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9849A - 多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多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9849A
CN105899849A CN201580003605.9A CN201580003605A CN105899849A CN 105899849 A CN105899849 A CN 105899849A CN 201580003605 A CN201580003605 A CN 201580003605A CN 105899849 A CN105899849 A CN 105899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ngagement member
rotating member
planet
s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36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贵义
森本隆
青木敏彦
加藤博
糟谷悟
宫崎光史
森濑胜
大板慎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99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mpound planetary gear units, e.g. two intermeshing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08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ront-wheel-driven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5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nine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9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ix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an orbital gear set member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e.g. a sun wheel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自动变速器(20)包括单小齿轮式第一行星齿轮(21)、双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22)、单小齿轮式第三行星齿轮(23)、单小齿轮式第四行星齿轮(24)、离合器(C1、C2、C3、C4)、制动器(B1、B2),通过使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2)中任意3个接合并且使剩余的3个分离,能够形成前进1挡至前进9挡和后退挡。

Description

多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车辆的原动机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的多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种多级变速器,公知的有包括4个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4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而提供第1挡至第9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的多级变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多级变速器中,使范围(齿轮比范围=最低变速挡的齿轮比/最高变速挡的齿轮比)越大,越能进一步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装载有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等、驾驶性能即车辆的加速性能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16515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中,最低变速挡的齿轮比为4.477,并且最高变速挡的齿轮比为0.640,范围(spread)为6.995,因此,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在谋求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中,与第二行星齿轮(附图标记16)的行星架对应的离合器(附图标记28)的扭矩分担大(约3.5倍),与第二行星齿轮(附图标记16)的行星架对应的离合器(附图标记28)以及制动器(附图标记32)的扭矩分担比(扭矩分担的最大值/最小值)也大(离合器28:约12倍,制动器32:约13倍)。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中,需要增大该离合器(附图标记28)的轴长或外径来确保扭矩容量,从而导致装置整体变大,重量增加,该离合器中的拖曳损失的恶化。而且,导致扭矩分担比大的上述离合器以及制动器的控制性(油压控制性)恶化,从而变速性能可能降低。
于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使装载有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驾驶性能以及变速性能提高,并且能够使多级变速器轻量化且小型化。
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对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所述多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
第二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四旋转构件、第五旋转构件以及第六旋转构件,
第三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七旋转构件、第八旋转构件以及第九旋转构件,
第四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十旋转构件、第十一旋转构件以及第十二旋转构件,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任一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部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四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三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五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八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在这样构成的多级变速器中,通过有选择地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接合构件中的任意3个接合构件接合,能够形成第1挡至第9挡或第1挡至第10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由此,通过使范围进一步增大,能够使装载有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而且,使低速挡的变速比进一步增大并且使高速挡的变速比进一步减小,能够使驾驶性能即车辆的加速性能等进一步提高。另外,在该多级变速器中,使第一~第四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降低,从而能够使第一~第四接合构件轻量化且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第一~第四接合构件中的拖曳损失的恶化。而且,使第一~第六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比进一步减小,从而能够使第一~第六接合构件的控制性提高。因此,在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能够使装载有该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驾驶性能以及变速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轻量化且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多级变速器中的各旋转构件的转速与输入转速之比的速度线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多级变速器中的各变速挡、离合器及制动器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
图4是包含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包含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包含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包含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表示图7的多级变速器中的各变速挡、离合器及制动器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
图9是表示图7的多级变速器中的各旋转构件的转速与输入转速之比的速度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即自动变速器20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概略结构图。该图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10与在后轮驱动车辆的前部纵置装载的作为驱动源的未图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扭矩)传递到未图示的左右的后轮(驱动轮)。如图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0除了对从发动机传递至输入轴20i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轴20o传递的自动变速器20外,还包括变速器箱体(静止构件)11、起步装置(流体传动装置)12、油泵17等。
起步装置12包括变矩器,该变矩器具有:输入侧的泵轮14p,其与上述那样的驱动源连接;输出侧的涡轮14t,其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输入部件)20i连接;导轮14s,其配置在泵轮14p以及涡轮14t的内侧,对从涡轮14t流向泵轮14p的工作油的液流进行整流;单向离合器14o,其被未图示的导轮轴支撑,并且将导轮14s的旋转方向限制在一个方向。而且,起步装置12还具有:锁止离合器15,其使与发动机的曲轴等连接的前盖和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20i相互连接,并且解除两者的连接;减振机构16,其在前盖和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20i之间对振动进行衰减。需要说明的是,起步装置12也可以包括不具有导轮14s的液力耦合器。
油泵17构成为齿轮泵,该齿轮泵具有泵组件、外齿齿轮(内转子)、内齿齿轮(外转子)等,其中泵组件包括泵体和泵盖;外齿齿轮(内转子)与起步装置12的泵轮14p连接;内齿齿轮(外转子)与该外齿齿轮啮合。油泵17通过来自发动机的动力驱动,对贮存于未图示的油底壳的工作油(ATF)进行吸引并向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压送。
自动变速器20构成为9级变速式变速器,如图1所示,除了输入轴20i外,还包括经由未图示的差动齿轮及驱动轴与左右的后轮连接的输出轴(输出部件)20o、在自动变速器20(输入轴20i和输出轴20o)的轴向上排列配置的单小齿轮式第一行星齿轮21、双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22、单小齿轮式第三行星齿轮23、单小齿轮式第四行星齿轮24。而且,自动变速器20包括:用于对从输入轴20i到输出轴20o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变更的作为第一接合构件的离合器C1(第一离合器)、作为第二接合构件的离合器C2(第二离合器)、作为第三接合构件的离合器C3(第三离合器)、作为第四接合构件的离合器C4(第四离合器)、作为第五接合构件的制动器B1(第一制动器)、作为第六接合构件的制动器B2(第二制动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四行星齿轮21~24在变速器箱体11内从起步装置12即发动机侧(图1中的左侧)开始依次配置有第二行星齿轮22、第四行星齿轮24、第三行星齿轮23、第一行星齿轮21。
第一行星齿轮21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一太阳轮21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一齿圈21r,其配置在第一太阳轮21s的同心圆上;多个第一小齿轮21p,其分别与第一太阳轮21s及第一齿圈21r啮合;第一行星架21c,其将多个第一小齿轮21p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旋转)且自由公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21的齿轮比λ1(第一太阳轮21s的齿数/第一齿圈21r的齿数)被设定为例如λ1=0.280。
第二行星齿轮22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二太阳轮22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二齿圈22r,其配置在第二太阳轮22s的同心圆上;多个小齿轮221p,其分别与第二太阳轮22s啮合;多个小齿轮222p,其分别对应地与小齿轮221p和第二齿圈22r啮合;第二行星架22c,其将多个由小齿轮221p和222p组成的齿轮组保持为能够自由自传且自由公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星齿轮22的齿轮比λ2(第二太阳轮22s的齿数/第二齿圈22r的齿数)被设定为例如λ2=0.435。
第三行星齿轮23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三太阳轮23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三齿圈23r,其配置在第三太阳轮23s的同心圆上;多个第三小齿轮23p,其分别与第三太阳轮23s和第三齿圈23r啮合;第三行星架23c,其将多个第三小齿轮23p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旋转)且自由公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行星齿轮23的齿轮比λ3(第三太阳轮23s的齿数/第三齿圈23r的齿数)被设定为例如λ3=0.410。
第四行星齿轮24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四太阳轮24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四齿圈24r,其配置在第四太阳轮24s的同心圆上;多个第四小齿轮24p,其分别与第四太阳轮24s和第四齿圈24r啮合;第四行星架24c,其将多个第四小齿轮24p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旋转)且自由公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行星齿轮24的齿轮比λ4(第四太阳轮24s的齿数/第四齿圈24r的齿数)被设定为例如λ4=0.460。
如图1所示,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出轴20o始终连接(固定)。另外,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经由连接部件(第一连接构件)214始终连接,从而始终一体(且同轴)地旋转或停止。而且,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经由连接部件(第二连接构件)213始终连接,从而始终一体(且同轴)地旋转或停止。另外,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轮23s经由连接部件(第三连接构件)223始终连接,从而始终一体(且同轴)地旋转或停止。而且,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经由连接部件(第四连接构件)224始终连接,从而始终一体(且同轴)地旋转或停止。另外,而且,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轮22s与作为静止部件的变速器箱体11始终连接(固定),从而始终静止。
离合器C1用于使始终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与输入轴20i相互连接,并且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2用于使始终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连接部件213)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并且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3用于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并且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4用于使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输入轴20i相互连接,并且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1,C4例如配置在起步装置12与第四行星齿轮24之间,离合器C2,C3例如配置在第一行星齿轮21与第四行星齿轮24之间。
制动器B1用于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可固定构件即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可固定构件即第三太阳轮23s固定(连接)于作为静止部件的变速器箱体11,以使所述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太阳轮23s不能旋转,并且解除该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太阳轮23s对变速器箱体11的固定,以使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太阳轮23s能够自由旋转。制动器B2用于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可固定构件即第三行星架23c固定(连接)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所述第三行星架23c不能旋转,并且解除该第三行星架23c对作为静止部件的变速器箱体11的固定,以使该第三行星架23c能够自由旋转。制动器B1例如配置在起步装置12与第四行星齿轮24之间,制动器B2例如配置在第一行星齿轮21与第四行星齿轮24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离合器C1~C4,采用多片摩擦式油压离合器(摩擦接合构件),该多片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具有活塞、多个摩擦接合片(例如,通过在环状部件的两面粘贴摩擦材料所构成的摩擦片和两面平滑地形成的环状部件即分离片)、由各自被供给工作油的接合油室和离心油压解除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另外,作为制动器B1,B2,采用多片摩擦式油压制动器,该多片摩擦式油压制动器具有活塞、多个摩擦接合片(摩擦片和分离片)、由被供给工作油的接合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并且,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接受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的工作油的供排进行动作。
图2是表示自动变速器20中的各旋转构件的转速与输入轴20i的转速(输入转速)之比的速度线图(其中,将输入轴20i的转速的值设为1,以下相同)。另外,图3是表示自动变速器20的各变速挡、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
如图2所示,构成单小齿轮式第一行星齿轮21的3个旋转构件,即第一太阳轮21s、第一齿圈21r及第一行星架21c在该第一行星齿轮21的速度线图(图2中的最左侧的速度线图)上,隔着与齿轮比λ1对应的间隔,从图中左侧开始按照第一太阳轮21s、第一行星架21c、第一齿圈21r的顺序排列。根据这样的速度线图中的排列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太阳轮21s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一旋转构件,将第一行星架21c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二旋转构件,将第一齿圈21r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三旋转构件。因此,第一行星齿轮21具有根据齿轮比λ1依次排列的自动变速器20的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
另外,构成双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22的3个旋转构件,即第二太阳轮22s、第二齿圈22r及第二行星架22c在该第二行星齿轮22的速度线图(从图2中的左侧开始第二个速度线图)上,隔着与齿轮比λ2对应的间隔,从图中左侧开始按照第二太阳轮22s、第二齿圈22r以及第二行星架22c的顺序排列。根据在这样的速度线图中的排列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太阳轮22s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四旋转构件,将第二齿圈22r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五旋转构件,将第二行星架22c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六旋转构件。因此,第二行星齿轮22具有根据齿轮比λ2依次排列的自动变速器20的第四旋转构件、第五旋转构件以及第六旋转构件。
而且,构成单小齿轮式第三行星齿轮23的3个旋转构件,即第三太阳轮23s、第三齿圈23r及第三行星架23c在该第三行星齿轮23的速度线图(从图2中的右侧开始第二个速度线图)上,隔着与齿轮比λ3对应的间隔,从图中左侧开始按照第三太阳轮23s、第三行星架23c、第三齿圈23r的顺序排列。根据在这样的速度线图中的排列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三太阳轮23s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七旋转构件,将第三行星架23c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八旋转构件,将第三齿圈23r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九旋转构件。因此,第三行星齿轮23具有隔着与齿轮比λ3对应的间隔依次排列的自动变速器20的第七旋转构件、第八旋转构件及第九旋转构件。
另外,构成单小齿轮式第四行星齿轮24的3个旋转构件,即第四太阳轮24s、第四齿圈24r及第四行星架24c在该第四行星齿轮24的速度线图(图2中的最右侧的速度线图)上,隔着与齿轮比λ4对应的间隔,从图中左侧开始按照第四太阳轮24s、第四行星架24c、第四齿圈24r的顺序排列。根据在这样的速度线图中的排列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四太阳轮24s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十旋转构件,将第四行星架24c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十一旋转构件,将第四齿圈24r作为自动变速器20的第十二旋转构件。因此,第四行星齿轮24具有根据齿轮比λ4依次排列的自动变速器20的第十旋转构件、第十一旋转构件以及第十二旋转构件。
并且,在自动变速器20中,通过使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如图3所示那样接合或分离来变更上述的第一~第十二旋转构件的连接关系,能够在输入轴20i至输出轴20o之间,在前进旋转方向上形成9条动力传递路径,并且在后退旋转方向上形成1条动力传递路径,即形成第1挡至第9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
具体而言,前进1挡(1st)是通过使离合器C1、制动器B1,B2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2、C3、C4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1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与输入轴20i连接,而且,通过制动器B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轮23s固定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二行星架22c和第三太阳轮23s不能旋转,并且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固定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三行星架23c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第一~第四行星齿轮21~24的齿轮比为λ1=0.280、λ2=0.435、λ3=0.410、λ4=0.460的情况下,以下相同)中,前进1挡的齿轮比(输入轴20i的转速/输出轴20o的转速)γ1为γ1=4.571。而且,形成前进1挡时的离合器C1、制动器B1,B2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前进2挡(2nd)是通过使离合器C1、C2及制动器B2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3、C4及制动器B1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2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与输入轴20i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而且,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固定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三行星架23c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2挡的齿轮比γ2为γ2=2.895。另外,前进1挡与前进2挡之间的级比为γ1/γ2=1.579。而且,形成前进2挡时的离合器C1、C2及制动器B2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前进3挡(3rd)是通过使离合器C1、C2及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3、C4及制动器B2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2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与输入轴20i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而且,通过制动器B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轮23s固定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二行星架22c和第三太阳轮23s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3挡的齿轮比γ3为γ3=2.151。另外,前进2挡与前进3挡之间的级比为γ2/γ3=1.346。而且,形成前进3挡时的离合器C1、C2及制动器B1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前进4(4th)是通过使离合器C1、C3及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2、C4及制动器B2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4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与输入轴20i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而且,通过制动器B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轮23s固定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二行星架22c和第三太阳轮23s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4挡的齿轮比γ4为γ4=1.767。另外,前进3挡与前进4挡之间的级比为γ3/γ4=1.217。而且,形成前进4挡时的离合器C1、C3及制动器B1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前进5挡(5th)是通过使离合器C1、C3、C4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2、制动器B1、制动器B2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5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与输入轴20i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而且,通过离合器C4使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输入轴20i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5挡的齿轮比γ5为γ5=1.327。另外,前进4挡与前进5挡之间的级比为γ4/γ5=1.332。而且,形成前进5挡时的离合器C1、C3、C4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前进6挡(6th)是通过使离合器C1、C2、C4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3、制动器B1,B2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6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与输入轴20i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而且,通过离合器C4使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输入轴20i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6挡的齿轮比γ6为γ6=1.000。另外,前进5挡与前进6挡之间的级比为γ5/γ6=1.327。而且,形成前进6挡时的离合器C1、C2、C4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前进7挡(7th)是通过使离合器C2、C3、C4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1、制动器B1及制动器B2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7挡时,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而且,通过离合器C4使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输入轴20i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7挡的齿轮比γ7为γ7=0.829。另外,前进6挡与前进7挡之间的级比为γ6/γ7=1.207。而且,形成前进7挡时的离合器C2、C3、C4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前进8挡(8th)是通过使离合器C2、C4及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1、C3及制动器B2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8挡时,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4使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输入轴20i连接,而且,通过制动器B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轮23s固定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二行星架22c和第三太阳轮23s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8挡的齿轮比γ8为γ8=0.678。另外,前进7挡与前进8挡之间的级比为γ7/γ8=1.223。而且,形成前进8挡时的离合器C2、C4及制动器B1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前进9挡(9th)是通过使离合器C3、C4及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1、C2及制动器B2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前进9挡时,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相互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4使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输入轴20i连接,而且,通过制动器B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轮23s固定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二行星架22c和第三太阳轮23s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9挡的齿轮比γ9为γ9=0.557。另外,前进8挡与前进9挡之间的级比为γ8/γ9=1.217。而且,形成前进9挡时的离合器C3、C4及制动器B1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并且,自动变速器20中的范围(spread)(齿轮比范围=作为最低变速挡的前进1挡的齿轮比γ1/作为最高变速挡的前进9挡的齿轮比γ9)为γ1/γ9=8.210。
后退挡(Rev)是通过使离合器C1、C4及制动器B2接合,并且使剩余的离合器C2、C3及制动器B1分离来形成的。即,在形成后退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轮21s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轮24s与输入轴20i连接,并且,通过离合器C4使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输入轴20i连接,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固定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三行星架23c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退挡的齿轮比γrev为γrev=-2.872。另外,前进1挡与后退挡之间的级比为|γrev/γ1|=0.628。而且,形成后退挡时的离合器C1、C4及制动器B1的扭矩分担如图3所示。
如上所述,根据自动变速器20,通过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的接合或分离,能够提供第1挡至第9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其结果,在自动变速器20中,使范围进一步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210),特别是能够提高高车速时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并且,使低速挡的变速比进一步增大且使高速挡的变速比进一步减小,从而能够使各变速挡的加速性能提高,并且,使级比合理化(抑制进一步增大),从而提高变速感。因此,根据自动变速器20,能够使装载有该自动变速器20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等和驾驶性能即车辆的加速性能、变速感等都良好地提高。
另外,在自动变速器20中,通过使6个接合构件即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中的任意3个接合,并且使剩余的3个分离来形成前进1挡至前进9挡及后退挡。由此,与通过使例如6个离合器和制动器中的2个接合,并且使剩余的4个分离来形成多个变速挡的变速器相比,能够减少伴随变速挡的形成而分离的接合构件的数量。其结果,能够使伴随变速挡的形成而分离的接合构件中各个部件间的稍微的接触引起的拖曳损失降低,从而能够使自动变速器20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而且,在自动变速器20中,如图3所示,由于能够使离合器C1~C4的扭矩分担降低至约1.9倍以下,因此,能够使该离合器C1~C4的轴长或外径变小,从而能够使装置整体轻量化且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离合器C1~C4中的拖曳损失的恶化。另外,在自动变速器20中,由于能够使离合器C1~C4以及制动器B1、B2的扭矩分担比(扭矩分担的最大值/最小值)降低至约8倍以下,因此,能够容易且快速地执行各方要求的扭矩容量较大地变化时的工作油的供给量和供给速度的切换,从而能够使离合器C1~C4以及制动器B1、B2的油压控制性进一步提高。其结果,在自动变速器20中,能够使变速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轻量化且小型化。
另外,第一、第三、第四行星齿轮21、23、24构成为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的情况,与上述三者构成为例如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第三、第四行星齿轮21、23、24的旋转构件间的啮合损失降低,使自动变速器20中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从而既能够抑制自动变速器20的重量增加,又能够使组装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动变速器20中,制动器B1是在形成前进第1挡、第3挡、第4挡、第8挡、第9挡时接合的,用于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3个旋转构件即第二太阳轮22s、第二齿圈22r及第二行星架22c全部停止(静止)旋转的构件。因此,制动器B1像包含于图4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10B的自动变速器20B的制动器B1那样,使代替第二行星架22c(第六接合构件)的作为第二行星齿轮22的可固定构件的第二齿圈22r(第五旋转构件)固定(连接)于作为静止部件的变速器箱体11,以使该第二齿圈22r不能旋转,并且解除该第二齿圈22r对变速器箱体11的固定,以使该第二齿圈22r能够自由旋转。
图5是包含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自动变速器20C的动力传递装置10C的概略结构图。该图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10C与在前轮驱动车辆的前部横置装载的未图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扭矩)传递到未图示的左右的前轮(驱动轮)。动力传递装置10C的自动变速器20C相当于将上述的自动变速器20改变成前轮驱动车辆用的变速器。另外,图6表示包含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自动变速器20D的动力传递装置10D。该图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10D也与在前轮驱动车辆的前部横置装载的未图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扭矩)传递到未图示的左右的前轮(驱动轮)。动力传递装置10D的自动变速器20D相当于将上述的自动变速器20B改变成前轮驱动车辆用的变速器。
在这些自动变速器20C、20D中,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作为输出部件的中间驱动齿轮41始终连接。从自动变速器20C、20D传递到作为输出部件的中间驱动齿轮41的动力(扭矩),经由齿轮系40、与差速器齿圈45连接的差动齿轮50、驱动轴51传递到左右的前轮,其中,齿轮系40除了中间驱动齿轮41,还包括与该中间驱动齿轮41啮合的中间从动齿轮42、经由副轴43与中间从动齿轮42连接的驱动小齿轮(主减速驱动齿轮)44、与驱动小齿轮44啮合的差速器齿圈(主减速从动齿轮)45。这样,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也可以构成为装载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
图7是包含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即自动变速器20E的动力传递装置10E的概略结构图。
图7所示的自动变速器20E相当于在上述的自动变速器20中用单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22E置换双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22而得到的变速器。即,第二行星齿轮22E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二太阳轮22s、配置在第二太阳轮22s的同心圆上的作为内齿齿轮的第二齿圈22r、分别与第二太阳轮22s和第二齿圈22r啮合的多个第二小齿轮22p、将多个第二小齿轮22p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旋转)且自由公转的第二行星架22c。第二行星齿轮22E的齿轮比λ2(第二太阳轮22s的齿数/第二齿圈22r的齿数)被设定为例如λ2=0.520。
另外,自动变速器20E的第一、第三、第四行星齿轮21、23、24全都是与自动变速器20等相同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21的齿轮比λ1(第一太阳轮21s的齿数/第一齿圈21r的齿数)例如为λ1=0.280。另外,第三行星齿轮23的齿轮比λ3(第三太阳轮23s的齿数/第三齿圈23r的齿数)例如为λ3=0.420。而且,第四行星齿轮24的齿轮比λ4(第四太阳轮24s的齿数/第四齿圈24r的齿数)例如为λ4=0.510。
如图7所示,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轮22s与作为静止部件的变速器箱体11始终连接(固定),从而始终静止。另外,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经由连接部件(第三连接构件)223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轮23s始终连接,从而与该第三太阳轮23s始终一体(且同轴)地旋转或停止。而且,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经由连接部件(第四连接构件)224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始终连接,从而与该第四齿圈24r始终一体(且同轴)地旋转或停止。另外,制动器B2使始终连接的第二行星齿轮22的齿圈(第二齿圈)及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轮23s固定(连接)于变速器箱体11,以使第二齿圈和第三太阳轮23s不能旋转,并且解除两者对作为静止部件的变速器箱体11的固定,以使两者自由旋转。
图8是表示自动变速器20E的各变速挡和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图9是表示自动变速器20E中的各旋转构件的转速与输入轴20i的转速(输入转速)之比的速度线图。如图9所示,自动变速器20E通过使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中的任意3个如图8所示那样有选择地接合,来提供第1挡至第10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由此,在自动变速器20E中,能够使装载有该自动变速器20E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驾驶性能及变速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轻量化且小型化。而且,通过使第一至第四行星齿轮21、22E、23、24全部构成为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能够使第一至第四行星齿轮21、22E、23、24的旋转构件间的啮合损失降低,从而能够使自动变速器20E中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个数,从而既能够抑制自动变速器20E的重量增加,又能够使组装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自动变速器20~20E中,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中的至少某个可以是爪形离合器或爪形制动器之类的啮合接合构件。例如,在自动变速器20~20E中,作为在形成前进1挡至前进6挡时连续接合的离合器C1、在形成前进5挡至前进9挡时连续接合的离合器C4、在形成前进1挡以及前进2挡时连续接合并且在形成后退挡时接合的制动器B2,也可以采用爪形离合器或爪形制动器。另外,在自动变速器20、20B,20E中,第一~第四行星齿轮21~24等的齿轮比λ1~λ4并不限于上述说明中例示的值。而且,在自动变速器20~20E中,第一、第三、第四行星齿轮21、23、24中至少某个也可以是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另外,在自动变速器20B、20C、20D中,也可以用单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置换双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22,从而采用与自动变速器20E相同的齿轮比。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对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所述多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
第二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四旋转构件、第五旋转构件以及第六旋转构件,
第三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七旋转构件、第八旋转构件以及第九旋转构件,
第四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十旋转构件、第十一旋转构件以及第十二旋转构件,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任一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部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四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三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五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八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在这样构成的多级变速器中,通过有选择地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接合构件中的任意3个接合,能够形成第1挡至第9挡或第1挡至第10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由此,能够使范围进一步增大,使装载有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而且,使低速挡的变速比进一步增大并且使高速挡的变速比进一步减小,能够使驾驶性能即车辆的加速性能等进一步提高。另外,在该多级变速器中,使第一~第四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降低,从而能够使第一~第四接合构件轻量化且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第一~第四接合构件中的拖曳损失的恶化。而且,使第一~第六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比进一步减小,从而能够使第一~第六接合构件的控制性提高。因此,在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能够使装载有该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驾驶性能及变速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轻量化且小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如下所述那样使第一至第六接合构件接合,能够形成第1挡至第9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即,前进1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五接合构件及第六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2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及第六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前进3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及第五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4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及第五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前进5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及第四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6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及第四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前进7挡是通过使第二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及第四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8挡是通过使第二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及第五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前进9挡是通过使第三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及第五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后退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及第六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
由此,例如与通过使6个接合构件中的2个接合并且使剩余的4个分离来形成多个变速挡的变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伴随变速挡的形成而分离的接合构件的数量。其结果,能够降低伴随变速挡的形成而分离的接合构件中的拖曳损失,从而能够使多级变速器中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也可以是具有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及第一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一行星架使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一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也可以是具有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及第二行星架的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二行星架使多个由两个小齿轮组成的齿轮组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另一个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也可以是具有第三太阳轮、第三齿圈及第三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三行星架使分别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和所述第三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三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第四行星齿轮也可以是具有第四太阳轮、第四齿圈及第四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四行星架使分别与所述第四太阳轮和所述第四齿圈啮合的多个第四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传且自由公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四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五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齿圈,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七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三太阳轮,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九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三齿圈,所述第十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四太阳轮,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四齿圈。
这样,通过将第一、第三、第四行星齿轮构成为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能够使第一、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间的啮合损失降低,从而能够使多级变速器中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从而既能够抑制多级变速器的重量增加,又能够使组装性提高。
而且,在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如下所述那样使第一至第六接合构件接合,能够形成第1挡至第10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即,前进1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五接合构件及第六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2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及第六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前进3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及第五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4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及第五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前进5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及第三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6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及第四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前进7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及第四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8挡是通过使第二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及第四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前进9挡是通过使第二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及第五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另外,前进10挡是通过使第三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及第五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后退挡是通过使第一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及第六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的。
由此,例如与通过使6个接合构件中的2个接合并且使剩余的4个分离来形成多个变速挡的变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伴随变速挡的形成而分离的接合构件的数量。其结果,能够使伴随变速挡的形成而分离的接合构件中的拖曳损失降低,从而能够使多级变速器中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也可以是具有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及第一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一行星架使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一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也可以是具有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及第二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二行星架使分别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二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第三行星齿轮也可以是具有第三太阳轮、第三齿圈及第三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三行星架使分别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和所述第三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三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第四行星齿轮也可以是具有第四太阳轮、第四齿圈及第四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四行星架使分别与所述第四太阳轮和所述第四齿圈啮合的多个第四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四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五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齿圈,所述第七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三太阳轮,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九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三齿圈,所述第十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四太阳轮,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四齿圈。
这样,通过将第一至第四行星齿轮全部构成为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能够使第一至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间的啮合损失降低,从而能够使多级变速器中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个数,从而既能够抑制多级变速器的重量增加,又能够提高组装性。
而且,所述输出部件也可以是经由差动齿轮与车辆的后轮连接的输出轴。即,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也可以构成为装载于后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
另外,所述输出部件也可以是将动力传递至与车辆的前轮连接的差动齿轮的齿轮系所包含的中间驱动齿轮。即,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也可以构成为装载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
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外延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且,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方式只不过是在发明内容记载的发明的具体一个方式,并不对发明内容记载的发明的要素进行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多挡变速器的制造产业等。

Claims (7)

1.一种多级变速器,对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所述多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
第二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四旋转构件、第五旋转构件以及第六旋转构件,
第三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七旋转构件、第八旋转构件以及第九旋转构件,
第四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十旋转构件、第十一旋转构件以及第十二旋转构件,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任一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部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四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三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五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八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五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1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2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3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4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5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6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7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8挡,
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9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后退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是具有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以及第一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一行星架将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以及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一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是具有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以及第二行星架的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二行星架将多个由两个小齿轮组成的齿轮组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另一个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是具有第三太阳轮、第三齿圈以及第三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三行星架将分别与所述第三太阳轮以及所述第三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三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是具有第四太阳轮、第四齿圈以及第四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四行星架将分别与所述第四太阳轮以及所述第四齿圈啮合的多个第四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传且自由公转,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一齿圈,
所述第四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二齿圈,所述第六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二行星架,
所述第七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三太阳轮,所述第八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九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三齿圈,
所述第十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太阳轮,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齿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五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1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2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3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4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三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5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6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7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8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9挡,
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10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后退挡。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是具有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以及第一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一行星架将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以及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一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是具有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以及第二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二行星架将分别与所述第二太阳轮以及所述第二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二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是具有第三太阳轮、第三齿圈以及第三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三行星架将分别与所述第三太阳轮以及所述第三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三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是具有第四太阳轮、第四齿圈以及第四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四行星架将分别与所述第四太阳轮以及所述第四齿圈啮合的多个第四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一齿圈,
所述第四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六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二齿圈,
所述第七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三太阳轮,所述第八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九旋转构件是所述第三齿圈,
所述第十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太阳轮,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齿圈。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件是经由差动齿轮与车辆的后轮连接的输出轴。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件是包含于将动力传递至与车辆前轮连接的差动齿轮的齿轮系的中间驱动齿轮。
CN201580003605.9A 2014-01-14 2015-01-13 多级变速器 Pending CN1058998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4053 2014-01-14
JP2014004053 2014-01-14
PCT/JP2015/050632 WO2015108028A1 (ja) 2014-01-14 2015-01-13 多段変速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9849A true CN105899849A (zh) 2016-08-24

Family

ID=5354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3605.9A Pending CN105899849A (zh) 2014-01-14 2015-01-13 多级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41289A1 (zh)
JP (1) JPWO2015108028A1 (zh)
CN (1) CN105899849A (zh)
DE (1) DE112015000302T5 (zh)
WO (1) WO20151080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84518B1 (ko) * 2015-05-13 2016-12-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765646B1 (ko) * 2015-09-14 2017-08-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DE102015016740A1 (de) * 2015-12-23 2017-06-29 Daimler Ag Mehrstufengetriebe mit zehn Vorwärtsgetriebegängen
KR101836825B1 (ko) * 2016-02-23 2018-03-12 현대 파워텍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
US10260599B2 (en) 2016-09-28 2019-04-16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072736B2 (en) 2016-09-28 2018-09-11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072735B2 (en) 2016-09-28 2018-09-11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473190B2 (en) 2016-09-28 2019-11-12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9933045B1 (en) 2016-09-28 2018-04-03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364867B2 (en) 2016-09-28 2019-07-30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323722B2 (en) 2016-09-28 2019-06-18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060511B2 (en) 2016-09-28 2018-08-28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174814B2 (en) 2016-09-28 2019-01-08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161484B2 (en) 2016-09-28 2018-12-25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302173B2 (en) 2016-09-28 2019-05-28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316940B2 (en) 2016-09-28 2019-06-11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060512B2 (en) 2016-09-28 2018-08-28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234001B2 (en) 2016-09-28 2019-03-19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451147B2 (en) 2016-09-28 2019-10-22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161486B2 (en) 2016-09-28 2018-12-25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9869377B1 (en) 2016-09-28 2018-01-16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323723B2 (en) 2016-09-28 2019-06-18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9927008B1 (en) 2016-09-28 2018-03-27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253850B2 (en) 2016-09-28 2019-04-09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533644B2 (en) 2016-09-28 2020-01-14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156283B2 (en) 2016-09-28 2018-12-18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4966A (ja) * 2003-08-07 2005-03-0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遊星歯車式多段変速機
US20080108473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Hyu Tae Shim Powe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4148067B2 (ja) * 2003-05-30 2008-09-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遊星歯車式多段変速機
US20120149525A1 (en) * 2009-08-20 2012-06-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WO2013088900A1 (ja) * 2011-12-16 2013-06-20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41884B4 (de) * 2010-05-28 2023-02-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getriebe
JP2013155809A (ja) * 2012-01-30 2013-08-15 Toyota Motor Corp 変速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8067B2 (ja) * 2003-05-30 2008-09-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遊星歯車式多段変速機
JP2005054966A (ja) * 2003-08-07 2005-03-0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遊星歯車式多段変速機
US20080108473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Hyu Tae Shim Powe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20120149525A1 (en) * 2009-08-20 2012-06-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WO2013088900A1 (ja) * 2011-12-16 2013-06-20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0302T5 (de) 2016-09-29
JPWO2015108028A1 (ja) 2017-03-23
WO2015108028A1 (ja) 2015-07-23
US20160341289A1 (en) 2016-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9849A (zh) 多级变速器
CN105378338B (zh) 多挡变速器
US7841960B2 (en) Eight speed planetary kinematic arrangement with two rotating clutches
CN102644709B (zh) 多级变速器
US5823051A (en) Multi-speed power transmission
US6053839A (en) Multiple speed overdrive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US10247280B2 (en) Four planetary-gearset step-ratio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8113982B2 (en) Eight speed planetary kinematic arrangement
CN105705828A (zh) 多挡变速器
US7235032B2 (en) Multiple-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ving a two-speed input and a Simpson gearset
CN107013634B (zh) 多速变速器
JP2015155721A (ja) 多段変速機
JP2015155719A (ja) 多段変速機
JP2015197207A (ja) 多段変速機
JP2015194196A (ja) 多段変速機
CN105683621A (zh) 多挡变速器
JP2015194234A (ja) 多段変速機
JP6215775B2 (ja) 多段変速機
JP6215138B2 (ja) 多段変速機
JP6215139B2 (ja) 多段変速機
JP6429927B2 (ja) 多段変速機
KR100916791B1 (ko)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기어 트레인
US10024400B2 (en) Planetary gea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JP2015132327A (ja) 多段変速機
KR100916775B1 (ko)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6속 파워 트레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