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1101A - 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1101A
CN106461101A CN201480078797.5A CN201480078797A CN106461101A CN 106461101 A CN106461101 A CN 106461101A CN 201480078797 A CN201480078797 A CN 201480078797A CN 106461101 A CN106461101 A CN 106461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cking arm
valve disc
buffer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87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1101B (zh
Inventor
梁在九
梁在律
吴财旭
梁志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low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low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ow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low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1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1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1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1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F16K47/023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e.g. damping of the valve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 F16K15/03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尤其是一种通过并列连接2个缓冲阻尼器,提供关闭阀门时的缓冲效果,且为了确保足够的缓冲作用而利用杠杆原理将连接到其中一个缓冲阻尼器中的摇臂长度调整为较长长度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在阀门关闭的初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急闭动作而在关闭的后期则借助于并列气缸以较慢的速度进行缓闭动作,从而在能够防止噪音及震动的同时还能够防止水冲击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Description

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尤其是一种通过并列连接2个缓冲阻尼器,提供关闭阀门时的缓冲效果,且为了确保足够的缓冲作用而利用杠杆原理将连接到其中一个缓冲阻尼器中的摇臂长度调整为较长长度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在阀门关闭的初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急闭动作而在关闭的后期则借助于并列气缸以较慢的速度进行缓闭动作,从而在能够防止噪音及震动的同时还能够防止水冲击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给水管路***中,在泵急停或阀门急闭时会出现流量和液压急剧变化的瞬变工况(Transient Condition)现象,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之为水冲击现象或水锤现象(Water Hammer)。
这种水冲击现象会造成管路内部压力的急剧上升或使得管路内部的压力降低至水的饱和蒸汽压力以下从而导致蒸气的产生,而在后续的重新结合(Column Separation&Return)过程中则可能会因为冲击波而导致管路崩塌或破损的现象。
如图1所示,给水管路***包括:供应泵2,用于将从吸入部1流入的水供应至另一侧、主管路P,用于移送水、以及吐出部3,用于吐出从上述主管路P传递过来的水。
此外,主管路P中还可能包括:止回阀4,用于放置逆流现象;柔性接头,用于放置震动;以及阻隔阀,用于对从吐出部3流入的水进行阻隔。
此时,如果供应泵2停止工作或阻隔阀4被急闭,则在吸入部1和吐出部3之间的主管路P中会因为流速的瞬间急变而造成水冲击现象,并因此导致主管路P或供应泵2损坏的问题。
因此如图2及图3所示,在韩国公开专利第2013-0093299号等中,为了防止止回阀被急闭时阀盘30和阀体(例如:阀片表面)之间的冲击所导致的噪音和震动以及流速急剧变化所导致的水冲击现象,在阀门开闭用阀盘30的旋转轴20中安装了阀盘用缓冲阻尼器50。
因此如图2所示,在泵停止工作并借助于平衡锤40的荷重使阀盘30下降时,通过由液压气缸等构成的阀盘用缓冲阻尼器50,能够实现使阀盘30缓慢关闭的缓闭功能。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止回阀,只通过1个缓冲阻尼器50吸收阀盘30关闭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并借此实现阀盘30的缓闭功能。所以,会导致只通过1个缓冲阻尼器50无法提供充分的缓闭效果的问题。
此外虽然为了防止在快速关闭时出现的噪音、震动以及水冲击等现象而进行阀盘30缓闭的动作,但是在选择缓闭方式时却无法充分发挥出止回阀用于防止流体逆流的固有功能。
即,如果阀盘30完全下降彻底关闭流路需要的时间较长,则可能会因为在上述时间内有大量流体(即,水)逆向流入而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出止回阀的固有功能,还有可能因为向停止的供应泵2造成压力或供应泵2的逆向旋转而导致故障发生。
也就是说,当为了充分发挥出止回阀的固有功能而进行急闭动作时,会导致噪音、震动以及水冲击等问题发生;而当为了解决急闭所导致的问题而进行缓闭动作时,又会导致流体逆流现象的增加。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导致一些问题发生。
尤其是在为了防止水冲击现象而在主管路P中追加安装气室3时,不仅会因为气室3较高的价格而导致整体成本上升,还因为在泵急停时存储于气室3内部的管路补充用水被供应至主管路P中,并因为受到其液压的影响而导致止回阀的关闭速度被进一步加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并列连接2个缓冲阻尼器,提供关闭阀门时的缓冲效果,且为了确保足够的缓冲作用而利用杠杆原理将连接到其中一个缓冲阻尼器中的摇臂长度调整为较长长度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止回阀关闭的初期区间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急闭动作而在关闭的后期区间则借助于并列气缸以较慢的速度进行缓闭动作,从而在能够防止水冲击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噪音及震动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课题解决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适用本发明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由配备于一侧的流入口、配备于另一侧的流出口、以及配备于上述流入口和流出口之间的流路构成;开闭组件,为能够在上述阀体的内部旋转的旋转结构体,通过上述旋转结构体的旋转动作对上述流路进行开闭;第1缓冲阻尼器,由安装于上述阀体,用于吸收冲击的第1缓冲器、连接到上述第1缓冲器,用于传导冲击的第1缓冲杆、以及一端与上述第1缓冲杆连接而另一端从上述开闭组件接收旋转力的第1摇臂构成;以及第2缓冲阻尼器,由安装于上述阀体,用于吸收冲击的第2缓冲器、连接到上述第2缓冲器,用于传导冲击的第2缓冲杆、以及一端与上述第2缓冲杆连接而另一端从上述开闭组件接收旋转力的第2摇臂构成;其中,通过使上述第2摇臂的长度相对大于上述第1摇臂的长度,利用杠杆原理使上述第2摇臂传导到第2缓冲器中的力量相对小于上述第1摇臂传导到第1缓冲器中的力量。
其中,上述开闭组件包括:阀盘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阀体的内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延长至上述阀体的外部;以及阀盘,在上述阀体的内部与上述阀盘轴结合,伴随上述阀盘轴的旋转对上述流路进行开闭;其中,上述第1摇臂与上述阀盘轴结合并伴随上述阀盘轴的旋转进行工作,上述第1摇臂与上述阀盘轴结合并伴随上述阀盘轴的旋转进行工作为宜。
此外,上述开闭组件包括:阀盘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阀体的内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延长至上述阀体的外部;阀盘,在上述阀体的内部与上述阀盘轴结合,伴随上述阀盘轴的旋转对上述流路进行开闭;以及辅助旋转轴,通过轴连接臂与上述阀盘连接,伴随上述阀盘的开闭动作进行旋转;其中,上述第1摇臂与上述辅助旋转轴结合并伴随上述辅助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工作,上述第2摇臂与上述辅助旋转轴结合并伴随上述辅助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工作为宜。
其中,上述第1缓冲阻尼器和第2缓冲阻尼器以上述阀体为基准,分别在上述阀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形成为宜。
此外,上述第2摇臂在相对于上述第1摇臂向上侧旋转的状态下被连接到上述开闭组件中为宜。
此外,还包括:急闭用滑动部,***于上述第2摇臂和上述第2缓冲杆之间;其中,上述第2摇臂或第2缓冲杆之中的某一个与上述急闭用滑动部以滑动方式结合,使其能够沿着上述急闭用滑动部的长度方向滑动一定距离为宜。
此外,上述急闭用滑动部包括:滑块,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滑动用长孔;以及滑键,被嵌入到上述滑块的长孔中进行滑动移动;其中,上述第2摇臂被固定到上述滑键中,而上述第2缓冲杆被固定到上述滑块的下端部,从而在上述第2摇臂下降时使上述滑键沿着上述滑动用长孔移动到末端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施加压力。
此外,上述急闭用滑动部包括:垂直导轨,具有一定长度,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在下部形成开放的滑动空间;以及急闭用叉,具有用于遮挡上述垂直导轨之间的上部的固定的压块;其中,上述第2摇臂被连接到上述急闭用叉的压块中,上述第2缓冲杆被配置于在上述垂直导轨之间形成的滑动空间的下部,从而在上述第2摇臂下降时使上述急闭用叉随之下降并在上述压块与上述第2缓冲杆接触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施加压力。
此外,在上述第2摇臂和压块之间***有间距调节螺栓,其中,上述间隔调节螺栓的头部被连接到上述第2摇臂中,而上述间隔调节螺栓的主体被螺纹结合到上述急闭用叉的压块中为宜。
此外,在从上述第2缓冲杆的上端部相隔一定距离的下侧结合有支撑板,在上述支撑板的底面和上述第2缓冲器的主体上侧面之间嵌入有回位弹簧为宜。
此外,上述急闭用滑动部包括:急闭用环,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滑动用长孔;升降引导轴,贯通嵌入到上述急闭用环的下部;以及阻挡块,与上述升降引导轴的上端部结合;其中,上述第2摇臂被固定到上述急闭用环的上端部,而上述第2缓冲杆被固定到上述升降引导轴的下端部,从而在上述第2缓冲杆下降时使上述急闭用环随之下降并在上述急闭用环的上端部与上述阻挡块发生接触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施加压力。
此外,在升降引导轴中嵌入有卡环,而上述卡环被挂接组装到上述急闭用环的下部为宜。
此外,在上述升降引导轴的上部形成有长度调节用公螺纹并在具有一定高度的上述阻挡块中形成有木螺纹,从而使上述升降引导轴与阻挡块相互螺纹结合为宜。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能够通过并列排列的第1缓冲阻尼器以及第2缓冲阻尼器防止阀盘的快速关闭,从而实现使阀盘缓慢关闭的缓闭效果。
尤其是本发明通过使第2缓冲阻尼器的第2摇臂长度大于第1缓冲阻尼器的第2摇臂长度,实现杠杆效果。因此,通过上述两个缓冲阻尼器可实现如具备更多缓冲阻尼器的缓闭效果。
此外,本发明在实现如上所述的缓闭效果的同时,通过在阀盘的初期关闭区间内采用不对第2缓冲器造成压力的自由下降式滑动结合方式,从而在初期实现急闭效果。即,能够同时提供急闭和缓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的给水管路***的***概要图。
图2是适用现有技术的止回阀的开放状态侧面图。
图3是适用现有技术的止回阀的关闭状态侧面图。
图4a是适用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开放状态)的正面图。
图4b是上述图4a的侧面图。
图5a是适用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关闭状态)的正面图。
图5b是上述图5a的侧面图。
图6是适用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部分斜视图。
图7是适用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部分工作状态图。
图8是在阀盘急闭及缓闭时给水管路的压力变化图表。
图9是适用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部分工作状态图。
图10a是适用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部分工作状态图。
图10b是显示上述图10a中的急闭用环以及升降引导轴的部分截面图。
图10c是显示上述图10b中的升降引导轴的长度调节部构成的部分示意图。
图11是适用本发明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缓冲阻尼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可在适用本发明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中使用的其他类型的阀门概要图。
图13是适用本发明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第5实施例示意图。
图14a及图14b是适用本发明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第6实施例示意图。
图15a及图15b是适用本发明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的第7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0 阀体
111 流入口
112 流出口
113 流路
114 支撑台
120 阀盘轴
130 阀盘
131 连接臂
140 平衡锤
150-1、150-2 缓冲阻尼器
151-1、151-2 缓冲器(气缸)
152-1、152-2 缓冲杆(气缸杆)
153-1、153-2 摇臂
154-1、154-2 压力调节阀
160、260、360 急闭用滑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如图4a、图4b、图5a以及图5b所示,适用本发明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包括:阀体(110)、阀盘轴(120)、阀盘(130)、平衡锤(140)、以及缓冲阻尼器(150)。缓冲阻尼器(150)包括:第1缓冲阻尼器(150-1)和第2缓冲阻尼器(150-2)。
其中,上述阀盘轴(120)以及阀盘(130)是在阀体(110)内部旋转的旋转结构体,可根据旋转结构体的旋转动作对流路(113)进行开放或关闭,以下将其称之为“开闭组件”。
此外,在上述阀体(110)的前方部配备有供流体流入的流入口(111),而后方部则配备有供流体流出的流出口(112)。在流入口(111)和流出口(112)之间形成有流路(113)。
流入口(111)和流出口(112)分别连接到给水管路(参阅图1中的P)中,使得通过给水管路供应的流体(即,水)经由流入口(111)、流路(113)、以及流出口(112)流动,此时,止回阀用于对给水管路内部的流体运动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开闭组件包括:阀盘轴(120)、以及阀盘(130)。如上所述的开闭组件是在阀体(110)内部旋转的旋转结构体,可根据旋转动作对流路(113)进行开放或关闭。
其中,阀盘(120)通过轴承等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到阀体(110)的内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延长至阀体(110)的外部。上述阀盘轴(120)水平安装于阀盘(130)的上部。
阀盘(130)通过对阀门的开闭进行调节,对形成于阀体(110)中的流路(113)进行开放或关闭,为了能够彻底关闭流路(113),通常采取与流路(113)的开放端部相同的形状。
此外,阀盘(130)通过阀盘连接臂(131)连接到阀盘轴(120)的外周面。作为一个实例,阀盘连接臂(131)为了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而采取如图所示的大致“A”字形状的结构。
借此,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当阀盘轴(120)向一侧旋转时,阀盘(130)将通过阀盘连接臂(131)向上侧旋转并使阀门开放。与此相反,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当阀盘轴(120)向另一侧旋转时,阀盘(130)将通过阀盘连接臂(131)向下侧旋转并使阀门关闭。
平衡锤(140)在阀体(110)的外部与阀盘轴(120)结合,以阀盘轴(120)为轴心进行旋转,通过上述动作可关闭阀盘(130)并借此阻挡流路(113)。
为此,平衡锤(140)包括:旋转杆(141),用于与阀盘轴(120)连接;以及锤部(142),具有指定的荷重;其中,旋转杆(141)的长度以及锤部(142)的荷重取决于阀门的容量等因素。
借此,当泵正常工作使得被施加于阀盘(130)中的水压超出平衡锤(140)的荷重时,与阀盘轴(120)连接的平衡锤(140)将向一侧旋转即向上侧抬起。即,阀门将被开放。
相反,当泵停止工作时因为平衡锤(140)的荷重而使其向另一侧旋转即向下下降,此时,被连接到阀盘轴(120)中的阀盘(130)也将随之下降阻挡流路(113),从而使阀门关闭。
但是众所周知,根据风门的类型,可配备或不配备如上所述的平衡锤(140),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没有平衡锤(140)的情况。
在没有平衡锤(140)的情况下,也将借助于阀盘(130)的自重使阀盘(130)以阀盘轴(120)为中心发生旋转并关闭。在配备平衡锤(140)时,只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关闭。
缓冲阻尼器(150)在泵停止工作、阀盘(130)下降时能够向其施加相反于平衡锤(140)荷重作用力方向的力量,从而使平衡锤(140)能够缓慢下降。
借此,阀盘(130)能够以缓慢的速度关闭。即,适用本发明的缓冲阻尼器(150)基本上起到使阀盘(130)缓慢关闭的缓闭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没有配备缓冲阻尼器的直闭式阀门或所配备的缓冲阻尼器的缓冲力较弱的阀门,会出现平衡锤(140)快速下降的现象,且通过阀盘轴(120)连接的阀盘(130)也将随之快速关闭。即,会进行急闭动作。
但是,在进行急闭动作时,不仅会因为阀盘(130)和阀体(110)(例如:阀片表面)之间的冲击而导致噪音和震动,还会因为流速急剧的变化而导致水冲击现象,所以应配备如本发明所述的缓冲阻尼器(150)。
因此,适用本发明的并列式缓冲阻尼器(150)包括:第1缓冲阻尼器(150-1)、以及第2缓冲阻尼器(150-2);其中,上述第1缓冲阻尼器(150-1)以及第2缓冲阻尼器(150-2)被并列连接到延长至阀体(110)外部的阀盘轴(120)中。
在并列连接时,可使用以阀体(110)为中心在其左侧和右侧分别安装第1缓冲阻尼器(150-1)以及第2缓冲阻尼器(150-2)的方式。在上述情况下,阀盘轴(120)应向阀体(110)的左右两侧分别延长。对于上述方式,将在下面的内容(参阅图13)中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作为另一种并列连接方式,还可使用在阀体(110)外部的左侧或右侧的某一个位置同时安装第1缓冲阻尼器(150-1)以及第2缓冲阻尼器(150-2)的方式。在上述情况下,只需要使阀盘轴(120)向阀体(110)的一侧延长,在图6中对采用上述方式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
如图6所示,并列连接的2个缓冲阻尼器中的第1缓冲阻尼器(150-1)包括:第1缓冲器(151-1)、第1缓冲杆(152-1)、以及第1摇臂(153-1)。第2缓冲阻尼器(150-2)则包括:第2缓冲器(151-2)、第2缓冲杆(152-2)、以及第2摇臂(153-2)。
第1缓冲器(151-1)以及第2缓冲器(151-2)分别用于提供各自的缓冲力,而第1缓冲杆(152-1)以及第2缓冲杆(152-2)采取能够分别将阀盘轴(120)的旋转力传导至第1缓冲器(151-1)以及第2缓冲器(151-2)中的连接方式。
其中,第1缓冲阻尼器(150-1)可采用液压或空压式气缸装置。在上述情况下,第1缓冲器(151-1)为气缸,而第1缓冲杆(152-1)为连接到气缸中的气缸杆。
此外,当将气缸装置作为第1缓冲阻尼器(150)使用时,通常配备第1压力调节阀(154-1)。压力调节阀(154-1)也被称之为“液体流量调节阀”,可对取决于气缸内部压力液体的气缸内部压力进行调节。
如上所述的第1缓冲阻尼器(150-1)中的第1缓冲器(151-1)将被固定安装到阀体(110)的外部。例如,被固定到配备于阀体(110)外部下端的支撑台(114)上方。此外,还可被安装于地面。
第1缓冲杆(152-1)可执行被引入到第1缓冲器(151-1)的主体内部或从第2缓冲器(151-2)的主体内部向外部引出的直线往返运动。此时,因为在第1缓冲杆(152-1)的内部有液压或空压作用,所以能够借助于其缓冲作用使平衡锤(140)缓慢下降。因此,能够实现阀盘(130)的缓闭效果。
第1摇臂(153-1)的一端与第1缓冲杆(152-1)连接,而另一端与阀盘轴(120)固定结合。在第1摇臂(153-1)和第1缓冲杆(152-1)的连接接点中,还可使用如后续说明的滑键等旋转式接合销。
与此类似,第2缓冲阻尼器(150-2)中的第2缓冲器(151-2)也使用液压或空压式气缸,被固定安装到阀体(110)的外部。作为一实例,第2缓冲器(151-2)被并排安装于第1缓冲器(151-1)的旁边。此外,在第2缓冲器(151-2)中也配备有压力调节阀(154-2)。
第2缓冲杆(152-2)可执行被引入到第2缓冲器(151-2)的主体内部或从第2缓冲器(151-2)的主体内部向外部引出的直线往返运动,且配合第1缓冲杆(152-1)使阀盘(130)缓慢关闭。
第2摇臂(153-2)的一端与第2缓冲杆(152-2)连接,而另一端与阀盘轴(120)固定结合。当第1缓冲器(151-1)和第2缓冲器(151-2)并列排列时,第2摇臂(153-2)也将被并列排列到第1摇臂(153-1)的旁边。
尤其是在本发明中,第2缓冲阻尼器(150-2)的第2摇臂(153-2)的长度相对大于第1缓冲阻尼器(150-1)的第1摇臂(153-1)的长度。这是为了通过“杠杆原理”,利用2个缓冲阻尼器(150)实现与超出其实际数量的缓冲阻尼器(150)等同的效果。
例如当第2摇臂(153-2)的长度为10时通过将第1摇臂(153-1)的长度调节为5使两者实现2:1的比例,则第2摇臂(153-2)向第2缓冲杆(152-2)施加的力量将等于5而第1摇臂(153-1)向第1缓冲杆(152-1)施加的力量将等于10。即,所施加的力量将与其长度成反比。
阀盘轴(120)相当于支撑点,而被固定于阀盘轴(120)中的第1摇臂(153-1)以及第2摇臂(153-2)则分别起到杠杆的作用。因此,通过使第2摇臂(153-2)的长度大于第1摇臂(153-1)的长度,可在阀盘轴(120)旋转时使第1摇臂(153-1)施加的力量大于第2摇臂(153-2)施加的力量。
即,第2摇臂(153-2)向第2缓冲杆(152-2)施加的力量将相对小于第1摇臂(153-1)向第1缓冲杆(152-1)施加的力量。
因此,即使直接使用市面上销售的2个成品气缸,因为平衡锤(140)通过第2摇臂(153-2)传递到第2缓冲器(151-2)中的力量变小,所以克服第2缓冲器(151-2)的压力下降的速度也将随之变慢。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供比单纯使用2个气缸时更优秀的阀盘(130)缓闭效果。
但是如图所示,长度相对较长的第2摇臂(153-2)在相对于第1摇臂(153-1)向上侧旋转的状态下被固定到阀盘轴(120)中为宜。
借此,不仅能够缩短向前方凸出的长度,还能够在追加如下所述地滑动方式急闭功能时作为调节其可急闭长度的辅助手段使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缓慢关闭阀盘(130)的缓闭功能。但是,如果只提供缓闭功能,则在较长的缓闭时间内会发生持续性的流体逆流现象。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快速关闭阀盘(130)的急闭功能。
急闭区间(或角度、长度)的设定需要考虑到包括阀门的安装位置、阀门容量以及阀盘(130)的大小等各种参数,作为一实例,在阀盘(130)整个开度中的初期约40%~90%范围内采取急闭方式。
即,在泵停止工作且平衡锤(140)开始下降的初期,阀盘(130)将被快速关闭。此外,在没有平衡锤(140)的情况下则借助于阀盘(130)自身的荷重快速关闭。
接下来,借助于向阀盘(130)关闭方向的相反方向提供支撑力的缓冲阻尼器(150),阀盘(130)将被缓慢关闭直至彻底封闭。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初期急闭效果,本发明还包括: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于第2缓冲阻尼器(150-2)的第2摇臂(153-2)和第2缓冲杆(152-2)之间。
此外,第2摇臂(153-2)或第2缓冲杆(152-2)之中的某一个与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以滑动方式结合,使其能够沿着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的长度方向滑动一定距离。
借此,当平衡锤(140)下降带动阀盘轴(120)发生旋转时,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第2摇臂(153-2)或第2缓冲杆(152-2)将沿着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从而不会对第2缓冲器(151-2)施加力量。
所以,当阀盘轴(120)在平衡锤(140)的作用下发生旋转时,与其连接的第1缓冲阻尼器(150-1)能够正常提供缓冲功能,但第2缓冲阻尼器(150-2)却不提供缓冲功能。即,在初期的急闭期间内,2个缓冲阻尼器(150)中只有第1缓冲阻尼器(150-1)起到缓冲作用。
在图7中,对实现如上所述的初期急闭功能的急闭用滑动部(160)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图7中的(a)是急闭开始时的状态示意图,而图7中的(b)是急闭完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7所示,急闭用滑动部(160)包括:滑块161,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滑动用长孔(161a);以及滑键(162),被嵌入到上述滑块(161)的长孔(161a)中进行滑动移动。
其中,第2摇臂(153-2)被固定到滑键(162)中,而第2缓冲杆(152-2)被固定到滑块(161)的下端部,从而在第2摇臂(153-2)下降时使滑键(162)沿着滑动用长孔(161a)移动到末端之后,开始向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
如上所述,在第2摇臂(153-2)沿着滑动用长孔(161a)下降的期间内,不会向第2缓冲杆(152-2)施加任何力量。所以,第2缓冲阻尼器(150-2)在此期间内不会起到缓冲功能。因为在此期间内只有第1缓冲阻尼器(150-1)起到缓冲作用,所以能够实现相对的急闭效果。
相反,当第2摇臂(153-2)沿着滑块(161)的滑动用长孔(161a)下降到末端之后,在第2摇臂(153-2)继续下降时将向第2缓冲杆(152-2)施加力量,从而与第1缓冲阻尼器(150-1)共同起到缓冲作用。
第2缓冲器(151-2)的主体下端通过铰链H被固定到上述支撑台(114)中,阀盘轴(120)通过咬合键(121)与第2摇臂咬合,从而流畅地完成如上所述的过程。
图8中的图1表①(绿色线,①)显示出了没有缓冲阻尼器(150)的直闭式阀门在急闭时的压力变化。相反,图2表②(红色线,②)和图3表③(蓝色线,③)显示出了配备有缓冲阻尼器(150)的缓闭式阀门在缓闭时的压力变化。
但是,缓闭动作中的图2表②所显示的是缓闭式阀门的缓闭动作失败时的压力变化,而图3表③所显示的是缓闭式阀门的缓闭动作成功时的压力变化。
通过如上所述的图1表①至图3表③,能够确定如下所述的两个重要事实。
第一,图2表②中的压力变化大于图1表①。即,缓闭失败时的水冲击大于直闭式阀门(未图示)直闭时的水冲击。也就是说,缓闭失败的风险远大于直接使用直闭式阀门。
第二,在阀盘(130)被关闭的过程中被暴露于液压下的面积也将逐渐增加,而此时阀盘(130)所受到的力量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有可能导致如图2表②所示的缓闭失败的问题,所以,从某个位置开始应提供缓冲作用。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在阀盘(130)开始关闭的初期进行急闭动作,而之后则利用缓冲阻尼器(150)提供充分的阻力以进行稳定的缓闭动作。
本发明通过如上所述的急闭及缓闭动作的组合,即使在泵停止工作使阀盘(130)关闭时,也能够实现如图3表③所示的将水冲击将至最低的效果。
此外,在图9中,对实现初期急闭功能的急闭用滑动部(260)的另一实施例进行了图示。
如图9所示,急闭用滑动部(260)包括:垂直导轨(261a),具有一定长度,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在下部形成开放的滑动空间;以及急闭用叉(261),具有用于遮挡上述垂直导轨(261a)之间的上部的压块(261b)。
其中,第2摇臂(153-2)被连接到急闭用叉(261)的压块(261b)中,第2缓冲杆(152-2)被配置于在垂直导轨(261a)之间形成的滑动空间的下部。
借此,在第2摇臂(153-2)下降时使急闭用叉(261)随之下降并在压块(261b)与第2缓冲杆(152-2)接触之后,开始向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从而在上述滑动空间的高度范围内实现急闭效果。
此外,在第2摇臂(153-2)和压块(261b)之间还***有间距调节螺栓(262),其中,间隔调节螺栓(262)的头部被连接到第2摇臂(153-2)中,而形成有螺纹的间隔调节螺栓(262)的主体被螺纹结合到急闭用叉(261)的压块(261b)中为宜。
借此,通过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急闭用叉(261),可使相应的急闭用叉(261)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对其与第2缓冲杆(152-2)端部的间隔进行调节。即,可对急闭区间的长度进行调节。
此外,在从第2缓冲杆(152-2)的上端部相隔一定距离的下侧结合有支撑板(263),在上述支撑板(263)的底面和第2缓冲器(151-2)的主体上侧面之间嵌入有回位弹簧(264)为宜。
借此,在急闭用叉(261)下降之后因为泵的重新启动等原因而重新上升时,可借助于回位弹簧(264)的弹性还原力使第2缓冲杆(152-2)恢复至原状态。
此外,在图10a至图10c中,对实现初期急闭功能的急闭用滑动部(360)的又一实施例进行了图示。
首先,如图10a所示,急闭用滑动部(360)包括:急闭用环(361),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滑动用长孔(361a);升降引导轴(362),贯通嵌入到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下部;以及阻挡块(363),与上述升降引导轴(362)的上端部结合。
其中,第2摇臂(153-2)被固定到急闭用环(361)的上端部,而第2缓冲杆(152-2)被固定到升降引导轴(362)的下端部。
借此,在急闭用环(361)伴随第2缓冲杆(153-2)下降并在急闭用环(361)的上端部与升降引导轴(362)的阻挡块(363)发生接触之前将实现急闭效果,而此后开始则向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并实现缓闭效果。
将急闭用环(361)嵌入到升降引导轴(362)中的方法有很多种,作为一实施例,可使用如图10b的截面图所示的在升降引导轴(362)中嵌入卡环SR,而卡环SR被挂接到急闭用环(361)下部的组装方式。
此外,如图10c所示,在升降引导轴(362)的上部形成长度调节用公螺纹362a并在具有一定高度的阻挡块363中形成有木螺纹(363a),从而使升降引导轴362与阻挡块363相互螺纹结合为宜。
借此,通过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阻挡块(363),可使相应的阻挡块(363)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对急闭用环(361)在滑动用长孔(161a)上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即,对急闭区间的长度进行调整。
此外,本发明在第2摇臂(153-2)和急闭用环(361)之间追加嵌入链接块(364),且在上述情况下沿着链接块(364)的长度方向形成辅助滑动孔(364a)为宜。
借此,通过将滑键(365)嵌入到链接块(364)的辅助滑动孔(364a)中、将第2摇臂(153-2)结合到滑键(162)中、将急闭用环(361)固定到链接块(364)的下部,可使急闭区间的长度得到相当于辅助滑动孔(364a)的高度的增加。
即,本发明除了急闭用环(361)的滑动用长孔(361a)之外,还可以将链接块(364)的辅助滑动孔(364a)的高度所对应的范围当做急闭区间使用,从而方便地延长急闭区间的长度。
此外,在需要缩短急闭区间的长度时,也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旋转阻挡块(363),从而对其与升降引导轴(36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
上面,以使用液压或空压式气缸装置作为缓冲阻尼器(15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也就是说,是以第1缓冲器(151-1)以及第2缓冲器(151-2)为气缸、而第1缓冲杆(152-1)以及第2缓冲杆(152-2)为连接到气缸中的气缸杆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如图11所示,本发明还可将弹簧性阻尼器作为缓冲阻尼器(150)使用。在使用弹簧性阻尼器时,第1缓冲器(151-1)以及第2缓冲器(151-2)分别使用在外壳内部安装有弹簧S的弹簧缓冲器,而第1缓冲杆(152-1)以及第2缓冲杆(152-2)则分别使用下端配备有支撑板的支撑杆。
此外,在上面的内容中以止回阀中的一般类型止回阀为例进行了说明。即,以阀盘(130)通过连接臂(131)连接到阀盘轴(120)的止回阀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公知的斜盘式止回阀。斜盘式止回阀如图12的(a)所示,阀盘轴(120)在从阀盘(130)的上端向下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直接连接。
所以如图12的(b)所示,因为水压以阀盘轴(120)为基准同时作用于阀盘(130)的上下部,从而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开闭功能。
即,只要是能够通过直接或缓冲使用与阀盘(130)同步旋转的阀盘轴(120)所传导的力量来实现急闭以及缓闭功能,就可以适用于任意类型的止回阀中。
此外,在上面的内容中以第1缓冲阻尼器(150-1)和第2缓冲阻尼器(150-2)全部以阀体(110)为基准安装于一侧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如图13所示,本发明还能够将第1缓冲阻尼器(150-1)和第2缓冲阻尼器(150-2)以阀体(110)为基准,分别在阀体(110)的左右两侧对称形成。
如果采用如上所述的将第1缓冲阻尼器(150-1)和第2缓冲阻尼器(150-2)以阀体(110)为基准分别安装在其左右两侧的方式,在通过缓冲作用吸收冲击时,能够保持左右两侧的均衡,从而提升其稳定性。借此,能够防止阀门的晃动现象,并整体提高阀门关闭动作的柔韧性。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是以开闭组件由阀盘轴(120)以及阀盘(130)构成、缓冲阻尼器(150)被连接到开闭组件的阀盘轴(120)中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开闭组件由阀盘轴(120)、阀盘(130)、以及辅助旋转轴(120a)构成、缓冲阻尼器被连接到开闭组件的阀盘(130)中的情况。
图14a是连接到开闭组件中的缓冲阻尼器(150)的正面观察部分放大图,图14b是连接到开闭组件中的缓冲阻尼器(150)的侧面观察部分放大图。
如图所示,开闭组件包括:阀盘轴(120)、阀盘(130)、以及辅助旋转轴(120a);其中,辅助旋转轴(120a)通过轴连接臂(132)连接到阀盘(130)中,从而与阀盘(130)的开闭动作同步旋转。
此时,阀盘(130)的下端部底面和轴连接臂(132)的上端部通过球形接头(BJ:balljoint)以角度可调的方式结合,而轴连接臂(132)的下端部通过铰链H与轴连接口(133)连接。轴连接口(133)被固定到辅助旋转轴(120a)中。
借此,在阀盘(130)下降时辅助旋转轴(120a)通过轴连接臂(132)以及轴连接口(133)发生旋转,而辅助旋转轴(120a)的旋转起到与上述的阀盘轴(120)类似的作用。
因此,在将第1缓冲阻尼器(150-1)以及第2缓冲阻尼器(150-2)连接到辅助旋转轴(120a)中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阀门的急闭和缓闭效果。
即,第1摇臂(153-1)被结合到辅助旋转轴(120a)中并伴随辅助旋转轴(120a)的旋转进行工作,第2摇臂(153-2)也被结合到辅助旋转轴(120a)中并伴随辅助旋转轴(120a)的旋转进行工作,从而实现急闭和缓闭效果。
其中,对于通过连接到构成开闭组件的阀盘(130)中使辅助旋转轴(120a)发生旋转的手段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制,可采用如图15所示的将阀盘(130)和辅助旋转轴(120a)连接的方式。
图15a是连接到开闭组件中的缓冲阻尼器(150)的正面观察部分放大图,图15b是连接到开闭组件中的缓冲阻尼器(150)的侧面观察部分放大图。
如图15a以及图15b所示,在通过球形接头BJ连接的轴连接臂(132)的下部,分别凸出形成上端阻挡片(132a_T)以及下端阻挡片(132a_T),且上端阻挡片(132a_T)以及下端阻挡片(132a_T)上下相距一定间隔形成。
此外,在上端阻挡片(132a_T)以及下端阻挡片(132a_T)之间嵌入具有中空部的环形连接环(132b),并对环形连接环(132b)和轴连接口(133)进行铰链H结合。轴连接口(133)被固定到辅助旋转轴(120a)中。
在上述情况下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当阀盘(130)下降时辅助旋转轴(120a)将通过轴连接臂(132)以及轴连接口(133)发生旋转,在将第1缓冲阻尼器(150-1)以及第2缓冲阻尼器(150-2)连接到辅助旋转轴(120a)中时,能够实现急闭和缓闭效果。
上面,对适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并不受到上述特定实施例的限制,在不变更本发明之要旨的范围内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
因此,上面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向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完全公开其发明的范畴,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性目的而非限制,本发明应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的范畴做出定义。
产业应用性
通过将本发明安装到给水管路***中,能够在泵急停或阀门急闭等情况下防止流量和液压急剧变化所导致的水冲击现象或水锤现象(Water Hammer),具有产业应用性。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10),由配备于一侧的流入口(111)、配备于另一侧的流出口(112)、以及配备于上述流入口(111)和流出口(112)之间的流路(113)构成;
开闭组件,为能够在上述阀体(110)的内部旋转的旋转结构体,通过上述旋转结构体的旋转动作对上述流路(113)进行开闭;
第1缓冲阻尼器(150-1),由安装于上述阀体(110),用于吸收冲击的第1缓冲器(151-1)、连接到上述第1缓冲器(151-1),用于传导冲击的第1缓冲杆(152-1)、以及一端与上述第1缓冲杆(152-1)连接而另一端从上述开闭组件接收旋转力的第1摇臂(153-1)构成;以及
第2缓冲阻尼器(150-2),由安装于上述阀体(110),用于吸收冲击的第2缓冲器(151-2)、连接到上述第2缓冲器(151-2),用于传导冲击的第2缓冲杆(152-2)、以及一端与上述第2缓冲杆(152-2)连接而另一端从上述开闭组件接收旋转力的第2摇臂(153-2)构成;
其中,通过使上述第2摇臂(153-2)的长度相对大于上述第1摇臂(153-1)的长度,利用杠杆原理使上述第2摇臂(153-2)传导到第2缓冲器(151-2)中的力量相对小于上述第1摇臂(153-1)传导到第1缓冲器(151-1)中的力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闭组件包括:
阀盘轴(12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阀体(110)的内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延长至上述阀体(110)的外部;以及
阀盘(130),在上述阀体(110)的内部与上述阀盘轴(120)结合,伴随上述阀盘轴(120)的旋转对上述流路(113)进行开闭;
其中,上述第1摇臂(153-1)与上述阀盘轴(120)结合并伴随上述阀盘轴(120)的旋转进行工作,
上述)第2摇臂(153-2)与上述阀盘轴(120)结合并伴随上述阀盘轴(120)的旋转进行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闭组件包括:
阀盘轴(12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阀体(110)的内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延长至上述阀体(110)的外部;
阀盘(130),在上述阀体(110)的内部与上述阀盘轴(120)结合,伴随上述阀盘轴(120)的旋转对上述流路(113)进行开闭;
轴连接臂(132),上端通过球形接头(ball joint)与上述阀盘(130)结合,下端通过铰链(hinge)与轴连接口(133)的一侧端部结合;以及
辅助旋转轴(120a),通过与上述轴连接口(133)的另一端部连接,伴随上述阀盘(130)的开闭动作进行旋转;
其中,上述第1摇臂(153-1)与上述辅助旋转轴(120a)结合并伴随上述辅助旋转轴(120a)的旋转进行工作,
上述第2摇臂(153-2)与上述辅助旋转轴(120a)结合并伴随上述辅助旋转轴(120a)的旋转进行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缓冲阻尼器(150-1)和第2缓冲阻尼器(150-2)以上述阀体(110)为基准,分别在上述阀体(110)的左右两侧对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摇臂(153-2)在相对于上述第1摇臂(153-1)向上侧旋转的状态下被连接到上述开闭组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于第2摇臂(153-2)和第2缓冲杆(152-2)之间;
其中,上述第2摇臂(153-2)或第2缓冲杆(152-2)之中的某一个与上述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以滑动方式结合,使其能够沿着上述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的长度方向滑动一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急闭用滑动部(160)包括:
滑块(161),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滑动用长孔(161a);以及滑键(162),被嵌入到上述滑块(161)的长孔(161a)中进行滑动移动;
其中,上述第2摇臂(153-2)被固定到上述滑键(162)中,而上述第2缓冲杆(152-2)被固定到上述滑块(161)的下端部,
从而在上述第2摇臂(153-2)下降时使上述滑键(162)沿着上述滑动用长孔(161a)移动到末端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急闭用滑动部(260)包括:
垂直导轨(261a),具有一定长度,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在下部形成开放的滑动空间;以及急闭用叉(261),具有用于遮挡上述垂直导轨(261a)之间的上部的压块(261b);
其中,上述第2摇臂(153-2)被连接到上述急闭用叉(261)的压块(261b)中,上述第2缓冲杆(152-2)被配置于在上述垂直导轨(261a)之间形成的滑动空间的下部,
从而在上述第2摇臂(153-2)下降时使上述急闭用叉(261)随之下降并在上述压块(261b)与上述第2缓冲杆(152-2)接触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摇臂(153-2)和压块(261b)之间还***有间距调节螺栓(262),
其中,上述间隔调节螺栓(262)的头部被连接到上述第2摇臂(153-2)中,而上述间隔调节螺栓(262)的主体被螺纹结合到上述急闭用叉(261)的压块(261b)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第2缓冲杆(152-2)的上端部相隔一定距离的下侧结合有支撑板(263),
在上述支撑板(263)的底面和上述第2缓冲器(151-2)的主体上侧面之间嵌入有回位弹簧(264)。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急闭用滑动部(360)包括:
急闭用环(361),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滑动用长孔(361a);升降引导轴(362),贯通嵌入到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下部;以及阻挡块(363),与上述升降引导轴(362)的上端部结合;
其中,上述第2摇臂(153-2)被固定到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上端部,而上述第2缓冲杆(152-2)被固定到上述升降引导轴(362)的下端部,
从而在上述第2摇臂(153-2)下降时使上述急闭用环(361)随之下降并在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上端部与上述阻挡块(363)接触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升降引导轴(362)中嵌入卡环(SR),而上述卡环(SR)被挂接到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下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升降引导轴(362)的上部形成长度调节用公螺纹(362a)并在具有一定高度的上述阻挡块(363)中形成有木螺纹(363a),从而使上述升降引导轴(362)与阻挡块(363)相互螺纹结合。

Claims (13)

1.一种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10),由配备于一侧的流入口(111)、配备于另一侧的流出口(112)、以及配备于上述流入口(111)和流出口(112)之间的流路(113)构成;
开闭组件,为能够在上述阀体(110)的内部旋转的旋转结构体,通过上述旋转结构体的旋转动作对上述流路(113)进行开闭;
第1缓冲阻尼器(150-1),由安装于上述阀体(110),用于吸收冲击的第1缓冲器(151-1)、连接到上述第1缓冲器(151-1),用于传导冲击的第1缓冲杆(152-1)、以及一端与上述第1缓冲杆(152-1)连接而另一端从上述开闭组件接收旋转力的第1摇臂(153-1)构成;以及
第2缓冲阻尼器(150-2),由安装于上述阀体(110),用于吸收冲击的第2缓冲器(151-2)、连接到上述第2缓冲器(151-2),用于传导冲击的第2缓冲杆(152-2)、以及一端与上述第2缓冲杆(152-2)连接而另一端从上述开闭组件接收旋转力的第2摇臂(153-2)构成;
其中,通过使上述第2摇臂(153-2)的长度相对大于上述第1摇臂(153-1)的长度,利用杠杆原理使上述第2摇臂(153-2)传导到第2缓冲器(151-2)中的力量相对小于上述第1摇臂(153-1)传导到第1缓冲器(151-1)中的力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闭组件包括:
阀盘轴(12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阀体(110)的内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延长至上述阀体(110)的外部;以及
阀盘(130),在上述阀体(110)的内部与上述阀盘轴(120)结合,伴随上述阀盘轴(120)的旋转对上述流路(113)进行开闭;
其中,上述第1摇臂(153-1)与上述阀盘轴(120)结合并伴随上述阀盘轴(120)的旋转进行工作,
上述第1摇臂(153-1)与上述阀盘轴(120)结合并伴随上述阀盘轴(120)的旋转进行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闭组件包括:
阀盘轴(12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阀体(110)的内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延长至上述阀体(110)的外部;
阀盘(130),在上述阀体(110)的内部与上述阀盘轴(120)结合,伴随上述阀盘轴(120)的旋转对上述流路(113)进行开闭;以及
辅助旋转轴(120a),通过轴连接臂(132)与上述阀盘(130)连接,伴随上述阀盘(130)的开闭动作进行旋转;
其中,上述第1摇臂(153-1)与上述辅助旋转轴(120a)结合并伴随上述辅助旋转轴(120a)的旋转进行工作,
上述第2摇臂(153-2)与上述辅助旋转轴(120a)结合并伴随上述辅助旋转轴(120a)的旋转进行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缓冲阻尼器(150-1)和第2缓冲阻尼器(150-2)以上述阀体(110)为基准,分别在上述阀体(110)的左右两侧对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摇臂(153-2)在相对于上述第1摇臂(153-1)向上侧旋转的状态下被连接到上述开闭组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于第2摇臂(153-2)和第2缓冲杆(152-2)之间;
其中,上述第2摇臂(153-2)或第2缓冲杆(152-2)之中的某一个与上述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以滑动方式结合,使其能够沿着上述急闭用滑动部(160、260、360)的长度方向滑动一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急闭用滑动部(160)包括:
滑块(161),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滑动用长孔(161a);以及滑键(162),被嵌入到上述滑块(161)的长孔(161a)中进行滑动移动;
其中,上述第2摇臂(153-2)被固定到上述滑键(162)中,而上述第2缓冲杆(152-2)被固定到上述滑块(161)的下端部,
从而在上述第2摇臂(153-2)下降时使上述滑键(162)沿着上述滑动用长孔(161a)移动到末端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急闭用滑动部(260)包括:
垂直导轨(261a),具有一定长度,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在下部形成开放的滑动空间;以及急闭用叉(261),具有用于遮挡上述垂直导轨(261a)之间的上部的压块(261b);
其中,上述第2摇臂(153-2)被连接到上述急闭用叉(261)的压块(261b)中,上述第2缓冲杆(152-2)被配置于在上述垂直导轨(261a)之间形成的滑动空间的下部,
从而在上述第2摇臂(153-2)下降时使上述急闭用叉(261)随之下降并在上述压块(261b)与上述第2缓冲杆(152-2)接触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摇臂(153-2)和压块(261b)之间还***有间距调节螺栓(262),
其中,上述间隔调节螺栓(262)的头部被连接到上述第2摇臂(153-2)中,而上述间隔调节螺栓(262)的主体被螺纹结合到上述急闭用叉(261)的压块(261b)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第2缓冲杆(152-2)的上端部相隔一定距离的下侧结合有支撑板(263),
在上述支撑板(263)的底面和上述第2缓冲器(151-2)的主体上侧面之间嵌入有回位弹簧(264)。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急闭用滑动部(360)包括:
急闭用环(361),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滑动用长孔(361a);升降引导轴(362),贯通嵌入到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下部;以及阻挡块(363),与上述升降引导轴(362)的上端部结合;
其中,上述第2摇臂(153-2)被固定到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上端部,而上述第2缓冲杆(152-2)被固定到上述升降引导轴(362)的下端部,
从而在上述第2摇臂(153-2)下降时使上述急闭用环(361)随之下降并在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上端部与上述阻挡块(363)接触之后,开始向上述第2缓冲杆(152-2)施加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升降引导轴(362)中嵌入卡环(SR),而上述卡环(SR)被挂接到上述急闭用环(361)的下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并列气缸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升降引导轴(362)的上部形成长度调节用公螺纹(362a)并在具有一定高度的上述阻挡块(363)中形成有木螺纹(363a),从而使上述升降引导轴(362)与阻挡块(363)相互螺纹结合。
CN201480078797.5A 2014-05-19 2014-09-11 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Active CN1064611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59809 2014-05-19
KR20140059809A KR101487748B1 (ko) 2014-05-19 2014-05-19 병렬 실린더형 체크밸브
PCT/KR2014/008458 WO2015178544A1 (ko) 2014-05-19 2014-09-11 병렬 실린더형 체크밸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1101A true CN106461101A (zh) 2017-02-22
CN106461101B CN106461101B (zh) 2019-04-05

Family

ID=5259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8797.5A Active CN106461101B (zh) 2014-05-19 2014-09-11 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2479B2 (zh)
EP (1) EP3147547A4 (zh)
KR (1) KR101487748B1 (zh)
CN (1) CN106461101B (zh)
AP (1) AP2016009573A0 (zh)
CA (1) CA2947551C (zh)
PH (1) PH12016502290A1 (zh)
SA (1) SA516380322B1 (zh)
WO (1) WO20151785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87748B1 (ko) 2014-05-19 2015-01-30 플로우테크 주식회사 병렬 실린더형 체크밸브
KR101538728B1 (ko) * 2014-12-08 2015-07-24 플로우테크 주식회사 슬램 및 수충격 방지용 체크밸브
BE1024421B1 (nl) * 2016-07-20 2018-02-20 Atlas Copco Airpower Naamloze Vennootschap Terugslagklepassemblage
CN110613253A (zh) * 2019-09-30 2019-12-27 广东合固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减震降噪缓冲机构
CN114542737B (zh) * 2022-01-22 2024-03-26 方正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剪叉结构快速启闭阀门
CN114458774B (zh) * 2022-02-15 2023-12-12 石家庄先楚核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风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5967U (zh) * 1987-05-23 1988-11-29
CN1202229A (zh) * 1995-11-13 1998-12-16 株式会社横田制作所 复合蝶形阀装置
JP3487372B2 (ja) * 1994-11-07 2004-01-19 株式会社熊谷鉄工所 スイング式逆止め弁
KR20120081818A (ko) * 2011-01-12 2012-07-20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유압완충식 틸팅 디스크 역지밸브
CN104204635A (zh) * 2012-04-06 2014-12-10 普利西斯株式会社 闸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69855A (en) * 1961-01-26 1962-12-25 Philadelphia Gear Corp Hydro-pneumatic systems for operating reversible torque actuators
JPS60151473A (ja) 1984-01-18 1985-08-09 Kurimoto Iron Works Ltd 親子式バタフライ形逆止弁
JPS6194664A (ja) 1984-10-15 1986-05-13 テルモ株式会社 穿刺用栓体
JPS6194664U (zh) * 1984-11-29 1986-06-18
KR890001586Y1 (ko) 1985-12-26 1989-04-06 박명기 부관작용을 겸한 버터프라이밸브
GB8630824D0 (en) 1986-12-23 1987-02-04 Ici Plc Pyrimidine derivatives
EP0797033B1 (en) * 1994-12-05 1999-08-11 Kabushiki Kaisha Yokota Seisakusho Non-water hammering check valve device
KR200170011Y1 (ko) 1997-04-21 2000-03-02 김승문 회전식2속감쇄체크밸브
US6343618B1 (en) * 2000-02-28 2002-02-05 Conbraco Industries, Inc. Swing check backflow preventer
KR100567927B1 (ko) 2005-09-14 2006-04-05 주식회사 삼진정밀 공기흡배기부를 갖는 체크밸브
CN202109038U (zh) 2011-06-27 2012-01-11 精工阀门有限公司 新型缓闭止回阀
CN202252157U (zh) 2011-06-30 2012-05-30 上海欧特莱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静音缓闭蝶式止回阀
KR101487748B1 (ko) 2014-05-19 2015-01-30 플로우테크 주식회사 병렬 실린더형 체크밸브
KR101538728B1 (ko) * 2014-12-08 2015-07-24 플로우테크 주식회사 슬램 및 수충격 방지용 체크밸브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5967U (zh) * 1987-05-23 1988-11-29
JP3487372B2 (ja) * 1994-11-07 2004-01-19 株式会社熊谷鉄工所 スイング式逆止め弁
CN1202229A (zh) * 1995-11-13 1998-12-16 株式会社横田制作所 复合蝶形阀装置
KR20120081818A (ko) * 2011-01-12 2012-07-20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유압완충식 틸팅 디스크 역지밸브
CN104204635A (zh) * 2012-04-06 2014-12-10 普利西斯株式会社 闸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47551C (en) 2018-02-27
EP3147547A4 (en) 2017-12-27
US10352479B2 (en) 2019-07-16
WO2015178544A1 (ko) 2015-11-26
CA2947551A1 (en) 2015-11-26
AP2016009573A0 (en) 2016-11-30
PH12016502290A1 (en) 2017-02-13
US20170074421A1 (en) 2017-03-16
CN106461101B (zh) 2019-04-05
EP3147547A1 (en) 2017-03-29
KR101487748B1 (ko) 2015-01-30
SA516380322B1 (ar)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1101A (zh) 并列气缸型止回阀
CN107002893B (zh) 防止猛击及水冲击现象的止回阀
US8511445B2 (en) Bicycle damper
US8276719B2 (en) Bicycle damper
US2260634A (en) Combined spring and shock absorber
US8960389B2 (en) Bicycle shock absorber with slidable inertia mass
US7699146B1 (en) Suspension damper having inertia valve and user adjustable pressure-relief
US20090000885A1 (en) Bicycle damper
US9500254B2 (en) Bicycle damper
US9533542B2 (en) Externally adjustable shock absorbing and suspen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CN103443499A (zh) 无弹簧的组合式减震器和悬架设备和使用方法
CN102444733A (zh) 一种自缓冲多级安全阀
CN106382327B (zh) 一种无谐振峰液压隔振器及其减振模块
CA2798422A1 (en) Door closing device
US7914031B2 (en) Bicycle damper
CN107313526A (zh) 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
CN106170600A (zh) 活塞‑缸单元和具有活塞‑缸单元的门铰链
US20090000888A1 (en) Bicycle damper
US20090000889A1 (en) Bicycle damper
CN107839884A (zh) 一种无人机喷管的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CN109779377A (zh) 一种电力电网领域使用的防倒电线杆
CN207378045U (zh) 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活塞式减振器
KR100369390B1 (ko) 무한궤도 전차용 유기압 현수장치의 가변형 댐퍼기구
US829908A (en) Governor.
CN207145686U (zh) 一种斜盘止回阀的缓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