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9132A -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9132A
CN106109132A CN201610453645.XA CN201610453645A CN106109132A CN 106109132 A CN106109132 A CN 106109132A CN 201610453645 A CN201610453645 A CN 201610453645A CN 106109132 A CN106109132 A CN 106109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ii
stay cord
plate
link
assembly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536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9132B (zh
Inventor
刘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ource Kanglo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4536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9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9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9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9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91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A61H1/0229Drawing-out devices by reducing gravity forces normally applied to the body, e.g. by lifting or hanging the body or part of 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61H1/0255Both knee and hip of a patient, e.g. in supine or sitting position, the feet being moved together in a plan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body-symmetrical pla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A61H2001/0233Pulsating, alternating, fluctua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Nurs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床,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提供这样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包括有基座装置、右床装置、左床装置、摆动装置、护腿移动装置等;基座装置包括有底座、滑轨Ⅰ、滑块Ⅰ、定位螺栓Ⅰ和定位螺栓Ⅱ,右床装置包括有右床板、连接架Ⅴ、臀板Ⅰ和臀板Ⅱ等,左床装置包括有左床板、连接柱、连接架Ⅵ和连接架Ⅶ等,护腿移动装置包括有后护腿板、前护腿板等,上下拉伸装置包括有滑轮组Ⅰ、滑轮组Ⅱ等、水平拉伸装置包括有滑轮组Ⅲ、滑轮组Ⅳ、滑轮组Ⅴ、滑轮组Ⅵ等。提供的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能够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的康复治疗,方便维护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床,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背景技术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病、伤、残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常与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康复治疗前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定一个康复治疗方案,由以康复医师为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和临床医学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组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定、调整,直至治疗结束。
现有的对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的患者进行康复医疗的设备,通常是由康复医师人工进行的,使患者自身无法进行操作,不但容易导致康复医师出现疲劳,而且减少了患者的锻炼时间,康复医疗效果差效率低,不利于患者的医疗康复。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对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的患者进行康复医疗的设备,通常是由康复医师人工进行的,使患者自身无法进行操作,不但容易导致康复医师出现疲劳,而且减少了患者的锻炼时间,康复医疗效果差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包括有基座装置、右床装置、左床装置、摆动装置、护腿移动装置、上下拉伸装置和水平拉伸装置;
基座装置包括有底座、滑轨Ⅰ、滑块Ⅰ、定位螺栓Ⅰ和定位螺栓Ⅱ;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滑轨Ⅰ,滑轨Ⅰ与底座的中右部相连接;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滑块Ⅰ,在滑块Ⅰ上设置有T形槽,滑轨Ⅰ嵌套在滑块Ⅰ的T形槽内,滑块Ⅰ与滑轨Ⅰ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块Ⅰ与底座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滑块Ⅰ上设置有定位螺栓Ⅰ和定位螺栓Ⅱ,定位螺栓Ⅰ设置在定位螺栓Ⅱ的右侧,在滑块Ⅰ上设置有螺栓孔,定位螺栓Ⅰ和定位螺栓Ⅱ分别通过螺栓孔与滑块Ⅰ设置为螺栓连接;定位螺栓Ⅰ和定位螺栓Ⅱ设置在滑轨Ⅰ的上方,定位螺栓Ⅰ和定位螺栓Ⅱ的下端均与滑轨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基座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右床装置,右床装置包括有连接架Ⅰ、右床板、连接架Ⅱ、连接架Ⅲ、连接架Ⅳ、连接架Ⅴ、臀板Ⅰ和臀板Ⅱ;连接架Ⅰ设置在滑块Ⅰ的正上方,连接架Ⅰ与滑块Ⅰ相连接;在连接架Ⅰ的正上方设置有右床板,连接架Ⅰ与右床板相连接;在右床板的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Ⅱ,连接架Ⅱ与右床板相连接;
在右床板的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Ⅲ,连接架Ⅲ与右床板相连接;在右床板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接架Ⅳ和连接架Ⅴ,连接架Ⅳ和连接架Ⅴ均与右床板相连接,连接架Ⅴ与连接架Ⅳ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在右床板的左侧设置有臀板Ⅰ和臀板Ⅱ,臀板Ⅰ设置在臀板Ⅱ的前方,臀板Ⅰ和臀板Ⅱ均与右床板相连接,臀板Ⅰ和臀板Ⅱ的顶部均与右床板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
在右床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左床装置,左床装置包括有床腿Ⅰ、床腿Ⅱ、床腿Ⅲ、床腿Ⅳ、左床板、连接柱、连接架Ⅵ和连接架Ⅶ;左床板设置在臀板Ⅰ和臀板Ⅱ的左侧,在左床板的下方设置有床腿Ⅰ、床腿Ⅱ、床腿Ⅲ和床腿Ⅳ,床腿Ⅰ与左床板的左前床角相连接,床腿Ⅱ与左床板的右前床角相连接,床腿Ⅲ与左床板的右后床角相连接,床腿Ⅳ与左床板的左后床角相连接;
床腿Ⅰ、床腿Ⅱ、床腿Ⅲ和床腿Ⅳ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床腿Ⅰ、床腿Ⅱ、床腿Ⅲ和床腿Ⅳ均与底座的左部相连接;在左床板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与左床板的中心部位相连接;在左床板上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弧形凸缘Ⅰ和弧形凸缘Ⅱ,弧形凸缘Ⅰ设置在弧形凸缘Ⅱ的前方,连接柱设置在弧形凸缘Ⅰ与弧形凸缘Ⅱ之间,弧形凸缘Ⅰ与弧形凸缘Ⅱ为前后对称式设置;
在弧形凸缘Ⅰ上设置有弧形槽Ⅰ,在弧形凸缘Ⅱ上设置有弧形槽Ⅱ,弧形槽Ⅰ与弧形槽Ⅱ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在左床板的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Ⅵ,连接架Ⅵ与左床板相连接;在左床板的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Ⅶ,连接架Ⅶ与左床板相连接;
在左床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有滑板Ⅰ、T形导杆Ⅰ、挡杆Ⅰ、挡杆Ⅱ、滑板Ⅱ、T形导杆Ⅱ、拉簧Ⅰ和拉簧Ⅱ;滑板Ⅰ设置在左床板的弧形凸缘Ⅰ的上方,滑板Ⅰ与弧形凸缘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的下方设置有T形导杆Ⅰ,T形导杆Ⅰ与滑板Ⅰ相连接;
T形导杆Ⅰ设置在弧形槽Ⅰ内,T形导杆Ⅰ穿过弧形凸缘Ⅰ的弧形槽Ⅰ向下延伸到左床板的下方,T形导杆Ⅰ与弧形凸缘Ⅰ和左床板均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的左侧设置有挡杆Ⅰ,挡杆Ⅰ与滑板Ⅰ相连接;在挡杆Ⅰ的后方设置有挡杆Ⅱ,在挡杆Ⅱ的右侧设置有滑板Ⅱ,挡杆Ⅱ与滑板Ⅱ相连接;滑板Ⅱ设置在滑板Ⅰ的后方,滑板Ⅰ和滑板Ⅱ分别设置在连接柱的前方和后方;
滑板Ⅱ设置在左床板的弧形凸缘Ⅱ的上方,滑板Ⅱ与弧形凸缘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Ⅱ的下方设置有T形导杆Ⅱ,T形导杆Ⅱ与滑板Ⅱ相连接;T形导杆Ⅱ设置在弧形槽Ⅱ内,T形导杆Ⅱ穿过弧形凸缘Ⅱ的弧形槽Ⅱ向下延伸到左床板的下方,T形导杆Ⅱ与弧形凸缘Ⅱ和左床板均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Ⅱ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Ⅰ,拉簧Ⅰ的前端与连接柱相连接;在滑板Ⅰ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Ⅱ,拉簧Ⅱ的后端与连接柱相连接;
在摆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护腿移动装置,护腿移动装置包括有滑轨Ⅱ、滑块Ⅱ、拉簧Ⅲ、滑轨Ⅲ、滑块Ⅲ、拉簧Ⅳ、后护腿板、前护腿板、挡板Ⅰ、挡板Ⅱ、挡板Ⅲ、挡板Ⅳ、挡板Ⅴ和挡板Ⅵ;
滑轨Ⅱ设置在滑板Ⅰ的上方,滑轨Ⅱ与滑板Ⅰ相连接;滑轨Ⅱ设置在拉簧Ⅱ的前方,滑轨Ⅱ与拉簧Ⅱ的前端相连接;滑轨Ⅱ设置在挡杆Ⅰ的右侧,滑轨Ⅱ与挡杆Ⅰ相连接;在滑轨Ⅱ的上方设置有滑块Ⅱ,滑块Ⅱ与滑轨Ⅱ设置为滑动式连接;在滑轨Ⅱ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Ⅲ,拉簧Ⅲ的左端与挡杆Ⅰ相连接,拉簧Ⅲ的右端与滑块Ⅱ相连接;
在滑块Ⅱ的上方设置有前护腿板,滑块Ⅱ与前护腿板相连接,前护腿板的顶部与右床板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在前护腿板的上方设置有挡板Ⅳ、挡板Ⅴ和挡板Ⅵ,挡板Ⅳ的下端与前护腿板的左端相连接,挡板Ⅴ和挡板Ⅵ均设置在前护腿板的右部,挡板Ⅴ设置在挡板Ⅵ的后方,挡板Ⅴ的下端与前护腿板的后侧边相连接,挡板Ⅵ的下端与前护腿板的前侧边相连接;
在前护腿板的后方设置有后护腿板,后护腿板的顶部与右床板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在后护腿板的上方设置有挡板Ⅰ、挡板Ⅱ和挡板Ⅲ,挡板Ⅰ的下端与后护腿板的左端相连接,挡板Ⅱ和挡板Ⅲ均设置在后护腿板的右部,挡板Ⅱ设置在挡板Ⅲ的前方,挡板Ⅱ的下端与后护腿板的前侧边相连接,挡板Ⅲ的下端与后护腿板的后侧边相连接;
在后护腿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块Ⅲ,后护腿板与滑块Ⅲ相连接;在滑块Ⅲ的下方设置有滑轨Ⅲ,滑块Ⅲ与滑轨Ⅲ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轨Ⅲ设置在拉簧Ⅰ的后方,滑轨Ⅲ与拉簧Ⅰ的后端相连接;滑轨Ⅲ设置在挡杆Ⅱ的右侧,滑轨Ⅲ与挡杆Ⅱ相连接;在滑轨Ⅲ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Ⅳ,拉簧Ⅳ的左端与挡杆Ⅱ相连接,拉簧Ⅳ的右端与滑块Ⅲ相连接;在滑轨Ⅲ的下方设置有滑板Ⅱ,滑轨Ⅲ与滑板Ⅱ相连接;
在护腿移动装置的右上方设置有上下拉伸装置,上下拉伸装置包括有拉绳Ⅰ、滑轮组Ⅰ、固定板Ⅰ、拉环Ⅰ、拉绳Ⅱ、滑轮组Ⅱ、固定板Ⅱ和拉环Ⅱ;拉绳Ⅰ设置在挡板Ⅵ的右上方,拉绳Ⅰ的左端与挡板Ⅵ相连接;滑轮组Ⅰ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Ⅰ设置在固定板Ⅰ的后方,滑轮组Ⅰ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Ⅰ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固定板Ⅰ设置在右床板的上方,固定板Ⅰ设置在连接架Ⅴ的右侧,固定板Ⅰ与连接架Ⅴ的上部相连接;拉绳Ⅰ设置在固定板Ⅰ的后方,拉绳Ⅰ的右下端从滑轮组Ⅰ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Ⅰ与滑轮组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Ⅰ的下方设置有拉环Ⅰ,拉绳Ⅰ的右下端与拉环Ⅰ相连接,拉环Ⅰ设置在右床板的上方;
在拉环Ⅰ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Ⅱ,拉环Ⅱ设置在右床板的上方;在拉环Ⅱ的上方设置有拉绳Ⅱ,拉绳Ⅱ的右下端与拉环Ⅱ相连接;拉绳Ⅱ设置在滑轮组Ⅱ上,滑轮组Ⅱ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Ⅱ的右下端从滑轮组Ⅱ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Ⅱ与滑轮组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滑轮组Ⅱ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板Ⅱ,滑轮组Ⅱ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Ⅱ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固定板Ⅱ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架Ⅳ,固定板Ⅱ与连接架Ⅳ的上部相连接;拉绳Ⅱ设置在固定板Ⅱ的前方,在拉绳Ⅱ的左下方设置有挡板Ⅲ,拉绳Ⅱ的左端与挡板Ⅲ相连接;
在上下拉伸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拉伸装置,水平拉伸装置包括有拉绳Ⅲ、挂钩Ⅰ、拉绳Ⅳ、滑轮组Ⅲ、固定板Ⅲ、滑轮组Ⅳ、固定板Ⅳ、拉环Ⅲ、拉绳Ⅴ、挂钩Ⅱ、拉绳Ⅵ、滑轮组Ⅴ、固定板Ⅴ、滑轮组Ⅵ、固定板Ⅵ和拉环Ⅳ;
拉绳Ⅲ设置在右床板的前方,在右床板的前方设置有固定板Ⅳ,固定板Ⅳ设置在连接架Ⅱ的上方,固定板Ⅳ与连接架Ⅱ的前端相连接;在固定板Ⅳ的上方设置有滑轮组Ⅳ,滑轮组Ⅳ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Ⅳ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Ⅳ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拉绳Ⅲ设置在滑轮组Ⅳ上,拉绳Ⅲ的右后端从滑轮组Ⅳ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Ⅲ与滑轮组Ⅳ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Ⅲ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Ⅲ,拉绳Ⅲ的右后端与拉环Ⅲ相连接;在拉绳Ⅲ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Ⅰ,拉绳Ⅲ的左端与挂钩Ⅰ相连接;在挂钩Ⅰ的左侧设置有拉绳Ⅳ,挂钩Ⅰ与拉绳Ⅳ的右端相连接;
拉绳Ⅳ设置在滑轮组Ⅲ上,滑轮组Ⅲ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Ⅳ的左后端从滑轮组Ⅲ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Ⅳ与滑轮组Ⅲ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拉绳Ⅳ设置在滑轨Ⅱ的前方,拉绳Ⅳ的左后端与滑轨Ⅱ相连接;在滑轮组Ⅲ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Ⅲ,滑轮组Ⅲ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Ⅲ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固定板Ⅲ设置在连接架Ⅶ的上方,固定板Ⅲ与连接架Ⅶ相连接;
拉绳Ⅴ设置在右床板的后方,在右床板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板Ⅵ,固定板Ⅵ设置在连接架Ⅲ的上方,固定板Ⅵ与连接架Ⅲ的后端相连接;在固定板Ⅵ的上方设置有滑轮组Ⅵ,滑轮组Ⅵ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Ⅵ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Ⅵ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拉绳Ⅴ设置在滑轮组Ⅵ上,拉绳Ⅴ的右前端从滑轮组Ⅵ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Ⅴ与滑轮组Ⅵ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Ⅴ的前方设置有拉环Ⅳ,拉绳Ⅴ的右前端与拉环Ⅳ相连接;在拉绳Ⅴ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Ⅱ,拉绳Ⅴ的左端与挂钩Ⅱ相连接;在挂钩Ⅱ的左侧设置有拉绳Ⅵ,挂钩Ⅱ与拉绳Ⅵ的右端相连接;
拉绳Ⅵ设置在滑轮组Ⅴ上,滑轮组Ⅴ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Ⅵ的左前端从滑轮组Ⅴ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Ⅵ与滑轮组Ⅴ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拉绳Ⅵ设置在滑轨Ⅲ的后方,拉绳Ⅵ的左前端与滑轨Ⅲ相连接;在滑轮组Ⅴ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Ⅴ,滑轮组Ⅴ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Ⅴ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固定板Ⅴ设置在连接架Ⅵ的上方,固定板Ⅴ与连接架Ⅵ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上下伸缩杆Ⅰ、上下气缸Ⅱ、上下伸缩杆Ⅱ和上下气缸Ⅰ;上下气缸Ⅱ和上下气缸Ⅰ均设置在右床板的上方,上下气缸Ⅱ和上下气缸Ⅰ均与右床板相连接;上下气缸Ⅰ设置在上下气缸Ⅱ的后方,上下气缸Ⅰ设置在连接架Ⅳ的右侧;在上下气缸Ⅰ的上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Ⅰ,上下气缸Ⅰ与上下伸缩杆Ⅰ相连接;上下伸缩杆Ⅰ设置在拉环Ⅱ的下方,上下伸缩杆Ⅰ与拉环Ⅱ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Ⅰ的前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Ⅱ,上下伸缩杆Ⅱ设置在拉环Ⅰ的下方,上下伸缩杆Ⅱ与拉环Ⅰ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Ⅱ的下方设置有上下气缸Ⅱ,上下伸缩杆Ⅱ与上下气缸Ⅱ相连接,上下气缸Ⅱ设置在连接架Ⅴ的右侧。
优选地,还包括有左右伸缩杆、左右气缸、上下气缸Ⅲ、上下伸缩杆Ⅲ和圆柱;左右伸缩杆设置在滑轨Ⅰ的上方,左右伸缩杆设置在滑块Ⅰ的右侧,左右伸缩杆与滑块Ⅰ相连接;在左右伸缩杆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左右伸缩杆与左右气缸相连接;左右气缸设置在底座上,左右气缸设置在滑轨Ⅰ的右侧;上下气缸Ⅲ设置在滑轨Ⅰ的左侧,上下气缸Ⅲ设置在底座上;在上下气缸Ⅲ的上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Ⅲ,上下气缸Ⅲ与上下伸缩杆Ⅲ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Ⅲ的上方设置有圆柱,上下伸缩杆Ⅲ与圆柱相连接,圆柱设置在臀板Ⅰ和臀板Ⅱ的左侧,圆柱设置在左床板的右侧。
优选地,还包括有前后气缸Ⅱ、前后伸缩杆Ⅱ、前后气缸Ⅰ和前后伸缩杆Ⅰ;前后气缸Ⅱ、前后伸缩杆Ⅱ、前后气缸Ⅰ和前后伸缩杆Ⅰ均设置在右床板的上方,前后气缸Ⅱ和前后气缸Ⅰ均与右床板相连接;前后气缸Ⅱ设置在上下气缸Ⅰ的后方,在前后气缸Ⅱ的后方设置有前后伸缩杆Ⅱ,前后气缸Ⅱ与前后伸缩杆Ⅱ相连接;在前后伸缩杆Ⅱ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Ⅳ,前后伸缩杆Ⅱ与拉环Ⅳ相连接;前后气缸Ⅰ设置在上下气缸Ⅱ的前方,在前后气缸Ⅰ的前方设置有前后伸缩杆Ⅰ,前后气缸Ⅰ与前后伸缩杆Ⅰ相连接;在前后伸缩杆Ⅰ的前方设置有拉环Ⅲ,前后伸缩杆Ⅰ与拉环Ⅲ相连接。
优选地,左右气缸的缸径设置为100至600mm。
优选地,左右气缸的行程设置为1.5至2.5m。
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基座装置提供基础支撑作用,右床装置能够进行左右移动调整,患者身体的上部需要躺在右床装置的右床板上,患者的臀部压在臀板Ⅰ和臀板Ⅱ,不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而且为患者康复医疗时的下肢运动提供了便利空间。左床装置用来辅助支持摆动装置的移动调整,摆动装置能够为患者下肢的摆动提供便利,护腿移动装置不但能够放置和保护患者的下肢,而且能够辅助患者的下肢进行屈伸运动。
当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医疗时,康复医师首先根据患者的身材标准,对右床装置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当将右床板调整到需要的位置时,康复医师再通过旋紧定位螺栓Ⅰ和定位螺栓Ⅱ,将滑块Ⅰ紧紧的固定在滑轨Ⅰ上,从而达到固定右床板的效果,以防止患者在康复医疗时右床板的晃动。
然后康复医师让患者躺在右床板上,此时患者的上半身位于连接架Ⅳ和连接架Ⅴ之间,患者的臀部压在臀板Ⅰ和臀板Ⅱ,患者的部分小腿和双脚分别放置在后护腿板和前护腿板上,挡板Ⅰ能够为患者的一只脚提供支撑,挡板Ⅳ能够为患者的另一只脚提供支撑,挡板Ⅱ和挡板Ⅲ能够对患者的一条腿提供防护和约束,防止患者的腿在康复医疗的动作中摔伤,挡板Ⅴ和挡板Ⅵ能够对患者的另一条腿提供防护和约束,防止患者的腿在康复医疗的动作中摔伤。
当患者躺好就位后,康复医师将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告知患者,患者按照康复医师的要求,能够通过分别拉动拉环Ⅰ和拉环Ⅱ进行康复医疗。当患者拉动拉环Ⅰ时,拉环Ⅰ通过拉绳Ⅰ带动挡板Ⅵ以及前护腿板向右进行运动。由于采用了滑轮组Ⅰ、滑轨Ⅱ和滑块Ⅱ,因此能够极大的降低拉绳Ⅰ的摩擦阻力,有利于患者自己进行康复医疗。当前护腿板被拉绳Ⅰ带动着向右运动时,挡板Ⅳ会对患者的前脚提供向右运动的作用力,在挡板Ⅳ向右的持续运动中,患者的前腿会被带动着发生蜷曲,此时患者的前膝向上顶起。
当患者的前膝向上顶起到设定的位置时,患者再对拉紧的拉绳Ⅰ进行松放,此时拉簧Ⅲ通过滑块Ⅱ带动前护腿板向左进行运动,当前护腿板向左运动到原来所在的位置后,前护腿板停止运动。同时患者的前腿在重力作用和前护腿板的摩擦作用下,被带动着向左一起进行运动,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同时患者想对后腿进行康复医疗时,患者能够通过拉动拉环Ⅱ进行操作。拉环Ⅱ能够通过拉绳Ⅱ带动挡板Ⅲ和后护腿板一起向右进行运动,而且挡板Ⅰ也能够在向右的持续不断的运动中,带动患者的后腿进行蜷曲,使患者的后膝向上顶起,当患者对拉环Ⅱ进行松放时,拉簧Ⅳ同样能够将后护腿板向左带回到原来位置,患者的后腿在重力作用和后护腿板的摩擦作用下,被带动着向左一起进行运动,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当患者想对前腿进行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康复医疗时,患者能够通过拉动拉环Ⅲ进行操作。当患者通过拉环Ⅲ拉紧拉绳Ⅲ和拉绳Ⅳ时,滑轨Ⅱ会被拉绳Ⅳ拉向前方,此时滑轨Ⅱ带着前护腿板和滑板Ⅰ一起向前方进行运动。由于在左床板上设置有弧形凸缘Ⅰ和弧形凸缘Ⅱ,并分别在弧形凸缘Ⅰ和弧形凸缘Ⅱ上设置有弧形槽Ⅰ和弧形槽Ⅱ,而且弧形槽Ⅰ和弧形槽Ⅱ均设置为通槽,弧形槽Ⅰ将弧形凸缘Ⅰ和左床板上下贯通,弧形槽Ⅱ将弧形凸缘Ⅱ和左床板上下贯通。
在弧形槽Ⅰ和弧形槽Ⅱ内分别设置有T形导杆Ⅰ和T形导杆Ⅱ,T形导杆Ⅰ和T形导杆Ⅱ能够分别在弧形槽Ⅰ和弧形槽Ⅱ的内部,沿着弧形槽Ⅰ和弧形槽Ⅱ的弧形进行前后移动。因此当前护腿板和滑板Ⅰ在前后方向上进行运动时,T形导杆Ⅰ能够对两者进行运动方向上的约束,并约束两者进行弧形方向的运动,符合下肢摆动的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避免了机械式直来直往运动时过度拉扯下肢造成的伤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医疗。
患者通过拉绳Ⅲ、挂钩Ⅰ和拉绳Ⅳ拉动滑板Ⅰ在弧形凸缘Ⅰ上进行运动,通过采用滑轮组Ⅲ和滑轮组Ⅳ来达到降低摩擦阻力的目的,而且当拉绳Ⅲ和拉绳Ⅳ磨损严重时,由于拉绳Ⅲ和拉绳Ⅳ均是与挂钩Ⅰ挂接在一起的,因此只要分别将拉绳Ⅲ和拉绳Ⅳ从挂钩Ⅰ的两端上摘下,即可进行更换,容易维护维修。当患者对拉紧的拉环Ⅲ进行松放时,拉簧Ⅱ能够通过滑轨Ⅱ将前护腿板和滑板Ⅰ向后拉回到原来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患者即可轻松简单的完成前腿根部的髋关节的康复医疗。
当患者想对后腿进行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康复医疗时,患者就能够通过拉动拉环Ⅳ,带动拉绳Ⅴ、挂钩Ⅱ和拉绳Ⅵ向右进行运动,滑轮组Ⅵ和滑轮组Ⅴ能够降低摩擦阻力,挂钩Ⅱ的两端分别与拉绳Ⅴ和拉绳Ⅵ挂接在一起,方便拉绳Ⅴ和拉绳Ⅵ的更换。拉绳Ⅵ能够通过与其相连的滑轨Ⅲ带动后护腿板和滑板Ⅱ一起进行运动,同时滑板Ⅱ在T形导杆Ⅱ的约束下,在弧线方向上进行前后运动,同样符合下肢运动的人体工程学要求,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提高了康复医疗的效果。拉簧Ⅰ能够通过滑轨Ⅲ拉动后护腿板和滑板Ⅱ向前运动并回到原来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患者即可轻松简单的完成后腿根部的髋关节的康复医疗。
当还包括有上下伸缩杆Ⅰ、上下气缸Ⅱ、上下伸缩杆Ⅱ和上下气缸Ⅰ时,由于上下伸缩杆Ⅰ与拉环Ⅱ相连接、上下伸缩杆Ⅱ与拉环Ⅰ相连接,因此上下气缸Ⅰ和上下气缸Ⅱ能够替代患者的手动拉伸,患者只需要分别启动上下气缸Ⅰ和上下气缸Ⅱ,上下气缸Ⅰ和上下气缸Ⅱ分别进行动作,并分别带动拉环Ⅱ和拉环Ⅰ进行动作。上下气缸Ⅰ和上下气缸Ⅱ替代了患者的手工操作,患者只需启动和关闭上下气缸Ⅰ和上下气缸Ⅱ即可,既避免了患者的过度劳累,更适用于体弱的患者的使用。
当还包括有左右伸缩杆、左右气缸、上下气缸Ⅲ、上下伸缩杆Ⅲ和圆柱时,由于左右伸缩杆分别与滑块Ⅰ和左右气缸相连接,因此康复医师能够通过启动左右气缸进行动作,左右气缸通过左右伸缩杆带动滑块Ⅰ和右床板进行左右运动,便于对右床板的位置的调整,而且在康复医师不便时,患者也可自行轻松简单的通过左右气缸的动作,对右床板进行调整,节约了时间。上下气缸Ⅲ和圆柱均设置在臀板Ⅰ和臀板Ⅱ与左床板之间,在康复医疗中,如果患者的关节难以屈伸时,启动上下气缸Ⅲ进行动作,上下气缸Ⅲ通过上下伸缩杆Ⅲ带动圆柱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圆柱将患者的膝关节向上顶起,辅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降低运动强度,为患者腿部提供支撑,防止过度劳累。
当还包括有前后气缸Ⅱ、前后伸缩杆Ⅱ、前后气缸Ⅰ和前后伸缩杆Ⅰ时,由于前后伸缩杆Ⅱ和前后伸缩杆Ⅰ分别与拉环Ⅳ和拉环Ⅲ相连接,因此前后气缸Ⅱ和前后气缸Ⅰ能够替代患者的手动拉伸操作,患者只需启动和关闭前后气缸Ⅱ和前后气缸Ⅰ,并分别通过前后气缸Ⅱ和前后气缸Ⅰ的动作,分别带动前后伸缩杆Ⅱ和前后伸缩杆Ⅰ进行运动,前后伸缩杆Ⅱ和前后伸缩杆Ⅰ再分别拉动拉环Ⅳ和拉环Ⅲ即可。
当左右气缸的缸径设置为100至600mm时,应用的范围广。
当左右气缸的行程设置为1.5至2.5m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扩大了应用范围。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通过摆动装置和护腿移动装置的结合,能够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的康复治疗,并通过摆动装置所具有的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运动方式,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患者可自行进行康复治疗,增加了锻炼时间,降低了康复医师的工作强度,有利于节约时间,降低了人力资源的占用,康复医疗效果好效率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简单易用,方便维护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左床板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弧形凸缘Ⅰ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上下气缸Ⅱ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左右气缸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前后气缸Ⅰ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座装置,2-右床装置,3-左床装置,4-摆动装置,5-护腿移动装置,6-上下拉伸装置,7-水平拉伸装置,8-上下伸缩杆Ⅰ,9-上下气缸Ⅱ,10-上下伸缩杆Ⅱ,11-底座,12-滑轨Ⅰ,13-T形槽,14-滑块Ⅰ,15-定位螺栓Ⅰ,16-定位螺栓Ⅱ,17-左右伸缩杆,18-左右气缸,19-上下气缸Ⅲ,20-上下伸缩杆Ⅲ,21-连接架Ⅰ,22-右床板,23-连接架Ⅱ,24-连接架Ⅲ,25-连接架Ⅳ,26-连接架Ⅴ,27-臀板Ⅰ,28-臀板Ⅱ,29-圆柱,30-前后气缸Ⅱ,31-床腿Ⅰ,32-床腿Ⅱ,33-床腿Ⅲ,34-床腿Ⅳ,35-左床板,36-连接柱,37-弧形凸缘Ⅰ,38-弧形凸缘Ⅱ,39-连接架Ⅵ,40-连接架Ⅶ,41-滑板Ⅰ,42-T形导杆Ⅰ,43-挡杆Ⅰ,44-挡杆Ⅱ,45-滑板Ⅱ,46-T形导杆Ⅱ,47-拉簧Ⅰ,48-拉簧Ⅱ,49-前后伸缩杆Ⅱ,50-前后气缸Ⅰ,51-滑轨Ⅱ,52-滑块Ⅱ,53-拉簧Ⅲ,54-滑轨Ⅲ,55-滑块Ⅲ,56-拉簧Ⅳ,57-后护腿板,58-前护腿板,59-前后伸缩杆Ⅰ,60-上下气缸Ⅰ,61-拉绳Ⅰ,62-滑轮组Ⅰ,63-固定板Ⅰ,64-拉环Ⅰ,65-拉绳Ⅱ,66-滑轮组Ⅱ,67-固定板Ⅱ,68-拉环Ⅱ,71-拉绳Ⅲ,72-挂钩Ⅰ,73-拉绳Ⅳ,74-滑轮组Ⅲ,75-固定板Ⅲ,76-滑轮组Ⅳ,77-固定板Ⅳ,78-拉环Ⅲ,79-拉绳Ⅴ,80-挂钩Ⅱ,81-拉绳Ⅵ,82-滑轮组Ⅴ,83-固定板Ⅴ,84-滑轮组Ⅵ,85-固定板Ⅵ,86-拉环Ⅳ,371-弧形槽Ⅰ,381-弧形槽Ⅱ,571-挡板Ⅰ,572-挡板Ⅱ,573-挡板Ⅲ,581-挡板Ⅳ,582-挡板Ⅴ,583-挡板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如图1-9所示,包括有基座装置1、右床装置2、左床装置3、摆动装置4、护腿移动装置5、上下拉伸装置6和水平拉伸装置7。
基座装置1包括有底座11、滑轨Ⅰ12、滑块Ⅰ14、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在底座11的上方设置有滑轨Ⅰ12,滑轨Ⅰ12与底座11的中右部相连接;在底座11的上方设置有滑块Ⅰ14,在滑块Ⅰ14上设置有T形槽13,滑轨Ⅰ12嵌套在滑块Ⅰ14的T形槽13内,滑块Ⅰ14与滑轨Ⅰ12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块Ⅰ14与底座1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滑块Ⅰ14上设置有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定位螺栓Ⅰ15设置在定位螺栓Ⅱ16的右侧,在滑块Ⅰ14上设置有螺栓孔,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分别通过螺栓孔与滑块Ⅰ14设置为螺栓连接;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设置在滑轨Ⅰ12的上方,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的下端均与滑轨Ⅰ1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基座装置1的上方设置有右床装置2,右床装置2包括有连接架Ⅰ21、右床板22、连接架Ⅱ23、连接架Ⅲ24、连接架Ⅳ25、连接架Ⅴ26、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连接架Ⅰ21设置在滑块Ⅰ14的正上方,连接架Ⅰ21与滑块Ⅰ14相连接;在连接架Ⅰ21的正上方设置有右床板22,连接架Ⅰ21与右床板22相连接;在右床板22的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Ⅱ23,连接架Ⅱ23与右床板22相连接。
在右床板22的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Ⅲ24,连接架Ⅲ24与右床板22相连接;在右床板22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接架Ⅳ25和连接架Ⅴ26,连接架Ⅳ25和连接架Ⅴ26均与右床板22相连接,连接架Ⅴ26与连接架Ⅳ25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在右床板22的左侧设置有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臀板Ⅰ27设置在臀板Ⅱ28的前方,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均与右床板22相连接,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的顶部均与右床板22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
在右床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左床装置3,左床装置3包括有床腿Ⅰ31、床腿Ⅱ32、床腿Ⅲ33、床腿Ⅳ34、左床板35、连接柱36、连接架Ⅵ39和连接架Ⅶ40;左床板35设置在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的左侧,在左床板35的下方设置有床腿Ⅰ31、床腿Ⅱ32、床腿Ⅲ33和床腿Ⅳ34,床腿Ⅰ31与左床板35的左前床角相连接,床腿Ⅱ32与左床板35的右前床角相连接,床腿Ⅲ33与左床板35的右后床角相连接,床腿Ⅳ34与左床板35的左后床角相连接。
床腿Ⅰ31、床腿Ⅱ32、床腿Ⅲ33和床腿Ⅳ34均设置在底座11的上方,床腿Ⅰ31、床腿Ⅱ32、床腿Ⅲ33和床腿Ⅳ34均与底座11的左部相连接;在左床板3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柱36,连接柱36与左床板35的中心部位相连接;在左床板35上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弧形凸缘Ⅰ37和弧形凸缘Ⅱ38,弧形凸缘Ⅰ37设置在弧形凸缘Ⅱ38的前方,连接柱36设置在弧形凸缘Ⅰ37与弧形凸缘Ⅱ38之间,弧形凸缘Ⅰ37与弧形凸缘Ⅱ38为前后对称式设置。
在弧形凸缘Ⅰ37上设置有弧形槽Ⅰ371,在弧形凸缘Ⅱ38上设置有弧形槽Ⅱ381,弧形槽Ⅰ371与弧形槽Ⅱ381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在左床板35的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Ⅵ39,连接架Ⅵ39与左床板35相连接;在左床板35的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Ⅶ40,连接架Ⅶ40与左床板35相连接。
在左床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摆动装置4,摆动装置4包括有滑板Ⅰ41、T形导杆Ⅰ42、挡杆Ⅰ43、挡杆Ⅱ44、滑板Ⅱ45、T形导杆Ⅱ46、拉簧Ⅰ47和拉簧Ⅱ48;滑板Ⅰ41设置在左床板35的弧形凸缘Ⅰ37的上方,滑板Ⅰ41与弧形凸缘Ⅰ3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41的下方设置有T形导杆Ⅰ42,T形导杆Ⅰ42与滑板Ⅰ41相连接。
T形导杆Ⅰ42设置在弧形槽Ⅰ371内,T形导杆Ⅰ42穿过弧形凸缘Ⅰ37的弧形槽Ⅰ371向下延伸到左床板35的下方,T形导杆Ⅰ42与弧形凸缘Ⅰ37和左床板35均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41的左侧设置有挡杆Ⅰ43,挡杆Ⅰ43与滑板Ⅰ41相连接;在挡杆Ⅰ43的后方设置有挡杆Ⅱ44,在挡杆Ⅱ44的右侧设置有滑板Ⅱ45,挡杆Ⅱ44与滑板Ⅱ45相连接;滑板Ⅱ45设置在滑板Ⅰ41的后方,滑板Ⅰ41和滑板Ⅱ45分别设置在连接柱36的前方和后方。
滑板Ⅱ45设置在左床板35的弧形凸缘Ⅱ38的上方,滑板Ⅱ45与弧形凸缘Ⅱ38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Ⅱ45的下方设置有T形导杆Ⅱ46,T形导杆Ⅱ46与滑板Ⅱ45相连接;T形导杆Ⅱ46设置在弧形槽Ⅱ381内,T形导杆Ⅱ46穿过弧形凸缘Ⅱ38的弧形槽Ⅱ381向下延伸到左床板35的下方,T形导杆Ⅱ46与弧形凸缘Ⅱ38和左床板35均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Ⅱ45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Ⅰ47,拉簧Ⅰ47的前端与连接柱36相连接;在滑板Ⅰ41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Ⅱ48,拉簧Ⅱ48的后端与连接柱36相连接。
在摆动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护腿移动装置5,护腿移动装置5包括有滑轨Ⅱ51、滑块Ⅱ52、拉簧Ⅲ53、滑轨Ⅲ54、滑块Ⅲ55、拉簧Ⅳ56、后护腿板57、前护腿板58、挡板Ⅰ571、挡板Ⅱ572、挡板Ⅲ573、挡板Ⅳ581、挡板Ⅴ582和挡板Ⅵ583。
滑轨Ⅱ51设置在滑板Ⅰ41的上方,滑轨Ⅱ51与滑板Ⅰ41相连接;滑轨Ⅱ51设置在拉簧Ⅱ48的前方,滑轨Ⅱ51与拉簧Ⅱ48的前端相连接;滑轨Ⅱ51设置在挡杆Ⅰ43的右侧,滑轨Ⅱ51与挡杆Ⅰ43相连接;在滑轨Ⅱ51的上方设置有滑块Ⅱ52,滑块Ⅱ52与滑轨Ⅱ51设置为滑动式连接;在滑轨Ⅱ51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Ⅲ53,拉簧Ⅲ53的左端与挡杆Ⅰ43相连接,拉簧Ⅲ53的右端与滑块Ⅱ52相连接。
在滑块Ⅱ52的上方设置有前护腿板58,滑块Ⅱ52与前护腿板58相连接,前护腿板58的顶部与右床板22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在前护腿板58的上方设置有挡板Ⅳ581、挡板Ⅴ582和挡板Ⅵ583,挡板Ⅳ581的下端与前护腿板58的左端相连接,挡板Ⅴ582和挡板Ⅵ583均设置在前护腿板58的右部,挡板Ⅴ582设置在挡板Ⅵ583的后方,挡板Ⅴ582的下端与前护腿板58的后侧边相连接,挡板Ⅵ583的下端与前护腿板58的前侧边相连接。
在前护腿板58的后方设置有后护腿板57,后护腿板57的顶部与右床板22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在后护腿板57的上方设置有挡板Ⅰ571、挡板Ⅱ572和挡板Ⅲ573,挡板Ⅰ571的下端与后护腿板57的左端相连接,挡板Ⅱ572和挡板Ⅲ573均设置在后护腿板57的右部,挡板Ⅱ572设置在挡板Ⅲ573的前方,挡板Ⅱ572的下端与后护腿板57的前侧边相连接,挡板Ⅲ573的下端与后护腿板57的后侧边相连接。
在后护腿板57的下方设置有滑块Ⅲ55,后护腿板57与滑块Ⅲ55相连接;在滑块Ⅲ55的下方设置有滑轨Ⅲ54,滑块Ⅲ55与滑轨Ⅲ54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轨Ⅲ54设置在拉簧Ⅰ47的后方,滑轨Ⅲ54与拉簧Ⅰ47的后端相连接;滑轨Ⅲ54设置在挡杆Ⅱ44的右侧,滑轨Ⅲ54与挡杆Ⅱ44相连接;在滑轨Ⅲ54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Ⅳ56,拉簧Ⅳ56的左端与挡杆Ⅱ44相连接,拉簧Ⅳ56的右端与滑块Ⅲ55相连接;在滑轨Ⅲ54的下方设置有滑板Ⅱ45,滑轨Ⅲ54与滑板Ⅱ45相连接。
在护腿移动装置5的右上方设置有上下拉伸装置6,上下拉伸装置6包括有拉绳Ⅰ61、滑轮组Ⅰ62、固定板Ⅰ63、拉环Ⅰ64、拉绳Ⅱ65、滑轮组Ⅱ66、固定板Ⅱ67和拉环Ⅱ68;拉绳Ⅰ61设置在挡板Ⅵ583的右上方,拉绳Ⅰ61的左端与挡板Ⅵ583相连接;滑轮组Ⅰ62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Ⅰ62设置在固定板Ⅰ63的后方,滑轮组Ⅰ62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Ⅰ63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固定板Ⅰ63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固定板Ⅰ63设置在连接架Ⅴ26的右侧,固定板Ⅰ63与连接架Ⅴ26的上部相连接;拉绳Ⅰ61设置在固定板Ⅰ63的后方,拉绳Ⅰ61的右下端从滑轮组Ⅰ62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Ⅰ61与滑轮组Ⅰ6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Ⅰ61的下方设置有拉环Ⅰ64,拉绳Ⅰ61的右下端与拉环Ⅰ64相连接,拉环Ⅰ64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
在拉环Ⅰ64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Ⅱ68,拉环Ⅱ68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在拉环Ⅱ68的上方设置有拉绳Ⅱ65,拉绳Ⅱ65的右下端与拉环Ⅱ68相连接;拉绳Ⅱ65设置在滑轮组Ⅱ66上,滑轮组Ⅱ66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Ⅱ65的右下端从滑轮组Ⅱ66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Ⅱ65与滑轮组Ⅱ6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滑轮组Ⅱ66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板Ⅱ67,滑轮组Ⅱ66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Ⅱ67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固定板Ⅱ67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架Ⅳ25,固定板Ⅱ67与连接架Ⅳ25的上部相连接;拉绳Ⅱ65设置在固定板Ⅱ67的前方,在拉绳Ⅱ65的左下方设置有挡板Ⅲ573,拉绳Ⅱ65的左端与挡板Ⅲ573相连接。
在上下拉伸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拉伸装置7,水平拉伸装置7包括有拉绳Ⅲ71、挂钩Ⅰ72、拉绳Ⅳ73、滑轮组Ⅲ74、固定板Ⅲ75、滑轮组Ⅳ76、固定板Ⅳ77、拉环Ⅲ78、拉绳Ⅴ79、挂钩Ⅱ80、拉绳Ⅵ81、滑轮组Ⅴ82、固定板Ⅴ83、滑轮组Ⅵ84、固定板Ⅵ85和拉环Ⅳ86。
拉绳Ⅲ71设置在右床板22的前方,在右床板22的前方设置有固定板Ⅳ77,固定板Ⅳ77设置在连接架Ⅱ23的上方,固定板Ⅳ77与连接架Ⅱ23的前端相连接;在固定板Ⅳ77的上方设置有滑轮组Ⅳ76,滑轮组Ⅳ76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Ⅳ76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Ⅳ77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拉绳Ⅲ71设置在滑轮组Ⅳ76上,拉绳Ⅲ71的右后端从滑轮组Ⅳ76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Ⅲ71与滑轮组Ⅳ7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Ⅲ71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Ⅲ78,拉绳Ⅲ71的右后端与拉环Ⅲ78相连接;在拉绳Ⅲ71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Ⅰ72,拉绳Ⅲ71的左端与挂钩Ⅰ72相连接;在挂钩Ⅰ72的左侧设置有拉绳Ⅳ73,挂钩Ⅰ72与拉绳Ⅳ73的右端相连接。
拉绳Ⅳ73设置在滑轮组Ⅲ74上,滑轮组Ⅲ74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Ⅳ73的左后端从滑轮组Ⅲ74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Ⅳ73与滑轮组Ⅲ74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拉绳Ⅳ73设置在滑轨Ⅱ51的前方,拉绳Ⅳ73的左后端与滑轨Ⅱ51相连接;在滑轮组Ⅲ7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Ⅲ75,滑轮组Ⅲ74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Ⅲ75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固定板Ⅲ75设置在连接架Ⅶ40的上方,固定板Ⅲ75与连接架Ⅶ40相连接。
拉绳Ⅴ79设置在右床板22的后方,在右床板22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板Ⅵ85,固定板Ⅵ85设置在连接架Ⅲ24的上方,固定板Ⅵ85与连接架Ⅲ24的后端相连接;在固定板Ⅵ85的上方设置有滑轮组Ⅵ84,滑轮组Ⅵ84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Ⅵ84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Ⅵ85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拉绳Ⅴ79设置在滑轮组Ⅵ84上,拉绳Ⅴ79的右前端从滑轮组Ⅵ84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Ⅴ79与滑轮组Ⅵ84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Ⅴ79的前方设置有拉环Ⅳ86,拉绳Ⅴ79的右前端与拉环Ⅳ86相连接;在拉绳Ⅴ79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Ⅱ80,拉绳Ⅴ79的左端与挂钩Ⅱ80相连接;在挂钩Ⅱ80的左侧设置有拉绳Ⅵ81,挂钩Ⅱ80与拉绳Ⅵ81的右端相连接。
拉绳Ⅵ81设置在滑轮组Ⅴ82上,滑轮组Ⅴ82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Ⅵ81的左前端从滑轮组Ⅴ82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Ⅵ81与滑轮组Ⅴ8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拉绳Ⅵ81设置在滑轨Ⅲ54的后方,拉绳Ⅵ81的左前端与滑轨Ⅲ54相连接;在滑轮组Ⅴ8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Ⅴ83,滑轮组Ⅴ82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Ⅴ83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固定板Ⅴ83设置在连接架Ⅵ39的上方,固定板Ⅴ83与连接架Ⅵ39相连接。
还包括有上下伸缩杆Ⅰ8、上下气缸Ⅱ9、上下伸缩杆Ⅱ10和上下气缸Ⅰ60;上下气缸Ⅱ9和上下气缸Ⅰ60均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上下气缸Ⅱ9和上下气缸Ⅰ60均与右床板22相连接;上下气缸Ⅰ60设置在上下气缸Ⅱ9的后方,上下气缸Ⅰ60设置在连接架Ⅳ25的右侧;在上下气缸Ⅰ60的上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Ⅰ8,上下气缸Ⅰ60与上下伸缩杆Ⅰ8相连接;上下伸缩杆Ⅰ8设置在拉环Ⅱ68的下方,上下伸缩杆Ⅰ8与拉环Ⅱ68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Ⅰ8的前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Ⅱ10,上下伸缩杆Ⅱ10设置在拉环Ⅰ64的下方,上下伸缩杆Ⅱ10与拉环Ⅰ64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Ⅱ10的下方设置有上下气缸Ⅱ9,上下伸缩杆Ⅱ10与上下气缸Ⅱ9相连接,上下气缸Ⅱ9设置在连接架Ⅴ26的右侧。
还包括有左右伸缩杆17、左右气缸18、上下气缸Ⅲ19、上下伸缩杆Ⅲ20和圆柱29;左右伸缩杆17设置在滑轨Ⅰ12的上方,左右伸缩杆17设置在滑块Ⅰ14的右侧,左右伸缩杆17与滑块Ⅰ14相连接;在左右伸缩杆17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18,左右伸缩杆17与左右气缸18相连接;左右气缸18设置在底座11上,左右气缸18设置在滑轨Ⅰ12的右侧;上下气缸Ⅲ19设置在滑轨Ⅰ12的左侧,上下气缸Ⅲ19设置在底座11上;在上下气缸Ⅲ19的上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Ⅲ20,上下气缸Ⅲ19与上下伸缩杆Ⅲ20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Ⅲ20的上方设置有圆柱29,上下伸缩杆Ⅲ20与圆柱29相连接,圆柱29设置在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的左侧,圆柱29设置在左床板35的右侧。
还包括有前后气缸Ⅱ30、前后伸缩杆Ⅱ49、前后气缸Ⅰ50和前后伸缩杆Ⅰ59;前后气缸Ⅱ30、前后伸缩杆Ⅱ49、前后气缸Ⅰ50和前后伸缩杆Ⅰ59均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前后气缸Ⅱ30和前后气缸Ⅰ50均与右床板22相连接;前后气缸Ⅱ30设置在上下气缸Ⅰ60的后方,在前后气缸Ⅱ30的后方设置有前后伸缩杆Ⅱ49,前后气缸Ⅱ30与前后伸缩杆Ⅱ49相连接;在前后伸缩杆Ⅱ49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Ⅳ86,前后伸缩杆Ⅱ49与拉环Ⅳ86相连接;前后气缸Ⅰ50设置在上下气缸Ⅱ9的前方,在前后气缸Ⅰ50的前方设置有前后伸缩杆Ⅰ59,前后气缸Ⅰ50与前后伸缩杆Ⅰ59相连接;在前后伸缩杆Ⅰ59的前方设置有拉环Ⅲ78,前后伸缩杆Ⅰ59与拉环Ⅲ78相连接。左右气缸18的缸径设置为100至600mm。左右气缸18的行程设置为1.5至2.5m。
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基座装置1提供基础支撑作用,右床装置2能够进行左右移动调整,患者身体的上部需要躺在右床装置2的右床板22上,患者的臀部压在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不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而且为患者康复医疗时的下肢运动提供了便利空间。左床装置3用来辅助支持摆动装置4的移动调整,摆动装置4能够为患者下肢的摆动提供便利,护腿移动装置5不但能够放置和保护患者的下肢,而且能够辅助患者的下肢进行屈伸运动。
当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医疗时,康复医师首先根据患者的身材标准,对右床装置2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当将右床板22调整到需要的位置时,康复医师再通过旋紧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将滑块Ⅰ14紧紧的固定在滑轨Ⅰ12上,从而达到固定右床板22的效果,以防止患者在康复医疗时右床板22的晃动。
然后康复医师让患者躺在右床板22上,此时患者的上半身位于连接架Ⅳ25和连接架Ⅴ26之间,患者的臀部压在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患者的部分小腿和双脚分别放置在后护腿板57和前护腿板58上,挡板Ⅰ571能够为患者的一只脚提供支撑,挡板Ⅳ581能够为患者的另一只脚提供支撑,挡板Ⅱ572和挡板Ⅲ573能够对患者的一条腿提供防护和约束,防止患者的腿在康复医疗的动作中摔伤,挡板Ⅴ582和挡板Ⅵ583能够对患者的另一条腿提供防护和约束,防止患者的腿在康复医疗的动作中摔伤。
当患者躺好就位后,康复医师将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告知患者,患者按照康复医师的要求,能够通过分别拉动拉环Ⅰ64和拉环Ⅱ68进行康复医疗。当患者拉动拉环Ⅰ64时,拉环Ⅰ64通过拉绳Ⅰ61带动挡板Ⅵ583以及前护腿板58向右进行运动。由于采用了滑轮组Ⅰ62、滑轨Ⅱ51和滑块Ⅱ52,因此能够极大的降低拉绳Ⅰ61的摩擦阻力,有利于患者自己进行康复医疗。当前护腿板58被拉绳Ⅰ61带动着向右运动时,挡板Ⅳ581会对患者的前脚提供向右运动的作用力,在挡板Ⅳ581向右的持续运动中,患者的前腿会被带动着发生蜷曲,此时患者的前膝向上顶起。
当患者的前膝向上顶起到设定的位置时,患者再对拉紧的拉绳Ⅰ61进行松放,此时拉簧Ⅲ53通过滑块Ⅱ52带动前护腿板58向左进行运动,当前护腿板58向左运动到原来所在的位置后,前护腿板58停止运动。同时患者的前腿在重力作用和前护腿板58的摩擦作用下,被带动着向左一起进行运动,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同时患者想对后腿进行康复医疗时,患者能够通过拉动拉环Ⅱ68进行操作。拉环Ⅱ68能够通过拉绳Ⅱ65带动挡板Ⅲ573和后护腿板57一起向右进行运动,而且挡板Ⅰ571也能够在向右的持续不断的运动中,带动患者的后腿进行蜷曲,使患者的后膝向上顶起,当患者对拉环Ⅱ68进行松放时,拉簧Ⅳ56同样能够将后护腿板57向左带回到原来位置,患者的后腿在重力作用和后护腿板57的摩擦作用下,被带动着向左一起进行运动,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当患者想对前腿进行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康复医疗时,患者能够通过拉动拉环Ⅲ78进行操作。当患者通过拉环Ⅲ78拉紧拉绳Ⅲ71和拉绳Ⅳ73时,滑轨Ⅱ51会被拉绳Ⅳ73拉向前方,此时滑轨Ⅱ51带着前护腿板58和滑板Ⅰ41一起向前方进行运动。由于在左床板35上设置有弧形凸缘Ⅰ37和弧形凸缘Ⅱ38,并分别在弧形凸缘Ⅰ37和弧形凸缘Ⅱ38上设置有弧形槽Ⅰ371和弧形槽Ⅱ381,而且弧形槽Ⅰ371和弧形槽Ⅱ381均设置为通槽,弧形槽Ⅰ371将弧形凸缘Ⅰ37和左床板35上下贯通,弧形槽Ⅱ381将弧形凸缘Ⅱ38和左床板35上下贯通。
在弧形槽Ⅰ371和弧形槽Ⅱ381内分别设置有T形导杆Ⅰ42和T形导杆Ⅱ46,T形导杆Ⅰ42和T形导杆Ⅱ46能够分别在弧形槽Ⅰ371和弧形槽Ⅱ381的内部,沿着弧形槽Ⅰ371和弧形槽Ⅱ381的弧形进行前后移动。因此当前护腿板58和滑板Ⅰ41在前后方向上进行运动时,T形导杆Ⅰ42能够对两者进行运动方向上的约束,并约束两者进行弧形方向的运动,符合下肢摆动的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避免了机械式直来直往运动时过度拉扯下肢造成的伤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医疗。
患者通过拉绳Ⅲ71、挂钩Ⅰ72和拉绳Ⅳ73拉动滑板Ⅰ41在弧形凸缘Ⅰ37上进行运动,通过采用滑轮组Ⅲ74和滑轮组Ⅳ76来达到降低摩擦阻力的目的,而且当拉绳Ⅲ71和拉绳Ⅳ73磨损严重时,由于拉绳Ⅲ71和拉绳Ⅳ73均是与挂钩Ⅰ72挂接在一起的,因此只要分别将拉绳Ⅲ71和拉绳Ⅳ73从挂钩Ⅰ72的两端上摘下,即可进行更换,容易维护维修。当患者对拉紧的拉环Ⅲ78进行松放时,拉簧Ⅱ48能够通过滑轨Ⅱ51将前护腿板58和滑板Ⅰ41向后拉回到原来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患者即可轻松简单的完成前腿根部的髋关节的康复医疗。
当患者想对后腿进行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康复医疗时,患者就能够通过拉动拉环Ⅳ86,带动拉绳Ⅴ79、挂钩Ⅱ80和拉绳Ⅵ81向右进行运动,滑轮组Ⅵ84和滑轮组Ⅴ82能够降低摩擦阻力,挂钩Ⅱ80的两端分别与拉绳Ⅴ79和拉绳Ⅵ81挂接在一起,方便拉绳Ⅴ79和拉绳Ⅵ81的更换。拉绳Ⅵ81能够通过与其相连的滑轨Ⅲ54带动后护腿板57和滑板Ⅱ45一起进行运动,同时滑板Ⅱ45在T形导杆Ⅱ46的约束下,在弧线方向上进行前后运动,同样符合下肢运动的人体工程学要求,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提高了康复医疗的效果。拉簧Ⅰ47能够通过滑轨Ⅲ54拉动后护腿板57和滑板Ⅱ45向前运动并回到原来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患者即可轻松简单的完成后腿根部的髋关节的康复医疗。
当还包括有上下伸缩杆Ⅰ8、上下气缸Ⅱ9、上下伸缩杆Ⅱ10和上下气缸Ⅰ60时,由于上下伸缩杆Ⅰ8与拉环Ⅱ68相连接、上下伸缩杆Ⅱ10与拉环Ⅰ64相连接,因此上下气缸Ⅰ60和上下气缸Ⅱ9能够替代患者的手动拉伸,患者只需要分别启动上下气缸Ⅰ60和上下气缸Ⅱ9,上下气缸Ⅰ60和上下气缸Ⅱ9分别进行动作,并分别带动拉环Ⅱ68和拉环Ⅰ64进行动作。上下气缸Ⅰ60和上下气缸Ⅱ9替代了患者的手工操作,患者只需启动和关闭上下气缸Ⅰ60和上下气缸Ⅱ9即可,既避免了患者的过度劳累,更适用于体弱的患者的使用。
当还包括有左右伸缩杆17、左右气缸18、上下气缸Ⅲ19、上下伸缩杆Ⅲ20和圆柱29时,由于左右伸缩杆17分别与滑块Ⅰ14和左右气缸18相连接,因此康复医师能够通过启动左右气缸18进行动作,左右气缸18通过左右伸缩杆17带动滑块Ⅰ14和右床板22进行左右运动,便于对右床板22的位置的调整,而且在康复医师不便时,患者也可自行轻松简单的通过左右气缸18的动作,对右床板22进行调整,节约了时间。上下气缸Ⅲ19和圆柱29均设置在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与左床板35之间,在康复医疗中,如果患者的关节难以屈伸时,启动上下气缸Ⅲ19进行动作,上下气缸Ⅲ19通过上下伸缩杆Ⅲ20带动圆柱29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圆柱29将患者的膝关节向上顶起,辅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降低运动强度,为患者腿部提供支撑,防止过度劳累。
当还包括有前后气缸Ⅱ30、前后伸缩杆Ⅱ49、前后气缸Ⅰ50和前后伸缩杆Ⅰ59时,由于前后伸缩杆Ⅱ49和前后伸缩杆Ⅰ59分别与拉环Ⅳ86和拉环Ⅲ78相连接,因此前后气缸Ⅱ30和前后气缸Ⅰ50能够替代患者的手动拉伸操作,患者只需启动和关闭前后气缸Ⅱ30和前后气缸Ⅰ50,并分别通过前后气缸Ⅱ30和前后气缸Ⅰ50的动作,分别带动前后伸缩杆Ⅱ49和前后伸缩杆Ⅰ59进行运动,前后伸缩杆Ⅱ49和前后伸缩杆Ⅰ59再分别拉动拉环Ⅳ86和拉环Ⅲ78即可。当左右气缸18的缸径设置为100至600mm时,应用的范围广。当左右气缸18的行程设置为1.5至2.5m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扩大了应用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装置(1)、右床装置(2)、左床装置(3)、摆动装置(4)、护腿移动装置(5)、上下拉伸装置(6)和水平拉伸装置(7);
基座装置(1)包括有底座(11)、滑轨Ⅰ(12)、滑块Ⅰ(14)、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在底座(11)的上方设置有滑轨Ⅰ(12),滑轨Ⅰ(12)与底座(11)的中右部相连接;在底座(11)的上方设置有滑块Ⅰ(14),在滑块Ⅰ(14)上设置有T形槽(13),滑轨Ⅰ(12)嵌套在滑块Ⅰ(14)的T形槽(13)内,滑块Ⅰ(14)与滑轨Ⅰ(12)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块Ⅰ(14)与底座(1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滑块Ⅰ(14)上设置有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定位螺栓Ⅰ(15)设置在定位螺栓Ⅱ(16)的右侧,在滑块Ⅰ(14)上设置有螺栓孔,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分别通过螺栓孔与滑块Ⅰ(14)设置为螺栓连接;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设置在滑轨Ⅰ(12)的上方,定位螺栓Ⅰ(15)和定位螺栓Ⅱ(16)的下端均与滑轨Ⅰ(1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基座装置(1)的上方设置有右床装置(2),右床装置(2)包括有连接架Ⅰ(21)、右床板(22)、连接架Ⅱ(23)、连接架Ⅲ(24)、连接架Ⅳ(25)、连接架Ⅴ(26)、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连接架Ⅰ(21)设置在滑块Ⅰ(14)的正上方,连接架Ⅰ(21)与滑块Ⅰ(14)相连接;在连接架Ⅰ(21)的正上方设置有右床板(22),连接架Ⅰ(21)与右床板(22)相连接;在右床板(22)的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Ⅱ(23),连接架Ⅱ(23)与右床板(22)相连接;
在右床板(22)的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Ⅲ(24),连接架Ⅲ(24)与右床板(22)相连接;在右床板(22)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接架Ⅳ(25)和连接架Ⅴ(26),连接架Ⅳ(25)和连接架Ⅴ(26)均与右床板(22)相连接,连接架Ⅴ(26)与连接架Ⅳ(25)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在右床板(22)的左侧设置有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臀板Ⅰ(27)设置在臀板Ⅱ(28)的前方,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均与右床板(22)相连接,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的顶部均与右床板(22)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
在右床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左床装置(3),左床装置(3)包括有床腿Ⅰ(31)、床腿Ⅱ(32)、床腿Ⅲ(33)、床腿Ⅳ(34)、左床板(35)、连接柱(36)、连接架Ⅵ(39)和连接架Ⅶ(40);左床板(35)设置在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的左侧,在左床板(35)的下方设置有床腿Ⅰ(31)、床腿Ⅱ(32)、床腿Ⅲ(33)和床腿Ⅳ(34),床腿Ⅰ(31)与左床板(35)的左前床角相连接,床腿Ⅱ(32)与左床板(35)的右前床角相连接,床腿Ⅲ(33)与左床板(35)的右后床角相连接,床腿Ⅳ(34)与左床板(35)的左后床角相连接;
床腿Ⅰ(31)、床腿Ⅱ(32)、床腿Ⅲ(33)和床腿Ⅳ(34)均设置在底座(11)的上方,床腿Ⅰ(31)、床腿Ⅱ(32)、床腿Ⅲ(33)和床腿Ⅳ(34)均与底座(11)的左部相连接;在左床板(3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柱(36),连接柱(36)与左床板(35)的中心部位相连接;在左床板(35)上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弧形凸缘Ⅰ(37)和弧形凸缘Ⅱ(38),弧形凸缘Ⅰ(37)设置在弧形凸缘Ⅱ(38)的前方,连接柱(36)设置在弧形凸缘Ⅰ(37)与弧形凸缘Ⅱ(38)之间,弧形凸缘Ⅰ(37)与弧形凸缘Ⅱ(38)为前后对称式设置;
在弧形凸缘Ⅰ(37)上设置有弧形槽Ⅰ(371),在弧形凸缘Ⅱ(38)上设置有弧形槽Ⅱ(381),弧形槽Ⅰ(371)与弧形槽Ⅱ(381)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在左床板(35)的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Ⅵ(39),连接架Ⅵ(39)与左床板(35)相连接;在左床板(35)的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Ⅶ(40),连接架Ⅶ(40)与左床板(35)相连接;
在左床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摆动装置(4),摆动装置(4)包括有滑板Ⅰ(41)、T形导杆Ⅰ(42)、挡杆Ⅰ(43)、挡杆Ⅱ(44)、滑板Ⅱ(45)、T形导杆Ⅱ(46)、拉簧Ⅰ(47)和拉簧Ⅱ(48);滑板Ⅰ(41)设置在左床板(35)的弧形凸缘Ⅰ(37)的上方,滑板Ⅰ(41)与弧形凸缘Ⅰ(3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41)的下方设置有T形导杆Ⅰ(42),T形导杆Ⅰ(42)与滑板Ⅰ(41)相连接;
T形导杆Ⅰ(42)设置在弧形槽Ⅰ(371)内,T形导杆Ⅰ(42)穿过弧形凸缘Ⅰ(37)的弧形槽Ⅰ(371)向下延伸到左床板(35)的下方,T形导杆Ⅰ(42)与弧形凸缘Ⅰ(37)和左床板(35)均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41)的左侧设置有挡杆Ⅰ(43),挡杆Ⅰ(43)与滑板Ⅰ(41)相连接;在挡杆Ⅰ(43)的后方设置有挡杆Ⅱ(44),在挡杆Ⅱ(44)的右侧设置有滑板Ⅱ(45),挡杆Ⅱ(44)与滑板Ⅱ(45)相连接;滑板Ⅱ(45)设置在滑板Ⅰ(41)的后方,滑板Ⅰ(41)和滑板Ⅱ(45)分别设置在连接柱(36)的前方和后方;
滑板Ⅱ(45)设置在左床板(35)的弧形凸缘Ⅱ(38)的上方,滑板Ⅱ(45)与弧形凸缘Ⅱ(38)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Ⅱ(45)的下方设置有T形导杆Ⅱ(46),T形导杆Ⅱ(46)与滑板Ⅱ(45)相连接;T形导杆Ⅱ(46)设置在弧形槽Ⅱ(381)内,T形导杆Ⅱ(46)穿过弧形凸缘Ⅱ(38)的弧形槽Ⅱ(381)向下延伸到左床板(35)的下方,T形导杆Ⅱ(46)与弧形凸缘Ⅱ(38)和左床板(35)均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Ⅱ(45)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Ⅰ(47),拉簧Ⅰ(47)的前端与连接柱(36)相连接;在滑板Ⅰ(41)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Ⅱ(48),拉簧Ⅱ(48)的后端与连接柱(36)相连接;
在摆动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护腿移动装置(5),护腿移动装置(5)包括有滑轨Ⅱ(51)、滑块Ⅱ(52)、拉簧Ⅲ(53)、滑轨Ⅲ(54)、滑块Ⅲ(55)、拉簧Ⅳ(56)、后护腿板(57)、前护腿板(58)、挡板Ⅰ(571)、挡板Ⅱ(572)、挡板Ⅲ(573)、挡板Ⅳ(581)、挡板Ⅴ(582)和挡板Ⅵ(583);
滑轨Ⅱ(51)设置在滑板Ⅰ(41)的上方,滑轨Ⅱ(51)与滑板Ⅰ(41)相连接;滑轨Ⅱ(51)设置在拉簧Ⅱ(48)的前方,滑轨Ⅱ(51)与拉簧Ⅱ(48)的前端相连接;滑轨Ⅱ(51)设置在挡杆Ⅰ(43)的右侧,滑轨Ⅱ(51)与挡杆Ⅰ(43)相连接;在滑轨Ⅱ(51)的上方设置有滑块Ⅱ(52),滑块Ⅱ(52)与滑轨Ⅱ(51)设置为滑动式连接;在滑轨Ⅱ(51)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Ⅲ(53),拉簧Ⅲ(53)的左端与挡杆Ⅰ(43)相连接,拉簧Ⅲ(53)的右端与滑块Ⅱ(52)相连接;
在滑块Ⅱ(52)的上方设置有前护腿板(58),滑块Ⅱ(52)与前护腿板(58)相连接,前护腿板(58)的顶部与右床板(22)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在前护腿板(58)的上方设置有挡板Ⅳ(581)、挡板Ⅴ(582)和挡板Ⅵ(583),挡板Ⅳ(581)的下端与前护腿板(58)的左端相连接,挡板Ⅴ(582)和挡板Ⅵ(583)均设置在前护腿板(58)的右部,挡板Ⅴ(582)设置在挡板Ⅵ(583)的后方,挡板Ⅴ(582)的下端与前护腿板(58)的后侧边相连接,挡板Ⅵ(583)的下端与前护腿板(58)的前侧边相连接;
在前护腿板(58)的后方设置有后护腿板(57),后护腿板(57)的顶部与右床板(22)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在后护腿板(57)的上方设置有挡板Ⅰ(571)、挡板Ⅱ(572)和挡板Ⅲ(573),挡板Ⅰ(571)的下端与后护腿板(57)的左端相连接,挡板Ⅱ(572)和挡板Ⅲ(573)均设置在后护腿板(57)的右部,挡板Ⅱ(572)设置在挡板Ⅲ(573)的前方,挡板Ⅱ(572)的下端与后护腿板(57)的前侧边相连接,挡板Ⅲ(573)的下端与后护腿板(57)的后侧边相连接;
在后护腿板(57)的下方设置有滑块Ⅲ(55),后护腿板(57)与滑块Ⅲ(55)相连接;在滑块Ⅲ(55)的下方设置有滑轨Ⅲ(54),滑块Ⅲ(55)与滑轨Ⅲ(54)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轨Ⅲ(54)设置在拉簧Ⅰ(47)的后方,滑轨Ⅲ(54)与拉簧Ⅰ(47)的后端相连接;滑轨Ⅲ(54)设置在挡杆Ⅱ(44)的右侧,滑轨Ⅲ(54)与挡杆Ⅱ(44)相连接;在滑轨Ⅲ(54)的上方设置有拉簧Ⅳ(56),拉簧Ⅳ(56)的左端与挡杆Ⅱ(44)相连接,拉簧Ⅳ(56)的右端与滑块Ⅲ(55)相连接;在滑轨Ⅲ(54)的下方设置有滑板Ⅱ(45),滑轨Ⅲ(54)与滑板Ⅱ(45)相连接;
在护腿移动装置(5)的右上方设置有上下拉伸装置(6),上下拉伸装置(6)包括有拉绳Ⅰ(61)、滑轮组Ⅰ(62)、固定板Ⅰ(63)、拉环Ⅰ(64)、拉绳Ⅱ(65)、滑轮组Ⅱ(66)、固定板Ⅱ(67)和拉环Ⅱ(68);拉绳Ⅰ(61)设置在挡板Ⅵ(583)的右上方,拉绳Ⅰ(61)的左端与挡板Ⅵ(583)相连接;滑轮组Ⅰ(62)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Ⅰ(62)设置在固定板Ⅰ(63)的后方,滑轮组Ⅰ(62)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Ⅰ(63)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固定板Ⅰ(63)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固定板Ⅰ(63)设置在连接架Ⅴ(26)的右侧,固定板Ⅰ(63)与连接架Ⅴ(26)的上部相连接;拉绳Ⅰ(61)设置在固定板Ⅰ(63)的后方,拉绳Ⅰ(61)的右下端从滑轮组Ⅰ(62)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Ⅰ(61)与滑轮组Ⅰ(6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Ⅰ(61)的下方设置有拉环Ⅰ(64),拉绳Ⅰ(61)的右下端与拉环Ⅰ(64)相连接,拉环Ⅰ(64)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
在拉环Ⅰ(64)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Ⅱ(68),拉环Ⅱ(68)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在拉环Ⅱ(68)的上方设置有拉绳Ⅱ(65),拉绳Ⅱ(65)的右下端与拉环Ⅱ(68)相连接;拉绳Ⅱ(65)设置在滑轮组Ⅱ(66)上,滑轮组Ⅱ(66)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Ⅱ(65)的右下端从滑轮组Ⅱ(66)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Ⅱ(65)与滑轮组Ⅱ(6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滑轮组Ⅱ(66)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板Ⅱ(67),滑轮组Ⅱ(66)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Ⅱ(67)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固定板Ⅱ(67)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架Ⅳ(25),固定板Ⅱ(67)与连接架Ⅳ(25)的上部相连接;拉绳Ⅱ(65)设置在固定板Ⅱ(67)的前方,在拉绳Ⅱ(65)的左下方设置有挡板Ⅲ(573),拉绳Ⅱ(65)的左端与挡板Ⅲ(573)相连接;
在上下拉伸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拉伸装置(7),水平拉伸装置(7)包括有拉绳Ⅲ(71)、挂钩Ⅰ(72)、拉绳Ⅳ(73)、滑轮组Ⅲ(74)、固定板Ⅲ(75)、滑轮组Ⅳ(76)、固定板Ⅳ(77)、拉环Ⅲ(78)、拉绳Ⅴ(79)、挂钩Ⅱ(80)、拉绳Ⅵ(81)、滑轮组Ⅴ(82)、固定板Ⅴ(83)、滑轮组Ⅵ(84)、固定板Ⅵ(85)和拉环Ⅳ(86);
拉绳Ⅲ(71)设置在右床板(22)的前方,在右床板(22)的前方设置有固定板Ⅳ(77),固定板Ⅳ(77)设置在连接架Ⅱ(23)的上方,固定板Ⅳ(77)与连接架Ⅱ(23)的前端相连接;在固定板Ⅳ(77)的上方设置有滑轮组Ⅳ(76),滑轮组Ⅳ(76)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Ⅳ(76)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Ⅳ(77)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拉绳Ⅲ(71)设置在滑轮组Ⅳ(76)上,拉绳Ⅲ(71)的右后端从滑轮组Ⅳ(76)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Ⅲ(71)与滑轮组Ⅳ(7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Ⅲ(71)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Ⅲ(78),拉绳Ⅲ(71)的右后端与拉环Ⅲ(78)相连接;在拉绳Ⅲ(71)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Ⅰ(72),拉绳Ⅲ(71)的左端与挂钩Ⅰ(72)相连接;在挂钩Ⅰ(72)的左侧设置有拉绳Ⅳ(73),挂钩Ⅰ(72)与拉绳Ⅳ(73)的右端相连接;
拉绳Ⅳ(73)设置在滑轮组Ⅲ(74)上,滑轮组Ⅲ(74)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Ⅳ(73)的左后端从滑轮组Ⅲ(74)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Ⅳ(73)与滑轮组Ⅲ(74)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拉绳Ⅳ(73)设置在滑轨Ⅱ(51)的前方,拉绳Ⅳ(73)的左后端与滑轨Ⅱ(51)相连接;在滑轮组Ⅲ(7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Ⅲ(75),滑轮组Ⅲ(74)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Ⅲ(75)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固定板Ⅲ(75)设置在连接架Ⅶ(40)的上方,固定板Ⅲ(75)与连接架Ⅶ(40)相连接;
拉绳Ⅴ(79)设置在右床板(22)的后方,在右床板(22)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板Ⅵ(85),固定板Ⅵ(85)设置在连接架Ⅲ(24)的上方,固定板Ⅵ(85)与连接架Ⅲ(24)的后端相连接;在固定板Ⅵ(85)的上方设置有滑轮组Ⅵ(84),滑轮组Ⅵ(84)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滑轮组Ⅵ(84)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Ⅵ(85)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拉绳Ⅴ(79)设置在滑轮组Ⅵ(84)上,拉绳Ⅴ(79)的右前端从滑轮组Ⅵ(84)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Ⅴ(79)与滑轮组Ⅵ(84)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拉绳Ⅴ(79)的前方设置有拉环Ⅳ(86),拉绳Ⅴ(79)的右前端与拉环Ⅳ(86)相连接;在拉绳Ⅴ(79)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Ⅱ(80),拉绳Ⅴ(79)的左端与挂钩Ⅱ(80)相连接;在挂钩Ⅱ(80)的左侧设置有拉绳Ⅵ(81),挂钩Ⅱ(80)与拉绳Ⅵ(81)的右端相连接;
拉绳Ⅵ(81)设置在滑轮组Ⅴ(82)上,滑轮组Ⅴ(82)设置为双滑轮结构,拉绳Ⅵ(81)的左前端从滑轮组Ⅴ(82)的双滑轮之间穿过,拉绳Ⅵ(81)与滑轮组Ⅴ(8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拉绳Ⅵ(81)设置在滑轨Ⅲ(54)的后方,拉绳Ⅵ(81)的左前端与滑轨Ⅲ(54)相连接;在滑轮组Ⅴ(8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Ⅴ(83),滑轮组Ⅴ(82)的双滑轮分别通过轴与固定板Ⅴ(83)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固定板Ⅴ(83)设置在连接架Ⅵ(39)的上方,固定板Ⅴ(83)与连接架Ⅵ(3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下伸缩杆Ⅰ(8)、上下气缸Ⅱ(9)、上下伸缩杆Ⅱ(10)和上下气缸Ⅰ(60);上下气缸Ⅱ(9)和上下气缸Ⅰ(60)均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上下气缸Ⅱ(9)和上下气缸Ⅰ(60)均与右床板(22)相连接;上下气缸Ⅰ(60)设置在上下气缸Ⅱ(9)的后方,上下气缸Ⅰ(60)设置在连接架Ⅳ(25)的右侧;在上下气缸Ⅰ(60)的上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Ⅰ(8),上下气缸Ⅰ(60)与上下伸缩杆Ⅰ(8)相连接;上下伸缩杆Ⅰ(8)设置在拉环Ⅱ(68)的下方,上下伸缩杆Ⅰ(8)与拉环Ⅱ(68)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Ⅰ(8)的前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Ⅱ(10),上下伸缩杆Ⅱ(10)设置在拉环Ⅰ(64)的下方,上下伸缩杆Ⅱ(10)与拉环Ⅰ(64)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Ⅱ(10)的下方设置有上下气缸Ⅱ(9),上下伸缩杆Ⅱ(10)与上下气缸Ⅱ(9)相连接,上下气缸Ⅱ(9)设置在连接架Ⅴ(26)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右伸缩杆(17)、左右气缸(18)、上下气缸Ⅲ(19)、上下伸缩杆Ⅲ(20)和圆柱(29);左右伸缩杆(17)设置在滑轨Ⅰ(12)的上方,左右伸缩杆(17)设置在滑块Ⅰ(14)的右侧,左右伸缩杆(17)与滑块Ⅰ(14)相连接;在左右伸缩杆(17)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18),左右伸缩杆(17)与左右气缸(18)相连接;左右气缸(18)设置在底座(11)上,左右气缸(18)设置在滑轨Ⅰ(12)的右侧;上下气缸Ⅲ(19)设置在滑轨Ⅰ(12)的左侧,上下气缸Ⅲ(19)设置在底座(11)上;在上下气缸Ⅲ(19)的上方设置有上下伸缩杆Ⅲ(20),上下气缸Ⅲ(19)与上下伸缩杆Ⅲ(20)相连接;在上下伸缩杆Ⅲ(20)的上方设置有圆柱(29),上下伸缩杆Ⅲ(20)与圆柱(29)相连接,圆柱(29)设置在臀板Ⅰ(27)和臀板Ⅱ(28)的左侧,圆柱(29)设置在左床板(35)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前后气缸Ⅱ(30)、前后伸缩杆Ⅱ(49)、前后气缸Ⅰ(50)和前后伸缩杆Ⅰ(59);前后气缸Ⅱ(30)、前后伸缩杆Ⅱ(49)、前后气缸Ⅰ(50)和前后伸缩杆Ⅰ(59)均设置在右床板(22)的上方,前后气缸Ⅱ(30)和前后气缸Ⅰ(50)均与右床板(22)相连接;前后气缸Ⅱ(30)设置在上下气缸Ⅰ(60)的后方,在前后气缸Ⅱ(30)的后方设置有前后伸缩杆Ⅱ(49),前后气缸Ⅱ(30)与前后伸缩杆Ⅱ(49)相连接;在前后伸缩杆Ⅱ(49)的后方设置有拉环Ⅳ(86),前后伸缩杆Ⅱ(49)与拉环Ⅳ(86)相连接;前后气缸Ⅰ(50)设置在上下气缸Ⅱ(9)的前方,在前后气缸Ⅰ(50)的前方设置有前后伸缩杆Ⅰ(59),前后气缸Ⅰ(50)与前后伸缩杆Ⅰ(59)相连接;在前后伸缩杆Ⅰ(59)的前方设置有拉环Ⅲ(78),前后伸缩杆Ⅰ(59)与拉环Ⅲ(7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其特征在于,左右气缸(18)的缸径设置为100至6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其特征在于,左右气缸(18)的行程设置为1.5至2.5m。
CN201610453645.XA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9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3645.XA CN106109132B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3645.XA CN106109132B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9132A true CN106109132A (zh) 2016-11-16
CN106109132B CN106109132B (zh) 2018-09-11

Family

ID=5747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364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9132B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9132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7639A (zh) * 2016-12-19 2017-05-17 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 牵引床
CN106691819A (zh) * 2016-12-19 2017-05-24 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 熏蒸牵引床
CN106859915A (zh) * 2017-03-14 2017-06-20 南昌诺义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髋关节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CN107307973A (zh) * 2017-07-10 2017-11-03 广西浙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屈腿康复训练用装置
CN107582266A (zh) * 2017-08-31 2018-01-16 中山市程博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康复的新型护理床
CN108354775A (zh) * 2018-03-13 2018-08-03 袁红英 一种辅助康复用骨科医疗装置
CN108355315A (zh) * 2018-02-07 2018-08-03 欧阳秀华 一种手拉式腿部恢复用医疗床
CN108703860A (zh) * 2018-06-13 2018-10-26 吴碧云 一种产后骨盆底肌康复器材
CN108836798A (zh) * 2018-07-23 2018-11-20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骨科用按摩设备
CN109512637A (zh) * 2018-11-12 2019-03-26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偏瘫康复训练仪器
CN111053674A (zh) * 2019-11-22 2020-04-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柔索驱动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12826698A (zh) * 2020-12-31 2021-05-25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下肢锻炼辅助器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684A (zh) * 2007-10-26 2009-04-29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发电功能之健身代步装置
US20110160625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Nikolay Yefimo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ining knee and hip joints of a patient in post-traumatic or post-operative period
CN102217856A (zh) * 2010-04-14 2011-10-19 陆建华 一种usb连接健身椅
CN102358387A (zh) * 2010-10-08 2012-02-22 耿康力 拉、蹬和后坐力自行车
CN204932160U (zh) * 2015-09-09 2016-01-06 广东义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瘫痪患者康复训练用的踏步训练***
US20160096062A1 (en) * 2014-10-02 2016-04-07 Michele Moerth-Cross Exercise and massage treatment table system
CN205252424U (zh) * 2015-12-15 2016-05-25 王俊华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684A (zh) * 2007-10-26 2009-04-29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发电功能之健身代步装置
US20110160625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Nikolay Yefimo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ining knee and hip joints of a patient in post-traumatic or post-operative period
CN102217856A (zh) * 2010-04-14 2011-10-19 陆建华 一种usb连接健身椅
CN102358387A (zh) * 2010-10-08 2012-02-22 耿康力 拉、蹬和后坐力自行车
US20160096062A1 (en) * 2014-10-02 2016-04-07 Michele Moerth-Cross Exercise and massage treatment table system
CN204932160U (zh) * 2015-09-09 2016-01-06 广东义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瘫痪患者康复训练用的踏步训练***
CN205252424U (zh) * 2015-12-15 2016-05-25 王俊华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机器人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7639A (zh) * 2016-12-19 2017-05-17 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 牵引床
CN106691819A (zh) * 2016-12-19 2017-05-24 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 熏蒸牵引床
CN106691819B (zh) * 2016-12-19 2017-12-01 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 熏蒸牵引床
CN106667639B (zh) * 2016-12-19 2018-02-02 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 牵引床
CN106859915A (zh) * 2017-03-14 2017-06-20 南昌诺义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髋关节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CN107307973A (zh) * 2017-07-10 2017-11-03 广西浙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屈腿康复训练用装置
CN107582266A (zh) * 2017-08-31 2018-01-16 中山市程博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康复的新型护理床
CN108355315A (zh) * 2018-02-07 2018-08-03 欧阳秀华 一种手拉式腿部恢复用医疗床
CN108355315B (zh) * 2018-02-07 2019-11-15 潘宝军 一种手拉式腿部恢复用医疗床
CN108354775A (zh) * 2018-03-13 2018-08-03 袁红英 一种辅助康复用骨科医疗装置
CN108703860A (zh) * 2018-06-13 2018-10-26 吴碧云 一种产后骨盆底肌康复器材
CN108703860B (zh) * 2018-06-13 2020-08-25 周超 一种产后骨盆底肌康复器材
CN108836798A (zh) * 2018-07-23 2018-11-20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骨科用按摩设备
CN108836798B (zh) * 2018-07-23 2020-07-17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骨科用按摩设备
CN109512637A (zh) * 2018-11-12 2019-03-26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偏瘫康复训练仪器
CN109512637B (zh) * 2018-11-12 2020-10-30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偏瘫康复训练仪器
CN111053674A (zh) * 2019-11-22 2020-04-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柔索驱动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12826698A (zh) * 2020-12-31 2021-05-25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下肢锻炼辅助器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9132B (zh) 2018-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9132A (zh)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JP5416240B2 (ja) 歩行訓練機器
CN204394936U (zh) 一种中风病人用康复椅
CN104224494B (zh) 一种六自由度并联腰部康复训练装置
CN110141466A (zh) 移动移乘式定量减重步行训练器
CN104274299A (zh) 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4446517U (zh) 简易人体下肢瘫痪功能康复仪
CN107773922A (zh) 一种腿部肌肉训练锻炼器
CN208552408U (zh) 一种肢体用康复装置
CN206508224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架
CN205494823U (zh) 一种用于四肢锻炼的健身器
CN205391315U (zh) 一种水平位可调挂钩式膝关节治疗装置
CN206934589U (zh) 一种双向同步周期性运动的腰背锻炼辅助装置
CN107468402A (zh) 多功能拉筋调理床
CN106859914B (zh) 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CN106859915B (zh) 一种辅助髋关节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CN110051965A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训练辅助装置
CN206652148U (zh) 上下肢综合康复训练机
CN109044734A (zh)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CN204542498U (zh) 一种牵引协调上肢伸展的康复架
CN204158962U (zh) 一种下腰劈腿训练器
TW201907892A (zh) 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
CN211326588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1024969U (zh) 一种康复训练用跑步机
CN206777720U (zh) 一种用于患者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4

Address after: 102601 1205, room 6, JIAYE Plaza, 9 Hongye Road, Xihongme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ource Kanglo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41000 Dongyang mountain road, Zhanggong District, Ganzhou, Jiangxi 13

Applicant before: Liu Dep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