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8308A -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8308A
CN106848308A CN201710031427.1A CN201710031427A CN106848308A CN 106848308 A CN106848308 A CN 106848308A CN 201710031427 A CN201710031427 A CN 201710031427A CN 106848308 A CN106848308 A CN 106848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reparation
phosphate positive
posi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14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莎莎
饶睦敏
李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314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8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8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25Oxygenated metallic salts or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borates, phosphates, silicates, oliv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配置一定浓度的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然后,向醋酸和双氧水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磷酸铁锂混合液,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沉淀,并进行第一次真空下干燥,得到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步骤二:将一定量的锂盐加入到一定量的甲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0:0~0:10的苯胺和吡咯,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一定量步骤一得到的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步骤三:对步骤二制得的反应产物进行过滤,用甲醇和乙腈洗涤至滤液无色,并进行第二次真空干燥,得到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能源,以其高安全性、良好的高温特性、长的循环寿命、对环境友好、来源广、价格低廉等优点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逐渐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选择。
然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存在电子电导率低和离子扩散率小的缺点,未经过包覆改性的磷酸铁锂电导率约为10-9~10-11S/cm,近乎绝缘体,其粒子扩散系数也很低,DLi+<10-14cm2/s,影响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低温放电性能,LiFePO4在-20℃的放电容量不到20℃容量的50%,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动力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对于LiFePO4正极材料,通常通过碳包覆、金属离子掺杂、导电聚合物包覆等方法,来提高其性能。在磷酸铁锂的表面包覆碳,可以有效提高电子的电导率,同时表面的碳包覆层形成后,可限制颗粒粒径进一步增大,达到控制粒径的目的,但是,由于碳的质量较轻,并且为非活性物质,碳的加入导致了正极材料体积比能量和质量比能量的降低;在磷酸铁锂制备过程中掺杂金属阳离子可以提高材料本体的电导率,但是离子掺杂容易破坏其晶格结构,阻塞锂离子的扩散通道。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以克服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导电率高、放电容量大且循环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一定浓度的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然后,向醋酸和双氧水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磷酸铁锂混合液,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沉淀,并进行第一次真空下干燥,得到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
步骤二:将一定量的锂盐加入到一定量的甲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0:0~0:10的苯胺和吡咯,混合均匀后,加入一定量步骤一得到的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步骤三:对步骤二制得的反应产物进行过滤,用甲醇和乙腈洗涤至滤液无色,并进行第二次真空干燥,得到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一中的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将2ml醋酸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溶解,再向其中加入5ml浓度为30%双氧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一中的磷酸铁锂混合液的配置方法为:取10.2g磷酸铁锂粉末分散在250ml去离子水溶液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一中的搅拌时间为15min;所述步骤一中第一次真空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h;所述步骤三中第二次真空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h。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二中的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锂盐的质量为3.1g,甲醇溶液的体积为25ml。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二中的加入的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的质量为4.68g,所述步骤二中搅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二中苯胺和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3。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二中苯胺和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5。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二中苯胺和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及外壳,还包括上述方法所制备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正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卷绕后装入所述外壳,经注电解液、封口后组成所述锂离子电池。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和醋酸的水溶液使磷酸铁锂部分脱锂,反应后溶液中的醋酸锂容易被回收利用,且过氧化氢则分解得到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依靠脱锂后的磷酸铁锂的氧化性质使苯胺和吡咯发生共聚,无需从外界加入过硫酸铵或者高锰酸钾等氧化剂,避免了正极材料中掺杂的氧化剂进入到电解质溶液中,污染电解质溶液,影响电池性能;并且,采用这种方法制得苯胺/吡咯的导电共聚物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锂离子导电率高、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大且循环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2、3、4、5所制备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阻抗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4、5所制备的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0.1C循环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4、5所制备的苯胺/吡咯包覆de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C循环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一定浓度的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然后,向醋酸和双氧水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磷酸铁锂混合液,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沉淀,并进行第一次真空下干燥,得到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
步骤二:将一定量的锂盐加入到一定量的甲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0:0~0:10的苯胺和吡咯,混合均匀后,加入一定量步骤一得到的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步骤三:对步骤二制得的反应产物进行过滤,用甲醇和乙腈洗涤至滤液无色,并进行第二次真空干燥,得到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具体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将2ml醋酸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溶解,再向其中加入5ml浓度为30%双氧水,得到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所述步骤一中的磷酸铁锂混合液的配置方法为:取10.2g磷酸铁锂粉末分散在250ml去离子水溶液中,得到磷酸铁锂混合液。
具体的,所述步骤一中的搅拌时间为15min;所述步骤一中第一次真空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h;所述步骤三中第二次真空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h。
具体的,所述步骤二中的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锂盐的质量为3.1g,甲醇溶液的体积为25ml。
具体的,所述步骤二中的加入的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的质量为4.68g,所述步骤二中搅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及外壳,还包括上述方法所制备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正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卷绕后装入所述外壳,经注电解液、封口后组成所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
1、取2ml醋酸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加入5ml的30%双氧水溶液,得到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取10.2g磷酸铁锂粉末分散在250ml去离子水溶液中,得到磷酸铁锂混合液;将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及磷酸铁锂混合液混合后,充分搅拌15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在真空条件下,60℃干燥12h,得到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
2、称取3.1gLiTFSI加入25ml甲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加入9.13ml苯胺(即按照物质的量之比n(苯胺):n(吡咯)=10∶0),搅拌溶解后,向其中加入4.68g步骤1制得的脱锂后的磷酸铁锂,置于烤箱中60℃下反应2h;
3、将步骤2的反应产物通过过滤器过滤,依次用甲醇和乙腈洗涤,在真空环境中于60℃下干燥12h,得到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为步骤2中苯胺与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n(苯胺):n(吡咯)=7:3,即依次取0.639ml苯胺和0.208ml吡咯加入至溶液中。
实施例3:
制备方法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为步骤2中苯胺与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n(苯胺):n(吡咯)=5:5,即依次取0.456ml苯胺和0.347ml吡咯加入至溶液中。
实施例4:
制备方法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为步骤2中苯胺与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n(苯胺):n(吡咯)=3:7,即依次取0.274ml苯胺和0.485ml吡咯加入至溶液中。
实施例5:
制备方法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为步骤2中苯胺与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n(苯胺):n(吡咯)=0:10,即取0.693ml吡咯加入至溶液中。
正极极片的制备及扣式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正极极片制备:按质量比(80:10:10)分别称取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碳黑及粘结剂(PVDF),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并研磨得到正极活性浆料,将正极活性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铝箔上,真空120℃干燥12h,冲片,制得直径为15mm的正极圆片。
电解液:溶质为1.0mol/L的LiPF6,溶剂为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二者体积比为1:1。
负极:金属锂片。
隔膜:聚丙烯微孔隔膜。
电池组装:按照顺序:以负极壳—弹片—垫片—锂片—电解液—隔膜—正极片—垫片—正极壳的顺序将电池进行封装,整个过程都在充有氩气的手套箱中完成。
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测试采用交流电压信号振幅为5mV,频率范围为0.01Hz~105Hz;室温下测试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电压区间为2.2-4.2V。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2、3、4、5所制备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阻抗谱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4、5所制备的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0.1C循环曲线;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4、5所制备的苯胺/吡咯包覆de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C循环曲线。
结合图1、图2及图3可以看出,通过调整苯胺和吡咯的配比,得到结合了聚苯胺和聚吡咯优点的导电共聚物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物质的量的比为3:7的苯胺和吡咯的配比得到共聚物包覆的正极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小,0.1C放电克容量达到160mAh/g,循环稳定性能好。
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和醋酸的水溶液使磷酸铁锂部分脱锂,反应后溶液中的醋酸锂容易被回收利用,且过氧化氢则分解得到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依靠脱锂后的磷酸铁锂的氧化性质使苯胺和吡咯发生共聚,无需从外界加入过硫酸铵或者高锰酸钾等氧化剂,避免了正极材料中掺杂的氧化剂进入到电解质溶液中,污染电解质溶液,影响电池性能;并且,采用这种方法制得苯胺/吡咯的导电共聚物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锂离子导电率高、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大且循环性能优异。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10)

1.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一定浓度的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然后,向醋酸和双氧水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磷酸铁锂混合液,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沉淀,并进行第一次真空下干燥,得到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
步骤二:将一定量的锂盐加入到一定量的甲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0:0~0:10的苯胺和吡咯,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一定量步骤一得到的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步骤三:对步骤二制得的反应产物进行过滤,用甲醇和乙腈洗涤至滤液无色,并进行第二次真空干燥,得到苯胺/吡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将2ml醋酸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溶解,再向其中加入5ml浓度为30%双氧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一中的磷酸铁锂混合液的配置方法为:取10.2g磷酸铁锂粉末分散在250ml去离子水溶液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搅拌时间为15min;所述步骤一中第一次真空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h;所述步骤三中第二次真空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锂盐的质量为3.1g,甲醇溶液的体积为25m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加入的部分脱锂后的磷酸铁锂的质量为4.68g,所述步骤二中搅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苯胺和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苯胺和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苯胺和吡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及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所制备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正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卷绕后装入所述外壳,经注电解液、封口后组成所述锂离子电池。
CN201710031427.1A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Pending CN106848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1427.1A CN106848308A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1427.1A CN106848308A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8308A true CN106848308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2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1427.1A Pending CN106848308A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83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7336A (zh) * 2022-01-27 2022-05-06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及电池
CN115161658A (zh) * 2022-06-29 2022-10-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橄榄石型磷酸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7336A (zh) * 2022-01-27 2022-05-06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及电池
CN115161658A (zh) * 2022-06-29 2022-10-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橄榄石型磷酸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8244B (zh) 锂二次电池
CN104600362A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其锂离子电解液
EP1995817A1 (en)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y using ionic liquid
CN101111954A (zh)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
CN107154486A (zh) 一种含铜多元金属硫化物为负极材料的钠离子电池
CN107706454B (zh) 一种促进石墨碳负极成膜的氟代烷基磺酰亚胺类添加剂及含该添加剂的电解液
CN104592541B (zh) 微孔聚苯并咪唑膜及改性聚苯并咪唑为隔膜的锂硫电池
CN103367791B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
CN107565135A (zh) 一种氟代磷酸盐在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中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49469A (zh) 锂二次电池
CN101478039A (zh) 一种聚吡硌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367806A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体系
CN103346350A (zh)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电解液以及电池
Maeyoshi et al. Effect of conductive carbon additives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CoPO4
CN110265626B (zh) 正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JP5160159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12119091A (ja) 非水系電解液、電極、ならびに、当該非水系電解液及び電極を備える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Wa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y adding graphite nanofiber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06848308A (zh)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Qin et al. Ionic liquid-based electrolyte with dual-functional LiDFOB additive toward high-performance LiMn 2 O 4 batteries
CN109659485A (zh) 一种比能量达270Wh/Kg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105633391A (zh) 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743803A (zh) 一种高电压混合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8275A (zh) 锂电池用电极、锂电池以及电化学单体电池用糊料
JP2016009532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