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5403A -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5403A
CN106045403A CN201610400705.1A CN201610400705A CN106045403A CN 106045403 A CN106045403 A CN 106045403A CN 201610400705 A CN201610400705 A CN 201610400705A CN 106045403 A CN106045403 A CN 106045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parts
weight
stand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0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5403B (zh
Inventor
肖三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MINGGANG COMMODITY CONCRE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4007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5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5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5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5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5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04B40/0042Powdery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34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xtures
    • C04B2111/00146Sprayable or pumpable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24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284Materials permeable to liq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所述的混凝土其组成为:聚丙烯酸酯10‑20重量份、氧化石墨烯 10‑15重量份、吸波材料 10‑15重量份、再生粗骨料1000‑1300重量份、水泥320‑360重量份、50~200目的细沙240~360重量份、硅酸钠 4‑7重量份、硫酸铝 2‑3重量份、氯化钙 1‑2重量份、超细矿粉60‑90 重量份、减水剂3‑4重量份、水100‑120重量份、胶黏剂10‑20重量份。制备得到的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0‑60MPa,可以得到高强高韧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该混凝土在7~26GHz 频率范围内,反射率小于‑7dB 的带宽为10.5GHz。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而是对传统排水***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利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城市道路及广场是实现高效“渗”、“排”的重要技术手段。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透水混凝土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含细骨料、具有较大孔隙率,水分可以通过孔隙迅速渗透。利用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促进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将雨水还原为地下水,减小城市排水压力,解决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海绵城市还讲究环保性,透水混凝土主要用在道路与隔离带上,这让人们忽视了辐射波的污染作用,吸波混凝土是能够通过能量的衰减、转化和耗散等形式,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进行吸收的一种功能性混凝土。当前,随着电子、电气、通讯及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电磁波辐射所产生的电磁波干扰、电磁波信息泄密和电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各类建筑,特别是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军事和行政部门的关键性建筑,内部安置有大量精密电子仪器的功能性建筑,与雷达、微波基站、大功率无线通信发射台等邻近的建筑,其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必须满足严苛的标准。由于混凝土是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开发具有吸收电磁波功能,能够有效衰减建筑室内外电磁波的混凝土材料非常重要。对于透水混凝土用在隔离带中,开发吸波透水混凝土可以增加透水混凝土的环保性能,同时,海绵城市中如果采用再生骨料,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环保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再生骨料混凝土添加聚丙烯酸酯与氧化石墨烯,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密实性、抗裂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抗渗性能,复合增韧与吸波材料还增加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韧性与防辐射波的功能,且制备得到的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0-60MPa,可以得到高强高韧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该混凝土在7~26GHz 频率范围内,反射率小于-7dB 的带宽为10.5GHz。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组成为:聚丙烯酸酯10-20重量份、氧化石墨烯 10-15重量份、吸波材料 10-15重量份、再生粗骨料1000-1300重量份、水泥320-360重量份、50~200目的细沙240~360重量份、硅酸钠 4-7重量份、硫酸铝 2-3重量份、氯化钙1-2重量份、超细矿粉60-90 重量份、减水剂3-4重量份、水100-120重量份、胶黏剂10-20重量份。
所述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2-1.6重量份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和0.3-0.5重量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室温下搅拌2h后,加入10重量份聚丙烯,搅拌3 h,形成混合料1;
2)在室温下取0.8-1.2重量份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滴加0.3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 h后,再加入10-15重量份聚丙烯搅拌2h后,加入1.5-2重量份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并滴加0.2-0.5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5 h后,制得混合料2;
3)将混合料1和混合料2一同装入高速混合机中,在300-350 r/min转速下分散2-3.5h;然后升温至110-115℃,在500-550 r/min转速下处理20-25 min后,转入冷混锅中待温度降至50-53℃时放料,得到初混料;
4)将步骤(3)制备好的初混料置于温度为175-185℃、转速为75-85 r/min 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1-1.5 h后挤出,得到混炼料;
5)将步骤(4)制备好的混炼料粉碎处理,得到粒度为120-200目的吸波材料。
步骤1)所述的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在20-22℃下,将22.26重量份Fe(NO3)3•9H2O和1.2重量份硝酸钡加入到14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2 h后待用;
(2)在28-30℃和搅拌下,将16.8重量份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滴加至步骤(1)备好的水溶液中,滴加时间为0.5 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 h后室温放置待用;
(3)在28-30℃和剧烈搅拌下,将5.4重量份体积浓度为25%的氨水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水溶液中,滴加时间为1 h;
(4)将2.4重量份经活化处理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步骤(3)备好的水溶液中,在40kHz、1800 W的超声仪中超声2 h后,剧烈搅拌1 h,然后升温至87-88℃,搅拌5.5 h后常温放置待用;
(5)将步骤(4)备好的混合物在123-125℃下处理4.5 h后,继续在855-857℃下处理4h,得到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
步骤2)所述的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取1重量份无水碳酸氢钠,与1.91重量份七水硫酸锌混合均匀,然后采用高能球磨机,将混合物球磨处理1.5 h待用;
(2)取步骤(1)球磨处理后的混合物,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在70℃下真空干燥18 h待用;
(3)将步骤(2)备好的粉末,在空气氛和220℃下处理2 h后常温放置待用;
(4)将步骤(3)备好的粉末与0.3重量份纯铁粉混合均匀后,采用高能球磨机,将混合物球磨处理96 h后,得到粒径为20-40 nm的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
步骤2)所述的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其组成为: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1.54重量份、四氯化锡1.32重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6重量份、氯化钾4.43重量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94重量份、硼氢化钠3.9重量份、聚苯乙烯磺酸钠5.21重量份和去离子水96重量份。
所述的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氯化钾加入到26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1 h后待用;
(2)将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步骤(1)备好的氯化钾水溶液中,剧烈搅拌2h后,在40 kHz、1800 W的超声仪中超声1 h,然后加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3重量份,剧烈搅拌4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待用;
(3)在室温和搅拌下,将聚苯乙烯磺酸钠加入到1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2.5 h后,加入步骤(2)制得的粉末,剧烈搅拌2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待用;
(4)将步骤(3)制好的粉末加入到1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2 h后,加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3重量份,剧烈搅拌3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待用;
(5)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步骤(4)备好的粉末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同时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2 h后,降温至1-3℃,加入硼氢化钠,继续搅拌0.5 h后待用;
(6)在1-3℃下,将四氯化锡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15 min后,在1-3℃和剧烈搅拌下滴加到步骤(5)备好的溶液中,滴加时间为1 h;滴加完毕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在70℃下真空干燥30 h,得到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纳米铜晶粒的平均粒径为2-5 nm,纳米二氧化锡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6 nm。
所述的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在室温和搅拌下,将6.2重量份氯化钠加入到4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1 h后待用;
(2)将2.16重量份经活化处理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步骤(1)备好的水溶液中,剧烈搅拌1 h后,在40 kHz、1800 W的超声仪中超声3 h,然后加入5.65重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剧烈搅拌5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待用;
(3)在室温和搅拌下,将7.3重量份聚苯乙烯磺酸钠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3 h后,加入步骤(2)备好的粉末,剧烈搅拌4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待用;
(4)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步骤(3)备好的粉末,以及4.12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0.9重量份2-羟基丁二酸同时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1 h后,加入1.21重量份二水合氯化铜,剧烈搅拌1 h后,超声3 h,待用;
(5)在1-3℃下,将5.46重量份硼氢化钠加入到2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0.5 h后,在1-3℃和剧烈搅拌下,将硼氢化钠水溶液滴加到步骤(4)备好的溶液中,滴加时间为1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 h,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在65℃下真空干燥24 h,得到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其中纳米铜晶粒的平均粒径为2-5 nm。
所述的经活化处理的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取埃洛石纳米管,经机械粉碎处理并过300目筛后待用;
(2)在两个相同的6 L尼龙罐中各装入48颗直径为5 mm的不锈钢球和42颗直径为10 mm的不锈钢球,然后分别加入经步骤(1)处理后的埃洛石纳米管2.4 kg,再分别滴加300 ml无水乙醇,并用尼龙盖密封;将两个球磨罐对称地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在转速为300 rpm、且每60分钟自动转换旋转方向的条件下球磨48 h后,得到长度为170-200 nm的短切埃洛石纳米管;
(3)取步骤(2)处理后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pH为8、浓度为12 wt%的Tween 40的水溶液中超声20 h,过滤,用水洗净后,于65-67℃下真空干燥24 h后待用。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水泥,再生粗骨料与细沙混合均匀形成干粉料,然后加水搅拌均匀;
2)将剩余水与减水剂依次加入步骤 (1) 形成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时间各为5~8分钟;
3)硅酸钠、硫酸铝、氯化钙、超细矿粉、聚丙烯酸酯、胶黏剂、氧化石墨烯和吸波材料 同时加入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中,快速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压力泵泵送到指定工程位置即可。
所述的减水剂为市场购买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8-24%;胶黏剂为聚乙酸乙烯酯。
所述的埃洛石纳米管为市售,其主要规格:性状:白色粉末;密度:2.4-2.5g/cm3;组成成分:SiO2:58.23、Al2O3:40.96、Fe2O3:0.34、TiO2:0.15、P2O5:0.14;管外径:40-60 nm;管内径:15-20 nm;长度:<1.1 μm;比表面积:52.6 m2/g。
所述的Tween 40为市售,其主要规格:性状:琥珀色油状液体;酸值(KOH mg/g):≤2.0;羟值(KOH mg/g):85-100;HLB值:15.5;皂化值(KOH mg/g):40-55;水份(%):≤2.5。
所述的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为市售产品,CAS编号:77-92-9,化学式:C6H8O7,分子量:192.14,其主要产品规格:性状:白色无臭结晶粉末;密度(20℃):1.665 g/cm3;熔点:153℃;纯度:≥99%;溶解性:易溶于水。
所述的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市售,分子量:248.35,CAS号:2530-85-0,其主要产品规格: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90℃;闪点 198 °F;折射率(25℃):1.431;密度1.045 g/cm3;含量:≥99%。
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为市售产品,化学式:(C8H16ClN)n·(C3H5NO)m,其主要产品规格:性状: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固含量:20±1%;
粘度:10000-20000 cps/25℃;pH值(1%水溶液):6-8。
所述的2-羟基丁二酸为市售产品,CAS编号:6915-15-7,化学式:C4H6O5,分子量:134.09,其主要产品规格:性状:无色针状晶体粉末;密度(20℃):1.595 g/cm3;熔点:100℃;纯度:≥99%;分解点:140℃;比旋光度:-2.3°(8.5克/100毫升水);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
所述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市售产品,其主要规格:性状:淡黄色油状液体;活性物:99%;HLB值:13.6;羟值(KOH mg/g):87±3;pH值(1%水溶液):5-7;浊点(1%水溶液): 70±2;水份(%):≤1.0。
所述的聚丙烯优选市售的等规聚丙烯,其主要产品规格:密度:1.12 g/cm3;熔体流动速率:6 g/10min(230℃,2.16 kg);热变形温度:162℃(0.45 MPa,未退火);拉伸强度:105MPa;IZOD冲击强度:10 J/m(23℃1/4"厚);弯曲强度:145 MPa;压痕硬度:125 MPa。
所述的聚苯乙烯磺酸钠为市售,CAS号: 25704-18-1,化学式:(C8H7NaO3S)n,分子量: 206.2。
所述的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市售,CAS号: 2530-83-8,化学式:C9H20O5Si,分子量:236.34,其主要产品规格: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90℃;密度1.07g/cm3;折射率(25℃):1.426-1.428;pH值:6.5-7;含量:≥98.0%。
所述的二水合氯化铜、硝酸钡、七水硫酸锌、硝酸铁(III)九水合物、纯铁粉、四氯化锡、氯化钾、氨水、硼氢化钠和氯化钠均为市售化学纯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开发的吸波材料,将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和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相结合;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中,平均粒径为3-6 nm的纳米二氧化锡颗粒,及平均粒径为2-5 nm的纳米铜晶粒,均具有强微波衰减特性;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可以依靠转向极化、弛豫和界面电荷极化等衰减机制吸收电磁波,同样具有强微波衰减特性;并且,纳米铜、纳米二氧化锡和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具备相异的微波衰减机制和吸波带宽,性能上可相互协同补充;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具有高磁损耗角正切,能以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等机制衰减电磁波;更为重要的是,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和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均采用埃洛石纳米管作为负载体,而埃洛石纳米管主要由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组成,两者均具有强微波衰减性能;
2)纳米材料的比表面能高,比表面积大,容易团聚形成块状聚集体而丧失其优异性能;为此,本发明在纳米颗粒有效分散的基础上,采用热塑性塑料聚丙烯包覆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和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多种纳米颗粒并保持其优异性能,而且形成的电磁波防护用复合添加剂可以在混凝土等建材体系中充分分散,更好地发挥复合材料的电磁波辐射防护效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具体制备步骤为:
1、吸波材料的制备:
1)将1.2重量份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和0.5重量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室温下搅拌2h后,加入10重量份聚丙烯,搅拌3 h,形成混合料1;
2)在室温下取0.8重量份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滴加0.3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 h后,再加入10-15重量份聚丙烯搅拌2h后,加入2重量份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并滴加0.2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5 h后,制得混合料2;
3)将混合料1和混合料2一同装入高速混合机中,在300 r/min转速下分散3.5 h;然后升温至110℃,在500 r/min转速下处理25 min后,转入冷混锅中待温度降至50℃时放料,得到初混料;
4)将步骤(3)制备好的初混料置于温度为175℃、转速为85 r/min 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1 h后挤出,得到混炼料;
5)将步骤(4)制备好的混炼料粉碎处理,得到粒度为120目的吸波材料。
2、将水泥320份、再生粗骨料1300 份与细沙240份混合均匀形成干粉料,然后加水20份搅拌均匀;
3、将水100 份与减水剂3份依次加入步骤 2形成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时间各为5分钟;
4、然后将硅酸钠 4份、硫酸铝 2份、氯化钙 1份、超细矿粉60 份、聚丙烯酸酯10份,胶黏剂10份,氧化石墨烯 10份,吸波材料 10份同时加入步骤3制得的混合物中,快速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压力泵泵送到指定工程位置。
制备得到的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可以达到48Mpa,可以得到高强高韧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该混凝土在7~26GHz 频率范围内,反射率小于-7dB 的带宽为10.5GHz。
实施例2
1、吸波材料的制备:
1)将1.6重量份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和0.3重量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室温下搅拌2h后,加入10重量份聚丙烯,搅拌3 h,形成混合料1;
2)在室温下取1.2重量份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滴加0.3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 h后,再加入10重量份聚丙烯搅拌2h后,加入2重量份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并滴加0.2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5 h后,制得混合料2;
3)将混合料1和混合料2一同装入高速混合机中,在350 r/min转速下分散2 h;然后升温至115℃,在500 r/min转速下处理25 min后,转入冷混锅中待温度降至50℃时放料,得到初混料;
4)将步骤(3)制备好的初混料置于温度为185℃、转速为75 r/min 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1.5 h后挤出,得到混炼料;
5)将步骤(4)制备好的混炼料粉碎处理,得到粒度为200目的吸波材料。
2、将水泥330份、再生粗骨料1300 份与细沙300份混合均匀形成干粉料,然后加水20份搅拌均匀;
3、将水100 份与减水剂3份依次加入步骤 2 形成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时间各为8分钟;
4、然后将硅酸钠 4份、硫酸铝 2份、氯化钙 1份、超细矿粉60 份、聚丙烯酸酯10份,胶黏剂10份,氧化石墨烯 10份,吸波材料 10份同时加入步骤3制得的混合物中,快速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压力泵泵送到指定工程位置。
制备得到的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可以达到50.2Mpa,可以得到高强高韧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该混凝土在7~26GHz 频率范围内,反射率小于-7dB 的带宽为10.5GHz。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含有以下组分:聚丙烯酸酯10-20重量份、氧化石墨烯 10-15重量份、吸波材料 10-15重量份和再生粗骨料1000-1300重量份;
所述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2-1.6重量份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和0.3-0.5重量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室温下搅拌2h后,加入10重量份聚丙烯,搅拌3 h,形成混合料1;
2)在室温下取0.8-1.2重量份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滴加0.3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 h后,再加入10-15重量份聚丙烯搅拌2h后,加入1.5-2重量份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并滴加0.2-0.5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5 h后,制得混合料2;
3)将混合料1和混合料2一同装入高速混合机中,在300-350 r/min转速下分散2-3.5h;然后升温至110-115℃,在500-550 r/min转速下处理20-25 min后,转入冷混锅中待温度降至50-53℃时放料,得到初混料;
4)将步骤(3)制备好的初混料置于温度为175-185℃、转速为75-85 r/min 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1-1.5 h后挤出,得到混炼料;
5)将步骤(4)制备好的混炼料粉碎处理,得到粒度为120-200目的吸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还含有以下组分:水泥320-360重量份、50~200目的细沙240~360重量份、硅酸钠 4-7重量份、硫酸铝 2-3重量份、氯化钙 1-2重量份、超细矿粉60-90 重量份、减水剂3-4重量份、水100-120重量份、胶黏剂10-2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在20-22℃下,将22.26重量份Fe(NO3)3•9H2O和1.2重量份硝酸钡加入到14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2 h后待用;
(2)在28-30℃和搅拌下,将16.8重量份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滴加至步骤(1)备好的水溶液中,滴加时间为0.5 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 h后室温放置待用;
(3)在28-30℃和剧烈搅拌下,将5.4重量份体积浓度为25%的氨水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水溶液中,滴加时间为1 h;
(4)将2.4重量份经活化处理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步骤(3)备好的水溶液中,在40kHz、1800 W的超声仪中超声2 h后,剧烈搅拌1 h,然后升温至87-88℃,搅拌5.5 h后常温放置待用;
(5)将步骤(4)备好的混合物在123-125℃下处理4.5 h后,继续在855-857℃下处理4h,得到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取1重量份无水碳酸氢钠,与1.91重量份七水硫酸锌混合均匀,然后采用高能球磨机,将混合物球磨处理1.5 h待用;
(2)取步骤(1)球磨处理后的混合物,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在70℃下真空干燥18 h待用;
(3)将步骤(2)备好的粉末,在空气氛和220℃下处理2 h后常温放置待用;
(4)将步骤(3)备好的粉末与0.3重量份纯铁粉混合均匀后,采用高能球磨机,将混合物球磨处理96 h后,得到粒径为20-40 nm的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其组成为: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1.54重量份、四氯化锡1.32重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6重量份、氯化钾4.43重量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94重量份、硼氢化钠3.9重量份、聚苯乙烯磺酸钠5.21重量份和去离子水96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氯化钾加入到26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1 h后待用;
(2)将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步骤(1)备好的氯化钾水溶液中,剧烈搅拌2h后,在40 kHz、1800 W的超声仪中超声1 h,然后加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3重量份,剧烈搅拌4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待用;
(3)在室温和搅拌下,将聚苯乙烯磺酸钠加入到1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2.5 h后,加入步骤(2)制得的粉末,剧烈搅拌2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待用;
(4)将步骤(3)制好的粉末加入到1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2 h后,加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3重量份,剧烈搅拌3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待用;
(5)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步骤(4)备好的粉末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同时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2 h后,降温至1-3℃,加入硼氢化钠,继续搅拌0.5 h后待用;
(6)在1-3℃下,将四氯化锡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15 min后,在1-3℃和剧烈搅拌下滴加到步骤(5)备好的溶液中,滴加时间为1 h;滴加完毕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在70℃下真空干燥30 h,得到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纳米铜晶粒的平均粒径为2-5 nm,纳米二氧化锡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6 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在室温和搅拌下,将6.2重量份氯化钠加入到4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1 h后待用;
(2)将2.16重量份经活化处理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步骤(1)备好的水溶液中,剧烈搅拌1 h后,在40 kHz、1800 W的超声仪中超声3 h,然后加入5.65重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剧烈搅拌5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待用;
(3)在室温和搅拌下,将7.3重量份聚苯乙烯磺酸钠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3 h后,加入步骤(2)备好的粉末,剧烈搅拌4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待用;
(4)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步骤(3)备好的粉末,以及4.12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0.9重量份2-羟基丁二酸同时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1 h后,加入1.21重量份二水合氯化铜,剧烈搅拌1 h后,超声3 h,待用;
(5)在1-3℃下,将5.46重量份硼氢化钠加入到2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0.5 h后,在1-3℃和剧烈搅拌下,将硼氢化钠水溶液滴加到步骤(4)备好的溶液中,滴加时间为1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 h,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在65℃下真空干燥24 h,得到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其中纳米铜晶粒的平均粒径为2-5 n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活化处理的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取埃洛石纳米管,经机械粉碎处理并过300目筛后待用;
(2)在两个相同的6 L尼龙罐中各装入48颗直径为5 mm的不锈钢球和42颗直径为10 mm的不锈钢球,然后分别加入经步骤(1)处理后的埃洛石纳米管2.4 kg,再分别滴加300 ml无水乙醇,并用尼龙盖密封;将两个球磨罐对称地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在转速为300 rpm、且每60分钟自动转换旋转方向的条件下球磨48 h后,得到长度为170-200 nm的短切埃洛石纳米管;
(3)取步骤(2)处理后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pH为8、浓度为12 wt%的Tween 40的水溶液中超声20 h,过滤,用水洗净后,于65-67℃下真空干燥24 h后待用。
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将水泥,再生粗骨料与细沙混合均匀形成干粉料,然后加水搅拌均匀;
2)将剩余水与减水剂依次加入步骤 (1) 形成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时间各为5~8分钟;
3)硅酸钠、硫酸铝、氯化钙、超细矿粉、聚丙烯酸酯、胶黏剂、氧化石墨烯和吸波材料 同时加入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中,快速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压力泵泵送到指定工程位置即可。
CN201610400705.1A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045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0705.1A CN106045403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0705.1A CN106045403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5403A true CN106045403A (zh) 2016-10-26
CN106045403B CN106045403B (zh) 2018-04-20

Family

ID=5717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0705.1A Active CN106045403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540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1708A (zh) * 2017-05-31 2017-08-08 福建省盛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2681A (zh) * 2017-05-31 2017-08-11 福建省盛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高韧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082A (zh) * 2017-12-27 2018-06-08 江苏百瑞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性好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5323A (zh) * 2017-12-07 2018-07-17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污泥制备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0949A (zh) * 2019-09-03 2019-11-29 亚泰集团长春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70816A (zh) * 2020-03-09 2020-07-31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道路用路缘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2393A (zh) * 2020-09-27 2020-12-2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9651A (zh) * 2020-10-12 2021-01-12 南京创企和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7349A (zh) * 2011-11-28 2012-07-04 江苏大学 磁性复合材料表面印迹温敏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3159558A1 (en) * 2012-04-26 2013-10-31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ft magnetic composite materials
CN104628326A (zh) * 2015-02-16 2015-05-20 福建省盛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波辐射防护功能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9633A (zh) * 2015-02-16 2015-05-27 福建省盛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电磁波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201A (zh) * 2015-12-30 2016-05-04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高韧性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200A (zh) * 2015-12-30 2016-05-04 中环建筑(福建)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高强高韧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212A (zh) * 2015-12-30 2016-05-04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复合材料增韧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7349A (zh) * 2011-11-28 2012-07-04 江苏大学 磁性复合材料表面印迹温敏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3159558A1 (en) * 2012-04-26 2013-10-31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ft magnetic composite materials
CN104628326A (zh) * 2015-02-16 2015-05-20 福建省盛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波辐射防护功能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9633A (zh) * 2015-02-16 2015-05-27 福建省盛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电磁波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201A (zh) * 2015-12-30 2016-05-04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高韧性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200A (zh) * 2015-12-30 2016-05-04 中环建筑(福建)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高强高韧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212A (zh) * 2015-12-30 2016-05-04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复合材料增韧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1708A (zh) * 2017-05-31 2017-08-08 福建省盛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2681A (zh) * 2017-05-31 2017-08-11 福建省盛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高韧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5323A (zh) * 2017-12-07 2018-07-17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污泥制备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082A (zh) * 2017-12-27 2018-06-08 江苏百瑞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性好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0949A (zh) * 2019-09-03 2019-11-29 亚泰集团长春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10949B (zh) * 2019-09-03 2022-03-04 亚泰集团长春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70816A (zh) * 2020-03-09 2020-07-31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道路用路缘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2393A (zh) * 2020-09-27 2020-12-2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9651A (zh) * 2020-10-12 2021-01-12 南京创企和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5403B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5403A (zh)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5404A (zh) 一种环保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799B (zh) 一种具有防电磁辐射的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2132B (zh) 一种海绵城市环保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200B (zh) 海绵城市高强高韧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8350B (zh) 高强度珊瑚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8917B (zh) 一种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
CN108546054B (zh) 一种高强自清洁透水面层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5556A (zh) 一种抗渗抗腐蚀性混凝土
CN106082800B (zh)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4078A (zh) 防火阻燃复合型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5080B (zh) 一种高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344B (zh) 一种硅气凝胶防火、防水、环保保温膏的制备方法
CN104326720A (zh) 利用钢渣生产胶凝材料的生产方法及胶凝材料
CN107140915A (zh) 一种轻质耐热尾砂空心砖及其制备
CN107936652A (zh) 抗雾霾低碳养生涂料
Hohol et al. The effect of sulfur-and carbon-codoped TiO2 nanocomposite on the photocataly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mortars
CN104030584B (zh) 一种防辐射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5310A (zh) 一种光催化水泥基材料
CN105218113A (zh) 一种硅溶胶结合刚玉质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309B (zh) 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
CN103058598B (zh) 一种建筑用墙体自保温砌块的生产方法
CN107011782A (zh) 一种室内防辐射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5084840B (zh) 一种a级防火的高效匀质自保温砌块
CN103965561A (zh) 一种水性隔热膜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Zhen Ze Zhen Xia Jia Dou Cu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JIANG MINGGANG COMMODITY CONCRE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108, Fujian province Fuzhou Minhou county university city stream source Palace Road 2

Patentee before: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