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9490B - 旋转式热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热处理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9490B
CN105849490B CN201480070318.5A CN201480070318A CN105849490B CN 105849490 B CN105849490 B CN 105849490B CN 201480070318 A CN201480070318 A CN 201480070318A CN 105849490 B CN105849490 B CN 105849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hamber
area
partition walls
rotary body
hot bl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03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9490A (zh
Inventor
万代悠辅
岸村司
犬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ken Sangyo Co Ltd
Central Motor Wh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ken Sangyo Co Ltd
Central Motor Wh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en Sangyo Co Ltd, Central Motor Wh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en San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49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9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7/00Rotary-drum furnaces, i.e.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7B7/02Rotary-drum furnaces, i.e.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of multiple-chamber or multiple-drum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37Rotary furnaces with vertical axis; Furnaces with rotating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7/00Rotary-drum furnaces, i.e.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7B7/14Rotary-drum furnaces, i.e.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with means for agitating or moving the char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7/00Rotary-drum furnaces, i.e.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7B7/20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rotary-drum furn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7/00Rotary-drum furnaces, i.e.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7B7/20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rotary-drum furnaces
    • F27B7/30Arrangements of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9/00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 F27B9/06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heated without contact between combustion gases and charge; electrically heated
    • F27B9/10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heated without contact between combustion gases and charge; electrically heated heated by hot air or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9/00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 F27B9/14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characterised by the path of the charge during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by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during treatment
    • F27B9/16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characterised by the path of the charge during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by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during treatment the charge moving in a circular or arcuate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7D99/0001Heating elements or systems
    • F27D99/0033Heating elements or systems using bur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7/00Forming, maintaining, or circulating atmospheres in heating chambers
    • F27D7/04Circulating atmosphe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F27D2007/045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在高度方向上不减少容纳室的数量就降低炉主体的高度且旋转炉床的结构简单且可抑制风机的容量的本发明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具有:炉主体(31);容纳旋转体(32),其俯视呈大致面包圈状,被沿着直径方向延伸的侧壁(32c)间隔开的大小大致相等的容纳室(32a)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且形成为多层状,且在中央部形成有空隙(32b),该容纳旋转体以跨越第一区(P)和第二区(Q)的方式被设置,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着;使容纳旋转体(32)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33);将炉主体(31)的内侧分断为第一区(P)和第二区(Q)的第一隔断壁(37)及第二隔断壁(38);将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与风机(34)的吹出口连通的第一流路(35);将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与风机(34)的吸入口连通的第二流路(36)。

Description

旋转式热处理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热风循环而对铝合金等被加热物实施热处理的旋转式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为了对铝合金等被加热物实施热处理,使用着热风循环式或者多层型炉床旋转式这样的热处理炉。前者能够降低炉内温度的偏差而实现品质的稳定化,后者则有着能够实现热处理设施的空间节省化这样的优点。
针对将这样的热风循环式和多层型炉床旋转式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旋转式热处理炉,本申请人已经进行了专利申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旋转式热处理炉10,如图4所示,对应于在炉主体11内配置的容纳旋转体12的容纳室12a而设置中空的腔室C,针对中央部12b而从上方供给的热风经由中空的腔室C,针对所有的被加热物W而从上方供给热风。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10,对被加热物W进行加热的热风,在对该被加热物W进行加热之前并没有对其它的被加热物W进行加热,因此对各个被加热物W作用的热风的温度大致相等,能够对所有的被加热物W均匀的加热。
另外,与此不同,热风从下方接触被加热物W的旋转式热处理炉也被公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该旋转式热处理炉20,如图5所示,一旦热风被设置于中央部上方的风机(Fan)24送到炉底,则热风就进入到位于最下方的容纳室22a中,该热风按顺序一直被送到位于最上方的容纳室22a。从而该热风利用风机24而再次被送到炉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74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4-257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这些发明中,由于在中央部从上方向下方输送热风,因此在该中央部的上方或者下方需要成为热风的流路的空间。也就是说,因为该空间而相应造成炉主体的高度变高。
因此,根据炉主体的大小而存在如下问题:为了从制造工厂运输到交货场所,必须使得炉主体为分切结构才能够运输。
另外,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而使其升温的加热区,需要比保持升温后的状态的均热区更多的热量,即需要大的风量、风速,因此为了将从风机吹出的热风相比于均热区而更多的分配到加热区,需要在中央部设置固定式的内筒。其结果是,存在着旋转炉床的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不设置固定式的内筒而将均热区的风量、风速叠加到加热区,但这样的话就需要向均热区供给需要以上的风量、风速,也存在着风机的容量变大的问题。
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热处理炉,针对高度方向,并没有减少容纳室的数量就能够降低炉主体的高度,而且旋转炉床的结构简单,也可抑制风机的容量。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其特征在于,具有:炉主体(31),其内侧被分断为第一区(P)和第二区(Q);容纳旋转体(32),其俯视呈大致面包圈(Donut Shape)状,被沿着直径方向延伸的侧壁(32c)间隔开的大小大致相等的容纳室(32a)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且形成为多层状,并且在中央部形成有空隙(32b),该容纳旋转体以跨越所述第一区(P)和所述第二区(Q)的方式被设置,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着;旋转驱动装置(33),其使所述容纳旋转体(32)旋转;加热装置(39),其对所述炉主体(3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风机(34),其将由所述加热装置(39)加热了的空气作为热风而输送到所述容纳旋转体(32);第一隔断壁(37)以及第二隔断壁(38),所述第一隔断壁以及所述第二隔断壁将所述炉主体(31)的内侧分断为所述第一区(P)和所述第二区(Q),所述第一隔断壁从所述风机(34)延伸至所述容纳旋转体(32),所述第二隔断壁从所述炉主体(31)的壁面延伸至所述容纳旋转体(32);第一流路(35),其将位于所述第一区(P)的所述容纳室(32a)的外周侧与所述风机(34)的吹出口连通;第二流路(36),其将位于所述第二区(Q)的所述容纳室(32a)的外周侧与所述风机(34)的吸入口连通;当所述第一隔断壁(37)的位于所述容纳旋转体(32)侧的部位临近所述侧壁(32c)的其中一个时,所述第二隔断壁(38)的位于所述容纳旋转体(32)侧的部位临近所述侧壁(32c)的另外一个,将经由所述第一流路(35)的来自所述风机(34)的热风,从位于所述第一区(P)的所述容纳室(32a)的外周侧呈大致水平的向所述空隙(32b)侧输送,进一步将该热风从所述空隙(32b)侧呈大致水平的向位于所述第二区(Q)的所述容纳室(32a)的外周侧输送,经由所述第二流路(36)返回到所述风机(34)。
另外,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其特征在于,以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区(P)的所述容纳室(32a)的数量比位于所述第二区(Q)的所述容纳室(32a)的数量多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隔断壁(37)以及所述第二隔断壁(38),相比于流入到位于所述第一区(P)的各个所述容纳室(32a)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流入到位于所述第二区(Q)的各个所述容纳室(32a)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增大。
另外,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其特征在于,将被加热物运入运出所述容纳室(32a)用的运送出入口(41),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P)中的所述容纳旋转体(32)旋转的最下游处的所述炉主体(31)的壁面上。
另外,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送出入口(41)的上游侧设置有抑制热风向与所述运送出入口(41)相对的所述容纳室(32a)流入的整流板(42)。
另外,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旋转体(32)的中央部形成的空隙(32b)中设置有利用与所述加热装置(39)不同的热源而使从所述空隙(32b)侧向所述第二区(Q)输送的热风的温度上升的升温装置。
另外,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装置具有沿着在所述容纳旋转体(32)的中央部形成的空隙(32b)设置的热供给管(50),在该热供给管(50)的位于所述第二区(Q)侧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开口部(51),温度比从所述第一区(P)流入到所述空隙(32b)中的热风的温度高的气体从所述炉主体(31)的外部通过所述热供给管(50)而向所述第二区(Q)侧供给。
另外,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装置与固溶处理炉(Solution Treatment Furnace)(60)相连接,从所述炉主体(31)的外部供给的高温的气体,是从所述固溶处理炉(60)排出的排出气体。
在此,上述括号内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以及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对应要素或者对应事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由于利用沿着直径方向延伸的侧壁间隔开容纳室,并且具有:第一隔断壁以及第二隔断壁,该第一隔断壁以及第二隔断壁将炉主体的内侧分断为第一区和第二区,该第一隔断壁从风机延伸至容纳旋转体,该第二隔断壁从炉主体的壁面延伸至容纳旋转体;第一流路,其将位于第一区的容纳室的外周侧与风机的吹出口连通;第二流路,其将位于第二区的容纳室的外周侧与风机的吸入口连通;因此热风从位于第一区的容纳室的外周侧呈大致水平的向空隙侧输送,进一步该热风从空隙侧呈大致水平的向位于第二区的容纳室的外周侧输送。
也就是说,由于相对于容纳室而呈大致水平的输送热风,因此在容纳旋转体的中央部的上方或下方不需要成为热风的流路的空间。其结果是,针对高度方向不用减少容纳室的数量就能够降低炉主体的高度。所以,通过仅拆卸掉旋转驱动装置、燃烧器等加热装置、风机这样的最低限度的构件,其它部分不需要分解开就能够运送炉主体。
另外,由于从第一区向第二区输送热风,因此以往例中需要的将来自风机的热风分配到第一区和第二区用的容纳旋转体中央部的固定式内筒变得不再需要,可使旋转炉床的结构简单化。另外,也不需要选择容量大的风机。
而且,由于炉主体的高度低而使得炉主体的体积小,从而热损失变小,因此能够节省能源。
另外,由于向位于第一区的容纳室供给温度并不低的热风,因此在这样的多个容纳室中很少会有温度偏差。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以使得位于第一区的容纳室的数量比位于第二区的容纳室的数量多的方式配置第一隔断壁以及第二隔断壁,因此相比于流入到位于第一区的各个容纳室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流入到位于第二区的各个容纳室中的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增大。由此,由于提高了第二区的热传递系数,因此能够使得位于第二区的容纳室内的被加热物急速升温。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除了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将被加热物运入运出容纳室用的运送出入口,设置在位于第一区中的容纳旋转体旋转的最下游处的炉主体的壁面上,因此能够抑制从运送出入口泄漏的热量。
即,由于在第一区,相比于第二区而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低,因此能够抑制在被加热物运入运出时从运送出入口产生的热损失。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在运送出入口的上游侧设置有抑制热风向与运送出入口相对的容纳室流入的整流板,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运送出入口产生的热损失,不需要运送出入口周围的管道结构。
进一步,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在形成于容纳旋转体的中央部的空隙中设置升温装置,利用与加热装置不同的热源使从空隙侧向第二区输送的热风的温度上升,因此第二区的环境温度变高,能够使位于第二区的容纳室内的被加热物更急速的升温。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除了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升温装置具有沿着在容纳旋转体的中央部形成的空隙设置的热供给管,且在该热供给管的位于第二区侧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开口部,温度比从第一区流入到空隙中的热风的温度高的气体从炉主体的外部通过热供给管而经由开口部向第二区侧供给,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得第二区的环境温度急速升温。
另外,通过改变在热供给管形成的开口部的开度来调整热风的量,从而能够容易的进行控制而将第二区的环境温度设定为期望的温度。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旋转式热处理炉,除了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升温装置与固溶处理炉相连接,从炉主体的外部供给的高温的气体是从该固溶处理炉排出的排出气体,因此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另外,如本发明的旋转式热处理炉那样,将热风从位于第一区的容纳室的外周侧呈大致水平的向空隙侧输送,进一步将该热风从空隙侧呈大致水平的向位于第二区的容纳室的外周侧输送这一点,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完全没有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热处理炉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热处理炉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热处理炉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以往例的旋转式热处理炉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示出其它以往例的旋转式热处理炉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外的旋转式热处理炉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外的旋转式热处理炉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热供给管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示出从图7所示的热供给管排出热风带来的温度上升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以及图2,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进行说明。
该旋转式热处理炉30是对铝合金等被加热物W实施热处理用的热处理炉,具有炉主体31、容纳旋转体32、旋转驱动装置33、作为加热装置的燃烧器39、风机34、第一流路35、第二流路36。
而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特别是在作用于被加热物W的热风循环的朝向及方向上具有特征。
炉主体31主要是容置容纳旋转体32和风机34,该炉主体31被隔热处理以使得炉主体31内的热难以传导到外部。
在炉主体31的内部具有从风机34延伸至容纳旋转体32的第一隔断壁37和从炉主体31的壁面延伸至容纳旋转体32的第二隔断壁38。由该第一隔断壁37以及第二隔断壁38将炉主体31的内侧分断为第一区P和第二区Q。在此所谓的第一区P是风机34的吹出口侧,第二区Q是风机34的吸入口侧。
另外,由于第一隔断壁37以及第二隔断壁38从炉床一直延伸至炉顶,因此热风直接越过第一隔断壁37或者第二隔断壁38而在第一区P与第二区Q之间来回传递的情况不会发生。
而将被加热物W运入运出容纳室32a用的运送出入口41则位于第一区P中的容纳旋转体32旋转的最下游的部位,设置在远离风机34的吹出口的炉主体31的壁面上。
容纳旋转体32俯视呈大致面包圈状,具有容纳室32a,该容纳室32a在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在此为8个),且该容纳室32a形成为多层状,并且在中央部形成有空隙32b。该容纳旋转体32在炉主体31的内侧以跨越第一区P和第二区Q的方式(在第一隔断壁37与第二隔断壁38之间)被设置,并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着。
详细地说,容纳旋转体32在从旋转驱动装置33吊垂下的状态下被支撑着,并且能够流畅的旋转。也就是说,容纳旋转体32的上端和下端并不与炉主体31相接触,或者即使接触,摩擦阻力也小。
另外,容纳室32a分别俯视呈扇形,且具有大致相等的大小,圆周方向由沿着直径方向延伸的侧壁32c隔开,在内部收纳被加热物W。
容纳旋转体32相对于第一隔断壁37、第二隔断壁38进行配置,使得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俯视为6个,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俯视为2个。
在此,容纳旋转体32进行旋转,当第一隔断壁37的位于容纳旋转体32侧的部位临近容纳旋转体32的一个侧壁32c的外周侧时,第二隔断壁38的位于容纳旋转体32侧的部位临近容纳旋转体32的另外一个侧壁32c的外周侧。
也就是说,第一隔断壁37和一个侧壁32c成为一纵列的隔断壁,由第二隔断壁38和另外一个侧壁32c也构成一纵列的隔断壁。利用该一纵列的隔断壁,炉主体31的内部被分断为第一区P和第二区Q。
旋转驱动装置33是使得容纳旋转体32旋转的动力源,上置于炉主体3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装置33使得容纳旋转体32按照俯视逆时针旋转的方式旋转。
在一个容纳室32a处在运送出入口41的正前方的状态下,旋转驱动装置33停止。而在经过规定时间后,旋转驱动装置33使得容纳旋转体32旋转1/8圈之后,停止旋转。之后,当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得容纳旋转体32再次旋转1/8圈。
这样,旋转驱动装置33反复工作、停止,使得容纳旋转体32断续的旋转。
风机34设置在炉主体31的内部的端部,将来自对炉主体3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燃烧器39(只要是能够对炉主体3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即可,除了燃烧器39之外,例如也可以是加热器等其它的热源)的热风向容纳旋转体32侧输送。即,风机34的吹出口朝向容纳旋转体32侧,另外,风机34的吸入口朝向燃烧器39侧。
作为这样的风机34,可以使用轴流风机或热风离心风机(Sirocco Radical Fan)等。
另外,风机34的吹出口的高度位置,为容纳旋转体32在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
第一流路35将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与风机34的吹出口连通。
而第二流路36将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与风机34的吸入口连通。
针对这样构成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的热风的循环进行说明。
首先,来自风机34的热风经由第一流路35被送到容纳旋转体32。
该热风被从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呈大致水平的向空隙32b侧输送。
进一步该热风被从空隙32b侧呈大致水平的向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输送。
而热风经由第二流路36返回到风机34。
在此,热风并不是在第一流路35、第二流路36的整个区域呈大致水平的输送,而是在热风通过容纳室32a时,热风在从外周侧直至空隙32b侧、或者从空隙32b侧直至外周侧的期间呈大致水平的流动。
这时,由于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数量(在此为6个)比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数量(在此为2个)多,因此相比于流入到位于第一区P的各个容纳室32a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流入到位于第二区Q的各个容纳室32a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增大。
也就是说,第二区Q成为对被加热物W进行加热而使其升温的加热区,第一区P成为保持升温后的状态的均热区。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旋转式热处理炉30,由于由沿着直径方向延伸的侧壁32c将容纳室32a分隔开,并且具有:将炉主体31的内侧分断为第一区P和第二区Q的从风机34延伸至容纳旋转体32的第一隔断壁37以及从炉主体31的壁面延伸至容纳旋转体32的第二隔断壁38;将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与风机34的吹出口连通的第一流路35;将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与风机34的吸入口连通的第二流路36;因此热风被从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呈大致水平的输送到空隙32b侧,进而该热风被从空隙32b侧呈大致水平的输送到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外周侧。
也就是说,由于相对于容纳室32a而呈大致水平的输送热风,因此在容纳旋转体32的中央部的上方或下方不需要成为热风的流路的空间。其结果是,在高度方向上不用减小容纳室32a的数量就能够降低炉主体31的高度。所以,通过仅将旋转驱动装置33、风机34这样的最低限度的构件取下,而针对其它的部分不用拆卸就可以运送炉主体31。
另外,由于从第一区P向第二区Q输送热风,因此以往例中需要的用于将来自风机34的热风向第一区P和第二区Q分配的容纳旋转体32中央部的固定式内筒就变得不再需要,能够使旋转炉床的结构简单化。另外,风机34也不需要选择容量大的风机。
而且,由于炉主体31的高度低,炉主体31的体积小,从而热损失变小,因此能够节省能源。
另外,由于向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供给温度并未降低的热风,因此在这样的多个容纳室32a中很少会有温度偏差。
另外,由于以使得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数量多于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数量的方式配置第一隔断壁37以及第二隔断壁38,因此相比于流入到位于第一区P的各个容纳室32a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流入到位于第二区Q的各个容纳室32a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增大。由此,第二区Q的热传递系数提高,因此能够使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内的被加热物W急速升温。
而且,由于将被加热物W运入运出容纳室32a用的运送出入口41设置在位于第一区P中的容纳旋转体32旋转的最下游处的炉主体31的壁面上,因此能够抑制从运送出入口41泄漏的热量。
即,由于在第一区P,与第二区Q相比较,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低,因此能够抑制在被加热物W运入运出时从运送出入口41产生的热损失。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数量俯视为6个,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数量俯视为2个,但并不限于此,只要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数量多于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数量即可。
通过这样使得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的数量比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的数量多,而实质上设置了节流结构,但是通过设置壁且在该壁上形成孔来作为喷嘴结构(节流结构)也是可以的。
另外,运送出入口41设置在位于第一区P中的容纳旋转体32旋转的最下游处的炉主体31的壁面上,但并不限于该位置。
另外,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运送出入口41处的容纳旋转体32的旋转上游侧设置整流板42,该整流板42用于抑制热风向与运送出入口41相对的容纳室32a流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被加热物W运入运出时从运送出入口41产生的热损失,运送出入口41周围的管道结构变得不再需要。
进一步,为了控制热风的流量和流速,也可以在第一流路35适当配置整流板42。
另外,第二隔断壁38被设置成从炉主体31的壁面向容纳旋转体32侧突出,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与一个侧壁32c一起构成一纵列的隔断壁而将炉主体31的内侧分断为第一区P和第二区Q的结构即可。
另外,容纳旋转体32为吊挂式,但并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燃烧器39等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作为热风而利用在炉主体31的内部的端部设置的风机34,经由第一流路35向容纳旋转体32输送,进一步从位于第一区P的容纳室32a向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输送,但是也可以在形成于容纳旋转体32的中央部的空隙32b中设置升温装置,该升温装置利用与燃烧器39等加热装置不同的热源使从空隙32b侧向第二区Q输送的热风的温度上升。更具体而言,例如像图6至图8所示那样,作为升温装置,也可以沿着在容纳旋转体32的中央部形成的空隙32b设置热供给管50,向容纳旋转体32的内部直接导入热风。
热供给管50为沿着上下延伸的筒体,如图7以及图8所示,仅在第二区Q侧的周面上形成多个开口部51,将比从第一区P流入到空隙32b中的热风的温度高的气体从炉主体31的外部通过热供给管50而向第二区Q侧供给。在此,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51在左右方向上有四处,在上下方向上有五层,合计设置二十处,都是仅设置在第二区Q侧,即,仅设置在由第一隔断壁37和第二隔断壁38分隔开的狭窄一侧的区域(第二流路36侧的区域)侧。另外,也可以在开口部51设置遮门(shutter)或阀门,通过改变开口部51的开度来调整从开口部51排出的热风的量。由此,能够容易的进行控制而将第二区Q的环境温度设定为期望的温度。
另外,热供给管50与固溶处理炉60相连接,该固溶处理炉60是旋转式热处理炉30之外的炉,且设置在旋转式热处理炉30的外部,从固溶处理炉60排出的排出气体的热带来的热风经由热供给管50而被导入到旋转式热处理炉30的容纳旋转体32中。
图9示出在未设置热供给管50的情况下以及设置有热供给管50的情况下,第一区P以及第二区Q的环境温度与被加热物W的温度变化的一个例子。
如图示那样,在设置有热供给管50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二区Q的环境温度比第一区P的环境温度高。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区Q的环境温度,在未设置热供给管50的情况下,约为143~153度(℃),而在设置有热供给管50的情况下,约为155~165度(℃)。
由此,与未设置热供给管50的情况相比,在设置有热供给管50的情况下,能够使位于第二区Q的容纳室32a内的被加热物W更迅速的升温。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旋转式热处理炉
11 炉主体
12 容纳旋转体
12a 容纳室
12b 中央部
20 旋转式热处理炉
22a 容纳室
24 风机
30 旋转式热处理炉
31 炉主体
32 容纳旋转体
32a 容纳室
32b 空隙
32c 侧壁
33 旋转驱动装置
34 风机
35 第一流路
36 第二流路
37 第一隔断壁
38 第二隔断壁
39 燃烧器
41 运送出入口
42 整流板
50 热供给管
51 开口部
60 固溶处理炉
C 腔室
P 第一区
Q 第二区
W 被加热物

Claims (9)

1.一种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具有:
炉主体,其内侧被分断为第一区和第二区;
容纳旋转体,其俯视呈大致面包圈状,被沿着直径方向延伸的侧壁间隔开的大小大致相等的容纳室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且形成为多层状,并且在中央部形成有空隙,该容纳旋转体以跨越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的方式被设置,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着;
旋转驱动装置,其使所述容纳旋转体旋转;
加热装置,其对所述炉主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风机,其将由所述加热装置加热了的空气作为热风而输送到所述容纳旋转体;
第一隔断壁以及第二隔断壁,所述第一隔断壁以及所述第二隔断壁将所述炉主体的内侧分断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一隔断壁从所述风机延伸至所述容纳旋转体,所述第二隔断壁从所述炉主体的壁面延伸至所述容纳旋转体;
第一流路,其将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容纳室的外周侧与所述风机的吹出口连通;
第二流路,其将位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容纳室的外周侧与所述风机的吸入口连通;
当所述第一隔断壁的位于所述容纳旋转体侧的部位临近所述侧壁的其中一个时,所述第二隔断壁的位于所述容纳旋转体侧的部位临近所述侧壁的另外一个,
将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的来自所述风机的热风,从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容纳室的外周侧呈大致水平的向所述空隙侧输送,
进一步将该热风从所述空隙侧呈大致水平的向位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容纳室的外周侧输送,经由所述第二流路返回到所述风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以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容纳室的数量比位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容纳室的数量多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隔断壁以及所述第二隔断壁,
相比于流入到位于所述第一区的各个所述容纳室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流入到位于所述第二区的各个所述容纳室中的热风的风量以及风速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将被加热物运入运出所述容纳室用的运送出入口,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中的所述容纳旋转体旋转的最下游处的所述炉主体的壁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将被加热物运入运出所述容纳室用的运送出入口,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中的所述容纳旋转体旋转的最下游处的所述炉主体的壁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送出入口的上游侧设置有抑制热风向与所述运送出入口相对的所述容纳室流入的整流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送出入口的上游侧设置有抑制热风向与所述运送出入口相对的所述容纳室流入的整流板。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所述容纳旋转体的中央部的空隙中设置有利用与所述加热装置不同的热源而使从所述空隙侧向所述第二区输送的热风的温度上升的升温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装置具有沿着在所述容纳旋转体的中央部形成的空隙设置的热供给管,在该热供给管的位于所述第二区侧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开口部,温度比从所述第一区流入到所述空隙中的热风的温度高的气体从所述炉主体的外部通过所述热供给管而向所述第二区侧供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装置与固溶处理炉相连接,从所述炉主体的外部供给的高温的气体,是从所述固溶处理炉排出的排出气体。
CN201480070318.5A 2014-01-07 2014-12-26 旋转式热处理炉 Active CN1058494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1196 2014-01-07
JP2014-001196 2014-01-23
PCT/JP2014/084539 WO2015105026A1 (ja) 2014-01-07 2014-12-26 回転式熱処理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490A CN105849490A (zh) 2016-08-10
CN105849490B true CN105849490B (zh) 2017-07-18

Family

ID=5352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0318.5A Active CN105849490B (zh) 2014-01-07 2014-12-26 旋转式热处理炉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9164B2 (zh)
JP (1) JP6145518B2 (zh)
CN (1) CN105849490B (zh)
WO (1) WO20151050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3808A1 (ja) * 2017-09-13 2019-03-21 坂本 仁 熱処理炉
JP6770009B2 (ja) * 2018-01-29 2020-10-14 三建産業株式会社 ツイン式回転熱処理炉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熱処理方法
JP6924169B2 (ja) * 2018-06-11 2021-08-25 三建産業株式会社 回転式熱処理炉
CN110629007A (zh) * 2019-10-14 2019-12-31 沈阳东大三建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铝合金制品热处理炉加热效果的热风循环装置
CN116252035B (zh) * 2023-05-15 2023-09-26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步连续式扩散焊接设备及扩散焊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6320A (en) * 1972-03-17 1974-09-17 Midland Ross Corp Minimum scale reheating furnace and means relating thereto
US4319408A (en) * 1980-07-10 1982-03-16 Nobuyoshi Kuboyama Heating process and its apparatus in reducing air pressure within a chamber at a balanced level
CN86103498A (zh) * 1985-05-22 1986-11-26 鲁尔加斯股份公司 工件的热处理炉
JP2004257658A (ja) * 2003-02-26 2004-09-16 Nippon Furnace Kogyo Kaisha Ltd 熱風循環炉
JP2011007471A (ja) * 2009-06-29 2011-01-13 Sanken Sangyo Co Ltd 熱風加熱装置
CN202359158U (zh) * 2011-11-17 2012-08-01 周厚宏 一种加热炉
CN103348021A (zh) * 2012-02-08 2013-10-09 株式会社正英制作所 热处理炉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3880A (en) * 1987-04-03 1988-08-16 Holcroft/Loftus Inc. Rotary hearth multi-chamber, multi-purpose furnace system
JP4919602B2 (ja) * 2005-01-20 2012-04-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熱処理炉、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熱処理設備
US20070205544A1 (en) * 2005-02-18 2007-09-06 O'brien & Gere Engineers, Inc. Rotary Hearth Sintering Furnace
JP4374377B2 (ja) * 2006-11-30 2009-12-02 ファーネス重工株式会社 熱風循環炉
AT507423B1 (de) * 2009-03-25 2010-05-15 Ebner Ind Ofenbau Verfahren zum vorwärmen von glühgut in einer haubenglühanlag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6320A (en) * 1972-03-17 1974-09-17 Midland Ross Corp Minimum scale reheating furnace and means relating thereto
US4319408A (en) * 1980-07-10 1982-03-16 Nobuyoshi Kuboyama Heating process and its apparatus in reducing air pressure within a chamber at a balanced level
CN86103498A (zh) * 1985-05-22 1986-11-26 鲁尔加斯股份公司 工件的热处理炉
JP2004257658A (ja) * 2003-02-26 2004-09-16 Nippon Furnace Kogyo Kaisha Ltd 熱風循環炉
JP2011007471A (ja) * 2009-06-29 2011-01-13 Sanken Sangyo Co Ltd 熱風加熱装置
CN202359158U (zh) * 2011-11-17 2012-08-01 周厚宏 一种加热炉
CN103348021A (zh) * 2012-02-08 2013-10-09 株式会社正英制作所 热处理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05026A1 (ja) 2015-07-16
US10139164B2 (en) 2018-11-27
JP6145518B2 (ja) 2017-06-14
US20160313061A1 (en) 2016-10-27
CN105849490A (zh) 2016-08-10
JPWO2015105026A1 (ja)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9490B (zh) 旋转式热处理炉
TWM490761U (zh) 烘豆機裝置
CN204329579U (zh) 一种新型外热式燃气回转窑
US20210080119A1 (en) Direct fired appliance
CN104406375B (zh) 循环流化床秸秆气化炉或燃烧炉加热的滚筒烘干机
JP5323965B1 (ja) 加熱炉および加熱炉の制御方法
CN104236304B (zh) 一种新型外热式燃气回转窑
JP6789199B2 (ja) 回転式熱処理炉
RU2661961C1 (ru) Печь отжига стеклоизделий
CN207635860U (zh) 改进式高温气氛多级循环冷却超高温烧结炉
CN205026924U (zh) 煤气燃烧炉结构
CN206222915U (zh) 金属熔炼炉的炉体结构
CN206089738U (zh) 一种带空气垂直循环***的温度均衡的热处理炉
CN205878755U (zh) 一种具有烫干功能的片状物输送装置
JP2020112336A5 (zh)
CN205505711U (zh) 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节能型三段式隧道窑
CN104949107B (zh) 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
US1099876A (en) Gas-furnace.
CN203177454U (zh) 立式旋翅燃煤热风炉
CN206919388U (zh) 新能源茶叶摇青倒青热风炉
CN105066440A (zh) 一种煤气燃烧炉结构
CN209491028U (zh) 热风炉循环***
JP2017020692A (ja) ロータリーキルンのガス処理装置
CN103878288B (zh) 轮毂锻造用的燃气加热炉
CN106288691A (zh) 一种混合升温式干燥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