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8972A - 处理装置及处理*** - Google Patents

处理装置及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8972A
CN106028972A CN201580009564.4A CN201580009564A CN106028972A CN 106028972 A CN106028972 A CN 106028972A CN 201580009564 A CN201580009564 A CN 201580009564A CN 106028972 A CN106028972 A CN 106028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ore flows
tissue
releasing portion
process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95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合隆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28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92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having a flexible, catheter-like structure, e.g. for heart 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performing anastomosis; Buttons for anastom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017Electrical control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017/00022Sensing or detecting at the treatment site
    • A61B2017/00026Conductivity or impedance, e.g. of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3Steer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831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7/00867Material properties shape memory ef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619We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61B2018/00773Sensed parameters
    • A61B2018/00875Resistance or imped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2018/1405Electrodes having a specific shape
    • A61B2018/1435Spir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处理装置包括:线状构件,其能够在大致笔直的状态与组织夹持状态之间变形,在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能够夹持处理对象;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其配置于线状构件且协作夹持所述处理对象。第2能量放出部与第1能量放出部分开,并通过向与第1能量放出部之间放出能量来对所述处理对象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处理装置及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热能对生物体组织的处理对象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及处理***。
背景技术
在各种各样的手术中,要求接合生物体组织彼此的接合技术。作为接合组织彼此的接合技术,例如有外科缝合技术、机械吻合技术。而且,像国际公开第2011/083027号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使用热能(高频能量)来接合处理对象的组织的处理器具。国际公开第2011/083027号所公开的处理器具在接合组织彼此时,与基于外科缝合技术、机械吻合技术的生物体组织彼此的接合相比,能够更早获得较强的接合力。
为了减少外科处理的创伤,广泛进行了内窥镜下手术。但是,例如国际公开第2011/083027号所公开的处理器具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高频电极。这种高频电极难以贯穿于内窥镜的通道。因此,在接合组织彼此时,期望有微创且能够更早获得较强的接合力的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维持微创状态、并且能够利用简单的手法接合组织彼此的处理装置及处理***。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处理装置包括:线状构件,其能够在大致笔直的状态与组织夹持状态之间变形,在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能够夹持处理对象;第1能量放出部,其配置于所述线状构件且在所述线状构件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配置在夹持所述处理对象的位置;以及第2能量放出部,其在与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分开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线状构件且在所述线状构件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配置在与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协作夹持所述处理对象的位置,通过向与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之间放出能量来对所述处理对象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维持微创状态、并且能够利用简单的手法接合组织彼此的处理装置及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线圈部)、并且表示沿着组织夹持部的中心轴线向彼此相对的能量放出体之间放出能量的样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第1~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和推进部收纳于供料器的状态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利用第1~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供料器的穿刺部穿刺并贯穿于生物体组织之后、使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的顶端侧螺旋体相对于供料器的顶端突出并变形为螺旋状态(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使第1~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的顶端侧螺旋体变形为螺旋状态之后、抽拔供料器的穿刺部的状态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使第1~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的基端侧螺旋体相对于供料器的顶端突出并变形为螺旋状态的状态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使处理对象的组织夹持在第1~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的顶端侧线圈与基端侧线圈之间的状态下、在向放出体之间适当地供给能量并接合了组织彼此之后、切断线状构件等、去除了供料器的状态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并且表示向以与组织夹持部的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式相对的能量放出体之间放出能量的样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使处理对象的组织夹持在第1~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的顶端侧线圈与基端侧线圈之间的状态下、在向放出体之间适当地供给能量并接合了组织彼此且形成了孔之后、切断线状构件等、去除了供料器的状态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配置于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的、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及第2能量放出体的各个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配置于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的线状构件的组织夹持部的、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及第2能量放出体的各个配置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使用图1~图9说明第1实施方式。
优选的是,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组织处理***10与未图示的内窥镜一起使用。处理***10具有生物体组织处理装置12和进行控制以向处理装置12的后述的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供给适当的能量的控制器(能量源)14。在控制器14上连接有例如脚踏开关16。脚踏开关16具有第1踏板及第2踏板16a、16b。在操作第1踏板16a时,作为一例,进行接合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的接合模式(第1模式)的处理,后面进行说明。在操作第2踏板16b时,作为一例,进行在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上形成孔的孔形成模式(第2模式)的处理,后面进行说明。另外,也优选的是,与脚踏开关16一起或者取代脚踏开关16而使用手动开关。另外,也优选的是,在后述的供料器28上配置有相当于第1踏板及第2踏板16a、16b的按压开关等。
本实施方式的处理装置12形成为一次性型。另外,后述的供料器28也可以经过洗涤、消毒、灭菌进行再利用。
处理装置12具有线状构件22和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处理装置12具有用于将线状构件22、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向处理对象引导的供料器(引导器具)28。处理装置12的线状构件22、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以及供料器28能够贯穿于未图示的内窥镜的通道进行使用,而且,优选的是贯穿于通道进行使用,后面进行说明。另外,优选的是,供料器28利用例如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线状构件22具有例如螺旋状的组织夹持部32和能够使夹持部32相对于供料器28的顶端(后述的穿刺部84)沿着长度方向向前方和后方移动的推进部34。优选的是,夹持部32和推进部34一体形成。另外,推进部34既可以由与夹持部32相同的原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原材料形成。
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能够在大致笔直的状态与具有弹性的螺旋状态等组织夹持状态之间变形,在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能够夹持处理对象。在夹持部32习惯性变形为例如螺旋状态等组织夹持状态的情况下,夹持部32只要从其顶端到基端沿着中心轴线C存在有数厘米左右即可。在线状构件22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当然难以放入供料器28的后述的管状体82内,难以放入内窥镜的通道内。在将线状构件22向供料器28的管状体82和内窥镜的通道内放入的情况下,设为大致笔直的状态来放入线状构件22。
优选的是,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例如由镍钛合金等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形成。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例如一被加热就从大致笔直的状态变形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的组织夹持状态。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的线状构件22能够形成为利用组成的调整而在例如体温等比体腔内温度低的温度(例如常温)下维持大致笔直的状态,在体温下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另外,也可以与后述的放出体44a、44b、44c、44d、46a、46b、46c、46d相独立地在线状构件22或供料器28的后述的穿刺部84等上配置加热器,自加热器向线状构件22施加热量而从大致笔直的状态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当然,作为线状构件22,也优选的是能够利用弹性变形在大致笔直的状态与组织夹持状态(螺旋状态)之间变形。
以下,作为一例,说明了线状构件22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形成的情况。
夹持部32具有顶端侧螺旋体(第1线圈)32a和配置于顶端侧螺旋体32a的基端侧的基端侧螺旋体(第2线圈)32b。在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从大致笔直的状态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的情况下,顶端侧螺旋体32a沿着组织夹持状态(螺旋状态)的中心轴线C位于顶端侧,基端侧螺旋体32b配置在与顶端侧螺旋体32a的基端侧相邻的位置。在夹持部32为组织夹持状态时,优选的是,顶端侧螺旋体32和基端侧螺旋体32b相对于中心轴线C呈同心状配置。
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分别配置于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具体地说,第1能量放出部24配置于顶端侧螺旋体32a,第2能量放出部26配置于基端侧螺旋体32b。因此,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相互分开。
第1能量放出部24在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相对。而且,第1能量放出部24配置在与第2能量放出部26协作夹持处理对象的位置。换言之,第2能量放出部26在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配置在与第1能量放出部24协作夹持处理对象的位置。而且。第2能量放出部26通过向与第1能量放出部24之间放出能量来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即,通过经由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向它们之间的处理对象放出能量,从而能够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
第1能量放出部24具有多个(在此,说明具有4个的例子)能量放出体44a、44b、44c、44d(以下,主要标注附图标记44)。各个放出体44在夹持部32大致笔直的状态下沿着线状构件22的长度方向L分开。换言之,各个放出体44在夹持部32的顶端侧螺旋体32a为组织夹持状态(螺旋状态)时沿着卷绕方向L分开适当的间隔。而且,各个能量放出体44相对于彼此电绝缘。作为各个能量放出体44,例如能够使用高频电极、加热器等,能够对处理对象施加热能。在此,说明作为能量放出体44使用高频电极的例子。
第2能量放出部26具有多个(在此,说明具有4个的例子)能量放出体46a、46b、46c、46d(以下,主要标注附图标记46)。各个放出体46在夹持部32大致笔直的状态下沿着线状构件22的长度方向L分开。换言之,各个放出体46在夹持部32的基端侧螺旋体32b为组织夹持状态(螺旋状态)时沿着卷绕方向L分开适当的间隔。而且,各个能量放出体46相对于彼此电绝缘。作为各个能量放出体46,例如能够使用高频电极、加热器等,能够对处理对象施加热能。在此,说明作为能量放出体46使用高频电极的例子。
在该实施方式中,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记忆了形状。因此,在线状构件22为组织夹持状态时,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中的、相对或大致相对的放出体44、46被确定。如图2所示,在夹持部32为组织夹持状态时,放出体44a、46a相对,放出体44b、46b相对,放出体44c、46c相对,放出体44d、46d相对。特别是放出体44a、46a、放出体44b、46b、放出体44c、46c以及放出体44d、46d在线状构件22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相对配置在沿着组织夹持状态的中心轴线C的位置。而且,后面进行说明,在接合组织L1、L2彼此时,控制器14控制后述的切换部74,能够向第1能量放出部24的多个放出体44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多个放出体46之间的、更近位的放出体44、46之间施加能量E1。
另外,优选的是,放出体44、46在线状构件22变形为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相对配置为相对于彼此与组织夹持状态的中心轴线C交叉的状态(包括大致交叉的状态)。如图8所示,放出体44a、46c在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位置相对,放出体44b、46d在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位置相对,放出体44c、46a在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位置相对,放出体44d、46b在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位置相对。而且,后面进行说明,当在组织L1、L2彼此上形成孔H时,控制器14控制后述的切换部74,能够向第1能量放出部24的多个放出体44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多个放出体46之间的、更远位的放出体44、46之间施加能量E2。
如图1所示,优选的是,线状构件22形成为管状。在线状构件22的内部配置有电连接于第1能量放出体44的导线54a、54b、54c、54d(以下,主要标注附图标记54)和电连接于第2能量放出体46的导线56a、56b、56c、56d(以下,主要标注附图标记56)。即,导线54a电连接于放出体44a,导线54b电连接于放出体44b,导线54c电连接于放出体44c,导线54d电连接于放出体44d,导线56a电连接于放出体46a,导线56b电连接于放出体46b,导线56c电连接于放出体46c,导线56d电连接于放出体46d。各条导线54、56能够利用连接器58相对于具有后述的能量源72的控制器14进行拆装。
控制器14具有能够向处理装置12的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供给适当的能量的能量源72。因此,能量源72由控制器14控制能量输出。即,能量源72由控制器14适当地控制能量输出量、能量输出时间等。能量源72利用各条导线54电连接于第1能量放出部24的各个放出体44,并且利用各条导线56电连接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各个放出体46。因此,能够自能量源72经由各条导线54、56向各个放出体44、46传递能量。
在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中的能量源72中,电流容量受到限制的情况较多。因此,优选的是,能量源72与电流容量相匹配地能够向第1能量放出部24的各个放出体44中的至少一者、第2能量放出部26的各个放出体46中的至少一者供给能量。因而,如图1所示,优选的是,控制器14具有在电流容量受到限制时配备的、切换输出状态的切换部74。切换部74由控制器14进行控制以自第1能量放出部24的多个放出体44a、44b、44c、44d、即导线54a、54b、54c、54d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自第2能量放出部26的多个放出体46a、46b、46c、46d、即导线56a、56b、56c、56d中选择一个或多个。
因而,能够自控制器14的能量源72经由各条导线54、56分别向多个能量放出体44、46中的、适当的能量放出体44、46传递能量。另外,优选的是,如果能量源72的电流容量没有限制,则同时向多对放出体44a、44b、44c、44d、46a、46b、46c、46d输出能量。
切换部74通过被控制器14控制,从而作为一例,首先在向放出体44a、46a之间供给了适当的能量之后,停止能量的供给。接着在向放出体44b、46b之间供给了适当的能量之后,停止能量的供给。接下来在向放出体44c、46c之间供给了适当的能量之后,停止能量的供给。最后在向放出体44d、46d之间供给了适当的能量之后,停止能量的供给。切换部74被控制为相对于生物体组织大致连续地进行能量的供给。即,控制器14能够控制为例如在停止向放出体44a、46a之间的组织供给能量的同时或大致同时开始向放出体44b、46b之间的组织供给能量。
另外,放出体44、46能够用作检测组织L1、L2之间的生物体信息、例如阻抗的传感器。因此,自放出体44、46经由导线54、56向控制器14输入阻抗的信号。通过在控制器14中设定适当的阻抗阈值,从而能够自动控制自能量源72向放出体44、46的能量输出的停止时期。当然,也优选的是,设定为自能量源72输出能量适当的时间,在经过了设定的时间时停止输出。另外,也优选的是,设定为在从开始自能量源72向放出体44、46输出能量时经过了预定时间后未达到阻抗阈值时停止输出。
如图1和图3所示,供料器28具有管状体(护套)82和配置于管状体82的顶端的穿刺部84,该管状体(护套)82用于将线状构件22收纳为:在配置于其内侧时线状构件22为大致笔直的状态、在自其顶端突出时线状构件22中的该突出的部分为组织夹持状态。即,供料器28在其顶端具有能够穿刺处理对象的穿刺部84。供料器28的顶端的穿刺部84能够以能够穿刺处理对象的方式贯穿处理对象。
接着,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处理***10的作用。在此,说明使用切换部74自各个放出体44、46依次向组织L1、L2放出能量时的例子。
首先,说明进行接合第1组织L1与第2组织L2的处理的情况(第1模式)。紧接于此,说明进行接合第1组织L1与第2组织L2并且形成孔H而使第1组织L1侧与第2组织L2侧相连通的处理的情况(第2模式)。
如图3所示,使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为大致笔直,并收纳于供料器28的管状体82的内部。如图1所示,连接器58连接于控制器14。
例如以内窥镜的***部的顶端部的顶端面与体腔内的处理对象相对的方式放入。在内窥镜的***部的顶端部的顶端面与体腔内的处理对象相对的状态下,经由内窥镜的处理器具贯穿通道,使线状构件22为大致笔直的状态的处理装置12的供料器28的穿刺部84与处理对象的第1组织L1相对峙。
如图4所示,利用供料器28的穿刺部84贯穿处理对象的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然后,利用推进部34使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中的、顶端侧螺旋体32a相对于供料器28的顶端(穿刺部84)突出。此时,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的顶端侧螺旋体32a例如利用体温使温度上升,从大致笔直的状态向组织夹持状态变形。
如图5所示,将穿刺部84从贯穿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的状态抽拔为与第1组织L1相对峙。因此,顶端侧螺旋体32a留置在第2组织L2侧。
然后,如图6所示,利用推进部34使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中的、基端侧螺旋体32b相对于供料器28的顶端(穿刺部84)突出。此时,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的基端侧螺旋体32b例如利用体温使温度上升,从大致笔直的状态向组织夹持状态变形。
因此,在顶端侧螺旋体32a与基端侧螺旋体32b之间夹持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即,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被夹持部32夹持而相互紧贴。此时,如图2所示,由于夹持部32记忆了形状,因此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a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a相对,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b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b相对,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c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c相对,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d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d相对。
在该状态下,例如为了进行第1模式的处理,进行操作以踏入而按压连接于控制器14的脚踏开关16的第1踏板16a。
如图2所示,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向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a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a之间以适当的输出施加高频能量(热能)。因此,向放出体44a、46a之间的组织L1、L2投入能量E1,组织L1、L2改性且组织L1、L2彼此相接合。即,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向如放出体44a与放出体46b之间那样、向更近位的放出体44a、46a之间施加能量E1。
此时,利用放出体44a、46a检测放出体44a、46a之间的组织L1、L2的生物体信息、例如阻抗,而检测生物体组织的状态。因此,例如在阻抗达到适当地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使高频能量的输出停止。
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向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b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b之间以适当的输出施加高频能量,而接合放出体44b、46b之间的组织L1、L2。向放出体44b、46b之间施加高频能量是在刚刚结束向放出体44a、46a之间施加高频能量之后。此时的“刚刚……之后”也优选为在结束向放出体44a、46a之间施加高频能量的同时。
同样地,控制器14在刚刚结束向放出体44b、46b之间施加高频能量之后,以适当的输出向放出体44c、46c之间施加高频能量。进而,在刚刚结束向放出体44c、46c之间施加高频能量之后,以适当的输出向放出体44d、46d之间施加高频能量。因此,组织L1、L2在放出体44a、46a之间、放出体44b、46b之间、放出体44c、46c之间、放出体44d、46d之间的位置相接合。
即,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依次向相互接近的各个放出体44、46之间放出能量E1。因此,在组织L1、L2上形成有环状的接合部且组织L1、L2相接合。
控制器14例如利用声音和/或监视器显示通知使用者一系列的接合组织L1、L2的操作结束。使用者放开第1踏板16a。
在停止了自能量源72向放出体44、46之间的能量输出之后,切断线状构件22。此时,优选的是,切断线状构件22中的、自供料器28的顶端突出的部位。例如,优选的是切断夹持部32与推进部34之间的交界附近。该操作例如利用经内窥镜***的其他钳子等来进行。
之后,自内窥镜的通道中拔出线状构件22的推进部34和供料器28。因此,在接合了组织L1、L2的状态下,线状构件22中的、夹持部32以夹持组织L1、L2的状态留置。由于夹持部32维持夹持着组织L1、L2的状态,因此能够维持组织L1、L2彼此的接合力。
另外,在此,说明了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并依次向放出体44a、46a之间、放出体44b、46b之间、放出体44c、46c之间、放出体44d、46d之间放出能量的例子。即,说明了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而沿着卷绕方向L向放出体44、46之间输出能量的例子。此外,例如,也优选的是依次向放出体44a、46a之间、放出体44c、46c之间、放出体44b、46b之间、放出体44d、46d之间放出能量。即,只要是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并同时向如放出体44a、46a这样成对的(沿着中心轴线C的轴向相对的)放出体44、46供给能量,向放出体44、46的能量输出顺序就可以是随机的。
在图2中,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a、44b之间、放出体44b、44c之间、放出体44c、44d之间以及放出体44d、44a之间描绘为相互分开了适当的间隔的状态。同样地,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a、46b之间、放出体46b、46c之间、放出体46c、46d之间以及放出体46d、46a之间描绘为相互分开了适当的间隔的状态。因此,例如在接合组织L1、L2时,接合部不是实线的环状,而能够成为虚线的环状。另一方面,通过使这些在卷绕方向(线状构件22的长度方向)L上相邻的放出体44、46的间隔变窄(增大放出体44、46自身的面积),并且适当地控制向放出体44、46之间的输出能量,从而能够将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形成实线的环状接合部来接合组织L1、L2。
接着,说明接合第1组织L1与第2组织L2并且形成孔H而使组织L1侧与组织L2侧相连通的情况(第2模式)。在此,对与第1模式的作用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如图6所示,在顶端侧螺旋体32a与基端侧螺旋体32b之间夹持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即,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相互紧贴。此时,如图8所示,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a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a相对,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b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b相对,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c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c相对,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d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d相对。
在该状态下,为了进行第2模式的处理,进行操作以踏入而按压连接于控制器14的脚踏开关16的第2踏板16b。
如图8所示,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向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a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c之间以适当的输出施加高频能量(热能)。因此,向放出体44a、46c之间的组织L1、L2投入能量E2,组织L1、L2改性。此时,在放出体44a、46c之间能量密度最高的部位在中心轴线C上。即,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向如放出体44a与放出体46c之间那样、向更远位的放出体44a、46c之间施加能量E2。
此时,利用放出体44a、46c检测放出体44a、46c之间的组织L1、L2的生物体信息、例如阻抗,而检测生物体组织的状态。因此,例如在阻抗达到适当地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使高频能量的输出停止。另外,第1模式的阻抗阈值与第2模式的阻抗阈值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向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b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d之间以适当的输出施加高频能量,使放出体44b、46d之间的组织L1、L2改性。向放出体44b、46d之间施加高频能量是在刚刚结束向放出体44a、46c之间施加高频能量之后。
同样地,控制器14在刚刚结束向放出体44b、46d之间施加高频能量之后,以适当的输出向放出体44c、46a之间施加高频能量。进而,在刚刚结束向放出体44c、46a之间施加高频能量之后,以适当的输出向放出体44d、46b之间施加高频能量。因此,在组织L1、L2中的、夹持部32的中心轴线C上的能量密度较高的状态下施加高频能量。因而,以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方式倾斜地借助能量E2对正中间(中心轴线C上)进行烧灼。因此,如图9所示,中心轴线C上的生物体组织坏死并被去除而形成了孔H。另外,孔H的周围因能量密度而接合为环状。
即,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依次向相互隔离的各个放出体44、46之间放出能量E2。因此,在组织L1、L2中的、中心轴线C上形成有环状的孔H,该孔H的周围相接合。因而,通过使用处理***10,能够形成维持连通了组织L1、L2彼此的状态的孔H。
控制器14例如利用声音和/或监视器显示通知使用者一系列的在组织L1、L2上形成孔H的操作结束。使用者放开第2踏板16b。
然后,与第1模式的操作相同地在停止了自能量源72向放出体44、46之间的能量输出之后,切断线状构件22。
之后,自内窥镜的通道中拔出线状构件22的推进部34和供料器28。因此,在利用夹持部32夹持着组织L1、L2的部位的中心轴线C上形成有孔H,在中心轴线C的周围相接合了的状态下,线状构件22中的、夹持部32以夹持着组织L1、L2的状态留置。由于夹持部32维持夹持着组织L1、L2的状态,因此能够维持组织L1、L2彼此的接合力。
另外,在此,说明了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并依次向放出体44a、46c之间、放出体44b、46d之间、放出体44c、46a之间、放出体44d、46b之间放出能量的例子。此外,例如,也优选的是依次向放出体44a、46c之间、放出体44c、46a之间、放出体44b、46d之间、放出体44d、46b之间放出能量。即,只要是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并同时向像放出体44a、46c这样成对的(以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方式相对的)放出体44、46供给能量,向放出体44、46的能量输出顺序就可以是随机的。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处理***10,可以说起到以下效果。
在内窥镜下进行外科缝合时,需要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操作,因此要求较高的技术。该实施方式的处理装置12能够贯穿于内窥镜的通道进行使用。而且,该处理装置12仅是只要在利用供料器28刺穿处理对象之后、使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的顶端侧螺旋体32a突出、拉入供料器28使夹持部32的基端侧螺旋体32b突出并自能量源72与处理相匹配地向配置于顶端侧螺旋体32a和基端侧螺旋体32b的放出部24、26供给能量即可。仅靠使供料器28和线状构件22沿中心轴线C的轴向适当地移动就能够进行夹持组织L1、L2的操作。因而,在使用该实施方式的处理装置12的情况下,能够以简单操作来进行夹持组织L1、L2的操作。
通过在利用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夹持着处理对象的状态下自能量放出部24、26放出热能,从而能够在处理对象上形成环状的接合部或者形成孔H。具体地说,能够利用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向如放出体44a、46a之间那样、向更近位的放出体44a、46a之间施加能量E1,形成接合部。另外,能够利用控制器14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向如放出体44a、46c之间那样、向更远位的放出体44a、46c之间施加能量E2而形成接合部并且形成连通组织L1侧与组织L2侧的孔H。
这样,该处理***10使用热能进行使生物体组织L1、L2改性的处理,因此能够大大缩短接合处理对象的组织L1、L2时以及接合组织L1、L2并且形成孔H时的操作时间。另外,在接合组织彼此、并且在其内侧形成孔H时,不必单纯使血流停止并等待细胞坏死,通过积极地向生物体组织投入热能,能够一边在短时间内形成孔H,一边接合该孔H的周围。而且,利用孔H,能够维持组织L1侧与组织L2侧相连通的状态。
由于该实施方式的处理装置12能够在内窥镜下使用,因此在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时,能够维持微创状态,而且,能够以利用简单的手法更早获得较高的接合力的方式接合组织彼此。另外,根据能量的投入的朝向,能够接合组织彼此并且形成维持连通着的状态的孔。同样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处理***10,在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时,能够维持微创状态,而且,能够以利用简单的手法更早获得较高的接合力的方式接合组织彼此。另外,根据能量的投入的朝向,能够接合组织彼此并且形成维持连通着的状态的孔。
另外,在图2中,第1能量放出部24的放出体44a、44b之间、放出体44b、44c之间、放出体44c、44d之间以及放出体44d、44a之间描绘为相互分开了适当的间隔的状态。同样地,第2能量放出部26的放出体46a、46b之间、放出体46b、46c之间、放出体46c、46d之间以及放出体46d、46a之间描绘为相互分开了适当的间隔的状态。通过使这些在卷绕方向(线状构件22的长度方向)L上相邻的放出体44、46的间隔变窄,并且适当地控制向放出体44、46之间的输出能量,从而能够将第1组织L1和第2组织L2接合为环状。
在此,说明了依次切换放出体44a、44b、44c、44d、46a、46b、46c、46d的对而形成环状的接合部的例子。根据电流容量,也可以自全部的放出体44a、44b、44c、44d、46a、46b、46c、46d同时输出能量而形成环状的接合部。
另外,在此,说明了依次切换放出体44a、44b、44c、44d、46a、46b、46c、46d的对而形成环状的接合部的例子。根据电流容量,也可以自全部的放出体44a、44b、44c、44d、46a、46b、46c、46d同时输出能量而形成孔。
另外,将第1模式作为一个处理操作、将第2模式作为另一个处理操作来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当然也可以将第1模式的接合操作与第2操作的开孔操作作为一系列的处理操作。
使用图10说明第2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尽量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在第1能量放出部24中具有4个放出体44、在第2能量放出部26中具有4个放出体46的例子。
如图10示意性地所示那样,例如,也优选的是,设于夹持部32的顶端侧螺旋体32a的第1能量放出部24具有5个放出体44a、44b、44c、44d、44e,设于夹持部32的基端侧螺旋体32b的第2能量放出部26具有5个放出体46a、46b、46c、46d、46e。即,各个放出体44、46的数量也可以是奇数。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放出体44、46以中心轴线(重心)C为中心配置在正五边形的顶点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在第1模式中,控制器14适当地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与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情况相同地,向沿着中心轴线C的轴向相对的放出体44、46彼此成对并相对的放出体44、46之间的组织放出能量E1。即,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向如放出体44a与放出体46a之间那样、向更近位的放出体44a、46a之间施加能量E1。而且,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例如,依次向放出体44b、46b之间、放出体44c、46c之间、放出体44d、46d之间的组织L1、L2放出能量E1,呈环状形成接合部。
另一方面,在第2模式中,例如放出体44b与放出体46d、46e分别成对。因此,在第2模式中,控制器14适当地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依次向放出体44b、46d之间的组织、放出体44b、46e之间的组织放出能量E2。当然,也可以根据电流容量向放出体44b、46d之间以及放出体44b、46e之间的组织同时放出能量。即,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向如放出体44b、46d之间、放出体44b、46e之间那样、向更远位的放出体44b、46d之间、放出体44b、46e之间施加能量E2。
在此,该实施方式的放出体44、46不是以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方式相对。因此,在后述的放出体44、46之间,能量E2流动的方向位于相对于中心轴线C扭转的位置。例如,连结放出体44b与放出体46d、46e之间的线段(能量E2的通道中的能量密度最高的部分)位于相对于中心轴线C扭转的位置。
在进行第2模式的处理时,控制器14利用切换部74将放出能量的放出体44、46依次切换到放出体44a与放出体46c、46d之间、放出体44b与放出体46d、46e之间、放出体44c与放出体46e、46a之间、放出体44d与放出体46a、46b之间、放出体44e与放出体46b、46c之间。即,控制器14适当地控制切换部74,能够向处理对象中的、夹持在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44中的至少一者与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46中的至少一者之间的部位放出能量。因此,即使说能量E2分别向多个放出体44、46之间流动的方向位于相对于中心轴线C扭转的位置,向中心轴线C的附近投入较多能量,中心轴线C的附近的能量密度也升高。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2模式的处理相同地,中心轴线C上的组织被烧灼、去除且在组织L1、L2上形成了孔H。另外,孔H的周围的组织L1、L2相接合。
因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由于该实施方式的处理装置12能够在内窥镜下使用,因此在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时,能够维持微创状态,而且,能够以利用简单的手法更早获得较高的接合力的方式接合组织彼此。另外,根据能量的投入的朝向,能够接合组织彼此并且形成维持连通着的状态的孔。同样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处理***10,在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时,能够维持微创状态,而且,能够以利用简单的手法更早获得较高的接合力的方式接合组织彼此。另外,根据能量的投入的朝向,能够接合组织彼此并且形成维持连通着的状态的孔。
使用图11说明第3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尽量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1示意性所示,例如,也优选的是,设于夹持部32的顶端侧螺旋体32a的第1能量放出部24具有5个放出体44a、44b、44c、44d、44e,设于夹持部32的基端侧螺旋体32b的第2能量放出部26具有4个放出体46a、46b、46c、46d。即,放出体44、46的数量也可以不是相同的数量。另外,各放出体44、46的数量既可以是偶数,也可以是奇数。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第1能量放出部24的各个放出体44以中心轴线(重心)C为中心配置在正五边形的顶点的位置,第2能量放出部26的各个放出体46配置在以中心轴线C为重心的正方形的顶点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在第1模式中,例如第2能量放出部26的一个放出体46c与第1能量放出部24的两个放出体44c、44d成对。因此,在第1模式中,控制器14适当地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依次向放出体46c、44c之间的组织、放出体46c、44d之间的组织放出能量E1。当然,也可以根据电流容量向放出体46c、44c之间以及放出体46c、44d之间的组织同时放出能量。
在此,该实施方式的放出体44、46不是与中心轴线C平行地相对,而是以大致沿着中心轴线C的状态相对。因此,能量E1向后述的放出体44、46之间流动的方向也可以不与中心轴线C平行。例如,连结放出体46e与放出体44c、44d、44e之间的线段(能量E1的通道中的能量密度最高的部分)不与中心轴线C平行。即,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向第1能量放出部24的多个放出体44与第2能量放出部26的多个放出体46之间的、更近位的放出体44、46之间施加能量E1。
在进行第1模式的处理的情况下,作为一例,控制器14利用切换部74将放出能量的放出体44、46依次切换到放出体46a与放出体44a、44b、44e之间、放出体46b与放出体44a、44b、44c之间、放出体46c与放出体44c、44d、44e之间、放出体46d与放出体44d、44e之间。因此,即使说能量E1向放出体44、46之间流动的方向不与中心轴线C平行,也与中心轴线C大致平行地投入较多能量。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1模式的处理相同地呈环状形成了接合部。
另一方面,在第2模式中,例如放出体46c与放出体44a、44b分别成对。因此,在第2模式中,控制器14适当地控制能量源72和切换部74,依次向放出体46c、44a之间的组织、放出体46c、44b之间的组织放出能量E2。当然,也可以根据电流容量向放出体46c、44a之间以及放出体46c、44b之间的组织同时放出能量。
在此,该实施方式的放出体44、46不是以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方式相对。即,控制器14控制切换部74,向如放出体46c、44a之间、放出体46c、44b之间那样、向更远位的放出体46c、44a之间、放出体46c、44b之间施加能量E2。如第2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即使在能量E2向放出体44、46之间流动的方向位于相对于中心轴线C扭转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向中心轴线C的附近投入较多能量,因此中心轴线C的附近的能量密度升高。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第2模式的处理相同地,中心轴线C上的组织被烧灼、去除并在组织L1、L2上形成了孔H。另外,孔H的周围的组织L1、L2相接合。
因而,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地,由于该实施方式的处理装置12能够在内窥镜下使用,因此在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时,能够维持微创状态,而且,能够以利用简单的手法更早获得较高的接合力的方式接合组织彼此。另外,根据能量的投入的朝向,能够接合组织彼此并且形成维持连通着的状态的孔。同样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处理***10,在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时,能够维持微创状态,而且,能够以利用简单的手法更早获得较高的接合力的方式接合组织彼此。另外,根据能量的投入的朝向,能够接合组织彼此并且形成维持连通着的状态的孔。
另外,虽未图示,但是各个放出体44、46的面积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线状构件22的夹持部32使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而能够在大致笔直的状态与组织夹持状态之间变形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像螺旋弹簧那样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从组织夹持状态设为大致笔直的状态并将夹持部32配置于供料器28的管状体82的内部。即使夹持部32如此形成,也与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相同地能够夹持组织L1、L2,并且能够自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24、26放出能量。
[附记]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说起到以下效果。
项目1.一种经内窥镜地接合生物体组织彼此的接合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供料器28将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1、L2自一侧(组织L1侧)向另一侧(组织L2侧)贯穿;
将线状构件22的第1夹持体32a自所述供料器向所述另一侧放出;
将所述供料器向所述一侧拉回;
将线状构件22的第2夹持体32b自所述供料器向所述一侧放出,与所述第1夹持体协作夹持生物体组织L1、L2;
向所述第1夹持体及第2夹持体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放出热能并在利用第1夹持体及第2夹持体夹持着生物体组织彼此的状态下利用所述热能接合生物体组织彼此;
切断所述线状构件中的、所述第1夹持体及第2夹持体32a、32b的基端侧;以及
抽拔所述供料器,并且从所述线状构件中的切断的位置向基端侧抽拔。
项目2.根据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能朝向所述第1夹持体及第2夹持体之间的相互接近的能量放出体之间放出。
项目3.根据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依次切换所述热能的放出位置,在处理结束时,接合部成为环状。
项目4.一种经内窥镜地在生物体组织彼此上形成孔的孔形成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供料器28将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1、L2自一侧(组织L1侧)向另一侧(组织L2侧)贯穿;
将线状构件22的第1夹持体32a自所述供料器向所述另一侧放出;
将所述供料器向所述一侧拉回;
将线状构件22的第2夹持体32b自所述供料器向所述一侧放出,与所述第1夹持体协作夹持生物体组织L1、L2;
向所述第1夹持体及第2夹持体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放出热能并在利用第1夹持体及第2夹持体夹持着生物体组织彼此的状态下利用所述热能接合生物体组织彼此并且形成孔;
切断所述线状构件中的、所述第1夹持体及第2夹持体32a、32b的基端侧;以及
抽拔所述供料器,并且从所述线状构件中的切断的位置向基端侧抽拔。
项目5.根据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能朝向所述第1夹持体及第2夹持体之间的相互分开的能量放出体之间放出。
项目6.根据项目5所述的方法,其中,依次切换所述热能的放出位置,在处理结束时,接合部成为环状,并且在所述环状部的内侧形成有孔H。
至此,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包括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的所有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0…生物体组织处理***;12…生物体组织处理装置;14…控制器;22…线状构件;24…第1能量放出部;26…第2能量放出部;28…供料器;32…组织夹持部;32a…顶端侧螺旋体;32b…基端侧螺旋体;34…推进部;44…第1能量放出体;46…第2能量放出体;54;56…导线;58…连接器;72…能量源;74…输出状态切换部;82…管状体;84…穿刺部。

Claims (14)

1.一种处理装置,其中,该处理装置包括:
线状构件,其能够在大致笔直的状态与组织夹持状态之间变形,在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能够夹持处理对象;
第1能量放出部,其配置于所述线状构件且在所述线状构件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配置在夹持所述处理对象的位置;以及
第2能量放出部,其在与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分开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线状构件,且在所述线状构件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配置在与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协作夹持所述处理对象的位置,通过向与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之间放出能量来对所述处理对象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线状构件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及所述第2能量放出部相对地配置在沿着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中心轴线的位置或大致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线状构件变形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状态下,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及所述第2能量放出部相对地配置在相对于彼此与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中心轴线交叉的位置或位于相对于中心轴线扭转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具有相互分开的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
所述第2能量放出部具有相互分开的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
能够向所述处理对象中的、夹持在所述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中的至少一者之间的部位放出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能够向所述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中的一者与所述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中的、与所述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中的所述一者最近位的能量放出体之间所夹持的部位放出能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能够向所述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中的一者与所述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中的、与所述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中的所述一者最远位的能量放出体之间所夹持的部位放出能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相互电绝缘,
所述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相互电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该处理装置还具有引导器具,在该引导器具中,所述线状构件在配置于该引导器具的内侧时为大致笔直的状态,所述线状构件在自该引导器具的顶端突出时所述线状构件中的该突出的部分为组织夹持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器具在其顶端具有能够穿刺所述处理对象的穿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及所述第2能量放出部具有高频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及所述第2能量放出部具有加热器。
12.一种处理***,其中,该处理***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以及
控制器,其具有能够向所述处理装置的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及第2能量放出部供给适当的能量的能量源,并控制所述能量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其中,
所述处理装置的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具有相互分开的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
所述处理装置的所述第2能量放出部具有相互分开的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
所述控制器能够向所述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中的所选择的至少一者以及所述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中的所选择的至少一者放出能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其中,
所述处理装置的所述第1能量放出部具有相互分开的多个第1能量放出体,
所述处理装置的所述第2能量放出部具有相互分开的多个第2能量放出体,
所述控制器具有切换部,该切换部能够切换为:在所述线状构件为所述组织夹持状态时使能量沿着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中心轴线或大致沿着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中心轴线在所述第1能量放出体与所述第2能量放出体之间流动的状态和以与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式或在相对于所述组织夹持状态的中心轴线扭转的位置使能量在所述第1能量放出体与所述第2能量放出体之间流动的状态。
CN201580009564.4A 2014-03-12 2015-02-05 处理装置及处理*** Pending CN1060289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8912 2014-03-12
JP2014-048912 2014-03-12
PCT/JP2015/053269 WO2015137024A1 (ja) 2014-03-12 2015-02-05 処置デバイス及び処置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972A true CN106028972A (zh) 2016-10-12

Family

ID=5407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9564.4A Pending CN106028972A (zh) 2014-03-12 2015-02-05 处理装置及处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74757A1 (zh)
EP (1) EP3117779A4 (zh)
JP (1) JP5945635B2 (zh)
CN (1) CN106028972A (zh)
WO (1) WO20151370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8783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山前(珠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消融导管、低温消融操作装置及低温消融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42507A1 (en) * 2017-11-14 2019-05-16 Spiration Inc. (dba Olympus Respiratory America) Fistula creation for fluid drainag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7027A (en) * 1990-04-20 1991-09-10 Everest Medical Corporation Tumor resector
CN1085416A (zh) * 1992-02-24 1994-04-20 鲍兹·阿夫托尔 用于心脏的可弯曲的环形电极阵列探查主切除导管
US5443463A (en) * 1992-05-01 1995-08-22 Vesta Medical, Inc. Coagulating forceps
WO1997017892A1 (en) * 1995-11-13 1997-05-22 Cardiac Pathways Corporation Endocardial mapping and/or ablation catheter probe and method
US5680860A (en) * 1994-07-07 1997-10-28 Cardiac Pathways Corporation Mapping and/or ablation catheter with coilable distal extremit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WO2005074517A2 (en) * 2004-01-30 2005-08-18 Nmt Medical, Inc. Welding systems for closure of cardiac openings
CN101605503A (zh) * 2007-02-14 2009-12-1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处理***和处理装置
WO2011083027A1 (de) * 2009-12-17 2011-07-14 Aesculap Ag Chirurgisches system und steuerungsverfahren für ein chirurgisches instrument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körpergewebeteil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0758A (en) * 1975-09-03 1977-03-08 Medtronic, Inc. Bipolar body tissue electrode
US5431649A (en) * 1993-08-27 1995-07-11 Medtronic,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F ablation
US6129724A (en) * 1993-10-14 2000-10-10 Ep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elongated lesion patterns in body tissue using straight or curvilinear electrode elements
US5507743A (en) * 1993-11-08 1996-04-16 Zomed International Coiled RF electrode treatment apparatus
US6132438A (en) * 1995-06-07 2000-10-17 Ep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 for installing stasis reducing means in body tissue
US6280441B1 (en) * 1997-12-15 2001-08-28 Sherwood Services A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F lesioning
FR2791547B1 (fr) * 1999-03-31 2001-06-08 Soprane Sa Pince bipolaire pour la pelviscopie
IT1315053B1 (it) * 2000-11-10 2003-01-27 Thermo Med 2000 Kft Ago-elettrodo con filamento attivo a radiofrequenza
US6497704B2 (en) * 2001-04-04 2002-12-24 Moshe Ein-Gal Electrosurgical apparatus
US6939348B2 (en) * 2003-03-27 2005-09-06 Cierra, Inc. Energy base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ES2324613T5 (es) * 2003-05-16 2016-01-28 Trod Medical Dispositivo médico que usa un electrodo en espiral
WO2005048862A2 (en) * 2003-11-18 2005-06-02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ssue ablation
CN101132743A (zh) * 2005-03-02 2008-02-27 导管治疗有限公司 热疗导管
WO2007030433A2 (en) * 2005-09-06 2007-03-15 Nmt Medical, Inc. Removable intracardiac rf device
US7736360B2 (en) * 2006-03-17 2010-06-15 Microcube,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continuous lesions
JP2009050592A (ja) * 2007-08-28 2009-03-12 Terumo Corp Pfo閉鎖デバイス
US9220433B2 (en) * 2011-06-30 2015-12-29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Catheter with variable arcuate distal section
WO2013069436A1 (ja) * 2011-11-07 2013-05-1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プラント留置装置
BR112014028131A2 (pt) * 2012-05-11 2017-06-27 Medtronic Ardian Luxembourg aparelho de cateter, sistema de neuromodulação renal, e, método para realizar neuromodulação renal
US20140031804A1 (en) * 2012-07-26 2014-01-30 Medtronic Cryocath Lp Device and method for ablating tissu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7027A (en) * 1990-04-20 1991-09-10 Everest Medical Corporation Tumor resector
CN1085416A (zh) * 1992-02-24 1994-04-20 鲍兹·阿夫托尔 用于心脏的可弯曲的环形电极阵列探查主切除导管
US5443463A (en) * 1992-05-01 1995-08-22 Vesta Medical, Inc. Coagulating forceps
US5680860A (en) * 1994-07-07 1997-10-28 Cardiac Pathways Corporation Mapping and/or ablation catheter with coilable distal extremit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WO1997017892A1 (en) * 1995-11-13 1997-05-22 Cardiac Pathways Corporation Endocardial mapping and/or ablation catheter probe and method
WO2005074517A2 (en) * 2004-01-30 2005-08-18 Nmt Medical, Inc. Welding systems for closure of cardiac openings
CN101605503A (zh) * 2007-02-14 2009-12-1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处理***和处理装置
WO2011083027A1 (de) * 2009-12-17 2011-07-14 Aesculap Ag Chirurgisches system und steuerungsverfahren für ein chirurgisches instrument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körpergewebeteil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8783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山前(珠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消融导管、低温消融操作装置及低温消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45635B2 (ja) 2016-07-05
WO2015137024A1 (ja) 2015-09-17
EP3117779A1 (en) 2017-01-18
US20160374757A1 (en) 2016-12-29
JPWO2015137024A1 (ja) 2017-04-06
EP3117779A4 (en) 201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42672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having asymmetric electrode placement
CN201275144Y (zh) 电生理消融装置
JP4801220B2 (ja) 治療処置装置および治療用処置具
CN102639071B (zh) 用于通过消融术治疗心脏的***、装置和方法
CN102395399B (zh) 导管组件及其相关方法
EP1807013B1 (en) Composite material braided insulator
CN101932358B (zh) 具有防卡锁电联接元件的射频消融装置
CN105682591B (zh) 高频处理器具
CN104159536A (zh) 用于神经调制的离壁和接触电极装置以及方法
CN102368963A (zh) 用于闭塞装置输送***的输送线丝
CN101132743A (zh) 热疗导管
CN102368962A (zh) 用于闭塞装置输送***的电触头
CN105828735B (zh) 用于双极性电外科装置的手柄和电源线组件
US20150126996A1 (en) Helical-shaped ablation catheter and methods of use
CN204484301U (zh) 一种可控多电极消融装置
BR102013007648A2 (pt) Mecanismo de liberação da mola de embolização com membro distal flexível e elemento aquecedor elétrico resistivo
CN106028972A (zh) 处理装置及处理***
CN102462532A (zh) 血管内标测消融导管***
CN104968292B (zh) 去神经支配导管
CN103830001B (zh) 可控弯螺旋消融导管
CN105982733A (zh) 一种可控多电极消融装置
CN218606810U (zh) 脉冲消融电极及脉冲消融装置
CN114786597A (zh) 从血管内腔电增强取出材料
CN114246666A (zh) 消融封堵装置与消融封堵***
WO2023161492A1 (en) An electropor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