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1115A -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1115A
CN106201115A CN201610828434.XA CN201610828434A CN106201115A CN 106201115 A CN106201115 A CN 106201115A CN 201610828434 A CN201610828434 A CN 201610828434A CN 106201115 A CN106201115 A CN 106201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acklight
pressure touch
electrode layer
electrode 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84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磊
方志祥
张大宇
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84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11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1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11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用以避免在电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提高压力触控装置的压力触控精度。所述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壳,所述压力触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面板已经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终端及其它显示装置中。
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01和阵列基板02,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03,以及支撑背光源03的背光壳04,位于背光壳下方的触控感应层1,压力触控装置还包括包围对向基板、阵列基板、背光源、背光壳和触控感应层的外框2,其中外框2连接接地线,作为触控参考层。
因此,现有技术中液晶翻转时的电信号可能会对触控感应层的信号产生干扰,且在压力触控装置发生跌落时外框容易发生形变,导致触控感应层与触控参考层之间的间隙不均匀而引起压力触控失效,导致压力触控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用以避免在电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提高压力触控装置的压力触控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壳,所述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
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包括:
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的第二电极层;或者,
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的第二电极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按照依次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背光源包括光学膜材、导光板和反射层,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背光壳与所述反射层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按照依次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背光源包括光学膜材、导光板和反射层,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出光侧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光学膜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所述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偏光片;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出光侧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一子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二子电极。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的压力触控装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壳,所述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触控结构由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且将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并接地,将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由于第一电极层接地从而避免阵列基板***号对触控结构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用以避免在电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提高压力触控装置的压力触控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中各膜层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参见图2(a)和图2(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01和阵列基板02,位于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一侧的背光源03,以及支撑背光源03的背光壳04,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0,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第一电极层10和背光壳04之间的第二电极层11,其中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11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图2(a)和图2(b)中并未画出触控检测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背光源的背光壳,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触控结构由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且将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并接地,将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由于第一电极层接地从而避免阵列基板***号对触控结构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包括:设置在背光壳与背光源之间的第二电极层;或者,设置在背光源的出光侧的第二电极层。
具体地,参见图2(a),第二电极层11设置在背光壳04和背光源03之间,第一电极层10设置在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一侧且接地,第二电极层11连接触控检测芯片,使得由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11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可以避免阵列基板***号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具体地,参见图2(b),第二电极层11设置在背光源03出光侧,第一电极层10设置在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一侧且接地,第二电极层11连接触控检测芯片,使得由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11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可以避免阵列基板***号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参见图3(a),按照依次远离阵列基板的方向,背光源03包括光学膜材031、导光板032和反射层033,当第二电极层11设置在背光壳与背光源之间时,第二电极层11位于背光壳04与反射层033之间。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参见图3(b),按照依次远离阵列基板的方向,背光源03包括光学膜材031、导光板032和反射层033,当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源出光侧时,第二电极层11位于光学膜材031远离导光板032的一侧。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参见图4,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02与第一电极层10之间的偏光片13;其中,第一电极层13为由氧化铟锡(ITO)材料制备的电极。
其中,针对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示的压力触控装置中,均包括位于阵列基板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偏光片。其中,图4仅以图3(a)所示的结构进行示意。
具体地,由于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偏光片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为了避免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被第一电极层遮挡,将第一电极层设置为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较佳地,采用氧化铟锡制作第一电极层,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采用氧化铟锡制作第一电极层,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的材料进行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阵列基板或者对向基板中设置有黑矩阵的图形,当第一电极层设置为与黑矩阵的图形相同的图形,第一电极层可以采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进行制作,且不会遮挡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当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壳与背光源之间时,第二电极层为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电极;或者,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ITO)材料制备的电极。
具体地,当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壳和背光源之间时,由于背光源位于第二电极层上方,第二电极层的层结构不会遮挡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因此第二电极层可以由金属材料制作或者由氧化铟锡材料制作。其中,第二电极层的具体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当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源出光侧时,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具体地,由于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源出光侧时,为了避免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被第二电极层遮挡,将第二电极层设置为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较佳地,采用氧化铟锡制作第二电极层,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采用氧化铟锡制作第二电极层,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的材料进行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阵列基板或者对向基板中设置有黑矩阵的图形,当第二电极层设置为与黑矩阵的图形相同的图形,即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相同,第二电极层可以采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进行制作,且不会遮挡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第二电极层的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一子电极。
具体地,当第一电极层的图形与阵列基板或者对向基板中的黑矩阵的图形不相同时,第一电极层采用氧化铟锡材料制作。参见图5(a),第一电极层10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的第一子电极101,且每相邻两个条状第一子电极101电性相连。或者,参见图5(b),第一电极层10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菱形结构的第一子电极101,且每相邻两个第一子电极电性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层接地且作为触控结构的参考层,因此第一电极层也可以设计成整层的结构。较佳地,为了避免第一电极层对背光源的光线的透过性,将第一电极层设置成具有缝隙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二子电极。
具体地,参见图5(a)和图5(b)所示的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第二电极层的形状可以与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极层作为触控结构的触控感应层,第二电极层需要检测用户按压的力度和位置,因此,第二电极层在设计层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二子电极时,每相邻两行或者相邻两列的第二子电极相互绝缘层,位于每行或者每列的第一子电极电性相连。
下面通过以第二电极层位于背光源和背光壳之间为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01和阵列基板02,位于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背光源的背光壳04,其中按照依次远离阵列基板的方向,背光源包括光学膜材031、导光板032和反射层033,以及位于导光板入光侧的光源034,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0,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反射层033和背光壳04之间的第二电极层11,且第二电极层与触控检测芯片相连。其中,压力触控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背光源和阵列基板的支架05,以及用于将背光源03和阵列基板进行贴合的口字胶06,用于支撑背光壳的外框07。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将具有触控参考层的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使得触控结构中的第一电极层避免了阵列基板中液晶翻转携带的任何电信号;将具有触控感应作用的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壳内,使得即使产品跌落造成外框产生变形,背光壳也不会造成形变,因此第二电极层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间隙不变,避免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间隙变化造成的压力触控效果,从而提高了压力触控的精度。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的压力触控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触控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压力触控装置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背光源的背光壳,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触控结构由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且将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并接地,将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由于第一电极层接地从而避免阵列基板***号对触控结构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触控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
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包括:
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的第二电极层;或者,
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的第二电极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依次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背光源包括光学膜材、导光板和反射层,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背光壳与所述反射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依次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背光源包括光学膜材、导光板和反射层,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出光侧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光学膜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触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偏光片;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出光侧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一子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项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二子电极。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触控装置。
CN201610828434.XA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62011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8434.XA CN106201115A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8434.XA CN106201115A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1115A true CN106201115A (zh) 2016-12-07

Family

ID=58066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8434.XA Pending CN106201115A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11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582A (zh) * 2017-03-30 2017-07-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7562280A (zh) * 2017-09-15 2018-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显示装置及制作和驱动方法
CN109407406A (zh) * 2018-12-24 2019-03-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15741A1 (en) * 2007-11-06 2009-05-07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and touch screen panel
CN105183230A (zh) * 2015-09-18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压力检测方法及压力检测装置
CN204945977U (zh) * 2015-09-18 2016-0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
CN105426016A (zh) * 2015-12-31 2016-03-23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压力感应装置
CN105446569A (zh) * 2015-12-31 2016-03-30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电容式压力感应装置
CN105589603A (zh) * 2016-02-18 2016-05-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15741A1 (en) * 2007-11-06 2009-05-07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and touch screen panel
CN105183230A (zh) * 2015-09-18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压力检测方法及压力检测装置
CN204945977U (zh) * 2015-09-18 2016-0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
CN105426016A (zh) * 2015-12-31 2016-03-23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压力感应装置
CN105446569A (zh) * 2015-12-31 2016-03-30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电容式压力感应装置
CN105589603A (zh) * 2016-02-18 2016-05-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582A (zh) * 2017-03-30 2017-07-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8176571A1 (zh) * 2017-03-30 2018-10-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7562280A (zh) * 2017-09-15 2018-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显示装置及制作和驱动方法
US10705642B2 (en) 2017-09-15 2020-07-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orce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d driving the same
CN107562280B (zh) * 2017-09-15 2021-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显示装置及制作和驱动方法
CN109407406A (zh) * 2018-12-24 2019-03-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2462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200209702A1 (en) Peeping prevention structur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CN100552514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8829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0472283C (zh) 压敏导电薄板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薄板的触摸屏
CN105117075B (zh) 一种光触控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639582B (zh) 触摸面板及具有触摸面板的电子设备
US6809783B2 (en) Conductive polarizer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50316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321955B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
CN108874228B (zh) 触控器件、触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319751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025460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705640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device
EP2618207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4765485A (zh) 触控面板模块与具有触控面板模块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115A (zh)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4679374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触摸定位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285942B (zh) 液晶显示器
US20180329220A1 (en) 3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049397A (zh) 一种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93414A (zh)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屏、电子设备
US10488694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388673B2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array substrate
CN104597673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