010-02-23 2017-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품질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다중사용자 데이터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
US20130242896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mimo scheme
EP3840478B1 (en) * 2012-07-06 2023-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transmitter, a receiver and methods therein
US9042476B2 (en) * 2013-07-26 2015-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 device for multi-resolutio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CN105450332B (zh) * 2014-08-18 2019-0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60226647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eference precoding vectors for multiple rank indication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N106301490B (zh) * 2015-05-15 2021-08-1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中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1376A2 (en) * 2008-04-25 2009-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daptive updating and changing of codebooks
WO2011054143A1 (zh) * 2009-11-04 2011-05-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下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的辅助方法和装置
CN103125083A (zh) * 2010-09-29 2013-05-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通信***中用于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96153A (zh) * 2012-05-18 2015-03-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蜂窝无线通信***的信道状态信息码字构造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244A (zh) 2017-09-29
EP3422760A1 (en) 2019-01-02
WO2017157282A1 (zh) 2017-09-21
US10848349B2 (en) 2020-11-24
EP3422760B1 (en) 2020-04-29
US20190013971A1 (en) 2019-01-10
JP2019510415A (ja) 2019-04-11
EP3422760A4 (en) 2019-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2244B (zh)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
CN107872261B (zh)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603136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演进节点
CN109417441B (zh)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8063633B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170927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和接收方法、设备
US20180191410A1 (en) Subset of w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precoding information and feeding back precoding information
JP201053759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9478948B (zh) 一种信道信息传输装置、方法和***
EP366795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322244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02356566A (zh) 在使用预编码的多用户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其设备
EP2945306B1 (e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receiving end and transmitting end
US105057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down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3261209B (zh)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
CN11508822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587543B (zh) 信道状态信息矩阵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40178893A1 (en)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0391825B (zh) 一种多天线***发射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4584187A (zh) 一种数据检测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7049640A1 (zh)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