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1806B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1806B
CN106661806B CN201580034313.1A CN201580034313A CN106661806B CN 106661806 B CN106661806 B CN 106661806B CN 201580034313 A CN201580034313 A CN 201580034313A CN 106661806 B CN106661806 B CN 106661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cleaning solution
washing machine
generating unit
circul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43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1806A (zh
Inventor
赤木孝嘉
寺井谦治
桐山博之
米田智亮
石原俊吾
村尾刚
堀部泰之
坂元淳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657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17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717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3913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717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111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717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277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717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7309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717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172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1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1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1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1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35/002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bubbl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洗衣机具备:水槽,其用于积存洗涤液;旋转滚筒,其装设在水槽内,用于收容衣物;收容槽,其具备水槽和旋转滚筒;以及泡沫生成部,其用于生成泡沫并将生成的泡沫向收容槽供给。并且,泡沫生成部具备泡沫生成室,该泡沫生成室用于贮存从循环泵供给的洗涤液,从循环泵供给的洗涤液撞击贮存在泡沫生成室内的洗涤液的液面。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利用简单的结构通过泡沫有效地进行衣物的清洗的洗衣机。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衣物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洗衣机中,在清洗工序中使洗涤剂尽快溶解并渗透于衣物对于去除衣物的污垢是非常有效的。另外,使溶解后的洗涤剂液呈泡沫状地散布到衣物上的方式对于增大洗涤剂液的体积并且使高浓度的洗涤剂成分(主要是表面活性剂)遍布衣物的边边角角是有效的方式。
以往,公开了如下一种洗衣机:利用泵使积存于水槽的洗涤剂液循环,在循环流路中导入空气来生成泡沫(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循环泵来使洗涤液循环,从气泵向设置在循环流路中的泡沫产生罐释放空气来生成泡沫。然而,所生成的泡沫比较小,无法大面积地扩散到衣物上。另外,为了导入空气而需要气泵。
在专利文献2中,使用循环泵来使洗涤液循环,在泵的前级吸入空气来生成泡沫。然而,由于水压导致泡沫容易在流路中消散,在向洗涤槽内导入该泡沫时,难以向衣物扩散足够的泡沫。另外,在空气吸入部中需要鸭嘴式等的空气补给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2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7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的结构通过溶解洗涤剂和生成泡沫来有效地进行衣物清洗的洗衣机。
本发明所涉及的洗衣机具备:水槽,其用于积存洗涤液;旋转滚筒,其装设在水槽内,用于收容衣物;收容槽,其具备水槽和旋转滚筒;泡沫生成部,其用于生成泡沫并将生成的泡沫向收容槽供给;以及循环泵,其用于将水槽内的洗涤液向泡沫生成部供给。并且,泡沫生成部具备泡沫生成室,该泡沫生成室用于贮存从循环泵供给的洗涤液,从循环泵供给的洗涤液撞击贮存在泡沫生成室内的洗涤液的液面。
在本洗衣机中,包含洗涤剂的水被循环泵供给到泡沫生成部并撞击贮存在泡沫生成室内的洗涤液的液面。其结果是在洗涤液的液层生成气泡。通过气泡而增大了体积的洗涤液从泡沫生成部排出而遍布到收容槽的衣物上。当洗涤液接触并渗透于衣物时,气泡成为泡膜而覆盖衣物。泡膜包含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衣物的污垢。散布于收容槽的洗涤液流到水槽,通过循环泵被再次供给到泡沫生成部。从循环泵送出的洗涤液以规定的流量被稳定地向壳体供给,因此能够在溶解洗涤剂的同时以高可靠性生成泡沫。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洗衣机中,不需要为了生成气泡而设置专利文献1的使用了气泵的空气导入单元或专利文献2的需要鸭嘴式等的空气补给阀的空气吸入单元。因而,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通过溶解洗涤剂和生成泡沫来有效地进行衣物清洗。
本发明所涉及的洗衣机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通过泡沫有效地进行衣物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概要框图。
图2是该洗衣机的概要立体图。
图3是该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图4是该洗衣机的概要主视图。
图5是该洗衣机的概要侧视图。
图6是该洗衣机的泡沫生成部的概要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洗衣机的内部循环路径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内部循环路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泡沫生成部的概要剖面图。
图13是该洗衣机的泡沫生成部的从上方观察到的概要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洗衣机的水槽内循环路径的概要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洗衣机的水槽内循环路径的概要图。
图16是该洗衣机的循环泵的外壳的概要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洗衣机的概要主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洗衣机的概要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洗衣机的概要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洗衣机的概要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洗衣机的泡沫生成部的概要剖面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例示性的洗衣机。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上”、“下”、“左”、“右”等表示方向的术语仅为了使说明清晰化。因而,这些术语不对洗衣机的原理作任何限定。以下要公开的洗衣机不仅具有洗涤衣物的洗涤功能,还具有使衣物干燥的干燥功能。取而代之地,衣物处理装置也可以是不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
(实施方式1)
(洗衣机)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洗衣机100的概要框图。参照图1来说明洗衣机100。此外,图1所示的实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图1所示的虚线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图1所示的点划线箭头表示控制信号的传递路径。
洗衣机100具备主壳体200、控制部300、供水机构400、洗涤机构500、循环机构600以及干燥机构700。主壳体200收容控制部300、供水机构400、洗涤机构500、循环机构600以及干燥机构700。控制部300控制供水机构400、洗涤机构500、循环机构600以及干燥机构700。
洗衣机100可以依次执行清洗衣物的清洗工序、漂洗衣物的漂洗工序、对衣物进行脱水的脱水工序以及使衣物干燥的干燥工序。
洗涤机构500具备用于收容衣物的收容槽510和用于驱动收容槽510的电动机520。电动机520在控制部300的控制下驱动收容槽510。在清洗工序中,收容槽510在包含洗涤剂的液体中搅拌衣物。其结果是衣物被适当地清洗。在漂洗工序中,收容槽510在洗涤剂浓度比清洗工序的洗涤剂浓度低的水中搅拌衣物。另外,在漂洗工序中,反复进行向收容槽510的供水和从收容槽510的排水。其结果是洗涤剂被从衣物适当地去除。在脱水工序中,收容槽510利用离心力从衣物中脱水。其结果是促进了衣物的干燥。在干燥工序中向收容槽510供给干燥空气。由于干燥空气的湿度低且温度高,因此衣物在收容槽510内被适当地干燥。在供给干燥空气的期间,收容槽510对衣物进行搅拌。其结果是使衣物适当地干燥。
供水机构400在上述清洗工序和漂洗工序中向收容槽510供给水。供水机构400具备与水龙头连接的供水口410、切换阀420以及用于收容洗涤剂的洗涤剂收容部430。被供给到供水口410的水到达切换阀420。切换阀420在使水直接朝向收容槽510的第一供水路421与使水经过洗涤剂收容部430而向收容槽510供给的第二供水路422之间切换供水路。第一供水路421例如也可以在漂洗工序中使用。其结果是自来水被直接供给到收容槽510。第二供水路422例如也可以在清洗工序中使用。当切换阀420打开第二供水路422时,水流入洗涤剂收容部430。在洗涤剂收容部430内,水与洗涤剂混合。其结果是,包含洗涤剂的水流入收容槽510。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限定第二供水路422的管道被例示为供水管。供水机构400被例示为供水部。
循环机构600具备循环泵610和泡沫生成部620。在上述清洗工序和漂洗工序中,循环机构600可以使水在循环泵610与收容槽510之间循环。在本实施方式中,循环机构600为了使水在循环泵610与收容槽510之间循环而具备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当使用第一循环路径611时,水经过泡沫生成部620而流入收容槽510。当使用第二循环路径612时,水从循环泵610被直接送到收容槽510。为了切换水的循环路径,也可以使用切换阀或能够选择性地限定水的流动方向的其它元件。此外,也可以从循环泵610向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同时供给水。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向收容槽510供给泡沫和洗涤液,从而能够获得高清洗力。由于利用一个循环泵610能够将水送到泡沫生成部620和收容槽510,因此主壳体200内的空间被有效地利用且能够低价地制造洗衣机100。此外,使用一个循环泵61有助于增大主壳体200内的布局设计的自由度。
泡沫生成部620生成泡沫。通过气泡而增大了体积的洗涤剂液被送到收容槽510并遍布到衣物上。当洗涤剂液接触并渗透于衣物时,气泡成为泡膜而覆盖衣物。由于泡膜包含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衣物的污垢。此外,如果在从泡沫生成部620向收容槽510喷出洗涤液的同时利用第二循环路径612向收容槽510喷出洗涤液,则能够提高衣物的湿润性,能够均匀地向衣物涂布洗涤液。由此,高浓度的泡沫的渗透力增强,并且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清洗力。
干燥机构700具备:气体过滤器710,其用于接收从收容槽510送出的空气;换热部720,其用于与通过了气体过滤器71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送风风扇730,其用于送出通过了换热部720的空气。气体过滤器710从收容槽510送出的空气中去除棉绒。因而,被净化后的空气流入换热部720。在干燥工序中,控制部300可以使换热部720启动。换热部720对空气进行除湿并加热。其结果是生成适于使衣物干燥的干燥空气。控制部300也可以在清洗工序至脱水工序的期间使换热部720停止。其结果是,换热部720不会不必要地消耗电力。取而代之地,控制部300还可以在清洗工序中使换热部720启动。其结果是也可以利用从换热部720向空气传递的热来将洗涤剂活性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干燥机构700被例示为送风部。
图2是洗衣机100的概要立体图。参照图1和图2来进一步说明洗衣机100。
主壳体200包括前壁210、与前壁210相反的一侧的后壁220、在前壁210与后壁220之间竖立设置的左壁230、与左壁230相反的一侧的右壁240、由前壁210、后壁220、左壁230以及右壁240的上缘围成的顶壁250以及与顶壁250相反的一侧的底壁260。参照图1说明过的供水口410在顶壁250上露出。使用者例如能够使用软管将供水口410与水龙头(未图示)连接。
洗衣机100还具备安装于前壁210的门体101。门体101在沿着前壁210的关闭位置与从前壁210突出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此外,图2所示的门体101处于打开位置。当门体101处于打开位置时,收容槽510所限定的投入口511露出。使用者使门体101向打开位置转动,从而能够经过投入口511向收容槽510投入衣物。
图3是洗衣机100的概要剖面图。参照图1和图3来进一步说明洗衣机100。
收容槽510包括收容衣物的旋转滚筒530和收容旋转滚筒530的水槽540。旋转滚筒530包括限定投入口511的内环壁531、与内环壁531相反的一侧的内底壁532以及内环壁531与内底壁532之间的圆筒状的内周壁533。水槽540包括配置在前壁210与内环壁531之间的外环壁541、配置在后壁220与内底壁532之间的外底壁542以及在外环壁541与外底壁542之间包围内周壁533的外周壁543。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滚筒530被例示为内槽。水槽540被例示为外槽。
电动机520包括产生驱动力的主体部521和向旋转滚筒530传递驱动力的驱动轴522。驱动轴522贯穿外底壁542而与内底壁532连接。
循环机构600除了具备循环泵610和泡沫生成部620(参照图1)以外,还具备排水阀690、对从水槽540向循环泵610流动的水的路径进行限定的上游循环管640、对从循环泵610返回到水槽540的水的路径进行限定的下游循环管650、以及对向主壳体200外排水的排水路径进行限定的排水管660。排水阀690安装于排水管660。控制部300(参照图1)控制排水阀690。控制部300在使水在收容槽510与循环泵610之间循环的期间关闭排水阀690。控制部300打开排水阀690以排出不需要的水。
下游循环管650包括从循环泵610喷出的水所要流入的主管659、从主管659分支后连接于泡沫生成部620的第一支管651以及从主管659分支后连接于外环壁541的第二支管652。第一支管651对参照图1说明过的第一循环路径611进行限定。第二支管652对参照图1说明过的第二循环路径612进行限定。控制部300可以控制循环泵610的旋转方向和转速,来选择性地执行经过第一支管651的水的循环和经过第二支管652的水的循环。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游循环管650被例示为经由循环泵610分支的分支管。
干燥机构700除了具备气体过滤器710、换热部720以及送风风扇730以外,还具备对从收容槽510向送风风扇730的空气流动路径进行限定的吸气管750和对从送风风扇730送出的空气的流动进行限定的送气管760。气体过滤器710和换热部720配置在吸气管750内。送风风扇730配置于吸气管750与送气管760的连接部。当送风风扇730旋转时,在吸气管750内出现负压环境,另一方面在送气管760内出现正压环境。
图4和图5是洗衣机100的概要主视图和侧视图。参照图1、图3、图4以及图5来进一步说明洗衣机100。
水槽540的外周壁543包括用于安装外环壁541的前周壁545以及配置在外底壁542与前周壁545之间的后周壁546。泡沫生成部620安装于水槽540的外部,更为具体地说安装于前周壁545。在图3和图5中示出由电动机520限定的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在本实施方式中,泡沫生成部620配置于比旋转轴RX靠上方的位置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游循环管650的第一支管651被例示为连接于水槽的前周壁545并经由前周壁545内的内部循环路径到达泡沫生成部620的构造。由此,主壳体200内的空间被有效利用且能够低价地制造洗衣机100。除此以外,有助于增大主壳体200内的布局设计的自由度。
(泡沫生成部)
图6是泡沫生成部620的概要剖面图。参照图3、图4、图5以及图6来说明泡沫生成部620。
如图5所示,循环泵610配置于比收容槽510靠下方的位置处。泡沫生成部620配置于比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靠上方(即,比循环泵610靠上方)的位置处。当循环泵610旋转时,利用循环泵610经过第一支管651向泡沫生成部620抽水。如图5所示,第二支管652在循环泵610的上方连接于水槽540。此外,第二支管652与水槽540的连接位置在旋转轴RX的下方。因而,循环泵610能够以较低的转速进行旋转来向水槽540送入水。
当循环泵610以高转速进行旋转时,洗涤液流入第一支管651或第二支管652。第一支管651将流入的洗涤液向壳体621引导。因而,向第一支管651流入的洗涤液到达泡沫生成部620。之后,泡沫生成部620内产生的泡沫被送出到收容槽510。第二支管652将水直接向水槽540引导。因而,流入第二支管652的水直接向水槽540内流入。控制循环泵610的旋转方向来选择洗涤液的流入路径。
如图6所示,泡沫生成部620具备壳体621,壳体621内部被分隔壁680隔开为供水路622和泡沫生成室623。在供水路622的一端侧形成有流入口681,在供水路622的另一端侧形成有位于泡沫生成室623的上方位置处的喷出口682。供水路622构成为:通过以随着从流入口681趋向喷出口682而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来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并且,喷出口682构成为:通过以随着趋向喷出侧前端而直径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来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此外,“直径逐渐变小”能够替换为“截面积逐渐减小”的说法。这样,通过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能够使由于向泡沫生成室623的洗涤水撞击而产生的泡沫的量增大。
在喷出口682与泡沫生成室623之间形成有空气诱导室624。在空气诱导室624中形成有气体吸入口683。根据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来从气体吸入口683诱导外部空气,并将外部空气与洗涤水一起喷出到泡沫生成室623。
在泡沫生成室623中,在远离喷出口682的位置处形成有流出口684。泡沫生成室623底面以朝向流出口684倾斜的方式形成,流出口684以接触泡沫生成室623底部的方式形成。由此,被供给到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水不残留在泡沫生成室623内而从流出口684排出。
参照图3、图4以及图5说明过的第一支管651经由水槽的外环壁541内的内部循环路径而与流入口681连接。当循环泵610向泡沫生成部620抽出洗涤液时,从流入口681流入的洗涤液被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部620的内部喷出。
由于向泡沫生成部620流入洗涤液,在泡沫生成室623内积存洗涤液,成为来自喷出口682的流入量与从流出口684流出的流出量均衡的状态。在图6中示出该状态,在泡沫生成部620内形成液层WL与空气层AL的边界BD。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液撞击边界BD,由于卷入空气层AL的空气而在液层WL内混入气泡。泡沫生成部620构成为使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液增大流速地撞击边界BD,因此在液层WL内有效地产生气泡。另外,在空气诱导室624内,利用来自喷出口682的洗涤液来从气体吸入口683诱导外部空气,从而外部空气被卷入洗涤液而混入液层WL内。由此,有效地产生气泡。
通过气泡而增大了体积的洗涤液从流出口684散布到收容槽的衣物上。可以调整喷出口682的口径,使得在液层混入气泡的流速与抽水量相应。也可以利用循环泵的转速来调整流速。气体吸入口683形成为能够吸入形成空气层AL所需的空气的大小。另外,作为考虑到漏水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将气体吸入口683连接于水槽的前周壁545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分隔壁680将壳体621内部隔开而构成供水路622和泡沫生成室623。由此,能够使泡沫生成部620紧凑地形成,并能够简化构造。
此外,供水路622只要是能够向泡沫生成室623供给洗涤液的结构即可,除了本实施方式以外,例如还能够利用软管等构成。
此外,气体吸入口683也可以使用文丘里构造。即使是该结构也能够发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效果。还可以设置上述方式的气体吸入口683和文丘里构造的气体吸入口这两方。
(实施方式2)
图7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关于实施方式2,如图7所示,在旋转滚筒530的投入口511侧内表面设置有形成泡沫生成室623的环状的泡沫生成部620。另外,在水槽540内形成有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洗涤水的喷出口682。
当循环泵610向泡沫生成室623抽出洗涤液时,在泡沫生成室623中积存洗涤液,洗涤液撞击已积存的洗涤液而产生气泡。所产生的气泡从泡沫生成部620的内径侧开口被供给到旋转滚筒530内的衣物上。泡沫生成室623中产生的气泡经由泡沫生成部620所具备的开口部被直接供给到旋转滚筒530内,因此能够有效地供给气泡。
能够通过使旋转滚筒530旋转来向旋转滚筒530内部供给泡沫生成室623内已积存的洗涤液。由此,能够抑制在泡沫生成室623内部保持积存有洗涤液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泡沫生成部620的结构能够根据安装部位(场所)来适当变更。
(实施方式3)
图8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如图8所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洗衣机是垂直地设定旋转滚筒的旋转轴的所谓立式洗衣机,在旋转滚筒530内侧上部设置有泡沫生成部620。泡沫生成部620形成于旋转滚筒530内表面。泡沫生成部620的上表面开口,从而与旋转滚筒530内部相连通。在泡沫生成部620的上方位置形成有用于向泡沫生成部620内供给洗涤液的喷出口682。
当循环泵610向泡沫生成部620抽出洗涤液时,洗涤液积存在泡沫生成部620中,在洗涤液撞击已积存的洗涤液之后产生气泡。所产生的气泡从泡沫生成部620的上表面的开口被供给到旋转滚筒530内的衣物上。在泡沫生成部620中产生的气泡从泡沫生成部620上方的开口直接向旋转滚筒530内供给,因此能够有效地供给气泡。
此外,在泡沫生成部620侧表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排水用开口部(未图示),由此能够将泡沫生成部620内积存的洗涤液供给到旋转滚筒530内。由此,能够抑制在泡沫生成部620内部保持积存有洗涤液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泡沫生成部620的结构能够根据安装部位(场所)来适当变更。
(实施方式4)
图9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如图9所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洗衣机在水槽540与旋转滚筒530之间设置有泡沫生成部620。设置有用于向泡沫生成部620供给洗涤液的喷出口682。
通过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部620喷出洗涤液,在泡沫生成部620内产生气泡。当使旋转滚筒530旋转时,配设于旋转滚筒530底部的搅拌叶片535使水槽540内产生搅拌流。由此,在泡沫生成部620上方产生的气泡流入旋转滚筒530内并与旋转滚筒530内的衣物接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泡沫生成部620的结构能够根据安装部位(场所)来适当变更。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洗衣机100中的、使流出口684与槽喷出部685相连通来将由泡沫生成部620生成的泡沫输送到水槽540内部的流路950的一例。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100的内部循环路径的立体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100的内部循环路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5所示,循环泵610配置于比收容槽510靠下方的位置处。泡沫生成部620配置于比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靠上方(即,比循环泵610靠上方)的位置处。当循环泵610旋转时,利用循环泵610经由第一支管651向泡沫生成部620抽水。并且,如图5所示,第二支管652在循环泵610的上方与水槽540连接。此外,第二支管652与水槽540的连接位置在旋转轴RX的下方。因而,循环泵1610能够以较低的转速进行旋转来向水槽540送入水。
当循环泵610以高转速进行旋转时,洗涤液流入第一支管651或第二支管652。第一支管651将流入的洗涤液向壳体621内引导。因而,流入第一支管651的洗涤液到达泡沫生成部620。此外,循环机构600只要是能够向泡沫生成部620供给洗涤液的结构即可。在图3中列举了具有两个喷出口的循环泵610来作为例子,但循环泵610也可以是仅具有第一支管651的结构。另外,还可以如图11所例示那样设为从一个第一支管1651经由外环壁内的内部循环路径向泡沫生成部620和收容槽510送出洗涤液的结构。
之后,在泡沫生成部620内产生的泡沫经由与泡沫生成部620的流出口684连接的槽喷出部685向收容槽510内送出。槽喷出部685以相对于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流路弯曲的方式与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流路连接。在从泡沫生成室623直到槽喷出部685为止的流路950内设置有弯曲部900,由此弯曲部900成为洗涤液流动的阻力,洗涤液易于积存于泡沫生成室623。在本实施方式中,槽喷出部685与泡沫生成部620独立地构成,但也可以与泡沫生成部620一体地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到槽喷出部685为止的流路950相对于泡沫生成部620弯曲而形成了弯曲部900,但也可以使泡沫生成部620内的流路弯曲,还可以使到槽喷出部685为止的流路弯曲。以使从泡沫生成部620到槽喷出部685为止的流路中的任一部分弯曲的方式来形成弯曲部,由此该弯曲部变为洗涤液的流动的阻力,能够易于在泡沫生成室623内积存洗涤液。
另外,也可以在从泡沫生成部620到槽喷出部685的流路950中的任一部分形成截面积变窄的节流部(未图示)。在该结构中也同样地,节流部变为洗涤液的流动的阻力,能够易于在泡沫生成室623内积存洗涤液。
此外,从流出口684向收容槽510引导洗涤水的流路以从流出口684起朝向收容槽510变低的方式倾斜。
第二支管652将水直接向水槽540引导。因而,流入第二支管652的水直接向水槽540内流入。控制循环泵610的旋转方向来选择洗涤液的流入路径。
如图6所示,泡沫生成部620具备壳体621,壳体621内部被分隔壁680隔开为供水路622和泡沫生成室623。在供水路622的一端侧形成有流入口681,在供水路622的另一端侧形成有位于泡沫生成室623的上方位置处的喷出口682。供水路622构成为:通过以随着从流入口681趋向喷出口682而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来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并且,喷出口682构成为:通过以随着趋向喷出侧前端而直径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来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
在喷出口682与泡沫生成室623之间形成有空气诱导室624。在空气诱导室624中形成有气体吸入口683。根据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来从气体吸入口683诱导外部空气,并将外部空气与洗涤水一起喷出到泡沫生成室623。
在泡沫生成室623中,在远离喷出口682的位置处形成有流出口684。通过驱动循环泵610来使洗涤液从喷出口682流入泡沫生成室623,并从流出口684流出。成为来自喷出口682的流入量与从流出口684流出的流出量均衡的状态,从而在泡沫生成室623内积存规定水位的洗涤液。
在从泡沫生成室623底面起到比泡沫生成室623内积存的洗涤水的规定水位高的位置为止形成有流出口684。由此,流出口684形成为使洗涤液上漂浮的泡沫能够有效地通过流出口684。
泡沫生成室623的底面以朝向流出口684逐渐倾斜的方式形成。由此,当循环泵610停止而停止向泡沫生成室623供给洗涤液时,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液不残留在泡沫生成室623内而从流出口684经由槽喷出部685向收容槽510排出。另外,为了以从喷出口682流入的洗涤液的液量与从流出口684流出的洗涤液的液量均衡的状态在泡沫生成室623内积存洗涤液,泡沫生成室623的底面形成为朝向流出口684的倾斜角比较缓和的倾斜。另外,从流出口684向收容槽510内引导洗涤水的流路以从流出口684朝向收容槽510变低的方式倾斜。
(实施方式6)
图12是作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泡沫生成部620的变形例的泡沫生成部1620的概要剖面图。图13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泡沫生成部1620而得到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示出与上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将供水路1622延伸设置到流出口684侧,并使喷出口682朝向与流出口684侧相反的方向倾斜。另外,如图13所示,泡沫生成部1620中的来自喷出口682的洗涤液与泡沫生成部620内的洗涤液撞击的部分以比其它部分宽的方式形成。由此,所生成的泡沫能够撞击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液。因而,所生成的泡沫易于向流出口684流动。另外,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液的流速来使洗涤液易于停留在泡沫生成室623内。通过从倾斜方向向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液的液面喷射洗涤液来提高泡沫的生成效率。
(实施方式7)
在本实施方式中,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洗衣机中的、用于从循环泵610向泡沫生成部620供给洗涤液的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用于从循环泵610向水槽540内供给洗涤液的第二循环路径612的一例。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的概要图。参照图3、图4、图5以及图14来说明与泡沫生成部620连通的第一循环路径611和与收容槽510连通的第二循环路径612。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5所示,循环泵610配置于比收容槽510靠下方的位置处。泡沫生成部620配置于比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靠上方的位置(比水槽内的洗涤水的水位靠上方的位置)处。
如图14所示,与泡沫生成部620连通的第一循环路径611形成在水槽540内部。第一循环路径611与从循环泵610连接至水槽540的下侧的第一支管651和泡沫生成部620连接。另外,与收容槽510连通的第二循环路径612形成在水槽540内部。第二循环路径612与第二支管652连接,来向收容槽510内供给洗涤水。
通过将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配置在水槽540内部,能够将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的向水槽540外的露出限定为最小限度。由此,能够实现产品内部的省空间化,从而能够防止在水槽540摇动时第一循环路径611或第二循环路径612与主壳体200等接触。
另外,第一循环路径611也可以形成为从第一支管651直到泡沫生成部620为止具有相等的截面积。由此能够抑制水压的损耗,从而能够有效地抽出洗涤液。
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也可以由相同的部件形成。由此,能够实现部件数的削减、组装的简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循环路径612形成为环状,第一循环路径611在图14中左侧部分与第二循环路径612相邻地形成,由此实现了省空间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6所示,供水路622形成为随着从流入口681趋向喷出口682而截面积逐渐减小。这能够替换为以下说法:第一循环路径611的截面积随着趋向喷出口682而逐渐减小。这是由于第一循环路径611与供水路622连通。由此,构成为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并且,如图6所示,喷出口682形成为随着趋向喷出侧前端而截面积逐渐减小。由此,构成为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通过使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能够使由于向泡沫生成室623的洗涤水撞击而产生的泡沫的量增大。
(实施方式8)
在本实施方式中,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的向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中的至少一方供给洗涤液的循环泵610的一例。
如图15所示,与泡沫生成部620连通的第一循环路径611形成在水槽540内部。第一循环路径611与从循环泵610连接至水槽540的下侧的第一支管651和泡沫生成部620连接。另外,与收容槽510连通的第二循环路径612形成在水槽540内部。第二循环路径612与第二支管652连接,来经由形成于第二循环路径612的多个液喷出口613向收容槽510内供给洗涤液。设定槽喷出部685和液喷出口613的位置或喷出量,以避免从槽喷出部685和液喷出口613喷出的洗涤液互相撞击。
通过将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配置在水槽540内部,能够将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的向水槽540外的露出限定为最小限度。由此,能够实现产品内部的省空间化,从而能够防止在水槽540摇动时第一循环路径611或第二循环路径612与主壳体200等接触。
另外,第一循环路径611形成为从第一支管651直到泡沫生成部620为止具有相等的截面积的形状。由此能够抑制水压的损耗,从而能够有效地抽出洗涤液。
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可以由相同的部件形成。由此,能够实现部件数的削减、组装的简化。第二循环路径612形成为环状,第一循环路径611在图15中左侧部分与第二循环路径612相邻地形成。由此,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循环泵)
图16是示出作为用于使洗涤液循环的驱动装置的循环泵的外壳900的形状的概要图。
图16中所示的旋转方向A和旋转方向B示出循环泵610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循环泵610的叶轮选择性地沿旋转方向A或旋转方向B旋转。在循环泵610中形成喷出口A 910和喷出口B 920,喷出口A 910连接于第一循环路径611,喷出口B 920连接于第二循环路径612。喷出口A 910和喷出口B 920以喷出口A 910的截面积小于喷出口B 920的截面积的方式形成。另外,在循环泵610中设置有用于与叶轮的旋转相应地引入水的舌簧930。
当叶轮沿旋转方向A旋转时,向喷出口A 910和喷出口B 920喷出洗涤液,来向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供给洗涤液。向喷出口A 910和喷出口B 920喷出的喷出量被设定为大致相等。在叶轮沿旋转方向A旋转时,经由第一循环路径611向泡沫生成部620供给洗涤液,洗涤液与所生成的泡沫一起从槽喷出部685向收容槽510供给。另外,经由第二循环路径612从液喷出口613向收容槽510供给洗涤液。在该状态下,设定喷出量使得仅从位于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的下方的位置处的液喷出口613喷出洗涤液。由此,抑制了从槽喷出部685向收容槽510供给的泡沫与从液喷出口613喷出的洗涤液撞击而消泡。
来自槽喷出部685的泡沫和来自液喷出口613的洗涤液被供给到收容槽510内的衣物上并渗透于衣物,泡沫成为泡膜而覆盖衣物,包含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泡膜有效地去除衣物的污垢。
当叶轮沿旋转方向B旋转时,主要向喷出口B 920喷出洗涤液。在该状态下,从所有液喷出口613向收容槽510喷出洗涤液。由此,能够使洗涤液从收容槽510的前方侧整个区域起有效地循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循环泵610的叶轮沿旋转方向A旋转的情况下,基于循环泵610的喷出量而从位于比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液喷出口613喷出洗涤液,但也可以设置控制阀来进行相同的动作。或者,还可以仅在比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靠下方的位置处形成液喷出口6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循环泵610的叶轮沿旋转方向B旋转时向喷出口B920供给洗涤液,但也可以构成为向喷出口A 910和喷出口B 920这两方供给洗涤液。在该结构中,向喷出口A 910供给的洗涤液的供给量变少。因此,不在泡沫生成部620内贮存洗涤液就从槽喷出部685喷出洗涤液。在该情况下,泡沫生成部620中的泡沫生成得少,以洗涤液的状态从槽喷出部685喷出。因此,在叶轮沿旋转方向B旋转时,槽喷出部685发挥与液喷出口613同样的功能。因而,能够与来自液喷出口613的洗涤液的喷出一起使洗涤液从收容槽510的前方侧整个区域起更加均匀且有效地循环。
(实施方式9)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图17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洗衣机中的设定从循环泵610向第一循环路径和第二循环路径中的至少一方供给的洗涤液的量的方式的一例。
循环泵610选择性地沿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当循环泵610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向第一支管651和第二支管652供给水槽540内的洗涤液。另外,当循环泵610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向第二支管652供给洗涤液。
当循环泵610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经由第一支管651向第一循环路径611供给洗涤液,并且经由第二支管652向第二循环路径612供给洗涤液。设定为从循环泵610向第一支管651供给的洗涤液的供给量与从循环泵610向第二支管652供给的洗涤液的供给量大致相等。
在循环泵610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经由第一循环路径611向泡沫生成部620供给洗涤液,洗涤液与所生成的泡沫一起从槽喷出部685向收容槽510供给。在图17中用实线箭头表示从槽喷出部685向收容槽510喷出包含泡沫的洗涤液的喷出状态。
另外,经由第二循环路径612从液喷出口613向收容槽510供给洗涤液。在该状态下,设定喷出量使得仅从位于比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液喷出口613喷出洗涤液。由此,抑制了从槽喷出部685向收容槽510供给的泡沫与从液喷出口613喷出的洗涤液撞击而消泡。在图17中用虚线箭头表示从液喷出口613向收容槽510喷出的洗涤液的喷出状态。图17示出从所有液喷出口613喷出洗涤液的状态。
来自槽喷出部685的泡沫和来自液喷出口613的洗涤液被供给到收容槽510内的衣物上并渗透于衣物,泡沫成为泡膜而覆盖衣物。然后,包含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泡膜有效地去除衣物的污垢。
当循环泵610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经由第二支管652向第二循环路径612喷出洗涤液。在该状态下,从所有液喷出口613向收容槽510喷出洗涤液。由此,能够使洗涤液从收容槽510的前方侧整个区域起有效地循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循环泵610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基于循环泵610的喷出量来从位于比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液喷出口613喷出洗涤液,但也可以设置控制阀来进行相同的动作。或者,还可以仅在比旋转滚筒530的旋转轴RX靠下方的位置处形成液喷出口6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循环泵610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向第二支管652供给洗涤液,但也可以构成为向第一支管651和第二支管652这两方供给洗涤液。在该结构中,向第一支管651供给的洗涤液的供给量变少,因此不在泡沫生成部620内贮存洗涤液就从槽喷出部685喷出洗涤液。在该情况下,泡沫生成部620中的泡沫生成得少,以洗涤液的状态从槽喷出部685喷出。由此,在循环泵610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槽喷出部685能够发挥与液喷出口同等的功能。因而,能够与来自液喷出口613的洗涤液的喷出一起使洗涤液从收容槽510的前方侧整个区域起更加均匀且有效地循环。
(实施方式10)
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洗衣机100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1100设置有将循环泵610抽出的洗涤液分流到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的切换阀615。
图1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1100的概要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示出与上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循环泵610不需要使用沿两个方向旋转的泵,而能够使用沿一个方向旋转的泵。
切换阀615将循环泵610抽出的洗涤液选择性地切换到第一循环路径611或第二循环路径612。由此,在切换阀615向第一循环路径611进行切换时,仅向收容槽510供给由泡沫生成部620生成的泡沫。由于不从液喷出口613供给洗涤液,因此从槽喷出部685供给的泡沫不会由于来自液喷出口613的洗涤液而消泡。
另外,切换阀615也可以是能够调整向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的洗涤液的流量的结构。切换阀615通过被设为能够调整向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的洗涤液的流量的结构,能够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
(实施方式11)
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洗衣机100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2100具备向第一循环路径611抽出洗涤液的循环泵610和向第二循环路径612抽出洗涤液的循环泵610a。
图19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2100的概要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示出与上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循环泵610和循环泵610a既可以单独动作,也可以同时工作。
(实施方式12)
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洗衣机100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3100具备对向第二循环路径612供给的洗涤液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16。图20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3100的概要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示出与上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加热部616对经由第二循环路径612从液喷出口613向收容槽510内的衣物等供给的洗涤液进行加热。通过对洗涤液进行加热,能够更加有效地去除衣物等的污垢。
(实施方式13)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泡沫生成部620。图21是泡沫生成部620的概要剖面图。
如图21所示,泡沫生成部620具备壳体621。壳体621内部被分隔壁680隔开为供水路622和泡沫生成室623。在供水路622的一端侧形成有流入口681,在供水路622的另一端侧形成有位于泡沫生成室623的上方位置处的喷出口682。供水路622构成为:通过以随着从流入口681趋向喷出口682而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来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并且,喷出口682构成为:通过以随着趋向喷出侧前端而直径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来使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增大。
在喷出口682与泡沫生成室623之间形成空气诱导室624,在空气诱导室624中形成有气体吸入口683。气体吸入口683与比水槽540内贮存的满水状态的水位高的位置相连通。根据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来从气体吸入口683诱导水槽540内的空气。诱导来的空气与洗涤水一起被喷出到泡沫生成室623。使气体吸入口683与水槽540连通。由此,即使在万一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水溢出而从气体吸入口683泄漏的情况下,所泄漏出的洗涤水也被引导到水槽540内。其结果是抑制由于泄漏出的洗涤水而发生故障等风险。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气体吸入口683与水槽540连通,但并不限定于水槽540,如果能够导入泡沫生成部620的外部空气,则可以是其它结构。
在喷出口682的下游侧形成有将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水向泡沫生成室623引导的导通路625。导通路625具备具有气体吸入口683的第一区域625a和与泡沫生成室623连通的第二区域625b。第二区域625b的内径形成为接近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水。即,第二区域625b的内径比作为第一区域的区域625a的区域小。由此,能够以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速诱导来从气体吸入口683有效地抽吸空气。被抽吸的空气与洗涤水一起被导向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水的液面,从而有效地生成泡沫。
在泡沫生成室623中,在远离喷出口682的位置处形成有流出口684。泡沫生成室623底面以朝向流出口684倾斜的方式形成,流出口684以与泡沫生成室623底部接触的方式形成。由此,被供给到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水不残留在泡沫生成室623内而从流出口684排出。由于从气体吸入口683有效地抽吸空气并引导到泡沫生成室623,因此泡沫生成室623内的压力上升,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水被有效地从流出口684排出。由此,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水的液面不会上升到高于规定水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将导通路625内的第二区域625b的内径形成为接近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水,来通过洗涤水的流速的诱导作用从气体吸入口683有效地抽吸空气。也可以构成为将送风装置连接于气体吸入口683,通过送风装置的送风来从气体吸入口683导入外部气体。在该结构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将来自气体导入口683的外部气体向来自喷出口682的洗涤水撞击泡沫生成室623内的洗涤水的液面的位置处引导。由此,能够通过调整送风装置的送风压力、送风量来以更大的直径形成导通路625的内径。
参照图3、图4以及图5说明过的第一支管651经由水槽的外环壁541内的内部循环路径连接于流入口681。当循环泵610向泡沫生成部620抽出洗涤液时,从流入口681流入的洗涤液被从喷出口682向泡沫生成部620喷出。
由于向泡沫生成部620流入洗涤液,在泡沫生成室623内积存洗涤液,并成为来自喷出口682的流入量与从流出口684流出的流出量均衡的状态。在图21中示出该状态,在泡沫生成部620内形成液层WL与空气层AL的边界BD。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液撞击边界BD,由于卷入空气层AL的空气而在液层WL内混入气泡。泡沫生成部620构成为使从喷出口682喷出的洗涤液增大流速地撞击边界BD,因此在液层WL内有效地产生气泡。另外,在空气诱导室624中,利用来自喷出口682的洗涤液,从气体吸入口683诱导外部空气,从而外部空气被卷入洗涤液而混入液层WL内。由此,有效地产生气泡。
通过气泡而增大了体积的洗涤液从流出口684散布到收容槽内的衣物上。也可以调整喷出口682的口径,使得向液层混入气泡的流速与抽水量相应。也可以利用循环泵的转速来调整流速。气体吸入口683形成为能够吸入形成空气层AL所需的空气的大小。另外,作为考虑到漏水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将气体吸入口683连接于水槽的前周壁545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分隔壁680对壳体621内部进行隔开来构成供水路622和泡沫生成室623。由此,能够使泡沫生成部620紧凑地形成,从而能够简化构造。
此外,供水路622只要是能够向泡沫生成室623供给洗涤液的结构即可,除了本实施方式以外,例如还能够利用软管等构成。
(实施方式14)
图22是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洗衣机的概要剖面图。
关于本实施方式,如图22所示,在旋转滚筒530的投入口511侧内表面设置有形成泡沫生成室623的环状的泡沫生成部620。另外,在水槽540中形成有向泡沫生成室623喷出洗涤水的喷出口682。
当循环泵610向泡沫生成室623抽出洗涤液时,洗涤液积存在泡沫生成室623中,在洗涤液撞击已积存的洗涤液之后产生气泡。所产生的气泡从泡沫生成部620的内径侧开口被供给到旋转滚筒530内的衣物上。在泡沫生成室623中产生的气泡经由泡沫生成部620所具备的开口部被直接供给到旋转滚筒530内,因此能够有效地供给气泡。
能够通过使旋转滚筒530旋转来向旋转滚筒530内部供给泡沫生成室623内已积存的洗涤液。由此,能够抑制保持在泡沫生成室623内部积存有洗涤液的状态。
不仅以上各个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上所有的实施方式的组合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具备:水槽540,其用于积存洗涤液;旋转滚筒530,其装设在水槽540内,用于收容衣物;收容槽510,其具备水槽540和旋转滚筒530;泡沫生成部620,其用于生成泡沫并将生成的泡沫向收容槽510供给;以及循环泵610,其用于将水槽内的洗涤液向泡沫生成部620供给。泡沫生成部620还具备泡沫生成室623,该泡沫生成室623用于贮存从循环泵610供给的洗涤液,从循环泵610供给的洗涤液撞击贮存在泡沫生成室内的洗涤液的液面。
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通过泡沫有效地进行衣物清洗。
关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中,泡沫生成部620具备:喷出口682,其用于向贮存在泡沫生成室内的洗涤液喷出洗涤液;以及流出口684,其用于将由泡沫生成部620生成的泡沫向收容槽510供给,流出口684从泡沫生成室底面起连续形成直到比贮存的洗涤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处。
散布于收容槽的洗涤液流到水槽,通过循环泵被再次供给到泡沫生成部。当使循环泵停止时,经由流出口排出泡沫生成部内的洗涤液。流出口不仅发挥供给泡沫的功能,还发挥循环泵停止后的排水流路的功能,因此不需要新的排水流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低价地制造。另外,由于从流出口进行排水,因此能够取较大的排水流路截面积,能够防止在洗涤、漂洗工序中产生的衣物的纤维堵塞流出口。
关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在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中,泡沫生成室623的底面以朝向流出口684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
由此,当使循环泵停止时,从流出口有效地排出泡沫生成室内的洗涤液。当为了在泡沫生成室内积存洗涤液而平缓地形成泡沫生成室底面的倾斜时,易于在泡沫生成室内积存洗涤液。而且,通过使洗涤液从喷出口以使洗涤液起泡的程度撞击贮存的洗涤液的液面,能够卷入周围的空气来有效地生成泡沫。
关于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在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中,还具备槽喷出部685,该槽喷出部685用于从泡沫生成室623向收容槽内供给洗涤液,在从流出口684向收容槽内引导所述洗涤水的流路设置有弯曲部900。
由此,弯曲部成为洗涤液的流动的阻力,因此易于在泡沫生成室内积存洗涤液。由此,能够使洗涤液从喷出口以使洗涤液起泡的程度撞击贮存的洗涤液的液面,从而能够卷入周围的空气来有效地生成泡沫。
关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中,还具备:第一循环路径611,其用于从循环泵610向泡沫生成部620循环供给洗涤液;以及第二循环路径612,其用于从循环泵向水槽内循环供给洗涤液,循环泵用于向第一循环路径611和第二循环路径612内供给洗涤液。
由此,能够在生成上述泡沫和向收容槽散布该泡沫的同时,使洗涤液向收容槽内喷出。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使衣物的湿润性提高,与洗涤液的接触增加,能够均匀且有效地清洗衣物。因而,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泡沫和洗涤液同时散布到衣物上,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衣物清洗。
关于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洗衣机中,泡沫生成部620具备供水路622,该供水路622成为将被从循环泵610供给的洗涤液导向泡沫生成室623的通路,供水路622和泡沫生成室623被分隔壁680隔开。
由此,能够使泡沫生成部紧凑地形成,能够简化构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施方式的原理优选利用于具有利用泡沫清洗衣物的功能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0、1100、2100、3100:洗衣机;300:控制部;400:供水机构;422:第二供水路;430:洗涤剂收容部;500:洗涤机构;510:收容槽;511:投入口;530:旋转滚筒;540:水槽;600:循环机构;610、610a:循环泵;611:第一循环路径;612:第二循环路径;620、1620:泡沫生成部;621:壳体;622、1622:供水路;623:泡沫生成室;AL:空气层;BD:边界;WL:液层;650:下游循环管;651、1651:第一支管;652:第二支管;684:流出口;685:槽喷出部;700:干燥机构;730:送风风扇;950:流路。

Claims (23)

1.一种洗衣机,具备:
水槽,其用于积存洗涤液;
旋转滚筒,其装设在所述水槽内,用于收容衣物;
收容槽,其具备所述水槽和所述旋转滚筒;
泡沫生成部,其用于生成泡沫并将生成的所述泡沫向所述收容槽供给;以及
循环泵,其用于将所述水槽内的洗涤液向所述泡沫生成部供给,
其中,所述泡沫生成部具备泡沫生成室,该泡沫生成室用于贮存从所述循环泵供给的所述洗涤液,
从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泡沫生成室供给的所述洗涤液撞击贮存在所述泡沫生成室内的所述洗涤液的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生成部配设在所述水槽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生成部还具备:
喷出口,其用于向贮存在所述泡沫生成室内的所述洗涤液喷出所述洗涤液;以及
流出口,其用于将由所述泡沫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泡沫向所述收容槽供给,
其中,所述流出口以从所述泡沫生成室的底面起连续形成直到比贮存在所述泡沫生成室内的所述洗涤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生成室的底面以朝向所述流出口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用于从所述流出口向所述收容槽内引导所述洗涤液,
所述第一流路以从所述流出口朝向所述收容槽变低的方式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槽喷出部,该槽喷出部用于从所述泡沫生成室向所述收容槽内供给所述洗涤液,
在从所述流出口向所述收容槽内引导所述洗涤液的第二流路设置有弯曲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泡沫生成室的内部到所述槽喷出部的所述第二流路内设置有节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循环路径,其用于从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泡沫生成部循环供给所述洗涤液;以及
第二循环路径,其用于从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水槽内循环供给所述洗涤液,
所述泡沫生成部配置于比所述水槽内的洗涤液的水位靠上方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路径和所述第二循环路径配置在所述水槽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槽内,所述第一循环路径和所述第二循环路径相邻地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路径和所述第二循环路径由相同的部件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路径具备喷出口,该喷出口用于向贮存在所述泡沫生成室内的所述洗涤液喷出所述洗涤液,
所述第一循环路径随着趋向所述喷出口而截面积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路径具备喷出口,该喷出口用于向贮存在所述泡沫生成部内的所述洗涤液喷出所述洗涤液,
所述喷出口随着趋向喷出侧前端而截面积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循环路径,其用于从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泡沫生成部循环供给所述洗涤液;以及
第二循环路径,其用于从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水槽内循环供给所述洗涤液,
所述循环泵用于向所述第一循环路径和所述第二循环路径中的至少一方供给所述洗涤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泵向所述第一循环路径和所述第二循环路径同时供给所述洗涤液。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槽喷出部,其用于从所述泡沫生成部向所述收容槽内供给所述洗涤液;以及
液喷出口,其用于从所述第二循环路径向所述收容槽供给所述洗涤液,
用于向所述收容槽喷出所述洗涤液的所述液喷出口配设于比所述槽喷出部靠下方的位置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循环路径,其用于从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泡沫生成部循环供给所述洗涤液;以及
第二循环路径,其用于从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水槽内循环供给所述洗涤液,
根据所述循环泵的旋转方向来设定经过所述第一循环路径供给的所述洗涤液的量和经过所述第二循环路径供给的所述洗涤液的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生成部还具备供水路,该供水路成为将从所述循环泵供给的所述洗涤液导向所述泡沫生成室的通路,
所述供水路和所述泡沫生成室被分隔壁隔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水路具备喷出口,该喷出口用于向贮存于所述泡沫生成室的所述洗涤液喷出所述洗涤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喷出口的附近具备气体吸入口,该气体吸入口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所述泡沫生成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导通路,该导通路用于将被从所述喷出口喷出的洗涤液导向所述泡沫生成室,
所述导通路具备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一区域具备所述气体吸入口,该第二区域与所述泡沫生成室连通,
所述第二区域的内径比所述第一区域的内径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吸入口形成于所述导通路的上游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吸入口与所述水槽连通。
CN201580034313.1A 2014-08-18 2015-07-07 洗衣机 Active CN1066618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5713 2014-08-18
JP2014165713A JP6551720B2 (ja) 2014-08-18 2014-08-18 洗濯機
JP2014171740A JP6439134B2 (ja) 2014-08-26 2014-08-26 洗濯機
JP2014-171740 2014-08-26
JP2014171739A JP6311122B2 (ja) 2014-08-26 2014-08-26 洗濯機
JP2014171749A JP6427759B2 (ja) 2014-08-26 2014-08-26 洗濯機
JP2014-171744 2014-08-26
JP2014171744A JP6573095B2 (ja) 2014-08-26 2014-08-26 洗濯機
JP2014-171741 2014-08-26
JP2014171741A JP6551721B2 (ja) 2014-08-26 2014-08-26 洗濯機
JP2014-171749 2014-08-26
JP2014-171739 2014-08-26
PCT/JP2015/003394 WO2016027404A1 (ja) 2014-08-18 2015-07-07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1806A CN106661806A (zh) 2017-05-10
CN106661806B true CN106661806B (zh) 2019-02-15

Family

ID=55350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4313.1A Active CN106661806B (zh) 2014-08-18 2015-07-07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184687B1 (zh)
CN (1) CN106661806B (zh)
AU (1) AU2015304807B2 (zh)
MY (1) MY182257A (zh)
PH (1) PH12017500104A1 (zh)
SG (1) SG11201700783RA (zh)
WO (1) WO20160274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0317B1 (ko) 2014-12-01 2022-0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CN110387716B (zh) * 2018-04-17 2022-12-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家用电器装置的排水方法
EP3788196A1 (en) * 2018-05-04 2021-03-10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JP6714255B1 (ja) * 2019-09-07 2020-06-24 株式会社フォーティー科研 泡発生装置と泡発生方法
CN112779732A (zh) * 2019-11-04 2021-05-11 合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CN112779733A (zh) * 2019-11-04 2021-05-11 合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CN112376224A (zh) * 2020-04-02 2021-02-19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投放组件、投放装置、洗衣机及洗剂投放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6964U (ja) * 1999-08-30 2000-03-07 芳暁 武井 飛翔性害虫駆除装置
JP2008073128A (ja) * 2006-09-20 2008-04-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09050639A (ja) * 2007-08-29 2009-03-12 Toshiba Corp 洗濯機
CN102482834A (zh) * 2009-08-27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102560969A (zh) * 2010-10-20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47724A (zh) * 2011-04-14 2014-01-29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涤方法
JP2014128351A (ja) *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洗濯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2517B2 (ja) * 2002-08-30 2006-08-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20120043932A (ko) * 2010-10-27 2012-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MY154887A (en) * 2012-12-28 2015-08-11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Wash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6964U (ja) * 1999-08-30 2000-03-07 芳暁 武井 飛翔性害虫駆除装置
JP2008073128A (ja) * 2006-09-20 2008-04-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09050639A (ja) * 2007-08-29 2009-03-12 Toshiba Corp 洗濯機
CN102482834A (zh) * 2009-08-27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102560969A (zh) * 2010-10-20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47724A (zh) * 2011-04-14 2014-01-29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涤方法
JP2014128351A (ja) *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洗濯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304807A1 (en) 2017-02-09
WO2016027404A1 (ja) 2016-02-25
EP3184687B1 (en) 2018-05-09
MY182257A (en) 2021-01-18
PH12017500104B1 (en) 2017-05-22
SG11201700783RA (en) 2017-03-30
PH12017500104A1 (en) 2017-05-22
EP3184687A1 (en) 2017-06-28
EP3184687A4 (en) 2017-07-05
AU2015304807B2 (en) 2018-03-15
CN106661806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1806B (zh) 洗衣机
JP6075065B2 (ja) 洗濯機
US10196768B2 (en) Washing machine
WO2017064830A1 (ja) 洗濯機
JP6311122B2 (ja) 洗濯機
CN104718322B (zh) 洗衣机
JP6427759B2 (ja) 洗濯機
JP6135977B2 (ja) 洗濯機
JP6909757B2 (ja) 散水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洗濯機
JP6573095B2 (ja) 洗濯機
JP2017038772A (ja) 衣類乾燥機
JP4873983B2 (ja) ランドリー機器
JP6135978B2 (ja) 洗濯機
KR102243926B1 (ko) 세탁기
KR102243927B1 (ko) 세탁기
JP6004336B2 (ja) 洗濯機
JP2015043798A (ja) 洗濯機
JP6168442B2 (ja) 洗濯機
JP6551721B2 (ja) 洗濯機
JP6439134B2 (ja) 洗濯機
JP6551720B2 (ja) 洗濯機
JP2016209331A (ja) 洗濯機
KR102241602B1 (ko) 세탁기
JP6074739B2 (ja) 洗濯機
JP2015043797A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