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2939B - 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2939B
CN105522939B CN201510658568.7A CN201510658568A CN105522939B CN 105522939 B CN105522939 B CN 105522939B CN 201510658568 A CN201510658568 A CN 201510658568A CN 105522939 B CN105522939 B CN 105522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loor
auto use
use chai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85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2939A (zh
Inventor
阿部浩久
井川阳木
近藤真
加藤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22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2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2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2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将座椅主体收纳于车体地板、提高座椅主体的收纳操作性、复原操作性的车用座椅。车用座椅(S)是一种可以将座椅主体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凹部的座椅。车用座椅(S)具有上端安装于座椅主体、为了使座椅主体向收纳凹部移动的相对于车体地板旋转的旋转连杆(30),安装于旋转连杆(30)的下端、连结于固定于车体地板上的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座椅侧安装部件(50)。座椅侧安装部件(50)的啮合凸部与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啮合孔嵌合的部分被多个设定,多个设定部分互相在正交方向上延伸配置。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可以将座椅衬垫及座椅靠背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位置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通常,可以将构成座椅主体的座椅衬垫及座椅靠背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位置的车用座椅已经众所周知,其中,在相当于车辆的后部座椅的座椅,使座椅主体向后方弹起,可以收纳于设置于座椅后方的凹部的车用座椅已经存在。
作为收纳座椅主体的机构,在座椅衬垫与车体地板之间连结,相对于车体地板旋转的旋转连杆是已知的。通过旋转连杆的旋转,可以使座椅衬垫及座椅靠背向收纳位置移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汽车用座椅,具有连结于座椅衬垫的前方部分的脚部件与相对于车体地板可旋转地连结于座椅衬垫的后方部分的连杆部件。在座椅主体的收纳操作时,在将座椅靠背折叠向座椅衬垫侧之后,解除设置于脚部件的下端的钩部件与固定于车体地板侧的コ字形状的撞针的啮合,通过使连杆部件相对于车体地板向座椅后方侧旋转,成为可以将座椅主体收纳于收纳凹部的构成。
专利文献1:专利第39794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专利文献1这样的可以将座椅主体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凹部的座椅,连结座椅主体与车体地板之间的旋转连杆需要被比较坚固地安装。
一般情况下,旋转连杆通过安装托架可旋转地安装于车体地板,如果不充分确保安装托架的连结刚性的话,座椅主体的圆滑的收纳操作性、复原操作性有被阻碍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得到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座椅主体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位置、提高座椅主体的收纳操作性、复原操作性的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具备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具有作为就座部的座椅衬垫与安装于该座椅衬垫、作为靠背部的座椅靠背,是可以将该座椅主体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位置的车用座椅,具有一端侧安装于所述座椅主体,为了使该座椅主体向所述收纳位置侧移动而相对于所述车体地板旋转的旋转连杆、安装于该旋转连杆的另一端侧、连结于设置于所述车体地板上的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座椅侧安装部件,在该座椅侧安装部件及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中,设置于一方的啮合凸部被嵌入于设置于另一方的啮合孔。
如上所述,具有安装于旋转连杆的另一端侧、连结于设置于车体地板上的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座椅侧安装部件,在座椅侧安装部件及地板侧基座部件中,由于设置于一方的啮合凸部被嵌入于设置于另一方的啮合孔,提高连结旋转连杆与车体地板的部件的连结刚性。
结果,由于连结座椅主体及车体地板之间的旋转连杆被坚固地安装,可以确保座椅主体的圆滑的收纳操作性、复原操作性。
这时,所述啮合孔是设置于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的贯通孔,所述啮合凸部设置于所述座椅侧安装部件,贯通所述贯通孔而被嵌入比较好。
如上所述,由于啮合孔是贯通孔,啮合凸部贯通贯通孔被嵌入至一定位置可以容易地确认,提高这些部件的组装性。
这时,所述啮合孔与所述啮合凸部嵌合的嵌合部分,被多个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多个所述嵌合部分在互相交差的方向上延伸配置比较好。
根据上述构成,相对于座椅从外部向座椅前后方向施加冲击时,或者从外部向座椅宽度方向施加冲击时,可以确保相对于车体的座椅的安装刚性。
这时,在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及所述座椅侧安装部件中,在至少一方,在所述嵌合部分的周边部分设置有阶梯状的高低不平的加固筋比较好。
另外,至少1个的所述嵌合部分被所述加固筋所包围比较好。
根据上述构成,可以提高在这些部件的嵌合部分的刚性。
这时,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具有,设置于在所述车体地板上形成的收纳凹部、安装于该收纳凹部的底面的底壁部、从该底壁部连续延伸并安装于所述收纳凹部的内侧面的侧壁部,所述加固筋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侧壁部延伸比较好。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由于地板侧基座部件呈大致L字形状安装于收纳凹部,进一步提高相对于座椅主体的支持刚性。
然后,由于加固筋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侧壁部延伸,通过该加固筋进一步提高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刚性。
这时,所述底壁部在设置了所述侧壁部侧的相反侧,具有可以在设置于所述收纳凹部的底面上的被决定位置部决定位置的位置决定部比较好。
根据上述构成,地板侧基座部件,由于其侧壁部侧抵接于收纳凹面的内侧面而决定位置,其相反侧通过位置决定部决定位置,提高地板侧基座部件的组装性。
这时,所述啮合孔是贯通孔,在所述啮合凸部贯通所述贯通孔的突出部分,设置有用于挂止于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分的挂止部比较好。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在就座者拉伸搭载于车用座椅的安全带时或者在由于车辆碰撞时对座椅在座椅的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荷重增加时,可以将座椅主体及旋转连杆稳定在车体地板上使其固定。
这时,具有从外侧覆盖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地板侧盖,在该地板侧盖设置有配置于多个的所述嵌合部分之间、并可安装于设置于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的被安装部的安装部比较好。
如上面所述,组装保护车用座椅的收纳构造的构成部件的盖时,由于在地板侧盖,形成有可安装于在地板侧基座部件的空出的空间的被安装部的安装部,提高盖的组装性。
这时,具有从外侧覆盖所述座椅侧安装部件的座椅侧盖,该座椅侧盖面向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延伸,延伸的部分抵接于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并沿该地板侧基座部件的面扩展比较好。
根据上述构成,提高被组装的座椅侧盖的组装性。
这时,所述座椅衬垫至少具有缓冲垫与覆盖该缓冲垫的表皮,该表皮具有配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的底部的下侧表皮,以及配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的上部、并设置为在该座椅衬垫的外缘部分比所述下侧表皮更向外侧拉伸一部分的上侧表皮比较好。
一般在收纳座椅主体时,由于座椅衬垫与旋转连杆抵接,座椅衬垫的表皮发生褶皱,如上所述,表皮由上侧表皮与下侧表皮分别构成,由于上侧表皮在座椅外缘部分向外侧拉伸配置,在上侧表皮褶皱的发生减轻,可以确保座椅外观的设计性。
这时,在所述上侧表皮向外侧拉伸的部分,面向下方延伸,在所述座椅主体被收纳时,向下方延伸的部分,配置于所述座椅侧安装部件与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之间比较好。
根据上述构成,在座椅主体的收纳时,有效地利用座椅侧安装部件与地板侧基座部件之间的空间,可以小型地容纳上侧表皮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提高连结旋转连杆与车体地板的部件的连结刚性。结果,由于连结座椅主体与车体地板之间的旋转连杆被坚固地安装,可以确保座椅主体的圆滑的收纳操作性、复原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啮合孔是贯通孔,啮合凸部贯通贯通孔被嵌入至一定位置可以容易地确认,提高这些部件的组装性。
根据本发明,相对于座椅从外部向座椅前后方向施加冲击时,或者从外部向座椅宽度方向施加冲击时,可以充分确保相对于车体的座椅的安装刚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高在这些部件嵌合部分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例如由于地板侧基座部件呈大致L字形状安装于收纳凹部,进一步提高相对于座椅主体的支持刚性。
然后,由于加固筋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侧壁部延伸而形成,通过该加固筋进一步提高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地板侧基座部件,其侧壁部侧抵接于收纳凹面的内侧面而决定位置,其相反侧通过位置决定部决定位置,提高地板侧基座部件的组装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座椅主体及旋转连杆稳定在车体地板上使其固定。
根据本发明,组装保护车用座椅的收纳构造的构成部件的盖时,提高盖的组装性。
根据本发明,提高被组装的座椅侧盖的组装性。
根据本发明,减轻在上侧表皮褶皱的发生,可以确保座椅外观的设计性。
根据本发明,在座椅主体的收纳时,有效地利用空间可以小型地容纳上侧表皮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车用座椅的侧面图。
图3是车用座椅背面图,是表示地板侧基座部件及座椅侧安装部件的主要部分扩大图。
图4是地板侧基座部件及座椅侧安装部件的拆分立体图。
图5是安装盖后的车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VI-VI的截面图,是表示座椅衬垫的前端部分的图。
图7(a)-7(b)是说明从车用座椅的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移动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8(a)-8(b)是说明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移动的动作的侧面图(其2)。
图9(a)-9(b)是说明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复原的动作的图。
图10(a)-10(b)是说明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复原的动作的图(其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参照图1-图10(b)同时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是可以将座椅主体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凹部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端安装于座椅主体、为了使座椅主体向收纳凹部移动的相对于车体地板旋转的旋转连杆、安装于旋转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车体地板上连结于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座椅侧安装部件,座椅侧安装部件的啮合凸部与地板侧安装部件的啮合孔嵌合的部分被多个设置,多个的嵌合部分在相互交差的方向上延伸配置
此外,相对于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乘客就座一侧是座椅的前方侧。
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S,例如,是相当于车辆的后部座椅的后排座椅。此外,在车辆前后方向具备三排的座椅的车辆上也可以作为第二排的座椅利用。
车用座椅S,如图1所示,主要由具备座椅靠背1、座椅衬垫2、未图示的头枕的座椅主体、相对于座椅衬垫2可旋转地连结座椅靠背1的倾斜装置10、上端部安装于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下端部可装拆地连结于车体地板的装拆脚20、上端部安装于座椅衬垫2的后端部,下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车体地板的旋转连杆30、如图2所述,直接连结装拆脚20及旋转连杆30的传达部件40构成。
另外,车用座椅S,如图1所示,具有安装于旋转连杆30的下端部、连结于车体地板上的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座椅侧安装部件50。
此外,在车用座椅S的后方侧,设置有形成于比车体地板更低位置的凹型的收纳凹部。
车用座椅S是可以进行乘客可就座的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将座椅主体收纳于收纳凹部的图8(b)所示的收纳状态这两种形态的座椅设置的座椅。
具体来说,车用座椅S,在使用状态时,乘客拉伸操作带子的话,座椅靠背1向座椅衬垫2侧前倒折叠。之后,折叠的车用座椅向座椅后方弹起旋转,向下沉方向移动。这样,座椅主体收纳于收纳凹部。
座椅靠背1,如图1所示,是从后方支持乘客背部的靠背部,在作为骨架的未图示的靠背框架载置有缓冲垫1a,被表皮1b覆盖构成。
座椅衬垫2是从下方支持乘客的就座部,在作为骨架的未图示的缓冲框架载置有缓冲垫2a,从缓冲垫2a的上面通过表皮2b覆盖构成。
倾斜装置10由相对于座椅衬垫2可折叠地连结座椅靠背1的已知的装置构成,如图2所示,安装于座椅靠背1的左右外侧面的下端部。
倾斜装置10主要由作为其旋转中心的旋转轴11、将座椅靠背1向座椅衬垫2侧施力的未图示的螺旋弹簧构成。
螺旋弹簧,其一端作为自由端挂止于座椅靠背1侧,另一端作为固定端挂止于座椅衬垫2侧。
倾斜装置10可以锁定座椅靠背1的旋转动作,将座椅靠背锁定为起立姿势,通过拉伸操作带子解除锁定,通过螺旋弹簧的施力可以使座椅靠背1向座椅前方侧旋转,并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
装拆脚20由在上下方向较长的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板金部件构成,如图2所示,是从下方支持座椅衬垫2的脚部件。
装拆脚20具有设置于其上端部且作为装拆脚20的旋转中心的脚旋转轴21、设置于下端部且将装拆脚20可装拆地连结车体地板侧的锁定装置22。
脚旋转轴21安装有未图示的施力弹簧,装拆脚20通过施力弹簧的施力施力于图2所示的位置,即,可连结于车体地板侧的位置。
锁定装置22由具有安装于装拆脚20的下端部的啮合钩23、固定于车体地板、可装拆地啮合于啮合钩23的撞针24的已知的装置构成。
锁定装置22通过线缆部件与未图示的切换装置连结,通过切换装置的牵引可以在可以将啮合钩23锁定于撞针24的可锁定状态与不可锁定的不可锁定状态之间切换。
此外,装拆脚20成为通过传达部件40与旋转连杆30连结,锁定装置22的锁定解除后,与旋转连杆30的旋转连动以脚旋转轴21为中心向座椅后方侧旋转,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的构成。
旋转连杆30,如图1、图2所示,是使座椅衬垫2移动至收纳位置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部件,作为3个旋转连杆30,具有配置于座椅衬垫2的右侧部分的第1连杆31、配置于座椅衬垫2的左侧部分的第2连杆32、配置于比第2连杆32更靠左侧、具有引导连杆功能的第3连杆33。
第1连杆31及第2连杆32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相对位置,第3连杆33配置于比第1连杆31及第2连杆32更稍靠后方。
另外,在比第3连杆33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右侧,配置有由在上下方向较长的部件构成的活塞减振器35。
第1连杆31由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筒状的板金部件构成,具体来说将大致コ字形状弯曲的两个板金部件组合形成,具有封闭的截面构造。
第2连杆32将圆筒的管部件按大致L字形状弯曲而形成,如图1、图3所示,其长边部分沿第1连杆31配置,L字形状的短边部分面向第1连杆31向左右方向延伸而连结。
第1连杆31及第2连杆32的各个上端,如图2所示,通过连结托架可旋转地分别连结于座椅衬垫2的后端部。
各个下端是第1连杆旋转轴31a、第2连杆旋转轴32a,通过座椅侧安装部件50可旋转地分别连结于车体地板上的地板侧基座部件60。
第3连杆33是引导连杆,同样的上端可旋转地连结于座椅衬垫2的后端部,下端是第3连杆旋转轴33a,直接可旋转地连结于地板侧基座部件60。
在这些连杆旋转轴31a、32a安装有未图示的连杆施力弹簧,三个旋转连杆30通过连杆施力弹簧总是以这些连杆旋转轴31a、32a、33a为中心施力于收纳位置侧。
在上述构成,旋转连杆30通过座椅衬垫2与装拆脚20连结。因此,座椅主体在使用状态时,由于装拆脚20与车体地板上的撞针24被锁定,旋转连杆30 与连杆施力弹簧对抗,保持于从下方支持座椅衬垫2的位置。
另外,旋转连杆30在装拆脚20与撞针24的锁定解除后,通过连杆施力弹簧的施力为了使座椅衬垫2移动至收纳位置而旋转。
在旋转连杆30中,比设置于上端的安装轴34稍靠下方部分,如图2所示,安装有直接与装拆脚20连结的传达部件40。
传达部件40,如图2所示,由长形的传达部件41、轴支于旋转连杆30的传达旋转轴42、一端可旋转地连结于传达主体部41的前端、另一端在装拆脚20中,固定于比脚旋转轴21更靠下方部分的传达连杆43构成。
传达主体部41相对于旋转连杆30以传达旋转轴42为中心可旋转,在图7(a)所示的使用状态时,沿座椅衬垫2的较长方向延伸,相对于水平面只以一定的角度向后倾而配置。
另外,传达主体部41,切换为图7(b)所示的收纳状态时,沿旋转连杆30的较长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配置。
传达连杆43从座椅侧面看形成大致弓形形状,具有在传达主体部41的前端在左右方向轴支的传达连杆旋转轴44。
传达连杆43成为以传达连杆旋转轴44为中心,为了使装拆脚20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旋转而旋转的构成。
具体来说,在传达连杆43中,传达连杆旋转轴44通过相对于座椅衬垫2向前方侧相对移动,换言之,通过从座椅侧面看与脚旋转轴21重合移动,成为传达连杆43与装拆脚20同时向座椅后方侧折叠旋转的构成。
此外,传达连杆43由向左右方向弯曲的大致曲柄形状构成,传达连杆旋转轴44配置于比脚旋转轴21更靠左右外侧,成为互相不干涉的构成。
座椅侧安装部件50,如图1、图4所示,是将旋转连杆30的下端安装于车体地板上的托架,主要由安装于第1连杆31的下端的第1安装部件51、安装于第2连杆32的下端的第2安装部件55构成。
第1安装部件51、第2安装部件55配置于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第1安装部件51由横截面大致コ字形状构成,如图4所示,主要由在座椅左右方向延伸的后壁部51a、从后壁部51a的左右两端部分连续并向座椅前方侧延伸的一对左侧壁部51b与右侧壁部51c构成。
在左侧壁部51b及右侧壁部51c设置有在这些上端部分形成、用于轴支第1 连杆旋转轴31a的第1轴孔52、在这些前方的下端部分形成、嵌入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第1啮合凸部53。
一对第1啮合凸部53向座椅前方侧及座椅下方侧突出,贯通并嵌入设置于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一对第1啮合孔63。
另外,第1啮合凸部53的前端部分作为贯通第1啮合孔63,并挂止于第1啮合孔63的里面侧的周边部分的钩状的挂止部53a而形成。
此外,第1安装部件51的主体底面与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上面齐平地重合配置。
第2安装部件55由纵截面大致L字形状构成,如图4所示,主要由在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部55a、从侧壁部55a的下端连续并向第1安装部件51侧延伸的底壁部55b构成。
在侧壁部55a设置有在其大致中央部分形成的、用于轴支第2连杆旋转轴32a的第2轴孔56。
另外,侧壁部55a及底壁部55b的座椅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弯曲,在底壁部55b弯曲的两端成为第2啮合凸部57。
一对第2啮合凸部57向座椅下方侧突出,贯通并嵌入设置于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一对第2啮合孔64。
另外,各第2啮合凸部57向第1啮合凸部53的延伸方向,即向与座椅前后方向垂直相交的左右方向延伸。
此外,第2安装部件55的主体底面与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上面齐平地重合配置。
地板侧基座部件60,如图1、图4所示,是将旋转连杆30及活塞减振器35的下端安装于车体地板的大致L字形状体的托架,配置于车体地板上的收纳凹部。
地板侧基座部件60主要由安装于收纳凹部的底面的底壁部61、从该底壁部61连续并延伸,安装于收纳凹部的内侧面的侧壁部62构成。
在底壁部61形成有,在座椅左右方向上间隔而设置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1啮合孔63,以及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间隔而设置的在座椅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2啮合孔64。
一对第1啮合孔63是一对嵌合于第1啮合凸部53的贯通孔,从底壁部61 一直延伸至侧壁部62。
一对第2啮合孔64是一对嵌合于第2啮合凸部57的贯通孔。
在底壁部61的左侧端部形成有面向上方弯曲的法兰部65,活塞减振器35的下端部分可旋转地轴支于法兰部65。
另外,在底壁部61及侧壁部62形成有包围一对第1啮合孔63的阶梯状的高低不平的加固筋66。
加固筋66将第1啮合孔63及第2啮合孔64的周边部分延伸而配置。
在上述构成,通过加固筋66包围的部分成为向上方突出的凸部分,该凸部分上的第1啮合孔63嵌入有第1啮合凸部53。
因此,第1啮合凸部53在嵌入于第1啮合孔63时,可以抑制对收纳凹部的底面及内侧面进行干涉。
详细说明的话,第1啮合凸部53的底面及前面分别在收纳凹部的底面及内侧面齐平地重合配置。
另外在上述构成,在底壁部61的后方部分形成有一对通过设置于收纳凹部的底面上的未图示的突起部(被决定位置部)可以决定位置的切口部67。
因此,地板侧基座部件60,其侧壁部62侧与收纳凹部的内侧面抵接决定位置,其相反侧通过切口部67决定位置,提高组装性。
接下来,以图5为基础关于从外侧覆盖座椅的树脂盖进行说明。
该树脂盖主要具有覆盖座椅侧安装部件50的座椅侧盖70、覆盖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一部分的地板侧盖80、覆盖旋转连杆30的连杆盖90。
通过这些树脂盖,可以保护从外部的冲击,另外可以防止异物的入侵。结果,可以维持座椅圆滑的收纳操作性、复原操作性。
座椅侧盖70是从座椅后方组装的部件,具有覆盖第1安装部件51的横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第1座椅侧盖71、覆盖第2安装部件55的横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第2座椅侧盖72。
第1座椅侧盖71的下端部分与地板侧基座部件60抵接,成为沿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面扩展的法兰部71a。
另外,第1座椅侧盖71通过从座椅后方螺栓缔结组装于第1安装部件51。
地板侧盖80由大致L字形状体构成,其侧壁部82与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侧壁部62重合,底壁部81与底壁部61重合而组装。
详细说明的话,地板侧盖80,侧壁部82上的安装凸部82a卡扣结合于侧壁部62上的被安装孔62a,底壁部81在底壁部61上缔结有螺栓。
连杆盖90具有为了包围第1连杆31而覆盖的横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第1连杆盖91、92与从后方覆盖第2连杆32的横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第2连杆盖93。
关于座椅衬垫的前端部分。
接下来,以图6为基础关于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分(外缘部分)进行说明。
座椅衬垫2在作为骨架的衬垫框架上载置有缓冲垫2a,被表皮2b覆盖构成。
缓冲垫2a其一部分向比衬垫框架的前端更靠前侧环绕并向下方稍微延伸,规定了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的形状及衬垫性。
表皮2b具有配置于座椅衬垫2的底部的下侧表皮2ba与配置于座椅衬垫2的上部、在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分比下侧表皮2ba更靠外侧、一部分拉伸而设置的上侧表皮2bb,
在上侧表皮2bb一部分拉伸的部分成为表皮拉伸部2bc,在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分表皮成为多个重合的构造。
下侧表皮2ba是保护座椅衬垫2的底部的部件,从座椅衬垫2的底部到前端部向上方延伸,其末端部分缝合于上侧表皮2bb。
上侧表皮2bb是决定座椅衬垫2的外观的部件,从座椅衬垫2的上部到前端部向下方延伸。
在上侧表皮2bb向下方延伸的表皮拉伸部2bc,其末端部分折回缝合于下侧表皮2ba的前端。
在通过表皮拉伸部2bc包围的领域,在座椅宽度方向粘贴有长形的可弯曲板2bd。
可弯曲板2bd由具有可弯曲的矩形状的橡胶板构成,配置于表皮拉伸部2bc的里面。
在上述构成,座椅主体变为收纳状态的话,通过旋转连杆30抵接于座椅衬垫2的底部,座椅衬垫2全体变为多少有所收缩的状态。
这时,通过在表皮2b于使下侧表皮2ba优先抵接,可以减轻在上侧表皮2bb的褶皱的发生,减轻对座椅衬垫2的外观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构成,座椅主体从收纳状态复原到使用状态的话,旋转连杆30 从压着座椅衬垫2的状态解放。
这时,通过在表皮拉伸部2bc内部的可弯曲板2bd的复原力,座椅衬垫2全体,特别是从压着上侧表皮2bb的状态很好地复原到原来的状态。
关于座椅收纳动作。
接下来,以图7(a)-7(b)、图8(a)-8(b)为基础对车用座椅S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移动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图7(a)-7(b)、图8(a)-8(b),倾斜装置10以黑圆点图示时表示锁定状态,以白圆点图示时表示锁定解除状态。图9(a)-9(b)、图10(a)-10(b)也同样。
车用座椅S在图7(a)所示的使用状态时,成为座椅靠背1通过倾斜装置10锁定为起立状态,座椅衬垫2通过装拆脚20及旋转连杆30从下方被支持的构成。
这时,在锁定装置22,变为啮合钩23啮合于撞针24的状态。
接下来,在使车用座椅S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移动时,例如,操作设置于座椅靠背1上面的未图示的操作带子。
乘客通过拉伸操作带子,如图7(b)所示,倾斜装置10的锁定被解除,座椅靠背1通过未图示的螺旋弹簧的施力,以旋转轴11为中心开始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旋转。
座椅靠背1折叠至一定的旋转位置时,锁定装置22解除装拆脚20的啮合钩23与撞针24的锁定,旋转连杆30通过连杆施力弹簧的施力为了使座椅衬垫2移动至收纳凹部位置开始旋转。
这时,由于活塞减振器35将座椅衬垫2向上方施力,伴随锁定解除座椅衬垫2弹起移动。
此外,未图示的切换装置与锁定装置22通过未图示的线缆部件连结,座椅靠背1折叠至一定的旋转位置时,通过切换装置线缆部件的一端部被拉伸,成为解除连结于线缆部件的另一端部的锁定装置22的锁定的构成。通过总是拉伸线缆部件,锁定装置22维持在不可锁定状态。
接下来,旋转连杆30为了使座椅衬垫2移动至收纳位置而开始旋转的话,装拆脚20与旋转连杆30的旋转连动,为了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而开始旋转。
详细说明的话,装拆脚20的上端与旋转连杆30的上端通过传达部件40连结,旋转连杆30的旋转通过传达部件40传达给装拆脚20。结果,旋转连杆30向座椅后方开始旋转的话,装拆脚20开始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旋转。
接下来,如图8(a)所示,在座椅衬垫2面向收纳位置到达一定位置时,换言之,旋转连杆30及装拆脚20到达一定的旋转位置时,通过未图示的切换装置从线缆部件的一端被拉伸的状态解放,连结于线缆部件的另一端的锁定装置22,从不可锁定状态切换为可锁定状态。
通过上述一连串的动作,如图8(b)所示,构成座椅主体的座椅衬垫2及座椅靠背1收纳于收纳位置,车用座椅S向收纳状态移动。
图8(b)是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分的部分截面图。座椅主体在收纳状态时,在表皮2b表皮拉伸部2bc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收纳于座椅侧安装部件50与地板侧基座部件60之间。
关于座椅复原动作。
接下来,以图9(a)-9(b)、图10(a)-10(b)为基础对使车用座椅S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复原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车用座椅S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复原时,如图9(a)-9(b)所示,例如,乘客抓住一定位置将座椅主体向上方拉起。
旋转连杆30通过将座椅主体拉起,为了使座椅衬垫2向就座位置移动以连杆旋转轴为中心向座椅前方侧旋转。
这时,连动于旋转连杆30的旋转,装拆脚20从折叠于座椅衬垫2侧的状态以脚旋转轴21为中心向座椅前方侧旋转。
座椅主体,如图10(a)所示,在完全向上方拉起时,装拆脚20的啮合钩23与撞针24通过锁定装置22被锁定。
接下来,在将座椅主体拉起后,从将座椅靠背1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的状态变为起立状态。
通过上述一连串的动作,车用座椅S向使用状态复原完成。
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车用座椅S成为可以将座椅衬垫2收纳于在座椅后方形成的收纳凹部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可以将座椅衬垫2收纳于在座椅前方形成的收纳凹部的构成。
那种情况下,需要将装拆脚20与旋转连杆30的座椅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相反地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座椅侧安装部件50侧形成有啮合凸部,地板侧基座部件60侧形成有啮合孔,但并不限定于此,相反地,也可以在座椅侧安装部件50侧形成有啮合孔,在地板侧基座部件60侧形成有啮合凸部。
并且啮合孔并不限定于贯通孔,也可以作为凹部形状的孔而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1啮合凸部53与第1啮合孔63嵌合的部分同第2啮合凸部57与第2啮合孔64嵌合的部分向相互正交的方向延伸,但并不限定于此,至少是向交差的方向延伸就可以。
并且上述嵌合部分并不限定于2个,也可以多个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分在专利权利要求书中作为座椅衬垫的外缘部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特别限定于前端部分,也可以将外缘部分适用于后缘部分、右端部分、左端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表皮2b是分别具有下侧表皮2ba、上侧表皮2bb、作为上侧表皮2bb的一部分的表皮拉伸部2bc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这些表皮也可以是由一片共通的质地形成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具体的例子对关于用于汽车的可收纳的车用座椅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火车、公共汽车等的车用座椅之外,也可以作为飞机、船等的乘坐物用座椅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主要是对与本发明相关的车用座椅进行了说明。
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更容易的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不脱离其主旨,更改、改善的同时本发明包括其等价物是理所当然的事。
特别是,关于旋转连杆30、座椅侧安装部件50及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配置和构成,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内容,仅仅是一个示例,并非限定本发明。
符号说明
S 车用座椅
1 座椅靠背
1a、2a 缓冲垫
1b、2b 表皮
2 座椅衬垫
2ba 下侧表皮
2bb 上侧表皮
2bc 表皮胀出部
2bd 可弯曲板
10 倾斜装置
11 旋转轴
20 装拆脚
21 脚旋转轴
22 锁定装置
23 啮合钩
24 撞针
30 旋转连杆
31 第1连杆
31a 第1连杆旋转轴
32 第2连杆
32a 第2连杆旋转轴
33 第3连杆
33a 第3连杆旋转轴
34 安装轴
35 活塞减振器
40 传达部件
41 传达主体部
42 传达旋转轴
43 传达连杆
44 传达连杆旋转轴
50 座椅侧安装部件
51 第1安装部件
51a 后壁部
51b 左侧壁部
51c 右侧壁部
52 第1轴孔
53 第1啮合凸部
53a 挂止部
55 第2安装部件
55a 侧壁部
55b 底壁部
56 第2轴孔
57 第2啮合凸部
60 地板侧基座部件
61 底壁部
62 侧壁部
62a 被安装孔
63 第1啮合孔
64 第2啮合孔
65 法兰
66 加固筋
67 切口部(位置决定部)
70 座椅侧盖
71 第1座椅侧盖
71a 法兰部
72 第2座椅侧盖
80 地板侧盖
81 底壁部
82 侧壁部
90 连杆盖
91、92 第1连杆盖
93 第2连杆盖

Claims (11)

1.一种车用座椅,具备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具有作为就座部的座椅衬垫,安装于该座椅衬垫并作为靠背部的座椅靠背;
可以将该座椅主体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位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端侧安装于所述座椅主体、为了使该座椅主体向所述收纳位置侧移动而相对于所述车体地板旋转的旋转连杆;
安装于该旋转连杆的另一端侧、连结于设置于所述车体地板上的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座椅侧安装部件;
在该座椅侧安装部件及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中,设置于一方的啮合凸部相对于设置于另一方的啮合孔被嵌入;
所述啮合孔与所述啮合凸部嵌合的嵌合部分,被多个设置于不同的位置;
多个所述嵌合部分在互相交差的方向上延伸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啮合孔是设置于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的贯通孔;
所述啮合凸部设置于所述座椅侧安装部件,贯通所述贯通孔而被嵌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及所述座椅侧安装部件中,在至少一方,在所述嵌合部分的周边部分设置有阶梯状的高低不平的加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至少1个的所述嵌合部分被所述加固筋所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具有,设置于在所述车体地板上形成的收纳凹部、安装于该收纳凹部的底面的底壁部、从该底壁部连续延伸并安装于所述收纳凹部的内侧面的侧壁部;
所述加固筋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侧壁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部在设置了所述侧壁部侧的相反侧,具有可以在设置于所述收纳凹部的底面上的被决定位置部决定位置的位置决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啮合孔是贯通孔;
在所述啮合凸部贯通所述贯通孔的突出部分,设置有用于挂止于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分的挂止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外侧覆盖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地板侧盖;
在该地板侧盖设置有配置于多个的所述嵌合部分之间、并可安装于设置于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的被安装部的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外侧覆盖所述座椅侧安装部件的座椅侧盖;
该座椅侧盖面向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延伸;
延伸的部分抵接于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并沿该地板侧基座部件的面扩展。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衬垫至少具有缓冲垫与覆盖该缓冲垫的表皮;
该表皮具有配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的底部的下侧表皮,以及配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的上部、并设置为在该座椅衬垫的外缘部分比所述下侧表皮更向外侧拉伸一部分的上侧表皮。
11.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侧表皮向外侧拉伸的部分,面向下方延伸;
在所述座椅主体被收纳时,向下方延伸的部分,配置于所述座椅侧安装部件与所述地板侧基座部件之间。
CN201510658568.7A 2014-10-17 2015-10-12 车用座椅 Active CN105522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3024 2014-10-17
JP2014213024A JP6007224B2 (ja) 2014-10-17 2014-10-17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2939A CN105522939A (zh) 2016-04-27
CN105522939B true CN105522939B (zh) 2018-02-02

Family

ID=5576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8568.7A Active CN105522939B (zh) 2014-10-17 2015-10-12 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07224B2 (zh)
CN (1) CN1055229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7680B (zh) * 2018-03-19 2019-07-30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平放式汽车座椅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606A (zh) * 2006-06-05 2007-12-12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折叠座椅的锁紧装置
CN101511636A (zh) * 2006-09-06 2009-08-1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1368B2 (ja) * 2003-02-25 2008-10-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装置
JP3952968B2 (ja) * 2003-02-28 2007-08-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取付構造
KR100521198B1 (ko) * 2003-10-21 2005-10-1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싱킹시트
JP2005289211A (ja) * 2004-03-31 2005-10-20 T S Tec Kk 車両用シートの荷物固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606A (zh) * 2006-06-05 2007-12-12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折叠座椅的锁紧装置
CN101511636A (zh) * 2006-09-06 2009-08-1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78694A (ja) 2016-05-16
JP6007224B2 (ja) 2016-10-12
CN105522939A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0249B (zh) 车用座椅
JP590408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5209289B (zh) 车用座椅
JP623059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5073490B (zh) 车用座椅
CN107074134B (zh) 车用座椅
JP6315985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6068205B (zh) 车用座椅
CN105658478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4870246B (zh) 交通工具座椅
JP593030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5142974B (zh) 车用座椅
CN103180170A (zh) 车用座椅
US20150115680A1 (en) Sea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5522939B (zh) 车用座椅
CN103373252B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04884299B (zh) 车用座椅
KR20050103630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더블폴딩 고정을 위한 록킹기구
JP201512394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8688530A (zh) 四连杆式快速前翻汽车座椅骨架
JP573169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621395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7393630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JP2015020596A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577650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