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5274B -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5274B
CN105545274B CN201510900852.0A CN201510900852A CN105545274B CN 105545274 B CN105545274 B CN 105545274B CN 201510900852 A CN201510900852 A CN 201510900852A CN 105545274 B CN105545274 B CN 105545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oil
row
gas
firef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08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45274A (zh
Inventor
江琴
王卫东
金兆勋
李树山
吴尘
吴一尘
鄢华玉
张晓华
孙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008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45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45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5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45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5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30Specific pattern of wells, e.g. optimising the spacing of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4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 E21B43/243Combustion in situ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该井网部署在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的油藏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中包括一行火井排和至少一行油井排;所述火井排位于单斜构造的高部位,该火井排内的火井是沿所述单斜构造的高部位依次部署的;所述油井排位于单斜构造中相对所述火井排的下方,沿所述单斜构造的下倾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行井排平行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厚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位于油藏构造高部位的火井进行注气,点燃点火层段,开始火驱采油;对位于下倾方向的油井进行采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厚层稠油油藏的地质构造高差,达到重力泄油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烧油层是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热采方法,其成本低、能耗少、驱油效率高、适应性广、前景广阔,且能实现原油改质,但其驱油机理复杂,具有蒸汽驱、热水驱、烟道气驱等多种驱替机理,实施过程中调控难度大,导致现场成功率低。其成功开发油藏多属于薄层油藏,对类似高升油田的厚层块状稠油藏进行火驱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实践。以辽河断陷盆地高升地区高3618块莲花油层为例,该块含油面积为1.1Km2,石油地质储量为1069×104t,该块为一上无气顶、下无底水的单斜构造油藏,其单斜倾角为15-20°,油层埋藏深、厚度大、但分布稳定,储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23%,平均渗透率为2D,但分选差,最大砾径为10cm,一般为0.2-1cm,分选系数为2.09,非均质性强。
该区块于1986年投入开发,开发方式为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井网整体加密(由210m加密到105m),蒸汽吞吐开发阶段区块高峰期年产油达到13.9×104t,随着两次加密工作的完成,区块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周期产量呈指数规律递减,区块产量以每年下降1×104-2×104t的速度急剧萎缩,自然递减率高达35%以上,区块年产油量下降到仅4.0×104t。
由于蒸汽吞吐末期开发效果变差井间大量剩余油无法动用,2008年转入火驱开发先导试验,并逐步扩大规模达到目前的18个井组,火驱控制储量占到了区块地质储量的52%。火驱开发5年以来,试验区生产效果差,始终没有达到方案设计指标。主要表现为火驱见效慢,见效井产量低,气窜频繁,见效井产量不稳定,调控难度大。通过对火驱试验井组紧密跟踪与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影响了火驱开发效果:
1)注采井网设计不合理:在单斜构造腰部部署行列驱井排,造成上倾方向气窜严重,两井排间干扰严重,空气利用率低,火驱见效慢;
2)注采层位设计不合理:火井点火层段为中部或上部,油井全井段生产,配置关系上无法达到重力泄油目的;
3)调控技术不合理:对火驱重力泄油增油机理缺乏正确认识,对火线前缘位置缺乏准确判断,采取了平面上大范围纵向上大井段的辅助吞吐引效措施,对已形成的油墙破坏作用严重,造成不能形成稳定驱替;
4)注气速度低:由于以上的井网设计、层位设计,势必会造成气窜严重,现场不得已采取了降低注气速度的方案,造成火线前缘不能维持稳定推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厚层稠油油藏的地质构造高差,达到重力泄油的目的;同时,在火驱过程中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倾方向气窜严重的问题,能够有效利用空气,提高火驱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所述厚层稠油油藏的地质构造面与水平面形成倾角,所述井网部署在所述油藏的地质构造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中包括一行火井排和至少一行油井排;
所述火井排位于所述地质构造面的高部位,该火井排内的火井是沿地质构造面的高部位依次部署的,将火井排部署在油藏的地质构造面的高部位能够充分利用地质构造高差,达到重力泄油的目的;
所述油井排位于单斜构造中相对所述火井排的下方,沿所述地质构造面的下倾方向依次设置;
相邻两行井排平行设置。
在上述井网中,优选地,所述厚层稠油油藏的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更优选地,所述地质构造面的高部位为地质构造面的最高处(例如3618块先导试验区为一单斜构造油藏,倾角为15-20°,其构造顶部类似一条带,部署时将火井沿该条带进行线性部署)
现有技术是在3618块的腰部部署了两排火井(如图1所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在火驱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不能充分发挥重力泄油的优势,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火井部署在油藏的高部位,且只部署一行火井排,一方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井网在进行火驱时,下倾方向第二行火井排对上倾方向第一排火井的火驱效果造成干扰,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构造差达到重力泄油的目的,使火驱效果更好。
在上述井网中,优选地,所述火井排内相邻两火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50-75m;优选为50m。
在上述井网中,优选地,所述火井排与相邻的油井排之间的平面排距为≤105m。
本发明将井间距和井排距设置在上述数值范围内,能够保证在火驱过程中,火驱前缘均匀向前推进。
在上述井网中,优选地,所述每一行油井排内相邻两油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75-105m。
在上述井网中,优选地,所述每一行油井排中油井的数量与所述火井排中火井的数量相同。
在上述井网中,优选地,所述火井的点火层段位于油层的上部区域;更优选地,所述上部区域为沿油层顶部向下的区域,该区域的厚度占整个油层厚度的1/4。
在上述井网中,优选地,所述油井的生产井段位于油层的下部区域;更优选地,所述下部区域为沿油层底部向上的区域,该区域的厚度占整个油层厚度的3/4。
在上述井网中,优选地,所述油井内部设有点火层段,该点火层段位于沿油层的上部区域;更优选地,所述上部区域为沿油层顶部向下的区域,该区域的厚度占整个油层厚度的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点火层段和生产井段,能够使注采井段纵向错开,充分利用构造高差达到见效增油的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井网对厚层稠油油藏进行火驱的方法,其中,
当井网中火井排和油井排的行数各为1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向位于油藏地质构造面高部位的第一行火井排内的火井进行注气,点燃点火层段,开始火驱采油;
B1、对位于第一行火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一行油井排内的油井进行采油,完成火驱采油;
当井网中火井排的行数为1,油井排的行数≥2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向位于油藏地质构造面高部位的第一行火井排进行注气,点燃火井中的点火层段,开始火驱采油;
B2、当火驱前缘移至位于第一行火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一行油井排时,对所述油井排内的油井进行采油后,向所述油井注气,并点燃点火层段,并对所述第一行火井排内的火井进行关井或封堵;
C2、对位于上述第一行油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二排油井排内的油井进行采油;
D2、根据油藏地质构造面上油井排行数的设置(油藏上井排的行数可以根据油藏的构造和含油面积的大小进行设置),按照步骤B2-C2的操作过程,引导火驱前缘沿油藏地质构造面的下倾方向线性推进,由第一行火井排推进到第一行油井排,再由第一行油井排逐步推进到第n行油井排,完成火驱采油;
优选地,在火驱过程中,进行注气时,控制注气速度,以控制火驱前缘的推进速度为4-15cm/d(对火驱稠油而言,保持火驱前缘的推进速度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火驱在高驱替效率的高温燃烧模式下进行)。
上述火驱方法能够引导火驱前缘沿油藏地质构造面的下倾方向均匀推进,解决了火驱过程中气窜严重的问题,并且空气利用率高,火驱见效快。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火驱过程中,控制火驱前缘的推进速度为8cm/d。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火驱过程中对火驱前缘进行治理的步骤;更优选地,所述对火驱前缘进行治理包括:对火驱前缘中见效程度低的油井和/或井控程度低的区域,选择其孔隙度高、渗透率高的层段进行注汽引效;其中,所述见效程度低的油井为日产气<1000方且日产液<3t的油井,所述井控程度低的区域为平面上相邻两油井的井间距>105m的区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注汽引效包括以下步骤:提出井下采油管柱;下注汽管柱进行注蒸汽,焖井;抽油生产,提出注汽管柱,下泵;
在注气引效过程中,下管柱进行注蒸汽时,注汽工艺参数(注入压力、蒸汽干度、注汽速度、周期注汽量及注汽强度等),可以根据实际油层的厚度和地层的温度进行设计,正常情况下,在原始地层温度即60℃情况下,可以按首轮注蒸汽每米油层55方蒸汽量进行设计,以后每增加一轮次,每米注汽量增加5方;当地层温度已上升即大于60℃情况下,注蒸汽量可以根据原油的粘度进行设计。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当对井控程度低的区域,选择其孔隙度高、渗透率高的层段进行注汽引效时,在提出井下采油管柱后,下注汽管柱进行注蒸汽,焖井前,还包括对火驱的目的层进行射孔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厚层稠油油藏的地质构造高差,达到重力泄油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火驱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燃烧,引导火驱前缘沿单斜构造的下倾方向均匀推进;同时,在火驱过程中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倾方向气窜严重的问题,能够有效利用空气,提高火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中3618块先导试验区上的井网布局图;
图2为实施例1中3618块先导试验区上新的井网布局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火井点火层段及油井生产井段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针对对比例中3618块先导试验区上的井网进行整改后的井网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下述实施例以辽河断陷盆地高升3618块莲花油层为实施对象,对辽河断陷盆地高升3618块莲花油层(即3618块先导试验区)进行了调控试验,该块含油面积为1.1Km2,石油地质储量为1069×104t,该块为一上无气顶、下无底水的油藏,其单斜构造倾角为15-20°,该块油层埋藏深、厚度大、但分布稳定,储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23%,平均渗透率为2D,但分选差,最大砾径为10cm,一般为0.2-1cm,分选系数为2.09,非均质性强。
对比例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厚层稠油油藏火驱采油的井网,该井网的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原井网中有两行平行的火井排,部署在单斜构造的腰部,第一行火井排(该火井排中有6口火井)的上倾方向部署了一行与之平行的油井排(该油井排中有6口油井),第二行火井排(该火井排中有3口火井)的下倾方向部署了一行与之平行的油井排(该油井排中有6口油井),两行火井排之间还部署了一行与其平行的油井排(该油井排中有6口油井);
相邻油井排与火井排之间的平面排距为105m,每一行火井排中相邻两火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105m,每一行油井排中相邻两油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105m;
采用图1所示的井网布局进行火驱采油时,存在以下问题:
1)在单斜构造腰部部署行列驱井排,造成上倾方向气窜严重,两井排间干扰严重,空气利用率低,火驱见效慢;
2)注采层位设计不合理:火井点火层段为中部或上部,油井全井段生产,配置关系上无法达到重力泄油目的;
3)调控技术不合理:对火驱重力泄油增油机理缺乏正确认识,对火线前缘位置缺乏准确判断,采取了平面上大范围纵向上大井段的辅助吞吐引效措施,对已形成的油墙破坏作用严重,造成不能形成稳定驱替;
4)注气速度低:由于以上的井网设计、层位设计,势必会造成气窜严重,现场不得已采取了降低注气速度的方案,造成火线前缘不能维持稳定推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该井网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上述井网中,在高3618块单斜构造的顶部线性部署一行火井排,该火井排中有6口火井,相邻两火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75m(也可以为50m);
在第一行火井排的下倾方向,部署了一行与之平行的油井排(7口油井);该油井排与火井排之间的平面排距为105m,油井排内相邻两油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75-105m;
火井中点火层段为沿油层顶部向下的区域,该区域的厚度占整个油层厚度的1/4(如图3所示);
油井中生产井段为沿油层底部向上的区域,该区域的厚度占整个油层厚度的3/4(如图3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该井网(如图4所示)是对上述对比例1提供的井网进行整改后得到的。
1)对位于第一行火井排上倾方向的第一行油井排进行关井或封堵(抑制上倾方向油井产气);
2)对位于第一行火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二行火井排停止注气(防止其对上倾方向第一行火井排火驱效果的干扰);
经过这样调整后如图4所示,井网中只有一行火井排,其位于单斜构造的高部位,上述火井排的下倾方向为两行油井排(分别标记为第一行油井排和第二行油井排),第一行火井排内相邻两火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105m,第一行火井排与第一行油井排之间的平面排距为105m,两油井排之间的平面排距为210m,油井排内相邻两油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105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井网进行的,其包括以下步骤:
1)为了保证火驱在高驱替效率的高温燃烧模式下进行,必须保证火驱前沿维持在高温燃烧下的推进速度,现场将这一速度取为8cm/d;然后根据这一火驱前缘的推进速度估算火井合理的注气速度,本实施例对高升油田进行了长管实验,结果表明燃烧1m3油层需300m3空气;根据这一结果我们设燃烧1m3油层需300m3空气,燃烧前缘推进速度为8cm/d,点燃油层的厚度为20m,燃烧波及率为50%-75%,那么火井合理的注气速度为=75m×20m×(50%-75%)×0.08m×300m3/m3=1.8-207万方/天,注气后点燃火井中的点火层段,开始进行火驱采油;
2)以火驱前缘为重点治理目标区,其中,对于日产气<1000方,日产液<3t的油井,平面上充分利用井温、示踪剂等监测手段不断跟踪火驱前缘的变化,纵向上深入研究L5砂体内部各小层渗透率的变化,找出高渗带作为治理目标层段;
确定好高渗层后,对该层段进行注汽引效:①提出井下采油管柱;②下注汽管柱(注汽管柱一般结构为:隔热管+密封器+隔热筛管+密封器,高渗层顶底通过两个密封器卡封住,实现选层单独注汽的目的)进行注蒸汽(注汽工艺参数,例如注入压力、蒸汽干度、注汽速度、周期注汽量及注汽强度等,可以根据实际油层的厚度和地层的温度进行设计),然后焖井7天;③转抽(转入抽油生产),提出注汽管柱,下泵;
3)对第一行火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一行油井排进行采油,完成火驱采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上述实施例2提供的井网进行的,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实施例3中步骤1的操作对火井排进行注气,点燃火井中的点火层段,开始火驱采油;
2)当火驱前缘移至位于第一行火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一行油井排时,对油井排内的油井进行采油后,将该油井点燃,并对上述第一行火井排内的火井进行关井或封堵;
3)对位于下倾方向的第二行油井排进行采油,完成火驱采油。
在上述火驱过程中按照实施例3中步骤2的操作对火驱前缘中日产气<1000方,日产液<3t的油井进行治理;
对于火驱前缘中井控程度低的区域(即平面上相邻两油井的井间距大于105m的区域),可以采用以下手段进行调控:①选井,该井平面上位于火驱范围,但纵向上生产非目的层L6砂体;②提出该井井下采油管柱;③对火驱目的层射孔;④下注汽管柱(注汽管柱一般结构为:隔热管+密封器+隔热筛管+密封器,高渗层顶底通过两个密封器卡封住,对新射开的层单独注汽)进行注蒸汽,焖井7天;⑤转抽(转入抽油生产),提出注汽管柱,下泵;
此外在火驱过程中,如果出现产气量高出平均产气量3倍及以上的油井,可以对其进行关井或封窜。
与对比例相比,上述实施例3和4提供的方法,在火驱采油过程中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地下燃烧状况得到了改善: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火驱采油时,火驱范围内高温、次高温燃烧比例由20%上升到68%,非正常火驱比例由50%下降为8%;
(2)油藏温场逐步扩展:采用对比例中的方案进行火驱采油时,平面上油层温度为60℃;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平面上油层温度普遍上升至100℃-200℃,最高达315℃,此外,纵向上温度逐步扩展,温度明显上升的油层厚度在10m-55m之间;
(3)地层压力逐步提高:压力观察井显示,采用对比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火驱采油时,地层压力约为1MPa,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火驱采油时,地层压力上升至3.8MPa;
(4)火驱前缘推进不均状况得到控制: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注气推进方向趋于均匀,产气量趋于均匀分布,(对比例中气窜井比例为25%,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气窜井比例为0)火驱前缘映推进不均状况得到控制。
(5)稳定驱替格局初步形成,见效油井比例明显上升:在对比例中上倾方向日产气量为4.6×104m3,而本发明中为0.5×104m3;在对比例中下倾方向日产气量为1.0×104m3,而本发明中为5.0×104m3;在对比例中一线见效井的比例为50%,而本发明中为100%;在对比例中二线见效井的比例为12%,而本发明中为55%;
(6)产量明显上升,两率得到有效控制:在对比例中先导试验区6口典型油井日产油量为4.2t,而本发明中为38t;在对比例中平均单井日产油量为1.4t,而本发明中为6.3t;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运用到井组的32口井后,其日产油由24.7t上升到85t,平均单井日产油由1.4t上升到2.8t,综合、自然递减率分别由43.3%、22%下降到-19.93%、1.66%;
(7)预测最终采收率较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预计先导试验区区块高峰期明年的年产油将达到24×104t,最终采收率将达到58.03%,增加可采储量382×104t。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窜严重、空气利用率低、火驱见效慢、增油幅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显著提高火驱效果。

Claims (8)

1.一种用于厚层稠油油藏火驱采油的井网,所述厚层稠油油藏的地质构造面与水平面形成倾角,所述井网部署在所述油藏的地质构造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中包括一行火井排和至少一行油井排;
所述火井排位于所述地质构造面的高部位,该火井排内的火井是沿地质构造面的高部位依次部署的;
所述油井排位于单斜构造中相对所述火井排的下方,沿所述地质构造面的下倾方向依次设置;
相邻两行井排平行设置;其中,
所述井网中相邻两行井排之间的平面排距≤105m;所述火井排内相邻两火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50-75m;所述每一行油井排内相邻两油井之间的平面井距为75-105m;
所述火井的点火层段位于油层的上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为沿油层顶部向下的区域,该区域的厚度占整个油层厚度的1/4;
所述油井的生产井段位于油层的下部区域,所述下部区域为沿油层底部向上的区域,该区域的厚度占整个油层厚度的3/4;所述油井内设有点火层段,所述点火层段位于油层的上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为沿油层顶部向下的区域,该区域的厚度占整个油层厚度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层稠油油藏的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构造面的高部位为地质构造面的最高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行油井排中油井的数量与所述火井排中火井的数量相同。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井网对厚层稠油油藏进行火驱的方法,其中,
当井网中火井排和油井排的行数各为1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向位于油藏地质构造面高部位的第一行火井排内的火井进行注气,点燃点火层段,开始火驱采油;
B1、对位于第一行火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一行油井排内的油井进行采油,完成火驱采油;
当井网中火井排的行数为1,油井排的行数≥2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向位于油藏地质构造面高部位的第一行火井排进行注气,点燃火井中的点火层段,开始火驱采油;
B2、当火驱前缘移至位于第一行火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一行油井排时,对所述油井排内的油井进行采油后,向所述油井注气,并点燃点火层段,并对所述第一行火井排内的火井进行关井或封堵;
C2、对位于上述第一行油井排下倾方向的第二排油井排内的油井进行采油;
D2、根据油藏地质构造面上油井排行数的设置,按照步骤B2-C2的操作过程,引导火驱前缘沿油藏地质构造面的下倾方向线性推进,完成火驱采油;
在火驱过程中,控制火驱前缘的推进速度为4-15cm/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火驱过程中,控制火驱前缘的推进速度为8cm/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火驱过程中对火驱前缘进行治理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火驱前缘进行治理包括:对火驱前缘中见效程度低的油井和/或井控程度低的区域,选择其孔隙度高、渗透率高的层段进行注汽引效;其中,
所述见效程度低的油井为日产气<1000方且日产液<3t的油井;
所述井控程度低的区域为平面上相邻两油井的井间距>105m的区域。
CN201510900852.0A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Active CN105545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0852.0A CN105545274B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0852.0A CN105545274B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5274A CN105545274A (zh) 2016-05-04
CN105545274B true CN105545274B (zh) 2018-07-13

Family

ID=55824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0852.0A Active CN105545274B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452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5535B (zh) * 2016-05-26 2019-10-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采用平面重力驱开采高倾角稠油油藏的方法
CN106640012A (zh) * 2016-12-01 2017-05-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开采底水特超稠油油藏的火驱采油方法
CN106884639A (zh) * 2017-04-05 2017-06-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层状油藏的立体火驱方法
CN107035354A (zh) * 2017-06-10 2017-08-11 大庆东油睿佳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密水平井结合井下自生混相热流体的采油方法
CN108894763B (zh) * 2018-06-22 2020-11-2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线性火驱产出尾气埋存利用的方法
CN113445984B (zh) * 2020-03-25 2022-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地层倾角的边水侵入稠油油藏火驱开采方法
CN112377161A (zh) * 2020-11-19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层状稠油油藏火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1349A (en) * 1982-12-06 1984-07-24 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 Long-line-drive pattern for in situ gasification of subterranean carbonaceous deposits
US4574884A (en) * 1984-09-20 1986-03-11 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 Drainhole and downhole hot fluid generation oil recovery method
US7740062B2 (en) * 2008-01-30 2010-06-22 Alberta Research Counci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recovery of hydrocarbons by in-situ combustion
CN101798915B (zh) * 2010-04-26 2013-06-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分段火驱开采提高厚层块状稠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2383772B (zh) * 2011-09-22 2014-06-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钻井式油页岩原位气化干馏制油气***及其工艺方法
CN104024570A (zh) * 2011-11-25 2014-09-03 亚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井行列式石油采收过程
CN102767356B (zh) * 2012-08-08 2015-05-27 张方礼 一种利用火烧和蒸汽复合驱联合开采稠油的方法
CN103089230B (zh) * 2013-01-24 2015-10-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溶剂辅助火驱重力泄油开采油藏的方法
CN104389571B (zh) * 2014-10-28 2017-04-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烧油层开采单斜构造油藏的方法
CN104389572B (zh) * 2014-10-28 2016-11-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烧油层开采层状油藏的方法
CN204371294U (zh) * 2014-12-08 2015-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网结构
CN104963669B (zh) * 2015-07-02 2017-12-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热采方法及其井网
CN205297521U (zh) * 2015-12-09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厚层稠油油藏火驱采油的井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5274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5274B (zh)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CN101798915B (zh) 一种利用分段火驱开采提高厚层块状稠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2278103B (zh) 一种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提高深层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方法
US7621326B2 (en) Petroleum extraction from hydrocarbon formations
CN107435535B (zh) 一种采用平面重力驱开采高倾角稠油油藏的方法
CN102322249B (zh) 一种提高隔夹层发育深层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CN103174403B (zh) 厚层含隔夹层普通稠油油藏的重力与蒸汽驱联合开采方法
CN102587880B (zh) 采油方法
CN105971576B (zh) 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模式开采特稠油、超稠油的方法
CA2749437C (en) Harvesting resource from variable pay intervals
CN103939069A (zh) 一种蒸汽-气体驱替与重力泄油复合开采方法
CN112392472B (zh) 确定页岩与邻近油层一体化开发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RU2342522C1 (ru) Цикл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залежей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скважинами с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м стволом
CN107939373B (zh) 一种新型火烧油层稠油开发井网结构及方法
CN101852074A (zh) 一种用于层状超稠油油藏的开采方法及***
CN104196507A (zh) 一种火驱吞吐与火驱联动开采稠油的方法
CN205225236U (zh) 火驱辅助重力泄油开发井网
US20130146284A1 (en) Staggered horizontal well oil recovery process
RU2513484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залежи вязкой нефти или битума
Turta In situ combustion
CN106884639A (zh) 一种多层层状油藏的立体火驱方法
CN201794571U (zh) 一种分段注气管柱
CN107701158B (zh) 开采泡沫型超重油的方法
CN205297521U (zh) 一种用于厚层稠油油藏火驱采油的井网
CA2759357A1 (en) Staggered horizontal well oil recovery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