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6719B -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6719B
CN105836719B CN201610287266.8A CN201610287266A CN105836719B CN 105836719 B CN105836719 B CN 105836719B CN 201610287266 A CN201610287266 A CN 201610287266A CN 105836719 B CN105836719 B CN 105836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resin
amine
fragrant methyl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72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6719A (zh
Inventor
金国范
金峰
王凯
张艳
张慧
李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ansh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uansh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uansh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uansh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72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36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36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6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6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6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1/00Nitroge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1/08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non-metals and optionally metals
    • C01B21/086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non-metals and optionally metal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sulfur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芳香甲基氨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芳香甲基氨溶于有机溶剂中,与氯磺酸或氯代磺酰进行磺酰胺反应,得到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其经氟化处理和还原得到双氟磺酰氨;将所得的双氟磺酰氨,在有机溶剂条件下,与树脂锂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最终产物双氟磺酰亚胺锂盐;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步骤简单,产率高,几乎无污染,无刻薄和危险的反应条件,产品易提纯,适合于国内大量生产化。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氟磺酰亚胺锂(LiN(SO2F)2,以下简称LiFSI)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解液物质,LiFSI的导电率适宜,且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高;发生副反应概率小,不会产生HF等腐蚀性气体,是当今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中不可缺少的高新技术类产品。随着锂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市场需求必将越来越大,有可能成长为辅盐类锂盐化合物中的明星产品。
双氟磺酰氨锂盐的以往合成方法主要以氨水,铵盐或者氨气作为氨的来源,其后加入硫酰氯,或氯磺酸等合成出双氯磺酰氨锂,然后进行氟化和锂化反应所得双氟磺酰氨锂盐,此类方法有以下几点缺点:1)在工业化大量生产过程中,氨的准确量是很难定型的过多过少促使生成不必要的副产物,2)大量使用氨气时,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很容易引起***使得安全问题一直为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步骤简单,产率高,几乎无污染,无刻薄和危险的反应条件,产品易提纯,适合于国内大量生产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式ⅰ所示的芳香甲基胺溶于有机溶剂中,与氯磺酸或氯代磺酰进行磺酰胺反应,得到式ⅱ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
B将步骤A得到的式ⅱ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升温后,经碱金属的氟化物进行氟化处理,得到式ⅲ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氟磺酰胺;
C将步骤B得到式ⅲ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氟磺酰胺,溶于极性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氢气还原得到双氟磺酰氨;
D将步骤C得到的双氟磺酰氨,在无水溶剂条件下,与树脂锂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最终产物双氟磺酰亚胺锂盐;
R1=H,CH3,CH3CH2,
R2=H,CH3,CH3CH2,
式ⅰ所示的芳香甲基胺与氯代磺酰进行磺酰胺反应的催化剂为碱性催化剂,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吡啶,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钠,氢化钾,叔丁基氧化钠或叔丁基氧化钾,优选为三乙胺。
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与氯代磺酰进行磺酰胺反应的具体过程为将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和碱性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降温至0~10℃后,向其中缓慢滴加氯代磺酰,滴加速度为0.1~10mL/min,整个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0~10℃,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0~35℃,继续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反应溶液经过滤,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加入***沉淀,再次过滤,收集到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后,经重结晶得到式ⅱ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
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与氯磺酸进行磺酰胺反应的具体过程为将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溶于有机溶剂,向其中缓慢滴加氯磺酸,滴加速度为0.1~15mL/min,整个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20~40℃,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0~120℃,继续反应8~24h,所得的相应反应溶液经萃取收集有机相,该有机相经干燥除水、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重结晶得到式ⅱ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
所述的氯磺酸或氯代磺酰的用量与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的摩尔比为2.0~ 2.5:1,优选为2.2~2.5:1,更优选为2.4~2.5:1。
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优选为苯甲胺,4-甲基苯甲胺,3,5-双甲基苯甲胺。
步骤B中,碱金属的氟化物优选为LiF,NaF或KF的,其用量与式ⅲ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氟磺酰胺的摩尔比为2-4:1。
步骤C中,通入氢气至压力为5~25psi,优选为10~25psi,进一步优选为20~25psi;还原反应时间为4~12h,优选为8~12h;反应温度为25℃~50℃,优选为40℃~50℃;所述的催化剂为金属铁,金属锌,金属铜,金属钯,金属铂,金属镍或钯/碳催化剂,优选为钯/碳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与如ⅰ所示的芳香甲基胺的质量比为0.01~0.05:1,优选为0.02~0.05:1,进一步优选为0.03~0.05:1。
步骤D的具体过程为将双氟磺酰胺和树脂锂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双氟磺酰胺溶液和树脂锂溶液,将树脂锂溶液降温至-78~-50℃后,向其中缓慢滴加双氟磺酰胺溶液,整个滴加过程保持反应温为-78~-50℃,滴加完毕后,在保持温度为-78~-50℃的情况下,继续反应2-4h,反应完后,所得的反应溶液经过滤后,滤液在-78℃~-50℃下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重结晶得到双氟磺酰胺锂盐。
其中,所述的树脂锂的用量与双氟磺酰氨的质量比为1~5:1,优选为3 ~5:1。
在上述四种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树脂锂为以树脂为原料合成的含有锂离子的树脂锂盐,为现有的,优选如式(5)、(6)(7)或(8)所示的树脂锂,
所述的树脂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向重复单元中含有N-甲基-N-苯甲基乙酰胺的树脂中加入溶剂有机胺和脱乙酰化反应试剂,在微波照射下,制得树脂胺;然后向所得的树脂胺中加入有机溶剂,与含锂强碱反应得到树脂锂盐;其中,所述的脱乙酰化反应试剂为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碘化铵,氟化铵,溴化铵或氯化铵;
所述的树脂为以下结构之一:
式(1)所示的树脂合成相应地树脂锂的反应式如式Ⅰ所示:
式(2)所示的树脂合成相应地树脂锂的反应式如式Ⅱ所示:
式(3)所示的树脂合成相应地树脂锂的反应式如式Ⅲ所示:
式(4)所示的树脂合成相应地树脂锂的反应式如式Ⅳ所示:
树脂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将树脂与溶剂有机胺和脱乙酰化反应试剂加入到密封玻璃管之中,在250-300W的微波照射下,升温至50-80℃,反应5-60min,所得反应溶液经过滤后,依次经酸溶液、碱溶液和水进行洗涤,干燥得到树脂胺;向所得的树脂胺中加入有机溶剂,降温至-78~-50℃后,向其中缓慢滴加含锂强碱,滴加速度为1~5mL/min,整个滴加过程中保持温度在-78~-50℃,滴加完毕后,在保持温度为-78~-50℃的条件下,继续反应2-4h后,所得的反应溶液后经过滤、洗涤后得树脂锂。
所述的含锂强碱为丁基锂,异丁基锂,叔丁基锂,氨基锂,氢化锂,二异丙基氨锂或金属锂。
所述的脱乙酰化反应试剂的用量与树脂的质量比为0.8~1.5:1,优选为 0.8~1.3:1,进一步优选为1~1.1:1;所述的有机胺选自甲基胺,已基胺,丙基胺,甲基二胺,已基二胺或丙基二胺,有机胺的用量与树脂的质量比为4~6: 1,优选为5~5.5:1,
由树脂制备树脂胺的过程中,反应温度优选控制为70℃~80℃。
由树脂胺制备树脂锂的过程中反应温度优选控制为-78℃~-75℃。
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苯,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二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上述各步骤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以是同一种,也可以不同,步骤A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苯中一种或二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为氯甲烷,氯仿或甲苯,其用量与如ⅰ所示芳香甲基胺的摩尔比优选为5~15:1,进一步优选为10~15: 1;步骤B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苯中一种或二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步骤C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乙醇和四氢呋喃中一种或二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步骤D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为***或四氢呋喃;由树脂胺制备树脂锂的过程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为***或四氢呋喃,其用量与树脂的质量比优选为20~50:1,进一步优选为40~50: 1。
有益效果: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步骤简单,产率高,几乎无污染,无刻薄危险反应条件,产品易提纯,适合于国内大量生产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称取10g如下式(1)所示的树脂,10g溴化铵,40g乙二胺加入到密封玻璃管之中,在微波照射下温度升至80℃反应1h,带反应完毕后,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用400mL 1M HCl溶液进行洗涤,再次用400mL 1M NaOH溶液再次进行洗涤,最后用水500mL洗涤,干燥收集固体得到5.3g树脂胺。
2)向步骤1)所得的5.3g树脂胺中加入250mL四氢呋喃,然后加入到三口瓶中,温度降至-78℃之后缓慢滴加叔丁基锂5.3mL,滴加速度为1.76mL/min,整个滴加过程,保持温度为-78℃~-75℃,滴加完毕后,在保持温度为-78℃~-75℃情况下,继续反应1h,待反应完毕后,快速直接过滤,用50mL四氢呋喃(-78℃~-75℃)将滤出物洗涤三次后,收集得到的滤出物,即为树脂锂,共计4.2g,收率不计。
式(1)所示的树脂合成相应地树脂锂的反应式如式Ⅰ所示:
实施例2
1)称取10g如下式(2)所示的树脂,15g溴化铵,50g乙二胺加入到密封玻璃管之中,在微波照射下温度升至80℃反应1h,带反应完毕后,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用400mL 1M HCl溶液进行洗涤,再次用400mL 1M NaOH溶液再次进行洗涤,最后用水400mL洗涤,干燥收集固体得到5.1g树脂胺。
2)向所得的5.1g树脂胺中加入250mL四氢呋喃,加入到三口瓶中,温度降至-78℃之后缓慢滴加叔丁基锂5.3mL,滴加速度为1.76mL/min,整个滴加过程,保持温度为-78℃~-75℃,滴加完毕后,在保持温度为-78℃~-75℃情况下,继续反应1h,待反应完毕后,快速直接过滤,用50mL四氢呋喃(-78℃~-75℃) 将滤出物洗涤三次后,收集得到的滤出物,即为树脂锂盐,共计4.0g,收率不计。
式(2)所示的树脂合成相应地树脂锂的反应式如式Ⅱ所示:
实施例3
1)称取10g如下式(3)所示的树脂,9g溴化铵,60g乙二胺加入到密封玻璃管之中,在微波照射下温度升至80℃反应1h,带反应完毕后,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用400mL 1M HCl溶液进行洗涤,再次用450mL 1M NaOH溶液再次进行洗涤,最后用水500mL洗涤,干燥收集固体得到5.5g树脂胺。
2)向步骤1)所得的5.1g树脂胺中加入250mL四氢呋喃,加入到三口瓶中,温度降至-78℃之后缓慢滴加叔丁基锂5.8mL,滴加速度为1.76mL/min,整个滴加过程,保持温度为-78℃~-75℃,滴加完毕后,在保持温度为-78℃~-75℃情况下,继续反应1h,待反应完毕后,快速直接过滤,用50mL四氢呋喃(-78℃~-75℃)将滤出物洗涤三次后,收集得到的滤出物,即为树脂胺,共计4.1g,收率不计。
式(3)所示的树脂合成相应地树脂锂的反应式如式Ⅲ所示:
实施例4
1)称取10g如下式(4)所示的树脂,12g溴化铵,40g乙二胺加入到密封玻璃管之中,在微波照射下温度升至80℃反应1h,带反应完毕后,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用400mL 1M HCl溶液进行洗涤,再次用400mL 1M NaOH溶液再次进行洗涤,最后用水400mL洗涤,干燥收集固体得到5.0g树脂胺。
2)向步骤1)所得的5.0g树脂胺中加入250mL四氢呋喃,加入到三口瓶中,温度降至-78℃之后缓慢滴加叔丁基锂5.3mL,滴加速度为1.76mL/min,整个滴加过程,保持温度为-78℃~-75℃,滴加完毕后,在保持温度为-78℃~-75℃情况下,继续反应1h,待反应完毕后,快速直接过滤,用50mL四氢呋喃(-78℃~-75℃)将滤出物洗涤三次后,收集得到的滤出物,即为树脂锂,共计4.4g,收率不计。
式(4)所示的树脂合成相应地树脂锂的反应式如式Ⅳ所示:
实施例1-4中如式(1)(2)(3)和(4)的树脂为现有的,其购买于韩国 KUKDOChemical或韩国KANGNAM Chem。
实施例5
1)称取10.7g苯甲胺,8.13mL三乙胺加入到带有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溶于800mL氯仿之中,温度降至0℃之后缓慢滴加氯化磺酰20.2mL,滴加时间为1h,整个滴加反应温度保持在0~5℃,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5℃,继续反应3h,带反应完毕后,将所得的反应液进行过滤,收集到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氯仿之后,加入***500mL在室温搅拌1h后,再次过滤,收集到滤液减压蒸馏除去***后,加入正已烷50mL重结晶得到28.55g苯甲基双氯磺酰胺,收率 94%,以苯甲胺计。
2)称取28.55g苯甲基双氯磺酰胺加入到三口瓶中溶于四氢呋喃500mL,加入13.6g氟化钾,温度调节至50℃,反应12h,待反应完毕,温度降至室温后直接过滤后,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后,加入二氯甲烷500mL在室温搅拌 1h后,过滤,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后,加入正已烷50mL重结晶得到 24.44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收率96%,以苯甲基双氯磺酰胺计。
3)称取24.44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溶于800mL四氢呋喃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1:1)加入到氢反应釜之中,加入0.87g钯/碳(钯的质量分数为10%)催化剂带准备完毕缓慢导入氢气,一般压强控制在20psi,温度从 25℃每隔1h上调3℃至40℃,反应时间为8h,待反应完毕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滤出物用50mL四氢呋喃洗涤其三次,以回收金属催化剂,滤液经减压蒸馏后,加入50mL正已烷,重结晶得到13.38g双氟磺酰胺,收率82%,以苯甲基双氟磺酰胺计。
4)称取18.1g双氟磺酰胺溶于四氢呋喃500mL形成双氟磺酰胺溶液,称取 20g实施例1所制备的树脂锂溶于四氢呋喃20mL形成树脂锂溶液,将树脂锂溶液加入到三口瓶中,将其温度降至-78℃之后,向其中缓慢滴加双氟磺酰胺溶液,滴加时间为1h,整个滴加反应温度保持在-78℃~-75℃,滴加完毕后-78℃~-75℃继续反应2h,带反应完毕后,整个后处理过程在-78℃~-75℃情况下进行而且所用溶剂冷却到-78℃~-75℃后使用,具体的过程为:快速直接过滤,滤出物用50mL四氢呋喃洗涤三次,以回收过量的树脂锂,滤液经减压蒸馏之后,加入 500mL***在室温搅拌1h后,过滤得到的固体经50mL***洗涤三次,得到14.78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锂盐,收率为79%,以双氟磺酰胺计。
具体反应式如图所式;
实施例6
1)称取10.7g苯甲胺溶于800mL甲苯之中,加入带有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在25℃下缓慢滴加6.63mL氯磺酸,滴加时间为30分钟,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10℃,继续反应10h,带反应完毕温度降至室温,加100mL碳酸钠饱和溶液和500mL蒸馏水进行萃取,收集有机相,向收集的有机相中加入硫酸镁对其进行干燥,过滤,收集的滤液经减压蒸馏后,加入正已烷50mL重结晶得到 25.8g苯甲基双氯磺酰胺,收率85%,以苯甲胺计。
2)称取25.8g苯甲基双氯磺酰胺加入到三口瓶中溶于500mL四氢呋喃,加入12.3g氟化钾,温度调节至50℃,反应时间为10h,带反应完毕温度降至室温后,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后,加入二氯甲烷500mL在室温搅拌1h后,过滤,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后,加入正已烷50mL重结晶得到21.16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收率92%,以苯甲基双氯磺酰胺计。
3)称取21.16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800mL四氢呋喃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1:1)加入到氢反应釜之中,加入0.87g钯/碳(钯的质量分数为 10%),带准备完毕缓慢导入氢气,一般压强控制在20psi,温度从25℃每隔1h 上调3℃至40℃,反应时间为8h,待反应完毕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滤出物用50mL四氢呋喃洗涤其三次,以回收金属催化剂,滤液经减压蒸馏后,加入50mL 正已烷,重结晶得到得到12.1g双氟磺酰胺,收率86%,以苯甲基双氟磺酰胺计。
4)称取12.1g双氟磺酰胺溶于四氢呋喃500mL形成双氟磺酰胺溶液,称取 15g实施例2所制备的树脂锂溶于20mL四氢呋喃形成树脂锂溶液,将树脂锂溶液加入至三口瓶中,向其中缓慢滴加双氟磺酰胺溶液,滴加时间为1h,整个滴加反应温度保持在-78℃~-75℃,滴加完毕后-78℃~-75℃继续反应2h,带反应完毕后,整个后处理过程在-78℃~-75℃情况下进行而且所用溶剂冷却到 -78℃~-75℃后使用,具体的过程为:快速直接过滤,滤出物用50mL四氢呋喃洗涤三次,以回收过量的树脂锂,滤液经减压蒸馏之后,加入500mL***在室温搅拌1h后,过滤得到的固体经50mL***洗涤三次,得到10.28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锂盐,收率不计
实施例7
1)称取13.5g3,5-二甲基苯甲胺溶于800mL甲苯之中,加入带有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在25℃下缓慢滴加6.63mL氯磺酸,滴加时间为30 分钟,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10℃,继续反应10h,带反应完毕温度降至室温,加 100mL碳酸钠饱和溶液和500mL蒸馏水进行萃取,收集有机相,向收集的有机相中加入硫酸镁对其进行干燥,过滤,收集的滤液经减压蒸馏后,加入正已烷50mL 重结晶得到26.4g苯甲基双氯磺酰胺,收率85%,以苯甲胺计。
2)称取26.4g苯甲基双氯磺酰胺加入到三口瓶中溶于500mL四氢呋喃,加入13.2g氟化钾,温度调节至50℃,反应时间为10h,带反应完毕温度降至室温后,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后,加入二氯甲烷500mL在室温搅拌1h后,过滤,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后,加入正已烷50mL重结晶得到22.41g 苯甲基双氟磺酰胺,收率92%,以苯甲基双氯磺酰胺计。
3)称取22.41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800mL四氢呋喃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1:1)加入到氢反应釜之中,加入0.87g钯/碳(钯的质量分数为10%)催化剂,带准备完毕缓慢导入氢气,一般压强控制在20psi,温度从25℃每隔1h上调3℃至40℃,反应时间为8h,待反应完毕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滤出物用50mL四氢呋喃洗涤其三次,以回收金属催化剂,滤液经减压蒸馏后,加入50mL正已烷,重结晶得到13.1g双氟磺酰胺,收率87%,以苯甲基双氟磺酰胺计。
4)称取13.1g双氟磺酰胺溶于四氢呋喃500mL形成双氟磺酰胺溶液,称取 15.3g实施例3所制备的树脂锂溶于20mL四氢呋喃形成树脂锂溶液,将树脂锂溶液加入至三口瓶中,向其中缓慢滴加双氟磺酰胺溶液,滴加时间为1h,整个滴加反应温度保持在-78℃~-75℃,滴加完毕后-78℃~-75℃继续反应2h,带反应完毕后,整个后处理过程在-78℃~-75℃情况下进行而且所用溶剂冷却到 -78℃~-75℃后使用,具体的过程为:快速直接过滤,滤出物用50mL四氢呋喃洗涤三次,以回收过量的树脂锂,滤液经减压蒸馏之后,加入500mL***在室温搅拌1h后,过滤得到的固体经50mL***洗涤三次,得到10.92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锂盐,收率不计.
实施例8
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的是步骤5)中,所使用的树脂锂为实施例4所述的树脂锂,经收集后,得到14.23g苯甲基双氟磺酰胺锂盐,收率不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式ⅰ所示的芳香甲基胺溶于有机溶剂中,与氯磺酸或氯代磺酰进行磺酰胺反应,得到式ⅱ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
B将步骤A得到的式ⅱ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升温后,经碱金属的氟化物进行氟化处理,得到式ⅲ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氟磺酰胺;
C将步骤B得到式ⅲ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氟磺酰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氢气还原得到双氟磺酰胺;
D将步骤C得到的双氟磺酰胺,在有机溶剂条件下,与树脂锂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最终产物双氟磺酰亚胺锂盐;
R1=H,CH3,CH3CH2,
R2=H,CH3,CH3CH2,
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向重复单元中含有N-甲基-N-苯甲基乙酰胺的树脂中加入溶剂有机胺和脱乙酰化反应试剂,在微波照射下,制得树脂胺;然后将得到树脂胺溶于有机溶剂中,与含锂强碱反应得到树脂锂盐;其中,所述的脱乙酰化反应试剂为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碘化铵,氟化铵,溴化铵或氯化铵;
所述的树脂为以下结构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要求所述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ⅰ所示的芳香甲基胺与氯代磺酰进行磺酰胺反应的催化剂为碱性催化剂,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吡啶,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钠,氢化钾,叔丁基氧化钠或叔丁基氧化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与氯代磺酰进行磺酰胺反应的具体过程为将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和碱性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降温至0~10℃后,向其中缓慢滴加氯代磺酰,滴加速度为0.1~10mL/min,整个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0~10℃,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0~35℃,继续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反应溶液经过滤,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加入***沉淀,再次过滤,收集的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后,经重结晶式ⅱ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与氯磺酸进行磺酰胺反应的具体过程为将式ⅰ所示芳香甲基胺溶于有机溶剂,向其中缓慢滴加氯磺酸,滴加速度为0.1~15mL/min,整个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20~40℃,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0~120℃,继续反应8~24h,反应结束后,反应溶液经萃取,收集有机相,该有机相经干燥除水、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重结晶得到式ⅱ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氯磺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磺酸或氯代磺酰的用量与如ⅰ所示芳香甲基胺的摩尔比为2.0~2.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金属的氟化物的用量与式ⅲ所示的芳香甲基双氟磺酰胺的摩尔比为2-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通入氢气至压力为5~25ps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具体过程为将双氟磺酰胺和树脂锂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双氟磺酰胺溶液和树脂锂溶液,将树脂锂溶液降温至-78~-50℃后,向其中缓慢滴加双氟磺酰胺溶液,整个滴加过程保持反应温为-78~-50℃,滴加完毕后,在保持温度为-78~-50℃的情况下,继续反应2-4h,反应完后,所得的反应溶液经过滤后,滤液在-78℃~-50℃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重结晶得到双氟磺酰胺锂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将树脂与溶剂有机胺和脱乙酰化反应试剂加入到密封玻璃管之中,在250-300W的微波照射下,升温至50-80℃,反应5-60min,所得反应溶液经过滤后,依次经酸溶液、碱溶液和水进行洗涤,干燥得到树脂胺;向所得的树脂胺中加入有机溶剂,降温至-78~-50℃后,向其中缓慢滴加含锂强碱,滴加速度为1~5mL/min,整个滴加过程中保持温度在-78~-50℃,滴加完毕后,在保持温度为-78~-50℃的条件下,继续反应2-4h后,所得的反应溶液后经过滤,洗涤后得树脂胺锂。
CN201610287266.8A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Active CN105836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7266.8A CN105836719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7266.8A CN105836719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6719A CN105836719A (zh) 2016-08-10
CN105836719B true CN105836719B (zh) 2018-06-01

Family

ID=5659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7266.8A Active CN105836719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367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59993A1 (fr) * 2016-12-08 2018-06-15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sechage et de purification du sel de lithium de bis(fluorosulfonyl)imide
CN107188138B (zh) * 2017-05-02 2019-05-14 惠州市大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4387A (zh) * 2013-10-25 2014-01-2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04495767A (zh) * 2014-11-21 2015-04-08 湖南有色郴州氟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04925765A (zh) * 2015-05-21 2015-09-23 上海康鹏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5271B1 (ko) * 2009-11-27 2013-12-27 가부시기가이샤 닛뽕쇼꾸바이 플루오로설포닐이미드염 및 플루오로설포닐이미드염의 제조방법
FR3014438B1 (fr) * 2013-12-05 2017-10-06 Rhodia Operations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un compose fluore et soufre et de ses sels en milieu aqueux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4387A (zh) * 2013-10-25 2014-01-2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04495767A (zh) * 2014-11-21 2015-04-08 湖南有色郴州氟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04925765A (zh) * 2015-05-21 2015-09-23 上海康鹏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6719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5767B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05731398B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
CN105949093B (zh) 一种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06276829B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合成方法
CN113148971B (zh)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2816182A (zh) 一种含鏻的双阳离子离子液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858626B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06854195A (zh) 一种高纯度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
CN105836719B (zh)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N106008586A (zh) 含poss耐高温固态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JP5402634B2 (ja) 精製された含フッ素ビススルホニルイミドのアンモニウム塩の製造方法
CN105967159B (zh)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胺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N105947998B (zh) 一种利用氮化锂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N105923614B (zh) 一种利用邻苯二甲酰亚胺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N109824551A (zh) 一种由三氟甲基磺酰氯制备三氟甲基磺酰氟的方法
CN105948000B (zh) 一种利用芳香甲基叠氮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N105948001B (zh) 一种利用羟基氨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N105905875B (zh) 一种利用联氨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N104151342B (zh) 一种合成联硼酸频那醇酯的方法
CN105924465A (zh) Poss基耐高温的室温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7999B (zh) 一种利用联氨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方法
CN106674261B (zh) 草酸二氟硼酸锂的提纯方法
CN107244662B (zh) 一种双(氟代磺酰基)亚胺钾盐的制备方法
CN106946769B (zh) 一种2-氟-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CN108084077B (zh) 一种扎鲁司特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n Feng

Inventor after: Jin Guofan

Inventor after: Wang Kai

Inventor after: Zhang Yan

Inventor after: Zhang Hui

Inventor after: Li Liubin

Inventor before: Jin Guofan

Inventor before: Jin F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Kai

Inventor before: Zhang Y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Hui

Inventor before: Li Liub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Kai

Inventor after: Zhang Yan

Inventor after: Zhang Hui

Inventor after: Li Liubin

Inventor before: Jin Feng

Inventor before: Jin Guofan

Inventor before: Wang Kai

Inventor before: Zhang Y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Hui

Inventor before: Li Liu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