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8566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8566A
CN105658566A CN201480057673.9A CN201480057673A CN105658566A CN 105658566 A CN105658566 A CN 105658566A CN 201480057673 A CN201480057673 A CN 201480057673A CN 105658566 A CN105658566 A CN 10565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an
compartment
railway carriage
lift applianc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76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8566B (zh
Inventor
金坪润
白钟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5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8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把卷绕有拉伸部件的主轮的旋转轴与供拉伸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并旋转的辅助轮的旋转轴相互正交地设置,设置两个以上辅助轮,缩小井道的一侧内壁与轿厢之间的空间,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左右空间实现最小化,把轿厢悬挂轮设置于支架的内部,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上下空间实现最小化,因此,能够使建筑物的空间利用实现最大化,节省设施费用等。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把主轮的旋转轴与辅助轮的旋转轴相互正交地设置,设置两个以上的辅助轮,把轿厢悬挂轮设置于支架的内部,能够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空间最小化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梯设置在出于居住用途或办公用途等而建造的多种种类的高层建筑中,是构成得沿着井道(hoistway)按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而使建筑物来访乘客或货物移动到目的地的既定楼层的装置。
以往在井道内使轿厢(car)移动的机械装置(mechanism)存在多种机械装置,一般而言,使用基于曳引的电梯装置(traction-basedelevatordevice)。基于曳引的电梯装置以悬挂能够在内部搭乘乘客或承载货物的轿厢(car),在轿厢(car)内部根据操作板的操作而使轿厢移动的形态构成。
如图1所示,就以往电梯装置而言,井道1在建筑物内沿竖直方向形成。一对轿厢导轨2邻接井道1两侧内壁地竖直设置。
电梯的轿厢3(car)沿着一对轿厢导轨2(carrail),按照在内部的操作板(图中未示出)的操作,在井道1内部上下移动。一对配重块导轨5(counterweightrail)邻接井道1的一侧内壁地竖直设置,配重块4(counterweight)与轿厢3的上下移动相反地移动。
这种轿厢与配重块的移动借助于升降单元而驱动。
即,在与电梯的轿厢上侧相应的井道的上部侧,设置构成有用于使电梯的轿厢升降到与乘客的操作板操作相应的层的升降单元,升降单元构成得按照电梯的控制部(图中未示出)基于电梯轿厢内部搭乘乘客的按钮操作的控制,使电梯的轿厢顺畅、稳定地运行。
以往,电梯装置的这种升降单元构成中的一部分,安装于在升降区上部配置的机械室内。
另外,在升降单元构成中的一部分配置于机械室的情况下,由于电梯装置的维护等问题,因而开发了把升降单元配置于电梯上部的没有机械室的电梯装置。
但是,就升降单元构成中的一部分配置于机械室的一部分的情形或没有机械室的电梯装置而言,在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空间实现最小化方面存在局限。
因此,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形成作为电梯装置设置空间的井道,建筑物的利用空间减少,设置电梯装置的工序更加复杂,设置费用增加。
即,如今为了增进便利与残疾人等的福祉,对于既定层上的高层建筑而言,电梯装置必须设置,但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空间越大,建筑物的空间利用性越减小,存在设置费用等增加的问题,因而进行了旨在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空间实现最小化的大量努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实用新型公报第20-0199478号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把卷绕有拉伸部件的主轮的旋转轴与供拉伸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并旋转的辅助轮的旋转轴相互正交地设置,设置两个以上辅助轮,缩小井道的一侧内壁与轿厢之间的空间,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左右空间实现最小化,把轿厢悬挂轮设置于支架的内部,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上下空间实现最小化,因此,能够使建筑物的空间利用实现最大化,节省设施费用等。
课题解决方案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在建筑物内沿竖直方向形成的井道;与所述井道两侧内壁邻接地竖直设置的一对轿厢导轨;沿着所述一对轿厢导轨而在所述井道内部上下移动的轿厢;邻接所述井道一侧内壁地竖直设置并供配重块与所述轿厢的上下移动相反地上下移动的一对配重块导轨;及用于使所述轿厢与配重块移动的升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曳引机,其为了使所述轿厢移动而传递动力,旋转轴与所述井道的一侧内壁平行地设置;主轮,其以使向与所述曳引机的旋转轴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曳引机的一侧;支架,其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上端;轿厢悬挂轮,其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支架;辅助轮,其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配重块的上端;及拉伸部件,其设置得以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井道上的状态,经由所述轿厢悬挂轮而卷绕于所述主轮,另一端卷绕于所述辅助轮,所述主轮的旋转轴与所述辅助轮的旋转轴正交地设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辅助轮可以根据卷绕于所述主轮的所述拉伸部件的数量,按既定间隔配置多个,从而能够分别卷绕相同数量的拉伸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另一更优选实施例中,辅助轮可以由按既定间隔配置的第一辅助轮与第二辅助轮形成,从而能够对卷绕于所述主轮的所述拉伸部件按相同的数量分别进行卷绕。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轿厢悬挂轮可以以不凸出到所述支架的上端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内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拉伸部件可以以钢索或皮带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梁,其设置于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的上端部;及第二支撑梁,其被所述一对轿厢导轨中某一个和所述第一支撑梁所支撑,从而支撑所述曳引机。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被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中某一个与所述一对轿厢导轨中某一个所支撑。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梁,其连接于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中某一个;及第二支撑梁,其被所述一对轿厢导轨中某一个与所述第一支撑梁所支撑,从而支撑所述曳引机。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把卷绕有拉伸部件的主轮的旋转轴与供拉伸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并旋转的辅助轮的旋转轴相互正交地设置,使电梯的轿厢与井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实现最小化,从而具有能够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左右空间实现最小化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设置两个以上辅助轮,因而使设置的辅助轮的大小减小,从而具有能够缩小井道的一侧内壁与轿厢之间的空间,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左右空间实现最小化的效果。
进一步而言,本发明的电梯装置把轿厢悬挂轮设置于支架的内部,因而具有能够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上下空间实现最小化的效果。
再者,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上下空间和左右空间实现最小化,使建筑物的空间利用实现最大化,因而具有能够节省电梯装置的设置费用及维护费用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以往电梯装置的透视立体图。
图2表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侧面图。
图3表示图2所示的电梯装置的升降单元的一部分构成的主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升降单元的一部分构成的主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在对各图的构成要素赋予参照符号方面,针对相同的构成要素,使得具有相同的符号。
图2表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侧面图,图3表示图2所示的电梯装置100的升降单元的一部分构成的主视图,图5表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俯视图。
参照图2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电梯装置100。
如上所述,就本发明的电梯装置100而言,井道1(hoistway)在建筑物内沿竖直方向形成。一对轿厢导轨2(carrail)与井道1两侧内壁邻接地竖直设置,电梯的轿厢3(car)沿着一对轿厢导轨2,根据在轿厢3内部设置的操作板(图中未示出)的操作,在井道1内部上下移动。一对配重块导轨5(counterweightrail)与井道1一侧内壁邻接地竖直设置,配重块4(counterweight)与轿厢3的上下移动相反地移动。借助于升降单元,轿厢3与配重块4进行移动。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包括在轿厢3的上下移动时限制轿厢3的移动的制动器(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升降单元由曳引机10(tractionmachine)、主轮20(mainsheave)、支架50、轿厢悬挂轮60(carsuspension)、辅助轮40(counterweightsuspensionsheave)、拉伸部件30构成。
曳引机10为了使电梯的轿厢3移动而产生动力。即,曳引机10包括产生既定动力的电动机,构成曳引机10的电动机的旋转轴与井道1的一侧内壁平行地设置。即,如果搭乘者操作在电梯的轿厢3内部设置的操作板(图中未示出),则控制部(图中未示出)使曳引机10所包括的电动机驱动,电动机进行旋转。
主轮20设置于曳引机10的一侧,使得向与曳引机10所包括的电动机的旋转轴相同的方向旋转。
支架50设置于电梯的轿厢3上端,轿厢悬挂轮60能旋转地设置于支架50。并非必须限定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为了在轿厢3的上下移动时保持轿厢3的均衡,可以按既定间隔设置两个以上轿厢悬挂轮60。
辅助轮40能旋转地设置于配重块4的上端。并非必须限定于此,辅助轮40借助于诸如固定托架的公知的手段而设置于配重块40的上端。
拉伸部件3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井道1上,拉伸部件的一部分经由轿厢悬挂轮60而卷绕于主轮20。拉伸部件30的另一端卷绕于辅助轮40地设置。
并非必须限定于此,根据轿厢3的大小或者轿厢3的搭乘人员或上限负载等,可以设置多个拉伸部件30。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拉伸部件30可以以钢索或皮带形成。更优选地,可以由内部含有强度加强材料等的皮带形成。因此,设置厚度与大小较小的主轮和辅助轮,可以使井道与轿厢所占的空间实现最小化。
主轮20的旋转轴与辅助轮40的旋转轴相互正交地设置。即,主轮20的旋转轴与曳引机10的旋转轴相同,因而主轮20的旋转轴与井道1的一侧内壁平行地设置,辅助轮40的旋转轴垂直于井道1一侧内壁地设置。
主轮20的旋转轴与辅助轮40的旋转轴相互正交地设置,因而使电梯的轿厢与井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实现最小化,从而可以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左右空间实现最小化。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辅助轮40可以根据卷绕于主轮20的拉伸部件30的数量,按既定间隔配置多个,以便能够分别卷绕相同数量的拉伸部件30。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更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辅助轮40由按既定间隔配置的第一辅助轮41和第二辅助轮42形成,以便能够对卷绕于主轮20的拉伸部件30按相同的数量分别进行卷绕。并非必须限定于此,根据本发明最优选的实施例,共形成八个拉伸部件30,这种拉伸部件30可以形成为从主轮20分歧,四个卷绕于第一辅助轮41,四个卷绕于第二辅助轮42。
设置使得能够承受随着轿厢3与配重块4的上下移动而传递的既定负载的辅助轮,应以既定大小形成。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用于承受既定负载的辅助轮设置两个以上,因而各个辅助轮应承受的负载的大小可以减小。因此,使用辅助轮40的大小更小的辅助轮40,因而缩小井道的一侧内壁与轿厢之间的空间,可以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左右空间实现最小化。
如图5所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轿厢悬挂轮60设置于支架50的内部,以便轿厢悬挂轮60不凸出到支架50的上端部。并非必须限定于此,轿厢悬挂轮60借助于在支架上的诸如焊接、螺栓连接等的公知手段,设置于支架50内部的富余的空间上。
另外,并非必须限定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轿厢3的上下移动时,为了保持轿厢3的均衡,轿厢悬挂轮60的第一轿厢悬挂轮61与第二轿厢悬挂轮62按既定间隔设置于支架50的内部空间,以便不凸出到支架50的上端部。
由于把轿厢悬挂轮设置于支架的内部,因而可以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上下空间实现最小化。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升降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撑梁6及第二支撑梁7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梁6及第二支撑梁7发挥在井道1的上部支撑所述曳引机10的作用。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梁6以其两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5的上端部的形式,配备于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5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支撑梁7为了在其上部支撑所述曳引机10而被所述一对轿厢导轨2中某一个和所述第一支撑梁6所支撑。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支撑梁6被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5所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梁7被所述一对轿厢导轨5中某一个与所述第一支撑梁6所支撑,所述曳引机10被所述第二支撑梁7所支撑。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曳引机10被具有所述配重块导轨5、所述轿厢导轨2、所述第一支撑梁6及所述第二支撑梁7的结合结构的支撑组件所支撑,因而能够稳定地支撑。
另外,所述第二支撑梁7提供配置固定有所述拉伸部件30的绳头9的空间,因而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所述井道1的内部空间。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支撑梁7上,配备有供所述曳引机10安放的防振板8,因而能够降低所述曳引机10发生的噪声及振动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防振板8与所述第二支撑梁7之间配备以柔软材质形成的多个防振构件等比较妥当,以便能够吸收噪声及振动。
另一方面,如果参照图4,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升降单元中,所述曳引机10被一对配重块导轨5中某一个与所述一对轿厢导轨2中某一个所支撑。
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电梯装置100的升降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撑梁6及第二支撑梁7,所述第一支撑梁6连接于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5中某一个图5中右侧的配重块导轨,所述第二支撑梁7被所述一对轿厢导轨2中某一个与所述第一支撑梁6所支撑,对所述曳引机10进行支撑。
结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曳引机10借助于2点支撑而配置于所述井道1的上部。
参照图2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动作原理。
如果搭乘者操作在电梯的轿厢3内部设置的操作板(图中未示出),则控制部(图中未示出)使曳引机10所包括的电动机驱动,电动机进行旋转,在曳引机10的一侧设置的主轮20进行旋转。
如果搭乘者操作操作板而使得轿厢3上升,那么,借助于主轮20的旋转,一端固定于井道1上并经由第一轿厢悬挂轮61和第二轿厢悬挂轮62而卷绕于主轮20的拉伸部件30进行下降。因此,另一端卷绕于第一辅助轮41与第二辅助轮42的拉伸部件30进行下降。连结于辅助轮40下端的配重块4下降,轿厢3上升。
如果搭乘者操作操作板而使得轿厢3下降,那么,曳引机与主轮向与轿厢上升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配重块相反地进行上升动作。
即,根据本申请发明,能够提供可以使井道在建筑物内所占的上下空间和左右空间实现最小化并稳定驱动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变形例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可以扩张为属于权利要求项的范畴内的其它实施例。
符号说明
1-井道,2-轿厢导轨,3-轿厢,4-配重块,5-配重块导轨,6-第一支撑梁,7-第二支撑梁,8-防振板,9-绳头,10-曳引机,20-主轮,30-拉伸部件,40-辅助轮,41-第一辅助轮,42-第二辅助轮,50-支架,60-轿厢悬挂轮,61-第一轿厢悬挂轮,62-第二轿厢悬挂轮。

Claims (8)

1.一种电梯装置,所述电梯装置包括:在建筑物内沿竖直方向形成的井道;与所述井道两侧内壁邻接地竖直设置的一对轿厢导轨;沿着所述一对轿厢导轨而在所述井道内部上下移动的轿厢;邻接所述井道一侧内壁地竖直设置并供配重块与所述轿厢的上下移动相反地上下移动的一对配重块导轨;及用于使所述轿厢与配重块移动的升降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
曳引机,其为了使所述轿厢移动而传递动力,旋转轴与所述井道的一侧内壁平行地设置;
主轮,其以使向与所述曳引机的旋转轴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曳引机的一侧,;
支架,其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上端;
轿厢悬挂轮,其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支架;
辅助轮,其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配重块的上端;及
拉伸部件,其设置成以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井道上的状态,经由所述轿厢悬挂轮而卷绕于所述主轮,另一端卷绕于所述辅助轮,
所述主轮的旋转轴与所述辅助轮的旋转轴正交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轮根据卷绕于所述主轮的所述拉伸部件的数量,按既定间隔配置多个,从而能够分别卷绕相同数量的拉伸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轮由按既定间隔配置的第一辅助轮与第二辅助轮形成,从而能够对卷绕于所述主轮的所述拉伸部件按相同的数量分别进行卷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悬挂轮以不凸出到所述支架的上端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部件由钢索或皮带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支撑梁,其设置于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的上端部;及
第二支撑梁,其被所述一对轿厢导轨中某一个和所述第一支撑梁所支撑,从而支撑所述曳引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曳引机被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中某一个与所述一对轿厢导轨中某一个所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梁,其连接于所述一对配重块导轨中某一个;及
第二支撑梁,其被所述一对轿厢导轨中某一个与所述第一支撑梁所支撑,从而支撑所述曳引机。
CN201480057673.9A 2013-10-21 2014-10-20 电梯装置 Active CN105658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25452 2013-10-21
KR1020130125452A KR101432451B1 (ko) 2013-10-21 2013-10-21 엘리베이터 장치
PCT/KR2014/009820 WO2015060593A1 (ko) 2013-10-21 2014-10-20 엘리베이터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566A true CN105658566A (zh) 2016-06-08
CN105658566B CN105658566B (zh) 2018-04-20

Family

ID=5175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7673.9A Active CN105658566B (zh) 2013-10-21 2014-10-20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32451B1 (zh)
CN (1) CN105658566B (zh)
WO (1) WO20150605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14264B1 (en) * 2022-11-21 2023-11-14 Inventio Ag Yoke assembly for suspending an elevator car or a counterweight in a shaft of an elevato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7137A (ja) * 2000-11-29 2002-06-11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
JP2004142927A (ja) * 2002-10-28 2004-05-20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20060006947A (ko) * 2003-07-14 2006-01-20 도시바 엘리베이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머신룸리스 엘리베이터
US20060016641A1 (en) * 2004-05-28 2006-01-26 Koeppe Robert J Jr Elevator roping arrangement
CN1802308A (zh) * 2004-06-08 2006-07-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EP1818303A1 (de) * 2006-02-09 2007-08-15 Aufzugteile BT GmbH Maschinenraumloser Aufzug
CN201785106U (zh) * 2010-08-23 2011-04-06 苏州巨立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曳引式家用电梯的布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7137A (ja) * 2000-11-29 2002-06-11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
JP2004142927A (ja) * 2002-10-28 2004-05-20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20060006947A (ko) * 2003-07-14 2006-01-20 도시바 엘리베이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머신룸리스 엘리베이터
US20060016641A1 (en) * 2004-05-28 2006-01-26 Koeppe Robert J Jr Elevator roping arrangement
CN1802308A (zh) * 2004-06-08 2006-07-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EP1818303A1 (de) * 2006-02-09 2007-08-15 Aufzugteile BT GmbH Maschinenraumloser Aufzug
CN201785106U (zh) * 2010-08-23 2011-04-06 苏州巨立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曳引式家用电梯的布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60593A1 (ko) 2015-04-30
KR101432451B1 (ko) 2014-08-22
CN105658566B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407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KR20200004591A (ko) 로프리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3410413B2 (ja) 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
CN101804936A (zh) 电梯
KR101377563B1 (ko) 중간이동식 엘리베이터 순환시스템
JP546867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装置
JP2010116254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477442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WO2005121008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4083231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0208822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JP2010070344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5658566A (zh) 电梯装置
JP551651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3130067A (zh) 电梯设备
CN104355206B (zh) 一种10吨梯
CN100457592C (zh) 电梯装置
JP4262805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6282368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1080843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KR101998869B1 (ko) 기계실이 없는 고하중용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WO2006033146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0105770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4900971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TWI222954B (en) Elevator system without a control ro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