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7487A - 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7487A
CN106227487A CN201610614690.9A CN201610614690A CN106227487A CN 106227487 A CN106227487 A CN 106227487A CN 201610614690 A CN201610614690 A CN 201610614690A CN 106227487 A CN106227487 A CN 106227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screen
display
termina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46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46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74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7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74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1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a single graphics 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用于解决目前多屏终端设备的显示屏设置于两面,显示屏切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终端包括:终端本体;重叠设置于终端本体正面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及设置于终端本体上用于控制显示屏切换的控制器。第一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位于第一显示屏下。当第一显示屏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显示屏为主显示屏进行显示;当第一显示屏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显示屏为主显示屏进行显示。该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显示屏为为透明显示屏的特性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都位于终端的正面,用户在进行显示屏的切换时,只需直接下发对应的切换指令即可,简化了显示屏的切换操作过程,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双屏终端也越来越常见。当前双屏终端的结构都为两个显示屏分别设置于终端本体的两面,如图1所示的双屏终端,其包括终端本体12、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3。所述第一显示屏11设置在终端正面,所述第二显示屏13设置在终端背面。通常的,第一显示屏11为液晶显示屏,供用户正常使用,第二显示屏12为水墨屏,供用户进行阅读等用眼或省电时使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由一个显示屏切换到另一个显示屏进行显示时,需要熄灭先一个显示屏,再翻转终端并点亮另外一个显示屏进行使用,其切换过程较为繁琐,极大影响了用户体验度和双屏终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以解决现有多屏终端显示屏切换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屏终端,包括:
终端本体;
重叠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正面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下;
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开启状态时作为所述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屏作为所述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屏为水墨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策略包括:
接收到开启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关闭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开启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关闭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指令接收器和处理器;
所述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下发的显示屏控制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接收器为按键指令接收器、触控指令接收器、语音指令接收器、指纹指令接收器、瞳孔指令接收器和虹膜指令接收器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多屏终端实现方法,包括:
在终端本体正面重叠设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下;
根据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开启状态时作为所述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屏作为所述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屏为水墨屏。
进一步地,所述多屏终端实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策略包括:
接收到开启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关闭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开启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关闭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将多屏终端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重叠设置于终端本体的正面,第一显示屏采用透明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位于第一显示屏之下,通过终端本体上的控制器实现对显示屏状态的控制以实现显示屏的切换,具体的,当控制第一显示屏为开启状态时,第一显示屏即为主显示屏进行显示;当控制第一显示屏为关闭状态时,第二显示屏为主显示屏进行显示,用户可透过第一显示屏直接看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本发明中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都位于终端的正面,因此用户在进行显示屏的切换时,只需直接下发对应的切换指令即可,无需翻转终端以及对终端翻转之后进行握姿的调整,可以简化显示屏的切换操作过程,提升切换效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更利于多屏终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双屏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多屏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一种多屏终端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双屏手机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终端,包括如手机、PAD、POD、各种阅读器、PC等。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屏终端,如图2,包括终端本体1、第一显示屏2、第二显示屏3和控制器4。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重叠设置于终端本体1正面,控制器4设置于终端本体1上。第一显示屏2为透明显示屏,第二显示屏3位于第一显示屏2之下。控制器4根据预设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显示屏2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显示屏2处于开启状态时作为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第一显示2屏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显示屏3作为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
用户通过控制器4控制主显示屏的切换,当第二显示屏3作为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时用户透过第一显示屏2看到第二显示屏3显示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透明显示屏可以采用电润湿原理或利用液晶通光原理,只要其能满足能达到可看见显示屏背后的物品的效果即可。例如,采用电润湿原理时,其具体可以采用电润湿原理制成的透明显示屏,其透过施加电压控制影像的变化,本身不需加上偏光片,单色穿透率可高达40%以上,在无需安装背光源情况下,便可轻易看见显示屏背后的物品,同时它的反应速度快、无视角显示差异,已成功具备透明显示器应有的表现。又例如,利用液晶通光原理时,其具体可以为透明液晶显示屏,其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在两片超薄的透明基材,ITO材料印刷上线路,接着把两片对位压合,再在两片透明基材中间灌注液晶并封口封住液晶口,最后在透明基材外侧分别加装的偏光片,此后液晶屏通过电压来改变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列状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象,从而实现可轻易看见显示屏背后的物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示例中,第二显示屏3可以为水墨屏,应当理解的是,第二显示屏3不是仅能为水墨屏,所有能透过透明显示屏令人眼接收到其发出的信息的显示屏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如液晶显示屏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并不单指常见得液晶显示器(LCD),其还可以是光学可复写液晶屏(ORW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一种。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多屏终端的显示屏包括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前述的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只要是包括两显示屏重叠设置于终端本体1正面的,满足前述技术特征的多屏终端都应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例如:一种三屏手机,较之本发明其区别在于手机后面另设置有一显示屏。
本实施例中,预设控制策略控制可以包含以下三种的任意一种:
策略一:
接收到开启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2,不对第二显示屏3进行状态控制,第二显示屏3长亮;
接收到关闭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2,不对第二显示屏3进行状态控制,第二显示屏3长亮。
也即,控制第一显示屏2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同时设置第二显示屏3为常开状态;
策略二:
接收到开启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2,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3;
接收到关闭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2,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3;
接收到开启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2,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3;
接收到关闭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2,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3。
也即,设置对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关联控制,保证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始终处于一个显示屏为开启状态而另一个显示屏为关闭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关联控制是指在切换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的状态的同时对另一显示屏的状态也进行控制。
策略三:
接收到开启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仅开启第一显示屏2,不对第二显示屏3进行状态控制;
接收到关闭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2,不对第二显示屏3进行状态控制;
接收到开启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仅开启第二显示屏3,不对第一显示屏2进行状态控制;
接收到关闭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第二显示屏3,不对第一显示屏2进行状态控制。
也即,设置分别独立地对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的状态进行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本策略三中相互独立的对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的状态切换是指:其对第一显示屏2的控制不影响第二显示屏3的状态,其对第二显示屏3的控制也不影响第一显示屏2的状态。
如采用策略一时,控制器对显示屏的控制过程可以包括: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打开第一显示屏2时,第二显示屏3与第一显示屏2一起构成终端显示界面,此时以第一显示屏2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第二显示屏3的作为辅助显示屏对第一显示屏2进行辅助显示;当第一显示2屏处于关闭状态时,只有第二显示屏3为开启状态,作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
如采用策略二时,控制过程为: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打开第一显示屏2时,控制器4同时控制第二显示屏3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显示屏2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关闭第一显示屏2时,控制器4同时控制第二显示屏3处于开启状态,此时第二显示屏3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打开第二显示屏3时,控制器4同时控制第一显示屏2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二显示屏3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关闭第二显示屏3时,控制器4同时控制第一显示屏2处于开启状态,此时第一显示屏2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
如采用策略三时,控制过程为: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打开第一显示屏2时,第二显示屏3状态不变,此时以第一显示屏2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如果第二显示屏3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显示屏3的作为辅助显示屏对第一显示屏2进行辅助显示;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关闭第一显示屏2时,第二显示屏3状态不变,此时如果第二显示屏3处于开启状态,则以第二显示屏3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如果第二显示屏3处于关闭状态时,则此时终端为显示屏关闭状态,所有显示屏均不进行显示;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打开第二显示屏3时,第一显示屏2状态不变,此时如果第一显示屏2处于开启状态,则以第一显示屏2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第二显示屏3的作为辅助显示屏对第一显示屏2进行辅助显示;此时如果第一显示屏2处于关闭状态,则以第二显示屏3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
当控制器4根据用户下发的指令关闭第二显示屏3时,第一显示屏2状态不变此时如果第一显示屏2处于开启状态,则以第一显示屏2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此时如果第一显示屏2处于关闭状态,则此时终端为显示屏关闭状态,所有显示屏均不进行显示。
应当理解的是,控制器4中预设策略的设置并非仅仅只能设置一种,其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或三种预设策略,用户使用时可自主选择使用哪种预设策略进行屏幕切换。
基于上述实施例,用户通过下发指令给控制器4来控制显示屏在终端正面直接进行切换,不需要用户翻转终端,使用更简便,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促进了多屏终端的推广应用。
实施例二: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方案,本实施例以一种具体的控制策略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多屏终端的显示屏切换控制过程进行示例说明。本示例中的控制策略采用实施例一的策略二进行说明。
本示例中,控制器4包含指令接收器41和处理器42,如图3,指令接收器41用于接收用户下发的显示屏控制指令,处理器42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进行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控制器4可以不是或不仅仅是指令接收器41和处理器42组成,只要是能达到前述显示屏控制效果的终端器件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用户需要终端的第一显示屏2开启时,即用户需要第一显示屏2作为主显示屏使用时,此时用户可能向指令接收器41下发以下两种指令信息中的一种:
用户下发开启第一显示屏2的指令信息,指令接收器41接收到用户下发的指令信息后将该指令信息发送给处理器42,处理器42对该指令进行识别,然后控制第一显示屏2开启,同时关闭第二显示屏3;
用户下发关闭第二显示屏3的指令信息,指令接收器41接收到用户下发的指令信息后将该指令信息发送给处理器42,处理器42对该指令进行识别,然后控制第二显示屏3关闭,同时开启第一显示屏2。
当用户需要终端的第二显示屏3开启时,即用户需要第二显示屏3作为主显示屏使用时,此时用户也可能向指令接收器41下发以下两种指令信息中的一种:
用户下发开启第二显示屏3的指令信息,指令接收器41接收到用户下发的指令信息后将该指令信息发送给处理器42,处理器42对该指令进行识别,然后控制第二显示屏3开启,同时关闭第一显示屏2;
用户下发关闭第一显示屏2的指令信息,指令接收器41接收到用户下发的指令信息后将该指令信息发送给处理器42,处理器42对该指令进行识别,然后控制第一显示屏2关闭,同时开启第二显示屏3。
本实施例中,指令接收器41可以采用按键指令接收器或触控指令接收器或语音指令接收器或指纹指令接收器或瞳孔指令接收器或虹膜指令接收器中的任意一种。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指令接收器41并不仅限于前述这几种指令接收器,凡是能接收指令信息的接收器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的指令信息可以为按键信息或触控信息或语音信息或指纹信息或瞳孔信息或虹膜信息等。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指令信息并不仅限于前述这几种指令信息,只要能使指令接收器41接收,并使处理器42控制显示屏进行相应的状态切换即可。
本实施例中,用户控制控制器4,通过控制器4中的预设控制策略达到切换同侧两显示屏的效果,简化了切换过程,极大的提高了用户对于本发明的使用便捷度,增加了本发明的实用性,有利于相关产品的推广。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屏终端实现方法,如图4,包括:
S401:在终端本体正面重叠设置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
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2为透明显示屏,设置第二显示3屏位于第一显示屏2之下。透明显示屏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电润湿原理制成的透明显示屏,第二显示屏3包括但不限于水墨屏。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终端设计要求的不同,终端本体其余面可以设置显示屏,本体正面可以设置多于两个显示屏,例如:一种终端,其终端本体正面重叠设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边侧设有用于显示时间或其他常用应用的显示屏。
S402:根据预设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显示屏2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
第一显示屏2处于开启状态时作为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
第一显示屏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显示屏3作为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进行主显示屏的切换时,当第二显示屏3作为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时用户透过第一显示屏2看到第二显示屏3显示的信息。
本实施例还包括:
预设控制策略控制可以包含以下三种的任意一种:
策略一:设置第一显示屏2可以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设置第二显示屏3为常开状态;
当用户下发指令打开第一显示屏2时,第二显示屏3与第一显示屏2一起构成终端显示界面,此时以第一显示屏2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第二显示屏3的作为辅助显示屏对第一显示屏2进行辅助显示;当第一显示2屏处于关闭状态时,只有第二显示屏3为开启状态,作为主要显示屏进行显示.
策略二:设置第一显示屏2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和第二显示屏3的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是相互关联的,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始终处于一个显示屏为开启状态而另一个显示屏为关闭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相互关联是指在切换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的状态的同时对另一显示屏的状态也进行切换。
此时当用户下发指令对一显示屏进行状态切换时,另一显示屏状态自动向前述显示屏切换前的状态进行调整。例如:第一显示屏2当前状态为开启状态,当用户下发指令对第一显示屏2进行状态切换,则切换后第一显示屏2变为关闭状态,第二显示屏3自动调整为开启状态。
策略三:设置第一显示屏2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和第二显示屏3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相互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本策略中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状态切换的相互独立是指:第一显示屏2的状态切换不影响第二显示屏3的状态,第二显示屏3的的状态切换也不影响第一显示屏2的状态。
此时当用户下发指令对一显示屏进行状态切换时,另一显示屏状态不发生任何改变。例如:第一显示屏2当前状态为开启状态,第二显示屏3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当用户下发指令对第一显示屏2进行状态切换,则切换后第一显示屏2变为关闭状态,第二显示屏3状态仍为关闭状态,此时两显示屏均未开启,显示屏不工作,只有当当用户下发指令再对第二显示屏3进行状态切换后,此时第一显示屏2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显示屏3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显示屏3做为主显示屏进行显示。
应当理解的是,预设策略的设置并非仅仅只能设置一种,其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或三种预设策略,用户使用时可自主选择使用哪种预设策略进行显示屏切换。
本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的指令信息可以为按键信息或触控信息或语音信息或指纹信息或瞳孔信息或虹膜信息等。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指令信息并不仅限于前述这几种指令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多屏终端实现方法,生产商可生产出一种两显示屏在终端正面的多屏终端设备,用户在使用这种设备时能在终端正面直接对显示屏进行切换,不需要用户翻转终端设备,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以多屏终端为双屏手机,第一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为水墨屏、控制策略仍以上述控制策略二为示例进行说明。透明显示屏与水墨屏的控制关系参见图5所示。当用户当前需要开启水墨屏,例如用户当前进行文档阅读或者当前手机处于电源告警场景,此时关闭透明显示屏,将水墨屏开启作为手机的主显示屏。对应的,当用户需要使用透明显示屏时,例如进行视频观看、游戏等应用场景,则关闭水墨屏,开启透明显示屏作为手机的主显示屏。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在同一个面设置两个显示屏,用户进行显示屏切换时则无需翻转手机,尤其是对于翻转操作比较麻烦的大屏幕手机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时,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本体;
重叠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正面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下;
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开启状态时作为所述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屏作为所述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为水墨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策略包括:
接收到开启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关闭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开启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关闭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指令接收器和处理器;
所述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下发的显示屏控制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接收器为按键指令接收器、触控指令接收器、语音指令接收器、指纹指令接收器、瞳孔指令接收器和虹膜指令接收器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多屏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本体正面重叠设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下;
根据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开启状态时作为所述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屏作为所述多屏终端的主显示屏进行显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屏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为水墨屏。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屏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屏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策略包括:
接收到开启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关闭第一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开启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
接收到关闭第二显示控制屏指令时,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
CN201610614690.9A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62274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4690.9A CN106227487A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4690.9A CN106227487A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7487A true CN106227487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3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4690.9A Pending CN106227487A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748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7061A (zh) * 2017-04-24 2017-09-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终端
CN110519420A (zh) * 2019-07-29 2019-1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1061161A (zh) * 2019-12-19 2020-04-24 青岛海信智慧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显示面板及智能家居设备
CN114420007A (zh) * 2020-10-28 2022-04-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3445A (zh) * 1998-11-05 2000-05-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折叠式通信终端上显示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US20090065374A1 (en) * 2007-09-07 2009-03-12 Nationalpak Limited Fully demountable double-wall display box
CN101465894A (zh) * 2008-12-18 2009-06-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的方法
CN201435744Y (zh) * 2009-04-16 2010-03-31 李晓 增设有双稳态显示屏的滑盖结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2707431A (zh) * 2011-10-10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2815669U (zh) * 2012-08-16 2013-03-20 曾斌 便携式电脑
CN204069062U (zh) * 2014-07-29 2014-12-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终端
CN104297968A (zh) * 2014-10-24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639694A (zh) * 2015-03-13 2015-05-20 陈蔼珊 一种可拉伸智能移动终端屏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3445A (zh) * 1998-11-05 2000-05-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折叠式通信终端上显示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US20090065374A1 (en) * 2007-09-07 2009-03-12 Nationalpak Limited Fully demountable double-wall display box
CN101465894A (zh) * 2008-12-18 2009-06-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的方法
CN201435744Y (zh) * 2009-04-16 2010-03-31 李晓 增设有双稳态显示屏的滑盖结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2707431A (zh) * 2011-10-10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2815669U (zh) * 2012-08-16 2013-03-20 曾斌 便携式电脑
CN204069062U (zh) * 2014-07-29 2014-12-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终端
CN104297968A (zh) * 2014-10-24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639694A (zh) * 2015-03-13 2015-05-20 陈蔼珊 一种可拉伸智能移动终端屏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7061A (zh) * 2017-04-24 2017-09-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终端
CN110519420A (zh) * 2019-07-29 2019-1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1061161A (zh) * 2019-12-19 2020-04-24 青岛海信智慧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显示面板及智能家居设备
CN114420007A (zh) * 2020-10-28 2022-04-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2017B (zh) 一种偏转装置、智能终端和智能终端设置方法、显示方法
CN106227487A (zh) 一种多屏终端及多屏终端实现方法
US9766462B1 (en) Controlling display layers of a head-mounted display (HMD) system
CN202975903U (zh) 可正反双面显示与操作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US9904324B2 (en) Secondary screen structure of display device,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paper screen
WO2019085071A1 (zh) 具有隐藏区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128078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5117361A1 (zh) 数据的显示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2629165A (zh) 显示组件及终端
CN209105238U (zh) 一种带有可折叠副屏的双屏幕智能手机
CN108965519A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5388611A (zh) 扩展智能设备显示的穿戴式设备及***
KR20220146461A (ko) 안경 허리띠형 컴퓨터 장치
WO2018018872A1 (zh) 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6896901A (zh) 一种双屏智能设备
KR101529915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영상 촬영 방법
CN203896400U (zh) 显示设备副屏结构和双面显示手机
KR101857653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207022061U (zh) 闪光灯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30105973A (ko) 이동단말기
WO2020187218A1 (zh) 一种终端
KR101919781B1 (ko) 이동단말기
CN103389596B (zh) 显示装置
US1059485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101962127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