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7839B -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 - Google Patents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7839B
CN106027839B CN201610178274.9A CN201610178274A CN106027839B CN 106027839 B CN106027839 B CN 106027839B CN 201610178274 A CN201610178274 A CN 201610178274A CN 106027839 B CN106027839 B CN 106027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supporting part
reading
conveying rolle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82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7839A (zh
Inventor
矶川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27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7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3Feeding path after the fixing point and up to the discharge tray or the finisher, e.g. special treatment of copy material to compensate for effects from the fi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2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 H04N1/02825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in combination with at least one reflector which is fixed in relation to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9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auxiliary devices, e.g. add-on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5Guiding elements, e.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85Correcting the position of a sheet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9Correcting the position of a sheet before scanning using guide or hol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能够抑制记录介质在读取位置上的高度的变动。读取装置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且读取装置具备:支承部,其与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抵接而形成用于读取记录介质的图像的读取面;输送部,其使记录介质从相对于读取面形成规定的导入角度的导入方向与支承部抵接,并且使记录介质从支承部向相对于读取面形成规定的排出角度的排出方向离开而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读取部,其在形成有读取面的位置读取记录介质的图像。

Description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图像形成***,具备: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在对纸张等记录介质赋予调色剂后,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及加压使调色剂定影而形成图像;和读取装置,其读取通过该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在这样的图像形成***中,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表示图像的位置及浓度等的规定的识别标识,通过利用读取装置读取在该记录介质上形成的识别标识而对读取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判定图像形成装置是否进行了适当的图像形成。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中,在读取装置的读取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设有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有输送各记录介质的输送辊,一边利用该输送装置向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记录介质,一边进行读取装置的读取。另外,为了抑制施加于记录介质的负荷,通常,一边利用从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看形成为直线状的输送路径不弯曲输送记录介质,一边进行读取装置的读取(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4939号公报
然而,在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上,由于在图像定影时施加的热、压力等而会产生翘曲或起伏。因此,在使用直线状的输送路径的现有的图像形成***中,存在在读取装置的读取位置上的记录介质的高度由于翘曲或起伏发生变动而不能进行适当读取的课题。另外,在读取装置中输送记录介质时,由输送辊的外径尺寸的偏差、温度变化引起的外径尺寸的变化等会使输送辊的输送速度发生变动。在现有的图像形成***中,在读取装置的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相对于下游侧的输送速度向相对增大的方向变动时,在读取装置的读取位置上存在记录介质产生松驰而使记录介质的高度发生变动,不能进行恰当的读取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记录介质在读取位置处的高度的变动的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读取装置,其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连接,该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部,其与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抵接而形成用于对该记录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面;
输送部,其使所述记录介质从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导入角度的导入方向与所述支承部抵接,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支承部向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排出角度的排出方向离开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读取部,其在形成有所述读取面的位置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
第二方面的读取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部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与所述支承部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第三方面的读取装置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所述导入方向向所述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支承部向所述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分别相等。
第四方面的读取装置在第一或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备:
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
第二支承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配置在所述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
所述读取部具备:
第一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进行读取;
第二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进行读取;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第一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一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一支承部向第一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从第二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二支承部输送该记录介质;
第三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二支承部向第二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五方面的读取装置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彼此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彼此相等。
第六方面的读取装置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读取部具备:
第一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射出光;
第一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二读取部具备:
第二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射出光;
第二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第一读取面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第二读取面平行的规定的基准平面配置在彼此相反侧,
所述第一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一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二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支承部,其与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抵接而形成用于对该记录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面;
输送部,其使所述记录介质从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导入角度的导入方向与所述支承部抵接,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支承部向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排出角度的排出方向离开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读取部,其在形成有所述读取面的位置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
第八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七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部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与所述支承部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第九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七或第八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所述导入方向向所述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支承部向所述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分别相等。
第十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七或第八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备:
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
第二支承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配置在所述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
所述读取部具备:
第一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进行读取;
第二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进行读取;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第一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一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一支承部向第一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从第二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二支承部输送该记录介质;
第三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二支承部向第二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十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十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彼此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彼此相等。
第十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十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读取部具备:
第一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射出光;
第一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二读取部具备:
第二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射出光;
第二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第一读取面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第二读取面平行的规定的基准平面配置在彼此相反侧,
所述第一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一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二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具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对在该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装置,该图像形成***的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装置具备:
支承部,其与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抵接而形成用于对该记录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面;
输送部,其使所述记录介质从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导入角度的导入方向与所述支承部抵接,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支承部向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排出角度的排出方向离开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读取部,其在形成有所述读取面的位置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
第十四方面的图像形成***在第十三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部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与所述支承部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第十五方面的图像形成***在第十三或十四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所述导入方向向所述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支承部向所述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分别相等。
第十六方面的图像形成***在第十三或十四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备:
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
第二支承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配置在所述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
所述读取部具备:
第一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进行读取;
第二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进行读取;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第一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一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一支承部向第一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从第二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二支承部输送该记录介质;
第三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二支承部向第二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十七方面的图像形成***在第十六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彼此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彼此相等。
第十八方面的图像形成***在第十六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读取部具备:
第一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射出光;
第一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二读取部具备:
第二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射出光;
第二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第一读取面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第二读取面平行的规定的基准平面配置在彼此相反侧,
所述第一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一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二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抑制记录介质在读取位置出的高度的变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及读取装置的主要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读取部、输送部及支承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在输送辊的输送速度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的纸张的输送的形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比较实验1的读取部、输送辊及支承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实验1及比较实验1中的纸张的高度变动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实验2的纸张的速度变动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功能结构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
2 供纸装置
3 图像形成装置
30 控制部
301 CPU
302 RAM
303 ROM
31 存储部
32 操作部
33 显示部
34 通信部
35 接口
36 扫描器
37 图像处理部
38 图像形成部
381 曝光部
382 感光体
383 显影部
384 转印体
385 二次转印辊
386 定影部
39 输送部
391 对位辊
392 反转机构
3a 供纸托盘
3b 总线
4 读取装置
40 控制部
401 CPU
402 RAM
403 ROM
41 接口
42 存储部
43 读取部
431 第一读取部
432 第二读取部
43L、431L、432L 光源
43S、431S、432S 线传感器
44 输送部
441 第一输送辊
442 第二输送辊
443 第三输送辊
45 支承部
451 第一支承部
452 第二支承部
451p 第一支承面
452p 第二支承面
4b 总线
5 后处理装置
931 读取部
941、942 输送辊
951 支承部
951p 支承面
Dp 基准平面
M 纸张
Mp1 第一读取面
Mp2 第二读取面
α1、α2 导入角度
β1、β2 排出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1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像形成***1具备供纸装置2、图像形成装置3、读取装置4、后处理装置5。
供纸装置2具备多个堆叠作为记录介质的大量纸张(连页纸)的大容量的纸张堆叠部,是从图像形成装置3所指示的纸张堆叠部向图像形成装置3 输送纸张的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3是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3向读取装置4输送形成有图像的纸张。
读取装置4是对在从图像形成装置3输送的纸张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装置。读取装置4向后处理装置5输送进行了图像的读取的纸张。读取装置4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3能够拆装的结构。
后处理装置5是对从读取装置4输送的纸张进行规定的后处理而排纸的装置。作为后处理,能够例举出例如装订处理、打孔处理、折叠处理、制书处理等。
供纸装置2、图像形成装置3、读取装置4及后处理装置5成为相对于各相邻的装置能够装卸的结构。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3及读取装置4的主要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3具备具有CPU301(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302 (RandomAccess Memory)及ROM303(Read Only Memory)的控制部30、存储部31、操作部32、显示部33、通信部34、接口35、扫描器36、图像处理部37、图像形成部38、输送部39。控制部30经由总线3b与存储部31、操作部32、显示部33、通信部34、接口35、扫描器36、图像处理部37、图像形成部38及输送部39连接。
CPU301读出执行在ROM303或存储部31中存储的控制用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
RAM302向CPU301提供作业用存储空间,存储临时数据。
ROM303存储通过CPU301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用的程序、设定数据等。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编程只读存储器)或闪存存储器等能够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来代替ROM303。
具备这些CPU301、RAM302及ROM303的控制部30按照上述的各种控制用程序,一并对控制图像形成装置3的各部分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30 使图像处理部37对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而存储于存储部31。另外,控制部30向输送部39输送纸张,基于在存储部31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利用图像形成部38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存储部31利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存储有通过扫描器36获得的图像数据、经由通信部34 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等。此外,这些图像数据等也可以存储于RAM302。
操作部32具备操作键或与显示部33的画面重叠配置的触摸面板等输入设备,将对这些输入设备的输入操作转换为操作信号而输出到控制部30。
显示部33具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形成***1的状态、表示对触摸面板的输入操作的内容的操作画面等。
通信部34按照来自控制部30的控制信号,与网络上的计算机或其它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通信从而发送接收图像数据等。
接口35是在图像形成装置3与读取装置4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机构,例如,利用各种串行接口中的任一种构成。
扫描器36读取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生成包含R(红)、G(绿)及B (蓝)每一种颜色成分的单色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而使其存储于存储部31。
图像处理部37具备栅格化处理部、颜色转换部、浓淡度修正部、半色调处理部,对存储于存储部31的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而使其存储于存储部31。
栅格化处理部将从网络上的计算机等输入的规定的页面描述语言(PDL) 所描述的向量形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位图等栅格形式的图像数据。通过栅格化处理部转换、生成的图像数据包括C(青色)、M(品红)、Y(黄色)及 K(黑色)每一种颜色成分的单色图像数据。
颜色转换部参照规定的查找表对从扫描器36输出的R、G及B各颜色的图像数据进行颜色转换处理,生成包括C、M、Y及K各色的单色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另外,颜色转换部对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颜色修正处理。
浓淡度修正部参照确定了与各浓淡度值对应的修正值的查找表,对图像数据的浓淡度值进行修正以使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浓淡度特性成为规定的特性。
半色调处理部对图像数据进行使用了抖动显示阵的网屏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半色调处理。
此外,可以采用使图像处理部37所包含的栅格化处理部、颜色转换部、浓淡度修正部、半色调处理部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控制部30实现的结构,或者可以采用通过在图像形成装置3的外部设置的其它图像处理装置来实现的结构。
图像形成部38基于在存储部31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38具备分别与C、M、Y及K颜色成分对应的4组的曝光部381、感光体382及显影部383。另外,图像形成部38具备转印体384、二次转印辊385及定影部386。
曝光部381具备作为发光元件的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曝光部381基于图像数据驱动LD,向带电的感光体382上照射激光使其曝光从而在感光体382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383利用带电的显影辊向被曝光的感光体382上供给规定的颜色(C、M、Y及K的任一种)的调色剂(色材),使在感光体38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
在与C、M、Y及K对应的四个感光体382上利用各C、M、Y及K调色剂形成的图像(单色图像)从各感光体382依次重叠转印在转印体384上。由此,在转印体384上形成以C、M、Y及K为颜色成分的彩色图像。转印体384是卷绕于多个输送辊的环形带,随着各输送辊的旋转而旋转。
二次转印辊385将转印体384上的彩色图像转印到从供纸装置2或供纸托盘3a供纸的纸张上。
定影部386进行对转印有图像的纸张加热及加压而使调色剂在纸张定影的定影处理。定影部386具备由夹持纸张的加热辊及加压辊构成的一对辊。加热辊被作为加热源的加热器加热至规定的目标温度(例如,180℃以上200 ℃以下的范围内的温度)。加压辊被未图示的弹性部件朝向加热辊施力。在二次转印辊385,转印有利用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纸张通过加热辊与加压辊的捏合部,由此利用调色剂形成的图像在该纸张上定影。
输送部39具备多个在夹持纸张的状态下旋转而输送纸张的输送辊,沿着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纸张。输送部39具备配置在二次转印辊385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对位辊391。对位辊391使供应的纸张的输送暂时停止,调整向二次转印辊385送出纸张的时机。另外,输送部39具备使通过定影部386进行了定影处理的纸张的表面和背面反转而向二次转印辊385输送的反转机构392。在图像形成装置3中,在纸张的两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反转机构392 进行的纸张的表面和背面的反转,在仅在纸张的单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反转机构392不进行纸张的表面和背面的反转,纸张被输送至读取装置4。
读取装置4具备具有CPU401、RAM402及ROM403的控制部40、接口 41、存储部42、读取部43、输送部44。控制部40经由总线4b与接口41、存储部42、读取部43及输送部44连接。
CPU401读出并执行在ROM403或存储部42中存储的控制用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
RAM402向CPU401提供作业用存储空间,存储临时数据。该临时数据例如包括与后述的输送辊441、442、443的转速有关的设定值。
ROM403存储通过CPU401执行的各种控制用的程序及设定数据等。此外,可以使用EEPROM或闪存存储器等能够改写的非易失存储器来代替 ROM403。
具备这些CPU401、RAM402及ROM403的控制部40按照上述的各种控制用程序,一并对读取装置4的各部分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40通过读取部43进行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读取。
接口41是在图像形成装置3与读取装置4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结构,例如,利用各种串行接口中的任一种构成。
存储部42由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存储通过读取部43获得的图像数据(拍摄数据)。此外,该图像数据可以存储于 RAM402。
读取部43具备:第一读取部431(读取部),其读取表面被第一支承部 451(支承部)支承的纸张的背面;第二读取部432(读取部),其读取背面被第二支承部452(支承部)支承的纸张的表面。以下,将第一支承部451、第二支承部452一并记作支承部45。
输送部44向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从图像形成装置3递送的纸张。输送部 44具备配置在读取部431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输送辊441(输送辊)、配置在第一读取部431的下游侧且第二读取部432的上游侧的第二输送辊442 (输送辊)、配置在第二读取部432的下游侧的第三输送辊443(输送辊)。第一输送辊441、第二输送辊442、第三输送辊443各自利用一组辊对构成,通过在利用辊对的捏合部夹持纸张的状态下旋转来输送纸张。
图3是表示读取部43、输送部44及支承部45的结构的示意图。
第一支承部451、第二支承部452是分别具备以平面支承纸张M的第一支承面451p、第二支承面452p的部件。对于分别被第一支承面451p、第二支承面452p支承的纸张M,在该纸张M的一部分分别形成第一读取面Mp1、第二读取面Mp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支承面451p、452p、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是相互平行的平面。以下,以与这些平面垂直的方向为Z方向。第一、第二支承面451p、452p的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X方向)的宽度比纸张M的X方向的宽度大。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利用铝等金属或高硬度的树脂这样的、具有与纸张M的抵接而不产生变形的硬度,且能够使纸张M在第一、第二支承面451p、452p上光滑地滑动的材料构成。
另外,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相对于与图3所示的第一、第二支承面451p、452p平行的基准平面Dp配置在彼此相反侧。即,第一支承部451 配置在基准平面Dp的+Z方向侧(图3中的上侧),第二支承部452配置在基准平面Dp的-Z方向侧(图3中的下侧)。
另外,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为确保纸张M在第一、第二读取面 Mp1、Mp2的两端附近能够向±Z方向变动的空间的形状。
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向具有与图3的X方向及Z方向正交的Y方向的成分的输送方向输送纸张M。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 配置为各自的捏合部相对于第一读取面Mp1与第一支承部451位于相反侧。另外,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配置为各自的捏合部相对于第二读取面 Mp2与第二支承部452位于相反侧。
第一输送辊441从相对于第一读取面Mp1在第一支承部451的相反方向形成导入角度α1的导入方向(第一导入方向)向第一支承部451输送纸张M,使其与第一支承面451p抵接。另外,第二输送辊442向相对于第一读取面 Mp1在第一支承部451的相反方向形成排出角度β1的排出方向(第一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使其从第一支承部451离开。另外,第一、第二输送辊441、 442在纸张M在第一支承面451p上抵接的位置与离开的位置之间,以该纸张M形成第一读取面Mp1的形态在第一支承部451上输送纸张M。
另外,第二输送辊442从相对于第二读取面Mp2在第二支承部452的相反方向形成导入角度α2的导入方向(第二导入方向)向第二支承部452输送纸张M,使其与第二支承面452p抵接。另外,第三输送辊443向相对于第二读取面Mp2在第二支承部452的相反方向形成排出角度β2的排出方向(第二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使其从第二支承部452离开。另外,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在纸张M在第二支承面452p上抵接的位置与离开的位置之间,以该纸张M形成第二读取面Mp2的形态在第二支承部452上输送纸张M。
另外,在第一支承部451与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之间以及第二支承部452与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之间设有防止纸张M从输送路径脱离的未图示的引导部件。引导部件以能够确保纸张M在第一、第二读取面 Mp1、Mp2的两端附近能够向±Z方向变动的空间的位置及形状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及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配置为导入角度α1、α2及排出角度β1、β2全部为相等的值。另外,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第一支承部451配置为,在从图3的X 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连接第一读取面Mp1的输送方向两端部与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各自的捏合部的图形为梯形。同样,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第二支承部452配置为,在从图3的X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连接第二读取面Mp2的输送方向两端部与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各自的捏合部的图形为梯形。
此外,导入角度α1、α2及排出角度β1、β2能够设为比0度大且30度以下的范围内的值。导入角度α1、α2及排出角度β1、β2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设定为任意的值,导入角度α1、α2及排出角度β1、β2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设为与其它角度不同的角度。此外,优选导入角度α1、α2及排出角度β1、β2 设定为5度以上15度以下的值。
另外,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可以配置为从X方向看连接各自的捏合部的线段与第一读取面Mp1不平行。同样,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 可以配置为从X方向看连接各自的捏合部的线段与第二读取面Mp2不平行。
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以在 RAM402中存储的设定值所示的输送速度输送纸张M。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的输送速度有关的设定值分别为同一值。
另外,分别设定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对在捏合部相接的纸张M带来的力(以下也记作输送力)。该输送力根据纸张M与辊对的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输送时,在辊对的表面与纸张之间不产生滑动的情况为静止摩擦系数)及辊对的间隔等确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的输送力有关的设定值分别为同一值。
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分别对分别支承在第一、第二支承部451、 452上的纸张M中形成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的部分进行拍摄而输出二维拍摄数据。第一读取部431具备向图3中的X方向延伸且对纸张M照射光的第一光源431L、向X方向延伸的第一线传感器431S(第一受光部)。另外,第二读取部432具备向X方向延伸且对纸张M照射光的第二光源432L、向X方向延伸的第二线传感器432S(第二受光部)。以下,将第一、第二光源431L、432L简记为光源43L,将第一、第二线传感器431S、432S简记为线传感器43S。
光源43L以射出光的光射出部在读取部43中与支承部45相对的面露出的状态配置。
另外,第一光源431L相对于基准平面Dp从第一支承部451侧(即+Z 方向侧)的位置射出光,第二光源432L相对于基准平面Dp从第二支承部452 侧(即-Z方向侧)的位置射出光。
线传感器43S具备3列由在X方向上一维排列的多个拍摄元件构成的拍摄元件列。该3列拍摄元件列分别经由透射R、G及B颜色的光的滤色器接收来自光源43L的光的在纸张表面的反射光,输出反射光中分别与R、G及B 的波长成分的强度对应的信号。作为线传感器43的拍摄元件,例如能够使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具备光电二极管的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传感器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等。线传感器43S以拍摄元件的受光部在读取部43的与支承部45对向的面露出的状态配置。
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分别读取在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上分别支承的纸张M的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中、在X方向上延伸的规定的线状的读取范围所包括的部分。通过反复进行该读取和纸张M向输送方向的输送,第一读取部431进行包括纸张M的背面的整个面的范围的读取,第二读取部432进行包括纸张M的表面的整个面的范围的读取。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将从第一、第二线传感器431S、432S的各拍摄元件列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各数字信号,生成包括R、G及B各色的像素数据的拍摄数据而向控制部40输出。
另外,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的形状能够确保纸张M在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的两端附近能够向±Z方向变动的空间。
接着,对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1的读取装置4中进行的读取动作进行说明。该读取动作例如,通过图像形成装置3在纸张M的表面和背面两面分别形成有包括规定的识别标识的图像,通过读取装置4读取该表面和背面两面的图像的情况下执行。在这里,作为规定的识别标识,能够举出例如表示纸张M上的图像形成位置的十字状的被称为“规矩线”的识别标识。另外,以下所说明的读取动作在读取装置4的控制部40的控制下执行。
在图像形成装置3中,在表面和背面两面形成有图像的纸张M从图像形成装置3递送到读取装置4时,首先,利用第一读取部431进行纸张M的背面的读取。
第一输送辊441以预先设定的输送速度及输送力输送该纸张M。具体地说,第一输送辊441从与第一读取面Mp1形成导入角度α1的导入方向向第一支承面451p输送该纸张M,使纸张M的表面与第一支承面451p抵接。第一输送辊441继续输送与第一支承面451p抵接的纸张M。由此,纸张M一边被第一支承面451p施力,一边沿着第一支承面451p移动。在纸张M上即使产生由定影部386的处理引起的翘曲或起伏,也能够通过该施力抑制或消除该翘曲或起伏,因此纸张M在第一支承面451p上一边形成第一读取面Mp1 一边输送。另一方面,第二输送辊442在利用第一输送辊441所输送的纸张 M的前端部被未图示的引导部件引导而到达第二输送辊442的捏合部时,以与第一输送辊441相同的输送速度及输送力输送纸张M,向与第一读取面Mp1 形成排出角度β1的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而使其从第一支承部451离开。之后,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使纸张M相对于第一支承面451p施力,一边在第一支承面451p上的一定的位置范围形成第一读取面Mp1,一边在第一支承面451p上输送纸张M。第一读取部431读取在第一支承面451p上移动的纸张M的背面中形成第一读取面Mp1的部分,向控制部40输出拍摄数据。
通过以上的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动作,完成纸张M的背面的读取。
接着,利用第二读取部432进行纸张M的表面的读取。
如上所述,第二输送辊442将从第一支承部451离开的纸张M从与第二读取面Mp2形成导入角度α2的导入方向向第二支承面452p输送,使该纸张 M的背面与第二支承面452p抵接。第二输送辊442继续输送与第二支承面 452p抵接的纸张M。由此,纸张M一边被第二支承面452p施力,一边沿着第二支承面452p移动,在第二支承面452p上一边形成第二读取面Mp2一边输送。另一方面,第三输送辊443在利用第二输送辊442所输送的纸张M的前端部被未图示的引导部件引导而到达第三输送辊443的捏合部时,以与第二输送辊442相同的输送速度及输送力来输送纸张M,向与第二读取面Mp2 形成排出角度β2的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使其从第二支承部452离开。之后,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使纸张M相对于第二支承面452p施力,一边在第二支承面452p上的一定的位置范围形成第二读取面Mp2,一边在第二支承面452p上输送纸张M。第二读取部432读取在第二支承面452p上移动的纸张M的表面中形成第二读取面Mp2的部分,向控制部40输出拍摄数据。
通过以上的第二读取部432中的读取动作,完成纸张M的表面的读取。
此外,在纸张M具有遍及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的长度的情况下,第二读取部432进行的纸张M的表面的读取与第一读取部431进行的纸张M 的背面的读取的一部分并行进行。
以上,举例说明了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以设定值所示的输送速度输送纸张M的情况,但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 的输送速度会由于外径尺寸的偏差、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外径尺寸的变化等而变动。这样,即使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的输送速度发生变动,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1,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在第一、第二支承面451p、452p上纸张M稳定,能够在形成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 的状态下输送纸张M。
图4是表示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速度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的纸张M的输送的形态的示意图。
图4(a)是表示第一输送辊441的输送速度相对于第二输送辊442的输送速度相对增大的情况下的输送形态的示意图。在该情况下,纸张M中处于第一输送辊441的捏合部与第二输送辊442的捏合部之间的部分的长度随着时间增大。因此,纸张M中与第一读取面Mp1的端部邻接的部分在图4(a) 中如实线所示地向+Z方向变形,产生松驰。这是由于第一支承部451、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及第一读取部431成为在纸张M中与第一读取面Mp1 邻接的部分的形状在规定范围内向+Z方向变化时与该邻接的部分不接触的构造。在这里,上述规定范围是在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速度分别为假想的变动范围中最大值、最小值的情况下,与在一张纸张M上能够产生的最大的变形量(松驰的量)相当的范围。利用该松驰来吸收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在单位时间内的纸张输送量的差。
即使在纸张M中第一读取面Mp1的两端附近产生这样的松驰,由于纸张 M被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向第一支承部451施力,因此纸张M与不产生松驰的情况相同,在第一支承面451p上以形成第一读取面Mp1的状态输送。
图4(b)是表示第一输送辊441的输送速度相对于第二输送辊442的输送速度相对降低的情况下的输送形态的示意图。在该情况下,纸张M中处于第一输送辊441的捏合部与第二输送辊442的捏合部之间的部分的长度随着时间减少。因此,纸张M中与第一读取面Mp1的端部邻接的部分在图4(b) 中如实线所示地向-Z方向变形,其结果是,相对于第一读取面Mp1的输送方向的形成范围减小。能够进行这样的变形是由于,第一支承部451、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及第一读取部431成为在纸张M中与第一读取面Mp1 邻接的部分的形状在规定范围内向-Z方向变化时与该邻接的部分不接触的构造。在这里,上述规定范围是在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速度分别为假想的变动范围中最小值、最大值的情况下,与在一张纸张M上能够产生的最大的变形量相当的范围。这样,通过使纸张M中与第一读取面Mp1 的端部邻接的部分向-Z方向变动,来吸收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单位时间内的纸张输送量的差。
即使纸张M中与第一读取面Mp1的端部邻接的部分即使向-Z方向变动,纸张M被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向第一支承部451施力,因此纸张M与不产生该-Z方向的变动的情况同样地在第一支承面451p上以形成第一读取面Mp1的状态输送。
这样,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根据从规定的导入方向向第一支承部 451输送纸张M的速度与从第一支承部451向规定的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的速度的差,使纸张M的与第一读取面Mp1邻接的部分的形状不同而进行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a)及图4(b)中,举例说明了在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速度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的第一支承部451附近的纸张M 的输送形态,但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的输送速度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的第二支承部452附近的纸张M的输送形态也是同样的。即,对于图4(a)及图4(b)的上述说明中,通过将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第一支承部451、第一读取面Mp1、+Z方向(-Z方向)分别与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第二支承部452、第二读取面Mp2、-Z方向(+Z方向)置换等,而成为第二、第三输送辊442、443的输送速度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的第二支承部452附近的纸张M的输送形态的说明。
在利用读取装置4进行包括在纸张M的表面和背面两面上形成的作为识别标识的规矩线的图像的读入时,在图像形成***1中,基于读取结果进行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图像形成位置的修正处理。该修正处理例如根据读取装置4的读取结果计算出纸张M的表面、背面的规矩线在纸张M上的位置,基于该计算出的位置,通过转换在纸张M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像素位置,对图像形成装置3(图像形成部38)的图像形成位置进行修正。
此外,修正处理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利用对位辊391向图像形成部38送出纸张M的时机,来修正在纸张M的输送方向上的图像形成位置。
接着,对为了确认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而进行的实验的结果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实验1,利用图3所示的结构的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 及第一支承部451输送纸张M,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通过激光变位计测定以所输送的纸张M的表面的第一支承面451p为基准的高度(Z方向的位置)的变动。另外,分别使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同,使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力的设定值相同。
另外,作为比较实验1,以直线状的输送路径输送纸张M而进行同样的测定。
图5是表示比较实验1的读取部931、输送辊941、942及支承部951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比较实验1中从X方向看纸张M以在输送辊 941和输送辊942之间成为直线状的方式输送。在比较实验1中,利用激光变位计测定以所输送的纸张M的表面的支承面951p为基准的高度(Z方向的位置)的变动。另外,分别使输送辊941、942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同,使输送辊941、942的输送力的设定值相同。
在实验1及比较实验1中,均使用在图像形成装置3的定影部386加热及加压的纸张M。
图6(a)是表示实验1中的纸张M的高度变动的测定结果的图,图6(b) 是表示比较实验1的纸张M的高度变动的测定结果的图。另外,图6(a)、图6(b)的横轴(时间)及纵轴(纸张M的高度)的单位及大小分别相同。此外,图6(a)、图6(b)所示的纸张M的高度是纸张M的表面与第一支承面451p或支承面951p的距离,因此是不受纸张的厚度影响的值。另外,纸张M的高度为0的位置是纸张M的表面与第一支承面451p或支承面951p 贴紧的位置。
如图6(a)、图6(b)所示,在实验1中的纸张M的高度的最大值为在比较实验1中的纸张M的高度的最大值的10分之1以下。
这样,在纸张M在直线上输送的比较实验1的结构中,可知高度M反映由在定影部386的加热及加压引起的纸张M的翘曲或起伏地大幅变动。与此相对,在实验1的结构中,可知纸张M通过从规定的导入方向与第一支承面 451p抵接,且向规定的排出方向输送而离开,由于以相对于第一支承面451p 被施力的状态输送,因此能够抑制翘曲或起伏,与比较实验1的结构相比,能够大幅抑制纸张M的高度变动。
根据该结果能够确认,对于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的高度变动的抑制效果,相对于以直线状的输送路径输送纸张M的比较实验1的结构,以图3所示的输送路径输送纸张M的实验1的结构更为优越。
接着,作为实验2,在与实验1相同的结构中输送纸张M,利用激光多普勒速度计测定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的速度的变动率。在实验2中,与实验1同样地分别使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同,使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力的设定值相同。
另外,作为比较实验2,在上述实验2的结构中使第二输送辊442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比第一输送辊441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大,并且使第二输送辊 442的输送力的设定值比第一输送辊441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小,测定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的速度的变动率。即,在比较实验2中,为了不使由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速度的变动引起在纸张M产生松驰,使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输送辊442的输送速度相对增大,并且使输送力相对减小。
在实验2及比较实验2中均使用了在图像形成装置3的定影部386加热及加压的纸张M。
图7(a)是表示实验2中的纸张M的速度变动率的测定结果的图,图7 (b)是表示比较实验2中的纸张M的速度变动率的测定结果的图。另外,图7(a)、图7(b)的横轴(时间)及纵轴(纸张M的速度变动率)的单位及大小分别相同。
如图7(b)所示,在比较实验2中,可知由于使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输送辊442的输送速度相对增大,并且使输送力相对减小,因此至少在第二输送辊442的捏合部,与纸张M之间产生滑动,引起粘滑现象而使纸张的速度不稳定。与之相对,如图7(a)所示,在实验2中,可知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的输送速度及输送力被设定为彼此相等,因此难以产生与纸张M 之间的滑动,与比较实验2相比,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 的速度较为稳定。
根据该结果能够确认,对于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的速度变动的抑制效果,相对于使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输送辊442的输送速度相对增大,并且使输送力相对减小的比较实验2,使第一、第二输送辊441、 442的输送速度及输送力相等的实验2的结构更为优越。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读取装置4与在纸张M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3连接,并且具备:第一支承部451,其与通过图像形成装置3形成有图像的纸张M抵接,形成用于读取纸张M的图像的第一读取面Mp1;输送部 44,其使纸张M从相对于第一读取面Mp1形成导入角度α1的导入方向与第一支承部451抵接,使纸张M向相对于第一读取面Mp1形成排出角度β1的排出方向从支承部451离开而对纸张M进行输送;第一读取部431,其在形成有第一读取面Mp1的位置读取纸张M的图像。根据这样的结构,纸张M 通过从导入方向与第一支承部451抵接,且从第一支承部451向排出方向输送而离开,能够在相对于第一支承部451被施力的状态进行输送,因此能够抑制在纸张M中形成第一读取面Mp1的部分由图像形成装置3的图像形成所产生的翘曲或起伏。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 M的高度变动,能够提高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精度。
另外,第一读取部431读取纸张M的与第一支承部451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第一读取部431与纸张M之间不存在第一支承部451,因此能够使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结果的画质提高。另外,纸张 M中被第一读取部431读取的面不与第一支承部451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支承部451被附着在纸张M上的色材弄脏的缺陷。
另外,输送部44具备从导入方向向第一支承部451输送纸张M的第一输送辊441、从第一支承部451向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的第二输送辊442,第一输送辊441的纸张M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与第二输送辊442的纸张M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等,第一输送辊441的作用于纸张M的输送力的设定值与第二输送辊442的作用于纸张M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分别相等。其结果是,能够利用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在与纸张M之间的滑动少或不产生滑动的状态下输送纸张M,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产生的纸张M的速度变动。另外,作为这样的结构,纸张M通过从导入方向与第一支承面451p抵接且向排出方向被输送而离开,能够以相对于第一支承部451 被施力的状态输送,因此能够抑制在纸张M中形成第一读取面Mp1的部分由于图像形成装置3的图像形成而产生的翘曲或起伏。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的高度变动和速度变动这两者。由此,能够使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精度提高。
另外,支承部45具备对纸张M的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451、相对于第一支承部451配置在输送部44的纸张M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且对纸张M 的另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452,读取部43具备读取支承在第一支承部 451上的纸张M的另一面的第一读取部431、读取支承在第二支承部452上的纸张M的一面的第二读取部432,输送部44具备从第一导入方向向第一支承部451输送纸张M的第一输送辊441、从第一支承部451向第一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且从第二导入方向向第二支承部452输送纸张M的第二输送辊 442、从第二支承部452向第二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的第三输送辊443。由此,能够利用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读取纸张M的表面和背面两面。另外,在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的读取位置纸张M的高度变动得以抑制,因此能够使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的纸张M的表面和背面两面的读取精度提高。另外,第二输送辊442进行从第一支承部451向第一排出方向的纸张M的输送、以及从相对于第二支承部452的第二导入方向的纸张M的输送两者,因此能够利用最小限度的结构的输送部44进行起到上述效果的纸张M 的输送。
另外,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的纸张M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彼此相等,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441、442、443的作用于纸张M 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彼此相等。其结果是,能够利用第一、第二、第三输送辊 441、442、443在与纸张M之间的滑动少或不产生滑动的状态下对纸张M进行输送,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的读取位置产生的纸张 M的速度变动。另外,作为这样的结构,纸张M通过从导入方向与第一、第二支承面451p、452p抵接且向排出方向被输送而离开,能够以相对于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被施力的状态输送,因此能够抑制在纸张M中形成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的部分由于图像形成装置3的图像形成而产生的翘曲或起伏。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的高度变动和速度变动这两者。由此,能够使第一、第二读取部431、 432的读取精度提高。
另外,第一读取部431具备:向支承在第一支承部451上的纸张M的另一面射出光的第一光源431L、接收从第一光源431L射出的光在纸张M上的反射光的第一线传感器431S,第二读取部432具备:向支承在第二支承部452 上的纸张M的一面射出光的第二光源432L、接收从第二光源432L射出的光在纸张M上的反射光的第二线传感器432S,第一支承部451和第二支承部 452相对于与第一支承部451的第一读取面Mp1及第二支承部452的第二读取面Mp2平行的基准平面Dp配置在彼此相反侧,第一光源431L相对于基准平面Dp从第一支承部451侧的位置射出光,第二光源432L相对于基准平面 Dp从第二支承部452侧的位置射出光。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从第一光源431L射出的光直接入射到第二线传感器432S、以及从第二光源432L射出的光直接入射到第一线传感器431S。由此,能够防止在第一、第二读取部431、 432的读取结果中分别产生由来自第二、第一光源432L、431L的光引起的对比度降低等缺陷。另外,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缩小在与基准平面Dp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的配置范围,因此能够更紧凑地构成读取装置4。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1是具备在纸张M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3和读取在纸张M上形成的图像的读取装置4的图像形成***1,读取装置4具备:第一支承部451,其与通过图像形成装置3形成有图像的纸张M抵接,形成用于读取该纸张M的图像的第一读取面Mp1;输送部44,其使纸张M从相对于第一读取面Mp1形成导入角度α1的导入方向与支承部 451抵接,使纸张M向相对于第一读取面Mp1形成排出角度β2的排出方向从支承部451离开而对纸张M进行输送;第一读取部431,其在形成有第一读取面Mp1的位置读取纸张M的图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的高度变动,能够使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精度提高。
(变形例)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1中的读取装置4的结构包含于图像形成装置3的变形例。其它的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图8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3的主要功能结构的框图。
本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3具备:具有CPU301、RAM302及ROM303 的控制部30、存储部31、操作部32、显示部33、通信部34、扫描器36、图像处理部37、图像形成部38、输送部39、读取部43。这些各构成要素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成要素具有相同的结构及功能,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控制部30、存储部31、输送部3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还具备上述实施方式的读取装置4的控制部40、存储部42、输送部44各自的结构及功能。
在本变形例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读取装置4对纸张M的表面及背面进行的读取动作,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3中在图像形成装置3的控制部 30的控制下进行。
此外,可以仅使读取装置4中一部分的结构包含于图像形成装置3。例如,可以仅使读取装置4中控制部40的结构及功能包含于图像形成装置3的控制部30,使读取装置4对纸张M进行的读取动作在图像形成装置3的控制部 30的控制下进行。
这样,本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3具备:在纸张M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38、与通过图像形成装置3形成有图像的纸张M抵接而形成用于读取该纸张M的图像的第一读取面Mp1的第一支承部451、使纸张M从与第一读取面Mp1形成导入角度α1的导入方向与支承部451抵接且使纸张M向与第一读取面Mp1形成排出角度β2的排出方向从支承部451离开而对纸张M进行输送的输送部44、在形成有第一读取面Mp1的位置对纸张M的图像进行读取的第一读取部431。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3中进行纸张 M的读取。另外,能够抑制在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位置上的纸张M的高度变动,能够使第一读取部431的读取精度提高。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读取装置4利用第一、第二读取部431、432分别读取纸张M的表面和背面两面,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读取装置4具备图3所示的第一读取部431、第一、第二输送辊441、442、第一支承部451,不具备第二读取部432、第三输送辊443、第二支承部452的结构,可以采用利用第一读取部431仅读取纸张M的单面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第二输送辊442从第一支承部451向规定的排出方向输送纸张M,并且使其在规定的导入方向上与第一支承部451抵接的结构,但限定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分别在第一读取部 431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配置输送辊,并且分别在第二读取部43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配置另外的输送辊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第一、第二支承部451、 452的第一、第二支承面451p、452p是平面,且纸张M的第一、第二读取面 Mp1、Mp2是平面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 可以利用曲面对纸张M进行支承。另外,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只要具有对纸张M仅支承使其能够在规定的位置范围形成读取面的机构,可以是任意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具备多个突起,利用这些突起各自的顶点来支承纸张M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通过连结突起各自的顶点的平面形成读取面。另外,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可以是利用平面或曲面、上述突起或辊等其它的支承体的组合来对纸张M进行支承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第二支承部451、452与纸张M的接触面积降低,因此能够使纸张M更光滑地在支承部上滑动。
另外,纸张M所形成的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也可以不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在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是曲面的情况下,基准平面 Dp为与第一、第二读取面Mp1、Mp2的至少一部分的法线垂直的平面。即,基准平面Dp设定为与基准平面Dp平行的平面为第一、第二读取面Mp1、 Mp2的某一位置的切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读取在纸张M上所形成的作为识别标识的规矩线来对图像形成位置进行修正,也可以进行使在纸张 M的输送方向及/或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图像形成宽度伸缩的修正处理来代替上述修正处理。
另外,识别标识不限于上述规矩线那样用于表示图像形成位置的标识,也可以是表示纸张M的剪裁位置及剪裁余量的基准标记、表示在纸张M上形成的图像中特定的部分的标记、或者用于检查图像形成装置3所形成的图像的颜色、品质的测试图等。
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图像形成装置3在纸张M上形成不包括识别标识的图像,利用读取装置4读取该图像的形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读取部43具备利用各拍摄元件检测经由透射R、G及B颜色的光的滤色器入射的光的强度的线传感器43S,但读取部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读取部可以是具备分别射出各R、 G及B颜色的光的光源以及接收各该R、G及B的光在纸张M上的反射光而检测强度的拍摄元件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3,但图像形成装置3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从记录头相对于利用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墨(色材),通过使该喷出的墨固化来形成图像的喷墨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作为记录介质,举例说明了被剪裁为规定长度的连页纸的纸张M,但也可以使用从纸卷放出而在另一纸卷卷起的连续纸(卷筒纸)来代替连页纸。另外,作为记录介质,除纸外,可以使用布或片状树脂等能够使调色剂或墨水等色材在表面固化的各种介质。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意在包括本发明所记载的范围和与其均等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读取装置,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连接,该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部,其与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抵接而形成用于对该记录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面;
输送部,其使所述记录介质从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导入角度的导入方向与所述支承部抵接,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支承部向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排出角度的排出方向离开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读取部,其在形成有所述读取面的位置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
所述导入方向是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向所述读取部侧倾斜的方向,
在形成所述读取面的位置,所述记录介质仅与所述支承部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部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与所述支承部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所述导入方向向所述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支承部向所述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分别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备:
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
第二支承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配置在所述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
所述读取部具备:
第一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进行读取;
第二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进行读取;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第一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一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一支承部向第一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从第二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二支承部输送该记录介质;
第三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二支承部向第二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彼此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彼此相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读取部具备:
第一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射出光;
第一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二读取部具备:
第二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射出光;
第二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第一读取面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第二读取面平行的规定的基准平面配置在彼此相反侧,
所述第一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一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二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支承部,其与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抵接而形成用于对该记录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面;
输送部,其使所述记录介质从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导入角度的导入方向与所述支承部抵接,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支承部向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排出角度的排出方向离开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读取部,其在形成有所述读取面的位置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
所述导入方向是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向所述读取部侧倾斜的方向,
在形成所述读取面的位置,所述记录介质仅与所述支承部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部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与所述支承部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所述导入方向向所述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支承部向所述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分别相等。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备:
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
第二支承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配置在所述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
所述读取部具备:
第一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进行读取;
第二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进行读取;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第一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一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一支承部向第一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从第二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二支承部输送该记录介质;
第三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二支承部向第二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彼此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彼此相等。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读取部具备:
第一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射出光;
第一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二读取部具备:
第二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射出光;
第二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第一读取面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第二读取面平行的规定的基准平面配置在彼此相反侧,
所述第一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一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二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13.一种图像形成***,具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对在该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装置,该图像形成***的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装置具备:
支承部,其与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抵接而形成用于对该记录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面;
输送部,其使所述记录介质从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导入角度的导入方向与所述支承部抵接,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支承部向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形成规定的排出角度的排出方向离开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读取部,其在形成有所述读取面的位置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
所述导入方向是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向所述读取部侧倾斜的方向,
在形成所述读取面的位置,所述记录介质仅与所述支承部抵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部读取所述记录介质的与所述支承部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所述导入方向向所述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支承部向所述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分别相等。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备:
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
第二支承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配置在所述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
所述读取部具备:
第一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进行读取;
第二读取部,其对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进行读取;
所述输送部具备:
第一输送辊,其从第一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一支承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一支承部向第一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从第二导入方向向所述第二支承部输送该记录介质;
第三输送辊,其从所述第二支承部向第二排出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设定值彼此相等,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作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力的设定值彼此相等。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读取部具备:
第一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另一面射出光;
第一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二读取部具备:
第二光源,其向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射出光;
第二受光部,其接收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反射光;
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第一读取面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第二读取面平行的规定的基准平面配置在彼此相反侧,
所述第一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一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从所述第二支承部侧的位置射出光。
CN201610178274.9A 2015-03-26 2016-03-25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 Active CN1060278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4225A JP6237682B2 (ja) 2015-03-26 2015-03-26 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5-064225 2015-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839A CN106027839A (zh) 2016-10-12
CN106027839B true CN106027839B (zh) 2019-07-19

Family

ID=55586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8274.9A Active CN106027839B (zh) 2015-03-26 2016-03-25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48803B2 (zh)
EP (2) EP3073326B1 (zh)
JP (1) JP6237682B2 (zh)
CN (1) CN1060278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0734B2 (ja) * 2017-03-08 2019-07-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027994B2 (ja) * 2018-03-20 2022-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366638B2 (ja) * 2018-08-30 2023-10-2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装置
US11313807B2 (en) * 2018-08-30 2022-04-26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Image inspection device
JP2021039168A (ja) * 2019-08-30 2021-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51154B2 (ja) * 2019-09-12 2023-09-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30233A (ja) * 2020-02-19 2021-09-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516114B2 (ja) * 2020-05-29 202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114536A (ja) 2021-01-27 202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466A (zh) * 2005-07-08 2007-01-10 株式会社东芝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
CN102455622A (zh) * 2010-10-22 2012-05-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65246A (ja) * 2011-02-08 2012-08-30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9044A (ja) * 1997-08-21 1999-03-09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4680487B2 (ja) * 2003-06-12 2011-05-11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
JP4402509B2 (ja) * 2004-04-28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40079B2 (ja) * 2006-10-27 2011-12-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読み取り装置及び複写機
US8203767B2 (en) * 2008-11-06 2012-06-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uto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JP5605698B2 (ja) * 2010-10-07 2014-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92364B2 (ja) * 2011-03-29 2014-0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87943B2 (ja) * 2011-06-30 2013-09-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107291B2 (ja) * 2013-03-25 2017-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38352B2 (ja) * 2013-06-12 2015-06-24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消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466A (zh) * 2005-07-08 2007-01-10 株式会社东芝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
CN102455622A (zh) * 2010-10-22 2012-05-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65246A (ja) * 2011-02-08 2012-08-30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37682B2 (ja) 2017-11-29
JP2016184863A (ja) 2016-10-20
EP3885838A1 (en) 2021-09-29
US20160286063A1 (en) 2016-09-29
EP3073326B1 (en) 2021-06-16
EP3073326A1 (en) 2016-09-28
CN106027839A (zh) 2016-10-12
US9948803B2 (en)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7839B (zh)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
CN10645398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619492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5959501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
US889202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width-wise sheet shifting mechanism
US9699346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0309202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21154500A (ja) インク吐出補完方法、印刷装置
US869306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2014019237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4925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7748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18972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388721B (zh) 图像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175623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JP20190257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115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7826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247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26220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的输送方向倍率的调整方法
US922327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20390889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glossiness
JP69223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5074093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04471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