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4692A -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4692A
CN106954692A CN201710221355.7A CN201710221355A CN106954692A CN 106954692 A CN106954692 A CN 106954692A CN 201710221355 A CN201710221355 A CN 201710221355A CN 106954692 A CN106954692 A CN 106954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minutes
young crops
green grass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13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庆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In Clouds Creek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In Clouds Creek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In Clouds Creek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In Clouds Creek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213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4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4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4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es For Bulk Treat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paring Fe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采青后将带梗叶片分割为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将所述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分别按不同条件进行做青发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乌龙茶的茶青按叶片类型分割成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再根据叶片类型分别进行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烘焙,从而使得各叶位上的叶片发酵程度均衡,达到制作乌龙茶的最佳发酵状态,进而使得到的乌龙茶成品香气和滋味均达到巅峰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乌龙茶茶类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摘后(均按乌龙茶标准的采摘技术,即茶树新梢的一芽三、四叶位采摘)的全枝条茶青在同等时间和同等条件下,进行统一的做青发酵工艺技术制作。由于同枝条茶青各个叶位上的叶片在生长过程中老嫩并不统一,故在已有的做青发酵工艺技术过程中,当同枝条茶青上面较幼嫩的芽和第一叶位上的叶片已经发酵到制作乌龙茶的最佳状态时,而较成熟的第二、第三、第四叶位上的叶片还没有达到制作乌龙茶发酵的最佳状态。以此类推,当同枝条茶青上面第二叶位上的叶片已经发酵到制作乌龙茶的最佳状态时,第三、四叶位上的叶片也是如此;当同枝条茶青上面第三叶位上的叶片已经发酵到制作乌龙茶的最佳状态时,第四叶位上的叶片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当较成熟的各叶位上的叶片发酵到制作乌龙茶的最佳状态时,而较幼嫩叶位上的芽、叶由于在同等时间和同等条件下进行统一的做青发酵,导致其中太过幼嫩的芽、叶由于发酵过度而错过了制作乌龙茶的最佳发酵状态。
综上所述,由于当前所有的乌龙茶品类在做青发酵工艺技术过程中均采用了采摘后茶树新梢全枝条茶青的做青发酵工艺技术。由于不同叶位上的叶片均按同等时间和同等条件下进行统一的做青发酵制作,导致各叶位上的叶片发酵程度不均衡而至使整体茶青不能达到制作乌龙茶的最佳发酵状态,使得制作出来的成品乌龙茶香气和滋味均不能达到最佳峰值。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能够解决当前所有的乌龙茶品类在做青发酵工艺技术过程中,由于茶树新梢全枝条茶青各叶位上老嫩程度不同的叶片在同等时间和同等条件下进行统一的做青发酵,所导致的整体茶青发酵程度不够均衡,茶青每个叶位上的叶片均不能达到制作乌龙茶最佳发酵状态的弊端,使制作出来的成品乌龙茶香气和滋味达到最佳峰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采青后将带梗叶片分割为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将所述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分别按不同条件进行做青发酵。
进一步地,所述做青发酵包括如下步骤:
S1.晒青:选择午后弱日光的下午4~5点钟以后进行适度晒青,根据叶片老嫩程度控制晒青时间,使茶青减重率在5~10%时,完成晒青工序;
S2.摇青:以摇青与凉青相间结合进行,根据叶片类型控制总时间,使茶青总减重率在30~40%、茶青含水率约60-65%时,摇青结束;摇青采取轻、重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叶片类型选择摇青的总次数,每次摇青的时间及每次摇青的转数,每次摇青结束均需进行凉青;
S3.杀青:采用高温短时锅炒杀青,根据叶片类型选择锅温和锅炒时间,至茶青含水率约45~50%,完成杀青环节;
S4.揉捻:将炒后青叶首先通过人工揉捻或揉捻机的挤压,然后进行摊凉,随后经过扬炒,最后进行复揉完成揉捻环节。
S5.烘焙:首先将S4得到的茶叶在火温90℃~120℃下进行初焙得到茶干,然后进行摊凉,随后于火温70~80℃下复烘培至茶干含水率达到6-12%,最后经过低温慢烘至茶干含水率达到3-6%进行热装箱。
进一步地,所述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10~20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4~6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1~2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60~30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5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15分钟~3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40℃,锅炒时间为2~4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分钟,摊凉时间为1~2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90℃,扬炒的时间为1~2分钟,复揉的时间为1~2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90℃,时间为40分钟,摊凉时间为5~1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3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0℃~60℃,时间为2~4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15~25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6~8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2~4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70~35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6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20分钟~4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50℃,锅炒时间为2~4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4分钟,摊凉时间为2~3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00℃,扬炒的时间为2~3分钟,复揉的时间为2~3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00℃,时间为50分钟,摊凉时间为10~15分钟,复烘焙时间为4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0℃~60℃,时间为4~6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20~30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8~10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2~6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80~40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7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25分钟~5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60℃,锅炒时间为6~8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4分钟,摊凉时间为2~4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10℃,扬炒的时间为3~4分钟,复揉的时间为3~4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10℃,时间为60分钟,摊凉时间为20~3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5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5℃~70℃,时间为6~8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25~35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10~12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4~8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90~45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8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30分钟~6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70℃,锅炒时间为8~10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3~5分钟,摊凉时间为4~5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20℃,扬炒的时间为4~5分钟,复揉的时间为4~5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20℃,时间为70分钟,摊凉时间为30~4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6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5℃~70℃,时间为8~10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每次摇青的时间、转数依次增加,每次凉青的时间也依次增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乌龙茶的茶青按叶片类型分割成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再根据叶片类型分别进行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烘焙,从而使得各叶位上的叶片发酵程度均衡,达到制作乌龙茶的最佳发酵状态,进而使得到的乌龙茶成品香气和滋味均达到巅峰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采青后将带梗叶片分割为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将所述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分别按不同条件进行做青发酵。
通过将乌龙茶的茶青按叶片类型分割成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再根据叶片类型分别进行加工,从而使得各叶位上的叶片发酵程度均衡,达到制作乌龙茶的最佳发酵状态,进而使得到的乌龙茶成品香气和滋味均达到巅峰状态。
其中,所述做青发酵更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S1.晒青:选择午后弱日光的下午4~5点钟以后进行适度晒青,根据叶片老嫩程度控制晒青时间,使茶青减重率在5~10%时,完成晒青工序。此时茶青叶片完全柔软、青气退尽并初显清香气。
S2.摇青:以摇青与凉青相间结合进行,根据叶片类型控制总时间,使茶青总减重率在30~40%、茶青含水率约60-65%时,摇青结束;摇青采取轻、重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叶片类型选择摇青的总次数,每次摇青的时间及每次摇青的转数,每次摇青结束均需进行凉青。摇青与凉青相间结合进行可以使叶缘的逐步擦伤、逐步发酵、逐步形成乌龙茶特有的色香味。摇青结束时,叶片的梗蒂饱水青绿、叶缘朱红色、叶面黄绿色,整个叶张显现三分红七分绿的“青蒂、绿腹、红镶”的特征;叶面凸起,叶缘背卷,呈汤匙状,散发出花香。摇青采取轻、重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次摇青时间应先短后长,手工摇青或将茶青装入摇青机中,通过摇青茼滚动,茶青跳动,旋转、摩擦运动,使叶缘部分细胞受到损伤,促进物质的酶促转化。
S3.杀青:采用高温短时锅炒杀青,根据叶片类型选择锅温和锅炒时间,至茶青含水率约45~50%,完成杀青环节。此时,茶青叶色由青转为黄绿色,叶张皱卷,手捏柔软,带有粘性。通过杀青可以迅速制止茶青酶促氧化作用,固定在做青阶段已形成的色、香、味内质,并蒸发较多水分,便于揉、烘阶段操作。
S4.揉捻:将炒后青叶首先通过人工揉捻或揉捻机的挤压,然后进行摊凉,随后经过扬炒,最后进行复揉完成揉捻环节。揉捻炒后青叶通过人工揉捻或揉捻机的挤压,扭曲成条,并揉出茶汁,凝于叶表,使茶干清香气上升并茶汤滋味清爽甘醇。摊凉,使茶青温度下降,茶青恢复生机,便于物质充分转化。随后经过扬炒使叶细胞中残存的酶进一破坏,并散发部分水分,便于下一步复揉,扬炒时注意投叶适量,翻炒均匀。复揉,继续造型并使茶汁进一步渗出,使茶汤滋味更加清爽甘醇。
S5.烘焙:首先将S4得到的茶叶在火温90℃~120℃下进行初焙得到茶干,然后进行摊凉,随后于火温70~80℃下复烘培至茶干含水率达到6-12%,最后经过低温慢烘至茶干含水率达到3-6%进行热装箱。初焙后进行摊凉,使茶干温度下降,便于再次烘焙。经过复烘焙后,茶梗手折脆短,气味清纯,茶干含水量达到6~12%。最后低温慢火炖焙促使茶叶香气更加清纯,滋味更加浓厚。
更具体地,所述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10~20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4~6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1~2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60~30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5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15分钟~3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40℃,锅炒时间为2~4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分钟,摊凉时间为1~2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90℃,扬炒的时间为1~2分钟,复揉的时间为1~2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90℃,时间为40分钟,摊凉时间为5~1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3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0℃~60℃,时间为2~4小时。
所述第二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15~25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6~8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2~4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70~35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6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20分钟~4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50℃,锅炒时间为2~4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4分钟,摊凉时间为2~3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00℃,扬炒的时间为2~3分钟,复揉的时间为2~3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00℃,时间为50分钟,摊凉时间为10~15分钟,复烘焙时间为4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0℃~60℃,时间为4~6小时。
所述第三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20~30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8~10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2~6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80~40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7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25分钟~5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60℃,锅炒时间为6~8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4分钟,摊凉时间为2~4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10℃,扬炒的时间为3~4分钟,复揉的时间为3~4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10℃,时间为60分钟,摊凉时间为20~3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5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5℃~70℃,时间为6~8小时。
所述第四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25~35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10~12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4~8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90~45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8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30分钟~6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70℃,锅炒时间为8~10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3~5分钟,摊凉时间为4~5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20℃,扬炒的时间为4~5分钟,复揉的时间为4~5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20℃,时间为70分钟,摊凉时间为30~4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6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5℃~70℃,时间为8~10小时。
在所述步骤S2中,每次摇青的时间、转数依次增加,每次凉青的时间也依次增加。可以使叶缘的擦伤和发酵均匀,使乌龙茶特有的色香味更好地被激发出来。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上对本方面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将采青后得到150Kg的茶青原料分割为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按照上述S1~S5的步骤分别对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进行做青发酵,得到成品乌龙茶。
芽和第一叶位的具体加工条件如下:
其中,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15分钟;
其中,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5次,摇青的时间、转数依次增加,凉青的时间也依次增加。凉青时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为0.45Kg。
摇青时间(秒) 转数(转/分钟) 凉青时间(分)
第一次 60 60 15
第二次 68 100 18
第三次 75 150 22
第四次 95 220 25
第五次 115 280 29
其中,步骤S3中锅温为240℃,锅炒时间为3分钟。
其中,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分钟,摊凉时间为1.5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90℃,扬炒的时间为1.5分钟,复揉的时间为1.5分钟;
其中,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90℃,时间为40分钟,摊凉时间为8分钟,复烘焙时间为3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5℃,时间为3小时。
第二叶位的具体加工条件如下:
其中,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20分钟;
其中,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7次,摇青的时间、转数依次增加,凉青的时间也依次增加,凉青时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为0.55KG。
摇青时间(秒) 转数(转/分钟) 凉青时间(分)
第一次 125 70 20
第二次 145 90 24
第三次 165 130 38
第四次 185 200 32
第五次 205 250 36
第六次 220 310 38
第七次 235 350 40
其中,步骤S3中锅温为250℃,锅炒时间为3分钟;
其中,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4分钟,摊凉时间为2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00℃,扬炒的时间为2.5分钟,复揉的时间为3分钟;
其中,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00℃,时间为50分钟,摊凉时间为12分钟,复烘焙时间为4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8℃,时间为5.5小时。
第三叶位的具体加工条件如下:
其中,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25分钟;
其中,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9次,摇青的时间、转数依次增加,凉青的时间也依次增加,凉青时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为0.65KG。
摇青时间(秒) 转数(转/分钟) 凉青时间(分)
第一次 120 80 25
第二次 150 120 28
第三次 180 160 31
第四次 210 200 34
第五次 240 240 37
第六次 270 280 40
第七次 300 320 43
第八次 330 360 46
第九次 360 400 49
其中,步骤S3中锅温为260℃,锅炒时间为7分钟;
其中,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3分钟,摊凉时间为3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10℃,扬炒的时间为3分钟,复揉的时间为4分钟;
其中,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10℃,时间为60分钟,摊凉时间为25分钟,复烘焙时间为5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65℃,时间为7小时。
第四叶位的具体加工条件如下:
其中,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30分钟;
其中,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11次,摇青的时间、转数依次增加,凉青的时间也依次增加,凉青时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为0.75KG。
其中,步骤S3中锅温为270℃,锅炒时间为9分钟;
其中,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4分钟,摊凉时间为4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20℃,扬炒的时间为5分钟,复揉的时间为5分钟;
其中,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20℃,时间为70分钟,摊凉时间为35分钟,复烘焙时间为6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75℃,时间为9小时。

Claims (7)

1.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青后将带梗叶片分割为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将所述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第二叶位的叶片、第三叶位的叶片和四叶位的叶片分别按不同条件进行做青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做青发酵包括如下步骤:
S1.晒青:选择午后弱日光的下午4~5点钟以后进行适度晒青,根据叶片老嫩程度控制晒青时间,使茶青减重率在5~10%时,完成晒青工序;
S2.摇青:以摇青与凉青相间结合进行,根据叶片类型控制总时间,使茶青总减重率在30~40%、茶青含水率约60-65%时,摇青结束;摇青采取轻、重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叶片类型选择摇青的总次数,每次摇青的时间及每次摇青的转数,每次摇青结束均需进行凉青;
S3.杀青:采用高温短时锅炒杀青,根据叶片类型选择锅温和锅炒时间,至茶青含水率约45~50%,完成杀青环节;
S4.揉捻:将炒后青叶首先通过人工揉捻或揉捻机的挤压,然后进行摊凉,随后经过扬炒,最后进行复揉完成揉捻环节;
S5.烘焙:首先将S4得到的茶叶在火温90ºC~120ºC下进行初焙得到茶干,然后进行摊凉,随后于火温70~80ºC下复烘培至茶干含水率达到6-12%,最后经过低温慢烘至茶干含水率达到3-6%进行热装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和第一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10~20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4~6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1~2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60~30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5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15分钟~3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40℃,锅炒时间为2~4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分钟,摊凉时间为1~2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90℃,扬炒的时间为1~2分钟,复揉的时间为1~2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90℃,时间为40分钟,摊凉时间为5~1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3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0℃~60℃,时间为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15~25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6~8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2~4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70~35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6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20分钟~4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50℃,锅炒时间为2~4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4分钟,摊凉时间为2~3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00℃,扬炒的时间为2~3分钟,复揉的时间为2~3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00℃,时间为50分钟,摊凉时间为10~15分钟,复烘焙时间为4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0℃~60℃,时间为4~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20~30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8~10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2~6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80~40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7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25分钟~5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60℃,锅炒时间为6~8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2~4分钟,摊凉时间为2~4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10℃,扬炒的时间为3~4分钟,复揉的时间为3~4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10℃,时间为60分钟,摊凉时间为20~3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5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5℃~70℃,时间为6~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叶位的叶片在步骤S1中的晒青时间为25~35分钟;步骤S2中摇青次总数为10~12次,每次摇青的时间为4~8分钟,每次摇青的转数为每分钟90~450转,凉青时,在空气通畅的无光射室内进行,采用竹筛离地一米晾青,每平方米的竹筛上的茶青不超过0.8KG,每次凉青时间控制在30分钟~60分钟,时间逐次加长;步骤S3中锅温为270℃,锅炒时间为8~10分钟;步骤S4中挤压时间为3~5分钟,摊凉时间为4~5分钟,扬炒时的锅温为120℃,扬炒的时间为4~5分钟,复揉的时间为4~5分钟;步骤S5中初焙火温为120℃,时间为70分钟,摊凉时间为30~40分钟,复烘焙时间为60分钟,低温慢火炖焙的火温为55℃~70℃,时间为8~1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每次摇青的时间、转数依次增加,每次凉青的时间也依次增加。
CN201710221355.7A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Pending CN106954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1355.7A CN106954692A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1355.7A CN106954692A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4692A true CN106954692A (zh) 2017-07-18

Family

ID=59483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1355.7A Pending CN106954692A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469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9220A (zh) * 2018-12-29 2019-04-16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铁观音茶的制备方法
CN112136944A (zh) * 2020-11-04 2020-12-29 杨亚仲 一种多穗石柯野生茶的加工方法
CN113424876A (zh) * 2021-06-09 2021-09-24 福建省泉州汉方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2778A (en) * 1949-12-06 1953-06-17 Alexander Maurice Hugo Bak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tea
CN1911057A (zh) * 2006-08-14 2007-02-14 江崇焕 北方乌龙茶制作方法
CN101744061A (zh) * 2008-11-29 2010-06-23 庄秋生 富含锌硒乌龙茶生产工艺
CN102125118A (zh) * 2011-01-30 2011-07-20 福建坦洋工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19406A (zh) * 2012-11-22 2013-02-13 刘文新 一种高香红茶制备方法
CN103141596A (zh) * 2013-03-07 2013-06-12 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高香型乌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26279A (zh) * 2014-06-19 2014-09-10 南京麦思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2778A (en) * 1949-12-06 1953-06-17 Alexander Maurice Hugo Bak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tea
CN1911057A (zh) * 2006-08-14 2007-02-14 江崇焕 北方乌龙茶制作方法
CN101744061A (zh) * 2008-11-29 2010-06-23 庄秋生 富含锌硒乌龙茶生产工艺
CN102125118A (zh) * 2011-01-30 2011-07-20 福建坦洋工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19406A (zh) * 2012-11-22 2013-02-13 刘文新 一种高香红茶制备方法
CN103141596A (zh) * 2013-03-07 2013-06-12 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高香型乌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26279A (zh) * 2014-06-19 2014-09-10 南京麦思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成洲: "《茶叶加工技术》", 31 January 201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李剑根: "浅谈提高工夫红茶品质的体会", 《茶叶通报》 *
陈宗懋,等: "《中国茶经》", 31 October 201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9220A (zh) * 2018-12-29 2019-04-16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铁观音茶的制备方法
CN112136944A (zh) * 2020-11-04 2020-12-29 杨亚仲 一种多穗石柯野生茶的加工方法
CN113424876A (zh) * 2021-06-09 2021-09-24 福建省泉州汉方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1699B (zh) 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CN104186738B (zh) 一种提高湖南中小叶种工夫红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CN101156634B (zh) 一种梅山蛮茶的加工方法
CN103815066B (zh) 一种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493916A (zh) 二次发酵的黑茶及其生产方法和设备
CN103583725A (zh)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6954692A (zh) 一种乌龙茶的做青发酵方法
CN103315076A (zh) 一种用白叶1号白茶制作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309689A (zh) 一种红茶型枸杞芽叶发酵保健茶生产工艺
CN105685281A (zh) 一种黑毛茶的加工方法
CN103891934A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006634A (zh) 一种富硒黄叶茶的种植加工方法
CN103636872A (zh) 一种黑果枸杞叶茶的制作方法
CN107242310A (zh) 一种单丛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10367344B (zh) 一种低温发酵的武夷岩茶的初加工方法
CN103392845B (zh) 北方白毫乌龙加工工艺
CN104146084A (zh)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11011549A (zh) 一种黄魁茶加工烘炒方法
CN106260133A (zh) 一种新型红茶制作方法
CN102578334B (zh) 明月草茶的制作方法
CN104222333B (zh) 石阡苔茶品种工夫红茶制作工艺
CN105767288B (zh) 一种工夫红茶复式揉捻的方法
CN107691716A (zh) 一种香椿茶的制作方法
CN106472747A (zh)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6720480B (zh) 一种野生红茶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