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5554A - 光学摄影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摄影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5554A
CN105785554A CN201410819586.4A CN201410819586A CN105785554A CN 105785554 A CN105785554 A CN 105785554A CN 201410819586 A CN201410819586 A CN 201410819586A CN 105785554 A CN105785554 A CN 105785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ttery
optical
optical photography
photograph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95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85554B (zh
Inventor
谢东益
陈纬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85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5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85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5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摄影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有利压制光线入射至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达到更好的聚光效果。

Description

光学摄影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摄影透镜组及取像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的小型化光学摄影透镜组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的需求日渐提高。一般光学***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Sensor,CMOS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光学***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现有的电子产品多采用四片透镜所构成的光学***,但是在四片透镜配置的光学***中,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以凹面为主,这种配置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后焦距,但却不易压制光线入射感光元件的角度,进而影响光学***的成像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摄影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其配置有四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光学摄影透镜组最靠近成像面的第四透镜物侧表面设计为凹面,像侧表面设计为凸面,藉以有效地压制光线入射感光元件的角度。同时,在视角较小的望远光学***中,此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间的距离,有利于搭配较强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使达到更好的聚光效果。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摄影透镜组,其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凹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其满足下列条件:
1.75<T23/(T12+T3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第四透镜物侧表面设计为凹面,像侧表面设计为凸面,藉以有效地压制光线入射至感光元件的角度;同时,当T23/(T12+T34)满足前述条件时,可利于控制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间的距离,进而可搭配较强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使在视角较小的望远***中达到较好的聚光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以及图1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第一透镜110、210、310、410、510、610、710、810
物侧表面111、211、311、411、511、611、711、811
像侧表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
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720、820
物侧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821
像侧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
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730、830
物侧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831
像侧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
第四透镜140、240、340、440、540、640、740、840
物侧表面141、241、341、441、541、641、741、841
像侧表面142、242、342、442、542、642、742、842
滤光片150、250、350、450、550、650、750、850
成像面160、260、360、460、560、660、760、860
电子感光元件170、270、370、470、570、670、770、870
电子装置90、92、94
取像装置91、93、95
BFL由第四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空气等效距离
CT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EPD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
Fno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光圈值
f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HFOV光学摄影透镜组最大视角的一半
ImgH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像高
R1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TD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T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2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3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V2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
V3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其中摄影光学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有助于缩短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总长度。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离轴处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藉此,可以有效调整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的角度,并可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凹面,像侧表面近轴处可为凸面,且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藉此,可以有效修正***的像散。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藉以有效地压制光线入射感光元件的角度。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其满足下列条件:1.75<T23/(T12+T34)。在视角较小的望远***中,当T23/(T12+T34)满足前述条件时,有利于控制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间的距离,同时若搭配具有较强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就可以达到极佳的聚光效果。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2.5<T23/(T12+T34)。
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V2+V3<55。藉此,有助于光学摄影透镜组色差的修正并提升影像色彩真实度。
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25<f/ImgH<5.0。当满足前述条件,可有利于确保光学摄影透镜组具备有充足的视角。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2.75<f/ImgH<5.0。
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40<R7/f<-0.15。当满足前述条件,可利于修正光学摄影透镜组所产生的像差。
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为EP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ImgH/EPD<1.0。当满足前述条件,可有效调控光学摄影透镜组的进光量。
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可满足下列条件:|R4/R3|<0.50。当满足前述条件,可藉由调配第二透镜表面的曲率而将其屈折力限制于适当范围,有利于修正第一透镜屈折力所产生的像差。
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8<CT2/CT3<1.5。当满足前述条件,有助于透镜的成型性与均质性。
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由第四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空气等效距离为BF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5<T23/BFL<3.0。适当调整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以提供影像镜片组适当的后焦距,有助于缩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组的总长度。
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0<|f/f1|+|f/f2|。藉此,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屈折力有利于修正整体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像差。
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第四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空气等效距离为BF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90<f/(TD+BFL)<1.25。藉此,可以有效地控制光学摄影镜头组的后焦距。
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0<f/R1<4.5。当满足前述条件,有利于缩短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总长度。
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其可满足下列条件:R8/f<-0.5。当满足前述条件,有利于收敛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入射光,以提供良好的像差补正。
光学摄影透镜组更包含光圈,可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二透镜之间,以在远心效果与视场角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光学摄影透镜组系可使用于750nm~1050nm的红外线波长范围,以适用于动态捕捉技术的红外线摄影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透镜的材质可为塑胶或玻璃。当透镜的材质为塑胶,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当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可为非球面(ASP),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总长度。
再者,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若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或是透镜的焦距,皆指透镜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另外,本发明光学摄影透镜组中,依需求可设置至少一光阑,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
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物侧方向的曲面。
本发明的光学摄影透镜模组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出射瞳(ExitPupil)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电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系有助于扩大透镜组的视场角,使光学摄影透镜组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
本发明的光学摄影透镜组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光学***中,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品质的特色。本发明亦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位相机、行动产品、数位平板、智能型电视、网路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行车记录器、倒车显影装置与穿戴式产品等电子装置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前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藉由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的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可以有效地压制光线入射感光元件的角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取像装置。藉此,具有提升成像品质及效果。较佳地,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单元(ControlUnit)、显示单元(DisplayUnit)、储存单元(StorageUnit)、暂储存单元(RAM)或其组合。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光学摄影透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170。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100、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滤光片150以及成像面160,电子感光元件170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160。光学摄影透镜组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任二相邻的具有屈折力的透镜间具有一空气间隙。
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1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12为凸面,且物侧表面111及像侧表面1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2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22为凹面,且物侧表面121及像侧表面1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32为凸面,且物侧表面131及像侧表面1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4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42为凸面,且物侧表面141及像侧表面142皆为非球面。
滤光片1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四透镜140及成像面160间且不影响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X ( Y ) = ( Y 2 / R ) / ( 1 + sqrt ( 1 - ( 1 + k ) &times; ( Y / R ) 2 ) ) + &Sigma; i ( Ai ) &times; ( Y i )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以及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视角的一半(或称为半视角)为HFOV,其数值如下:f=3.84mm,Fno=2.32,HFOV=17.7度。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为V2,第三透镜140的色散系数为V3,其满足下列条件:V2+V3=43.00。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14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CT2/CT3=0.64。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其满足下列条件:T23/(T12+T34)=6.37。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由第四透镜140像侧表面142至成像面160于光轴上的空气等效距离为BFL,其满足下列条件:T23/BFL=1.98。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第四透镜140的像侧表面142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第四透镜140的像侧表面142至成像面160于光轴上的空气等效距离为BFL,其满足下列条件f/(TD+BFL)=1.03。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第二透镜120的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120的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R4/R3|=0.30。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为R1,其满足下列条件:f/R1=3.30。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141的曲率半径为R7,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R7/f=-0.25。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第四透镜141的像侧表面142的曲率半径为R8,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R8/f=-0.64。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f/f1|+|f/f2|=3.24。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f/ImgH=3.10。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ImgH/EPD=0.75。
配合参照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为图1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12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A14则表示各表面第4-14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不再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及图4,其中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3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光学摄影透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270。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200、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滤光片250以及成像面260,电子感光元件270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260;其中,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任二相邻的具屈折力的透镜间具有一空气间隙。
第一透镜2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211为凸面,像侧表面21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2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21为凸面,像侧表面2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物侧表面221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23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31为凹面,像侧表面2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2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4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4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滤光片2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四透镜240及成像面260间且不影响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配合参照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三及表四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及图6,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5可知,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光学摄影透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370。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300、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滤光片350以及成像面360,电子感光元件370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360;其中,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任二相邻的具屈折力的透镜间具有一空气间隙。
第一透镜3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1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12表面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3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2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物侧表面321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3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4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滤光片3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四透镜340及成像面360间且不影响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配合参阅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五及表六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及图8,其中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7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光学摄影透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470。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光圈40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红外线滤光片450以及成像面460,电子感光元件470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460;其中,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任二相邻的具屈折力的透镜间具有一空气间隙。
第一透镜4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1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1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为421凹面,其像侧表面4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物侧表面421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4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4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4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442为凸面。
滤光片4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四透镜440及成像面460间且不影响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配合参照下列表七及表八。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七及表八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9及图10,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9可知,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光学摄影透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570。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光圈50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滤光片550以及成像面560,电子感光元件570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560;其中,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任二相邻的具屈折力的透镜间具有一空气间隙。
第一透镜5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1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1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5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2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物侧表面521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5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5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4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滤光片5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四透镜540及成像面560间且不影响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配合参照下列表九及表十。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九及表十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1及图12,其中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1可知,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光学摄影透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670。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610、光圈60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滤光片650以及成像面660,电子感光元件670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660;其中,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任二相邻的具屈折力的透镜间具有一空气间隙。
第一透镜6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1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1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6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2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2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物侧表面621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6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4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4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滤光片6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四透镜640及成像面660间且不影响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及表十二。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一及表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3及图14,其中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3可知,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光学摄影透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770。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700、第一透镜710、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滤光片750以及成像面760,电子感光元件770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760;其中,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任二相邻的具屈折力的透镜间具有一空气间隙。
第一透镜7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1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1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7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2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物侧表面721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7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7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7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4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7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滤光片7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四透镜740及成像面760间且不影响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三及表十四。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三及表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5及图16,其中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5可知,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光学摄影透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870。光学摄影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810、光圈800、第二透镜82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滤光片850以及成像面860,电子感光元件870设置于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成像面860;其中,光学摄影透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且任二相邻的具屈折力的透镜间具有一空气间隙。
第一透镜8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1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81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8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2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8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物侧表面821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8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8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8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4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8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滤光片8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四透镜840及成像面860间且不影响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
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五及表十六。
第八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五及表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90的示意图。第九实施例的电子装置90为一智能型手机,电子装置90包含取像装置91,取像装置91包含依据本发明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装置的成像面。
<第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18,绘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92的示意图。第十实施例的电子装置92为一平板电脑,电子装置92包含取像装置93,取像装置93包含依据本发明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装置的成像面。
<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9,绘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点子装置94的示意图。第十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94为一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eddisplay,HMD),电子装置94包含取像装置95,取像装置95包含依据本发明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装置的成像面。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凹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以及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其中,该光学摄影透镜组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四片,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其满足下列条件:
1.75<T23/(T12+T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近轴处为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其满足下列条件:
V2+V3<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
2.25<f/ImgH<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其满足下列条件:
2.5<T23/(T12+T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
-0.40<R7/f<-0.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
ImgH/EPD<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
|R4/R3|<0.5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
0.8<CT2/CT3<1.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由该第四透镜像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空气等效距离为BFL,其满足下列条件:
1.5<T23/BFL<3.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
2.75<f/ImgH<5.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
3.0<|f/f1|+|f/f2|。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该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第四透镜像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空气等效距离为BFL,其满足下列条件:
0.90<f/(TD+BFL)<1.25。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其满足下列条件:
3.0<f/R1<4.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
R8/f<-0.5。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光圈,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二透镜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其特征在于,使用于750nm~1050nm的红外线波长范围。
20.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影透镜组;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光学摄影透镜组的一成像面。
2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取像装置。
CN201410819586.4A 2014-11-25 2014-12-25 光学摄影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05785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0891A TWI556005B (zh) 2014-11-25 2014-11-25 光學攝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103140891 2014-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5554A true CN105785554A (zh) 2016-07-20
CN105785554B CN105785554B (zh) 2018-01-23

Family

ID=5601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9586.4A Active CN105785554B (zh) 2014-11-25 2014-12-25 光学摄影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667847B2 (zh)
CN (1) CN105785554B (zh)
TW (1) TWI5560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7114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摄像镜片***、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627950A (zh) * 2017-03-15 2018-10-0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116511A (zh) * 2017-06-26 2019-01-01 新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片式成像镜片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005B (zh) * 2014-11-25 2016-1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10288842B2 (en) * 2015-03-10 2019-05-14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Optical lens
CN106154494B (zh) * 2016-03-18 2019-03-2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
TWI662313B (zh) * 2017-06-01 2019-06-1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片式成像鏡片組
US10295789B2 (en) * 2017-07-05 2019-05-21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Four-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CN109459834B (zh) * 2017-09-06 2021-02-19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KR102180513B1 (ko) * 2018-12-17 2020-11-18 주식회사 제이투씨 렌즈 광학계
CN111722359B (zh) * 2019-03-21 2022-07-12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6093A (ja) * 1998-08-21 2000-03-03 Canon Inc 原稿読取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原稿読取装置
CN101131464A (zh) * 2006-08-21 2008-02-27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CN101295067A (zh) * 2007-04-24 2008-10-29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照相透镜
US20120113310A1 (en) * 2010-11-09 2012-05-10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JP2012159620A (ja) * 2011-01-31 2012-08-23 Sony Corp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20229922A1 (en) * 2009-11-25 2012-09-13 Yoji Kubota Imaging lens
TW201305594A (zh) * 2011-07-29 2013-0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
US20140098431A1 (en) * 2011-06-10 2014-04-10 Lg Innotek Co., Ltd. Imaging l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29A (en) 1867-06-11 John henry dallmeyer of london
US1485515A (en) 1921-08-13 1924-03-04 Zeiss Carl Fa Telephoto objective
US4124276A (en) 1975-12-22 1978-11-07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oft focus lens system
JPS55129308A (en) 1980-03-17 1980-10-07 Minolta Camera Co Ltd Aberration variable lens
US5394272A (en) 1993-07-19 1995-02-28 General Scientific Corporation High-magnification wide-field-of-view telemicroscopic lens configuration
JPH07294810A (ja) 1994-04-20 1995-11-10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読取レンズ
JP5043710B2 (ja) * 2008-02-14 2012-10-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384254B (zh) * 2008-10-16 2013-0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透鏡組
TWI422898B (zh) * 2011-05-03 2014-01-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拾取系統
JP2013088513A (ja) * 2011-10-14 2013-05-13 Panasonic Corp 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TWI461777B (zh) * 2012-07-13 2014-11-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拾像光學系統鏡組
TWI474039B (zh) * 2013-02-08 2015-0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廣視角攝像鏡片組
TWI477805B (zh) * 2013-08-05 2015-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拾取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TWI537594B (zh) 2013-12-16 2016-06-1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近紅外線鏡頭
CN104122657B (zh) * 2014-03-13 2016-08-1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TWI556005B (zh) * 2014-11-25 2016-1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6093A (ja) * 1998-08-21 2000-03-03 Canon Inc 原稿読取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原稿読取装置
CN101131464A (zh) * 2006-08-21 2008-02-27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CN101295067A (zh) * 2007-04-24 2008-10-29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照相透镜
US20120229922A1 (en) * 2009-11-25 2012-09-13 Yoji Kubota Imaging lens
US20120113310A1 (en) * 2010-11-09 2012-05-10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JP2012159620A (ja) * 2011-01-31 2012-08-23 Sony Corp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40098431A1 (en) * 2011-06-10 2014-04-10 Lg Innotek Co., Ltd. Imaging lens
TW201305594A (zh) * 2011-07-29 2013-0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7114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摄像镜片***、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627950A (zh) * 2017-03-15 2018-10-0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116511A (zh) * 2017-06-26 2019-01-01 新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片式成像镜片组
CN109116511B (zh) * 2017-06-26 2020-12-11 新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片式成像镜片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5554B (zh) 2018-01-23
TWI556005B (zh) 2016-11-01
TW201619659A (zh) 2016-06-01
US10054765B2 (en) 2018-08-21
US20170219800A1 (en) 2017-08-03
US20160147046A1 (en) 2016-05-26
US9667847B2 (en) 2017-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5323B (zh) 光学摄影镜组、取像装置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4459952B (zh) 光学结像***镜组及取像装置
CN104007532B (zh) 成像***镜片组
CN105022140B (zh) 成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CN104777592B (zh) 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式装置
CN105589172B (zh) 摄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785554A (zh) 光学摄影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3926676B (zh) 光学影像拾取***镜组
CN106443987A (zh) 摄像用光学***、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324811A (zh) 光学摄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4977697A (zh) 成像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093491A (zh) 取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CN106918892A (zh) 光学结像镜头
CN104765132A (zh)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式装置
CN105319681A (zh) 摄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4749744A (zh) 取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以及可携式装置
CN104345433A (zh) 影像撷取***透镜组及取像装置
CN104345428A (zh) 影像拾取***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CN105319678A (zh) 摄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CN104155742A (zh) 光学影像拾取***
CN104730695A (zh) 成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CN104238072A (zh) 成像***透镜组及取像装置
CN105319675A (zh) 成像光学***、取像装置以及可携式装置
CN105022144A (zh) 取像光学镜组、取像装置以及可携式装置
CN104977696B (zh) 摄影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