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3049B - 按扣和雄体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按扣和雄体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3049B
CN106963049B CN201710201899.7A CN201710201899A CN106963049B CN 106963049 B CN106963049 B CN 106963049B CN 201710201899 A CN201710201899 A CN 201710201899A CN 106963049 B CN106963049 B CN 106963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le
eyelet
opening
engaging member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18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3049A (zh
Inventor
长谷川建二
大岛诚
藤井孝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6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3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7/00Press-button or snap fasteners
    • A44B17/0064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7/00Press-button or snap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00Buttons
    • A44B1/18Buttons adapted for special ways of fastening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率、减薄厚度的按扣和雄体形成方法。按扣包括雌体(40)和能够相对于雌体(40)卡合和解除卡合的雄体(10)。所述雌体(40)包括具有开口(41)的雌侧鸡眼扣构件(40)。所述雄体(10)具备:雄侧鸡眼扣构件(11),其具有开口(14);卡合构件(20),其固定到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所述卡合构件(20)包括:连结部(30),其可相对于所述雌侧鸡眼扣构件(40)的开口(41)连结和解除连结;固定部(21),其嵌合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

Description

按扣和雄体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扣和雄体形成方法,尤其是涉及在雄体和雌体这两者使用鸡眼扣构件的按扣和形成那样的按扣的雄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G 90 02 250.5(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使用鸡眼扣作为按扣的雌体,雄体的突起部相对于由鸡眼扣限定的开口拆装。另外,在DE 2117612(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技术:在一鸡眼扣的开口固定表背一对卡合构件作为雄体,将另一鸡眼扣作为雌体,使雄体的表侧或雌侧的卡合构件相对于雌体的开口拆装。
然而,专利文献1的雄体在向布料安装时使用另外的固定件。因此,在雌体和雄体的构成零部件不同,生产率较低。另外,在将雄体向布料安装之际,需要对固定件(或雄体的一部分)弯边(日文:加締める)(塑性变形),为了对雄体赋予经得住该弯边的强度,需要使雄体的厚度(高度)一定程度加厚。专利文献2的雄体也从一个鸡眼扣沿着表背鼓出,因此,因此存在较厚这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G 90 02 250.5
专利文献2:DE 21176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率、减薄厚度的按扣和形成那样的按扣的雄体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按扣,其包括雌体以及能够相对于雌体卡合和解除卡合的雄体,其中,所述雌体包括具有开口的雌侧鸡眼扣构件,所述雄体具备:雄侧鸡眼扣构件,其具有开口;卡合构件,其固定到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所述卡合构件包括:连结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雌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连结和解除连结;固定部,其嵌合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
在本发明的按扣中,雌体由雌侧鸡眼扣构件构成,雄体具备雄侧鸡眼扣构件和固定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卡合构件,通过使雄体的卡合构件的连结部相对于雌体的开口连结和解除连结,雄体和雌体可拆装。在本发明中,雌体的雌侧鸡眼扣构件和雄体的雄侧鸡眼扣构件能够使用通用的鸡眼扣构件,由此,能够减少按扣的零部件个数,提高按扣的生产率。另外,通过使雌体构成为雌侧鸡眼扣构件,能够将雌体设计得较薄。而且,向布料安装雄体可通过将雄侧鸡眼扣构件安装于布料、使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嵌合并固定于该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来进行。因此,向布料安装雄体无需使用另外的固定件。因此,无需对雄体的卡合构件赋予可经得住固定件的弯边的强度,可相应地将雄体设计得较薄。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可通过相对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例如压入等固定,但为了使该固定牢固,能够如随后叙述那样在雄侧鸡眼扣构件侧设置突起等。在本发明中,雄侧鸡眼扣构件和雌侧鸡眼扣构件各自可例如包括鸡眼扣主体和垫圈,但也可以是没有垫圈的鸡眼扣构件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构件的连结部具有:头部,其外径比所述雌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直径稍大;颈部,其外径比所述头部的外径小。在该情况下,在使雄体的卡合构件的连结部相对于雌体的开口连结和解除连结之际,由于连结部的头部的外径比雌体的开口稍大,因此,在连结部临时向半径方向内侧弹性变形了之后,向半径方向外侧复原。虽然随后叙述,但连结部能由可进行所述弹性变形的树脂等形成。在本形态中,连结部的颈部的外径可设定成与雌体的开口的直径大致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构件的连结部包括:圆筒部,其具有所述头部和颈部,能够弹性移位;柱部(日文:ポスト),其位于圆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在所述圆筒部与所述柱部之间存在有空隙。在该情况下,在雄体的圆筒部的头部通过雌体的开口之际,在圆筒部临时地向半径方向内侧弹性移位了之后,圆筒部向半径方向外侧复原。在本形态中,通过在圆筒部与柱部之间存在空隙,有助于圆筒部的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弹性移位。圆筒部与柱部之间的空隙既可以沿着周向连续,也可以是沿着周向分散地存在多个。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构件的连结部中的所述柱部沿着周向具有多个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在本形态中,在雄体与雌体之间的拆装时,在雄体的圆筒部的头部通过雌体的开口时,圆筒部向半径方向内侧临时地弹性移位。该圆筒部的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弹性移位在与从柱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周向多个凸部相对应的圆筒部部分与各凸部抵接而被限制。另一方面,在圆筒部的与沿着周向相邻的两个凸部之间相对应的部分,不存在凸部的限制,圆筒部的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弹性移位变得比较大。这样,利用柱部的凸部,在圆筒部沿着周向交替地产生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弹性移位变大的部分和变小的部分。因此,通过对在连结部的柱部沿着周向设置多个的凸部的数量、形状等进行改变,可将雄体相对于雌体拆装之际所需要的力、针对与雌体之间的连结时作用于雄体的横向拉力的强度调整成所期望那样。在柱部形成凸部的工序除了能够在将卡合构件固定于已安装到布料的雄侧鸡眼扣构件时进行之外,也能够在将卡合构件向雄侧鸡眼扣构件固定之前或之后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沿着周向具有多个从限定所述开口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在该情况下,在将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嵌合并固定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之际,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多个突起嵌入固定部,雄侧鸡眼扣构件与卡合构件之间的固定变得牢固。为了有助于突起向该固定部的嵌入,例如,能够将固定部弯边,以使在将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固定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之际,固定部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被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动而按压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突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构件的所述固定部是圆筒状,在所述固定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具有在轴向上向与所述连结部相反的一侧开放的空间。在该情况下,在使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嵌合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之际,固定部是圆筒状,因此,固定部易于向半径方向内侧弹性变形。因此,易于将比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直径大的外径的固定部向所述开口压入。另外,能起到如下作用:在使卡合构件固定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工序中,使模具侧的凸部与固定部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空间匹配等而有助于卡合构件的定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比所述圆筒部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大。在该情况下,固定部的半径方向上的弹性变形性能比圆筒部的半径方向上的弹性变形性能低。由此,固定部难以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脱落且容易地将圆筒部设计成可相对于雌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连结和解除连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雌侧鸡眼扣构件是金属制的,所述卡合构件是树脂制的。在该情况下,在将雄体的卡合构件相对于雌体进行拆装之际,几乎不产生树脂对树脂或金属对金属的情况可能产生的声音,提高静音性。作为形成雌侧鸡眼扣构件的金属,能够列举出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镍、镍合金、钛、钛合金、不锈钢、铁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作为形成卡合构件的树脂,能够列举出热硬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能够特别优选地列举出聚缩醛、耐热尼龙(聚酰胺)等工程塑料,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雄体形成方法,该雄体具备具有开口的雄侧鸡眼扣构件和固定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包括:连结部,其能够相对于雌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连结和解除连结;固定部,其嵌合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工序A,在该工序A中,将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安装于布料;工序B,在该工序B中,将所述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固定于已安装到所述布料的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在所述工序A中,沿着周向形成多个从限定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
在本发明中,在将雄侧鸡眼扣构件向布料安装之际,通过沿着周向形成多个从限定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若在工序B中使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嵌合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则雄侧鸡眼扣构件的突起嵌入固定部,因此,能够将卡合构件可靠地固定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为了在雄侧鸡眼扣构件形成这样的突起,能够在例如鸡眼扣安装用的模具设置突起形成棱等。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工序B中,能够将所述卡合构件的固定部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按压于所述突起。在该情况下,在将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固定于安装到布料的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之际,固定部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被按压于鸡眼扣构件的突起,突起可靠地嵌入固定部。由此,能够使卡合构件相对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固定更加牢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可提供一种雄体形成方法,该雄体具备具有开口的雄侧鸡眼扣构件和固定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包括:连结部,其能够相对于雌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连结和解除连结;固定部,其嵌合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所述卡合构件的连结部包括:圆筒部,其能够弹性移位;柱部,其位于圆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在所述圆筒部与所述柱部之间存在有空隙,其特征在于,该该雄体形成方法包括:工序A,在该工序A中,将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安装于布料;工序B,在该工序B中,将所述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固定于已安装到所述布料的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在所述工序B中,在所述柱部沿着周向形成多个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
在本发明中,在将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向安装到布料的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固定时,在卡合构件的连结部的柱部上在周向上加工多个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通过如此同时地进行卡合构件的向鸡眼扣构件的固定和凸部形成于连结部的柱部的加工,与单独地进行这些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雄体的生产率。针对柱部的凸部的加工能够使用例如专用的模具冲头(参照图12等)来进行。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按扣中,雌体的雌侧鸡眼扣构件和雄体的雄侧鸡眼扣构件能够使用通用的鸡眼扣构件,由此,能够减少按扣的零部件个数,提高按扣的生产率。另外,通过将雌体构成为雌侧鸡眼扣构件,能够将雌体设计得较薄。而且,向布料安装雄体可通过将雄侧鸡眼扣构件安装于布料、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嵌合并固定于该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来进行。因此,向布料安装雄体无需使用独立的固定件。因此,无需对雄体的卡合构件赋予能经得住固定件的弯边的强度,可相应地将雄体设计得较薄。
在本发明的雄体形成方法中,在将雄侧鸡眼扣构件向布料安装之际,沿着周向形成多个从限定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从而在将卡合构件的固定部嵌合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之际,雄侧鸡眼扣构件的突起嵌入固定部,因此,能够将卡合构件可靠地固定于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开口。在该情况下,无需与用于安装雌体的固定件不同的特殊的固定件(尖头模具,日文:スパイクダイ)。
在本发明的另一雄体形成方法中,通过同时进行将卡合构件向鸡眼扣构件固定和对连结部的柱部加工凸部,与单独地进行这些工序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雄体的生产率。对于这样的雄体的结构,在卡合构件是树脂制的、雄侧鸡眼扣构件是金属制的情况下,尤其利于提高生产率和向布料的安装容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已安装到布料的雄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已安装到布料的雌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将雄体连结到雌体后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已安装到布料的状态的雄侧鸡眼扣构件以及即将向雄侧鸡眼扣构件固定之时且加工凸部之前的卡合构件(初始卡合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雄侧鸡眼扣构件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即将向布料安装之时的鸡眼扣主体和垫圈的配置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将没有凸部的初始卡合构件表示于左半部、将形成有凸部的卡合构件表示于右半部的卡合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将雄体的雄侧鸡眼扣构件向布料安装之际使用的上方模具和下方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在上方模具与下方模具之间将雄侧鸡眼扣构件向布料安装、并且利用上方模具在雄侧鸡眼扣构件形成突起的工序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放大地表示在内周面形成有突起的雄侧鸡眼扣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将初始卡合构件向安装到布料的鸡眼扣构件固定、并且在初始卡合构件形成凸部的工序时所使用的上方模具和下方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概略地表示使初始卡合构件保持于图11的上方模具、即将将鸡眼扣构件安放于下方模具之时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表示上方模具借助初始卡合构件下压下方模具的模具主体后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表示从图13的时刻使上方模具的模具主体进一步下降后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表示雄体的卡合构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的A-A向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使用了图16的卡合构件的雄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19是表示使图16的卡合构件固定于上下翻转后的鸡眼扣构件而成的雄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表示将图19的雄体连结到雌体后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是概略表示用于对卡合构件的凸部的好坏进行判定的测定器具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布料;10、110、110a、雄体;11、雄侧鸡眼扣构件;12、鸡眼扣主体;12a、圆筒部;12b、凸缘部;13、垫圈;14、开口;15、突起;20、120、卡合构件;20A、初始卡合构件;21、121、固定部;22、122、凸缘部;24、124、空间;30、130、连结构件;31、131、圆筒部;32、132、头部;33、133、颈部;34、134、柱部;35、凸部;36、凹部;39、139、空隙;40、雌体(雌侧鸡眼扣构件);41、开口;50、上方模具;58、突起形成棱;60、下方模具;70、上方模具;71、模具主体;72、模具冲头;74、保持件;75、弹性构件;76、保持部;80、下方模具;81、模具主体;82、弹性构件;83、支承构件;84、弹簧;85、突出部;86、***部;87、鸡眼扣载置部;140、测定器具;142、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优选的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的范围内适当变更等。图1是表示已安装到衣服的前底襟等布料1的雄体10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表示已安装到衣服的大襟等布料2的、可与雄体10连结和解除连结的雌体40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表示将雄体10连结到雌体40后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1~3等的纸面的方向。雄体10由直接安装于布料1的金属制的雄侧鸡眼扣构件11(以下简称为“鸡眼扣构件11”。)和相对于已安装到布料1的状态的鸡眼扣构件11被固定的作为树脂成形品的卡合构件20构成。在本例中,卡合构件20由聚缩醛、耐热尼龙(聚酰胺)等工程塑料形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鸡眼扣构件11由包括圆筒部12a的鸡眼扣主体12和具有供圆筒部12a穿过的圆形的孔13a的圆环状的垫圈13构成。
图4是表示已安装到布料1的状态的鸡眼扣构件11和即将向鸡眼扣构件11固定之时且加工随后叙述的凸部35(图1)之前的作为卡合构件20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的鸡眼扣构件11的俯视图,省略了布料1。随后叙述将鸡眼扣构件11向布料1安装的工序,在该工序时,鸡眼扣主体12的圆筒部12a在贯通布料1、接下来穿过垫圈13的孔13a之后,利用随后叙述的模具(参照图9的下方模具60;此外,在图9中,鸡眼扣主体12和垫圈13的上下的配置与图6等相反。)以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成C字状的方式被弯边。由此,鸡眼扣构件11固定于布料1,鸡眼扣主体12的弯曲了的圆筒部12a对上下贯通布料1的圆形的开口14进行限定。在鸡眼扣构件11的圆筒部12a的内周面以周向等间隔具有八个突起15作为一个例子。如根据图5等可知那样,各突起15是俯视矩形形状,从圆筒部12a的限定开口14的弯曲了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上下厚度向半径方向内侧变薄且变得锐利。详细内容随后叙述,但突起15是在将鸡眼扣11向布料1安装之际利用上方模具50(参照图8、图9详细图等)形成的。另外,卡合构件20(初始卡合构件20A)相对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不能脱离地固定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但对此也随后叙述。
图6是表示即将向布料1安装之时的鸡眼扣主体12和垫圈13的配置状态的剖面示意图。鸡眼扣主体12具有上述的圆筒部12a、从圆筒部12a的下端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2b。凸缘部12b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的上方倾斜地弯曲。垫圈13具有用于限定孔13a的内侧部13b和从内侧部13b的半径方向外侧端向上方呈台阶状稍微变高之后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部13c。外侧部13c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以向上方稍微凸起的方式弯曲。参照图4,已安装到布料1的状态的鸡眼扣构件11在鸡眼扣主体12的凸缘部12b的上表面与垫圈13的下表面之间夹持布料1。能够在与该布料1接触的凸缘部12b的上表面和垫圈13的下表面事先涂敷具有缓冲性的涂料。能够利用这样的具有缓冲性的涂料防止布料1被凸缘部12b、垫圈13的缘端切断、或布料1被拉拽而布料1从鸡眼扣构件11脱离那样的事态。作为具有缓冲性的涂料,期望的是氨酯主剂的涂料,但并不限定于此。
参照图2,雌体40包括除了没有突起15这一点之外,其余与雄体10的雄侧鸡眼扣构件11相同的作为鸡眼扣构件的雌侧鸡眼扣构件40(以下也简称为“鸡眼扣构件40”。)。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对雌体和雌侧鸡眼扣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40。雌体40由与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鸡眼扣主体12相同的鸡眼扣主体42和与垫圈13相同的垫圈43构成,在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鸡眼扣主体12形成有突起15,但在雌侧鸡眼扣构件40的鸡眼扣主体42没有形成突起15,仅在这点上不同。雌侧鸡眼扣构件40对贯通布料2的圆形的开口41进行限定。
参照图1,雄体10的卡合构件20具备:上方的连结部30,其能相对于雌体40的开口41连结和解除连结;下方的固定部21,其相对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固定;凸缘部22,其在连结部30与固定部21之间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基部23,其位于连结部30与固定部21之间且存在于凸缘部22的半径方向内侧。连结部30包括:从基部23向上方延伸的圆筒部31;在圆筒部31的半径方向内侧从基部23向上方***的柱部34。在圆筒部31与柱部34之间存在有向上方开放的环状的空隙39。圆筒部31能在雄体10相对于雌体40连结和解除连结之际向半径方向内侧弹性变形。柱部34的上表面34a位于比圆筒部31的上端稍靠上方的位置,另外,该上表面34a是向上方稍微凸起的弯曲面。圆筒部31包括外径比较大的作为上端部的头部32和外径比头部32的外径稍小的颈部33。圆筒部31的内径大致恒定。在图1所示的雄体10的初始状态下,圆筒部31的头部32的外径比雌体40的开口41的直径稍大,颈部33的外径设定成,与雌体40的开口41的直径实质的相等、或比雌体40的开口41的直径稍小。由此,在雄体10相对于雌体40拆装之际,在雌体10的圆筒部31的头部32通过雌体40的开口41时,圆筒部31临时地向半径方向内侧挠曲,在刚刚挠曲之后向半径方向外侧复原。
雄体10的连结部30的柱部34作为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一个例子周向等间隔地具有六个凸部35。此外,凸部35的数量能够形成0~24、或者其以上,可以与布料1的种类、使用对象(箱包、钱包、帐篷、衣物类等)相对应的方式变更。凸部35(以及随后叙述的凹部36)由随后叙述的特殊的模具(参照图11的上方模具70)形成于初始卡合构件20A(参照图4)。本实施方式中,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形成凸部35的工序可与如随后叙述那样将初始卡合构件20A固定于安装到布料1的鸡眼扣构件11的工序同时进行。然而,针对初始卡合构件20A进行的凸部35的加工也可以在将初始卡合构件20A固定于鸡眼扣构件1之前或之后进行。圆筒部31与柱部34之间的空隙39是必须的,作为用于在连结部30的可弹性变形的圆筒部31的成型时拔出模具的空间。在不在柱部34设置凸部35的状态下使用空隙39的情况下,圆筒部31易于弹性变形,因此,可以说雄体10与雌体40之间的连结强度相对于在雄体10和雌体40处于连结状态之际经由布料1作用于雄体10(或经由布料2作用于雌体40)的横向拉力比较弱。为了使该连结强度提高,通过在柱部34形成凸部35并使凸部35占据空隙39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对圆筒部31的弹性变形量进行调节,提高针对横拉(日文:横引き)的连结强度。
图7是将没有凸部35的初始卡合构件20A表示在左半部、将形成有凸部35的卡合构件20表示在右半部的俯视示意图。此外,初始卡合构件20A和卡合构件20除了凸部35和随后叙述的凹部36以外,其他部位“实质上通用”,因此,对于除了凸部35和凹部36以外的部位,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换言之,加工凸部35之前的卡合构件20是初始卡合构件20A。在图1中,在固定到鸡眼扣构件11的状态的卡合构件20的固定部21的下表面具有随后叙述的弯边痕迹21a,假设在将初始卡合构件20A先固定到鸡眼扣构件11之后,在连结部30的柱部34加工凸部35的情况下,在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产生弯边痕迹21a。各凸部35从柱部34的外周面34b向半径方向外侧呈俯视大致半圆形状地突出。各凸部35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与圆筒部31的内周面接近,也可以接触。各凸部35的上表面大致水平,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柱部34的上表面34a与柱部34的上下方向中间之间的大致中间。各凸部35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从沿着柱部34的外周面34b的半径方向内侧端向半径方向外侧端变薄。柱部34中的、在周向与各凸部35相对应的、从各凸部35向上方的部分成为从柱部34的上表面34a和外周面34b凹陷的凹部36。各凹部36以从柱部34的外周面34b向半径方向内侧呈俯视大致半圆形状地凹陷。各凹部36的下表面是大致水平,与各凸部35的上表面平齐。
雄体10的卡合构件20的固定部21从基部23向下方呈圆筒状地突出。在固定部21的半径方向内侧具有向下方开放的空间24。固定部21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是连结部30的圆筒部31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的大约2倍。优选固定部21的外径w(参照图4)设定成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直径w1(参照图5)相同、或比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直径w1稍大。在固定部21的外径w比开口14的直径w1稍大的情况下,卡合构件20的固定部21被压入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固定部21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形成得比圆筒部31厚。因此,固定部21的弹性变形性能比圆筒部31的弹性变形性能低。由此,能够提高由相对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压入进行连结的连结强度。沿着鸡眼扣构件11的直径方向的两个突起15间的间隔w2(图5参照)比开口14的直径w1稍小。即、成为w2<w1≤w的关系。因此,固定部21的外径w即使与开口14的直径w1相同,固定部21也至少能被压入开口14的突起15之间。在其压入时,突起15边向半径方向外侧弹性移位、边欲向半径方向内侧弹性恢复而向固定部21的外周面嵌入。这样,通过鸡眼扣构件11的突起15嵌入固定部21的外周面,卡合构件20的固定部21牢固地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连结。而且,除此之外,在将卡合构件20向鸡眼扣构件11固定时,使随后叙述的下方模具80的中心引导销81的突出部85(参照图12)嵌入固定部21的下表面,以固定部21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向半径方向外侧偏离的方式使固定部21弯边(使固定部21塑性变形)。由此,固定部21的内周面被按压于鸡眼扣构件11的突起15,突起15进一步嵌入固定部21,卡合构件20的固定部21更加牢固地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连结。在固定部21的下表面残留上述中心引导销81的突出部85嵌入而产生的向上方凹陷的环状或者放射状的弯边痕迹21a。卡合构件20的凸缘部22在下表面具有向上方凹陷的凹坑22a。凸缘部22在卡合构件20固定到鸡眼扣构件11的状态下使鸡眼扣主体12的圆筒部12a被收入于凹坑22a。此外,在图4所示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的一个例子中,固定部21的外径w是恒定的,但并不限于此,固定部21的外径能够以从上方向下方递减的方式形成。此外,在固定部21的外径w设定得比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直径w1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w2<w≤w1的关系。在该情况下,固定部21也能够被压入于至少开口14的突起15之间,鸡眼扣构件11的突起15嵌入固定部21的外周面,因此,卡合构件20的固定部21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连结。
图8是概略地表示在将雄体10的鸡眼扣构件11向布料1安装之际所使用的上方模具50和下方模具60的剖面示意图。在将鸡眼扣构件11向布料1安装时,在上方模具50保持鸡眼扣主体12,在下方模具60载置垫圈13。该鸡眼扣主体12与垫圈13的上下配置与图6所示的上下配置相反。此外,此处的上下的模具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存在上下相反地配置、或两个模具沿着水平方向配置的情况。另外,以下,列举上方模具50相对于静止状态的下方模具60升降的例子,也存在下方的模具上升、或上下两方的模具运动的情况。以上的点对于随后叙述的上方模具70和下方模具80也是同样的。上方模具50具备:具有内腔的圆筒状的模具主体51;配置于模具主体51的下方部分的周围的套筒52;可收容于模具主体51的内腔的下方部分(小径部51a)的圆柱状的布料压紧构件53。套筒52被弹簧54相对于模具主体51向下方施力。另外,布料压紧构件53被弹簧55相对于模具主体51向下方施力。弹簧55收容于模具主体51的内腔的上方部分(大径部51b)。套筒52具有以从其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呈矩形形状地凹陷的凹部52a。模具主体51具有从其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可收入于套筒52的凹部52a的凸状的止挡部51d。通过凹部52a的上表面与止挡部51d抵靠,被弹簧54向下方施力的套筒52相对于模具主体51进一步向下方的移位受到限制。弹簧54的上端被从模具主体51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弹簧座56支承。模具主体51的内腔在模具主体51的上下端开口,被划分成下方的小径部51a和在小径部51a的上方且直径比小径部51a的直径稍大的大径部51b。在小径部51a与大径部51b之间的边界具有台阶部51c。布料压紧构件53具有可收容于小径部51a的圆柱状的布料压紧体53a和与布料压紧体53a的上端连结且收容于大径部51b的圆板状的基端部53b。基端部53b的外径比小径部51a的直径大。弹簧55的上端由固定到大径部51b的上端部的弹簧座55a支承。通过使基端部53b与台阶部51c抵靠,利用弹簧55相对于模具主体51向下方施力的布料压紧构件53进一步向下方的移位受到限制。
图8所示的上方模具50处于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套筒52处于相对于模具主体51的向下方的移位被止挡部51a限制的、相对于模具主体51而言的最下方位置。套筒52在最下方位置向比模具主体51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突出。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布料压紧构件53位于通过基端部53b与模具主体51的台阶部51c接触而相对于模具主体51的向下方的移位受到限制了的、相对于模具主体51而言的最下方位置。在该最下方位置,布料压紧体53a向比模具主体51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突出。套筒52的下端在最下方位置位于与已保持到随后叙述的鸡眼扣保持部57的鸡眼扣主体12的圆筒部12a的下端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布料压紧构件53的下端在最下方位置位于比套筒52的下端稍靠上方的位置。
上方模具50具有鸡眼扣保持部57,该鸡眼扣保持部57被模具主体51的下端和最下方位置的套筒52的比模具主体51的下端向下方突出的部分的内周面限定,用于保持鸡眼扣主体12。在模具主体51的下端设有:凸缘支承部57a,其与鸡眼扣主体12的凸缘部12b大致匹配的呈环状稍微向上方凹陷;周向八个突起形成棱(尖头)58,其用于在凸缘支承部57a的半径方向内侧端对圆筒部12a的内周面形成突起15。此外,上方模具50和下方模具60也可以在将雌体(雌侧鸡眼扣构件)40向布料2安装之际使用。在该情况下,使用没有突起形成棱(尖头)58的上方模具。模具主体51的下端从凸缘支承部57a的半径方向内侧端(突起形成棱58)到半径方向内侧向上方倾斜。没有突起形成棱58的普通模具从平滑(顺利)的***部到半径方向内侧向上方如附图标记66b那样倾斜。鸡眼扣主体12的凸缘部12b的直径比套筒52的内径稍大。由此,鸡眼扣主体12利用凸缘部12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与套筒52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而保持于凸缘保持部57。此时,凸缘部12b被凸缘支承部57a支承。
下方模具60具备大致圆柱状的模具主体61和配置于模具主体61的上半部的周围的套筒62。套筒62的下端被从模具主体61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套筒支承件63支承。在套筒62的上表面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设有供垫圈13的外侧部13c载置的向下方凹陷的环状的垫圈载置部64。在模具主体61的上端设有用于使鸡眼扣主体12的圆筒部12a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成C字状的环状的凹部65和在凹部65的半径方向内侧向上方***的布料支承部66。布料支承部66具有从凹部65连续并向半径方向内侧的上方倾斜的倾斜面66a和位于倾斜面66a的上端的半径方向内侧的圆形的水平面66b。水平面66b位于比图8的初始状态的套筒62的上端稍靠上方的位置。
接着,对使用上方模具50和下方模具60来将鸡眼扣构件11向布料1安装的工序进行说明。使鸡眼扣主体12保持于上方模具50的鸡眼扣保持部57,将垫圈13安放于下方模具60的垫圈载置部64,而且,从布料1配置到垫圈13的状态(在图8中布料1被省略。)起对未图示的鸡眼扣安装装置的升降部进行驱动而使上方模具50下降。由此,首先,上方模具50的套筒52的下端隔着布料1与下方模具60的套筒62的上端抵接,上方模具50的布料压紧体53a的下表面隔着布料1与模具主体61的布料支承部66的水平面66b抵接,进一步向下方的移位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上方模具50的模具主体51进一步继续下降到图9所示的位置。由此,在鸡眼扣主体12的圆筒部12a将布料1向下方贯通、并接着穿过垫圈13的孔13a之后,如在图9中放大地表示那样该圆筒部12a被下方模具60的凹部65以向半径方向外侧呈C字状弯曲的方式被弯边。由此,圆筒部12的顶端被垫圈13的内侧部13b的下表面(上下方向基于图8和9的纸面。)挡住。由此,以布料1被夹在凸缘部12b与垫圈13之间的方式将鸡眼扣构件11固定于布料1。在鸡眼扣主体12的圆筒部12a将布料1向下方贯通时,圆筒部12a的顶端一边相对于下方模具60的模具主体61的布料支承部66的倾斜面66a按压布料1一边将布料1切断。另外,在雄侧鸡眼扣主体12的弯边时,设置于上方模具50的模具主体51的下端的八个突起形成棱58向弯曲着的圆筒部12的内周面的凸缘部12b侧嵌入(参照图9),在该内周面形成八个突起15(参照图10的放大图)。在将雌侧的鸡眼扣主体42弯边时,没有八个突起形状棱,内周面的八个突起形状并不存在。在模具主体51下降到图9所示的最下方位置之际,弹簧54、55被弹簧座56、55a压缩,由此,上方模具50的套筒52和布料压紧构件53被向下方压。由此,布料1在套筒52的下端和布料压紧体53的下端面与下方模具60的套筒62的上端和模具主体61的布料支承部66的水平面66b之间被牢固地压紧。由此,在鸡眼扣主体12的圆筒部12a贯通布料1时布料1不会被圆筒部12a的顶端拉拽而偏离,可顺利地进行圆筒部12a对布料1的切断。
雌体40与没有形成有突起15的雄体10的鸡眼扣构件11相同。因此,雌体40向布料2的安装所使用的上方模具与上述的上方模具50相比,没有突起形成棱58。此外,下方模具60是与上述的下方模具60相同的结构。
接着,对将初始卡合构件20A向已安装到布料1的雄侧鸡眼扣构件11固定、并且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形成凸部35的工序进行说明。图11是概略地表示该工序时用于保持初始卡合构件20A的上方模具70和供已安装到布料1的状态的鸡眼扣构件11安放的下方模具80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表示使初始卡合构件20A保持于图11所示的上方模具70、并且将已安装到布料1的鸡眼扣构件11安放到下方模具80的(为了方便,表示即将安放时)状态的剖面示意图。上方模具70具备:圆柱状的模具主体71;保持件74,其覆盖模具主体71的下方部分,用于保持初始卡合构件20A;弹性构件75,其在模具主体71的周围配置于保持件74的上方。弹性构件75也可以形成为圆筒状。模具主体71由钢等形成。保持件74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弹性构件75由氨酯、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形成。实施例的模具主体71在周向上具有从其下端面向下方突出的六根模具冲头72。各模具冲头72用于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形成各凸部35,水平截面呈圆形。在模具主体71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间部设有支承部73,该支承部73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支承弹性构件75的上端面。在弹性构件75的内周面的上端部形成有内径稍微扩大的扩径部75a。在模具主体71的外周面的支承部73的正下方设有与弹性构件75的扩径部75a嵌合的、外径稍微缩小的环状的凹坑71a。通过该扩径部75a与凹坑71a之间的嵌合,弹性构件75安装于模具主体71。
保持件74包括:圆筒状的周侧部74a,其配置于模具主体71的下方部分的周围;底部74b,其在周侧部74a的下方,该底部74b的除了随后论述的冲头孔74c之外的部分封闭。在保持件74的底部74b的下表面设有保持部76,该保持部76向上方凹陷,用于保持初始卡合构件20A。保持部76具有与初始卡合构件20A的连结部30匹配的形状。在保持件74的底部74b形成有用于供六根模具冲头72穿过的六个冲头孔74c。各冲头孔74c的下端在保持部76开口。保持件74的周侧部74a的上端部被弹性构件75支承。周侧部74a具有从其上端面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向上方进一步延伸的环状的凸键74d。凸键74d的外径向上方稍微扩大。弹性构件75具有从其下端面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向上方凹陷、并与凸键74d嵌合的凹键75b。凹键75b的内径向上方稍微地扩大。保持件74的周侧部74a与弹性构件75借助凸键74d与凹键75b之间的嵌合连结。
在图11和图12中,上方模具70处于力尚未作用于保持件74和弹性构件75的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在模具主体71的下端面与保持件74的底部74b的上表面之间存在有间隙C。该间隙C的上下间隔在初始状态下最大,在以下说明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和针对初始卡合构件20A进行凸部35的加工时变窄。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各模具冲头72的下端在保持件74的底部74b的冲头孔74c内位于比冲头孔74c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不向保持部76内突出。
下方模具80具备:模具主体81,其用于使初始卡合构件20A如随后叙述那样弯边;弹性构件82,其配置于模具主体81的周围,供已安装到布料1的状态的鸡眼扣构件11载置;支承构件83,其隔着螺旋状的弹簧84支承模具主体81,并且支承弹性构件82。模具主体81由钢等形成。弹性构件82由氨酯、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形成。支承构件83由金属形成。模具主体81包括上半部81a、外径比上半部81a的外径稍小的下半部81b、在上半部81a与下半部81b之间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弹簧座部81c。支承构件83具有作为收容弹簧84的圆柱状的空间的弹簧收容部83a。弹簧收容部83a在支承构件83的上端面开口。在力尚未作用于模具主体81、弹性构件82的下方模具80的初始状态下(参照图11和图12),收容到弹簧收容部83a的弹簧84相对于支承构件83的上端面向上方突出,在内侧收入模具主体81的下半部81b,弹簧84的上端与模具主体81的弹簧座部81c接触。在该初始状态下,在支承构件83的上端面与弹簧座部81c之间具有间隔D。该间隔D的上下间隔在初始状态下最大,在以下说明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和针对初始卡合构件20A进行的凸部35的加工时变窄。另外,在模具主体81的下半部81b的下端与弹簧收容部83a的底面之间具有比上述间隔D大的间隔。
支承构件83在比上下方向的弹簧收容部83a的底面稍微靠上的位置具有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支承弹性构件82的下端面的支承部83b。弹性构件82由模具主体81的弹簧座部81c被划分成上方的上方部82a和比上方部82a靠下方的下方部82b。上方部82a的内径比下方部82b的内径小,该内径与模具主体81的上半部81a的外径大致相同。模具主体81的弹簧座部81c在初始状态下与弹性构件82的上半部81a的下端接触。弹性构件82的下方部82b的内径与支承构件83的比支承部83b靠上方的上方部分83c的外径大致相同。在该上方部分83c设有向半径方向外侧呈截面三角形状突出的凸部83d。在弹性构件82的下方部82b形成有与凸部83d嵌合的凹部82c。
模具主体81在上半部81a的上端面的半径方向外侧具有向上方锐利地呈环状突出的突出部85,在突出部85的半径方向内侧具有从上半部81a的上端面向上方比突出部85高地***的***部86。***部86具有可嵌入位于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空间24的形状(参照图14)。弹性构件82在其上端面具有用于供已安装到布料1的鸡眼扣构件11安放的作为环状的凹坑的鸡眼扣载置部(支承部)87。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下方模具80的初始状态下,模具主体81位于支承到弹簧84的弹簧座部81c与弹性构件82的上方部82a的下端面接触的最上方位置。此时,模具主体81的上半部81a相对于弹性构件82的上端向上方局部地突出,突出部85和***部86位于比鸡眼扣载置部87靠上方的位置。
于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加工凸部35、并且将初始卡合构件20A作为卡合构件20固定于鸡眼扣构件11时,如图12所示那样使初始卡合构件20A的连结部30保持于上方模具70的保持部76。另外,将已安装到布料1的状态的鸡眼扣构件11安放于下方模具80的鸡眼扣载置部87。此时,模具主体81的上半部81a穿过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接下来,使上方模具70从图12的初始状态下降。由此,将初始卡合构件20A压入支承于被支承构件83支承的弹性构件82的鸡眼扣载置部87的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若进一步使上方模具70下降,则如图13和图14所示,上方模具70隔着初始卡合构件20A将下方模具80的模具主体81从最上方位置下压到弹簧座部81c与支承构件83的上端面抵靠的最下方位置。由此,弹簧84被弹簧座部81c压缩。图13表示模具主体81即将到达最下方位置之时,弹簧座部81c与支承构件83之间的间隔D尚存。图14表示弹簧座部81c与支承构件83的上端面抵靠了的最下方位置,在该时刻,弹簧座部81c与支承构件83之间的间隔D消失。另外,此时,模具主体81的下端没有到达弹簧收容部83a的底面。而且,在图13的时刻,下方模具80的模具主体81的***部86进入到位于固定部21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空间24。另外,在图13的时刻,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局部地进入到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但尚未完成固定部21向开口14的压入。
通过上方模具70进一步稍微下降到图14所示的位置,如下详细叙述那样初始卡合构件20A被固定于鸡眼扣构件11,并且,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形成凸部35。在上方模具70从图13的时刻到图14的时刻向下方移位之际,首先,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压入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接下来,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相对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被弯边,接下来,在初始卡合构件20A的柱部34形成凸部35。也可以说这些可大致同时进行,但严密地说以上述的顺序进行。在固定部21向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压入时,下方模具80的弹性构件82弹性变形来承受将固定部21向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压入的力。另外,将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弯边的力除了使下方模具80的弹性构件82的弹性变形之外,上方模具70的弹性构件75也弹性变形来承受该力。而且,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加工凸部35的力除了上述的上下的弹性构件82、75的弹性变形来承受之外,进一步弹性构件75弹性变形来承受。以下进一步详细叙述以上内容。
在上方模具70从图13的时刻到图14的时刻向下方移位之际,上方模具70隔着初始卡合构件20A下压下方模具80的模具主体81。此时,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被压入已安放到下方模具80的弹性构件82的鸡眼扣载置部87的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与此相伴,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凸缘部22以覆盖鸡眼扣构件11的圆筒部12a的方式将鸡眼扣构件11向下方推动。由此,下方模具80的弹性构件82边沿着上下方向(轴向)缩短、边其上下方向中间部以向半径方向外侧鼓起的方式弹性变形(参照图14)。如此弹性变形了的弹性构件82的压缩反作用力以使鸡眼扣构件11相对于向下方移位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相对地抬起的方式起作用。由此,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被压入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将该固定部21向开口14压入的力使弹性构件82弹性变形并承受该力。
在与完成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向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压入大致同时,下方模具80的模具主体81处于弹簧座部81c与支承构件83的上端面抵靠的最下方位置,进一步向下方的移位受到限制。利用如此进一步向下方的移位受到了限制的模具主体81,使隔着初始卡合构件20A的上方模具70中的保持件72的进一步向下方的移位受到限制。然而,上方模具70的模具主体71在之后也稍微下降到图14的最下方位置。因此,上方模具70的弹性构件75在模具主体71的支承部73与保持件74的周侧部74a之间被沿着轴向(上下方向)压缩,弹性构件75边沿着轴向稍微缩短、边以其上下方向中间部向半径方向外侧鼓起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参照图14)。如此弹性变形了的弹性构件75的压缩反作用力以隔着保持件74将初始卡合构件20A按压于下方模具80的模具主体81的方式起作用。由此,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被模具主体81的突出部85如以下方式弯边。即、如图15中放大地表示那样,模具主体81的突出部85从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的下表面嵌入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由此,固定部21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的材料被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压,按压于鸡眼扣构件11的突起15。由此,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从开口14不可脱离地固定于鸡眼扣构件11。如此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的相对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弯边完成。以上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弯边的力使下方模具80的弹性构件82和上方模具70的弹性构件75分别弹性变形并承受该力。突出部85嵌入的痕迹作为弯边痕迹21a残留在雄体10的卡合构件20的固定部21的下表面。在将以上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固定于鸡眼扣构件11的工序中,通过下方模具80的***部86嵌入初始卡合构件20A的空间24,可准确地进行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定心(对位)。另外,由于上方模具70的弹性构件75和下方模具80的弹性构件82边弹性变形、边夹紧并保持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凸缘部22和鸡眼扣构件11,因此,可稳定地进行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的相对于鸡眼扣构件11的弯边加工。
如上述那样上方模具70隔着初始卡合构件20A将下方模具80的模具主体81下压到最下方位置,在限制了保持件74向下方的移位之后,上方模具70的模具主体71进一步向下方稍微下降。由此,弹性构件82从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的弯边时刻进一步弹性变形,另外,模具主体71的下端面与保持件74的底部74b的上表面接近,使位于模具主体71的下端面与保持件74的底部74b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C的上下间隔减小(参照图14)。与此相伴,六根模具冲头72从保持件74的冲头孔74c的下端向下方突出,从上方将保持于保持部76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的连结部30的柱部34局部地压扁。由此,沿着周向形成六个从柱部34的上表面34a向下方凹陷的凹部36、并且与凹部36相对应的部分的材料向周向外侧鼓出而沿着周向形成六个凸部35。在以上的初始卡合构件20A加工凸部35的力被弹性变形了的下方模具80的弹性构件82和进行了超过固定部21的弯边时的弹性变形的上方模具70的弹性构件75承受。另外,针对初始卡合构件20A进行的凸部35的加工的程度、即、凹部36的从柱部34的上表面34a起的深度、凸部35的向半径方向外侧的突出程度能够通过对模具冲头72的从初始位置起的下降量、即、模具主体71的行程进行变更来调整成所期望那样。如以上那样,初始卡合构件20A边被成形成卡合构件20、边被固定于布料1上的鸡眼扣构件11。此外,在利用模具冲头72进行凸部35的加工时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被按压于下方模具80的模具主体81,这有助于利用突出部85进行固定部21的弯边。另外,由于布料1的厚度的不同,鸡眼扣构件11的限定开口14的圆筒部12a的内周面的弯曲程度不同,但利用模具冲头72边在连结部30的柱部34形成凸部35、边将固定部21固定于开口14,从而能够将固定部21可靠地固定于弯曲程度不同的各种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
在将以上的初始卡合构件20A固定于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并且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形成凸部35的工序中,重要的是管理以下三个力。即、1)将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压入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力(下方模具80的弹性体82具有恒定的挠曲来承受该力。);2)将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弯边的力(上方模具70的弹性构件75具有恒定的挠曲地承受该力。因此,上方模具70的弹性构件75具有恒定的挠曲地承受上述1)和2)的力之合。);3)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加工凸部35的力(由于模具主体71相对于下降受到了限制的保持件74的下降,弹性构件75从上述2)起进一步挠曲,利用模具冲头72在初始卡合构件20A形成凸部35。该3)的力超过上述1)的力和上述2)的力之合。)。若上方模具70的保持件74将初始卡合构件20A按压于下方模具80的、下降到最下方位置的模具主体81,则弹性构件82弹性变形。若该弹性构件82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轴向的压缩反作用力超过上述1)的力,则成为初始卡合构件20A的固定部21被充分地压入到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状态。接下来,上方模具70使初始卡合构件20A相对于下方模具80的模具主体81压缩,直到可充分地进行固定部21的弯边为止。此时,除了下方模具80的弹性构件82的弹性变形之外,上方模具70的弹性构件75也受到来自下方模具80的反作用力而弹性变形,该弹性构件75的弹性变形继续直到利用模具冲头72在初始卡合构件20A结束形成凸部35为止。也就是说,弹性构件75被弹性地压缩了时的力需要比上述1)的力大、而且超过上述1)的力和上述2)的力之合。另外,初始卡合构件20A需要具有能经得住从最大弹性压缩了的弹性构件75受到的力的强度即压缩抗力。在此,若将上述1)和2)的力分别设为Xkg、将上述3)的力设为Ykg,则初始卡合构件20A被合计为(2X+Y)kg的力压缩。将此时的弹性构件75、82的弹性变形所导致的轴向上缩短的长度(挠曲量)分别设为Lmm、Nmm,则需要将弹性构件75的弹簧常数设定成2x+y/L(kg/mm)以上,将弹性构件82的弹簧常数设定成2x+y/N(kg/mm)以上。
参照图3,在将雄体1与雌体2连结的情况下,将雄体1的卡合构件20的连结部30与雌体40的开口41连结。在该连结之际,在连结部30的圆筒部31的头部32通过开口41时,圆筒部31临时地向半径方向内侧弹性移位,而在刚刚通过开口41之后圆筒部31向半径方向外侧复原。该圆筒部31的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弹性移位在圆筒部31的与从柱部34突出的六个凸部35相对应的部分抵靠各凸部35而被限制。另一方面,在圆筒部31的与沿着周向相邻的两个凸部35间相对应的部分,不存在凸部35的限制,圆筒部31的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弹性移位比较大。这样,利用柱部34的凸部35,在圆筒部31沿着周向交替地产生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弹性移位变大的部分和变小的部分。因此,通过对设置于连结部30的柱部34的凸部的数量、形状等进行改变,可将在雄体10相对于雌体40拆装之际所需的力、针对与雌体40之间的连结时作用于雄体10的横向拉力的强度(相对于雌体40的脱离阻力)调整成所期望那样。
图16是表示作为雄体10的卡合构件的变形例的卡合构件120的俯视图,图17是图16的A-A向剖视图。卡合构件120具备:连结部130,其可相对于雌体40的开口41连结和解除连结;固定部121,其固定于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凸缘部122,其在连结部130与固定部121之间向半径方向外侧稍微突出;基部123,其位于连结部130与固定部121之间且存在于凸缘部122的半径方向内侧。连结部130包括:圆筒部131,其从基部123向上方延伸;柱部134,其在圆筒部131的半径方向内侧从基部123向上方***。在圆筒部131与柱部134之间存在有向上方开放的环状的空隙139。连结部130和柱部134是分别与上述的初始卡合构件20A的连结部30和柱部34实质上相同的形态。在连结部131的半径方向内侧具有向下方开放的空间124。卡合构件120与已述的卡合构件20同样地在柱部134加工凸部和凹部。因此,卡合构件120可以说成与凸部等的加工前的初始卡合构件120A相对应。另外,卡合构件120的固定部121与卡合构件20的固定部21同样地,在向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固定时以按压于突起15的方式被弯边。卡合构件120的圆筒部131包括作为外径比较大的上端部的头部132和外径比头部132的直径稍小的颈部133。在圆筒部131,作为一个例子,沿着周向以120度间隔设有三个狭缝131a。各狭缝131a贯通圆筒部131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从圆筒部131的上端到圆筒部131的整个高度地形成。这样的狭缝131a有助于包括卡合构件120的雄体10相对于雌体40进行拆装之际的圆筒部131的弹性变形。此外,狭缝131a的数量能够形成0~30、或者其以上。卡合构件120的凸缘部122的向半径方向外侧的长度比已述的卡合构件20的凸缘部22的向半径方向外侧的长度短。能够相应地减少卡合构件120的材料费用。
图18是表示由上述的卡合构件120和鸡眼扣构件11(与雄体10的鸡眼扣构件11实质上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构成的雄体110的剖面示意图。能够与卡合构件20同样地使用上述的上方模具70和下方模具80来进行卡合构件120的向鸡眼扣构件11的固定。此外,在图18~20中,对于可利用上方模具70形成的卡合构件120的凸部,省略了图示。图19是表示将卡合构件120固定于上下翻转了的鸡眼扣构件11而成的雄体110a的剖面示意图。这样的雄体110a能够通过在使鸡眼扣构件11上下翻转而安放到下方模具80的鸡眼扣载置部87之后、使保持有卡合构件120的上方模具70下降来获得。虽未图示,但卡合构件20也可以固定于上下翻转了的鸡眼扣构件11。雄体110a的鸡眼扣构件11的突起15在卡合构件120的固定部121的外周面,与雄体110(图18)相比更向基端侧嵌入。图20表示将雄体110a连结到已述的安装于布料2的雌体40后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是用于根据凹部36的深度对在雄体10的卡合构件20加工好的凸部35的好坏进行检测的测定器具140。测定器具140具备箱状的主体141、从主体141向下方突出的六根圆柱棒状的测头142。各测头142是可对卡合构件20的各凹部36的深度进行测定的传感器。虽未图示,但主体141具有:控制器,其对来自各测头142的输入即各凹部36的深度是否处于预定的范围内进行判定;监控器、蜂鸣器,其在来自某一测头142的输入处于预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定为控制器存在不良而输出警报。各测头142的直径是能够顺利地***卡合构件20的凹部36的尺寸即可。在进行卡合构件20的凸部35的好坏判定之际,测定部140配置成,各测头142相对于雄体10的卡合构件20沿着上下方向与各凹部36对齐(日文:整列)。接下来,测定器具140被未图示的上下运动机构下降到所有测头142与凸部35的上表面等接触为止。例如,在卡合构件20的凹部36过浅或者凹部36完全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控制器将来自与该凹部36相对应的测头142的输入判定为不良,输出警报。认为那样的凹部36的由模具冲头72进行的撞击(日文:打ち付け)量不足。另一方面,某一凹部36过深,控制器也会基于来自与该凹部36相对应的测头142的输入进行不良判定。认为:那样的凹部36由模具冲头72进行的撞击过强而提高卡合构件20自身的破坏危险性。

Claims (11)

1.一种按扣,其包括雌体(40)以及能够相对于雌体(40)卡合和解除卡合的雄体(10、110、110a),其中,
所述雌体(40)包括具有开口(41)的雌侧鸡眼扣构件(40),
所述雄体(10、110、110a)具备:雄侧鸡眼扣构件(11),其具有开口(14);卡合构件(20、120),其固定到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
所述卡合构件(20、120)包括:连结部(30、130),其能够相对于所述雌侧鸡眼扣构件(40)的开口(41)连结和解除连结;固定部(21、121),其嵌合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
所述卡合构件(20、120)的连结部(30、130)具有:头部(32、132),其外径比所述雌侧鸡眼扣构件(40)的开口(41)的直径稍大;颈部(33、133),其外径比所述头部(32、132)的外径小,
所述卡合构件(20、120)的连结部(30、130)包括:圆筒部(31、131),其具有所述头部(32、132)和所述颈部(33、133),能够弹性移位;柱部(34、134),其位于圆筒部(31、131)的半径方向内侧,在所述圆筒部(31、131)与所述柱部(34、134)之间存在有空隙(39、1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其中,
所述卡合构件(20、120)的连结部(30、130)中的所述柱部(34、134)沿着周向具有多个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其中,
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沿着周向具有多个从限定所述开口(14)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扣,其中,
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沿着周向具有多个从限定所述开口(14)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15)。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按扣,其中,
所述卡合构件(20、120)的所述固定部(21、121)是圆筒状,在所述固定部(21、121)的半径方向内侧具有在轴向上向与所述连结部(30、130)相反的一侧开放的空间(24、1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其中,
所述固定部(21、121)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比所述圆筒部(31、131)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4、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扣,其中,
所述雌侧鸡眼扣构件(40)是金属制的,所述卡合构件(20)是树脂制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扣,其中,
所述雌侧鸡眼扣构件(40)是金属制的,所述卡合构件(20)是树脂制的。
9.一种雄体形成方法,使该雄体(10、110、110a)具备具有开口(14)的雄侧鸡眼扣构件(11)和固定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卡合构件(20、120),所述卡合构件(20、120)包括:连结部(30、130),其能够相对于雌侧鸡眼扣构件(40)的开口(41)连结和解除连结;固定部(21,121),其嵌合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该雄体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该雄体形成方法包括:
工序A,在该工序A中,将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安装于布料(1);
工序B,在该工序B中,将所述卡合构件(20、120)的固定部(21、121)固定于已安装到所述布料(1)的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
在所述工序A中,沿着周向形成多个突起(15),该突起(15)从限定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雄体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序B中,将所述卡合构件(20、120)的固定部(21、121)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按压于所述突起(15)。
11.一种雄体形成方法,使该雄体(10、110、110a)具备具有开口(14)的雄侧鸡眼扣构件(11)和固定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的卡合构件(20、120),所述卡合构件(20、120)包括:连结部(30、130),其能够相对于雌侧鸡眼扣构件(40)的开口(41)连结和解除连结;固定部(21、121),其嵌合于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所述卡合构件(20、120)的连结部(30)包括能够弹性移位的圆筒部(31、131)和位于圆筒部(31、131)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柱部(34、134),在所述圆筒部(31、131)与所述柱部(34、134)之间存在有空隙(39、139),其中,该雄体形成方法包括:
工序A,在该工序A中,将所述雄侧鸡眼扣构件(11)安装于布料(1);
工序B,在该工序B中,将所述卡合构件(20、120)的固定部(21、121)固定于已安装到所述布料(1)的雄侧鸡眼扣构件(11)的开口(14),
在所述工序B中,在所述柱部(34、134)沿着周向形成多个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35)。
CN201710201899.7A 2016-03-30 2017-03-30 按扣和雄体形成方法 Active CN106963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6/060581 2016-03-30
PCT/JP2016/060581 WO2017168666A1 (ja) 2016-03-30 2016-03-30 スナップボタン及び雄体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3049A CN106963049A (zh) 2017-07-21
CN106963049B true CN106963049B (zh) 2020-02-14

Family

ID=5933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2536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9357U (zh) 2016-03-30 2017-03-30 按扣
CN201710201899.7A Active CN106963049B (zh) 2016-03-30 2017-03-30 按扣和雄体形成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2536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9357U (zh) 2016-03-30 2017-03-30 按扣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7965B2 (zh)
CN (2) CN206729357U (zh)
DE (1) DE112016006675B4 (zh)
TW (1) TWI629020B (zh)
WO (1) WO20171686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8666A1 (ja) * 2016-03-30 2017-10-05 Ykk株式会社 スナップボタン及び雄体形成方法
WO2024084599A1 (ja) * 2022-10-18 2024-04-25 Ykkスナップ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止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19732A (en) * 1970-04-13 1973-06-06 Bengtsson Sigurd W Resilient fastener for interconnection of lengths of tent cloth and the like
CN102858198A (zh) * 2010-02-26 2013-01-02 Ykk株式会社 钮扣安装构件及钮扣安装构件形成方法、和鸡眼扣构件及鸡眼扣构件形成方法
CN103717101A (zh) * 2011-08-04 2014-04-09 Ykk株式会社 按扣的形成方法、按扣中间件以及按扣
CN206729357U (zh) * 2016-03-30 2017-12-12 Ykk株式会社 按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090A (en) * 1892-12-13 Frederick s
JP3678925B2 (ja) 1998-11-26 2005-08-03 Ykk株式会社 テープ付きファスナー類
AU471907B2 (en) * 1973-07-21 1976-05-06 Furuya Kogyo K.K. Snap button
JPS5212332A (en) 1975-07-14 1977-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organic fibers with thermal resistance
JPS62155805A (ja) * 1985-12-27 1987-07-10 モリト株式会社 スナツプフアス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9002250U1 (de) 1990-02-26 1990-05-03 William Prym-Werke GmbH & Co KG, 5190 Stolberg Druckknopf-Verschluß
DE69909189T2 (de) * 1998-05-20 2004-04-15 Ykk Corp.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mit Ba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Produkt an welches di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angebracht ist
JP3971948B2 (ja) * 2002-04-17 2007-09-05 Ykk株式会社 スナップファスナー付きテープ
JP3996453B2 (ja) * 2002-04-30 2007-10-24 モリ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付きファスナ、その製造法および使用法
CN102573541B (zh) 2009-09-29 2014-12-10 Ykk株式会社 纽扣安装用上模
WO2012144367A1 (ja) * 2011-04-21 2012-10-26 Ykk株式会社 スナップボタ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19732A (en) * 1970-04-13 1973-06-06 Bengtsson Sigurd W Resilient fastener for interconnection of lengths of tent cloth and the like
CN102858198A (zh) * 2010-02-26 2013-01-02 Ykk株式会社 钮扣安装构件及钮扣安装构件形成方法、和鸡眼扣构件及鸡眼扣构件形成方法
CN103717101A (zh) * 2011-08-04 2014-04-09 Ykk株式会社 按扣的形成方法、按扣中间件以及按扣
CN206729357U (zh) * 2016-03-30 2017-12-12 Ykk株式会社 按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16940A1 (en) 2019-04-25
CN206729357U (zh) 2017-12-12
US10897965B2 (en) 2021-01-26
CN106963049A (zh) 2017-07-21
WO2017168666A1 (ja) 2017-10-05
DE112016006675B4 (de) 2020-12-31
TW201733480A (zh) 2017-10-01
TWI629020B (zh) 2018-07-11
DE112016006675T5 (de)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8859B (zh) 母按扣的上部结构体、母按扣以及将母按扣安装于布料的安装方法
CN106963049B (zh) 按扣和雄体形成方法
CN106998858B (zh) 母按扣
KR100511434B1 (ko) 버클
CN109310184B (zh) 按扣的阴构件及其中使用的树脂制弹簧
EP2517590A1 (en) Method for mounting male snap button, male snap button, male snap button structure, method for mounting female snap button, female snap button, and female snap button structure
US9596900B2 (en) Upper die for fastening button
JP4531672B2 (ja) スナップボタン及び雌スナップの加工方法
CN107920633B (zh) 按扣
CN115209767A (zh) 表皮锁定夹具
WO2012131879A1 (ja) ハトメ取付装置及びハトメ取付方法
JP5859030B2 (ja) ボタン取付装置及びボタン保持ダイ
EP2417864A1 (en) Button-mounting member
JP5599947B2 (ja) スナップボタンの形成方法、中間スナップ部材、及びスナップボタン
CN104661549B (zh) 纽扣安装方法和纽扣
JP4712672B2 (ja) クリップ
EP3884815B1 (en) Clip for attachment of floor carpet
US11772533B2 (en) Seat upholstery clip
JP2005249073A (ja) クリップ
JP5368575B2 (ja) ボタン及びボタン取付用上金型
KR20120110416A (ko) 관이음매
CN114641218A (zh) 钮扣用安装件
CN115697128A (zh) 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