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4104B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4104B
CN105594104B CN201380080045.8A CN201380080045A CN105594104B CN 105594104 B CN105594104 B CN 105594104B CN 201380080045 A CN201380080045 A CN 201380080045A CN 105594104 B CN105594104 B CN 105594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nector
connector shell
rotating machin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00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4104A (zh
Inventor
原田学
小岛淳
澁谷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k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sk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k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sk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9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4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4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4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01R13/741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snap fastening means
    • H01R13/745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snap fastening means separate from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能够容易地变更旋转电机的线缆的拉出方向。一种旋转电机(1),其具备定子(2)和转子(3),其中,该旋转电机(1)具有:壳体,其具备设置在定子(3)的外周侧的框架(4);电力侧连接器(40),其与电力线缆(41A)的端部连接,能够相对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装卸;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其构成为收纳电力侧连接器(40),具备多个螺钉孔(34),该多个螺钉孔被配置成关于所收纳的连接器(40)的中心轴(50)对称;以及固定螺钉(31),其贯穿***于螺钉孔(34),构成为将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固定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采用连接器将马达的引线引出到马达外的结构。在该以往技术中,马达引线被安装于由排针构成的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001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通常,在连接器和引线的安装部安装有连接器外壳以形成防水结构。通常,连接器外壳为沿特定方向引出线缆的结构,为了变更线缆的引出方向,需要进行如下的设计变更:变更周围部件的配置,或者追加用于变更连接器外壳的朝向而进行固定的螺钉孔。因此,无法灵活地变更线缆的引出方向。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变更线缆的引出方向的旋转电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应用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具备定子和转子,其中,该旋转电机具有:壳体,其具备设置在上述定子的外周侧的框架;连接器,其与线缆的端部连接,能够相对于上述壳体装卸;连接器外壳,其构成为收纳上述连接器,具备多个螺钉孔,该多个螺钉孔被配置成关于所收纳的上述连接器的中心轴对称;以及固定螺钉,其贯穿***于上述螺钉孔,构成为将上述连接器外壳固定于上述壳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应用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具备定子和转子,其中,该旋转电机具有:壳体,其具备设置在上述定子的外周侧的框架和配置在上述框架的端部的支架;连接器,其与线缆的端部连接,能够相对于上述壳体装卸;收纳上述连接器的单元;以及在关于所收纳的上述连接器的中心轴对称的位置将收纳上述连接器的单元固定于上述壳体的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应用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具备定子和转子,其中,该旋转电机具有:壳体,其具备设置在上述定子的外周侧的框架,并具有凹部;连接器,其在偏离中心线的位置具有被***上述凹部中的突出部,该连接器与线缆的端部连接,能够相对于上述壳体装卸;连接器外壳,其构成为收纳上述连接器,具备多个螺钉孔,该多个螺钉孔被配置成关于所收纳的上述连接器的中心轴对称;以及固定螺钉,其贯穿***于上述螺钉孔,构成为将上述连接器外壳固定于上述壳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变更旋转电机的线缆的引出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整体概略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示出以线缆引出方向作为负载侧的旋转电机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以线缆引出方向作为负载相反侧的旋转电机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电力侧连接器外壳对电力侧连接器的收纳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上侧透视收纳有电力侧连接器的电力侧连接器外壳的透视图,并且是用于说明在按第一朝向收纳连接器并将电力线缆引出到负载侧的情况、从该状态使连接器外壳翻转的情况、以及按第二朝向收纳连接器并将电力线缆引出到负载相反侧的情况的图。
图6是示出比较例的旋转电机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连接器外壳对连接器的收纳结构的其它示例的、从上侧观察收纳有电力侧连接器的电力侧连接器外壳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下面,为了方便说明旋转电机等的结构,适当地使用上下左右等方向,但不限定旋转电机等的各结构的位置关系。
<旋转电机的结构>
首先,采用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1具备定子2和转子3,在该示例中是在定子2的内侧具备转子3的内转子型的马达。该旋转电机1具备筒状的框架4、负载侧支架11、负载相反侧支架13和编码器罩16。该框架4、负载侧支架11、负载相反侧支架13和编码器罩16构成旋转电机1的壳体。
定子2以与转子3沿径向对置的方式隔着环状的层压铁心环20而设置在上述框架4的内周面。该定子2具有定子铁心5、安装于定子铁心5的线圈骨架6、以及卷绕于线圈骨架6的线圈绕组7。线圈骨架6由绝缘性材料构成,以便将定子铁心5和线圈绕组7电绝缘。在线圈骨架6的轴向一侧(图1中的左侧)设置有基板8,设置于该基板8的电路和卷绕于线圈骨架6的线圈绕组7经方杆状的两个针形端子9而被电连接。线圈绕组7的卷绕起始和卷绕结束的端部7a被卷绕于对应的针形端子9,并通过省略图示的焊锡等被固定。多根L字状的端子22被连接于基板8。
定子铁心5具备多个(例如12个)向半径方向外方突出的放射状的未图示的齿,卷绕有线圈绕组7的线圈骨架6从外侧被安装于各齿。安装于各齿的线圈骨架6的线圈绕组7的卷绕层的相对的侧部空开间隙地配置在相邻的齿间的凹状槽隙中。在将卷绕有线圈绕组7的线圈骨架6安装于定子铁心5后,将该定子铁心5固定于环状的层压铁心环20的内周,从而定子2被装配起来并被安装于框架4的内周面。然后,在槽隙内压入树脂,线圈骨架6及线圈绕组7等由树脂模制而成。此外,通过该树脂模制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内的上部形成具备凹部23的连接器连接部24,该凹部23容纳上述L字状的端子22的末端部。
转子3设置在轴10的外周面。该转子3具备转子铁心21和设置于转子铁心21的未图示的多个永磁体。轴10被负载侧轴承12和负载相反侧轴承14支承成旋转自如,所述负载侧轴承12的外圈被嵌合于设置在框架4的负载侧(图1中的右侧)的负载侧支架11,所述负载相反侧轴承14的外圈被嵌合于设置在框架4的负载相反侧(图1中的左侧)的负载相反侧支架13。在轴10的负载相反侧端部设置有编码器15。编码器15被编码器罩16覆盖。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旋转电机1的壳体、在该示例中是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上部设置有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该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收纳有电力侧连接器40(参照后述的图4和图5)。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的轴向的尺寸构成为小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轴向的尺寸,并被配置成在轴向上容纳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范围内。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在与轴10的旋转轴方向(下面,适当地简称为“轴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两端部的两处,通过固定螺钉31被固定于负载侧支架13。从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向负载侧方向引出将多根配线41(参照后述的图4和图5)汇成一根而形成的电力线缆41A,其中,所述多根配线41与被收纳在内侧的电力侧连接器40连接。另外,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也可以配置在框架4或负载侧支架11。
此外,在编码器罩16的上部,与上述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的负载相反侧接近地设置有收纳有编码器侧连接器(未图示)的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在该连接器外壳的对角线方向两端部的两处,通过固定螺钉18被固定于编码器罩16。从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向负载侧方向引出将多根线缆汇成一根而形成的编码器线缆19A(在图1中省略图示),其中,所述多根线缆与被收纳在内侧的编码器侧连接器连接。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通过使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翻转来安装,从而能够从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向负载相反侧方向引出电力线缆41A。同样,通过使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的朝向翻转来安装,从而能够从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向负载相反侧方向引出编码器线缆19A。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翻转”是指以所收纳的连接器的中心轴为中心使连接器外壳的朝向旋转大致180°。关于连接器的中心轴,后面进行说明。
<连接器外壳对连接器的收纳结构>
图4中示出了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对电力侧连接器40的收纳结构。如图4所示,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下面,适当地简称为“连接器外壳30”)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壳主体33,该外壳主体33具有大致长方形的有底的孔部32。在外壳主体33的宽度方向两侧(图4中的左右侧)的上部一体地设置有具有螺钉孔34的安装片35。在孔部3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内壁面设置有大致四边形截面的沿上下方向的槽部36。在外壳主体33的轴向另一侧(图4中纸面的近前侧)的壁部设置有引出口37,该引出口37用于将与连接器40连接的多根配线41引出。引出口37配置在偏向宽度方向一侧的位置,并沿相对于轴向倾斜规定角度θ(参照图2)的方向设置。如图3所示,规定的倾斜角度θ被设定成:在连接器外壳30翻转地配置成引出口37朝向编码器外壳16侧时,能够避免引出口37与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接触。
如图4所示,通过拉长配线41,从而电力侧连接器40(下面,适当地简称为“连接器40”)相对于连接器外壳30能够装卸。配线41具有可将连接器40从连接器外壳30卸下的程度的多余的长度,在安装时配线41被收纳在连接器外壳30内。连接器40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连接器主体42,其被***到外壳主体33的孔部32中;以及大致长方体状的端子部43(突出部),其从连接器主体42的上端向上方突出。
在连接器主体4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外壁面一体地设置有与外壳主体33的槽部36嵌合的突条部45。连接器40的突条部45与外壳主体33的槽部36嵌合,从而连接器主体42被***到孔部32内。被***到孔部32中的连接器主体42通过设置于孔部32的下部内周面的未图示的卡定部,以端子部43从外壳主体33的上端向上方突出规定长度的方式被固定于外壳主体33。
端子部43设置在连接器主体42的上表面的沿轴向偏置的位置。另外,图4示出了连接器40按端子部43偏向轴向另一侧的朝向相对于连接器外壳30装卸的状态。在端子部43沿宽度方向排列有多个端子46,各端子46开口于端子部43的上表面。在该示例中,端子46配置构成为三相四线式的供电用,从宽度方向一侧朝向宽度方向另一侧依次设置有U相的第一端子46a、V相的第二端子46b、W相的第三端子46c、接地线用的第四端子46d。与多个端子46连接的多个配线41穿过孔部32而在外壳主体33内配线,并穿过引出口37而被引出到连接器外壳30的外部。被引出的多根配线41汇总地配设成电力线缆41A的形态。
具体情况后述,根据上述结构,连接器外壳30构成为:可供连接器40按第一朝向(端子部43偏向轴向另一侧的朝向。图4所示的朝向)安装,并且可供连接器40按从上述第一朝向绕中心轴旋转180°后的第二朝向(端子部43偏向轴向一侧的方向)安装。
将连接器40的端子46a~46d连接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内的连接器连接部24的端子22的步骤如下:首先,连接器40的连接器主体42被***并卡定于连接器外壳30的孔部32中,从而连接器40以成为上述第一朝向或第二朝向的方式被固定于连接器外壳30。在该状态下,向连接器外壳30的下方突出的连接器30的端子部43被***到负载相反侧支架13内的连接器连接部24的凹部23中。由此,端子部43的端子46a~46d被压入于连接器连接部24的对应的端子22而与其弹性接触,连接器40的端子46a~46d与连接器连接部24的端子22连接。进而,将固定螺钉31贯穿***到连接器外壳30的安装片35的螺钉孔34中并拧入到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外表面的对应的未图示的螺钉孔中。由此,连接器外壳30被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
<连接器外壳的朝向与连接器的朝向的关系>
采用图5对使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翻转时的连接器40的收纳状态进行说明。图5是从上方(与安装有连接器外壳30的负载相反侧支架13相反侧的方向)观察收纳有连接器40的连接器外壳30的透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5中放大地图示了连接器外壳30与连接器40的间隙。
在图5中,在设将连接器40沿轴向二等分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y、设与中心线y正交并将连接器40沿宽度方向二等分的中心线为x的情况下,将XYZ直角坐标系中取中心线x为x轴、取中心线y为y轴时成为z轴的轴线、换言之是与中心线x和中心线y正交的轴线定义为连接器40的中心轴50。
在连接器外壳30的关于收纳的连接器40的中心轴50对称的位置、在该示例中是上述中心线y上的对称的两处具有螺钉孔34。另外,螺钉孔34的个数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4个以上的偶数。在该情况下,各螺钉孔34配置在包括上述中心线y上的位置及连接器外壳30的对角线上的位置等在内的关于中心轴50对称的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连接器外壳30构成为:可供连接器40按第一朝向安装,并且可供连接器40按从第一朝向绕中心轴50旋转180°后的第二朝向安装。
这里,如下规定第一朝向、第二朝向。如图5(a)所示,在连接器外壳30的引出口37朝向轴向另一侧(负载侧)的状态下,以连接器外壳30的宽度方向一侧的面为第一面33a、以宽度方向另一侧的面为第二面33b。进而,在端子部46的端子排列中,将从连接器外壳30的第一面33a朝向第二面33b成为端子46a、46b、46c、46d的顺序的情况作为连接器40的第一朝向,将从连接器外壳30的第二面33b朝向第一面33a成为端子46a、46b、46c、46d的顺序的情况作为连接器40的第二朝向。即,图5(a)所示的连接器40按第一朝向被收纳在连接器外壳30中,图5(c)所示的连接器40按第二朝向被收纳在连接器外壳30中。
如上所述,连接器40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两个突条部45。两个突条部45配置在关于中心轴50对称的位置、在该示例中是连接器40的中心线y上的对称位置。此外,如上所述,连接器外壳30的内侧具有供突条部45嵌合的两个槽部36。在该示例中,两个槽部36配置在连接器40的中心线y上的对称位置。另外,突条部45及槽部36的个数并非分别限定为2个,也可以是4个以上的偶数。在该情况下,各突条部45及槽部36配置在包括上述中心线y上的位置及连接器40的对角线上的位置等在内的关于中心轴50对称的位置。
在连接器40的从中心线y向轴向偏离的位置具有端子部43。换言之,连接器40的端子部43形成的突出形状是关于中心线y非对称的形状。其结果是,在连接器40按相同朝向被收纳在连接器外壳30中的情况下,在连接器外壳30的引出口37的朝向是负载侧的情况下和是负载相反侧的情况下,端子部43的位置变化。因此,在从图5(a)所示的状态如图5(b)所示地使连接器外壳30翻转的情况下,在这样的状态下连接器40的端子部43与负载相反侧支架13侧的连接器连接部24的凹部23的位置不一致,无法将连接器40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因此,如图5(c)所示,将连接器40绕中心轴50旋转180°地安装于连接器外壳30,从而能够使端子部43与凹部23的位置一致并将连接器40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
另外,在图5(b)中,在连接器连接部24侧的端子22中,端子22a是U相的第一端子,端子22b是V相的第二端子,端子22c是W相的第三端子,端子22d是接地线用的第四端子。
根据以上所述,如图5(a)所示,将向负载侧方向引出的电力线缆41A的引出方向向负载相反侧方向变更的情况下的步骤如下:首先,将连接器外壳30从负载相反侧支架13卸下,并如图5(b)所示地绕中心轴50旋转180°而翻转。由此,电力线缆41A的引出方向成为负载相反侧方向。但是,在该状态下,无法如上所述地将连接器40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因此,将连接器40从连接器外壳30卸下,并如图5(c)所示地相对于连接器外壳30绕中心轴50旋转180°后安装于连接器外壳30。由此,连接器40的朝向从第一朝向变更成与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换言之,电力线缆41A的引出方向)对应的适当的第二朝向,连接器40的端子部43与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连接器连接部24的凹部23的位置一致。其结果是,端子部46的端子46a、46b、46c、46d与负载相反侧支架13内的连接器连接部24对应的适当的端子22a、22b、22c、22d分别连接。在该状态下,连接器外壳30被固定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
另外,省略详细的说明,关于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对编码器侧连接器的收纳结构,也与以上所述的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对电力侧连接器40的收纳结构同样。
在上述内容中,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和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相当于收纳连接器的单元的一个示例。此外,固定螺钉31和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的螺钉孔34、以及固定螺钉18与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的螺钉孔相当于将收纳连接器的单元在关于收纳的连接器的中心轴对称的位置固定于壳体的单元的一个示例。
<实施方式的效果>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与图6所示的比较例比较着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比较例的旋转电机1A中,连接器外壳30A未配置成供固定螺钉31贯穿***的多个螺钉孔(省略图示)关于收纳的连接器40的中心轴50对称。因此,在使连接器外壳30A的朝向翻转(以连接器40的中心轴50为中心旋转180°)地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情况下,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螺钉孔与连接器外壳30的螺钉孔不一致。因此,如图6所示,需要进行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设置与当前的螺钉孔不同的(与翻转的连接器外壳40的螺钉孔34对应的)新的螺钉孔51等规格及设计的变更。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具有相对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装卸的连接器40和收纳连接器40的连接器外壳30。连接器外壳30具备多个螺钉孔34,该多个螺钉孔34配置成关于收纳的连接器40的中心轴50对称,该连接器外壳30通过贯穿***于该螺钉孔34中的固定螺钉31被固定于负载相反侧支架31。由此,为了将电力线缆41A的引出方向从轴向另一侧(负载侧)变更成轴向一侧(负载相反侧),在使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翻转(以连接器40的中心轴50为中心旋转180°)地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时,能够使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螺钉孔与连接器外壳30的螺钉孔34一致。其结果是,不用进行向负载相反侧支架13追加螺钉孔等规格的变更就能够将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变更地固定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电力线缆41A的引出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连接器外壳30具备螺钉孔34,该螺钉孔34配置在通过中心轴50并沿连接器4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y上。由此,在使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翻转地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时,能够使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螺钉孔与连接器外壳30的螺钉孔34一致。此外,与例如连接器外壳40具备配置在其对角线上的螺钉孔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连接器外壳40在轴向上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连接器外壳30构成为:可供连接器40按第一朝向安装,并且可供连接器40按从第一朝向绕中心轴50旋转180°后的第二朝向安装。由此,在使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翻转地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时,通过与之对应地使连接器40的朝向为第一朝向或第二朝向地安装于连接器外壳30,从而能够使连接器40的朝向为与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换言之,电力线缆41A的引出方向)对应的适当的朝向,能够正确地连接电力线缆41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连接器4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突条部45,连接器外壳30的内侧具有槽部36。通过连接器40的突条部45嵌合于连接器外壳30的槽部36,从而连接器40被安装于连接器外壳30。由于连接器40的突条部45被配置成关于中心轴50对称,因此可利用相同的突条部45和槽部36使连接器40的朝向(以中心轴50为中心旋转180°)为第一朝向或第二朝向地安装于连接器外壳3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负载相反侧支架13具有供连接器30安装的凹部23,在连接器40的从中心线y偏离的位置具有被***凹部23中的端子部43。在该情况下,在连接器40的朝向是第一朝向的情况和是第二朝向的情况下,端子部43的位置变化。其结果是,在连接器40的朝向不是与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换言之,电力线缆41A的引出方向)对应的适当的朝向的情况下,连接器40的端子部43与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凹部23的位置不一致,可使得无法将连接器40安装于负载相反侧支架13。因此,能够防止连接器40的误安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连接器外壳30配置成在转子的轴向上被容纳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范围内。由此,得到如下的效果。即,在旋转电机1中,有时在构成壳体的框架4与负载相反侧支架13、负载侧支架11之间产生由它们的尺寸的偏差及旋转方向的安装误差等导致的高低差。此时,在如上述比较例那样将连接器外壳30A跨置于框架4和支架13的情况下,配置于连接器外壳30A的底部的衬垫无法吸收上述高低差,密封功能有可能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外壳30配置成在轴向上被容纳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范围内。由此,即使在框架4与支架13之间产生上述高低差的情况下,连接器外壳30的密封功能也不会降低。因此,能够防止连接器外壳30的密封功能降低,并能够提高连接器连接部分的防水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连接器外壳30在相对于轴向倾斜规定角度θ的方向上具有电力线缆41A的引出口37。由此,得到如下的效果。即,在存在如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那样地沿连接器外壳30的轴向接近配置的周围部件的情况下,例如如上述比较例那样沿轴向具有电力线缆41A的引出口37的连接器外壳30A的情况下,在使连接器外壳30A的朝向翻转时有可能引出口37接触周围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相对于轴向倾斜规定角度θ的方向设置电力线缆41A的引出口37,从而能够避免引出口37与周围部件的接触并使连接器外壳30的朝向翻转。
<变形例>
另外,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内容,在不脱离其主旨及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下面,对那样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连接器外壳对连接器的收纳结构的其它示例
连接器外壳30对连接器40的收纳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40的关于中心轴50对称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中心线y上的位置设置有突条部45,但突条部45也可以不一定在关于中心轴50对称的位置。也可以如例如图7所示,在关于连接器40的中心线x对称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两处设置突条部45。
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连接器4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靠近轴向另一侧具有两个突条部45。另一方面,在连接器外壳30的内侧面,在靠近轴向另一侧和靠近轴向一侧的共计四处设置有供突条部45嵌合的槽部36。四个槽部36分别配置成关于中心线x和中心线y双方对称。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使连接器40的朝向(以中心轴50为中心旋转180°)成为第一朝向或第二朝向地安装于连接器外壳30。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既可以在例如分别与四个槽部36对应的四处设置突条部45,也可以在连接器40的对角线上的两处设置突条部45。
(2)其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器40的突条部45和连接器外壳30的槽部36配置在中心线y上的对称的位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在连接器40的大致对角线上的对称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沿相对于轴向倾斜规定的角度θ的方向设置有连接器外壳30的引出口37,但无需一定倾斜。例如,在旋转电机1没有编码器的情况下,或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17与电力侧连接器外壳30分离地配置的那样情况下,也可以与轴向平行地设置连接器外壳30的引出口37。
此外,以上,以旋转电机1是马达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旋转电机1是发电机的情况。
另外,上述说明中的“正交”、“平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交及平行。即,“正交”、“平行”允许设计上、制造上的公差、误差,是指“实质上正交”、“实质上平行”。
此外,除了以上已说明的以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的方法适当地组合起来使用。
除此以外,不逐一地例举,但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来实施。
标号说明
1:旋转电机(马达)
2:定子
3:转子
4:框架(壳体)
11:负载侧支架(壳体)
13:负载相反侧支架(壳体)
15:编码器
16:编码器罩(壳体)
17: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
23:凹部
30:电力侧连接器外壳(主体侧连接器外壳)
31:固定螺钉
34:螺钉孔
36:槽部
37:引出口
40:电力侧连接器
41:线缆
43:端子部(突出部)
45:突条部
50:中心轴
y:中心线
θ:规定的角度

Claims (8)

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定子和转子,该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具有:
壳体,其具备设置在上述定子的外周侧的框架;
连接器,其能够相对于上述壳体装卸;
连接器外壳,其构成为以可装卸的方式收纳上述连接器,具备多个螺钉孔,该多个螺钉孔被配置成关于所收纳的上述连接器的中心轴对称;
固定螺钉,其贯穿***于上述螺钉孔,构成为将上述连接器外壳固定于上述壳体;以及
配线,其被收纳在上述连接器外壳内,并且与上述连接器连接,
上述连接器外壳构成为:可供上述连接器按第一朝向安装,并且可供上述连接器按从上述第一朝向绕上述中心轴旋转180°后的第二朝向安装,
上述配线具有能够将上述连接器从上述连接器外壳卸下从而使上述连接器的朝向在上述第一朝向和上述第二朝向之间变更的多余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器外壳具备配置在通过上述中心轴并沿上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的上述多个螺钉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器在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突条部,该突条部被配置成关于上述中心轴对称,
上述连接器外壳的内侧具有槽部,该槽部构成为供上述连接器的上述突条部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供上述连接器安装的凹部,
在上述连接器的偏离上述中心线的位置具有被***上述凹部中的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备支架,该支架配置在上述框架的端部,
上述连接器外壳被配置成,在上述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容纳在上述支架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器外壳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的方向上具有线缆的引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备编码器罩,该编码器罩配置在上述支架的与上述框架相反的一侧,
上述连接器外壳具备:主体侧连接器外壳,其被固定于上述支架;以及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其被固定于上述编码器罩,并与上述主体侧连接器外壳接近地配置,
上述主体侧连接器外壳的上述规定角度被设定成,在上述引出口被配置成朝向上述编码器罩侧时能够避免上述引出口与上述编码器侧连接器外壳接触。
8.一种旋转电机的线缆引出方向的变更方法,该旋转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壳体,其具备设置在上述定子的外周侧的框架;连接器,其能够相对于上述壳体装卸;连接器外壳,其构成为以可装卸的方式收纳上述连接器,具备多个螺钉孔,该多个螺钉孔被配置成关于所收纳的上述连接器的中心轴对称,具有线缆的引出口;以及固定螺钉,其贯穿***于上述螺钉孔,构成为将上述连接器外壳固定于上述壳体,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在上述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的一侧配置有上述引出口的上述连接器外壳从上述壳体卸下;
将上述连接器从上述连接器外壳卸下;
将上述连接器相对于上述连接器外壳的朝向从第一朝向绕上述中心轴旋转180°从而变更成第二朝向;
将上述连接器按上述第二朝向安装到上述连接器外壳上;以及
将上述连接器外壳固定在上述壳体上,使得上述引出口配置在上述旋转轴方向上的另一侧。
CN201380080045.8A 2013-10-15 2013-10-15 旋转电机 Active CN105594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7950 WO2015056294A1 (ja) 2013-10-15 2013-10-15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4104A CN105594104A (zh) 2016-05-18
CN105594104B true CN105594104B (zh) 2018-03-09

Family

ID=52827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0045.8A Active CN105594104B (zh) 2013-10-15 2013-10-15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87788B2 (zh)
CN (1) CN105594104B (zh)
WO (1) WO20150562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4650B2 (ja) * 2018-03-08 2022-09-12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回転装置、回転装置の取付構造、及び回転装置と外部コネクタとの接続構造
DE102018120326B3 (de) * 2018-08-21 2019-12-19 Stemmann-Technik Gmbh Schleifringübertrager
EP3891471A4 (en) * 2018-12-06 2022-07-20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ABSOLUTE DOUBLE ENCODER
JP7267555B2 (ja) * 2019-01-31 2023-05-02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7164481B2 (ja) * 2019-04-08 2022-11-0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403158B2 (ja) * 2019-10-08 2023-12-22 株式会社アイエイアイ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ーカバー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827098B1 (ja) 2019-12-26 2021-02-10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電動機及び一般電気機器
DE112020006429B4 (de) * 2020-09-09 2024-07-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Kabelhalterung und Motor
JP2023032652A (ja) * 2021-08-27 2023-03-09 株式会社アイエイアイ アクチュエー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700A (zh) * 2010-11-18 2012-07-11 Lq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机接线盒以及交流电机
CN103066754A (zh) * 2011-10-19 2013-04-24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7581A (ja) * 1990-10-08 1992-05-21 Fuji Denki Kogyo Kk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H10146009A (ja) * 1996-11-08 1998-05-29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小型モータ
JP4400148B2 (ja) * 2003-09-02 2010-01-20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モールドモータ
JP2005085561A (ja) * 2003-09-08 2005-03-31 Yaskawa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変換器
JP2005327557A (ja) * 2004-05-13 2005-11-24 Hitachi Cable Ltd ケース用の電源接続具
JP4697403B2 (ja) * 2005-04-14 2011-06-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コネクタ付きモータ
JP2009283297A (ja) * 2008-05-22 2009-12-03 Toyota Motor Corp 端子台構造
JP5431096B2 (ja) * 2009-09-30 2014-03-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
JP5611452B2 (ja) * 2011-04-20 2014-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700A (zh) * 2010-11-18 2012-07-11 Lq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机接线盒以及交流电机
CN103066754A (zh) * 2011-10-19 2013-04-24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87788B2 (ja) 2017-08-30
WO2015056294A1 (ja) 2015-04-23
CN105594104A (zh) 2016-05-18
JPWO2015056294A1 (ja)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4104B (zh) 旋转电机
US8269387B2 (en) Coil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bent drawn-out ends
CN105006899B (zh) 马达
US9780506B2 (en) Bus bar unit
US20180123433A1 (en)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tor
CN201830040U (zh) 塑封电机
CN106972684B (zh) 定子绕组出线结构、定子组件和电机
CN101551500A (zh) 相机模组
CN206547028U (zh) 马达
JP6054754B2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CN103650295A (zh) 用于电动马达的柔性绕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70185B (zh) 定子和旋转电机
US20140159520A1 (en) Stator assembly with magmate holder
CN105432001B (zh) 电动机器
CN104184261A (zh) 旋转电机
KR20200017931A (ko) 인슐레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US11218049B2 (en) Motor
US20150270757A1 (en) Fan motor
KR102455644B1 (ko) 버스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CN108702054A (zh)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CN104521112B (zh) 具有用于相线圈绝缘纸的集成支架的线圈架
US20240048015A1 (en) Motor
CN205160244U (zh)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CN207009283U (zh) 抗磁场力干扰的电流互感器
JP5101935B2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