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3600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3600B
CN105493600B CN201480047511.7A CN201480047511A CN105493600B CN 105493600 B CN105493600 B CN 105493600B CN 201480047511 A CN201480047511 A CN 201480047511A CN 105493600 B CN105493600 B CN 105493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event
measurement
base station
terminal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75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3600A (zh
Inventor
上村克成
坪井秀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3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3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地进行小区测定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有关的技术。终端装置在以测定设定而设定了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频率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事件的情况下,基于由基站装置设定的测定设定而从测定对象的频率下的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分别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利用评价对象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高效地进行小区测定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测定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技术。
本申请基于2013年8月2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3-177425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作为标准化计划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通过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式、被称作资源块的给定的频率/时间单位的灵活的调度,进行了实现快速通信的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无线接入;以后称作EUTRA)的标准化。
此外,在3GPP中,进行了实现更快速的数据传输且相对于EUTRA具有向上兼容性的Advanced EUTRA的探讨。在EUTRA中,主要假定了基站装置几乎由相同的小区结构(小区尺寸)构成的网络,但在Advanced EUTRA中,以不同结构的基站装置(小区)混在相同区域中的网络(异种无线网络、异质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为前提,进行了与之对应的通信***的探讨。
在如异质网络那样被配置为小区半径大的小区(宏小区)和小区半径比宏小区小的小区(小型小区)混在一起的通信***中,探讨了终端装置与多个小区同时连接来进行通信的技术(Dual Connectivity(双连通、对偶连接性))(非专利文献1)。
在非专利文献1中,作为终端装置在小区半径(小区尺寸)大的小区(宏小区)与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小型小区)之间实现双连通时的方案之一,探讨了同一频率(co-channelscenario)的小区内的双连通。
非专利文献2指出:在同一频率的小区内进行双连通的情况下,终端装置无法针对各个测定事件而唯一地决定成为参考的小区。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2-130444,NTT DOCOMO,INC.,3GPP TSG RAN2#81,St.Julian’s,Malta,January 28th-February 1st,2013.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81/Docs/
非专利文献2:R2-132540,Potevio,3GPP TSG RAN2#83,Barcelona,Spain,August19th-23th,2013.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83/Docs/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非专利文献2中,虽然指出终端装置无法针对各个测定事件唯一地决定成为参考的小区这一问题,但并未示出针对该问题的任何解决策略。即,在同一频率下所连接的服务小区存在多个的情况下,终端装置无法唯一地决定参考小区。此外,在同一频率下所连接的服务小区存在多个的情况下,终端装置无法区分服务小区和周边小区。此外,在不同频率的服务小区之中只能同时与一个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无法唯一地决定参考小区。此外,在同一频率下所连接的服务小区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基站装置无法正确地解释从终端装置报告的测定事件的报告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小区测定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测定方法以及集成电路有关的技术,由此来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个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手段。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其中,在对从基站装置通知的多个服务小区进行了设定的情况下,在以测定设定而被通知了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事件时,基于测定设定而从测定对象的频率下的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分别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利用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其中,将主小区视作评价对象小区,将主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视作周边小区。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其中,将由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所指定的服务小区视作评价对象小区,将被指定的服务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视作周边小区。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其中,将根据由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所表示的信息而判断的服务小区视作评价对象小区,将被指定的服务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视作周边小区。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其中,将被判断为当前正在通信的服务小区视作评价对象小区,将被判断为当前正在通信的服务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视作周边小区。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其中,在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基于从基站装置通知的设定而将服务小区之一视作评价对象小区,将评价对象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视作周边小区。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其中,在被通知了与评价对象小区关联的测定事件的情况下,利用评价对象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
如此,终端装置能够唯一地区分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此外能够利用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来适当地评价测定事件。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中,在向终端装置通知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事件包含在测定设定中进行通知,使终端装置利用基于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而从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分别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并且接收基于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而进行报告的测定报告。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中,通过测定设定来指定多个服务小区之中用作评价对象小区的服务小区。
如此,基站装置能够向终端装置通知用于唯一地区分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测定设定,此外能够从终端装置接收包含适当地利用了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测定事件的测定结果的测定报告。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是如下的使基站装置利用多个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其中,在基站装置中,在向终端装置通知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事件包含在测定设定中进行通知,并接收基于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而进行报告的测定报告;在终端装置中,基于与测定事件有关的测定设定而从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分别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利用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
如此,在通信***中,终端装置能够唯一地区分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此外能够利用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来适当地评价测定事件,并且,基站装置能够向终端装置通知用于唯一地区分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测定设定,此外能够从终端装置接收包含适当地利用了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测定事件的测定结果的测定报告。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的测定方法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测定方法至少包括:在对从基站装置通知的多个服务小区进行了设定的情况下,在以测定设定而被通知了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事件时,基于测定设定而从测定对象的频率下的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分别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步骤;和利用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的测定方法是如下的利用多个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测定方法至少包括:在向终端装置通知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事件包含在测定设定中进行通知的步骤;使终端装置利用基于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而从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分别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的步骤;和接收基于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而进行报告的测定报告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是如下的搭载于利用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使终端装置至少发挥如下功能:在对从基站装置通知的多个服务小区进行了设定的情况下,在以测定设定而被通知了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事件时,基于测定设定而从测定对象的频率下的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分别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功能;和利用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是如下的搭载于利用多个小区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使基站装置至少发挥如下功能:在向终端装置通知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事件包含在测定设定中进行通知的功能;使终端装置利用基于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而从多个服务小区之中分别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来评价测定事件的功能;和接收基于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的测定报告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中,在与高效地进行小区的测定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测定方法以及集成电路有关的技术这一点上公开了各实施方式,但针对各实施方式能够应用的通信方式并不限定于EUTRA或者如Advanced EUTRA那样与EUTRA具有兼容性的通信方式。
例如,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技术可以在利用了码分复用接入(CDMA)、时分复用接入(TDMA)、频分复用接入(FDMA)、正交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以及其他接入方式等的各种通信***中使用。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和网络可按相同含义来使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与能够高效地进行小区的测定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测定方法以及集成电路有关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的简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简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小区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示出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测定方法有关的时序图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利用双连通来连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利用双连通来连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情况下的其他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简单说明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有关的技术。
[物理信道/物理信令]
对EUTRA以及Advanced EUTRA中所使用的主要的物理信道、物理信令进行说明。所谓信道是指用于收发信号的介质,所谓物理信道是指用于收发信号的物理介质。在本发明中,物理信道可按与信号相同含义来使用。物理信道在EUTRA以及Advanced EUTRA中虽然有可能以后进行追加、或者变更或追加其结构、格式形式,但即便在被变更或者追加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
在EUTRA以及Advanced EUTRA中,关于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令的调度,利用无线帧来进行管理。1个无线帧为10ms,1个无线帧由10个子帧构成。进而,1个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即,1个子帧为1ms,1个时隙为0.5ms)。此外,作为配置物理信道的调度的最小单位,利用资源块来进行管理。所谓资源块,通过由多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的集合来构成频率轴的一定的频域、和由一定的发送时间间隔(1个时隙)构成的区域来进行定义。
同步信令(Synchronization Signals)通过3种主要同步信令、和在频域交错配置的由31种码构成的辅助同步信令而构成,通过主要同步信令和辅助同步信令的信号的组合,示出识别基站装置的504种小区标识符(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和用于无线同步的帧定时。终端装置确定通过小区搜索而接收到的同步信令的物理小区ID。
物理广播信息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是在通知(设定)小区内的终端装置所公共利用的控制参数(广播信息(***信息);System information)的目的下被发送的。关于不能由物理广播信息信道通知的广播信息,向小区内的终端装置通知以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了广播信息的无线资源,在被通知的无线资源中,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来发送通知广播信息的层3消息(***通知)。
作为广播信息而被通知:表示小区单独的标识符的小区全局标识符(CGI:CellGlobal Identifier)、对基于传呼的等待区域进行管理的跟踪区域标识符(TAI: TrackingArea Identifier)、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发送定时调整信息、该小区中的公共无线资源设定信息、周边小区信息、上行链路接入限制信息等。
下行链路参考信令(下行链路参照信号)根据其用途被分类为多个类型。例如,小区固有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为按照每个小区以给定的功率进行发送的导频信令,是基于给定的规则在频域以及时域中被周期性地重复的下行链路参考信令。终端装置通过接收小区固有RS来测定每个小区的接收质量。此外,终端装置作为用于解调与小区固有RS同时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照用的信号,也使用下行链路小区固有RS。小区固有RS中所使用的序列利用的是能够按照每个小区进行识别的序列。
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令也用于估计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变动。将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下行链路参考信令称作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令(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CSI-RS)。此外,针对终端装置而单独设定的下行链路参考信令被称作UE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URS)或者Dedicated RS(DRS),为了解调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时的信道的传播路径补偿处理而被参照。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以从各子帧的起始起的几个OFDM符号(例如1~4OFDM符号)来进行发送。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是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被配置的OFDM符号所配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EPDCCH是在向终端装置通知遵从基站装置的调度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指示发送功率的增减的调整量的信息的目的下被使用的。以后,在单独记载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明确记载,则意味着PDCCH和EPDCCH这两个物理信道。
终端装置在收发作为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层3消息(传呼、越区切换指令等)之前,对发往本装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视(监控),对发往本装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接收,因此需要在发送时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获取被称作上行链路许可(上行链路分配)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在接收时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获取被称作下行链路许可(下行链路分配)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另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也可以构成为:除了以上述的OFDM符号来进行发送之外,还以从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单独(dedicated)分配的资源块的区域来进行发送。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是为了进行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的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无线资源请求、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而使用的。
CSI包含: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标识符)、PMI(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标识符)、PTI(Precoding Type Indicator;预编码类型标识符)、RI(Rank Indicator;秩标识符)。各Indicator也可以标记为Indication。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除了下行链路数据之外还用于将传呼、未被物理广播信息信道通知的广播信息(***通知)作为层3消息向终端装置进行通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表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配置在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以外的OFDM符号中进行发送。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1子帧内被时分复用。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主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也可以包含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ACK/NACK等的控制数据。此外,除上行链路数据之外,还被使用于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作为层3消息从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进行通知。此外,与下行链路同样,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表示。
上行链路参考信令(Uplink Reference Signal)(也称作上行链路参照信号、上行链路导频信号、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包含:基站装置为了解调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以及/或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而使用的解调参照信号(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和基站装置主要为了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的探测参照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此外,探测参照信号中包含:被周期性发送的周期性探测参照信号(PeriodicSRS)、和在从基站装置作出指示时被发送的非周期性探测参照信号(Aperiodic SRS)。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是为了通知(设定)前同步码序列而使用的信道,具有保护时间。前同步码序列构成为通过多个序列向基站装置通知信息。例如,在准备了64种序列的情况下,能够向基站装置示出6个比特的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被用作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接入的接入单元。
终端装置为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未设定时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请求、或者向基站装置请求使上行链路发送定时与基站装置的接收定时窗口相符而需要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也被称作定时超前(Timing Advance;TA))等,利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此外,基站装置也能够利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向终端装置请求开始随机接入过程。
层3消息是在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RRC(无线资源控制)层交换的控制平面(CP(Control-plane、C-Plane))的协议所处理的消息,可按与RRC信令或者RRC消息相同的含义来使用。另外,针对控制平面,将处理用户数据的协议称作用户平面(UP(User-plane、U-Plane))。
另外,除此之外的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令由于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不相关,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作为省略了说明的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令,有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PMCH:Physical multicastchannel)等。
[无线网络]
由基站装置控制的各频率的能通信范围(通信区域)被视作小区。此时,基站装置所覆盖的通信区域可以是按每个频率而为分别不同的宽度、不同的形状。此外,所覆盖的区域也可以按每个频率而不同。将基站装置的类别、小区半径的大小不同的小区混在相同频率或者不同频率的区域中形成一个通信***的无线网络称作异质网络。
终端装置将小区中视作通信区域来进行动作。终端装置在从某小区向其他小区移动时,在非无线连接时(非通信中)通过小区重新选择过程而向其他的适当小区进行移动,在无线连接时(通信中)通过越区切换过程而向其他的适当小区进行移动。适当小区一般是指基于从基站装置指定的信息而判断为未禁止终端装置的接入的小区、且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满足给定条件的小区。
基站装置按照每个频率来管理终端装置能够利用该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区域即小区。一个基站装置可以管理多个小区。小区根据能够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区域的大小(小区尺寸)而被分类为多个类别。例如,小区被分类为宏小区和小型小区。小型小区一般是覆盖半径为几米到几十米的小区。此外,小型小区也有时根据其区域的大小被分类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纳米小区等。
在终端装置能够与某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时,该基站装置的小区之中被设定为用在与终端装置通信中的小区为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其他的在通信中未使用的小区被称作周边小区(Neighboring cell)。
[主小区、辅小区]
此外,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也可以应用通过载波聚合来汇集(聚合、aggregate)多个不同频带(频段)的频率(分量载波、或者频带)而如一个频率(频带)那样处理的技术。在载波聚合中,作为分量载波而有:与上行链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与下行链路对应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本说明书中,频率和频带可按相同含义来使用。
例如,在通过载波聚合而汇集了5个频带宽度为20MHz的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实现载波聚合的能力的终端装置将它们视作100MHz的频带宽度来进行收发。另外,所汇集的分量载波可以为连续的频率,也可以是全部或者一部分不连续的频率。例如,在能够使用的频带为800MHz频段、2GHz频段、3.5GHz频段的情况下,也可某分量载波以800MHz频段来发送,另一分量载波以2GHz频段来发送,又一分量载波以3.5GHz频段来发送。
此外,也能够汇集同一频带的连续或者不连续的多个分量载波。各分量载波的频带宽度既可以是比终端装置能够接收的频带宽度(例如20MHz)窄的频带宽度(例如5MHz、10MHz),也可以是所汇集的频带宽度各不相同。频带宽度在考虑向下兼容性的情况下期望与现有的小区的频带宽度的任意一者相等,但可以具有与现有的小区的频带不同的频带宽度。
也可以通过载波聚合来汇集不具有向下兼容性的分量载波(载波类型)。将该不具有向下兼容性的分量载波也称作新载波类型(NCT)。另外,期望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分配(设定、追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等于或小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
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将由某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与该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进行小区固有连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的小区,作为主小区(PCell:Primary cell)来管理。此外,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将由主小区以外的分量载波构成的小区,作为辅小区(SCell:Secondary cell)来管理。将主小区的频率称作主频率,将辅小区的频率称作辅频率。
终端装置也可以在主小区中进行传呼消息的接收、广播信息的更新的检测、初期接入过程、安全信息的设定等,另一方面,在辅小区中不进行这些处理。将主小区和辅小区合起来称作服务小区(服务小区)。
主小区虽然为激活(Activation)以及不激活(Deactivation)的控制的对象外(即,主小区被视作必定激活),但辅小区具有与激活和不激活等的激活度相应的小区的状态(state)。关于小区的状态,将被激活的状态也称作Activated state,将不被激活的状态也称作Deactivated state。
小区(辅小区)的状态既存在从基站装置明示性地指定(通知、指示)状态的变更的情况,也存在基于针对每个分量载波(辅小区)由终端装置计时的计时器信息(辅小区不激活计时器;不激活计时器)来变更状态的情况。
另外,载波聚合是基于利用了多个分量载波(频带)的多个小区的通信,也被称作小区聚合。另外,终端装置也可以按照每个频率经由中继站装置(或者中继器)而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连接。即,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也能够置换为中继站装置。
[双连通]
说明双连通的基本结构(构造)。在双连通中,终端装置同时与多个基站装置连接。基站装置是构成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构成小型小区的其他基站装置。此外,基站装置是构成小型小区的基站装置和构成其他小型小区的其他基站装置。如此,将终端装置利用属于多个基站装置的小区来同时进行连接的情形称作双连通,将利用用于实现双连通的技术来连接终端装置和多个基站装置的情形,采用“利用双连通”、“基于双连通的连接”、或者与它们相同含义的表现来进行说明。所连接的小区既可以在相同的频率下被运用,也可以在不同的频率下被运用。
另外,载波聚合在一个基站装置管理多个小区且各小区的频率不同的点、以及是多个小区间无需考虑延迟影响的快速骨干线路的点上,不同于基于双连通的连接。换言之,载波聚合是经由多个小区来连接一个终端装置和一个基站装置的技术,相对于此,双连通是经由多个小区来连接一个终端装置和多个基站装置的技术。
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能够针对双连通来应用载波聚合所应用的技术。例如,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也可以针对通过双连通而连接的小区来应用主小区以及辅小区的管理(追加、删除、变更等)、载波聚合所对应的测定方法以及测定事件设定、激活/不激活等的技术。
构成通过双连通而连接的小区的多个基站装置间的连接路径被称作基站接口N10。此外,基站接口N10在EUTRA中也被称作X2接口、或者Xn接口。
图5是示出利用双连通来连接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基站装置2-1、基站装置2-2)分别经由独立的小区而同时进行连接,终端装置1能够相对于各个基站装置2的小区而进行同时接收以及/或者同时发送。
图6是示出利用双连通来连接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情况下的其他例子的图。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基站装置2-1、基站装置2-2)分别经由独立的小区而同时进行连接,终端装置1能够相对于各个基站装置2的小区实现针对任一个小区的接收以及发送。即,终端装置1在与基站装置2-1的小区进行收发(通信)的情况下,不与另一个基站装置2-2的小区进行收发。另外,这里的收发是指针对终端装置1的单独的调度发送,不包含下行链路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广播信息等的小区内公共的信号/信道的接收。
此外,本技术虽然以双连通这样的名称来称呼,但与终端装置1连接的基站装置2的数目并非限定至2个,终端装置1也可以与3个以上的基站装置2进行连接。
[Measurement(测定)]
下面说明终端装置中的测定控制的方法(测定方法)。基站装置利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向终端装置发送测定设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终端装置对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测定参数进行设定,并且按照所通知的测定参数来进行针对服务小区(serving cell)以及周边小区(包含列表小区(listed cell)以及/或者检测小区(detected cell))的测定、测定事件的事件评价、测定报告。列表小区是被列为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 (s))的小区(从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作为周边小区列表来进行通知的小区),检测小区是虽然在由测定对象表示的频率下被终端装置检测到但未被列为测定对象的小区(终端装置自身检测到的小区)。
对于测定而言,有频率内测定(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s)、频率间测定(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无线接入技术间测定(inter-RAT measurements)。频率内测定是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下的测定。频率间测定是与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不同的频率下的测定。无线接入技术间测定是与服务小区的无线技术(例如EUTRA)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下的测定。
对于测定设定而言,包含:测定标识符(measId)、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数量设定(quantityConfig)、测定间隙设定(measGapConfig)、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等。
数量设定(quantityConfig)在测定对象为EUTRA的情况下,对层3滤波器系数(L3filtering coefficient)进行指定。层3滤波器系数(L3filtering coefficient)对最新的测定结果与过去的测定结果的滤波之比(比例)进行设定。滤波结果由终端装置使用在事件评价中。所谓事件评价,是指在终端装置中被实施的、是否满足由报告设定表示的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的判断。
其中,测定标识符(measId)为了将测定对象和报告设定建立联系(建议对应)而使用的,具体而言,在测定设定中,测定标识符(measId)、被联系的一个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和一个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ConfigId)由基站装置来设定,并通知给终端装置。测定设定能够针对测定标识符、测定对象、报告设定的对应关系(联系)而分别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
测定对象按照每个无线接入技术(RAT)或者频率来设定。此外,报告设定有:针对EUTRA的设定和针对EUTRA以外的RAT的设定。
测定对象中包含与测定对象标识符建立了对应的测定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等。测定对象标识符是为了识别测定对象的设定而使用的标识符。测定对象的设定如前所述,按照每个无线接入技术(RAT)或者频率来设定。针对EUTRA的测定对象即测定对象EUTRA设定的是,针对所对应的频率的EUTRA小区来应用的信息。此外,不同频率的测定对象EUTRA作为不同的测定对象来处理,分别被分配了不同的测定对象标识符。
测定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包含: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Info)、测定频带宽度(measurementBandwidth)、偏移频率(offsetFreq)、与周边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与黑名单(black list)有关的信息等。
接下来,说明测定对象EUTRA中包含的信息。EUTRA载波频率信息表示成为测定对象的频率(载波频率)。测定频带宽度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载波频率下动作的全部周边小区所共同的测定频带宽度。偏移频率(offsetFreq)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频率下被应用的测定偏移值。
报告设定中包含:与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ConfigId)建立了对应的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igEUTRA)等。
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ConfigId)是为了识别与测定有关的报告设定而使用的标识符。针对EUTRA的报告设定即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igEUTRA)设定(既定)的是,EUTRA中的测定报告消息所报告的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triggering criteria)。
此外,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igEUTRA)中包含:事件标识符(eventId)、触发量(triggerQuantity)、滞后(hysteresis)、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报告量(reportQuantity)、最大报告小区数(maxReportCells)、报告间隔(reportInterval)、报告次数(reportAmount)等。
接下来,说明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igEUTRA)。事件标识符(eventId)是用于选择与事件触发报告(event triggered reporting)有关的基准(criteria)的信息。在此,所谓事件触发报告(event triggered reporting),是指在小区的接收质量(测定结果)满足后述的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将测定结果报告给基站装置。此外,在满足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在一定间隔内将测定结果报告某次数的方法称作触发周期报告(event triggered periodic reporting)。
终端装置在判断为满足某测定事件中的触发基准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使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消息的发送过程触发(开始),向基站装置发送包含测定结果的测定报告消息。触发量(triggerQuantity)表示为了对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进行评价而使用的量,被指定了参照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或者参照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即,终端装置将由触发量(triggerQuantity)指定的量作为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来使用,判定是否满足了由事件标识符(eventId)指定的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
对于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而言,例如针对EUTRA的小区而利用的是以下所示的事件A1~事件A6,分别有加入条件(entering condition)和脱离条件(leaving condition)。终端装置在判断为满足了针对由基站装置指定的测定事件的加入条件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使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触发。另一方面,终端装置在判断为满足了已满足加入条件的测定事件的脱离条件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停止所对应的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
另外,在针对测定事件而设定了脱离时报告(reportOnLeave)的情况下,在满足针对由基站装置指定的测定事件的加入条件、且满足了脱离条件时,终端装置使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触发。
<事件(Event)A1>
事件(Event)A1加入条件:Ms-Hys>a1_Threshold
事件(Event)A1脱离条件:Ms+Hys<a1_Threshold
<事件(Event)A2>
事件(Event)A2加入条件:Ms-Hys<a2_Threshold
事件(Event)A2脱离条件:Ms+Hys>a2_Threshold
<事件(Event)A3>
事件(Event)A3加入条件:Mn+Ofn+Ocn-Hys>Mp+Ofp+Ocp+a3_Offset
事件(Event)A3脱离条件:Mn+Ofn+Ocn+Hys<Mp+Ofp+Ocp+a3_Offset
<事件(Event)A4>
事件(Event)A4加入条件:Mn+Ofn+Ocn-Hys>a4_Threshold
事件(Event)A4脱离条件:Mn+Ofn+Ocn+Hys<a4_Threshold
<事件(Event)A5>
事件(Event)A5加入条件1:Mp-Hys<a5_Threshold1
事件(Event)A5加入条件2:Mn+Ofn+Ocn-Hys>a5_Threshold2
事件(Event)A5脱离条件1:Mp+Hys>a5_Thresholdl
事件(Event)A5脱离条件2:Mn+Ofn+Ocn+Hys<a5_Threshold2
<事件(Event)A6>
事件(Event)A6加入条件:Mn+Ocn-Hys>Ms+Ocs+a6_Offset
事件(Event)A6脱离条件:Mn+Ocn+Hys<Ms+Ocs+a6_Offset
在此,所谓Ms,是指针对服务小区(主小区或者辅小区)的测定结果。所谓Mp,是指针对主小区的测定结果。所谓Mn,是指针对周边小区(neighbour cell)的测定结果。终端装置利用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Ms、主小区的测定结果Mp、或者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Mn来对各事件进行评价。
所谓Hys,是指针对成为对象的测定事件的滞后参数。所谓Ofn,是指相对于周边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所谓Ocn,是指相对于周边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另外,在未设定Ocn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将测定偏移值设为0(零)。
所谓Ofs,是指相对于服务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所谓Ocs,是指相对于服务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
所谓Ofp,是指相对于主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所谓Ocp,是指相对于主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
所谓a1_Threshold,是指针对事件A1而应用的阈值参数。所谓a2_Threshold,是指针对事件A2而应用的阈值参数。所谓a3_Offset,是指针对事件A3而应用的偏移参数。所谓a4_Threshold,是指针对事件A4而应用的阈值参数。所谓a5_Threshold1和a5_Threshold2,分别是指针对事件A5而应用的阈值参数。所谓a6_Offset,是指针对事件A6而应用的偏移参数。
考虑以上事项,并且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关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关联的公知的功能、构成的具体说明,在判断为会使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旨不明确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一例的框图。本终端装置1至少由接收天线部R01、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物理层控制部105、发送数据控制部106、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发送天线部T01、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构成。图中的“部”,是即便通过部分、电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用语也可表现的、实现终端装置1的功能以及各过程的要素。
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是执行终端装置1的状态控制、测定控制以及报告控制、公共控制信息以及单独控制信息的控制、连接控制、移动控制、无线资源控制等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各功能的块。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104和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是执行管理数据链路层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的各功能的块。
另外,终端装置1可以是为了支持基于载波聚合以及/或者双连通的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或者小区的同时接收而具备多个接收***的块(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以及为了支持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或者小区的同时发送而具备多个发送***的块(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的构成。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物理层控制部105、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构成。
关于终端装置1的接收处理,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向接收数据控制部104输入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输入用于控制各块的控制参数即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控制信息是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包含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的参数设定的信息。
物理层控制信息通过从基站装置2向终端装置1单独(dedicated)发送的无线连接资源设定、小区固有的广播信息、或者***参数等来设定,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根据需要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输入。物理层控制部105将与接收相关的控制信息即接收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入给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
接收控制信息中作为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而包含:接收频带的信息、与物理信道和物理信令有关的接收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信息。此外,接收数据控制信息是包含辅小区不激活计时器信息、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控制信息、多播数据接收信息、下行链路重传控制信息等的下行链路的控制信息,包含与MAC层、RLC层、PDCP层中的各个下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
接收信号由接收天线部R01接收,被输入至接收部101。接收部101按照由接收控制信息指定的频率和频带来接收来自基站装置2的信号。接收部101也可以包含RF电路。接收到的信号被输入给解调部102。解调部102进行信号的解调。解调部102向解码部103输入解调后的信号。解码部103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各数据(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给接收数据控制部104。此外,与各数据一起从基站装置2发送出的MAC控制要素也被解码部103解码,并输入给接收数据控制部104。
接收数据控制部104进行基于接收到的MAC控制要素的物理层控制部105的控制、被解码后的各数据的缓存控制、被重传的数据的纠错控制(HARQ)等。向接收数据控制部104输入的各数据被输入(转发)给无线资源控制部110。
此外,关于终端装置1的发送处理,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发送数据控制信息,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输入用于控制各块的控制参数即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控制部105将与发送相关的控制信息即发送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入给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发送控制信息作为上行链路调度信息而包含:编码信息、调制信息、发送频带的信息、与物理信道和物理信令有关的发送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信息。
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是包含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不连续传输)控制信息、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资源请求设定信息、小区小组信息、上行链路重传控制信息等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可以将与多个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设定给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对用于调整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计时器进行管理,按照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小组、每个TA小组)来管理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发送定时调整状态或者发送定时非调整状态)。发送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计时器被包含在发送数据控制信息中。
另外,在需要管理多个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的情况下,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对与多个之中的各个小区(或者小区小组、TA小组)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对应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进行管理。资源请求设定信息中至少包含最大发送计数器设定信息和无线资源请求禁止计时器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可以将与多个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个资源请求设定信息设定给发送数据控制部106。
由终端装置1产生的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以任意的定时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此时,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计算被输入的发送数据的量(上行链路缓存区量)。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具有判别被输入的发送数据是属于控制平面的数据还是属于用户平面的数据的功能。
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在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了发送数据时,在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内(未图)的上行链路缓存区中保存发送数据。然后,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判断被输入的发送数据的发送所需的无线资源是否分配给终端装置1。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基于无线资源分配来选择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无线资源请求(调度请求(SR))、或者利用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之中的任一者,并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请求用于发送所选择出的信道的控制处理。
即,在已经分配了无线资源、且处于能够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来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的状态时,编码部107按照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指示而从上行链路缓存区之中获取与分配完毕的无线资源对应的发送数据来进行编码,并向调制部108输入。或者,在未分配无线资源时,当可以实现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之际,编码部107按照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指示而对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的发送所需的控制数据进行编码,并向调制部108输入。
或者,在未分配无线资源时,当无法实现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之际,编码部107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此时,编码部107基于从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来生成由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的前同步码序列。此外,编码部107按照发送控制信息来适当地编码各数据,并输入给调制部108。
调制部108基于对被编码后的各数据进行发送的信道结构,来进行适当的调制处理。发送部109将被调制处理后的各数据映射至频域,并且将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载于既定的频率的载波上进行功率放大。此外,发送部109按照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输入的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小组、每个TA小组)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来调整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发送部109也可以包含RF电路。从发送部109输出的发送信号被发送天线部T01发送出。配置上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除了用户数据之外,还能够包含例如层3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消息)。
在图1中,关于其他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的传输路径进行了省略,但作为构成要素而显然具备具有为使作为终端装置1进行动作而需要的其他功能的多个块。例如,在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上级存在执行与核心网络之间的控制的NAS层部、应用层部。
此外,接收天线部R01或者发送天线部T01典型的是平面状的多频带天线,但能够采用适合终端装置1的移动站装置能力、形状、目的等的任意天线来构成。例如,既可以由多个天线部来构成,也可以具有指向性,还可以使接收天线部R01以及发送天线部T01成为一体。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的一例的框图。本基站装置至少由接收天线部R02、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物理层控制部205、发送数据控制部206、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发送天线部T02、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网络信号收发部211构成。图中的“部”,是即便通过部分、电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用语也可表现的、实现基站装置2的功能以及各过程的要素。
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是执行基站装置2的无线资源控制的RRC(Radio ResourceControl)层的各功能的块。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204和发送数据控制部206是执行管理数据链路层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的各功能的块。
另外,基站装置2可以是为了支持基于载波聚合以及/或者双连通的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而具备多个接收***的块(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以及发送***的块(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的构成。此外,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物理层控制部205、发送数据控制部206、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网络信号收发部211的构成。
无线资源控制部210将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给发送数据控制部206。发送数据控制部206在存在向终端装置1发送的MAC控制要素的情况下,向编码部207输入MAC控制要素和各数据(下行链路数据或者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编码部207对输入的MAC控制要素和各数据进行编码,并向调制部208输入。调制部208进行被编码后的信号的调制。
此外,由调制部208调制后的信号被输入至发送部209。发送部209将输入的信号映射至频域之后,将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载于既定的频率的载波上进行功率放大。发送部209也可以包含RF电路。从发送部209输出的发送信号被发送天线部T02发送出。配置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典型的构成了层3消息(RRC消息)。
此外,接收信号由接收天线部R02接收,被输入至接收部201。接收部201将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在针对终端装置1而设定了不同的多个发送定时的小区的情况下,接收部201按照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小组、每个TA小组)以不同的定时来接收信号。由接收部201变换后的数字信号被输入至解调部202来进行解调。
由解调部202解调后的信号接下来被输入给解码部203。解码部203对被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各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给接收数据控制部204。此外,与各数据一起从终端装置1发送出的MAC控制要素也被解码部203解码,并输入给接收数据控制部204。
接收数据控制部204进行基于接收到的MAC控制要素的物理层控制部205的控制、被解码后的各数据的缓存、被重传的数据的纠错控制(HARQ)。向接收数据控制部204输入的各数据被输入(转发)给无线资源控制部210。
这些各块的控制所需的物理层控制信息是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包含基站装置2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的参数设定的信息。物理层控制信息通过上级的网络装置(MME、网关装置(SGW)、OAM等)、***参数来设定,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根据需要向控制部204输入。
物理层控制部205将与发送关联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而适当地输入至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的各块,将与接收关联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而适当地输入至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的各块。
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包含针对基站装置2的MAC层、RLC层、PDCP层的每一个层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包含针对基站装置2的MAC层、RLC层、PDCP层的每一个层的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即,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和发送数据控制信息按照每个终端装置1来设定。
网络信号收发部211进行基站装置2之间或上级的网络装置(MME、SGW)与基站装置2之间的控制消息、或者用户数据的发送(转发)或者接收。在图2中,关于其他的基站装置2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的传输路径进行了省略,但作为构成要素而显然具备具有为使作为基站装置2进行动作而需要的其他功能的多个块。例如,在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的上级存在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部、应用层部。
此外,接收天线部R02或者发送天线部T02典型的是平面状的多频带天线,但能够采用适合基站装置2的发送能力、形状、目的等的任意天线来构成。例如,既可以由多个天线部来构成,也可以具有指向性,还可以使接收天线部R02以及发送天线部T02成为一体。进而,也可以将接收天线部R02以及发送天线部T02(也可以包含接收部201和发送部209)作为与基站装置2独立的一个单元(Remote Radio Head:RRH,远程无线头)来构成,并配置在与基站装置2不同的位置。
图3是用于对宏小区和小型小区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宏小区C0在频率F0下被运用,小型小区C1在频率F0下被运用,小型小区C2在频率F1下被运用。即,终端装置1通过利用双连通,从而能够在频率F0下与宏小区C0和小型小区C1进行连接。此外,终端装置1通过利用双连通,从而能够与频率F0的宏小区C0和频率F1的小型小区C2进行连接。
基站装置2和终端装置1在利用同一频率(F0)的小区来进行双连通的情况下,假定:作为主小区而使用宏小区C0,作为辅小区而使用小型小区C1。此外,基站装置2和终端装置1在利用不同频率(F0、F1)的小区来进行双连通的情况下,假定:作为主小区而使用宏小区C0,作为辅小区而使用小型小区C2。
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测定方法有关的时序图的一例。
基站装置2-1将包含测定设定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新设定消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步骤S200)。另外,测定设定也可以从基站装置2-2发送出。
接下来,终端装置1在步骤S201中基于接收到的测定设定的信息和所设定的服务小区的频率的配置信息来判断并决定评价对象小区(测定参照小区)和周边小区。所谓评价对象小区,是指在进行测定事件的事件评价时所利用的计算测定结果(Ms、Mp)的小区。另一方面,所谓周边小区,是指在进行测定事件的事件评价时所利用的计算测定结果(Mn)的小区。另外,终端装置1将被列入黑名单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设为事件评价的对象外。
终端装置1利用由步骤S201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以及/或者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来分别评价所设定的测定事件(步骤S202)。测定事件的评价方法可以与现有方法相同。即,根据测定事件来分别对评价对象小区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Ms、Mp)和周边小区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Mn)进行评价。另外,终端装置1根据需要加入偏移值、滞后之后对测定事件进行评价。终端装置1在通过事件评价而触发了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的情况下,生成测定报告消息,并将测定报告消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1(步骤S203)。另外,测定报告消息也可以发送给基站装置2-2。
详细说明步骤S201中的终端装置1的动作。
<事件A1>
(a)在与本事件有关的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下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即,在同一频率下通过双连通而连接的小区的频率的情况下),关于测定结果Ms的小区,由终端装置1利用(a1)主小区、(a2)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a3)以报告设定内的标记来判断的小区、(a4)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a5)锚小区(anchor cell)、(a6)测定对象频率的服务小区之中的任一者的方法来决定。接下来进行针对(a1)~(a6)的更具体的说明。
(a1)终端装置1将主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该方法在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为主频率的情况下有效。终端装置1不将具有主频率且为主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a2)终端装置1将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基站装置2在报告设定中包含对将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的小区的小区ID(或者小区索引)进行指定的信息,向终端装置1发送。或者,基站装置2也可以在报告设定中包含对小区小组(或者TA小组)进行指定的信息,将测定对象的频率下的该小区小组的小区作为Ms来使用。终端装置1不将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a3)终端装置1将基于报告设定内的标记而判断出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该方法在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为主频率的情况下有效。基站装置2在报告设定中包含1比特的标记信息,向终端装置1发送。终端装置1在包含标记信息的情况下,将主小区以外的相同频率的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另一方面,终端装置1在未包含标记信息的情况下,将主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或者,基站装置2作为标记信息也可以包含指定了主小区和辅小区之中的任一者的信息。终端装置1不将基于报告设定内的标记而判断出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a4)终端装置1将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例如,在终端装置1未应对于与多个小区之间的同时接收或者同时发送而仅能够与一个小区进行接收或者发送的情况下,将判断为正在通信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利用正在监控PDCCH的小区、发送调度请求(SR)的小区、进行CQI(CSI)报告的小区、正在计算路径损耗的小区、与由基站装置2指定的接收子帧或者发送子帧(无线帧)对应的小区之中的至少一个的条件,来判断正在进行通信的小区。终端装置1不将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a5)终端装置1将锚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锚小区由基站装置2通过测定设定来单独指定。此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在报告设定中追加1比特的信息,关于是否为利用锚小区来进行评价的测定事件,按照每个测定事件来单独指定。与(a2)不同之处在于,(a2)按照每个测定事件来设定,相对于此,锚小区按照每个终端装置1(或者每个测定对象)而仅设定一个。锚小区既可以为主小区,也可以为辅小区,还可以为服务小区以外的任意小区。锚小区也能够通过小区ID或者小区索引来指定。终端装置1不将锚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a6)终端装置1将测定对象频率的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终端装置1在相同频率下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将其全部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2无法获知利用哪个小区的测定结果来对测定事件进行了评价,因此终端装置1在测定报告消息内的测定结果中设定对已触发的小区进行识别的信息,并进行报告。对小区进行识别的信息,例如为小区ID、小区索引。
(b)在与本事件有关的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的服务小区只有一个的情况下,测定结果Ms的小区利用(b1)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的服务小区、(b2)锚小区之中的任一者的方法,由终端装置1来决定。接下来,进行针对(b1)~(b2)的更具体的说明。
(b1)终端装置1将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的服务小区(主小区或者辅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终端装置1不将频率与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的服务小区相同、且为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的服务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b2)终端装置1将锚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锚小区由基站装置2通过测定设定来单独指定。此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在报告设定中追加1比特的信息,关于是否为利用锚小区来进行评价的测定事件,按照每个测定事件来单独指定。锚小区既可以为服务小区,也可以为服务小区以外的任意小区。终端装置1不将锚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事件A2>
事件A2中的测定结果Ms的小区通过与事件A1相同的动作来决定,因此省略说明。
<事件A3>
(c)在主频率下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关于测定结果Mp的小区,由终端装置1利用(c1)主小区、(c2)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c3)以报告设定内的标记所判断的小区、(c4)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c5)锚小区、(c6)主频率的服务小区之中的任一者的方法来决定。接下来,进行针对(c1)~(c6)的更具体的说明。
(c1)终端装置1将主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终端装置1不将主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c2)终端装置1将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基站装置2在报告设定中包含对将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的小区的小区ID(或者小区索引)进行指定的信息,向终端装置1发送。或者,基站装置2也可以在报告设定中包含对小区小组(或者TA小组)进行指定的信息,将测定对象的频率下的该小区小组的小区作为Mp来使用。终端装置1不将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c3)终端装置1将基于报告设定内的标记而判断出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基站装置2在报告设定中至少包含1比特的标记信息,向终端装置1发送。终端装置1在包含标记信息的情况下,将同一频率下的主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另一方面,终端装置1在未包含标记信息的情况下,将主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或者,基站装置2作为标记信息也可以包含指定了主小区和辅小区之中的任一者的信息。终端装置1不将基于报告设定内的标记而判断出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c4)终端装置1将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例如,在终端装置1未应对于与多个小区之间的同时接收或者同时发送而仅能够与一个小区进行接收或者发送的情况下,将判断为正在通信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利用正在监控PDCCH的小区、发送调度请求(SR)的小区、进行CQI(CSI)报告的小区、正在计算路径损耗的小区、与由基站装置2指定的接收子帧或者发送子帧对应的小区之中的至少一个的条件,来判断正在进行通信的小区。另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取代子帧而指定无线帧。终端装置1不将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c5)终端装置1将锚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锚小区由基站装置2通过测定设定来单独指定。此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在报告设定中追加1比特的信息,关于是否为利用锚小区来进行评价的测定事件,按照每个测定事件来单独指定。与(c2)不同之处在于,(c2)按照每个测定事件来设定,相对于此,锚小区按照每个终端装置1(或者每个测定对象)而仅设定一个。锚小区既可以为主小区,也可以为辅小区,还可以为服务小区以外的任意小区。锚小区也能够通过小区ID或者小区索引来指定。终端装置1不将锚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c6)终端装置1将主频率的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终端装置1在主频率下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将其全部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2无法获知利用哪个小区的测定结果来对测定事件进行了评价,因此终端装置1在测定报告消息内的测定结果中设定对用作Mp的小区进行识别的信息来进行报告。对小区进行识别的信息,例如为小区ID、小区索引。另外,终端装置1在作为Mp而利用主小区触发了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测定结果中包含对小区进行识别的信息。如果在测定报告消息中不包含对小区进行识别的信息,则基站装置2作为Mp可以判断为利用了主小区。
(d)在主频率下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测定结果Mn的小区是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下的小区且在(c1)~(c5)中分别未被视作Mp的小区。另外,在(c6)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在将某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的情况下的剩余的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n的小区。即,终端装置1在将主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对测定事件进行评价时,主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均可以视作Mn。
(e)在主频率下只有一个服务小区(只有主小区)的情况下,关于测定结果Mp的小区,由终端装置1利用(e1)主小区、(e2)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e3)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e4)锚小区之中的任一者的方法来决定。接下来,进行针对(e1)~(e4)的更具体的说明。
(e1)终端装置1将主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终端装置1不将主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e2)终端装置1将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基站装置2在报告设定中包含对将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的小区的小区ID(或者小区索引)进行指定的信息,向终端装置1发送。终端装置1不将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e3)终端装置1将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例如,在终端装置1未应对于与多个小区之间的同时接收或者同时发送而仅能够与一个小区进行接收或者发送的情况下,将判断为正在通信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终端装置1也可以利用正在监控PDCCH的小区、发送调度请求(SR)的小区、进行CQI(CSI)报告的小区、正在计算路径损耗的小区、与由基站装置2指定的接收子帧或者发送子帧(无线帧)对应的小区之中的至少一个的条件,来判断正在进行通信的小区。终端装置1不将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e4)终端装置1将锚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p来使用。锚小区由基站装置2通过测定设定来单独指定。此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在报告设定中追加1比特的信息,关于是否为利用锚小区来进行评价的测定事件,按照每个测定事件来单独指定。与(e2)不同之处在于,(e2)按照每个测定事件来设定,相对于此,锚小区按照每个终端装置1(或者每个测定对象)而仅设定一个。锚小区既可以为主小区,也可以为辅小区,还可以为服务小区以外的任意小区。锚小区也能够通过小区ID或者小区索引来指定。终端装置1不将锚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p。
(f)在主频率下只有一个服务小区(只有主小区)的情况下,测定结果Mn的小区是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下的小区且在(e1)~(e4)中分别未被视作Mp的小区。
<事件A4>
(g)在与本事件有关的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下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测定结果Mn的小区是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下的小区且在(a1)~(a5)中分别未被视作Ms的小区。
(h)在与本事件有关的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的服务小区只有一个的情况下,测定结果Mn的小区是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下的小区且在(b1)~(b2)中分别未被视作Ms的小区。
<事件A5>
(i)事件A5中的测定结果Mp的小区通过与事件A3相同的动作来决定,因此省略说明。
(j)事件A5中的测定结果Mn的小区通过与事件A3相同的动作来决定,因此省略说明。
<事件A6>
(k)事件A6中的测定结果Ms的小区通过与事件A1相同的动作来决定,因此省略说明。
(1)事件A6中的测定结果Mn的小区是在(k)中分别未被视作Ms的小区。
通过如此构成,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在与基站装置2-1的小区和基站装置2-2的小区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唯一地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因此能够判断与测定方法有关的问题,尤其是能够判断成为评价测定事件时的对象(成为参照)的小区。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即便在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从基站装置2通知的测定事件来判断评价参照小区和周边小区。此外,终端装置1能够利用评价参照小区以及/或者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来适当地评价所设定的测定事件,并基于评价结果来发送测定报告消息。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即便在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终端装置1判断评价参照小区和周边小区。此外,基站装置2能够从终端装置1接收包含适当测定结果的测定报告消息。
根据第1实施方式,由于终端装置1能够基于测定事件分别适当地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来进行测定,因此测定方法变得有效率。此外,基站装置2能够将用于使终端装置1基于测定事件对评价参照小区和周边小区进行判断的信息包含在测定设定中来发送,因此能够向终端装置1提供高效的测定方法。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决定评价对象小区的一例,虽然导入了锚小区,但在已有的测定事件中变更评价对象小区对于终端装置1的影响较大。为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针对锚小区设定单独的事件来减轻给终端装置1带来的影响的方法。
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构成可以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说明。其中,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具备:将与后述的新的事件A7相关的测定设定通知给终端装置1的功能、和接收与事件A7相关的测定报告消息的功能。此外,终端装置1具备:接收并设定与事件A7相关的测定设定的功能、和进行与事件A7相关的测定和事件评价并发送测定报告消息的功能。
作为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利用以下所示的新的事件A7。
<事件(Event)A7>
事件(Event)A7加入条件:Mn+Ofn+Ocn-Hys>Ma+Ofa+Oca+a7_Offset
事件(Event)A7脱离条件:Mn+Ofn+Ocn+Hys<Ma+Ofa+Oca+a7_Offset
在此,所谓Ma,是指针对锚小区的测定结果。所谓Mn,是指针对周边小区(neighbour cell)的测定结果。终端装置1利用锚小区的测定结果Ma和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Mn来对事件A7进行评价。
锚小区由基站装置2通过测定设定来单独指定。锚小区期望按照每个终端装置1(或者每个测定对象)而仅设定一个。锚小区既可以为主小区,也可以为辅小区,还可以为服务小区以外的任意小区。基站装置2也能够通过小区ID或者小区索引来指定锚小区。此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在测定对象或者报告设定中包含对锚小区进行指定的信息。即便锚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为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终端装置1也能够视作Mn来对事件进行评价。
基站装置2在针对EUTRA的报告设定即报告设定EUTRA中,能够设定作为事件标识符(eventId)的表示事件A7的标识符信息、Hys、Ofn、Ocn、Oca以及a7_Offset、评价事件A7的触发量、触发时间、报告量、最大报告小区数、报告间隔、报告次数等。
所谓Hys,是指针对事件的滞后参数。所谓Ofn,是指相对于周边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所谓Ocn,是指相对于周边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在未设定Ocn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将测定偏移值设为0(零)。
所谓Ofa,是指相对于锚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所谓Oca,是指相对于锚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所谓a7_Offset,是指针对事件A7而应用的偏移参数。
另外,基站装置2针对事件A7也能够设定脱离时报告(reportOnLeave)。
终端装置1基于从基站装置2接收到的与事件A7有关的测定设定的信息来判断并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即锚小区和周边小区。另外,被列入黑名单的小区的测定结果是事件评价的对象外。
终端装置1利用锚小区以及/或者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来对事件A7进行评价。测定事件的评价方法遵从上述的式子。即,在锚小区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Ma)和周边小区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Mn)中加入偏移值、滞后之后来对测定事件进行评价。终端装置1在通过事件评价而满足了事件A7的触发基准且触发了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的情况下,生成测定报告消息,并将测定报告消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1。另外,测定报告消息也可以发送给基站装置2-2。
终端装置1作为测定报告消息中包含的测定结果而能够包含:与事件A7对应的测定标识符(measId)、锚小区的测定结果、满足了事件A7的周边小区ID及其测定结果、服务小区ID和各自的测定结果。另外,所报告的测定结果期望为RSRP和RSRQ之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基站装置2通过接收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定报告消息,从而能够获知是否针对锚小区而满足了测定事件。基站装置2能够基于接收到的测定结果来适当地决定锚小区的变更、越区切换、双连通的小区设定的变更、单独控制信息的变更、测定设定的变更等,并向终端装置1进行通知。
通过如此构成,从而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在与基站装置2-1的小区和基站装置2-2的小区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将评价对象小区唯一地决定为锚小区,因此能够判断与测定方法有关的问题,尤其是能够判断成为评价测定事件时的对象(成为参照)的小区。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即便在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从基站装置2通知的测定事件所指定的小区信息,来判断评价参照小区和周边小区。此外,终端装置1能够利用评价参照小区以及/或者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来适当地评价所设定的测定事件,并基于评价结果来发送测定报告消息。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即便在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终端装置1判断评价参照小区和周边小区。此外,基站装置2能够从终端装置1接收包含适当测定结果的测定报告消息。
根据第2实施方式,由于终端装置1能够基于针对锚小区的测定事件分别适当地决定评价对象小区和周边小区来进行测定,因此测定方法变得高效。此外,基站装置2能够将用于使终端装置1基于针对锚小区的测定事件对评价参照小区和周边小区进行判断的信息包含在测定设定中来发送,因此能够向终端装置1提供高效的测定方法。
另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简单的例示,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变形例、置换例来实现。例如,上行链路发送方式能够应用于FDD(频分复用)方式和TDD(时分复用)方式之中的任何的通信***。此外,实施方式所示的各参数(信息)、各事件的名称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进行称呼的,即便实际应用的名称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名称不同,也不会影响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主张的发明的主旨。
此外,各实施方式中所利用的“连接”并非隐含公开仅限定于利用物理线路来直接连接某装置和另一某装置的构成,包含逻辑上连接的构成、利用无线技术来无线连接的构成。
此外,终端装置1不仅包含移动型或者可动型的移动站装置,还包含设置在室内外的固置型、或者不可动型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扫/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室设备、自动售卖机、其他生活设备、测定设备、车载装置,还包含向能够佩戴在身上的可佩带设备、健康管理设备等搭载了通信功能的设备。此外,终端装置1不仅能够用在人对人或者人对机器的通信中,还能够用在机器对机器的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对设备的通信(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D2D)。
终端装置1也称作用户终端、移动站装置、通信终端、移动设备、终端、UE(UserEquipment)、MS(Mobile Station)。基站装置2也被称作无线基站装置、基站、无线基站、固定站、NB(NodeB)、eNB(evolved NodeB)、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S(BaseStation)。
另外,基站装置2在3GPP所规定的UMTS中被称作NB,在EUTRA以及Advanced EUTRA中被称作eNB。另外,3GPP所规定的UMTS、EUTRA以及Advanced EUTRA中的终端装置1被称作UE。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虽然利用功能框图而具体组合记载了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的各部的功能或者用于实现这些功能的一部分的方法、单元、或者算法的步骤,但它们可通过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将这两者组合在一起的形态来直接地具体化。
如果通过软件来安装,则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除了所说明的框图的构成以外,还由向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供电的供电装置、蓄电池、液晶等的显示器装置以及显示器驱动装置、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以及输入输出端子、扬声器、其他的***装置来构成。
如果通过软件来安装,则其功能可作为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上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来保持或者传递。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包括:包含有助于从某场所向其他场所携带计算机程序的介质的通信媒体、计算机记录媒体的两者。
并且,也可以在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中记录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通过使计算机***读入并执行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来进行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2的控制。另外,这里提及的“计算机***”假设包含OS、***设备等硬件。
也可以由程序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相关的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进行动作的程序,是控制CPU等以实现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相关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并且,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被暂时性地蓄积至RAM,然后保存在各种ROM、HDD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
此外,不仅可以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也有时通过基于该程序的指示而与操作***或者其他应用程序等共同地处理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功能。
此外,“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是指半导体介质(例如RA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记录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带、软盘等)等的移动介质、计算机***所内置的盘单元等的存储装置。进而,“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持一定时间的介质。
此外,上述程序也可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进而也可以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利用的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被设计为执行在本说明书中阐述的功能的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或者面向一般用途的任意的集成电路(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者其他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电路或晶体管逻辑电路、分立硬件部件、或者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后的部件,来安装或者执行。
通用用途处理器虽然可以为微处理器,但取而代之,处理器也可以为现有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通用用途处理器或者前述的各电路既可以由数字电路来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来构成。
处理器也可以被安装为将计算设备组合在一起。例如,也可以将DSP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连接的一个以上的微处理器、或者其他的这种构成组合在一起。
以上,虽然基于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主旨以及专利请求的范围显然并不限定于这些具体例,还包含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即,本说明书的记载的目的在于例示说明,并非针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加以任何限制。
此外,本发明能够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在一起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置换了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要素、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之后的构成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便携式电话、个人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等。
符号说明
1 终端装置
2、2-1、2-2 基站装置
101、201 接收部
102、202 解调部
103、203 解码部
104、204 接收数据控制部
105、205 物理层控制部
106、206 发送数据控制部
107、207 编码部
108、208 调制部
109、209 发送部
110、210 无线资源控制部
211 网络信号收发部
R01、R02 接收天线部
T01、T02 发送天线部

Claims (7)

1.一种终端装置,包含主小区和辅小区来作为服务小区,至少利用所述主小区与第1基站装置连接,至少利用所述辅小区与第2基站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评价部,设定从所述第1基站装置通知的多个所述服务小区,在接收到将多个所述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设定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来评价事件的触发基准,
在所述报告设定中指定了锚小区,所述锚小区是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小区中的任一个,
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是:从针对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与相对于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偏移值之和中减去所述事件的滞后值而得到的差,大于针对所述锚小区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所述锚小区的偏移值以及针对所述事件的偏移值之和,
所述终端装置还具备:发送部,在满足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1基站装置发送包含针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周边小区的小区ID在内的测定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价部将根据由所述报告设定所表示的信息而判断的服务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视作周边小区。
3.一种基站装置,包含主小区和辅小区来作为服务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所述终端装置至少利用所述主小区与本基站装置连接,至少利用所述辅小区与其他基站装置连接,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部,在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发送将多个所述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设定;和
设定部,在所述测定设定所包含的报告设定中,设定锚小区和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评价的事件的触发基准的信息,
所述锚小区是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小区中的任一个,
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是:从针对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与相对于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偏移值之和中减去所述事件的滞后值而得到的差,大于针对所述锚小区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所述锚小区的偏移值以及针对所述事件的偏移值之和,
所述基站装置还具备:接收部,在满足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的情况下,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包含针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周边小区的小区ID在内的测定报告。
4.一种通信方法,是包含主小区和辅小区来作为服务小区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终端装置至少利用所述主小区与第1基站装置连接,至少利用所述辅小区与第2基站装置连接,所述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设定从所述第1基站装置通知的多个所述服务小区,在接收到将多个所述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设定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来评价事件的触发基准的第1步骤,
在所述报告设定中指定了锚小区,所述锚小区是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小区中的任一个,
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是:从针对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与相对于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偏移值之和中减去所述事件的滞后值而得到的差,大于针对所述锚小区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所述锚小区的偏移值以及针对所述事件的偏移值之和,
所述通信方法至少还包括:在满足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1基站装置发送包含针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周边小区的小区ID在内的测定报告的第2步骤。
5.一种通信方法,是包含主小区和辅小区来作为服务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终端装置至少利用所述主小区与本基站装置连接,至少利用所述辅小区与其他基站装置连接,所述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方法至少包括:
在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发送将多个所述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设定的第1步骤;
在所述测定设定所包含的报告设定中,设定锚小区和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评价的事件的触发基准的信息的第2步骤;和
在满足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的情况下,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包含针对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周边小区的小区ID在内的测定报告的第3步骤,
所述锚小区是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小区中的任一个,
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是:从针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与相对于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偏移值之和中减去所述事件的滞后值而得到的差,大于针对所述锚小区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所述锚小区的偏移值以及针对所述事件的偏移值之和。
6.一种集成电路,搭载于包含主小区和辅小区来作为服务小区的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至少利用所述主小区与第1基站装置连接,至少利用所述辅小区与第2基站装置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电路具备:设定从所述第1基站装置通知的多个所述服务小区,在接收到将多个所述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设定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定设定中包含的报告设定来评价事件的触发基准的电路,
在所述报告设定中指定了锚小区,所述锚小区是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小区中的任一个,
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是:从针对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与相对于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偏移值之和中减去所述事件的滞后值而得到的差,大于针对所述锚小区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所述锚小区的偏移值以及针对所述事件的偏移值之和,
所述集成电路还具备:在满足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1基站装置发送包含针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周边小区的小区ID在内的测定报告的电路。
7.一种集成电路,搭载于包含主小区和辅小区来作为服务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所述终端装置至少利用所述主小区与本基站装置连接,至少利用所述辅小区与其他基站装置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电路具备:
在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发送将多个所述服务小区的频率的至少一个作为测定对象的测定设定的电路;
在所述测定设定所包含的报告设定中,设定锚小区和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评价的事件的触发基准的信息的电路;和
在满足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的情况下,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包含针对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周边小区的小区ID在内的测定报告的电路,
所述锚小区是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小区中的任一个,
所述事件的触发基准是:从针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与相对于所述周边小区的测定偏移值之和中减去所述事件的滞后值而得到的差,大于针对所述锚小区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所述锚小区的偏移值以及针对所述事件的偏移值之和。
CN201480047511.7A 2013-08-29 2014-08-05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5493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7425 2013-08-29
JP2013177425 2013-08-29
PCT/JP2014/070566 WO2015029712A1 (ja) 2013-08-29 2014-08-05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測定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600A CN105493600A (zh) 2016-04-13
CN105493600B true CN105493600B (zh) 2019-11-08

Family

ID=52586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7511.7A Active CN105493600B (zh) 2013-08-29 2014-08-05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9780B2 (zh)
JP (1) JP6421389B2 (zh)
CN (1) CN105493600B (zh)
WO (1) WO20150297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7082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figured condition fo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
US10182430B2 (en) * 2014-09-12 2019-01-15 Nec Corporation Radio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erminal measurement
CN107079305B (zh) * 2014-10-10 2020-09-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配置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US10405175B2 (en) * 2014-11-17 2019-09-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works Oy Capability signa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9590748B2 (en) * 2015-01-29 2017-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measurement at terminal device and associate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EP3445127B1 (en) 2016-05-13 2020-11-25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
CN112333760B (zh) * 2016-09-30 2023-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和上报方法、终端及基站
CA3073659C (en) * 2017-09-27 2023-06-27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nd measurement capabi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WO2019061138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MEASUREMENT RATIO FOR AERIAL UE
WO2019162904A1 (en) * 2018-02-23 2019-08-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vent-triggered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intra-frequency dual connectivity scenario
WO2019202664A1 (ja) * 2018-04-17 2019-10-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測定報告送信方法
EP3925261A4 (en) * 2019-02-14 2022-10-05 ZTE Corporation CONNECTION MEASUREMENTS FOR VEHICLE D2D CONNECTIONS
JP7378221B2 (ja) * 2019-04-17 2023-1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400A (zh) * 2007-05-29 2008-12-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小区重选和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34518A (zh) * 2008-03-10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和装置
CN102271360A (zh) * 2010-06-04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测量任务处理方法及***
CN102293032A (zh) * 2008-12-26 2011-12-21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和移动台设备
WO2012169951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carrier selection for cell base st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65154B2 (en) * 2009-11-09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reselection enhancement
KR20120099568A (ko) * 2011-01-18 2012-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 내에 복수 개의 이종 통신 모듈이 있을 경우 간섭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18081A1 (zh) 2013-08-09 2015-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驻留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400A (zh) * 2007-05-29 2008-12-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小区重选和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34518A (zh) * 2008-03-10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和装置
CN102293032A (zh) * 2008-12-26 2011-12-21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和移动台设备
CN102271360A (zh) * 2010-06-04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测量任务处理方法及***
WO2012169951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carrier selection for cell base st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600A (zh) 2016-04-13
US20160212645A1 (en) 2016-07-21
JPWO2015029712A1 (ja) 2017-03-02
US10129780B2 (en) 2018-11-13
JP6421389B2 (ja) 2018-11-14
WO2015029712A1 (ja)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360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A2992689C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10419233B (zh) 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5814921B (zh) 终端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基站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06165475B (zh) 测量控制方法以及基站
ES2748819T3 (es) Configuración de un método de medición de gestión de movilidad
CN105940713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10045242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method
CN104025676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及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
US10154479B2 (en)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219110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1234109B2 (en) Measurement reporting under extended coverage
CN105340343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以及控制方法
EP2950575B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to receive a coefficient to prolong the identification time of a measurement
US20170135039A1 (en)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465293A (zh) 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KR101665222B1 (ko) 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 장치, 이동국 장치, 측정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JP6178153B2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039796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5580411B (zh)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375219B1 (en) Adaptive cell search, in particular under extended coverage
JP2014039118A (ja)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CN106664648B (zh) 用户装置及测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