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5834A -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5834A
CN106045834A CN201610519774.4A CN201610519774A CN106045834A CN 106045834 A CN106045834 A CN 106045834A CN 201610519774 A CN201610519774 A CN 201610519774A CN 106045834 A CN106045834 A CN 106045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brotone
ketone
methyl
amylene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97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5834B (zh
Inventor
华建军
郑飞剑
沈裕斌
谢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ANPING GREEN PINE CHEM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REEN P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REEN P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GREEN P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197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5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5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5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5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5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6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 C07C45/6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6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 C07C45/6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45/6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45/7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with the same or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 C07C45/7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with the same or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combined with dehyd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和步骤③环化反应制备龙涎酮,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是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高温气相反应完成的。除原料β‑蒎烯、丁酮和乙醛之外,不再使用其他有机溶剂,避免使用苯、甲苯等高污染、高致癌物质;不但减低了成本,而且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品应用范围,并且该方法以高温气相反应实现狄尔斯‑阿德尔缩合反应;本发明以高温气相反应或者雾化小分子水滴和气相实现狄尔斯‑阿德尔缩合反应,反应步骤没有路易斯酸或质子酸等催化剂,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工艺设备,缩短反应后处理工序,真正实现污水零排放的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香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仅以β-蒎烯、丁酮和乙醛制备龙涎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龙涎酮,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具有木香、琥珀样香气。其分子式为C16H26O,是2,3,8,8-四甲基-2-乙酰基八氢萘的混合物。由于有着龙涎香相似的气味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龙涎酮主要应用于:定香剂、提神醒脑香料、香水香精调配剂和烟草行业等。
目前很多国家的香料公司开展对龙涎酮合成的研究。美国国际香料公司在1975年就申请了三步法合成龙涎酮的专利。其化学反应式(一)如下所示,且该方法制备龙涎酮时必须添加催化剂,不添加催化剂,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添加催化剂,又会给产品的后续处理带来不便。
唐健(龙涎酮的合成;河北化工;Vol.33,No.10,2010.10.)详细描述了龙涎酮的合成方法。首先,将乙醛和丁酮混合于溶剂苯中,在氢氧化钾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羟醛交叉缩合反应,生成的中间体再脱去一份子水,得到化合物Ⅲ;该化合物Ⅲ在路易斯酸催化下,以甲苯为反应溶剂,和月桂烯发生分子间狄尔 斯-阿德尔加成反应,生成加成产物Ⅴ;最后在甲苯溶液中,以磷酸为催化剂,化合物Ⅴ分子内关环得产物Ⅵ,即龙涎酮,它为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以上方法缺点在于:1、使用苯、甲苯作为反应溶剂,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很难从产品中完全分离,限制了产品的使用范围;2、路易斯酸催化的狄尔斯-阿德尔缩合反应,由于催化剂对水敏感,且腐蚀性强,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在后处理时工序繁杂,且氯化铝水解产物极易发生乳化现象,增加水洗和分离难度;反应后的废酸,需要大量碱中和,提高污水处理成本,增加污水处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它使用高温气相方式反应,使本发明不需要加入催化剂就可以实现分子间的加成反应。
本发明是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和步骤③环化反应制备龙涎酮,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是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高温气相反应完成的。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具体如下:
在反应容器一中,加入β-蒎烯,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温至300-600℃,将β-蒎烯裂解成月桂烯,之后直接将裂解后的月桂烯蒸气导入反应容器三;
在反应容器二中,加入步骤①合成的3-甲基-3-戊烯-2酮,将3-甲基-3-戊烯-2酮雾化或者汽化,之后将雾化或者汽化后的3-甲基-3-戊烯-2酮导入反应容器三,使月桂烯蒸气和3-甲基-3-戊烯-2酮直接发生反应,反应所得的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减压蒸馏后,在10mmHg134-136℃条件下收集馏分,得淡黄色黏稠状液体,即为龙涎酮中间体;
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容器三中的反应温度为250-600℃。
本方案利用丁酮不仅作为反应物,而且作为溶剂参与反应,不需要额外加入高污染的溶剂苯和甲苯。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具体如下:
将丁酮加入盛有碱溶液或者酸溶液的反应容器四中,所述的丁酮与碱溶液 或者酸溶液的摩尔比为25-35:1,然后将反应容器四升温至30-80℃,在此温度下加入乙醛或者乙醛溶液,待乙醛或者乙醛溶液加完后,再搅拌反应2-3小时,冷却至室温,在反应物中再加入用于中和碱溶液或者酸溶液的酸溶液、分子筛或者碱溶液将溶液中和至中性,室温搅拌30分钟以上后静置分层,然后将有机相通过减压精馏,在40~60mmHg 60~70℃条件下收集馏分,得到3-甲基-3-戊烯-2酮。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③环化反应制得龙涎酮具体如下:将步骤②获得的龙涎酮中间体加热到70-75℃,然后再按照每质量份的龙涎酮中间体,加入0.08-0.12质量份的质量分数为85-90%的磷酸水溶液,保温4-5小时,再冷却至20-25℃,调节pH值为7后静置分层,将分层后的油层分馏后即得龙涎酮。
以上三步的反应方程如下所示: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叔丁醇钠溶液、叔丁醇钾溶液、乙醇钠溶液、甲醇钠溶液、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溶液或者N,N-二甲基-4-甲基吡啶溶液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任意混合;所述的酸溶液为硫酸溶液、盐酸溶液、磷酸溶液、高氯酸溶液、氯化铝溶液或氯化锌溶液中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任意混合。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丁酮和乙醛的摩尔比为 1:0.1-10。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乙醛或者乙醛溶液为纯品乙醛或质量分数为40%以上的乙醛水溶液。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将3-甲基-3-戊烯-2酮汽化后,先将3-甲基-3-戊烯-2酮蒸气加热至250-600℃后,再导入反应容器三中与裂解生成的月桂烯混合。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所述3-甲基-3-戊烯-2酮和β-蒎烯的摩尔比为1:0.1-10。
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所述3-甲基-3-戊烯-2酮和β-蒎烯的摩尔比为1:0.5-2。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除原料β-蒎烯、丁酮和乙醛之外,不再使用其他有机溶剂,避免使用苯、甲苯等高污染、高致癌物质;
2.该方法不但减低了成本,而且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品应用范围,并且该方法以高温气相反应实现狄尔斯-阿德尔缩合反应;
3.本发明以高温气相反应或者雾化小分子水滴和气相实现狄尔斯-阿德尔缩合反应,该反应步骤没有路易斯酸或质子酸等催化剂,不但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工艺设备,而且缩短反应后处理工序,真正实现污水零排放的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建议的条件。比例和百分比基于重量或除非特殊说明。
(一)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和步骤③环化反应制备龙涎酮,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是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高温气相反应完成的。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具体如下:
在反应容器一中,加入β-蒎烯,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温至300-600℃,将β-蒎烯裂解成月桂烯,之后直接将裂解后的月桂烯蒸气导入反应容器三;
在反应容器二中,加入步骤①合成的3-甲基-3-戊烯-2酮,将3-甲基-3-戊烯-2酮雾化或者汽化,之后将雾化或者汽化后的3-甲基-3-戊烯-2酮导入反应容器三,使月桂烯蒸气和3-甲基-3-戊烯-2酮直接发生反应,反应所得的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减压蒸馏后,在10mmHg134-136℃条件下收集馏分,得淡黄色黏稠状液体,即为龙涎酮中间体;
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容器三中的反应温度为250-600℃。
本方案利用丁酮不仅作为反应物,而且作为溶剂参与反应,不需要额外加入高污染的溶剂苯和甲苯。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具体如下:
将丁酮加入盛有碱溶液或者酸溶液的反应容器四中,所述的丁酮与碱溶液或者酸溶液的摩尔比为25-35:1,然后将反应容器四升温至30-80℃,在此温度下加入乙醛或者乙醛溶液,待乙醛或者乙醛溶液加完后,再搅拌反应2-3小时,冷却至室温,在反应物中再加入用于中和碱溶液或者酸溶液的酸溶液、分子筛或者碱溶液将溶液中和至中性,室温搅拌30分钟以上后静置分层,然后将有机相通过减压精馏,在40~60mmHg 60~70℃条件下收集馏分,得到3-甲基-3-戊烯-2酮。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③环化反应制得龙涎酮具体如下:将步骤②获得的龙涎酮中间体加热到70-75℃,然后再按照每质量份的龙涎酮中间体,加入0.08-0.12质量份的质量分数为85-90%的磷酸水溶液,保温4-5小时,再冷却至20-25℃,调节pH值为7后静置分层,将分层后的油层分馏后即得龙涎酮。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叔丁醇钠溶液、叔丁醇钾溶液、乙醇钠溶液、甲醇钠溶液、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溶液或者N,N-二甲基-4-甲基吡啶溶液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任意混合;所述的酸溶液为硫酸溶液、盐酸溶液、磷酸溶液、高 氯酸溶液、氯化铝溶液或氯化锌溶液中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任意混合。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丁酮和乙醛的摩尔比为1:0.1-10。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乙醛或者乙醛溶液为纯品乙醛或质量分数为40%以上的乙醛水溶液。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将3-甲基-3-戊烯-2酮汽化后,先将3-甲基-3-戊烯-2酮蒸气加热至250-600℃后,再导入反应容器三中与裂解生成的月桂烯混合。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所述3-甲基-3-戊烯-2酮和β-蒎烯的摩尔比为1:0.1-10。
本发明优选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所述3-甲基-3-戊烯-2酮和β-蒎烯的摩尔比为1:0.5-2。
(二)实施例
实施例1-实施例4是合成3-甲基-3-戊烯-2酮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玻璃夹套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丁酮(60.0g,0.833mol)和氢氧化钾(1.50g,0.0270mol),将反应釜温度缓慢加热至40℃后,并在此温度下滴加40%乙醛水溶液(83.3g,0.758mol),并控制反应温度在40-45℃之间。滴加完毕后再恒温反应3h。色谱检测反应结束后,反应釜中缓慢加入40g冰水,并用浓盐酸中和至中性。室温搅拌30分钟后静置分层。有机相通过减压精馏,收集68℃/50mmHg馏分,得淡黄色液体化合物Ⅲ(61.1g,0.623mol),收率92.24%,纯度97.5%。
实施例2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玻璃夹套反应釜中,加入丁酮(60.0g,0.833mol),然后开启冷却循环水,将反应釜温度降至20℃。缓慢滴加50%浓硫酸(4.00g,0.0204mol)并控制釜温在40-45℃。 硫酸滴加结束后,开始滴加40%乙醛水溶液(83.3g,0.758mol),控制反应温度在40-45℃。滴加完毕后再恒温反应3h。色谱检测反应结束后,反应釜中缓慢加入40g冰水,并用48%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中性。室温搅拌30分钟后静置分层。有机相通过减压精馏,收集68℃/50mmHg馏分,得淡黄色液体化合物Ⅲ(60.2g,0.614mol),收率91.03%,纯度98.4%。
实施例3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玻璃夹套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丁酮和碱溶液,然后将反应釜升温至30℃,并在此温度下加入乙醛,待乙醛加完后,再搅拌反应3小时,冷却至室温,反应物中再加入酸中和至中性,回收丁酮,减压蒸馏,收集40mmHg 60℃馏分得到3-甲基-3-戊烯-2酮,收率93.03%,纯度97.7%。
丁酮和乙醛的摩尔比为1:0.1。
实施例4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玻璃夹套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丁酮和碱溶液,然后将反应釜升温至80℃,并在此温度下加入乙醛,待乙醛加完后,再搅拌反应2小时,冷却至室温,反应物中再加入酸中和至中性,回收丁酮,减压蒸馏,收集60mmHg70℃馏分得到3-甲基-3-戊烯-2酮,收率90.03%,纯度97.5%。
丁酮和乙醛的摩尔比为1:10。
实施例5-9是合成龙涎酮中间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5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及高温裂解反应管的250mL反应釜中,加入β-蒎烯(150g,0.110mol),开启搅拌,将反应釜缓慢加热至170℃,此时β-蒎烯开始蒸发,气相通过已经加热至500℃的高温裂解管,裂解生成月桂烯,裂解后的月桂烯蒸气再进入400℃缩合反应器。
在另一100mL反应釜中,加入3-甲基-3-戊烯-2酮(54.0g,0.551mol)。开启搅拌,将反应釜缓慢加热至170℃,蒸发的气相3-甲基-3-戊烯-2酮,通过400℃再热器后,进入400℃缩合反应器与月桂烯混合后,发生分子间狄尔斯-阿德尔反应,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减压蒸馏,收集134-136℃/10mmHg馏分,得淡黄色黏稠状液体(龙涎酮中间体),收率90.01%,纯度97.5%。
实施例6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及高温裂解反应管的250mL反应釜中,加入β-蒎烯(150g,0.110mol)。开启搅拌,将反应釜缓慢加热至170℃,此时β-蒎烯开始蒸发,气相通过已经加热至500℃的高温裂解管,发生裂解反应。裂解后的月桂烯蒸气再进入400℃缩合反应器。
在另一250mL反应釜中,加入3-甲基-3-戊烯-2酮(108g,1.10mol)。开启搅拌,将反应釜缓慢加热至170℃,蒸发的气相3-甲基-3-戊烯-2酮,通过400℃再热器后,进入400℃缩合反应器与月桂烯混合后,发生分子间狄尔斯-阿德尔反应,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减压蒸馏,收集134-136℃/10mmHg馏分,淡黄色黏稠状液体(龙涎酮中间体),收率91.2%,纯度96.5%。
实施例7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及高温裂解反应管的250mL反应釜中,加入β-蒎烯(150g,1.10mol)。开启搅拌,将反应釜缓慢加热至170℃,此时β-蒎烯开始蒸发,气相通过已经加热至500℃的高温裂解管,发生裂解反应。裂解后的月桂烯经过高温导热油冷却至250℃,其蒸气再进入250℃缩合反应器。
在另一100mL反应釜中,加入3-甲基-3-戊烯-2酮(54.0g,0.551mol)。开启搅拌,将反应釜缓慢加热至170℃,蒸发的气相3-甲基-3-戊烯-2酮,通过250℃再热器后,进入250℃缩合反应器与月桂烯混合后,发生分子间狄尔斯-阿德尔反应,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减压蒸馏,收集134-136℃/10mmHg馏分,得淡黄色黏稠状液体(龙涎酮中间体),收率92.2%,纯度96.7%。
实施例8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及高温裂解反应管的250mL反应釜中,加入β-蒎烯(0.5mol),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温至300℃,将β-蒎烯裂解成月桂烯,之后直接将裂解后的月桂烯蒸气导入缩合反应器中;
在另一个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所述的3-甲基-3-戊烯-2酮(1mol),将3-甲基-3-戊烯-2酮高压雾化,之后将高压雾化后的3-甲基-3-戊烯-2酮导入缩合反应器,使月桂烯蒸气和3-甲基-3-戊烯-2酮直接发生分子间狄尔斯-阿德尔反应,反应所得的高温气体依次经过冷凝、减压蒸馏既得龙涎酮中间体,收率92.1%,纯度96.4%;
缩合反应器中的反应温度为250℃。
实施例9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及高温裂解反应管的250mL反应釜中,加入β-蒎烯(1mol),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温至600℃,将β-蒎烯裂解成月桂烯,之后直接将裂解后的月桂烯蒸气导入缩合反应器;
在另一个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所述的3-甲基-3-戊烯-2酮(0.1mol),将3-甲基-3-戊烯-2酮高压雾化,之后将雾化后的3-甲基-3-戊烯-2酮导入缩合反应器,使月桂烯蒸气和3-甲基-3-戊烯-2酮直接发生分子间狄尔斯-阿德尔反应,反应所得的高温气体依次经过冷凝、减压蒸馏既得龙涎酮中间体,收率91.0%,纯度96.7%。;
缩合反应器中的反应温度为600℃。
实施例10
将上述实施例5获得的龙涎酮中间体加热到70℃,然后再按照每质量份的龙涎酮中间体,加入0.08质量份的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水溶液,保温4小时,再冷却至20℃,调节pH值为7后静置分层,将分层后的油层分馏后即得龙涎酮,收率91.0%,纯度94.2%。
实施例11
将上述实施例5获得的龙涎酮中间体加热到72℃,然后再按照每质量份的龙涎酮中间体,加入1质量份的质量分数为87%的磷酸水溶液,保温4.5小时,再冷却至22℃,调节pH值为7后静置分层,将分层后的油层分馏后即得龙涎酮,收率91.4%,纯度93.7%。
实施例12
将上述实施例5获得的龙涎酮中间体加热到75℃,然后再按照每质量份的龙涎酮中间体,加入0.12质量份的质量分数为90%的磷酸水溶液,保温5小时,再冷却至25℃,调节pH值为7后静置分层,将分层后的油层分馏后即得龙涎酮,收率92.2%,纯度93.9%。

Claims (10)

1.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和步骤③环化反应制备龙涎酮,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是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高温气相反应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的具体如下:
在反应容器一中,加入β-蒎烯,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温至300-600℃,将β-蒎烯裂解成月桂烯,之后直接将裂解后的月桂烯蒸气导入反应容器三;
在反应容器二中,加入步骤①合成的3-甲基-3-戊烯-2酮,将3-甲基-3-戊烯-2酮雾化或者汽化,之后将雾化或者汽化后的3-甲基-3-戊烯-2酮导入反应容器三,使月桂烯蒸气和3-甲基-3-戊烯-2酮直接发生反应,反应所得的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减压蒸馏后,在10mmHg134-136℃条件下收集馏分,得淡黄色黏稠状液体,即为龙涎酮中间体;
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容器三中的反应温度为250-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具体如下:
将丁酮加入盛有碱溶液或者酸溶液的反应容器四中,所述的丁酮与碱溶液或者酸溶液的摩尔比为25-35:1,然后将反应容器四升温至30-80℃,在此温度下加入乙醛或者乙醛溶液,待乙醛或者乙醛溶液加完后,再搅拌反应2-3小时,冷却至室温,在反应物中再加入用于中和碱溶液或者酸溶液的酸溶液、分子筛或者碱溶液将溶液中和至中性,室温搅拌30分钟以上后静置分层,然后将有机相通过减压精馏,在40~60mmHg 60~70℃条件下收集馏分,得到3-甲基-3-戊烯-2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环化反应制得龙涎酮具体如下:将步骤②获得的龙涎酮中间体加热到70-75℃,然后再按照每质量份的龙涎酮中间体,加入0.08-0.12质量份的质量分数为85-90%的磷酸水溶液,保温4-5小时,再冷却至20-25℃,调节pH值为7后静置分层,将分层后的油层分馏后即得龙涎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叔丁醇钠溶液、叔丁醇钾溶液、乙醇钠溶液、甲醇钠溶液、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溶液或者N,N-二甲基-4-甲基吡啶溶液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任意混合;所述的酸溶液为硫酸溶液、盐酸溶液、磷酸溶液、高氯酸溶液、氯化铝溶液或氯化锌溶液中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任意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丁酮和乙醛的摩尔比为1:0.1-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①合成3-甲基-3-戊烯-2酮过程中,所述的乙醛或者乙醛溶液为纯品乙醛或质量分数为40%以上的乙醛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将3-甲基-3-戊烯-2酮汽化后,先将3-甲基-3-戊烯-2酮蒸气加热至250-600℃后,再导入反应容器三中与裂解生成的月桂烯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所述3-甲基-3-戊烯-2酮和β-蒎烯的摩尔比为1:0.1-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双烯加成制备龙涎酮中间体过程中,所述3-甲基-3-戊烯-2酮和β-蒎烯的摩尔比为1:0.5-2。
CN201610519774.4A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045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9774.4A CN106045834B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9774.4A CN106045834B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5834A true CN106045834A (zh) 2016-10-26
CN106045834B CN106045834B (zh) 2019-03-19

Family

ID=5720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9774.4A Active CN106045834B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583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5823A (zh) * 2017-10-30 2018-04-20 江西盛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顺式茉莉酮的制备方法
CN109651123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碳化钨催化柑青醛选择环化制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651122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含锌离子液体催化柑青醛转化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651117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氧化铼催化柑青醛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851487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碳化钼催化柑青醛选择环化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942390A (zh) * 2017-12-20 2019-06-28 国际香料和香精公司 制备龙涎酮香料的方法
CN114163320A (zh) * 2021-12-17 2022-03-11 福建南平龙晟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中间体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808A (zh) * 2007-04-28 2007-12-05 黄山科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CN103058842A (zh) * 2012-12-26 2013-04-24 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CN103265419A (zh) * 2013-05-22 2013-08-28 安徽省三环纸业集团香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808A (zh) * 2007-04-28 2007-12-05 黄山科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CN103058842A (zh) * 2012-12-26 2013-04-24 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CN103265419A (zh) * 2013-05-22 2013-08-28 安徽省三环纸业集团香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健: "龙涎酮的合成", 《河北化工》 *
夏卫华等: "一种合成蒎酮酸新方法的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
夏建陵等: "合成龙涎酮香料的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1123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碳化钨催化柑青醛选择环化制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651122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含锌离子液体催化柑青醛转化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651117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氧化铼催化柑青醛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651117B (zh) * 2017-10-11 2021-06-2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氧化铼催化柑青醛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651122B (zh) * 2017-10-11 2021-06-2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含锌离子液体催化柑青醛转化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651123B (zh) * 2017-10-11 2021-06-2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碳化钨催化柑青醛选择环化制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7935823A (zh) * 2017-10-30 2018-04-20 江西盛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顺式茉莉酮的制备方法
CN109851487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碳化钼催化柑青醛选择环化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851487B (zh) * 2017-11-30 2021-06-2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碳化钼催化柑青醛选择环化制备环柑青醛的方法
CN109942390A (zh) * 2017-12-20 2019-06-28 国际香料和香精公司 制备龙涎酮香料的方法
CN114163320A (zh) * 2021-12-17 2022-03-11 福建南平龙晟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中间体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CN114163320B (zh) * 2021-12-17 2023-12-12 福建南平龙晟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龙涎酮中间体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5834B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5834A (zh) 一种龙涎酮的制备方法
Kanamathareddy et al. Calixarenes: selective functionalization and bridge building
CN103787854A (zh) 一种全氟-2-甲基-3-戊酮的制备工艺
Savoia et al. Selective alkylation of allyl phenyl sulphone. A novel synthesis of alk-2-enes
CN108774272A (zh) 一种二茂铁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Stakanovs et al. Convergent biomimetic semisynthesis of disesquiterpenoid rumphellolide J
House et al. Reduction as a side reaction arising from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lithium organocuprates to form copper hydride derivatives
Lansbury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Reactions in Pyridine Solution. Reductive Cleavage of Ketones1
CN108675972A (zh) 一种盐酸胺碘酮中间体2-丁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
Baba Reactions of Triethylaluminum with α, β-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
Tejeda-Serrano et al. Zeolites Catalyze the Nazarov Reaction and the tert-Butylation of Alcohols by Stabilization of Carboxonium Intermediates
Schwartz et al. Cyclic enones as substrates in the Morita–Baylis–Hillman reaction: surfactant interactions, scope and scalability with an emphasis on formaldehyde
Rissafi et al. Epoxyisophorone ring-opening: an efficient route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at position 2 of isophorone
Huffman et al. Synthesis of agarofurans by cyclization of 10-epieudesmene-3, 11-diols
CN112661667A (zh) 一种三氟乙脒的制备方法
Lv et al. A novel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separation of heavier hydrocarbons from sorbitol-derived oil
Hatanaka et al. Cyclopentenones from 2-ethoxyallylidene (triphenyl) phosphorane and 1, 2-diacylethylenes: Synthesis of (±)-methyl dehydrojasmonate
JPS62106060A (ja) 純粋な塩素不含シクロプロパン−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Arcadi et al. Silver-catalyzed direct couplings of 2-substituted furans with cyclic 1, 3-dicarbonyls
JP2008255015A (ja) クライゼン転位化合物とその合成装置
Bradley et al. The reaction between 2, 2-diarylchromens and 1, 1-diarylethylenes
CN113511966B (zh) 三氟甲基取代二氢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ES2214764T3 (es) Preparacion de aldehidos no saturados a partir de alcohol propargilico y diolefinas conjugadas.
Al-Qallaf et al. Metal (IV) phosphate catalysed retro-Prins reaction involving an oxetane intermediate
CN112441961B (zh) 一种3-吡咯琳-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9

Address after: 354200 No. 85 Tower Road, Hui Yao Industrial Park, Jianyang District, Nanping, Fujian

Patentee after: FUJIAN NANPING GREEN PINE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54200 Huiyao Industrial Park, Jianyang District,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GREEN PIN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