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211A -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211A
CN105940211A CN201580006752.1A CN201580006752A CN105940211A CN 105940211 A CN105940211 A CN 105940211A CN 201580006752 A CN201580006752 A CN 201580006752A CN 105940211 A CN105940211 A CN 105940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injection
fuel
tumble flow
injection
in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67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田大辅
枪野素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40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02Controlling intak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02D41/402Multiple inj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02D41/402Multiple injections
    • F02D41/403Multiple injections with pilot inj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02Controlling intake air
    • F02D2041/0015Controlling intake air for engines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swirl or tumble flow, e.g. by using swirl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该燃料喷射控制器包括电子控制单元,该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a)在一个发动机循环中执行主燃料喷射和副燃料喷射;以及(b)在包括进气门开始打开的定时的特定期间执行副燃料喷射至少一次,使得在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由逆滚流携带,所述逆滚流是从进气口流入燃烧室中、沿进气门侧也即排气门相反侧的孔壁面朝向活塞头部表面流动、然后从活塞头部表面朝向气缸盖下表面流动的气流。

Description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将燃料直接喷射到燃烧室内(喷射到气缸内)的燃料喷射阀并且适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No.2001-73819(JP 2001-73819A)公开了一种包括用于将燃料直接喷射到燃烧室内的燃料喷射阀的内燃发动机。在此内燃发动机中,气门定时在均质稀混合操作期间设定成使得进气门的打开期间与排气门的打开期间不重叠并且进气门在进气上止点之后开始打开。根据上述内容,进气门在活塞从进气上止点开始下降且在燃烧室中产生负压力之后开始打开。因而,紧接进气门开始打开后,气流以高流速流入燃烧室中。而且,在该燃烧室中,燃料从紧临进气门开始打开前的时间点到紧接在进气门开始打开后的时间点连续喷射。结果,因为喷射的燃料能够被以高流速流入燃烧室中的空气扩散,所以能够在燃烧室中产生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应注意,在该内燃发动机中,燃料喷射阀布置成使得燃料从进气门附近以及孔壁面附近的位置朝向燃烧室的中央喷射。
发明内容
在上述传统内燃发动机中,从在燃烧室中不产生气流的“紧临进气门开始打开前的时间点”执行具有高穿透力的燃料喷射。因而,存在喷射燃料附着于排气门侧的孔壁面的可能性,结果排放恶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喷射控制器,其适用于包括用于将燃料直接喷射到燃烧室内的燃料喷射阀的内燃发动机,并且能够通过执行适当的燃料喷射产生具有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提供了一种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所述内燃发动机包括燃烧室、进气门、排气门以及燃料喷射阀。所述燃烧室由活塞头部表面、面向所述活塞头部表面的气缸盖下表面以及气缸孔限定形成。所述进气门构造成打开或关闭所述燃烧室与进气口之间的进气连通部。所述进气连通部布置在所述气缸盖下表面下方。所述排气门构造成打开或关闭所述燃烧室与排气口之间的排气连通部。所述排气连通部布置在所述气缸盖下表面下方。所述燃料喷射阀构造成将燃料从所述进气门侧的所述气缸孔的壁面附近区域的指定位置喷射到所述燃烧室中所述排气门与所述活塞头部表面之间的区域。所述进气口构造成在所述进气门的打开期间产生正滚流和逆滚流。所述正滚流是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燃烧室中、朝向所述排气门附近的区域流动、进一步沿所述排气门侧的所述气缸孔的壁面朝向所述活塞头部表面流动、然后从所述活塞头部表面朝向所述气缸盖下表面流动的气流。所述逆滚流是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燃烧室中、沿所述进气门侧的所述气缸孔的壁面朝向所述活塞头部表面流动、然后从所述活塞头部表面朝向所述气缸盖下表面流动的气流。所述燃料喷射控制器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ECU配置成:(a)在一个发动机循环中执行主燃料喷射和副燃料喷射,所述燃料喷射阀中的针阀的升程量在所述主燃料喷射中在直到第一升程量的范围内变化,所述针阀的升程量在所述副燃料喷射中在直到比所述第一升程量小的第二升程量的范围内变化;和(b)在包括所述进气门开始打开的定时的特定期间执行所述副燃料喷射至少一次,使得在所述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由所述逆滚流携带。
此外,在上述方面,ECU可以配置成将所述特定期间设定在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之间的期间内。所述第一时间点是所述进气门开始打开的定时。所述第二时间点是所述进气门的升程量达到所述进气门的最大升程量的定时。所述特定期间包括所述第一时间点与所述第二时间点之间的中间时间点。
在上述方面中,在副燃料喷射中的喷射燃料(当针阀的升程量在直到第二升程量的范围内变化时喷射的燃料)由逆滚流携带的这种定时中(也即,在所述特定期间中)执行副燃料喷射。在该副燃料喷射中的喷射燃料具有小穿透力。因此,例如,在副燃料喷射在进气门打开之前执行的情况下,进气门在喷射的燃料保留在进气门附近的区域中的状态下打开。因而,喷射的燃料由沿进气门侧的孔壁面产生的逆滚流携带和扩散。或者,即使当副燃料喷射在进气门的打开之后执行时,喷射的燃料由已经产生的逆滚流携带和扩散。结果,在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基本不附着到孔壁面上,并且因而在燃烧室中良好地扩散。
附带说明,一般而言,逆滚流的速度(也可以说是强度)在“所述进气门开始打开的时间点(第一时间点)”与“所述进气门的升程量达到所述进气门的最大升程量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之间的基本中间定时变得最高。因此,优选地,ECU设定“从所述进气门开始打开的第一时间点到所述进气门的升程量达到所述进气门的最大升程量的第二时间点并且包括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之间的中间时间点的指定期间”作为所述特定期间。这样,因为在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能够由更强的逆滚流携带,所以喷射的燃料能够在所述燃烧室中良好地扩散。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ECU可以配置成将所述特定期间设定成使得在所述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由在所述逆滚流的初始速度比所述正滚流的初始速度高的逆翻滚期间产生的逆滚流携带。而且,所述ECU可以配置成在处于所述逆翻滚期间之后并且所述逆滚流的初始速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正滚流的初始速度的期间执行所述主燃料喷射。
根据这方面,在逆滚流的初始速度(也即,紧接在空气从进气口流入燃烧室之后逆滚流的速度)比正滚流的初始速度(也即,紧接在空气从进气口流入燃烧室之后正滚流的速度)高的逆翻滚期间执行副燃料喷射。因此,在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通过逆滚流而在燃烧室中扩散。而且,根据这方面,在逆翻滚期间之后(也即,在正滚流的初始速度比逆滚流的初始速度高的期间中)执行主燃料喷射。因为在该主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具有大穿透力,所以喷射的燃料可以到达排气门侧的孔壁面附近。但是,因为主燃料喷射是在正滚流强的期间执行的,所以在主燃料喷射中的大量喷射燃料不会附着到排气门侧的孔壁面,并且喷射燃料由正滚流携带并且在燃烧室中扩散。结果,根据上述方面,由于燃料通过逆滚流的扩散和燃料通过正滚流的扩散两者,能够在整个燃烧室中产生具有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而且,当副燃料喷射执行次数增大时,由逆滚流扩散的燃料的量增大。因此,所述ECU可以配置成多次执行所述副燃料喷射。这样,在气缸中进一步产生具有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当发动机转速低时,燃烧室中的气流(也即,在气缸中产生的气流)的速度低。因而,与高发动机转速的情况相比较,喷射的燃料相对难以扩散。因此,所述ECU可以配置成设定所述副燃料喷射的执行次数随着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转速减小而增大。当发动机负荷大时,喷射的燃料的量大。因而,与低发动机负荷的情况相比较,喷射的燃料相对难以扩散。因此,所述ECU可以配置成设定所述副燃料喷射的执行次数随着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增大。根据这些方面,即使在喷射的燃料相对难以扩散的状况下也能够在燃烧室中产生具有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同样的参考标号表示同样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器所适用的内燃发动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示出当进气门打开时在燃烧室中产生的气流(缸内气流)的情形;
图3是图1中所示燃料喷射阀的截面图;
图4A示出在进气门的打开的初始阶段缸内气流的情形;
图4B示出在进气门的打开的中间阶段缸内气流的情形;
图5A是曲柄角与进气门的升程量之间的关系图;
图5B是曲柄角与滚动流(正滚流和逆滚流)之间的关系图;
图6A是全升程喷射中针阀升程量的时间变化图;
图6B是部分升程喷射中针阀升程量的时间变化图;
图7A是全升程喷射期间燃料喷射阀的末端部分的截面图;
图7B是部分升程喷射期间燃料喷射阀的末端部分的截面图;
图8A是沿气缸中心轴线看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燃料的喷雾的视图;
图8B是沿与气缸中心轴线正交的指定方向看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燃料的喷雾的视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中“曲柄角与进气门的升程量、逆滚流的速度和燃料喷射阀的针阀升程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0是第一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中“曲柄角与进气门的升程量、逆滚流的速度和燃料喷射阀的针阀升程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2A是当发动机转速高时“曲柄角与进气门的升程量、逆滚流的速度和燃料喷射阀的针阀升程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2B是当发动机转速低时“曲柄角与进气门的升程量、逆滚流的速度和燃料喷射阀的针阀升程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3是第三实施例中副燃料喷射的执行区域的图表;
图14是第三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和
图15是图1中电子控制单元为了确定部分升程喷射的执行次数而参照的查询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器(下文,简称为“该控制器”)。该控制器应用于内燃发动机——其本体10在图1中示出。本体10包括气缸盖11、气缸体12、燃料喷射阀13、点火***14、进气门15、排气门16、活塞17、连杆18、曲轴19,以及曲轴位置传感器20。下文中,活塞17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的方向称为“上方”,活塞17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的方向称为“下方”。此外,相对于气缸中心轴线C的进气门15侧称为“进气侧”,相对于气缸中心轴线C的排气门16侧称为“排气侧”。
燃烧室21由气缸盖11的下表面11a、孔(气缸孔)壁面12a以及活塞头部表面17a限定形成。燃料喷射阀13、点火***14、进气门15以及排气门16附装到气缸盖11上。点火***14包括点火器、点火线圈以及火花塞。气缸盖11形成有进气口22和排气口23。进气口22的一端与燃烧室21连通,其另一端与进气歧管(未示出)连通。进气口22的形状使得从进气口22流入气缸21内的空气能够产生如下文所述的正滚流。换句话说,进气口22是所谓的正滚口。排气口23的一端与燃烧室21连通,其另一端与排气歧管(未示出)连通。
点火***14布置在气缸盖11中,使得设置在其末端处的火花塞的电极24位于燃烧室21的大致中央上方。进气门15在气缸盖11的进气侧布置成它能够往复运动。当进气凸轮27旋转时,进气门15跟从进气凸轮27的凸轮尖并且往复运动,以便打开或阻断燃烧室21与进气口22之间的进气连通部。排气门16在气缸盖11的排气侧布置成它能够往复运动。当排气凸轮28旋转时,排气门16跟从排气凸轮28的凸轮尖并且往复运动,以便打开或阻断燃烧室21与排气口23之间的排气连通部。
尽管未示出,图1所示的内燃发动机10在进气侧包括均为两个的进气门15和进气口22,并且还在排气侧包括均为两个的排气门16和排气口23。换句话说,该发动机是公知的四气门发动机。这些进气口22中的每一个是能够产生正滚流的正滚口。
如图2中的曲线NT所示,正滚流指代在进气门15的打开期间从进气口22流入气缸21内、朝向排气门16附近的区域B流动、进一步沿排气门侧的孔壁面12aex朝向活塞头部表面17a流动、然后从活塞头部表面17a朝向气缸盖下表面11a流动的气流。
如图1所示,气缸体12包括活塞17、连杆18、曲轴19和曲轴位置传感器20。
燃料喷射阀13、点火***14、曲轴位置传感器20和加速踏板踏下量传感器26电气连接到电子控制单元(ECU)90。ECU 90将用于分别控制燃料喷射阀13和点火***14的操作的控制信号提供到燃料喷射阀13和点火***14。曲轴位置传感器20检测曲轴19的旋转位置。ECU 90基于来自曲轴位置传感器20的检测信号计算内燃发动机的转速即发动机转速。加速踏板踏下量传感器26检测加速踏板25的踏下量。ECU 90基于关于加速踏板25的踏下量的信息等计算发动机负荷。
图3示出燃料喷射阀13的构造。燃料喷射阀13包括喷嘴本体30、针阀31、燃料喷射孔(下文称为“喷射孔”)32、燃料通路33、螺线管34、弹簧35以及燃料进口36。针阀轴线37是沿燃料喷射阀13的纵向延伸的轴线。燃料喷射阀13是所谓的内部打开类型的燃料喷射阀。
燃料喷射阀13的喷射孔32是缝状喷射孔。换句话说,当燃料喷射阀13的末端附近被垂直于喷射孔32的喷射轴线的平面切断时,喷射孔32的截面为矩形形状。该截面的面积沿从喷射孔32的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当燃料喷射阀13的末端附近被包括矩形横断面的纵向和喷射轴线的平面切断时,喷射孔32的截面是扇形形状。
如图2所示,燃料喷射阀13布置在相对于形成在燃烧室21上方的进气口22位于活塞17侧的发动机本体10的一部分(气缸盖11的一部分)上。换句话说,燃料喷射阀13布置成从进气门15的位于排气门16相反侧的孔壁面12ain附近的区域(见区域A)中的指定位置朝向排气门16与活塞头部表面17a之间的燃烧室21中的区域喷射燃料。应注意,燃料喷射阀13可以布置在气缸体12的一部分中的上述位置。
而且,燃料喷射阀13布置成使得其喷射轴线存在于二等分用于连接“两个进气口22与燃烧室21之间的进气连通部”的中心的直线并且通过气缸中心轴线C的平面上。
换句话说,燃料喷射阀13布置成使得当沿气缸中心轴线C的方向看时燃料喷射阀13的喷射轴线穿过气缸的中心。而且,当沿垂直于包括喷射轴线和气缸中心轴线C的平面的方向看时,燃料喷射阀13布置成使得其喷射轴线平行于垂直于气缸中心轴线C的平面或相对于该平面面向斜下方(朝向活塞头部表面17a和排气门侧的孔壁面12aex的方向)。
接下来,参照图2、图4A和图4B说明缸内气流。缸内气流是指在燃烧室21中(气缸中)产生的气流。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进气门15打开,并且排气门16完全关闭。在该状态下,逆滚流RT和上述正滚流NT产生。逆滚流RT是从进气口22流入燃烧室21内、沿进气门15的位于排气门16相反侧的孔壁面12ain朝向活塞头部表面17a流动、然后从活塞头部表面17a朝向气缸盖下表面11a流动的气流。
图4A示出在进气门15的打开的初始阶段缸内气流的情形。尽管下面会说明细节,但是在该进气门15的打开的初始阶段(也即当进气门15的升程量小时),逆滚流RT的速度(初始速度)比正滚流NT的速度(初始速度)高。因此,在进气侧的缸内区域中产生强逆滚流RT。正如所说明的,尽管进气口22是正滚口,但是逆滚流RT在进气门15的打开的初始阶段产生。同时,图4B示出在进气门15的打开的中间阶段缸内气流的情形。在进气门15的打开的中间阶段(也即,进气门15的升程量是基本最大升程量),正滚流NT的速度(初始速度)大大高于逆滚流RT的速度(初始速度)。因此,在整个气缸中产生强正滚流NT。应注意,逆滚流RT的初始速度是在紧接在空气通过“进气门15的相对于排气门16的相反侧”并且流入燃烧室21内之后的位置(也即图4A和图4B中的区域A)处逆滚流RT的速度。正滚流NT的初始速度是在紧接在空气通过进气门15的排气门侧并且流入燃烧室21内之后的位置(也即,图4A和图4B中的区域B)处正滚流NT的速度。
参照图5A和图5B详细说明上述进气门的升程量与缸内气流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图5A和图5B均示出关于曲柄角与气缸中产生的气流之间的关系的模拟结果。在图5A和图5B中,0°的曲柄角对应于压缩上止点。如图5A所示,进气门15在紧临曲柄角变成-360°(进气上止点)前开始打开,并且在曲柄角变成-90°(压缩冲程中的中间点)稍微之前完全关闭。进气门的升程量在进气门15开始打开之后逐渐增大、在-240°的曲柄角附近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应注意,排气门16在该模拟中保持常闭。
图5B中由实线RT表示的曲线指代在图2、图4A和图4B的区域A中逆滚流RT的速度(初始速度Vrt)。逆滚流RT的速度(初始速度)Vrt在进气门15开始打开之后较陡地增大、在-310°的曲柄角附近达到最大速度Vrtp,并且然后减小。逆滚流RT的速度(初始速度)Vrt在-240°的曲柄角附近变成零。
图5B中由虚线NT表示的曲线指代图2、图A和图4B的区域B中正滚流NT的速度(初始速度Vnt)。正滚流NT的速度(初始速度)Vnt在进气门15开始打开之后逐渐增大、在-210°的曲柄角附近达到最大并且然后减小。
如图5B所示,从进气门15开始打开的时间点到曲柄角约为-270°的时间点期间,逆滚流RT的速度Vrt比正滚流NT的速度Vnt高(Vrt>Vnt)。然后,在-270°的曲柄角附近,逆滚流RT的速度Vrt变成等于正滚流NT的速度Vnt(Vrt=Vnt=Ve)。然后,逆滚流RT的速度Vrt变得小于正滚流NT的速度Vnt(Vrt<Vnt)。
燃料喷射阀13能够通过控制燃料喷射阀13中的螺线管34的通电时间来改变针阀升程量(也即针阀31的升程量)。使针阀31提升到最大升程量(也即,全升程量)的喷射称为全升程喷射。同时,使针阀31在其中针阀31提升到局部升程量(也即,部分升程量)的范围内提升的喷射称为部分升程喷射,局部升程量小于全升程量。图6A示出单次全升程喷射中针阀升程量的时间变化。图6B示出三次部分升程喷射中针阀升程量的时间变化。
在主燃料喷射中,针阀升程量在直到第一升程量的范围中变化。尽管在该示例中第一升程量是最大升程量,但是第一升程量可以是比最大升程量小的升程量。换句话说,主燃料喷射是全升程喷射或部分升程喷射。同时,在副燃料喷射中,针阀升程量在直到第二升程量的范围内变化。第二升程量小于第一升程量。换句话说,副燃料喷射是其中升程量小于第一升程量的部分升程喷射。
图7A和图7B均是喷嘴本体30的末端(针阀31和喷射孔32的附近和周边)沿“包括针阀轴线37和喷射轴线46的平面”剖开的截面图。喷射孔32是连接在向喷嘴本体30的内壁开口的流入口44与向喷嘴本体30的外壁开口的流出口45之间的通路。由喷嘴本体30的内壁与针阀31围绕的空间是袋状部(sack)38。在图7A所示的全升程喷射状态下,喷嘴座40与针阀座41之间的流路面积(也即,袋状部38的入口的面积)比流入口44处的喷射孔面积大。换句话说,燃料流路中的最小限制部分是喷射孔32的流入口44。
另一方面,在图7B所示的部分升程喷射的状态下,袋状部38的入口的面积小于流入口44处的喷射孔面积。换句话说,燃料流路中的最小限制部分是袋状部38的入口。因此,在其中袋状部38的入口的面积小于喷射孔面积的部分升程喷射的状态下,袋状部38的入口处的流路中燃料的流速比喷射孔32的流入口44中的燃料的流速高。
在部分升程喷射中,流速在袋状部38的入口处的流路中增大的燃料流入袋状部38。但是,因为袋状部38的流路的面积比袋状部38的入口处流路的面积大(也即,体积大),所以流入袋状部38的燃料的速度和压力(燃料压力)减小。此时燃料压力的减小量比全升程喷射中燃料压力的减小量大。结果,喷射孔32中燃料的压力与缸内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变得比全升程喷射中的压力差小。因此,在部分升程喷射中从喷射孔32喷射的燃料的穿透力比全升程喷射中的小。而且,针阀升程量越小,上述最小限制部分的开口面积变得越小。因此,袋状部38中的燃料压力降低,并且喷射的穿透力变小。因而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针阀升程量较小的部分升程喷射中,燃料能够被喷射成使得燃料喷雾50仅到达燃料喷射阀13的附近(保留在进气门15附近和下方的区域中)。同时,在全升程喷射中,燃料能够被喷射成使得燃料喷雾51到达排气侧的缸内区域。
如上所述,在垂直于气缸中心轴线C的平面上,喷射轴线面向气缸的中心。在包括喷射孔32(喷射轴线46)和气缸中心轴线C的平面上,喷射轴线平行于垂直于气缸中心轴线C的平面,或者稍微面向活塞17。如上所述,燃料喷射阀13的喷射孔32具有缝状形状。如图8A和图8B所示,沿气缸中心轴线看时喷雾在缸内区域中呈扇形形状扩展。在全升程喷射中或在针阀升程量较大的喷射中,喷雾向排气侧的缸内区域扩展。在针阀升程量较小的部分升程喷射中,喷雾保留在进气门的附近。
接下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ECU 90能够执行主燃料喷射和副燃料喷射。在主燃料喷射中,在针阀升程量是第一升程量的状态下执行一次喷射。在副燃料喷射中,在针阀升程量是第二升程量的状态下执行一次喷射。在该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副燃料喷射执行期间Tpi以任意定时执行多次(在所示示例中为两次)副燃料喷射PL,在主燃料喷射执行期间Tfi以任意定时执行一次主燃料喷射FL。在图9中,Tfh指代从进气门的升程量是零的时间点到进气门的升程量变成最大的时间点的期间,Tri指代从逆滚流的强度是零的时间点到逆滚流的强度变成最大的时间点的期间,Ts指其中代逆滚流比正滚流更强的期间。
如图5B所示,副燃料喷射执行期间Tpi是对应于无翻滚期间Tb和逆翻滚期间Ts的期间。无翻滚期间Tb是从紧临进气门15开始打开前(打开定时之前的指定时间)的时间点到进气门15开始打开的时间点的期间,并且也是其中在气缸中既不产生逆滚流也不产生正滚流的期间。逆翻滚期间Ts是在进气门15开始打开之后并且其中逆滚流的速度(初始速度)比正滚流的速度(初始速度)高的期间。也即,副燃料喷射执行期间Tpi是包括进气门15开始打开的定时的特定期间。换句话说,副燃料喷射执行期间Tpi是从进气门开始打开的定时前第一指定时间的时间点到进气门开始打开的定时之后第二指定时间的时间点的期间。主燃料喷射执行期间Tfi是从逆翻滚期间Ts的末尾到点火定时(优选地,到进气下止点)的期间。也即,在主燃料喷射执行期间Tfi中,正滚流的速度比逆滚流的速度高,并且正滚流产生。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该控制器,因为在副燃料喷射中燃料具有小穿透力,所以在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不会附着到排气侧的孔壁面12aex上,而是保留在进气侧的缸内区域中。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副燃料喷射执行期间(也即,当逆滚流产生时或者在紧临逆滚流产生前)执行副燃料喷射。因而,在副燃料喷射中的燃料通过逆滚流扩散在进气侧的缸内区域中,并且在该区域中产生具有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而且,如上所述,因为在通过主燃料喷射进行的喷射中针阀升程量比在通过副燃料喷射进行的喷射中大,所以喷射燃料具有大穿透力并且因而到达排气侧的缸内区域。在该实施例中,在主燃料喷射执行期间(也即,当正滚流比逆滚流更强时)执行主燃料喷射。因此,主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由正滚流携带并且扩散在气缸中而不会附着到排气侧的孔壁面12aex上。
因而,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借助逆滚流扩散的副燃料喷射中的燃料和借助正滚流扩散的主燃料喷射中的燃料两者而在燃烧室21中产生具有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而且,因为燃料很少会附着到孔壁面12a上,所以与传统排放相比较,排放能够得到改进。
应注意,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每次副燃料喷射的目标燃料喷射量(下文中称为“目标副燃料喷射量”)预先设定为一指定量。而且,副燃料喷射的执行次数预先设定为指定次数。另外,目标副燃料喷射量优选是一范围内的燃料喷射量,在该范围内,目标副燃料喷射量的下限设定为能够在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稳定量的燃料的喷射量,并且目标副燃料喷射量的上限设定为副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穿透力足够大以便通过逆滚流可靠地携带燃料的喷射量。
然后,在发动机运转期间,基于进气量(也即,吸入气缸的空气的量)和目标空燃比,计算实现目标空燃比所要求的燃料的量作为总目标喷射量(也即,在一个发动机循环中应该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Qt。然后,从总目标喷射量Qt减去目标副燃料喷射量Qp与副燃料喷射的次数N相乘得到的值。相应地,算出主燃料喷射中的目标燃料喷射量(下文中称为“目标主燃料喷射量”)Qf(Qf=Qt-Qp×N)。
参照图10的流程图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燃料喷射控制流程。ECU 90的CPU在指定曲柄角执行图10的流程图示出的程序。因此,图10中的处理在适当的定时开始。首先,在步骤11中,基于进气量和目标空燃比计算总目标喷射量Qt。接下来,在步骤12中,基于总目标喷射量Qt、副燃料喷射的次数N和目标副燃料喷射量Qp计算目标主燃料喷射量Qf。然后,在步骤13中,确定主燃料喷射的喷射定时和副燃料喷射的喷射定时。接下来,在步骤14中,当副燃料喷射的喷射定时来到时执行副燃料喷射。然后,在步骤15中,当主燃料喷射的喷射定时来到时,执行主燃料喷射,并且终止该程序。
接下来说明第二实施例。如上所述,副燃料喷射的执行定时可以是任何定时,只要它是副燃料喷射执行期间(指定期间)Tpi内的定时。但是,有利的是将副燃料喷射的执行定时设定在从“进气门15开始打开的时间点(第一时间点)”到“进气门15的升程量达到进气门15的最大升程量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并且包括第一时间点到第二时间点之间的中间时间点Trp的指定期间内。
换句话说,如图5B所示,逆滚流RT的速度Vrt在进气门15开始打开之后开始增大,并且在进气门15开始打开的时间点与进气门15的升程量变成最大升程量的时间点之间的中间时间点Trp变成最大速度。因而,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器在从第一时间点到第二时间点并且进一步包括中间时间点Trp的指定期间内执行副燃料喷射。这样,因为在副燃料喷射中的喷射燃料由强度基本最高的逆滚流携带,所以进一步促进了燃料的扩散。
接下来说明第三实施例。当发动机转速高时,气缸内的滚动流(正滚流和逆滚流)强。因而,喷射到气缸内的燃料迅速扩散。另一方面,当发动机转速低时,缸内气流较弱,并且喷射到气缸内的燃料缓慢地扩散。因而,与发动机转速高时相比较,气缸内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均质性降低。特别是,当正滚流较弱时,主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在排气门侧的缸内区域内偏心地扩散。因此,在副燃料喷射内喷射的燃料的总量(总副燃料喷射量)优选地随着发动机转速降低而增大。考虑到此,除了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中的燃料喷射控制,第三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器还执行其中副燃料喷射的次数随着发动机转速降低而增大的控制,以便增大总副燃料喷射量。
换句话说,如图12A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当发动机转速高时,副燃料喷射PL执行两次。同时,如图12B所示,当发动机转速低时,副燃料喷射PL执行四次。在此,第三实施例中每次的目标副燃料喷射量是定值,而与发动机转速的大小无关。
根据第三实施例,当发动机转速低时,主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量减小并且通过副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量来补偿。因此,通过逆滚流扩散的燃料的量增大。因而,即使当发动机转速低时,也在气缸内产生具有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而且,当正滚流由于低发动机转速而较弱时,具有大穿透力并且在主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的量减少。因此,能够减小附着到排气门侧的孔壁面12aex上的燃料的量。应注意,随着发动机转速降低,第三实施例中每次的目标副燃料喷射量可以减小并且副燃料喷射的执行次数可以增大,以便增大副燃料喷射内喷射的燃料的量。
而且,当发动机负荷大时,总目标喷射量增大。因此,当目标主燃料喷射量与总目标喷射量的比值保持一样时,主燃料喷射量增大。如上所述主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具有大穿透力。因此,当主燃料喷射中的燃料喷射量增大时,大量的燃料偏心地扩散在排气侧的缸内区域内,并且因而燃料的气化和扩散可能进行不充分。为此,优选地,副燃料喷射中的燃料喷射量随着发动机负荷越大而增大。考虑到上述内容,在第三实施例中,副燃料喷射的次数设定成使得副燃料喷射的次数随着发动机负荷越大而增大。在此,在这种情况下每次的目标副燃料喷射量是定值,而与发动机转速的大小无关。
根据上述内容,当发动机负荷大时,主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量减小,并且通过副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量的增大而补偿。因此,通过逆滚流扩散的燃料的量增大。因而,即使当发动机负荷大时,也气缸内产生具有高均质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而且,当发动机转速NE高时,缸内气流强,并且喷射燃料迅速扩散。因而,即使当不执行副燃料喷射而仅执行主燃料喷射时,主燃料喷射中的燃料也充分扩散。而且,当发动机转速NE高时,逆翻滚期间变短。因而,即使当执行副燃料喷射时,副燃料喷射在逆翻滚期间可能没有完成。
有鉴于此,如图13所示,即使当不执行副燃料喷射而仅执行主燃料喷射时,预先设定发动机转速NE的下限阈值NEth,阈值NEth是其中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均质性得以充分增大的阈值。当发动机转速NE等于或者小于该阈值NEth时,可以执行副燃料喷射和主燃料喷射两者。同时,当发动机转速NE比该阈值NEth高时,可以仅执行主燃料喷射。
参照图14的流程图说明第三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流程。因为图14中的步骤21和步骤24至步骤27分别与图10中的步骤11和步骤12至步骤15一样,所以不再对这些步骤进行说明。ECU 90的CPU在指定曲柄角执行图14的流程图中示出的程序。因此,图14中的处理在适当的定时开始。
首先,在步骤21中计算总目标喷射量Qt之后,在步骤22中判定发动机转速NE是否等于或者小于阈值NEth(NE≤NEth)。也即,判定副燃料喷射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此,如果判定出NE≤NEth,则在步骤23中,从图15的映射图获得对应于发动机转速NE和发动机负荷KL的副燃料喷射N的次数。接下来,向前在步骤24中执行副燃料喷射和主燃料喷射,并且终止程序。根据图15的查询表,将副燃料喷射的次数N确定成使得副燃料喷射的次数N随着发动机转速NE越低而增多,并且副燃料喷射的次数N随着发动机负荷KL增大而增多。
同时,如果在步骤22中判定NE≤NEth不成立,则在步骤28中,确定主燃料喷射的喷射定时。接下来,在步骤29中,执行用于喷射总目标喷射量中的燃料的主燃料喷射,并且程序终止。
如迄今为止已经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燃料喷射控制器,利用逆滚流来扩散在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因而,能够在燃烧室中产生均质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而且,如上所述,因为燃料喷射阀13的喷射孔32呈缝状形状,所以沿气缸中心轴线C的方向看的喷雾呈扇形形状(见图8A)。沿垂直于包括喷射孔32中心和气缸中心轴线C的平面的方向看的喷雾呈辐射角度小的扇形形状(见图8B)。因此,与喷射孔呈圆柱形形状或者方柱形形状(也即,喷射孔32的截面积恒定)的情况相比较,即使当在副燃料喷射内喷射更大量的燃料时,燃料也能够容易地保留在进气门15的附近。结果,能够通过逆滚流携带和扩散更大量的燃料。
应注意,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排气门16在进气门15开始打开之前关闭。但是,主要在大负荷的时候,可以执行所谓的气门重叠控制,其中进气门15在排气门16完全关闭之前开始打开。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实施上述任一实施例。这是因为,即使当在执行气门重叠控制期间在紧临进气门15开始打开前或者紧接其开始打开后执行针阀升程量小的副燃料喷射时,喷射燃料的喷雾保留在进气门15下方的缸内区域中并且不会到达在排气侧的缸内区域中产生并流出至排气口23的气流。
在这种情况下,在紧接在进气门15开始打开后产生的逆滚流RT在排气门16完全关闭之前产生,并且能够充分地扩散喷射到进气门15下方的缸内区域的喷雾。这是因为排气的惯性作用在排气口23和与排气口23连通的排气***上,并且因为不会发生排气从排气口23回流到气缸而导致空气从进气口22流入气缸内并且因而抑制逆滚流RT的产生。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改型。例如,燃料喷射阀可以是除了示例性类型以外的燃料喷射阀(例如压电型燃料喷射阀)。而且,燃料喷射阀的喷射孔可以是除了示例性形状以外的形状。另外,内燃发动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不限于在每个气缸内均设置有两个的上述示例性进气口和排气口。而且,进气门和排气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除了通过凸轮旋转驱动的类型以外的类型。进气门的打开期间和排气门的打开期间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公知的气门定时调整机构来调整,并且进气门的最大升程量可以通过公知的升程量调整装置来调整。主燃料喷射和副燃料喷射中的每一个可以在一个发动机循环(在一个气缸内执行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冲程的期间)执行多次。除了缸内喷射阀以外,本发明也能应用于还包括用于将燃料喷射到进气口内的进气口喷射阀的内燃发动机。

Claims (6)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所述内燃发动机包括燃烧室、进气门、排气门,以及燃料喷射阀,所述燃烧室由活塞头部表面、面向所述活塞头部表面的气缸盖下表面以及气缸孔限定形成,所述进气门构造成打开或关闭所述燃烧室与进气口之间的进气连通部,所述进气连通部布置在所述气缸盖下表面下方,所述排气门构造成打开或关闭所述燃烧室与排气口之间的排气连通部,所述排气连通部布置在所述气缸盖下表面下方,所述燃料喷射阀构造成将燃料从所述进气门侧的所述气缸孔的壁面附近区域中的指定位置喷射到所述燃烧室中所述排气门与所述活塞头部表面之间的区域,所述进气口构造成在所述进气门的打开期间产生正滚流和逆滚流,所述正滚流是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燃烧室中、朝向所述排气门附近的区域流动、进一步沿所述排气门侧的所述气缸孔的壁面朝向所述活塞头部表面流动并且然后从所述活塞头部表面朝向所述气缸盖下表面流动的气流,所述逆滚流是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燃烧室中、沿所述进气门侧的所述气缸孔的壁面朝向所述活塞头部表面流动并且然后从所述活塞头部表面朝向所述气缸盖下表面流动的气流,所述燃料喷射控制器包括:
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
(a)在一个发动机循环中执行主燃料喷射和副燃料喷射,所述燃料喷射阀中的针阀的升程量在所述主燃料喷射中在直到第一升程量的范围内变化,所述针阀的所述升程量在所述副燃料喷射中在直到比所述第一升程量小的第二升程量的范围内变化;并且
(b)在包括所述进气门开始打开的定时的特定期间内执行所述副燃料喷射至少一次,以便在所述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由所述逆滚流携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将所述特定期间设定在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之间的期间内,所述第一时间点是所述进气门开始打开的定时,所述第二时间点是所述进气门的升程量达到所述进气门的最大升程量的定时,并且所述特定期间包括所述第一时间点与所述第二时间点之间的中间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设定所述特定期间以使得在所述副燃料喷射中喷射的燃料由在逆翻滚期间产生的逆滚流携带,在所述逆翻滚期间所述逆滚流的初始速度比所述正滚流的初始速度高,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位于所述逆翻滚期间之后并且所述逆滚流的初始速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正滚流的初始速度的期间执行所述主燃料喷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所述特定期间多次执行所述副燃料喷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喷射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随着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转速降低而增加所述副燃料喷射的执行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喷射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随着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增加所述副燃料喷射的执行次数。
CN201580006752.1A 2014-02-03 2015-01-16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 Pending CN1059402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8621 2014-02-03
JP2014018621A JP2015145641A (ja) 2014-02-03 2014-02-03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PCT/IB2015/000036 WO2015114432A1 (en) 2014-02-03 2015-01-16 Fuel injection controll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211A true CN105940211A (zh) 2016-09-14

Family

ID=5254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6752.1A Pending CN105940211A (zh) 2014-02-03 2015-01-16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75653A1 (zh)
EP (1) EP3102815A1 (zh)
JP (1) JP2015145641A (zh)
CN (1) CN105940211A (zh)
WO (1) WO201511443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8857A (zh) * 2017-04-14 2017-07-2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汽油机喷油器喷嘴
CN116378842A (zh) * 2023-06-07 2023-07-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喷射方法、装置、设备和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3080B2 (ja) * 2014-02-10 2017-11-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US10697384B2 (en) 2015-05-29 2020-06-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engine
DE102015015362A1 (de) * 2015-11-28 2017-06-01 Daimler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s Kraftwagens
JP6414143B2 (ja) * 2016-06-16 2018-10-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402749B2 (ja) * 2016-07-27 2018-10-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9296A (ja) * 1992-10-15 1994-05-10 Nippondenso Co Ltd 蓄圧式燃料噴射装置
JP2004162577A (ja) * 2002-11-12 2004-06-10 Toyota Motor Corp 筒内噴射式火花点火内燃機関
DE102004052415A1 (de) * 2003-10-28 2005-07-28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K. Dieselmotor
EP1965062A2 (en) * 2007-02-28 2008-09-03 Hitachi, Ltd. Control method of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controller for implementing th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device used for the controller
JP2008202465A (ja) * 2007-02-19 2008-09-04 Hitachi Ltd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2008215356A (ja) * 2002-03-22 2008-09-18 Daimler Ag 自己着火内燃機関の噴射ノズル
CN101469643A (zh) * 2007-12-25 2009-07-01 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JP2010196527A (ja) * 2009-02-24 2010-09-09 Nissan Motor Co Ltd 圧縮着火式内燃機関の燃焼制御装置
DE102010014824A1 (de) * 2010-04-13 2011-10-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nd Brennkraftmaschine
CN102428261A (zh) * 2009-05-19 2012-04-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的方法及用于内燃机的控制仪
JP2013181454A (ja) * 2012-03-01 2013-09-1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05270A3 (en) * 1993-04-09 1998-02-11 Zexel Corporation Fuel injection system
JP3800881B2 (ja) 1999-09-03 2006-07-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直噴火花点火式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4506844B2 (ja) * 2008-01-25 2010-07-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9296A (ja) * 1992-10-15 1994-05-10 Nippondenso Co Ltd 蓄圧式燃料噴射装置
JP2008215356A (ja) * 2002-03-22 2008-09-18 Daimler Ag 自己着火内燃機関の噴射ノズル
JP2004162577A (ja) * 2002-11-12 2004-06-10 Toyota Motor Corp 筒内噴射式火花点火内燃機関
DE102004052415A1 (de) * 2003-10-28 2005-07-28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K. Dieselmotor
JP2008202465A (ja) * 2007-02-19 2008-09-04 Hitachi Ltd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EP1965062A2 (en) * 2007-02-28 2008-09-03 Hitachi, Ltd. Control method of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controller for implementing th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device used for the controller
CN101469643A (zh) * 2007-12-25 2009-07-01 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JP2010196527A (ja) * 2009-02-24 2010-09-09 Nissan Motor Co Ltd 圧縮着火式内燃機関の燃焼制御装置
CN102428261A (zh) * 2009-05-19 2012-04-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的方法及用于内燃机的控制仪
DE102010014824A1 (de) * 2010-04-13 2011-10-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nd Brennkraftmaschine
JP2013181454A (ja) * 2012-03-01 2013-09-1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システ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8857A (zh) * 2017-04-14 2017-07-2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汽油机喷油器喷嘴
CN116378842A (zh) * 2023-06-07 2023-07-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喷射方法、装置、设备和汽车
CN116378842B (zh) * 2023-06-07 2023-09-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喷射方法、装置、设备和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45641A (ja) 2015-08-13
US20170175653A1 (en) 2017-06-22
WO2015114432A1 (en) 2015-08-06
EP3102815A1 (en)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211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器
US7770556B2 (en) Multi-hole injector, in-cylinder gasoline injection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engine
RU2716937C1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US6840211B2 (en) Diesel engine
US20060124104A1 (en) Methods for operating a spark-igni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379479B2 (ja) 筒内噴射式エンジンの制御方法、当該制御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制御装置、当該制御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制御回路装置
JP4542018B2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インジェクタを有するエンジン
CN108691682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US20080196691A1 (en) Direct Injec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Injector Used for Direct Injec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70241368A1 (en) Ducted combustion system
CN108071505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US20120255517A1 (en) Hcci fuel injectors for robust auto-ignition and flame propagation
DE112015007102B4 (de) Verbrennungsmotor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betriebs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DE102016112380A1 (de) Zündsystem mit Zusatzenergie und magerer Vorkammerverbrennung
JP6320111B2 (ja) エンジン
JP4103754B2 (ja) 火花点火式直噴エンジン
US20160061095A1 (en) Fuel injection system for an engine
US10202928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316697A1 (en) Cylinder injection type spark ignition engine
CN111279065A (zh) 火花点火式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方法及燃料喷射装置
JP4618181B2 (ja) 予混合圧縮自己着火型のガソリン内燃機関
US7404390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xternally ignit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3181454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システム
CN106481474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US10378464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