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2436A - 气体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气体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2436A
CN106232436A CN201580019772.2A CN201580019772A CN106232436A CN 106232436 A CN106232436 A CN 106232436A CN 201580019772 A CN201580019772 A CN 201580019772A CN 106232436 A CN106232436 A CN 106232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mentioned
room
post
basila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97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睦治
山崎征幸
福本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32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 B60R21/27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to rupture or open the fluid sou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 B60R21/272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of the gas just before or during liberation, e.g. hybrid inf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021/26029Igni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中,从第1端部侧依次配置有:具备点火机构的点火机构室、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气体流入室、及加压气体室,在上述加压气体室和上述气体流入室之间,利用包括固定部和固定于上述固定部的破裂板的封闭机构进行封闭,在上述点火机构室和上述气体流入室之间配置有上述破裂板的破坏机构,该破坏机构包括:外周面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抵接的基底部、和从上述基底部向上述破裂板侧延伸的杆部,上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具有: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板面部、和从上述环状板面部的内周部向上述气体流入室侧延伸的筒状壁部,上述封闭机构的破裂板从上述加压气体室侧被焊接固定于上述固定部的环状板面部,上述破坏机构配置为使得上述杆部的前端部被上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的筒状壁部所包围。

Description

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加压气体的、可以用于搭载于车辆的气囊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JP-A No.2001-506562中,记载了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发明。
图3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将壳体10的内部作为储藏室11,填充有加压状态的气体,并配置有冲击元件25。
配置有与储藏室11沿轴向相邻的扩散器室30,储藏室11和扩散器室30被具有连通孔的隔板所分离。
隔壁的连通孔利用闭锁元件29进行封闭,在冲击元件25的前端部形成的活塞27被形成在隔壁的连通孔的管状引导部(guide)28包围。
在图3的气体发生器中,在隔壁的连通孔内周缘形成的管状引导部28被形成为向填充有加压气体的储藏室侧延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中,
在点火机构固定于第1端部侧的开口部、且沿轴向的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封闭的筒状外壳内,从第1端部侧依次配置:具备点火机构的点火机构室、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气体流入室、及加压气体室,
在上述加压气体室和上述气体流入室之间,利用包括固定部和固定于上述固定部的破裂板的封闭机构进行封闭,
在上述点火机构室和上述气体流入室之间配置有上述破裂板的破坏机构,该破坏机构包括:外周面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抵接的基底部、和从上述基底部向上述破裂板侧延伸的杆部,
上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具有: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板面部、和从上述环状板面部的内周部向上述气体流入室侧延伸的筒状壁部,
上述封闭机构的破裂板从上述加压气体室侧被焊接固定于上述固定部的环状板面部,
上述破坏机构配置为使得上述杆部的前端部被上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的筒状壁部所包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下面详细的说明和附图进一步完全得到理解,但这些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受其限制。
[图1]图1为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X轴方向的截面图。
[图2]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工作前)。
[图3]图3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示出了工作后的状态。
[图4]图4为沿图1的半径方向的部分截面图,示出了封闭构件的筒状壁部和破坏构件的杆的位置关系。
[图5]图5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示出了其他实施方式。
[图6]图6为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轴向截面图。
[图7]对图7而言,(a)为图6的固定部的立体图,(b)为其他实施方式的固定部的立体图。
[图8]图1为图6的部分放大图(工作前)。
[图9]图1为图6的部分放大图,示出了致动后的状态。
发明详述
在JP-A No.2001-506562的图3的气体发生器中,由于扩散器室30内部为大气压,因此使得隔壁及管状引导部28受到朝向扩散器室30的较大负荷。
因此,隔壁越接近中心、弯曲(变形)越大,由此也使得管状引导部28的储藏室11侧的前端开口部容易变形使得直径减小。
像这样管状引导部28的上述开口部发生变形使得其变小时,活塞27变成被变形的管状引导部28从外侧进行按压的状态,从而沿轴向的移动变难,可以认为气体发生器不能正常工作。
本发明提供使用加压气体的、可以用于搭载于车辆的气囊装置用的气体发生器,其在车辆耐用的数年间可以保持工作的可靠性。
点火机构室是在气囊装置的气体发生器中使用的众所周知的包括电点火器的那些,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传火药、气体发生剂。
由气体发生剂产生的气体可用于气囊展开。
在加压气体室中,以所需压力填充有氩、氦、氮气等气体。
在形成气体流入室的筒状外壳上,形成有气体排出口。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筒状过滤器配置于从内侧覆盖气体排出口的位置。
封闭机构是对加压气体室和气体流入室之间进行封闭的机构,包括:固定部、固定于固定部的破裂板。
固定部具有: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板面部、和从环状板面部的内周部向气体流入室侧延伸的筒状壁部。
环状板面部是作为别的构件焊接固定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也可以预先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一体形成。
固定部可以使用将环状板面部与筒状壁部的边界部分形成曲面的固定部。
破裂板在焊接固定于环状板面部的状态下,受到来自加压气体室的压力而向气体流入室侧弯曲成半球状。因此,也考虑到如果环状板面部与筒状壁部的边界部分存在角,则弯曲成半球状的破裂板因角部而集中应力,而如果上述边界部分为曲面则上述问题消失。
对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而言,
上述破坏机构包括:基底部、和从上述基底部向上述破裂板侧延伸的杆部,
上述杆部具有:从上述基底部延伸的杆主体部、和上述杆主体部的前端部在半径方向进行扩径而成的扩径部,
上述扩径部可以配置为使得其被上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的筒状壁部包围。
在点火机构室和气体流入室之间,配置有上述破裂板的破坏机构。
破坏机构包括:基底部、和从上述基底部向破裂板侧延伸的杆部。
基底部的外周面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抵接。
破坏机构可以是在工作时,通过以基底部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抵接的状态沿轴向滑动,从而基底部和杆部成为一体并沿轴向(破裂板的方向)移动而破坏破裂板的破坏机构,也可以是基底部不移动,仅由从基底部脱离的杆部沿轴向(破裂板的方向)移动而破坏破裂板的破坏机构。
破坏机构配置为使得杆部的前端部被封闭机构的固定部的筒状壁部所包围。
就杆部而言,可以使用具有杆主体部、和从上述杆主体部向半径方向扩径而成的扩径部的杆部,上述扩径部位于杆部的前端部。
在上述杆前端部的扩径部,可以形成从杆前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起,优选为形成沿周向以均等间隔突出的3~6个突起。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杆前端部的扩径部不形成突起。
可以进一步使包含扩径部的杆前端部的端面,形成整体从外周向中心方向凹陷的形状(例如呈弯曲的形状)。若为这样的形状,则容易以凹陷来接收被打通的破裂板。
优选杆部的前端部(或扩径部)与上述筒状壁部之间存在微量间隔。
如上所述,作为固定部的环状板面部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进一步,筒状壁部从环状板面部的内周部向气体流入室侧延伸。
破裂板焊接固定于环状板面部。
对筒状壁部的气体流入室侧的开口部的内径(d1)和杆部的前端部(或扩径部)的外径(d2)而言,优选上述开口部和上述前端部之间形成微量间隙(d1>d2,且d1/d2为接近1的数值)。
气体流入室为大气压,加压气体室保持为高压。因此,从气体发生器的装配到经过长时间期间,来自加压气体室的压力持续地施加于固定部。
如上所述,压力持续施加时,环状板面部通过被按压向气体流入室侧,使得筒状壁部以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开的方式变形,因此变形使得筒状壁部的气体流入室侧的开口部的内径(d1)进一步变大。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JP-A No.2001-506562的情况下,应用上述d1和d2的关系时,则相反地变形使得d1<d2。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由于变形使得筒状壁部的开口部(d1)与杆部的前端部(d2)之间产生间隔,因此,不会发生诸如JP-A No.2001-506562那样的工作异常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存在杆部的前端部(扩径部)不接触筒状壁部的情况,由于工作时杆部在筒状壁部内进行移动,因此也能确实地相对于破裂板发生碰撞。
进一步,即使在工作时杆部的中心轴可能发生偏移的情况下,由于筒状壁部发挥了引导部功能,因此,也能确实地相对于破裂板发生碰撞。
对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而言,
上述破坏机构是基底部与杆部成为一体的,
上述基底部可以是如下基底部:具有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的圆板部,上述圆板的外周面以可以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抵接。
由于破坏机构是基底部与杆部成为一体的,因此在工作时,基底部一边沿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向破裂板方向滑动一边移动,杆部与破裂板碰撞并破坏而使破裂板开口。
对基底部的贯通孔而言,在点火机构室中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情况下作为燃烧气体的通过孔。
基底部的贯通孔可以利用由铝等形成的密封带得到封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基底部在工作前不能沿轴向移动,可以形成移动停止机构。
作为上述移动停止机构,可以使用以从厚度方向的两侧夹住基底部的方式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突出的突起。
对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而言,
上述破坏机构是基底部与杆部成为一体的,
上述基底部可以是如下基底部: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的圆板部、和从圆板部的外周向上述点火机构侧延伸的筒状壁面部,且上述筒状壁面部的外周面以可以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抵接。
由于破坏机构是基底部与杆部成为一体的,因此在工作时,基底部一边沿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向破裂板方向滑动一边移动,杆部与破裂板碰撞并破坏而使破裂板开口。
基底部是包括圆板部和筒状壁面部的基底部,与基底部是圆板部的基底部比较,由于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变得难以滑动,但在滑动时杆部的中心轴难以晃动的方面有利。
但是,也可以通过使筒状壁面部的一部分凹陷,使得与壳体的内周壁面的接触面积变小。
就基底部的贯通孔而言,在点火机构室中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情况下作为燃烧气体的通过孔。
基底部的贯通孔可以利用由铝等形成的密封带得到封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基底部在工作前不沿轴向移动,可以形成移动停止机构。
作为上述移动停止机构,可以使用以从厚度方向的两侧夹住基底部的方式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突出的突起。
对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而言,
上述破坏机构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的基底部、和相对于上述基底部的贯通孔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压入的杆部,
可以是上述基底部为圆板,且上述圆板的外周面固定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
对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而言,
上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的筒状壁部具有切口部或沿厚度方向的贯通孔,
上述破坏机构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的基底部、和相对于上述基底部的贯通孔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压入的杆部,
可以是上述基底部为圆板,且上述圆板的外周面固定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
对破坏机构而言,是杆部能够从基底部脱离的破坏机构,基底部被固定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
在工作时,杆部从基底部脱离之后沿轴向飞出,与破裂板发生碰撞并破坏而使其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杆部的前端部被固定部的筒状壁部所包围,因此,即使在杆部从基底部脱离并飞出时,由于上述筒状壁部作为引导部发挥功能,因此杆部也能准确地与破裂板碰撞。
杆部脱离之后的基底部的贯通孔,在点火机构室中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情况下,作为燃烧气体的通过孔。
固定部的筒状壁部可以具有作为气体的通过孔的切口部、或沿厚度方向的贯通孔。
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在用于车辆的气囊装置时,可以在车辆耐用的数年间保持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1)图1~图5的气体发生器
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在筒状外壳10内配置有点火机构室30、气体流入室40、及加压气体室50。
虽然筒状外壳10包括点火机构室壳体11和加压气体室壳体12,但也可以是包括作为整体的1个壳体的外壳。
点火机构室壳体11在第1端部11a侧的开口部固定有电点火器25。
加压气体室壳体12的第2端部12a侧被封闭(封闭面13)。
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第2端部11b的开口部,与加压气体室壳体12的第1端部12b的开口部在接合部14焊接一体化。
筒状外壳10(点火机构室壳体11和加压气体室壳体12)由铁、不锈钢等形成。
在加压气体室50内,以高压填充了氩、氦等气体。
气体从加压气体室壳体12的封闭面13的气体填充孔进行填充。
气体填充孔通过在填充气体后***销15的状态下,销15和封闭面13一起焊接而得以封闭。
在加压气体室50和气体流入室40之间利用封闭机构41进行封闭。
封闭机构41包括:固定部42、和焊接固定于固定部42的破裂板47。
固定部42具有:从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第2端部11b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板面部43、和从环状板面部43的内周部向气体流入室40侧延伸的筒状壁部44(参见图2)。
固定部42的环状板面部43与筒状壁部44的边界部分形成为曲面。
对固定部42的环状板面部43而言,加压气体室50侧的面具有环状槽48(参见图2)。
破裂板47由铁、不锈钢等形成,并以周边部相对于在固定部42的环状板面部43形成的环状槽48抵接的状态下,在抵接部分进行焊接固定。此时,破裂板47由于填充于加压气体室50的加压气体的压力,而沿着环状板面部43与筒状壁部44之间的边界部分的曲面部,向气体流入室40侧变形,因此在边界部分,利用曲面部避免了对破裂板的应力的集中。由此提高了破裂板的耐压性。
气体流入室40是工作时从加压气体室50流入气体、从点火机构室30流入燃烧气体的空间。
图2中,在面向气体流入室40的点火机构室壳体11中,形成有多个气体排出口29。
沿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周向隔着均等间隔形成多个气体排出口29。
气体流入室40在从点火机构室30到破裂板47之间形成台阶部17。
虽然台阶部17是通过使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内径在从点火机构室30到破裂板47之间减小而形成的,但也可以用从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内周壁面11c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起来代替台阶部17。
在气体流入室40和点火机构室30之间配置有破坏机构31,破坏机构31包括:基底部32、和从基底部32向破裂板47侧延伸的杆部33。
图1~图3所示的破坏机构31是基底部32与杆部33成为一体的。
基底部32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多个贯通孔34的圆板部35、和从圆板部35的外周向点火器25侧延伸的筒状壁面部36。
贯通孔34利用由铝形成的密封带从点火机构室30侧进行封闭。
对于基底部32而言,筒状壁面部36的外周面36a以沿X轴方向可以滑动的方式与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内周壁面11c抵接。由于筒状壁面部36的X轴方向的长度大于圆板部35的厚度,因此杆部33不会相对于X轴倾斜,基底部32与X轴平行地滑动。
对筒状壁面部36而言,被从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内周壁面11c向内侧隔开间隔地突出的2个部位的突起16a、16b从厚度方向的两侧进行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筒状壁面部36的外周面36a与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内周壁面11c之间,涂布有用于保持气密性的密封剂。
杆部33具有:从基底部32延伸的杆主体部37、和从杆主体部37向半径方向外侧进行扩径而成的扩径部38。
扩径部38可以是图4所示那样的连续的环状部,也可以是由沿周向形成的多个突起的组合形成。
图4是从加压气体室壳体50侧观察杆部33及固定部42的图,省略了破裂板47。
就图4的扩径部38而言,在扩径部38的外周部与筒状壁部44之间形成了微量间隙。
扩径部38的直径(d2)小于筒状壁部44的内径(d1)。
虽然杆部33的扩径部38的面38a(参见图2)形成为如图1~图3所示的向中心方向弯曲的形状,但也可以为例如凹陷成矩形的凹部。
破坏机构31和封闭机构41被配置为:使得在工作前的状态下,作为杆33的前端部的扩径部38被固定部42的筒状壁部44包围。此时,扩径部38的外周部与筒状壁部44的内周面44a之间形成了微量间隙(d1>d2,且d1/d2为接近1的数值)。
在点火机构室30中,点火器25固定于第1端部11a侧,X轴方向的相反侧利用基底部32进行划分。
在点火机构室30内,填充有所需量的气体发生剂成型体26。
对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而言,可以如图5所示在气体流入室40内配置筒状过滤器60。
筒状过滤器60配置在与气体排出口29、环状板面部43及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内周面11c这三者抵接的位置,从内侧覆盖气体排出口29。
接着,根据图1~图5对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将气体发生器1作为车辆的气囊***用的气体发生器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在车辆的耐用年数即10年以上的时间,持续使用。
因此,相对于封闭机构41持续施加来自加压气体室50的高压。
认为像这样持续进行施加压力时,固定部42的环状板面部43,从环状板面部43与点火机构室壳体11的边界部附近向气体流入室40侧变形。于是筒状壁部44的气体流入室40侧的端部变得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筒状壁部44的d1(图5)变大。
气体发生器1刚组装后,杆部33的扩径部38(外径d2;参见图3及图4)与筒状壁部44的内壁面44a之间形成微量间隙(即,d1>d2),如上所述,假设在d1以变大的方式变形的情况下,进一步变为d1>d2(d1-d2的差变大)。
因此,从气体发生器1刚组装后到经过10年以上后,即使产生了固定部42的变形,也可以保持d1>d2的关系,因此,对破坏机构31沿X轴方向的滑动不造成影响。
利用点火器25工作而产生的燃烧产物,气体发生剂成型体26着火燃烧,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
在燃烧气体导致点火机构室30内的压力升高时,破坏机构31的基底部32越过突起16b,一边沿点火机构室壳体的内周壁面11c沿X轴方向滑动一边移动。
然后,虽然基底部32与内径减小的台阶部17碰撞而停止,但杆部33的扩径部38与破裂板47发生碰撞并进行破坏,因此,加压气体室50内的气体从破裂板47的开口部与杆部33之间向气体流入室40内流入(图3)。
与此同时进行,封闭基底部32的贯通孔34的密封带被破坏,燃烧气体从贯通孔34流入气体流入室40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作时,破坏机构31(基底部32)滑动时,即使存在诸如杆部33的中心轴偏移的情况,由于筒状壁部44发挥引导部功能,因此,也能确实地与破裂板47发生碰撞。
已流入气体流入室40内的燃烧气体和加压气体对封闭气体排出口29的密封带28进行破坏,并从气体排出口29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认为燃烧气体和加压气体的排出状态是:在任一者的一部分从气体排出口29排出之后、剩余部分气体以混合气体的形式排出,但对气体的排出状态、时机没有限定。
(2)图6~图9的气体发生器
图6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0在筒状外壳110内配置有点火机构室130、气体流入室140、及加压气体室150,这些点火机构室130、气体流入室140、及加压气体室150是利用1个筒状外壳110形成的。
筒状外壳110在第1端部110a侧的开口部固定有电点火器125,第2端部110b侧是封闭的(封闭面113)。
筒状外壳110由铁、不锈钢等形成。
在加压气体室150内,以高压填充了氩、氦等气体。
气体从封闭面113的气体填充孔进行填充。
气体填充孔通过在填充气体后***销115的状态下,销115和封闭面113一起焊接而得以封闭。
加压气体室150和气体流入室140之间,利用与筒状外壳为不同构件的封闭机构141进行封闭。
封闭机构141包括:固定部142、和固定于固定部142的破裂板147。
固定部142具有:焊接固定于筒状外壳110的内周壁面110c并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板面部143、和从环状板面部143的内周部向气体流入室140侧延伸的筒状壁部144。
固定部142如图7(a)、(b)所示。
图7(a)所示的固定部142包括环状板面部143和筒状壁部144,在筒状壁部144的气体流入室140侧的开口部沿周向形成多个切口部145。
图7(b)所示的固定部142包括环状板面部143和筒状壁部144,在筒状壁部144中沿周向形成多个贯通孔146。
多个切口部145和多个贯通孔146均作为工作时从加压气体室150向气体流入室140的气体流的通过孔。
固定部142的环状板面部143与筒状壁部144的边界部分形成为曲面。
对固定部142的环状板面部143而言,在加压气体室150侧的面具有环状槽148。
破裂板147由铁、不锈钢等形成,并以周边部与在固定部142的环状板面部143形成的环状槽148抵接的状态,在抵接部分进行焊接固定。此时,由于填充于加压气体室150的加压气体的压力,破裂板147沿着环状板面部143与筒状壁部144之间的边界部分的曲面部,向气体流入室140侧变形,因此在边界部分,利用曲面部避免了对破裂板的应力的集中。由此提高了破裂板147的耐压性。
在气体流入室140和点火机构室130之间,配置有破坏机构131。
在面向气体流入室140的筒状外壳110中,形成从内侧利用由铝形成的密封带128进行封闭的多个气体排出口129。
破坏机构131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132a的基底部132、和在基底部132的贯通孔132a内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压入的杆部133。
对基底部132而言,它的外周面与筒状外壳110的内周壁面110c抵接,并在抵接部分得以焊接固定。
杆部133具有:压入于基底部132的大致圆板的压入部136、和从压入部136延伸的杆主体部137、和从杆主体部137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径的扩径部138。
扩径部138可以与上述图4所示的扩径部相同。
破坏机构131和封闭机构141被配置为使得作为杆133的前端部的扩径部138被固定部142的筒状壁部144包围。此时,扩径部138的外周部与筒状壁部144的内周面144a不抵接。筒状壁部144的内径和扩径部138的外径为与图3~图5相同的关系(d1>d2,且d1/d2为接近1的数值)。
在点火机构室130中,点火器125固定于第1端部110a侧,轴方向的相反侧利用基底部132与杆部133进行划分。
在点火机构室130内,填充有所需量的气体发生剂成型体126。
对图6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0而言,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在面向气体流入室140内的气体排出口129的位置配置筒状过滤器60。在这种情况下,不使用密封带128,而在基底部132和压入部136的抵接部分涂布密封剂。
接着,根据图6~图9对图6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0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将气体发生器100作为车辆的气囊***用的气体发生器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在车辆的耐用年数即10年以上的期间持续使用。
因此,相对于封闭机构141持续施加来自加压气体室150的高压。
像这样持续进行施加压力时,固定部142的环状板面部143以与筒状壳体110的焊接部分为中心向气体流入室140侧变形。使得筒状壁部144的气体流入室140侧的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筒状壁部144的内径(相当于图5的d1的内径)变大。
气体发生器100刚组装后,杆部133的扩径部138的外径(相当于图3的外径d2)与筒状壁部144的内壁面144a之间形成微量间隙(即,上述d1>d2),如上所述,假设在上述d1以变大的方式变形的情况下,进一步变为d1>d2(d1-d2的差变大)。
因此,即使从气体发生器100刚组装后到经过10年以上后,假如产生了固定部142的变形,也可以保持d1>d2的关系,因此,对破坏机构131沿X轴方向的滑动不造成影响。
利用点火器125工作而产生的燃烧产物,气体发生剂成型体126着火燃烧,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
发生由燃烧气体导致点火机构室130内的压力升高时,杆部133从破坏机构131的基底部132脱离之后,杆主体部137和扩径部138进入筒状壁部144内并与破裂板147发生碰撞使其开口,发生大致圆板的压入部136与筒状壁部144的开口部周缘144b抵接的情况。
此时,由于如上所述保持d1>d2的关系,因此杆部133的飞出不受到阻碍。
另外,由于筒状壁部144相对于扩径部138作为引导部发挥功能,因此即使在杆部133的中心轴偏移的情况下,也确实地与破裂板147发生碰撞。
与此同时进行,点火机构室130内的燃烧气体从杆部133脱离之后的基底部132的贯通孔132a向气体流入室140内流入。
然后,加压气体室150内的气体,通过筒状壁部144的切口部145向气体流入室140内流入。
然后,流入气体流入室140内的燃烧气体和加压气体,破坏密封带128并从气体排出口129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认为燃烧气体和加压气体的排出状态是在任一者的一部分破坏密封胶带128并从气体排出口129排出之后,剩余部分气体以混合气体的形式排出,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排出状态。
如上记载了本发明。显然本发明在其范围中包含各种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所有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地认为是本发明的变形这样的情形,都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气体发生器,其中,
在点火机构固定于第1端部侧的开口部、且沿轴向的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封闭的筒状外壳内,从第1端部侧依次配置有:具备点火机构的点火机构室、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气体流入室、及加压气体室,
在所述加压气体室和所述气体流入室之间,利用包括固定部和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破裂板的封闭机构进行封闭,
在所述点火机构室和所述气体流入室之间配置有所述破裂板的破坏机构,该破坏机构包括:外周面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抵接的基底部、和从所述基底部向所述破裂板侧延伸的杆部,
所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具有: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板面部、和从所述环状板面部的内周部向所述气体流入室侧延伸的筒状壁部,
所述封闭机构的破裂板从所述加压气体室侧焊接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环状板面部,
所述破坏机构配置为使得所述杆部的前端部被所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的筒状壁部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破坏机构包括:基底部、和从所述基底部向所述破裂板侧延伸的杆部,
所述杆部具有:从所述基底部延伸的杆主体部、和所述杆主体部的前端部在半径方向进行扩径而成的扩径部,
所述扩径部配置为被所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的筒状壁部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破坏机构是基底部与杆部成为一体的,
所述基底部具有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的圆板部,且所述圆板部的外周面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破坏机构是基底部与杆部成为一体的,
所述基底部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的圆板部、和从圆板部的外周向所述点火机构侧延伸的筒状壁面部,且所述筒状壁面部的外周面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筒状外壳内周壁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破坏机构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的基底部、和相对于所述基底部的贯通孔能够脱离地压入的杆部,
所述基底部为圆板,且所述圆板的外周面固定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封闭机构的固定部的筒状壁部具有切口部或沿厚度方向的贯通孔,所述破坏机构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的基底部、和相对于所述基底部的贯通孔能够脱离地压入的杆部,
所述基底部为圆板,且所述圆板的外周面固定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
CN201580019772.2A 2014-04-23 2015-04-06 气体发生器 Pending CN1062324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9026 2014-04-23
JP2014089026A JP2015205661A (ja) 2014-04-23 2014-04-23 ガス発生器
PCT/JP2015/060694 WO2015163123A1 (ja) 2014-04-23 2015-04-06 ガス発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2436A true CN106232436A (zh) 2016-12-14

Family

ID=5433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9772.2A Pending CN106232436A (zh) 2014-04-23 2015-04-06 气体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44250B2 (zh)
JP (1) JP2015205661A (zh)
KR (1) KR20160146682A (zh)
CN (1) CN106232436A (zh)
DE (1) DE112015001966T5 (zh)
WO (1) WO201516312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1299A (zh) * 2019-03-25 2021-11-09 株式会社大赛璐 金属组装体
CN115352393A (zh) * 2022-08-30 2022-11-18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4420B2 (ja) * 2014-04-23 2018-02-2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インフレータ
JP6312571B2 (ja) * 2014-09-29 2018-04-1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467232B2 (ja) * 2015-01-27 2019-02-0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用の閉塞部材の支持構造とそれを使用したガス発生器
DE102016001611A1 (de) * 2016-02-12 2017-08-17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Hybridgasgenerator,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Hybridgasgenerators, Gassackmodul und Fahrzeugsicherheitssystem
DE102016120901A1 (de) * 2016-11-02 2018-05-03 Benteler Steel/Tube Gmbh Rohrprodukt aus Stahl mit einer Öffnung in seiner Rohrwand, Verwendung eines Rohrproduktes zur Herstellung eines Gasgeneratorgehäuses sowie Gasgeneratorgehäuse
JP6835313B2 (ja) * 2017-04-21 2021-02-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及びガス発生器の組立方法
JP6876539B2 (ja) * 2017-06-20 2021-05-2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耐圧容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4738A1 (de) * 1999-11-12 2001-05-31 Petri Dn Gmbh Inflator Systems Hybrid-Gasgenerator
US6289820B1 (en) * 1996-12-24 2001-09-18 Dynamit Nobel Gmbh Explosivstoff-Und Systemtechnik Hybrid gas generator
DE102006060689A1 (de) * 2006-12-18 2008-06-26 Takata-Petri Ag Vorrichtung zum Öffnen der Membran eines Gasdruckbehälters, insbesondere eines Kaltgasgenerators
CN102858601A (zh) * 2010-04-19 2013-01-02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4884A1 (en) 2002-02-18 2004-05-06 Masayuki Yamazaki Hybrid inflator
JP2003237527A (ja) * 2002-02-18 2003-08-27 Daicel Chem Ind Ltd ハイブリッドインフレータ
US7328914B2 (en) * 2003-05-29 2008-02-12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Inflator
US7140638B2 (en) * 2004-04-06 2006-11-28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Inflator filter retainer
JP2010023752A (ja) * 2008-07-23 2010-02-04 Daicel Chem Ind Ltd 人員拘束装置用インフレータ
DE102012214747B4 (de) * 2012-08-20 2016-12-01 Takata AG Inflatorbaugruppe für ein Airbagmodul
JP6154147B2 (ja) * 2013-01-30 2017-06-2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284420B2 (ja) * 2014-04-23 2018-02-2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インフレータ
JP2015223962A (ja) * 2014-05-28 2015-12-1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9820B1 (en) * 1996-12-24 2001-09-18 Dynamit Nobel Gmbh Explosivstoff-Und Systemtechnik Hybrid gas generator
DE19954738A1 (de) * 1999-11-12 2001-05-31 Petri Dn Gmbh Inflator Systems Hybrid-Gasgenerator
DE102006060689A1 (de) * 2006-12-18 2008-06-26 Takata-Petri Ag Vorrichtung zum Öffnen der Membran eines Gasdruckbehälters, insbesondere eines Kaltgasgenerators
CN102858601A (zh) * 2010-04-19 2013-01-02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1299A (zh) * 2019-03-25 2021-11-09 株式会社大赛璐 金属组装体
CN113631299B (zh) * 2019-03-25 2024-03-29 株式会社大赛璐 金属组装体
CN115352393A (zh) * 2022-08-30 2022-11-18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CN115352393B (zh) * 2022-08-30 2023-09-12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05661A (ja) 2015-11-19
WO2015163123A1 (ja) 2015-10-29
KR20160146682A (ko) 2016-12-21
US20170080894A1 (en) 2017-03-23
DE112015001966T5 (de) 2017-02-09
US9944250B2 (en)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2436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5026220B (zh) 气体发生器
US7390019B2 (en) Inflator for airbag
US8011303B2 (en) Gas generator
US20170043743A1 (en) Gas generator
US20050236821A1 (en) Cold gas generator
CN105658485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8349457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7000671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5579302A (zh) 破裂板及使用其的充气机
CN107206959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7074189B (zh) 气体发生器
CN107531210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5980218A (zh) 气体发生器
US10308211B2 (en) Support structure of closing member for gas generator and gas generator using same
CN110770089B (zh) 气体发生器
CN111556829A (zh) 火工装置用的筒状过滤器、所述筒状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使用了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火工装置
CN107074190B (zh) 气体发生器
JP2018127115A (ja) ガス発生器
WO2024004245A1 (ja) ガス発生器及びガス発生器の製造方法
EP1604873A2 (en) Inflator for an airbag
JP2016222179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インフレータ、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7531209A (zh) 气体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