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5503B - 继电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继电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5503B
CN105845503B CN201510701347.3A CN201510701347A CN105845503B CN 105845503 B CN105845503 B CN 105845503B CN 201510701347 A CN201510701347 A CN 201510701347A CN 105845503 B CN105845503 B CN 105845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normally
state
electrical component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13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5503A (zh
Inventor
福本哲也
樋口敏之
村上康平
矢山敬士
藤井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urop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urop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uropa Corp filed Critical Europ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45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5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5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5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2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2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H01H2047/003Detecting welded contacts and applying weld break pulses to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 H01H2300/052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testing correct functioning of a switch

Landscapes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继电组件及其控制方法,旨在提高继电组件中的常闭触点的监测的可靠性。在非通电状态时,向常闭触点(b1、b2)发送诊断信号,且进行已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检测,在该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再次发送诊断信号,且进行再次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再检测,在该再检测的结果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常。

Description

继电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组件。
背景技术
在切换对负载是通电还是非通电的继电组件(也称为继电器组件),设置具有常开触点(a触点)以及常闭触点(b触点)的机械式的开闭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州专利EP1202313A1(2000年10月23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实用新型公报实开平5-55435(1993年7月23日公开)
在这样的继电组件中,根据在非通电时发送至常闭触点的信号的状态,能监测(诊断)常闭触点,但存在如下问题:在监测时因发生于常闭触点的临时的原因或可恢复的原因就判断为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继电组件中的常闭触点的监测的可靠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继电组件具备切换电路和控制部,所述切换电路包含1个以上的常开触点和1个以上的常闭触点,在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非通电状态,在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通电状态,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在所述非通电状态时,所述控制部向所述常闭触点发送诊断信号,进行已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检测,在该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再次发送诊断信号,且进行再次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再检测,在该再检测的结果满足所述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常。
如此,通过在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再检测,能减少因在先前的检测时发生于常闭触点的临时的原因(例如,摇晃)或可恢复的原因(例如,异物混入)而认为是异常的情形,从而能提高常闭触点的监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继电组件的构成(对负载非通电)的框图。
图2A~图2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继电组件的构成(对负载通电)的框图。
图3A~图3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继电组件的构成(监测期间)的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继电组件中的b触点的监测(诊断)工序的流程图。
图5A~图5C是表示在继电组件(单极继电器构成)处于ON故障(始终闭合故障)的情况下的状态的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b触点的监测工序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b触点的监测工序的又一例的流程图。
图8A~图8C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继电组件的构成(对负载非通电)的框图。
图9A~图9C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继电组件的构成(对负载通电)的框图。
图10A~图10D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继电组件的构成(监测期间)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继电组件中的b触点的监测(诊断)工序的流程图。
图12A~图12C是表示在继电组件(双极继电器构成)处于ON故障的情况下的状态的框图。
图13A~图13D是表示在继电组件(双极继电器构成)处于ON故障、且混入有噪声的情况下的状态的框图。
图14A~图14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继电组件的另一构成(监测期间)的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 控制部
3 切换电路
5 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
6 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
7、8 继电器线圈
10 继电组件
21、22 负载
23 负载电源
24 外部电源
a1~a4 触点(a触点)
b1~b4 触点(b触点)
C1~C4 绝缘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继电组件10具备:控制部2、切换电路3、电源电路9、第1输入电路14及第2输入电路15、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辅助输出电路18以及指示灯电路19。第1输入电路14受理来自外部的第1输入开关12的输入,第2输入电路15从外部的第2输入开关13受理输入,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受理来自外部的复位开关16的输入。外部电源24(直流电源)对包含与控制部2连接的电源电路9的继电组件10的各部进行供电。
控制部2如图1B和图1C所示,由作为执行存储器中所存放的程序的处理器发挥功能的1个或2个微型计算机(微机)构成。
切换电路3具备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6以及2个绝缘电容器C1、C2。
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是具备机械式的开关SW1以及继电器线圈7的单极继电器型,其中,开关SW1包含a1触点以及b1触点(常开触点以及常闭触点),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通过继电器线圈7的励磁来产生电磁力,并通过该电磁力来切换开关SW1。即,在a1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b1触点成为闭合状态,在a1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b1触点成为断开状态。
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6是具备机械式的开关SW2以及继电器线圈8的单极继电器型,其中,开关SW2包含a2触点以及b2触点(常开触点以及常闭触点),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6通过继电器线圈8的励磁来产生电磁力,并通过该电磁力来切换开关SW2。即,在a2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b2触点成为闭合状态,在a2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b2触点成为断开状态。
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的b1触点经由绝缘电容器C1与控制部2连接,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6的b2触点经由绝缘电容器C2与控制部2连接。另外,在a1触点以及a2触点之间,串联连接有负载21与负载电源23。
控制部2通过对切换电路3的继电器线圈7以及继电器线圈8各自的电流进行控制,在a1触点以及a2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下b1触点以及b2触点成为闭合状态的负载21的非通电状态(图1)、与在a1触点以及a2触点处于闭合状态下b1触点以及b2触点成为断开状态的负载21的通电状态(图2)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1所示,在对负载21的非通电状态下,将b1触点以及b2触点进行连接,形成从控制部2的端子X起经由绝缘电容器C1、b1触点、b2触点以及绝缘电容器C2而至端子Y的通道。另外,如图2所示,在对负载21的通电状态下,将a1触点和a2触点以及负载21以及负载电源23(交流电源)串联连接。此外,将第1以及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6串联配置,是为了在一者的有触点继电器电路中发生ON故障(a触点始终呈闭合状态的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使负载21成为非通电(冗余目的)。
以下,说明继电组件10的动作的流程。在初始状态下,外部电源24为OFF(断开),第1输入开关12以及第2输入开关13均为OFF,复位开关16为OFF,负载21处于非通电状态(图1),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成为ON(负载非通电)。
在此,若外部电源24(外部电源)成为ON(接通),则控制部2启动。接下来,若确保安全状态而使第1输入开关12以及第2输入开关13均ON,则第1输入电路14以及第2输入电路15将ON。接下来,若按下手动的复位开关16并离开,则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按OFF→ON→OFF进行变化。由此,控制部2识别出第1输入开关12以及第2输入开关13均处于ON、且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处于OFF,即,处于能对负载21进行通电的状态。
接下来,如图3所示,控制部2在端子Y检测诊断信号从端子X到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返回状况,从而进行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在b1触点以及b2触点无异常的情况下,对继电器线圈7以及继电器线圈8的电流进行控制,使a1触点以及a2触点成为闭合状态,使b1触点以及b2触点成为断开状态(图2)。由此,由负载电源23进行对负载21的通电(电源供给)。
而且,若第1输入开关12及第2输入开关13的至少一者处于OFF(将不能确保安全),则控制部2对继电器线圈7以及继电器线圈8的电流进行控制,使a1触点以及a2触点成为断开状态,使b1触点以及b2触点成为闭合状态,从而停止对负载21的通电(图1)。此外,辅助输出电路18接受来自控制部2的输入,将对负载21的通电或非通电的信息通知给外部的定序器等。
图4示出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的处理工序。
控制部2若识别为处于能对负载21进行通电的状态,则开始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步骤S1)。
在该状态下,如上所述,形成有从端子X起经绝缘电容器C1、b1触点、b2触点、以及绝缘电容器C2而至端子Y的通道,控制部2从端子X向b1触点以及b2触点发送作为脉冲信号的诊断信号(步骤S2)。
接下来,控制部2判断在端子Y检测到的信号是否满足给定条件,即,诊断信号到控制部2的返回状况是(“YES”)否(“NO”)满足给定条件(步骤S3)。所述给定条件是指,例如,就周期而言,为周期的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上限阈值以下,而且就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而言,为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上限阈值以下,基于对该条件的满足,视作诊断信号已正常返回。此外,周期的下限阈值及其上限阈值、以及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下限阈值及其上限阈值是基于作为脉冲信号的诊断信号的特性而决定的。在步骤S3中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4进行正常处理。
在步骤S3中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5,将b1触点先设为断开状态后设为闭合状态,其后,将b2触点先设为断开状态后设为闭合状态。在b1触点的开闭后进行b2触点的开闭是为了防止b1触点以及b2触点同时成为断开状态(即,a1触点以及a2触点同时成为闭合状态从而负载21成为通电状态)。
接下来,控制部2从端子X向b1触点以及b2触点再次发送多个诊断信号(步骤S6),与步骤S3同样,再次判定在端子Y检测到的信号是否满足给定条件(重试,步骤S7)。在步骤S7中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4进行正常处理。
在此,若b1触点、b2触点夹杂异物的状态下进行监测,则接触电阻变高而诊断信号未能正常通过b1触点、b2触点从而在步骤S3中判定为“否”,但只要能如步骤S5所示通过进行强制性的开闭动作,去除附着于b1触点、b2触点的异物,或改变接触点来使接触电阻恢复正常,就在步骤S7中判定为“是”。
另外,若在对有触点继电器电路施加了大的振动或冲击的状态下进行诊断,则b1触点、b2触点瞬间开路而诊断信号未能正常通过从而在步骤S3中判定为“否”,但在重试(步骤S6、S7)的时间点消除了开路的情况下(例如,在至振动的下一周期为止的不开路的定时能重试,或基于偶发的1次冲击在重试时摇晃得以抑制的情况下),在步骤S7中判定为“是”。
在步骤S7中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8,判定b1触点的开闭动作以及b2触点的开闭动作是否已达到给定次数。在步骤S8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5,在步骤S8中为“是”的情况下,例如,如图5所示在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发生了ON故障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9进行异常处理。即,控制部2将b1触点以及b2设为闭合状态来维持对负载21的非通电状态,且对指示灯电路19或辅助输出电路18进行控制,以向外部通知异常。
至此所示,在仅进行一次继电组件的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的情况下,监测的可靠性取决于有触点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即,关于因在监测时发生于b1触点或b2触点的临时的原因(例如,摇晃)或可恢复的原因(例如,异物混入)所致的监测的异常判定,在利用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或耐振动性、冲击性高的有触点继电器电路的情况下变少,在利用b1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或耐振动性、冲击性不高的有触点继电器电路的情况下变多。
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组件10中,由于进行监测的重试,因此即使在利用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或耐振动性、冲击性不高的第1以及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所谓的通用继电器)5、6的情况下,因临时的原因或可恢复的原因所致的监测的异常判定也变少。由此,监测的可靠性得以提高,继而继电组件10的可靠性也能得以提高。
图6示出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的另一处理工序。即,与图4同样,在步骤S1中开始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并从端子X向b1触点以及b2触点发送诊断信号(脉冲信号)(步骤S2)。
接下来,控制部2判定在端子Y检测到的信号是否满足给定条件(步骤S3)。在步骤S3中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4进行正常处理。在步骤S3中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5,将在b1触点的开闭后开闭b2触点的动作进行给定次数。
接下来,控制部2从端子X向b1触点以及b2触点再次发送诊断信号(步骤S6),与步骤S3同样,再次判定在端子Y检测到的信号是否满足给定条件(重试,步骤S7)。在步骤S7中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4进行正常处理,在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8进行异常处理。
图7示出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的另一处理工序。即,与图4同样,在步骤S1中开始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从端子X向b1触点以及b2触点发送诊断信号(脉冲信号)(步骤S2)。
接下来,控制部2判定在端子Y检测到的信号是否满足给定条件(步骤S3)。在步骤S3中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4进行正常处理。在步骤S3中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5,判断从前次的检测起是否已经过给定时间,若为“是”,则前进至步骤S6。
在步骤S6中,控制部2从端子X向b1触点以及b2再次发送触点诊断信号,与步骤S3同样,再次判定在端子Y检测到的信号是否满足给定条件(重试,步骤S7)。在步骤S7中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4进行正常处理,在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8,判定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给定次数。在步骤S8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5,在步骤S8中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9进行异常处理。
在上述说明中,使用了周期以及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来作为给定条件,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针对表示1周期内的ON(High)期间的比例的占空比(Duty比),将该占空比为占空比的下限阈值以上且占空比的上限阈值以下作为给定条件。
图14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具体而言,构成为:将节点N与控制部2的端子Z经由绝缘元件进行连接,在非通电时(监测时)使b1触点、节点N、以及b2触点串联连接。在该构成中,在非通电时(监测时),由于形成经由端子X、绝缘电容器C1、b1触点、节点N及绝缘元件而至端子Z的路径、以及经由端子Y、绝缘电容器C2、b2触点、节点N及绝缘元件而至端子Z的路径,因此能将b1触点与b2触点分个(顺次)监测。
〔实施方式2〕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继电组件10具备:控制部2、切换电路3、电源电路9、第1输入电路14及第2输入电路15、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辅助输出电路18以及指示灯电路19。第1输入电路14受理来自外部的第1输入开关12的输入,第2输入电路15从外部的第2输入开关13受理输入,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受理来自外部的复位开关16的输入。外部电源24(直流电源)对包含与控制部2连接的电源电路9的继电组件10的各部进行供电。
控制部2如图8B、图8C所示,由作为执行存储器中所存放的程序的处理器发挥功能的1个或2个微型计算机(微机)构成。
切换电路3具备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6以及4个绝缘电容器C1~C4。
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是具备机械式的开关SW1、机械式的开关SW3以及继电器线圈7的双极继电器型,其中,开关SW1包含a1触点以及b1触点,开关SW3包含a3触点以及b3触点,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通过继电器线圈7的励磁来产生电磁力,并通过该电磁力来切换开关SW1与SW3。即,在a1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b1触点成为闭合状态,在a1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b1触点成为断开状态,在a3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b3触点成为闭合状态,在a3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b3触点成为断开状态。
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6是具备机械式的开关SW2、机械式的开关SW4以及继电器线圈8的双极继电器型,其中,开关SW2包含a2触点以及b2触点,开关SW4包含a4触点以及b4触点,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6通过继电器线圈8的励磁来产生电磁力,并通过该电磁力来切换机械式开关SW2与SW4。即,在a2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b2触点成为闭合状态,在a2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b2触点成为断开状态,在a4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b4触点成为闭合状态,在a4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b4触点成为断开状态。
此外,b1触点经由绝缘电容器C1与控制部2连接,b2触点经由绝缘电容器C2与控制部2连接,b3触点经由绝缘电容器C3与控制部2连接,b4触点经由绝缘电容器C4与控制部2连接。
另外,在a1触点以及a2触点之间,串联连接有负载21和负载电源23(交流电源)。另外,在a3触点以及a4触点之间,串联连接有负载22和负载电源23。
控制部2通过对切换电路3的继电器线圈7以及继电器线圈8各自的电流进行控制,在a1触点、a2触点、a3触点以及a4触点(以下,简称为a1~a4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下b1触点、b2触点、b3触点以及b4触点(以下简称为b1~b4触点)成为闭合状态的负载21以及负载22的非通电状态(图8)、与在a1~a4触点处于闭合状态下b1~b4触点成为断开状态的负载21以及负载22的通电状态(图9)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8所示,在对负载21以及负载22的非通电状态下,将b1触点以及b2触点进行连接,形成从控制部2的端子X1起经由绝缘电容器C1、b1触点、b2触点以及绝缘电容器C2而至端子Y1的通道1,进而,将b3触点以及b4触点进行连接,形成从控制部2的端子X2起经由绝缘电容器C3、b3触点、b4触点以及绝缘电容器C4而至端子Y2的通道2。
如图9所示,在对负载21以及负载22的通电状态下,将a1触点及a2触点、负载21以及负载电源23串联连接,进而,将a3触点及a4触点、负载22以及负载电源23串联连接。此外,将第1以及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和6串联配置,是为了在一者的有触点继电器电路中发生ON故障(a触点始终呈闭合状态的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使负载21以及负载22成为非通电(冗余目的)。
以下,说明继电组件10的动作的流程。在初始状态下,外部电源24为OFF,第1输入开关12以及第2输入开关13均为OFF,复位开关16为OFF,负载21以及负载22处于非通电状态(图8),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成为ON(两负载处于非通电)。
在此,若外部电源24(外部电源)成为ON,则控制部2启动。接下来,若确保安全状态而使第1输入开关12以及第2输入开关13均ON,则第1输入电路14以及第2输入电路15将ON。接下来,若按下手动的复位开关16并离开,则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按OFF→ON→OFF进行变化。由此,控制部2识别出第1输入开关12以及第2输入开关13均处于ON、且负载联动和复位电路17处于OFF,即,处于能对负载21以及负载22进行通电的状态。
为此,控制部2如图10所示,通过在端子Y1检测诊断信号从端子X1到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返回状况,来进行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而且通过在端子Y2检测诊断信号从端子X2到b3触点以及b4触点的返回状况,来进行b3触点以及b4触点的监测(诊断)。在b1~b4触点无异常的情况下,对继电器线圈7以及继电器线圈8的电流进行控制,来使a1~a4触点成为闭合状态,使b1~b4触点成为断开状态(图9)。由此,由负载电源23执行对负载21以及负载22的通电(电源供给)。
而且,若第1输入开关12及第2输入开关13的至少一者处于OFF(将不能确保安全),则控制部2对继电器线圈7以及继电器线圈8的电流进行控制,使a1~a4触点成为断开状态,使b1~b4触点成为闭合状态,从而停止对负载21以及负载22的通电(图8)。此外,辅助输出电路18接受来自控制部2的输入,将对负载21以及负载22的通电或非通电的信息通知给外部的定序器等。
图11示出b1~b4触点的监测(诊断)的处理工序。
控制部2若识别为处于能对负载21以及负载22进行通电的状态,则开始b1~b4触点的监测(诊断)(步骤S1)。
在该状态下,如上所述,形成有从端子X1起经绝缘电容器C1、b1触点、b2触点以及绝缘电容器C2而至端子Y1的通道1、以及从端子X2起经绝缘电容器C3、b3触点、b4触点以及绝缘电容器C4而至端子Y2的通道2,控制部2从端子X1向通道1(包含b1触点以及b2触点)发送作为脉冲信号的诊断信号1,并从端子X2向通道2(包含b3触点以及b4触点)发送作为脉冲信号的诊断信号2(步骤S2)。
接下来,控制部2判定在端子Y1以及端子Y2两者检测出的信号是否满足给定条件,即,来自端子X1的诊断信号1到控制部2(端子Y1)的返回状况满足给定条件1,且来自端子X2的诊断信号2到控制部2(端子Y2)的返回状况满足给定条件2(步骤S3)。
给定条件1是指,例如,周期为周期的第1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第1上限阈值以下,并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为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1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1上限阈值以下,基于对该条件的满足,视作诊断信号1已正常返回。给定条件2是指,例如,周期为周期的第2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第2上限阈值以下,并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为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2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2上限阈值以下,通过对该条件的满足,视作诊断信号2已正常返回。此外,周期的第1下限阈值及其第1上限阈值、以及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1下限阈值及其第1上限阈值是基于第1诊断信号的特性而决定的,周期的第2下限阈值及其第2上限阈值、以及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2下限阈值及其第2上限阈值是基于第2诊断信号的特性而决定的。在步骤S3中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4进行正常处理。
在步骤S3中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5,控制部2判定是在端子Y1检测出的信号满足给定条件1、或者在端子Y2检测出的信号满足给定条件2当中的任一者成立(“是”),还是均不成立(“否”)。
在步骤S5中为“否”的情况下,存在至少一者的有触点继电器电路处于ON故障、或者各通道的至少1个b触点因振动或冲击而开路的可能性。故而,在一定时间内,从端子X1向通道1再次发送诊断信号1,并从端子X2向通道2再次发送诊断信号2(步骤S6)。
接下来,控制部2判定是否在端子Y1检测出的信号满足给定条件1且在端子Y2检测出的信号满足给定条件2(重试,步骤7)。在此,在“是”的情况下能判断为振动或冲击是原因,前进至步骤S4进行正常处理。在步骤7中为“否”的情况下,能判断为至少一者的有触点继电器电路发生了ON故障。在此情况下,若将b1以及b3触点设为断开状态(a1以及a3为闭合状态),或将b2以及b4触点设为断开状态(a2以及a4为闭合状态),则存在第1以及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6均ON从而成为负载21以及负载22的通电状态(不希望的状态)的风险,因此立刻转移至异常处理(步骤S8)。即,控制部2将b1~b4触点设为闭合状态来维持对负载21、22的非通电状态,并对指示灯电路19、辅助输出电路18进行控制以向外部通知异常。
另一方面,在步骤S5中为“是”的情况下,存在一者的通道的至少1个b触点处于ON故障、或成为接触不良的可能性。为此,前进至步骤S9,使b1触点以及b3触点先成为断开状态后成为闭合状态,其后,使b2触点以及b4触点先成为断开状态后成为闭合状态。在b1触点以及b3触点的开闭后进行b2触点以及b4触点的开闭是为了防止b1触点及b2触点同时成为断开状态(即,a1触点以及a2触点同时成为闭合状态从而负载21成为通电状态)或者b3触点及b4触点同时成为断开状态(即,a3触点以及a4触点同时成为闭合状态从而负载22成为通电状态)。
接下来,控制部2从端子X1向通道1再次发送诊断信号1,并从端子X2向通道2再次发送诊断信号2(步骤S10)。
接下来,控制部2判定是否在端子Y1检测出的信号满足给定条件1且在端子Y2检测出的信号满足给定条件2(重试,步骤11)。
在步骤S11中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2,判定b1~b4触点各自的开闭动作是否已达到给定次数。在步骤S12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9,在步骤S12中为“是”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2所示在第1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发生了ON故障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8进行异常处理。
如此,通过设置步骤S5~S8的流程,即使在将第1以及第2有触点继电器电路5、6分别设为双极继电器构造(设置双***的通道)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地进行b1~b4触点的监测的重试。
另外,向通道1发出的诊断信号1(MS1)以及向通道2发出的诊断信号2(MS2)如图10D所示,在两者之间,使周期、占空比以及一定期间内的脉冲数之中的至少一者不同,从而期望使第1给定条件与第2给定条件相互不同。即,使得以周期的第1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第1上限阈值以下所规定的范围与以周期的第2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第2上限阈值以下所规定的范围相互不重叠,并使得以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1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1上限阈值以下所规定的范围与以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2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第2上限阈值以下所规定的范围相互不重叠。如此,在图13这样的情况下,即,即使在诊断信号1(MS1)以及诊断信号2(MS2)未返回、且与诊断信号1(MS1)类似的噪声NS在端子Y1、Y2分别被误接收,控制部2也能识别在某一有触点继电器电路发生了ON故障。
此外,如图10C所示,在控制部2由2个微机构成的情况下,例如,一者的微机控制继电器线圈7,且另一者的微机控制继电器线圈8,2个微机分别地,通过端子Y1检测诊断信号1的返回状况从而进行b1触点以及b2触点的监测(诊断),通过端子Y2检测诊断信号2的返回状况从而进行b3触点以及b4触点的监测(诊断)。如此,通过将控制部2设为这样的冗余构成,即使单方的微机发生故障,也能维持安全性。
〔关于实施方式1、2〕
在上述说明中在控制部2中使用了执行程序的1个或2个微机,但不限于此。还能在控制部2中使用3个以上的微机。另外,还能将具有各种功能的电路进行组合来以硬件方式构成控制部2。
如上所示,本继电组件具备切换电路和控制部,所述切换电路包含1个以上的常开触点以及1个以上的常闭触点,在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非通电状态,在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通电状态,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在所述非通电状态时,所述控制部向所述常闭触点发送诊断信号,进行已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检测,在该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再次发送诊断信号,且进行再次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再检测,在该再检测的结果满足所述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常。
如此,通过在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再检测(重试),能减少因在先前的检测时发生于常闭触点的临时的原因(例如,摇晃)或可恢复的原因(例如,异物混入)而认为是异常的情形,从而能提高常闭触点的监测的可靠性。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再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异常。
如此,通过仅在所述重试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异常(继电组件的故障),能实质性地延长继电组件的寿命,能提高其可靠性。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所述诊断信号是脉冲信号,所述给定条件是指,周期为周期的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上限阈值以下。如此,能容易地进行监测。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所述诊断信号是脉冲信号,所述给定条件是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为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上限阈值以下。如此,能容易地进行监测。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所述诊断信号是脉冲信号,所述给定条件是指,周期为周期的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上限阈值以下,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为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上限阈值以下。如此,能容易地进行监测。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正常时将常开触点设为闭合状态,并将常闭触点设为断开状态,以设为对负载的通电状态。
如此,通过在判定为处于正常后设为通电状态,能担保安全性。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在所述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使常闭触点进行先成为断开状态然后成为闭合状态的开闭动作后,进行所述再检测。
如此,在再检测之前进行开闭动作,从而能去除混入至常闭触点的异物,或改变接触点。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开闭动作反复了给定次数后进行所述再检测。
如此,通过使所述开闭动作反复给定次数,能进一步提高开闭动作的效果。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开闭动作反复,并在各开闭动作后进行所述再检测,在所述再检测的结果满足给定条件的时间点判断为处于正常并使开闭动作停止。
如此,通过仅进行需要次数的开闭动作,能缩短监测的期间。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在所述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经过给定时间后进行所述再检测。
如此,通过在经过给定时间后进行再检测,能减少根据因临时的摇晃所致的触点开路而判定为异常的情形。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包含多个所述常闭触点,所述控制部针对多个所述常闭触点的每一个,分别进行所述检测以及再检测。
如此,针对多个常闭触点的每一个来分别进行所述检测以及再检测,从而能实现更高精度的监测。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所述常闭触点,所述控制部通过向串联连接的多个所述常闭触点发出的同一诊断信号来进行所述检测以及再检测。
如此,将彼此连接的多个常闭触点合起来进行所述检测以及再检测,从而能缩短监测的期间。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在所述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1个常闭触点先设为断开状态然后设为闭合状态,接下来,将其他常闭触点先设为断开状态然后设为闭合状态,其后进行所述再检测。
如此,在再检测前的开闭动作中不会再有负载被通电的风险,能提高安全性。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包含多个所述常闭触点,在针对1个常闭触点的所述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针对该1个常闭触点以及其他常闭触点的所述检测的结果来进行所述再检测。
如此,基于针对1个常闭触点以及其他常闭触点的所述检测的结果来进行所述再检测,从而能高效且安全地进行监测。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处于异常的情况下,将常开触点设为断开状态,并将常闭触点设为闭合状态,来维持对负载的非通电的状态。
如此,在判断为处于异常的情况下使切换电路维持为非通电的状态,从而在发生了异常(继电组件的故障)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安全性。
在本继电组件的进一步构成中,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在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向外部进行通知。
如此,通过设置通知部,管理者能快速地知道异常(继电组件的故障),从而能确保安全性。
本继电组件的控制方法是继电组件的控制方法,所述继电组件具备切换电路和控制部,所述切换电路包含1个以上的常开触点和1个以上的常闭触点,在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非通电状态,在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通电状态,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在所述非通电状态时,向所述常闭触点发送诊断信号,进行已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检测,在该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再次发送诊断信号,且进行再次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再检测,在该再检测的结果满足所述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常。
如此,通过在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再检测,能减少因在先前的检测时发生于常闭触点的临时的原因(例如,摇晃)或可恢复的原因(例如,异物混入)而认为是异常的情形,从而能提高常闭触点的监测的可靠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基于技术常识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更或者将它们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所涉及的继电组件适用于需要对负载进行通电控制的设备。

Claims (16)

1.一种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切换电路和控制部,
所述切换电路包含1个以上的常开触点和1个以上的常闭触点,在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非通电状态,在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通电状态,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切换电路,
在所述非通电状态时,所述控制部向所述常闭触点发送诊断信号,进行已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检测,在该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再次发送诊断信号,且进行再次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再检测,在该再检测的结果满足所述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常,
所述诊断信号是脉冲信号,所述给定条件是指,周期为周期的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上限阈值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再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信号是脉冲信号,所述给定条件是指,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为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上限阈值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信号是脉冲信号,所述给定条件是指,周期为周期的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上限阈值以下,而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为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下限阈值以上且一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的上限阈值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正常时,将常开触点设为闭合状态,并将常闭触点设为断开状态,使成为对负载的通电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使常闭触点进行先成为断开状态然后成为闭合状态的开闭动作后,进行所述再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开闭动作反复了给定次数后进行所述再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开闭动作反复,并在各开闭动作后进行所述再检测,在所述再检测的结果满足给定条件的时间点判断为正常,并使开闭动作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在经过给定时间后,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再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组件包含多个所述常闭触点,所述控制部针对多个所述常闭触点的每一个,分别进行所述检测以及再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组件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所述常闭触点,所述控制部通过向串联连接的多个所述常闭触点发出的同一诊断信号来进行所述检测以及再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1个常闭触点先设为断开状态然后设为闭合状态,接下来,将其他常闭触点先设为断开状态然后设为闭合状态,其后进行所述再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组件包含多个所述常闭触点,所述控制部基于针对1个常闭触点以及其他常闭触点的所述检测的结果来进行针对该1个常闭触点的所述再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将常开触点设为断开状态,并将常闭触点设为闭合状态,来维持对负载的非通电的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组件具备通知部,在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该通知部向外部进行通知。
16.一种继电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组件具备切换电路和控制部,
所述切换电路包含1个以上的常开触点和1个以上的常闭触点,在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非通电状态,在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且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成为对负载的通电状态,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切换电路,
在所述非通电状态时,向所述常闭触点发送诊断信号,进行已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检测,在该检测的结果不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再次发送诊断信号,且进行再次发送的诊断信号的返回状况的再检测,在该再检测的结果满足所述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常,
所述诊断信号是脉冲信号,所述给定条件是指,周期为周期的下限阈值以上且周期的上限阈值以下。
CN201510701347.3A 2015-02-02 2015-10-26 继电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8455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8893 2015-02-02
JP2015018893A JP6428323B2 (ja) 2015-02-02 2015-02-02 継電ユニット、継電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5503A CN105845503A (zh) 2016-08-10
CN105845503B true CN105845503B (zh) 2019-10-18

Family

ID=5432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1347.3A Active CN105845503B (zh) 2015-02-02 2015-10-26 继电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97316B2 (zh)
EP (1) EP3051556B1 (zh)
JP (1) JP6428323B2 (zh)
KR (1) KR101811925B1 (zh)
CN (1) CN105845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9573B2 (ja) * 2015-02-02 2019-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継電ユニット
CN107291014B (zh) * 2017-07-26 2023-03-24 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用继电器控制电路
EP3462471B1 (en) * 2017-09-29 2022-04-13 Rockwell Automation Switzerland GmbH Safety switch
EP3575900B1 (en) * 2017-12-27 2021-03-10 Shanghai Chenzhu Instrument Co., Ltd. Intelligent safety relay and circuit applied thereby
CN110716421B (zh) * 2018-07-11 2023-11-24 兰州大成铁路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单元切换电路、包括其的电子执行***和切换方法
JP7099220B2 (ja) 2018-09-21 2022-07-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リレーの故障診断装置
JP7006565B2 (ja) * 2018-10-31 2022-0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7172695B2 (ja) * 2019-02-13 2022-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Plc用リレーの故障診断回路
CN111624901B (zh) * 2019-02-28 2024-03-01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509864B (zh) * 2020-11-06 2024-05-10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继电器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结构
CN113534003A (zh) * 2021-06-23 2021-10-22 北京航天新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器测试方法
CN114531383B (zh) * 2022-03-17 2024-05-03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7268A (zh) * 1997-09-08 1999-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继电器的控制电路
CN101073133A (zh) * 2004-11-30 2007-11-14 罗伯特绍控制器公司 检测并校正继电器粘结焊合故障的方法
CN101180698A (zh) * 2005-03-22 2008-05-14 皮尔茨公司 安全断开电力负载的安全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5435A (ja) 1991-08-27 1993-03-05 Mitsubishi Denki Eng Kk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パツケージ
JPH0555435U (ja) 1991-12-26 1993-07-23 サンクス株式会社 出力スイッチの状態検出回路
US5586111A (en) * 1994-09-21 1996-12-17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In-line test switch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H09293440A (ja) * 1996-04-25 1997-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継電器の制御方法
EP1202313A1 (de) 2000-10-23 2002-05-02 Safecom Ag Einrichtung in der Sicherheitstechnik zur Kontrolle der Schaltstellung mechanischer Schaltkontakte
US6621270B2 (en) * 2002-01-11 2003-09-16 San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relay testing
US7298148B2 (en) * 2006-03-02 2007-11-20 Emerson Electric Co. Relay controller
DE102006053397A1 (de) * 2006-11-10 2008-05-15 Cedes Ag Sicherheitsschaltereinrichtung
US9048049B2 (en) 2011-03-22 2015-06-0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omagnetic opening/clos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7268A (zh) * 1997-09-08 1999-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继电器的控制电路
CN101073133A (zh) * 2004-11-30 2007-11-14 罗伯特绍控制器公司 检测并校正继电器粘结焊合故障的方法
CN101180698A (zh) * 2005-03-22 2008-05-14 皮尔茨公司 安全断开电力负载的安全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28323B2 (ja) 2018-11-28
KR20160094837A (ko) 2016-08-10
KR101811925B1 (ko) 2017-12-22
EP3051556A1 (en) 2016-08-03
CN105845503A (zh) 2016-08-10
US20160225561A1 (en) 2016-08-04
US9997316B2 (en) 2018-06-12
EP3051556B1 (en) 2022-01-26
JP2016143563A (ja) 2016-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5503B (zh) 继电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JP6435891B2 (ja) 継電ユニット、継電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
EP3021052B1 (en) Air conditioner
JP5809029B2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KR20180113160A (ko) 고전압 제어 유닛의 제어 소프트웨어를 업데이트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85160B1 (ko) 계전 유닛 및 계전 회로의 제어 방법
CN106856321A (zh) 洗浴安全控制***及洗浴安全控制方法
TW201329475A (zh) 用於在電動車輛供應設備中監測接觸器之方法及構件
JP2008061351A (ja) 電源切換システム
AU2007236906A1 (en) Control Apparatus
CN107919655B (zh) 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空调
JP5358343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TWI597461B (zh) 洗浴安全控制系統及洗浴安全控制方法
JP7507835B2 (ja) 可燃性冷媒を用いた実験用機器、その動作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38258A (zh) 低压交流控制回路电源电压异常时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EP3604017A1 (e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14300307B (zh) 一种储能逆变器中旁路继电器单元的粘死检测方法和储能逆变器
CN218633354U (zh) 并离网切换装置和并离网切换***
US9837856B2 (en) AC power supply source switching apparatus
US12015305B2 (en) Branch circuit emergency lighting transfer switch utilizing relay controls and safety relay for load power control
CN210666473U (zh) 防晃电控制器测试装置
CA3201714A1 (en) Methods of protecting motors driven by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s and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systems employing the same
CN115723621A (zh) 车辆控制器和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6368709A (zh) 用于微电网的自动隔离开关
CN114545847A (zh) 强切单元及消防强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