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5155B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5155B
CN106775155B CN201611177552.5A CN201611177552A CN106775155B CN 106775155 B CN106775155 B CN 106775155B CN 201611177552 A CN201611177552 A CN 201611177552A CN 106775155 B CN106775155 B CN 106775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ignal line
stag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775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5155A (zh
Inventor
余仁惠
郗文远
黄建才
许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775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5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5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5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5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5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的N个触控电极、N个第一晶体管、触控信号线、编码电路以及集成驱动电路;编码电路接收集成驱动电路提供的编码控制信号,并在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内向每个第一晶体管输出k个控制信号,以控制触控电极执行k次触控扫描;其中,在第i次触控扫描,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导通,与其他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关断;其中,N,k,i,mi,ni为正整数,i≤k,且当i<k时mi<mi+1≤ni。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提升触摸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屏根据其触控原理可以分为自容式触控显示屏和互容式触控显示屏。在互容式的触控显示屏中,通常利用触控发射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形成互电容,通过测量触摸时互电容中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触控点。
在对上述互容式的触控显示屏进行驱动时,为了得出准确的触控点位置,通常依次向各触控发射电极提供触控检测信号,即在一个时间点仅向一个触控发射电极提供触控检测信号。然而,当触控点位于触控发射电极的边缘位置时,电荷量的变化明显下降,导致触控点位置的触控感应信号量减小,使得触控发射电极的边缘位置的触控检测精度下降,导致整个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的均一性较差。
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案为将多个触控发射电极捆绑在一起同时驱动,即每次驱动多个触控发射电极,并且每次驱动的电极与上一次驱动的电极之间有交叉共用。这种驱动方式需要增加驱动芯片的端口数量,或者对驱动芯片的架构进行调整,由此增加了驱动芯片的设计难度,增加了触控显示面板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的N个触控电极、N个第一晶体管、触控信号线、编码电路以及集成驱动电路;编码电路包括一个编码输入端和N个编码输出端,编码输入端与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编码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触控信号线与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各晶体管的第二极与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编码电路接收集成驱动电路提供的编码控制信号,并在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内向每个第一晶体管输出k个控制信号,以控制触控电极执行k次触控扫描;其中,在第i次触控扫描,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导通,与其他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关断;其中,N,k,i,mi,ni为正整数,i≤k,且当i<k时mi<mi+1≤ni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编码电路包括开关信号线、时钟信号线、预置信号线、清零信号线、N个级联的D触发器以及N个第二晶体管;上述D触发器包括输入端、时钟信号端、预置端、清零端以及输出端;各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与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预置端与预置信号线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清零端与清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编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级至最后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上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开关信号线电连接,各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编码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次触控扫描导通的第一晶体管的数量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信号线与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若ni-mi=1,开关信号线向各第二晶体管传输导通信号;若ni-mi>1,开关信号线在第i次触控扫描之后、第i+1次触控扫描之前向各第二晶体管提供关断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ni-mi=2,mi+1-mi=2。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为分时驱动,在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内至少包括k个触控阶段,集成驱动电路向编码输入端提供编码控制信号,在第i个触控阶段,编码输出端向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开关输出导通信号,向与其他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开关输出关断信号;其中,N,k,i,mi,ni为正整数,i≤k,且当i<k时mi<mi+1≤ni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编码电路包括开关信号线、时钟信号线、预置信号线、清零信号线、N个级联的D触发器以及N个第二晶体管;上述D触发器包括输入端、时钟信号端、预置端、清零端以及输出端;各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与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预置端与预置信号线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清零端与清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编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级至最后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上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开关信号线电连接,各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编码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驱动方法还包括:在第i个触控阶段向开关信号线提供导通信号,以使各第二晶体管导通;在第i个触控阶段之后、第i+1个触控阶段之前,向开关信号线提供关断信号,以使各第二晶体管关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驱动电路向时钟信号线提供第一时钟信号;以及若ni-mi=1,向开关信号线提供导通信号,以使各第二晶体管导通;若ni-mi>1,向开关信号线提供第二时钟信号;其中第一时钟信号的周期为T1,第二时钟信号的周期为T2,T2=(mi+1-mi)×T1,第二时钟信号的占空比为1/(mi+1-mi)。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利用编码电路将集成驱动电路提供的编码控制信号转换为k个并行的控制信号,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控电极在k个并行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分组扫描,且相邻两次扫描所扫描的触控电极组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触控电极,无需对集成驱动电路的端口或架构进行调整即可实现捆绑扫描,能够提升触控电极边缘处所反馈的触控信号量,从而提升了触摸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编码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编码电路中的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编码电路的一个工作时序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编码电路的另一个工作时序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的N个触控电极11、N个第一晶体管12、触控信号线13、编码电路14以及集成驱动电路15,N为正整数。其中,编码电路14包括一个编码输入端In和N个编码输出端Out1、Out2、Out3、Out4、…、OutN-1、OutN,编码输入端In与集成驱动电路15电连接,可以从集成驱动电路15接收编码控制信号,编码输出端Out1、Out2、Out3、Out4、…、OutN-1、OutN与N个第一晶体管12的栅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一晶体管12的第一极通过触控信号线13与集成驱动电路15电连接,各第一晶体管12的第二极与各触控电极11一一对应电连接。即各第一晶体管12在编码电路14的对应的编码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的控制下,分别将触控信号线13上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触控电极11。可选地,上述第一方向可以与上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上述编码电路14可以接收集成驱动电路15提供的编码控制信号,并在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内向每个第一晶体管输出k个编码控制信号,以控制各触控电极11执行k次触控扫描。
在上述k次触控扫描中,第i次触控扫描,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11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12导通,与其他触控电极11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12关断,其中,k,i,mi,ni为正整数,i≤k,且当i<k时mi<mi+1≤ni。即在第i次触控扫描,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11接收触控信号线13传输的触控信号,其他触控电极11与触控信号线13断开,这时,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11相当于捆绑在一起进行触控扫描。
依次类推,若i+1≤k,则在第i+1次触控扫描中,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1至第ni+1个触控电极11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12导通,与其他触控电极11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12关断。即在第i+1次触控扫描,第mi+1至第ni+1个触控电极11接收触控信号线13传输的触控信号,其他触控电极11与触控信号线13断开,这时,第mi+1至第ni+1个触控电极11进行触控扫描。
以上可知,至少一个触控电极11在第i次触控扫描和第i+1次触控扫描中均执行了触控扫描。具体来说,第mi+1至第ni个触控电极在这两次触控扫描中被重复扫描,则在k次触控扫描后,触控显示面板100上的多个触控电极被重复扫描,即触控显示面板100实现了捆绑滚动扫描。
在本实施例中,编码电路14可以通过一个输入端In接收集成驱动电路15提供的编码控制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为与N个触控电极12一一对应的多个并行的控制信号后输出至N个输出端。若集成驱动电路15向编码电路14提供的编码控制信号为串行信号,则编码电路14可以将串行信号转换为多个并行信号输出,从而控制触控显示面板100执行多次触控扫描。由于编码电路14仅需占用集成驱动电路的一个端口而无需对集成驱动电路的架构进行调整,因此在利用捆绑滚动扫描提升触控精度的均一性的同时降低了的驱动架构的设计成本。
继续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编码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编码电路200可以为图1所示的编码电路14,包括开关信号线SW、时钟信号线CLK、预置信号线SD、清零信号线RD,N个级联的D触发器D1、D2、D3、…、DN-1、DN以及N个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
每个D触发器包括输入端Din、时钟信号端CP、预置端S、清零端R以及输出端Q,其中,第一级至第N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可以依次用Q1、Q2、Q3、…、QN-1、QN表示。各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CP与时钟信号线CLK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预置端S与预置信号线SD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清零端R与清零信号线RD电连接。第一级D触发器D1的输入端Din与编码输入端In电连接,第二级至最后一级D触发器D2至DN的输入端Din与上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电连接,各个D触发器D1、D2、D3、…、DN-1、DN的输出端Q与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的第一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的栅极与开关信号线SW电连接,各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的第二极与编码输出端Out1、Out2、Out3、…、OutN-1、OutN一一对应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各级D触发器还可以包括反相输出端
Figure BDA0001184206320000061
反向输出端
Figure BDA0001184206320000062
输出的信号与输出端Q互为反相信号。
D触发器在时钟信号端CP输入的时钟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即由低电位跳变为高电位的时刻)发生翻转,D触发器的次态取决于CP的脉冲上升沿到来之前输入端Din端的状态。在预置端S的电位为高电位且清零端R的电位为低电位(或者用真值表示,S=1,R=0)时,不论输入端Din为何种状态,输出端Q均输出高电位信号(用真值表示即Q=1);在预置端S的电位为低电位且清零端R的电位为高电位(或者用真值表示,S=0,R=1)时,不论输入端Din为何种状态,输出端Q均输出低电位信号(用真值表示即Q=0);在预置端S的电位为高电位且清零端R的电位为高电位(或者用真值表示,S=1,R=1)时,输出端Q在时钟信号端CP输入的时钟脉冲信号的上升沿输出输入端Din在该上升沿对应的电位信号。
具体来说,D触发器包括6个与非门,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图2所示编码电路中的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D触发器300可以为图2所示任意一个D触发器D1、D2、D3、…、DN-1或DN,包括第一与非门NAND1、第二与非门NAND2、第三与非门NAND3、第四与非门NAND4、第五与非门NAND5以及第六与非门NAND6。其中,各与非门包括三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各与非门对三个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进行与非运算后输出至对应的输出端。第一与非门NAND1的三个输入端n11、n12、n13分别与D触发器的输入端Din、第二与非门NAND2的输出端n24以及清零端R连接,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n14与第二与非门NAND2的第二个输入端n22连接;第二与非门NAND2的第一个输入端n21和第三个输入端n23分别与第五与非门NAND的输出端n54和时钟信号端CP连接;第三与非门NAND3的三个输入端n31、n32、n33分别与第六与非门NAND6的输出端n64、第二与非门NAND2的输出端n24、清零端R连接,第三与非门NAND3的输出端n34与反相输出端
Figure BDA0001184206320000071
连接;第四与非门NAND4的三个输入端n41、n42、n43分别与第五与非门NAND5的输出端n54、预置端S、第一与非门NAND的输出端n14连接,第五与非门NAND5的三个输入端n51、n52、n53分别与时钟信号端CP、第四与非门NAND4的输出端n44、清零端R连接;第六与非门NAND6的三个输入端n61、n62、n63分别与预置端S、第五与非门NAND5的输出端n54以及第三与非门NAND3的输出端n34连接,第六与非门NAND6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的输出端Q连接。
图4示出了图3所示D触发器的示意性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在时钟信号端CP输入的时钟信号的上升沿T1时刻,D触发器的输出端Q输出的信号与输入端Din在该上升沿T1时刻前的信号的状态相同,为第一电平(高电平)V1状态。在时钟信号端CP输入的时钟信号的上升沿T1时刻和下一个上升沿T2时刻之间,输入端Din的信号由第一电平V1变化为第二电平(低电平)V2,则在下一个上升沿T2时刻,D触发器的输出端Q输出的信号与输入端Din在该上升沿T2时刻前的信号的状态相同,跳变为第二电平(低电平)V2状态。
从图4可以看出,D触发器的输出端Q输出的信号与输入端Din在时钟信号端CP输入的时钟信号的上升沿之前的信号电平相同,若将多个D触发器级联,即将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Din作为级联后整个电路的输入端,将其余各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Din连接至上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且各级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均接收同一个时钟信号,则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Din输入的信号在时钟信号的每个上升沿传递至下一级D触发器,在时钟信号的N个上升沿之后,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Din输入的信号传递至第N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由此可知,若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Din输入的信号为随时间变化的串行电平信号,则N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可以在上述时钟信号的各个上升沿的时刻输出N个并行的电平信号。
在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每次触控扫描导通的第一晶体管12的数量相等,即每次触控扫描中执行触控扫描的触控电极的数量相等。由于上述编码电路中各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波形类似,即每个电平持续的时间长度近似或相等,通过开关信号线控制是否向触控电极传输触控信号,则当每次触控扫描中执行触控扫描的触控电极的数量相等时可以简化开关信号线提供的信号,有利于降低集成驱动电路的负载。
在进一步的实现方式中,上述ni-mi=2,且mi+1-mi=2。也就是说,每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顺序排列的三个触控电极执行触控扫描,且第i+1次触控扫描和第i次触控扫描仅重复扫描一个触控电极。具体来说,第j次触控扫描对第(2×j-1)个触控电极至第(2×j+1)个触控电极执行触控扫描,1≤j≤k。在实际场景中,第三个触控电极、第五个触控电极、第七个触控电极、….在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完整的触控扫描周期内被扫描两次,则当触控点位于上述这些触控电极的边缘位置时,所检测到的触控信号量明显提升,可以至少提升部分触控电极边缘位置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提升了触摸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
将图2所示编码电路应用于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时,开关信号线SW可以与集成驱动电路15电连接。开关信号线SW用于控制各级D触发器输出的信号是否被传输至第一晶体管12。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若ni-mi=1,即每次触控扫描对两个触控电极执行触控扫描时,开关信号线SW向各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传输导通信号;若ni-mi>1,即每次触控扫描对至少三个触控电极执行触控扫描时,开关信号线SW在第i次触控扫描之后、第i+1次触控扫描之前向各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提供关断信号。
根据以上描述的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编码电路的工作原理可知,在上述时钟信号一些上升沿各级D触发器输出的信号不可以被用于控制第一晶体管导通,举例而言,当ni-mi=2,mi+1-mi=2时,第一次触控扫描时第一个至第三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第二次触控扫描时第三个至第五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在时钟信号的某一个上升沿,第一级至第N级D触发器输出的信号的真值依次为0、1、1、1、0、0、0、…0、0时,开关信号线SW需要关断各第二晶体管,保证各级D触发器在该时刻的输出信号不传输至编码电路的输出端,进而保证该时刻各触控电极与触控信号线之间的连接断开,第二个至第四个触控电极不执行触控扫描,保证触控显示面板按照每组三个触控电极、逐组向后滚动两个触控电极(即满足ni-mi=2,mi+1-mi=2)的捆绑驱动方式进行触控扫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触控电极11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在显示阶段,上述触控电极11可以接收由集成驱动电路15提供的公共电压信号,为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像素提供显示所需的公共电压。
进一步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也即示出了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触控显示面板500包括阵列基板501和与阵列基板501对向设置的彩膜基板502。上述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的N个触控电极510可以设置于阵列基板501上。触控显示面板500还包括N个第一晶体管512、触控信号线513、编码电路514以及集成驱动电路515。
上述触控电极510可以为第一触控电极,彩膜基板502上设有第二触控电极520,第二触控电极5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触控电极510的延伸方向相交。可选地,第二触控电极520沿第二方向排列、沿第一方向延伸。上述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500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521。彩膜基板52上可以设有触控感应信号线522,第二触控电极520通过触控感应信号线522电连接至柔性电路板521,柔性电路板521与集成驱动电路515电连接。
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晶体管512、触控信号线513以及编码电路514均设置于阵列基板501上。这时,集成驱动电路515可以用于向触控信号线513提供触控信号,并通过柔性电路板521接收触控感应信号线522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而根据触控感应信号确定触控点的位置,该集成驱动电路515还可以用作显示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控制触控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N个第一晶体管512、触控信号线513、编码电路514、集成驱动电路515可以均设置于柔性电路板521上或均设置于彩膜基板502上;又或者上述N个第一晶体管512、触控信号线513以及编码电路514设置于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上,集成驱动电路515可以设置于柔性电路板521上,这时,集成驱动电路515为触控IC,用于向第一触控电极510提供触控信号,并接收第二触控电极520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显示集成驱动电路(或显示IC),集成驱动电路515可以与显示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应用于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或500的驱动方法,该方法为分时驱动,在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内包括至少k个触控阶段。上述集成驱动电路或向编码电路的编码输入端提供编码控制信号,在第i个触控阶段,各编码输出端向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输出导通信号,向与其他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输出关断信号;其中,N,k,i,mi,ni为正整数,i≤k,且当i<k时mi<mi+1≤ni。也就是说,编码电路根据编码输入端接收到的编码控制信号,在任意第i个触控阶段,向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第一晶体管提供导通信号,这时,上述第mi至第ni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线传输的触控信号,该触控信号可以为周期脉冲信号,其他触控电极与触控信号线的连接断开,不接收触控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编码电路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编码电路,包括开关信号线SW、时钟信号线CLK、预置信号线SI、清零信号线RI、N个级联的D触发器D1、D2、D3、…、DN-1、DN以及N个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每个D触发器包括输入端Din、时钟信号端CP、预置端S、清零端R以及输出端Q;各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CP与时钟信号线CLK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预置端S与预置信号线SD电连接,各D触发器的清零端R与清零信号线RD电连接;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Din与编码输入端In电连接,第二级至最后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Din与上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电连接;各D触发器D1、D2、D3、…、DN-1、DN的输出端Q与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的第一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的栅极与开关信号线SW电连接,各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N-1、M2N的第二极与编码输出端Out1、Out2、Out3、…、OutN-1、OutN一一对应电连接。这时,上述驱动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i个触控阶段向开关信号线SW提供导通信号,以使编码电路中的各第二晶体管导通;在第i个触控阶段之后、第i+1个触控阶段之前,向开关信号线SW提供关断信号,以使编码电路中的各二晶体管关断。进一步地,在上述驱动方法中,集成驱动电路向时钟信号线提供第一时钟信号,若ni-mi=1,向开关信号线提供导通信号,以使各第二晶体管导通;若ni-mi>1,向开关信号线提供第二时钟信号,其中第一时钟信号的周期为T1,第二时钟信号的周期为T2,T2=(mi+1-mi)×T1,并且第二时钟信号的占空比为1/(mi+1-mi)。
以下以ni-mi=1和ni-mi=2为例,结合图6和图7进一步说明上述驱动方法驱动触控显示面板工作的原理。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图2所示编码电路的一个工作时序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图2所示编码电路中开关信号线SW、时钟信号线CLK、编码输入端In、第1至第N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Q2、Q3、Q4、Q5、Q6、…、QN-1、QN以及第1至第N个输出端Out1、Out2、Out3、Out4、Out5、Out6、…、OutN-1、OutN输出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6示出了编码电路应用于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工作原理,并且在触控显示面板的每次触控扫描中只扫描两个触控电极,即上述ni-mi=1,且mi+1=ni。具体来说,第一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第二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第三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三个和第四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第i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i个触控电极和第(i+1)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第k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N-1个和第N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
如图6所示,在时钟信号线CLK输入的时钟信号的上升沿CP0之后,编码输入端In输入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信号,并在第一个上升沿CP1时维持输入第一电平信号,则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在第一个上升沿CP1输出第一电平信号;在第二个上升沿CP2之后,编码输入端In输入的信号跳变为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信号,并且在之后的各个上升沿编码输入端输入的信号维持第二电平信号,则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在第3个上升沿CP3跳变为第二电平信号,并且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在之后的各上升沿维持第二电平信号。可以看出,在时钟信号线CLK输入的时钟信号沿的第一个上升沿CP1至第三个上升沿CP3内,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输出的信号为第一电平信号,在其他时间段内,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输出的信号为第二电平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电平信号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第一晶体管12的导通信号,各第一晶体管12在该第一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这里的第二电平信号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第一晶体管12的截止信号,各第一晶体管12在该第二电平信号的控制下截止。
在图6所示的驱动方法中,向开关信号线SW提供导通信号,各第二晶体管导通,即各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直接传输至各第一晶体管。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1和第二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2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一个触控阶段Touch1,第二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2和第三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3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二个触控阶段Touch2,第三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3和第四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4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三个触控阶段Touch3,第四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4和第五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5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四个触控阶段Touch4,第五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5和第六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6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五个触控阶段Touch5,第i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i和第i+1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i+1)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i个触控阶段Touchi,第N-2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N-2)和第N-1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N-1)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k-1个触控阶段Touch(k-1),第N-1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N-1)和第N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OutN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k个触控阶段Touchk。
从图6可以看出,在k个触控阶段中,相邻的两个触控阶段之间没有时间间隔,即第i次触控扫描结束后立即进入第i+1次触控扫描。这时,由于开关信号线提供导通信号,各第二晶体管导通,则各编码输出端Out1、Out2、Out3、Out4、…、OutN-1、OutN输出的信号分别与对应的各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Q2、Q3、…、QN-1、QN输出的信号一致。这样,在第i个触控阶段Touchi,第i个触控电极和第i+1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线传输的触控信号,执行触控扫描。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图2所示编码电路的另一个工作时序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图2所示编码电路中开关信号线SW、时钟信号线CLK、编码输入端In、第1至第N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Q2、Q3、Q4、Q5、Q6、…、QN-1、QN以及第1至第N个输出端Out1、Out2、Out3、Out4、Out5、Out6、…、OutN-1、OutN输出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7示出了编码电路应用于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工作原理,并且在触控显示面板的每次触控扫描中扫描三个触控电极,即上述ni-mi=2,且mi+1=ni。具体来说,第一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个至第三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第二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三个至第五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第三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五个至第七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第i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2×i-1)个触控电极至第(2×i-1)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第k次触控扫描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N-2个至第N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
图7中向时钟信号线提供第一时钟信号,向开关信号线SW提供第二时钟信号。D触发器的输出端Qi输出的信号仅在第二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内传输至对应的编码输出端Outi。
在图7中,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1、第二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2以及第三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3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一个触控阶段Touch1。此时SW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一个编码输出端Out1、第二个编码输出端Out2以及第三个编码输出端Out3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至第三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导通,该第一至第三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线传输的触控信号,与其他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关断,则其他触控电极不接收触控信号。
第三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3、第四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4以及第五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5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二个触控阶段Touch2。此时SW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三个编码输出端Out3、第四个编码输出端Out4以及第五个编码输出端Out5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三至第五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导通,该第三至第五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线传输的触控信号,与其他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关断,则其他触控电极不接收触控信号。
第五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5、第六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6以及第七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7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三个触控阶段Touch3。此时SW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五个编码输出端Out5、第六个编码输出端Out6以及第七个编码输出端Out7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五至第七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导通,该第五至第七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线传输的触控信号,与其他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关断,则其他触控电极不接收触控信号。
第(2×i-1)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2i-1)、第2i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2i)以及第(2×i+1)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2i+1)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i个触控阶段Touchi。此时SW提供高电平信号,第(2×i-1)个编码输出端Out(2i-1)、第2i个编码输出端Out(2i)以及第(2×i+1)个编码输出端Out(2i+1)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2×i-1)至第(2×i+1)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导通,该第(2×i-1)至第(2×i+1)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线传输的触控信号,与其他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关断,则其他触控电极不接收触控信号。
第N-2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N-2)、第N-1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N-1)以及第N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N均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的时间段为第k个触控阶段Touchk。此时SW提供高电平信号,第N-2个编码输出端Out(N-2)、第N-1个编码输出端Out(N-1)以及第N个编码输出端OutN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N-2至第N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导通,该第N-2至第N个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线传输的触控信号,与其他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关断,则其他触控电极不接收触控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触控阶段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内开关信号线SW提供关断信号,以关断各第二晶体管。例如在第一个触控阶段Touch1和第二个触控阶段Touch2之间,第二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2、第三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3以及第四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Q4输出第一电平信号,其他D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这时开关信号线SW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则与各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关断,则各编码输出端均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这时,各触控电极均不接收触控信号。保证触控显示面板仅在触控阶段Touch1、Touch2、Touch3、…、Touchk进行触控扫描。
从图7可以看出,向开关信号线SW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周期T2为向时钟信号线CLK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周期T1的2倍,并且第二时钟信号的占空比为1/2。可以类推得出,T2=(mi+1-mi)×T1,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占空比为1/(mi+1-mi)。
利用上述驱动方法,集成驱动电路仅需通过一个端口向编码电路提供串行的编码控制信号,编码电路即可以将串行信号转换为多个并行信号输出,从而控制触控显示面板执行多次触控扫描,且相邻两次触控扫描至少重复扫描一个触控电极。在此过程中,由于编码电路仅需占用集成驱动电路的一个端口而无需对集成驱动电路的架构进行调整,因此在利用捆绑滚动扫描提升触控精度的均一性的同时降低了的驱动架构的设计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8所示。该触控显示装置800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或500。
可以理解,触控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光源、导光板,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偏振片、保护玻璃等公知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的N个触控电极、N个第一晶体管、触控信号线、编码电路以及集成驱动电路;
所述编码电路包括一个编码输入端和N个编码输出端,所述编码输入端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编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所述编码电路包括开关信号线、时钟信号线、预置信号线、清零信号线、N个级联的D触发器以及N个第二晶体管;
所述D触发器包括输入端、时钟信号端、预置端、清零端以及输出端;各所述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与所述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各所述D触发器的预置端与所述预置信号线电连接,各所述D触发器的清零端与所述清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级所述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编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级至最后一级所述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上一级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各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开关信号线电连接,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编码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所述编码电路接收所述集成驱动电路提供的编码控制信号,并在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内向每个所述第一晶体管输出k个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触控电极执行k次触控扫描;其中,在第i次触控扫描,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至第ni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与其他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
其中,N,k,i,mi,ni为正整数,i≤k,且当i<k时mi<mi+1≤n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次触控扫描导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信号线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
若ni-mi=1,所述开关信号线向各所述第二晶体管传输导通信号;
若ni-mi>1,所述开关信号线在第i次所述触控扫描之后、第i+1次触控扫描之前向各所述第二晶体管提供关断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ni-mi=2,mi+1-mi=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
6.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为分时驱动,在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内至少包括k个触控阶段,
所述集成驱动电路向所述编码输入端提供编码控制信号,在第i个触控阶段,所述编码输出端向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mi至第ni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所述第一晶体管输出导通信号,向与其他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各所述第一晶体管输出关断信号;
其中,N,k,i,mi,ni为正整数,i≤k,且当i<k时mi<mi+1≤ni
所述编码电路包括开关信号线、时钟信号线、预置信号线、清零信号线、N个级联的D触发器以及N个第二晶体管;所述D触发器包括输入端、时钟信号端、预置端、清零端以及输出端;各所述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与所述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各所述D触发器的预置端与所述预置信号线电连接,各所述D触发器的清零端与所述清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级所述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编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级至最后一级所述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上一级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各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开关信号线电连接,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编码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在第i个触控阶段向所述开关信号线提供导通信号,以使各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
在第i个触控阶段之后、第i+1个触控阶段之前,向所述开关信号线提供关断信号,以使各所述第二晶体管关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集成驱动电路向所述时钟信号线提供第一时钟信号;以及,
若ni-mi=1,向所述开关信号线提供导通信号,以使各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
若ni-mi>1,向所述开关信号线提供第二时钟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周期为T1,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周期为T2,T2=(mi+1-mi)×T1,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占空比为1/(mi+1-mi)。
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611177552.5A 2016-12-19 2016-12-19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775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7552.5A CN106775155B (zh) 2016-12-19 2016-12-19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7552.5A CN106775155B (zh) 2016-12-19 2016-12-19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5155A CN106775155A (zh) 2017-05-31
CN106775155B true CN106775155B (zh) 2020-01-21

Family

ID=5888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77552.5A Active CN106775155B (zh) 2016-12-19 2016-12-19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5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5925B (zh) * 2017-11-13 2020-10-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8826A (zh) * 2008-11-17 2009-04-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感测装置
CN103425367A (zh) * 2012-05-23 2013-12-04 刘鸿达 电容感应触控方法
CN104795041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66738A (zh) * 2016-07-29 2016-11-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781B (zh) * 2014-11-12 2017-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的驱动单元、驱动电路、触控面板及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8826A (zh) * 2008-11-17 2009-04-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感测装置
CN103425367A (zh) * 2012-05-23 2013-12-04 刘鸿达 电容感应触控方法
CN104795041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66738A (zh) * 2016-07-29 2016-11-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5155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9282B2 (en)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US20170075488A1 (en) Driving unit, driving method,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CN101609719B (zh) 显示装置的移位寄存器
CN107633834B (zh) 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1937718B (zh) 双向移位寄存器
CN103258494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85345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US20170018243A1 (en) A shift register, a gate driving circuit, a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apparatus
CN104978943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527834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351112A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485082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427825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及栅极驱动电路
CN104795041A (zh) 一种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09661B (zh) 指纹识别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US10522065B2 (en) Transmitting electrode scan driving unit,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array substrate
CN106297625B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使用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09427409B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9389933B (zh) 指纹识别模组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825371B2 (en)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CN105551422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09326256B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2349230A (zh) 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EP3736803A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EP3779957A1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