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0763B -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0763B
CN106550763B CN201510626733.0A CN201510626733A CN106550763B CN 106550763 B CN106550763 B CN 106550763B CN 201510626733 A CN201510626733 A CN 201510626733A CN 106550763 B CN106550763 B CN 106550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spore powder
moisture absorption
carrier
d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67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0763A (zh
Inventor
陈奇超
孙长胜
桂海龙
龚倩
李成
褚勤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 Asia Biopharmaceut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ioasi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ioasi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ioasi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267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0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0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0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0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0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吸湿载体与液体培养得到的菌种种子液充分接触;步骤2,将接触种子液的吸湿载体先进行暗培养,待布满菌丝体后转为光培养;步骤3,对孢子粉进行采收。该方法以吸湿材料为载体培养孢子粉,工艺简单、周期短、产孢量高,且孢子粉质量高,相对于现有的固体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蝉花孢子粉的的人工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吸湿材料为载体的培养蝉花孢子粉的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蝉花(Isaria cicadae Miquel)属于真菌界(FUNGI)的子囊菌门(Ascomycot)、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科(Cordycipitaceae)、棒束孢属(Isaria),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是寄生在蝉(俗称“知了”)上的一种虫草菌。其药用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主要成分有腺苷、虫草多糖、虫草酸(甘露醇)、虫草素、尿嘧啶、甾醇、生物碱、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元素等。蝉花具有独特而广泛的功效,如改善肾功能,抗肿瘤,调节免疫***,滋补强壮,提高细胞能力、抗疲劳,降血压、血糖,解热、镇痛、改善睡眠,改善脂质代谢,促进造血,抗真菌,抗衰老等。
蝉花孢子是蝉花的繁殖器官,孢子在孕育期,集中了蝉花培养物的全部营养,由此而生的蝉花孢子粉是一种优质、特效的高营养品。蝉花孢子纯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1.6克,占其营养素值的近70%,是典型的高蛋白食物。孢子粉属无胆固醇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仅达7.04克,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其1.86倍。同时膳食纤维高达34.35克,是其营养素值的1.37倍。这对于对于防治便泌、利于减肥、预防结肠和直肠癌、促进钙吸收、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有重要的作用。在孢子粉中维生素D的含量奇高,高达886微克,是其营养素NRV含量的177.2倍,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是类固醇衍生物,含环戊烷多氢菲结构。维生素D的功能是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因而对骨骼的正常发育有极重要的作用,缺乏时不仅会出现软骨症,阻碍生长,还会严重影响繁殖机能。孢子粉中矿物质元素钙、钾、镁、锰、铁、锌、锰含量较高。孢子粉中氨基酸总量达23.8%,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33.7%,在植物蛋白中是很高的,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且在植物蛋白中常见的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如Lys(赖氨酸),Thr(苏氨酸),Val(缬氨酸),Met(蛋氨酸)含量较高。
实验研究表明,金蝉花孢子粉醇提物(金蝉花孢子粉)和野生金蝉花粗多糖(粗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HGC27、人白血病K562、PBL985/GPD、人横纹肌肉瘤RD、人***Siha、Hela、人胰腺癌SW1990、人胶质瘤LN229及人回盲肠癌ccl-244细胞等9株肿瘤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于孢子粉的培养,现有技术是在蝉花固体培养中,通过增加光照、提高培养温度、降低培养湿度等方法来提高培养物上孢子粉的产量。培养基都是用孢梗束培养的培养基。培养方法难度大且收率低,耗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该方法以吸湿材料为载体培养孢子粉,工艺简单、周期短、产孢量高,且孢子粉质量高,相对于现有的固体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吸湿载体与液体培养得到的菌种种子液充分接触;
步骤2,将接触种子液的吸湿载体先进行暗培养,待布满菌丝体后转为光培养;
步骤3,对孢子粉进行采收。
进一步,步骤1所述吸湿载体为对种子液具有吸附功能的材料,如纱布、棉布、无纺布、白坯布、土布等。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接触方法可以是将吸湿载体直接浸润在种子液中,也可以是将种子液均匀涂布于载体上。
进一步,步骤1所述种子液中加入麦麸、黄豆粉、玉米粉、小麦粉等能够增加培养基粘性的成分;更进一步,其加入量为1~3%(w/v)。
进一步,步骤2培养过程中将吸湿载体置于密封环境中。
进一步,步骤2暗培养过程中将吸湿载体置于密封环境中,光培养过程中将吸湿载体置于开放的环境中。
进一步,步骤2培养过程中将吸湿载体置于培养架上,培养架层高15~18cm。
进一步,步骤2暗培养条件为温度20~24℃,相对湿度80~90%;光培养条件为温度23~27℃,相对湿度90~95%。
进一步,步骤3在对孢子粉进行采收前调整相对湿度为55~60%。
进一步,步骤3在孢子粉采收时将载体装入塑料袋中抖落孢子并收集,以防止孢子扩散继而污染环境。
进一步,步骤1所述液体培养包括摇瓶培养、种子罐培养、发酵罐培养中的任一一种或几种方法;所述液体培养的培养基为蝉花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如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PSB)、酵母浸出粉-复合氨基酸-白砂糖培养基(SAAY)、酵母浸出粉-白砂糖-大豆水解蛋白培养基等;优选酵母浸出粉-复合氨基酸-白砂糖培养基(SAAY)。
本发明中所述蝉花(Isaria cicadae Miquel)是广布种,广泛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18个省、市、区。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且多在低洼地带及滇藏高原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只要在其生长季节,每年的6-8月,按照一般中药材的采集方法都可采到,是现有技术中已知菌种,并可以从商业途径购买获得。本发明实施例采用CN102851353A公开的蝉拟青霉菌株[Paecilomyces cicadae(Miq.)Samson],已于2009年11月18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注册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345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工艺简单,节能、节材。关于孢子粉的培养,现有技术采用孢梗束培养的固体培养基,通过增加光照和提高培养温度来提高孢梗束上孢子粉的产量,该方法需要制备固体培养基,且需要增加光照和培养温度,工艺复杂,成品高,难度大。本发明方法将吸湿载体直接与种子液接触,无需制备固体培养基,无需增加光照和温度,工艺简单,大大减少了能耗。
2、培养周期短。现有技术通过固体培养方法,在转为光培养后20天才能产生孢子,而本发明方法转为光培养后仅3~5天孢子就能布满吸湿载体,大大缩短了培养周期。
3、产孢量高,孢子粉质量好。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本发明方法的产孢量明显高于现有固体培养方法,且本发明方法不影响孢子粉质量,其有效成分含量与固体培养的孢子粉相当。
实验例1 本发明方法与常规固体培养方法比较
取实施例1液体培养得到的种子液,分别按如下三种方法培养孢子粉,比较三种方法的产孢量、培养周期以及三种方法获得的孢子粉质量。
方法一:取实施例1液体培养得到的种子液,加入3%黄豆粉,按实施例8的方法进行培养;
方法二:取实施例1液体培养得到的种子液,加入3%麦麸煮汁,按实施例11的方法进行培养;
方法三:取实施例1液体培养得到的种子液,按对照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培养。
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培养方法比较结果
培养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产孢量(g/m<sup>3</sup>)/20d 448 301 238
固体培养周期(天) 5 5 20
蛋白质(g) 45.33 43.20 41.6
膳食纤维(g) 36.00 34.57 34.35
维生素D(μg) 890 870 886
氨基酸总量(%) 24.0 23.9 23.8
方法一、二为本发明采用纱布培养,方法三为采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菌种来源和培养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
1、从培养周期看,方法一、二仅为5天,而方法三为20天,本发明方法相对于现有固体培养方法培养周期明显缩短;
2、从产孢量看,在单位时间(20天)和单位空间(m3)内,方法一、二分别为448g和301g,方法三为238g,本发明方法明显高于现有固体培养方法;
3、从孢子粉质量看,不同方法培养得到的孢子粉其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D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本发明方法培养的孢子粉质量与现有固体培养方法相当。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简单、周期短、产孢量高,且孢子粉质量高,相对于现有的固体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吸湿载体
图2培养网
图3于培养架上密封环境下暗培养
图4于培养架上开放环境下光培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中,培养室地面喷洒25%新洁尔灭,臭氧消毒30min。实验材料全部灭菌,包括无菌服,纱布,燕尾夹,不锈钢桶,塑料袋,培养网等。
实施例1 液体培养
培养基配方:酵母粉浸出粉0.5%,复合氨基酸1%,白砂糖3.5%,余量补水至100%;
培养方法:摇瓶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2℃、150转/分摇床中培养72h;待培养液呈***或出现小米粒状的小菌丝球时停止培养,得到种子液。
实施例2 液体培养
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培养得到的种子液中加入3%的麦麸煮汁。
实施例3 液体培养
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培养得到的种子液中加入3%黄豆粉。
实施例4 液体培养
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培养得到的种子液中加入2%的麦麸煮汁。
实施例5 液体培养
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培养得到的种子液中加入1%的麦麸煮汁,余量补水至100%;
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液体培养
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培养得到的种子液中加入1%的黄豆粉,余量补水至100%;
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液体培养
培养基配方:酵母浸出粉3%,白砂糖3%,大豆水解蛋白0.5%余量补水至100%;
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在培养得到的种子液中加入3%的小麦粉。
实施例8 孢子粉培养方法
步骤1,将实施例1~7任一的种子液倒入不锈钢桶,用三层纱布载体(如图1)充分浸润,稍作沥干,置于培养网上(见图2);
步骤2:暗培养:将培养网放置于塑料袋中,用燕尾夹封口,然后置于层高为15cm左右的培养架上(每1m的高度可置放6层),于暗室中进行暗培养(见图3),培养温度22℃,湿度85%;待菌丝布满纱布载体时结束暗培养(3-4天);
光培养:将培养网从塑料袋中移出,直接置于培养架上(即载体上下两面均与空气接触),转为光培养(见图4),培养温度25℃,湿度95%;待孢子布满培养物时结束培养(3-5天)。
步骤3,采收:在采收前一天将光培养湿度95%调至60%,以让其自然干燥;在百级层流罩下用小刷子收获孢子粉。
实施例9 孢子粉培养方法
步骤1、3同实施例8,区别仅在于步骤2:
步骤2:暗培养:将培养网放置于塑料袋中,用燕尾夹封口,置于暗室中进行暗培养,培养温度22℃,湿度85%;待菌丝布满纱布载体时结束暗培养(3-4天);
光培养:将培养网从塑料袋中移出置于培养盘中(即仅载体上表面与空气接触),转为光培养,培养温度25℃,湿度95%;待孢子布满培养物时结束培养(3-5天)。
实施例10 孢子粉培养方法
步骤1、3同实施例8,区别仅在于步骤2:
步骤2,暗培养:将培养网放置于塑料袋中,用燕尾夹封口,置于暗室中进行暗培养,培养温度22℃,湿度85%;待菌丝布满纱布载体时结束暗培养(3-4天);
光培养:转为光培养,培养温度25℃,湿度95%;待孢子布满培养物时结束培养(3-5天)。
实施例11 孢子粉培养方法
步骤1、3同实施例8,区别仅在于步骤2:
步骤2,暗培养:将培养网置于暗室中进行暗培养,培养温度22℃,湿度85%;待菌丝布满纱布载体时结束暗培养(3-4天);
光培养:转为光培养,培养温度25℃,湿度95%;待孢子布满培养物时结束培养(3-5天)。
实施例12 孢子粉培养方法
步骤1~3同实施例8,区别仅在于将纱布替换为棉布。
实施例13 孢子粉培养方法
步骤1~3同实施例8,区别仅在于将纱布替换为无纺布。
实施例14 孢子粉培养方法
步骤1~3同实施例8,区别仅在于步骤1将种子液涂布于纱布上。
对照实施例 孢子粉培养方法
液体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均同实施例1。固体培养基为小麦,按照不同规格容器进行分装(乐扣盒装0.33公斤,方盒装0.5公斤),加水量为1:1.2,121℃灭菌30分钟,自然冷却。冷却后接种(接入实施例1的种子液),接种量为10%,在25℃,湿度95%左右的条件下光培养20天。待孢子成熟后干燥收获。
不同培养方法的产孢量
液体培养方法 孢子粉培养方法 产孢量g/m<sup>3</sup>
实施例1 对照实施例 238
实施例2 对照实施例 217
实施例1 实施例11 245
实施例2 实施例11 301
实施例3 实施例11 302
实施例3 实施例10 326
实施例3 实施例9 374
实施例3 实施例8 448
实施例3 实施例12 439
实施例3 实施例13 447
实施例3 实施例14 464
实施例7 实施例14 425

Claims (4)

1.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吸湿载体与液体培养得到的菌种种子液充分接触;
步骤2,将接触种子液的吸湿载体先进行暗培养,待布满菌丝体后转为光培养;和
步骤3,对孢子粉进行采收;
其中,步骤1所述种子液中加入能够增加培养基粘性的成分;所述能够增加培养基粘性的成分的加入量为1~3%;
步骤2暗培养过程中将吸湿载体置于密封环境中,光培养过程中将吸湿载体置于开放的环境中;
步骤2暗培养条件为温度20~24℃,相对湿度80~90%;光培养条件为温度23~27℃,相对湿度90~95%;
步骤3在对孢子粉进行采收前调整相对湿度为55~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吸湿载体为纱布、棉布、无纺布、白坯布、土布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接触方法为将吸湿载体直接浸润在种子液中,或将种子液均匀涂布于载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增加培养基粘性的成分为麦麸、黄豆粉、玉米粉、小麦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CN201510626733.0A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 Active CN106550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6733.0A CN106550763B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6733.0A CN106550763B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0763A CN106550763A (zh) 2017-04-05
CN106550763B true CN106550763B (zh) 2020-06-02

Family

ID=5841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6733.0A Active CN106550763B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07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9539B (zh) * 2017-10-18 2021-07-09 湖州新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蝉花虫草孢子粉的收集方法
CN112715276B (zh) * 2021-01-08 2024-03-12 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培养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9679A (zh) * 2010-02-03 2010-07-21 福建农林大学 粉虱座壳孢黄色无纺布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04286032A (zh) * 2014-09-04 2015-01-2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黄色篮状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5689A (zh) * 2015-05-28 2015-08-26 河南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氨基酸发酵残液制备富含脂肪酸蛋白饲料原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9679A (zh) * 2010-02-03 2010-07-21 福建农林大学 粉虱座壳孢黄色无纺布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04286032A (zh) * 2014-09-04 2015-01-2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黄色篮状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5689A (zh) * 2015-05-28 2015-08-26 河南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氨基酸发酵残液制备富含脂肪酸蛋白饲料原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0763A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5462B (zh) 一种金针菇原种培养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19110B (zh) 黑茶复合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0952B (zh) 一种提高银耳多糖含量的栽培方法
CN104285667A (zh) 一种提高灰树花多糖含量的栽培方法
CN101715916A (zh) 富含食用菌营养成分的全麦食品制作方法
CN107624513A (zh) 一种富含多糖的食药用菌菌丝培养方法及应用
KR101828217B1 (ko) 대마씨 및 광천수를 배지로 한 동충하초 배양 및 생육방법
CN1232632C (zh) 蝉拟青霉新菌株apc-20及其人工培养发酵方法
CN113966832A (zh) 一种石斛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89550A (zh) 一种灵芝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9742B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3518528A (zh) 可提高三萜类含量的漂浮式牛樟菌培养法
CN106212044A (zh)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CN104012303A (zh) 秀珍菇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CN101828611B (zh) 一种茶鲜叶液态发酵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6550763B (zh)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8901587B (zh) 一种蝉花的固体培养方法
CN101912424B (zh) 含有纳豆菌的红曲制造方法
CN103229666B (zh) 一种蛹虫草花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7514A (zh) 一种富含乳酸菌的护肝果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7516A (zh) 一种富硒蝉花虫草、其培养方法及应用
CN108624509B (zh) 一种蝉花人工培养过程中固体培养基的循环利用方法
CN106676032B (zh) 一种提高茯苓液体发酵菌丝体中茯苓酸产量的方法
CN109197378A (zh)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
CN114940948A (zh) 一种松口蘑、松茸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938, xinqun Road, Ping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200

Patentee after: Pan Asia Biopharmaceut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1938, xinqun Road, Ping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2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BIOASIA PHARMACEUT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